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中的问题

[00:00.87]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00:12.33]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00:23.85]首先要发心
[00:27.25]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学佛法
[00:31.52]昨天我们讲到了
[00:36.70]学习《道次第论》它的现实意义
[00:44.80]也就是它的重要性
[00:47.49]的确这部论在我们修学佛法中
[00:55.00]它是非常的重要
[00:59.87]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
[01:03.69]在短暂的时间之内掌握佛法的要领
[01:14.09]因为佛法实在太博大精深了
[01:19.06]宗派这么多
[01:21.82]南传、藏传、汉传
[01:27.96]你看我们汉传佛教
[01:31.24]就有八个宗派
[01:34.98]三藏十二部典籍
[01:37.72]经常都有一些人在问
[01:42.69]说基督教他们就一本《圣经》
[01:50.36]你们佛教是不是也有这样一本经
[01:54.34]他们就一本书
[01:58.28]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
[02:00.82]佛法经典太多了
[02:05.11]论典也太多了
[02:06.95]经律论三藏
[02:08.42]所以刚学佛不知道看那一本
[02:13.01]八万四千法门
[02:15.81]这里还是有根机的问题
[02:22.91]对机设教
[02:24.66]我们每一个人也不是很清楚
[02:30.81]自己到底是什么根机
[02:32.38]有的人可能自我感觉很好
[02:36.86]但也有的人自我感觉很糟
[02:41.80]他一天到晚觉得自己业障深重
[02:44.57]什么都不行
[02:46.21]那么这些感觉是不是都很对呢
[02:49.60]其实是很难说的
[02:53.59]所以《道次第》事实上它也是一本
[03:01.84]修学佛法的纲要书、概论
[03:07.98]印老写的一部叫《成佛之道》
[03:12.46]从建构上来说
[03:17.20]跟这个《菩提道次第论》很相似
[03:24.86]事实上《菩提道次第论》
[03:31.51]它就是成佛之道
[03:33.36]它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佛之道
[03:40.29]所以我们研究所把这部论
[03:45.31]作为大家修学上的奠基之作
[03:55.20]希望大家对这部论的学习
[04:02.61]要多下一些工夫
[04:06.53]《道次第论》这几年
[04:14.15]翻译的注释书越来越多了
[04:20.06]现在还有不断在翻译的这样一种倾向
[04:27.05]因为《道次第论》古来注释的就很多
[04:33.53]格鲁派的这些大德们
[04:39.15]几乎他们都会讲《道次第》
[04:42.72]因为现在随着这种藏汉佛教的交流
[04:47.77]越来越频繁
[04:51.25]所以不断地有一些大德们讲《道次第》
[04:57.77]或者把《道次第论》的注解翻译过来
[05:03.08]我们最早期看到的《道次第论》的注解
[05:09.88]就是昂旺朗吉堪布的释
[05:15.89]不知道这个书有没有给你们发过
[05:18.90]有没有
[05:21.01]没有啊,看看想想办法
[05:29.46]昂旺朗吉堪布应该是民国年间的
[05:33.02]一个格鲁派大德讲的
[05:36.79]还有一本可能是这几年翻译的
[05:44.16]大概是属于
[05:45.13]昂旺朗吉堪布他的老师这个辈分的
[05:48.27]叫帕绷喀
[05:53.48]帕绷喀大师的叫《掌中解脱》
[05:59.26]这个名字也很好
[06:01.62]这个书我们图书馆这边也有
[06:04.63]到时候我们可以请一些来
[06:08.53]最近好像又有出版了一本智敏老的
[06:17.21]三门多宝讲寺智敏老法师的
[06:22.20]《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集注》
[06:29.50]这个书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
[06:36.29]最近在网络上又看到一个消息说
[06:42.47]出了一本祈竹仁宝哲
[06:48.17]也是一个格鲁派大德
[06:51.90]他著的不知道是《道次第略论》还是《广论》
[06:58.66]还有很多
[07:02.88]但作为我们同学们的学习来说
[07:06.95]倒也不一定要看很多注解
[07:10.52]选一本比较权威的
[07:13.02]用心来看就好了
[07:15.01]太多了反而没有能力消化
[07:20.13]看的眼花缭乱的
[07:23.75]在这个网络上有一个网站
[07:30.29]叫做格鲁教法集成
[07:34.45]就是格鲁派的教法集成
[07:37.80]其中有对五部大论的有关注解
[07:44.08]放的很多
[07:45.93]另外还有专门有关于
[07:49.61]《菩提道次第论》的各种注解、研究
[07:54.01]除了这个网站以外
[07:56.89]还有论坛
[08:00.83]朗忍的,也就是道次第的
[08:06.84]朗忍也就是道次第的论坛
[08:09.62]当然我们大概知道一下
[08:12.43]倒也不一定要去看很多
[08:15.33]比如说我们能够找到这么一本注释
[08:19.75]我们就把这本注释好好读下来就行了
[08:22.81]读多了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消化它
[08:30.56]反而读了多领会的少
[08:34.84]所以我们是要看你领会了多少
[08:39.78]而不是在于你读了多少
[08:41.89]当然有时候比如说
[08:45.90]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
[08:47.59]这个注解
[08:49.95]觉得还不能使你把一些问题弄清楚
[08:54.61]在这个情况下
[08:55.94]我们再可以参考一些别的
[08:58.35]不必很多论典都同时一样重要在看着
[09:01.99]不必这样子的
[09:04.83]但是总是要讲注解
[09:08.36]我们讲的传承
[09:11.70]什么叫传承呢
[09:15.30]当然就是法师给你们讲课
[09:19.35]这自然是一种传承
[09:22.33]你们去看这个书
[09:25.26]如实地去理解它
[09:28.24]不要出现太多的偏差
[09:31.24]你在读这个书的本身
[09:34.11]它也是一种传承
[09:37.56]所以除了听课以外
[09:42.67]你们还要花一定的时间
[09:46.33]去读、去思考
[09:52.91]要用主动的心来学
[09:57.01]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在接受
[09:59.28]要主动地来学习
[10:02.30]这个很重要
[10:06.12]我们今天接下来
[10:07.95]要开始讲解这部论了
[10:11.74]我们将根据这个提纲
[10:16.15]发给大家的这个
[10:19.42]新编《道次第略论》的提纲
[10:22.50]我希望你们先把提纲好好地领会一番
[10:31.89]最好先把这个提纲给背下来最好
[10:36.11]因为你要背下这个提纲
[10:40.22]你也就知道《道次第》到底讲什么了
相关资料推荐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修行的一本好书。现在将其有关资料上传同修们分享。希望多多受益。是佛教方面的,非常好。
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认识菩提心
佛陀的世界
佛陀的世界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资料阅读排行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7123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它资料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
赌博犯罪类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查看: 2255|回复: 17
请教一个《菩提道次第略论》中的问题
道次第略论开始部分赞颂阿底峡尊者功德,说明他得到本尊加持摄受,有如下偈颂:
“其得本尊摄受者,如拿错罗渣瓦赞云:
  具德喜金刚,建立三昧王,
  勇识世自在,尊胜度母等,
  蒙现身开许。梦中或现前,
  深广微妙法,尊者常得闻。”
有哪位师兄确切知道“建立三昧王”是指哪一位本尊?是不动明王吗?
事续-如来部-部主。一主四眷。
不动明王是如来部-明王。
明白了,多谢师兄。是梵文名‘Muni Trisamaya Guhyaraja'吧?
Trisamaya-vyuha-muni
谢谢师兄!
本帖最后由 lion_of_man 于
22:58 编辑
堂主法师,还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请教:道次第略论里讲‘听者之规律’里,宗大师数次提到《菩萨地》,比如:
“为治彼三过故,经中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又《菩萨地》云:『以欲知一切,及专注一境,属耳注意,如理思惟而听”
请问《菩萨地》是指哪一部经典?是‘瑜伽师地论’里的‘菩萨地’部分吗?
是‘瑜伽师地论’里的‘菩萨地’
云水堂主 发表于
是‘瑜伽师地论’里的‘菩萨地’
多谢堂主法师
云水堂主 发表于
是‘瑜伽师地论’里的‘菩萨地’
堂主法师好!再次请教一个关于藏文的问题:在贺继墉居士编辑的《菩提道次第略论释》里,阿旺堪布的讲解中很多次出现‘依止善知识马车’、‘皈依三宝马车’等等‘马车’,我理解这里‘马车’,显然是藏文词的音译吧?指的是具体观修法。我的问题是:马车对应的藏文词语,准确的说是什么?仪轨?诀窍?还是修法?
非常感谢!
马车——蕃文:“དམར་ཁྲིད།”(dMar Khri)之音译。“dMar”,红色。帕绷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脱》中,对该此训诂为:“如同高明的医生,直接解剖一句尸体,将人体结构鲜明的呈现出来”。“Khri”,教导、教诫。对文本、字句的解释、诠释。
云水堂主 发表于
马车——蕃文:“དམར་ཁྲིད།”(dMar Khri)之音译 ...
多谢法师!您这样解释就十分清楚了。可不可以这么理解,‘马车’是为了在座上修时,思维修那一部分的教诫?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17:28 编辑
lion_of_man 发表于
多谢法师!您这样解释就十分清楚了。可不可以这么理解,‘马车’是为了在座上修时,思维修那一部分的教诫 ...
它主要是一些师长经验性、坦白性的讲解。要看具体什么内容,自己具体如何运用。通常说是座上修。
云水堂主 发表于
它主要是一些师长经验性、坦白性的讲解。要看具体什么内容,自己具体如何运用。通常说是座上修。
非常感谢!
云水堂主 发表于
它主要是一些师长经验性、坦白性的讲解。要看具体什么内容,自己具体如何运用。通常说是座上修。
堂主法师好!在阿旺堪布的《略论释》里,又看到一处奇特的地方,需要请教您。
在讲完资粮田的观想之后,是请诸佛菩萨沐浴、换衣裳。阿旺堪布特别提到给仲敦巴尊者换上‘蓝色猞猁袍子’,有特别的缘起,衣带绕六圈代表六度等等。
您是否知道这给仲敦巴尊者‘蓝色猞猁袍子’,的特别缘起是什么?
他就穿那种皮褂子吧?具体不知,待查证。
Powered by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12|回复: 2
《菩提道次第略论》
122144emkhe7pmkuaunz12.jpg (12.9 KB, 下载次数: 190)
18:56 上传
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著洛桑珍珠格西大仁波切译
卷一、 道前加行
卷二、 共下士道
卷三、 共中士道
卷四、 共上士道
卷五、 共上士道之奢摩他(止)
卷六、 共上士道之毗钵舍那(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此为格鲁巴教主宗喀巴大师于《菩提道次第广论》后更精要之著作略论,为学佛修行人读之易于了解修行次第佛书。由洛桑珍珠格西译,于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出版第一版,此次详细精校后加上“译者再版序”于二00二年再版。
img222.jpg (65.77 KB, 下载次数: 160)
12:27 上传
上面照片为洛桑珍珠格西在四川成都拜三世多杰羌佛为师,下面照片为三世多杰羌佛在美国为弟子洛桑珍珠格西灌顶。
33-7img.gif (63.97 KB, 下载次数: 434)
12:28 上传
译者再版序
谈起翻译佛教经典,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大派。第一派是以鸠摩罗什法师为代表。当时五胡乱华时代,他受姚秦后主姚苌之礼敬,开译场于长安,召集天下释氏,通梵文者、通经义者、及擅长文字者为之助。鸠摩罗什法师主张意译,共译出佛经三百多部,如《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文字流畅,尽显佛说密意,直至今日凡学佛者都喜欢读他所译的金刚经。
另一派是玄奘法师,他由印度取经回国后,得唐太宗之礼敬,亦开译场于长安,召集全国释氏各有专长者来长安为之助,共译经六百余部,如《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及《大般若经》等。玄奘法师主张直译,每字每句均由梵文直译为汉文,他译经时坐于法座,口中念梵文及汉文,左右有记录,然后由懂梵文者校对所译汉文,再由精通经义者将所译汉文校对,最后由润文者加以润饰。他一生共译经六百余部,直至将大般若经译竣而圆寂。
我从小深入经藏研学,十六岁入川学习西藏文及藏传佛教,虽然年少,但对显密二宗已有深入,并由吾师法尊法 师 教授《菩提道次第广论》并对广论难懂难译的部分,著重深入研讨。经过三年学习,我已能阅读及翻译西藏文经典。我翻译佛经常用直译,仿效恩师法尊法师所为,但是译文方面以简洁为原则。
在汉藏教理院受教期间,从太虚大师、法尊法师学习。其时,不仅深研《楞严经》、《成唯识论》等经论,太虚大师讲经论时由我整理笔录讲稿。太虚大师和法尊法师都告诉我,西藏的密法确首为顶,至为高深,尤其佛降甘露大法,如来所显,加持威力无比强盛,旷世稀有,若能得到甘露灌顶,即见真如实相,六通齐备,了生脱死,若得甘露加持,可长寿无病,增加福慧资粮。由此,我即萌生赴藏求法念头,期求得授无上金刚乘之甘露大法。
一九三七年,我到西藏去求法。在此之前,我已翻译了数部西藏文显密经论分别在四川重庆及成都二地出版,第一部是诺那活佛所传的《廿一尊度母礼赞经》,第二部是贡嘎活佛所传的《恒河大手印》,第三部是根桑活佛所传的《大圆胜会》(仅有手抄本,未能公开发行),第四部是太虚大师所讲的《辨中边论颂释》。其他如阿旺朗吉堪布所传的《上师瑜伽法》、及在海潮音所发表的论文等甚多,不能尽录。
我到西藏去求法的路线,与他人有点不同。从打箭炉以西起,我即沿途访求大德,求授密法。众沙钦哉仁波且是康藏闻名的大成就者,于是我就在西康德格县众沙寺住了十个月,求授萨迦派全部密法,后来我将其译成汉文,名为《修法大全》。当时五明学院教师悟开法师也参加了部分法会。
然后又到德格更庆寺,拜更庆钦哉仁波且为师求得喜金刚二次第大法。德格县可以说是一个求法的好地方,除萨迦派外,还有噶举巴的八邦寺、宁玛巴的竹青寺。就在那时分别接到太虚大师及法尊法师的来函,各有鉴树,总的均认为语言以先入为主,康语与拉萨语大有差别,不可久留,快去西藏。
当时我已是仁波且身份,于是我带两个徒弟西渡金沙江,西藏地方昌都噶庆政府,知道我前往,特举行盛大欢迎会,宾客中有阿沛 阿旺晋美,当时他是军粮官。临别,承赠送大批路粮并派西藏骑兵二人护送直至拉萨。余抵拉萨后,即晋入哲蚌寺,参加五部大论辩论。
其实我在汉藏教理院求学时,已经学了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及世亲菩萨的《俱舍论》等。我仅须要再学三部论,就有资格参加拉仁巴格西辩论。于是我即利用课余之假,前往布达拉宫拜见十四世达赖的经师 ---- 领仓仁波且为金刚上师,求授大威德金刚大法,并承讲授密宗道次第,及克主杰大师的续部总建立,由此我终于惭愧地成为一代经论师,参加了拉仁巴格西雄辩大会,于辩台上我施展般若妙智,起于因明三支,力战群雄,独得格西榜首,此信传出震动世界。那时我才深知显宗之研学,无非皮毛基础,怎敢登台十三论大辩?仅管如此,但我所要求的无上大法还是未满心愿,于是下决心继续深造。
在拉萨求法的因缘很好,当时颇邦卡大师、康萨仁波且、赤江仁波且、及在汉地颇为闻名的多杰觉巴格西都还健在,并常有法会。很多大法如上乐金刚、密集金刚、及时轮金刚等大法,均已求到。尤其多杰觉巴格西,授我更多密法,包括根本部、佛部、佛母部、菩萨部及金刚部等,然求法虽多,但于佛降甘露大法,仍无法求得,于是我仍不惮跋涉,在一九四三年秋季,前往后藏之日喀则及阿里访求大德。在札什伦布寺拜见了第九世班禅教经师 --- 安钦活佛,得到金刚萨埵法全部传承,又往萨迦寺拜见萨迦教皇,承蒙接待住于盆错颇章约半月,承授多杰帕母及妙音佛母法。据安钦活佛的弟子告诉我说,萨迦教皇有捉魔拿鬼之法,最好能求到一二种。萨迦教皇开示说,根据你现有的成就,我传你的法是很好的,但捉魔鬼的目的是未了教化而不是迫害,但修此法一定要常随我的身边,否则你将为恶魔所害,因此作罢。
随后接到消息,色拉寺大活佛 --- 拉尊仁波且将在拉萨功德林寺传授格鲁巴全部密法,我即由后藏回返拉萨受学,共传授密法三百多种,获益匪浅。
余在西藏前后凡十数年,得到六百多个灌顶,所遇大德甚多,但对于我期许已久的甘露大法,他们都说这样的大法是非常难找到的,找到也不一定就能得到,要很多年才有一位如是之法的大圣者出现。随后,因缘变化,几十年间,我分别在香港、美国及世界各地译经讲论、授徒传法,同时更积极寻访圣德。后于金刚亥母阿王诺布帕母的佛书中得知真法展现,于是顺缘寻访,终于在一九九七年因缘成熟,得拜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为我无上根本金刚上师。其时,在金刚坛场,大法王每授一法,即显本尊坛城。我曾访遍西藏及世界各地大德,但尚没有一个人能有此证量。
千禧年六月,恰逢佛界百千万劫难遇之殊胜因缘,我之恩师大圣总持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连修三场大法会,一场为南方宝生佛所降金黄色耀眼之幻化体甘露,一场为长寿佛所降银灰色跳跃生命体甘露,另一场则是为祈祷世界吉祥和平而修,甘露同五彩舍利一同化光进入钵中。我不仅亲见佛降甘露,更亲自吃得甘露,当时全身舒畅透顶。作为一个仁波且,戒律严明,绝无虚词。在西藏奔波数十年欲求而未得的心愿终于得以满足,我无限感恩大法王上师,修行一生,到现在真是无欲所求了。
同年,因应学佛弟子们请求,再次讲授西藏格鲁派教主宗喀巴大师所著之《菩提道次第略论》,并将讲稿加以整理,以便再版。因一九五八年我在香港传授此论时,曾边讲边译,于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出版第一版,但排版时有错字。
此次详细精校后,在二00一年二月于三藏经楼,我又将此论稿呈上仰谔大法王恩师请求修订,恩师说这不能随便下笔的,如要挥毫,当请大护法菩萨问一下,看看是否恰当。说请就请,只听恩师结手印、念真言,法台上所供之金刚萨埵顿放毫光,此时只听法王恩师一声呼出,果然护法菩萨应声展现。我当即恭敬礼问护法菩萨:可否请求法王上师为我修改此论?护法菩萨当下认可。
如此威神道量示现,实乃全藏难觅也。但法王上师说,由于我之所译论体,因文字之体系已定,不便大动册页,当下只作特殊无上甚深之加持,未曾修定此书文句。修请护法菩萨时,佛光亦展现天空,又围绕月轮一周,大如山块,历久不散,各地均可看见,我亦观瞻半个时辰之久。
次日大法王面示说,昨晚佛光乃因尔之《菩提道次第略论》因缘而修请护法菩萨所现,我闻之惭愧不已,但此瑞相亦为此论之殊胜缘起。有人问我,目前世界上除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有此至高道量,并能佛降甘露,及召请护法神随请随到之功德外,是否还有第二人,我郑重答曰:“决无第二人。”
我七十年来拜见过若干高僧大德、大法王、大活佛,如此鉴证于怀,岂敢戏言诳惑众生?我愿将此论的功德,回向显密总持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恩师住世弘法、泽被苍生脱轮回!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洛桑珍珠二00一年二月于美国洛杉矶禅室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帖子聚合推荐
美国密宗总会主席:洛桑珍珠仁波且
我从格西到活佛
一提到格西,在西藏基本上每一个人都知道,格西在佛学上的造诣是达到了最高的地位,但在汉地尤其在国外可以说是学没海底,难瞻实名,为了得到了生脱死的目的,同 ...
《雪域求法记》 洛桑珍珠仁波且讲述
在山柔水温的江南,他叫邢肃芝
在太虚大师身边,他叫碧松法师
在荒寒的雪域寺院,他叫洛桑珍珠
他是第一个获得西藏三大寺拉然巴格西学位的汉人
他是蒋介石亲自 ...
真甘露灌顶可马上证神通
记者杨智君╱日 台北报导
最近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甘露风,台美均有甘露灌顶法会的举行,然而仪轨均不甚相同,究竟何者是真正的甘露法会呢?美国密宗总会主席洛桑珍珠指出,佛法里 ...
帖子永久地址:&<button type="submit" class="pn" onclick="setCopy('《菩提道次第略论》\n/thread-57-1-1.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推荐给好友正法宝殿 - 免责声明(一)本站以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说法作为学习、行持的最高标准和根本指南,遵奉释迦牟尼佛的教诫,严格按照第三世多杰羌佛办公室的公告、说明等实行。
(二)除三星日月轮以上的大圣德和巨圣德之外,本站刊登、转载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师的文章、开示,均不作为正论依据,凡不符合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的内容,概为边见或邪说,一律不可学习依从。
(三)除管理员外,其他任何人发表的文章、图片、视频等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能代表本站观点立场,凡有发表违背佛陀教诫言论或损害众生慧命、利益者,因果自行承担,与本站无关。
(四)本站所有转载的文章、开示、公告等一概只供参考,必须以原稿发行机构、网站公布的版本为准。
洛桑珍珠格西是什么人
& && & 洛桑珍珠格西曾在《雪域求法记》里记载了关于“识藏”的说法,是一位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洛桑珍珠格西于1916年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普通家庭,本名叫邢肃芝,少年时便接受了严格正规的佛学教育。他8岁皈依佛门,在汉地出家为僧时法号为碧松法师,后来因缘机合而成为藏地的一位喇嘛,又被唤作洛桑珍珠。16岁时,他进入四川重庆汉藏教理院学习西藏语文,1937年他只身赴西藏,访求藏传佛教密法。经过7年的刻苦学习及辩经,洛桑珍珠格西于1945年通过考试,成为全球第一个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位的汉人。
  洛桑珍珠格西曾担任过中国近代佛学泰斗太虚法师的私人秘书,与汉地佛界的上层过往甚密,而在雪域求法的最显著成就则是获得了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西藏三大寺的拉然巴格西。
12 26 06.jpg (209.17 KB, 下载次数: 136)
12:35 上传
上图引用自人民网
站长推荐 /1
末法时代,妖邪骗子横行,凡夫充圣遍布,混入佛教,诈骗好人,为怜悯众生求法的艰难,第三世多杰羌佛以始祖报身佛的佛境觉量,将多杰羌佛传给阿弥陀佛等十方诸佛和大菩萨们在修行阶段的最高佛法《解脱大手印》,示现给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第三世多杰羌佛特别指出:《解脱大手印》虽然是顶极中的顶极,至高中的至高,精华中的精华,它的诞生是为利益众生而诞生,因此明确告诉大家,《解脱大手印》的流通弘扬,他是不会要大家任何供养的,只要一件,那就是真正利益众生,福慧圆满,早证菩提!
Powered by
True Buddha-Dharma Palace.《菩提道次第略论》道次第的意义(二)
我的图书馆
《菩提道次第略论》道次第的意义(二)
我们要意识到修学道次的重要意义,大体有几个方面:一、 弥补汉传佛教的不足。汉传佛教之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菩提心。2、闻思正见。3、止观。4、道次第。5、戒律。如目前现在教界流行的禅宗和净土宗,就不太重视闻思正见和道次第。而本论恰好弥补了此种不足。二、 修学道次第论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掌握佛法的核心。佛法的核心是什么?佛法的博大精深,反而使学人学起来不得要领。道次第论所讲的三主要道尤为重要: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三主要道也是整个佛法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我们学佛,究竟要成就什么?究竟要摆脱什么?无非二个方面:摆脱凡夫心,成就佛菩萨的品质。社会上的商人或是仕途上的人,为了赚钱或使职位越来越高,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同样,我们也应当要明确学佛的目的,然后,学习了教理才知道怎么用。成就佛菩萨的品质就是成佛,摆脱凡夫心就是摆脱根据无明和我执建立起来的种种心态。凡夫心是我们生死流转的根源,是我们烦恼的根源,是世界不安定的根源,是我们在无尽轮回中遭受痛苦的根源。其实,所有的问题和痛苦都是根源于我们的内心,所以说:一切唯心造。因为我们的心是凡夫心,因为我们的心是被污染的,所以才会呈现出凡夫的世界,才会呈现出五浊恶世。五浊恶世从何而来,就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贪嗔痴。佛菩萨为什么会成就万德庄严?为什么会成就清净的国土?所以,《维摩诘经》说:“心净则国土净”;《华严经》又说到:“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差别,所以才会有种种执著。我们所要了解的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就在于我们的心。这部道次第论就是指导我们修心的最好的方法。1、出离心。三士道中的出离心,并不是指出离这个世界,也不是指出离哪一个环境,如果内心有烦恼,任走到哪个环境都是有烦恼的。所要出离的是我们的凡夫心,不是别的东西。出离心的教法是贯穿着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的:下士道的出离心,是出离对现世的贪著;中士道的出离心,是出离对轮回的贪著,帮助我们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上士道的出离心,是出离我执、自我,只有从我执、自我中跳出来,才可以无私地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出离心是贯穿着三士道的。最近我给大家所讲的菩提心的教法,说到菩提心的特征,有:无我、无相、无所得、无限。而无我就是出离我执;无相就是出离对相、对有、对存在的执著;无所得就是出离有所得的心;无限就出离有限。《金刚经》说:“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当心有住的时候就进入无明的状态了,反过来如果心无住的话,就像虚空一样。同样,当我们以无住的心做事的时候,我们所成就的功德也是无限的。修行所要断的二执、二障,无非都是凡夫心的表现形式。道次第论的建构,则是从念死无常,到观恶趣是苦,基本上都是在帮助我们发起出离心。但是,凡夫是很难从凡夫心中走出来的。具体来说,我们很难从某一种执著或感情中走出来。比如对事业的执著,对一个人的爱或恨,很难从这些执著或情绪中走出来。正因为爱恨是凡夫心最强的心态,所以,以爱恨为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卖座率都很高,因为这些心态是很容易引起大家共鸣的。这也正是我们心灵的陷阱。出离心就是凡夫心的对立面,当我们发起出离心时,凡夫心就会弱下来。因此,我们才意识到出离心在佛法中的重要性。出离心发起来,就得自在;出离心发不起来,就是束缚。出离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生命中负面的力量。2、菩提心。成佛修行所要做的,无非是加法和减法:出离心是减法,菩提心是加法。即消除什么和成就什么。如我们前面说的:任何一种修法,就是对错误的纠正,对正确的不断训练。成佛所要成就的这种品质,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本都具有的。我们生命的某一个层面都具备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品质,这一点我们要深信不疑。我们只有深信不疑,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否则就会为追求眼前一点小小的利益,而忽略了生命内在巨大的价值。那是非常可惜的。菩提心恰恰能帮助我们成就生命内在最大的价值。要成就佛菩萨的品质,就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既是目标,也是实践的过程。菩提心发圆满了,心的当下就和佛菩萨的心无二无别了。发心的心,和无上菩提的心,是不是二个心?是不是二样?当然在凡夫位上,心是有差别的。《华严经》告诉我们:初发心即成正觉。发心与成佛二无别。佛菩萨的品质,是悲和智,这种无限的慈悲和智慧就是要靠发菩提心来实现的。3、空性见我们现在虽然想着要利益一切众生,但是这个利益众生的心里面,还是有“我”的,还是著相的、有所得的,要把这些杂夹在菩提心里的杂质去掉,要靠什么?就是靠空性见。空性见,唯识宗称之为唯识见,中观称之为空性见,阿含称作无常无我见。这些见地,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心的本质。我们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佛菩萨的品质,另外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通达空性。空性和我们心的本质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密宗说:名空无二。智慧,和智慧所通达的生命、世界的真相,这二者不是二个东西,因此,这个世界是一元的,不是二元的。二元就有能所、自他的对立,这都是凡夫心活动所造成的结果。上来是说明三主要道为什么是佛法的核心。三主要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这是道次第论最核心的东西,因此,道次第论也是一种修心的方法论。我们看藏传佛教许多大德的开示,他们把很多修行的方法都冠以“修心”的名称,如阿底峡尊者的“修心七要”、“见闻修心法”等。修心,无非是去除一些不需要的心,再修出一个需要的心,对不对?我们所要作的无非就是这样的工作。道次第论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三主要道的内涵,一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可见,道次第论是一种完整的修行体系。这种完整性不仅体现在建构的层面,包括三乘之从人乘直至抵达佛乘,都很完整。其它经论则缺乏这种完整性,如一些大乘经论就是讲大乘的修行方法,小乘的经论就是讲小乘的修行方法,而象道次第论把三乘法门汇归为一体的综合的成佛之道,这样性质的论典并不多见。当然,唯识宗的一些论典也有相似的特点,最典型的一部论典是《瑜伽师地论》,此论共一百卷,前面五十卷是本地分,讲的就是三乘——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的境行果。但这样的论典并不是很多。我前面提到的修行所要具备的五大要素,在道次第论中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它的修行建构是很完整的。一般的论典是先讲教,后讲观,而道次第论在讲教的同时(教),接着就会告诉你这种教理如何运用,如何落实到心行上(观),讲得很清楚。为什么叫“道次第”,就是因为它在修行在给我们建构了非常好的次第:小乘到大乘,显密的关系,都讲得很清楚、很好。不论是传统的佛教还是当今教界,一直都存在着大小乘对立的情况。如,南传佛教的国度,以前根本不承认大乘(汉传佛教),更不承认藏传佛教,现在情况稍有好转;同样,学大乘的人瞧不起小乘,认为是自了汉、蕉芽败种;学显教的看不起学密教的,认为他们装神弄鬼的;学密教的又认为显教不究竟,密教才是成佛最快的方法——对立的情况比较明显。但是,在道次第论中对这种大小、显密的分判,都作了有机的融合。在大小乘的关系处理上,宗大师把下士道、中士道作为上士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这种思想在佛教的经典中原本就有,非宗大师本人的发明,如《法华经》中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陀曾经讲过人天乘、声闻乘,最后却说只有一乘佛道,并没有那么多。佛陀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举商人去大海采宝,长者变幻化城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在修行的过程,有些人心量并不大,如果直说修行的终极目标,行者甚至会害怕、会怯步,而人天乘或声闻乘的修行就像化城,当行者修到这个地步再往前走,怯懦之心就会减少或消失。在我看来,宗大师多多少少也继承了“人天乘、声闻乘都是佛乘的组成部分”的思想。而皈依、业果、忆念轮回的苦等等都是大乘的基础,如果认为这些是对佛乘是没有用的,那将大错特错!如果不作这样的观修,修行就无法修起来。在处理显密关系时,道次第论又给我们了二种启示:一是任何密宗的修行都是离不开显教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显教如树根,密教如枝叶,无根即无枝叶。整个大乘的修行是要以菩提心、菩萨行为基础,并不是专指修气脉明点等外道也有的修法,所以显教是根本,而密教是建立在显教基础上的一种方便。二是有了显教的基础之后,再去修密教,可以帮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资粮,可以更快地成佛。而密教的一些修行方法,显教中也是有的,如集资净罪的观修,普贤行愿品就是一种无上的观修方法。从密宗来看,无上密是最高的密。藏传佛教因为有地理上的因素,所以藏密自然也就有其特殊的方便,因此在有了显教的基础上之后,才会有必要另立一方便法门,这样更容易修行成佛。但是藏传佛教所说的显教,并不是专指整个汉传佛教,而是指中观、唯识这部分;而汉传佛教中的天台、禅宗、华严的见地和用心都相当于藏传佛教的无上密,并不在藏传佛教所说的显教的范畴。所以,显密的界限还有一个区分的问题。如果认为汉传佛教就是显教,藏传就是密教,也是一种误解。因此,藏传佛教中也有显教,如宗喀巴所建立的“先显后密”,“先学五部大论”等,都是属于显教的内容。而现在一些汉地的人所学的密教,根本不是密教,多数人还是停留在显教的阶段,和我们的区别仅在于:他们所学的显教,是带有藏传佛教色彩的显教,真正密宗的修行是很严格的,要有十多年显教的基础,才可以到密宗院修行。一般人可以没有这个因缘修到这个阶段。如现在浙江三门多宝讲寺的智敏老法师是格鲁派,但是他所讲的更多的是显教的,如《俱舍》、《唯识》、《道次第》等。并不是任何人初开始学密,就教他马上修学密宗的。在学和修的关系上,每个法在具备一定的认知之后,然后就把这种认知落实到心行上,在道次第论中都讲得很清楚。当然我们须要知道的是,道次第论是一部显教的论典。若给之以定义的话,可以说:是带有浓厚藏传佛教色彩的显教论典。我们若在汉地弘扬这部论典,就要把其中的藏传佛教的色彩去掉,那就是一部很好的汉传佛教的道次第。事实上,道次第论中所讲的一些内容,一些稍有教理基础的人看了之后都很清楚,但是为什么看了之后会有震撼之处,原因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建构。如同厨师炒菜,比如白菜是任何人都会拿来炒菜的,但是因为搭配不同、调料不同,吃起来的味道就不一样。我认为,宗喀巴大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建构的组织别有新意。如对皈依、业果、菩提心、念死无常等这些人人皆知的佛法概念,宗大师表述的方式很特殊、实用。大师紧紧围绕着这些概念,教导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些观念运用起来,而不是只给你讲一番道理。其实,这也是印度晚期佛教的学风,偏向于简明、实用,而早期则偏向于理解复杂、阐述幽微的说明。我给道次第论的修行方法起了名字,叫“套路”,宗大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简明的修行套路。以上是说明学习道次第论的意义。下面讲一讲《菩提道次第略论》的组织纲领,相当传统佛教所说的科判。我个人早期学习《菩提道次第略论》时,感觉比较麻烦的也是科判。一般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不看科判感觉还比较清楚,看了之后反而搞不清楚了。并不是说祖师大德们的科判不好,而是现在人的心太粗。《菩提道次第略论》的科判和古德们的科判也是一样的,一般是用天干来标注每一层意思的划分,如果天干不够用,再用上地支,也要用到数字来帮助标明层闪。意思层层递进,多达几十层,一般人会如堕云雾一般。科判的意义在哪里?说明古德们对这些经论钻研得很细,他会给你说出每一句话的是代表着什么样的思想。虽然科判看起来很困难,但是如果真正弄明白了,科判就会成为我们钻研经论的增上缘。所以,现在人弘法,就要对佛典做现代化的整理。这种整理中,科判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要用现代人对法义理解的方式,来编注一套适合现代人接受的科判,包括章节分目和内在的题目,都要加以改装。十多年来我个人弘法的经验中,也对这方面做了尝试。如对《心经》(《心经的人生智慧》)、《十善业道经》(《幸福人生的原理》)、《普贤行愿品》(《幸福人生的原理》)等都用了很简明的科判方式。科判是最能体现作者功夫的所在,科判是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作者要从宏观上真正理解这部论典,从微观上清楚地知道每个细节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作出一个精确的科判,让学人一看就能了然于胸,不至看后反而搞乱了思维。上学期给上一届学生做了道次第论学习的指导,现在准备给在座的同学设一年的讲座时间。现在大家手里拿到的这个科判,至少是目前比较新的一个科判,我自己看起来感觉也很清晰。宗大师作《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原始提纲可分为四点:本论作者及传承之殊胜、本论之殊胜、说听规则、本论建立学修之次第。通过研究之后,我给《菩提道次第略论》作了重新的编排,总的分为三块:序论、正论、余论。序论:这部分主要是说法的规则,也即与本论相关的一些知识。原著中三点的原文是: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为于教授生敬信故,释法之重要;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但是我觉得这个题目现代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就根据论的内容来重新拟订题目:一、 本论作者及传承之殊胜。二、 本论的之殊胜。三、 说听规则。这三点也是作者造这部论所在具备的三个条件。正论:本论建立学修之次第。原著的题目是: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但如果把这个题目落实到本论上,事实上就是本论建立修和学的次第。这个学和修的次第,我就按照现代的科目分章节提示。一共有七章,每章又分若干节。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道次第论讲传承,学法首先要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是佛教的传统,如《大毗婆沙论》和《瑜伽师地论》都说:“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阿含经》有一个公案:有人说,亲近善知识可以成就一半的功德。佛陀说,不对,亲近善知识可以成就全部的功德。即整个学佛修行的全部功德,都离不开善知识。所以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善知识,以为这是入道的根本。我们的修学能不能有成就,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世间的人学一种手艺,也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何况学习佛法是要改变我们的生命呢?!没有老师而仅靠自己的小聪明,那是不行的。所以,依止善知识在道次第论中的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第二章,以有暇身劝受心要。本章将详明何为有暇?这一章实际是在说人身的价值。首先明什么是最难得、最可贵的身份,其中就说到:暇满、义大。论中告诉我们:成佛最大的价值。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会很好地利用人身?或者认为有地位就是人身价值的实现,或者以为有事业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或者自己做了一点点事情,就感觉自己人身的价值得到了实现……等等不一而足。其次,告诉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个人身的价值。道次第论的引导,从下士道、是士道到上士道,就是帮助我们实现价值的过程。第三章,与下士共修心之次第。包括四个内容:1、念死无常。2、念三恶趣苦。3、皈依三宝。4、深信业果。这是我们学佛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认知,也佛法修行的基础。这些概念我们太熟悉了,熟悉到没有感觉了。我自己以前也有这种感觉,包括在讲法的时候也不屑于讲这些,喜欢讲“空”、“重重无尽”、“见性成佛”之类的。可是现在各地请我讲经,我一般都会讲这些看来很基础的几点,而且我自己多年在佛学上的修学的全部心得,完全可以融进这些基本认知中。因此不可小视这些基本的道理。知道不等悟道。我们知道三恶趣是苦的,如果不去修行,不落实在心行上,还不是一样堕入恶道中去?比如,谁都知道皈依三宝,但我们的心有几分是和三宝相应的?三宝在我们的心目中究竟有多么重要地位?三宝的功德在我们生命中实现了几分?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到,“皈依三宝”还不是一句口头禅?所以,佛法所有高深的道理,都可以在这里得以阐发。第四章,与中士共修心之次第中士道主要说明的是轮回的问题。中士道就是解脱道,四谛法门。四谛法门也即是认识苦和对苦的解决。而世间人生百态无不是在实践上述的命题。比如人生病了,无非就是要先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然后采取一定的医疗方法来祛除病症;没有生病的人,比如上班族,因为没有钱是苦,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去工作、赚钱,以此来改善生活,买房子、买汽车……以为买房子、买汽车就可以解决苦了,可是发现房子、汽车有了以后,苦还是没有解决。我觉得人类的整个文明的发现,都离不开发现苦和解决苦。当然,其解决的方式,就是改善生活条件、改善世界的文明。因此,世界文明的进程得以不断刷新: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但这些都是从外在而进行的努力。但遗憾的是,人类并不清楚:所有的痛苦都是源于我们的内心,是我们自身的烦造成的,所以,尽管今天的社会科技高达、物质繁荣,但是人们还是一样地烦恼、一样地痛苦。物质越丰富,人活得越紧张、越疲惫。为什么?因为人们没有找到苦源于哪里。佛法解脱道的修行,首先就要意识到苦。世间人对于苦的认识是很狭隘的,佛法观察到整个轮回的本质是苦的,即使我们现在感觉到是快乐的感受,在佛法看来其实质也是苦的。佛教认为苦有三种:苦苦:即我们平常所感受到的苦。坏苦:我们认为快乐,其本质并不快乐,因为本质上快乐的东西,应该具有永久性,但是并没有这样东西。这种快乐只是一种假象,是我们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构成了快乐的假象。行苦:容颜的衰老,人事的变迁,这些也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迁流无常之苦。我们不仅认识了苦,还要认识到苦的根源,即集谛。这一章共有四节。第一节讲,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的;第二节是思惟产生苦的根源,无非是烦恼、业和死亡。认识了苦谛和集谛之后,目的就是要发出离心。这种出离心要达到什么程度呢?这是要有标准的。比如观苦,可是我们生起出离心没有?如果生起了,生起到了什么程度?这就要有一个修行的标准的。如果真正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的,你就不会有丝毫的贪恋,所有的执著就不会有立足点了。如果的贪嗔痴和执著依然故我,说明我们的出离心根本没有生起。所以,第三节是讲发心之量,即发心发到什么程度。第四节是讲,发起出离心,就要进一步解决“集”,即烦恼、业力。这也就是道谛。这一节也是抉择解脱道的自性。解脱道的自性也就是道的体,亦戒定慧、八正道。在这里没有灭谛,因为道次第的修行是要把我们引向菩萨道,不是把我们引向寂灭、涅槃。所以,苦谛、集谛都是为上士道服务的。作为解脱道的修行,认识到轮回是苦的,对轮回发起出离心,不仅是中士需要有,上士也需要有,菩萨如果不能意识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不想出离心轮回,那么,菩萨的惑业的就不能解决;,而惑业得不到解决,菩萨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何况更妄谈度众生。所以,中士道的出离心对上士的菩萨来说,一样也是很重要的。不过菩萨是悲愿所致,虽然认为轮回是苦的,可仍然“硬着头皮”往娑婆世界冲而已!菩萨常作这样想:我虽然认识到轮回是痛苦的,可是想到大千世界、芸芸世界,这些如母有情还在轮回中受苦,我不能自己一个人逃出去,我要拉着他们一起走。如《法华经》中所说的三界火宅之喻:长者本来有非常豪华的房子,可是,这个豪宅有一天突然失火了,他的孩子们还在里面玩耍而不自知,他于是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要冲进房子里,把小孩子们全都救出来。这就是一种佛菩萨的悲愿所在,而不是贪恋轮回,也不是不出离轮回。此乃菩萨悲愿入世矣!我们讲以出世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也是这个道理。有的时候不喜欢做什么事情,可是因为有悲愿,不得已也要做。比如我自己,本来就太喜欢做事情、管事情,但是我觉得我应该要去做!第五章,上士修心之次第。一共分为三节,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菩提心而展开的。第一节:讲发菩提心的重要性,是入大乘之门,也是区别大小乘的所在,以及菩提心的功德。第二节:如何发起菩提心,有七支因果修行法和自他相换修行法,当然要通过受持菩提心的仪轨,也是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修心。第三节:菩提心的修习,也即修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修行也是为了成就菩提心而服务的。六度四摄即是菩提心修法的实践。菩提心的实践本身也是成就菩提心。本论在此处行文中也消除佛教界长期在修行存在的一些误区。比如,方便与慧的关系,不是说菩萨道的修行,只要见性就可以了,不够,还要继续修六度。方便与慧如鸟两翼,缺一不可。上士道即菩萨道的修行。菩萨道的修行,其核心是菩提心,所有的菩萨行就是为了圆满菩提心,圆满菩提心也就是圆满无上佛是。第六章,止观。止观如果严格来说,也是属于上士道修法的一部分,因为菩萨道的修行中有六度,六度中有“禅定”和“般若”,止观就是根据“禅定”和“般若”而单独展开说明的。所有的修法最后都要落实到止观上。所以,道前基础讲到略修时,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法都有加行、正行、结行、未修中间四上阶段。正行就是止观,所有的法门都要落实到止观上。比如念死无常、观恶趣苦、皈依三宝,都可可以通过止观来实践。如果没有止的功夫,比如我们念佛、念无常,念着念着就念到别的东西上面去了,就出现掉举和散乱的情况。什么是止?止,就是止心一处。当我们通过各个角度来思惟无常、死亡,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观修。观修有二种:观察修思惟修和现量的修。当然初级的修是观察修为主的。菩提道次第论是很重视观察修的。第七章,结说道次第之要义。这一章是对整个道次第的建构作一个总结。最后是余论,略说金刚乘修学法。藏传佛教以金刚乘为究竟,即在有了显教基础之后,就应该要导入金刚乘。作显教的人学习也并不一定要密宗,因为显教本身就有天台、华严、禅宗,有显教自己的修行方法。我们可以吸收道次第的长处,并不一定要按这个套路完整地走下去。佛法学习及百日共修倡议各位师兄好! 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修及集资净罪,照贤法师准备开设慧学苑网络课堂,带领大家一起系统学习佛法知识,提高对佛法的整体认知,树立佛法正知正见。另外在学习的基础上每天还将安排不同内容的共修,大家每天随自己时间自行规定功课,每日完成功课后一起回向。法师每天晚上会在YY学习频道与大家一起共修回向及解答佛友提问。慧学苑QQ学习群号:YY语音学习频道: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提道次第略论原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