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欧阳海广场是哪里人

欧阳海村介绍_湖南郴州桂阳县欧阳海镇欧阳海村资料简介
湖南郴州桂阳县欧阳海镇欧阳海村
地名:欧阳海村隶属:行政代码:代码前6位:431021长途区号:0735
邮政编码:423000车牌号码:湘L行政级别:村 欧阳海村相关网站:?????????????????
  欧阳海村(Ouyanghai Cun)
  原名凤凰村,后为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烈士而改为欧阳海村。村域位于欧阳海镇北部,东邻桥市乡枫树村,南与神山村毗邻,西接东山村,北与江口村接壤,距镇政府12公里。村辖盘古山、刘家、凤煌、炉头、张家头、对门、大洼底、付家、舒家、木鱼岑共10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86户,人口1153人,面积6.0平方公里。
  村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850亩,其中水田512亩,旱地338亩,人均耕地0.74亩,林地面积6500亩;农业总产值480万元,人均纯收入3610元;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年产稻谷580吨,人均产粮 503公斤;经济作物以生姜、魔芋、玉竹等,年产玉米50吨、生姜20吨、玉竹120吨; 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200头,出笼家禽900羽;累计造林3000亩,活立木蓄积量11000立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家书屋1家,藏书1200册; 配备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室1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7人,五保待遇17人,双定待遇8人。10个村民小组通公路,其中三个小组通水泥路。国家小II型水库一座,引水工程一处,自来水入户率70%,供电可靠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90%;移动电话入户率90%。
欧阳海村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欧阳海村怎么看? ---说两句吧!
1楼 网友220.181.51.61于 13:31:24发表:太穷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
???欧阳海镇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被骗了一辈子,原来欧阳海是这样出炉的!
&本文作者:田炳信,原新华社资深记者
&受访人物:金敬迈,《欧阳海之歌》作者广州軍区离休干部
&地点:广州市童心路5号聊斋吧
  复活新闻
  我赌气不写,团领导发火了:“你严肃点好不好?这是政治任务!”
  一开始读得嗑嗑巴巴,很多字不记得了,但鲁艺这老头还是上当了,我是演话剧的
  陈雅宾一看就乐了:到底是我们培养的革命战士,很能领会领导意图。
  林彪常挂在嘴边的“最伟大,最正确……”就是学我书里的一些台词。
  陶铸说:今后这篇小说的修改都要通过我,你是我的兵,我说了算。
&赤橙黄绿青蓝紫。红是颜色之首,紫是颜色之尾。首尾相联,大红大紫。往前往后,都会进入黑的领域。
黑色是一种最强的消溶剂。温情,血腥,浪漫,无耻;战争,爱情,政治,经济,大多在黑色中完成交易。黑色其实不是一种坏颜色,只是它掩盖了许多的不真实。它最真实、最长久,所以需要平反。
  金敬迈,今年76岁,你很难想到他在秦城监狱里关了2864天。没有疯,没有神经质,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人的意志有多厚重,人的骨头就有多坚硬。就像蹦极,从高空坠入深谷,来回晃悠,颠颤,心惊,肉跳。在政治的蹦极中,金敬迈大红登上天安门,大黑栽进秦城监狱,但不是谁都能在这两极游走的。
【不与古月握手】
  田炳信:听说您晚年要写三本书:《天堂》、《地狱》、《人间》,我想建议您把这三本书的名字改一下,每本书只用一个字,就是《假》、《丑》、《恶》,与真善美对起来。回顾您的前半生,不管大红大紫大黑,体验的就是假。您并不是自己想表现些什么,完全是命运的大风“呼”一下把您吹上去了。资料上说您写《欧阳海之歌》时有些章节做了几次修改。依我说,在当时,最高指示让你改,别说不改,你发自内心都要去改,人不能离开当时的背景说话。
  金敬迈:的确有人在议论我所作的那些修改,但当时是什么环境,什么人让我改?很多人并不了解历史,了解的也不愿说,以为白纸黑字的就是历史,扯淡。真实的历史其实往往不能真实地表现出来,写《欧阳海之歌》的时候,我睡着了;现在,我醒了。
  田炳信:其实历史离不开角色扮演的机遇和环境,离不开写史者的心态和处境,离不开读史者的心情和阅历,离开这三点,任何一件事都无真实可言。
  金敬迈:我现在倒不在乎这个了,我已经76岁了。
  田炳信:孔子讲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不逾矩,随心所欲。这个岁数应该有一种随意、通达的心境。我们这篇访谈,我想起个题目叫《荒唐的红与黑》。我想在中国,一本书居然发行了3000万册,仅次于《毛泽东选集》,能超越的人就算有也不多了。
  金敬迈:罪过!罪过!
  田炳信: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概念,不得了,此其一。其二,一个普通战士一步当上文化部长,然后又进了秦城监狱,还是秦城的1号监狱。吹牛的话,天堂、地狱一步到位。在今天看来,过去发生的一切都很荒唐。人生难得碰上一件像样的事,您却碰上了几件,您还真是个大命之人、命硬之人。
  金敬迈:你的话让我想起今天上午看的一个电视节目,说是把一个人关在一个房间里做试验,看他会怎么样,当时我就想把电视机给砸了——关24小时能测试出什么?我金某人关了2000多天是怎么样?!他那是玩,是吃饱了撑的,这算什么游戏,人们怎么这么容易忘记历史?!
  田炳信:人类的群体记忆确实很容易忘记过去。不过,您有您特殊的人生经历,也经受了非常人能想像到的遭遇。对于某些人物、某些场景、某些细节,您会比一般人更敏感,这种情绪有时您自己都很难控制是不是?
  金敬迈:确实如此。前不久,我和部队很多作家一起去顺德某镇参加一个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55周年的文艺晚会。去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在车上聊天,一下就谈到了毛泽东。由于观点不同,就有点话不投机了,搞得很不愉快。我是个脾气很躁的人,这次还是忍住了,一直没吭声,因为我们的私人感情还是不错的,个人的观点可以保留。
  晚会上,主办方请来了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当时我们几个都坐在前排,一位已经80多岁的老画家跑到台上握着古月的手说:“主席啊,当年我参加了座谈会,很受教育啊……”当时是现场直播,他一直不肯放手,节目就没法继续,古月灵机一动,撇开老画家走下台与其他嘉宾握手,喊道:“同志们好!”台下全体起立鼓掌。古月一路走过来,与大家逐一握手,轮到我时,我就坐在位置上两手抡在胸前,一动不动。当时全场都站着,就我坐着。
  田炳信:古月不认识您?
  金敬迈:不认识,当时他愣了一下,就跟旁边的人握手去了,这就是我的基本态度,我不能假装着跟他握手。
  田炳信:现在您连作秀的兴趣都没有了。
  金敬迈:这一段转播不知怎么让孔捷生看到了,他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到底老迈还是老迈》。
  【欧阳海“冤案”】
  田炳信:您是怎么发现欧阳海的?
  金敬迈:当时我写不出来了,领导就说你这是不深入群众的结果,到下面去,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屁股要坐到工农兵这边来!我虽然心里不想,最后还是去了。
  田炳信:到哪里?
  金敬迈:到湖南衡阳的139师。欧阳海是140师的,140师在衡山。我在衡阳还是写不出来,师领导就带我到衡山去散心。爬衡山的时候听说出了件事,有个战士调皮捣蛋被火车压死了。我问怎么回事?说是他没好好行军,跑到火车站的轨道上去推一匹马,说是马受惊了,跑到轨道上去了。用得着你推吗?火车来了马自然就跑开了。结果火车一来,马还是跑了,人哪有马快啊,就给压死了。
  田炳信:在当时这是事故吧?
  金敬迈:对,是事故,匆匆忙忙把这个战士给埋了。这个战士平时跟指导员的关系不好,什么捣蛋得很都是他编出来诋毁死者的。
  田炳信:那个战士就是欧阳海?
  金敬迈:对,真名就叫欧阳海。当时我就说去看看。到140师跟战士们聊起来,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人人都说欧阳海好,倒是那个指导员鸡肠小肚的,让战士们瞧不起。当时还有新华社的记者在采访,一共8个人。当时那么多人采访,最后就用了我的那篇稿子,当时我的风格还是很高的,把8个人的名字都署上了。
  田炳信:署了8个人的名?
  金敬迈:对。因为我看大家都在采访嘛,而且我们8个人的意见都一致——欧阳海是个好战士。
  田炳信:这篇报道在哪发表的?
  金敬迈:《解放军报》。发表后,欧阳海很快被命名为“爱民模范”,部队这才把欧阳海的尸体重新挖了出来。
  田炳信:当时埋得很草率?
  金敬迈:是,草草地在事故现场旁边埋了,没有碑,也没有坟。起出来后,送到耒阳安葬。
  报道写完后,我暗暗藏了一个想法在心里,我想把欧阳海牺牲的事挪到我小说里那个战士身上,那就完美了。回来后我跟团里说想写成话剧,团里说好,但就是这火车上不了舞台,因为战歌是很有传统的,演抗美援朝时把吉普车开上舞台,演《南海战歌》时把船弄上了舞台,效果很好。可火车太大了。
  于是我又想,能不能写本小说,但因为我没写过小说,团里不赞成,认为我是好高骛远。后来,47军的政委孙正听说了这回事,立刻就同意了,他去跟广州軍区司令员黄永胜说,黄永胜也同意了,就让政治部通知剧团让我写小说。可团领导来跟我谈话时我还在赌气:“不不不,我走都走不好怎么敢飞?我绝对不写!”团领导发火了:“你严肃点好不好?这是政治任务!”我这才同意试试。
  “你要多长时间?”他们问。我说我从来没写过小说,怎么也得给我一年半载的吧。“一个月怎样?”他们说。
  “一个月?哪用得了这么长时间?两天就写出来了!”我说。
&& 【28天赌气写30万字】
  田炳信:你夸海口了吧。
  金敬迈:他们是故意为难我。哼,老子就是不吃不睡也要在一个月内写出来。
  田炳信:你又赌气了。
  金敬迈:赌了,还真赌成了,28天就写出来了。
&田炳信:多少字?金敬迈:30万字。田炳信:一天1万字啊?&
&金敬迈:对,就是用笔写出来的,那会儿可没电脑。我特意买了一支派克钢笔,十多块钱。钢笔都写秃了。&
&田炳信:那时候可是贵重物品了,您月工资多少?&
&金敬迈:100多块钱吧。田炳信:工资算高的了。
&田炳信:那是什么月份?
&金敬迈:是1963年的5月到6月。那时候跟爱人、两个孩子住一间房,就一张床。天气又闷又热,只穿一条短裤衩,点根蚊香,老婆在旁边扇扇子。夜晚把台灯用报纸罩好,因为孩子们第二天要上学,老婆要上班,我就趴在桌子上吭哧吭哧地写,不写完就不睡觉。
  田炳信:这事也只有您才敢做。
&金敬迈:是我的性格决定的,我就是赌气,我就是要写一个比指导员高明的战士,就是要证明我一个小兵一个月内就能把小说写出来。不过我心里已有底稿了,而且写这样的战士特有创作冲动。
田炳信:那时候您才二十多岁?
  金敬迈:三十多岁了,我是1929年出生的。写这本书我还是花了些心思。首先,这个战士不是调皮捣蛋的“反”,而是从正气上来“反”,为此我先花大量笔墨写了一个好的指导员和好的连长,然后是两人都调走了,来了一个坏领导——新的指导员。
&田炳信:是欧阳海连队的指导员吗?
&金敬迈:对。写完赶快就报上去了,结果团里不感兴趣,刚好又赶上对印自卫反击战,要排一个叫《南方来信》的戏。
&田炳信:小说就放下了?
&金敬迈:对,排戏重要,领导说了,那是党交给的任务。
&田炳信:你忙活半天,想得个表扬什么的,结果“辛苦了”都没一句。心里可不舒服了?
&金敬迈:没有一句表扬,我又跑龙套去了。当时也没抱太大的期望,就是安慰一下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在一个月内把一篇小说写出来。到了9月份,《解放军文艺》的副主编鲁艺来广州约稿,找了一些名气比较大的作家都找不到合适的题材,准备回北京的前一天,鲁艺突然想起听说有个姓金的在写一部小说,马上就约我见面。我把稿子找出来,蹬辆自行车就去珠江宾馆见他。
  见了面,鲁艺让我把稿子给他看看。我说别看了,连我自己都看不明白。因为我这人写字很不规矩,一页稿纸头一两行还能认认真真地写,到后面就越写越潦草了,有些连我自己都看不懂,得根据前后的意思来猜。
  鲁艺说没关系,反正我明天才走,我在延安时就当编辑,什么怪字都见过,只要是中国字,难不倒我。我只好把稿子留下。第二天一早他又把我叫去,一见面他就说:“你写的不是中国字。”
&田炳信:什么意思?
&金敬迈:他说你写的不是中国字,前三个字我认识,第四、五、六个可以猜一猜,到了第七、八、九个字,猜都没法猜!我说是啊,我写的字不规范,又赶时间,20多天写完的。
  鲁艺大吃一惊:“什么?你多少天写出来的?”我说28天。“你28天就能鬼画符般画出来,说明你写得很顺啊。这样,你选几段读来听听,我晚上的火车,还有时间。一共多少章?”我说十章。“好,第一章选一段,第五章选一段,第十章选一段。”
  然后,他给我泡了杯茶。我当时心里犯嘀咕,我也没看过怎么读呢?一开始读得嗑嗑巴巴,很多字不记得了,但鲁艺这老头还是上当了,我是演话剧的。
田炳信:哦,你朗诵水平高!
金敬迈:对,我如果写个三四十分,就能把它读及格;如果写个70分,绝对能把它读成100分!我越读越来劲,抑扬顿挫,拿腔拿调,遇到不认得的字就临时编一个出来。第一章我选的是掩埋欧阳海的情节,还是大雪纷飞的季节,然后翻到第五章:火辣辣的太阳……“别别别,怎么火辣辣的太阳了?刚才不是还大雪纷飞吗?”我说现在跳到第五章了。“不不不,倒回去,接着往下读,一段都不要拉。”我只好完完整整地把第一章读完。我很投入,读完时自己已泣不成声。我被我自己感动了。
  田炳信:你写的时候有没有哭?
& 金敬迈:没有。
田炳信:结果读的时候哭了。
金敬迈:写的时候只有创作激情,没空看。
田炳信:那听的呢?
金敬迈:哭得一塌糊涂,老头用手捂着脸,泪水往下滴,老头说:“你这样读太辛苦了,打个电话给軍区文化部,把票退了,今晚我不走了,我们慢慢来。我不虚此行,我还没听过这么成熟的初稿。”我整整读了三天,终于读完。
图:欧阳海和雷锋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的两座精神丰碑。Harry/摄
&  &【主席说“这是个大作家”】
  田炳信:你每天一早就到珠江宾馆去给他朗诵,他是你作品的第一个听众啊。
&金敬迈:他每天泡好一壶茶,等我给他读。
田炳信:读完之后呢?
金敬迈:他说,这肯定是个很不错的作品,但小同志,你听我的,要好好改一下,把指导员的形象柔和一下,改好一点,这不影响你作品原来的立意嘛。就这样,我按他的要求把指导员改成了副指导员,最后又改成了代理指导员,把官僚主义作风改成了调查研究不够,不是品质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是因为误会造成的,又作了些润色。
  因为原稿的字太草了,我在油印社找了7个人帮我抄稿……抄好后我就把稿寄到北京去了。鲁艺把它印成一本征求意见本,当时说只送给总政的首长,但其实是都送了,像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他们看了也觉得好,就给中央送了,毛主席、江菁、周总理都看了。
田炳信:还没公开发表他们就都看了。
&金敬迈:对。刘少奇说,这本小说要印1500万册,毛主席说“这是个大作家”。这才有我后来的悲惨命运啊。
田炳信:唉呀,我现在才发现,毛主席语录红遍全中国的原因,是因为先有《欧阳海之歌》红遍中国,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毛主席的语录。你这《欧阳海之歌》就是准毛主席语录啊。林彪伟大啊。这是我突然间想到的这么个问题。
金敬迈:有人说什么教育了一代青年,那都是撒谎的,最先用上毛主席语录“活学活用,一用就灵”,本人开创了一个先河,极其恶劣的先河,心里惭愧。
本文太长了,敏感词也太多,想看全文的请去下面看原文:
金敬迈:荒唐的红与黑(中)&&
金敬迈:荒唐的红与黑(下)&&&
相关文章(下面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上文的简短版):
&&《欧阳海之歌》作者的省思
& &&&欧阳海是驻湖南耒阳部队的一名班长,平时并无特别突出的地方。1963年初,欧阳海因私事赶着部队的马车外出时,为将受惊马匹赶出铁道而被火车撞死。由于当时正开展“全国学解放军”教育,按高层指示,作家金敬迈创作了小说《欧阳海之歌》,将欧阳海塑造成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为保卫人民财产临危不惧的英雄人物。
&1965年7月《欧阳海之歌》问世后,发行近
3000万册,创下了中国小说发行量之最。此外,不仅欧阳海成为家喻户晓、人人学习的榜样,作家金敬迈也由普通一兵骤升为“文化部长”。然而,数月后,金敬迈却以“反革命”罪被关进监狱,历时11年。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金敬迈在小说初稿中,根据实际情况,将欧阳海塑造成一个敢于和上级争论的有缺点、有个性、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是领导指出,欧阳海不能与上级顶撞,因为上级是“党的化身”,与上级顶撞就是反裆,一定要修改。金敬迈不得不将相关内容改写。
&在书中,金敬迈开创了引用毛语录的先河。初稿只引用了几段语录,后来越加越多。他担心过于突出个人,于是又加进了刘少琦的两段引文来“平衡”、“冲淡”一下。当时毛择东、江菁已经准备将刘少琦“拉下马来”,金敬迈将二人并列,显然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而且他对于江菁要求删去刘少琦引文的命令也不予理会。直到1967年周恩来当面要求他做出修改,同时刘少琦被“打倒”成了“叛徙”,金敬迈才再次遵旨删去了刘少琦的两段引文。欧阳海也被修改成一个认真学习毛思想、热心帮助别人、服从命令、愿以生命保护国家财铲的完美军人形象。
&1967年5月,金敬迈被任命为事实上的“文化部长”,以“解放军负责人”的身份登上了天铵门城楼,着实风光了一阵。紧接着,他奉江青之命,将江极力想隐藏的早年在上海当演员、与唐纳结婚的一段不光彩历史的有关电影、杂志等资料全部收藏起来,事成之后,江青以“收集钟央领导黑木才料、阴谋反对毛主席”等罪名将他投入监狱。
&金敬迈虽然蹲了大狱,而且被打的很惨,但《欧阳海之歌》却仍广为流传,还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后来“文革”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是依照该书创造的套路、模式和标准写的,如王杰、门合、刘英俊、王国福都是。
&多英雄人物都是依照该书创造的套路、模式和标准写的,如王杰、门合、刘英俊、王国福都是。
& & 金敬迈
11年后,金敬迈出狱,而江菁却入了狱。经历了磨难的金敬迈开始进行反思。他在自传《好大的月亮,好大的天》中谈到,漫长的监禁使他“明白了很多道理,看清了很多人”。从而发现自己“多少年来思想上的困苦烦恼和疑惑,皆因有人在装神弄鬼,更多的人在帮神助鬼的同时,我轻信了他们。我也曾真诚地参加了造神造鬼的行列,而且不遗余力,声嘶力竭”。
&金敬迈真诚地说道:“写《欧阳海之歌》的时候,我正睡着。现在,我醒了。”&他还对自己开先河地在小说中用上毛语录深感愧疚,因为正是这本小说对于毛语录在全国的大量发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欧阳海之歌》一书,金敬迈只给自己打了15分。他表示塑造的欧阳海这个人物是被政治家们“大大的利用了”。他认为,“不批判‘文革’,中国就没有希望。如果一个有13亿人口的伟大的、强大的民族,都不认真地反思自己做过些什么,那是一个不清醒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 & 百度百科金敬迈:
&&&&&&&&&&&&&&&&&&&&&&&&&&&&&&&&&&&&&&&&&&&&&&&&&&&&&&&&&&&
————新中华~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责任编辑:李行知 13:21
欧阳海,1940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生于湖南省桂阳县两路乡(现欧阳海乡)凤凰村一户贫农家庭。其父欧阳恒文,为人老实,是凤凰村的赤贫户。因此,欧阳海从小就受尽了生活的磨难。在他刚刚出生的那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其父因害怕国民党反动军队“二丁抽一”,把大儿子欧阳嵩抓去当兵,就把嗷嗷待哺的欧阳海丢到土地庙。他不忍心又把欧阳海捡回家后,取了个女孩名字,叫欧阳玉蓉,男扮女装。但是,时隔三年,欧阳海的哥哥还是被抓去当了壮丁。
凤凰村原名老鸦窝村,地处舂陵江畔,山高石多,荒凉贫瘠。欧阳海家常常是青黄不接,只能用野菜充饥。1947年冬,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也被潘保长作“壮丁捐”抢走了,山上的野菜也几乎被采光了。小小的欧阳海走投无路,只好每天跟着妈妈,踏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到莲溪等地挨家挨户乞讨,受尽了恶霸地主的欺凌。1948年,他家开垦的二亩荒地也被地主刘满禄强占了,年仅8岁的欧阳海,只好随同父亲,跋山涉水,砍柴烧炭,卖炭换米,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1949年冬,桂阳县解放了。一队人民解放军开进了凤凰村。欧阳海非常高兴,整天与解放军在一起,帮他们搭棚子,贴标语,找柴火,挑水;还为四排的战士们带路,深入到四平山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侦察匪情,活捉了吴崽子、刘大斗、潘保长为首的一伙土匪。欧阳海的机智灵活,受到了战士们的好评,代理排长周虎山,亲自送给他一支木头手枪,让他担任村儿童团团长,将全村的娃娃们组织起来,跑步出操,站岗放哨,参加斗争恶霸地主刘大斗的大会,维持会场秩序。
清匪反霸和土改运动后,中共桂阳县委根据乡亲们的要求,批准“老鸦窝村”改名为“凤凰村”,并因陋就简,创办了村小学。欧阳海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背上书包,开始了新的生活。他读书认真刻苦,成绩一直优良。在建立初级社时,他就先后担任了社里的记工员、会计。他为人耿直,办事公道,爱社如家,吃苦耐劳,备受社员们的称赞。由于他有文化,表现好,1956年,被两路公社调到砖瓦厂当工人。正当欧阳海在砖瓦厂干得起劲时,金门前线一声炮响,激发了他“报名当兵,保家卫国”的决心,但由于年龄不到,没有得到组织的批准。
欧阳海在等待中盼了两年。1958年春,征兵工作一开始,欧阳海就匆匆忙忙地从砖瓦厂赶回,到村征兵处报名。可是,村里的名额已满,花名册已上报了。他马不停蹄地跑了10多公里山路,赶到周塘村去报名。当时,周塘村的名额也满了。欧阳海急了,又赴沙溪应征青年集合点报名。他找到武装部的领导,争辩说:“我两年前就报了名,怎么给漏掉了。”武装部和接兵的同志被他的热情所感动,同意他参加了体检。这样,欧阳海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临出发前,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小海,家里的事你莫挂记,到了队伍上,可要为我们贫农人家争口气,事事都要干在前头啊!”欧阳海紧握拳头,向父亲保证:“爹,这您放心,我一定处处争个上游。”
欧阳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入伍后,他把全部的热情倾注在练好杀敌本领上。起初,他投弹只投12米。但他不灰心,每天起早贪黑,坚持苦练,连寒冷的冬夜也不放松。工夫不负苦心人。一天早上,欧阳海练习投弹,连长给他检查成绩,竟达到了35?6米。连长一面鼓励他继续努力,一面给他传授投弹要领。为了能在黑夜练习投弹,命中目标,欧阳海把香火绑在教练弹上投。经过苦练,他投弹的成绩上升到了47米,每投必中,弹无虚发,被评为全连的训练标兵。入伍三个月,欧阳海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8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叛乱。消息传来,欧阳海多次要求进藏平叛,表示了誓死捍卫祖国统一的决心。当组织没有批准时,他又把平叛的热情化作强大的动力,投入到了部队的工程建设之中。在伐木时,他“虎”劲十足,上百斤的木头扛着就跑,边干边喊:“消灭叛匪,加油!支援西藏,干哪!”崭新的解放鞋磨破了,他光着脚也不歇步。连长关英奎心疼地说:“这小兵太虎了,干起活来真不要命。”
伐木完毕,连队又接受了劈山开石的工建任务,打锤成了全连的一大难关。20磅的大锤抡起来,要不偏不歪地砸在钢钎上,劲使小了不起作用,大臂抡锤又很难打准,不少新兵有些胆怯,不敢上阵。为了培养新手,加快工程进展,连部决定组织一次打锤示范表演。欧阳海积极响应,暗暗使劲。他利用休息时间,虚心向老战士学习,仔细揣摸打锤的窍门,很快掌握了“快、准、狠”的打锤技巧和“手、眼、心”的配合要领。在全连的表演赛中,欧阳海连珠炮似的创下了280锤的新纪录,锤锤命中,“弹”无虚发,铿锵有力,闻名全营,营长还亲自给他佩戴了一朵大红花。在采石场的施工中,爆破任务最艰巨,危险性也最大。欧阳海多次请缨,不畏艰险,参加了爆破组,攻克了“残眼”上的难关,创造了“空心爆破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
练兵、生产之余,欧阳海认真刻苦地学习毛泽东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还经常听连指导员讲战斗英雄的动人故事,立志成为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式的战斗英雄。在战斗英雄的鼓舞下,有一次,他冒着生命危险,攀上悬崖峭壁,堵住了水渠的缺口,避免了塌方,保住了坡下的10余户民房。由于学习认真,思想进步,他受到了组织的肯定,被送到集训队学习,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
1960年,欧阳海升任班长。这时,连队奉命去支援修筑铁路。出发前夕,他患了肠胃病,医生和领导都要他留下来疗养,他却带病上了铁路工地。在修铁路的劳动竞赛中,欧阳海担任突击队长,事事带头,高标准,严要求,别人一天挑三个立方,他却突破了七个立方;身上的汗水从没干过;睡觉时,他守在帐篷边,为战友们挡风遮雨;上工号一响,他跑在最前头,收工号吹了半天,他还迟迟不愿下工地;吃饭的时候,他勒紧裤带,从口里省出一碗碗饭来,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表现出一个革命战士朴素的阶级感情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筑路工程提前完成了,欧阳海荣立了三等功,他所在的班也获得了部队的嘉奖。
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下,1961年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总结建国11年来军队政治工作的成绩,指明了加强革命化、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当时正在住院治病的欧阳海备受鼓舞,憋着一股劲,办完了出院手续,搞了个“小演习”,来了个30公里的“急行军”,赶回部队。回到部队,他被提拔为三排的副排长。
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欧阳海按照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用自身的苦难经历,积极参加诉苦运动,教育战士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紧跟共产党,永远不变心。同时,他还将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了《毛泽东选集》、《干部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等书籍,联系思想实际,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在学习笔记中写道:“一个革命战士,不认真学习革命理论,就象火车头上没有煤没有水一样,无法开动,无法前进。因此,我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做一个革命的火车头。”革命的理论给欧阳海注入了无穷的力量,焕发了革命朝气。他把一切交给党,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从副排长调营部通讯班任班长;从通讯班调任比较后进的七班当班长。他二话没说,不讲价钱,接受了任务。他像革命的螺丝钉一样,党把他放在那里,就在哪里闪光发亮。到七班后,他带领大家学习《纪念白求恩》,用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大家,武装头脑;连队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欧阳海时时事事以雷锋为榜样,以身作则,带好全班。他从家里带来的一件绒衣,穿了又补,补了又穿,一直舍不得丢掉。在假日里,他经常帮助老大爷挑柴,老大娘挑水,有一次还冲入火海,抢救保护谷种昏迷不醒的老大娘。人家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只说:“我是雷锋的战友。”由于欧阳海以身作则,诚诚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后进的七班很快就跨入了先进的行列,被评为“四好班”,欧阳海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誉满全团,受到师首长的接见。
1963年4月,经上级批准,欧阳海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途。当时,正值春耕大忙时节,桂阳山区人民虽然连续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但还是信心十足地在与老天搏斗,向大地要粮。还没进村,他就放下行李,和乡亲们一起下田劳动,直到晚上才赶回家里,见到了阔别四年的妈妈。随后他又赶到村支部书记家里,向党组织作了探亲期间的保证:“一是参加生产劳动,关心集体,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二是正确处理家庭和个人的关系;三是按期归队,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并要求村党支部给自己安排工作。
在家乡的这段时间,欧阳海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欧阳信德老人孤苦伶仃,行动不便,生活困难,欧阳海利用休息时间,帮老人砍柴挑水,做饭洗衣,就像一个亲生的儿子。有一次,他给欧阳信德老人去挑水,发现一个小姑娘失足落水,掉进了三米多深的塘里,就不顾春寒水冷,连衣服也顾不得脱下,就跳下去,把小姑娘救了上来。又有一次,他和乡亲们在地里劳动,突然发现欧阳增玉家里起了火,浓烟滚滚,烈焰腾空。欧阳海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救出了欧阳增玉的母亲,又回来和大家一起把大火扑灭。他的手被烧伤了,衣烧烂了,但还不愿休息,一直把欧阳增玉一家安置好,在群众中树立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形象。
探亲期间,传来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欧阳海听到这个消息后,探亲假还未休完,就匆匆忙忙要赶回部队。临走时,妈妈送了他一双“万里鞋”,嘱咐他“出门万里跟党走,红心向党不变心”。公社书记周虎山送了他一本《红岩》,告诉他“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样生活,怎样为人民而战斗”。欧阳海把妈妈的嘱托,党委书记的希望一一牢记在心,挥手告别可爱的家乡,可敬的亲人,提前赶回部队。
步入军营,欧阳海正赶上连队紧张的战备活动,他完全忘记了旅途的疲劳,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战备训练。在训练中,他苦练杀敌本领。干活的时候,有100斤的担子,他不挑99斤;有空就找战士们个别谈心,征求新兵的意见;大家休息了,他还在忙着,不是学习毛泽东著作,就是整理读书笔记;就连同志们的衣服鞋子脏了,他都要抢过去洗净晾干。星期天,别人都出去玩,他又照例到伙房去帮忙……
日,部队进行“野营合练”,欧阳海担任收容任务。18日,欧阳海带领七班战士随着炮连刚走到衡山某地的两山峡谷间,远方就传来了282次列车嘟嘟的汽笛声。前面部队按照行军纪律,都闪到离铁路约四米远的地方鱼贯前进。欧阳海也连忙关照全班:“火车来了,注意安全!”同时,看了看前边炮兵连的马匹,也已靠到山边前进。可是,当火车呼啸着沿新月形的铁道突然出现时,炮连最后一匹黑骡马受惊了。驭手勒不住野性大发的牲口,被它拖着直往轨道上奔去,当奔至铁路道上时,这匹驮着炮架的骡马惊惶地横在铁道上死也不动了。看到这一情况,火车司机紧急刹车。由于巨大的惯性,列车仍风驰电掣般前进了一段,40米、30米、20米,……眼看马死车翻人亡的惨祸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欧阳海不顾个人安危,以异乎寻常的敏捷,毫不犹豫地冲上铁轨,使尽全力,把惊呆的骡马猛往轨道外面推了出去。
列车呼啸而过,安然无恙,而欧阳海却被卷入车底,左腿被压断,身受重伤,倒在血泊中。经多方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三湘四水、大江南北。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叶剑英、贺龙、徐向前、聂荣臻、陶铸等纷纷题词,号召全国军民向欧阳海学习;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陶铸、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分别著文和讲话,高度赞扬欧阳海合身救列车的崇高精神;中共桂阳县委也作出了向欧阳海学习的决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致函桂阳县人民委员会:中央军委批准欧阳海为革命烈士,并授予“爱民模范”光荣称号。
日,国防部授予欧阳海生前领导的班为“欧阳海班”。广州军区给他追记一等功,并授予他“五好战士标兵”和“爱民模范”的光荣称号。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两路乡改名为欧阳海乡;将灌溉郴、衡两地的大型水利工程命名为欧阳海灌区。之后,广州部队作家金敬迈写了长篇纪实小说《欧阳海之歌》,欧阳海精神在全国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
1993年,桂阳县委、县政府又多方筹集上百万元专款,在东塔公园建立一座欧阳海铜像,表示家乡人民对欧阳海烈士的永远怀念。
(陈礼雄吴立富欧阳琦波)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阳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