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里的太空生活还在太空吗?

天宫二号发射升空 将在太空里完成三大任务_发现频道_中国青年网
|||||||||||||||||
&>>&&&&&正文
天宫二号发射升空 将在太空里完成三大任务
  网络配图
  上万人一起过中秋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记者就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美美地体验了一回。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引起众多人的注意。昨晚10点04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奔赴太空。记者与航天城上万人在中秋月圆之夜见证了这一时刻。
  天宫二号被称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也是目前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个航天器。在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的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后,组合体将在太空里完成三大任务――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这一次发射,被全国人民关注着,跟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在电视机前观看火箭发射的现场直播,成为很多人的过节方式。
  这一次发射,对航天城里的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忘的中秋节。
  18点多,航天城里就热闹开了,人们吃过晚饭,扶老携幼地走出家门,拎着板凳、提着袋子、抱着孩子……一起向东风火车站集中。
责任编辑:柳絮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天宫二号在做什么?
神舟十一号飞船17日成功发射,而先期进入太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在轨运行1个多月。它运行情况如何?都做了些什么?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体部获悉,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进入太空后,陆续进行了加电自检、在轨初始状态设置和初步功能测试,各有效载荷和在轨支持设备运行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目前部分实验已获取了一批相关典型区域图像和科学实验数据。
【空间冷原子钟】
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微重力环境下冷原子钟信号。
【高等植物培养实验】
目前已顺利完成了营养液加注,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注液四天后陆续萌发,目前生长状态良好。
【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
该试验将在基于载人航天空间平台上实现天-地量子密钥传输试验,以及业务数据天地激光通信。目前已成功实现天地双向跟瞄,稳定性良好,跟踪精度满足要求,将为下一步密钥分发及业务数据激光通信奠定基础。
【伴随卫星】
它是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守护者”和“自拍神器”。目前完成了在轨贮存期间巡检工作,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将根据飞行程序释放,并实施飞越观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揭秘:除了种庄稼 “天宫二号”还会做什么?-中国网浪潮新闻我的位置:
天宫二号还会有宇航员太空授课吗?
作者:刘锟 张煜
太空养蚕、双摆实验和水膜反应,这三项香港中学生设计出的太空试验项目,将由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并拍摄下整个试验过程传回地面。
天宫一号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王亚平曾为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太空授课,让国人印象深刻,倍感振奋。天宫二号任务期间,有无类似的科普活动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结合载人航天飞行,开展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知识,本身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项主要任务。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和张晓光的配合下,对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一堂太空授课,这次授课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和他们对太空的向往。对于培养全民的科技素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平透露,在这次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期间,还将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
具体来说,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科普工作。
一是安排航天员拍摄在轨试验的一些视频和图片,以及积累数据和资料,传回地面,为后期制作节目、制作教材、课件、开展科普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
二是,这次将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飞行期间,安排开展香港中学生开展的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三项获奖作品在太空开展试验,这三项试验分别是太空养蚕、双摆实验和水膜反应,这都是香港中学生们设计出来的太空试验项目,由航天员在轨道完成,并拍摄下整个试验过程传回地面。
三是通过有关媒体,特别是新媒体,针对任务中涉及到的航天技术、应用试验等,来详细解读其中的科学知识,贯穿任务全过程持续开展这种科普传播。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 )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二届微电影大赛
创意设计产业信息
文创领军人物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站长统计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二号太空实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