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野谁为我心动 电视剧载白骨什么意思?

【古典詩詞】全唐詩選録(之三二:柳宗元、劉叉、王涯、陳羽等)
【古典詩詞】全唐詩選録(之三二:柳宗元、劉叉、王涯、陳羽等)
全唐詩選錄(之三二)
目錄:柳宗元(四五題)劉叉(八題)王涯(一四題)
陳羽(一三題)皇甫松(二題)歐陽詹(五題)
·柳宗元·(四五題)&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
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瑕。名勞長者記,文許後生誇。
鷃翼嘗披隼,蓬心類倚麻。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憲府初收跡,丹墀共拜嘉。分行參瑞獸,傳點亂宮鴉。
執簡寧循枉,持書每去邪。鸞鳳標魏闕,熊武負崇牙。
辨色宜相顧,傾心自不嘩。金爐仄流月,紫殿啟晨霞。
未竟遷喬樂,俄成失路嗟。還如渡遼水,更似謫長沙。
別怨秦城暮,途窮越嶺斜。訟庭閒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載皇恩暢,千年聖曆遐。朝宗延駕海,師役罷梁溠。
京邑搜貞幹,南宮步渥窪。世惟材是梓,人仰驥中驊。
欻刺苗入地,仍逾贛石崖。禮容垂王畢琫,戍備響錏鍜。
寵即郎官舊,威從太守加。建旟翻鷙鳥,負弩繞文蛇。
冊府榮八命,中闈盛六珈。肯隨胡質矯,方惡馬融奢。
褒德符新換,懷仁道並遮。俗嫌龍節晚,朝訝介圭賒。
禹貢輸苞匭,周官賦秉秅。雄風吞七澤,異產控三巴。
即事觀農稼,因時展物華。秋原被蘭葉,春渚漲桃花。
令肅軍無擾,程懸市禁貰。不應虞竭澤,寧復歎棲苴。
蹀躞騶先駕,籠銅鼓報衙。染毫東國素,濡印錦溪砂。
貨積舟難泊,人歸山倍畬。吳歈工折柳,楚舞舊傳芭。
隱幾松爲曲,傾樽石作汙。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
祀變荊巫禱,風移魯婦髽。已聞施愷悌,還睹正奇邪。
慕友慚連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敢辭親恥汙,唯恐長疵瘕。
善幻迷冰火,齊諧笑柏塗。東門牛屢飯,中散虱空爬。
逸戲看猿斗,殊音辨馬撾。渚行狐作孽,林宿鳥爲歹差。
同病憂能老,新聲厲似姱。豈知千仞墜,只爲一毫差。
守道甘長絕,明心欲自亞刂。貯愁聽夜雨,隔淚數殘葩。
梟族音常聒,豺群喙競呀。岸蘆翻毒蜃,谿竹斗狂犘。
野鶩行看弋,江魚或共叉。瘴氛恒積潤,訛火亟生煆。
耳靜煩喧蟻,魂驚怯怒蛙。風枝散陳葉,霜蔓綖寒瓜。
霧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鄉比莊舄,遁世遇眭誇。
漁舍茨荒草,村橋臥古槎。禦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潛蠍,甍涎競綴蝸。引泉開故竇,護藥插新笆。
樹怪花因槲,蟲憐目待蝦。驟歌喉易嗄,饒醉鼻成齇。
曳捶牽羸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類鱉,猶訝雉爲鷨。
誰采中原菽,徒巾下澤車。俚兒供苦筍,傖父饋酸楂。
勸策扶危杖,邀持當酒茶。道流征短褐,禪客會袈裟。
香飯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飲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從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紵,朝帽掛烏紗。
屢歎恢恢網,頻搖肅肅罝。衰榮因蓂莢,盈缺幾蝦蟆。
路識溝邊柳,城聞隴上笳。共思捐佩處,千騎擁青緺。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
遠棄甘幽獨,誰云值故人。好音憐鎩羽,濡沫慰窮鱗。
困志情惟舊,相知樂更新。浪遊輕費日,醉舞詎傷春。
風月歡寧間,星霜分益親。已將名是患,還用道為鄰。
機事齊飄瓦,嫌猜比拾塵。高冠餘肯賦,長鋏子忘貧。
晼晚驚移律,暌攜忽此辰。開顏時不再,絆足去何因。
海上銷魂別,天邊吊影身。只應西澗水,寂寞但垂綸。
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見寄
客有故園思,瀟湘生夜愁。病依居士室,夢繞羽人丘。
味道憐知止,遺名得自求。壁空殘月曙,門掩候蟲秋。
謬委雙金重,難征雜佩酬。碧霄無枉路,徒此助離憂。
初秋夜坐贈吳武陵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
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相思豈云遠,即席莫與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清商激西顥,泛灩淩長空。
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贈江華長老
老僧道機熟,默語心皆寂。去歲別舂陵,沿流此投跡。
室空無侍者,巾屨唯掛壁。一飯不願餘,跏趺便終夕。
風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
漢家三十六將軍,東方雷動橫陣雲。雞鳴函谷客如霧,貌同心異不可數。
赤丸夜語飛電光,徼巡司隸眠如羊。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側耳潛愜心,悍臣破膽皆杜口。魏王臥內藏兵符,子西掩袂真無辜。
羌胡轂下一朝起,敵國舟中非所擬。安陵誰辨削礪功,韓國詎明深井里。
絕胭斷骨那下補,萬金寵贈不如土。
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俗故事
聖代提封盡海壖,狼荒猶得紀山川。華夷圖上應初錄,風土記中殊未傳。
椎髻老人難借問,黃茆深峒敢留連。南宮有意求遺俗,試檢周書王會篇。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爲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
故國名園久別離,今朝楚樹發南枝。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
再至界圍岩水簾遂宿岩下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笙簧潭際起,鸛鶴雲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幽岩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離觴不醉,至驛卻寄相送諸公
無限居人送獨醒,可憐寂寞到長亭。荊州不遇高陽侶,一夜春寒滿下廳。
北還登漢陽北原題臨川驛
驅車方向闕,回首一臨川。多壘非余恥,無謀終自憐。
亂松知野寺,餘雪記山田。惆悵樵漁事,今還又落然。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爲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長沙驛前南樓感舊
海鶴一爲別,存亡三十秋。今來數行淚,獨上驛南樓。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
臨蒸且莫歎炎方,爲報秋來雁幾行。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
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瘴江南去入雲煙,望盡黃茆是海邊。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髮待流年。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鵝毛禦臘縫山罽,雞骨占年拜水神。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爲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陰當覆地,聳幹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宦情羈思共淒淒,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別舍弟宗一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酬曹侍禦過象縣見寄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秋氣集南澗,獨遊亭午時。回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孤生易爲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誰爲後來者,當與此心期。
與崔策登西山
鶴鳴楚山靜,露白秋江曉。連袂度危橋,縈回出林杪。
西岑極遠目,毫末皆可了。重疊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窮兩儀際,高出萬象表。馳景泛頹波,遙風遞寒筱。
謫居安所習,稍厭從紛擾。生同胥靡遺,壽比彭鏗夭。
蹇連困顛踣,愚蒙怯幽眇。非令親愛疏,誰使心神悄。
偶茲遁山水,得以觀魚鳥。吾子幸淹留,緩我愁腸繞。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遊遨。中爲吏役牽,十祀空悁勞。
外曲徇塵轍,私心寄英髦。進乏廓廟器,退非鄉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責將安逃。屯難果見淩,剝喪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眾口徒嗷嗷。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
再懷曩歲期,容與馳輕舠。虛館背山郭,前軒面江皋。
重疊間浦漵,邐迤驅岩嶅。積翠浮澹灩,始疑負靈鼇。
叢林留沖飆,石礫迎飛濤。曠朗天景霽,樵蘇遠相號。
澄潭湧沉鷗,半壁跳懸猱。鹿鳴驗食野,魚樂知觀濠。
孤賞誠所悼,暫欣良足褒。留連俯欞檻,注我壺中醪。
朵頤進芰實,擢手持蟹螯。炊稻視爨鼎,膾鮮聞操刀。
野蔬盈傾筐,頗雜池沼芼。緬慕鼓枻翁,嘯詠哺其糟。
退想於陵子,三咽資李螬。斯道難爲偕,沉憂安所韜。
曲渚怨鴻鵠,環洲凋蘭臯。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遠火明連艘。木落寒山靜,江空秋月高。
斂袂戒還徒,善遊矜所操。趣淺戢長枻,乘深屏輕篙。
曠望援深竿,哀歌叩鳴艚。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風自颾颾。澗急驚鱗奔,蹊荒饑獸嗥。
入門守拘縶,淒戚增郁陶。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內顧乃無有,德輶甚鴻毛。名竊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問牛悲釁鐘,說彘驚臨牢。永遁刀筆吏,寧期簿書曹。
中興遂群物,裂壤分鞬櫜。岷凶既云捕,吳虜亦已鏖。
捍禦盛方虎,謨明富伊咎。披山窮木禾,駕海逾蟠桃。
重來越裳雉,再返西旅獒。左右抗槐棘,縱橫羅雁羔。
三辟咸肆宥,眾生均覆燾。安得奉皇靈,在宥解天弢。
歸誠慰松梓,陳力開蓬蒿。卜室有鄠杜,名田占灃澇。
磻溪近余基,阿城連故濠。螟蛑願親燎,荼堇甘自薅。
饑食期農耕,寒衣俟蠶繰。及骭足爲溫,滿腹寧復饕。
安將蒯及菅,誰慕粱與膏。弋林驅雀鷃,漁澤從鰍魛。
觀象嘉素履,陳詩謝干旄。方托麋鹿群,敢同騏驥槽。
處賤無溷濁,固窮匪淫慆。踉蹌辭束縛,悅懌換煎熬。
登年徒負版,興役趨代鼛。目眩絕渾渾,耳喧息嘈嘈。
茲焉畢余命,富貴非吾曹。長沙哀糾纆,漢陰嗤桔槔。
苟伸擊壤情,機事息秋豪。海霧多蓊鬱,越風饒腥臊。
寧唯迫魑魅,所懼齊焄藨。知罃懷褚中,范叔戀綈袍。
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隣,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
宿雲散洲渚,曉日明村塢。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
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平野春草綠,曉鶯啼遠林。日晴瀟湘渚,雲斷岣嶁岑。
僊駕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萬里蒼梧陰。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雨晴至江渡
江雨初晴思遠步,日西獨向愚溪渡。渡頭水落村徑成,撩亂浮槎在高樹。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爲身謀。風波一跌逝萬里,壯心瓦解空縲囚。
縲囚終老無餘事,願卜湘西冉溪地。卻學壽張樊敬侯,種漆南園待成器。
戲題石門長老東軒
石門長老身如夢,旃檀成林手所種。坐來念念非昔人,萬遍蓮花為誰用?
如今七十自忘機,貪愛都忘筋力微。莫向東軒春野望,花開日出雉皆飛。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爲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爲帝京塵。
蓐食徇所務,驅牛向東阡。雞鳴村巷白,夜色歸暮田。
劄劄耒耜聲,飛飛來烏鳶。竭茲筋力事,持用窮歲年。
盡輸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孫日已長,世世還復然。
籬落隔煙火,農談四隣夕。庭際秋蟲鳴,疏麻方寂厯。
蠶絲盡輸稅,機杼空倚壁。里胥夜經過,雞黍事筵席。
各言官長峻,文字多督責。東鄉後租期,車轂陷泥澤。
公門少推恕,鞭樸恣狼藉。努力慎經營,肌膚真可惜。
迎新在此歲,唯恐踵前跡。
古道饒蒺藜,縈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綠。
是時收穫竟,落日多樵牧。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
行人迷去住,野鳥競棲宿。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陸。
今年幸少豐,無厭饘與粥。
行路難三首
夸父追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披霄決漢出沆漭,瞥裂左右遺星辰。
須臾力盡道渴死。狐鼠蜂蟻爭噬吞。北方竫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飲食滴與粒,生死亦足終天年。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兒女相悲憐。
虞衡斤斧羅千山,工命采斫杙與椽。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連鞅摧雙轅。
萬圍千尋妨道路,東西蹶倒山火焚。遺餘毫末不見保,躪躒澗壑何當存。
群材未成質已夭,突兀哮豁空岩巒。柏梁天災武庫火,匠石狼顧相愁冤。
君不見,南山棟樑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論。
飛雪斷道冰成梁,侯家熾炭雕玉房。蟠龍吐耀虎喙張,熊蹲豹躑爭低昂。
攢巒叢崿射朱光,丹霞翠霧飄奇香。美人四向回明璫,雪山冰谷晞太陽。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雙燕棲虹梁。風台露榭生光飾,死灰棄置參與商。
盛時一去貴反賤,桃笙葵扇安可當。
淒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雲披霧裂虹蜺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翦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願清商復為假,拔去萬累雲間翔。
楊白花,風吹渡江水。坐令宮樹無顏色,搖盪春光千萬里。
茫茫曉日下長秋,哀歌未斷城鴉起。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舉觴酹先酒,爲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幽沉謝世事,俯默窺唐虞。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籲。縹帙各舒散,前後互相逾。
瘴痾擾靈府,日與往昔殊。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無。
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倦極便倒臥,熟寐乃一蘇。
欠伸展肢體,吟詠心自愉。得意適其適,非願爲世儒。
道盡即閉口,蕭散捐囚拘。巧者爲我拙,智者爲我愚。
書史足自悅,安用勤與劬。貴爾六尺軀,勿爲名所驅。
西陸動涼氣,驚烏號北林。棲息豈殊性,集枯安可任。
鴻鵠去不返,勾吳阻且深。徒嗟日沉湎,丸鼓騖奇音。
東海久搖盪,南風已駸駸。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
眾情嗜奸利,居貨捐千金。危根一以振,齊斧來相尋。
攬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微霜眾所踐,誰念歲寒心。
旭日照寒野,鳥斯起蒿萊。啁啾有餘樂,飛舞西陵隈。
回風旦夕至,零葉委陳荄。所棲不足恃,鷹隼縱橫來。
九扈鳴已晚,楚鄉農事春。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園人。
·劉&&叉·(八題)
師干久不息,農爲兵兮民重嗟。騷然縣宇,土崩水潰。畹中無熟谷,壟上無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遊僻,跋履險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縷,鬢髮蓬舥。雀驚鼠伏,甯遑安處。獨臥旅舍無好夢,更堪走風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詰旦都成六出花。南畝未盈尺,纖片亂舞空紛拏。旋落旋逐朝暾化,簷間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瑩潔,隨勢無等差。始疑玉龍下界來人世,齊向茅簷布爪牙。又疑漢高帝,西方未斬蛇。人不識,誰爲當風杖莫邪。鏗鏜冰有韻,的皪玉無瑕。不爲四時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爲九江浪,徒爲汩沒天之涯。不爲雙井水,滿甌泛泛烹春茶。不爲中山漿,清新馥鼻盈百車。不爲池與沼,養魚種芰成霪霪。不爲醴泉與甘露,使名異瑞世俗誇。特稟朝澈氣,潔然自許靡間其邇遐。森然氣結一千里,滴瀝聲沈十萬家。明也雖小,暗之大不可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時逼,不得時在我目中,倏然漂去無餘些。自是成毀任天理,天於此物豈宜有忒賒。反令井蛙壁蟲變容易,背人縮首競呀呀。我願天子回造化,藏之韞櫝玩之生光華。
臘令凝綈三十日,繽紛密雪一復一。孰云潤澤在枯荄,闤闠餓民凍欲死。死中猶被豺狼食,官車初還城壘未完備。人家千里無煙火,雞犬何太怨。天下恤吾氓,如何連夜瑤花亂。皎潔既同君子節,沾濡多著小人面。寒鎖侯門見客稀,色迷塞路行商斷。小小細細如塵間,輕輕緩緩成樸簌。官家不知民餒寒,盡驅牛車盈道載屑玉。載載欲何之,秘藏深宮以禦炎酷。徒能自衛九重間,豈信車轍血點點儘是農夫哭。刀兵殘喪後,滿野誰爲載白骨。遠戍久乏糧,太倉誰爲運紅粟。戎夫尚逆命,扁箱鹿角誰爲敵。士夫困征討,買花載酒誰爲適。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依違用事佞上方,猶驅餓民運造化,防暑厄。吾聞躬耕南畝舜之聖,爲民吞蝗唐之德。未聞土慮孽苦蒼生,相群相黨上下爲蝥賊。廟堂食祿不自慚,我爲斯民歎息還歎息。
酸寒孟夫子,苦愛老叉詩。生澀有百篇,謂是瓊瑤辭。
百篇非所長,憂來豁窮悲。唯有剛腸鐵,百煉不柔虧。
退之何可罵,東野何可欺。文王已云沒,誰顧好爵縻。
生死守一丘,甯計飽與饑。萬事付杯酒,從人笑狂癡。
自古無長生勸姚合酒
奉子一杯酒,爲子照顏色。但願腮上紅,莫管頦下白。
自古無長生,生者何戚戚。登山勿厭高,四望都無極。
丘隴逐日多,天地爲我窄。只見李耳書,對之空脈脈。
何曾見天上,著得劉安宅。若問長生人,昭昭孔丘籍。
作詩無知音,作不如不作。未逢賡載人,此道終寂寞。
有虞今已歿,來者誰爲托。朗詠豁心胸,筆與淚俱落。
穆王八駿走不歇,海外去尋長日月。五雲望斷阿母宮,歸來落得新白髮。
殺氣不上天,陰風吹雨血。冤魂不入地,髑髏哭沙月。
人命固有常,此地何夭折。
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酒腸寬似海,詩膽大於天。
斷劍徒勞匣,枯琴無復弦。相逢不多合,賴是向林泉。
·王&&涯·(一四題)
春遊曲二首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上苑何窮樹,花間次第新。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
塞上曲二首
天驕遠塞行,出鞘寶刀鳴。定是酬恩日,今朝覺命輕。
塞虜常爲敵,邊風已報秋。平生多志氣,箭底覓封侯。
負羽到邊州,鳴笳度隴頭。雲黃知塞近,草白見邊秋。
雪盡萱抽葉,風輕水變苔。玉關音信斷,又見發庭梅。
閨人贈遠五首
花明綺陌春,柳拂禦溝新。爲報遼陽客,流芳不待人。
遠戍功名薄,幽閨年貌傷。妝成對春樹,不語淚千行。
形影一朝別,煙波千里分。君看望君處,只是起行雲。
啼鶯綠樹深,語燕雕梁晚。不省出門行,沙場知近遠。
洞房今夜月,如練復如霜。爲照離人恨,亭亭到曉光。
從軍詞三首
戈甲從軍久,風雲識陣難。今朝拜韓信,計日斬成安。
燕頷多奇相,狼頭敢犯邊。寄言班定遠,正是立功年。
旄頭夜落捷書飛,來奏金門著賜衣。白馬將軍頻破敵,黃龍戍卒幾時歸。
塞下曲二首
辛勤幾出黃花戍,迢遞初隨細柳營。塞晚每愁殘月苦,邊愁更逐斷蓬驚。
年少辭家從冠軍,金妝寶劍去邀勳。不知馬骨傷寒水,唯見龍城起暮雲。
遊春詞二首
曲江綠柳變煙條,寒谷冰隨暖氣銷。才見春光生綺陌,已聞清樂動雲韶。
經過柳陌與桃蹊,尋逐春光著處迷。鳥度時時沖絮起,花繁袞袞壓枝低。
網軒涼吹動輕衣,夜聽更長玉漏稀。月度天河光轉濕,鵲驚秋樹葉頻飛。
宮連太液見滄波,暑氣微消秋意多。一夜清風蘋末起,露珠翻盡滿池荷。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思贈遠二首
當年只自守空帷,夢里關山覺別離。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厭攀楊柳臨清閣,閒采芙蕖傍碧潭。走馬台邊人不見,拂雲堆畔戰初酣。
愁見遊空百尺絲,春風挽斷更傷離。閒花落盡青苔地,盡日無人誰得知。
宮詞三十首
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頭雙眼長。新睡起來思舊夢,見人忘卻道勝常。
春來新插翠雲釵,尚著雲頭踏殿鞋。欲得君王回一顧,爭扶玉輦下金階。
五更初起覺風寒,香炷燒來夜已殘。欲卷珠簾驚雪滿,自將紅燭上樓看。
各將金鎖鎖宮門,院院青娥侍至尊。頭白監門掌來去,問頻多是最承恩。
夜久盤中蠟滴稀,金刀剪起盡霏霏。傳聲總是君王喚,紅燭臺前著舞衣。
箏翻禁曲覺聲難,玉柱皆非舊處安。記得君王曾道好,長因下輦得先彈。
一叢高鬢綠雲光,官樣輕輕淡淡黃。爲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
宜春院里駐僊輿,夜宴笙歌總不如。傳索金箋題寵號,鐙前御筆與親書。
永巷重門漸半開,宮官著鎖隔門回。誰知曾笑他人處,今日將身自入來。
春風簾里舊青娥,無奈新人奪寵何。寒食禁花開滿樹,玉堂終日閉時多。
碧繡簷前柳散垂,守門宮女欲攀時。曾經玉輦從容處,不敢臨風折一枝。
鴉飛深在禁城牆,多繞重樓復殿傍。時向春簷瓦溝上,散開朝翅占朝光。
白雪猧兒拂地行,慣眠紅毯不曾驚。深宮更有何人到,只曉金階吠晚螢。
百尺僊梯倚閣邊,內人爭下擲金錢。風來競看銅烏轉,遙指朱幹在半天。
春風擺蕩禁花枝,寒食秋千滿地時。又落深宮石渠里,盡隨流水入龍池。
牆牆不斷接宮城,金榜皆書殿院名。萬轉千回相隔處,各調弦管對聞聲。
霏霏春雨九重天,漸暖龍池禦柳煙。玉輦游時應不避,千廊萬屋自相連。
禁門煙起紫沉沉,樓閣當中復道深。長入暮天凝不散,掖庭宮里動秋砧。
炎炎夏日滿天時,桐葉交加覆玉墀。向晚移鐙上銀簟,叢叢綠鬢坐彈棋。
瞳瞳日出大明宮,天樂遙聞在碧空。禁樹無風正和暖,玉樓金殿曉光中。
迥出芙蓉閣上頭,九天懸處正當秋。年年七夕晴光里,宮女穿針盡上樓。
教來鸚鵡語初成,久閉金籠慣認名。總向春園看花去,獨於深院笑人聲。
銀瓶瀉水欲朝妝,燭焰紅高粉壁光。共怪滿衣珠翠冷,黃花瓦上有新霜。
迎風殿里罷雲和,起聽新蟬步淺莎。爲愛九天和露滴,萬年枝上最聲多。
禦果收時屬內官,傍簷低壓玉闌干。明朝摘向金華殿,盡日枝邊次第看。
內里松香滿殿聞,四行階下暖氤氳。春深欲取黃金粉,繞樹宮娥著絳裙。
禁樹傳聲在九霄,內中殘火獨遙遙。千官待取門猶閉,未到宮前下馬橋。
·陳&&羽·(一三題)
金羈白面郎,何處蹋青來。馬嬌郎半醉,躞蹀望樓臺。
似見樓上人,玲瓏窗戶開。隔花聞一笑,落日不知回。
送殷華之洪州
離堂悲楚調,君奏豫章行。愁處雪花白,夢中江水清。
扣船歌月色,避浪宿猿聲。還作經年別,相思湖草生。
舜欲省蠻陬,南巡非逸遊。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滄洲。
目極楚雲斷,恨連湘水流。至今聞鼓瑟,咽絕不勝愁。
水隔群物遠,夜深風起頻。霜中千樹橘,月下五湖人。
聽鶴忽忘寢,見山如得鄰。明年還到此,共看洞庭春。
長安臥病秋夜言懷
九重門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
風清刻漏傳三殿,甲第歌鐘樂五侯。楚客病來鄉思苦,寂寥燈下不勝愁。
西蜀送許中庸歸秦赴舉
春色華陽國,秦人此別離。驛樓橫水影,鄉路入花枝。
日暖鶯飛好,山晴馬去遲。劍門當石隘,棧閣入雲危。
獨鶴心千里,貧交酒一卮。桂條攀偃蹇,蘭葉藉參差。
旅夢驚蝴蝶,殘芳怨子規。碧霄今夜月,惆悵上峨嵋。
戲題山居二首
雲蓋秋松幽洞近,水穿危石亂山深。門前自有千竿竹,免向人家看竹林。
雖有柴門長不關,片雲高木共身閑。猶嫌住久人知處,見欲移居更上山。
吳王舊國水煙空,香徑無人蘭葉紅。春色似憐歌舞地,年年先發館娃宮。
過櫟陽山谿
眾草穿沙芳色齊,蹋莎行草過春溪。閒雲相引上山去,人到山頭雲卻低。
廣陵秋夜對月即事
霜落寒空月上樓,月中歌吹滿揚州。相看醉舞倡樓月,不覺隋家陵樹秋。
小江驛送陸侍禦歸湖上山
鶴唳天邊秋水空,荻花蘆葉起西風。今夜渡江何處宿,會稽山在月明中。
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步虛詞二首
漢武清齋讀鼎書,太官扶上畫雲車。壇上月明宮殿閉,仰看星斗禮空虛。
樓殿層層阿母家,昆侖山頂駐紅霞。笙歌出見穆天子,相引笑看琪樹花。
·皇甫松·(二題)
採蓮子二首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浪淘沙二首
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船半欲沉。宿鷺眠洲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蠻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風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歐陽詹·(五題)
答韓十八駑驥吟
故人舒其憤,昨示駑驥篇。駑以易售陳,驥以難知言。
委曲感既深,咨嗟詞亦殷。伊情有遠瀾,余志遜其源。
室在周孔堂,道通堯舜門。調雅聲寡同,途遐勢難翻。
顧茲萬恨來,假彼二物云。賤貴而貴賤,世人良共然。
巴蕉一葉妖,茙葵一花妍。畢無才實資,手植階墀前。
楩楠十圍瑰,松柏百尺堅。罔念梁棟功,野長丘墟邊。
傷哉昌黎韓,焉得不迍邅。上帝本厚生,大君方建元。
寶將庇群甿,庶此規崇軒。班爾圖永安,掄擇期精專。
君看廣廈中,豈有樹庭萱。
自淮中卻赴洛途中作
惆悵策疲馬,孤蓬被風吹。昨東今又西,冉冉長路岐。
歲晚樹無葉,夜寒霜滿枝。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
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驅馬覺漸遠,回頭長路塵。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諒猶辛。五原東北晉,千里西南秦。
一屨不出門,一車無停輪。流萍與系匏,早晚期相親。
汝墳春女蠶忙月,朝起采桑日西沒。輕綃裙露紅羅襪,半蹋金梯倚枝歇。
垂空玉腕若無骨,映葉朱唇似花發。相歡誰是游冶郎,蠶休不得岐路旁。
秦川行盡潁川長,吳江越嶺已同方。征途渺渺煙茫茫,未得還鄉傷近鄉。
隨萍逐梗見春光,行樂登臺斗在旁。林間啼鳥野中芳,有似故園皆斷腸。
发表评论:
馆藏&17826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人物简介/刘叉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闻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之上。后因不满意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有《齐·刘叉》纪其事。刘叉的诗中有一些讽刺现实的内容,如“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雪车》)艺术风格上自认“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答孟东野》&)。胡应麟《诗薮》论七言歌行时称之为“”,而则说:“李长吉诗有奇句,卢仝诗有怪句,好处自别。若刘叉《冰柱》、《雪车》诗,殆不成语,不足言奇怪也。&有诗1卷,收于《唐百家诗》&、《全唐诗》中。事迹见李商隐《齐鲁二生·刘叉》&、《新唐书·韩愈传》附、《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刘叉,少任侠,因酒杀人,亡命,会赦出,更折节读书,能为歌诗。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诗。后以争语不能下宾客,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遂行,归齐鲁,不知所终。其诗诗风峻怪,才气纵横,辞多悲慨不平之声,如刀剑相击,铿锵作响。
代表作有《偶书》、、《冰柱》、《雪车》、、、等。其中以《冰柱》、《雪车》和《偶书》三首为最善。《冰柱》写冬天雪化所凝成的檐间冰柱,“冰有韵,的皪(音li立)玉无瑕”,通篇奇思联绵、有声有色、虚实相生、意象万千,其才气几与李白的名作《蜀道难》不相伯仲,令人、叹为观止。《雪车》写“阛阓(音huanhui环卉,街道之意)饿民冻欲死”、“人家火”的时代里的一个冬天,官家仍然“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即指雪)”以“秘藏深宫以御炎酷”,诗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其悲气冲天的艺术感染力几与杜甫的《兵车行》相仿佛。由此可见刘叉之杰出才华,所谓“高人多怪异”,刘叉客于韩愈,自持其金数斤且留讽语,扬长而去,亦难怪也!诗一卷(中卷第三百九十五)。
人物评价/刘叉
诗胆大于天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好汉一般。
据说刘叉少时就“”,还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鲁智深有些相仿。但刘叉没有去当杀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也能写的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老师。刘叉的这两首诗,历来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险韵(险韵是指韵脚比较少,字也比较生僻的韵部,像这首诗用的“麻韵”,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极少有人能用的到)。全诗显得如奇山怪石,: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有客避兵奔游僻,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诘旦都成六出花。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差。始疑玉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冰有韵,的皪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玩之生光华。
刘叉此诗是用冰柱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比喻的怪,诗也写的怪,可韩愈老师是喜欢这样的怪僻诗风的,所以就收留了刘叉。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这里顺便说一下韩愈老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尤其像韩愈老师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所以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老师来写,同理负责写碑的书家如柳公权等也发了不少财,当时认为如果贵族中哪家子孙为父辈办丧事时,没有请上述两位来写文书丹,就是不孝。当然写这东西时,不免有些无谓的吹捧,人死为大吗,就是现在追悼会上的悼词一般也是只说好话嘛。刘叉对于韩愈老师这个做法却并不以为然,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还说你这是吹捧死人得来的,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呐。大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意思。不知道韩愈老师的鼻子有没有气歪。看这刘叉的脾气确实很像们的性格。
此后的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多半是帝王将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书,只见于笔记小说之类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迹什么的都不完整,我们现在知道的刘叉的事迹,也就这点事儿。
诗词作品/刘叉
偶书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渴水流,饿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冰柱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冰有韵,的皪(音li立)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音yun韵)椟玩之生光华。
雪车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纷密雪一复一。孰云润泽在枯荄,闤闠饿民冻欲死。死中犹被豺狼食,官车初还城垒未完备。人家千里无烟火,鸡犬何太怨。天下恤吾氓,如何连夜瑶花乱。皎洁既同君子节,沾濡多著小人面。寒锁侯门见客稀,色路行商断。小小细细如尘间,轻轻缓缓成。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载载欲何之,秘藏深宫以御炎酷。徒能自卫九重间,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刀兵残丧后,满野谁为载白骨。远戍久乏粮,太仓谁为运红粟。戎夫尚逆命,扁箱鹿角谁为敌。士夫困征讨,买花载酒谁为适。天子端然少旁求,皆奸慝(音te特)。依违用事佞上方,犹驱饿民运造化防暑厄。吾闻躬耕南亩舜之圣,为民吞蝗唐之德。未闻eK孽苦苍生,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
修养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勿执古寄韩潮州古人皆执古,不辞冻饿悲。今人亦执古,自取行坐危。老菊凌,狞松抱雪姿。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仲尼岂非圣,但为互乡嗤。寸心生万路,今古棼若丝。逐逐行不尽,茫茫休者谁。来恨不可遏,去悔何足追。玉石共笑唾,驽骥相奔驰。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音hui灰)。
诗词鉴赏   /刘叉
《冰柱》鉴赏
从贞元末到元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一派诗人,一反大历以来圆熟的诗风,走上险怪幽僻一路。如的《陆浑山火》和的等都足以代表这种诗风。刘叉也是这一诗派的著名人物,以《冰柱》、《雪车》二诗为最有名,而《冰柱》诗尤奇谲奔放,寄托遥深,为后世所称扬。
全诗可分为三段。从首句到“更堪走风沙”为第一段。在这一段里,诗人首先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干戈不息,民不聊生。安史乱后,接着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而吐蕃也多次出兵骚扰西南边疆,诗里所说的“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垅上无桑麻”,反映了当时因战祸连绵而造成的田园荒芜景象。诗人为了躲避兵灾,逃向四川,而四川也非乐土。旅途是艰辛的,漫长的,而在中,不仅要忍受风霜劳顿之苦,还要时时提防恶人的侵害。“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写出了旅途中的狼狈情景,为下文借写冰柱抒发感喟作了铺垫。
从“天人一夜剪瑛琭”到“直下不能抑群邪”为第二段。这一段是全诗的主要部分,描绘了冰柱的奇丽景色。在一夜大雪之后,房檐间的冰柱垂挂下来,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一样的晶莹洁白,玉色琼辉。它不是冰柱,而是天上玉龙的爪牙;它不是冰柱,而是汉高帝的斩蛇宝剑!这两个奇特的比喻,不仅写出了冰柱的风神,还为下文写它的不为世用张势:它不能化为及时雨,使田禾滋壮;而只能化为泥浆,使道路艰难。它不能化为九江的波浪,奔向大海;而只能浸没于峡谷,沉沦于天涯。它不能化为双井名泉,煮茗煎茶;它不能化为中山,芳香四溢。它不能蓄而为池,积而为沼,养鱼种芰;它不能为甘泉,不能为,使这特异的祥瑞征兆为世俗赞夸。它只能凭着它的清沏之气,孤洁自赏,自凝自消。它的光彩虽不大,却无法掩遮;它负着曲瓦,不能施展神锋,铲除奸邪。这一大段的描绘,句句是在写冰柱,却句句关合到诗人自己。诗人的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刚傲不羁的性格,全面地显示了出来。
从“奈何时逼”到末句为第三段。这一段写冰柱消失以后的感慨。天晴冻解,冰柱从梦中消失,杳无踪迹。万物的成与毁是天决定的,它对于冰柱不会特加恩泽,却反而使那些井蛙壁虫,顺生易长,背着人,缩着头,聒噪不休。希望天子能回造化之力,把冰柱珍藏在柜子里,使它永远放出光辉。这一段比上一段更深一层,拿容易消失的冰柱和最易繁衍的蛙虫对比,揭示出当时政治上的横行、贤士在野的情况。最后诗人把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他能形势,重用贤才。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晴,点出了诗的主题,就是说只要皇帝能重用贤士,排斥奸邪,就能消弭战祸,天下太平。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以冰柱入诗,题材新奇。更奇的是对冰柱的形象描写,把冰柱拟人化,句句是写冰柱,也是句句在表露自己的怀才不遇。他用玉龙的爪牙,刘邦的斩蛇宝剑来比柱,贴切而新鲜,为修辞手法创一特例。就诗体来说,这首诗是句子长短不一的杂言体,抒写较自由,适宜于表现较复杂的思想感情。用这种诗体,不可避免的是多议论,散文化。刘叉的这首诗显然是受的影响,而又加以发展,显得更为奇谲奔放。使这首诗显出它的最大特色的是在用韵方面。它用的是麻韵,麻韵字的音是响亮的,高亢的,但韵字却比较少,因有“险韵”之称。这首诗共二十七韵,全属麻韵,中间的“舥”字,“柤”字很少有人用过。“邪”字用了两次,前一个音“牙”,是剑名;后一个音“霞”,是奸邪之“邪”的另一读,音义不同,故得同用。用麻韵写古体诗,一韵到底的很罕见。本诗在抒写中一气贯下,纵横自如,在描绘冰柱一段,连用了六个“不为”排句,气势浩荡,郁结于胸中的不平之气,喷薄而出,“特禀朝沏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两句,拗折多姿;“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沉十万家”两句,对仗整饬。这些句式的变化是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密切相连的,句子或长或短,或对仗,或散行,而最后都能很自然地落到韵脚上来,毫无生拼硬凑的毛病,用险韵而不觉其险,显示出诗人的才华,为唐代诗坛增添了光彩。宋代在中用“尖”“叉”二韵,第二首的末两句是:“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可以看出他对于刘叉的《冰柱》诗是很赞赏的。
作品目录/刘叉
&&&&&& 《冰柱》&&&&&&&&&& &&&&&&&& 《答孟东野》&&&&&& 《代牛言》&&&&&&&&& 《独饮》&&&&&&&&&& &&&&&&&&&& &&&&&& &&&&&&&& 《狂夫》&&&&&&&&&&& 《老恨》&&&&&&&&&& &&&&&&&& &&&&&&&& 《偶书》&&&&&&&&&& 《入蜀》&&&&&&&&&&& 《塞上逢卢仝》&&&& 《天津桥》&&&&&&&& 《勿执古寄韩潮州》&&&&&&&&&&&&&& 《修养》&&&&&&&&&&& 《雪车》&&&&&&&&&&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野哭》&&&&&&&&&& &&&&&&&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 《自问》&&&&&&&&&& 《作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1次
参与编辑人数:1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45:18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骨露于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