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密室类型的电影,是密室逃脱适合几个人玩需要完成游戏来需求解药(是注射器的那种)

&p&1、宇宙第一神作《&b&血源&/b&》。游戏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让我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哪怕是里面的一坨屎(如果有屎的话)也会散发出浓厚的艺术的清香。&b&拥有《血源》白金的人自然在游戏玩家中高人一等,可以算得上是人中贵族了。可以说,《血源》白金杯的分量要远高于一辆布加迪威龙的。&/b&我已经斗鱼白金了好几遍,这游戏绝对是艺术品。&/p&&p&&br&&/p&&figure&&img src=&/v2-650a1eefb74fda215ba2_b.pn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v2-650a1eefb74fda215ba2_r.png&&&/figure&&p&(价格已经说明一切)&/p&&p&&br&&/p&&p&&br&&/p&&p&2、&b&地球圈最强剧情神作《美末》&/b&。剧情巅峰,对人性的刻画登峰造极,艺术性可以比得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思想深度往前五百年、往后五百年都难以超越。如果有能超越的,那只能是《美末2》。从之前的《美末2》的预告片就能看出它的艺术价值,&b&无数嗦粉看到乔尔出现的时候尿流满面&/b&,这种虔诚的狂热已经完全碾压了《莎木3》发布时的那些莎木遗老。&/p&&blockquote&在追求极致电影化的同时,在情感传达和代入感方面又凭借着电子游戏的特性,某种程度上的超越了电影。(转自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0ae2d42c9a17aad229cbe3& data-hash=&0ae2d42c9a17aad229cbe3& data-hovercard=&p$b$0ae2d42c9a17aad229cbe3&&@战术大米&/a& )&/blockquote&&p&&br&&/p&&figure&&img src=&/v2-46ebd15826eeddfd26c21a6113554bea_b.pn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10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v2-46ebd15826eeddfd26c21a6113554bea_r.png&&&/figure&&p&(美末引发玩家对人性的思考,本人嗦话绝对有理有据)&/p&&p&&br&&/p&&p&&br&&/p&&p&&br&&/p&&p&3、&b&地球圈最强画面神作《神秘海域》。&/b&突突突巅峰、画面表现巅峰、游戏电影化巅峰,&b&如果说没玩过《血源》你就不配活着,没玩过《美末》你就不懂人性,那么如果你没玩过《神秘海域》那么你的ps4就白买了。&/b&&/p&&p&&br&&/p&&figure&&img src=&/v2-11da13025b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4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v2-11da13025b_r.jpg&&&/figure&&p&《神秘海域4》的画面表现绝对是&b&毁天灭地&/b&级别的。&/p&&p&&br&&/p&&p&当然,除了这些游戏,还有什么《地平线》(地球圈最强沙盒)、《教团1886》(地球圈和神海并列画面最强神作)、《战神》(地球圈最强动作游戏)、《小小大》(地球圈最强腐乳游戏)、《gt》(多元宇宙最强真实系赛车游戏)等等超绝神作都算的上是艺术品。&/p&&p&&br&&/p&&p&&br&&/p&&p&&b&懂游戏的真硬核玩家应该都会赞同我的观点。&/b&&/p&
1、宇宙第一神作《血源》。游戏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让我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哪怕是里面的一坨屎(如果有屎的话)也会散发出浓厚的艺术的清香。拥有《血源》白金的人自然在游戏玩家中高人一等,可以算得上是人中贵族了。可以说,《血源》白金杯的分量要…
修改一下答案&br&&br&&br&——————————————割———————————&br&&br&&br&按穴位左右手都可以的,可以握拳也可以不握,我是为了显示穴位才握着的啊。对于有些小伙伴说,是转移疼痛注意力,并没有用。这个我并不想去考究,在我看来能止痛就好啦。&br&&br&&br&割——————————————————————&br&我也来说一个穴位止痛的方法吧。这个方法是我以前的一个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的,我一直记着,也一直在用。这个穴位主要是止各种肚子痛,拉肚子的时候啊,大姨妈来的那几天,经痛啊!都有效。亲测有效哦!&br&&figure&&img src=&/v2-edabdc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v2-edabdc_r.jpg&&&/figure&就是图片?着那个部位,肚子疼的话,使劲用指甲戳着那个部位就可以了,戳一会儿停下来缓一缓,慢慢就能缓解,我每次大姨妈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都是它救了我。&br&&br&&br&此刻肚子痛的宝贝们可以试一试验证一下,有用的话赞一个。&br&&br&评论有盆友说还可以缓解颈椎痛哈,真是万能的穴位。&br&&br&比心比心,好高兴啊,收到那么多的赞。
修改一下答案 ——————————————割——————————— 按穴位左右手都可以的,可以握拳也可以不握,我是为了显示穴位才握着的啊。对于有些小伙伴说,是转移疼痛注意力,并没有用。这个我并不想去考究,在我看来能止痛就好啦。 割—————…
&p&&b&惠勒延迟选择实验,量子橡皮擦除实验,挑战测量意志影响的终极实验:延迟选择的量子橡皮擦除。准备好你的脑洞吧,体验纠缠在一起的历史与未来、甚至可能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b&&/p&&p&&br&&/p&&p&简略回顾一下双缝实验,用一束光照向两条平行的狭缝时,在后面的接收屏幕上会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也就是双缝干涉条纹。&/p&&figure&&img src=&/v2-ce2aac06850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e2aac06850d_r.jpg&&&/figure&&p&光此时的表现就像“波”一样同时通过了两条缝隙、并且被狭缝分裂成了两部分“波”继续向前传播;然后两部分波相遇发生了干涉效应,就是两个波之间会相互叠加;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叠加会使得它们的振幅变大,从而更加明亮,在屏幕上形成了亮条纹;而波峰和波谷叠加则会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最终形成的就是上图中明暗相间的一系列干涉条纹,和两列水波纹相遇的情况差不多。&/p&&figure&&img src=&/v2-3178ecef580e9c19bd004_b.jpg& data-rawwidth=&1572& data-rawheight=&4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72& data-original=&/v2-3178ecef580e9c19bd004_r.jpg&&&/figure&&p&在使用分束器将入射光束分成两半的实验版本中,这种干涉效果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两束光到达接收屏的路径分得更开、距离更远。&/p&&figure&&img src=&/v2-e5d37be0c449aa26bd1d_b.jpg& data-rawwidth=&922&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2& data-original=&/v2-e5d37be0c449aa26bd1d_r.jpg&&&/figure&&p&分束器是一块半镀银的镜子,也就是半透明的,与全镀银的镜子会将入射光全部反射出去不同,分束器能够将光的波场分裂成两半,也就是一半光束反射出去、另一半会透射过去。再使用两块全反射的镜子,将两部分光束一起反射到接收屏上,波粒二象性决定了在接收屏上会出现干涉条纹。减弱激光源的强度,使光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分束器,结果也是一样的。&/p&&p&&br&&/p&&p&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终于弄清楚了,包含光子、电子等在内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平时就像弥漫的波一样存在着,而一旦和其它物质发生相互扰动就会坍缩到粒子状态。对于双缝实验而言,光会以波的形态同时通过两条缝隙产生干涉条纹;但若对通过缝隙的光波进行测量,它就会坍缩成一个个的光子,不再产生干涉条纹,而是像子弹那样每次只能通过一条缝隙直直的撞击到屏幕上。&/p&&p&&br&&/p&&p&这样的话,只要在狭缝上安装一个光子探测器进行测量,发射足够多的光子以后,就在屏幕上形成了和狭缝相对应的两条亮条纹。而若将探测器关闭不再检测了,光就又会像波一样同时通过两条缝隙再次产生干涉条纹。由此可见,光是像波那样同时通过两条路径、还是像粒子一样只能通过一条路径,取决于是否对其进行测量。&/p&&p&&br&&/p&&p&&b&那么,如果将探测器放置在双缝之后,此时光已经通过了双缝,“通过双缝”这个事件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检测光子”这个行为,还会对是否产生干涉条纹的结果发生影响吗?&/b&&/p&&p&&br&&/p&&p&&b&若产生了影响,发生在未来的检测行为,改变了“光子通过一条缝隙、还是同时通过两条缝隙”的历史选择与决定吗?&/b&&/p&&p&&br&&/p&&p&这个思想实验是由爱因斯坦的同事惠勒提出的,在1979年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讨论会上惠勒描述了&b&延迟选择实验&/b&的构想,这个巨大的脑洞当时震惊了学术界。5年之后,马里兰大学的卡罗尔·阿雷和同事以及慕尼黑大学的一个小组完成了这个实验。&/p&&p&&br&&/p&&p&在分束器的后面放置一台光子探测器,如果它检测到了光子,那么光子就是走了这条路径;若没有检测到,光子就必然是走了另外一条路径;只要探测器开机,就一定会知道光子是从哪条路径通过的。&/p&&figure&&img src=&/v2-89f8a73fccd3ae9c5c36e2_b.jpg& data-rawwidth=&922&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2& data-original=&/v2-89f8a73fccd3ae9c5c36e2_r.jpg&&&/figure&&p&这种对光子究竟选择了哪一条路径通过的检测行为,使得光子表现的像粒子一样,不再产生干涉图案。可是一旦关闭了探测器,不再检测光子的路径信息,干涉图样就会再次出现。&/p&&figure&&img src=&/v2-afc73e810e68_b.jpg& data-rawwidth=&922&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2& data-original=&/v2-afc73e810e68_r.jpg&&&/figure&&p&而在理论上,分束器之后的路径可以无限的延长,探测器可以放置得无限远,就能够实现在光子已经通过分束器之后,再决定是否开机进行检测。事实上,就算把探测器放到距离分束器一亿光年远的位置上、一亿年之后再开机,也丝毫不会影响实验结果。&/p&&p&&br&&/p&&p&这个实验的诡异之处在于:路径选择的检测行为,发生在光子通过分束器,决定是像“波”一样同时通过两条路径、还是像“粒子”一样只能走其中一条路径这种选择的很久之后。也就是说&b&光子在通过分束器时,根本就不知道探测器是否会开机&/b&。实验结果似乎表明了两种古怪的可能性:&/p&&p&&br&&/p&&p&&b&1.光子好像能够预测到探测器在未来是否会开机,从而提前决定自己在通过分束器时的行为。&/b&如果探测器在未来会开机,光子就“决定”自己要像一个粒子那样只选择一条路径通过;反之,就像波一样同时通过两条路径。&/p&&p&&br&&/p&&p&&b&2.光子似乎能够根据未来所遇到的情况,修改自己的历史选择。&/b&如果光子以波的形式通过分束器选择同时走两条路径之后,突然在其中一条路径上“发现”了探测器开着机,就“意识到”不得不修改自己的历史行为,选择使自己像一个粒子那样只走一条路径。若没有发现探测器开机,就正常的以波的形式在屏幕上形成干涉图案。&/p&&p&&br&&/p&&p&无论探测器何时开机,哪怕在光子已经通过分束器之后再开机,光子的行为也永远不会出错。但它究竟是&b&如何通过两条路径的历史,却只有在未来的最终结果完全确定下来之后才能清晰的展露出来;在此之前,光子的历史轨迹是模糊不清的,它没有被观测到的过去只存在于不确定的概率之中。&/b&&/p&&p&&br&&/p&&p&我们也可能会认为在达到光速时,时间是静止的,所以从光子自身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通过分束器的时刻与探测器开关机的时刻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差别;过去与未来之分,只存在于观测者的参考系之中。但是,科学家们若使用比光子更慢的粒子来做实验,结果仍然是一样的,事物的本质并不在于此。&/p&&p&&br&&/p&&p&未来发生的偶然事件竟能使得过去变得不同很令人困惑,然而惠勒还提出了更加匪夷所思的宇宙版本的延迟选择实验。&/p&&figure&&img src=&/v2-71904f8fef3af0410130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71904f8fef3af0410130_r.jpg&&&/figure&&p&光源不再是实验室中的激光,而是具有超常亮度、在100亿光年外也能被观测到的类星体,用居间星系的引力透镜效应做分束器。来自遥远类星体的光,会被引力透镜劈裂、汇聚,在理论上会产生干涉图案,如果把光子探测器放在其中一条路径上,就能重现延迟选择实验的结果。虽然并没有人做过这个实验,但从原理上来说,只要收集到足够多的光子就能达到一样的效果。&/p&&figure&&img src=&/v2-db4b8edb67a047c300c1_b.jpg& data-rawwidth=&1177& data-rawheight=&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7& data-original=&/v2-db4b8edb67a047c300c1_r.jpg&&&/figure&&p&这个实验版本的关键之处在于,类星体的光子来自于几十亿光年之外,它们经过引力透镜时,到底是像粒子一样沿着一条路径运动、还是像波一样同时沿着两条路径运动的选择和决定,在人类和探测器、甚至是地球诞生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那么,在21世纪打开或关掉光子探测器,会对几十亿年前的光子运动产生影响吗?&/p&&p&&br&&/p&&p&我们显然认为不会,光子在这几十亿年的运动中一直处于各种可能性混合在一起的、模糊的量子态,插入探测器之后显现出了包含这一行为的历史,而其它未被观测到的那些历史也全部都发生了。&/p&&p&&br&&/p&&p&使用探测器来检测光子从哪一条路径通过的行为,使光子显现出了粒子的特征。如果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对光子进行标记,从而获知它走的是哪条路径,然后在到达接收屏幕之前再将这个历史标记信息擦除,标记与擦除的历史行为分别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p&&p&&br&&/p&&p&玛兰·斯考利和凯·德鲁尔,发现了因观测扰动进而坍缩这种解释中的不足,在1982年首次提出了&b&量子橡皮擦除实验&/b&,雷蒙德·齐奥、保罗·奎特和埃弗雷姆·斯特恩伯格做了这个实验。我们还继续以简化的示意图来说明这个实验,在双缝实验中的每个缝隙前面都安放一个标记装置,它能够给每一个经过缝隙的光子做记号。例如迫使光子的自旋方向不同,左边缝隙的自旋向上、右边的自旋向下。然后使用一台更加精密的接收屏,能够在光子落在屏幕上时,识别出光子的自旋方向,这样就能检测出产生条纹的每一个光子是从哪一个缝隙通过的。实验结果不出所料,没有产生干涉条纹。&/p&&figure&&img src=&/v2-3c857e49afee_b.jpg& data-rawwidth=&1087&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7& data-original=&/v2-3c857e49afee_r.jpg&&&/figure&&p&&br&&/p&&p&那么,如果在光子撞击到接收屏上面之前,将标记装置所打上的记号擦除,就不会再检测出光子究竟是从哪一个缝隙通过的信息了,这样做会发生什么呢?&/p&&p&&br&&/p&&p&因为此时被标记好的光子已经通过双缝了,在到达接收屏之前才擦除标记信息,会不会太晚了、从而对最终结果不会再产生任何影响了呢? &/p&&p&&br&&/p&&p&诡谲的量子力学几乎从未令人失望过,任何以经典世界方式进行的思考都败下阵来。将擦除装置放在接收屏前面,无论从左边缝隙、还是右边缝隙进入的光子,都会被擦除装置强迫其自旋指向同一个固定方向。这样一来,就无法再从光子相同的自旋方向上,判断出它是从哪一个缝隙通过的。没有任何悬念,干涉条纹再次产生了。&/p&&figure&&img src=&/v2-cfc2c57a96c0a43946a26_b.jpg& data-rawwidth=&1011&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v2-cfc2c57a96c0a43946a26_r.jpg&&&/figure&&p&&br&&/p&&p&量子似乎在与世界玩着捉迷藏,只要你没检测出来,它就模模糊糊的波动来、波动去,没个定型又好像无处不在。一旦与真实世界纠缠在一起、被扰动了,它就变成了一块小石头来砸你;可是当你一转过身去,它又飘忽不定了。。。而且它还变本加厉,只要你检测不出它究竟来自于哪里的本来面目,它就敢明目张胆的在你眼皮底下玩消失。。。(这里的“你”代指世间万物,不仅是指人,更没有证据表明与意识相关)&/p&&p&&br&&/p&&p&量子橡皮实验的升级版本,对人类的认知和经典意义上的时间、空间概念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挑战。“&b&延迟选择的量子橡皮擦除&/b&”实验,也是斯考利和德鲁尔提出的,真是不怕脑洞大、就怕不敢想啊~~&/p&&p&&br&&/p&&p&在分束器之后的两条路径上,各插入一个降频转换器,对这种设备输入一个光子它就能输出两个光子,而每个输出光子的能量都是原始光子能量的一半(降频)。其中一个光子(信号光子)还沿着原始光子的路线继续向反射镜子和接收屏运动,而降频转换器产生的另外一个光子(闲频光子)则被发射到光子探测器中。&/p&&figure&&img src=&/v2-6bb223f7dc5d4dee674e8d_b.jpg& data-rawwidth=&923&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3& data-original=&/v2-6bb223f7dc5d4dee674e8d_r.jpg&&&/figure&&p&这样一来,通过检测闲频光子就能知道信号光子走了哪一条路径。虽然这是一种间接的检测方式,但我们仍然可以明确的获知光子的路径选择。不出所料的,只要能够确定路径信息,就不会产生干涉条纹了。&/p&&p&&br&&/p&&p&那么,这种结果是因为“能够被确定”还是因为“检测行为”引起的呢?接下来,科学家为闲频光子设计了一个迷宫,在它走出迷宫之后再进入光子探测器;这时即使检测到了闲频光子的存在,也根本无法知道它究竟是从哪一条路径通过的了。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增加几个分束器,因为光子在通过每一个分束器时都有两种可能的路径供选择,所以连续通过两个以上的分束器时就无法确定具体的路径了,也就相当于它的历史轨迹信息被擦除了。&/p&&figure&&img src=&/v2-efde2b0cd81e8af9056e5_b.jpg& data-rawwidth=&1062&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2& data-original=&/v2-efde2b0cd81e8af9056e5_r.jpg&&&/figure&&p&&br&&/p&&p&上图虽然看着乱,但并不难理解。&/p&&p&&b&1.&/b&从右侧降频转换器(R)发射出的闲频光子,进入分束器A;&/p&&p&&b&2.&/b&之后有50%的概率进入探测器1,也有50%的概率进入分束器C;&/p&&p&&b&3.&/b&如果进入探测器1,将被检测出它来自右边的路径;&/p&&p&&b&4.&/b&如果进入分束器C,那么之后有50%的概率进入探测器2,也有50%的概率进入探测器3;&/p&&p&&b&5.&/b&同理,从左侧降频转换器(L)发射出的闲频光子,也将在这一边的路径中重复上述过程;&/p&&p&&b&6.&/b&进入探测器1的闲频光子,只能来自R;&/p&&p&&b&7.&/b&进入探测器4的闲频光子,只能来自L;&/p&&p&&b&8.&/b&进入探测器2和3的闲频光子,即可能来自R、也可能来自L;&/p&&p&&br&&/p&&p&从这种路径设计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p&&p&&b&1.&/b&若&b&探测器1&/b&检测到了闲频光子,那么它的信号光子伴必然是从&b&右边的路径&/b&通过的;&/p&&p&&b&2.&/b&若&b&探测器4&/b&检测到了闲频光子,那么它的信号光子伴必然是从&b&左边的路径&/b&通过的;&/p&&p&&b&3.&/b&而若&b&探测器2和3&/b&检测到了闲频光子,那么它的信号光子伴&b&即可能是从左边的路径通过的、也可能是从右边的路径通过的&/b&;&/p&&p&&b&4.&/b&探测器1和4检测到闲频光子,信号光子的路径就是确定的、已知的;&/p&&p&&b&5.&/b&探测器2和3检测到闲频光子,信号光子的路径就是不确定的、未知的;&/p&&p&&br&&/p&&p&实验结果如何呢?接收屏幕上乱糟糟的,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干涉条纹。然而,一旦将信号光子在屏幕上形成的数据点,与其被检测到的闲频光子伴逐一对应起来,按照4个探测器划分成4个子集各自独立提取出来(也就是说将进入探测器1的闲频光子所对应的信号光子伴,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点阵分离出来单独显示,以此类推),惊人的结果就出现了。&/p&&p&&br&&/p&&p&&b&1.探测器1和4的子集,没有形成干涉条纹;&/b&&/p&&figure&&img src=&/v2-f1fa22e263da178d3c770ac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3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figure&&p&&b&2.探测器2和3的子集,形成了明显的干涉条纹;&/b&&/p&&figure&&img src=&/v2-b427ee3ee3a39c86f747eaef86f477df_b.jpg& data-rawwidth=&773&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3& data-original=&/v2-b427ee3ee3a39c86f747eaef86f477df_r.jpg&&&/figure&&p&&b&3.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26eeec7a73d54e5b821a5df7e3cbb2b& data-hash=&326eeec7a73d54e5b821a5df7e3cbb2b& data-hovercard=&p$b$326eeec7a73d54e5b821a5df7e3cbb2b&&@田三川&/a& 提醒,探测器2和3子集形成的干涉条纹有相位差,将它们叠加在一起之后组成的新图像,恰好与探测器1和2的差不多,也就是说在2与3的合集中分辨不出干涉条纹,只有独立出来才能看得到;&/b&&/p&&figure&&img src=&/v2-25acd2ea18a04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2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p&上图是模拟的光子检测过程记录,我画的图与其顺序不一样,对照关系:R01与R02对应探测器3和2,R03与R04对应探测器4和1。&/p&&p&&br&&/p&&p&&b&这个实验结果表明了,即使光子探测器开机进行检测,但只要无法从检测结果中分辨出光子的路径信息,光子就会像“波”一样同时通过两条路径,形成干涉条纹;反之,一旦能够从检测结果中确定出光子的路径信息,它就会像粒子一样只能沿直线通过一条路径。&/b&&/p&&p&&br&&/p&&p&更加匪夷所思的是,组成迷宫的3台额外的分束器和4台闲频光子探测器,它们所处的位置与实验结果完全无关,探测器接收到闲频光子的时间可以晚于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的时间,因此它们都可以被部署在10亿光年之外。&/p&&p&&br&&/p&&p&接收屏幕上的光点在实验室中很快就形成了,而闲频光子却要在10亿年之后才能确定自己究竟会从哪一个分束器通过、又会被哪一个探测器接收到了;而被哪一个探测器接收到,才是其信号光子伴在实验室中是否形成干涉条纹的原因。&/p&&p&&br&&/p&&p&&b&然而结果的形成,却比它发生的原因,早了10亿年。。。对于量子态来说,经典意义上的时间似乎是不存在的、空间也只是大尺度范围上的弥漫概率,只有在坍缩的那一刻才能开始显现出来。。。而由它们所组成的真实世界,就半分也不能跨越了。。。&/b&&/p&&p&&br&&/p&&p&假如实验开始的一亿年之后,有个淘气的外星人把所有的探测器都给拿走了,显而易见的你会判断出接收屏幕上肯定形成了干涉条纹、而且你也亲眼看到了。可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却是在屏幕上已经形成干涉条纹的一亿年之后才发生的啊。。。正在做实验的你,怎么会知道一亿年之后外星人拿走了探测器这回事呢?信号光子又是怎么未卜先知的呢?&/p&&p&&br&&/p&&p&也许以经典世界的思考方式来看待量子行为就是错误的,现在还无法从理论上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统一起来,它们的运转规则几乎完全不同,时空概念可能也会很不一样。一旦将量子实验向宇宙尺度扩展就会遇到严重的逻辑问题,可能至少得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衔接上的那一天才能对世界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p&&p&&br&&/p&&p&这个强烈冲击着我们认知的实验,在1999年就由Yoon Ho Ho,Rong Yu,Sergei P. Kulik,Yanhua Shih和Marlan O. Scully等人完成了,接下来的几年又陆续有新的扩展和讨论。&/p&&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s%3A//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84.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layed ``Choice'' Quantum Eraser&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Delayed_choice_quantum_eras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layed choice quantum eraser&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p&&br&&/p&&p&当前人类的认知中,除了没法拿人来做实验的意识之外,最令我们困惑不解的就是不断被观测到的各种奇异量子现象了。在这个微观世界中,不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似乎消失了,而且时间也变得混乱模糊,历史与未来纠缠在一起。&b&费曼提出的“量子力学的历史求和方法”认为:粒子的每一种可能的历史都同时发生了,每一种情况都对它们共同实现的结果的概率有贡献,将这些贡献正确的加起来,结果将与量子力学所预测的总概率一致,概率波中蕴藏着观测之前的所有历史、是所有可能的过去的混合。&/b&&/p&&p&&br&&/p&&p&可是,历史求和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呢?量子真的是走遍了所有可能的路径才撞到探测器上的吗?还是说费曼的理论只是一种能够得到答案的巧妙的数学方法?虽然量子力学中充满了令人不解的现象,但谜团并不会使理论与实验产生矛盾,理论总会被实验所验证。能够预测结果的理论就是有效的、可以被正确应用的,至于光子究竟是怎样到达屏幕上某一点的,暂时就不那么重要了。&/p&&p&&br&&/p&&p&而若想要对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进行彻底的解释,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远远做不到。对于各种终极问题,科学可能永远也回答不了,因为这可能都是宇宙自诞生起就先天自带的基本属性。我们无法去到宇宙诞生之前一探究竟,数学工具在奇点面前就已经失效了,我们只能不断的去认识和发现已经存在的规律、进行学习和研究、想办法更好的去利用规律。&/p&&p&&br&&/p&&p&&b&若想超越时空、永恒于世,就想办法去到量子世界吧。。。&/b&&/p&&p&&br&&/p&&figure&&img src=&/v2-7fa1beddcefc8_b.jpg& data-rawwidth=&1264&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4& data-original=&/v2-7fa1beddcefc8_r.jpg&&&/figure&&p&---------------------------------------------&/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的自我意识是怎样产生的? 意识到底是什么呢?&/a&
&/p&&p&&a href=&/p/& class=&internal&&人造生命之路——对起源和未来的不懈追寻!&/a&
&/p&&p&&a href=&/p/& class=&internal&&欧罗巴星球(木卫二)解析,是否真的会有生命存在?&/a&
&/p&&p&&a href=&/p/& class=&internal&&冰封千百万年的南极冰下湖泊,其生态系统如何进化残存至今?&/a&
&/p&&p&.&/p&
惠勒延迟选择实验,量子橡皮擦除实验,挑战测量意志影响的终极实验:延迟选择的量子橡皮擦除。准备好你的脑洞吧,体验纠缠在一起的历史与未来、甚至可能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 简略回顾一下双缝实验,用一束光照向两条平行的狭缝时,在后面的接收屏幕上会形…
微观世界的美景算不算?刚好我们学校有这个活动。盗图放几张上来,其他都在链接里面。&br&哈哈 理工科的浪漫吧~&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v2-3b2a607dca55fa20bafa38ac005f0cf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b2a607dca55fa20bafa38ac005f0cf1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v2-e5e6d8a9e4882ada8d3ace5d4e99b1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e5e6d8a9e4882ada8d3ace5d4e99b1ec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v2-b331b5e1741fec8ce1cde8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331b5e1741fec8ce1cde86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v2-1bc295e7d2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bc295e7d24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v2-dc591e98d8814a5cbccc58a058e7a4d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c591e98d8814a5cbccc58a058e7a4dc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v2-3d9dcc4cac80a72bdba77bbbd688488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d9dcc4cac80a72bdba77bbbd6884887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src=&/v2-b704dc84d096d3f2877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704dc84d096d3f2877bd_r.jpg&&&/figure&&br&&a href=&///?target=http%3A//mp./s/syB5yUP4K3srfluL8R-7Z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syB5&/span&&span class=&invisible&&yUP4K3srfluL8R-7Z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mp./s/7dGo7sD0aspGinlK9bdk_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7dGo&/span&&span class=&invisible&&7sD0aspGinlK9bdk_A&/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mp./s/eCuq5jScMMCEZOxll_j6k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eCuq&/span&&span class=&invisible&&5jScMMCEZOxll_j6k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mp./s/ozAOxtcvOPHu8AArpKDff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ozAO&/span&&span class=&invisible&&xtcvOPHu8AArpKDffA&/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微观世界的美景算不算?刚好我们学校有这个活动。盗图放几张上来,其他都在链接里面。 哈哈 理工科的浪漫吧~
谢邀。&br&&br&做妓女有什么可耻的。&br&&br&这职业既不可悲,也不可耻,但也谈不上光明和伟大,只是份工作而已,这工作得脱衣,得张腿,得娇喘,劳之于体,疲之于神。&br&&br&早些年,人们还会说,哪有寻常姑娘喜欢做这个呢,都是没办法,这几年,我看有办法的姑娘也来了,这又怎说。&br&&br&甭可怜人家,有些个会所的莺莺燕燕,赚的比我还多,若是碰着不懂行的,怕是还得说女人终于站起来了呢。&br&&br&别瞎说,人家都是躺着的。&br&&br&若说这姑娘不知廉耻,我看倒也不至于,都是赚钱,有人用私处赚钱,有人用知识赚钱,各有各的活法。&br&&br&这妓女又没得罪谁,既没压迫人,亦没欺骗人,反之这社会上的一些女人,说一套,做一套,竟用些有的没的欺负你人,我们又做了何故。&br&&br&至少这妓女,你说一套,她就做全套,不挺老实的么,尽心尽责的,叫一声劳动人民罢。&br&&br&非要说这是社会丑恶,我觉得真别费心做这个卫道士,首先我们凡人得容得下丑恶,挨嫖的,被嫖的,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掏钱,普通人挣钱,普通人浪叫,普通人推油。&br&&br&我们何必老和普通老百姓过不去呢,我们自己不就是普通老百姓么。&br&&br&有句话叫有容奶大,祝愿大家奶越来越大。&br&&br&完&br&&br&大家怎么老往老婆上扯咧,你老婆要是三俗从业者,我就承认你觉得这不可耻,那这好多人还问同性恋可耻嘛,你再问他,你要是能弯了,我承认你觉得不可耻,你看他怎么回答嘛。&br&&br&干嘛老和三俗从业者过不去嘛,好吧,我告诉大家一个解救她们的方法,就是你深入三俗会所,和他们聊《卡内基成功学》或者《知音》,推荐他们少出台,多上知乎,聊聊现代化和为什么我觉得中国会越来越好,40分钟吧,看你聊的程度,坚持俩礼拜吧。&br&&br&&br&应该能劝几个去参加传销吧。
谢邀。 做妓女有什么可耻的。 这职业既不可悲,也不可耻,但也谈不上光明和伟大,只是份工作而已,这工作得脱衣,得张腿,得娇喘,劳之于体,疲之于神。 早些年,人们还会说,哪有寻常姑娘喜欢做这个呢,都是没办法,这几年,我看有办法的姑娘也来了,这又…
看看下面这张图,从最左边的红色连续的渐变到最右边的绿色,题主你能指出绿色是从哪里出现的吗?&figure&&img src=&/5c768b1d9be1dfea726aec_b.png&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5c768b1d9be1dfea726aec_r.png&&&/figure&&br&很明显,我们无法确切指出绿色开始于何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br&&br&人类进化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一代人类和之前的那一代人类的区别小到可以忽略,人类的进化是慢慢积累来的,每一代人都不会意识到自己与前一代不同。他们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压根不会思考这个问题。&br&&br&所以,问真正的人类从哪里开始就像问绿色从哪里开始一样,是没有意义的。&br&&br&有人说图片中从左到右有400像素,每个颜色的波长都是固定的,完全可以定义某个具体波长的颜色A以右都是绿色,于是就找到了第一个绿色A,这种方式就是指着A定义它是第一个绿色,这种定义是十分精确的,是原初定义,你不能问为什么要定义A是第一个绿色。然而目前人们对“人”的定义全部是相当模糊的,还没有出现一个关于“人”的精确定义可以精确的锁定到某一个个体。我们完全可以指着历史上某只具体的生物定义它就是第一个人类,但这种定义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题目牵涉到语义学,本质上是个哲学问题,人类压根都还没有找到足够多的参数来量化“人”和“意识”,又怎么能找到第一个意识觉醒的人呢?举个例子,在从猿到人的历史长河里,很容易找到第一个身高超过两米的个体,因为身高是可以量化的。但是想找到第一个能说话的个体就遇到了困难,因为人们还无法具体量化“能说话”,用什么器官发出声音叫做能说话,发出的声音要超过多少分贝叫做能说话,发出的声音是否需要具有意义,在没有精确定义“能说话”之前,问谁是第一个能说话的个体确实是没有意义的。&br&&br&以下是更新:&br&&br&对于 &a data-hash=&140a506e05d4b1cac467b4d& href=&///people/140a506e05d4b1cac467b4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雷& data-hovercard=&p$b$140a506e05d4b1cac467b4d&&@李雷&/a&的反驳,答主本来想通过在他的答案下评论予以回应,无奈对方已经将我屏蔽。那答主就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br&&br&他的观点其实并不能构成我上面结论的有效反驳。&br&&br&首先,他指出,突变位点表现出来的是分布不均的,这是没有问题的。控制蛋白质合成等底层功能的基因必须不能突变,这些基因的突变对于个体来说是灾难性的,一旦突变,可能连等到出生的机会都没有。但这种突变位点分布不均的现象也一定是经过长时间缓慢的进化而来的。&br&&br&其次,他认为物种的进化是跳跃的,而不是渐进式的,渐进式进化的想法是错误的,仿佛整个生物学界都已经认同了跳跃式进化。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事实上,生物学界关于渐进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的争论仍然在继续。&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C%%258C%.BE.AE.E8.A7.80.E6.BC.94.E5.8C.96.E8.88.87-.7B.7D-.E5.AE.8F-.7B.7D-.E8.A7.80-.7B.7D-.E6.BC.94.E5.8C.9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6%BC%94%E5%8C%96#.E5.BE.AE.E8.A7.80.E6.BC.94.E5.8C.96.E8.88.87-.7B.7D-.E5.AE.8F-.7B.7D-.E8.A7.80-.7B.7D-.E6.BC.94.E5.8C.9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关于宏观进化的过程,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化石纪录中难以解释的现象。传统的观念认为,许多微观进化的累积,经历足够时间之后便形成新物种,这样的理论称为渐变论。而渐变论又有许多形式,例如由史蒂芬·古尔德与尼尔斯·艾崔奇在1972年提出的疾变平衡论[18]。这种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历史是许多走走停停的过程,在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某些个体中存在关键基因(如同源异形盒),可能导致新物种迅速形成并大量繁殖,之后再恢复平衡。如此便能够合理的解释化石纪录不平均的问题。其实古尔德经常以批判渐变论的姿态出现在大众媒体,但是道金斯认为,疾变平衡论只是渐变论的一种形式[19]。而极端的渐变论,认为进化过程是以等速进行,对于化石数量的不平均,则以“化石纪录本身并不完整”来解释。极端的渐变论,仍然经常使用在分子层次,并发展出分子时钟的观念。但是近年的研究发现,分子时钟也并非等速进行,而是在不同物种或是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的进化速度[20]。且不同的研究中,对分子进化速率的推算差异相当大[21]。&br&另外有一种跃进论,认为物种只需要一个世代就能够形成,且可能具有创造论与灾变论等形式[19]。创造论与灾变论都是源自宗教,如《创世纪》与大洪水,不过现在的灾变论已将火山爆发、陨石撞击等所有来自地球内外的影响包含在内[22]。&/blockquote&&br&再次,他指出,&br&&blockquote&MYH16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致使人类颌肌生长放慢,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对颅骨的束缚,使颅骨从此获得了解放,大脑有更大的生长空间,人类最终进化成了大脑容量大、下巴肌肉少的现代人。&br&&/blockquote&他说的对,但是即使人类的颅骨瞬间变大,大脑也不可能就跟着瞬间变大吧,大脑变大也是需要缓慢的过程才能实现的。人类能产生意识,不是仅仅通过颅骨变大这一个性状的改变就能实现的,需要其他各种性状的配合,你不能指望仅仅换个大一点的轮子就能让汽车跑的更快。&br&他认为,&br&&blockquote&物种的进化是跳跃的,也就是一些关键突变,引发的,就像我们说的那些关键节点一样。&br&&/blockquote&答主作为一个学物理的,并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姑且假设是真的。如他所说,由于某个关键突变,人类颅骨得到跳跃式进化,颅骨从此获得解放。是的,这个性状得到了提升,但是你还需要等着大脑体积跟上来吧,大脑体积跟上来了,还需要直立行走来解决头重脚轻吧,直立行走之后你还需要变换脊柱结构以减小缓冲吧,还需要增强心脏功能以保证大脑的供血吧,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各个性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化,同时进化。这个过程必须是缓慢的,跨度小的。李雷所谓的“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对颅骨的束缚”中的“极大”只是针对某一性状,但这个“极大”绝对大不到其他性状上去,更大不到可以让人类在短时间内产生意识,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绝不是单一的性状提升能够决定的。&br&&br&他还特地加粗的指出,&blockquote&记住,这里并非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我也从来没有试图从这个角度解读。&br&&/blockquote&但是答主表示完全不能明白这句话的逻辑,也没看懂这句话在他的答案中的作用。不从时间角度解读进化论,那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解读?&br&&br&最后,按照他的观点,&br&&blockquote&而基因的突变,是跳跃的,也就是说,有一天,一个突变突然发生了,然后,瞬间,这个物种就完全不一样了。就是被授予了灌顶大法,一下子开窍了。&/blockquote&这么说来被授予灌顶大法的那个人就是第一个人类了?那么请问,这个人的父母是不是人类?他和他的父母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br&他还指出,&br&&blockquote&但是回到这个问题上,肯定是跳跃的,因为这是两个物种问题。&br&&/blockquote&是的,根据大家对物种的划分,猿和人类确实是两个物种。但是不能据此认为,猿在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一定从某一个个体A开始就变成了人类,这个个体之前的就称为猿。难道A和自己的上一辈出现了生殖隔离?答主更赞同Andy Lee的回答,&br&&blockquote&对事物的分类,一方面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样子。但更重要的是分类者基于实用目的对分类的需要。对于一些人来说,东西只要分成可以吃还是不可以吃就行了,不需要再分得那么仔细。但是对于生物学家们来说,他们总是希望找到事物背后的“本质”,那么使得每一个物种都独一无二的“本质”。可惜的是,没有这样的“本质”,物种这个概念不是这个世界本身的特征,而是人类基于方便而对生物做出的划分。&br&&/blockquote&所以完全可以不谈论物种,就是有这么一种存在X,X一直在不停的演化着以适应这个世界,X从远古时代的有毛进化成了现在的无毛,从远古时代的低智能进化成了现在的高智能,从远古时代的无意识进化到了现在的有意识。不管任一性状是通过渐变式进化还是通过跳跃式进化,其中每一代都不会比上一代有质的飞跃,但是最近的一代确实和最初的一代有质的区别。&br&&br&&br&以下是更新:&br&&br&李雷指出,&br&&blockquote&而高票答案的错误在于三点&br&第一,基因的突变并非连续的而是跳跃的。&br&第二,他混淆了突变产生和突变扩散的区别。&br&第三,并没有一个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种隔离&br&想看证据的,请往下看。&br&。。。。。&/blockquote&李雷并没有在他的这个表述中表现出基本的逻辑素养。&br&第一,我并没有说突变是连续的。请提供证据证明我表达或暗示了突变是连续的。&br&第二,我没有混淆突变产生和突变扩散。请提供证据证明我无法区分两者。&br&第三,我没有说存在一个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种的隔离。请提供证据。&br&他提供的证据全部是在证明基因的突变是跳跃的。这在逻辑学中叫做诽谤谬论和相干谬论。先假设对方存在错误的论点A,却不提供论据去证明对方真的存在错误的论点A,而是极力的去大谈论点A的正确与否。在没有证明我存在论点A之前,论证A的正确与否是没有意义的。干货是好的,但是强行干货就没有意思了。杜撰一个错误论点,然后大肆的批判一番,这是有些人刷存在感的惯用伎俩。&br&李雷更没有在上面的表述中表现出最基本的文学素养。&br&从他的表述中我完全无法确定“并没有一个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种隔离”这一论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语文学习告诉我们,“而高票答案的错误在于三点”这句话后面跟着的应该是他反对的错误观点而不是他改正之后的观点。所以,把他的表述改成下面这样可能更合适,&blockquote&而高票答案的错误在于三点&br&第一,他认为基因的突变是连续的。&br&第二,他混淆了突变产生和突变扩散。&br&第三,他认为存在一个基因可以一下子完成物种隔离。&/blockquote&讨论逻辑和表述方式明显偏离了我们讨论的主题,但是正确的逻辑和表述方式真的是讨论问题的基本前提。
看看下面这张图,从最左边的红色连续的渐变到最右边的绿色,题主你能指出绿色是从哪里出现的吗? 很明显,我们无法确切指出绿色开始于何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人类进化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一代人类和之前的那一代人类的区别小到可以忽略,人类的进化…
&figure&&img src=&/v2-d16c614ce511a27b7e495c_b.jp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v2-d16c614ce511a27b7e495c_r.jpg&&&/figure&&p&&strong&对你吹拍人,最可能背叛你。伤你最深的人,必是你最爱的人。百分之七十的凶杀案发生于熟人之间。“生虎犹可近,熟人不可亲。”—杜月笙&/strong&&/p&&p&自媒体真的太可怕的,因为卖的是信任。&/p&&p&昨天就有个朋友要给我付费,幸亏被我拦住了。&/p&&p&他说:我要跟着你赚钱。&/p&&p&我说:有很多教程都是免费下载的,认认真真学些东西更靠谱。&/p&&p&他说:我看你Q空间有个建站教程。&/p&&p&我说:本质上这只是个技术,别想的太神秘了,我在资源大亨论坛免费分享了不少其他机构录制的整套教程。&/p&&p&他说:我相信你,你把支付宝发给我吧。&/p&&p&我觉得太冲动了,所以没给发,但我有预感他还是会付款的。&/p&&p&因为他觉得我可信。&/p&&p&而我今天恰恰要说的是,没人值得信任。&/p&&p&有些伤害是无意的,有的则是因缘际会。&/p&&p&有个人晚上在车里睡觉,忘了关车门,被杀了。&/p&&p&凶手说,他是看到司机睡着了,但车门开着,就想着偷个东西,可是司机突然醒了,他就失手把人杀了。&/p&&p&&strong&花开生&/strong&&b&两&/b&&strong&面,人生佛魔间。&/strong&&/p&&p&受外物影响,心念一起,就把人杀了。&/p&&p&如果司机车门锁着,就避免自己被杀,世上也少了一个杀人犯。&/p&&p&他害了两人。&/p&&p&所以,不要给别人伤害你的机会。&/p&&p&有姑娘半夜一个人走在路上,被猥亵了。&/p&&p&猥琐男说他看到姑娘半夜一个人在路边,所以起了色心。&/p&&p&这些都是轻的,至少命还在。&/p&&p&还有的喜欢夜跑,一个人穿过人烟稀少的小树林,结果飞过来一根针,是给牲口用的麻醉针,一针下去就迷糊了,幸亏后面100米有男友跟着,姑娘晕倒前的机智的叫了一声,引起男友的注意。(两人吵架了,所以男的在后面跟着)&/p&&p&这些都是新闻报道过的。&/p&&p&还有那些被关在地下室,关在笼子,一关就是几十年的案例。&/p&&p&每个人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可是远吗?&/p&&p&每个癌症病人都会在心里问,这么小的概率,凭什么是自己。&/p&&p&俄罗斯轮盘游戏,对于中枪的人来说,死亡概率就是100%&/p&&p&这个世界变态的人和事太多了,我们无法控制外界,唯一能做到便是将危险扼杀在摇篮。&/p&&p&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p&&p&没有了坏的因,就可以避免坏的结果。&/p&&p&设防太重要了。&/p&&p&你买了朋友荐的股票。&/p&&p&跌停了。&/p&&p&这时候你是不高兴的,这种怨恨最终会指向一个具体的人,也就是出于好意给你推荐股票的朋友。&/p&&p&之前就有人看我免费分享的店铺淘宝客的项目。&/p&&p&没赚钱。&/p&&p&所以跑来骂我。&/p&&p&说好听点,这个项目赚钱的人很多,今天还有不少人在卖这个项目。&/p&&p&我能免费分享出来,提供个方向也够意思了。&/p&&p&说难听了,我如果让他跳楼,他也去吗?&/p&&p&但人们习惯将自己选择所带来的不好的结果归咎于别人。&/p&&p&高考填报志愿也很有意思,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了父母话选的专业。&/p&&p&最终找不到工作就怨恨父母选的专业不好。&/p&&p&我还认识一个姑娘,结婚对象是父母给介绍的。&/p&&p&结婚后她感觉不幸福,嫌男的没钱,嫌对她不好。&/p&&p&本来和她谈恋爱的那个男的对她就挺好,也很有上进心,但是父母嫌太远了。&/p&&p&所以她听了父母的话。&/p&&p&现在她很怨恨父母,想要离婚,她说之前的男友还愿意要她。&/p&&p&…&/p&&p&其实心里都清楚,无论和前男友有多么多爱,她们心里都有根刺,她是低人一等的,吵架的时候完全有可能旧事重提,这时候她是抬不起头的。&/p&&p&结局可以预见。&/p&&p&&strong&人总是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而不是真相。&/strong&&/p&&p&&strong&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strong&&/p&&p&&strong&按照自己的意志自行做出决定,然后用自己的人生承担全部负责。&/strong&&/p&&p&能为你负责的只有自己。&/p&&p&别人能给的只有建议,决定权在自己手上。&/p&&p&我经常做梦,梦里什么事都干过,杀过人、骗过人…&/p&&p&后来想了一下,梦里是潜意识最真实的反应,我居然还隐藏着另一个自己。&/p&&p&太可怕了,这么残忍的事情我都能干出来。&/p&&p&梦里,我和一群很好的兄弟在一起,他们要杀一个人,我感觉很害怕,不想参与。&/p&&p&但他们都去了,我又不想做事情不义气,被人小瞧了。&/p&&p&就想着我人去了就可以,但不动手就行了,万一警察抓住了,能判的轻点。&/p&&p&人被我们合伙从楼上推下去了。&/p&&p&我太害怕了。&/p&&p&警察在追我们。&/p&&p&我刻意的避开了摄像头,可是不清楚有没有被其他摄像头拍到。&/p&&p&脑袋里浮现出整个西安地图,我在想怎么跑路。&/p&&p&曾经学过一些社会工程学相关的知识开始浮现。&/p&&p&所以立即去化妆品店买了假发、假胡子、腮红。&/p&&p&我脱掉了以往经常穿的黑色休闲装,买了一身运动装。&/p&&p&在某个商场里,当我从洗手间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另一个人了。&/p&&p&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p&&p&因为我知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p&&p&我没有坐地铁,因为遇见过地铁查身份证的事情。&/p&&p&打了墙边办假证的电话,搞了个假身份证,买了手机黑卡。&/p&&p&事情刚发生是查的最紧的时候。&/p&&p&我必须蛰伏一阵,然后用滴滴叫个顺风车,去了和家相反的方向的另一个市,这是很长的一段路程。&/p&&p&不敢住宾馆,也不能去网吧。&/p&&p&这些地方太危险了,肯定是第一时间排查的对象。&/p&&p&…&/p&&p&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我醒来了,心跳很快,浑身都湿透了。&/p&&p&整晚我都在梦里策划如何跑路,大脑高速运转。&/p&&p&太逼真了。&/p&&p&我还梦到过自己欠了一笔巨款,而梦里我在策划骗局…&/p&&p&现实中我比较内敛,也从未主动伤害过别人,偶尔还会害羞,法律是我的底线,我坚信自己不会碰。&/p&&p&但也许那天遇到什么变故,就变坏了。&/p&&p&几年前有关注网赚的朋友,也许听过苏苏网赚博客。&/p&&p&这个人确实不错,分享了很多营销软件,全部是自己写的。&/p&&p&圈里面也小有名气,而那时候我还没有写无极领域这个博客。&/p&&p&苏苏给人感觉是个很无私的人。&/p&&p&还和他聊过一次,让帮忙推荐一个CPA广告联盟。&/p&&p&他告诉我不好推荐,一些联盟都有扣量,建议去百度搜排在前面的,相对比较靠谱。&/p&&p&总之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个不错的人。&/p&&p&突然有一天他搞了个培训,好多人都给他付款了。&/p&&p&结果全部被骗了。&/p&&p&一个坚持分享自己写的软件的人,一个从不坑人的人,一个在小圈子里挺有名气的人,一个我关注了将近两年的人,突然坑了不少人…&/p&&p&大家现在还可以去百度搜搜,不少人都在网上骂他是骗子。&/p&&p&他的博客也早已经关闭了。&/p&&p&还有什么可以相信呢?&/p&&p&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能靠的只有自己。&/p&&p&&strong&所谓人心者,谈不上有多么黑暗,也谈不上多么光明,利益计算总是难免存在于每个人心里,只是大家取舍不同罢了,危机下,又有几人能与你同在?&/strong&&/p&&p&虽然如此,但既然混迹网络,总有一些方法可以避免被骗。&/p&&p&下面的一些方法是我的总结。&/p&&p&&strong&1.wohis查询 &/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ois查询 - 站长之家&i class=&icon-external&&&/i&&/a&&/p&&p&可以查询目标网站的邮箱、注册时间,通常时间长点的相对靠谱。&/p&&p&但也有一些人直接买的老域名,所以还要用其他方法进行判断&/p&&figure&&img src=&/v2-73d480c33cac87a6d0e8_b.jp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v2-73d480c33cac87a6d0e8_r.jpg&&&/figure&&p&&strong&2.查备案&/strong&&/p&&p&&strong&查网站备案A:&/strong&&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p&&p&&b&查网站备案B:&a href=&/?target=http%3A//www./publish/query/indexFirst.action020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publish/query/indexFirst.ac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p&&figure&&img src=&/v2-5758bba3ec94138ab2de_b.jpg& data-rawwidth=&903& data-rawheight=&1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3& data-original=&/v2-5758bba3ec94138ab2d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d885b657b936feb320e94435_b.jpg& data-rawwidth=&837& data-rawheight=&1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7& data-original=&/v2-d885b657b936feb320e94435_r.jpg&&&/figure&&p&&b&从备案查询可以获取企业名称、网站名称。&/b&&br&&/p&&p&如果备案查到的网站名称和网站正在用的名称一样,那么可信度最高。&/p&&p&因为有一些备案域名是可以直接买到的。&/p&&p&&strong&3.企业信息查询&/strong&&/p&&p&A:各地区红盾网可以查询企业信息(注册资金、法人代表、股权信息、公司地址…)&/p&&p&B:天眼查&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企业注册信息查询&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网站知道的人不多,查询结果很是逆天,关注无极领域还是有福利的)&/p&&figure&&img src=&/v2-8e3eaaf7c10dc_b.jpg& data-rawwidth=&873&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3& data-original=&/v2-8e3eaaf7c10dc_r.jpg&&&/figure&&p&其他企业信息我就不截图了,这些都是公开查询的,所以不属于隐私。&/p&&p&任何人都是可以查询。&/p&&p&我曾经给这家网站冲过钱,所以就用它做个例子。&/p&&p&其实到这里已经算是一些社会工程学技巧了,可以查探一些企业的信息。&/p&&p&&strong&以上三步基本可以判断一个网站的可靠性。&/strong&&/p&&p&&strong&当然,身为一个谨慎的人,我通常还有一道防线。&/strong&&/p&&p&&strong&百度搜:“名称 骗子”如下图&/strong&&/p&&figure&&img src=&/v2-928b2b15dd666a6aa2ba83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v2-928b2b15dd666a6aa2ba83_r.jpg&&&/figure&&p&&strong&百度这样直接查到的信息不一定真,部分可能是恶意抹黑,所以只能作为辅助判断。&/strong&&/p&&p&&strong&记住,这里查到的仅仅是辅助判断,毕竟不是官方信息,都是用户自己发的。&/strong&&/p&&p&聪明的你肯定知道QQ刷钻十之八九都是骗子。&/p&&p&但是你看到没,图中行骗的QQ很牛逼,两个Q号都是豹子号,一个5位数的Q号,一个7位数的号,这两个号没几十万根本买不到。&/p&&p&很多人正在看到这么厉害的Q号,所以相信了刷钻骗局。&/p&&p&网络和现实是一样的。&/p&&p&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p&&p&现实中多少人,开着豪车,动辄请人请客聚会,行骗起来那才叫厉害。&/p&&p&曾经有个巨骗,单次诈骗几十亿元。&/p&&p&最牛逼的是他通过忽悠把公安局大楼骗的炸了。&/p&&p&手段其实和刷Q钻的如出一致,花钱包装自己,他有8个保镖,座驾是加长版凯迪拉克,直接在五星级酒店包了一层楼…&/p&&p&通过一步步的行骗,由小到大做到单笔诈骗几十亿的规模。&/p&&p&他就是王细牛,小学5年级毕业,是个木匠。&/p&&p&呼和浩特ZF被他骗的把公安局炸了…&/p&&p&小学生还是很厉害的。&/p&&p&所以如果大家看到有人在网络晒收入、晒参加各种会场、动不动朋友圈发个预祝XXX国际大会完满成功,这些人都有一定的忽悠家的潜质。&/p&&p&我能确定的是,即便这是假的,但依旧会有人信任,这是人类的心理机制本身决定的。&/p&&p&&strong&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strong&&/p&&p&在我看来这句话就和万有引力一样,被奉为真理绝对不为过。&/p&&p&所有的骗局万变不理其中,最终都着眼在利诱。&/p&&p&政府之所以被骗的炸自己的楼,其实是为了政绩,这就是为官者的软肋。&/p&&p&捏住这个软肋就好比捏住蛋一样,不得不就范。&/p&&p&这里利诱其实在创业项目方面是值得参考的。&/p&&p&目前IPO非常困难,企业想要上市太难了,与之相关的投资人就会头疼,自己的资金该如何退出。&/p&&p&所以搞创投的,其中一种获利退出的方法就是“被大企业并购”&/p&&p&这里面可以做的文章太多了,我仅提个思路,大家可以自己好好理一下。&/p&&p&&strong&防骗的终极方法就是担保交易&/strong&&/p&&p&直到今天我依然听到一些朋友网络交易被骗的消息,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担保交易。&/p&&p&简单来说就是找一个中间人,你把钱打给中间人,对方把东西给你,你确认东西无误,中间人会把钱转给对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p&&p&淘宝其实就是担保交易,但现实交易比较复杂,所以就必须用其他三方交易平台。&/p&&p&1.淘宝闲鱼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闲鱼.淘宝二手&i class=&icon-external&&&/i&&/a&&/p&&p&优点:是人人都可以发布,而且交易方便,只有你确认了,对方才能收到钱。&/p&&p&缺点:出现交易纠纷客服是不会介入的,只会让你们自己商量,否则这个钱就无限期冻结了,通常标准化的产品我会通过闲鱼来交易。&/p&&p&2.A5论坛 &a href=&/?target=http%3A//www.a5.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5交易-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域名,网站,广告交易&i class=&icon-external&&&/i&&/a&&/p&&p&优点:全程人工介入,绝对安全,出现问题也容易解决。&/p&&p&缺点:3%的手续费,感觉有点贵。&/p&&p&还有精易论坛、猪八戒网等,都是可以担保交易的。&/p&&p&这是我们最后的防线,守住这一条就绝对不可能被骗。&/p&&p&可以基于此前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通常是不会被骗的。&/p&&p&上网多年,最少一百多次陌生人转账交易,目前尚未被骗。&/p&&p&如果你选择给陌生人转账就要有被骗的觉悟。&/p&&p&如果你给朋友借钱,就要有对方不还的钱的觉悟。&/p&&p&一句话,就是做好风控。&/p&&p&历史上的股票天才都是输给风控,最终或自杀、或抑郁而死。&/p&&p&控制你的押注数量,控制你的转账金额,确保即便在极端情况下全部损失,也不会伤筋动骨。&/p&&p&&strong&这是最后的防线!&/strong&&/p&&p&&strong&守不住就会死!&/strong&&/p&&p&世界上最厌恶风险的人就是搞风投的。&/p&&p&&strong&无极领域原创,感觉本文不错,可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strong&&/p&&p&&strong&首发 微信公众号:wujiyyy&/strong&&/p&&p&&b&个人博客:&a href=&/?target=http%3A//1230.la/2224.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1230.la/2224.html&/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p&
对你吹拍人,最可能背叛你。伤你最深的人,必是你最爱的人。百分之七十的凶杀案发生于熟人之间。“生虎犹可近,熟人不可亲。”—杜月笙自媒体真的太可怕的,因为卖的是信任。昨天就有个朋友要给我付费,幸亏被我拦住了。他说:我要跟着你赚钱。我说:有很多…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宇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纯态波函数?&/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太阳是一个原子,其他行星是电子?科学家发现的原子和电子有没有可能是另一种生命的恒星和行星?&/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我们所认知的宇宙有没有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黑洞?&/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宇宙膨胀有没有可能是一种错觉?&/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有没有可能是多维世界在三维世界的投影?&/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地球有没有可能是生活在一个更巨大,巨大到无法想象的另一个宇宙里的一个分子?&/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上帝有没有可能只是存在于高维世界,且创造出一个低维宇宙的生物?&/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宇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整个宇宙只是一个“模拟世界”游戏,而人类仅是该游戏的一部分?若真如此,我们该坚持,还是放弃?&/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宇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循环体?&/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我们所在的宇宙有没有可能处于另一个宇宙的黑洞里?&/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我们所处的宇宙、时空有没有可能存在如电脑软件或游戏中的Bug?&/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假如朝一个方向走,穿越宇宙,会回到原点吗。 忽视因素,完美状态下联想。宇宙有没有可能是个圈?&/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我们这个地球这个宇宙有没有可能只是一台高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呢?&/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宇宙大爆炸有没有可能是一次意外?&/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宇宙浸泡在能量里?&/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宇宙中某区域的光速有没有可能小于宇宙中其他区域?&/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动物有没有可能进化出在宇宙中生存的能力?&/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梦境才是连接宇宙的真实,而醒着却是宇宙的虚幻?&/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宇宙之外都是密闭的 宇宙就像果冻中的偶然气泡 膨大到一定会回缩吗?&/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宇宙大爆炸并不是一个点而是无数个点?&/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就是一个类似于烟花爆炸的过程呢?&/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量子力学有没有可能完全就是错误的?&/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没有可能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同一个人?&/a&
今日浏览 &a data-hash=&38f7f6a09f3& href=&///people/38f7f6a09f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38f7f6a09f3&&@李松蔚&/a&老师的主页,看到这个问题。刚好昨天晚上有跟人谈论过这个问题,故答一把。&br&&br&&br&李老师说的是:“正确的生死观并不是要求你不能畏惧死亡的”;但我还想来谈谈我自己对于如何更加坦然的面对死亡的看法。(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真实感受)&br&&br&&br&小时候,我一个人晚上睡在床上,就会想这个世界上迟早有一天会没了我,然后我没法看到听到闻到感知到这个世界上任何的声音、气味、图像。我的意识和肉体就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么出现然后归于平静消失在这个灿烂的宇宙里。&br&&br&可是我好想一直活着,一直在这个世界上看看听听闻闻,笑着,哭着,思考着,爱着,恨着,和亲人拥抱,和朋友牵手,和恋人亲吻。&br&&br&我不知道当一个人化成一堆无机物之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所以我感到恐惧,感到害怕。&br&&br&&br&死亡的恐惧,来源于对于未知的恐惧。&br&&br&&br&小时候半夜想到这些,甚至会心跳得砰砰砰的,然后心口感到很慌很慌。&br&&br&但是,当我每次悄悄的抱着被子跑到奶奶身边,用小手拉着她温暖的大手,钻进她的被子里,依偎着她睡觉,听着她的呼吸的时候。我都会瞬间安静下来,恐惧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br&&br&&br&恩,对啊,人没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b&可是现在眼前的我最爱的人还活着还在我旁边被我拉着手,这就够了。管它未来是什么样的呢&/b&。&br&&br&&br&然后我就发现,原来与对于我来说,恩,是的,死亡之后的世界我们都不知道是怎样的,所以对未知我会恐惧。&b&但是,如果我确定的知道,即使是未知的,但有我爱的人爱我的人还在,陪着我一步步地面对走向这个未知。那么,心也就安了。&/b&&br&&br&恩,有人说,人需要有信仰,相信有来生,有神明,有主,这样就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了。这当然也是一种方式。&br&&br&但如果你不太相信这些,那么,我觉得&b&爱,会是你最大的安慰。&/b&&br&&br&&br&&br&&br&或许你看完会说,我去,又是一个拿什么狗屁“爱”说事的鸡汤。但是,亲爱的小伙伴,你是人啊对吧?人是有感情,会感知爱与被爱的动物啊是吧?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妈妈给你一个亲吻或者拥抱你也会好过很多的是吧? &br&&br&&br&恩,就是酱紫。说完了,希望对题主有用。
今日浏览 老师的主页,看到这个问题。刚好昨天晚上有跟人谈论过这个问题,故答一把。 李老师说的是:“正确的生死观并不是要求你不能畏惧死亡的”;但我还想来谈谈我自己对于如何更加坦然的面对死亡的看法。(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真实感受) 小时候,我…
这篇文章是一位在英国留学的哥儿们李淳写的,在人人上有10万浏览和3万分享量。看完真是感触良多,&strong&强烈推荐&/strong&,语言风格也十分有趣&br&&br&&strong& 《远比你孤独 》&/strong&&br&&br&为了庆祝英国公务系统停摆,讲几个小故事吧,关于寂寞/孤独的,保证比郭敬明们讲得好。&br&&br&1.
以前曾经去华为面试过,填表时有一项须注明,是否愿意应聘海外项目职位。其实华为的海外销售经理、售前售后工程师之类的薪资高得离谱,非常适合我们这种低调沉稳的技术黄牛。不过就是太枯燥无聊了,尤其在一些政局动荡的第三世界国家,子弹满天飞,根本不敢出门,惟有天天呆公司宿舍里对着技术白皮书撸管。坊间流传着两个著名的关于华为驻外工程师的段子,一是巴基斯坦还是哪的华为员工在宿舍院子里养了一群鸡,不用于下蛋也不用于食用,用来赶着满院子跑,打发时间。。。。二是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华为基地曾经收到当地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信,内容是抗议华为员工在基地旁边的海滩上将海龟翻身,导致海龟再也无法翻转过来而活活饿死。。。他们真的是太寂寞了。。。。。&br&&br&2.小时候看过柯南道尔的一篇短篇小说,叫《卢浮宫博物馆的奇闻》。写一英国人在卢浮宫里迷路了(SB么),闭馆时被关在了里面,却有幸遇到了奇迹:一名长得比木乃伊还恐怖的馆员在深夜偷偷打开了盛装一位女性木乃伊的木棺。被英国人发现后他讲述了实情,他原是古埃及的一名法术师,机缘巧合和朋友一道研制出了长生不老药,服用后能抵抗衰老、暴力的伤害。这并不是永生.但它的效力可以维持好几千年。---------这药的负面作用是当你活腻了的时候,想死也死不了。。。比如这埃及哥们,他在给自己服用了药剂后,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爱人用药呢,爱人就得肺病死了。。。。古埃及人笃信有阴界,这下阴阳永隔。更气人的是法术师的那位合作伙伴也暗恋着那女人,他在女人死后独自发明出了长生不老药的解药,自己服下后立马嗝屁去阴间调戏朋友妻去了。。。这让那法术师气得要死,他试验了无数种配方,却终因缺少一种稀有的珍贵药引而发明不出解药。。。。然后就这么孤独而猥琐地活了3000多年,走遍全世界,从奴隶社会开始,眼看都要实现共产主义了。。。却在这个夜晚终于有机会打开了女友的棺材,在棺材里发现了自己合伙人藏在其中的解药药引。。。然后他迫不及待地服下,很快就迅速衰老并且死亡。他死得比古往今来任何一名自杀者都要快乐,这不仅仅是因为能够得以和爱人重逢(或者目睹爱人和自己朋友在另一个世界给自己戴帽子),更是一种从万世的孤独中终极的解脱。。。看完小说后,我时常想象那3000多年的岁月,这人是怎么熬过来的。那句歌词怎么唱的来着,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这哥们的故事可以改编成《求法老》了。。。。。&br&&br&3. 还看过一部自认为是我看过的最棒的短篇小说,Ray
Bradbury原著的《浓雾号角》。写的是一只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蛇颈龙,竟得以长生不死。。。。(估计是吃了埃及人发明的仙丹),全世界就只有它一只蛇颈龙了,孤零零地活在大海深处。每年冬天的浓雾时节,海港的灯塔会发出低沉的号角声为过往船只引路。那号角像极了蛇颈龙的叫声,每年都会将那只死不了的活化石蛇颈龙从海底引上海面,它大概以为那是同类的呼唤。。。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在最后,经过大自然多年的教育,它终于进化出了一点智商,发现了这压根不是自己的同胞,发现恐龙界真的只剩下自己活在这个地球上了。于是它悲愤地毁掉了灯塔,潜入了海底,从此再也不会听到那熟悉的呼唤。。。也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每次想到这只蛇颈龙,我就觉得眼角隐隐然有清泪溢出,那是古往今来最孤独的生物,活在黑暗、高压、寒冷的海底,并且由于没进化出前肢,打不了飞机,在苦寂中独自度过了亿万年。。。。。想想就难过。我们失个恋和它比起来算个锤子。&br&&br&4. 这是我能想象的最终极的孤独。严格说来在我接触这个理论之前,连想也想象不到。你们能想到吗?&br&&br&先讲讲此理论的主角,反物质。关于反物质的概念,简单说来就是由带正电荷的电子组成的物质,它们和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只是电荷的正负属性相反而已。可以想象宇宙里存在一个反物质构成的你,终于有一天和你本尊相逢了,你们激动地伸出右手深情相握,却在接触的一霎灰飞烟灭。。。。并释放出比氢弹爆炸还巨大的能量。&br&&br&一开始反物质只是狄拉克的数学假设而已,直到在实验室里真正制造出了反氢原子等反物质粒子。虽然存在时间极短,迅速泯灭,但是真实地验证了反物质在宇宙中的确存在。&br&&br&真正吸引我的理论,是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的反物质猜想。他由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两个解,发现在数学上,一个在时间中正向前进的负电子和一个在时间中逆行的正电子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反物质不过是在时间中逆行,即从未来向过去前进的正物质而已。反物质和正物质的对消泯灭,实质上是正物质在时间轴上的突然掉头,回到过去的同时变成了反物质。(即2分钟前的反物质,在1分钟前和正物质对消,实质上是该正物质在1分钟前开始了时间上的逆行,变成了反物质。2分钟前你看到的反物质就是在时间轴上逆行回去的这个正物质而已。)&br&&br&更加震撼的理论如下,费曼由此解决了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基本粒子问题:为何世间万物、大至星系、小到原子,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属性,例如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我和毛主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但是在电子身上是个例外,世上没有“大电子”、“小电子”、“性感电子”、“高帅富电子”之说,你也无法在一个电子上刻字,然后送给自己的女友。组成宇宙万物的无穷多的电子,是一模一样的,找不出任何差异的。&br&&br&费曼由自己的反物质假设完美地解释了这一困扰:因为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整个宇宙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没错,全宇宙的庞大的空间、数不尽的星体和物质,其实都是这一个电子在不同时空的分身而已。它从大爆炸开始,在时间轴上正向前进,直到宇宙的末日,又掉头回去,变成正电子,在时间里逆行,逆行到了宇宙诞生之初。就这样永世无休止地循环下去,这个电子出现在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出现在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在三维世界的我们看来,空间里布满了数不尽的电子,构成了世间万物。&br&&br&其实它们,包括我们自身,你的父母亲人,你的恋人,你养的狗,狗拉的屎,曼哈顿川流不息的人潮,塔克拉玛干寂如死水的无人区,兰桂坊莺歌燕舞的不夜城,海底两万里那只无尽孤独的蛇颈龙,万事万物都一样,都只不过是那同一个电子正行逆行了无数次的分身而已。整个宇宙就这么一个电子,孤零零地从天地混沌走到宇宙毁灭,再倒回去重来,周而复始。&br&&br&假如这理念是真实的,你还觉得自己孤独、寂寞吗?还会去海滩翻乌龟,去养鸡场赶母鸡吗?&br&你能想象出比这更文艺的电子,更孤独的个体吗?&br&能想象出来的话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奖也许都是你的了。&br&我这就赶紧想去。。。免得被郭敬明、安妮宝贝这些孤独界的话事人给抢先了。。。&br&&br&&a href=&///?target=http%3A///blo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11&/span&&span class=&invisible&&24363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关于最后那一个理论,费曼讲过One-electron universe&br&&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One-electron_univers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O&/span&&span class=&invisible&&ne-electron_univers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篇文章是一位在英国留学的哥儿们李淳写的,在人人上有10万浏览和3万分享量。看完真是感触良多,强烈推荐,语言风格也十分有趣
《远比你孤独 》 为了庆祝英国公务系统停摆,讲几个小故事吧,关于寂寞/孤独的,保证比郭敬明们讲得好。 1. 以前曾经去华为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8074 人关注
1247 条内容
6261 人关注
915 条内容
1447 人关注
630 条内容
3364 人关注
262 条内容
10463 人关注
507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室逃脱类型的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