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14新建势力野望里有没有原田家势力

您当前的位置: >
概述日本战国时代武将。公元1534年(天文3年)生于尾张(今日本爱知县西部)。基本资料名字罗马字:Oda Nobunaga曾用名:织田吉法师(幼年),织田信长(成年)仮名:三郎,上总守,上总介外号: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张大うつけ(尾张大傻瓜)、赤鬼、雨将军神号:建勋戒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严尊仪身高:1.70m生卒年出生:天文3年5月12日(和历)日本尾张那古野城逝世:天正10年6月2日(和历)日本平安京本能寺官位从五位下·弹正少忠日正四位下·弹正大弼日从三位·参议 日权大纳言日右近卫大将兼任 11月7日正三位 日内大臣·右近卫大将兼任 11月21日从二位 日右大臣·右近卫大将兼任 11月20日正二位 日右大臣·右近卫大将辞任 4月9日从一位太政大臣(赠) 日正一位 (赠) 日人物简介织田信长,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平氏可能性较高。和族,出生于尾张国那古野城(现名古屋市)。被称作“第六天魔王”。幼名吉法师,在山冈庄八所著的《德川家康》中描写,信长小时候在任神职的熊府波太郎处学习,信长也是织田家家老 平手中务大辅政秀的得意门生。父亲死后,继承为织田家的家督,在打败同母所生之弟织田信行(信胜)与犬山城主织田信清、清洲城主织田信友、岩仓城主织田信贤,[2]后统一尾张。于击破周边敌对势力的今川家与斋藤家之后,拥永立足利义昭为将军并完成上洛(进京)。之后义昭与信长为敌,并下令给武田家、朝仓家、比叡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组成了反信长包围网。信长突破包围网后,迈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乐市乐座、土地调查等革新政策。后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谋反(本能寺之变)而自杀。称号最早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龟三年(1572),由于秀吉的情报操作,加上信长本人亦曾自称第六天魔王。当时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写了封信给信长,并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而信长给信玄的回信书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大概可以看出信长和信玄之间彼此挑衅的味道很重。对信玄等人而言,死后可以成佛;但对信长而言,只有看得到的才是真实的。信长并不认同死后悟道的想法,这大概就是信长当时以“第六天魔王”自称的原因吧,信长本身亦存在为人所惧的部分,其人与曹操有相似之处。人物生平少年期信长于日出生于尾张国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另有一说是胜幡城),幼名为吉法师。是尾张守护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织田信秀的嫡长子(排行第二,有一庶兄织田信广),母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同母弟有信行(信胜)、信包和秀孝。因为母亲是正室,才成为嫡子的信长,6岁就成为那古野城的城主。然而少年时代常有荒诞不羁的行为,后来被嘲为“尾张的大傻瓜”。对铁炮传入日本时的种子岛枪感兴趣,且不拘泥于身份地位,和一般人民一样与市里的年轻人一起玩耍的故事广为人知。信长还是少主的时期,父亲信秀在表面上臣服于清洲织田家,然而信长只带了几个人就到清洲织田家支配下的清洲城放火等行动,令父亲信秀相当吃惊。从年少时期即可见其大胆。三河的户田康光背叛今川家投奔织田家时,户田将松平竹千代(即日后的德川家康)卖给了织田家,当时年轻的信长和成为人质的松平竹千代,一起度过了少年时光。这段往事后来成为两人缔结了稳固的同盟关系(清洲同盟)的一个助力。1546年,在古渡城元服之后正式改称织田上总介(织田信长)。1548年,负责教育、照顾信长的平手政秀提出与信秀宿敌的美浓国战国大名斋藤道三长女浓姬(即斋藤归蝶)政治联姻的策略。1549年(一说是1553年)信长在正德寺与岳父斋藤道三会面,当时道三察觉到被称为“傻瓜”的信长的真正才识,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的子孙,估计以后只有为他牵马的命啊”。从此之后,斋藤道三全力支持织田信长,并在被亲子斋藤义龙杀死后将美浓一国作为嫁妆送给了信长。(也有说是信长明火执仗的强盗行为的托辞,这事儿就好像是“衣带诏”,究竟有没有只能问道三本人了) 1551年,织田信秀在尾张尚未统一又有强敌今川义元的内忧外患下,终于因酒色过度中风而死。身为嫡长子的织田信长因而继承家督。在信秀的葬礼上,信长一反传统,对父亲的祭坛投掷抹香而引来争议(关于此事件有一说是为后人的创作,不过信长表现的不是那么规矩是肯定的了)。1553年,负责教育、照顾信长的平手政秀为了劝谏信长的奇行而切腹自尽。信长也为此感到悲叹、找来泽彦和尚(宗恩)建立了政秀寺来悼念政秀的亡灵(但另一说是政秀并非为了死谏信长而是因为其子五郎右卫门泛秀和信长之间的不和)。继任家督到统一尾张1551年织田信秀死后,从很久以前就对信长行为不满的织田家重臣林秀贞、林美作守通具、柴田胜家等人,打算废掉放浪不羁的信长而改立以聪明著名的信长亲弟弟信行为织田家主君。为了对抗他们,信长拉拢森可成、佐佐成政、河尻秀隆等人加入己方阵营,开始了骨肉相争。1556年4月,信长的大舅子斋藤义龙谋杀已经隐居的亲父斋藤道三。道三派出亲信猪子兵介向信长请求援军。信长虽然应邀派出了援军,但为时已晚,斋藤道三被义龙手下的小牧元太杀死。信长失去岳父的支持后,信行派认为这是攻击的好机会,同年8月24日举兵和信长对抗,但以落败告终(稻生之战)。随后,信长虽包围了守末盛城不出的信行,在经由亲生母土田御前的中介后,赦免了信行、柴田胜家等人。1557年信行再度企图谋反。在稻生之战后,和信长有所联系的柴田胜家密告此事。信长知道谋反一事后,将信行骗出清洲城,并派自己最信赖的河尻秀隆将其暗杀。(有说信行并未谋反,是信长为了永绝后患,指使柴田胜家告密并诈病将信行杀死)当时,尾张国守护大名斯波氏的权势开始没落,因此尾张下4郡的守护代织田大和守家主君织田信友掌握了实权。信长的父亲信秀虽是信友旗下三奉行的其中之一,却凭借其智勇来拓展对尾张中西部的支配权。信秀死后,信长继任。信友则支持信行继任家督之位而与信长敌对,并拟定信长谋杀计划。只是,早已被信友视为傀儡政权的尾张守护斯波义统却把谋杀计划事先密告给信长知情。对此感到暴怒的信友,趁义统嫡男斯波义银带兵前往河川打猎(川猎或川狩)的时候,杀害了义统。因此、义银与其弟毛利秀赖、津川义冬等斯波一族则逃往信长之处寻求保护,信长将信友列为杀害义统的谋反者,并命令叔父织田信光(守山城主)杀害信友。于是尾张下4郡的守护代清洲织田家灭亡,织田家庶家的信长成为织田家的首领。接着信长与同族犬山城主织田信清等,击败清洲织田家的宿敌织田一门宗家的上4郡守护代织田信安(浮野之战),并将其放逐。而被立为新守护的斯波义银,却和斯波一族的石桥氏、同为足利一门的吉良氏密谋讨伐信长,察觉到此事的信长,则将义银放逐至斯波氏宗家足利将军家所在的京都。于是,信长在1559年确立了对整个尾张国的支配权。桶狭间之战到清洲同盟信长完成尾张统一的翌年1560年5月,身为足利将军家庶流的骏河战国大名今川义元,当时国力如日中天,人称“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率领25000大军(以“北条五代记”的说法),并对外号称有4万大军上洛觐见将军。由于上京之路必经尾张,信长不愿臣服,决定兴兵对抗,但总兵力只有5000人,为了应付尾张北面的斋藤义龙,信长可以拿出拦截今川军的兵力刚到3000人)。今川军以三河松平元康(日后的德川家康)率领的三河兵为先锋,攻陷一个又一个织田军堡垒。面临织田家危机的信长则保持静寂,深夜舞起了《幸若舞·敦盛》后,身着武具出阵,首先到热田神宫参拜。之后在善照寺堡垒以约4000人兵力(一说为3000人)出击,强袭今川军的阵地。由于刚下过一场暴雨,今川军士兵还没有回过神来,以至于在织田军偷袭时好半天才大喊:“敌人来袭!”,总大将今川义元死在阵中。日的战事,后来称为桶狭间之战。总大将战死的消息传出,今川军崩溃逃回本国骏河。桶狭间之战后,今川家势力日渐衰退。因此,原先受今川氏支配的三河国的德川家康(此时名为松平家康)成为独立的战国大名。当时信长为了美浓攻略正准备与斋藤氏开战,家康也为了警戒甲斐的武田信玄与骏河的今川氏真(义元的嫡男),二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一致,加上家康、信长二人幼时就是好友,甚至有说年幼织田信长(当时称吉法师)曾对家康(当时称竹千代)说:“竹千代,将来你我二人共争天下,我向西面攻略,而你则向东面攻略。”有了以上两个条件,两家之间的结盟顺理成章。双方在1562年,缔结了清洲同盟(又称织德同盟)以保证织田家东侧领地的安全。美浓攻略信长于桶狭间之战后,开始针对杀害与织田家同盟的斋藤道三而成为美浓领主的斋藤义龙。义龙为一勇将,即便是织田军也难以击败。1561年义龙突然死去,由嫡男斋藤龙兴继任家督,斋藤家的家臣们内部开始分裂,信长得以在对斋藤战上取得优势。1564年信长将妹妹阿市嫁给北近江的浅井长政缔结同盟,以强化对斋藤氏的牵制。1569年信长和伊势的北田具教开战。具教奋战后仍居劣势,于是接受信长开出的条件而投降。该条件是“信长次男织田信雄作为具教嫡男北田具房的养子”。此后,伊势国为织田所支配,信长打破对北田亲子人身安全的承诺,派兵前去捉拿北田具房,具房于数年后死去。北畠具教则为信长信雄联军所击败,数年后与次子长野具藤一同被杀。信长对伊势的神户具盛亦采同样的政策。神户氏接受织田信孝成为神户家养子后,具盛被软禁。1566年进攻墨俣受阻,命令木下藤吉郎(日后的羽柴秀吉)建立墨俣城,并以该城为据点。(但墨俣城的实态众说纷纭,亦有怀疑该城于实际上是否存在的论点)。随着西美浓三人众(稻叶一铁、氏家卜全、安藤守就)、其相关者(竹中半兵卫等)、其它如蜂须贺正胜、前野长康、金森长近等人加入信长阵营,终于在1567年于伊势长岛击败斋藤龙兴,将美浓国纳入版图。成为统治尾张美浓两国的大名时,信长时年33岁。传言中“取得美浓者可取得天下”。信长取得美浓后,采用中国周朝立于岐山后,打倒殷朝统一天下的故事,将美浓国旧主土岐氏斋藤氏的据点井之口改名为岐阜。此时开始使用“天下布武”印,并正式以统一天下为目标。上洛1565年以京都为中心掌控畿内的权力者管领细川氏的执事为三好氏,实权被有力武将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等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所把握。意图使室町幕府权力复活的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与三好氏的对立日趋严重,终遭暗杀。接着三好氏拥立义辉的表弟足利义荣为第14代将军以作为其傀儡。久秀等人进一步欲暗杀义辉之弟足利义昭,义昭在细川藤孝、和田惟政等幕僚的支援下逃出了京都投奔越前国的朝仓义景。义昭在看不到义景有讨伐三好氏的动静后失去了耐心。于1568年7月开始接近美浓的信长,信长承诺为义昭讨伐三好氏的同时,将养女雪姬嫁给信玄的四男武田胜赖藉此与美浓国相邻的甲斐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缔结同盟。但雪姬于产下武田信胜后逝世,为此信长让嫡男信忠与信玄六女松姬缔结婚姻以保持友好关系,此作法也应用至周围各势力以巩固本国内外。接着9月,信长以天下布武的大义名分,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并开始上洛。对抗信长上洛的南近江战国大名六角义贤、六角义治父子,在织田军的猛攻下,观音寺城遭攻陷并逃亡伊贺,至此六角氏灭亡。此后六角氏则展开反抗信长的游击战。见到信长前往京都的上洛行动,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了解到信长的实力而臣服,其它隶属于三好三人众的势力多数逃亡至阿波。剩下如池田胜正等人也投降信长。至此,从三好长庆以来,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松永政权面临信长电击般迅速的上洛仅半个月就垮台,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的信长所建立的织田政权诞生。此时,义昭劝信长担任副将军之位,信长看透了将军家的盘算并谢绝之。1569年1月,趁信长率领织田军主力返回美浓的空隙时,三好三人众与斋藤龙兴等美浓浪人众共谋袭击足利义昭御所所在的六条本国寺(六条合战)。信长在大雪中堪称神速的行军,仅用2天援军就抵达京都(当时从岐阜到京都需历时3天),而在信长抵达前,由于浅井长政援军与明智光秀的奋战击退了三好斋藤军。1月10日,呼应三好军的入江春景于高槻城遭信长进攻。春景投降后,信长不再原谅其背叛而处刑之。同一天,信长在堺市拿出2万贯的矢钱(军用金),要求商人们服从织田家。此动作让堺会合众(商人们)原先仰赖三好三人众抵抗信长,在三好三人众为织田军击退后,臣服于信长。此时,开始对伊势的侵攻,1568年神户具盛投降,信长将三男织田信孝送往神户氏为其养子。翌年(1569年),伊势国司的北田具教亦投降,将次男织田信雄送往北畠氏为其养子。如此一来,信长成功地扩大于畿内的势力。第一次信长包围网1569年,信长为限制足利义昭的将军权力,订立了称为“殿中御掟”9条的掟书(公布法或公定法)之后又追加了7条昭告天下,并让义昭承认这项命令。但因此事使得义昭与信长的对立已然成形。1570年4月、信长为了讨伐数度无视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仓义景,打破了与浅井长政的同盟,并与盟友的德川家康军一起向越前开始进军。织田德川军逐步攻击朝仓氏各个城池,进逼到金崎时,北近江盟友、浅井长政于背后突击织田德川连合军。导致信长陷入突如其来的危机,在负责断后的殿军木下秀吉(由藤吉郎改名之)、德川家康等人的奋战之下(此即金崎撤退战),终于得以逃回京都。信长返回京都时,据言身边只剩下约10人。将军足利义昭趁此机会与信长的对立白热化,发布了打倒信长的命令到各国,包括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田信玄、三好三人众,甚至比叡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寺庙势力都被找来,组成了“信长包围网”。为对抗包围网,信长开始讨伐浅井长政。1570年6月,在近江姉川河原联合德川家康军与浅井、朝仓连合军对战(姉川之战),击溃浅井朝仓连合军。日,曾有杉谷善住坊试图暗杀信长未遂。1573年善住坊被捕后遭处刑。1570年8月,信长出兵讨伐于摄津举兵的三好三人众,因石山本愿寺的援军等原因而苦战。信长本队在摄津与三好三人众对阵时,浅井长政朝仓义景、延历寺等连合军3万进攻近江坂本,抵抗连合军攻势的近江织田军败于人数上的劣势,信长重臣中名将森可成与信长之弟织田信治因此战死。为此信长于9月23日凌晨神速从摄津本队返回近江,慌乱的浅井长政、朝仓义景等人布阵于比叡山抵抗信长。信长则在近江国志贺与浅井朝仓连合军对峙(志贺之阵)。然而此时受命于本愿寺法主·显如的伊势长岛一向一揆众在愿证寺住持·证意的领导下举起叛旗,信长之弟织田信兴、重臣氏家卜全因此丧命,信长也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为打开窘境,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颁布勅令、12月13日因天皇勅令而成功与浅井朝仓军和解。此时据大久保忠教所记载的“三河物语”中,提到信长对义景的说法是“天下是朝仓大人所有,我将不再妄想”。1571年9月,信长在发出数次的避难劝告后,放火烧掉仍持续抵抗的比叡山延历寺(延历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总本山,因此信长这一行为为众多佛教人士怨恨,并且送予他“第六天魔王”的称号)。据传此行动是为了对延历寺协助浅井、朝仓军的报复。1572年7月,信长嫡男奇妙丸(日后的织田信忠)初次出阵。此时织田军和浅井朝仓连合军之间有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但战况开始往信长有利的方向展开、8月朝仓军的武将前波吉继、富田长繁、户田与次等人投降信长。10月、甲斐的武田信玄呼应足利义昭的出兵邀请,终于开始起军上洛。武田军总兵力3万,大军开始侵攻织田领地的东美浓与德川领地的远江、三河。织田德川军开始了抵抗。但在武田军武将秋山信友进攻东美浓的岩村城时,城主的远山景任(直廉)病死。景任遗孀岩村殿(信长的叔母)将信长五男坊丸(日后的织田胜长)收为养子,并以女城主的身份抵抗来军,但秋山信友对岩村殿使出结婚战术。实际上岩村殿的女儿雪姫(胜龙院殿)和武田胜赖结婚生下武田信胜,岩村殿跟武田氏也可说有姻亲关系。因此关系,岩村殿和秋山信友结婚并开城投降、把坊丸做为人质送往甲斐、东美浓大半落入武田的支配。而德川领地的德川军于一言坂之战为武田军大败、接着连远江、三河诸城都一一陷落,陷入了战况不利的状况。信长为挽救战况,送出佐久间信盛、平手泛秀等3千援军给家康、但在12月远江三方原之战中织田德川军为武田军大败,平手泛秀等人战死、信长陷入困境。到了1573年,武田军从远江开始进攻三河、2月开始攻击三河的野田城,将军足利义昭在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协助下举兵呼应信玄的上洛行动。东西面受敌的信长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4月5日经由正亲町天皇所出的勅令得以和义昭和解。接着4月12日,信长最大的强敌武田信玄病死(一说是武田信玄被德川军于野田城狙杀而死,不过通说为信玄病死),武田军因此返回甲斐。包围网崩坏由于信玄死去,信长得以趁势重整军备。接着7月、举起叛旗后守在二条城、槙岛城的足利义昭遭信长击败,从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时代终结。7月28日,信长奏请朝廷将年号从元龟改为天正后,正式实现。天正元年(1573年)8月、信长命细川藤孝讨伐守在淀城的三好三人众其中一人岩成友通,友通遭击败。同月、信长率领3万兵力行军至越前,于刀根坂之战击败朝仓军。攻下朝仓氏后,转往攻击于小谷城的浅井久政、长政父子,并灭亡了浅井氏。在此时,带回了嫁给长政的信长之妹阿市。9月24日、信长以尾张美浓伊势军队为中心,率领3万兵力往伊势长岛行军。织田军在泷川一益等人的活跃下,约半个月就一一攻陷长岛周边的敌城,但由于长岛的一向一揆强烈抵抗,厌恶长期战的信长开始于10月25日撤退。而在撤退途中,受到一揆军的追击,导致织田军苦战、林新次郎通政战死。11月、河内的三好义继配合足利义昭开始叛乱。信长以佐久间信盛为总大将,将军队送往河内,义继的三家老因惧怕信长的实力背叛了义继,义继于11月16日自杀,至此三好氏灭亡。12月26日,于大和的松永久秀终也无计可施,献出多闻山城并投降信长。结果武田信玄病死仅不到一年,加入信长包围网的大名、大部分皆为信长所击败。长岛一向一揆1574年1月、攻下朝仓氏后,越前虽成为织田家领土,但地头武士与本愿寺门徒却掀起叛乱,富田长繁在一乘谷杀害了守护代的前波吉继(桂田长俊)。接着呼应此叛乱,甲斐的武田胜赖也出兵攻打东美浓。信长决定与信忠一起迎击武田军,但在信长援军抵达前,东美浓的明智城已被攻陷,信长为避免与武田军正面冲突而撤退到岐阜。3月、信长上洛并受任从三位、参议的官位。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表示欲收割兰麝待(一种高级香料)。据言,这是信长为了让各国知道信长与正亲町天皇之间有密切关系所采取的行动,天皇则也下了勅令允许之。由此契机各国大名知道信长的实力为朝廷所承认,尤其是从奥州派往信长处表示友好的使者也增加了。7月、信长率领3万大军,从水陆路方面完全包围了伊势长岛,切断了敌方兵粮补给。在一揆军巧妙的战术下,取得击杀信长同父异母的哥哥织田信广等战果。但8月后一揆军陷入兵粮不足的状况,甚至在织田军猛攻下大鸟居城也被攻陷一揆军超过1000人以上战死,战况因此更往织田军有利的方向发展。9月29日、兵粮缺乏的长岛城门徒投降,并向信长请求让其搭船从大坂方面退兵,信长亦接受之。然而信兴、信广等备受信长信赖的兄弟被杀害,加上一揆军的退却速度迟缓,于是信长下令铁炮同时射击搭船的门徒。一揆军方面亦被激怒,有一部分反过来袭击织田军,此时信长之弟织田秀成等人战死。接下来信长针对困守中江城、屋长岛城的长岛门徒,从城堡周围开始包围,最后攻破之。此时,据传一揆军有2万人为织田军所杀害。经此战后,信长成功地平定长岛门徒们的叛乱。长筱之战到进攻越前1575年4月,武田胜赖为讨伐于信玄死后即背叛武田家成为德川家康家臣的奥平贞昌,率领15000人的兵力前往攻击贞昌所在城长筱城。但奥平军的善战使武田军在进攻长筱城上花了超出预期以上的时间仍无法攻下。此时信长于5月12日率领3万大军从岐阜出兵,5月17日在三河的野田与德川家康军8000兵会合。扩大为38000兵力的织田德川连合军于5月18日、布阵于设乐原。接着5月21日,织田德川连合军与武田军开战(长筱之战)。在此战中,信长将铁炮队分成三队,采用节省装填弹药时间的三段击战法。(有一部分人认为此战法真伪未定)织田德川连合军在此场对武田军的战役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同时在武田大军下成功防卫了长筱城的奥平贞昌,领受信长所赐的“信”字,改名为信昌。前年,信长派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桂田长俊遭夺取了越前的本愿寺门徒杀害,之后门徒们开始内部分裂。1575年1月、门徒们惩罚了协助杀害长俊但之后反戈一击的富田长繁等地头武士、将越前做为属于一揆的国土。接着受显如命令前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为下间赖照,但由于赖照的恶政更甚于前代领主桂田长俊,一揆众的内部持续分裂。视此为好机会的信长在长筱之战结束后,8月行军前往越前。一揆军虽抵抗了织田军,但在已内部分裂的情况下,一揆众无法同心合作迎敌。以下间赖照与朝仓景健等人为首、约有12250人的越前加贺门徒在战役中为织田军所杀。此时、信长在给村井贞胜的信件中,记下了越前的惨状:“到处都是死尸、一点空地也无。真想让你看到此景”。记载此时从军的前田利家行为的石版还存在着。写着:“一揆奋起、此后前田又左卫门大人活擒一揆千人。依法处刑以、磔刑、下热汤、下油锅。如此等事。一笔记下”。于是越前再度成为织田领土、信长将越前8郡赐给柴田胜家时,据言信长曾指示胜家经营北国的法则。第二次信长包围网日,信长叙任权大纳言,11月7日任右近卫大将。11月28日,信长让出织田家家督之位给嫡男织田信忠,同时也让出美浓尾张等领地于原则上隐居。只是信长仍然处于执行织田家政治军事的立场。1576年1月,信长于琵琶湖湖岸,开始亲身指挥建筑安土城。1579年完成了五层七重且豪华绚烂的安土城。据言安土城内部极为通风。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在寄回母国的信上赞叹:“即使欧洲也没有如此豪华的城堡”。信长把岐阜城让给信忠、并迁入其新筑于南近江(今滋贺县)的安土城。信长就以此为据点开始迈向一统天下之路。1576年1月、与信长友好的丹波的波多野秀治举起叛旗。接着石山本愿寺也再次举兵,再一次反信长的动作开始增强。信长于4月、派大将明智光秀、荒木村重、原田直政率领3万军队前往大坂、但于苇原之战中大败,以原田直政为首有1,000人以上战死。大坂的织田军在石山军猛烈攻势下,困守于天王寺堡垒,遭石山军包围,织田军因此陷入困境。5月5日,信长前往若江城发出动员令,却只召集到3,000人左右。而信长于5月7日早上、亲自在前头率领此3,000人军队、攻向包围天王寺堡垒的15000人的石山军(天王寺堡垒之战)。信长本人虽在激烈战斗中负伤,但信长本人的出阵使得织田军士气高昂,最后得以成功击败石山军。之后,织田军从水陆路包围石山御坊以断绝兵粮。但在7月13日、石山本愿寺援军毛利村上水军800艘出现并击败了织田的水军(木津川之战)后、毛利军将兵粮弹药搬入石山。此时人称越后之龙的大名上杉谦信开始与信长敌对。信长与谦信,原本为对抗武田信玄此一共同敌人,于1572年缔结了同盟。在信玄病死后、谦信为信长一再地与宗教势力抗争的行动所激怒,因此于1576年与石山本愿寺和解,并解除与信长的同盟,明白地表示与信长的对立。以谦信为盟主,毛利辉元、石山本愿寺、波多野秀治、纪州杂贺众等反信长者同一步调地开始行动。针对此状况,信长在1577年2月率领大军前往讨伐纪州杂贺众,由于毛利村上水军于背后援助杂贺众及谦信进攻能登等原因,到了3月,让杂贺众领袖杂贺孙一投降,但没有提供人质给信长。只是形式,并在形式上维持和睦,信长从纪伊撤兵。此时,在能登七尾城的长续连一边承受谦信攻击一边派儿子长连龙向信长求援军。信长派柴田胜家为总大将率领3万为前行军队、自己率领本队18000人为后军出阵。但9月15日七尾城沦陷、9月23日前军遭谦信所率领的上杉军所败(手取川之战)。信长知道战况后,为避免与谦信正面冲突,返回了安土。大和的松永久秀见到信长的困境,与谦信呼应而举兵反叛。得知久秀谋反的信长从加贺撤兵、派织田信忠为总大将,大军前往信贵山城于10月击败了久秀。但在对谦信的战斗上居于不利立场的信长,面临毛利氏、石山本愿寺的攻势再次陷入困境。10月在击败久秀后,在丹波龟山城抵抗信长的内藤定政病死。龟山城、籾井城、笹山城等丹波诸城,旋即为织田军所攻下。日,上杉谦信突然死去。因谦信没有子息,于是养子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开始争夺起继承权。在此时,织田军则攻下了上杉领土的能登、加贺。而由于谦信的死,信长包围网再次崩坏。织田方面军团·北陆方面 柴田胜家军团·关东方面 织田信忠 泷川一益军团·畿内方面 明智光秀军团·中国方面 羽柴秀吉军团·四国方面丹羽长秀织田信孝军团·对本愿寺方面 佐久间信盛军团·东海道制压 德川家康军团进入天正年号后,织田家已具备延伸至多方面势力的兵力与财力。信长赐予属下武将战国大名级的领土,给予高度的统治自由并命令其攻略周边势力。谦信死后、历经家督之争得以继承家督的是上杉景胜,信长针对上杉势力派出柴田胜家、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人;对武田胜赖则派出嫡男织田信忠、泷川一益、森长可等人;对波多野秀治则是派明智光秀、细川藤孝等人;对毛利辉元则派出羽柴秀吉、对石山本愿寺则派佐久间信盛。在谦信死后,织田军对上杉氏的战况转向优势,逐次攻下了能登、加贺,甚至进攻到了越中。于1579年夏天,波多野秀治投降后遭处刑。在毛利的激烈抵抗下,丧失了加入织田阵营的山中鹿之介等尼子再次兴军。接着播磨的别所长治谋反,初期虽陷入苦战,但终究攻势得以进展。1579年,毛利军于备前的宇喜多直家投降信长,至此织田军与毛利军的优劣情势完全逆转。1580年取得播磨、但马,1581年断绝鸟取城的兵粮供给,而攻下了因幡,接着攻下岩屋城取得淡路。1578年10月、荒木村重于有冈城背叛信长。谋反原因到现今仍是个谜,重用村重的信长亦感惊愕,甚至劝村重改变心意。村重不从并和本愿寺携手抵抗信长。但村重的家臣中川清秀、高山重友投降信长后,信长方处于优势。11月6日、第二次木津川之战中,信长想出铁甲船6艘的战术大败毛利水军,在无法受到毛利的援助下,石山本愿寺与荒木村重遭孤立。为此村重于1579年9月,抛弃妻子从有冈城逃出。有冈城陷落后,荒木一族大半被处刑。而1580年4月,在正亲町天皇勅令和森长可一族的调停下,本愿寺以有利的条件取得和解,并从大坂退兵。(这也是信长的对朝廷工作,详见佐久间信盛。)1579年、织田信雄于伊势外筑护卫城遭伊贺国人的妨害,为此感到愤怒的信雄自作主张地进攻伊贺国,大败而回。信长严厉地斥责信雄的同时,对伊贺国人的敌意亦逐渐升高(第一次天正伊贺之乱)。1581年,信长再度派信雄为总大将率领6万军队攻下伊贺,使伊贺成为织田家的领土。(第二次天正伊贺之乱)1579年、信长命令盟友德川家康的正室筑山殿及二人所生嫡子松平信康切腹。理由是因为信康的12条罪行、筑山殿与武田胜赖勾结等。不论是那个理由,德川家臣团内分成顺从信长派(滨松派,拥护德川家康)与反信长派(冈崎派,拥立松平信康)互相争执起来,最终家康让此两人自杀。(通说为筑山殿遭家康派人杀害,但命松平信康等人切腹一事仍有相当多未解之谜)。1580年8月、信长放逐织田家历代老臣佐久间信盛与其嫡男佐久间正胜(信荣)。信长发出惩罚令给信盛,理由为对本愿寺之战上毫无成果等理由。接着对林秀贞、安藤守就、丹羽氏胜也以无能、从前就想谋反等理由放逐之。讨伐武田1581年为信长全盛期。2月28日于京都天皇内殿的东边马场举行一大展示,即所谓的京都军马演练,此演练为以信长为首的织田家一门、丹羽长秀、山内一丰等织田军团的军容展示。此时的军马演练,正亲町天皇亦有出席。信长公记提到此演练:“贵賎群众者、得以生于如此可喜可贺天皇之世、……心怀感激演练逐次进行,乃成从上古至后世之壮景。”1581年5月,织田军的攻势凌厉。并趁防守越中的上杉军武将河田长亲突然死去的空隙,行军至越中,占领了大部分的土地,终得以夺回于日即为武田军占领的高天神城。此时在纪州的杂贺众开始内部分裂,支持信长派的铃木孙一与反信长派的土桥平次等人互相争斗,导致杂贺众势力衰退。接着针对高野山于1581年藏匿荒木村重残党与足利义昭密通等与信长为敌的动作,信长派出数十名使者欲和平地解决此事,而高野山方面却不合理地将信长派去的使者全部杀害。被激怒的信长逮捕织田领地中数百名高野山僧人,并命令河内、大和的各大名包围高野山。日、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义昌向信长提出投奔织田家的请求。信长答应后,于2月3日向信忠发出针对武田的大动员令。于是德川家康从骏河、北条氏直从关东、金森长近从飞驒、信忠从木曾处各自开始进攻武田领土。其兵力数量,据言超出十万以上。面对此境的武田军,在伊那城的守城将下条伊豆守遭城兵放逐而献给织田军、接着信浓松尾城主小笠原信岭、骏河田中城主依田信蕃、骏河江尻城主穴山信君等人争先恐后地投降织田军,于是连有组织地抵抗都没有的武田军就此败亡。信长出阵讨伐武田是在3月8日、当天信忠占领了甲府,3月11日在甲斐东部的田野除去了武田胜赖、信胜父子,至此武田氏灭亡。甲斐武田氏灭亡后,即使原先隶属武田者表示顺从信长之意,信长仍不容情地将其一族彻底铲除,即所谓“狩猎武田”的信长令。德川家康与一部分织田重臣难以接受信长的命令,拼命地隐匿武田的遗臣。江户时代以后仍存在的武田相关一族几乎都是于“狩猎武田”时被藏匿起来的遗臣末裔。民间传说在最后一次攻打武田时,明智光秀说出“能来到这里、我们的努力也是值得的”这句话激怒了信长,信长则说“你做了什么”,之后惩罚了光秀。(有信长将光秀的头抓去撞栏杆等情节。惩罚说的情节不一,详见明智光秀)另外织田军在攻打藏匿武田遗臣的塩山惠林寺时,惠林寺因拒绝交人而遭放火烧寺。当时惠林寺住持快川绍喜临终前所说“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的话,仍流传至今。武田氏灭亡后,信长在骏河派德川家康、上野为泷川一益、甲斐是河尻秀隆、北信浓为森长可、南信浓为毛利秀赖以压制北条氏直,并实施如以往信玄、谦信一样的彻底和平外交政策来保持和北条的同盟关系。在此时的信长军团已可说是无人可敌。本能寺之变1582年夏天、信长准备派三男神户信孝、重臣丹羽长秀等军团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关于明智光秀的异心,有一说是光秀认为自己未被赋予进攻四国的任务,而开始有“自己被放置一旁。会不会像林秀贞、佐久间信盛父子一样被放逐。”的被害妄想。另一说是,光秀以前曾受信长命令负责与长宗我部元亲的和睦工作,为此命令奔走以改善彼此关系的光秀将属下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亲。但结果却往武力讨伐的方向发展,光秀因此感到名誉受损、倍感屈辱。日、德川家康为了骏河国领地增加的宴会抵达安土城。信长派明智光秀负责接待,光秀从15日到17日专注于接待家康。在家康停留的这段期间,正在攻打备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长要求援军,并提到“毛利军有率大军往高松城救援的动作”。信长答应派兵 后,解除光秀的接待任务,改命其带兵前往援助秀吉。据《明智军记》所记载,因光秀准备的接待餐宴质量不佳,信长令其随从森兰丸敲光秀的头。5月29日,信长为准备出兵远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后则逗留于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军却突然出现在京都于6月2日袭击本能寺。当时,因属下兵力对信长的信赖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缘故,光秀于进攻本能寺时,并没有告诉部下攻击的目标是信长。据言率领森兰丸、坊丸、力丸、伴正林等约100人的信长本身亦持枪奋战,负伤后返回房内自杀。享年49。浓姬为了丈夫,像一个武士一样与敌人厮杀,后死于敌人刀下。(山冈庄八《织田信长》)。当时本能寺为大火烧毁,通说是认为信长已死于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满遍寻不至信长遗体,有一说是信长遗体已被仰慕信长的僧侣与部下秘密地埋葬了。其长子织田信忠得知消息后,于附近的二条御所抵抗明智军,最后亦不敌自杀。而黑人兵弥助在本能寺之变中,直到最后都和信长一同奋战。为光秀所擒后,赦免后,被强行送至耶稣会。(此后消息不明)近年来对光秀、本能寺之变的研究,开始有本能寺之变与朝廷、耶稣教会有关的说法出现。概括诗卜算子·信长酱送信长之归西和歌敦盛鼓,纷乱苍生苦,剑指天下皆布武,野望此中出。  人力不胜天,天又凌人愿,业炎散尽余残垣, 霸道终难现。
(责任编辑:小不)
把这位名人分享给大家
您可能还喜欢:
(C)Copyright
不浮躁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1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长之野望14势力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