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扶贫攻坚战困难攻坚战

以时不我待的精神 打好集中化解攻坚战
本报讯(记者 郑甜)
10月10日上午,省委政法委组织召开继续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会议。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若海出席会议强调,各级政法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化解信访积案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总结借鉴前一阶段集中化解积案的成功经验,因案施策,多措并举,围绕息诉罢访目标注重解决问题,注重源头治理,注重化解效率和质量,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满意,全力以赴打好集中化解攻坚战,进一步落实化解责任,加大组织保障力度,为维护海南和谐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贾东军,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诚,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黄卫国,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蔡兴教,省委群工部副部长、省信访局副局长王青,省高院副院长张光琼,省公安厅副厅长彭忠学,省司法厅副巡视员崔永福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蔡兴教主持。
肖若海在会上指出,去年3月中央政法委部署开展清积评查工作以来,我省各级政法部门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顺利完成了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今年上半年实现积案基本息诉罢访的任务,为信访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政法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促进了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思想认识到位、群众感情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只要把依法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教育、情理感化、困难帮扶结合起来,只要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绝大多数疑难积案是可以化解掉的。对此,我们要坚定信心,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我省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工作的新局面。大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公正执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干警进行一次深入动员,克服畏难思想和厌战情绪,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化解工作紧张有序、扎实深入地向前推进,要真抓实干,及早谋划,周密部署,落实好核实确认、集中化解的责任和措施,全力维护海南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海南良好投资环境,保障和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肖若海要求,各级政法部门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认真总结借鉴前一阶段集中化解信访案件的成功经验,紧紧围绕息诉罢访这个目标,注重解决问题,注重源头治理,注重化解效率和质量,全力以赴打好集中化解攻坚战,坚决完成中央政法委交办的任务。一是因案施策,多措并举。对涉及执法不公的问题,继续运用严格的案件评查办法来化解;对穷尽措施、当事人仍不信服的案件,运用公开听证的办法来化解;对那些因长期破不了案或执行不了而导致困难的当事人,因常年上访而致贫的当事人,以及诉求虽然不完全合理但生活确实困难的当事人,运用帮扶救助的办法来化解;对那些心里有怨气、思想有“疙瘩”的信访群众,要运用沟通交流、情理感化的办法来化解;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信访案件终结机制,对已经过案件评查、公开听证、审核备案、回访告知、落实稳控“五个必经程序”,而且做到了问题解决、责任查究、困难帮扶、思想疏导“四到位”,仍然无理缠访的,要敢于依法终结;对非正常上访、违法闹访,既要依法严肃处理,又要把法制宣传和教育引导贯穿始终。二是沟通衔接,上下联动。进一步健全信访案件的多元化解体系,抓好帮扶救助工作,上下联动,解决好省内访案件,各级政法机关要采取明察暗访、蹲点督办、挂牌督办等形式,加强检查督促,推动化解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要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满意。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进一步推动政法部门的群众工作,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工作,努力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不断满足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要以解决上访群众诉求为抓手,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要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不管案情多么复杂、问题多么棘手、都要不厌其烦、全力以赴地解民困、化民怨、依法维护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那些“骨头案”、“钉子案”,绝不能简单地以“民怨法律依据”或“法律手段穷尽、法定程序走完”等为借口而搁置一旁,一定要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深入到群众中去,地听取诉求,面对面地分析原因,面对面地落实措施,统筹解决好群众的法律问题、思想情绪问题、实际困难问题。四是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各级政法委及政法部门要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解决问题与严格执法并重、化解案件与机制建设并举,努力实现信访形势的根本好转。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推进“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肖若海强调,各级政法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化解责任,加大组织保障力度。各级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解决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组织,狠抓落实,继续坚持领导包案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参与包案,亲自接访,亲自督办,亲自解决,努力实现息诉罢访,为广大干警树立榜样,增强信心。要多方筹集,强化经费保障,要加大涉法涉诉救助资金保障力度,下决心解决上访老户的生活困难问题,尽快实现息诉罢访。要加强涉诉信访队伍建设,强化人员保障,要把化解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执法考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要标准,强化责任保障。
会议传达了全国继续化解信访案件交办会议精神,通报了我省集中化解信访案件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负责同志作了发言。
作者:郑甜
(本文来源:南海网-法制时报)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79776条
评论144830条
评论120586条
评论116610条
评论111226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抓好当前工作 谋划好明年发展坚决打好应对困难和挑战攻坚战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抓好当前工作 谋划好明年发展坚决打好应对困难和挑战攻坚战
  本报讯 (记者杨 凌)12月1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在省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抓好当前工作,谋划好明年发展,以更加蓬勃向上的姿态、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坚决打好应对当前困难和挑战的攻坚战,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副省长史济春、秦玉海、张大卫、徐济超、宋璇涛、刘满仓,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出席会议。各位副省长分别就2008年分管工作完成情况及明年工作安排作了汇报。
  会上,郭庚茂首先针对今年后一个月的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他强调,要保持清醒头脑,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工作,突出抓好“三个落实”,努力使全年工作有一个更好的结果,为明年发展打下基础。一是要抓好“扩内需、保增长”措施的落实。要抓好重大项目的储备策划、跟踪落实、建设开工等工作,增强投资增长的即期拉动作用。要引导消费,确保一系列扩大收入、促进消费的举措落到实处。要强化服务,深入基层和企业,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要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对照各自的目标任务逐项分析,进一步加力使劲,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三是要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要对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政策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政策都能得到正确、及时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将政策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让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政策、运用政策,发挥政策预期效应。
  在明年政府工作的谋划部署上,郭庚茂要求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要立足于应对挑战。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千方百计努力实现。要在科学辩证判断形势的基础上规划明年工作,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力争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要集中全力应对挑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这个头等任务打一场攻坚战。(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二是要着眼于推进跨越。在困难形势下,省委确定的加快“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不能有丝毫动摇。规划明年工作,要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把扩大内需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要把抓好当前工作与打基础结合起来。三是要突出真招、实招。在产业发展、中原城市群发展、农村改革发展、改革开放、改善民生等方面,都要着力在拿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工夫,确保政策制定准、落实快、收效好。四是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要学习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真正深入到基层了解掌握真实情况,避免盲目决策。在项目决策、投资安排、项目实施等方面,既要加快进度,特事特办,又要履行程序,合法合规,充分论证,科学决策。
  郭庚茂最后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两转两提”,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分步推进,使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两转两提”;要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工夫,进一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要建立健全“两转两提”工作考核机制,建设责任政府,提高执行力,取信于民,树立党和政府的权威。
  省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中央驻豫单位、省委有关部门、省人大、省政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有关企业等负责同志列席会议。②7
电话:010-以硬作风打好发展攻坚战
4月7日下午,湖南省政府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形势,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部署下阶段工作。杜家毫说,在新常态下,靠的是智慧,拼的是环境,硬的是作风,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提高能力、踏实工作。(4月8日红网)
伟大事业起航源于伟大理想,伟大理想变成现实则需要优良作风来保证。好的作风会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坚强的战斗力,反之则会带来不良副产品。干部作风建设历来也都是党的建设重点,习近平就曾多次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甚至于改进作风与推动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也只有不断改进干部作风才能推动地方发展。
作风要改进,坚守底线是前提。这是因为,不管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应守住底线。对于作风改进而言,党员干部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按法律、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守住廉洁从政这一底线。而在湖南如何发展这一问题上,全省上下也应做到不踩政策边线、不打擦边球、不拼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湖南省长杜家毫明确看到了这一点,已在无形中夯实了湖南跨越发展底气。
作风要改进,主动出击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这里,“创业要实”与“主动出击”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换句话说,就是要推动湖南发展,党员干部就必须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而不是畏手畏脚碌碌无为。
作风要改进,保证落实是关键。有道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小康湖南建设,徐守盛、杜家毫等湖南主政者就都曾多次强调要主抓落实。而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际,更倒逼着湖南上下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要想方设法确保中央、省委的各项决策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
作风要改进,实事求是是保障。毫无疑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障。若我们“坐着火车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小康湖南效果就将大打折扣。而今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三大战略”时,湖南更应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如今在跨越发展关键时期,湖南上下更应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认真抓好当前各项工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对发展前景有信心、对推进工作有把握、对克服困难有办法,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硬作风打好发展这场攻坚战,于真抓实干中实现小康湖南。(雪花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全面打好教育提升攻坚战
本报讯 近日,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波就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当天,张海波先后来到南明幼儿园、水口寺小学以及贵阳市二十一中,实地查看校园环境和硬件建设,详细了解学校管理运行情况以及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张海波指出,虽然全区教育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南明教育还存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仍未改变,教育供给水平总体不高;激励各个学校自主发展、提升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打造南明教育特色化、精准化、品牌化的“自有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不足和缺陷。全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要进一步增强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责任感,把问题变为工作的抓手,把困难变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把薄弱环节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全面打好教育提升攻坚战。
张海波强调,要准确把握全区教育发展的战略和定位,更好地发挥教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激发教育活力;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优化教育结构;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教育风尚;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拓展教育资源;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教育公平。要抓好南明教育领先的趋势和创优的机遇,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在教育均衡上下功夫,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全区教育工作者要发扬锐意进取、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优良传统,推动全区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教育事业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袁娟 庄品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举全系统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聚焦国土资源部《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
| 作者: 李 响 |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6月2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主持召开2012年第17次部长办公会。
  这次会议,因一项《意见》而显得意义非凡。
  在这次部长办公会上,审议通过了《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针对国务院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在土地政策、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三大方面,提出了18项具体措施。
  毫无疑问,这项《意见》的出台,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了福音。
  据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整合了国土资源部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和试点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与国土资源部此前针对国家贫困地区出台的所有支持政策相比,这次出台的《意见》力度最大,覆盖范围也最广,足以看出国土资源部为了贯彻落实去年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的决心。
  新划定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规划纲要(年)》,我国在扶贫开发事业中取得的成效,举世瞩目。
  如今,整个扶贫工作正在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刚刚步入新阶段,中央就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密集而持续。
  去年底,中央就扶贫开发工作连续召开三次重要会议。先是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都作了重要讲话;紧接着,12月1日召开了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在这两次重要会议之前,11月1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
  再往前追溯:2010年1月,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同年5月,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7月,西部大开发工作会召开。这三次重要会议,均与扶贫开发工作密切相关。
  可以看出,这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和重大部署的紧锣密鼓,再一次打响了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攻坚战。
  而这一次攻坚战的主战场,被定在了新划定的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以及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
  早在去年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中,中央就已明确,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此后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重申,这些地区是扶贫攻坚主战场,是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温家宝总理也在讲话中明确,贫困问题是综合性的,既表现在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困难,也表现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因此,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一项重大决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中央的这项重大部署中,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并迅速地参与进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国土资源部成为乌蒙山片区联系单位,承担起沟通协调,以及统筹研究、指导和帮助地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合力推进《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重任。
  今年年初,为发挥国土资源部门的行业优势,把连片特困地区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土资源部将研究制定《意见》列入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发挥部门优势、坚持行业特色,是国土资源部门积累出的好经验
  《意见》出台的意义,比较官方的说法为,&对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土资源管理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关联度、耦合度越来越高。如果从这样的背景来看,这话说得并非冠冕堂皇,而是实实在在。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土资源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支撑各行各业,这在贫困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土地综合整治、地质找矿、地灾防治、矿山环境治理、找水打井等工作,对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这正在不断被实践所证明。
  另一方面,在贫困地区,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探索空间也较大,在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国土资源部门大有可为。
  这样的认识,在国土资源部上下已成为默契,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党组的高度重视。从国土资源部的一系列动作中,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布局,确定了工作任务、阶段工作安排、预期成果和责任单位,并由部办公厅按月督促检查。同时,调整充实了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2家增加到21家,加强扶贫工作力量;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季度汇报制度,部长办公会每季度听取一次扶贫工作汇报。
  在如此坚实的工作基础之上,为了响应中央新阶段扶贫工作号召,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2012年年初,国土资源部就已将研究制定《意见》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随即组织了深入调研。
  1月17日~19日,在农历壬辰年春节来临前夕,国土资源部派出由8个司局和3个直属单位组成的3个调研组,分赴乌蒙山片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开展调研。三个调研组宵衣旰食,扎扎实实地了解到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和需求。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在3个调研组形成的调研报告中,无一例外地反映了贫困地区希望国土资源部门对本地区在政策上给予扶持的期望和请求。例如,云南省请求在土地政策上给予倾斜扶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向片区倾斜;请求在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上给予乌蒙山片区重点支持。
  赴贵州省调研组的调研报告中也写道:&建议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等方面,加大对贵州的倾斜支持力度,支持贵州健全并落实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支持创新土地利用方式。&
  实际上,发挥部门优势、坚持行业特色来开展扶贫开发,正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坚持了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积累出的好经验。
  在今年初召开的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暨赣南扶贫25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徐绍史部长总结了国土资源部门在扶贫开发中形成的几个好经验。其中,发挥部门优势、坚持行业特色是很重要的一条。
  &从职能出发开展的地质矿产勘查、土地整治、地灾防治、找水打井等工作,在扶贫开发中很好地发挥了杠杆作用,撬动了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年来,我们以这些工作为切入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给予政策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加大现有资源的发现、整合和节约集约利用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例如,通过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分析土壤元素,扶植了赣州的脐橙产业;通过稀土开发整合整治,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资源综合节约利用水平,维护了国土资源管理秩序。&部长的话,语重心长。
  这些好的经验以及充分的调研,为《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土资源部的部级领导,亲自深入贫困地区展开了密集调研
  为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在派出各路调研组的同时,国土资源部的部长和副部长,也身先士卒,亲自深入贫困地区,展开了密集调研,以了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意见》的出台作好充分准备。
  2月23日,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上,徐绍史提出,要动员全系统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国土资源部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他要求全系统坚持扶贫开发、区域发展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相结合,在开展扶贫攻坚的同时,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创新。
  乌蒙山片区启动会结束后,徐绍史随即带队到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对乌蒙山片区、武陵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区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地调研,了解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
  3月2日~12日,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制度供给&为主题的部省联合百人调研,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联系工作,是这次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进一步了解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
  这段时间,几位副部长也忙得不可开交。
  6月28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在贵州黔西南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出席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期间,对贵州石漠化片区进行了调研,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
  5月10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张少农在四川省广元市出席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5月13日至18日,他带领国务院第四督察组赴贵州,开展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察,并在此期间深入调研了解了四川、贵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求。
  督察组在贵州期间发现,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严峻挑战。一组数字让人揪心: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14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全省2011年有农村贫困人口1149万人,居全国之首。&从根本上解决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问题,任务十分繁重,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督察报告中,流露出焦急的心情。
  在此期间,《意见》出台正紧锣密鼓。
  6月1日,张少农主持召开第53次部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了《意见》,部机关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对《意见》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第17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意见》后,又征求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5个省、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意见》才最终定型。
  18项具体支持措施,涵盖土地政策、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三大方面
  在开展扶贫攻坚的同时,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创新,一直是国土资源部门追求的目标之一。
  同样是在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上,徐绍史部长曾强调,&坚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把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在推动扶贫开发的同时,探索破解国土资源管理难题,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与我们一起改进工作,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意见》根据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实行差别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对纳入片区实施规划,符合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项目需求应保尽保,鼓励按照&严格审批、布局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要求,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这个迄今为止国土资源部针对国家贫困地区出台的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优惠政策,提出了18项具体支持措施,涵盖了土地政策、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三大方面。
  其中,土地政策包括:强化土地规划,保障合理用地;加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倾斜力度;鼓励合理使用未利用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保障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用地;加强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创新耕地保护机制等。
  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包括:提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加快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机制;支持建设若干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基地;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缺水地区找水工程等。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包括: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构建防治地质灾害对口支持机制等。
  此外,为确保各项支持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意见》要求强化组织实施,明确任务分工,加强指导协调,定期组织实施情况评估;要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所涉及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国土资源部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召开贯彻落实《意见》汇报会。
  &同时,国土资源部还将通过增设基层联系点、补充完善部省合作协议、干部双向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细化落实机制,持续滚动推出针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系列帮扶举措。&国土资源部扶贫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下一篇:&&&&&&上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