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国反恐的"反恐战"使世界越反越恐

[视频]美国民众质疑反恐战“越反越恐”
24小时排行榜越反越恐:美国十年反恐为何仍苦苦挣扎
文化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09:48  责任编辑: 邓晨曦
反恐也在改变美国
十年反恐,美国自身也在悄然发生重大变化。除了在制度上美国正在所谓反恐战略需要的压力下走向与世界隔离的状态,构成美国超强国力的吐故纳新机制正在失去原本的流动性和活力,美国在心态上正在慢慢失去自信,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慢慢下降。
从阿富汗到伊拉克,美国赢得了战争却没有赢得和平。在历经8年煎熬之余,美国不得不宣布从伊拉克撤军,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伊拉克。在随后的利比亚问题上,美国更是显示出有心无力的窘态,仅凭战前的“战斧”导弹壮了壮声威,最后还是不得不丢掉“世界警察”的指挥棒。也许正如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与大混乱》中说过的那样:“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伊拉克战争、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屡屡见诸报端的虐囚事件和腐败丑闻,都让美国难以成为世界霸主。
更加危险的是,近年来美国开始强调所谓“巧实力”外交,打着“国际道义”的旗号而推行干涉行动,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公司,支持他国国内社会抗议,推动所谓的“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此种缺乏自律的国际干涉主义,将只会是一项富有风险和危机性的举动。如果听任由肆意蔓延,国际政治的道德便会回复到部落主义、十字军讨伐和宗教战争的仇杀老路。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对自己利益的制约采取“宽容的忽略”,而对其他国家的利益却“恶意的忽视”。美国人的夸夸其谈和傲慢无礼,也许会成为毁灭这个强大国家最明显的敌人。
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世界
“911”事件以来的历史表明,美国也许已经逼近权力的极限。尽管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自古罗马以来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超强的国家力量成为一把双刃剑:过分炫耀力量造成怨恨和非对称性报复,力量的收缩又助长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反抗美国的冲动,形成所谓“美国力量的悖论”现象。
美国力量的悖论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为一种矛盾的格局:一方面,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如水银泻地,到处都可以看到美国的影子,美国深深地卷入了世界,凡是有争议的地方,就必然会看到美国的身影;另一方面,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却并不能使美国在没有其他国家合作的情况下有效解决诸如恐怖主义、环境退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全球性问题,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挑战。美国要想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相互尊重和风险共担的伙伴合作。而要想推进全球伙伴合作,就必须首先限制美国为所欲为的霸权心态和外交行为,收敛其企图用美国模式改变世界的雄心。“9?11”事件以来的经历,正在告诉美国人一个道理:美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美国要想与世界和谐相处,只能慢慢适应世界,而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更遑论按照美国模式美化世界。
展望未来,美国能否继续保持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是应该引起美国进一步深思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之。美国可以凭着自己独步一世的“武功”开创自己的“帝国基业”,绝对不可能通过“武功”治理“帝国事业”。美国在21世纪的“领跑”位置必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里不仅有来自传统的民族国家与之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且有来自非国家行为体对它进行的挑战。恐怖主义只是美国新世纪的第一个“挑战者”,不可能是唯一一个,更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对待这样的挑战,单凭“武功”是治理不好的,必须考虑“文治”,即国际制度、国家合作以及平等协商等一系列非武力方式。文治武功,犹如治理国家的左右手,同样是治理世界的左右手,这是美国必须面临的挑战。纵观历代大国兴衰史,从古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发展强盛比较快,衰落也在旦夕之间。尤其是当达到势力顶峰的时候,面临的挑战几乎是一致的,即能否实现由“武功”向“文治”的转变,新千年的美国也是一样。
文章来源: 凤凰网
         2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越反越恐的反恐战略',
blogAbstract:'\r\n越反越恐的反恐战略\r\n——闲话美国战略之三\r\n&\r\n9',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最新播报:
· (10:29)
“9·11”13周年,美国反恐为何“越反越恐”?
  日,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受飞机撞击瞬间
摘要:如同频繁打开潘多拉的盒子那样,美国很可能会再次进入其在中东北非反恐的“魔咒”之中:美军推翻或削弱了一个反美力量,随后就会有更多的反美力量出现。
  据海外网9月11日报道,13年前的今天发生的“9·11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安全观,让反恐成为美国战略规划的第一要务。在强大民意支持下,小布什政府确定了以军事手段反恐的策略,先以战争赶走了支持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再以战争推翻了后来证明与基地组织毫无关联的萨达姆政权。美国确实削弱了发起9·11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但它却深陷入阿富汗与伊拉克战后重建泥潭,难以自拔。
  奥巴马以抨击小布什政府军事反恐而赢得总统大选。上台伊始即采取“撒手”政策,于2011年将美军完全撤出了伊拉克,并计划2014年底撤出驻阿富汗美军。奥巴马政府原本希望以体面撤军来缓解国内政治与经济面临的困局,并将军事聚焦点移向亚太,但事与愿违。阿富汗境内塔利班势力在美军撤出后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伊拉克已然成了恐怖极端势力滋生蔓延的温床。
  ISIS在过去一个月内斩首两名美国记者的骇人视频及其控制叙利亚东部与伊拉克北部广大区域的现状,迫使奥巴马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中东反恐战略。如美军“撤出”后再“重返”伊拉克,奥巴马5年时间里已完成的撤军进程将前功尽弃;如置之不理,美国过去10余年里在中东地区的反恐努力将彻底以失败告终。奥巴马骑墙难下,左右为难。为展示反恐决心,堵塞国内指责,奥巴马政府基本确定下了以“代理人战争”为关键举措的三阶段消灭ISIS的策略:美军空袭削弱ISIS强劲势头、支持伊拉克和库尔德等武装力量地面围剿ISIS、支持叙利亚温和反对派武装力量清除叙境内ISIS。但这能铲除中东地区以反美为鲜明特色的极端恐怖主义力量吗?
  实际上,如同频繁打开潘多拉的盒子那样,美国很可能会再次进入其在中东北非反恐的“魔咒”之中:美军推翻或削弱了一个反美力量,随后就会有更多的反美力量出现。萨达姆被推翻后,包括ISIS在内的中东各种极端力量将伊拉克当作了自身养精蓄锐的避难所;卡扎菲政权垮台后,利比亚成了北非各种反美极端力量奔往的国家;阿萨德被削弱后,比基地更为极端的ISIS控制了深陷内战之中的叙利亚东部广大区域。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意愿应该是真诚的,但是其反恐结果总是会引发区域更多的混乱出现。此次奥巴马政府对ISIS的强力围剿会否打破反恐背景下始终困扰美国的“魔咒”,这值得人们仔细观察。
  更为重要的是,三阶段策略的实施将耗费时日,面临国内众多政治、经济、社会议题挑战的奥巴马政府能否在余下两年多任期内成功落实该策略,依然不容乐观。如奥巴马任内无法完成对ISIS的彻底清除,那么下一届美国总统会否延续此策略,这也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如果奥巴马将其今后两年的外交安全关注焦点放到应对ISIS上来,那么他任内反复标榜作为最重要“外交工程”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很可能会因彻底空壳化而最终变为一个笑话。不论奥巴马如何处理其外交政策,留给其继任者的都必将是个烂摊子。
  奥巴马政府过去5年多外交与安全战略实践记录显示出如下鲜明特点:外交层面在全球范围内笨拙地展示“巧实力”,军事层面则是在全球范围内总体收缩。奥巴马政府未曾料及ISIS带来的挑战会令美国大规模动用武力应对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奥巴马在上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在如何应对ISIS威胁问题上还没有策略”的原因所在。迫于国内压力,奥巴马政府以“空袭”方式军事重返伊拉克并可能计划未来空袭叙利亚,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其之前强烈抨击的小布什政府中东反恐政策的老路。当然,奥巴马坚持美军介入以不参与打地面战为前提,这也是奥巴马为其第一届任期内撤军伊拉克决定的牵强辩解。但以如此勉强或犹豫的意愿来动用美国武装力量,如何能达到其预期目标呢?
  应该说,奥巴马政府誓建全球反对ISIS联盟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是其击败ISIS的策略会否取得成功则仍需观察。较为明确的是,中东地区以反美为鲜明特色的极端恐怖主义力量很可能会因美国再次大规模动用武力而更为泛滥。
  (李海东,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海外网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反恐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