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搜集世界,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图片。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是 - 王朝网络 -
分享&&&&&当前位置: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是 03:18:03&來源:互联网&&&&  是万里长城  当时确定世界奇观的人没来过中国  不知道有长城的存在  所以没把长城算进去  长城是从大气层能看到的人工建筑之一  参考资料:报纸  是咱们国家政府机关门口的各种汽车  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秦兵马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据一些专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马俑采用的是分体制作,然后安装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后,再入室烘烤。原来的兵马俑着有颜色,因年久剥蚀,现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铜为主,兼含锡、铅等稀有金属,硬度为HR106度,表面镀铬,反映了我国秦代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大大超过同时代的域外国家。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  参考资料:||./user_img//aa***********_4.jpg  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赔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 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 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 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对外开放。  世界八大奇观之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Terracotta Figures of Warriors and houses Unearthed at Qin shi ihuang’s Mausoleum )是秦始皇陵随葬用的大型陶塑作品,年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西南的三座俑   坑中发现。   秦始皇兵马俑数目众多、造型精美、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秦   代雕塑艺术划时代的作品,也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   世界八大奇观之二   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   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遗址   位于希腊西岸奥林比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   雕刻家Pheidias负责。   神殿是以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34条约高   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达41.1米乘107.75米.   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Doric-style)的建筑,整座神像及他所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   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   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支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   及神话人物装饰,该宝座的底座阔6.5米(20尺),高1.0米(3尺),神像则约高13米(40尺   ),相当于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座在宝座上的宙斯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   位于奥林比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虽然宙斯神像因被运到君士坦丁堡(Consta   ntinople)而幸免于难,可是神像最终亦难逃扼运,于公元466年被大火烧毁。   世界八大奇观之三   阿提密丝神殿 Temple of Artemis   阿提密丝是希腊的狩猎女神,阿拉伯人称她Lat,埃及人称她依西斯(Isis),而罗马人   则称她为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腊阿提密丝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兴建了七大奇观之   一——阿提密丝神殿。   阿提密丝神殿遗址估计位于古城爱菲索斯(Ephesus)中,约在土耳其的Izmir (Smyrna)   南面50公里。阿提密丝神殿曾经历过七次重建,首座阿提密丝神殿于公元前550年由建筑   师Samos、Chersihon及他的儿子Metagenes设计、 以爱奥尼亚式(Ionian)建筑,是首座   全部由大理石建成及当时最大的建筑物。   面积达6050平方米,由127条约十九至二十米高的大理石柱支撑,整座建筑物均由Pheid   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 Phradmon.等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   浮雕装饰,在中央的「U」形祭坛摆放着阿提密斯女神的雕像。   后来在公元前356年,神殿受大火及侵略所摧毁,其后的重建,大理石柱长度增至21.7米   ,并且多了十三级阶梯围绕在旁边。最后,由于爱菲索斯人转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   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毁后,便没有被重建,从此消失于大地。   世界八大奇观之四   毛索洛斯墓庙 The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毛索洛斯墓庙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12   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   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支马拉着一   架古代双辆战车.   此墓庙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庙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   家Bryaxis,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制造,每人负责墓庙的其中一边.在15世纪   初哈利卡纳素斯被侵占,新的统治者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将毛索洛斯墓   庙的一些石头用作建筑材料.   时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幸存,并存放在英国伦敦的博物馆内.自从19世纪开始,毛索   洛斯墓庙一直有进行考古学的挖掘,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关毛索洛斯墓庙的资料,令我   们对毛索洛斯墓庙的形状和外观有更多的认识.   世界八大奇观之五   罗得斯岛巨像   罗得斯岛巨像是七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因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间便倒下了,考古   学家甚至连它的确实位置及外观都未能确定。   罗得斯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得斯岛(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   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罗得斯岛联邦和马耳他(Macedonia)的 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发   生了一场战争,战胜的罗得斯岛联邦得到大批战利品, 为了记念这场胜仗,他们便变卖   战利品来建造罗得斯岛巨像。   长久以来,一般人都相信罗得斯岛巨像是分开双腿,站立于罗得斯岛Mandraki港口的入   口处,然而,研究显示以Mandraki港口的阔度和巨像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地震   后巨像的遗迹亦会阻碍着港口,所以真实的巨像应该位于港口的东面更内陆的地方。   这座巨像其实是希腊人的太阳神及他们的守护神希里奥斯(Helios),由建筑师Chares设   计,经过十二年的兴建,罗得斯岛巨像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4米(110尺)   ,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及后更被用作灯塔。 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却把这   幢伟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盖成为了巨像的致命伤,巨像从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   边。   公元654年,罗得斯岛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遗迹运往叙利亚,使这个奇观的考察   更加困难。   世界八大奇观之六   法洛斯灯塔   法洛斯灯塔与其余六个奇观绝对不同,因为它并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   生活而建,法洛斯灯塔的灯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卓港,保护着海上的船支,另外   ,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位置:在埃及(Egypt)的亚历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岛(island of Pha   ros)上。 在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后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称霸埃及,并建都于亚历山卓,有鉴于亚历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Ptol   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筑师Sostratus及亚历山卓图书馆(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   )合作兴建法洛斯灯塔,灯塔于公元前290年竣工。   法洛斯灯塔以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共分为三层:最低的一层为四角柱,高55.9米(183   .4尺),第二层为八角柱,高18.30米(60.0尺),而最高一层为圆柱,高7.30米(24.0尺)   ,屋顶上还有海神波赛顿(Poseidon)的雕像,整座灯塔高达117米(384尺),竟相当于一   幢现代四十层高的建筑物!   灯塔内部是螺旋状阶梯,燃油经阶梯运往塔顶,塔顶的一座房间内,工人便倚靠燃烧石   油的灯光,再利用后方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晚上便是这样以火光照耀大海,   白天则依靠反射阳光,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那么远,并具有防卫及侦察敌   人的功用。   后来新的统治者迁都开罗(Cairo),灯塔开始失修,公元956、年的三次大地   震还差不多将整座灯塔摧毁。公元1480年,遗址的大理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法洛   斯灯塔亦步其他已被摧毁的五个遗迹的后尘,成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   的奇观.   世界八大奇观之七   古札金字塔(The Pyramids of Giza)   埃及的古札金字塔是在距今四千年以前建造的.   图中的金字塔属于库夫王(Khufu),附近连着一座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到了现   在仍然是一个谜,到底如何用大量的石头将巨大的金字塔建成仍未能够作出解答.   对于古札金字塔的建造年代,从金字塔内的一段文字或可推算出来.金字塔的国王室上方   的重力扩散室墙上刻有“在位十七年”的涂鸦,相信是当时的工人在墙上留下的,重力扩   散室离地面45公尺,即是说库夫王在位十七年时金字塔建到这一个高度,因此预计金字塔   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建成。   与古札金字塔相连的狮身人面像的损毁情况已经非常严重,由于它是石灰岩所做成,而且   它以前是被埋在泥土中,因此盐害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到了现在,沙漠中的强风又成为了另   一个问题.风化情况令这些古迹逐渐消失.因此古札金字塔已于197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之   一。   世界八大奇观之八   巴比伦空中花园(Babylon Hanging Garden)   巴比伦空中花园(Babylon Hanging Garden)与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   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   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传说呢?   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Euphrates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巴比伦中。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   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   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   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了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筑,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   顶石柱支撑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   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   的遗址相信亦远离Euphrates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如图所示的输水设   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   流返回地面。   另一个难题, 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   可能的。 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   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   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相似文章&今日推荐&&&&&&&&&&幽默笑话百态军事探索娱乐女性健康旅游互联网··············&  是万里长城  当时确定世界奇观的人没来过中国  不知道有长城的存在  所以没把长城算进去  长城是从大气层能看到的人工建筑之一  参考资料:报纸  是咱们国家政府机关门口的各种汽车  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秦兵马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据一些专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马俑采用的是分体制作,然后安装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后,再入室烘烤。原来的兵马俑着有颜色,因年久剥蚀,现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铜为主,兼含锡、铅等稀有金属,硬度为HR106度,表面镀铬,反映了我国秦代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大大超过同时代的域外国家。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  参考资料:||./user_img//aa***********_4.jpg  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赔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 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 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 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对外开放。  世界八大奇观之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Terracotta Figures of Warriors and houses Unearthed at Qin shi ihuang’s Mausoleum )是秦始皇陵随葬用的大型陶塑作品,年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西南的三座俑   坑中发现。   秦始皇兵马俑数目众多、造型精美、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秦   代雕塑艺术划时代的作品,也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   世界八大奇观之二   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   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遗址   位于希腊西岸奥林比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   雕刻家Pheidias负责。   神殿是以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34条约高   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达41.1米乘107.75米.   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Doric-style)的建筑,整座神像及他所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   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   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支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   及神话人物装饰,该宝座的底座阔6.5米(20尺),高1.0米(3尺),神像则约高13米(40尺   ),相当于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座在宝座上的宙斯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   位于奥林比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虽然宙斯神像因被运到君士坦丁堡(Consta   ntinople)而幸免于难,可是神像最终亦难逃扼运,于公元466年被大火烧毁。   世界八大奇观之三   阿提密丝神殿 Temple of Artemis   阿提密丝是希腊的狩猎女神,阿拉伯人称她Lat,埃及人称她依西斯(Isis),而罗马人   则称她为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腊阿提密丝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兴建了七大奇观之   一——阿提密丝神殿。   阿提密丝神殿遗址估计位于古城爱菲索斯(Ephesus)中,约在土耳其的Izmir (Smyrna)   南面50公里。阿提密丝神殿曾经历过七次重建,首座阿提密丝神殿于公元前550年由建筑   师Samos、Chersihon及他的儿子Metagenes设计、 以爱奥尼亚式(Ionian)建筑,是首座   全部由大理石建成及当时最大的建筑物。   面积达6050平方米,由127条约十九至二十米高的大理石柱支撑,整座建筑物均由Pheid   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 Phradmon.等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   浮雕装饰,在中央的「U」形祭坛摆放着阿提密斯女神的雕像。   后来在公元前356年,神殿受大火及侵略所摧毁,其后的重建,大理石柱长度增至21.7米   ,并且多了十三级阶梯围绕在旁边。最后,由于爱菲索斯人转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   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毁后,便没有被重建,从此消失于大地。   世界八大奇观之四   毛索洛斯墓庙 The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毛索洛斯墓庙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12   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   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支马拉着一   架古代双辆战车.   此墓庙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庙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   家Bryaxis,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制造,每人负责墓庙的其中一边.在15世纪   初哈利卡纳素斯被侵占,新的统治者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将毛索洛斯墓   庙的一些石头用作建筑材料.   时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幸存,并存放在英国伦敦的博物馆内.自从19世纪开始,毛索   洛斯墓庙一直有进行考古学的挖掘,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关毛索洛斯墓庙的资料,令我   们对毛索洛斯墓庙的形状和外观有更多的认识.   世界八大奇观之五   罗得斯岛巨像   罗得斯岛巨像是七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因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间便倒下了,考古   学家甚至连它的确实位置及外观都未能确定。   罗得斯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得斯岛(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   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罗得斯岛联邦和马耳他(Macedonia)的 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发   生了一场战争,战胜的罗得斯岛联邦得到大批战利品, 为了记念这场胜仗,他们便变卖   战利品来建造罗得斯岛巨像。   长久以来,一般人都相信罗得斯岛巨像是分开双腿,站立于罗得斯岛Mandraki港口的入   口处,然而,研究显示以Mandraki港口的阔度和巨像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地震   后巨像的遗迹亦会阻碍着港口,所以真实的巨像应该位于港口的东面更内陆的地方。   这座巨像其实是希腊人的太阳神及他们的守护神希里奥斯(Helios),由建筑师Chares设   计,经过十二年的兴建,罗得斯岛巨像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4米(110尺)   ,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及后更被用作灯塔。 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却把这   幢伟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盖成为了巨像的致命伤,巨像从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   边。   公元654年,罗得斯岛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遗迹运往叙利亚,使这个奇观的考察   更加困难。   世界八大奇观之六   法洛斯灯塔   法洛斯灯塔与其余六个奇观绝对不同,因为它并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   生活而建,法洛斯灯塔的灯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卓港,保护着海上的船支,另外   ,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位置:在埃及(Egypt)的亚历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岛(island of Pha   ros)上。 在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后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称霸埃及,并建都于亚历山卓,有鉴于亚历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Ptol   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筑师Sostratus及亚历山卓图书馆(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   )合作兴建法洛斯灯塔,灯塔于公元前290年竣工。   法洛斯灯塔以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共分为三层:最低的一层为四角柱,高55.9米(183   .4尺),第二层为八角柱,高18.30米(60.0尺),而最高一层为圆柱,高7.30米(24.0尺)   ,屋顶上还有海神波赛顿(Poseidon)的雕像,整座灯塔高达117米(384尺),竟相当于一   幢现代四十层高的建筑物!   灯塔内部是螺旋状阶梯,燃油经阶梯运往塔顶,塔顶的一座房间内,工人便倚靠燃烧石   油的灯光,再利用后方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晚上便是这样以火光照耀大海,   白天则依靠反射阳光,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那么远,并具有防卫及侦察敌   人的功用。   后来新的统治者迁都开罗(Cairo),灯塔开始失修,公元956、年的三次大地   震还差不多将整座灯塔摧毁。公元1480年,遗址的大理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法洛   斯灯塔亦步其他已被摧毁的五个遗迹的后尘,成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   的奇观.   世界八大奇观之七   古札金字塔(The Pyramids of Giza)   埃及的古札金字塔是在距今四千年以前建造的.   图中的金字塔属于库夫王(Khufu),附近连着一座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到了现   在仍然是一个谜,到底如何用大量的石头将巨大的金字塔建成仍未能够作出解答.   对于古札金字塔的建造年代,从金字塔内的一段文字或可推算出来.金字塔的国王室上方   的重力扩散室墙上刻有“在位十七年”的涂鸦,相信是当时的工人在墙上留下的,重力扩   散室离地面45公尺,即是说库夫王在位十七年时金字塔建到这一个高度,因此预计金字塔   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建成。   与古札金字塔相连的狮身人面像的损毁情况已经非常严重,由于它是石灰岩所做成,而且   它以前是被埋在泥土中,因此盐害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到了现在,沙漠中的强风又成为了另   一个问题.风化情况令这些古迹逐渐消失.因此古札金字塔已于197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之   一。   世界八大奇观之八   巴比伦空中花园(Babylon Hanging Garden)   巴比伦空中花园(Babylon Hanging Garden)与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   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   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传说呢?   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Euphrates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巴比伦中。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   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   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   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了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筑,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   顶石柱支撑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   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   的遗址相信亦远离Euphrates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如图所示的输水设   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   流返回地面。   另一个难题, 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   可能的。 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   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   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王朝网络无关。王朝网络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为你推荐&&&&&&转载本文&UBB代码&HTML代码复制到剪贴板...&更多内容··········&&&&&&&频道精选&&王朝女性&&|&&|&&|&&|&&|&&|&&|&&|&&|&&|&&|&&|&王朝分栏&&|&&|&&|&&|&&|&&|&&|&&|&&|&&|&王朝编程&&|&&|&&|&&|&&|&&|&&|&&|&&|&&|&王朝导购&&|&&|&&|&&|&&|&&|&&|&&|&&|&&|&王朝其他&&|&&|&&|&&|&&|&&|&&&&2005-&&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八大建筑奇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