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作文我想对你说作文

苏武,我想对你说(二)
持汉节留胡十九年饮雪吞旃终不叛
守本心困苦二十载发白如雪始得归
但凡提到汉族的血性,就不能落下苏武。苏武的官不高,不是将军,也不是丞相;也没有为人类进步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但就是他,面对强权与诱惑,却真正从行动上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以他堂堂正正的人格感动了无数人,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形象。
苏武是个普通人,历史中并没有对他的才能有大篇幅的陈述。但就是他,以常人没有的气节,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一位有德者,由国家情怀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我特意上网查了苏武的样貌,画像中,苏武怀抱汉节,立身在大风雪中,大把的不加修饰的胡子,眼神锐利而坚定的望向远方。苏武在人心中的形象便是这样,毫无修饰,却刻骨铭心。让人一看,便能感受到一份深沉的情感。
在匈奴时,面对卫律的不公平审讯,面对着因惧怕强权、惧怕死亡而忘记羞耻,跪拜于地的同僚,他大骂卫律,纵刀剑加身而面色如常。流放北海,放眼望去,唯有冰天雪地,毫无人烟,他无惧孤独,无惧困苦,啮雪咽旃,赤诚之心无丝毫动摇。面对李陵的劝降,与妻离子散的痛苦,仍能说出“唯死而已”。苏武为了大义为了心中的坚持而视死如归的决心十九年不曾改变。苏武不屈的性格,伟大的人格,并不是简单的笔墨所能形容的。十九年的痛苦,并非文字能说得清的。
至于有人说苏武的忠诚是愚忠,我不敢苟同。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他没有现代人的思维,而他的所作所为也是符合当时正统的思想的。而且,有些观点并不应该因时间的流逝而摒弃,相反,而是我们需要坚持的。面对原则,是不应有丝毫动摇的。虽然我认为苏武的做法很傻,坚守十九年,却没有想办法逃脱,实在是让我不能理解,但是坚守原则的本质是不能变的。
苏武,已经成为了中华精神中的一部分,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消失千余年的血性。更感受到了飘荡在九州大陆上仍未消散的气节。苏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以他的永恒的手持汉节的身影向我们见证了铮铮傲骨,向我们阐述了一首铭传千古的悲歌。
风吟雪重穹庐敝,断鸿声声无留意。卫律李陵劝其降,不理,坚贞岂为匈奴易?&&&
北海牧羊多少年,不记,一片忠心念社稷。持节不屈死方已,骨气,宁作尘灰不负义。
苏武牧羊的故事传唱千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单纯地把苏武的精神概括为“爱国”是不够的,他所体现出的,更多的是民族气节。
古代的君王为了加强唯吾独尊的统治,对文化、思想与道德等各个层面都注入了自己的意志,把子民的思想集中化、约束化,让忠君效国的意识融入百姓心中。这就是古人的爱国意识与民族意识浓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些方面,都在苏武身上淋漓地表现出来了。苏武困于幽窖啮雪咽旃毛,流放北海持节旄尽落,留居匈奴十九年,在卫律的威逼利诱下,在李陵的动情劝降下,意志始终不动如山,即便他有自己的家庭,即便日渐衰老的汉武帝做出了许多糊涂事,他坚持自己“皆为陛下所成就”,“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誓死为汉。这是何等的一种超脱生死的大义!可见,忠君的思想与民族的意识,在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苏武只是一个典例,像苏武一样的古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气节,固然值得千古流芳,为人赞颂,但若将他们放在当今的社会中,他们还会做出像原先一样的事迹吗?
时过境迁,现在的社会正逐渐趋于物质化。人们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愈发鲜明,许多人视自己的生命与自由高于一切,地位、金钱,更是人们所趋之若鹜的。因此,很多人认为,苏武的坚守,以当今的眼光审度,只是一种毫无现实意义的固执行为罢了。我们或许应该叫苏武“英雄”,而不应称之为“榜样”——我们除了能增添几分民族自豪感外,又如何把他的精神笃行?
这种观点无疑陷入了一个误区。以古人为鉴,向古人学习,并非把他们的事迹照搬而来,用现代社会的尖锐比对苛难般批评一番,最终得出一条“他们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的结论,而应发掘出他们精神层面的精髓。真正的精神是不会被流年磨灭的,相反,它只会在时光的冲刷下,变得愈发璀璨。我们应该赋予这些精神现实意义,比如苏武的坚忍和气节——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工作生活中面对挫折时更加坚定、执著,如同苏武为汉室,我们则为理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与人交往时不卑不亢,在国际问题上不轻易妥协,丢掉身上那所谓的“中国人的奴性”?做到这些,苏武的事迹就充满了饱满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再回看他十九年持节牧羊的坚守,自会理解其中的情怀。
所以,古人的事迹,于我们是始终葆有借鉴意义的。我们有必要传承并发扬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中国人的魂魄。
给大漠带来些许的温暖
一只孤雁飞出阳关
牧羊人还在那儿
于是我甚至可以站在贝加尔湖畔
静静的聆听
肆虐的风雪
无法让你低下尊贵的头颅
你的瞳孔中闪烁着悲愤的火焰
你的唇边带着轻蔑的笑
从不惧怕什么强权,什么威胁
我小心地翻动书页
生怕打扰到你
千年的义士
你的傲骨永记于历史
&&&&&&&&&&&&&&&&&&&&&&&&&&&&&&&&&&&&&
--------题记
我仿佛听到了呼啸的北风声,我好像看到了雪茫茫的北海,而在这冰天雪地之间,你,孤身一人,手执羊鞭,用十九年的时间镌刻出对大汉的一片忠诚。几千年逝去,当无数的历史已被岁月的车辙飞逝着带走,你的故事也已褪成一页页泛黄的史册,几千年后我翻开史册时我也最终明白了,何为气节!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大汉与匈奴之间矛盾重重,你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阔别了大汉的歌舞升平。然而却未料到,初至匈奴的你就因虞常谋反,受到牵连,当你闻之此事之时,竟欲自杀“见犯乃死,重负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你的气节。之后小人卫律又恐吓逼迫,只见你是正气凛然,怒斥将其喝退。中国人自古就是有骨气的,是不吃嗟来之食的乞丐,是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更是你的铮铮铁骨,面对强权不辱使命!
单于怎会甘心?把你幽置于地窖中,窖中冰冷,你将满口毡毛并雪吞咽下。接着又将你流放至北海,天苍苍,野茫茫,只有冰雪与你相伴,十九年如一日,荒陇仗节牧羊,掘鼠去草实。我试曾设想十九年,十九年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是一个个生死未卜的黑夜和白天,是一次次手持汉节的期待,这期间你有过绝望吗?你有过想放弃吗?也许会,不过那都只是片刻的想法罢了,在你眼里富贵如浮云,你只是坚守着,坚守着。这之后,当故人李陵奉命再次劝降“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你只言“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言一出便唤醒了李凌的羞耻之心,他纵使是迫于多少无奈之下才投降,在你坚贞面前也是显得何等的悲哀。于是我懂了,十九年,让你从强壮变为须发尽白,十九年,你写下了出对大汉至深至情的眷恋,十九年,你诠释了一个民族的气节。
于是我又看见了你,比大漠还要古老的汉使,守望着你的大漠,大漠的风划过你的眉梢留下道道皱纹,大漠的霜雪落下染白了你的双鬓,可我却未听见你的哀叹,只看见残阳照射下,大地上留下了一个孤单的身影,那身影,在诉说着尊严与气节,于是我再一次懂得坚守的意义。
纵使长髯已尽白,不与气节辱。
吴晗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王怀让说,中国人是不跪的。
千年前,你也告诉我们,中国人是有气节的。
也许你没有说出来,但是你做到了。
试想,谁能面对寒气逼人的利刃毫不动摇;谁能啮雪几日而隐忍不屈;谁能在荒无人烟的大地上牧羊十九载;谁能听得故人字字肺腑之言却坚定不移……而你能。你早已决意慷慨赴死,因为你的信念深植于心,“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然而当你自行了断的心意未了,匈奴将你幽大窖,绝饮食,北海牧羊十九载,此时你却如同一个不倒之神,屹立在那片被冰雪封冻了的苍穹之下。
这被人传诵至今,以之为坚忍、爱国的典范。然而有一些人却怎么也不懂。
因为蛮夷之人终归是蛮夷之人。
他们至死也不会理解为何你放着荣华富贵不享,而偏偏到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去放十九年的羊;为何你宁愿选择自刎也不会屈下你的双膝说一句求饶;为何把你关在大窖里几天几夜你啮雪咽毛也依然挺立。
他们把你尊为神,以为你经数难而不死是因为神灵的庇护——现在这看起来多么可笑,想必你也是对此嗤之以鼻的吧。然而这却是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对于一个使者而言,国家在其心头的位置。使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若是使者倒在屈辱之下,大汉的威严也便随之轰然倒塌。
说到使者,必定说到杖节——不知是否仍伴你左右。我常在想,人是会被孤独杀死的,然而你不孤独。虽然你再如何眺望也望不见归国的路,再如何思念也看不到自己的家人,再如何期盼也等不到故国的飞雁托来锦书,然而你有它——那旄节。
有它,仿佛祖国就在身旁。
就好像游子总要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衣物离家,为的便是在想家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不知你当初是如何郑重的接过这杖节,接过这沉甸甸的责任。但是你既接过来了,便放不下。即使到最后牛毛尽落,你还是日夜守护着它——守护着自己的尊严,更守护着大汉的尊严。
也许你并不像一些使者一样善口舌之辩,甚至是巧言令色,来化解危难。那样也许是能使得你不受如此之多的苦也同样得到最后的结果,甚至是更早。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你没有错,你只是说你想说的,做你甘愿去做的。不在于生亦或是死,也不在于说亦或是做,重要的是你真正的有那一颗坚忍的拳拳之心。如今,你仍然被历史所铭记不是么?
现在倘若去问别人,“苏武回国之后汉朝又发生了什么?”恐怕能真正说清楚的人并不多。人们只是记住了你——记住了苏武牧羊。
因为,人们也许需要的是你的精神。
需要的只是你,告诉我们:中国人是有气节的。
醉花阴·苏武
北海牧羊十九岁,出使心无愧。自刺斥丁灵,终不可威,尚守节谁为?
名垂青史无由泪,血染霜林醉。须发尽白时,旄落飘飞,叹怨魂不寐。
是谁,站于冰天雪地中,任北海之风吹落节旄?是谁,常愿肝脑涂地,而诚甘乐之,留下《牧羊》事迹?
历史上真的没有多少人,能让后人为他作传作剧,并千古扬名;也没有多少人,能大丈夫到如此,胸怀大义。苏武,我能够和你这样的忠魂对话,是我的荣幸。
自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以后,匈奴便想向你们汉朝求和。可是“单于益骄”,形势有所变化。你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使匈奴。你肯定知道这任务的艰巨和重要,你该是多么心系大汉,才肯毅然出使接受命令的啊。这使我想起了,之后的昭君出塞,同是出使匈奴,为了汉奴两家的关系,无怨无悔。苏武,你就如一只大雁,留在天空,朔野边,人心中。
想不到,你的副手张胜和虞常暗地商量,想刺杀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而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抓住了。就在这个时候,你说出了铿锵有力的话语“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而后,你想引刀自刺,你早已视死如归,你早将大汉情义根植于心,而你的儿女情长只能做心中的沃土了吧。
后来,卫律逼降,李陵劝降,你都坚守着自己的那份忠贞,即使说到你的辛酸处,也终不可威。苏武,在你之后的三国时期,诸葛瑾曾去劝说诸葛亮为孙权效力,瑾还未说明来意,亮就已知道哥哥的心思。亮反巧用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十分有气势地拒绝了诸葛瑾。苏武,你不肯降时的有力的言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常愿肝脑涂地,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你坚定的意志,已足以让你的灵魂不朽。
苏武,我说你是个忠魂,也同样是个怨魂。十九年的杖节牧羊,渴饮雪,饥吞毡,眼看北风吹,雁南飞,却不能改变。十九年,留下了多少的怨恨和遗憾。出行前,你与你的妻子惜别“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这一走,有如壮士一去不复返。北海空阔的天空不时划过的哀鸣,撞碎了你心中的牵挂。十九年太过漫长,你于始元六年,回京师,早已须发尽白。此时,心、身皆在汉,听到的却是爱妻改嫁,儿女存亡不知的消息。怨恨带来的悲如潮水,淹没了昙花一现般的儿女情深。哪一个人没有儿女私情,却没有哪一个人能向你一样热爱国家到如此。
不说你出使匈奴是否立下功绩,单说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便让我敬佩。
晓来谁染霜林醉?早已不是离人眼中泪,而是你血染的精神,横亘天际。
漫天飞雪从深邃的苍穹落下,你的身影孤独地印在北海的岩石上。来自21世纪的一位高中生,在心底默默地向你致敬,为你祈福,苏武,你听见了么?
枉死匈奴终无益
生归汉家复使节
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在北海牧羊十余载,不辱使命,终得归汉。而苏武也因为他的忠贞与坚忍为后人所赞颂。反观苏武在匈奴的这十几年,我认为,正是因为苏武的生死观的转变才使他的名字在后世流传。
苏武作为一名使者,他并不惧怕死亡。当张胜参与虞常谋反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曾想到了死。其实,这样的死,却只是怯懦的死,是轻于鸿毛的死。“此必及我”,及我又何妨?苏武要是这是就死了,也只会被评价为畏罪自杀,这样才是真正“重负国”。好在他身边的人将苏武救下,保全了苏武的清名。
苏武的第二次自杀,是在受卫律审讯的时候。“屈节辱命”,这次的借口比上次要成熟得多,但此时的自杀依旧会死的轻如鸿毛。苏武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汉朝的恩德还没有报答,这使得苏武还不可以死。天佑苏子卿,多亏匈奴也敬佩苏武的气节,才救下苏武。假如苏武就这样死在匈奴,死无对证,没有人会知道苏武的气节,没有人会知道苏武的刚烈苏武的枉死也是没意义的。
但经过这次的自杀,在阎王殿前走了一圈的苏武的生死观却有了大大转变。不是他变得贪生怕死了,面对卫律的恐吓,苏武依旧岿然不动,但是,苏武更加珍惜生命了。
被囚禁在幽窖中,这是的苏武完全有机会死的,但苏武却没有死。渴饮血,饥吞毡,因为对生的渴望,以及对自己使命负责。死是有准备的,但更重要的是活下去。活下去,为了国家的使命;活下去,为了汉朝的恩典;活下去,为了自己的名节。苏武,他做到了。
牧羊北海,“羝乳乃得归”,这样无理的条件,算是“见犯”了吧,苏武却并没有再次自杀。死过的人更知道生的可贵,有责任的人更知道生的难熬。忍辱负重,听起来简单,但多难才能做到。越王勾践、德川家康、伽利略,还有他苏武,都做到了。包羞忍耻是男儿,
苏子卿在北海牧羊的十几年,受了多大的辱,他何曾没有想到过死。但他活下来了,他是真正的国士。
活下来了,终于迎来了回到故国的那一天。苏武,带着使命,也带着荣誉,还带着蛰居匈奴十余载的耻辱回到了汉朝。
忍辱负重,他是个英雄。
完成了使命,他可以死了。
苏武,我想对你说
十九年革衣毡帐,丹心耿耿,不辱使命,惟依慷慨真气节;
三千里冰地雪天,铁骨铮铮,克胜淫威,尽赖忠贞大精神。
&&&&&&&&&&&&&&&&&&&&&&&&&&&&&&&&&&&&&&&&&&&&&&&&&&&
&&&&&&&&&&&---题记
自打小时候起,我就听说过你的大名。而自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崇拜着你,认为你是一个民族英雄。但是,当我认真读懂了你的传记,更进一步了解了你的经历之后,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想与你交流。
由于副使张胜的恣意决断,导致了你背上了谋杀单于近亲的罪名。这绝非你的过错,但后果却主要由你来承担。在卫律的威逼下,张胜迫不及待地就投降了。那时的你可是众叛亲离,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有信仰,你有节气,从你两次试图自杀中我看到了你的骨气,它令我十分感动。其后,你被流放到北海,真的是只能渴饮雪,饥吞毡,生活艰辛。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你生生熬了十九年,却不改初衷,宁死不降,就连李凌那么动人,那么肺腑的攻心之言也不能令你有丝毫的动摇。虽然我生活在两千年之后,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你须发尽白,持节归汉时的心潮澎湃。你的那份坚忍,你的那份忠贞,使我一想起你就热血沸腾,好像你就活在我的身边。
但是另一方面,我想到了你自身。假如抛开汉朝不谈,就你而言,你真的甘愿承受这一切吗?凡是常人,总有思想感情,谁也不想就这么在蛮荒之地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去浪费自己的一辈子。你真的心甘情愿承受这一切吗?李凌告诉了你你家里的悲惨之事,你的心中,难道就没有泛起哪怕一丝一毫的波澜吗?你说你是被汉天子启用的,但你心里也明白,你就像是一颗棋子,用到你的时候就给你点好处,不用你的时候,还不是把你给扔到一旁,把你的兄弟都给逼死。都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现在皇帝昏庸,你却依旧忠于他,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否算是愚忠?虽然嘴上说得义正词严,我猜想你的心里一定挣扎过,我也猜想你一定想过投降匈奴后的待遇,即使这些仅仅在你脑袋里一闪而过。“匈奴以为神”,而你却不是神,你其实只是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普通人。人心是肉长的,听到自己的肉亲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我想,你的心里一定也很疼吧。但是你表现出的,是一副从容甚至是冷淡的模样。你不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还把亲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以表达对汉朝的忠诚。你这样做,我也能体会到你内心的痛楚。
苏武,我佩服你的气节,我佩服你的忠贞,不仅如此,我更感受到了你的痛苦,感受到了你的悲哀。放心,你的气节不是像李凌说的那样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即使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会记得你,还有你那份永远放不下的忠诚。
苏武,我想对你说
含辛茹苦 持旄守节堪称道
傲骨丹心 爱国忠君是楷模
朔风,飞雪,银装素裹的世界。本是美好的场景,这里显得却异常残酷。你,苏武,堂堂大汉使者,此时却只能拿着大汉天子所赐的符节在无边无际,终年积雪的荒凉之地放牧。你裹着厚厚的毛大衣在雪地中蹒跚着,雪地中随意插着的几棵枯杨树抽搐着,和着你的鞭声挥舞着硕大的枝条。裹着飞雪的狂风呼啸着从耳边掠过,如刀如矛。你裸露在外面的皮肤已冻的不成了样子,但你一直没有为了那片刻的温暖而低下你的头颅,缩起你的身躯来躲到衣服里……你挺直着身子,向远处走去了,渐渐的没有了身影。
始以强壮出,还以发尽白,十九年的青春被埋没在了皑皑无际积雪中,但我知道你肯定是无怨无悔的,不是么?
当你用行动来诠释你的爱国心时,当你蹒跚在积雪中消耗着无用的时间时……你肯定没有想到你,苏武牧羊的故事会流传千古而让人膜拜与崇敬。
我敬仰你的爱国精神,你的那种不同于其他著名爱国人士的爱国精神。
在你最痛苦和艰难的时候,你和众伟人一样道出了你内心的呐喊,只不过区别与陈胜吴广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轻蔑世俗,也不同与文天祥被捕后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英雄气概。而你所叹出的是“见犯乃死,重负国”的懊悔,亦是“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的惆怅。同样是爱国,你不同于屈老夫子那种“举世皆混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惟我独尊的爱国心,也不同于那些身中数枪却依旧在血泊中喊着“共产党万岁”的有着信念支持的爱国心。你有的只是一颗并没有认为自己是旷世奇才但却单纯的口口想着国家的爱国心。这种单纯的爱国心是最宝贵的。
更令我感动的是你的那颗容忍的心。
在你沦落在匈奴的十九年里,卫律凶狠地威逼过你,李陵坦诚的诚降过你,但你却不为所动。你本可以像卫律一样,从地狱中能升至天堂,摆脱那啮雪咽毛、廪食不至的生活,而享受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但你的所作所为却让我们后人所敬佩。
是什么支持着你的那颗容忍之心呢?
如果说勾践当马夫,咽苦胆的容忍是寄托在光复大业的信念上;如果说司马迁受刑后忍辱负重地苟活着是因为一部伟书的创作。那你,一个微不足道的大汉使者所寄托的又是什么呢?你像西西弗的神话中的神一样,被单于的一句话推进了无用而没有希望的时间里。你的亲人丧失了生命,你的挚友放弃了大汉,你所坚持的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仔细思考,发现你的所有信念都只能来自于你的那颗视国家为父亲的单纯的爱国心。
沉沦的光明中灼灼生辉的只有你的那一颗沉沉的爱国心。
苏武,我想对你说
威武不屈拒利守节匈奴中
贫贱不移杖节牧羊北海上
&&&&&&&&&&&&&&&&
苏武,你在出使匈奴的时候不幸逢上匈奴内乱,而你和常惠等人受到无理的“连坐”,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那盖满了雪的平原上,你牧羊十多年,你想了些什么呢?面对贝加尔湖的秀丽风光,以及来自李陵的家人被迫害至死的消息,你又想了些什么呢?
苏武,我首先想对你说,我很敬佩你的坚定的意志。北方景色虽好,但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你十多年内没有屈服,还时刻拄着代表国家尊严的旄节。匈奴人本想从精神上把你打垮,但精神被打垮的反倒是匈奴人,只得软硬兼施让你投降,你仍然硬是不投降。你不但尽了作为使者的职责,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这个年代,很多人不是崇洋媚外,就是对外国人傲慢无理,见到就是破口大骂。而你虽然职位低下,却懂得在国外不卑不亢。这是(至少我认为)一种教养,也是一种自尊与气节的表现。对于我这个曾经在多民族混杂的环境中长大的人,这是你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
苏武,我还想对你说,我个人认为李陵对你的劝说不是攻心术,而是肺腑之言。李陵没立过功吗?人家好歹也是李广的孙子,也曾经是汉朝的名将。就这么一个人,因为被人出卖,无奈之下投降了,投降之后还被人诬陷,最终被灭了族。你呢?也是因为皇帝的使用的一个个酷刑害得家破人亡。你还忠于谁呢?你这个,说实话,不叫忠,而叫助纣为虐。你没有做帮凶,但是你做老好人,天下还有多少个家庭会像你那个一样被无理地毁灭?由此可见,你的忠,不是对国家的忠,而是对“汉”这个国名的忠。那还有什么意义?你的良知去了哪里?恐怕良知应该比所谓的“气节”、“忠诚”要重要得多吧?我想对你说,这种情况下,“人权”确实是高于“主权”的。如果我是你,恐怕我会选择一生都在北海牧羊,既不归汉,也不降敌。
苏武,我最后只想说,你像大多数的历史人物一样,既有可敬的一面,也有可恶的一面。
苏武,我想对你说
千百年来,你或许听到的都是对你一致的歌颂,但,我想问你一句,“值吗?”
昨天看到百家讲坛里有一位学者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在刘邦带军讨伐匈奴,却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的时候,刘邦或许向匈奴称了臣。一开始,我并不相信,一个大汉的天子,竟然要向蛮夷俯首称臣?但仔细想想,在那样九死一生的境况下,再加上刘邦的性格,做出这种事情倒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这个假设是真的,那么,你持节十九载所坚守的,岂不是个天大的笑话?
再说你回国以后,不过得了个两千石俸禄的外交官,拿了两百万钱的赏赐,官田两顷,住宅一处。用李陵的话说“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这些可是你用十九年的光阴和痛苦换来的啊!你难道不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了吗?
再说你回国后的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你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你的儿子也参与其中,于是你被罢官,你的儿子苏元则被处死。仔细想想,你几乎所有的亲人都死在了你最为重视的汉朝手上,在深夜,当你看着自己儿子的遗物时,是否会泣涕涟涟,是否会有一丝悲哀和后悔?
好在,你还有个儿子苏通国。他是你在匈奴时和匈奴女子所生下的孩子,可你回去之后,竟然不敢提起他的存在。直到皇上挂念起苏家的香火,向你询问时,你才通过平恩侯婉转地告知皇上自己儿子的存在。离开你儿子的这些年,你是否曾经望着北方的天空出神,挂念着你的儿子,然后深深地叹一口气,望着空荡荡的房子,缓缓躺下,辗转难眠?
苏武,我为你不值。
苏武我想对你说
其实我,我能跟你说什么呢?我对你是无话可说的。你这个人太缺少辩证性了,苏武先生。
我可以说你愚忠吗?不,不行。愚忠是什么?是只听一人的号令,不加思考地去做,哪怕是违背了世间的伦理准则,伤害了所有人民的利益。你呢?你仅仅是为了汉室,在荒芜之地放了几十年羊,并没有危及其他人的利益。“你为了区区汉室是不用做到这种地步的,傻子。”——如果仅仅用这样的话来否定你的忠诚,那真是大错特错了。如果投降,放弃了效忠汉室,反而效忠匈奴的话,你不就是要侍奉一位相比汉室而言更加荒淫无道的君主了吗?而且,因为自身受到的磨难而放弃对汉朝的忠诚的话,不就是一把什么都不是的软骨头了吗?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你投降了匈奴,难道你就可以做出比为汉朝守住气节更加辉煌的壮举吗?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吗?可以使人民幸福安康吗?可以让国家强盛吗?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谁会崇敬并重用一个有没气节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受到磨难而进行的投降行为,怎么看都是小人的小聪明,而可以在险恶的北海活下来,并且一直效忠汉朝,才是君子的大智慧。如果我在这里,把这等纯粹的忠诚都要说成是愚忠的话,我真的得为我自己抹上几把眼泪了。
我可以劝你自杀吗?不,不行。也许可以觉得,苏武活着,被流放到北海,满足了单于变态一般的施虐心,而汉朝的使臣是不能被这样玩弄的。但是呢,如果被流放以后单单就是这样自杀的话,有可能就被匈奴误解为没有坚强的意志而去死的,反而对汉朝产生轻蔑的心情。所以为了守住大汉的光辉形象,你才决定一直受苦受冻,在北海放羊的吧。
然后我还能说什么呢?赞美你的话语吗?不对,这种烂大街的话不是你所期望的,而且,回到汉朝,已经是你这辈子最大的追求,无上的荣耀了,这些赞美的话语也就像是中了头彩以后拣到的十元钱而已。
所以说,难道最后我只能和你谈论北海牧羊的经验,来探讨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了吗?
苏武我想对你说
十九年牧羊北海忠归忠真难晓是明忠还是愚忠
六年春始归京师义虽义殊不知这有义抑或无义
&&&&&&&&&&&&&&&&&&&&&&&&&&&&&&&&&&&&&&&&&&&&&&&&
&&&&&&&&&&&&&----题记
苏武,你壮年而出,白发还归。
只因别人的罪过而在匈奴招来杀身之祸,面对软弱的部下已经投降,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你却依然是不动如山。骂卫律这个只为富贵不顾忠义的人,你心里想的应是身为汉臣虽不能为国家杀敌建功,但也应该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可如今你眼前这个曾经的汉将,却站在这里劝你投降,还惺惺作态地想与你成为兄弟。你的心里除了气愤,应该还有一丝的不解吧。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忠君,能给你带来些什么。你肯定没有想过,因为在你眼里“忠”是一件应该的事。
十九年北海牧羊,真不知支持你的是什么力量。可你的忠心换来的是兄死弟亡,母亲过世,妻子更嫁,女弟,儿女不知下落。在冰天雪地的北海,你也许还能靠挖野鼠过活,但在这个本来就孤独的世界上你又要怎样过下去呢?也许你不知道,所以你可以继续坚强的活着,但曾经的挚友李陵把一切都告诉你的时候,你为什么还是依然执着于你的汉朝?汉天子年事已高,法令无常,以为这样一个昏君守着汉朝的节,值得么?
始元六年你终于回到了京师,你的高风亮节早已超越了所有那些立下攻城野战之的将军,可你的赏赐不过二百万,这正好和你的哥哥此前埋葬时,皇帝给的赏赐一样。官位也只不过是典属国,而那些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你的心里就没有一点不平吗?在汉朝你又经历和在匈奴一样的事,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儿子参加谋反,本来适合自己没有一点关系的,但你去被无情地免除了官职。不过我觉得你在哀叹朋友和儿子的不忠时,一定在对汉天子歌功颂德吧,因为他只是免了你的官职。
苏武,你真的是那样的忠诚,不顾所有人的劝说和威胁。让所有的质疑和不解都变成耳傍风,自己恪守的忠义,在别人眼里也许一文不值,但真正懂得它的价值,认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可能也只有你自己了吧。因为你,忠义在匈奴的刀下才没有受损,因为你对汉朝的忠诚才使你在冰天雪地里顽强地活着,你不仅活在那些爱你的人民心中,而且也让那匈奴感到佩服。你也许会认为自己做到忠诚已经足够了,但,最后一句,除了匈奴人又有谁会相信你真的牧羊北海十九年呢?
天汉元年,出使无故负罪,被困匈奴,未曾屈服。
始元六年,近二十载牧羝,终得归汉,忠贞不渝。
苏武,您好。
最近读完了班固为您写的《苏武传》后,我忍不住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太古的洪荒前来与您会面,期望向您诉说我对您的崇拜之情。
天汉元年,您奉命出使匈奴,本是友好的出使竟然因为副使张胜与虞常密谋嗜杀汉朝叛将卫律失败而被抓起来。您因“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这种以国家荣誉为先,个人生命为后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您与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精神无疑是伟大的!在那时,单于被您的气节所感动。在千年之后,您又可知否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也在被您所感动。您的气节流传在中国大地上,永不磨灭!
在出使匈奴的十九年中,您在北海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坚毅的精神活了下来,是什么推动着您呢?我想无疑是那颗对汉朝忠贞不渝的心。出身于权贵之族的你何时要啮啃野草,挖田鼠的食物为粮?天大的侮辱与委屈都因那一颗赤胆忠心所泯灭,你要活下去,活给蛮夷们看看;你要活下去,活给汉朝天子看看;你要活下去,活给自己的良心看看!你果真活了下来,为了你心中那份坚守活了下来。
我记得,卫律和李陵全向您的时候给您开出了天大的好处,那种地位与荣耀是您在汉朝一辈子也的不来的。可是您不理会那些繁荣富贵,一心向汉。在卫律的威逼利诱下您毫不动摇,在李陵那令人难以抗拒的感情牌面前您用愿为汉天子“肝脑涂地,以死自效”的言语令一个说客因你的忠诚和对自己畔主的行为感到懊悔并潸然泪下。试问古往今来的各位英雄好汉有多少有着苏武这样的爱国气节?!国事我命,我为国效!国荣我荣,国辱因我我自亡的精神又有几人可以做到?!要说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为国捐躯的勇武与忠诚,那苏武“十九年牧羊”就是忠贞于国的的坚守与信念!
十九年在常人眼中或许在弹指一挥间就飘然而过,但是这十九年中苏武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大的艰辛,多大的磨难呢?!没人会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经历过的人就用与体会不到受难者的痛。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的心,痛了。不因,你倚刀自刎时的痛而痛;不因,你啮噬毡毛的痛而痛;不因,你孤身一人流亡北海的痛而痛。我的痛只源于你对汉朝对中国的忠魂!一个义士为什么要被这样的折磨?
坐在我面前的您笑了,只是坚定地说:“常愿肝脑涂地,已而报国。”
我却沉默了,抬头仰望星空,文天祥,司马迁,鲁迅等人的身影似乎从夜空中划过。我刹那间明白了,原来中国的魂就是这样铸成的。
为守汉节拒劝降两次求死犹不悔,
不辱使命北海牧羊十九载终还归。
贝加尔湖旁的牧草绿了又黄了,大漠的北风呼啸着来了又去了,草原上的雪静静的落了又化了……一转眼,从你出使的那天到现在,已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你当年出使的匈奴境内,也已不知发生了多少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唯一不变的,便是你那被千古流传的不屈的气节。苏武,我,真的为你那不屈的信念所震撼。
犹记得,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你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而你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于是,你持着象征使者身份旄节,带领着100多人,肩负着武帝对你的信任与使命感,踏上了匈奴的土地,然而谁也没想到,等待着你的,是那样一场浩大的劫难……
就在你到匈奴后的不久,虞常等人谋反,而你也将被牵扯进去,这时的你,没有多余的言语,只一句“见犯乃死,重负国”。这是你对作为一名汉使的责任感,是对国家的忠诚。不久之后,卫律让你去受审讯,刚烈如此的你怎能受这种侮辱,于是留下一句“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便引佩刀自刺。这一次,你的强硬,你的忠贞,不仅让卫律吓破了胆,更让单于都钦佩你的气节,朝夕遣人候问。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啊!
再后来,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你更是大骂之。对于一个为了国家,连死都不怕的你,这点利益又算得了什么?这些,都是他们那些浅显之人所理解不了的,也许,像你这样的坚贞之士,注定孤独。
无法逼降,单于只得将你至于大窖中,绝不饮食,欲置你于死地。你又怎会不晓得他们的意图,于是你顽强的活了下来,你就是要让他们那些蛮夷之人明白,汉人,是有气节的人,是不屈的人,而你更是决不会低头的!当时的意志坚定的你,是可怕的,你的可怕吓退了单于等人,他们只得将你流放到北海,让你永不得归,他们本以为这样可以让你妥协,可是他们又错了。十九年北海牧羊,不但没有消磨你的意志,反而更坚定了你活下去的信念,我想你知道,活下去,才是给他们最好的打击——你,哪有那么容易被打败!
待到后来李凌劝降,结果不用说我就已经知道,坚定的你让李凌自愧不如,泣下沾襟,与你诀去,你又成了孤身一人,并且还将继续战斗下去……
最后,不管过了多久,你终于还是回家了,不管中间有多少艰辛,都敌不过回家的喜悦……即使你的须发尽白,可你的信念与对汉的忠诚却还一如出使前那样坚定。
十九年,这世间的人变了许多,这世间的事也变了许多,唯独不变的就是你的气节。十九年中,没有朋友的陪伴,有的只是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的敌人的眼睛和无尽的孤独;没有优越的条件,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荒野;没有归国的希望,有的只是你内心的最后一丝,也是绝不会熄灭的信念的火苗和节旄尽落的杖节。但正是这种骨气与精神,支撑着你活下去,而这些,也正是我们现在的人,现在的社会所缺少的品质。
望向贝加尔湖畔,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身影,拄着旄节,屹立在无边的草原上,望着家的方向……
苏武,我想对你说
十九年北海放牧,忠心耿耿,不辱使命,流芳百世
三千里冰天雪地,铁骨铮铮,无屈敌诱,垂青万年
苏武,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的坚忍、你的刚毅、你的气节以及你的信念至今还让我为之肃然起敬。
你的气节让我生起敬意。当你第一次听到属下和你人谋杀单于近臣被发现时,你当即说道:“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说罢就想要拔刀自刺。这还没有与单于会面呢,差点就先死了。结果,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在和卫律会面时,你视死如归地说道:“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语罢,拔剑自刺,幸而卫律救了你。接着,卫律来劝降。张胜是个软骨头,卫律只是说了句话,甩了甩剑,张胜就请降了。再看你,卫律也想威吓你,眼看刀刃下来,你却纹丝未动,足见你的气节。十数年的牧羊生活不仅未让你的气节有半点磨损,反而让你更坚定了。昔日故友,李陵再来劝降。这次,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意欲勾起你对汉朝的憎恨。但你未放弃汉朝,坚信那里是你功成名就的地方,是永远不能背叛的地方。一番慷慨之词,让李陵不由得也惭愧得落泪。
你的意志让我为之叹服。无吃无喝,被关在了地窖之中的你向匈奴人证明着生命的奇迹。不,那应是人信念的奇迹。在寒冷之中以蜷成一团的你并没有讨饶,你趴在地上,吞着雪,并着自己汉节上的毛毡一起咽了下去。看到了你的顽强,就连在草原中成长无所不见的匈奴都为之震惊。你没有被打败,是啊,你也不可能被打败。你,与神话中的西西弗一样,永远不会向苦难低头,面对这样的人,连诸神都要放弃。而另一面,前来降服你的卫律放弃了,他不得不再向单于报告这个恼人的消息。
你的坚忍让我终生受用。漫漫无期的北海牧羊从一开始就是毫无前途,你也知道公羊不可能产仔。匈奴人给你开了个十九年的玩笑,而你,还敬匈奴人十九年的隐忍和等待。这十九年里,你饿了就去挖野鼠的洞找果实吃,每天用自己的汉节牧羊,以致节毛尽落。你并无什么怨言,遇到了单于的弟弟,并未向他诉苦,抱怨,而是帮他织网,矫正猎具。幸然,你从他手上得到了实为难得的补给,而你已习惯一贯清苦的生活,所以丁灵偷取你的牛羊后,你仍很坚强地在漫无边际的草原上艰苦的活着。
最后,苏武,我要向您这位伟大的先人,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山程程,水程程,卫律逼降困幽窖,苏武坚忍如故;
沙茫茫,草茫茫,李陵劝降徙北海,子卿忠贞如一。
悠悠十九载,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对气节的坚持,十九年对大汉深沉的爱,你用你自己十九年的血泪撑起了大汉的尊严,你用你自己十九年的气节温暖了冰冷的土地,你用你十九年的执着书写了生命的价值。苏子卿,这是只属于你的,亘古不变的,气节与执着。
你要自杀。因为等到被匈奴侮辱过之后,将更加对不起国家,没有脸面再回汉朝,不如直接结束自己的生命。你太忠贞了,为了大汉的尊严,自己的生命可以置之不顾。说你傻,说你何必这样,直接投降也许今后一生荣华富贵,但是这也是你的气节,是你对大汉的忠诚。你的心,是永远连着大汉的。
没有人懂你。卫律不懂你,李陵也不懂你。他们一个逼一个劝,都不能将你说降。单于将你囚禁在大窖中,不给水也不给事物,他要折磨你的身体将你逼降。但是你饮雪水,食毡毛,每天靠这些东西度日,你是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我不禁想象,在一个幽暗昏惑,冰冷无比的地窖中,雪落下来,冷了身体,却冷不了你心中的气节、信念与对大汉的爱。你誓死捍卫大汉的尊严。雪水和毡毛,怎么能咽下去的呢?可是你做到了,每次读到这里,我的心都会揪一下。肉体的折磨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你能熬过来,在精神层面没有屈服而且更加坚定,实属不易。
李陵来劝你。他告诉你了很多你不想听到的事情。你的哥哥死了。弟弟死了,妻子改嫁,妹妹和儿女都生死不明,多半也是死了。虽然你表面上没有动容,但是你心中一定是痛了一下又一下。你却在痛过一瞬间后,还要把伤痛掩盖起来,因为对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大汉。儿女情长是要放在一边的。一边是妻儿,一边是国家,不知说你是无情呢还是有义。但我就恰恰感动于你在自己和国家面前选择了捍卫国家的尊严,将一切痛都掩藏在最深的心底,你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苏子卿,这是你的气节啊!你最后甚至感动了李陵,震撼了李陵。
贝加尔湖畔,你坐在雪一样的羊群中间,望向南边,那是大汉的方向。你的眼神沧桑、迷离,溢满对那片故土爱的泪水。像艾青在诗中写道的“为何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你也一定对那片令你魂牵梦萦的土地爱得深沉,哪怕那里已经没有能够让你牵挂的人儿了,但是你梦中都依稀是那土地的轮廓,那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梦中都是那里的孩童在玩耍。你的眼中溢满泪水,但是你的心中燃着希望的火苗,你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回去的,你一定会再次踏上那片曾经养育你的土地。
你就这样在悲伤、思念与希望的交织中度过了十九年。你心中那片火苗曾经几近熄灭,但是它没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在各方面都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十九年,是一个什么感觉。我想,我肯定不能做到,换做是我,我一定会选择自杀这种方式自我解脱,也就省了对自己心灵的折磨。但是你没有,在事发后已经尝试自杀两次的你,没有再选择自杀,你一定知道,前两次自杀是为了保全大汉的尊严,但是现在你不能自杀,这时活下去才是对大汉的忠贞。所以,你执着了,一执着就执着了十九年,也不知道你心中的什么信念让你执着了这么久。我想,是心中对大汉深沉的爱,和你的坚贞气节。
你终于在执着中等来了那天,肯定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你可以回到大汉了。在这个野花烂漫的季节,你终于踏上了这片无数次在你梦中出现的土地。我无法体会出当时你心中会是什么感觉,是解脱,是狂喜,是感动,还是心如止水?只有经历过如此这般的人才能体会到你的心境,可惜,我不能。
你已经把这片土地融进了你的骨髓,在你决定执着的那一天起,生命为她书写,气节为她坚持,泪为她流,血也为她流。十九年啊,为了这片土地,你甘愿奉献自己的十九年,你的精神定会不朽,千古流传。
苏子卿,你,站在大汉的土地上,背影,在远方,永远伫立。
苏武我想对你说
出使匈奴天汉元两次自刎显忠贞,
牧羊北海十九年二度拒降现气节。
天汉元年,汉武帝的一道圣旨,你持着汉符,踏上了去西域的路。
其实,你是知道的,虽然匈奴的单于一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已对大汉示弱,但对于一贯以汉王朝为掠夺对象的匈奴贵族来说,汉王朝要匈奴臣服,这不是能轻易接受的,这近十多年打打谈谈的局面也隐约暗示着未知的危险。于是,你留给爱妻一篇《留别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是安慰,也是承诺,你对妻子的深情一展无遗。带着些许的眷恋不舍与崇高的使命,40岁的你,出发了。
果然,意外发生了。缑王与虞常等大汉情结泛滥,也淹没了你那做事不加考虑的副团长张胜,他们谋反失败,祸患接踵而至。你明白,这一定会牵连到你的,单于肯定不会放过你,说不定会趁机挑起事端,对汉朝发起战争。你觉得自己死没有关系,但是作为使节受辱,是对大汉王朝的侮辱,这是你不能忍受的,这是你坚决不允许发生的。你心里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既然这样,不如自我了断,断了匈奴的念想,以绝后患!“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对大汉的一片赤诚。两次自刎,第一次同伴阻你,第二次连敌人都被你感动了,为你治疗。
可,匈奴果然没安好心,越烈的马,就越是能激起人想要征服的欲望,单于要你降。哈,可笑,你怎会降!叛主背亲的卫律不仅恐吓你,还恬不知耻地用他引以为豪的荣华富贵来诱惑你。威武不能屈,你自岿然不动,可见到他那丑恶的嘴脸,你还是忍不住骂出了口。接下来匈奴一句“等公羊下了小羊就让你回去”,你被放逐到了北海。单于想让你屈服,你偏不!为了大汉,死都不怕,还怕贫困不成!没吃的又怎样,捉野鼠吃野果,没喝的又怎样,喝雪水,你依旧坚忍地活着。19年,你凭着坚定的信念,与汉符为伴,坚强地活着。李陵劝你降的时候,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吧,可仅仅是触碰而已,你没有丝毫的动摇。没人知道自己守节又如何,只要大汉安好。哥哥弟弟都去了啊,也算是对君王的回报了。母亲,孩儿对不起您。夫人,若武有幸得归,必然好好待你。为了国家和人民,儿女情长不在你的视野范围内,你坚定地目视前方,那里只有通往大汉的道路。
终于,始元六年,你回到了那片无数次出现在你梦中的土地。19年,你已69岁,本来已有几缕青丝的头发,已尽白,身体也不如以前强壮了。麒麟阁十一功臣?你为的不是这个。你老去身躯,托起了大汉民族的气节,为人们千古传唱!
千年后的今天,这九州大地之上,独臂教授王恒杰几十年自费出海研究,以自己的方式保卫中国西沙南沙群岛主权,最帅的中国留学生大雪中挥动着国旗跳入水中反对藏独分裂分子,还有好多好多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中华大地上现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我看到你的忠诚,你的坚忍,你的气节,重新翱翔于九天之上!
苏武,你感到欣慰吗?你守护的这片土地,现在正在蓬勃向上。
苏武,我想对你说
& 横批:身在胡营心在汉
&&&&&&&&&&&&&&&&&&&&&&&&&&&&&&&&&&&&&&&&&&
&&&&&&&&&&&&&&&-----题记
也许,有人认为你太轻生了,动不动就要寻死却不会申辩;也许有人认为你固执、呆板、拘泥、不知变通;也许,有人会问你:你忠君图什么?难不成图的是成全你的名誉?也许,有人会惋惜你:你回到汉朝,头发尽白,大好时光都浪费了又能做什么贡献?你的一生实在是无所作为。
但是,苏武,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真正有气节的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就是这样一个大丈夫,你是不朽的汉魂。
在你春风得意之时,你身为汉朝使节出使匈奴,却被牵连谋反。在意识到自己将会辜负祖国时,你长叹:“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紧接着引刀自刺。你的气节,你的骨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气场,将卫律这个小人吓退,就连匈奴王也对你感到钦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只要你点一下头便会成为有权有势的显赫贵族,便会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你却不为所动,大骂卫律,骂得他无言以对,骂得让人叫好,你骂出了壮士的气节。
谁知,你的不卑不亢却给你带来了更大的磨难,你被匈奴囚禁在大窖之中,不吃不喝,度日如年。可你的意志是怎样的顽强啊,你在心中暗暗发誓:万恶的匈奴,你不是想让我饿死吗?我偏偏就是死不了!然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吃不喝迟早是死亡,是屈辱。于是,你将旃毛和雪并吞而下,数日不死,仿佛天佑无伤。匈奴大惊,放逐你去北海牧羊,永世不得还归。无边的凄苦和漫长的孤独炼就的是你的坚强,是你的铮铮铁骨;李陵的“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和家人的噩耗竟动摇不了你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节操。
暮去朝来十九载!一个人的生命当中又有多少个十九年呢?极度恶劣的环境与数不清的磨难在你的身体上刻写着岁月的沧桑。十九年啊,你满头青丝竟然已经花白,可你的心却未曾老过。苏武,流放于异乡不毛之地的铁血男儿,你对尊严二字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你是一段不朽的传奇,你用你的灵魂为中华民族筑起了一条精神之路。
苏武我想对你说
未晓子卿尚在,苏武一心向汉。十九岁言何,甘愿以身报国。穿越,穿越,相信史书扯淡。
&&&&&&&&&&&&&&&&&&&&&&&&&&&&&&&
&&&&&&&&&&&&&&&&&&&&&&&&&&&&&——题记
&&话说这种作文都写了好几遍了,有刘邦的,有屈原的。似乎我的观点每次都很犀利:大家赞美项羽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干;大家似乎在贬刘邦的时候,我又在唱赞歌;屈原这个问题,我似乎从头黑他到最后,被老师评论了一个:你没有了解他(似乎是这个意思,本子不在手里)。如今到了苏武了。
&&我不得不为苏武默哀一下,因为这是我写的文章……正派的人物都是发牢骚的对象。其实我本来想大大的夸奖苏武,一扫我以前的反面形象,可惜的是,在我看了申辰某篇文章之后我表示我对史书产生了怀疑。
&&不论是《汉书》还是《史记》,都是一个人写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史官做到从多方面评价一个人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秦始皇被后人认为是一个伟大的、残暴的君主。但是我认为,一个君主若要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又算是在有点乱的世,不干出点出格的,镇不住哪些“捣乱”的人。
&&苏武也是一样。我相信有忠于主子的人,我也相信有随遇而安的人。明显苏武是前者。我相信他在忠臣里面是顶尖的,但是一下子支持19年,这个不太好解释吧。
都说史书基本上是历史,可是总有不是历史的吧。有很多人经历过的事情,可以是真实的,但是只有少数人经历过的,作者又没有经历过的、只是听说的,那这件事的真实度怎么夺定!我们还是相信史书还是,我们就根本不信?
&&苏武孤独一人19年,之前用了大量的笔墨突出了在使团里面他对国家的忠心,没错,以身报国。但是,从某种角度想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个就有点像上海钓鱼执法中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的司机自残是一个道理。不论是不是黑车,但是公众见到这位司机如此做法,定然会支持他。同理,只要苏武这么做了一下,不论有没有苏武谋反的事,谁相信他反了?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似乎不太划算。但是想一想,不证明自己的清白,不也是死吗?死的还不只是一个。我现在如此表态,哪怕我死了,其他人至少还活着,有报仇的机会。
只是苏武没有死。最后什么什么之后,苏武回到了汉朝。等记录这件事的人写的时候,还有几个是活着的,还有几个知道这件事的大人,还有几个是投降的!文章中最后只说回来9人,使团高官基本没人了,所以讲述这件事的人,能有几个!
&&苏武,坦白吧。
&&如张硕所写:真不晓是明忠还是愚忠。
&&我完全可以像凤姐一样,什么什么,脚下使绊子;所以苏武也能名面上是忠于祖国,装装样子,之后与卫律好什么的。走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知晓!
&&子卿兄,我猜对了吗?
&&就算你和卫律结为兄弟了,也就算卫律一直活到了你走,同为兄弟,你认为卫律会揭你的短吗?兄弟那怕帮不了你什么,至少也不会给你帮倒忙。不是吗?
&&你是不是想问关于李陵的事是怎么解释的。
&&没错,李陵他是投降了。在从文章中看出是李陵在“时间很久之后”才去见苏武的,不知道自己的家人被杀。苏武你一副大气凛然的样子,“我很久之前就没有降,现在依然不降”的样子,让李陵惭愧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不是吗?
&&从另一方面,根据议论文中论据的反衬性,可以通过李陵的行为衬托出您的伟大啊!
&&你还有要问关于回到汉朝的问题吧。
&&没错,如此说来,你功高,忠于汉朝,19年“未降”,如此忠臣哪里去找啊!随便一个人都能猜到回到汉朝一定是高官厚禄吧。只要装装样子,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最后不还是说在匈奴时候,娶了一个匈奴的妇人吗?
&&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吗?
&&大家说的话,不一定对;更何况是某些被封建主义毒害了很长时间的人呢?只要忠义,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孝廉制出身的人,谁说就都是孝廉啊!
回到千年,让我看看你的真面目!
苏武我想对你说
啮雪咽旃贫贱不移终归汉
骂律据陵忠君爱国垂青史
横批:气节苏武
苏武,你奉命出使西域,为了不让民族使命受辱,你两次自杀未遂;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你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你用精神与匈奴人做着斗争,并最终获得了胜利。你说的“见犯乃死,重负国”和“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两句话至今还在被人们传诵,你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外交家之一,是民族精神与伦理人格的榜样。
我觉得,你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你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王朝。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爱国情怀了,这是一种誓死捍卫本民族尊严的民族觉悟。
如果我是你,我会在常惠谋反失败后自杀,并为自己申辩,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偷偷派人向汉朝送信求援。如果李陵来劝降我,我心里会很矛盾,虽然我的身上肩负着使命,但是李陵说的确是句句在理,汉天子又糊涂,法令无常,投降匈奴,免死不说,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也许我就会被李陵的攻心之术所打败了。而你,苏武,你所理解的出使不是单单代表一个国家,代表汉天子。你深知自己代表着中华民族,代表的是民族的精神品格,所以你骂律拒陵,在异邦表现出了民族的气节,不辱使命,令人叹服。这是我们始终要追的。不说“求”,是因为一般人无法拥有。
纵观现在世界格局,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频频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挤压排斥。中国的发展受到不合理的制约。我认为,中国的外交家,对国际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应该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不能丢下的,是民族的尊严,民族的骨气。中国,不能仅仅从口头上表达观点,发出抗议。应通过更多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利益不受侵犯。要像苏武一样,做中华民族精神榜样,能让中国继续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