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劫的劫dns劫持是什么意思思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佛教中小劫&中劫&大劫&是怎么算的
劫&劫字,是梵语,叫劫波。就是劫数、劫难的意思。劫有大劫、中劫、小劫。
&&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
&&一个小劫,就以人的寿命,从十岁算起,每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到了八万四千岁,就每过一百年,减一岁了。仍旧减到十岁。加一回,减一回,总共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叫一个小劫。
&&&&二十个小劫,成为中劫,就是三万三千六百万年(20*1680万年,约为3.36亿年)。
&&&&四个中劫,成一个大劫,就是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4*3.36亿年,约为13.44亿年)。&
& &劫已经有这么多年,何况是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
&四个中劫,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成劫,成就一个世界。要一个中劫的时间。住劫,是世界已经成就,人可以依止的时代,大家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住字,也是停住的意思。我们现在就是在住劫的时代。坏劫,是世界毁坏的时代。坏,也要坏一个中劫的时间。才能全坏。在坏劫开始的时候,就有大三灾来临。第一大火灾,第二是大水灾,第三是大风灾。三种大灾,不是一同来的,是轮流来的。
第一次大火灾起的时候,有七个太阳,在同一个时候出来,烧这个世界。从我们这个世界下边,最低的一层阿鼻地狱烧起。一直烧到初禅天。所有初禅天以下的世界,连同我们这个世界的山河大地,一齐烧得干干净净。
火灾过后,坏劫过去了,又到了空劫的时代。等到空劫过去后,世界又重新出现。又是成劫、住劫,渐渐的过去。等到适第二次的坏劫,仍旧是大火灾。直要经过七次大火灾,到第八个大劫中的坏劫,就改做大水灾。也是从阿鼻地狱起,但是这一次的大水灾,一直到二禅天。二禅天以下的世界天地,都被大水浸坏一点儿不留。这是第八次的大劫。照这个样子,七次火灾,一次水灾,要轮流经过七回,再来七次大火灾,总共有六十三次的大灾,也就是经过了六十三个大劫。
等这第六十四次的大劫,是大风灾,也是从阿鼻地狱起,一直要吹到三禅天。三禅以下的世界天地,一齐都被大风吹散吹灭得干干净净。加上这个大风灾,总共就是六十四次的大灾。也就是六十四个大劫。
空劫,是世界已经全坏了,变成虚空,所以叫空劫。但是也要空到一个中劫,再慢慢的成就一个新的世界。就是成劫。每一个大劫的末后,一定有这样的大灾。在中劫里面的住劫,是最好的时代,虽然也有许多灾害,没有像坏劫的这样厉害。住劫里面,每个小劫的末后,就有小三灾。就是饥馑、瘟疫、刀兵三灾。
&现在处于末法时代,依正二报,一天比一天恶,所以寿命也一天比一天短。寿命减到三十岁的时候,天上的龙,看见世间的人太恶了,七年不降雨,大地都遭旱荒,没有东西吃,一大半人都饿死了。等到寿命减短到二十岁的时候,瘟疫的灾害来了,到处传染,人要死去一大半。到寿命减到十岁的时候,人的嗔恚心发到极处。一句话不投机,就拔出刀嘶杀,连地的草,都可以当刀用,也可以杀人。这个时代是大家相杀的时代,所以遍地都是刀兵灾。说这开始,人心又再慢慢向善,寿命慢慢增加,到八万四千岁,再开始转恶,所以叫作劫。&
一个小劫时间为1680万年。小劫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大体上是从84000岁向下减,每隔100年减1岁,一直减到10岁,这样历时为840万年,然后再向上增,每隔100年增1岁,一直增到84000岁,这样历时也为840万年,合起来就是1680万年,为一小劫时间。
&一个中劫由20个小劫组成,这样一个中劫时间就是20*1680万年,约为3.36亿年。
&一个大劫由四个中劫组成,代表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这样一个大劫时间为4*3.36亿年,约为13.44亿年。
&一个大劫代表生灭一次的时间,中劫代表一个大劫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目前我们所处的时间为:贤劫的住劫阶段第九个小劫减劫时期100岁。
&大劫、中劫与小劫可以描述我们所处世界的具体时间位。所谓贤劫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劫的名称,下一个大劫名称叫“”,前一个大劫名称叫“庄严劫”。
&弥勒佛下世和人间时间的算法(包括劫的运算)
&&弥勒佛下世只是在我们这个贤劫(中劫)里一个小劫后,不是大劫。
&&弥勒菩萨出世前的这段时间,由地藏菩萨代理佛度人,《地藏经》上有明确讲述。
&&中国古代有十万为一亿,有百万为一亿(一兆),有千万为一亿,而很少用万万为一亿。&具体的我算过,弥勒菩萨兜率陀天天寿四千岁,兜率陀天一日合人间四百年,最后算出兜率陀天四千岁合人间的五亿七千六百万年(400*360*4000),这里注意,一年是按360天计算的,若按365天,则为五亿八千四百万年了。即是说,经文中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中的“亿”,为千万一亿,而六和七以互相颠倒了,前者在古代很正常,古人的亿的概念没有现在人大,而后者则是错误了,这些都是翻译和流传过程中的问题。如果真实再过现代人的五十六亿年,那地球有没有还不一定呢。&这个时间是《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等经文就有的,不过具体得自己算一下,算完就发现和经文中的不同,再进一步考证,原来是古人和现代人时间称为不一样,再加上一些谬误,导致了一些问题。&3+X理科综合试题集(十一)
&  52.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这些能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其总功率达P0=3.8&1026W。⑴估算一下太阳每秒钟损失多少吨质量?⑵设太阳上的核反应都是这种形式的反应(ν是中微子,其质量远小于电子质量,是穿透能力极强的中性粒子),地日距离L=1.5&1011m,试估算每秒钟太阳垂直照射的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有多少中微子到达?⑶假设原始太阳全部由质子和电子组成,并且只有10%的质子可供“燃烧”,试估算太阳的寿命。
&&分析:⑴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就可以了。⑵每释放28MeV能量就对应释放出2个中微子,用比例可以算出太阳每秒释放出的中微子个数。这些中微子可以认为是均匀向外发射的,分布在以地日距离为半径的大球表面上,由此可得到达地面每平方米上的中微子个数。⑶先由总功率求每秒消耗的质子的质量,再将可用与燃料的质子的质量和每秒消耗的质子的质量相比,就求得时间。
&&解答:⑴m=E/C2=4.2&109kg=4.2&106吨。⑵太阳每秒放出中微子个数:个。平均分布在以地日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所以每平方米上到达的中微子个数为:个。⑶每秒消耗的质子质量为
太阳寿命为&=110亿年。
&&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三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行宗记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梵Bhadrakalpa。
&&其实,在许多佛经里面都提到以前是“庄严劫”,现在是“贤劫”,未来则是“星宿劫”。在《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章中,惠能六祖的弟子问,“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迦叶佛、释迦佛。”同时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称佛名号品第九,地藏王菩萨向佛白言:“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地藏王菩萨里面提到许多过去出世的佛。
&&在〈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共计两百六十八亿八千万年。
&&&&在〈俱舍论记〉卷第十二: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朱芾煌《法相辞典》中解释一大劫《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空已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因此,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
&&&&劫是指: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84,000的长寿,每100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10岁时,称为减劫;再从10岁,每100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84,000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注意:先减劫后增劫)。
& & 16,798,000年(一小劫)=
(0 *2经过20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
335,960,000&年
(一中劫)=
16,798,000*20。
& &&一个大劫时间为4*3.36亿年,约为13.44亿年。&
&&&&地球的一生一灭,就是一个大劫。包括80个中劫:(成、住、坏、空)所以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各有20个中劫&(各400个小劫)。一个住劫=&335,960,000
* 20 = 6,719,200,000&年,约67亿年多。所以,一个大劫就是&
* 4 = 26,876,800,000年,约268亿年多。地球一生一灭要268亿年,坏劫结束才算地球彻底毁灭。我们处于“成、住、坏、空”&四劫的住劫。目前是在住劫(共400个小劫)第9中劫(有20个小劫)的第&9&小劫的减劫时期,不过,在每小劫的减劫减到十岁的寿命之前,也有疫疠、饥荒、刀兵的三灾降临人间,由于减劫人心的日益堕落,自作自受,可是,这三种小灾是局部性与暂时性的,人类虽将死亡惨重,但不会消灭。相反的,倒有一个好消息报告大家:在此以后的390.5小劫之中,尚有九百九十六位佛陀(996位),将在我们的地球世界成佛,今后第一位来此成佛的(八相示现),就是弥勒佛,所以佛教称弥勒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下生地球成佛,是在第十中劫的增劫人寿八万岁时,大约距离现在是5.6亿年(古说:五十六亿万岁,此亿万非今之计量单位,是今之千万)。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一中劫为减,第二十中劫为增,中间十个中劫为增减劫,各中劫之时量皆相等。
&&&&弥勒菩萨再演降生人间八相成佛:注意一个中劫有20个小劫,弥勒是在第10中劫的增劫人寿80000时下生,差不多是第10中劫要结束时下生:现在是第9中劫的第9小劫的减劫期,先减后增,所以现在假设人寿80岁,到第9小劫结束共有:(80-10)*100
= 8,406,000&&加上到第9中劫结束尚有&20-9=11个小劫的时间,再加第10中劫结束的约20个小劫,(0*2
*(11+20)=
520,738,000&年(合计:738000
= 529,144,000&年,约5.3亿年)&比较计算: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的寿:&=&576,000,000
(5.76亿年)
&&&&&现在的科学家说目前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现代宇宙运用从最先进检测手段如荷兰天文学家通过测定钍和钕两种元素比例,测得宇宙年龄是120亿年。
&&&&据本人所知,目前地球的实际年龄是约在367亿年以上。不过声明,请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不要来找本人,本人只是把所知道的事实告诉给现在和将来娑婆世界的释迦弟子及有缘人。
&&&&早在2500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在许多佛经中都讲到宇宙是有三千大千世界,现在的科学早已就证明宇宙银河系里何止三千个星球。在《楞严经》中早就提出微生物这种观点,现在还不是一样给现代科学所证实。释迦牟尼佛在许多经中也提到“四维上下”,现在科学也已经证实宇宙空间的确是存在“四维度空间”。皆因,佛教是既有思想,又可以实证,只是世人还没有理性和正确的认识释迦牟尼佛当年所讲的思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佛经里面所讲的理论会被一一证实。
&&&&若想知道这个娑婆世界(地球)的实际年龄有三个途径:
&&&&1、在海底。因为娑婆世界(我们这个地球)已经历“庄严劫”的时期,现在是“贤劫”时期。一个大劫就是地球---成、住、空、坏的过程。地球虽然在“庄严劫”时期“坏”了,但当时地球的物质还仍然保存在这个娑婆世界的海底里面。
&&&&2、通过修禅定的方法的方法来寻求答案。但只有你一个人知道。
&&&&3、精勤念佛,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国)成了佛,智慧究竟圆满后,那时连整个宇宙一切的事情都一一知晓。《华严经》上面已经明确的提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果你的“心”修成了智慧究竟圆满佛,届时十方世界(整个宇宙)的一切事和物将会一一呈现在眼前。
&&&&总结,佛经里面所讲的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弥勒菩萨将在(5.6)亿年后来娑婆世界出生、长大、出家、修六菩萨道,最后成佛。整一个过程与2500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是一样。到那时,娑婆世界又是新的佛世界,又有佛住世,一切众生又将听到弥勒佛在讲经说法。
&&&一个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一个中劫时间就是20*1680万年,约为3.36亿年,一个大劫时间为4*3.36亿年,约为13.44亿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2520|回复: 10
涅槃经,住世一劫若减一劫,是什么意思啊?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57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意思是住世一劫或一劫余。
(劫是时间单位)
在线时间1686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从人寿10岁增至八万岁是一小劫,从八万岁减至10岁是一小劫。一增一减是一中劫。
《走进佛陀的世界》陈咏明著,这书中是这么解的。
在线时间126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住世一劫,或者略少於一劫。
查閱原文,系眾生聽聞世尊將要涅槃,於是商量著去面見世尊,請求世尊不要現在涅槃,而要住世一劫,或者一劫太長的話略微少於一劫也可以,但千萬不要現在就涅槃…
這也就是普賢十大願王中的「請佛住世」了
在线时间126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住世一劫,或者略少於一劫。
查閱原文,系眾生聽聞世尊將要涅槃,於是商量著去面見世尊,請求世尊不要現在 ...
此處的「減」是不足的意思。
之所以如此解釋,亦可通過其他經文來佐證。
「若持此經者  謹慎莫放逸
 聞如前福業  若滿於一劫
 若減於一劫  常須勤讀誦」
——《佛說十二佛名神呪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此中,「若滿於一劫,若減於一劫」即是「一劫,若減一劫」的意思。
故「住世一劫,若減一劫」就是「住世滿足一劫或者不足一劫」的意思。
在线时间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根据经文对比意思可能是 一劫或一劫余。&&这里就有这样的经文。
尔时宝髻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坐殊妙座。向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而作是言。尊者。于诸亿佛国菩萨众中最为上首。成最上智了所知法。无量悉檀皆已明见。在瑜只众能净彼疑。善知众生身之本起。能于一劫或一劫余。以妙音词演而不倦。何故不为诸仁等说。离诸逆顺似非似因。真实之法令诸智者心净无疑。舍蕴因缘疾得解脱。法与非法是蕴因缘。生于此身及后身故。智能脱苦爱为坚缚。尊者。众生之心因色与明。作意等缘驰散于境。其心速疾难可觉知。无明爱业以之浊乱。尊者。众生身中种种诸法。意为先导意最速疾意为殊胜。随所有法与意相应。彼法皆以意为其性。如摩尼珠显现众彩。如是之义仁何不说。又如众色摩尼之宝。随所相应种种明现。仁亦如是。具如来像住自在宫。诸佛子众所共围绕。亦应如是随宜说法。
在线时间126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根据经文对比意思可能是 一劫或一劫余。这里就有这样的经文。
尔时宝髻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坐殊 ...
此意不然,「減」只有減少不足的意思,而沒有增多有餘的意思。
《世說新語》: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
此中「減十歲」即不足十歲不到十歲的意思,而不是十歲多的意思。
又隋淨影寺慧遠之《大般涅槃經義記》謂:
「請佛住世一劫及減。
有人釋言:請住一劫為顯滿字,請減一劫為表半字。此何必爾?若此大眾已知滿字,便解佛常,何勞請住?
蓋乃大眾自許之詞:多望一劫,脫若不遂,望滅一劫。」
顯然,慧遠師亦是認為這是大眾自己期望的,希望佛陀能夠住世滿一劫,假如不被允許,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請住世減一劫,也就是略少於一劫。
在线时间56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希望佛永久住世的意思。
在线时间126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根据经文对比意思可能是 一劫或一劫余。这里就有这样的经文。
尔时宝髻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坐殊 ...
不過,若據法顯所譯《佛說大般泥洹經》:
「我等當共疾往詣佛禮拜供養,勸請世尊不般泥洹,住壽一劫若過一劫。」
此處「住壽一劫,若過一劫」確實是一劫或一劫多的意思。
末學又發現,在維摩詰所說經中亦有此句,曰:「若一劫,若減一劫」
而玄奘所譯的無垢稱所說經中則為:
「一劫,或一劫餘」
支謙所譯佛說維摩詰經則稱:
「一劫,若百劫」
而查閱黃寶生先生《梵漢對勘維摩詰經》得:
Screenshot_-00-56-12.png (531.8 KB, 下载次数: 0)
01:09 上传
可知,此處確實應該是「一劫餘」的意思。
但為何會被翻譯成「減一劫」?是誤譯?還是梵本不同?抑或是「減一劫」確實可以解釋為過一戒或一劫餘?
其實我還是傾向於梵本不同。或許另一種梵本確實是不足一劫的意思,如我上面所引 佛說十二佛名神咒
在线时间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请佛住世一劫或差不多一劫
在线时间126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不過,若據法顯所譯《佛說大般泥洹經》:
「我等當共疾往詣佛禮拜供養,勸請世尊不般泥洹,住壽一劫若過 ...
通過廣查經論,現在確定幾個事實如下:
一、經中「減一劫」的意思是「不足(不到)一劫」。
例證如下:
1、摩訶僧祇律(白衣而閱律藏,罪過罪過!然只引片語,未敢披覽,庶可諒乎?懺悔懺悔……):
「佛言:『從今日後太少不應與出家。』太少者,若減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皆不應與出家;若滿七歲解知好惡,應與出家。」
此中,「减七岁」顯然是「不滿七歲」的意思,由此推知,「減一劫」當為「不滿一劫」
2、寶雲經:
「若一劫、若減一劫、若過一劫讚歎,如是讚歎猶不能盡。」
此中,「若一劫」與「若過一劫」的意思很明顯為「整整一劫」與「一劫有餘」,則「若减一劫」顯然為「不足一劫」。
3、佛說十二佛名神呪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若持此經者  謹慎莫放逸
 聞如前福業  若滿於一劫
 若減於一劫  常須勤讀誦
 不生懈怠心  我勅有如是
 此等諸佛者  常住功德藏
 虛空雲中王  常住於彼處
 若人聞佛名  一劫減一劫
 聞已生敬心  彼是最健人
 亦是大智慧  亦是人中最
 亦是健丈夫  於世大名聞」
此中,前文的「若滿於一劫,若減於一劫」與後文的「一劫、減一劫」相對應,則顯然「減一劫」是「減於一劫」的意思,即「少於一劫」的意思,而不是「增劫與減劫」中「減劫」的意思。
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減一劫住亦名一劫,如世間人於減一日住持所作,亦名直日。此亦如是。』」
這句話的語境背景是:破和合僧的罪報是在無間地獄中一劫受苦。然而經中說,釋迦牟尼佛於第九住劫出世,而提婆達多在當時造破和合僧等罪墮入無間地獄,按說應該在第十劫盡的時候才滿一中劫。但是提婆達多卻將於第十住劫人壽減少到四萬歲的時候得人身而證獨覺,所以說提婆達多在地獄中受報不滿一中劫。而這裡引用世友菩薩的話說:不滿一劫也可以稱為一劫。則其中「減一劫」亦是「不滿一劫」之意。
二、「減一劫」有些地方確實也翻譯成「過一劫」或「一劫餘」
這種例子非常多,如9樓所引涅槃經及維摩詰經,尤其黃寶生先生的《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中指出的:
此處「減一劫」的原文是kalpāvaśeṣa,可以讀為「一劫(kalpa)的剩餘(avaśeṣa)」或「剩下一劫」。但在佛經中常讀為「一劫多」。奘譯「一劫餘」。
其實,通過末學查閱經藏,發現這兩種說法不僅在古代梵文翻譯中有差異,即使在現代巴利文的翻譯中亦有異解。如南傳涅槃經中:
巴宙譯《南傳大涅槃經》:
「阿難,若有人修持、留住、擴展四神足的極頂,既精於此,可用之如車乘,以此為基礎,若欲,彼可住壽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擴展此四神足(其詳見上),彼若有意,可住壽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
尊者阿難對佛陀所給與之明顯提示未能了解,他未曾懇請世尊說:「世尊,請住壽一劫,慈尊為眾生之利益與快樂,及慈湣此世界,為人天之利益,快樂與幸福,請壽一劫!」因其心為魔所蒙蔽。
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長部·大般涅槃經:
「阿難!若有人修習、多修習四神足,修到充分,積聚至極頂,則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若欲者得壽量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然,如來修習四神足已達極頂,如車、如家屋之基礎確實可用。阿難!若欲者,如來之壽量可留住一劫或一劫以上。」
尊者阿難對世尊所明細顯示,未能洞察了解,故未曾對世尊懇請:「世尊!願世尊住壽一劫,善逝住壽一劫,為人天之利益、幸福及慈愍此世間。」因其心為魔所覆蔽。
莊春江漢譯四部·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
「阿難!凡任何人已修習、已多修習四神足,作為車輛、作為基礎、已實行、成為習慣、善精勤的,當他願意時,他能住留一劫或一劫剩餘的時間。阿難!如來已修習、已多修習四神足,作為車輛、作為基礎、已實行、成為習慣、善精勤的,阿難!當如來願意時,他能住留一劫或一劫剩餘的時間。」
當尊者阿難被世尊作了這麼明顯的徵相、明顯的暗示時,他不能夠洞察,沒求世尊: 「大德!為了眾人有利益,為了眾人安樂,為了世間的憐愍,為了天與人有利益、有利、安樂,請世尊住留一劫,請善逝住留一劫。」因為他被魔纏心。
此中,對應「減一劫」的是巴宙所譯「其劫之某部份」,對應「一劫餘」的是元亨寺的「一劫以上」。
而莊春江所譯「一劫剩餘的時間」則所指不是很明確,但他有註解:
「一劫有餘(DA.2)」,南傳作「一劫剩餘的時間」(kappāvases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劫的剩餘」(the remainder of an eon, AN.8.70)。
則亦應是「一劫餘」的意思,而且其指出巴利文為kappāvasesaṃ,則與梵文kalpāvaśeṣa是一致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一個文本(目前巴利文本經藏極為統一),巴宙卻翻譯為「其劫之某部份」呢?
是不是這個詞確實有異解?
而查閱北傳經藏中同樣的這段話,亦同樣有此兩種翻譯: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爾時,阿難默然不對,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時阿難為魔所蔽,曚曚不悟,佛三現相而不知請。(《長阿含經·遊行經》)
「阿難!四神足人,尚能住壽滿於一劫若減一劫,如來今者有大神力,豈當不能住壽一劫若減一劫?」爾時,世尊既開如是可請之門,以語阿難,阿難默然,而不覺知;世尊乃至慇懃三說,阿難茫然,猶不解悟,不請如來住壽一劫若減一劫,利益世間諸天人民。所以者何?其為魔王所迷惑故。爾時,世尊三說此語,猶見阿難心不開悟,即便默然。(法顯譯《大般涅槃經》)
三、對於兩種翻譯,應該是所據底本不同,因為同一處所用的詞語不同從而導致不同的翻譯。
對於這一點,目前我只是做假設,但證據是充足的:
1、如鳩摩羅什譯《金剛經》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此處須菩提先作肯定回答「如是如是」,待到被佛反駁後才作否定回答。
但玄奘、義淨乃至笈多的譯本中,須菩提均是直接作否定回答,而後得到釋迦牟尼佛的肯定與稱讚,如玄奘譯本: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善現,若以諸相具足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如是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
這兩種翻譯,肯定不是鳩摩羅什的錯譯,而應該是鳩摩羅什所據梵本與玄奘、義淨及笈多等的不一樣。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鳩摩羅什譯本中須菩提在被釋迦牟尼佛反駁之後糾正自己的觀點所說的話「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在玄奘與義淨等的譯本中是沒有的,這也應該是正常的,因為須菩提已經回答對了,在得到佛的肯定時沒有必要再重復自己的觀點。但是在笈多譯本中,這一句話卻又出現了,為:
爾時,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如我,世尊!世尊說義解我,不相具足如來見應。」(順序可調整為:爾時,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說義,不應[以]相具足見如來。」)
則似乎笈多所據梵本可能為須菩提回答錯誤與須菩提正確錯誤之間的一個版本。
2、《菩薩念佛三昧經》與《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為同一部經的異譯本,其中的同一句話為:
如是,阿難!我在佛前作師子吼,能以須彌內置口中,若經一劫、若過一劫。(《菩薩念佛三昧經》)
阿難!復念我昔在世尊前作師子吼,能以須彌內於口中,能過一劫、若減一劫,如是為常。(《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此中,同一處的不同翻譯,顯然是底本不同。而且後者的「減一劫」與「過一劫」並列,顯然「減一劫」絕不可能是「一劫餘」的錯譯。
3、寶雲經:
「若一劫、若減一劫、若過一劫讚歎,如是讚歎猶不能盡。」
此中,「減一劫」與「一劫」和「過一劫」並列,而成為不足一劫、正好一劫、一劫有餘的三種形式,則顯然「減一劫」亦絕不可能為「一劫餘」或「過一劫」的錯譯。
故而據此可知,「減一劫」與「一劫餘」或「過一劫」,只能是翻譯所據的底本不同,而不能是錯譯。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劫的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