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陀精、狮陀灵、狮陀宠物小精灵复刻小电狮等等,狮驼精、灵、宠物小精灵复刻小电狮等等,狮陀陵国、狮陀陵洲等等,佛教五大还是十大洲等等

第三节&广州城历史地理
&&&&步骘建城后3年,后汉亡。吴黄武五年(226),孙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起,至今有1765年(1991年计)了。王范之《交广春秋》称:“汉初,交州刺史治赢■。元封五年(106),移治广信。至是,始移治南海。以其徙自广信,因改交州为广州。此广州之始也”
&&&&(一)晋、南朝广州城的繁荣
&&&&广州城自晋至唐未见扩展。但城市日益繁荣兴盛,人口众多。目前发现晋墓砖文字多称:“永嘉中,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永嘉五年(312)辛未,子孙昌,皆侯王”,“癸酉,皆宜价市”晋殷巨《奇布赋》称;“惟泰康二年(281),安南将军广州牧腾侯作镇南方。余时承同恭备下僚。俄而大秦国奉献琛来,经于州。众宝即丽,火布尤奇”(《艺文类聚》,卷八十五)晋法显自锡兰返航广州,亦说“常行时五十日便可至广州”(见《法显传》)。饶信梅称:“简文帝时(550),粤人移居新加坡者极多”(《广州贸易发达分析观》,载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十三行考》还引张星烺《南洋史记》称:“阿拉伯人在广州已有留居地”。《晋书?吴隐之传》称;“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筐之宝,可资数世”《南齐书?王琨传》称:“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广州自吴孙皓时已科实户口,但人口数未详。据《交广记》称:“西晋建兴三年(315),江扬二州经石冰、陈敏之乱,民多流入广州,诏加存恤”《宋书?五行志》称:“(元兴三年十月)逾城放火,壬戌夜,火大起,延三千余家,死者万余人,因散溃,城遂陷”。则当印一州人口不少。据《南海志》载,晋代户口为37481户,刘宋降为8574户,人口49157人(全路计)。
&&&&城市的建设虽无扩建。但修城有之。因晋后广州城坚固。《宋书?孙处传》称:“季高至东冲;去城十余里,城内犹未知。循守战士犹有数千人,城池甚固”。且在东汉末年以来,已有不少建设,如甘溪,《太平寰宇记》引《南越志》称:“昔交州刺史陆允(胤)之所开也”。这条甘溪即是广州城人民饮水主要来源。《三国志?陆胤传》(卷六十一)称:“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蓄水,民得甘食”。即陆允曾凿甘溪引水入城北,并建水塘储水,使广州城有充足淡水水源。
&&&&寺观的建设也是这时期市政建设的项目。尤以城西建寺宇不少。如泰康二年(281)建的王仁寺即为一例。可能为海道入中国最早僧人。后宋西城即以此为界的。成化《广州府志》称:“护国王仁禅寺,在郡西濠街,晋泰康二年梵僧迎摩罗尊者自西竺来始建”。397年一401年罽宾(今克什米尔)昙摩耶舍(即三藏法帅)改虞翻宅为“王同寺”,即今光孝寺。526年建华林寺于西关,达摩从西竺国“泛重溟,三周寒暑至此建寺”。事见《旧唐书》。阮元《广东通志》称:“广州人称寺地为西来初地”。537年昙裕奉敕建塔立寺,日宝庄严寺,即今净慧寺。
&&&&还有,坡山是晋代渡口的传说,这里是可信的。晋代广州城南界为清海楼,西南江岸即在坡山。由于坡山脚下今天仍有“仙人脚印”的壶穴地形保存,可证明是当日河边地。西侧岩面还有一浅凹窝,可为旁证。这和岩面上其它凿痕(如小沟等)不同,是天然洪水冲蚀的结果。晋则江岸当在坡山、王仁寺、番山、东较场北一线。
&&&&(二)唐代广州城的繁荣
&&&&唐代广州城亦有维修的记载,如《王勃记》中,即有广州修城壮丽的纪录。黄巢也想当广州节度使。《新唐书?黄巢传》称:“巢又乞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书闻,右仆射干琮议‘南海市舶不资,贼得益富,而国用乃屈’”。《新唐书?地理志》载通海夷道也是以广州起点,直达波斯、阿拉伯半岛的。所记“三兰国”或即东非海岸。
&&&&城市建设有浚甘溪通航,城西建有番坊。南汉凿禺山辟新南城,凿兰湖、西湖等建设项日。先说东北城外建设,吴浚甘溪到唐更加开凿。《南海百咏》称:“唐会昌间,节度卢公遂疏导其源,以济舟揖,更饰广厦,为踏青避暑之胜地。伪刘时,复凿山为甘泉苑,中有泛杯池,濯足渠、避暑亭之类。其下流为甘溪、夹溪南北三四里,皆植刺恫、木棉,旁侧平坦大路”。可见东郊已形成一大片郊游览区。
&&&&番坊在城西,建有怀圣寺及光塔,正当南濠东岸,为番舶码头区,有番巷,并有蕃氏管理蕃坊事(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房千里《投荒录》)。
&&&&怀圣寺建于唐贞观元年(628年),流化北约15号仍有回回坟保存,俗名“响坟”,建于贞观三年(630),为葛宛士墓。《明史?西域传》称为“干葛思”。即《闽书?方域志》称:“有门徒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中留广州的一位,即《天方正学》中的“旺各师”。按嘉庆七年孟冬(1802)重刻石碑称:“墨底约国(璇按即麦地那)四十位先贤奉至圣穆罕默德差遣,奉送天经,协同苏哈伯?干葛思传教中国,始于唐贞观年间。……原有古碑,年久字蒙,今照原碑刊记”。张星烺也指出《苏莱曼游记》记唐广州有回教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说该记称:“中国商埠为阿拉伯商人麕集者,日广府(Khanfu),其处有回教牧师一人,教堂一所”。这是851年前情况。后60多年,哈散亲记的黄巢之变,亦说明唐代蓄坊之盛。《阿布?赛?哈散记录》称:“事变首领名日班雪(撒按可能指黄巢),攻陷国中无数城市后,以回教纪元264年(即乾符五年,878年)攻陷广府。据熟悉中国事情之人云,除杀中国人外,回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火教徒,亦被杀甚多。死于此役者达十二万人。皇帝奔至图伯特(璇按即西藏,Tibet)国边境之巴都城(Bamdou&即成都)。后得塔格司格司(Taghazhay,回纥人)王之助,继续战斗,乃复位。”(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故唐代西城已形成一大片市区,能居住十二万人。按《旧唐书?李勉传》称:“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来年至者四千余”。即平均一天有十一条番舶入口。按《旧唐书》只言“四十余舵”。其实杜甫《送重表侄王冰评使南海诗》称:“番禺领亲贤(指李勉),筹运神功操,大夫出卢、宋(指卢奥和宋碌),宝贝休脂膏。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即当日珠江海面千艘番舶之多。《新唐书?王锷传》称:“日十余艘,载皆犀、象、珠、巩,与商贾杂出于境”。即将舶来品转贩。《唐大和尚东征记》亦称:“江中(指珠江)有婆罗门、波斯、昆仓等舶,不知其数”,下文并说“州城三重”,这都说四十余舵番舶不能使广州如此之富,而各种记录也不只四十余舵的。今试申辩之。
&&&&(三)岁来番舶四千余舵辨
&&&&岑仲勉先生告余,有文证《旧唐书?李勉传》卷一百三十一所称:“来年至者四千余”之误。中华书局且特刊“来年至者四十余”的版本(宋版《新唐书》)。兹试论之。
&&& 1.&广州人口蕃人可达12万,汉人当更多。总计开元时(713一741)户64250,元和时(806—820)为74099户。即人口至少达30万。流动人口,张星烺估计80余万(以每船200人计,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篇》第二册,204页,中华书局版,1977),而当时税收,据《旧唐书?王锷传》(卷一百五十一)称:“所得与两税(璇按指地税、户口税)相埒”。如岁来40余舵,怎能相当全广州地税和户税?
&&& 2.&海舶收人,左右国家财政开支。《新唐书?黄巢传》(卷二百二十五)称:“巢又乞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书闻,右仆射干琼议:南海市舶利不资,贼得益富,而国用乃屈。”具体收入,邓端本《广州港史》引苏莱曼《东游记》称:“以吾度之,每届舶期,则广府金库,当日进五万典拿”,并引《新民丛报》1905年15号《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一文注称阿拉伯一典拿约当清末白银三两。故高峰期收入很大(15万两白银)。显非40舵番舶能抽取。因为按《东游记》记当日关税只是“官吏征百分之三十税后,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见《中西交掀史料汇编,第二册201页,中华书局,1977)按珠江河面已有“海胡舶千艘”的诗句,而《唐大和尚东征记》记天宝九年(750)自琼北归过广州时见“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狮于国、大食国、滑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州城三重。都监执六纛,一纛领一军,威严不异天子”。广州当日珠江番舶当不止40余舵。按4000余舵计,日进船20只(以南风季节计),也符合珠江番舶“不知其数”一语。
&&& 3.&从唐代有番坊、有扶胥外港等小坊镇产生也不能只靠年来40余舵番舶的供应而产生。因每月平均进船7只(只南风期计),不需立扶胥镇及蕃坊。故盛唐之际,外舶来广州最多,夏季风期入港船只当不只此数。但由于事隔一年,进口船多达一百倍,这种突增也至足为后人所疑也,40余舵不可信。
&&&&(四)“州城三重”和解释
&&&&《唐大和尚东征记)中所称的“州城三重”的解释,徐俊鸣主张是唐代的主城,即子城和东面古越城及西门外番坊。他给作者信中(日):“即以广府城为一,文溪以东的古越城东半残垒为一,其他一可能是蕃坊,因《天下郡国利病书》有‘(番人)筑石联城,以长子孙’的话”。按此文见《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按古越城是残破败垒,与“州城三重”雄姿,似不相称。蕃坊石城规模不大。但如自蕃坊东行,确是横贯三城的。称为“州城三重”亦无不可。作者则以为南城、子城及官城三重,似更雄壮,即自珠江岸上陆,穿过南城区,入清海军楼子城内,再入古越王宫的官衙区(即今财政厅处),也有三重城区,且皆繁华壮丽之区,气魄雄伟。因今财政厅为隋、唐时的刺史署,后为南汉宫殿区。而清海军门位于番禺二山间,形势险要,而门外市廛,直至江边乃是商业中心区。此三重与徐氏“三重”各具特色。
&&&&唐城地势亦以此分出二区,一为子城高地,一为临江平原低地。今天清海军门(今青年文化宫南北京路面)亦比惠福路高。北京路为当日唐城主于道路,即由刺史署直临江边,有广阳馆在。《全唐文》卷575引《进岭南王馆使院图表》称;“近得海阳旧馆,前临广江,大槛飞轩,高明式叙.崇其栋宇。辨其名陆海珍藏,徇公忘私,俾其载天捧日,见圣人一家之为贵。穷祥极瑞,知天子万方之司存。今年波斯、古暹,本国二舶,顺风而至,亦云诸蕃君长,远慕望风,宝舶荐臻,倍于恒数。臣奉宣皇化,临而存之,除供进备物之外,并任蕃商列肆而市。交通夷夏,富庶于人,一无所阙,车徒相望,城府洞开,于是人人自为家给户足”。按“海阳”即“海北之意,即该馆位于珠江北岸。修复此馆即王虔休在广州时(785—805),旧馆当为前代所用。
&&&&与此南北主道正交的东西走中山路也当为唐代以前的东西干道。因按汉制宫前为市,即有东西和南北干道,越城当效汉制如此,学者甚至以为秦制亦如此。故此二路为广州最古,亦唐城主道。城外茅屋为主,《新唐书?宋璟传》称“广人以竹茅茨屋,多火。璟教之陶瓦筑堵,列邸肆,越俗始知栋宇利,而无患灾”。这是714年—715年之事。但广州竹水多,搭棚工艺好,故到元和间(806—820)又再教一次。《新唐书?杨于陵传》称:
&&&&“教民陶瓦易蒲屋,以绝火患”。城内由于街道狭窄,杜佑曾扩大街道,《新唐书?杜佑传》:“佑为开大衢,疏析廛闰,以息火灾”。即把东西、南北干道加宽,内街亦疏析。按陶瓦房汉代已多,故唐时再提倡矣。
&&&&唐子城亦有修理。《新唐书?刘崇龟传》称:“崇龟至广州,始修理城隍,抚恤疮痍”。计自后汉到唐,城市日益发展,加上唐开海上贸易。故于城西发展出一个新区,称为“蕃坊”。
&&&&(五)唐代番坊考
&&&&唐代番坊是一个外国商人聚居区,不是一条街。这个番坊区颇大。北到中山路,南达惠福路和大德路,西抵人民路(西城之西墙),东达解放路。理由是在这个区域内,有不少街名仍反映外商的特色。如玛瑙巷,即当日外商出售珠宝的街道,象牙街也是。街名也有不少为阿拉伯语翻译而来,兹据马逢达《广州蕃坊考》(1986)列出:
&&&&街&名&&&&&&阿拉伯语称呼&&&&&&&&古代名称
&&&&(1)光塔路&&&&&大食巷、大纸巷&&&&&&&光塔街
&&&&(2)惠福路&&&&“大食”街变音&&&&&&&&大市街
&&&&(3)仙邻巷&&&&“支那”(中国)&&&&&&仙邻巷
&&&&(4)甜水巷&&&&“中国山岗”音译&&&&&&甜水巷
&&&&(5)海珠中路&&“送别”巷音译&&&&&&&&仙羊街
&&&&(6)诗书路&&&&“狮子”谐译&&&&&&&&&&诗书街
&&&&(7)蓬莱北街&&“真主至大”音译&&&&&&蓬莱北街
&&&&(8)擢甲里&&&&“小巷”意译&&&&&&&&&&擢甲里
&&&&(9)玛瑙巷&&&&&大食、波斯人卖珍珠玛瑙&玛瑙巷
&&&&(10)朝天路&&&&朝天房之意&&&&&&&&&&&朝天街
&&&&(11)纸行路&&&&与大食有关&&&&&&&&&&&纸行街
&&&&在这个区内还有些已佚名的街,也和蕃商有关,如“番巷”(有即指光塔街意见)、“玳瑁巷”等等。从上述街名看,番坊大致和上述地区相符合。
&&&&番坊形成的年代,据黄文宽告作者应是836年“华夷异处”年份。即《旧唐书?卢钧传》称;“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使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降华夷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但房千里《投荒杂录》已载有番坊,称:“顷年在广州番坊,献食多用蜜糖、脑麝、有鱼俎,虽甘香而腥臭自若也”。此书成于太和中,故恐番坊成立更早。《卢钧传》所记,是加强番坊的管理。
&&&&番坊之设应为贸易发展后,番人留居多而设。据马逢达资料,开元二年(714)已有“敕金铁并不得与诸蕃互市,时已有五世土生蕃客”。故《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二百二十称:“贞观十七年(643)诏三路舶司。”可知唐初已有,但名称时改,政制未定,贞观称“舶司”,开元前称“押蕃使”(见《唐国史补》卷下),“押蕃舶使”(见柳宗元《飨军堂记》),“市舶使”(《册府元龟》),至开元二年才出现“岭南市舶司”,《唐会要》卷六十二称:“开元二年(714)十二月,岭南市舶司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波斯僧及烈等,广造奇器异巧以进”。故开元置司后,才有番坊设置需要,以利管理番务。但日久乱生,番汉混居,到卢钧时大加整理,故番坊或早于开成年初。回教寺和光塔为其中心地区。大食人居大纸巷大市街,走木巷为市集、竹篙巷为仓库,扁担巷为起陆点,杏花巷为造船处,白薇巷为香料街。
&&&&(六)番塔(光塔)唐建说
&&&&蕃坊中,最有特色的是为光塔的存在。今仍存于光塔路怀圣寺内。南距马路2.5米,相传是1300多年前唐初所建。因每次礼拜前专人在塔上喊“呼唤词”,叫人来作礼拜,称为“喊邦”,故又名“邦克塔”。蕃坊多为回教徒居住(阿拉伯人)。因塔身光滑,故名“光塔”。塔高36.3米,塔座海拔据王维《光塔》所记(1985年《广州文搏》)为2.87米,塔直径8.35米,圆周26.25米。培底深6米—7米。由石条建塔基,再砌青砖(大小为0.273&× 0.105&× 0.06),横直垒叠。1989年重修今式。南、北门低于目前地面1.6米,故登塔先下梯级,才能进塔门。南门宽0.73米,高1.75米,需下步级9—10级(左边9级,右边10级)。塔体墙厚1米,蹬级159,右转旋上;北门宽0.77米,高1.78米,塔体墙厚0.84米,右转旋上153级到塔顶平台。塔心为砖砌圆形实心柱,下大上稍小。塔身开长方形个窗10个。外宽0.14米&× 0.15米,内宽0.71米—0.72米。塔顶乎台墙厚0.61米。塔顶称为“磨盆”的圆形平台,台四周有高1.45米砖墙围绕,厚0.38米,外周18.09米,内周15.7米。围墙脚下有43小洞排磨盆雨水,现塞了2个。瞄望眼按方位八个,外宽0.19米,内宽0.395米,高0.36米,厚0.295米。
&&&&平台中央为“塔尖”,直径2.5米,磨盘上有南北二梯,宽0.8米,塔尖四周可走行人。高8—9米。西有高1.75米,宽0.51米小拱门,为上塔顶悬旗挂灯楼梯。现门脚有防水级(高0.23米,宽0.13米)楼梯级宽只0.53米。塔尖外墙厚0.22米,级右旋15级为止,现已不能通至顶部。塔尖外周长7.77米,向上缩小。
&&&&塔身1959年8月市建设计院测得已向西侧斜53度(1.15米),一说是地基不稳定影响,一说是建塔作西向朝圣之故。塔尖顶部砖砌两层八角形,两层相距1米。托承“拱北圆屋顶”。第二层托圆屋顶旧有金鸡,指南北风向(能转),清代为英夷偷去,1935年才改礼拜帽式的“拱北圆屋顶”。1979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
&&&&这一塔式在国内外均少见。代表着阿拉伯最早的塔式。因目前在叙利亚所见塔式乃“翁米亚王朝”第一所建,比光塔迟80年(唐开元初年,705—715)。因而在国际上很有研究价值。
&&&&塔北门顶上有阿拉伯文石碑一块,方形(0.8米&× 0.62米),1934年立。马逢达译为《修建尊贵的寺塔碑记》。由穆罕默德?奥斯曼?本?候奈书;穆罕默德?也而顾吧撰文。
&&&&寺在大殿(礼拜堂)之前,这是唐制而非宋制。虽经历代重修,但仍保持原来风格。南宋、元(1350)、明()、清(1698)、民国(1934)均记有重修碑或记。
&&& 1.光塔建于唐代说
&&&&文字记录多称“光塔”建于唐代。《南海百咏》称:“番塔始于唐时,日怀圣塔”;注称:“《历代沿革》载怀圣将军所建;故今称怀圣塔。”按《历代沿革》可能为陈岘《南海志》的首篇,友人韩振华称在唐已有封大食人为将军之举。元郭嘉《重建怀圣寺碑》(1350)亦主张唐建。碑文称:
&&&&“白云之麓,坡山之限:有浮图焉。其制则西域,灿然石立,中州所未睹。世传自李唐迄今。蜗旋蟻陟,左右九转:南北其扇。其肤则混然,若不可级而登也。其上为二道,上出为一户。”按此碑“文革”时毁。
&&&&清《重建怀圣寺碑记》(1698)亦主唐建,云:
&&&&“怀圣寺浮图也。既而稽其年代,盖建于唐之贞观。有古碑焉,然不可读矣。得元至正碑,备载为西天大圣石室之教,其徒奉命,至今唯谨,东来兴教,建塔者三,此其一也。”
&&&&此外,《广东新语》、乾隆《广州府志》、乾隆《南海县志》,都主唐说,即自宋至清,多从唐建说。
&&& 2.&光塔建于宋代说
&&&&民国以来,史学并兴。中外学者,每疑光塔为宋代始建。如日本桑原骘藏《蒲寿庚考》中称:“(塔形)据美国戈太尔之研究,翁米亚王朝瓦立得第一时,始创建于叙利亚,故广东番塔绝非唐初所建矣。”(见陈裕簧译本中华书局版,1954)我国白寿彝更提出光塔建于1091年—1191年之间(见日天津民国日报《史与地》周刊《跋重建怀圣寺记》),文称:
&&&&“(桯史》明记窣堵坡与礼拜堂之创建,在蒲姓负责市舶,定居城中之后,其创建时期最早恐不过在绍兴壬子前百年之内。唐建之说,不足信也”
&&& 19464年他在《中国伊斯兰史纲史》(16页)注称:“怀圣寺相传是唐时所建,但并无真正的唐代记载可凭”。夏鼐亦曾函作者主宋建说。函称:“光塔相传创建于唐代,实则当为宋时所创建,元至正间曾重修过”。并说:“我的这些意见,并不成熟,姑写出来,供你的参考。”(日)
&&&&罗香林在《唐宋时代广州之回教》中,说寺是唐建,塔则宋建。理由是《蒲氏族谱》称:“叔祖玛哈咮、玛哈膜二公倡筑羊城光塔,俾昼则悬旗,夜则举火,以便市舶之往来也。公特捐巨金,赞成甚力,西来商旅咸德之”。
&&&&以后,不少学者采用宋建之说。
&&& 3.&宋建说不能成立理由
&&&&璇按罗氏引玛哈咮、玛哈嗼建,据该《蒲氏族谱》(即《南海甘焦蒲氏族谱》)为:“初四世祖太中大夫公传”中之语,为蒲氏嘉定四年(1211)入粤后时人。而《南海百咏》成书于1206年前,早已记之,故蒲氏是“修建”不是“始南海建”。岳河《程史》所记,为岳氏10岁来广州所见,为绍兴壬子(1192),亦早于蒲氏所见。岳河称“余后北归,见藤守王君兴翁诸郎言,其富已不如披日,池匽皆废云”,故蒲氏20年后倡修是有理由的。但称光塔宋建不能成立。
&&&&白寿彝称蒲氏负责市舶亦有误。按蒲氏负责市舶,与《程史》中称“其最豪者为蒲姓,号白番人,本占城之贵人也”不同此人并不负责市舶。故白氏定“绍兴壬子前百年”建塔有误。史未见有负责市舶的蒲姓,只有负责茶盐专卖的蒲氏,时代在“绍兴壬子”之后。因《蒲氏族谱》中有“管军千户侯”嗨哒儿(即海达),为广东常平茶盐司提举。故白氏之说有误。此误源于桑原骘藏《蒲寿庚考》(见该书第三章注三十一)。桑原骘藏还有一大误,即以《蒲寿庚考》定蒲氏为海番,而抛弃蒲氏为西域人一说。余在岭南大学已与历史系学生言之,至今《辞海》(《历史地理》(1982)古代中西交通,425页)中仍未改。蒲氏实为“西域华化的广州人”。因其祖为丝绸之路上的罗布泊湖岸回民,以蒲为姓留学山东,后迁入广州,娶华妇四代为蒲寿庚。
&&& 4.&光塔唐建理由五点
&&&&怀圣寺建于唐代有利于光塔唐建说,唐制塔寺同建,佛教已如此,且建于堂前,故回教初传,效法佛殿规制。很有可能。番坊中建光塔有利伊斯兰教活动和番舶归航。这里地当西澳,又为番商“流寓海滨湾泊之地”(《天下郡国利病书》),建光塔是有理由的。
&&&&怀圣寺内文字记录亦有利于塔建于唐说,如:
&&&&(1)今天大殿(礼拜堂)正梁上,仍书有正楷“贞观元年岁次丁亥秋鼎建”十一字。即寺建于627年。
&&&&(2)今天望月楼(月楼)正梁上仍有楷书“贞观元年岁次丁亥秋季鼎建”。按历代改建,当抄录旧楼兴建日期,不会乱改。
&&&&(3)一些匾额上仍有“寺塔建于唐贞观元年”的记录。
&&&&(4)桂花岗“响坟”为建塔者的墓地,该墓据嘉庆《重修先贤塞尔德墓寺记》称:“墓建于贞观三年”。
&&&&故今光塔北门上阿拉伯碑文,亦称:“此塔始建于回历一千三百五十一年前,即唐贞观皇帝的第一年。”
&&&&从寺、塔、墓所记大致如一,有利于唐建一说。
&&&&从日期计,元至正十年碑记(1350)称:“教兴,岁计殆八百”。此数与三山吴鉴《清净寺记》称;“迄今八百余岁”一语相合(见《闽书?方域志》引用)。
&&&&从考古和第四纪地层资料看,亦有利于唐建说。即按中山四路越王宫处文化层堆积厚度计,)唐代地面比较今天约低2.0—2.5米。故光塔今天低于地面1.6米多,亦合此数。因钻探塔基为上白垩红色砂岩。表明基岩出露地点上建塔,不但地基坚固,且当略为高出于珠江平原之上,各朝建塔亦多选高地,以免洪水冲击之患,故光塔当日也应选西澳岸上高点兴建,因此,塔基比平原略高。
&&&&从塔砖尺寸看,亦有利于唐建说。据龙庆忠告知,日本人战前曾在塔顶窗格取得唐砖,1988年大修光塔时,龙氏及研究生亦采得唐砖在塔体上部,作者亦曾亲见上部有大型古砖存在,亦疑为唐砖。因与光孝寺及潮州开元寺古砖同一型制。
&&&&从外地记述,亦有唐初传教之说。如何乔远《闽书?方域志》(卷七)即说:“有门徒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即干葛思贞观年间在广州并不是孤证了。
&&&&总上五个方面来看,有利于唐代建塔说。
&&&&形制方面以南宋所记为详,恐唐制亦大致相近。《桯史》云:“后有窣堵坡,高入云表,式度不比它塔,环以甓为大址,絫而增之,外阛而加灰饰,望之如银笔。下有一门,拾级以上,由其中而阀转焉,如旋螺,外不复见其梯蹬。每数十级启一窦。岁四五月,舶将来,群僚入于塔,出于窦。晭晰号呼,以祈南风,亦辄有验。绝顶有金鸡甚巨,以代相轮”。恐唐代塔式与此相近。因直至今天,光塔仍与南宋塔式相差不大,只局部稍改,如今天有南北二门,梯级分二道旋上,已无窦,塔顶金鸡不存而已。这是由于塔易受风雨摧蚀倒塌之故。如洪武二十五年七月,金鸡为台风所堕;1532年姚虞《岭海舆图》中,又作亭状【1562年黄佐《广东通志》又用金鸡;万历庚子(1600)又用葫芦;1674年金光祖《广东通志》又用葫芦(明葫芦1669年台风吹堕)为顶;1835年《南海县志》又改为十字架形,1905年《粤东省城舆学印局》图上,又改用帽式。但塔身“银笔”形态不大变化。故推之于唐,亦略同于宅塔形式。
&&&&”伊斯兰墓地唐代已在桂花岗处。除葬奉使护送天经而来的至圣母舅旺各师(即干葛思,Saad Wakkas)外,还有一处“四十贤者”墓地。据咸丰二年(1852)长沙回教徒蓝煦《天方正学》卷七《旺各师大人墓志》称:“昔者舍西德(贤人之意)四十位,同时归真,皆墓于大人墓次(即干葛思墓)。按1802年嘉庆碑(在响坟掘出)称:“墨底约国四十位先贤奉至圣穆罕默德差遣,奉送天经,协同‘苏哈泊’(即干葛思的称号‘大贤者’)干葛思传教入中国,始于唐贞观年间。时列班次序礼,遇强人尽弑,其强骇然自尽同归,竟为舍希德,仙游埋葬,凑成四十位先贤舍尔德之墓。原有古碑,年久字蒙,今照原碑刊记。嘉庆七年(1802)盂冬立”。
&&&&此墓地1959年修路掘迁,多为空墓,只一用红色砂岩砌墓,有人头骨,余是空白。此墓头骨持大,当为外国人。墓内有皇宋通宝,疑经改挖,故唐代桂花岗附近十多个小岗,均可能为唐代伊斯兰墓地。
&&& 5.&唐代广州建设
&&&&光塔以外,唐代还保存古塔,即净慧寺塔。据王勃《净慧寺塔记》称:“大宝庄严舍利塔者,梁大同三年,内道场沙门昙裕法师之所立也。”寺即今花塔寺。唐时为净慧寺,塔后毁。宋重建,称千佛塔。据王勃所记,坝舍利塔亦唐时名塔,彩绘华丽。唐代寺有光孝(称乾明?法性寺)、华林,建药师庵,日泉寺(即晋仁王寺因前有日泉得名),义有开元寺(后为元妙观),即今中山六路市场及小学地。
&&&&孔戣建广思馆在今旧南海县街,宋为广安宅,收留“宦粤子孙之流落者”。这些建筑都在当时城西郊外,为州人游憩地方,故寺观林立。沿江边有郑公堤,扬仁坊筹,华林寺前三摩地亦已成陆,与西来初地接近。
&&&&城北兰湖码头区有余慕亭(刺史李砒建),西澳有码头区,在澳口涌上也有水陆码头戙般澳,在今彩虹桥附近。
&&&&唐代在城中亦开泉井,《新唐书?地理志》称:“南海,上,有南海词。山峻水深,民不井汲。都督刘巨鳞始凿井四。”《晏公类要》云:千秋、万岁二井,即刘氏置。
&&&&官衙以清海军楼直街为前道,岭南道署即在今财政厅,隋为广州刺史署,南汉为王宫。唐时称“都府”,旧节度使署。府树六旗,即六纛。园西有饗军堂,宋为西园,即清代知府署,今大马站街北新华电影院北,华宁里东地段。
&&&&南海县衙在城西北兰湖边,今兰湖里地。按《驻粤八旗志》注云:“芝兰湖在北门外双井街西,今其地尚有石刻‘兰湖里’三字”。阮元《广东通志》称:“南海县署,隋时建在郡城西北兰湖里,唐宋因之”。
&&&&番禺县署唐时在河南。阮元《广东通志》称:“隋时建于江南洲上,唐因之。”今农民运动讲习所附近县址,为康熙廿五年(1686)始建。
&&&&唐代广州城北为官衙区,无城门,只有东西南三门。南门即靖海军门。《五代史?南汉世家》(卷六十五)称:“吾入南门,清海军额犹存,四方其不取笑乎,龚乃去之。”门上有扁云:“清海军节度使府”,东侧道旁有神纛庙,《石林燕语》云:“节度使建节,唐制有六纛,今无是也”。今亡。
&&&&(七)唐代广州外港——扶胥镇考
&&&&广州为唐代最大港口,外贸兴盛,故有外港的兴起。即隋南海镇所在。
&&& 1.&扶胥港晋代已为洋舶放洋地点
&&&&汉代广州已是外贸港口,即《汉书》称:“犀、象、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故晋时已有外港性质的“古兜村”记录。《广州记》称:“广州东百里有村,号曰“古斗”,自此出海,溟渺无际”。说明古斗村是放洋起点。按晋代百里约当今90里,地点正好在唐扶胥镇地点附近,可见古斗村海运上的重要。“古斗”是古越语,意即“岗村”或“山村”(“古”今壮语读guek,即岗,“斗”(dou)指“有人居之地”),古扶胥镇亦正当岗地和海岸相接处。
&&&&“扶胥”亦古越语,“扶”即人,今壮语仍用。“胥”即“溪边”,今壮语仍称溪边、河边为“huij”,音“胥”。即“人墟”之意。计由晋代山村到唐代“人墟”说明城镇兴起的过程。距广州80里水程,陆路即要90里了。
&&&&广州古称南武城时,已有外贸活动,《淮南子?人间训》更说“一军驻番禺之都”。陆贾《南越行纪》称;“此:二花特芳者,缘自别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广州西汉墓出土有由璧琉离制成的珠和壁,与《汉书》所载带丝及黄金去买璧琉离一事相合。桓宽《盐铁沦》称;“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晋代石门水道要冲有贪泉之戒。《隋书?食货志》称:“晋元帝居江左,岭外酋帅因生口、翡翠、明珠、犀、象之饶,雄于乡曲”。可见外贸之盛,中外僧人来往频繁。故古斗村的外港兴起是有需要的,因洋舶入广州,河转东西行,驶风不便。这里步行90里即到广州,故起陆方便,因人行口90里为一程。笔者曾走此路,朝发夕至,比走仁化至汝城五岭山道90里为轻松。
&&&&古斗村的兴旺可用南海小庙的建立为标志。黄鸿光认为晋代可能有庙,他引《艺文类聚》卷七十八载庾阐《游仙诗》为证。诗云:“南海纳朱涛,玄波洒北溟,仰盼烛龙曜,俯步朝广庭”。因海外交通兴盛而引起海港建庙,保祐平安,是航海人员精神支柱。南朝更盛,《宋书?蛮夷传》称:“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南齐书》称:“环宝溢目,商舶远属,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积王府”。《梁书?南海诸国传》称:“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故有谓“南海神庙”即建于梁代。《广东名胜史迹》(森清太郎,1921)即引“梁大同元年(535)士人董曇之创建”。《六侯之记》碑称.“达奚司空,庆历中阮遵有记云。‘普通中,菩提达摩由南天竺与二弟航海至,达奚乃季弟也,经过庙,款谒王,王留共治,达奚立化庙之东’。”这虽为神话,但反映梁代建小庙的可能性。故隋代敕令建庙于南海,因旧小庙而大之,亦甚合理,
&&&&南海神庙群众称“波罗庙”,波罗即婆罗门,梁时名波罗国,今南印度。此庙即反映中印交通频繁。庙前旧有木波萝树,宋《南海百咏》诗云:“累累园实大于瓜,想见移根博望槎”。即南宋时树仍在,且指为出使官员带归。黄鸿光《(六侯之记)碑辨伪》(见《广州文傅》,1987)中,说达奚为唐使36国之达奚通。《中兴书目》称:“《西南诸番行记》一卷:唐上元中(760—761)唐州刺史达奚弘通撰。弘通以大理司直使海外,自赤土至虔那,几经三十六国,略载其事”。今称“番鬼望波罗”,在南海庙后(西北侧),另建小庙祠之,祠约23桁大小,余由庙后小门入,其像为番人以手掩额南望。1988年按照片重塑,改置庙门东侧,以符望海之意。这是按旧图重修的。
&&& 2.&隋建庙于南海镇南
&&&&《通典》礼六,“山川”条你:“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隋书?礼仪志》(卷七):“(文帝开皇十四年(594)闰十月)诏东海于会稽界,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南海镇是隋代南海置县时邑治。据石碑(1911年修铁路时出土)《隋大业三年(607)太原王夫人墓志铭》称:“窆于南海,治扶胥”。即扶胥是土名,南海是官名。南海庙前有章丘,上有浴日亭。庙建于海岸突出处,与章丘遥接,东为庙头村,北为岗地,这是一个有掩蔽而又突人海中的地点。建庙条件优良,即不占用市镇面积,又能作为归航标志,风景优美,而交通又方便、集中。
&&&&据龙庆忠指出,此庙地基平面图式,亦为唐制,表示唐代至今,庙址不变。按地形亦可证明,即章丘和庙关系,古今如一。但设镇则要有条件,隋、唐建镇,虽无明文,但要有人、有钱和地位重要三条,全国基本一致。故扶胥建镇,即表示隋代已经是人口多,经济发达和交通要冲之地。故小庙建大庙,亦有可能。因按《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中国通海夷道,只有厂州起航一条。扶胥升镇,后更升为县治,可见扶胥在隋已很繁荣了。海舶驶入广州不如泊于扶胥方便。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四,知唐海舶深6—7丈,国内二千右船深三丈。嘉庆十三年抄本《西山杂志》载天宝中(742—756)泉州海舶尺寸为:“舟之身长十八丈,次面宽四丈二尺许,高四丈五尺余,底宽二丈,作尖圆形,桅高十丈有奇。银锒舱舷十五格,可贮货品二至四万担之多。”唐船不能入幼发拉底河,广州虽好,但不如扶胥港,因这里到宋代还称为“大海”。港阔水深,河道南北走向,有利风帆,为广州所不及。因广州当时只称“小海”,水急有潮声的。
&&& 3.&扶胥港的海港优越条件
&&&&唐代扶胥镇是个优良海港。章丘还是在水中。这可以由今天小丘四周陡崖存在来说明,因为海水直拍崖下,不断侵蚀的缘故。因此,章丘在海岸有消能作用,使内湾风平浪静。韩愈在《南海广利王庙碑》中,称这里为“扶胥之口,黄木之湾”。这湾正是狮子洋和广州珠江接连地点,东西向珠江漏斗湾到此转南北向的狮子洋大漏斗湾。珠江漏斗湾由广州“小海”阔1500米,到扶胥口扩为2500米,称为“大海”。珠江口内,潮洪急紧,一出扶胥江口,江面骤宽洪潮转弱,依山面海,樵汲充足,加上南面市桥台地又可防台风,形成局部少雨区。
&&&&由于黄木湾凹岸当冲,正好使扶胥港不见淤积,故由隋到宋元,江边章丘,仍能兀立江干,未连陆地。岗顶宋建浴日亭后,即成为“波罗浴日”奇景,即岗东海面宽厂”,日出于水中的景色。到元代仍为“羊城八景”之首。江宽水深,风平浪静的扶胥港,得以形成。今在章丘之北,南海庙西侧,即有码头园地名,是一池塘所在。1973年8月,即于塘区发现三排木椿,两侧支柱夹持,每条长2米多,伸展长达20米多,为唐代码头木椿,即当日海舶码头区地点。
&&&&从码头木椿C14测定,得距今为1110±80年,即相当于晚唐时朔遗址。木材据何天相、陈鉴朝鉴定,作木材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测定,为海南紫荆木。即码头区偏于庙西。1984年又在码头园出土唐代陶制壁饰残件,浴日亭章丘下亦有出土。从地名及实物推定,港池偏西也取水深和少受东风浪袭击之故(因东北冬季风和台风都以东向风为多)。
&&&&从唐末木椿码头发现推知,目前珠江平原多是宋代以后堆成。今天大村,据孙文娟1981年调查,黄埔、东圃、南岗等地十多个村庄都是南雄珠玑巷宋代南下移民。故唐代聚落多依田垌。这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唐代未有堤围,平原每年必淹,人民退居高地,即耕种山丘间垌田。入宋堤围兴建,平原不再受淹,称为“坦田”。故一般坦田多为宋村,垌田多为唐村。枚隋唐南海镇(或扶胥镇),也当建立高地之上。
&&&&扶胥口内,即今珠江前航道,礁石转多,深水航道窄,如鱼珠冈处江面,即有“石龙过江”,乃一层坚硬砂砾岩(红层系中的一层)突起于江底而成,由白垩纪红砂岩所成礁石在大濠沙江底即有大石、二石突出,如两只犬齿,扼守江门。故今天选港仍要避开,选今港址。
&&&&今天珠江中游水深也在4米以内,且为冲刷槽,古代不会更深。礁石亦多,都使海舶不易航入,大船多泊扶胥港口。
&&& 4.&南海镇的变迁
&&&&隋代南海庙北为南海镇,但今天全无踪影,只留码头园枚址为证。即今天庙北大片山坡地,实为当日人烟稠密市■。今天沿公路虽建不少商场、餐厅、仍未如当日之盛。
&&&&庙东为庙头村,徐俊鸣据村门古石额“扶胥约”而认为庙头村即古扶胥镇。按该村前部是建立在平原上,洪水可淹,且为宋村,故已非唐代扶臂,至少在南部已入宋代扶胥镇。即隋唐南海镇应在稍北山坡地上,洪水不到处为是。
&&&&南海镇的衰落与战争残破有关。有唐一代,以黄巢攻占广州一役,影响至大。即盯9年前后,阿布?赛德?哈散(Abu zaidHassan)记录称:“事变首领,名日班雪,攻陷国中无数城邑后,以回教纪元二六四年,攻陷唐府。据熟悉中国事情之人云,除杀中国人外,回教徒、犹太人、基督徒、火教徒,亦被杀甚多,死于此役者达十二万人”。(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7)。但过后很快又恢复。今天只余庙头村,乃唐代以后之事。
&&&&庙头村主街今天仍作东西向沿岗边伸展,表示“街村”型式(Strassendorf),即不是团块状的农村,而是商业性的聚落。这条主街今天仍分成三段,称“扶胥东约”、“扶胥中约”、“扶胥西约”,也反映古代“扶胥镇”的残留地名。
&&&&(八)唐广州通海夷道考
&&&&唐代广州为各国最大海港亦见于《广州通海夷道》,附述于《新唐书?地理志》后。为二条通海夷道之一(另一去高丽)。记至北非及波斯湾海程。此文历来考证不详,兹从地理学观点申述如下:
&&&&原文: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壬国东二百里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门毒国。又一日行,至古笪国。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两日行,到军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硖,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南岸则佛逝国。佛逝国东水行四五日,至诃陵国,南中洲之最大者。又西出硖,三日至葛葛僧袛国,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畏惮之。其北岸则箇罗国。箇罗西则哥谷罗国。又从葛葛僧袛四五日行,至胜邓洲。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又六日行,至婆国伽蓝洲。又北四日行,至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最南境。又西北经十余小国,至婆罗门境。又西北二日行,至拔■国。又十日行,经天竺西境小国五,至提■国,其国有弥兰太河,一曰新头河,自北渤崑国来,西流至提飓国北,入于海。又自提■国西二十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日罗和异国,国人于海中立华表,夜则置炬其上,使舶入夜行不迷。又西一日。至乌刺国,乃大食之弗利刺河,南入于海。小舟泝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镇也。又西北陆行千里,至茂门王所都缚达城。自婆罗门南境,从没来国至乌刺国,皆缘海东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国,其西最南谓之三兰国。自三兰国正北二十日行,经小国十余,至设国。又十日行,经小国六七,至萨伊翟和竭国,当海西岸。又西六七日行,经小国六七,至没巽国。又西北十日行,经小国十余,至拔离■磨难国。又一日行,至马刺国。与东岸路合”。
&&&&此文以今地考之如下:
&&&&(1)二百里至屯山,今九龙屯门山,则海舶虽曰自广州,实为自扶胥出发,因扶臂至屯门山才是二百里,屯门去广州二百八十里也。
&&&&(2)九州石今称九洲洋,唐称小岛为石,洋有九小岛,列如星,又名九星洋(《筹海图编》卷三),地近琼东北角七洲洋。清代屯门至九州石只需一日程(见《方舆纪要》、《方舆类纂》(温汝能)、《洋防辑要》诸书)。
&&&&(3)象石今大洲山,又名双石,由两山合成,远望如猪,又名独猪洋。作者上岛考察时,远看亦可说如象。由九州洋南下,二日可到。
&&&&(4)占不劳山今占婆岛,《岭外代答?占城条》称:“在唐日环王,王所居日占城,以名其国”。《东西洋考》称占城为不劳山。海程亦合。
&&&&(5)陵山令海南渔民说即“大佛”,因称灵山,山顶一石如佛头,故名(见《星槎胜览》)。山连占城山,古代海舶樵汲于此,即燕子岬岬角山咀。
&&&&(6)门毒国即今越南归仁,为古代名港,故称为国。国境可达芽庄一带,平地较多,可有港口。
&&&&(7)古复国即今芽庄庆和一带,与门毒邻接,故一日可达。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是真腊,疑误。
&&&&(8)奔陀浪州即占婆强大时三部中之南部地方。来宾瞳胧国。今越南藩朗,著名古代港口。
&&&&(9)军突弄山今湄公河口外昆仑山,宋后改名昆仑,为东西洋航路必经岛屿,甚险,附近称“昆仑洋”,宋已有“回怕昆仑”古谚。岛居小黑人,唐已捕为奴隶,称昆仑奴,为古中国南界。
&&&&(10)“质”今马六甲海峡,“海硖”即海峡。西北向,长达百里,北岸罗越国,南岸佛逝国。“质”为马来语译音(即Selat译音),意即“海峡”。即今“石叻”。
&&&&(11)罗越国即今柔佛,唐代国每岁来广州,《新唐书?南蛮传》称:“商贾往来所凑集,俗与堕罗钵底同。岁乘舶至广州,州必以闻”。为海上交通要道,唐时甚盛。
&&&&(12)佛逝国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都巨港,全名室利佛逝,《寄归传》卷一称“末罗游洲”,唐末称“三佛齐”。曾占今马来西亚及印尼一部,控制中印贸易。与我国友好,义净曾译经于此。
&&&&(13)词陵国即今爪哇岛,晋《佛国记》称“耶婆提”,唐亦称“阇婆”,宋称“社薄”,元称“爪哇”。《岭外代答》称:“莆家龙,在海东南势下,故日‘下岸’,广州自十一月至十二月发舶,顺风连昏旦一月可达”。
&&&&(14)葛葛僧袛国在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岛上,一说即今伯劳威斯群岛(Brouwers Is.)或其中之一岛(《辞海?历史地理》,中华书局,1982)。
&&&&(15)箇罗(个罗),亦名“哥罗”(《唐书?南蛮传》),约相当今吉打以北到克拉地峡范围。《宋史?外国列传》译为“古罗”。即Kalah译音。
&&&&(16)哥谷罗,《酉阳杂俎》卷十八译为“伽古罗”,《宋史?外国列传》译为“葛古罗”,地当今马来半岛两岸克拉峡附近。地产白豆蔻,大食人用为地名。
&&&&(17)胜邓洲,今苏门答腊岛北部棉兰附近,今天仍为港口。具体地点有说在棉兰北部日里附近海岸上。
&&&&(18)婆露国在今苏门答腊岛北部,《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一卷译为“婆鲁师洲”,《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亦同。《新唐书?南蛮列传》译为“郎婆露斯”,並云分占该岛(与室利佛逝国),与僧抵国近。今名巴鲁斯(Baros)。一说在大鹿洞附近。
&&&&(19)婆国伽蓝洲指今尼古巴群岛(Nicobar Is.)。即婆露国属的伽蓝洲部分。明译“翠蓝屿”。《求法高僧传》下卷译意为“裸人国”,《瀛涯览胜》作“裸形国”,因岛上为不穿衣服(衭用包阳布扶式),小黑人分布,称他“男女赤体,皆无寸丝”。
&&&&(20)师子国即斯里兰卡的古译名,旧译“锡兰”。宋名“细兰”(《诸番志》),此名始于晋《佛国记》,《宋史?注辇传》称:“国东南约二千五百里,有悉兰池国”,亦“狮子”的译音。
&&&&(21)南天竺即南部天竺,即今南印度,狮子国距此百里,正合。《后汉书?西域传》称:“天竺国一名‘身毒’。”《大唐西域记》称;“详央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日
&&&&‘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22)没来国即今印度南部西岸马拉巴尔(Malabar)地方,宋《岭外代答》称“麻啰拔国”。具体地点一说在奎伦(即Quilon),《诸番志》译“故临”。即《开元释教录》第九卷之“摩顿邪”。《元史》译“俱蓝”,《东游记》称“Kaulam━Male”。
&&&&(23)婆罗门即印度古称,意即“婆罗门众之国”。东汉后即有此名。
&&&&(24)拔飓国今孟买附近的巴聿(Baroche),或译“拔罗奇”。位孟买北面纳巴达(Narmada)河口北部。
&&&&(25)提飓国今卡拉奇附近的第聿(Duil),印度河岸东,爱得利斯(Edrisi)记宋船常至此。七世末曾为回教徒毁。大河在国北出海。
&&&&(26)弥兰太河即今印度河,因阿拉伯语称印度为弥兰(Mihren),此河又大。故名弥兰大河。
&&&&(27)新头河即印度河音译(Indus),一说为“Sindhu”音译,意即“大河”。名始见于《佛国记》。此处一用阿拉伯语音。三用梵文语音,可见已入回教活动范围。故两种文字並用。
&&&&(28)渤良国即今巴基斯坦北部地方,印度河由喜马拉亚山区流下山足平原区内。
&&&&(29)提罗卢和国即今波斯湾头亚巴丹港附近,因此地夜有灯光设施,见于梁代阿拉伯马苏地(Abu一I—Hasan& Ah—eI—Mas’udi)《黄金牧地》(Meadows of gold)一书即记此地有中国船到,亦有灯塔三处导入口记轿。在奥波拉(Obollah)东。
&&&&(30)罗和异国即入波斯境海港,古人以一城为一国,未如今天之国也,
&&&&(31)乌刺国邵今奥波拉附近(Oboll),因唐时已有该城,即此城早于萨赞王朝已存在。即今巴士拉附近(AI—Basrah)。正当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口。为内陆浅水船转口处。638年建城。
&&&&(32)大食即今阿拉伯回教(伊斯兰)国。《岭外代咎》卷三称:“大食者诸国之总名也,有国千余”,当日大食统治伊朗两河流域,故称“大食之弗利刺河”。
&&&&(33)弗拉刺河即今幼发拉底河之古译名。河口有勃萨罗城(见杜环《经行记》),或即巴士拉西末罗国境。大食哈里发(即代理人之意)欧默尔建于638年。
&&&&(34)末罗国即今巴土拉之西(AI—Basrah)地区,又译“勃萨罗”。宋时仍盛。(见《太平寰宇记》)
&&&&(35)茂门王据张星烺称即茂门大首领伪意音两译名,即:Emir al mumenin。
&&&&(36)缚达即今巴格达古译名(Bagdad)。《诸番志》译为“白达国”,《元史))译为“报达”。(末罗)西北陆行千里”亦合。
&&&&(37)三兰国即今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此地英译名为Dar es Salaam。“萨拉姆”耶“三兰”&的今译,因Salaam亦可译为“三兰”。此.处已在赤道南,为阿拉伯、印度、波斯人最南活动基地.建立城国,今夭仍有七万人多奉伊斯兰教。
&&&&(38)设国在三兰北甘日水程.约当红海口阿丁附近地区,即亚丁对岸吉布提(Djibouti)。古代己为埃塞俄比亚出海港。一说在也门人民共和国的席赫尔。
&&&&(39)萨伊翟和竭国约在今阿曼马斯喀特附近沙尔(Sur),理由是:一由设国海程十天到此,第二是“正当海西”,第三是由此航向转向西行。第四,地名音近似。
&&&&(40)没巽国即今苏哈尔(Suhar),因阿曼的苏哈尔又名“Mezeon”可译为“没巽”,且海程也由此转向西北行。
&&&&(41)拔离诃磨难国,此国距马刺国只一天,应在波斯湾头西南岸上。
&&&&此文还记述了海东,海西两条航道,汇于岛刺国。
&&&&《通海夷道》是记述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唐帝国对外海上交通的一条主要路线,并且是由当时丞相贾耽亲自探访记录下来的,故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大。《新唐书?地理志》称:“其后贞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量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七日广州通海夷道。其山川聚落,封略远近,皆概举其目,州县有名而前所不录者,或夷狄所自名云。”
&&&&按贾耽著作有五种为主,此条即出于他著的《皇华四达记》(十卷)。其他如《地图》十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六卷,《吐番黄河录》六卷,《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均与此条无关。
&&&&从地理学观点,广州通海夷道特点有:
&&&&(1)航道只记述主要航线,包括海、河、陆联运情况。
&&&&(2)涉及国名31个,地名12个,小国70多个。
&&&&(3)全航线以乌刺国为中心,分东岸、酉岸两条主航路,正好反映当时伊斯兰教徒活动范围。计东到中国航线长程89日,西南到坦桑尼亚48日。故此线记述最长。
&&&&(4)中国贸易远达东非,比西汉代航线也更远和详细。按《新庸书》七道是。“一日营州入安东道,二日登州海行入高丽勃海道,三日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日中受降城入回鹃道,五日安西入西域道,六日安南通天竺道,七日广州通海夷道”每条最长也有二百多宇。
&&&&(5)从伽蓝洲“又北四日行,至狮子国”一语,从航程计,沿海肮行是不可能的,应为横渡盂加拉湾,故推测巳有“牵星术”,即远洋航行技术,一如今天。按古海图传世已称唐李淳风为先师。李氏为天文学家,放“牵星”知识已有。观宋人已可横渡印度洋,亦可反映唐代航海技术水平已很高,才有番商喜坐唐船往返记载。
&&&&(九)南汉京城兴王府的广州
&&&&南汉是广州一个兴旺的时期,由于大越国的建立,物阜民丰。在全国动乱的环境中,南汉能偏安一方,从事和平生产,凡五世55载,足与南越国五世93载相比。如统治集团不骄侈残暴,还不至亡国。
&&&&南汉精心对兴王府广州加以建设,突出有两事,一为扩大广州城南区,称“新南城”,二是建园林宫馆。已知苑圃8处,宫殿26个。故《宋史?刘鋹传》:“自昂以来,城壁濠湟,多饰为宫馆池沼,楼舰皆毁,兵器又腐”。如以隐为节度使计起,广州安定为67年了。
&&&&严格来说,“新南城”是唐末开辟的。因其时刘隐还未称帝,仍为岭南节度使,事在唐天右主年(906),即唐亡前一年。《舆地纪胜》引《城塚记》称:“郡南城步骘迁州时尚隘,黄巢焚之。到刘隐更筑,凿平禺山以益之。宋增筑子城”
&&&&南城为广州主要商业区,向无城保护,故刘氏扩展南城,称“新南城”。因为在城内和城外之间隔有番、禺二山,基建不便。近年因建商业城,计划拆建西湖商场一带,承麦英豪邀去看地基,自小马站到商场,地面几处有红色砂岩露出,显然为凿平岗地,为“凿平禺山”之证,商场即基建其上。故越秀书院街以南,西湖路以上,皆当日禺山所在。西下西湖,东下北京路,这里土层厚达10米。再过泰泉旧星(今拆平为青年文化宫),才再升起为番山,文化层亦达4—5米,下为红土(因旧里为黄佐故居,至今500年,广州古屋之一),即清海军门为一天然低谷所在。而南汉凿平禺山时,禺山地势仍稍高。刘氏才能建双阙其上。此亦唐末之事。《南海百咏》引《番禺杂记》云:“两山旧相联居,刘龑凿平之,就番积石为朝元洞,后更名为清虚洞;而以沉香为台观,于禺山之上。”这样,对广州内城建设,面目一新,不但壮观了南城,且商店民居可在禺山之下兴建,扩大南城范围。
&&&&历史记录只“凿乎禺山”,但只提主要工程而言,番山、坡山亦曾加以凿平,以利市区之扩大。如《南海百咏》称:“番、禺二山也,今在州学之后者,止余一大磐石,有亭榜以‘番山’”。则宋时只余一巨石的形状,可能即为凿平后的残石。其次,坡山据《乾隆?南海县志》称:“山体原非高大,为刘龚所凿,竟成培塿。”即刘氏在建国初期已筹划兴建兴王府广州城了。《南汉春秋》(刘应麟,1833)称:“凿山城以通舟楫,开兰湖,辟药洲”,可见对市政建设还有这三件。
&&&&按通舟楫即对兰湖进行开辟。估计兰湖只是疏浚水道和湖面,使船只可驶入和停泊方便。因唐已有余慕亭“使客舟楫避风雨者皆泊此”。至晚唐失修,刘氏开之。
&&&&药洲是新辟的,把子城西濠扩大为池馆区,反映广州安定和繁荣。这是南汉较大园林工程之一,包括建南宫和凿西湖500多丈,辟药洲三部分。刘氏利用了文溪水源和西湖湖底涌泉自然地理优越条件,投资兴建为南宫,这是刘龑扩大兴王府计划之一,并历多年才能完成。因凿西湖500余丈是穴汉主使罪人移石太湖才建成的。南宫则先作于乾亨八年(924)。《新五代史?南汉世家》称:“八年,作南宫,王定保献《南宫七奇赋》以美之”。
&&&&新南城城门有鱼藻门,建于江边,在今大南路、文明路一线。《南汉春秋》称:大宝末(966—971),有稻田自海中浮来,泊鱼藻门外,民聚观之”。这稻田即菏田,用竹木排耕作,故能移走。此门恐为南门,因正在江边,二则宋代由清海军搂开直道至海,经子城南门,或即此。一说有“安澜门”。《青箱杂记》称:“有稻田自海中浮来,止鱼藻门外,民聚观之。”《皇华纪闻》称;“安澜门即伪汉鱼藻门。”
&&&&(十)南汉宫殿——玉堂珠殿、楼台
&&&&南汉由于政局安定,外贸兴盛,如《旧五代史》称:“(乾化二年(912)四月)刘岩遣使贡金银、犀角、象牙、杂宝货、名香等于梁,价凡数千万。”刘氏贡进口物资多次,反映外贸兴盛,梁帝亦认为他“累进崇资”(见《命钱镠进取海南刘岩敕》)。《南汉书?诸臣传》称:“光裔相高祖二十余年,府库充实。辑睦四邻,边烽无警。当时号称贤相”。在(黄损传》中亦记:“陛下之国.东抵闽粤,西逮荆楚,北阻彭蠡之波,南负沧溟之险,盖举五岭而表之,犀、象、珠、玉、翠、玳、果、布之富,甲于天下。”可见南汉初期是一繁盛时期。人口增长即可证明。唐开元之盛。广州户口只64250户,至元和增为74099户,但到南汉却突增到170263户(据《文献通考》),这和北方大量移民入广有关,但广州能容这80多万人口,的确不简单。南汉建国初,五岳“皆建行宫”,“建玉堂珠殿,饰以金碧翠羽,悉聚珍宝实之。”(《南汉书?高祖纪》)。自建南宫以后,殿宇兴建多达数十宗,为历代少见。兹述如下(在兴王府区内):
&&&&(1)南宫在今九曜坊,即今教育局职工学校地。北临药洲。内有三清殿,曾见白虹,欧阳修《新五代史》称“白龙”刘氏“改元日白龙,又更名龑”
&&&&(2)昭阳殿在财厅前、儿童公园一带,即南汉内宫中,事据《十国春秋》。据《五国纪事》称:“以金为仰阳,以银为地面,檐、楹、核、桷皆饰以银,殿下设水渠,浸以珍珠,又琢以水晶、琥珀为日月,列于东西两楼之上,亲书其榜”。并说在“大有七年春(934),帝作”。但据王詡《昭阳殿赋》称:“甲子春,始作兹殿”
&&&&(3)秀华宫,据《五国故事》称:“(大有)十五年作秀华诸宫,皆极瑰丽”。亦见欧阳修《新五代史》。李托为宫使,故在内宫,当时兼“押番”要职。
&&&&(4)南薰殿,据《南汉书》称:“晚年,出新意,作南薰殿,柱皆通透,刻镂础石,各置炉燃香。”《十国春秋》称为“有气无形。”
&&&&(5)三清殿,在南宫内,《五国故事》称:“自虹入三清殿”,与《新五代史》不合。
&&&&(6)昌华宫,在今河南官洲北亭。古称“海曲”,因四面环水,今仍名昌华市,有“昌华八景”之美。南汉陵区,高祖刘龑居此,称“康陵”。《通鉴》称:“乾和二年(944)命越王洪昌谒烈宗陵于海曲,至昌华宫,使盗杀之”。
&&&&(7)长春宫,在西湖药洲前,《通鉴》:“光天二年(943)与诸王宴于长春宫。”《广东通志初稿》称:“宫在仙湖,其前为药洲”。
&&&&(8)乾和殿,在今财厅前,儿童公园一带,内宫的殿,铸铁柱。《南汉书》称:“建乾和殿,铱铸铁柱十有二,周七尺五寸,高丈二尺”。《南海百咏》称:“野史云,铅铸铁柱十二,筑乾和殿,今府之治事厅尚植其四,柯公述所致也。”与《南汉书》称建于晟(中宗)异。唐节度使府。
&&&&(9)甘泉宫,建于甘泉苑内,《南汉春秋》卷十称:“(苑)在越秀山后;郡城东北五里。”《五国故事》称:“汉主避暑于甘泉宫”。今上、下塘(麓湖区内)。
&&&&(10)文德殿,在内宫,《十国春秋》称:“是岁(920年)文德殿成,著作郎陈光义献赋,赐珠数升。”
&&&&(11)聪正宫,在今南海神庙,《南汉纸》称:“大宝九年(966)尊南海神为昭明帝庙,为聪正宫。”
&&&&(12)万政殿,在内宫,《十国春秋?南汉后主本纪》称:“大宝元年(958年)立万政殿。”《南汉纪》卷五称:“一柱用银三千两,以银为殿衣,间以云母”。刘鋹建。
&&&&(13)景福宫,在内宫乾政殿西,见《南海县志?建置略》卷之十(道光十五年序本,1835,下同)。
&&&&(14)景阳宫,在内宫,因《宋史?李托传》称:“兼列圣、景阳二宫使”。李为重臣,所兼宫使当为内宫之主殿名称,以示宦官身份。
&&&&(15)思元宫,在内宫乾政殿西(见《南海县志?建置略二》)称:“其西改构景福、思元、定圣、龙应等宫。”
&&&&(16)定圣宫,在内宫乾政殿西,见《南海县志?建置略二》)。卷之十。
&&&&(17)列圣宫,在内宫,因钱大昭《雪波史略》中《乳源云门山匡圣宏明大师碑》有大宝七年(964)列圣宫使、甘泉宫使、玩华宫使。当为内宫重臣,故为内宫主殿之一
&&&&(18)玩华宫,内宫主殿之一。李托为宫使。《宋史》、《新五代史》均载。
&&&&(19)大明宫,见《新五代史》中的《南汉世家》称:《故时刘氏有南宫、大明、昌华、甘泉、玩华、秀华、玉清、太微诸宫。凡数百,不可悉记。”
&&&&(20)集贤殿,在内宫,《南汉书》卷三称:“遣集贤殿学士邹禹谟如南唐贺即位。”亦见陆游《南唐书》。
&&&&(21)禹余宫,据宋人《九国志》称:“鋹建禹余宫于城东南六十里,山水奇绝,鋹避暑多往焉。”该书《廷琄传》称;
&&&&“禹余宫在城东南,廷琄雅所爱,尚请解兵职为宫使。”地当今莲花山附近。
&&&&(22)龙德宫,在内宫,主殿之一《宋史?世家?刘帐传》称:“美擒鋹及龚澄枢、李托、薛崇誉与宗室文武九&十七人,同系于龙德宫。”
&&&&(23)万华宫,内宫主殿之一,因吴怀恩曾力万华宫使,因苍梧县感报寺铜钟款式有“万华宫使”字样。
&&&&(24)刘王殿,在河南隔山村,为南汉祀南郊的殿宇,因附近有祀坛。黄子高《知稼轩诗钞》有注云:“考河南隔山村有刘王殿遗址。”《广东新语》亦称:“珠江之南,有伪南汉离宫故址,黄萧养增筑居之。”附近上马岗、下马岗、洗马涌,为南汉宫女习武骑马、洗马的地点。
&&&&此外,还有含章楼等等。
&&&&以上只记兴王府附近宫殿,外地仍有一大批。如天华官建筑群,建于罗浮山金沙洞,建宫后改黄龙洞。宫内有云华阁、含阳门、起云门、甘露亭、羽盖亭、均极华丽。肇庆梅庵也根出名。今天仍为旅游点之一,以斗拱梁架雄丽著名,出檐深远,今天仍有欣赏价值。还有太一宫等等。为通天华宫,还在增城石滩元洲开一御河,今仍名“刘王涌”,现仍见残迹,宽2米,长数十米。
&&&&欧阳修《新五代史?世家》称最时云:“诸宫凡数百,不可悉纪。”且已有“宫苑使”官职专司此项工作。
&&&&南汉楼台也不少,有记载的如下。
&&&&(1)沉香台,在禹山上。《南海百咏》称:“而以枕香为台观于禺山之上。”按沉香为贵重进口木材,如不进口,也很名贵。
&&&&(2)朝元洞,在番山上。《南海百咏》称:“就番积石为“朝元洞”,后更名为“清虚洞”,并称:“况漕司贡院之东,有神祠,至今尚以‘清虚洞’为榜。”《南海志》称:“(贡院)即伪刘清虚洞旧建东西二院。”
&&&&(3)清海军楼,即清拱北楼,唐建,筑马路时始毁。南汉改建双阙。黄绍统《重建六不纛王先锋庙记》称:“刘隐凿平番、禺二山之交,叠石建双阙其上为谯搂。”至宋始改为“双门”
&&&&(4)仪凤楼,疑在内宫前宫城楼上。《新五代史?南汉世家》称:“〔大有三年(930)〕龑登凤仪搂受俘”,则此楼用显国威,当亦华丽。
&&&&(5)梳妆楼,在河南海幢寺侧小丘。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卷六称:“海幢寺园侧有土一坯,相传为南汉梳妆楼”。此说晚出,疑者较多,因未见官书记载,但亦非不可能之事。因河南开发已早,晋代遗迹已有不少。
&&&&(6)河南郊坛,在河南隔山乡乌龙岗,即今南武中学校址。其处旧传有南汉梳妆楼、千秋寺址,刘王殿在其南隔山乡。今岗边仍有南汉建龙尾导,又名龙尾道。即今宝龙直街(宝冈路西)。同治《番禺县志》称:“祈雨坛在河南龙尾乡,又呼“龙道尾”。按建坛必要筑路,也是唐制,如唐建含元殿前,即有“龙道尾”。按《资治通鉴》称:“后梁贞明四年十一月壬申,越主岩祀南郊,大赦”;“后晋天福八年,十一月,丁亥,汉主祀南郊。大赦,改元乾和”:《新五代史?南汉世家》称;“(大宝)二年,鋹祀天南郊”这座南郊的祭坛,即在河南刘王殿附近,龙道尾的存在,亦一证也。今此处仍有“郊坛顶”街名。
&&&&(7)游台,在越秀山越王台址,南汉改为游台。《自云粤秀二山合志》称:“(越王台)南汉刘蔓叠石为道,名日‘呼鸾道’,旁栽金菊、芙蓉,与群臣游宴,故又日‘游台’。今名‘歌舞岗’”。呼鸾(亦作“銮”)道,道始于今“百步梯”,过半山亭后,向东斜上,而不直上中山纪念碑(明观音阁址)。
&&&&(8)刘王廩,这是南汉时在河南建的仓库,阮元《广东通志》称:“卢循故城在县城南六里,南汉时以为仓廩,人呼为刘王廩”,亦名刘王殿。他点在今前进路南万松园路一带台地上。即利用卢循故城地址改建或重建而成,清黄于高《知稼轩诗钞》中有《刘王殿怀古》亦说在隔山村北一里许处,可见近代人已不称为仓廩了。
&&&&(9)避暑亭,在甘泉苑内,苑为南汉重点建设园林之一与莲花山附近的禹余宫的天然山水相比,以人工建筑为胜。按《南海志》见于《永乐大典》引文(卷3579)称:“番禺县有玉液池,一名金扩塘,自西竺(璇按:山名)至此塘多潴水也,故上塘村、下塘村之名犹存。”是即甘泉苑地可达于此。但《南海志》的玉液池与西园宋玉液池却大不相同。
&&&&(十一)南汉池苑考
&&&&南汉大兴土木,离宫别馆数百,多有池苑相配合,如南宫之药洲,列石水中,取材远达太湖,南汉园林布局,直保留到今天。为我国最古的园林遗迹,应加研究和保护。兹记大要如下:
&&&&(二)南官药洲&&南汉时未有西湖《宋代名),药洲已为南宫内园林设计。此园是以花、石、湖、洲布局为主。主景为湖面及沙洲的布局,而小景即为花、石。这是江南园林特色。后来北来引上北方,成为宋“花石纲”的制度。可见南汉园林对后世的影响。药洲刘?所辟,一说刘鋹所凿,以花、石出名。宋许彦先有“花药氖激海上洲”之句。石以药洲九耀石为主,取以象夭上星宿,立药洲水旁。《顺德县志》也记有潮观街义隐书院池中,石高丈许,质白滑,横数尺,想亦其一也。《南海百咏》称:药洲在子城之西址,槽台(即南官地)之北界,旧居水中,积石如林,今西编塑塞,水尚储其东,几百余丈”。可见到南宋仍仿佛其旧。石景不止九耀石者,因整个药洲均以石胜,又称
&&&&“石洲”。
&&&&(2)玉液池&&在华宁里,七块石北,《南海百咏》称:“(石屏堂条)在郡城西,蒋公之奇所建,其下有池百余步,列石甚富,刘氏所谓明月峡,玉液池也”。《舆地纪胜》称:“石屏台在经略厅西,有池百余步,池中列石,其状如屏,或云南汉时玉液池也”。。可见石景连入宋代,仍然如此。《南海百咏》又称。“每岁端午令宫人竞渡其间。”此池入南宋即废。池畔有含珠亭、紫霞閣。
&&&&(3)明月峡&&峡与玉液池並提,故可能与药洲有狭窄水道贯连,即水由峡通入池中。因这里是流花水和文溪汇入西湖之地。
&&&&(4)黄鹂港&&华宁里南段又名黄泥巷。李士桢《街史》称:“华宁里俗名黄泥巷,盖黄鹂港之讹。南汉时,两堤夹植杨柳,上多黄莺,故名黄鹏港”。
&&&&(5)宝石桥&&今名七块石街,《百咏续篇》称。“伪汉刘鋹,命黥徒采砺山之石,跨湖为桥,以通花药仙洲者也。其石光洁若玉,长丈有六,横三尺,厚二尺,平列如砥”。今天仍保留在街面,旧称:“宝石桥”。
&&&&(6)甘泉苑&&内有甘泉宫,在今个北门外地。《南海百咏》称:“甘溪在郡东北五里北山山脚下,东晋太守陆胤所凿,引泉以给广民,亦呼甘泉。唐会昌间,节度卢公遂疏导其源以济舟楫。更饰广厦为踏青避暑之胜地。伪刘时,复凿山为甘泉苑,中有泛杯池、濯足渠、避暑亭之类,其下流为甘溪。夹溪南北三、四里,皆刺桐、木棉,旁侧平坦大道”。清代陆殿邦《维心亨室文集》指豪弦路北“湛家园以南,天关里以北,一带菜地菰塘,及城外黄华塘长堤,尚可仿佛其旧”。此苑有水与流花水相通。则甘泉苑面积很大。
&&&&(7)芳春园&&&&&在城北。嘉靖《广东通志》称:“飞桥跨沼,林木夹杂如画”,翁山以为“一名甘泉苑”,未知他说“桃花夹水二三里,东接■■水,可以通舟”何所依据,似把芳华园移此。
&&&&(8)流花桥&&今仍在兰圃内,水已成灌溉沟,桥改石桥。在市体育馆侧。南汉建,因宫女用花饰随水流出得名。明始易为石桥,建亭其上(见《番禺县志》)。今石桥上刻“流花古桥”四字。
&&&&(9)芳华苑&&在城西《南海百咏》称:“在千佛寺侧,桃花夹水一二里,可以通小舟,盖刘氏芳华苑故址也”。《南汉春秋》卷十二称:“在会城千佛寺侧,即今华林寺也”。一说在千佛塔寺侧,即净慧寺地,当日南濠北伸到此,今官塘街北仍为低地,古称小兰湖(见《百咏续篇》称:“潦水涨漫顷余”),或为芳华园池苑地。千佛塔寺,“南汉宗女于此为尼”,建千佛塔。(见《大明一统志》)。《恭岩札记》称:“南汉时,上元中秋,輙登塔顶燃灯,以兆丰稔,号日赛月灯”。其时净慧寺仍为近郊区也云云。故《乾隆?南海县志》称;“其芳华园、芳春园,俱在城北”。即从此说。
&&&&(10)显德园&&在今荔枝湾附近。黄佐《广东通志》称:“显德园在荔支湾,旧广四十里,衰五十里,今尽为民房”。
&&&&(11)华林园&&在今半塘,《舆地纪胜》称:“刘主花坞乃刘氏华林园,又名西御苑,在郡治西六里,名半塘,有桃、梅、莲、菱之属”。《方舆胜览》亦同记。《舆地纪胜》又称;“紫芝桥在伴塘中路”,则此园有桥、林之胜。
&&&&(12)西园&&今西关西部地方。《粤台征雅录》称。“羊城西部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又刘世馨《粤屑》称;“至荔枝湾,南汉显德园在焉。又五里为三角市,中为花田,汉素馨葬处也。半塘有花坞华林园,皆南汉故迹,其地总名西园”。即“西苑地”。一说西苑地在今荔枝湾村附近。洗马涌南。(此涌与河南洗马涌不同)。
&&&&(13)昌华苑&&在今河南官洲北亭。《舆地纪胜》称:“荔枝洲在南海东四十五里,周迴五十里,刘氏创昌华苑于此”。明代以后,分二说,黄佐《广东通志》称:“昌华苑一名显德园,亦伪刘故址也,在荔枝湾。《岭海名胜记》、《岭海舆图》从之。余从在江南洲上一说,因与南汉陵区相合,而《南越志》已称:“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海录碎事》称;“在番禺东”,亦与此说合。黄氏有误。
&&&&(14)望春园&&在城南。(乾隆)《南海县志》称:“望春园在城南二里。独花坞故址宋代犹存。”按望春园在城南二里,即在当日珠江边上。疑在海珠石处,因此岛向以风景著名,民国仍辟为海珠公园。
&&&&(15)苏氏花园&&在城西,今西关蕉园大街,龙津东路北。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卷五称“故老相传此地即园(苏氏园)故址”。陶毅《清异录》称:“南海城中苏氏园,幽胜第一,广主尝与幸姬李蟾妃,微行至此,憩绿蕉林。广主命笔大书蕉叶日‘扇子仙’。苏氏于广主草宴之所,起扇子亭”,二说相异。
&&&&此为南汉私人园林记述。按南汉为外贸发达时期,城中富人不少。如能自太湖采买石归,即很富有。中官管外贸已知有二人,即吴怀恩及李托,均为皇室重臣。官名“押番”,亦沿唐代之名。宋太祖尝认为如刘鋹用心治国可不必亡国,即指其经济实力而言。李托等亦言宋朝南侵,欲夺我宝货为目的,因而焚府库,使宋兵无宝可掠,希望自行退兵。
&&&&(十二)南汉陵墓考
&&&&南汉陵墓规制不大,已知有下列几处。
&&&&(1)高祖刘龑陵称“康陵”,“葬兴王府城东三十里北亭。熔铁锢其外,使不可启”。这座溢天皇大帝、庙号高祖的“康陵”,在崇祯九年间(1636)被发现于官洲北亭。《羊城古钞》卷三称;堂宇豁然,珠帘半垂,左右案玉几,备列有金人十二,举之各重十五六斤,中二金像,冕而坐若王者,笋翟如后者,各重五六十斤。旁有学士十八,以白银为之。地皆金蚕珠贝所筑。旁有便房。当窗一宝镜,大径三尺,光烛如白日。宝砚一,砚池中有一玉鱼,能游动。碧玉盘一,以水满注其中,有二金鱼影浮出。……令得玉枕一,金人四以归。玉枕作卧虎形,长可尺许,大小珠见风悉化灰上,口含之而出乃得完好。承棺有黄金砖四,棺既斧碎,有坏其发齿以出者。所发隧道如城,鞏高五尺,二座深三丈,一碑当穴门中立。辞称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翰林学士知制诰正议大夫尚书右丞相紫金袋臣卢应敕撰並书,其所谓大帝者,崩于岁壬寅四月甲寅,朔越什四日丁丑,号为大有十五年葬于光天元年,陵日康陵”,墓在北亭洲山边,有雷出穴,为农民发现。
&&&&此墓据《番禺县文物志》(1988)称:“墓是青砖墓,五层券拱砌成墓室”。长十米,宽2.8米,隔墙分前后二室。前室左右壁各有八个壁龛,顶呈穹形,可能放置造像。封门石板弃于墓左山坡,长3.04米、宽0.96米、厚0.15米(据蔡德铨)。另两块砌街边水渠(北亭村),与明代记载相符,墓址今在村东南青岗山腰上。
&&&&《南海百咏》称:陵山刘氏墓也,在郡之东北(疑南字之误)二十里,漫山皆荔于树,龟跌石兽历历具存。昔有发其墓者,其中以铁铸之。予尝至此地,摩挲断碑,不见始末,但见其辞皆葬妇人墓。考之伪史,疑懿陵也”。有疑即马皇后墓,祔葬于“康陵”,因康陵中有帝后像共立记录。
&&&&(2)烈宗刘隐“德陵”,在海曲,亦葬北亭陵区。今北亭村北宋地处山坡上,有一文一武石人,石马一对,石羊一对,东西对立,相距10.9米。石雕文官在东,出露地面2.44米,腰围2米,与石马相距4.68米。石马连座出露地面1.92米,整石雕出。马具雕出精美。石马南5.15米为石羊,长1.10米。连座出露1.05米,跪卧式。武将在西,正对石文官。高2.16米,腰围2.2米。南5米为石马,南5.14米为石羊,两两相对,由鸭屎石刻出。墓碑、铭“大跃进”时撬走。有疑为德陵墓道。一说宋墓(蔡德挫、1988)。按北亭陵区还有太子墓传说。陵区亦和广州风景区荔枝洲相合,则刘氏陵区亦为离官别馆所在,故建有昌华园于此有昌华宫,红云宴亦开于此。可知官洲北亭为南汉重点建设段地点。当时並有“宫苑使”专职官员。《南汉书》称:“乾亨七年,(923)遣宫苑使何词聘于唐”。今仍传有“昌华八景”或“北亭八景”。据司徒彤称(1989):指“盘龙晓月、松岗夕照、荔子红云、渭桥烟雨、马步归航、水云古寺、梅园香雪,蚧泉煑茗。”可见今天仍是番禺名胜地区。今后对南汉陵区亟应保护和发掘,为研究南汉取得实物资料。
&&&&(3)中宗刘晟昭陵在城东北四十里博大山(《南汉书》)。《南汉书?考异》称:晟墓在番禺县东北四十里之昭陵山。据麦英豪考证,认为在今石马村附近,因山有石人、石马的雕像,石马存留于今。墓大,亦为青砖穹形墓,出土有南汉精制青釉瓷器,为极珍贵品。附近亦遍山荔枝树,想当日亦为一风景区。《大清一统志》亦称为“昭陵山”云。
&&&&(4)花田在西关三角市,为南汉葬宫人墓地。《.南游记》称:“今府西十七里有花田,平畴弥望,皆种素馨。相传南汉官人死多葬此,一名白田”。可能因遍种茉莉,、一片皆白得名。黄佐《广东通志?古迹》卷十九引《南海百咏》称:“花田在城西十里三角市,平田弥望,皆种素馨花。《南征录》“刘王时,美人死葬骨于此。至今花香甚于他处”。但入清已为民居,因清代叶廷勋《西关竹枝词》十首中,即有诗句“花田旧址无花种”了(见《梅花书屋近体诗》)。
&&&&三角市,据清蔡士尧《荆花书室诗钞》中的《八桥竹枝词》自注称:“永宁桥南三角市,昔为花田”。永宁桥即今三板桥处(在和平西路),市即鱼塘栏东街道,开马路时,沿三角市拆建珠玑路(中段),地名今己消失。《粤屑》称:“汉素馨墓处也”,疑误。因按《南汉书》称:“素馨后主司花宫女,以色进御,封美人。注喜簪那悉茗花,因名素馨。死葬兴王府城西北郊。后主痛之,使人多植多悉茗花于冢上,号其地日‘素馨田’,坟曰‘素馨斜’”。与花田记载不合。按西北郊为岗地,宜为墓葬,而花田则似为灰骨墓,今基围区亦可见多层水棺葬,因平原无高地,堤围即较高葬处,为地位低的人葬处。《岭海名胜记》则把美人墓与素馨斜混在一起,折衷二说而记。一说素馨是主女。事见《明一统志》,称:“在阳江县东,壬女名素馨,葬此,冢上生那悉茗花,因名素馨”。与花田亦无关。又据《南海志》亦称:素馨与花田並非同在一起的。
&&&&(十三)环兴王府甘八寺考
&&&&刘氏作恶太多,故迷信思想浓厚。刘岩知子孙不肖,事业有如“牛角”,逐渐衰败,终至灭亡。故求仙佛为护。第三子刘玢立二年,即被四弟刘晟所杀,诸王争位,互相残杀,一脉家传。刘晟杀尽诸弟兄共14人。后主立,又杀二弟。皇族有女为尼,如城西净慧寺即有宗女为尼于此。《大明一统志》称:“净慧寺在府城西,南汉宗女于此为尼,建千佛塔。”但按《舆地纪胜》称:“净慧寺刘氏长寿寺也。在二十八寺之外”。故刘氏建廿八寺,实为求祐天堂,保护刘家,非把古老寺庙改名也。
&&&&环绕兴王府甘八寺名称,见于《南海百咏》诗中,其诗序云:“以下二十八寺,列布四方,伪刘所建,上应二十八宿,尚大半无恙”。诗云:(东七寺)“慈度天王更觉华,苍龙东角梵王家,普慈化乐成尘土,兴圣犹兼觉性夸。”(西七寺)“文殊千佛显真乘,水月光中见定林,昭瑞当时连集福,咸池今日应奎参”。(南七寺)“井珍南宫焕宝光,千秋古胜并延祥,只今两寺无名字,地藏旁联四实方。”(北七寺)“国清尊胜北山隅,证果报恩同一区。地藏荒芜并报国,尚余悟性斗牛墟。”
&&&&上诗已知南宋已有二寺失名,一些荒废了。但四方寺宇大半仍在。
&&&&依《南海百咏》记载,甘八寺名称,大致如下:
&&&&(1)东七寺:慈度、觉华、梵王、普慈、化乐、兴圣、觉性。(其中普慈、化乐二寺已毁于南宋)。
&&&&(2)西七寺:千佛、真乘、水月、定林、昭瑞、集福、咸池。
&&&&(3)南七寺:宝光、千秋、古胜、延祥、地藏。(内二寺已于南宋失名)。
&&&&(4)北七寺:国清、证果、报恩、报国、悟性、尊胜、地藏。(地藏寺有两所,疑误)。
&&&&《南海百咏?卢循河南故城》条中称:“在郡之南岸,古胜寺之西”。则古胜寺当在河南。又说“真乘寺亦在硬部(即步),其地斯近之矣”,“刘王花坞在千佛寺侧,芳华园故址。”其他寺考证如下。
&&&&甘八寺寺名及地点可考者有:
&&&&(1)东六寺&慈度寺在海珠石上,《羊城古钞》称,建于大宝年间,(乾隆)《南海县志》同。《南汉书》称为后主时,僧达岸请建。
&&&&(2)西六寺&西七寺中千佛寺争论较多,因多因千佛塔有多个而起。净慧寺有千佛塔,故一说千佛寺即净慧寺。但此寺已明记不入廿八寺之内。第二说认为在唐开元寺(宋大中祥符中改天庆观,后称元妙观),亦因内有“涂金千佛塔”之故。《楚庭稗殊录》(卷二)称:“寺有金涂铁塔,刘鋹溶铁为之,涂金于外,光耀至今”。寺内还有鋹及二子铜像,据传因匠人造像不似而被杀。《大明一统志》称:“南汉刘鋹与其子各范铜为像,略不肖似,即杀冶工、凡再三乃成”。并以此寺亦有河流经,枚定为千佛寺,实误。因《南海百咏》指出在城西,但不在华林寺,而在青紫坊。(黄佐)《广东通志》称:“日泉井,在旧青紫坊千佛寺侧”(见《岭南丛述》引)即今龙津东路附近。因《南海百咏》“刘王花坞”条即明记在千佛寺侧。
&&&&定林寺,黄佛颐疑其在天庆观附近,因《南海古迹记》称:“(东坡泉)经略使方大琮浚泉,护以定林废寺铁井栏。”(见《广州城坊志》卷三)按南汉时未建西城,故恐在西城范围之内,因铁栏笨重难搬,在天庆观附近,亦有可能。
&&&&真乘寺,据《南海百咏?朝汉台》条,指在城西硬步,即今西场附近。
&&&&(3)南七寺&宝光寺是大通寺前身,后主应达岸建,时地僻,故建寺于此,大宝间建,宣扬佛法,参学者多,在附近田野建房居住,渐成市集(见《南汉书》)。千秋寺有争议。《图书集成?职方典》引《广州府志》称:“(药洲)州南有千秋寺,元季俱毁,今故址为按察司”。但一说在河南海幢寺。阮元《广东通志》称:“海幢寺在河南,盖万松岭福场园地也。旧有千秋寺址,南汉所建,废为民居”。此说后出,余从前说。
&&&&(4)北七寺&悟性寺在越秀山足,《南海百咏续编》称:“三元宫在越井岗,即唐之悟性寺故址”,寺久废。
&&&&石门西华寺为大宝元年(958)建,宋、明重修,但是否入廿八寺之数,未考。
&&&&南汉兴王府寺观亦盛,可记者如下。
&&&&(1)光孝寺&在今光孝路北,寺史长达1700多年。本南越王赵建德故宅。吴为虞翻讲学处(222—252),称“虞苑”。虞死,家人施宅为寺,名制止寺。据顾光《光孝寺志》称东晋时名“王园寺”,贞观19年(645)改乾明法性寺,会昌五年(845)改西云道宫,宣宗十三年(859)复旧。南汉时,《南海百咏》称:“法性寺刘氏时为乾亨寺,后复旧名,今为报恩光孝寺”
&&&&南汉,光孝改为乾亨寺,今天保留胜迹仍多。相传当日寺后园即为刘龑避暑之所。据清凉道人《听雨轩笔纪》称:“寺后有园一区,树石亭台,迴廓曲沼,颇饶幽趣,相传为南汉主刘龑避暑之所。寺僧历来修葺之,故虽已数百年,尚未颓废。”今天游览仍可略见旧。
&&&&东、西二铁塔是南汉遗物。东塔方形七层高6.35米,连座7.59米,全身有九百佛龛,为莲花座。四周雕“行龙火珠”、“升龙降龙火焰三宝珠”,反映南汉铸造水平很高,为全国最古最大铁塔。西塔大宝六年(963)太监龚澄枢与女弟子邓氏卅三娘铸。民初坏了三层,现存下面三层。东铁塔是宋时由开元寺迁来的。
&&&&自莲池、洗砚池唐代已有,故南汉仍存。
&&&&(2)净慧寺&今六榕路六榕寺。梁大同三年(537)昙裕奉诏求舍利东归建,称宝庄严寺。王勃有记,今重抄刊出寺中。《壬申南海续志》引《恭岩札记》称当时还有“赛月灯”凤俗,说:“各里巷亦累瓦为塔,集薪燔之,火遍三城(按当时未有三城),亦奇观也。至今其俗尚存”。
&&&&(3)开元寺&唐建,宋为元妙观,但内有刘鋹“涂金千佛塔”,鋹及二子铜铸肖像,恐南汉时仍在,未改名。
&&&&(4)药师庵&唐建,因《番禺县志》称:“药师庵在小北门直街,鼎建于唐”。《白云粤秀二山合志》称:“巷内比丘不下百人,省中尼庵,惟此为盛”。民国为小学,现仍为小学。想南汉时应仍在。
&&&&(5)华林寺&梁普通七年(526)达摩来建,历代均盛,故南汉亦存。一说即千佛寺。有误,因按《百咏》说在刘&王花坞,则在华林寺之西半塘,二寺相距仍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宠物小精灵小电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