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茶的泡法(媚服)是怎么个服法

当前位置: >
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肝、脾、肾经。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禁忌出血倾向者,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肉桂是平常家庭中炖肉、炒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在西方人们更是用肉桂打成粉末加入咖啡、奶茶中调味。肉桂还含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可以制作比较特殊的香料。“奇种天然真味好,木瓜微酽桂微辛,何当更续歌新谱,雨甲冰芽次第论”。清代蒋衡的《茶歌》中,早对肉桂的独特品质特征有很高的评价,指出其香极辛锐,具有强烈的刺激感。炖肉的时候加入适量的肉桂可以起到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胀的作用。同时在炒菜的时候把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调,可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肉桂的功效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温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气逆;温中祛寒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泻,常与干姜、附子同用;温经止痛能温通血脉、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肢体疼痛。本品辛甘大热,纯阳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气血生长,故为脾肾阳虚、寒凝诸痛、气血虚寒等症之要药。肉桂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桂皮醛以250-500 mg/kg灌胃,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对抗苯丙胺产生的过度活动;桂皮醛还可对抗阿朴吗啡及去氧麻黄碱的运动兴奋,使体温下降,但对抗利血平引起的体温下降;用小鼠压尾法或腹腔注射醋酸扭体法表明桂皮醛有镇痛作用;认为桂皮醛的中枢作用与中枢单胺能神经原的活动有关。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肉桂水提物及挥发油对大鼠在冰水应激状态下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及心肌损伤有一定对抗及保护作用;肉桂煎剂可使麻醉犬冠脉、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肉桂煎剂、桂皮醛及香豆素对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有 抑制作用。抗溃疡作用肉桂水提物腹腔注射,可防止大鼠应激性溃疡,灌胃或腹腔注射也可抑制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胃溃疡,抗溃疡作用不 仅由於抑制胃液分泌,而且促进胃粘膜的血流量。抗变态反应肉桂水提物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补体依赖性的反应如Ⅱ型的反向皮肤过敏反应 (RCA) 、福斯曼皮肤血管炎 (FCV) 及 Ⅲ型的Arthus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他,肉桂的乙醚及乙醇浸出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有抑菌作用。 肉桂的药理作用镇静作用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对抗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以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等。应用小鼠压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观察扭体运动的方法证明它有镇痛作用。降温作用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发热均有降温作用。对温刺引起发热的家兔,桂皮醛及肉桂酸钠都有解热作用。可延迟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时间,可减少菸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对戌四唑引起者则无效。降压作用附子、肉桂复方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灼伤一侧肾上腺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8字形结扎肾脏所形成之模型),则无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附子、肉桂促进机能降低了的肾上腺活动,使之趋向正常所致。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小鼠每天口服浸剂(未注明品种)0.2ml/10g体重(10.8g/180ml),共服15天,服药之第3天感染血吸虫,并无预防作用,如与雄黄、槟榔及阿魏同用则有一定效果。对血液的作用肉桂体外及体内试验,均有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试验显示肉桂水煎剂及溶甲醇部分有较强的抗凝作用。从肉桂中提取的单体--肉桂酸及香豆素,抗凝作用不明显。体内试验肉桂水煎剂也无抗凝作用,不影响兔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通经作用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宫充血,显示通经作用,此为古本草说的坠胎作用提供了一个实验依据。杀菌作用桂皮油有强大杀菌作用,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的效果比阴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药物,但外敷可治疗胃痛、胃肠胀气绞痛等。健胃和驱风剂内服可作健胃和驱风剂。也有明显的杀真菌作用,曾应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疗头癣。桂皮醛及肉桂酸钠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扩张及家兔白细胞增加。祛痰镇咳作用桂皮油吸收后由肺排出,使粘液稀释,呈现祛痰镇咳作用。利尿作用从肾排出而致局部刺激,显示一定的利尿作用。抗放射作用桂皮酸钠对给小鼠和狗一次全身照射钴60,丙种射线的致死量的实验,证明有抗放射作用。治疗阳痿将肉桂精油3滴滴于香薰炉中,点燃香薰炉,让徐徐散发的香薰分子充满空气中,制造一个浪漫温馨,充满异国情调的气氛。对于严重阳痿者,可用肉桂精油3滴+5毫升甜杏仁油,按摩身体。 缓解月经疼痛另外肉桂还具有缓解月经疼痛的作用:将肉桂精油3滴+马郁兰精油2滴+8毫升甜杏仁油,调匀后轻轻按摩于小腹部15分钟,然后用热毛巾热敷小腹部,疼痛可慢慢缓解。 肉桂的热量营养成分含量(每100克)热量199.00大卡碳水化合物71.50克脂肪2.70克蛋白质11.70克纤维素39.60克评价:肉桂是一种常见香料,有一定热量,但不会影响减肥。特点:低胆固醇,低钠盐,低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E,富含钾,富含蛋白质,富含膳食纤维。肉桂的食用方法天寒时,最适合用肉桂来煲羊肉汤,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的作用。虽然说肉桂对于人的用途很大。肉桂粥粳米淘洗干净,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将肉桂擦洗干净,打碎;取锅加入冷水、肉桂,煮沸后约20分钟,滤取浓汁;将锅洗净,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开;然后改用小火熬煮,至粥将成;加内肉桂浓汁,续煮至粥成,再加入红糖味后食用。羊肉肉桂汤将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炖肉中,炖熟之后,无论吃肉还是喝汤,都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胀的作用。肉桂粉桂皮3克,研细末,一日2次,温水送服,可治疗胃气胀,胃寒痛;将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调,可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肉桂红糖茶桂皮3~6克,红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温服。可治妇女产后腹痛:在月经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红糖,适量水煎煮三五分钟,分2次服下。可治月经来潮时腹胀痛。肉桂苹果派苹果2-3个,思念印度飞饼3-5片,肉桂粉1-2茶匙,金钻奶油,牛油30G,鸡蛋1个做法(1)苹果洗干净去皮切粒,思念飞饼解冻备用,鸡蛋打好搅拌均匀备用。(2)牛油加热溶化、加入苹果粒、适量的甜奶油和1-2茶匙玉桂粉炒均匀备用。(3)馅料稍微摊凉后加入飞饼皮包裹好,表面刷上鸡蛋浆。(4)烤箱180度预热10分钟烤箱中层180烤25-30分钟即可。肉桂姜糖饮肉桂棒1支,老姜1块,红糖少许做法:利用热水一沖,用焖烧杯或保温杯焖个10-20分钟即可肉桂的注意事项(一)肉桂的选购挑选桂皮,以细致、皮厚体重、香气浓、甜味浓而微辛、嚼之渣少者为佳。9月剥的称秋桂,品质佳。4-5月剥的称春桂,品质差。肉桂“企边桂”呈两侧略内郑的浅槽状,两端斜削;“油筒桂”多呈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多数微突起的皮孔及少数横裂纹,并有灰色地衣斑块;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指甲刻划显油痕。质坚实而脆,折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近外层有1条浅黄色切向线纹(石细胞环带)。香气浓烈特异,味甜、辣。(二)肉桂的禁忌肉桂的功效再好,也不能滥用。《药典》规定,肉桂的内服量为每次1.5-4.5克,研末冲服量则为每次1-1.5克。若一次性服用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即使每次服用的是正常剂量,久服也极易造成蓄积中毒。如果在服用肉桂后出现如头晕、目眩、眼胀、眼涩、口干、体痛、心中烦闷、烦躁不安、面色潮红、舌麻唇干燥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另外,因肉桂为大热之品,阴虚火旺、热病伤阴及假寒真热者,以及孕妇、女性月经期等均不宜服用,一些哮喘患者合并进展期肺结核或心功能代偿不全及高度衰弱者慎用。(三)肉桂和桂皮的区别肉桂与桂皮在香气、味道及断面都有所区别,肉桂的香气浓厚、味甜微辛,其断面近外层处有一乳白色带纹,而桂皮的香气却不同,香气微香、味微甜有的甚至稍带涩味和辛辣味,其断面是断断续续的乳白色带纹或者没有。另外肉桂和桂皮断面的颜色也有区别,肉桂断面呈红棕色,桂皮呈棕黄色或者棕色。肉桂和桂皮的含油量也不一样,肉桂在5.1%左右,桂皮在1%-2%,大家注意区分。(四)肉桂和桂枝的区别很多人常将肉桂与桂枝混为一谈,然而,在中药学中这是两种药物。虽然肉桂和桂枝确实都是一个“娘家”,都属于肉桂树的产物,但由于各自的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能主治与临床应用也不尽相同。肉桂,是肉桂树皮去除最外层栓皮后的树干皮,中医将其形象地称为“肉桂”。而桂枝是肉桂树带木质心的嫩枝。肉桂温中补阳,用于肾阳衰微,下元虚冷,腰脚软弱,小便不利等症。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其散寒止痛,用于虚寒性胃痛、腹痛、疝痛等症,可单味研末用,亦可与其他温中散寒药同用。桂枝发汗解肌,用于风寒感冒,身热头痛,恶寒怕风等症。其温经止痛作用,可用于风寒湿痹,肩臂肢节酸痛,胃寒腹痛,妇女血寒瘀滞,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它还能助阳化气,用于脾阳不运,痰饮内停,背寒胁胀,小便不利。两者因药性辛热,极易伤阴助火,不宜长期服用。
相关阅读:
最新热点:
大家正在看什么
706009人看过
665036人看过
515802人看过
484967人看过
420537人看过
395117人看过
377491人看过
328597人看过
280413人看过
261998人看过
258498人看过
257281人看过
253310人看过
240638人看过
231679人看过亦稱中國肉桂(Chinese cinnamon)。  
樟科(Lauraceae)植物,為Cinnamomum cassia。樹皮芳香,亦稱肉桂,可作香料,味與產自的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且較桂皮厚。肉桂皮含有1~2%揮髮油,主要成分是肉桂醛(C9H8O)。肉桂皮用作菜肴的調味品,特別用於利口酒和巧克力。南歐人對肉桂的喜愛勝於桂皮,
在北美則肉桂粉不問來自中國肉桂抑斯里蘭卡肉桂,均不加區別地一起出售。
肉桂皮從莖和枝條剝取,擱置乾燥後,捲曲成卷。有的品種則為刮取。刮取者薄而為亮紅褐色,未刮過的樹皮厚而為灰色。肉桂粉淺紅褐色。中國產肉桂的香味稍遜於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產者,三者均具芳香,味甜而辣。越南肉桂(西貢肉桂)質地最佳。中國肉桂和牡桂(C. loureirii)的未成熟果實貼生於硬而具皺的灰褐色杯狀花萼中,通常長11公釐(0.4吋,包括);上部徑約6公釐(0.25吋),連萼筒摘下乾燥即稱肉桂芽。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用於食品調味。
Cortex Cinnamomi Cassiae
(英)Chinese Cinnamcn, Cassia Bark
【別名】 、牡桂、菌桂、、大桂、辣桂、桂。
【來源】 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樹皮。
【植物形態】 常綠,芳香。樹皮灰褐色,幼枝有四棱,被灰黃色茸毛。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先端短尖,基產楔形,上面綠色,有光澤,離基三出脈;具葉柄。圓錐花序腋生;6,白色;能育9,3輪,內輪花絲基部有腺體2,子房卵形。漿果紫黑色,橢圓形,具淺杯狀果托。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次年2~3月。
多為栽培。產於雲南、廣西、廣東、福建。
【採制】 多於秋季剝取栽培5~10年的樹皮和枝皮,晒乾或陰乾。
【性狀】 本品淺槽狀或捲筒狀,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橫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細;內表面棕紅色,平滑,有細縱紋,劃之顯油痕。質硬脆,斷面顆粒性,外層棕色,內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有1末淡黃色線紋(帶)。氣香濃烈,味甜、辣。
【成分】 含揮髮油、油中含(cinnamaldehyde)、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桂皮酸、笨麗酸、桂二萜醇(cinnzeylanol)、桂二萜醇(cinnzeylanine)。
【】 性大熱,味辛、甘。
【功能主治】 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用於、宮冷、心腹冷痛、吐瀉、經閉、、溫經。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油中含桂皮醛(cinnamaldehyde)、丁香酚(eugenol)等,並及粘液質。
【附註】 主產於斯里蘭卡的「錫蘭桂皮」系錫蘭肉桂的,常10~40薄片重疊捲成細長筒狀或雙筒狀,每片厚約0.5mm,外表面黃棕色,平滑,有波狀縱線紋。
西班牙語中叫:canelo,la  
企邊桂:呈長片狀槽狀形,左右兩邊向內捲曲,卷邊呈半筒形,槽的中心略凸起,外皮下凹,長43cm左右,寬4~6cm,外皮棕灰白色或棕褐色,兩端各有5mm削去栓皮的斜面呈棕色。全體有不規則的橫生皮孔和多數微突起的小瘤點。偶有略突起的及灰綠色花紋(苔蘚類植物著生後留下的痕迹,俗稱彩皮)。內表面暗紅棕色或棕色,光潔,用指甲刮劃時可見深棕色油紋。氣芳香濃烈,味甜辣。
板桂:呈板片狀,兩邊稍向內彎曲,長43cm,寬13~15cm,厚0.6cm,外皮粗糙,灰褐色;內皮暗紫色,斷面油層棕褐色,外層棕紅色,一般油少渣多,香氣及甜辣味較淡。
油桂:呈半邊竹筒狀槽形,兩端略呈斜面,長43cm,外表呈灰棕色或棕褐色,常有灰綠色花斑(彩皮),內暗棕色,質硬而脆,斷面內層油層集中分明,稍有光澤,黑色或棕褐色,外層紫紅色,氣味濃烈,味甜辛。
桂通:呈雙圓筒形或圓筒形,長35cm,厚0.1~0.3cm,外表灰棕色,有細皺紋及小裂,皮孔橢圓形,偶有凸起橫紋及灰色花紋。內表皮暗棕色。質硬而脆,斷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氣香,味甜辣。又名「桂皮」、「桂爾通」。
:形態與桂通相同,只是外表的栓已被刮除乾淨,內外皮均呈棕黃色。
桂碎:大小不規則片塊狀或短捲筒狀,外皮灰棕色,斷面和內皮呈棕色或棕褐色,氣香,味甜辣。
肉桂商品中有將不能製成企邊桂或板桂的老桂皮製成桂楠,多呈不規則塊片狀,大小不一,厚約0.4~0.8cm,皮較厚而粗糙,略扭曲,油少,嚼之渣多,味微辛辣。
進口肉桂常稱為安南肉桂,國產肉桂常稱為西玉桂,故分別有安企邊桂、安板桂、安桂楠;西企邊桂、西板桂、西桂楠之稱。進口肉桂與國產肉桂性狀主要區別為:進口肉桂通常較相應國產肉桂皮厚,香氣濃;進口肉桂內表面顏色較深呈棕色至棕褐色(國產肉桂呈棕紅或紫紅色)且具細密縱紋,光滑(國產肉桂則不平坦);進口肉桂通常栓皮比相應國產肉桂薄,且「彩皮」明顯;進口肉桂斷面環帶不及國產肉桂明顯,且味甜明顯。
進口肉桂中,又有高山肉桂、低山肉桂之分;據說高山肉桂系野生品,低山肉桂系栽培品,二者區別如下:
高山肉桂:外皮表面細皺,「彩皮」明顯,皮厚,體重,斷面白細胞環帶不明顯,內表面細緻光潤。含油量高,香氣濃,辛味淡而甜味厚。最佳者習稱「綠水清化肉桂」,用開水沖泡,其水清而帶綠色(有人認為綠水系加工而成)。
低山肉桂:外表粗糙,皮薄,體較輕,斷面石細胞環帶較明顯,內表面略粗糙。台揮髮油量較少,香氣差,甜味淡,辛味較濃。
進口肉桂中之上品其內表皮膩滑如玉。又以越南北圻清化所產最有名,故名為「清化玉桂」。
國產肉桂中自80年代起在廣東信宜及廣西部分地區有類似進口肉桂的產品出現,商品統稱為「南肉桂」。質量接近於進口肉桂。  
1.分布福建、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2.在廣東、廣西等地有大面積栽培。
1.(《》),溫補腎陽,填精,治,。2.十全大補湯(《》),,。主治勞積虛損,呼吸氣少,行動,,唇燥。3.人蔘養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溫血,主治,虛勞,食少,腳膝,不斂,等。4.五積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積,主治,內傷生冷,身熱,身疼,項背,胸滿惡食,,以及婦女血氣不和,心腹疼痛,等屬於寒性者。5.(《》),調和氣血,,主治痢。6.(《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治,之。7.(《》),溫補腎陽。8.(《》),,止痛。9.(《經驗方》),除濕,,用治引起的、疼痛。  
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或呈酸性反應(pH4.5-5.5)的紅色砂壤土為宜。
2.整地:翻耕碎土後,作成1m寬,15-20cm高的畦。四周宜開排水溝。
3.種植:一般用種子育苗移植法,在種子成熟後隨采隨種,或用濕沙混藏,但不得超過20天,過期則喪失發芽力。用條播法,行距約15cm,溝深3-4cm,每隔3-4cm播種子1粒,播種後覆土、澆水,上蓋乾草。苗高10cm時間苗,每6cm留苗1株。3年後苗高約1m時,選2-3月中的陰雨天定植,行、株距2×3m左右。
4.田間管理:播種後20-40天即可發芽,此時應清除,架搭蔭棚,防止烈日曝晒,經常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防止乾旱。苗高16-20cm時,拆除蔭棚,注意灌溉及施肥。造林後,每年必須除草、松上、施肥3次。
5.病蟲害防治:害蟲有樟紅的幼蟲,發現後可將受害部分砍去焚毀,並進行捕殺,或用蒸氣熏殺。
1.揀淨雜質,颳去粗皮,用時打碎;
2.或颳去粗皮,用溫開水浸潤片刻,切片,晾乾。
3.搗碎,磨粉,成品稱肉桂粉。  
當樹齡10年以上,已積成油層時可采剝,春秋季節均可剝皮,以秋季8-9月采剝的品質為優。環剝皮按商品規格的長度稍長(41cm),將桂皮剝下,再按規格寬度略寬(8-12cm)截成條狀。條產太剝皮即在樹上按商品規格的長寬稍大的尺寸劃好線,逐條地從樹上剝下來,用地坑燜油法或籮筐外罩薄燜製法進行加工。4-5月剝的稱春桂,品質差,9月剝的稱秋桂,品質佳。樹皮晒乾後稱桂皮,加工產品有桂通、板桂、企邊桂和油桂。  
1.性狀鑒別
(1)肉桂「企邊桂」呈兩側略內鄭的淺槽狀,兩端斜削;「油筒桂」多呈捲筒狀,長30-50cm,寬或筒徑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多數微突起的皮孔及少數橫,並有灰色地衣斑塊;內表面棕紅色,平滑,有細縱紋,刻劃顯油痕。質堅實而脆,折斷面顆粒性,外層棕色,內層紅棕色而油潤,近外層有1條淺黃色切向線紋(石細胞環帶)。香氣濃烈特異,味甜、辣。
進口肉桂:呈兩側向內捲曲的筒狀,中央略向下凹的槽形,兩端皆斜向削去外皮,長40-50cm,寬6-8cm,厚6-7mm。外表面稍粗糙,具皺紋,有灰白色和黃棕色相間的斑塊,圓形或半圓形皮孔多見;內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有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有特殊芳香氣,味甜,微辛。
進口低山肉桂:外表面粗糙,內表皮稍粗糙。皮薄體較輕,斷面淺黃色線紋時顯。含揮髮油量較少,香氣差,甜味淡,辛味較濃。
進口高山肉桂:外表面細緻,內表面細緻而潤滑。皮厚體較重,斷面淺黃色,線紋不明顯。含揮髮油量較高,香氣濃,甜味濃,辛味淡。
以外表面細緻,皮厚體重,不破碎,油性大、香氣濃、甜味濃而微辛,嚼之渣少者為佳。
(2)南玉桂 藥材性狀與肉桂相似,嚼之特別清香,化渣。一般認為質量較好。
2.顯微鑒別 樹皮橫切面:(1)肉桂 木全數列,最內層細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層較寬厚,散有石細胞、油細胞及。部位有石細胞群排列成近於連續的,外側伴有,石細胞外壁較薄。韌皮部約佔樹皮的1/2,寬1-2列細胞,含細小草酸鈣針晶;常單個衡疏散在或2-3個成束;油細胞隨處可見,較韌皮稍大;有粘液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
(2)南玉桂 組織上與肉桂的區別為:皮層石細胞稍少,中柱鞘部位石細胞帶較窄,通常2-10列斷續排列成環。韌皮束上端石細胞稀疏散在,韌皮纖維直徑16-36μm。
3.粉末特徵:紅棕色。①纖維大多單個散在,長梭形,邊繃微波狀或有凹凸,長195-680μm,直徑24-50μm,辟極厚,孔溝不明顯。②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2-88μm,壁厚,有的一邊菲薄,少數含針晶。③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68-108μm,含淡黃色油滴。④草酸鈣針晶較細小,長至43μm,成束或零星散在,於射線細胞中尤多;也有結晶呈長方片狀,寬至6μm。⑤木全觀多角形,壁稍厚,有,有的一邊較薄,常含有紅棕色物質。此外,有紅棕色薄壁細胞及澱粉粒等。  
桂皮含揮髮油1.98%-2.06%,其主要成分為桂皮醛(cinnamaldehyde),佔52.92%-61.20%,還有乙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桂皮酸乙酯(ethylcinnamate),(benzyl benzoate),(benzaldehyde),香豆精(coumarin),β-烯(β-cadinene),烯(calamenene),β-(β-elemane),(protocatechuic acid),反式桂皮酸(transcinnamic acid)等。
桂皮還含3'-甲基-左旋-表兒茶精〔3'-○-methyl-(-)-epicatechin〕,5,3'--左旋-表兒茶精,5,7,3'-三甲氧基-左旋-表兒茶精,4'-甲基-右旋-精〔4'-○-methyl-(+)-catechin〕,7,4'-二甲基-右旋-兒茶精,5,7,4'-三甲基-右旋-兒茶精,左旋-表兒茶精-3-○-β-甙,左旋-表兒茶精-8-β-葡萄糖甙,左旋-表兒茶精-6-β-葡萄糖甙,左旋-表兒茶精,桂皮(cinnamtannin)A2、A3、A4,原矢車菊素(procyanidin)C1、B1、B2、B5、B7、A2,原矢車菊素B2-8-C-β-D-葡萄糖甙,原矢車菊素B2-6-C-β-D-葡萄糖甙,錫蘭肉桂素(cinnzeylanine),錫蘭(cinnzeylanol),錫蘭肉桂素,脫水錫蘭肉桂醇及多種二萜類化合物-肉桂新醇(cinncassiols)A、B、C1、C2、C3、D1、D2、D3、D4、E,肉桂新醇A、B、C1、D2、的-19-○-β-D-葡萄糖甙,D4的-2-○-β-D-葡萄糖甙等,另外還含有木樹脂酚-3α-○-β-D-葡萄糖甙(lyoniresinol-3α-○-β-D-glucopyranoside),3,4,5-三甲氧基酚-β-D-洋糖(1→6)-β-D-葡萄糖甙〔3,4,5-trimethoxyphenol-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消旋-樹脂酚(syringaresinol),5,7-二甲基-3',4'-二氧亞甲基-消旋-表兒茶精〔5,7-dimethyl-3',4'-di-○-methylene-(±)-epicatechin〕,肉桂醛環-1,3-縮醛(9,2'-反式)〔cinnamic aldehydecyclicglycerol-1,3-acetal(9,2'-trans)〕,肉桂醛環甘油-1,3-縮醛(9,2'-順式),肉桂甙(cassioside),桂皮甙(cinnamoside)和桂皮AX(cinnaman AX)等。
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0.1g,加1ml,吸取氯仿液2滴於上,待揮干,滴加10%1滴,加蓋玻片,鏡下可見桂皮醛桿狀結晶。(栓查桂皮醛)
(2)薄層色譜 取本品氯仿浸出液為供試液;另取桂皮醛溶液為對照液。吸取二溶點樣於同一G板上,以苯-(10:3)展開10cm,晾乾,2%2,4-試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功效與肉桂相似,而力薄;桂心入心,活血善治心腹冷痛,又能引血化汗,常用作內托癰疽痘瘡之用。
2.肉桂、:肉桂與桂枝同生於桂樹,肉桂為桂樹皮,桂枝為桂樹嫩枝。二者皆有溫營血,助,散寒凝的作用。但肉桂長於溫里止痛,入下焦而補腎陽,歸命火,桂枝長於發表散寒,振奮氣血,主上行而助陽化氣,溫脈。
3.肉桂,:肉桂與附子皆為補腎陽益命火之品,二藥常為伍,用以補火祛寒,然不同之處,附子辛苦熱燥烈,走而不守,能,可治脈微欲絕之之證;肉桂甘熱而益火消陰,能溫營血,能走能守,又能引火歸元,宜治下焦。
辛;甘;熱  
1.小量桂皮醛引起小鼠運動抑制,下垂,大量則引起強烈,,耳,促迫,消失,死亡。外觀表現,但對聲音及仍敏感。對小鼠(mg/kg),為132、腹腔注射為610、口服為2225。桂皮油6-18g可致狗死亡,死後見粘膜發炎與腐蝕現象。
2.:肉桂醛對小鼠的LD50,靜脈注射為132mg/kg,腹腔注射為610mg/kg,灌胃為2225mg/kg。肉桂煎劑小鼠iv的LD50為18.48±1.80g(生藥)/kg。桂皮醛對小鼠iv、ip、ig的LD50分別為132、610、2,225mg/kg,小劑量的桂皮醛使動物運動抑制;大量則引起強烈痙攣,運動失調,呼吸急迫,最終而死。桂枝浸液小鼠ipLD50624.7mg/kg(白晝給藥),子夜給藥組的LD50為773.6mg/kg。  
性味:性大熱,味辛、甘。
功能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溫經通脈。
 肉桂主要藥效:
腎陽不足;火肢冷;;陽痿遺精;或頻數;短促;浮腫諸證;命門火衰;火不歸源;戴陽;格陽;及;足冷;;口舌糜破;脾腎虛寒;脘腹冷痛;食減;腎虛;痛;疼痛;宮冷;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流注;或虛寒癰瘍膿成不潰;或潰後不斂
,里有,及孕婦均禁服。畏。
1.對的作用:
 1.1. 鎮靜作用:
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對小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減少,對抗(Methamphetamine)所產生的過多活動、轉棒試驗產生的運動失調以及延長鈉的時間等。應用小鼠壓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觀察扭體運動的方法證明它有作用。
 1.2. 降溫作用:
對小鼠正常以及用、引起的人工均有降溫作用。對溫刺引起發熱的家兔,桂皮醛及鈉都有作用。可延遲引起的性及死亡的時間,可減少菸鹼引起的強直性驚厥及死亡的發生率。對戌引起者則無效。
2.降壓作用:
附子、肉桂復方對性(灼傷一側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壓作用;對(8字形所形成之模型),則無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附子、肉桂促進機能降低了的腎上腺活動,使之趨向正常所致。
3.預防的作用:
小鼠每天口服浸劑(未註明品種)0.2ml/10g體重(10.8g/180ml),共服15天,服藥之第3天,並無預防作用,如與、及同用則有一定效果。
4.對的作用:
肉桂體外及體內試驗,均有明顯抑制ADP誘導的大鼠的作用,體外試驗顯示肉桂水煎劑及溶部分有較強的。從肉桂中提取的單體--肉桂酸及,抗凝作用不明顯。體內試驗肉桂水煎劑也無抗凝作用,不影響兔溶解活性。5.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5.1. 作用:
桂皮油刺激,能地促進胃機能,也能直接對胃粘膜有緩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增強,呈芳香性健胃作用。
5.2. 腸管作用:
桂皮油給家兔口服,能促進腸運動,使腸管興奮。對離體家兔腸管亦具有同樣作用,為古人暖脾胃,除冷積之說作了很好的解釋。
6.其他作用:
 6.1. 通經作用:
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宮,顯示通經作用,此為古本草說的墜胎作用提供了一個實驗依據。
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但外敷可治療、等。
6.3. 健胃和驅風劑:
內服可作健胃和驅風劑。也有明顯的殺真菌作用,曾應用含1.5%桂皮油及0.5%的混合物治療。桂皮醛及肉桂酸鈉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擴張及家兔白細胞增加。
 6.4. 作用:
桂皮油吸收後由肺排出,使粘液稀釋,呈現祛痰鎮咳作用。
 6.5. 利尿作用:
從腎排出而致局部刺激,顯示一定的利尿作用。
6.6. 抗放射作用:
桂皮酸鈉對給小鼠和狗一次全身照射鈷60,的的實驗,證明有抗放射作用。
6.7. 作用:
肉桂中的二萜類成份有抗補體作用。
6.8.控制平衡,防止和治療
肉桂中含有醇多酚類抗氧化物質,能提高對血糖水平的穩定作用和降低胰島素抵抗。實現此類功能的方式為:①能刺激胰島素的酶。②是肉組織中的胰島素信號通路更加暢通。研究發現,肉桂有助於增強胰島素的活性。肉桂中的有利於提高三種關鍵的水平:這些蛋白質對胰島素受體、血糖運輸及具有重要影響,因而可促進胰島素活性或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另外,還有研究發現,肉桂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類似於胰島素的性質,也有助於血糖水平的控制。
每天吃半勺左右的肉桂就能獲得上述效果——對血糖水平,總量,和水平的改善。而且此劑量安全可靠,無任何。如果正在服用藥物和接受治療,請事先諮詢醫生。  
將肉桂精油4滴+精油3滴+馬郁蘭精油2滴+10毫升油或身體底油中,調勻後按摩需要減肥的部位20—30分鐘,然後用毛巾包裹該部位,如有條件結合光波浴照30分鐘,讓該部位的多餘脂肪和水分排出體外,達到減肥收緊的目的。
2.清除類問題
肉桂精油3滴+精油2滴+5毫升葡萄籽油或面部按摩底油中調勻,每天3-4次塗抹於疣類皮膚上。對於大顆粒較頑固者,肉桂精油可增加5-10滴,用棒點於患部,每天多次。
3.緩解及全身
將肉桂精油3滴+2滴+5毫升,調勻後按摩於、、上位20分鐘,然後蓋上被子睡覺,睡醒後即緩解。
4.緩解疼痛
將肉桂精油3滴+馬郁蘭精油2滴+8毫升甜杏仁油,調勻後輕輕按摩於小腹部15分鐘,然後用熱毛巾小腹部,疼痛可慢慢緩解。
5.緩解和脹氣
將肉桂精油3滴+薰衣草精油2滴+5毫升葡萄籽油,調勻後輕輕按摩於小腹部15分鐘,可刺激腸胃,消除腸胃脹氣
6.催情及治療陽痿
將肉桂精油3滴滴於香薰爐中,點燃香薰爐,讓徐徐散發的香薰充滿空氣中,製造一個浪漫溫馨,充滿異國情調的氣氛。對於嚴重陽痿者,可用肉桂精油3滴+5毫升甜杏仁油,按摩身體。  
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命門火衰;火不歸源;戴陽;格陽;及上熱下寒;面赤足冷;頭暈耳鳴;口舌糜破;脾腎虛寒;脘腹冷痛;食減便溏;腎虛腰痛;寒濕痹痛;寒疝疼痛;宮冷不孕;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陰疽流注;或虛寒癰瘍膿成不潰;或潰後不斂
1.生於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
2.栽培於沙丘或斜坡山地。  
陰虛火旺,里有實熱,血熱妄行出血及孕婦均禁服。畏赤石脂。
動植物形態
1.肉桂,常綠喬木,高12-17m。樹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長8-17cm,寬3.5-6cm,先端尖,基部鈍,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麵灰綠色,被細柔毛;具離基3出脈,於下面明顯隆起,橫向平行;葉柄粗壯,長1-2cm。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長10-19cm,被短柔毛;花小,直徑約3cm;花梗長約5mm;花被管長約2mm,裂片6,黃綠色,橢圓形,長約3mm,內外密生短柔毛;發育雄蕊9,3輪,花藥矩圓形,4室,瓣裂,外面2輪花絲上無腺體,花藥內向,第3輪雄蕊外向,花絲基部有2腺體,最內尚有1輪退化雄蕊,花藥心臟形;雌蕊稍短於雄蕊,子房橢圓形,1室,胚珠1,細,與子房幾等長,柱頭略呈盤狀。漿果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稍平截,暗紫色,長約12-13mm,外有宿存花被。種子長卵形,紫色。花期5-7月。果期至次年2-3月。
止痛藥;助陽藥  
肉桂辛、甘,大熱,、脾、心、;
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之功效;
用於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經閉,痛經等症。  
1.肉桂湯:
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炖肉中,炖熟之後,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細末,一日2次,溫水送服,可治療,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可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肉桂茶:
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可治婦女產後腹痛:在月經前用3克桂皮、9克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鐘,分2次服下。可治月經來潮時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細末,放入膏藥中,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肉桂附子雞蛋湯:
桂皮3克,附子9克,雞蛋1個,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後,打入雞蛋,熟後食蛋飲汁,1日2次。可治療過多。
6.每天早餐前30分鐘及睡前,用兩勺,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喝下即可。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7.肉桂炖的做法
主料:豬肚350克
輔料:砂仁3克,肉桂5克,姜30克,
調料:鹽2克,1克
生薑砂仁肉桂炖豬肚的做法:
1. 將豬肚洗淨,切塊;
2. 生薑洗淨,切片;
3. 砂仁、肉桂洗淨備用;
4. 將四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炖;
5. 至豬肚塊熟爛,再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注意事項:
1.桂皮性熱,適合天涼時節食用,夏季忌食桂皮。2.由於桂皮性熱活血,易損,所以孕婦一定要慎食。3.陰虛火旺、出血者也不宜食用。4.月經過多、、咽疼及其它患者應忌食,有失血和史的人也應禁食。  
加肉桂粉,一是使其更加香甜醇厚,另一是裝飾作用,一般適用於卡布基諾。  
1.《本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吐吸,利關節,。
2.《別錄》:主,脅風,,溫筋,通脈,止煩、出汗。主溫中,,心腹、冷疾,,頭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藥,無所畏。
3.《藥性論》:主治,殺三蟲,主,通利月閉,治軟腳,痹、不仁,,除咳逆,結氣、擁痹,止腹內冷氣,痛不可忍,主,。殺草木毒。
4.《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補五勞,通,利關節,益精,明目,暖腰膝,破,血,治骨節攣縮,續筋骨,生肌肉。
5.《珍珠囊》:去衛中,秋冬下部腹痛。
6.醫學啟源》:補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及。《主治秘要》:滲泄,止渴。
7.《用藥心法》:散,治奔豚。
8.王好古: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
9.《綱目》:治,風喑,陰盛失血,瀉痢,驚癎治陽虛失血,內托癰疽痘瘡,能引血化汗化膿,解蛇蝮毒。
10.《本草》:諸桂數等,皆大小老壯之不同。……《本草》所言有小毒,亦從類化,與、為使,小毒何施;與烏、附為使,止是全得熱性;若與有毒者同用,則小毒既去,大毒轉甚;與人蔘、、同用,能調中益氣,則可久服。可知此藥能護榮氣而實,則在足太陽經也,桂心入心,則在手少陰也。若指榮字立說,止是血藥,故《經》言通血脈也。若與、、、、、如此有毒之類同用,則小毒化為大毒。其類化可知矣。
11.:桂心,入二、三分於藥中,則能行血藥凝滯而補腎,由味辛屬肺而能生水,偏者亦驗。
12.《藥性類明》:桂,導引陽氣,調和榮衛之氣,只是辛熱助氣上行陽道。血為營,氣為衛,營衛不相合諧,桂能導引陽氣宣通血脈,使氣血同行。《局方》用四君子與黃耆補氣,補血,內加桂者,是要其調和營衛之氣,使四君子、皆得以成補之之功也。13.《藥性辨疑》:桂心,性最烈,不可多服,配二陳則之效大,配四物則行血之功速。14.《綱目》: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東垣所謂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通其氣者也。《聖惠方》言,桂心入心,引血化汗、化膿。蓋手少陰君火,相火,與命門同氣者也。《別錄》雲,桂通血脈是矣。曾世榮言,及,並宜用以瀉丙火,滲土濕,內有桂能抑肝風而扶脾土。又《醫余錄》雲,有人患赤眼腫痛,不能飲食,肝脈盛,脾,用涼藥治肝則脾愈虛,用暖藥治脾則肝愈盛,但於溫平藥中倍加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治兩得之。《傳》雲,木得桂而枯,是也。此皆與《別錄》桂利肝肺氣,牡桂治脅痛脅風之義相符,人所不知者,今為拈出。又桂性辛散,能通子宮而破血,故《別錄》言其墮胎,龐安時乃雲炒過則不損胎也。又丁香、官桂治痘瘡灰塌,能溫托化膿。
15.《本草經疏》:桂枝、桂心、肉桂,夫辛甘為陽,熱亦陽;味純陽,故能散;自內充外,故能實表;辛以散之,熱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潤腎燥。其主利肝肺氣、頭痛、出汗、止煩、止唾、咳嗽、鼻齆、理疏不足、表虛自汗、風痹骨節者,桂枝之所治也。以其病皆得之不任風寒,寒邪客之所致,故悉中之,以其能實表也。其主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腰痛、墮胎、溫中、堅筋骨、通血脈、宣導百藥無所畏、又補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滲泄、止渴、止榮衛中風寒、秋冬下部腹痛因於寒、補命門、益火消陰者,肉桂之所治也。氣薄輕揚,上浮,故桂枝治邪客表分為病。味厚甘辛大熱,而下行走里,故肉桂、桂心治命門真火不足,陽虛寒動於中,及一切陰寒,寒邪客里之為病。蓋以肉桂、桂心甘辛而大熱,所以益陽;甘入,辛能橫走,熱則通行,合斯三者,故善行血。
16.《本草匯言》: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藥也。凡元虛不足而亡逆,或心腹腰痛而吐嘔泄瀉,或心腎久虛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沖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滿脹,或氣血冷凝而,假此味厚甘辛大熱,下行走里之物,壯命門之陽,植心腎之氣,宣導百藥,無所畏避,使陽長則陰自消,而前諸證白退矣。
17.《本草正》:桂,善木之陰邪,而不知善助肝膽之陽氣,惟其味甘,故最補脾土,凡肝邪克土而無火者,用此極妙。與參、附、同用,最降虛火,及治下焦元陽虧乏;與、同用,最治婦人產後,及小兒痘疹虛寒,作癢不起。
18.《本草匯》:肉桂,散寒邪而利氣,下行而補腎,能導火歸原以通其氣,達而破血墮胎,其性剽悍,能走能守之劑也。若客寒犯腎經,亦能沖達而和血氣,脈遲在所必用。其、治疝、有功者,蓋血雖陰類,用之者必藉此陽和耳。
19.《玉藥解》:肉桂,溫暖條暢,大補血中溫氣。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氣,善行滯結,是以最解肝脾之郁。凡經絡堙瘀,藏腑癥結,關節閉塞,心腹疼痛等症,無非溫氣微弱,血分寒冱之故,以至上下脫泄,九竅不守,紫黑成塊,腐敗不鮮者,皆此症也。女子月期、產後,種種諸病,總不出此。悉用肉桂,余藥不能。肉桂本系樹皮,亦主走表,但重厚內行,所走者表中之里,究其力量所至,直達,與桂枝專走者不同。
20.《本草求真》:肉桂,氣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氣之能,性體純陽,有招導引誘之力。昔人云此體氣輕揚,既能峻補命門,復能竄上達表,以通營衛,非若附子氣味雖辛,復兼微苦,自上達下,止固真陽,而不兼入後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溫中,及因氣血不和,欲其鼓舞,則不必用附子,惟以峻補血氣之內,加以肉桂,以為佐使,如、之類用此,即是此意。
21.《本草新編》:肉桂,味辛、甘、香、辣,氣大熱,沉也,陽中之陰也,有小毒。肉桂數種,捲筒者第一,平坦者次之,俱可用也。入腎、脾、、心胞、肝經。養精神,和顏色,興陽耐老,堅骨節,通血脈,療下焦虛寒,治秋冬腹痛、泄瀉、奔豚,道,溫筋暖臟,破血通經,調中益氣,實衛護營,安吐逆疼痛。此肉桂之功用也,近人亦知用之,然而肉桂之妙,不止如斯。  
出自《唐本草》(《大辭典》)、《》(《中華藥海》)
1.陶弘景:按《本經》惟有箘、牡二桂,而桂(一作而無此桂)用體大同小異。今俗用便有三種,以半卷多脂者單名桂,入藥最多,《經》云:桂葉如柏葉、澤黑、皮黃、心赤。
2.《唐本草》:箘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葉中三道文,肌理緊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箘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極淡薄,不入藥用。今惟出韶州。或雲牡桂即今木桂及單名桂者也。此桂花、子與箘桂同,惟葉倍長,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肉理粗虛如,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皺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出融州。柳州、交州。箘桂葉似,中有縱文三道,無毛而光澤。牡桂葉長尺許。陶雲小桂,或言其葉小者。陶引《經》雲,葉似柏葉,殊不相類,不知此言從何所出。今按桂有二種,惟皮稍不同,若箘桂老皮堅板無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及二、三重者,或名箘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為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木桂,亦名大桂,得等良。本是箘桂,剩出單桂條,陶為深誤也。
3.《本草拾遺》:箘桂、牡桂、桂心,已上三色,並同是一物。按桂林、桂嶺,因桂為名,今之所生,不離此郡。從嶺以南際海,盡有桂樹,惟柳、象州最多。味即辛烈,皮又厚堅,厚者必嫩,薄者必老。以老薄者為一色,以厚嫩者為一色,嫩即辛香,兼又筒卷;老必味淡,自然板薄。板薄者,即牡桂也,以老大而名焉;筒卷者,即箘桂也,以嫩而易卷。古方有筒桂,字似箘字,後人誤而書之,習而成俗,至於書傳,亦復因循。桂心即是削除皮上甲錯,取其近里,辛而有味。
4.《本草圖經》:今嶺南所出,則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用之,罕有分別者。舊說箘桂正圓如竹,有二、三重者,則今所謂筒桂也。筒、箘字近,或傳寫之誤耳。或雲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黃、少脂肉,氣如木蘭,味亦相類,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謂官桂,疑是此也。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謂板桂,疑是此也。今觀賓、宜、韶、欽諸州所圖上者,種類亦各不同,然皆題曰桂,無復別名。
5.《綱目》: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別錄》不當重出,今並為一。桂有數種,以今參訪:牡桂葉長如,堅硬有毛及鋸齒,其花白色,其皮多脂。箘桂葉如柿葉而尖狹光淨,有三縱文而無鋸齒,其花有黃有白,其皮薄而卷。今商人所貨,皆此二桂。但以卷者為箘桂,半卷及板者為牡桂,即自明白。蘇恭所說,正合醫家見今用者,陳藏器、陳承斷菌。牡為一物者,非矣。陶弘景復似單字桂為葉似柏者,亦非也。柏葉之桂,乃服食家所云,非此治病之桂也。蘇恭所說稍明。亦不當以欽州者為單字之桂也。桂,即肉桂也。厚而辛烈,去粗皮用。其去內外皮者,即為桂心。牡桂,即木桂也,薄而味淡,去粗皮用。其最薄者為桂枝。枝之嫩小者為柳桂。
6.《本經》有牡桂、箘桂,《名醫別錄》又另立桂條。《本草綱目》認為桂即牡桂,並將兩者合為一條。又云:桂即肉桂也,可見牡桂、肉桂為同一物。至於箘桂,陶弘景稱其正圓如竹,《圖經》稱:樹皮青黃,薄卷若筒,亦名筒桂。據此,箘桂當即今之官桂。
1.Cortex Cinnamomi
2.Cortex Cinnamomi Macrophylli  
1 . 用於老年人腎陽不足, 畏寒肢冷, 脾陽不振, 脘腹冷痛、食少溏泄、完谷不化等症。
2 . 用於老年人久病體弱、氣衰血少。本品能振奮脾陽,又能通利血脈, 常用於久病體弱、氣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補氣如、、當歸、等藥中, 有鼓舞氣血生長之功。
出自A+醫學百科 「肉桂」條目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肉桂」的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肉桂茶的泡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