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现在这版本西游记最厉害的人物物是谁

大家说说看,目前单人破点最厉害的十位选手都有谁?_csgo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3,901贴子:
大家说说看,目前单人破点最厉害的十位选手都有谁?
撸主是因为看到我师傅有...
我刚开始做阿里,一天也...
报考一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因为我玩这游戏觉得防守比进攻有优势,单枪匹马能杀进报点带领队友进攻的选手那是真厉害
基本没有能单枪匹马破点的选手吧,现在。。。
friberg,get_right,flusha,
我的意思是 一个匪进包点基本稳定干掉一个CT不死的步枪选手
问问名字回头去HLTV下载这些大神的POV看一看,我就喜欢拿AK冲进去就能干掉一个吨坑货的视角。
报考二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jkeam,olof,apex,snax,zised,cold,hiko暂时想到这几个
apex olof jk getright snax flusha happy
NEO,PASHA,OLOF,SNAX基本需要他们站出来的时候都钢得起来。不过VP整体实力发虚,有时候更需要大神 来打一些1VX的残局。
破点第一位:层主我本人第二位:层主他影子第三位:层主的demo
happy当之无愧,目前csgo第一狙神
NV全队除了happy打热了都能一个人拿下一个包点(happy打热了也不会去拿包点)
嗯 我大概知道该看哪些职业哥的demo了,谢谢大家。
没有 都是有来有回的 没人敢说每次都肛赢
我以前,我朋友(同学),我师父
Shox也不错,不是挂的话
flamie和瓜点带三个bot,flamie破点确实无敌,其他随意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摘要: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钱伟长,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他年献血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倍多,了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3篇最新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范文,欢迎参阅!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03:36:22 |
1、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钱伟长
感动中国事迹:
钱伟长(),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2、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感动中国事迹: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
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6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寻中国好人榜”。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3、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
感动中国事迹: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才哇,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压了,你快去看看吧1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然而,才哇继续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4、&雷锋传人&――郭明义:
感动中国事迹: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
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5、大荔军人舟曲之子――王伟
感动中国事迹:
王伟,27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日晚11时20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27岁的王伟正在单位值班,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哨响起,73名**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完毕不久,营房开始晃动......
11时48分,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常天像裂开了口子,雨水砸在王伟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即使打开应急灯,能见度也不足5米。扶着倒塌的碎石,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救灾的那几天,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个人,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颁奖词: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6、草原曼巴――王万青
感动中国事迹:
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
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
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王万青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3400余人),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励志名言 #url#)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矗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后,他开展的许多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的空白。
王万青高度重视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此,他和藏族妻子凯黄鹌鹪缣昂冢鹨桓钡啬撩袷凳┰し澜又帧K匙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 1981年他一人独立完成了全乡布病普查任务,因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为了开展计划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玛曲县至甘南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
现在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坚持经常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并经常在家里给上门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曼巴(好医生)”。他的这种扎根玛曲高原,情系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玛曲草原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被传为佳话。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7、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感动中国事迹: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
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
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场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做大!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生命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8、三栖尖兵――何祥美
感动中国事迹:
自电视剧《士兵突击》在中国播出以来,关于狙击手的种种故事一直是民众的热门话题,而现实中的狙击手要比虚构的冷酷杀手要“柔情”得多。
将到而立之年的上士何祥美已是一个4个多月大孩子的父亲。每天在训练之余都要给家人电话或短信问问小孩的成长情况。
担任过何祥美所在部队狙击手集训队队长的郭依衡介绍说,何祥美好奇心强,爱钻研,经常订阅电脑书籍和杂志,现在已经从一窍不通发展为电脑的行家里手。
“平时,他还喜欢摸摸吉他,现在居然弹得有模有样了,”郭依衡说。在部队的十年时间里,何祥美不仅完成了从普通士兵向神枪手的转变,也完成了自己从初中文化到大专文凭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何祥美已经是一名精通枪械,能够潜水并能在空中操纵新型装备的三栖战士。何祥美告诉记者,驱动他成长的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信念。“一名狙击手最重要的是忠诚和信念,”他说。
曾是何祥美第一任连长的柴道国说,从士兵到尖兵,何祥美的经历,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离不开各级领导战友的关心和他自己的勤奋好学。
何祥美所在南京军区某部副政委朱永和介绍说,何祥美的成就体现了这几年部队大抓军事训练的成果。他说:这个兵很全面、很冷静。人民群众希望看到这样的士兵。而这几年部队训练抓得紧,训练强度加大,训练领域不断拓宽。他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军队,推进军事转型是要让人民睡得安稳、过得踏实。
朱永和说,作为“80后”的一个兵,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有狙击手的灵性,而部队里像何祥美这样的士兵很多。他们民主意识比较强,喜欢提意见,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的发展、建设。
崇尚不断学习的何祥美正在自学大学本科课程。他入伍时,部队里的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2016年12月,13万“80后”、“90后”大学生跨入军营大门,为和平之师带来一
面对未来,何祥美对记者说:很珍惜留在部队的机会,部队的需要才是最大的光荣。同时,他表示很想去国外交流学习,把好的经验带回来。
小时候,她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被人称为“洗脚妹”。她省吃俭用,把工资分成三份,除去自己开销,一份寄给父母,一份资助贫困学生。 10年来,她用辛辛苦苦洗脚打工挣的钱资助了逾百名贫困学生。这位80后的颍上女孩叫刘丽,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美洗脚妹”,当选2016年安徽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后,记者面对面专访刘丽,感受了她的遗憾、挣扎与梦想。
颁奖词: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9、“最美”洗脚妹――刘丽
感动中国事迹:
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10、警界保尔――孙炎明
感动中国事迹:
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
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作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监所安全我才心安。”孙炎明说。9年来,孙炎明分管和协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他分管的两个监室在所里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改造效果最好。
2016年,孙炎明所在的看守所住进一位死刑犯,情绪暴躁,屡次闹事。孙炎明仔细问案情、看卷宗,主动要求将叶某调到自己负责管理的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犯人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被执行死刑的那天,犯人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他说:“孙管教,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及人物事迹 03:36:55 |
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事迹: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动乱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2016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2 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颁奖辞: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位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40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事迹: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数次。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3 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颁奖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事迹: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
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
2016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1
4 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颁奖辞: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事迹: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16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小岗村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了鲜红的手印,请求沈浩带领他们干三年。沈浩留下来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干。
2016年,任期又将期满。186名小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下红手樱这一次上天让村民们的愿望落空了。日,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这一次,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5 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80后。
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
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6 翟墨:中国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颁奖辞: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
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事迹:翟墨是个画家。他原本与航海无缘。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
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日,他终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这两年半,他历经艰险,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艰险。
他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仑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没有中文。翟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7 陈玉蓉:暴走妈妈捐肝救子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事迹: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勃―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晚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10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8 张正祥:保护滇池勇者无敌
颁奖辞: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事迹:张正祥今年61岁。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一周的长度是126公里。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
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张正祥花光了所有积蓄,卖了家里的养猪常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经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吓,小儿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张正祥自己更是经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当张正祥去一家私挖私采的矿场拍照取证时,矿主的保镖开着车就向他直冲过来,张正祥当即晕倒在地。两个小时后,一场大雨把他浇醒。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张正祥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
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
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
9 萨布利亚-坦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
颁奖辞: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而来,不企盼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明。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事迹: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
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
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10 宋文骢:歼-10之父
颁奖辞: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事迹: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歼-10的飒爽英姿飞过天空,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战机的研制定型,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宋文骢是歼-10战机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
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日,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喜极而泣,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11 特别奖: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事迹: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03:36:46 |
一、钱伟长: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
【主题】赤子 钱伟长:为国弃文从理 开创中国力学教育体系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事迹】钱伟长(),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二、孙水林 孙东林:信义兄弟
【主题】信义 孙水林孙东林:兄长车祸身亡 弟弟接力还账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事迹】孙水林,男, 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6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寻中国好人榜”。
三、才哇: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
【主题】铁汉 才哇:地震中徒手刨挖废墟 救助30多名村民
【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的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事迹】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才哇,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压了,你快去看看吧1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然而,才哇继续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四、郭明义:郭明义 &雷锋传人&
【主题】传人 郭明义: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却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事迹】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
五、王伟:大荔军人 舟曲之子
【主题】砥柱 王伟:冲入泥石流救23条生命 未接妻子最后电话
【颁奖词】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事迹】王伟,27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日晚11时20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27岁的王伟正在单位值班,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准备应对突发事件。集合哨响起,73名武警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集合完毕不久,营房开始晃动.……11时48分,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常天像裂开了口子,雨水砸在王伟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即使打开应急灯,能见度也不足5米。扶着倒塌的碎石,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救灾的那几天,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个人,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六、王万青:草原曼巴
【主题】仁者 王万青:扎根草原42年 拼桌子为牧民动手术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事迹】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
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王万青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3400余人),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矗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后,他开展的许多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的空白。
王万青高度重视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此,他和藏族妻子凯黄鹌鹪缣昂冢鹨桓钡啬撩袷凳┰し澜又帧K匙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 1981年他一人独立完成了全乡布病普查任务,因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为了开展计划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玛曲县至甘南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
现在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坚持经常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并经常在家里给上门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曼巴(好医生)”。他的这种扎根玛曲高原,情系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玛曲草原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被传为佳话。
七、王茂华 谭良才:烈焰之中筑大爱的英雄翁婿
【主题】炽爱 王茂华 谭良才:冲入火海救出5名孩子 全身烧焦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场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做大!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生命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事迹】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
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八、何祥美: 三栖尖兵
【主题】神兵 何祥美:精通枪械 能潜水 能在空中操纵新装备
【颁奖词】百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着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事迹】何祥美,男,汉族,29岁。江西崇义人,现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1999年12月入伍时,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当兵第6年,南京军区抽调了一批训练尖子组成狙击手集训班,何祥美幸运入眩从此,开始了一个传奇的军旅生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何祥美已经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
三栖尖兵的美誉是艰苦的训练换来的。
刚进入狙击班,他就立志要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强迫自己去忍受炼狱一样的生活。
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狙击手不仅要懂得如何射击,还深入学习和掌握射击原理。凭着一股韧劲,他啃下《射击学》、《终极狙击手》等专业书籍;常年阅读《轻兵器》、《兵器知识》等杂志;整理笔记3万余字,绘制各种图表60多张,记录各种数据850组,打下扎实的射击理论基矗
狙击手因射程远,对射击环境格外敏感,稍有变化便要调整瞄准点,俗称“修风”。这也是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境界的必经之路。为迈过这道坎,何祥美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千个射击参数,牢牢“烙”在脑海里,在实践中用心体味揣摩。如今,射程随你定、目标可大小,何祥美抬头一瞟,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向、风速,目测距离和高低角,得出正确的修正值。其结果多次与测量仪比对,误差接近于零。
魔鬼般地训练,铸造出一个又一个神奇:何祥美精通狙击步枪、匕首枪、微型冲锋枪等8种轻武器射击,在2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发发命中要害;手枪速射,从拔枪、上膛到击发,仅需0.58秒……
过硬的本领使他被战友们封为“枪王”。关键时刻“枪王”显神威 每逢重大活动,部队都要抽调最厉害的狙击手参与安保。这种任务,每次都落不下何祥美。
2006年以来,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
2016年11月,给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汇报演示时,一发准确命中目标靶心,受到徐副主席的表扬和肯定,并单独接见和合影。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
当一名神枪手的目标实现后,何祥美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空中猎鹰” 。他广泛涉猎和钻研相关知识,不舍昼夜。4个月的训练时间,何祥美成功处置10多次险情。凭借过硬的素质和技术,何祥美试飞某飞行器成功并当上教员。喜欢挑战的何祥美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目标――潜水。潜海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课目,稍有不慎,水压便会对人产生致命伤害。 考核时,何祥美第一个跳入冰冷的海水。他1米1米慢慢地下潜,每下潜2米都会进行一段时间抗压。等他上岸时才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了10米海底下潜的训练任务。业务精熟,不忘理论学习。刚到部队时,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经过3年艰苦努力,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拿到大专文凭。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九、刘丽:“最美”洗脚妹
【主题】姐姐 刘丽:月薪元 资助37名贫困学生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事迹】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十、孙炎明:警界保尔
【主题】活着 孙炎明:与在押人员一起过年 患绝症仍拼命工作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事迹】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
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作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监所安全我才心安。”孙炎明说。9年来,孙炎明分管和协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他分管的两个监室在所里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改造效果最好。
2016年,孙炎明所在的看守所住进一位死刑犯,情绪暴躁,屡次闹事。孙炎明仔细问案情、看卷宗,主动要求将叶某调到自己负责管理的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犯人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被执行死刑的那天,犯人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他说:“孙管教,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十一、特别奖:
1.海地中国维和人员
【颁奖词】中国人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一刻感动的不仅是中国。
【事迹】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共造成近2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朱晓平,男,汉族,48岁,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郭宝山,男,满族,60岁,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王树林,男,汉族,58岁,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
李晓明,男,汉族,35岁,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干部;
赵化宇,男,汉族,38岁,公安部警务保障局副处长,驻海地民事警察队长;
李钦, 男,汉族,47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参谋长,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
钟荐勤,男,汉族,35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干事,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宣传官;
和志虹,女,纳西族,35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教导员,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联络官。
据了解,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而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驻地就在太子港。
海地时间1月12日下午13时40分左右,朱晓平一行降落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常他们一刻也没有休息,随即赶去中国维和警察营地,看望维和队员。然后,又赶赴联海楼与联合国官员商谈。
16时53分,灾难降临。“维和英雄,浩气长存”。日,公安部政治部正式批准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为烈士。1月20日上午9时,公安部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为8位遇难维和人员举行共和国公安维和英烈遗体告别仪式。
2.K165次列车乘务组
【颁奖词】临危不惧让我们看到了工作态度,而临危不乱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水准,正是这个团队,成了奇迹创造者。
【事迹】日15时15分,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宝成线德阳至广汉间,洪水致使石亭江大桥5、6号桥墩倒塌,7号桥墩倾斜,造成列车机后5-17位车辆脱线,1318名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危急时刻,K165次列车司机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列车停稳;K165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乱,迅速组织旅客有序撤离,在15分钟内把所有旅客安全转移,随后列车15、16号车厢坠入江中。此次事故中,旅客和铁路职工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抢险救援的奇迹。
铁道部授予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K16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车”荣誉称号,给予记大功一次,同时授予火车头奖杯。
3.中国志愿者
【颁奖词】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更要习惯,您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个。在2016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应该颁给太多太多的人,它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他。让这个奖杯在人群中传递,在您的手中传递,就像一个邀请,你,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员。让它,带着我们的温度,一个接一个地向下传递。
内容:回帖功能已关闭
相关帖子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饥荒最厉害的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