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调配对档案无调入调出手续区和调出区的好处?

2016学年高一地理完美假期答案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地理完美假期答案,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一、选择题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以下2题。1.图中表示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2.属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措施的是()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发展炼焦业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以下2题。3.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4.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3题。(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5.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B.bC.cD.d6.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 B.b-土壤C.c-生物 D.d-供给养分7.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以下3题。8.下列关于图中A支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流量季节变化大B.河流落差大,水流急C.汛期河水含沙量大 D.河流结冰期较长9.下列关于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B支流可重点发展航运B.对于B支流可重点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B、C两支流相比,C支流更易开发水能D.C支流流域可发展山地探险旅游10.下列不属于图2中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是()A.湖泊面积缩小 B.下游洪灾威胁加重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土壤肥力增加中新网日消息:截至2009年底,西气东输管道安全运行2 284天,累计输送天然气659亿立方米,110多座城市,3 000多家大中型企业,2亿多人口从中受益。它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以下2题。11.西气东输有利于我国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是因为()A.天然气是无污染的能源B.天然气可完全替代煤炭C.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D.可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1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三13.下面是x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__,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____。(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字母代号填入①~数码后的横线上。(每字母限填一次)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__________;②季节河下游径流量减少__________;③提供粪肥__________;④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__________;⑤土地盐渍化__________;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__________;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__________;⑧森林涵养水源________;⑨地下径流增加__________;⑩提高耕地质量__________;喂养牛羊__________;增加粮食产量__________。14.由于巴西政府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 。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则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 。(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了约20%,简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5)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地理完美假期答案一、选择题1.A2.C3.D4.C5.A6.B7.A8.D9.B10.D11.D12.B二、填空题13.解析:本题以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沙漠区(内流区)河水的补给来源,防护林对环境的影响,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等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与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属内流区,河水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并且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环境效益,此处三道防线中的防护林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建设的。防护林减低了风速,也会导致大自然的蒸发能力减弱。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只要能正常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答案:(1)昆仑山冰雪融水 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小 少(3)①T ②H ③G ④S ⑤M ⑥N ⑦A ⑧E ⑨F⑩C D B14. (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2)A处 对流雨(3)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4)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少。(5)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地理完美假期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本文来自:快速记忆方法网 /gaoyi/358752.html
相关阅读:【图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3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常见形式
小学论文:&&&&&&&&&(教学反思&&&)
初中论文:&&&&&&&&&&&&
高中论文:&&&&&&&&&&&&
其它:&&&&&&&&&&&&&
论文主题:&&&&&&&&&&
快速导航: > 文秘文档 >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常见形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实现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有输气,输电,调水等。
  一、输气   例1 中石化出资632亿元连接四川普光至上海的输气管线已于2010年竣工。位于四川达州的普光气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气田,该方案中的线路另设有宜昌至濮阳支线,还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其他城市。据此完成(1)、(2)题。   (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需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解析 (1)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与新疆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2)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自身能源量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两个西气东输工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 (1)C (2)C   二、输电   例2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3)题。      (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 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 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2)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A. a b B. c d   C. d e D. a e   (3)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 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 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 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解析 (1)西电东送主要是将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从而减少东部地区煤炭的输入,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2)由图可看出,a地区是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该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也是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地区。另外e地区位于贵州,这里号称西南地区的“煤海”。(3)我国能源最大输入省市应是上海。   答案 (1)C (2)D (3)D   三、调水   例3 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全部开工,中线工程进入连线建设阶段,向通水目标迈进了一大步。2013年底中线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析 (1)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为丹江口水库,冬季水量少;沿线需开挖新河道,建穿黄隧道;沿线工业不发达,污染轻;调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缓解环境恶化。(2)调水可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问题加重,加大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答案 (1)B (2)D   点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从调配的原因,调配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影响,工程沿线的区域地理特征等方面把握,理清这个思路,就能较准确地掌握各种形式的资源调配了。      日国资委网站报道,投入运行一年零35天的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累计向下游输送天然气突破60亿标方。截至2月22日8时,总输量达到60.73亿标方。读材料及下图,完成1、2题。      1.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杭州的影响关联度较小的是( )   A.减少酸雨的频率   B.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C.带动相关化学产业的发展   D.减少植被的破坏   2.西气东输一、二两条线路都经过图中的阴影区域,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天然气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地质条件稳定   D.市场需求大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3、4题。   3.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油、天然气丰富   B. 太阳能资源丰富   C. 煤炭资源丰富   D. 水能资源丰富   4. 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 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 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 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两岸通水”规划方案(如下图所示)经核准后,将修建大陆至金门的通水管道。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两岸通水”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年来福建着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配套续建与节水改造等措施,为给金门提供水资源做好了安全保障   B.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闽台的交流合作   C.从经济角度看,从福建调水到金门与海水淡化和台湾运水到金门成本相差较大   D.该工程完工后,金门原有的水库可以停止运转   6.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的问题,现阶段金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前一篇:后一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4题。
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A、能源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
2、右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因素是
A、资金B、技术C、能源D、人才
3、左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空气污染C、生态环境脆弱D、地面塌陷
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1、B2、C3、C4、C
试题“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4题。
1...”;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3)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4)从温度带来看,A区域主要分布(
)。(双选)
读图5,回答问题。小题1: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小题2:为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我国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
材料一:据新华社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材料二: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__,从空间分布看:
__。(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__地区。(3)由图可知,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中利用的河道是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多水少
C.南方地多水多
D.南方地少水少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档案无调入调出手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