远望六远望7号船长周云山是副师还是正师职下

追风筝的人 记远望六号远洋测量船科技人才群体
    新华社远望六号船11月16日电(记者 杨雷)浩渺的太空中,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就像两只风筝,300余公里的空天之遥,数不清的风筝线正引导着它们紧紧相牵,翩翩起舞。
    控制这些风筝线的,是测控通信系统团队和科技人才群体。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上,一批远望人一边擎着巨大的天线,一边向太空中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追逐。
    挑战
    浩瀚的南上,2万余吨的远望六号船犹如一叶扁舟在波峰浪谷之间摇曳。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海上测控任务,对于年轻的远望六号船来说,是一次全新的考验。下水3年多来,远望六号船还从未深入到如此高纬度海域执行任务。
    纬度越高,意味着受冷空气影响将更加频繁,温带气旋、冷锋锋面等不确定天气因素将随时可能出现,海况复杂、恶劣。
    28岁的远望六号船气象组组长自勇之前从未到过这一海域执行任务。这位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从9月底开始,就已经着手收集这一海域的相关气象资料。但真正临近任务海域时,复杂的天气情况还是让他始料未及。
    根据气象云图显示,在11月1日任务海域以东200海里左右将生成一股温带气旋,受附近高压影响,路线仍然扑朔迷离。
    在任务开始之前的几天里,自勇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在不断更新的气象云图前,仔细端详这一团不规则的乌云,把每一丝变化都像用篦子一样仔细梳理。“当时感觉压力很大,一旦我的预报稍有不慎,就可能对任务全局造成不利影响。”自勇说。
    比自勇压力更大的是海上测控部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茅永兴,他负责远望六号船总体测控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指导。每一次天气情况的变化,就意味着茅永兴要根据风浪条件重新设计应急测量点。
    “每一个应急测量点要做两天、12圈的航行工况设计,做完之后,还要对这个测量点做分析报告,完成一个应急测量点至少需要花2个小时左右。”茅永兴说。
    从10月29日至31日的三天时间内,这位45岁、曾经出海30多次的老海员只睡了4个多小时。温带气旋每一次微小的移动,茅永兴就要重新制作一个应急测量点,每一个应急测量点既要考虑跟踪弧段是否受影响,又要权衡船舶的航行安全。
    1、2、3、4
一直到9号应急测量点,综合自勇的天气预报,茅永兴终于拿出了理想中最优的应急测量点和测控方案。
    11月1日的海况印证了远望人的敏锐与智慧,远望六号船在测量船能够进行海上测控的极限海域圆满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测控弧段圈圈精准,数据采集迅速无误。
    第一天的任务结束之后,茅永兴心有余悸地说:“如果我们做好了,那是全体参试人员的功劳;如果我们没做好,我和自勇就是历史的罪人。”
    付出
    “宝贝,我在想着你,你可有体会?虽隔万里重洋,这一刻,我们紧紧相偎相依
    这是远望六号船安全巡视员顾小超写给将要出生的孩子的歌。和顾小超一样,仅在这次出航的船员里,就有16人即将初为人父,万里之外的妻儿牵动着他们的心。
    11月2日,就在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顺利实施前夕,从遥远的祖国传来另外一条喜讯:工程师李汇报的妻子喜得贵子。“天宫”“对接”“牵手”
同事们兴高采烈地围着这位28岁的年轻人,争相为刚刚出世的婴儿起名字。
    李汇报恨不得飞回到床前,亲自看一看、摸一摸这个属于自己的小生命。但此时,在浩瀚的南太平洋上,他只能在心里描摹一下儿子的模样。
    远望人都有一种切身的感受,从踏上远望号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为了祖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无论寒冬还是酷暑,远望人抛家离子,把一腔热血全部抛洒在茫茫大洋上。
    当副船长杨便佼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杨林,已经是杨林出生70天之后。1999年10月4日,杨林呱呱坠地。在得知孩子平安降生之后,杨便佼就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航
赴太平洋海域执行神舟一号飞船海上测控任务。
    70天之后,杨便佼一下船就匆匆赶回老家,奔向他日思夜想的妻儿。第一次见到儿子,杨便佼惊喜道:“这是我的孩子吗,怎么都这么大了?”守在一旁的妻子半开玩笑地责备道:“你这个爸爸当得也太容易了吧?”
    这样的故事在远望人身上太多太多。每一次完成任务回港,一批远望人恋爱、闪婚;来不及喝喜酒、来不及度蜜月,就踏上下一个征程;再次靠港时,站在码头前迎接远望将士的妻子们已经身怀六甲、泪眼婆娑。
    远望人的脚下是翻卷起伏的涌浪,胸中却是激昂澎湃的情怀。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情和亲情,在远望人身上不得不加以删减、浓缩。真情的背后,是远望人对肩上重任的恪守和热忱。
    跨越
    当48岁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副主任吴锦高1987年第一次出海执行任务时,38岁的远望六号船副船长刘咏正在一所中学苦读,26岁的USB测控系统主操作手胡金辉仍然在母亲的襁褓里嗷嗷待哺。
    2011年,当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顺利实施之时,刘咏已经成长为远望六号船测控系统的主要指挥者和决策者,而胡金辉则成为关键岗位上的中坚力量。
    “从我到刘咏,再到年轻的胡金辉,我们见证了远望号船队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振兴之路。”吴锦高说。
    198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吴锦高以航海员的身份登上远望一号船,剧烈的晃动和闭塞的空间让吴锦高身心俱疲。“那时候的远望人非常辛苦,长期的海上根本没有什么蔬菜吃,两周左右才能洗一回澡。”吴锦高说。
    12年之后,参加工作第5年的刘咏同样身在远望一号船,迎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
神舟一号飞船划过太空。那时的刘咏是USB测控系统的技术总师。随后的几年,刘咏经历了USB组组长、测控系统负责人等岗位的历练,杨利伟遨游太空、翟志刚出舱活动,刘咏在大洋深处一一见证。
    2008年,中国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
远望六号船建成投入使用。年轻的胡金辉被这艘测量船的现代化程度深深折服。经过3年的磨练,胆大、心细的胡金辉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USB测控系统主操作手,神舟八号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都曾被他牢牢地锁定在示波器的中央。
    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青年科技群体,已经成长为远望六号船的主力军。执行空间交会对接海上测控任务以来,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这注定是一项属于年轻人的事业。”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人事部副主任潘永猛说,“长时间枯燥的海上生活和紧张的工作,需要年轻人强有力的臂膀去担当,在一个个挑战面前,他们会逐渐扛起海上测控事业的大梁”。
(本文来源:新华网
没有相关新闻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73604条
评论23455条
评论17709条
评论15788条
评论12322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新西兰奥克兰华人喜迎远望六号船&赞中国科技发展
  中新网11月22日电据新西兰中华新闻网消息,新西兰时间11月22日上午8点45分,在彩旗招展、锣鼓升腾的热烈气氛中,驻新西兰奥克兰中资机构代表,当地华侨、华人及留学生约300多人,于奥克兰著名的王子码头迎接中国航天测控测量船远望六号抵达新西兰。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廖菊华也率部分总领馆的工作人员参加欢迎活动。
  在一艘导航艇的牵引下,中国航天测控测量船远望六号犹如一只白色的巨龙,慢慢映入人们的眼帘。欢迎的人群瞬时雀跃起来,各华人社团也使出浑身解数,在领队的带领下敲起腰鼓,扭起秧歌,舞起中国龙。随着船体的越驶越近,人们不由啧啧赞叹这艘宏伟的海上巨龙。随着船体的靠岸,远望六号船长凌元率部分工作人员迈下舷梯,走向欢迎的人群中。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廖菊华与欢迎的群众一道上前与英雄们一一握手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在远望六号部分船员的带领下,各位到场华侨、华人分批参观了这艘设施先进的“海上科学城”。
  一位与记者一同参观测量船的腰鼓队的侨胞激动地说道,今年她已经快60岁了,今天特意起大早,从东区赶班车来到港口的。虽身在国外,但仍能亲眼目睹祖国的科技飞速发展的成果让她感到非常的骄傲与自豪。祝福祖国越来越强繁荣富强,让海外华侨腰板更硬!
  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六号是在完成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太空对接的监控测量任务后,到达新西兰奥克兰的。预计其将在奥克兰王子码头停靠10天,接受补给,并将于11月26日对奥克兰民众开放。(陈昌远、白清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您所在的位置:
& 滚动新闻 & 正文
远望新军领航人--记远望六号船船长凌元
日19:21  
  远望六号远景 梅世雄 摄
  背景资料:“远望”号船队
5艘远望号船布阵太平洋、大西洋只待神七发射
  4艘"远望"号齐聚太平洋保航天员安全行走
  远望三号测量船:大西洋上的最后一次演练
远望六号:浩瀚太平洋上的壮美日出
远望六号:后甲板上举行向祖国宣誓仪式
  新华网远望六号船9月25日电 题:远望新军领航人——记远望六号船船长凌元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
  浩瀚的太平洋上,天蓝蓝,海蓝蓝,几只海燕贴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轻快飞翔……
  一艘2.5万吨巨轮正以每小时12节的速度匀速航行。巨轮的后甲板上,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
  这艘巨轮,就是正在太平洋上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
  自2008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这是这艘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第一次执行远洋测量任务。
  同远望六号船第一次出海执行任务一样,40岁的“船老大”凌元,也是第一次以船长的身份承担这么重大的职责与使命。
  在履职远望六号船船长之前,凌元是远望二号船副船长。
  “我感到肩上的压力太大了。”这位毕业于大连舰艇学院的远望新军领航人说,神七任务举国关注,决不能因为我们远望六号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失误,而影响神七海上测控任务的完成。
  尽管压力多,又是到此前从未到达过的新海域执行任务,但凌元说,他和全体远望六号船船员有信心、有能力圆满完成任务。
  为确保首战成功,一船之长的凌元和他的数百名船员展开了魔鬼式训练—&#余次跟踪过境星、10余次进出狭窄航道、近10次精轨试验……
  就在9月11日出海前夕,凌元率领他的这支远望新军,刚刚出色完成了75天的海上校飞训练。
  校飞,是测控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就是用飞行器来检验设备的精度。
  远赴大洋进行海上校飞训练的疲劳还未散去,凌元和他的同事们又踏上了执行神七任务的征程。
  在17年的航海生涯中,凌元曾先后参加过6次重大科研试验海上测控任务,安全航行近9万海里,为我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4年,时任远望二号船副船长的凌元随船执行“风云二号”卫星发射任务。
  “船刚到长江口,我们就发现一股热带气旋正迅速逼近,而且很快会生成台风。”凌元回忆。
  是提前远航,还是等台风过了再出发?
  “提前远航,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凌元说,当时没有备用航线,必须迅速设计出一条从未走过的新航线。
  凌元立即收集气象资料,设计新的航线。
  当凌元和同事们一起第一时间设计出一条可行的新航线,并提出提前24小时远航的建议时,很快被随船首长采纳。
  9月11日下午,刚刚在上海宝山南锚地抛锚、准备休整一天的远望六号船,突然获知,今年第13号、中心风力高达15级的“森拉克”台风,将严重影响主用航线。
  面对“森拉克”的巨大影响力,远望六号船的部分领导建议:等“森拉克”过了之后再出发。
  如果等,将大大缩短远望六号船执行神七任务的准备时间,甚至不能如期到达预定测量海域。“我认为,我们应该放弃主用航线,而改走备用航线。”
  “我完全同意凌船长的意见,明天提前出发。”随远望六号船一同出海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简仕龙,当即表示支持。
  就这样,远望六号船基本躲过了“森拉克”的影响,顺利抵达太平洋预定海域。
  事后证明,如果不当机立断提前出发,远望六号船就将在长江口被“森拉克”堵上几天。
  一次次远航,一次次难忘的经历。
  2005年11月,执行完神舟六号飞船任务返回时,在新西兰附近海域,凌元和远望二号船遭遇罕见大浪区。
  就在凌元等人驾驶着远望二号按预定航线前进时,突然,一个浪头排山倒海般直冲驾驶室。
  “那个浪像利剑一般,生生地刺在驾驶室的玻璃上。”凌元回忆,“玻璃被打碎了,散了一地,海水一下就冲了进来。”紧接着,一个浪接一浪袭向驾驶室。
  “船头的探照灯也被打到了海里。”凌元说。
  还好,凌元和他的同事们驾船技术精湛,心细如发,迅速往旁边规避。他们脱险了。
  凌元说,诸如此类的危险遭遇,他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了。
  长年的海上生活,凌元对家庭而言,几乎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人。
  “每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都不在他们身边。”对妻儿,凌元有着深深的愧疚。
  儿子上初中之前,当凌元好不容易抽时间,准备陪儿子玩一玩时,儿子却不愿和他玩。
  如今,儿子上初三了,渐渐长大了,对爸爸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9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正驾船行驶在太平洋上的凌元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爸爸正在太平洋上执行任务,我们今天就不能团圆了。”
  “爸爸,我们心里是团圆的。”儿子说。
  那一刻,凌元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专题
  (新华网 )
? | ?推广 |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远望六号专题
                   
卫星海上测控部副主任吴锦高
顾炳俊:远望六号船总工程师
张振国:远望六号船副总工程师
船舶通过赤道的两个风俗
船时中午12点,我来到驾驶室,卫星导航设备上的经纬度已经定格为南纬0度1分。就在前一天晚上船时2点50分,远望六号船悄然穿越了0度纬线,转瞬之间,从北半球跨越到了南半球。
海上中秋节:明月千里寄相思
不管有没有月亮,节日的氛围已经提前笼罩在远望六号船上。前一天晚上,走廊里到处都充盈着排练的歌声和器乐声,船上的工作人员还为每一位船员提前送来了月饼。
狂热的甲板舞
远望六号船的上甲板依然灯火阑珊,各色节奏明快的音乐在甲板上回荡。在来自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文化站的职工王娜的带领下,包括船长在内的50多名船员正在翩翩起舞,活像一个热气腾腾的大PARTY。
夜巡“远六”
来自远望六号船人事部的安全巡视员陶正齐和陈振华正手持手电筒进行安全巡视,像这样的巡视,从船出长江口开始,每晚22点至次日6点都要进行。
“老轨”的忠诚——记远望六号船船舶动力系统负责人徐炳香
谈起远望六号船舶动力系统负责人徐炳香,与他共事多年的船长凌元从来不直呼他的职务姓名,而是用一个即亲切而又有些怪异的外号代称——“老轨”。
远望六号调酒师:为生活涂抹更多色彩
在远望六号船的活动室里,31岁的调酒师王永中正在吧台后仔细摆弄着手中的盎司器,甘露咖啡、百利甜酒和君度三种不同颜色、不同比重的酒顺着调酒勺慢慢地浸入酒杯,形成了咖啡色、乳黄色和透明三层不同的区段。
走近“远望六号”最年轻的工作群体
在远望六号船的厨房,除了切菜和颠勺的厨师,还有一群船员默默地蹲在走廊里,守在20余筐蔬菜旁,正在仔细地分拣和摘取。
远望六号船上的 “嘉年华”
踏上即将执行首次交会对接测控任务的远望六号船,就能嗅到到一种昂扬、上进,青春、活力的气息。“足不出船”的生活,没有在他们脸上印上乏味的痕迹,多姿多彩的海上“嘉年华”与他们的青春一样,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测控系统终端设备双套备份
USB天线、经纬仪、测控卫导天线……密密麻麻的“大锅”“小锅”犹如严阵以待的战士,在远望六号船上一字排开。这其中的大部分天线,都由测控系统天线。 【】
...............................................................................
架设在祖国和太空之间的电话线
深海大洋如何看世界?
天地超短波是载人飞船与地面之间的主要语音通信设备。系统负责人江俊斌说,这种系统在执行卫星测控任务时不会用到,是专门针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而使用的。“这是我们给太空上的航天员和祖国之间架设的一根电话线。 【】
真正上船之后才知道,从“远六”上看世界,完全不是什么难题。船上的各种通信手段非常发达,甚至能够了解到当天即时发生的新闻。 【】
...............................................................................
“远望六号”可对任务海域3天内天气情况准确预报
远望六号船“二副”讲述两次难忘的航海经历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海深不可测的性格已经可以琢磨。先进的气象预报手段可以将海洋每时每刻的变化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一旦出现台风、寒潮等恶劣天气,气象预报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远望六号船气象预报员自勇说。 【】
第一次的航海经验,汪新本以为这第二次航程不会再像第一次那样狼狈,谁知殊途同归:依然是晕船,依然是呕吐。不过这次晕船,是因为远望二号船遭遇了海上最恶劣的天气之一——寒潮。 【】
...............................................................................
舱段队:“远望六号”生活设备大管家
走进“远望六号”的心脏
这些如宾馆一样周全的生活服务设施都是由舱段队管理和保障的。他们负责全船的水、空调、卫浴设施、污水处理、消防等多种设施的保障,种类之多,犹如船上的大管家。 【】
在远望六号船上,如果说有一个地方和船上整洁、温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格格不入的话,那就是机舱——远望六号船主动力设备和其他电力设施安放的地方。 【】
...............................................................................
探访“远六”厨房:肉菜蛋奶,品种丰盛
远望六号船医疗水平达到“二乙”标准
“远望六号”的船员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电话那边的问候从来不会缺少一个问题:“今天吃得怎么样?”民以食为天,在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吃,是一个永远也躲不及、绕不开的问题。【】
远望六号船有百余个岗位,每个岗位各司其责,不可或缺。但是,有一个岗位是最为重要的,这个岗位不是船长,也不是舵手,更不是操纵天线的主操作手,而是门诊所的医生们。 【】
责任编辑:杨茹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贼王的副船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