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国家生存压力大最大

什么都在涨价,唯独工资不涨。现在的东西真的很贵,路边的小饭店没200块钱不敢出去吃饭。随便看个病,没有一百两百的下不来。以前看个电影只要几毛钱,现在两个人没100块钱下不来。    现在什么最值钱最值得投资,除去我们都知道的金子,银价,钻石,翡翠,甚至水晶,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在攀升,而新疆和田玉在这5年间,涨了100多倍。我们手里拿的是纸币,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的东西。以前老师对我说,去国外一圈,觉得中国的年轻人最累,压力最大。国外的那些年轻人常常就是唱歌跳舞喝酒,断断续续的工作。而中国的年轻人还没毕业就在为工作发愁。想想现在80后的富翁富婆那么多,还说我们这代人是垮掉的一代。自私的一代是永远不会垮的,他们会最大限度的为自己谋取利益。    中国是个压力很大的国家,是个让我觉得难以生存的地方,每一分每一秒都面对着人口与资源的严峻考验。上学,工作,赚钱,哪怕是结婚,每件事都有太多的人跟你抢。哪怕是为了一个证书,一点荣誉,哪怕是为了某人的好感,都会有很多人给你使坏。在这个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社会里,想要轻松的生活绝对只是幻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既然是转载,那楼主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楼主,我不HD的说句,请移民~
  LS要么出国要么去死吧,没人拦着你
  LZ发这样的帖挺会挑时间的。觉得压力大,你可以移民去非洲刚果金,毛里求斯,埃塞俄比亚嘛。整天老婆孩子一大家躺草原上晒太阳多自在。      
  不好意思,偶还满轻松的  虽然偶也是个打工的,也没啥米钱  飘    你要是满脑子就想着投资当富翁富婆想着如何去享受生活唱歌跳舞喝酒和他人PK  永远也不会有轻松的那一天的  另外关于矿产资源与价格的问题,这是全球课题。铁矿石刚涨了一倍,石油还在涨,中国扔了大把钱暂时还撑着,知足吧  
  200块钱不敢出去吃饭???我在国外两百块钱就可以吃顿好的了,你还路边小摊...放P
  补充,我说的是人民币,两百块人民币在国外就可以吃顿好的..
    LZ,我都没力气说你了,你有这个时间,不如好好规划一下自己.    想想国外没有枪械管制,经常政变,饥荒~~~~~~~~~~~    你没有发现生活在中国是种福气?!不要老是抱怨国家没有为你做什么.你不如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    老外最看不惯中国JY的一点是,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    LZ,你赶紧移民吧,太平洋上没盖盖,周围的国家请你随便挑.
  lZ,估计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见识,中国就是你这样的人多了,崇洋媚外,见到老外就往上贴,就是你们这号人丢了中国人的脸!!!  
  压力是挺大的,不过最大还谈不上。  想问下,LZ的脑袋瓜子里全球包括多少国家?  还有LZ去过哪些国家生活过得出的这个结论?
  觉得压力大,可以去压力小的国家    另外,200个大元吃路边摊还会吃不饱?  请问了,你是什么材料做的?这么不禁吃!
  LZ要是现在去趟美国就知道什么叫生存压力大了~
  真诚的建议你,移民去日本~~~看你还嚷不嚷嚷
  LZ现在要是去趟美国,就知道什么叫生存压力大了~
  压力是很大啊,那也没办法,要不楼主你说说有什么办法?
  给我200元,我带你去吃路边摊,撑死你丫的
  应该比非洲国家好吧
  上海北京什么的城市压力大   我去苏州杭州办事时候感觉那里生活太清闲了
根本没多大压力    至于北方几个小城市
大连青岛什么的还是有点压力的   其他的..似乎没有
  200元我可以吃一月了
  直接把楼主送到非洲某沙漠村落里去    
  楼主说的是大陆吧,你去下香港,就晓得大陆的生活有多么清闲了,香港那地方的生存压力才真是
  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应该和我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家。  可是不对啊,中国明明只有一个啊!哦我明白了,LZ你穿越了,去了平行空间了吧。
  呵呵,给人打工,感觉还蛮自在!    没觉得压力大~
  全球……    大概LZ的全球不会指得是火星球吧
  ……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同意老汉捞月亮的说法。  亚非拉人民比我们苦多了。
    只有网特才会说出这话    真正在国内生活过的不会这么觉得    
  我们这代中国人为前面300年还账,在努力个30、40年日子就会好过多了。
  压力大是真的,最大 谈不上吧。中国要都是最大了,让日本人往哪儿隔啊。再说,lz说的那些,哪个国家没有啊。。。。。  中国也有断断续续工作,唱歌跳舞的人啊,生活追求不一样罢了,怎么比啊
  只要不打仗,这种生存压力不算什么
  =_____________=  至少要全球国家呆过一大半才有资格说这种话吧
  没有在地球上所有的国家生存过 == ,所以只能在这里看看有没有有此经验的人来谈谈。
  楼主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这么蠢?  你说中国生存压力大是对的,但你怎么知道全球就中国的压力大?    还来个“最大”    你环球生存一趟~就有说服力了~
  我还是觉得中国好。。。
  楼主你究竟在中国的哪里生活着。。。。    我有个阿姨说的对。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无业游民也可以成天喝小酒喝得红光满面聚在一起吹吹牛B。没有绝对的穷得过不了日子的人。
    写的人没常识,转的人没脑袋~~~    累不累是看自己怎么想的,是个人的生活态度问题    但是常识问题不知道就是NC了,200在路边的小饭店能吃撑你,但是自己白目去了黑店的话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会上网就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吧,说活在中国累,现在吧你空投到越南你就最轻松了吧~~  
  囧死了....  大概我们这里太落后了..前几天三十几个同学去吃火锅,共花了七百多.....  但就算是北京上海也夸张不到LZ说的那样吧...    呃~~也许火星有一个同名国家,LZ说的是那儿?      
        写的人没常识,转的人没脑袋~~~        累不累是看自己怎么想的,是个人的生活态度问题        但是常识问题不知道就是NC了,200在路边的小饭店能吃撑你,但是自己白目去了黑店的话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会上网就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吧,说活在中国累,现在吧你空投到越南你就最轻松了吧~~        
  其实我是同意的!
  0反正现在生活压力是很大了,。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这样没有质量的活着的人确实不占少数,故有此文  
  你以为外国像中国这样平安么..........
  作者:scheat 回复日期: 16:16:47 
    我们这代中国人为前面300年还账,在努力个30、40年日子就会好过多了。  ======================================================  排  如果三四十年能够换一个强盛的中国,很值
  作者:专打大婶 回复日期: 17:34:33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楼主居然白痴的以为只有中国物价在上涨!!!  ----------------------------------------------  是啊,石油已经超过140美元了,四年来,我目睹了石油从五六十美元一点一点的涨到140,突破200指日可待啊  
  现在在小城市  不觉得有压力  可能大城市不一样吧
  把你扔到非洲大陆就好了吧    不会赚钱的人不会生活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lz自己身上    别怪这个怪那个了
  LZ生活在哪儿?昨天刚出去吃了顿饭,三个大人在深圳中心地段档次不错的酒楼一顿饭包括服务费、茶位费总共174块,撑得不得了最后还打包了一份点心。  LG前年急病三甲医院住院一个礼拜,自己掏的钱不超过500块,其他都从医保统筹帐户里划了。  总之除了房价太高,还没觉得生活压力很大。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80后母亲扛起孩奴标签:生存压力最大 最讲享受
时间: 09:07   来源:搜狐文化
  在蜜罐长大的他们被“生存压力最大与最讲求享受”深深交织着……
  “80后”母亲扛起“孩奴”标签
  十年一代际,“80后”也开始进入“三十而立”的年月。
  一名名“80后”母亲,开始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她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时代印记:独生子女、时尚靓丽、知识层次高、网络依赖强,却又据说是“目前生存压力最大的一群妈妈”。
  她们的压力来自哪里?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就把目光投向这群年轻的妈妈,感受她们的人生点滴……
  前两天,共青团广州市委对外公布了一份调查:对比广州不同阶层的上世纪70、80、90年代出生的青年,“80后”的生存压力最大,也最讲求享受。
  在蜜罐里长大的“80后”,被一对矛盾―――“生存压力最大与最讲求享受”交织着;相信“80后”母亲所承受的,必将更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奴”这个新名词与“80后”母亲如影随形。
  生不生孩子?
  生不生?当不当“孩奴”?这样的问题,超乎其他代际所能想象的被“80后”一再掂量着。
  搜狐网去年年底曾发起一场“你愿不愿意当孩奴”的大辩论。
  有44872名网友参与了这场辩论,主打人群当然是“80后”。居然有28322人选择了“当然不愿意,孩子注定是一项赔本的投资”,超过了三分之二。
  最大的考量,是经济压力。
  1个多月前,一个标题为《“80后孩奴”妈妈晒百万账单:你还敢要孩子吗?》的帖子走红网络。
  网友“鱼死水里了”在帖子中称,自己本是潇洒的“80后”小资,结婚后不仅背上房贷,更成为了“孩奴”。“我不再去电影院看热映的电影,我不再去健身房塑造迷人的身材,我不再悠闲地走在繁华大街上,我不再惬意地品尝咖啡。曾经的一切都随着那套新房的到手、那个小宝贝的降生灰飞烟灭”。
  这位网友对自己从怀孕分娩到宝宝出生后的衣食住行算了一笔账,包括医疗和教育费用,单是孕检就花费了至少3000元。按照该网友的计算,“培养孩子到18岁,就得卖掉一座房子”。
  更夸张的是天涯一位网友,居然直言《一个平凡80后母亲的紧急求助:没钱给7个月大的孩子吃奶粉》。这位妈妈出生于1981年,2002年大学毕业,2008年生孩子辞了工作后,被房贷和各种生活费用压得喘不过气,连孩子的奶粉都到断炊的地步。
  虽然个案有点极端,但《蜗居》里“你这一个小东西儿,吃进去的奶粉,进口的100多块钱,拉出来要用尿不湿,名牌的又要100多块钱,进出都要钱,你整个儿一双向收费啊!”的这句经典台词还是让“80后”奉为经典。
  在蜜罐里长大的“80后”,偏偏又最讲求享受,“艰苦朴素”从来不是他们的词汇,更不愿意降低孩子的生活质素,经济压力也就无形中再次被放大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表示,“孩奴”这种说法,反映的就是城市年轻人的情绪,这和他们的成长环境过于优越有关,也和他们面临的压力有关。
  谁来带孩子?
  谁来带孩子?就此一项,足以让“80后”妈妈们头疼。
  在广州市一家医院的妇产科,记者听来关于“80后”的新名词:熊猫妈咪。医生解释说,因为不少“80后妈妈”通常比较娇气,“架势”大,从产检到分娩,往往全家几代人全程“伺候”,跟呵护熊猫一样宝贝。而生完孩子了,缺乏育儿经验,小生命有任何状况,新妈妈大都只会扯着嗓子喊“妈妈快来……”,把孩子完全丢给父辈。
  据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约八成左右的“80后”母亲或准妈妈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感到没信心,不知该如何教育子女或对前景感到迷惘,并为此感到焦虑。
  但让人吃惊的是,辞职带孩子在“80后”里的比例不小,远高于“70后”及“60后”。
  一位叫少泽的“80后妈妈”这样形容自己不得不辞职当“孩奴”的理由―――
  “80后妈妈”大学毕业没几年,事业高不成低不就,不像“70后妈妈”大都有着稳定的工作、颇丰的收入,我们可以为了生育毅然辞职也不觉得可惜,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机会还很多。
  “80后妈妈”的婆婆大多还没有退休,大多也懂得享受,谁会不知道带小孩会使一个女人缺少睡眠、衰老得快?
  “80后妈妈”懂得科学喂养的重要,而婆婆们带小孩的方式与我们很多不同,她们不知道宝宝的衣服要单独洗,不能用洗衣粉洗,等等。
  少泽的说法得到了很多“80后妈妈”的认同。这群年轻的母亲比较认可现代的育儿方式,她们热衷于从书本、网络和亲子培训班中获取科学而时尚的育儿方法,使她们不放心让老一辈来带孩子,宁愿当全职妈妈。
  自述:猪仔妈妈,25岁,女儿1岁10个月
  自诩:全职妈妈,月光一族
  宁愿屈委自己也要让宝宝吃好穿好
  一名“80后妈妈”的账本
  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作为“80后”,3年前我还是父母眼里的“小公主”,3年后却变成“小公主她妈”了。时光真是过得快啊,转眼间我的小公主“猪仔包”已1岁10个月了,也总算体会到:当“小公主”很幸福,而当“小公主她妈”可不容易。
  至今我们家一点积蓄也没有,月光一族,我们还没买房子,我们拿不出首期,只能租房。这两年,我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没有买过任何奢侈品,我都是自己做饭,从不下馆子,大部分的钱都花在“猪仔包”身上。每次拿出养“猪仔包”的账本,我就发愁,还没到上学呢,教育费更是大头,我要怎么养大她?
  产前:产检花费了4000多元
  自怀上“猪仔包”后,我便没有再工作,专心在家养胎,家里只有老公一个人的收入。
  “猪仔包”还在肚子里,就开始花钱了。产前检查是必需的,且花费不少,总共加起来4000多元,最多的一次便花了2400多元。为了让“猪仔包”发育得好些,老公买了不少营养品给我吃,这一项又花掉了1800元。
  为了迎接“猪仔包”的到来,我们准备了婴儿床、衣服、尿布等新生儿必需品,又“出血”1588元。
  产中:顺产只花了2985元
  “猪仔包”比预产期早了一周问世。好彩“猪仔包”是顺产到来的,比起剖宫产便宜多了,生产费、住院费等,只用了2985元。这让我少了挨一刀的痛苦,也让老公的钱包没那么“瘦”。
  在坐月子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双方父母都不能在身边照顾我。因此,坐月子花掉了我们1万多元。其中,请月嫂就花掉了4400多元。开心的是,这个月嫂人不错,把我和“猪仔包”照顾得很好,我几乎胖了20斤。但坐完月子至今,都是我和老公两个人带孩子,连减肥的费用都省下了。
  产后:孩子手术花掉6500元
  可是,有些祸始终躲不过。在还差两天就满月时,“猪仔包”因疝气住院动手术,把初为人母的我吓得半死。单是这一次,又在我的账本上记下了6500元,老公的钱包因此元气大伤。
  有了小孩,家里的支出陡然增大。比如“猪仔包”的日常保健、奶粉、尿片等,每个月大概花去2000元。作为“80后”,我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打预防针选进口的;吃的奶粉要进口牌子的;穿和用的也要牌子货。
  我有时会异想天开:如果能中个500万元的大奖就好了
  2009年“猪仔包”的主要花费
  奶粉:10687.30元
  尿片:5445.40元
  保健:1682.60元
  日常用品:3914.90元
  保健品:827.80元
  自述:覃锴,28岁,儿子2岁
  自诩:婆媳冲突,死忍难忍
  当媳妇的“科学”遇上婆婆的“传统”
  婆媳“养仔经”有代沟很沤气
  羊城晚报记者 蔡霞
  大家都说我有福气,工作稳定,老公贴心,因为生了个大胖小子,公婆对我疼爱有加,对孙子更是宝贝得不得了,恨不得全由他们照顾。刚开始,我还为有公婆的“分忧”而感到庆幸,可是自从有一次看到婆婆用很热的水给儿子洗澡后,我就再也坐不住了。
  那时候宝宝才3个月,我在房间突然听到仔仔哭得撕心裂肺,出来看才知道原来是婆婆正在给他洗澡。奇怪的是,任凭我们怎么哄,小家伙还是哇哇大哭。于是,我用手试了试水温,哇,好烫啊,怪不得仔仔会哭。
  书上说,宝宝洗澡最适合的水温是40℃,尤其是男孩,水温高了会烫伤他的“小蛋蛋”,所以我给仔仔洗澡时,都是先用胳膊肘试一下水温的。可是我婆婆却执意要给仔仔洗烫手的水,她说BB就是要洗热一点的水,不然容易着凉,她甚至还用她儿子来做例证。我无语。
  打那以后,我宁愿自己累点,也争取自己帮仔仔洗澡。
  怀上小宝宝前,我是个彻头彻尾的自拍狂,只要一有机会,我都会拿起相机让朋友帮我拍照,或者拿起手机“咔咔”一通狂拍。可是自从婆婆知道我怀孕后,便开始禁止我拍照。婆婆说,按照长辈的说法,相机会“摄”去胎儿的魂魄。
  对于这个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我原本打算不予理会,但又考虑到那时还处于新婚状态,婆媳关系还是用心维系好,所以遵嘱“停拍”。不过私底下,我还是偷偷地用镜头记录着我和宝宝共同成长的一步一步,而老公也会在房间里每月为我拍孕照,只是坚持不用闪光灯,因为网上说,用闪光灯还真的会对肚子里的宝宝不好。
  自述:李曼,27岁,孩子1岁
  自诩:闪婚闪离,个性第一
  婚前同享网游,婚后难容网游
  大小姐不再伺候“懒老公”
  羊城晚报记者 张薇
  前不久,在法官的主持下,27岁的我和28岁的他平静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结束了两年零3个月的婚姻生活。
  我把孩子留给了他。我对离婚并不后悔。
  大学英文专业毕业后,我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外资公司上班,过上了所谓的白领生活。也许是受周围人的熏陶,生活上我很注重品质,追求小资情调。
  工作1年后,在朋友的生日PARTTY上我认识了我的前夫。他比我大一岁,很高大很阳光,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聊了一个晚上,一见钟情。短暂的恋爱后,一次激情来了,他把戒指藏在蛋糕中跪地向我求婚,我立即答应了。
  由于我是独生女,出嫁前父母从未让我做过一顿饭,洗碗刷锅的什么也不让我干。拍拖时,我们两人不是在外面吃就是到父母家吃。新婚伊始,我还是很有耐心地每天重复着学习做饭,可是常常不是烧焦就是放错盐,渐渐地,我对家务事很反感。
  其实结婚前,我就清楚他有打网游的习惯,当时认为此习惯并无大碍,有时还和他一起通宵“打魔兽”。然而结了婚,我发觉自己忙完工作回家后,他总是忙着上网打游戏对家务事不闻不问,还等着我来做饭。饭后连碗都不洗,还抱怨我又蠢又笨,一听这些我就冒火,想当初,本小姐在家也是“娇宝贝”,凭什么结婚就得伺候他―――就这样,做饭问题成了彼此婚姻生活的一大障碍。
  结婚半年后,我意外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他却仍然玩游戏到深夜。一天晚上,他上网打游戏打得正欢,我叫他倒水他没理,我就把网线给扯了下来,大哭一场。
  怀孕后我的脾气变得出奇暴躁,经常为些鸡毛蒜皮发火。起初他还安慰我,但渐渐也不耐烦了,故意每天早出晚归,还以出差之名背着我约游戏中的外地女网友见面。虽然事后他也真诚地道了歉,但我还是整天在家闷闷不乐,稍不如意就哭就闹。尤其孩子生下后,身材怎么也恢复不了。渐渐地,我觉得他对我已不在乎,我心里很不平衡,开始检查他的手机、QQ……他最接受不了这样的检查,争吵一天天地升温。
  他觉得无法忍受,有时候吵急了就说离婚,说着说着说成真的了。
  如今,孩子由他抚养,我每周都会去看看孩子,买很多东西以补偿愧对孩子的爱。
  自述:瑶佳,24岁,怀孕中
  自诩:大学生妈妈,有喜有愁
  我是“大学生妈妈”
  还未毕业已然怀孕,就怕……
  羊城晚报记者 林泓
  大学生允许结婚,这是属于“80后”才开始有的独特印记。那么,“大学生妈妈”就成了很鹤立的一群。
  从医院产检出来,我对在门外焦急等候的丈夫平淡地说了句:“医生说宝宝很健康。”看着丈夫喜悦的脸,我却笑不出来。
  尽管双方父母都不反对,自己也特别喜欢BB,但我毕竟还有1年才大学毕业。学校知道了会有什么后果?结婚生育的事实会影响找工作?一切都是未知……
  我在粤西的一座小城里长大,高中毕业后上了省城一所师范类的专科学校,3年后又考上了同城一所大学的本科,学的是中文。
  虽说成绩算不上优秀,但从小人缘特别好,口才也不错,还有艺术特长。所以在“以分数论成败”的中学时期还是籍籍无名的我,一上了大学便如鱼得水:是学院辩论队的队长,参加校际比赛拿了二等奖;学院舞蹈编排重担我一个人挑;是学校许多大型活动的主持人。
  大学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大二,我23岁,父母开始给我物色对象。按照他们“孝顺、脾气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的标准,前后给我安排了四次相亲。我对于相亲向来不感冒,也不指望能靠它获得真爱。但最后一次相亲,却把我和他拉到了一起,我们属于一见面就对上眼的那种。他是一家国企的技术员,比我大6岁。
  双方的父母都对我们的结合非常满意。1年后,两家的长辈便开始给我们张罗买房子的事,还给我们付了新房的十五万元首期。房子60多平方米,虽然不算大,但总算有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家。今年年初,我便从学校宿舍搬了出来,住进了我们的小窝。二人世界平淡却不失浪漫。虽说现在国家规定大学生可以结婚,但我和他还是约定等我毕业了才去领结婚证。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今年5月初,我发现自己怀孕了。我看得出他心里很高兴,但嘴上还是说,尊重我的决定,一切以我的前途为重。是啊,前途的确是我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大学里可以结婚,那生育呢?会被开除吗?还有周围人的眼光,我能承受吗?
  24岁,对于做母亲来说,是个合适的年龄。但对于还是大三的我来说,此次意外有点不能承受之重。我陷入了极度矛盾。
  很快,双方父母也知道了我怀孕的消息。妈妈说,要生的话,就回老家生吧。他妈妈说,我们家族全都是第一胎男、第二胎女,要是打掉了就太可惜了。
  5月6日,母亲节的前三天,我和他领证了,成为合法的夫妻。但是我们的小孩呢,能顺利出生吗?
  -名词解释?孩奴
  百度这样给出解释:孩奴是一种新名称,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林洁)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发达国家有哪些生活压力 不发达国家又有哪些 做一个对比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压力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性.共性具体表现在:
贫富差距都异常明显,特别是发达国家,远没有我们所想那样风光,依旧有许多人在为生计而奔波,高收入往往伴随着高支出;另一方面,在外国的就业压力也不容乐观,失业是很多人必须,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至于发展中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不同之处在于:
发达国家的人民在生活方面还有国家的救助和补贴,压力会相对小一些,但也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的政府经常入不敷出,这也是导致其局势经常性的动荡,市场风险加大的原因之一.而发展中国家呢,可能就要面临更多的来自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了,由于不发达伴随的往往是人口多,所以国家的优惠政策一般难以普及,但国家的调控能力一般较强,有较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受局势动荡的影响较小. 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还请谅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留学生海外生存状况引人关注六大压力
留学生海外生存状况引人关注六大压力
还有不少留学生提到,在海外他们有被歧视的经历。这些成为了他们心中难言的伤痛。一些留学生反映,在英国,就有一些地区有种族主义者,对中国和越南等国家留学生很不友好。有一年,刚一开学的一个学期,就有11个中国留学生被打伤。有过亲身经历……
美国历史上最恶性的校园枪击案震惊世界,此案的凶手一度被误传是中国留学生。传闻虽被澄清,但中国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再次引起人们关注。用吃喝玩乐应对感情真空严默在加拿大ubc读研究生两年多了,说起留学的最大感受,他用了两个字形容:孤寂!他说,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课,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大学很独立,选不同的课,碰到不同的同学。上完课又匆匆走了。大家很陌生,也很少有沟通。能有的熟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那几个中国同学。此外的,基本上是真空世界。于是,闷极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拼命往肚子里灌啤酒。更多的留学生,身边没有深交的同国籍朋友,加上周围是个陌生的语言环境,难打进别人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久而久之,难以排遣的寂寞让他们变得很孤僻。“留学生出国,就是出来闯世界的,不懂得闯的人,或者乱闯的人,就容易出事。”严默说,在这样孤寂的环境中,留学生的生活状态发生分化。寂寞能使人沉淀、使人清醒,但也会使人消沉、堕落。于是,一些人大量时间玩游戏,有的人甚至赌博、吸毒。“还有一种现象很常见,就是同居!将这作为一种排遣孤独的方式。”还有些人,空寂中寻求刺激,利用高科技犯罪。对策家庭视频给予心理安慰孤寂的环境中,最需要亲友的关心。处理得好的人,单调的生活成了的最佳环境。记者采访中,陈莘的例子就很典型。陈莘在英国牛津大学,出国前,父母装上了电脑网络,买来摄像头,还有麦克风,专用来给女儿msn视频聊天用。陈莘和父母每天都可以谈心聊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陈莘说,在心理上,她感觉和家人天天在一起。宽进严出高淘汰让人崩溃赢华对留学中的沉重感受很深。外国学校宽进严出,进去相对容易,能否顺利毕业,得看你的本事了。在加拿大,许多学校都有30以上的淘汰率,还有的学科甚至高达40,成绩不及格,也就失去了毕业的机会。这给许多背负着亲人朋友深切期望、远涉重洋来到海外求学的学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就酿成了一些悲剧。前年,上海留学生颜秉炎在加拿大留学时失踪。颜秉炎成绩跟不上,有几门课不及格。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就选择了逃避。从此和家人失去了联络……去年,南京留学生张震宇在莫斯科大学跳楼自杀。学业的压力加上家庭的变故,他感觉无力负重。于是,他从7层高的宿舍楼上跳下去,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同样,在英国,陈莘也看到两位中国留学生难以承受学习的压力,跳楼自杀。分析金钱无法解答留学难题太多的残酷教训,不得不让人反思,盲目的出洋留学,究竟有多大必要!尤其是近年较多的“小留学生”,高中、初中甚至就送出国门,目的是为接受“优质”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前景堪忧。他们出去之前,有没有做好准备,吃苦的准备,接受压力的准备。一些光准备了钱,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子女们准备多些吃苦和经受折腾的耐力。盲目地往外送、一送了之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国内学的英语出国用不上语言的障碍,也给很多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一点,陈莘就有很深的感受。她在国内读书时,过英语六级很轻松,她认为走出国门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没想到,刚上飞机,就感受到语言的障碍了。“在香港登机,从安检到海关再到上飞机都说英语,一下子觉得整个世界变了!”她说,从那时起,她时常感觉到,自己流利的英语竟不好用。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要买前往牛津的巴士车票时,简直懵了。卖票的阿姨说的一口英语,竟然完全不懂!幸好当时在机场拉到一个女孩帮忙翻译,才买了票。原来,英国各地有不同的口音,那个卖票的阿姨地方口音很重,初次听很难听懂。而我们在国内学的大多是美国发音,但在英国的普通生活中,常见的却是五花八门的口音。分析不同国家英语有差异要想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留学生,需要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这又给只学了标准英语的留学生带来了困难。有很多来留学之前十分优秀的学生,来之后发现很有游离感,心理压力很大。中国乖学生被认为没出息彭丹凝是一个适应能力非常强的广州女孩,她在英国洛丁汉大学读博士时,感受到了很多东西文化冲突的力量。她对文化的差异很敏感,到英国后,很快适应了这种环境,融入到当地的圈子中去,不同国家同学的聚会,都会邀请她。也因此成了很多难以适应这种冲突的中国留学生诉苦和求助的对象。有一个台湾籍留学生,几乎是哭着来找彭丹凝。她是台北大学的高材生,在台湾时已是个出色的律师。但没想到的是,来到英国后,她的成绩常常不及格。极大的心理落差,让她非常痛苦。彭丹凝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中国,老师一般强调权威的结论;但在英国,老师则强调论证过程。英国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很多中国学生得不到英国老师的器重。在英国老师眼中,按老师的话办事的学生是没出息的,没有培养价值!对策出国前进行系统培训如果留学生出国之前,能有系统的培训,告诉他们到国外可能遇到的情况,让他们有所准备,那他们将可能少走许多弯路!然而记者从留学生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程序,也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做这些事。被人欺负还要遭学校劝退记者采访中,还有不少留学生提到,在海外他们有被歧视的经历。这些成为了他们心中难言的伤痛。一些留学生反映,在英国,就有一些地区有种族主义者,对中国和越南等国家留学生很不友好。有一年,刚一开学的一个学期,就有11个中国留学生被打伤。有过亲身经历的留学生反映,那些人在路上不经意用中文向你说话,你若回答,确定你的国籍,就会欺负你。这些时候,他们不敢报警,一是人在异乡怕被报复,同时还担心学校会让你退学――学校通常不管这些事,且怕你被种族主义分子打成重伤甚至出人命,为了不承担责任,宁愿先让你退学。许多有过这种经历的留学生晚上不敢单独出门,在心里留下永远的痛。留学生找工作两头不讨好留学生人数增多,学位含金量下滑,这使大部分留学生都要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在改变,不再迷信一纸洋文凭。国内国外,同等对待。留学生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目前还在英国读书的小陈,心情就很焦虑。她以专业第四名、留学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本想留下来工作,但之后的大半年她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边投简历,边打零工补贴生活。这时,家人不断打电话催促,更让她倍感压力。她的精神开始变得紧张兮兮,总是觉得欠家里太多,总是莫名其妙担心爸妈出事,担心自己出事。一次,她和室友正聊天,有电话打来没接到,她坚持认为家里出事了,竟然大哭起来,令室友手足无措。对策放低身段回归平常心专家指出,现实的压力面前,留学生们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态:出去前客观看待,出去后从容面对,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社会也应该积极引导,去除光环,也减少压力,回归它应有的本位!
调查本内容是否有用
上一篇:有千万元以上相对理想。中国内外夹击斩断贪官外逃之路日07:56中国内外夹击斩断贪官外逃之路日21:00律师称外逃贪官高山按加拿大司法程序遣返需5年日07:07中国……下一篇:主修accounting和finance。学校的课程相当灵活,基本上全年都可以修课。我已经被学校的Co-operative部门录取。学校的这项项目都与国际大企业有联系:学生带薪实习,去相关专业的行业工作一个学期,并且能在学校学习拿到……
留学生海外生存状况引人关注六大压力 相关推荐
{$str_relative_reduce}
留学生海外生存状况引人关注六大压力 留学生,压力,生存状况,引人,六大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舟生存进化最大的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