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法,在除法什么时候要加零零。

中药服用时间和服用方法,中药什么时候喝好、中药怎么喝(饭前喝或者饭后喝等),方剂的服法,药...
中药服用时间和服用方法,中药什么时候喝好、中药怎么喝(饭前喝或者饭后喝等),方剂的服法,药...
前面发了一篇关于中药剂量的文章(中药喝多少的问题),但是没有具体说中药方该怎么服用,药方什么时候服用好,不同的方子服用方法有什么不同和要注意的。在学习方剂学的过程中书上提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于是又发了这篇中药方服用方法等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医生开完药方,回家就忘记了药应该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了,什么时候喝中药最好,于是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很久但又不敢乱来;或者医生完全就忘记说药方要什么时候喝和喝药的注意事项了。这两种情况都很折磨人,这里这篇文章虽然不能说很全面,但是基本的一些东西还是有介绍的,以后大家不知道中药方该怎么服用时可以看这篇文章作为参考哦~(建议大家收藏此文或者打印出来)
方剂的服法
方剂的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服法的恰当与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清·徐灵胎于《医学源流论》中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因此,方剂的服用方法也应予以重视。兹就历代方剂运用情况,总结说明于下。
一、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宜在饭前1小时服药,以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宜饭后服用,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方药,宜空腹服用;治疟方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安神方药,宜在睡前服用;急证重病可不拘时间服用;慢性病应定时服用,使之能持续发挥药效。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的可一天数服,有的可煎泡代茶时时饮用。个别方剂,古人对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鸡鸣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效果较好,可参考运用。
前人有些服药论述,是考虑病位的上下远近,从有利于除邪和养生而论,亦可供临床参考。如《千金要方·序例》记载的“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胸膈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满而在夜。”以及《医心方》载葛仙翁曰:“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生之药,以食后服之。”
二、服药方法
运用汤剂,通常是1日1剂,将头煎、二煎兑合,分2次或3次温服。但特殊情况下,亦可1日连服2剂,以增强药力。散剂和丸剂是根据病情和具体药物定量,日服2次或3次。散剂中有些可直接用水送服,如七厘散等;有些粗末散剂,可加水煮沸取汁,如香苏散等;还有些散剂是用于外敷或掺洒疮面,如生肌散等;亦有作为点眼或吹喉用的,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各种丸剂都可以直接用水送服,至于其他不同剂型,可参考制剂情况及方药功用酌情而定。
针对不同情况,前人还总结出一些汤剂的经验服法。如服发汗解表药,宜趁热服,药后还须温覆避风,使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但有时寒热偏盛、阴阳离决、相互格拒,出现服药后呕吐的情况,如系真寒假热证候则宜热药冷服,系真热假寒证候则宜寒药热服。此谓反佐服药法,即《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说的“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若见服药呕吐者,宜先服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饮的方法。对于昏迷病人及吞咽困难者,现多用鼻饲法给药。
使用峻烈药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先进小量,而后逐渐增大,至有效止,不可过量,以免发生中毒。《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说:“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明确提示毒性药的运用规范。总之,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能来决定不同的服法。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服法讲究!零食也能让你边吃边瘦!(全文)
我们的势力巨子诠释是:人体中调节消化与新陈代谢的心理布局很复杂,少餐但每餐多吃,身体在一次内获得的热量就会超乎所需,乃至无法把所有从事物中获得的能量耗损失落。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就成为脂肪。
不外,零食并不是人人都适宜吃的。凡是无法抗拒那些有损健康的食物者,都不该该吃零食。其实,我们大大都人都可以经由过程吃零食来节制体重和增进健康,但须遵守以下四项由营养专家建议的准则:
1.颠末加工的零食应少吃
长久以来,营养专家一向警告说,很多颠末加工的零食都只能供给无用的热量,完全不含必需的营养料。不外,也有一些颠末加工的小吃是常吃无妨的。营养专家赞成以下两种:一是脆饼干(最好不加盐的),因为这种饼干是烘制不是炸的;二是爆玉米,这种食物热量小,纤维多。
2.小心选择零食
专家说,若是你的零食共同你的营养需要,便可从零食所含热量中得益最大,如选择切成小片的肉食、家禽和生果、干的早餐谷类食物,以及稍微煮过的蔬菜和牛奶成品。
3.吃零食时间要得当。 &你应该为肚子而吃饭,不是因为时钟告诉你用膳时间已到而吃!美国芝加哥市西北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研究员莫克说。《奔波饮食》一书的作者、营养学家艾美琳解释说,你吃东西后4-6小时,肝脏便会耗尽所储存的碳水化合物??一种被人体转化为血糖的食物。这时你便会感到疲倦、甚至可能觉得头痛。如果想一天到晚都精力充沛,切勿连续5个钟头以上不吃东西。
美国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下午吃点零食还可增进脑力。研究人员说,吃下午点心的最好时间,是3点到4点之间。
4.吃零食与运动双管齐下。 专家说,既做运动又吃有益健康的零食,是效果理想的方法。这两者都有助于控制食欲、增加体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每当你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时,消化过程会把其中大约10%的热量消耗掉。
本文来源:优体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0677条
评论10669条
评论2499条
评论1321条
评论1199条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零基础上班族自学一战司考通关
查看: 18946|
评论: |原作者: 乌青块格格|来自: 学法网
  关注微信(微信号:xuefa5)司考动态、、资料等信息为您免费推送!
  前言:
  要是有玻璃心觉得题目取得太炫耀请点击右上的红叉,考分中不溜,没什么好拿来现世的。我在备考之前一直搜索学法网上与我处境类似的过关心得,这样起名纯粹是为了方便有需要的同仁,要找茬、泄愤、报复社会的,请自便。
  --------------------------------------------
  成绩公布已经将近三周了,但最初的喜悦似乎所剩无几,留下的只有对漫漫前路的感慨及继续奋进的决心,忙里偷闲乘着空隙,记录一下这段开始淹没在回忆里的时光。
  先介绍下大概情况:
  总分384=105+111+87+81,卷四比较渣,完全是自己作的,下文会说到。
  工作4年+,现在一家外资集团公司,工作虽不忙但也没有闲得发慌。本科毕业于上海一所二流的一本学校,主修经管这样的狗皮膏药专业,有一个辅修的经济法学位,但要说有法学基础的话,那还不如夸口自己会跳大神来得现实。大学上课是什么样的情况自行脑补就可以了,欢迎类推辅修课现场,反正我是在辅修时看完了一整套阿加莎克里斯蒂。
  工作年限不长,经历相对于周围差不多背景的同学来说,略微坎坷了些,但由于没到励志的程度,所以略去不谈。考司考的主要契机在于某天的一个猎头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去日资事务所试试看,我对自己的日语和所谓的法学学位都很心虚,加上刚刚找到现在的工作,一口回绝了,但的确是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以至于职业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凸显时,综合自己性格、已有优势、未来远景规划等,我开始意识到,这未尝不是一条出路。(为了信仰、为了正义、为了国家命运而投身法律的板砖向我飞来吧!!!)
  2012年9月中旬,我在亚马逊上订购了指南针法条(后来也没看几页),正式开启了司考的序幕。
  总体而言,司考的复习遵循先民刑后程序的原则,民法及刑法需要理解的内容很多,对于零基础的考生,个人认为无论从什么时候着手都不嫌早,特别是如果不想最后阶段一天10+小时的话。当然,这里面也有个宿命论: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后一个月都是会发狂崩溃的。大家调整好心态就行了,没人会好到哪里去。具体而言:2012年9月至今年4月结束民刑及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此后至7月中,完成了商法、民诉、刑诉,剩余两个月便是集中火力看卷一。
  -------喝茶远目追忆往昔的分割线-------------
  刑法:(民刑之间选一个更有兴趣的开始),用韩友谊的课件,尽管这次考试之后,他的答案与司法部分歧较大,但瑕不掩瑜,韩友谊口才不错,讲课妙趣横生,听得人兴高采烈,非常帮助理解,很容易竖立兴趣。当然,每个老师都有人点赞有人拍砖,在这里顺便表明下我的态度,在司考培训界,能够竖立口碑的老师无不是在这个圈子里浸淫数十载的,每一个部门法,能够跟着一个老师从头到尾的吸收几轮,对付考试绰绰有余,最多补充听一个其他老师,千万不要朝三暮四,不同的老师课件、讲解顺序都会有差别,把心思白白浪费在这上面,对于司考这种纯粹是用时间堆积出来的考试来说,无异于自戕。刑法大概用了两个月细细听完了,没有特别找题目做,完全跟着讲义走。
  民法:有口皆碑的钟秀勇(来人啊,上十个赞!!!)老钟讲课的特点就是细致,尽管语速超慢,但完全无损风采,其个人魅力尽显。但民法一开始的基础理论,真是看得我满头大汗,很难理解,足可见我在辅修课上真是很用心地在跟波洛先生及马普尔小姐神交啊!!!不用问我后来是怎么克服的,因为我也忘了,我真的是不记得到底翻来覆去听了多少遍老钟的课件,从十一月开始,到2013年春节过后不久,我都在听音频,看民法60讲做笔记,反复琢磨讲义中的,在挫折感与自我激励的交替中,完整细致地过了一遍民法。
  行政法: 2月中下旬开始,徐金桂,从头到尾只听过他的课,没法比较,但行政法没有成为我的心腹大患。徐老师本身讲课很有意思,我在电脑上放音频时,我妈也会在一边听,常常给逗得哈哈大笑(诶&&我妈笑点比较低也是事实啦),总之,按徐老师的思路,理清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后,这个部门法的确so easy(今年行政法大放水,但近年来的行政法的确有越考越简单的趋势,大家可以通过分年真题做个比较,徐在微博上说2014年的行政法考试内容不会有大的改动,但相关法案的确在酝酿修改,对于2015年的考生来说,可能会正面遭遇),当然,要在考试中得分的话,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强化记忆细节才能做到的,这一点不光是行政法,司法考试中的所有科目都是如此。
  ------------四月实体法基本告罄,学习其他部门法的同时通过分类真题温习实体法------------
  商法(请区别于无趣、零散、机械且没人愿意讲的经济法):走了点弯路,一开始听张海峡,据说此君不讲荤段子后授课水准呈自由落体的速度下降,我没听过之前的,但2012年的确是讲的很粗放,听完课心中大喜:内容好少!!!一看真题全傻眼。于是,速度换了鄢梦萱,很适合讲考试的老师,每个点都很到位,缺点就是讲课比较沉闷,但考虑到已经四五月间了,还有诸多部门法没动工,就不苛求了。商法谈不上难,但由于离实际生活较远,需要一定的商业基础概念,入门稍稍有些费劲,找到门道之后,可以发现近年来的商法真题都比较送分,基本概念厘清之后,得分还是比较容易的(当然,2013年的商法个人感觉有点变态,可能是没掌握扎实加上卷三时间比较紧张的缘故)
  民诉:六月开始,郭翔课件。现在想来民诉真是很奇葩,在开始听课时,根据课程进度做分类真题。郭翔说把他的讲义背十遍70分民诉拿65分没问题,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拼命研读那本40来页的讲义,一开始也的确见效神速,做往年的真题完全草割,又快又好。但不知道是不是今年碰上民诉新修的关系,考试的题目完全变了个套路(也可能是我那天状态不好,反正第二天考的两张卷子都没及格)。不过我也不会因此说郭翔是个骗子,相反,听到他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我就笑地不行(&类个包工头哇,子有一条红色类裤,你说你要不要对他先予子行啊?&;&到时候你当了律师,法官不帮你你怎么办嘞?找个失足妇女,请法官去小黑屋里聊聊,那你干什么呀?你要不要也找个失足妇女聊聊天啊?不要了嘛,干嘛跟自己的钱过不去?你就坐在外面打打灰机呀!!!哎呀,我真搞不懂,微信上那些人是怎么打到几百万分的呀??&O(&_&)O哈哈哈~)。同样的,我也要表明下关于老师授课与最后成绩关系的态度,我很反感有些人动辄就将责任推到老师身上,例如XX不行的,我因为上了XX的当丢了分。真的很好笑啊,不说你自己是学法律的,只要你心地纯良就不会说这么荒唐的话,考试是谁在考?你自己学业不精丢了分,怪的了别人么?司考培训名师就这几个,每年都有人过有人没过,怎么解释?司考的范围如此宽泛,本就不存在捷径,如果一定要说有技巧的话,恐怕也就是弄清题目背后的逻辑,揣摩出题人的思路了吧,这些东西是别人教不了的,只有自己不断摸索,通过大量真题培养感觉才可以,所以还是那句又老又酸的话:书海无涯勤作舟。#p#分页标题#e#
  刑诉:七月上旬开始,由于修订,2013年的刑诉内容扩充了很多,不论陈少文还是杨雄的讲义都厚得让人没法直视。在刑诉复习中,我也抓瞎了一阵,个人认为刑诉的难度在于命题的不科学,总是玩很无聊的文字游戏,例如&可以/应当&等。这样的题目出得既愚蠢又没有意义,但已时值7月,想着还有卷一没有开动,简直忧心如焚,这个阶段说放弃?开玩笑,我已经坚持了八个月好吗?只能&眼含热泪强忍悲痛&(老钟语)硬着头皮听课件。开始听的是陈少文,过了一遍之后很多地方还是模模糊糊,就换了杨雄又听了一遍,后来发现其实跟老师没有很大关系,这门课就是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才能慢慢上手。开始不断地背讲义,从最开始一遍要花一周,到九月间只要几个钟头就能过一遍,期间的辛苦真是如人饮水(补充一下,陈少文2013年编辑了一版精华讲义,每一章内容后就有历年相关真题,大概有150页左右,学起来很方便,至少比带着很多书要轻松多了)
  另,稍微点评下陈、杨两位老师:
  很多人都说陈少文上课风趣幽默声音有磁性,但很可惜,我跟他笑场对不上,他的笑话只会让我满头黑线(诶&&那个&检察院内部就是个洗衣机,东西放进去就咕噜噜噜噜&,&韩国人说话音调是上扬的,sinei~~~&听得我快石化了),声音磁性什么的,我本身不是很感冒;
  杨雄的语调实在不喜欢,忽高忽低,有点呱噪;
  不过,以上两点都是针对授课内容以外的评价,完全主观仅供参考不喜绕道,就课程内容本身来说,刑诉就是一个字&背&。由于刑诉大修,关于真题的价值两位老师也持不同看法,大家在复习时建议适当折中一下,不做真题没有题感,不了解陷阱可能出现的地方是相当危险的,但也不要太拘泥于真题,掌握思路即可。2013年陈少文没有出模拟题,他在微博上推荐了杨雄的模拟题,我也做了,感觉是杨雄的风格比较接近司考,在细微之处大做文章,力求考生对每个概念都要了解地很清晰,但也有个弊病就是他的题目里很多是他上课提到过的东西,有些是完全针对上课内容的,所以参考性不大,如果认真听他的课件,做他的题目正确率还是可以的。
  --------卷一也是一个大坑好不好???七月之前还真没法填---------
  从七月下旬着手卷一,分科讲:
  三国:杨帆课件,一开篇就会帮大家理顺国公、国私、国经的复习要点。简而言之,前两者偏记忆,区别是国私对细节的把握要求更精确,国经相对而言需要更多的理解,但总的来说三国法还是比较好拿分的,讲义也很薄,几个小时就能过一遍,这样的科目建议每天看一下。(题外话:今年的三国难道跟往年差很多啊,我是做得糊里糊涂的,都没空冒冷汗,但再次重申,不管老师讲课到什么范围,自己课下的功夫花再多也是应该的,只有这样,才能应付得了各种变化,要是每个老师都料题如神,那还考什么试)
  经济法:买了一本卷一突破100分,其实哪个版本的都差不多,我一直觉得要把考试的希望押在某本书、某个人上,都是很不靠谱的,不管哪本书,细细背一遍,就上吧。
  法理:杜洪波(据说各个法理老师都差不多,杜上课也自嘲,这门课很鸡肋),都是很抽象的概念,一开始也没法上手,后来就用笨办法,每天读半个钟头,其实也不太明白,但很神奇的就是慢慢会了,说穿了就是感觉吧。陈景辉、淳于闻也都有授课,大家自行选择。
  宪法:各种会议召开时间、主要内容这类我是完全放弃了,私以为意识形态过重的东西以后应该会慢慢淡化吧(完全个人愚见不要当真啊)。宪法也的确头疼,但大家可以看下历年真题中题目分布,可以大致判断出哪些部分更重要,而且也的确有些题目是重复的,没什么好办法,就是不断重复,实在记不住的就算了。耐心点,宪法内容无非是制度规定,再难能能得过民法、刑法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据说每年都以大佬的讲话主旨作为标杆,2013年是依法治国,主要是在卷四第一题里考查,大家注意临近考试时老师发布的课件,我看了任海涛、陈璐琼,各家内容都差不多。卷一选择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应该问题不大。
  法制史:抓粗线条,太过细节的就放弃吧,我是把历年真题翻出来背了一通(历年考点重复蛮多的),横下一条心,要是考了超出这个范围的,就用常识解决算了。
  法律职业道德:同上,背真题,但同时注意理解一下大致思路。
  卷四(学渣感言,大家吸取教训,我尽量不写自己的心得免得误人子弟):心中的痛啊,很早就知道卷四是一定要花时间练习(我指的是用笔写!!!)从七月开始,迟迟未动笔,一直拖到了八月底,很快地听完任海涛的卷四,自我感觉好像不怎么难,大致了解了卷四需要注意的是一头一尾两道题,但实际上真正动笔写得很少,可能只写了五六道吧,所以考试时第一题还能看,最后一题我是写着写着自己都意识到偏题很远了,不知道该怎么抓论点,套哪些理论,只能尽量联系材料,竭力讴歌祖国母亲,写完后提前半个多小时就交卷了。完全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只是把我走过的弯路告诉大家,希望不要重蹈覆辙,至于老师推荐,我也没什么体会,貌似讲卷四的每个老师都有人痛骂,大家自求多福多烧高香吧。
  ----------差不多就这么点,后面还有些废话的分割线-----------
  我至今还记得刚开始弄经济法时的绝望,离考试已经越来越近,看过的科目一个也不能丢,民法、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商法、民诉、刑诉、三国,有些要每天看,有些隔三差五地还是要翻一下(如刑法总论中的刑罚论⊙﹏⊙b汗),再看到宪法、法理,每天神经紧绷,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一年前着手复习时的信心满满被一摞一摞的书和讲义击得粉碎,常常胡思乱想,情绪也忽高忽低,往往是看着书就莫名地焦虑起来,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了。我一度认为只要准备够充分,怎么会为考试担忧,但现在明白,对于司考,是无法准备充分的,老钟说&司考谁都是猜,听课只是帮助你猜的更准一些而已&当时以为纯粹笑谈,临近考试时每每想到只能摇头苦笑,如此宽泛的考试范围,对我这样的泛泛之辈而言,确是已近极限。
  以上都是我对考试中各个部门法的复习心得,故意说得比较宽泛&&是的,故意的,后面才是精华总结,对那些没耐心的人,我才不会告诉他们哪!!!#p#分页标题#e#
  1、司考跟智商无关,99%的时间堆积+1%的合理安排,后者的重要性超越前者
  一定要注意整个战线上的时间分布,根据科目的不同进行安排,卷一的内容以记忆为准,但强度较高,适合放在后期,但也别太晚了再动手,否则压力很大。分配好了大模块之后,尽量按照计划走,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时调整,千万不要脱离书本太久。
  2、 时间是挤出来的
  我是上班族,复习的一年中还经历了新房装修、办酒席等事项,婚后每天都是自己做晚饭,大块的时间非常少,基本都是早起看书,上下班路上听音频巩固,上班间隙上学法网做真题,再加上晚饭后到睡前2个多小时整块的时间,手机上能做真题,排队等车饭店等位各种间隙一分钟都不放过,当然了,这样的后果就是这一整年都没有一天能过得轻松无压力,不管去哪都会塞一本书在包里,信号不好不能做题就拿出来看。
  3、 真题!!!真题!!!真!!!题!!!!!!(分类+分年)
  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没有做过除真题外的任何题目。一开始完全跟着老师的讲义,上面出现的真题就听讲解分析,等自己看书巩固时,就根据上课的内容,做对应章节的真题,由于有学法网题库,对于复习过的科目也会不时的反复做。七月中下旬,开始分年真题。分年真题主要是接近实战,培养手感。我在浏览前辈的过关心得时一度十分纳闷,为什么要反复做真题?一共就十一套题目,做多了不怕背下答案么?后来才明白,这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即使到7月开始做分年卷子,自己反复做了好多遍的真题,一样会错,所以做几遍都不嫌多。
  4、 复习几轮不重要,重要的是别忘记已掌握的内容(个人观点不喜绕道)
  不用刻意去数或者限定几月到几月复习第一轮,我的总体时间安排已经如前文所述,大家千万记住,这并不是说我在后几个月中就不看原来的东西了,看商法的同时继续巩固实体法并做真题、看诉讼法时也没有停止前面内容的复习,所以越到后期任务越重,但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所花费的时间是越来越短的。比如,我一开始对民法完全不懂,边哭边做笔记,花了两个多月,但随着后来不断巩固(通过真题),大部分内容已经掌握,只要看不甚了解的部分即可。所以,我其实是根本不记得到底复习了几轮,只要还有不明白的,那就继续看呗。
  5、 调整好心态,再苦再难咬牙坚持下去
  想放弃吗?那之前的心血岂非白费了?要继续吗?前路&&真的有前路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吧。在没有走到最终那一步之前,请千万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场体力、心力的综合考试(是的,没有智力)
  6、参考书简谈
  分类真题+分年真题(法律出版社):一定要两种都备齐,理由前述
  三大本:后期买过,原计划是拿来看卷一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时间,到冲刺阶段,能抓住某一本资料完完整整背下来,都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指南针法条:一开始就买,可惜没怎么用,看经济法的时候曾经想过要背,但最终还是没来得及
  民法60讲:边看边做了笔记,大概看了2/3,看得时候处于小白状态,分辨不出好坏
  刑法攻略:有口皆碑的通关好书,很奇怪我是完全无感。司法考试中用的无非就那几本书、几个老师,没有最好最不好,只有最合适,所以初试的同学不妨买来一读
  7、 音频
  一开始就在某宝上花了80+买了个账号,优点是齐全,有各阶段各学校各老师的课件,不用自己花时间再找;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更新速度可能会慢于自己的节奏,所以有时候我还是上学法网自己找点补充。
  --------------------后记--------------------
  考试的准备基本就是这样了,那两天注意休息,调整好心态,实际上也就是来一门做一门,不要多想就是了。另外有几个小问题,也一起分享下:
  1、考前、考后短信:其实没写的必要,大家都读过书的人,纠结这个问题很没意思
  2、估分:94+90+答案抄串了没法估+90& VS& 105+111+87+81,不要再争论有没有加分了,这么多老师已经说得很清楚,司考分数线只是名义上的,实际是讲通过率,看到这么多人引用各种朋友、同学、自己的经历来论证每年会加/减多少分,真的好心痛,大家省点力气好不好???你要做的就是考出自己最好水平,后面的事不是你能控制的。
  3、考试中:一定注意答题卡顺序,读题做题是很紧张,但也千万请留神。我是很久没有考试了,感觉涂卡不太顺手。卷三看错时间了,慌慌张张中往准考证上抄答案时抄串了,导致对答案时,一下子崩溃了,胡思乱想觉得自己一定把答题卡全填错了,好几天都沉浸在想一头撞死的决心里,那种感觉真的很差啊,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从11.22号知晓成绩以来,已经去面试了几家事务所。年底招聘市场相对冷清,自己还是比较看重这些机会。当中遇到过极不靠谱的,想来还是年后要继续努力。上海这个地方,什么都不缺,任你是怎样的精英也得摸爬滚打一阵,何况平庸如我者更是数不胜数。
  目前的想法是能找一家公司化运作的律所,我的目标并不是一年后取得执业证,对于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来说,一本小小的证书说明不了什么,希望若干年后可以从事涉外的公司业务,这就需要相当的法律功底、过硬的法律英语,最好还能发挥自己日语一级的优势,每一种技能都需要刻苦打磨,这样看起来,现在的自己,仅仅是拿到了一张入场券而已。
  罗列部分最近购入的书籍,期盼能与大家交流:
  法学理论类(司考是囫囵吞枣,应付着考,回头看大家的着述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
  梁慧星:《裁判的方法》
  实务类:
  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之道:新律师的必修课》
  读物类:
  彼得萨伯:《洞穴奇案》
  易胜华:《别在异乡哭泣&&一个律师的成长手记》
  --------------------真的是最后了-----------------------
  对于考试而言,过了都说不难,没过哪怕差一分都难到天上去,不要盯着全国通过率发慌,关注自己手头的事情,制定的计划是否有完成?真的拼尽全力了么?没必要向别人抱怨,只有你自己才了解过去的每一天是不是都全身心投入了,司考最终的意义不止是一张A证,而是实现了超越自己后再无所惧的气概,愿有心人来年顺利通关。原文《》
  更多:,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学法网免费司考题库(众多高分通过司考的考生强烈推荐,精选上万道司考,带详细解析,自动错题记录、排名等功能,司考题库地址
  =热门推荐=
  1、关注学法网微博
关注最有价值的法律、司考、律师资讯!
  2、手机微信关注学法网(微信号:学法网 或 xuefa5)法律、律师、司考资讯随身带!
  3、让您不再错过最有价值的司法考试信息,【】司考最新信息!
  版权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 学法网
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刚表态过的朋友 ()
学法网【今日推荐】 /1
接触说,插入说,内射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