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瑞文智力测验在线测试结果的因素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量的是智力的(
)因素。A.C因素B.S因素C.G因素D.H因素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IQ=100+15ZB.IQ=100+10ZC.IQ=50+15ZD.IQ=15+10Z2A.高相关B.中等相关C.低相关D.零相关3A.阿德勒和拉扎鲁斯B.坎农和博德C.沙赫特D.詹姆斯和兰格4A.积极型和消极型B.紧张型和放松型C.理智型和情绪型D.内倾型和外倾型5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逃避式冲突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瑞文智力测验实验报告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7页
瑞文智力测验 分半信度 内容效度
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智力是一般性的、综合性的能力,能使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并有效地应付环境。
关于智力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环境决定的,曾经引起广泛争议。目前的看法是遗传和环境都有重要作用。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背景,从根本上决定了智力发展可能的范围,而环境因素决定智力将落到这一范围的哪一点上,即具体程度。对具有优异的和中等的遗传潜势的个体,其智力的可塑范围较大,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而对具有智力迟钝和缺陷的遗传潜势的个体,环境对智力的改善作用相对较小。
目前使用智力测验来测查智力水平,常用的有:比奈测验、韦氏智力量表、绘人测验、瑞文推理测验等。但智力测验受到智力理论、测量技术等的制约,不能说是完美的智力测量工具。因此,对智力测验的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解释、防止测验的滥用是十分重要的。
类比推理能力是智力的重要方面,它是根据两个或多个对象之间的一定关系,推出另外的两个或多个事物也具有类似的关系,或者推论出相类似的其他事物的过程。它是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过程的综合,就是先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类比推理能力是人类进行思考的重要能力,也是人们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能力。瑞文测验侧重测查的就是个体的类比推理能力。
根据智力水平的百分等级,可以对智力水平做如下的五级评价:
第一级,百分等级 &=95。智力超群,智力水平高于同年龄组95%的人。
第二级,百分等级 &=75。智力良好,明显优于平均水平,智力水平高于同年龄组75%的人。
第三级,百分等级在25-75。智力正常,基本属于平均水平,智力水平位于同年龄组25%至75%之间。其中百分等级 &50的,智力水平略高于同年龄组中等水平的人;百分等级 &50的,智力水平略低于同年龄组中等水平的人。
第四级,百分等级 &=25。智力中下,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智力水平低于同年龄组75%的人。
第五级,百分等级 &=5。智力缺陷,智力水平低于同年龄组95%的人。
分数等级说明:1 超群,2 良好,3 正常,4 中下,5 缺陷。
2.研究方法
选取北京林业大学10级心理系学生共67名。男28名,女39名,年龄18—23岁。分组进行实验,6-8人一组。
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屏幕依次出现60道题目,每个题目都是由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6-8个小图案构成,被试者按照自己理解的规律,选择一幅小图案放到大图案中缺失的位置即可。
2.4 数据处理
第1页/共7页
寻找更多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缺点是什么?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缺点是什么?
09-12-31 &匿名提问
大家都很熟悉智力测验,但目前尚无所谓的 EQ 测验,将来可能也不会有。今天有关 EQ 的研究虽然日益丰富,但有些能力(如同情心)必须透过实况反应才能测验出来,例如让受测者从一个人的表情判断其情绪。不过仍有人尝试比较 IQ 与 EQ 的差异,加州柏克莱大学心理学家杰克 · 布拉克以一种近似 EQ 的 “ 自我弹性 ” 为标准,比较高 IQ 与高 EQ 型的差异,发现两者确有天壤之别。 纯粹高 IQ 型可谓是一种夸大可笑的知识分子,知识的巨人,生活的白痴,但男女略有差异。这类人往往有抱负有效率,呆板而顽固,不易为自身的问题所困扰。此外也较骄做好评断,一丝不苟自我压抑,面对性与感官享乐无法自在,疏离而冷漠。 反之, EQ 很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容易投入,通常较正直,富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较丰富但不逾矩,自处或与他人相处都能怡然自得。 高 IQ 的女性对自己的智力充满自信,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具广泛的智识与美学上的兴趣,通常较内向,如沉思,易焦虑愧疚,不易公开表达愤怒而常用间接方式。 EQ 较高的女性能直接表达感受,富自信,觉得生命有意义,和男性一样外向合群,善于调整压力,容易结交新朋友,无处不自安,能表现幽默的创意,能坦然享受感官的经验。与高 IQ 的女性不同,这种人很少觉得焦虑、愧疚或陷入沉思。 21 世纪的智能定义必将发生崭新的变化。当然,这几种典型都是很极端的,多数人都是 IQ 与 EQ 的不同组合,生挑战的绝妙武器在生活中,我们对于 IQ 即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早已耳熟能详了。许多人都做了 IQ 测验,即智商测验。而一般人都认为一个人的智商高低与一个人的人生成就是密切地相关的。然而,如今再持这种观点的人却被认为大大落伍了! 人类智能的研究领域已有了极其重大的新发现。国外最新研究表明,最精确、最惊人的成就评量标准是 EQ ,而不是 IQ 。 前面已经提到, EQ 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 是认识自身的情绪; ② 是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绪; ③ 是自我激励; ④ 是认识他人的情绪; ⑤ 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 IQ 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一定成功,而一些 EQ 很高的人则必定会成功。为什么呢?因为 IQ 高的人一般都是专门家,而 Eq 高的人却具备一种综合与平衡的能力。如果以我们的中华古训来解释一下,那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应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 而一个人情练达者必是 EQ 高者,而非 IQ 高者。因此,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大力提升自己的 EQ 。 EQ 是成功者,尤其是领导者所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大量研究显示,一个人在校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他一生事业的成功,也不能保证他能攀升到企业领导地位或专业领域的巅峰。虽然我们并不否定在校的学习能力,但在今天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这绝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中 EQ 的重要性绝不亚于 IQ ,值得研究的是如何在理性与情感之间求得平衡,否则徒有智慧而心灵贫乏,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极易迷失方向。 如今 EQ 在国外已被纳入正式教育。美国的学校已开办 EQ 课程,将其与传统的语言、数学课程并列。在港台地区, EQ 也正在成为一门显学。 我们适当追溯 IQ 与 EQ 的历史会使问题更加昭然。 长久以来,智商一直被视为事业与私生活方面成功的先决条件,当然这种假设并非无根据的神话。不管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其伟大成就肯定与其智商有直接关系,但他们的成就不能仅仅被视为伟大思想的成果,因为缺乏具有动力的情绪及富于预感的感觉或直觉,是绝对无法造成这一切的。 在西欧,情绪与智商 “ 分家 ” 有其很深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事实上,没有情绪的力量来承担及塑造,思想是无法由历史,也无法由个人发展而来的。 今日,时机已成熟了,我们必须重新为情绪定位。举例来说,心理学上经常谈到 “ 情绪的转变 ” 。尤其是社会及健康心理学家们,早就肯定一向被漠视的 “ 感觉 ” 。他们认为, “ 感觉 ” 对人的经历及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较新的看法认为,分析力及理性的智能对生活而言,只不过是排名第五位的影响因素罢了。 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适用 “ 感觉 ” 的复兴,此自有其实用的理由与根据。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现代及未来社会德纳说过: “ 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 IQ 因素,诸如社会阶层、运气等。 ” 《钟形曲线)一书,作者理察 · 享斯但与查尔斯 · 穆瑞虽强调 IQ 的重要性,但也不否认非 IQ 因素的重要: “ 假设一个人参加性向测验,数学一项仅得 50 分,也许他不宜立定志向当数学家。但如果他的梦想是自己创业,当参议员或赚 100 万,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 …… 影响人生成就的因素实在太多,相较之下,区区的性向测验何足道哉。 ” EQ ,包括如何激励自己愈挫愈勇,如何克制冲动延迟满足;如何调适情绪,避免因过度沮丧影响思考能力;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未来永远怀抱希望。 Eq 是很新的观念,不象 IQ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切解释每个人的际遇如何受 EQ 的影响,但就现在的资料来看, EQ 的确很重要,甚至比 IQ 更重要。有人说经验与教育对提高 IQ 效果有限,然而在用心的教导下, EQ 的确能得到改善与提高。 学习成绩优异,并不保证你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会有适当的反应。既然高 Iq 不一定能与幸福快乐或成功画上等号,我们的教育仍以学业为重,忽略了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 EQ (或可称为性格特质)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心理情感同样有技巧高下之分,同样有一套基本的能力标准,这和算术、阅读能力并无二致。 EQ 正可解释同样 IQ 的人何以有不同的成就,因为它可决定其他能力(包括智能)的发挥极限。 生命的成就绝对不只一条途径,正如所谓行行出状元。 在这个日益显出知识重要的社会,技术能力当然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我们常听到小孩子说一个笑话: “ 一个笨蛋 15 年后变成什么? ” 答案是:老板。不过即使是笨蛋,如果 EQ 高照,职业上的表现也必然略胜一筹。 诸多证据显示, EQ 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较多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或是理解办公室政治中不成文的游戏规则,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此外,情感能力较佳的人通常对生活较满意,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须花加倍的心力与内心交战,从而削弱了他的实际理解力与清晰的思考力。 IQ 并非成功的唯一法宝, EQ 才是人生的决胜关键。这一点在今天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爆炸、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中更显出其重要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只适用于智力筛查,不适合于对儿童的精确鉴定和分类,而且这个测验多用于团体测量。韦氏儿童智力测量临床用途大,效果明显,测试结果准确度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心理测试技能心理,技能,帮助,测验技能,心理测量,心理测试吧,心理测试,心理测试图,反馈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心理测试技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四种智力测验的简介、优点与不足
四种智力测验的简介、优点与不足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规范的心理测验量表。该量表与1905年诞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系法国心理学家比纳与其助手西蒙为国家所需而编制,用以区分低能儿童,并对其进行特殊教育。测验最早有30个项目,1908年进行了修订,对题目进行了删改和扩充,增加到58个项目,所有项目按照年龄分组,每一岁为一组,年龄从3至13岁,共分为10组。1911,比内对其再次修订,更改了一些项目的顺序和内容并增加了一个成人组。
比纳-西蒙量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心理测压的先河。其主要的优点是该量表将题目按照难度经行排序并以某一年龄中大多数被试能够通过的题目划分为一个年龄组,以此来测定个体的心理年龄。其项目根据语文,数学演算等实际操作的项目成绩来判定智力的高低,任务明确,测量意图明显。第一次对心理过程进行量化的区分。
当然,作为第一个心理量表,其缺点也不少。首先其量表项目较少,抽样略显片面。第二,其测验结果不稳定,信度偏低,仅对智力低下者有较好的区分,难以区分高智力者。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对比内-西蒙量表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订,增加和删改了一些项目,使得测验项目增加到了90道题目,并用受测者的实际年龄除以其得到的智力年龄,再将结果乘以100,以此得到智力商数,即智商(IQ)。该量表被命名为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1937年推孟对量表进行了一次修订,将量表分为M和L两个等值的版本,1960年又将两个版本重新合并,保留了两个版本最好的项目称为LM型。并舍弃了比率智商,引入离差智商。此后量表又经过了多次修订,最新的版本是2003年的第五版(SB-V),其采用韦氏量表的方法,分量表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合成分数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这使得其结果可以直接与韦氏量表的结果进行比较。
该测验的主要优点为其拥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稳定且与成就分数和教师评定相关度较高;第一次采用了智力商数来表示智力的高低,使得智力更加量化;后期使用了离差智商,其表示方法更为科学。
斯坦福-比纳量表的主要缺点为早期的合成分一直以16为标准差,不能与其他智力量表所得智商进行直接比较。早期版本的整体结构依然为早期比纳-西蒙量表的范式,只能得到一个合成分。这些不足之处在后来的几次修订中进行了完善,使得该量表在当下依然经常使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934年,美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开始编制智力量表,1939推出了适用于10至60岁个体的韦克斯勒-贝尔维智力量表(Wechsler-Bellecue
Intelligence
Test,W-BI),1942年推出了第二个韦克斯勒-贝尔维量表(W-BII)又称韦氏军人量表,1949年推出了用以测量6到16岁儿童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1955年对W-BI进行修订,称为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此量表适用于16~74岁的成年人,此外还订制了适用于4~6.5岁儿童的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
韦克斯勒不同于以往的智力测验,其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其采用了离差智商来表示个体的智力水平;同时其结构也比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复杂的多,一共可以提供三分智商分数,即两个分测验的分数和一个合成分数,用以表示被测者的言语智力,操作智力和总智力水平。其常模也很具有代表性。可测量的年龄跨度大,辅助测验多,覆盖面广泛。
他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分测验衔接并不完美。有些测验题目偏难,起点较高。计算偏复杂,不利于测验者掌握。
但是,这些不足也有些牵强,不论如何,这一测验也是十分成功好优秀的。
瑞文推理测验
1938年,英国心理学家瑞文推出了一种由自己编制的,只包含有图形推理题目的纸笔测验,该测验适用于8岁以上的人群,称为瑞文推理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RPM),其根据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编制,主要测量智力的G因素。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PM)包含60道题目,分为A、B、C、D、E共5组,每组题目由难到易,并且每组各自考察一类推理能力。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主要适用于智力8岁以上一般的普通人。1947年,又推出瑞文彩图推理测验(Raven’s
Color Progressive
Matrices,CPM),可以用以测量幼儿和智力低下者的智力。此外瑞文推理测验还包括了瑞文高级推理测验(Raven’s
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APM),此测验可以较好的测量高智商人的智力水平。
瑞文推理测验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其只为纸笔测验,而且只包含图形推理题目,聋哑人,文盲,难以进行操作测验的残疾人,甚至是自闭症患者都可以完成测验。适用范围很广,不受文化、种族差异的影响。其也方便于进行团体测验。信效度良好,结果直观。题目是逐渐变难的,有助于发挥真实水平。测验内容也有一定趣味性。
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其只能考察被测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考察范围十分片面不能测量整体智力。测验内容受个体经验影响严重,有过类似经验的个体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的个体,有事甚至出现难易倒错的现象。另外由于适用范围过大,导致常模的精确性下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