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最后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您(@)目前可用积分:308745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从《让子弹飞》中,我看到了什么?
12263 次点击
11:50:05 发布在
从《让子弹飞》中看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社会一、从片名看电影背景和主旋律。《让子弹飞》这一片名便告诉了我们这部电影的背景和主旋律――子弹纷飞,暴力肆虐。这种状况是如何造就的呢?进入情节不久影片也告诉了我们:辛亥革命。自从1894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遭到冷遇,这个年轻人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也难怪。这个国家太让人绝望:颟顸无能的朝廷;贪婪腐败的官僚;愚昧无知的人民……即便是最善意、最温和的改良建议,他们也不能容忍。他们刚刚杀掉了戊戌六君子,而这些人恰恰是最后的真心要挽救这个朝廷的。最可恨的是:这个朝廷的祖先杀了我们的祖先!虽然两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忍辱偷生,今天我们可终于熬到了他们不再野蛮,已舞文弄墨,甚至软弱可欺的时候了。然而,这个朝廷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真的就没有一点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了吗?可惜的是,还没等我们来得及认真思考,它就被推翻了。这个朝廷所建基的体制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完善,毫无疑问,其最高的原则便是不能威胁这个朝廷的统治地位。戊戌六君子的被杀,根本原因是他们要策动兵变,图谋国家最高领袖――那拉氏老佛爷。除此之外,这个朝廷标榜的最高治国理念,乃是“仁政”。这也许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欺骗”和“维护专制统治”所能论断的。毕竟“仁政”比“暴政”好,也就是比滥施暴力,子弹横飞的政治要好得多。在这样的体制下,杀一个人通常是很麻烦的。比如清朝,一般发生在地方的命盗案件,由州县开始初审,勘验尸伤现场。州县初审后,审转至府、按察司,再到督抚。督抚直接向皇帝“具题”,即提交结案报告。各省具题的死刑案件,先经内阁票拟,进呈皇帝,皇帝依例传旨“三法司”核拟具奏,案件遂发刑部。对京师以外地方的案件进行复核,提出立决或监候的明确意见,然后由刑部领衔,都察院、大理寺会签。三法司会签后,再向皇帝具题,对一般的命盗案件,内阁例行票拟,皇帝在三法司题本封面“批红”――即用朱笔批写“圣裁”。皇帝的批红,是清代死刑案件的终审决定。监候案则由初审州县负责监押人犯,候秋审再定。这个制度没有根除冤案,但也的确对于地方官员营私舞弊,草菅人命起到了抑制作用。正是这样的制度,才使得像杨乃武与小白菜这样的平民百姓的冤案能够得到昭雪,而与此牵涉的100多位官员的顶戴花翎全部摘掉,永不续用。这个制度的最好成绩是在唐太宗时,全国一年仅判处29个死刑。这在古代的世界各国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和无法超越的记录。我们的先贤没有找到一个更理想的制度,但他们的确成功地说服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施行“仁政”是一个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有好处的办法。“省刑罚、薄税敛”,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太困苦,人民能过得下去,他们也就不造反,统治者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其统治。否则,官逼民反,改朝换代,暴力横行,子弹纷飞,人民血流成河,统治者也死无葬身之地。对于王朝建立之初的暴力和野蛮,孔子是这样对待的。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事情已经过去几百年了,难道我们还要旧事重提,再陷人民于血流成河之地?革命党一意革命。对于革命的前途,孙中山倒是乐观的:“我发起革命的时候便主张民权,决心建立一个共和国。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照这样办法,便免得大家相争,便可以减少中国的战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孙中山那样乐观,康有为、梁启超就不那么乐观。他们一面为躲避清廷而颠沛流离;另一方面又要挨着革命党人的拳脚。然而,也许康有为、梁启超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当中最有见识,最切合实际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便出游世界各国,实地考察世界各国的政治历程,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国人不要效仿法国走入暴力革命的深渊之中:“统计欧洲十六国,除法国一国为革命,实与俄之一国为专制者同,皆欧洲特别之情。其余十余国,无非定宪法者,无有行革命者。然法倡革命,大乱八十年,流血数百万,而所言革命民权之人,旋即借以自为君主而行其压制,如拿破仑者,凡两世矣。”“法国之地与民,不得中国十分之一,而革命一倡,乱八十年。”“中国若有大乱,以法乱之例推之,必将数百年而后定。”“乃必自杀数万万人,去中国人之半而救之。”“孟子言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况于屠戮同种万万人哉。”如此啼血苦谏,没有人耐心听下去,人们只把康老爷子当成是过气的老朽,甚至是一个滑稽的小丑。革命终于爆发了,子弹纷飞,流血成河。康有为看不下去了,他只好去办自己的杂志《不忍》。他除了不忍,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二、三种人最得势:强盗、骗子和土豪恶霸。皇帝被推翻了,人民解放了吗?没有。至少在鹅城,我们看到有三种人真正被解放了――强盗、骗子和土豪恶霸。强盗是姜文扮演的假县长马邦德,即土匪头子张麻子,亦称张牧之;骗子是葛优扮演的真县长马邦德,后来的汤师爷;土豪恶霸便是周润发扮演的贩卖烟土、无恶不作的黄四郎。传统社会中,谁是强盗、骗子和土豪恶霸的最有力的弹压者?皇帝!只有皇帝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去弹压这些强盗、骗子和恶霸,也只有皇帝有足够的力量去弹压这些强盗、骗子和恶霸。也许你会说皇帝的祖宗曾经是最大的强盗、骗子和恶霸。的确如此!但如今不同了,国家和人民都是皇帝的,皇帝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所有人。强盗抢的是我家的人民;骗子骗的我家的良民;恶霸霸的是我家的子民。强盗抢了我子民的财产,骗子骗光了我子民的财产;恶霸霸尽了我子民的财产,他们就没有钱财给我纳税。等到民穷财尽,无以生计,他们最终还要来找我。我的统治要维持下去,就必须剿尽土匪、曝光骗子、压服恶霸。土匪张麻子只有几十个人而已,恶霸黄四郎也不过四百人,这对于皇帝和国家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骗子更好对付。子曰:人无信不立。传统社会讲“仁义礼智信”,人们均生活在邻里之中,朋友之中,宗法亲戚之中。一次骗人的败露终身都将生活在不信任之中。对付土豪恶霸,中国更是摸索出了很多办法:异地做官,以免坐地生根,官员与土豪相勾结;无数次地均分土地以防止土豪做大,保护小民生计;强行迁徙以打击土豪,等等。海瑞任职南京,“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自免去。有势家朱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瑞锐意兴革,请竣昊淞、白峁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扶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就这么一个迂腐文弱的海瑞,仅仅凭着一纸委任状就吓得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抱头四散。你不得不承认,这一制度在抑制豪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很快就有人会说:在英国,正是由于贵族对于王权的制约才有了《自由大宪章》的产生,并进而开创了近代民主宪政制度。的确如此。但我们必须知道,欧洲中世纪首先是一个愚昧黑暗的时代,一个权威丧失、无法无天,大小贵族横行乡里的时代。如果有人以为有了基督教,贵族们就变得心慈面善,以为有了骑士精神,贵族们就都变得彬彬有礼了,那肯定太浪漫了。所谓贵族,亦不过一方大地主、大财主而已。黄四郎那样的势力在欧洲不封个公爵,也得是个侯爵。中世纪欧洲农民苦于庄园主的盘剥,慑于贵族的淫威,挖眼掏心,抽筋剥皮,种种酷刑一点也不比东方逊色。中国只有一个皇帝,欧洲则常常有成百上千个“皇帝”。那个时候,德国农民求之不得的便是皇帝有能力约束和制裁这些横行乡里的贵族。现在好了,皇帝推翻了,共和名义上建立了。袁世凯上台革命党反对;黎元洪上台段祺瑞反对;段祺瑞上台曹锟反对。所有人上台孙中山都反对。阎锡山之类的野心家借着革命的晃子,兵变夺权、盘踞一方。张作霖一类土匪纵横八面、威风凛凛。马骐、马步芳之类的地方豪劣亦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中央权威丧失殆尽。推翻了满清皇帝并没有像孙中山想像的那样使人民获得权利,甚至更浪漫地使四万万人都成了皇帝。得到解放的是张麻子这样的亡命徒、汤师爷这样的大骗子和黄四郎这样的土豪恶霸。那些真诚的理想主义者哪里去了?那些坚定的民主斗士哪里去了?回答是:要么死了,要么变了!革命的道路太漫长了!革命不能仅仅靠共和民主的理想,革命也需要钱;革命也需要权;革命者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需要――活着!这在子弹横飞的时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活着,有时需要欺骗;有时需要残忍;有时需要出卖。很难说这就不道德;这是人的求生本能!汪精卫,一个舍身取义的民主勇士,一个曾经的道德楷模,却演变成了人人不耻的汉奸。并非汪精卫本来就是一个伪君子,大骗子。权力太美好,金钱太美好,女人太美好;而没有了权力则一切都不美好了。既然为了革命可以欺骗、可以杀人、可以出卖,那么,为了权力,仅仅为了权力去欺骗、去杀人、去出卖又有什么不可以?事实上只有像汤师爷那样狡猾、像张麻子那样果敢玩命、像黄四郎那样有钱有势才能在这样一个险象繁生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三、如果政府不能主持公道,强盗就会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在鹅城,任何一个县长,除了手拿一张上级的空头委任状以外得不到上级乃至中央的更有力的支持。为了在鹅城站稳脚跟,他们只能选择与地方豪强勾结;否则,他们只能被黄四郎驱除,甚至除掉。一个县政府如此软弱,既不能为社会提供秩序,更不能为社会提供公正。而一个政府如果不能为人民主持公道,就会给强盗、骗子、政治野心家以机会,他们就会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吸引追随者,小则打家劫舍,占山为王;大则拥兵一方,跨州连郡,乃至问鼎中原。无力提供秩序的软弱政府不能维护公正,那是力所不及,无可奈何的事。而如果一个政权本有能力维护社会秩序,也有能力为社会提供公正,却仍然横行暴虐,成为一切邪恶的渊薮,那就是他们自挖坟墓,开门揖盗了。四、盗亦有道:钱、色、权而已。如果有人以为那些“替天行道”的大盗真的会比原有的政府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那就太天真了。为了争夺群众,他们会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化身,他们会满足人民愤恨的情绪去打击贪官,劫掠富豪,但强盗就是强盗,他们目标是始终如一的:抢夺钱财、美色,乃至权力。张麻子一伙抢劫珠宝,鸦片并非是为了正义,而仅仅是为了钱而已。抢来的钱也许散一点,以便让穷苦老百姓们歌功颂德,但终究自己拿的是大头。作为强盗,为了保证弟兄们一心一意,铁板一块,最好还是让弟兄们先少接触女性,更别成家立业,否则各顾各的老婆孩子,咱们山头的团结和战斗力不就要泡汤?山大王当然是例外了,今天是县长夫人,明天也可能换成了黄四郎的夫人了,你总不能要求大王也从一而终吧。可是,人性是掩盖不住的。当他们惊叹:“城里的女人真白呀!”你就知道拦是拦不住的,强盗早晚还是要劫色的。胜利以后的老三不就是骑着车子带着女人满意而归了吗?至于权,那是更高一级的目标了。有了权可以坐地收税、索贿,钱和女人那还少得了?这哪里是强盗可比的?强盗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更是拎着脑袋混饭吃,抢点钱容易吗?所以权力是强盗梦寐以求的东西。小六子跟县长夫人说:“等这桩买卖做完了,跟我们去山里。”张麻子立刻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惯了县长再去当马匪,恐怕不习惯。”小六子可就糊涂了:“那怎么办?”张麻子很轻松:“继续当官呗!”大王就是大王,还是张麻子有见识。可是,那个已有的政府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制度演进的产物,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自律和他律的机制,你能指望张麻子这样的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徒一旦掌权会施行多少仁政?要知道,当他们与政府为敌的时候需要争取群众,讨好群众;而一旦他们掌了权,人民可就成了他们的对立面了。他们要奢侈,就要向人民多征税;他们要荒淫就要逼取民女;人民要反对,他们就会施加暴政……。五、总有一些人左右逢源,他们既是恶霸的帮凶,又是革命的急先锋。《让子弹飞》中匠心独运地塑造了武举人这样一个角色,真是精彩。在黄四郎得势的时候,武举人是忠心耿耿而又穷凶极恶的帮凶;而一旦看到黄四郎大势已去,他迅速转变而为革命的急先锋。真正的革命者似乎均已退隐,而只有武举人领导着人民向着敌人的堡垒猛冲。他毫无情义地背叛其先前的主子。为了表现其革命的积极,他比先前真正受黄四郎欺压的老百姓更凶恶地残害先前的主子。至于其先前的同事,黄四郎的那个管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予以残杀。管家知道他太多的秘密,非杀不可。杀了自己的主子和同僚,既能表现自己革命的坚决,又能掩盖自己先前的罪恶,岂不一举两得。革命的力量太小,只有四个人,而黄四郎却有四百个人。为了打败黄四郎必须迅速扩大自己的阵营。这就给武举人这样的投机分子提供了大好机会。武举人这样的恶棍、野心家大举进入革命队伍,乃至成为革命的领导者。每一次革命都有大量的这类弄潮儿,无论你社会如何变幻,他们总能如鱼得水,有权有势。那么,究竟谁会是革命的受益者呢?是张麻子,武举人,还是人民?六、在暴力之下,人民的腿在颤抖!《让子弹飞》中人民的角色很耐人寻味。一直都是张麻子几个人在来回折腾,而人民始终默默地观望着,怯懦着,几乎直到最后,人民才终于一拥而起,冲向碉楼,去抢夺黄四郎的破桌烂椅。张麻子对人民的结论是:“谁赢他们跟谁!”可是,如果不把人民发动起来,仅靠他们四个人是无法战胜拥有四百人的黄四郎的。发动人民是艰难的,困难的,他们太忠厚老实,太胆怯了。为了发动人民就得引诱――撒银子,这银子当然是抢来的;就得欺骗――虚张声势打铁门。这样成功了的革命,这样发动起来的人民,你指望他们能当家做主吗?那个在县衙里不由自主地要跪下的凉粉摊主,你指望他当家做主吗?当张麻子面对跪着呼喊“青天大老爷”的人民的时候,他向天放枪,说:“起来,不准跪!皇帝都没有了,没有人值得你们跪,我也不值得你们跪!”人民是用枪威逼着“当家做主”的吗?今天爷高兴,拿着枪不准你们跪,可是,明天爷不高兴,拿着枪高喊:“都他妈给我跪下!”人民还敢不跪吗?七、黄四郎死了,可故事还没完。张麻子认定:“没有你对我很重要!”于是,黄四郎就死了。可是问题就完结了吗?人民也仅仅是一时痛快,抢了点破桌烂椅而已。同样,革命党说:没有满清很重要!如今,满清推翻了,一切都好了吗?不,故事刚刚开始。皇帝也许不好,但他是所罗门魔瓶的塞子。一旦你将这个塞子拔掉,出来的不是民主,而是魔鬼,袁世凯、曹锟、张作霖、阎锡山、马步芳、盛世才、张宗昌、韩复渠、孙殿英、石友山、冯玉祥……,各色各样,变幻莫测的魔鬼都出来了。渔夫尚有办法将放出的魔鬼骗进魔瓶,而现实当中你如何将这些魔鬼装回魔瓶?在鹅城,县长和师爷都死了,地方豪劣黄四郎也死了,剩下的是骄横无比的张麻子、鲜廉寡耻的武举人和枪杆子威逼之下战战兢兢、双腿发软的人民。从前,黄四郎有县长和中央政府的约束;县长有黄四郎的约束,现在全都没有了,只有一个骄横无比的张麻子和为虎作伥的武举人。你指望强盗张麻子能成为一心为民的大救星?不,用不了多久,李麻子就会站出来对张麻子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然后是赵麻子,王麻子……。为什么都是麻子?因为人民的腿还颤抖着,他们“谁赢跟谁走。”鹅城的故事远远没有完结。[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4:12:05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王大麻子]
[万里如虎]
[等待和希望21]
[xzhang_300]
[减肥真难]
[常被XX部落]
[猫粪的克星]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0:07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0:16 &&
辛亥革命为什么没建成民主宪政制度?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是怀着异常复杂的心情的。当我们逐步地将“和谐社会”上升为国家主旋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陷入了极其复杂的矛盾和你死我活的社会冲突之中;当我们今天为“虐猫”“杀狗”而愤怒的时候,我们却看到在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视人命为草芥,数千万的人民在随后的几十年当中被屠杀掉。我们心情沉重更因为辛亥革命所追求的民主宪政的目标,即便在一百年过后,仍然是中国人难以释怀的一块心病。因此,我们确实需要总结辛亥革命,既要看到她的进步意义,更要从根本上探明:到底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在中国实现民主宪政制度?作者从四个方面谈自己的初步看法。一、将民主宪政变革转变为民族革命,革命的目标错误到二十世纪初,满清入主中国已经二百六十多年了。经过了二百六十多年的漫长演变,满族本身已经由一个落后愚昧的边疆少数民族转变成为同中国主体民族汉族拥有几乎同样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民族。早在康熙起便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族传统经典成为包括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1902年,满汉通婚的禁令被废止,满汉之间的融合已经基本没有任何障碍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清末,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战败和割地赔款,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这样一个民族危机的关头,合理的做法应当是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御外侮,以实现整个国家的民族复兴。此时,最不幸的事无过于兄弟相争,而让外人渔翁得利。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一些政治野心家和愤青们开始发作。首先太平天国为了造反,为了夺取清廷政权,拾起二百多年前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夷夏之防”理论,排斥满族统治。而把仇满溶入革命,孙中山实是始作俑者。早在1894年成立兴中会,即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政纲。1902年孙中山主持在东京召开了支那亡国242周年纪念会,称邹容的《革命军》“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华侨极为欢迎,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邹容,1885年生,1905年死,总共活了20岁。1903年正式出版《革命军》的时候是一个年仅18、9岁的一个对国家、政治、社会的复杂和凶险一无所知的小愤青而已。正是这样一些小愤青们将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一步步地推入到惊涛骇浪之中。鲁迅在回忆的思想进程时曾说说:“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作的《革命军》。”作为一个士绅中佼佼者,章太炎的排满思想独具其特殊的影响力。章太炎在1902年在东京召开支那亡国242周年纪念会上,将种族与革命合一,号召留日学生“雪涕来会,以志亡国”,煽动种族仇恨。在这些排满宣传的文章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将二百多年前清初《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所载史料翻腾出来,激发人们的仇满情绪,提出“父兄之仇不报,而犹厚颜以事仇人”。正是在这种情绪之下,中国的革命被推动了。不幸的是,这个革命不是中国急需的民主宪政革命,而是一种指向满清的民族革命。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的时候说:同盟会(国民党)的成员,“信仰三民主义的加入同盟会的几等于零”,而多半是为排满而加入。蔡元培解释了革命党主张“排满”的原因。他说:吾国人皆一汉族而已,乌有所谓满洲人者哉!凡种族之别,一曰血液,二曰风习。彼所谓满洲人者,虽往昔有不与汉族通婚姻之制,然吾所闻见,彼族以汉人为妻而生子甚多,彼族妇女及业妓而事汉人者尤多……彼之语言文字、起居行习,早失其从前扑鸷之气,而为北方裨士莠民之所同化,此其风习消灭之证明也。由是而言,则又乌有所谓满洲人者哉?然而满洲人之名词,则赫然揭著于吾国,则亦政略上占有特权之一记号焉耳”换句白话说,汉族满族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了,排满仅仅是因为夺权的策略考虑而已。将民主宪政变革异变为民族革命,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仇恨的深渊,为内战创造着条件,而同时却远远地背离了民主宪政的宽容、共存的思想内涵;将民主变革异变为民族革命,使中国脱离了清末戊戌变法、预备立宪、建立咨议局、资政院,国会情愿运动等等正确的轨道。二、贸然将君主制推翻,使中国逐步走向新型专制并进而发展为全面的无政府状态。2011年4月29日,英国王子威廉的婚礼仪式,不仅吸引了英国,更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目光。这一事实表明,君主制这一最为古老的政治体制到今天仍然是充满魅力和生命力的。如果我们考虑到英国乃是开创了近现代民主宪政制度的国家,我们就不能不反思:君主与民主宪政难道不是很好的共存着吗?如果民主与君主并非水火不容,那么作为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成就,推翻君主制的意义到底有多大?群居的动物都有一个王,蚂蚁有蚁王(后);蜜蜂有蜂王;狼群有狼王,猴群有猴王。人类的绝大多数国家或民族也都可以追溯到其先前的一个王。直到今天为止,人类绝大部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可以归结为“王国史”。这一事实表明,王的存在是一种“自然规律”,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其更深刻的原因或许我们今天还没有完全认识。一个基本的理解是,任何一个统一的社会都需要一种统一的秩序;而一个统一的秩序一定能够追溯到一个原点。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权力,权力的阶梯也必然要追溯到一个最高权力。“王”便是基于社会的这种需要而自然产生出来的秩序的原点,权力的最高点。这就是说,无论现实社会中是否有一个头衔为“王”或“皇帝”的人,总有人会拥有着与国王具有地位和权力相当的一个人。如果这个逻辑存在的话,废除君主制的意义就十分有限了,因为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君主制事实上已经身处一系列的规矩和惯例之中了;而新建立的“君主”,尽管其名称可能改成了总统或主席,却没有任何成规去约束他们。因此,我们在现代社会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领袖,尽管他们没有君主的头衔,他们的权力却远远超出历史上君主,他们的暴虐程度也超过有史以来的任何君主,希特勒、斯大林、萨达姆、卡扎菲等等。君主在一个国家内是政治秩序、社会秩序,乃至道德秩序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保障者;推翻了君主,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进入了理想的民主社会中,推翻君主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国家的无政府状态,并使一个国家进入一个秩序重建的过程中。从这一点看,辛亥革命是幸运的,因为它并没有一下子使中国陷入大规模内战之中,其原因是革命党太弱小了;清王室也太衰弱了。南北议和从旧政权中寻找到了一个最强有力的军阀――袁世凯。可这也是新的不幸的起点。皇帝是旧的;总统是新的。皇帝是一个六岁的娃娃;总统是一个诡计多端的大军阀。溥仪(包括摄政王)与袁世凯相比,谁更有能力专制?皇帝有王公大臣们的约束,有运行了上千年的儒家礼仪的约束;袁世凯谁来约束?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临时约法约束不了他,国会也约束不叫他。袁世凯远比满清皇帝更难办?如果不推翻满清,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已经无比衰弱的皇帝根本无力再行专制了。而拥有最强大实力的袁世凯即便再有权力,在法律地位上仍然位于皇帝之下,推行专制显然是有阻碍的,更不用说以后的“称帝”了。推翻了满清皇帝,为袁世凯的称帝搬开了障碍。而随着袁世凯的暴亡,结合多年以来的反满仇恨宣传,以及暴力、暗杀的蔓延,中国一步步地走向了全面内战的深渊。三、对暴力的迷信使得革命的手段与民主宪政这一目标之间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当我们深入了解了清末的社会现实的时候,的确对满清政权的颟顸、顽固充满了绝望。一方面,这个国家饱受着专制统治的蹂躏,而另一方面理想的民主社会又是如此清晰,为何还要等待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是,人们很自然地期望通过暴力革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建立理想社会。然而,“世界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革命运动,无论开始时多么理想主义化,都以暴政统治告终。”暴力革命推翻一个又一个专制政权,却又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专制政权,而且这个新建立的专制政权比先前被推翻的政权更加专制。在英国,十七世纪的革命,推翻了专制的查理一世,而建立的政权却是更加独裁的克伦威尔。在法国,路易十六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宽厚的君主,他也正在恢复历史上的三级会议。然而,革命者根本没有耐心等待。暴力革命的结果却成就了一个更大的独裁者拿破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暴力本身的性质有关: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专制政权,无论多么腐朽,多么摇摇欲坠,也并不容易推翻。要推翻一个专制政权,你必须有相当强大的组织力量。革命的形势一旦展开,双方必然势不两立,处于你死我活的对立之中,其结果必然演变成暴力革命和军事上的对抗。而一旦发生军事对抗,军事斗争的规律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军事斗争中,民主必须让位于命令与服从,因为只有最团结一致的军队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团结就要有核心,就要有旗帜,而革命阵营中的最高领袖很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旗帜和核心。这样,革命者在他们追求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必须率先将自己弄成一个专制的队伍才有可能取得胜利。随着革命的进行,民主的理想越来越淡漠,世俗而现实的目标却越来越清晰:这就是夺取国家本身。革命胜利了,当他们面临着分配胜利成果――整个国家的时候,谁还想着当初的民主理想! 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将自己的领袖树立为团结的旗帜;他们一点一点地放弃自我,服从自己的领袖,从而将自己的领袖培植成全知全能的上帝。如今,革命胜利了,新的专制君主已经完全准备就绪,你还向他要民主,还要限制他的权力,怎么可能?晚清的中国民主革命者们显然并没有弄懂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真正的逻辑关系,他们仅仅看到了英国革命了,然后民主了;美国革命了,然后民主了;法国革命了,然后民主了。中国要民主,所以中国一定要革命。革命者们并没有充分地理解,在这些革命中包含的专制暴政倾向和实际历史现实,更没有注意到在真正建立民主制度之前,他们各自国家所进行的妥协协商的过程。从性质上说:民主宪政的原理是协商和说服;专制的原理是靠暴力压服。通过暴力建立民主宪政,从手段上看与其力图实现的目标之间是根本背道而驰的。四、对经济民主和经济平等的过度追求使革命的理想迷失,并为极权政治开辟了道路在思想上,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就有倾向社会主义和集权主义的基础。早在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被清廷驻伦敦使馆诱捕,后经友人的多方营救,才得以脱险。脱险之后,孙中山在伦敦居住了9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当时在西方流行的许多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1903年9月至1905年6月,孙中山再度游历欧美各国。1903年12月他在回复友人函中说:“所谓社会主义,乃弟所思不能须臾忘者。弟所主张在于平均地权。此为吾国今日可以切实施行之事。近年来欧美已有试行之者,然彼国势已为积重难返,其地主之权直与国家相同,未易一躐改革。若吾国既未以机器施于地,作生财之力,尚恃人功,而不尽操于业主之手。故贫富之悬隔,不似欧美之富者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则我之措施当较彼为易也。”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初识社会主义之后,对社会主义一直记挂于心中。从1903年同盟会成立起,孙中山就开始将“民生主义”视同社会主义来使用。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生主义》中提出:“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然后他接着回答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之上乘”是“共产主义”。人们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如同父子兄弟同处一家,各尽其生利之能,各取衣食所需,不相妨害,不相竞争,郅治之极,政府遂处于无为之地位,而归于消灭之一途。”孙中山到了晚年,则将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联系了起来。如1923年11月底孙中山在批评邓泽如等人的反共呈文中说:“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 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加之长期以来追求革命事业的一再挫败,当得知社会主义的俄国愿意帮助他组建军校,重组国民党以后,孙中山也就也自然地采纳了苏联的党国体制,军队体制。这样,辛亥革命的领袖就为中国随后进一步走向极权主义准备好了一切条件,只等着北伐,将一个地方独裁体制扩展到全国。&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36页。
独秀:《辛亥革命与国民党》,《向导》周报第87期,1924年10月15日。
蔡元培:《释仇满》,《苏报》于1903年4月11―12日连载。
沈寂:“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28页。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86页。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08页
《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458页。&[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5:20:55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7:37 &&
喜欢支持,欢迎回复。[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2:25:57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22:37 &&
美国这几天也发生类似利比亚的平民骚乱啦,几万人上街,汽车被砸,火烧城市,现场视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38:00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40:43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05:27 &&
说了半天就一句话:砖制度菜政府比无政府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8:33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9:04 &&
重新编辑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35:19 &&
姜文可是老毛的粉丝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2:55 &&
老毛的粉丝,也可以重新看看自己的观点是否需要修正。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36:46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41:16 &&
好好好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50:36 &&
顶一下<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UploadSmall//.jpg"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共 12263 次点击,44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192991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038 / 昨日发帖:24356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从《让子弹飞》中,我看到了什么?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子弹飞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