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帖子主题:天兵祭英烈:仰望那些为国捐躯的伟大战士
共&0&个阅读者&
军号:3207718 工分:390024
/ 排名:177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天兵祭英烈:仰望那些为国捐躯的伟大战士
空降兵的史册上:17000余名烈士23760余名英模1名特级英雄4名一级英雄29名二级英雄52个特等功267个一等功……清明节如期而至。这是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以表达对先人和逝者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感恩不忘本的传统美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有一些人不能被遗忘。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他们用忠诚和无畏描绘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他们是民族崛起的基石,他们是国家复兴的栋梁,他们是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在这支英雄的革命征程中,有17000余名烈士为国捐躯,仅就有38位英雄与敌同归于尽;有23760余名英模彪炳史册,其中特等功52人、一等功267人……让我们再次仰望那些年轻的战士、不老的英雄,铭记他们的牺牲奉献,让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血脉永续。黄继光,第15军135团2营6班班长。日,上甘岭战役攻克597.9高地0号阵地战斗中,主动请缨担负爆破任务,在身负7处重伤的情况下,用胸膛死死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通路。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1岁。邱少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战士。日,在反击391高地潜伏战斗中,身体被敌人的燃烧弹烧着,为了整体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6岁。孙占元,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3营7连排长。日,在上甘岭战役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战斗中,双腿被炸断仍爬行指挥,子弹打光后,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7岁。李文彦,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警卫连工兵班班长。日,在反击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战斗中,他组织阵地上仅剩的5名战士连续打退敌3次反扑。为掩护伤员撤退,他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5岁。牛保才,志愿军第15军135团1营电话班副班长。日,在上甘岭战役敌向537.7高地疯狂进攻中,为保障通信畅通,抢修线路严重负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身体接通电话线,保证了战斗命令及时下达。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5岁。陈治国,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1营1连战士。日,在上甘岭战役坚守537.7高地北山战斗中,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用身体当机枪射台让副班长猛烈射击,直至壮烈牺牲。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4岁。葛洪臣,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2营6连排长。日,在上甘岭战役坚守537.7高地4号阵地战斗中,他指挥部队顽强抗击,腹部中弹,便用衣襟裹着流出来的肠子坚持战斗,只身抗击美军15分钟,最后拉响手雷与敌同归于尽。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4岁。龙世昌,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3营8连战士。日,在上甘岭战役反击597.9高地3号、9号阵地战斗中,他机智灵活,接连炸毁敌2个火力点,在第三个火力点的争夺中,奋力用胸膛顶住爆破筒将地堡炸毁,壮烈牺牲。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24岁。欧文辉,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战士。日,在上甘岭战役反击537.7高地战斗中,他连续炸毁敌3个地堡,直至伤势过重壮烈牺牲。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牺牲时,年仅18岁。余恒辉、郭跃华、潘庆生、谢贺,空降兵某部侦察连副连长、班长、副班长、战士。日,在对越轮战南幸农地区捕俘战斗中,4人为掩护战友撤退,面对100多名越军及民兵,顽强抗击,毙敌10多人后全部壮烈牺牲。战后,4人分别被追记一等功。姜燕洲,空降兵某研究所正团职研究员。日,在动力飞行伞改进试飞中,因意外情况以身殉职,被空军党委追记一等功。赞赏2人赞赏过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天兵祭英烈:仰望那些为国捐躯的伟大战士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天兵祭英烈:仰望那些为国捐躯的伟大战士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可使用军网账号直接登录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国军网北京9月1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报道,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国务院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保护管理,深入挖掘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拜谒、参观和纪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学习宣传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民政部公告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中国军民在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万古长青。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民政部公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中国军民在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万古长青。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按牺牲年份和姓氏笔画排序)
孙铭武() 辽东血盟抗日救国军总司令
罗伯特·肖特() 军政部航空学校美籍飞行教官
滕久寿()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
刘三春() 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政治委员
孟杰民() 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总队长兼第1大队大队长
邓铁梅() 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28路军司令
吉鸿昌()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
童长荣() 中共东满特委书记
孙永勤() 民众抗日救国军军长
李红光()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参谋长兼第1师师长
重点新闻网群
主办:解放军报社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解放军英雄】为国捐躯的滚雷英雄罗光燮_广州fc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86,420贴子:
【解放军英雄】为国捐躯的滚雷英雄罗光燮
是涌现出的式的战斗英雄。在1962年中,他舍身滚雷,英勇捐躯。
,1941年生,四川乐至人。1958年11月加入。1960年8月应征入伍,在某部连1排2班当战士。他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处处严格要求自己。1962年开始后,伏在积雪皑皑的阵地上,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豪迈的:“为了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甚至于鲜血和生命。”战斗中,他双手二度冻伤,仍主动请战。11月18日,所在工兵排奉命配属边防某部清除侵华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西段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这一据点是印军指挥中心和重要供应基地的门哨,攻击部队前进至印军布雷区受阻,遭到印军炮火拦击,伤亡不断增加,2名排雷战士相继负伤。这时,他挺身而出,紧握爆破筒,冲进雷区。闯过两道炮火封锁线后,不慎触发一颗被积雪覆盖着的地雷,左脚被炸掉,陷入昏迷,爆破筒滚下山坡。他苏醒后,印军炮火仍在继续,为了争取时间,在不能站立、没有任何排雷工具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向前滚去,以身体引爆地雷。左臂被炸断后,仍继续向前滚动,不断引爆地雷,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1岁。
为表彰他的英雄壮举,战后所在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根据其生前志愿追认他为。日,追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详情请关注王者荣耀官方...
疾风剑姬娅索酱镇楼 我...
邻家英雄第16集大结局预...
其实都轻松入手大家去这...
报考一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您当前的位置:&&>&&
抗日英烈李家钰:为国捐躯的抗战英雄
【 】 【】 【来源:】
带有抗战烈士血迹的泥土被葬于李家钰墓前。
李家钰烈士墓内建于1946年的界碑。
武雅迪和李家钰超越时空的“对视”。
重建于2003年的李家钰烈士墓碑。
  顾不上回家去拿一壶“祖爷爷”最爱喝的酒,武雅迪第一时间把车开到了位于武侯区双楠街道碧云路社区的李家钰烈士墓。摆上新拆的三块酥皮月饼,武雅迪在李家钰半身塑像前久久肃立。
  “足以告慰老人家了吧。”良久,她喃喃道。这一天,日,她刚刚从四川新闻网记者处了解到“祖爷爷”李家钰被列为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日讯(记者 杨翼 董焦 摄影报道)作为李家钰的长房曾外孙女,武雅迪已是这个家族交付守墓重任的代言人,也是李家在成都唯一的代言人。李家钰生前有8房姨太太,其后人现已失散在美国、台湾、香港等地,“长房一共四个孩子,老大和老四是女儿,都叫李岁什么,老二和老三是儿子,叫李克曦、李克林。我外婆叫李岁碧,今年已经92岁了。”武雅迪介绍说,大婆婆已经病故,李克林一家已迁居重庆,在成都的只剩下李岁碧这一支。
  “他对我们家来说就是个传说。”武雅迪生于1972年,她关于李家钰的记忆源于每年两次的祭扫,以及各种家庭教育,“一次是清明,一次就是祖爷爷忌日。以前这坟前是一条墓道,墓地大门直开到前方的河边。”武雅迪介绍说,小时候,她还曾经在这块坟地上习武、跑马,又或者,家里有小孩犯错了,就会把全部的小一辈都拉到坟前,“当时有个很高的纪念碑,(外婆)就在碑前教育我们,女孩子要不显、不争、不露。”
  在一次次有关家史、家风的教育中,武雅迪关于“祖爷爷”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忆家史:祖爷爷是为国捐躯的抗战英雄
  最初,武雅迪关于“祖爷爷”的认识源于为李家钰守墓的两名侏儒老人,“我叫他们矮爷爷,从我很小起,他们就一直在墓园前住着。”每年祭扫时,矮爷爷还会教武雅迪骑马,后来她才知道,这两位老人曾被人遗弃路边,是李家钰将他们收留并养大。
  李家钰战死后,两位老人终身为其守墓,未论婚嫁,“前几年,我才安排他们进的养老院,这两年也去世了。”武雅迪从长辈处了解到,不止一次,老人曾为了李家钰坟茔的存废和人性命相拼,这让她十分震撼,“‘祖爷爷’究竟做了什么,让人要这样尊敬?”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史料上是这样写的:
  李家钰,字其相,四川蒲江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李家钰所部编入第二十二集团军,并率部赴晋。1938年后,历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4年春,日军发动豫中攻势,占领郑州、许昌、洛阳等地,李家钰奉命担任战区后卫总指挥,阻挡日军西进。同年5月21日,在陕县秦家坡高地遭日军围攻,力战而亡,终年52岁。
  资料显示,李家钰是八年抗战中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第一个是力战不退的张自忠),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二级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举行国葬。
  1984年5月,李家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武雅迪如是回忆外婆讲起的“祖爷爷”的葬礼,“(遗体)从战区回来,沿途都是灵帐,三里设一灵堂,当地官员豪绅都要在里面祭拜。”而李家钰身体被创多处,观者无不流泪。
  李家钰的儿子李克林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我一辈子都不能忘的,那就是父亲的血遗体,军装上面,血已经殷浸,满是枪眼还有炮弹。这个印象非常深刻,甚至布鞋上都是很多枪眼,也是血淋淋的。”
  谈当下:祖爷爷是我面对困难的力量源泉
  位于双楠街道的李家钰烈士墓如今已被成都市武侯区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和金桂飘香之时,总有市民自发前往缅怀祭拜这位抗日英烈。
  武雅迪说,在长辈们的讲述中,李家钰“从来穿草鞋布衣,和士兵们吃得一样,穿得也一样。”在当年的抗战中,曾任四川边防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的他也是首个请缨出川的,“没有人支持,他就自己捐出全部家财,拉了十几卡车的东西出去变卖,就为了出川抗日。”
  1937年8月,川军各部组成第二路预备军,从9月7日起,先后从川北和川东开赴抗日前线,李家钰的第47军被编入第22集团军,分配至山西第二战区。李家钰的儿子李克林曾如是讲述这段历史,“正值农历中秋,他们单衣草鞋,从西昌一直走路到宝鸡,才坐上车。”长途跋涉40余日,行程4000公里,“到山西是11月,已经下雪。”
  李家钰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指挥作战,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史料记载,有次他和衣而眠,卫士怕他冻到,悄悄把被子盖在他身上,他醒来发现被子后却大发雷霆,大骂卫士是“笨蛋”。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在出川三年后的一次慰劳会上,李家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不料三年后,一语成谶。一个士兵后来回忆到,他一直跟着李家钰,看到李家钰挨了敌人两枪及一个榴弹碎片,鲜血四溅。然而李家钰还奋力挣扎着跑了几步,直至头部左额又中敌一枪,终于倒在了旗杆岭上。
  “这几年我特别喜欢到他墓园去,有什么心烦的事情就去坐一下,就感觉到力量。”武雅迪喜欢在李家钰的雕塑后坐着,和他的塑像背靠背,每当在这里沉思,她总能感觉到一股什么都能战胜的力量,就像祖爷爷当年留下的那首诗,“男儿仗剑出四川,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她同时也有个心愿,“志愿者们告诉我,南充和邛崃都有祖爷爷当年的卫士还活着,我很想去看看他们,也希望能亲口告诉他们,祖爷爷被列为抗日英烈的消息。”
  说未来:想建一个抗战川军纪念场所
  因为早年李家的家训,李家钰的后人大都习武,连武雅迪这样的女孩也不例外。“小时候我们就是在墓园那边练武,起初家人不让我学,我就偷偷去看。”武雅迪说,没料到的是,她会终身与武术结缘,也因为祖爷爷的原因,她成年后的第一份职业也是当兵,“以前我是女子特警队的,说要去祭奠祖爷爷,战友们就都跟着我去。”
  “我和丈夫一起,供养了30多个学武术的干儿子。”谈及如今的生活,武雅迪说,她的主业已转向从事公益,她创建了“大爱武术文化传播中心”,同时兼任芦山重建大爱慈善基金会会长、四川省巾帼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成都市大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也获得了中国最美心灵使者、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和称号。
  尽管对祖爷爷的亲近之心每年愈盛,但武雅迪却并没有关注到民政部在9月1日发布的英烈名录。“我们一家对这个事情不怎么关心,所以也是你们联系我,我们才知道这个消息。”武雅迪说,婆婆的教导他们记得很清楚,“不争,所以我们只求每年有个能祭拜祖爷爷的场所,也就是了。”
  “(知道这个消息)当然肯定很高兴,既是对他的肯定,对我们后辈的坚持也是一个慰藉。”武雅迪说道。
  但她心中同时也有个想法在萌芽,给李家钰等出川抗战的川军建立一个博物馆,或者是公开的纪念场所。“小的时候就想过这个事情,但是确实没有那个能力,现在也想,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武雅迪说,尽管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是家里依然保有不少李家钰的珍贵遗物,“我婆婆那有几样,以前祖爷爷当兵时骑马的照片原件和相框,那是个老古董了。也有些好玩的,比如小时候不听话的,祖爷爷拿来打她的板子。”
  “我们家专门有本祖爷爷的书,很早写的,还是线装本,以前不重视,回家我准备再找出来看看。”武雅迪说,以前流沙河、萧赛都写过关于李家钰的书,这也被视为家人的宝贵财富保存着。
  此外,武雅迪表示,“希望李家后人能聚到一起,跟我取得联系。”
[编辑:蔡路]
新闻采访中心:[028]
load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国捐躯 英雄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