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一体化机柜解决方案战构想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相关稿件&&试析美军“空海一体战”的特点与问题 - 防务杂谈 -
知远防务论坛 ----学术性|资料性|研讨性! - Powered by Discuz!
帖子2226&精华2&积分46156&威望2 &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61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试析美军“空海一体战”的特点与问题
【原文出处】《现代国际关系》(京)2010年9期第21~26页
【英文标题】The U.S. AirSea Battle: Features and Problems
【作者简介】刘鹏,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外训系讲师,主要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等问题
【内容提要】 2010年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首次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美国智库随后发表两份研究报告,对“空海一体战”进行详细阐述。美国军方高层对“空海一体战”高度重视并予以充分肯定。美军近期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又以演练空海联合作战为重点。综合美军最新战略指导文件的表述、军方高层的表态和美军近期的举动不难看出,今后一段时期“空海一体战”将成为美军作战理论创新和武器装备研发的关注重点。“空海一体战”作为一个新的作战概念,有其自身显著特点,但其有效实施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空海一体战”研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关 键 词】美军/空海一体战/特点/问题EEUU8459616“空海一体战”是美军2010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的新作战概念。从美军战略指导文件的表述、军方高层的表态和美军今年7月与韩进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的科目来看,今后一段时期“空海一体战”将成为美军作战理论创新和武器装备研发的关注重点。作为一个新的作战概念,“空海一体战”既有其显著特点,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一、“空海一体战”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空海一体战”是为应对所谓“反进入”和“区域拒止”战略而提出的反制措施。“反进入”和“区域拒止”概念由美国智库提出,其中“反进入”战略旨在阻止美军进入某一战区,“区域拒止”战略旨在通过直接控制某个区域而限制美军行动自由。①这两个概念受到美国官方认可和高度关注。在官方文件及军方高层表态中,“在反进入和区域拒止环境中慑止和挫败进攻”被列为美军今后六项关键任务之一。②
为应对“反进入”和“区域拒止”威胁,美军加紧研究应对之策。2009年9月美国空军参谋长施瓦茨与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签署“空海一体战”秘密备忘录,同时成立空海军联合工作组,负责协调推进“空海一体战”。2010年2月,美国防部发布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正式公布“美国空军和海军正在共同开发一种新的联合空海一体战概念,以打败包括拥有尖端‘反进入’和‘区域拒止’能力在内的所有对手”③。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公布不久,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表题为《为何采取空海一体战》的研究报告,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和重大意义;④5月18日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又发表《空海一体战:启航点作战概念》研究报告,全面阐述实施“空海一体战”的目的、意义、措施和方法。⑤5月27日,美国空、海军联合工作组在华盛顿向军方高层汇报研究成果,参联会主席迈克·马伦和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⑥7月25-28日,美、韩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将演练空海联合作战作为演习重点。7月29日由美国会授权组建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独立调查组发布最终报告,再次对空军和海军联合展开“空海一体战”予以肯定,指出“空海一体战”是应对日益增长的“反进入”挑战的范例,并建议在恰当的时候将其他军种也纳入其中。⑦
由于“空海一体战”项目高度敏感,且目前尚处于研究初始阶段,因此外界能够获得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公布的两份研究报告是目前为止对“空海一体战”阐述最为清晰和详细的文件。“空海一体战”研究报告指出,“空海一体战”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帮助美军恢复并维持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平衡,抵消中国不断发展的“反进入”和“区域拒止”能力,防止中国在未来战争中速胜或对美国盟国及伙伴国构成胁迫。“空海一体战”以未来中美军事冲突为情景想定,要求美军及盟军能够抵抗住战争初期中国发动的大规模常规进攻,减弱其进攻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快速致盲行动削弱中国“反进入”和“区域拒止”系统的有效性,重新获取战略和战役主动权。⑧
二、“空海一体战”的特点
作为新的作战概念,“空海一体战”一方面延续了美军传统的地缘战略观念并运用了美军惯用的场景分析法和假想敌机制,同时又呈现出高度依赖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作战网络,依赖于空海军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作战能力以及盟国支持等特点。
首先,“空海一体战”概念延续了美军传统的地缘战略观念。冷战及冷战结束至今,美军战略部署深受其地缘战略理论影响。尤其是“边缘地带论”,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调整战略部署,以欧亚大陆东西两大边缘地带为重心与苏联展开全球性冷战的理论依据,并成为影响美国军事战略布局的主导思想。北约组织和美日安保条约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就是这一理论的典型产物。⑨美国其他战略理论家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进一步将争夺欧亚大陆的斗争视为在远西、远东和西南亚三条主要战略线上展开的全面斗争,⑩并提出美国地缘战略目标是防止欧亚大陆出现一个能够主导欧洲或亚洲进而向美国提出挑战的大国,防止欧亚主要国家相互间形成排斥美国的联盟,保持欧亚大陆力量均衡,维持美国的仲裁者地位。(11)纵观冷战及冷战结束以来美军历次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大都围绕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展开,与远西、远东和西南亚三条主要地缘战略线基本一致。
从“空海一体战”所划定的范围来看,无论是西太平洋地区还是波斯湾地区,都大致与美军传统地缘战略观念中的远西、远东和西南亚三条主要地缘战略线中的两条吻合,并以防范西太平洋地区(也就是远东)战略方向的军事威胁为重点。从“空海一体战”要实现的目标来看,以维持美军在该地区的力量投送能力及维持地区稳定和军事平衡为理由,其真正目的则是防止该地区出现占主导地位的敌对大国,确保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及波斯湾地区的行动自由和主导地位,维护美国在相关地区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其次,“空海一体战”概念运用了美军惯用的场景分析法和假想敌机制。“场景分析”来源于军队制定作战计划所使用的想定作业。场景分析是对未来的设想,而不是对未来的预测,即根据已知的基本力量及其结构、带来变化的关键因素和各重大不确定因素,设想未来局势的可能前景。假想敌机制是指在战略、作战计划、训练和武器装备发展中系统引入敌对因素,寻求应对方法的思路、措施和活动,其主要思路是力争在敌人发现和利用己方弱点之前先找到自身弱点,办法是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设立假想敌部队,在武器装备研发中引入假想敌因素,寻求对抗性思维活动等。(12)在冷战时期,美军以苏联军队为假想敌,以美苏大规模军事冲突为场景想定,制定了“空地一体战”。然而,“空地一体战”并没有应用于美苏军事对抗,而是在冷战后美国进行的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空海一体战”正是借鉴了美军发展“空地一体战”对付苏联的历史经验,以中国为假想敌,以中美军事冲突为场景想定,是美军当前惯用的场景分析法和假想敌机制的典型案例。推出“空海一体战”研究报告的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也将“空海一体战”相关研究成果归类在“场景想定”门类之下。(13)“空海一体战”研究报告明确指出,作为作战构想,“空海一体战”必须以中美大规模军事冲突为场景想定,才能够引起军方高层重视,对其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同时特别强调,以中国为假想敌、以中美军事冲突为场景想定并不意味着认为中美之间会发生战争,而是恰恰相反,提出“空海一体战”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军事平衡,展示美军具备击败“反进入”和“区域拒止”的战略能力,从而使难以想象的中美军事冲突永远成为不可能。(14)此外研究报告还多次强调,如同“空地一体战”既适用于欧洲战场也适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一样,“空海一体战”既适用于西太平洋战场,也适用于其他类似战场。由此可见,作为美军惯用的场景分析法和假想敌机制的典型案例,“空海一体战”用于威慑的意味大于实战,也是美军以此为牵引,提升军队一体化作战能力的一种举措。因此,在对“空海一体战”予以关注的同时,不能过度渲染“空海一体战”就是针对中国,以及中美之间必有一战等观念。
再次,“空海一体战”概念高度依赖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作战网络。美研究报告认为,解放军与美军及其盟军在“空海一体战”中争夺的焦点可以界定为“侦察战”,双方都试图连续发现并打击对方关键目标,同时阻止对方攻击己方目标。“侦察战”在双方敌对行动发生之前就早已展开,此前在所有空间进行的战场情报准备活动甚至可能已经持续数年时间。报告认为,解放军的“反进入”和“区域拒止”作战网络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取决于远距离发现、识别并定位正在靠近的敌军目标的能力;同样,美军也高度依赖于自身作战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双方都将致力于实施“致盲行动”,即通过摧毁或破坏敌方指挥和控制系统及传感器网络,剥夺敌方至关重要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保护己方的这些系统和能力不遭毁坏。报告设想,一旦冲突爆发,美军将立刻实施“致盲行动”,瘫痪解放军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及作战网络,摧毁解放军定位目标和进行战损评估的能力,使其难以监视遭到打击的美军基地修复情况,而这对于制定后续打击计划至关重要,从而大大降低解放军“反进入”和“区域拒止”系统对于美军移动目标的威胁,对于美军在广大区域内重新获得或增强海上机动自由将极为有利。因此,研究报告将成功实施“致盲行动”视为各条战线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致盲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又在于瘫痪敌方网络系统的同时保护己方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作战网络。(15)
第四,“空海一体战”概念依赖于空、海军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作战能力。“空海一体战”的成功实施依赖于空、海军密切配合,相互为对方完成任务提供关键支持,形成空、海军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作战能力。具体说,空军展开反太空行动,破坏解放军的天基海洋监视系统,阻止解放军定位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海军水面高价值目标,使海军拥有海上机动自由,利用海上平台为空军反太空行动提供支持,帮助空军完成太空控制任务。海军机载预警与地面环境综合系统为导弹防御系统提供支持,保障空军前沿基地和日本等盟国安全。空军展开远距离突破打击行动,摧毁解放军的陆基远程海上侦察系统和远程弹道导弹发射系统,增加海军的机动自由,减少美国及盟国基地和军事设施可能遭受的打击,海军潜艇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和打击力量为打击解放军一体化防空系统提供支援,削弱其作战能力,为空军的打击行动提供支援。海军舰载飞机展开攻势行动,压制解放军有人和无人机载情报、监视和侦察平台和飞机,为空军空中加油机及其他支援飞机的前沿作战行动提供支援。同时空军通过隐形轰炸机的布雷行动支援反潜作战,通过非隐形轰炸机的持续轰炸支援海军舰船的远程封锁行动。(16)
“空海一体战”概念还依赖于盟国支持。“空海一体战”不仅仅是美国的作战概念,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盟国也必须发挥关键的支援作用。(17)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反进入”和“区域拒止”能力的增长正在改变地区军事平衡,使日本、韩国等邻近中国的国家直接处于中国武器系统威胁之下。如果美军不能履行维护盟国安全的承诺,不但会使美国的信誉大打折扣,而且会进一步助长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胁迫,加剧地区军备竞赛,甚至导致核扩散。另一方面,要维持美国在西太平洋战区的力量投送能力,也必须依靠盟国的积极支持。例如,日本的参战将迫使中国不得不将本来用于攻击美军的军事力量转而对付日本,从而增加中国制定作战计划的难度。此外,日本的北部和东部领土能够为美军提供战略纵深,琉球群岛特别有利于反潜作战。相反,如果日本不再与美国结盟,或者在中美冲突中保持中立,美军实施“空海一体战”就会面临极大困难;如果战时美国不能利用日本领土,美国的力量投送能力就会受到严重限制;如果没有日本的支持,美国能否成功保护台湾和韩国都会成为疑问。同样,“空海一体战”的实施也离不开澳大利亚的支持。澳大利亚能够为“空海一体战”的外围作战行动提供战略纵深和支援部队,能够为在东印度洋、大洋洲和南中国海进行的海上控制行动和支援行动提供帮助。(18)
三、“空海一体战”面临的主要问题
“空海一体战”作为美军新提出的作战概念,在得到军方高层、相关军种、研究机构等部门高度重视的同时,其运用与实施也面临国防预算紧张、军种矛盾与竞争、技术难以兼容、后勤保障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政府财政赤字庞大,国防预算压力大。为有效实施“空海一体战”,美军必须对一些新项目和新能力进行投资,如空、海军之间的指挥和控制系统,情报、侦察与监视系统,处理、利用和分发系统的互操作能力,空、海军之间的通用电子战系统以及各种通用武器装备等。当前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政府财政赤字庞大,国防预算压力巨大。尽管2011财年美国防预算总额依然高居不下,但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却远低于二战后的平均水平。(19)今后若干年内美国防预算将很难维持稳定增长,美国政府可能还会缩减国防预算。(20)在资金紧张的形势下,国防部很难做到在打赢当前战争与准备未来战争之间进行同样的投入,将面临如何在当前战争与未来战争所需武器装备、训练和人员开支等方面取得平衡的挑战。(21)就目前形势看,打赢当前战争是美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国防预算、各项政策和项目要优先考虑的首要问题。(22)
“空海一体战”研究报告也认识到国防预算形势的严峻以及获得额外资金的困难,除非未来发生使美国民众感到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爆炸性事件,否则实施“空海一体战”将意味着只能对其他项目及其他军种开支进行大幅度削减。(23)然而,从美国传统来看,各项目和各军种的拥护者历来都不惜以牺牲其他项目和军种利益为代价,千方百计维护本项目和本军种的正常运转和部门利益,任何大的变动都可能造成官僚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震动。
其次是各军种之间矛盾和竞争激烈。美军各军种之间的竞争与矛盾由来已久,在美国不处于紧急状态和面临外敌的情况下,陆、海、空三军都把对方当作竞争对手,为争取地位、经费和项目而战。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军种文化和部门利益之争是“空海一体战”能否顺利实施的又一挑战。从历史上看,美国空、海军间的利益之争严重,曾激起矛盾冲突。空军曾表示天空不可分割,所有飞机都应归空军指挥,有意染指海军航空兵。空军还曾通过各种途径说服国防部,将本来计划用于建造航空母舰的经费改为采购重型轰炸机,引起海军强烈抗议,酿成“海军将领造反”的严重事件。(24)
军种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之争使得空军和海军在实施“空海一体战”中的作战指挥权、武器研制和采购、战场空间和范围等一系列问题上都面临矛盾和竞争。“空海一体战”还可能会遭到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反对。
再次是各军种在技术和程序上互不兼容。空、海军的指挥与控制系统,情报、侦察和监视系统,处理、利用和分发系统如何有效融合并进行互操作是“空海一体战”面临的最关键和最复杂问题,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很长时间。美国空军和海军各自的网络平台,由于用途不同,技术规范和标准都不相同,导致军种之间的网络无法融通。近来美国军方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军种之间甚至军种内部在信息、情报、数据流等方面依然“烟囱”林立。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既包括系统研制者、使用者、生产者等各种利益实体难以在技术标准上达成共识,也包括已付出巨大成本的各军种不愿放弃已成熟的技术。此外,安全保密问题也是影响美军与盟军建立可以相互连通的作战网络的障碍。(25)实现各军种作战程序的互操作同样也存在困难。各军种为完成各自使命和任务制定了独立的作战程序,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通用程序十分有限。“空海一体战”则要求各军种在完成诸多使命和任务时高度一体化,各军种的指挥与控制系统,通讯、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以及各种数据实现无缝链接,但是由于各军种作战程序的互操作无法实现,必将严重阻碍“空海一体战”发展。(26)
此外还面临后勤补给的巨大压力。美军在前沿阵地进行后勤补给和重新装备容易遭受打击,面临诸多困难。将后勤补给物资从遥远的美国本土运送到西太平洋前线费时费力,将严重拖延作战时间。美军在“空海一体战”中面临的一个尤其不利的条件是美军后勤补给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节点,例如,关岛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所有军事行动的一个主要后勤节点,美空、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基地都坐落在关岛,这就造成美军后勤存在潜在脆弱性。一旦主要后勤节点遭到打击,美军力量投送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由于战区内的美军基地易受打击以及海军后勤部队规模有限,在战时能否维持后勤补给正常运转将成为空、海军面临的严重挑战。对于空军而言,一旦基地被毁,空军将无法进入前沿基地,对空中加油机的需求将急剧增加,飞机起降和弹药补给都会受到限制,作战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对于海军而言,当前海军后勤部队的规模仅能维持已经部署的海军部队和平时期的军事补给,无法为战时部署到西太平洋战区的海军增援部队提供补给。尽管战时可以动用其他一些设施,但是由于补给船只数量有限,战争爆发初期海上作战仍会面临巨大的补给压力。如果因遭到导弹攻击、空中打击或因敌方布雷、潜艇封锁而造成前沿港口设施无法利用,美军后勤供应紧张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如果船只不能安全进入港口或使用港口设施,后勤补给就只能在航行中完成,不具备在航行中补给能力的船只则因无法靠港卸载物资而无法完成后勤补给任务。(27)
自美军提出“空海一体战”以来,军方高层高度重视并予以充分肯定。“空海一体战”作为新的作战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今后美军作战理论创新和武器装备研发的发展方向。从战略层面看,“空海一体战”是在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意在为美国政府的战略全局提供军事手段,是美军提升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为打赢未来战争做准备的新举措。但是,“空海一体战”的实施面临国防预算紧张、军种竞争、技术不兼容、后勤保障困难、依赖于盟国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在当前阿富汗战事久拖不决、美军依然深处困境的形势下,如何权衡轻重缓急,平衡打赢当前战争与准备未来战争的关系,在美军内部也莫衷一是。“空海一体战”研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和最终效果值得关注。
①Andrew Krepinevich, Barry Watts & Robert Work, &Meeting the Anti-Access and Area-Denial Challenge&,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2003, p.5, (上网时间:日)
②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10&, p.31, %20as%20of%2029JAN10%201600.pdf.(上网时间:日)
③U. 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 port 2010&, p.32, %20as%20of%2029JAN10%201600.pdf.(上网时间:日)
④Andrew F. Krepinevich, &Why AirSea Battle?&,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2010, pp. vii-2, (上网时间:日)
⑤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2010, pp. X-11, http: //www.csbaonline.org/4Publications/PubLibrary/R..Air_Sea_Battle__A_/R..Air Sea Battle__A_.pdf.(上网时间:日)
⑥Donna Miles, &Defense Leaders Laud Air-Sea Battle Concept Initiative&, June 7, 2010, (上网时间:日)
⑦The Final Report of th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Independent Panel, &The QDR in Perspective: Meeting America's National Security Needs in the 21 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2010, p.51, (上网时间:日)
⑧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95, (上网时间:日)
⑨彭光谦:“美国军事战略的理论基础”,《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3期,第4页。
⑩三条主要战略线的图示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页。
(11)[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v页。
(12)吕德宏:《从思想到行动——解读美军战略规划》,长征出版社,2008年,第70-72页。
(13)详见(上网时间:日)
(14)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p. 17-18, 50, (上网时间:日)
(15)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p. 56-58, (上网时间:日)
(16)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96,
Sea Battle_A_/R..Air_Sea_Battle_A_.pdf.(上网时间:日)
(17)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 XI,
Sea Battle_A_/R..Air_Sea_Battle_A_.pdf(上网时间:日)
(18)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p. 4, 51,
Sea_Battle_A/R..Air_Sea_Battle_A_.pdf.(上网时间:日)
(19)Todd Harrison, &Analysis of the FY 2011 Defense Budget&,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2010, p. V,
Analysis_of_the_FY.pdf.(上网时间:日)
(20)Todd Harrison, &Evaluating Options for a Sustainable Defense&, p.9, (上网时间:日)
(21)Todd Harrison, &Analysis of the FY 2011 Defense Budget&, p.53,
the_FY.pdf.(上网时间日)
(22)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 port 2010&, p. i, %20as%20of%2029JAN10%201600.pdf.(上网时间:日)
(23)Jan van To1,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p. 119-120,(上网时间:日)
(24)吕德宏:《从思想到行动——解读美军战略规划》,第177-183页。
(25)Jan van To1,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p.112-113, (上网时间:日)
(26)Jan van To1,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p. 113-114, (上网时间:日)
(27)Jan van Tol, &AirSea Battle: A Point-of-Departure Operational Concept&, p.47, (上网时间:日)
帖子2945&精华2&积分40937&威望4 &阅读权限100&在线时间403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怎麽觉得都是废话,没有新意。csba的报告也是废话连篇,值得表扬的是引述还是挺正规的。
从战略到具体战术,国内很少有人能做清晰表述,原因不外乎老美是从战术一点点走到战略层,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就是这麽定的。
我们有几个是这么走过来的?
Justice is the greatest good 正义是最大的善
Injustice is the greatest evil 不公是最大的恶
帖子102&精华0&积分1033&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4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值得表扬的是引述还是挺正规的
帖子3&精华0&积分1418&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68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个人认为:
空海一体战其威慑作用大于实际作用,重在表明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存在。作战规模也会十分有限,不会扩大,倒是其海上封锁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需要重点发展海军特别是远洋力量来应对。
帖子2226&精华2&积分46156&威望2 &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61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个人认为:
空海一体战其威慑作用大于实际作用,重在表明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存在。作战规模也会十分有限,不会扩大,倒是其海上封锁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需要重点发展海军特别是远洋力量来应对。
dwt_mx 发表于
以己之短搏敌之长?
帖子249&精华0&积分7644&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169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注释很吓人,正文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帖子3&精华0&积分1418&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68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至少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发展海上力量的,短期内尚可以依靠核力量实施威慑,但是威慑效果会逐渐下降,怎么样去破解海上封锁是一个难题
帖子2226&精华2&积分46156&威望2 &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61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再帖一篇网文放在这里备着:
美空海一体战存四大问题 难以应付中国反介入战
12:41:45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9月27日消息:为反制中国不断发展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等不对称作战能力,美军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空海一体作战概念。不过,台湾《中国邮报》25日发表文章指出,美军这一在利比亚战场进行实战验证并取得成功的概念,在针对中国时未必有效。首先,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无法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其次,该战法一旦威慑失败,将着眼于容易使战争升级的高端作战,这是一种错误的战略思想;第三,不能确定美军的亚太盟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会配合该项战法;第四,空海一体战如果演变为离岸制衡的大战略,将起到反作用。
  文章称,2011年,中国日益增强的信心以及同时进行的军事建设,一直都很显著。而且,北京政府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A2AD)战略,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中国并未明确使用这一术语,但是众所周知,中国一直使用的“杀手锏”便大体相当于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杀手锏包括使用不对称武器,阻止美军未来介入亚太地区。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反卫星武器、瞄准美国位于亚洲地区基地的短程及中程导弹,以及相对先进的反舰弹道导弹(ASBM)。
  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战略而言,这款反舰弹道导弹都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底时,曾有报道称,中国的这款导弹已经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如果得到有效使用,该导弹可能会将美国航母变成浮动的停车场。这便是麻烦所在。如果再爆发一场台海危机,中国或许就会使用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战略,阻止美军介入其中。这将产生两大影响:它将影响美国在其位于该地区盟国及合作伙伴间的信誉,以及美国的首要地位,而这一直是亚洲经济奇迹的基础。
  因此,华盛顿政府据信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空海一体作战概念。虽然目前尚未正式公布这一概念的细节,但华盛顿智囊团——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已公布了一份144页的文件,据信该文件的介绍与这一概念的目标非常接近。按照战略与预测评估中心的介绍,空海一体作战概念将抵销中国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战略,并且在亚太地区维持稳定的军事平衡。美国空军与海军将会综合在一起,其中海军舰船负责保护空军在亚太地区的基地,空军则负责攻击解放军目标,从而扩大海军的行动自由。
  美国战略与预测评估中心的分析家简?范?托尔(Jan van Tol)解释称,空海一体作战并不意味着要遏制中国,而是强调这是“美国恪守其对亚太地区安全承诺的一种标志,消除其地区合作伙伴近期内的忧虑”。对于多数亚洲国家来说,空海一体作战让他们信心倍增,尤其是在中国日益自信的时期里。而且,让美国海军与空军合作,本身便是一个奇迹,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各军种之间一直存在竞争。例如,有报道称,美国空军上将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曾指出,苏联是美国的对手,而美国海军却是美国空军的敌人。
  然而,美国的空海一体作战概念却存在四个问题。
  第一,这个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正处于经济窘迫期。
  第二,空海一体作战或许能够威慑对手,使对方不敢发动进攻。不过,它集中于容易使战争升级的高端作战却是危险的。让对手先越线,而不是自己先越线,这才是普遍真理。太平洋论坛(位于美国檀香山的智库)的埃莱妮?埃克梅克奇奥卢(Eleni Ekmektsioglou)表示:“一旦威慑失败,尽可能地限制冲突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开启容易使战争升级的高端作战,是一种错误的战略思想。”
  第三,考虑到北京政府对以美国为首牵制中国行动的认知,无法确定美国位于亚洲的盟友(如日本以及澳大利亚)是否会配合参与空海一体作战。1995-96年台海危机期间,时任澳大利亚总统约翰?霍华德下令澳军支持美国的行动。不过现在,鉴于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美国不可能再获得这样的支持。
  第四,如果演变为离岸制衡的大战略,那么空海一体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离岸制衡的逻辑是简单明了的:在因两场战争而受伤且国内遭遇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美国应该退出全球多个地区,并且只在一个地区的力量天平向一方严重倾斜时,再介入其中。
  文章称,鉴于空海一体作战能使美军通过远程弹药,从远处开展攻击,因此,它将会推进美国国内的时代思潮,要求美国更少参与全球事务。
  美国著名战略家约翰?米尔斯海默指出,作为一名离岸平衡者,美国应该将其部队保持在一个地区之外,而不是“到达该地区的中心”。米尔斯海默称:“只有当地区力量平衡被严重破坏,一个国家威胁要控制其他国家时,美国才可能派遣地面部队。如若不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将会使其士兵及飞行员‘呆在视线之外’。”
  此外,一名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军分析家补充称:“空海一体作战与离岸制衡之间,存在巨大的互补性。这并非巧合。”这一点便是美国亚洲地区盟国及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的考虑。如果空海一体战伴随着美国继续涉足亚洲的行动,那么便会起到令人安心的作用。不过,如果演变成离岸制衡,那么情况就会变得相当麻烦。
帖子38&精华0&积分465&威望0 &阅读权限20&在线时间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些都是台面上众人皆知的情况 文章的参考文献 倒是可以一读
帖子4&精华0&积分69&威望0 &阅读权限20&在线时间5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值得表扬的是引述还是挺正规的
帖子2945&精华2&积分40937&威望4 &阅读权限100&在线时间403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空海一体战的关键是,基础何在?
海军还能依靠航母,但顾忌PLA的弹道导弹打航母,虽然并不那么靠谱,但还是小心为上。
空军飞几千公里?现在看的是一天打几个循环。只有冲绳和韩国的两个基地,一旦被灭,难以为继。
还是研究战术为是。
Justice is the greatest good 正义是最大的善
Injustice is the greatest evil 不公是最大的恶
帖子3107&精华0&积分34420&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37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空海一体战的关键是,基础何在?
海军还能依靠航母,但顾忌PLA的弹道导弹打航母,虽然并不那么靠谱,但还是 ...
胡佛 发表于
& & 对于战术空军菲律宾可以提供基地,不过基础设施较差,老美也没有事先储备弹药,零备件,这个得靠专门支援空军的预置舰或者是大型运输机来输送
看过一个数据,未来美帝新一代作战飞机,对后勤的依赖更小,更利于空运。至于开辟临时机场的话,就看红马和海峰的本事了
战略空军就是轰炸机了,从关岛乃至马里亚纳群岛的其他几个机场起飞,正合适
海军除了航母,核潜艇也不能忘,尤其是巡航导弹核潜艇
帖子233&精华0&积分3287&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78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空海一体的主题就是要在西太平洋形成对中国的威慑和作战思路,从作者的文档思路来看,主要是着重于中国的雷达和导弹威胁而言来展开他们所谓的攻击行动,反观对于中国具体的海军和空军的作战载体如飞机,舰船倒是描述的不多,说明作者对中国的传统作战力量的轻视和估计不足。作者所提出了思路也是基于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段而言,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过,对于作战武器的描述还是不太深入和预判,这就是说美军对此在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充分的。
& & 在看了空海一体的基础上,本人提出了一个反空海一体的思路。先把空海一体形象化:如果美国本土是一个发热的小球,那么空海一体就是围绕小球的一个发热层。为什么这样比喻,因为可以看见空海一体部署的都是能量物质,是要发光发热的,就像一个热气层围绕着小球转。要撕破这个热层达到小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比它更热,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部署到美国本土周边,当然,现在的中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暂且不提。那么最现实的手段就是:一,使用“低温”物体靠近热球,比如隐形战舰,隐形飞机。二:使用高速物体在“熔化”前达到热球,比如超高速飞机,超高速导弹。这都是目前我们能够做到的。
& & 当然,形象的比喻总是粗范的,但要具体的说明,估计一篇文章很难写完,所以本文就此还是粗范的写一写。
& &&&一、先看美军的空海一体的部署,这是一种相对于美国后方而言的前端部署,从二战历史经验来看,防守方的对于反进攻基本上是采用的后方置后配置防线,而美军这次要采用前方置前配置,从作者文档上看,这种配置方式是要压迫式的攻击中国内线,然而也如历史经验来看这种配置应该是针对中国导弹的一种时延配置,也就是延缓中国导弹的进攻时间来达到做更进一步的作战准备的效果。
& & 二、美军在近几次战争中提出了零伤亡的概念,这种概念的提出是因为要培养具有现代战争的高技术作战人员和生产工人是要花较长时间的,而且人和技术不容易复制,所以如果在战争中损失了一些这样的作战人员的话,代价太大,零伤亡就保证了武器的复用和作战经验的复用和传承。但是,如果把这个用到中国这样的大国的话就太不可能了。所以我们在进攻的时候要着重于打击它的作战载体如飞机、战舰,从而创伤其大量的有经验的作战人员。
& & 三、美军对信息战非常重视,其网络中心战也是基于以ISR为主的信息战的基础上的。所以在空海一体文档中,也反复提到了打击我们的ISR平台。不过,ISR有很大部分要依靠到卫星等结点,也正如作者文中所说如果我们击破了美军的太空平台,那么美军的信息战要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 & 四、对于空海一体而言,毕竟是未来十几年的一种作战构思,那么考虑的问题不太深远,对科技的发展的估计不足,对我军传统作战力量的估计也不足,那么我们可以用“哑铃”思路来构思我们的武器发展。也就是一方面我们考虑更加深远的武器的研发,比如超高速无人机,超高速导弹,远程隐身飞机,隐身潜艇,大型作战机器人,大推力火箭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传统作战平台的技战法的练习,如航母战,水雷战等等。这样,美军对我们就很难以简单的把握来对付我们了。
帖子233&精华0&积分3287&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78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最近又看了一次美军的空海一体初始文档,对美军所提出来的概念和思路有了新的认识。当然,那篇文档写于2010年,到今年已经是两年多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国家的发展呢,所以当时的文章写得也有些不足之处,简单的说就是忽略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个是忽视了中国空军的快速发展,另一个就是忽视了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文档里提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的导弹和潜艇,以为只要干掉了中国的这两样东西就行了,所以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消灭中国的导弹基地和反潜战。通篇的看文章提出的战法,倒很像一个扩大了的五环理论,不过和以往对待他国的不同之处就是这次强调美军需要空海两个军种的配合才能搞得好。作战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美军通过空海军的配合消灭中国的ISR系统和导弹基地;第二阶段,美军通过海军的经济封锁来延长战争的时间,达到最后获胜的目的。现在就美军的思路提出看法,1、为什么需要空海军配合,谁主谁次?2、为什么需要两个阶段?关于第1点,因为五环理论是需要空军的进攻来达到目的的,所以按理说空军是为主的,从文档前前后后来看,字眼最多的也是“空军攻击”,美国海军干什么去了,主要是开始通过宙斯盾等系统来防守中国的导弹,同时反潜,然后就是封锁中国的海路和港口,看起来像个防守力量一样。但是,如果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美军的海军其实是第一位的,海军是空海一体的支柱。文档中有个话是这样说的:只要美军基地在被中国攻击中能够扛过一周,那么就会通过从四方过来的海军的支援达到最后胜利。这意思就很明白了,美军通过制海权来压制中国,所以,没有制海权就谈不上挽救美军的海空军基地,谈不上美军反攻和进入到第二阶段。当然,美军并不是只靠海军就能完成任务,这是因为美国海军的进攻力量不够持续和深入,心里没底,所以才拉上空军的,而空军呢,只会五环理论,所以又需要海军来撑腰,这样才有了空海一体。关于第2点,是因为中国的海军相对而言不够强,而美军海军也没有办法登陆和进入中国纵深,所以才想依靠经济战来达到目的。
& &关于美国海军和空军分别分析一下其长处和短处。1、空军,长处:进攻很强,擅长长距离投送和快速攻击,有一定的作战持续性,短处:主要依靠陆基,依靠美国的盟友提供陆基和空中走廊,依赖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尤其是依赖卫星等天基提供的新技术做支柱。2、海军,长处,攻防比较平衡,可以依赖自身的作战平台做一定的持续性作战,可以深入到世界各地,属于在传统中兼有新技术的军种,短处:比较依赖传统技术,在后勤上更是如此,在持续性上不如空军。综合起来,美军海空军的进攻力量强,防守上需要配合才能一定程度的抵消短处,共同上都要依靠美国的盟友提供作战平台或者补给基地。
& &中国可以用的反制措施和军事科技发展思路。1、继续发展传统的军事科技力量,如海军的航母编队,水雷部署,空军的各类作战飞机;2、同时发展超前军事科技力量,如空天飞机,隐身技术,定向能技术,高超音速导弹,大型作战机器人技术,大推力火箭,等等;3、进行各类军事技术的融合,提高作战人员的经验值;4、跨越式的向太空和星际发展,力争使通过星际间发展的新技术处于领先位置。
帖子233&精华0&积分3287&威望0 &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78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以上两篇文章出自本人原创。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海一体战必须解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