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精英史观是对的,还是人民史观是对的

  前段时间我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哲学教授问同学古希腊的“英雄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你认为那个是正确的,我思考良久,不知该如何作答。  其实,我知道教授作为学校的教授,肯定是想我们回答:“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高中时我们就是被这样教育的,但我经过我自己的思考,还是想说:“不”  首先从“英雄史观”说起,“英雄史观”作为西方的主流史观,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在,从表面意思看,这似乎在推崇“英雄”作为社会的主宰,会成为专制者、独裁者。但我们从具有浓厚公民社会的西方文化着眼,事实却不是这样。早在古希腊时代,雅典就形成了成熟的公民社会(奴隶是时代的局限性,暂且不提),而且每个公民都是独立自主的,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所谓“英雄史观”即“个人史观”,古希腊的每个公民都认为自己是可以创造历史的,国家的责任是应该由自己担起来的,而不是其希望于别人。而这产生的结果是每个公民都张扬自己的个性,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踊跃参与政治,使权贵不敢肆无忌惮,胡作非为。这也形成了西方现代民主的基础——公民。  再说“人民史观”,这是马克思思想的一部分。我的理解是这本来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学、历史学成果的一部分。但是被人为地拿到了政治领域,作为了政治宣传的一部分。“人民史观”顾名思义,即“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看似是非常正确的,无懈可击的。但是所产生的结果并非如此。假如我作为一个个人,信奉着“人民史观”,我就会认为“历史是由所有人民创造的,我一个人能做的了什么呢?还是等人民一起来吧。”这就造成了中国“沉默的大多数”,导致了我们每个人都在等着所谓“人民”,忘记了自己也是“人民”。而这也给人感觉我们是在创造历史,其实我们不过是在创造供人玩乐的物质历史,而一旦涉及到人民权利的时候,我们就被代表了,沉默着等待别的“人民”来替你创造历史。从这方面来说,“人民史观”对公民社会的形成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因此,如果我们每个人民作为一个个体,在权利收到侵害时,勇于拍桌而起,维护自己拥有的权利。而不是想着我一个人能做的了什么啊,等其他人民一起来吧云云。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了,邪恶势力还敢继续侵犯人民的权利吗。这样我们的国家、社会将会更加清明,人民更加幸福。  ps:这也常常让我感到疑惑,中国之问题真的只是制度的问题吗?我想应该不是的。从近代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先哲们最后得出了不管是器(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不是中国问题的本源,归根结底还是“魂”,即思想的启蒙,可惜没有完成就被战争打破了。所以要想测底解决中国之“圆周率”问题,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公民独立思考的能力。文笔幼稚,勿喷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自己顶一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转载]对人民史观与精英史观的一点体会(续)
赞冥顽教授!
【博主按:请大家重点关注本文后边的附文,是山野老叟著作的节选。】
人民史观还是精英史观的问题,引来了几位网友激烈的争论。从中,不难看出,大家争论此问题的根本目标是趋于一致的,都是在寻找人类社会不公的根源所在。如果这个问题争论清楚了,也就有了对症下药的依据。
可以说,在此热情地参与争论的人都属于人民的一员。而躲在背后偷着乐而不发言者,不好定位,必有不属于人民队列的对立面人物,更多的则是历史的观潮者。
”,这儒家的统治思想遇到网友们如此激烈的争论,肯定是要产生强烈的危机感的,所以,朋友们在相互爆了粗口之余,是否也应该相互哈哈一笑,握个手,成为同志呢?
【傻子212】老先生一直引导网友们认真品读毛泽东写于1964年春的诗词《贺新郎·读史》。博主前些日子接受老先生的引导,写过一篇《66前后的观感(10)》,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今天,见网友们激烈争论,再稍加修改一下,贴在这里,请大家批评斧正。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上阕短短两行字,浓缩出了几千年的人类史。自人类学会冶炼铜铁之器以后,便开始了相互惨烈厮杀的血腥历史循环,再难看到长期的友善相迎,而是反复出现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历史轮回。
下阙是这首词的重点。读主席的这首诗,必须跳出小资心态。主席一生中的每一首诗词都饱含着伟大的政治抱负,每一首诗词都是在以诗言志。而这首《读史》,道出了老人家的人类史观。
请注意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1964年春,当时的中国正以刘邓为主帅开展轰轰烈烈的“四清运动”,更确切地讲是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这场运动解决什么矛盾等问题上,刘与毛泽东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冲突。联系这一社会与政治大背景,笔者对百度和其他一些人的解读不甚满意,或可将这首词的下阙做下述更直白地理解为:
厚厚的历史陈述读过一篇也就差不多了解得差不多了,用只不过几行字就可以浓缩起血迹斑斑不断重复的阶级厮杀史。那不恰是40年代延安窑洞中与黄炎培谈论的话题?如何消解这种困局,真让人冥思苦想愁白了头发也不得解呀!
从三皇五帝开始,王侯将相的始初,都将自己打扮得无比神圣,似乎都是在标榜着替天行道,瞒骗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或早或迟,神圣者又会被陈胜吴广一样的人推翻,历史就这样无情地重复着。
毛泽东终于看清了,以眼前那些“同志”对自己号召兴起的社教运动的认识,他们与那些曾经神圣的王侯将相在思想认识上又有多少的不同呢?他们中间又有多少个能算得上真正的风流人物?固步自封罢了!看来(我)毛泽东信仰中的事业还远为完成,(我)毛泽东这下才算是真的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东方白的真正含义)!从刘邓主导的57年的反右和60年代初的社教运动,最后不得不发展成毛泽东亲自挂帅的文革(开始50余天依然由刘邓主导),实质上都是“神圣的”人们主导其他人的意识,逆我者必须被专政。
马克思曾无耐地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你们所认为的那种)马克思主义者”,“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右而左将这种哀叹转到了毛泽东的身上:“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毛泽东主义者”。博主认为,右而左道出了毛泽东的心声,否则他就不会决意得罪曾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们,做下自己一生中的那第二件大事了!
不管不戒之猫网友如何地反精英,不管这里的其他网友是否在潜意识中有无精英意识,其实大多都是在自愿地替人民的根本利益讲话,是这个时代在督促你们在为人民讲话,人民的感受才是你们的动力来源。没有你们,还会有其他人站出来,所以,人民的动力是必然的,而你我他都是偶然的,随机的,尤其都是人民的动力推动出来的。对此,人民也会对你们的行为表示敬意。
归根到底,都还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这里的你我他都是自愿地暂时做了他们的民间代表。至于你假如成功后能否不忘初心,是另一回事,而且结果与你如何认识毛泽东的第二件事有最关键的联系。
到底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还是精英在书写历史,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较量,也是不忘初心的一种契约精神的反映。当年拿自己脑袋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很多人,最终却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证明了自己的假。今天慷慨激昂的人们,是否敢于将自己的承诺在事前就高悬于人民眼前,保证不忘眼前的这颗初心呢?若不能,那么我们自己也将继续成为人民反对的对象,在人民继续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被扫进历史耻辱的垃圾堆。
颠倒了的历史发展观:谁创造了历史?
作者:山野老叟
写在前面的话:看到冥顽不化的老头所发博文《对人民史观与精英史观的一点体会》,为了呼应,现将系统思考《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政治民主制度的思考》(暂定名)第四编《第一章&
私有制社会三大遗产》中《第四节
颠倒了的历史发展观:谁创造了历史?》贴出,供大家批评批判。
这个系统思考由:“绪论;第一编&
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建立时的社会基础;第二编
社会主义过渡阶段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回顾;第三编&
国家、阶级的政治统治及其它;第四编&
毛时代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五编
重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考”共五编组成。。
如此大的课题,对一个马列毛主义素养不高、政治学识浅薄、学养不足且年迈体衰之人来说,实有难以承受之重。为了抛砖引玉之故,不得不将数十年来的思考整理出来,供大家批判之用。
虽是几年前的稿子,但因全文没有草拟完成,也就来不及修改。因是初稿,错愕之处定所难免。为了提高修改质量,供有兴趣的朋友批评、批判,共同研究而贴出。
真理是批评不倒的。只有错误的东西,才能批倒。所以,凡是能批倒得东西,都是应该抛弃的。既然社会主义回归是大多数人的想法,那就只能集中大家的智慧,来研究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并把它搞清楚。
为了社会主义回归这个大目标,欢迎一切朋友毫不保留地批评、批判。
劳动人民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
纵观历史,社会文明的进化主要通过两大途径,即:社会文明源于劳动人民在社会化劳动实践中的创造,统治阶级则把劳动人民创造的社会文明又经过总结、提炼而归纳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体系之中,从而形成整个社会文明。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毫不例外,一个国家就是由一定的自然地理范围的疆域、山川河流、多个不同习俗的民族人群、各个不同的思想意识、相应的国家管理机构等等各种事物,经过漫长历史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孤立地存在于国家之中。自然界在无意识地作用于这个国家社会,社会也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作用于自然界。正是这个国家的所有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了国家整体的内部运动——发展和变化。
在国家的发展变化之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则是人类。自然界是这种发展变化的条件,人类社会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则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因。至于这种变化是以何种事物的突变引起的,虽然有它的偶然性,但也是人类追求更高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必然。比如:铁器农具的出现,就是人类对自然界探索的必然结果;至于它是张三的发现还是李四的发现,则显示了一种偶然性。而铁器农具的投入应用,又促进了单家独户农业生产的可能;单家独户农业生产的可能,又为奴隶大量逃亡提供了生存空间;大量奴隶逃亡又促进了奴隶制社会制度的瓦解、封建社会萌芽——地主阶级的诞生。同样,热能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是整个社会对动力需求的一种必然;至于具体是谁发明的,又体现了一种偶然性。而蒸汽机的发明,又形成了历史上最大范围的一次文化大革命。这次文化大革命,又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和工业革命。这说明,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必然。更具体地说,是人类在利用大自然创造财富的生产斗争,产生了科学实验的社会需求;而科学实验的突破,又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即由对自然界诸种事物的认知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知;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利用自然界创造财富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关系——即社会制度的变更。所以,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由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这三大运动推动的。三大斗争兴起的动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高追求的需要。
之所以说是人类社会的需求,是说这种需求并非是个别人的,而是大多数人的。比如阶级斗争,就是对整个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所造成的两大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更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在社会利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和被奴役的阶层之间的斗争。由于统治者的统治意志只代表着当时社会文明程度的集合,虽然会产生个别人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一度其绝对数也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但是,如果这种诉求只是代表着少数人利益的诉求,而不是社会大多数人所需要的诉求,仍然是属于少数个人的问题,是无法构成整个社会的需求,也就无法构成社会力量。只有当大多数人对社会现状不满而需要改变的时候,一方面会有大量的人们思考现存社会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案——各种思潮涌现;一方面就有此起彼伏的各类反抗。一旦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理论)出现,并能在各种反抗形式中找到共性(政治路线),就把最大多数人的需求变成社会共识,从而形成了无坚不摧的社会力量。所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革命理论;所谓“各种反抗形式的共性”,就是切合社会实际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所谓英雄人物或者领袖,就是顺应了当时人类社会的需要,使用切合社会实际的政治路线和策略,将看似散乱无序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了改变社会现状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种社会需要,任何个人都无法形成社会力量,也就没有所谓的英雄出现。其实,对这个问题,古人是有共识的。中国的俗语所说的“时势造英雄”,就是对历史进化中英雄的确切描述。所以,是历史创造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是利用这种社会力量,达到大多数人的需求而改变了社会现状的人。这种人,通常被称作政治家。历史上的奸雄(枭雄),就是利用这种社会力量,达到自己目的的人。这种人,通常被称作政客,或者奸雄(枭雄)。无论是英雄(政治家),还是奸雄(政客、枭雄),都是社会需求创造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是这种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至于这种社会需求的带领者,是张三还是李四,纯属社会的偶然。显然,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就是说,没有人民——即大多数人的社会需要,是无法形成社会力量的,也就无法形成社会现状改变的。当然,唯物主义并不否认这些英雄的历史作用。之所以不否认英雄人物的作用,是说英雄(或者领袖)不仅比常人更聪慧、而且能够百折不挠地在纷繁庞杂的各种社会表像中,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透彻的理论说明和恰当的政治路线及策略制定,将看似散乱的社会力量集中起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果没有这个英雄人物的正确的领导,尽管这种社会改变仍然是要实现的,但多经历一些挫折或者弯路也是必然的。所以,唯物主义承认英雄人物在社会进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英雄或者领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产物。唯心主义的天才说,正是忽略了社会对某种事物的需求所造成的必然性,而把偶然性过分放大,用偶然性代替了必然性。他们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们创造的,而不是人民创造的。这就把结果当成了原因,颠倒了是非。
历史唯心主义,之所以宣扬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是为他们的现实政治目的——即少数人压榨剥削多数人服务的。追根溯源,从私有制社会形成以来,奴隶制社会根本不把劳动人民看做人而是和物同类看待的;为了从精神上征服奴隶阶级,统治阶级创造了“天命”说的宗教意识,“天子”就是上天派来管理奴隶的“天”之“子”。封建社会,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以佛道学说为辅杂以其它学说的统治思想,更是把“天命”说完全人格化。“皇权天(神)授)”“官权天(神)授”等等儒学的核心,佛学中“生命不灭”“因果轮回”,道学中无所不能的“道”,都是为了从精神上彻底征服劳动人民的愚民术需要而产生的。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把所有英雄(官员)说成是天命使然,是上天派下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继续推崇宗教作用,其目的和封建社会如出一辙,仍然是要宣扬历史是英雄创造的,劳动者只要勤劳、安分守己就能致富,等等。再比如,从社会主义复辟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者们,不仅极力放任、鼓励无良文人丑化、抹黑马列毛主席这些革命导师,同时又在极力神话马恩列斯毛这些革命导师,还要把孔子的儒学发扬光大,把孔子重新抬到吓人的地步。其目的,就是要使劳动人民断了反抗的念头,老老实实地为他们创造财富而已。一句话,英雄创造历史,是为了让少数人更牢固地剥削压榨穷人而颠倒黑白的观点。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