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规则ldpc和turbo规则ldpc的区别

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_甜梦文库
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 姓名:刘原华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王新梅
摘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时P撕锣.Check’LDPC,Codes)是一种基于图模型和迭代译码的纠错编码方案,性能非常接近Sh锄on容量限,且译码算法复杂度较低,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对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其迭代译码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以下几个 方面获得了关键性研究成果:1.研究了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由短分量码设计长码的准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指出该方法中由于分量码的结构特征导致所构造的新码包含很多短环,在迭代译码下影响了纠错性能。基于上述研究,对原CRT方法进行了推广和改进,减少了新码中短环的数量,从而使所构造的准循环LDPC码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同时通过放宽参数选择的条件,构造出了更多具有优异性能的准循环LDPC码。2.利用欧氏几何的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准循环LDPC 码构造方法,该方法构造的码对应的TaIlller图中包含较少的短环,具有与已有的 欧氏几何码几乎相同的纠错性能。 3.研究了一种已有欧氏几何准循环LDPC码的最低重量码字分布后,找到了一个产生最低重量码字的充分条件,提出了一种准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 法可以减少满足该充分条件的最低重量码字,设计出的准循环LDPC码具有更低的错误平层,在低误码率区域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4.研究了LDPC码基于软信息的各种比特翻转译码算法,给出了一种具有极低计算复杂度的改进比特翻转译码算法,该算法译码速度很快,时延很短。 5.基于卷积LDPC码连续数据编译码传输的结构特性,给出了一种迭代反馈译码算法,该算法运用反馈信息,在更新当前变量节点消息时及时应用相关历史变量节点的最新消息,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新算法仅需很少的迭代次数,即 可获得比已有算法更好的纠错性能,有效降低了卷积LDPC码的译码复杂度并减 小了译码时延。 6.根据研究成果5,设计了一种卷积LDPC码的快速收敛译码算法,在不损失纠错性能的前提下,译码器具有更低的译码复杂度及译码时延,从而使卷积LDPC码更适于实际应用。关键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准循环码卷积码迭代译码 AbstractBeingapower如l class of error-conIectillg codes b2Lsed on伊.aphical models锄diteratiVe decodingalgori恤Ils,low―dens毋p撕妒check(LDPC)codes capac时印proaching perf.0m姗cehave recently andreceiVed nmch attention due t0 their low decodingrelativelycornplexi够This dissenation is intended t0 iIⅣestigate tlle algebraic con殉rIlction and the itcrative decodingalgoritl蚰of LDPCcodes.The main results are羽lmmarized觞follows.1.A method of constmcting c0111_bining Remainderquasi?cyclic(QC)LDPCascodes of la唱elength byQC-LDPCcodes of smaU lengthmeir componem codes via the ChineseTlleorem(CRT)isresearched.Due to thesimilar咖lcturalgraphpr叩enyof theconlponent codes,there existalot of short cycles in the Tarmerof the desiglledcode and the perfonnance is not good CRT method is proposed to impr0Ve the and betterenougllwith iteratiVe decoding.A generalized and desigll much moreareCI玎cornbining methodQC-LDPCcodes when thep撕哆checkmatrices of the component codesgiVen.By pemmting the block rows of the parit)r check matrices of component codes,a lot of short cycles in the Tanner graph of the designed codec加be eliminatedcanaIldala唱e nunlber of QC―LDPC codes with better peI.fbll:nancebedesigned.By100selling恤condition for dete衄ining the intemediate para衄eterS,a much larger claSsofQC-LDPC2.Basedcodes with better perfonnancecanbe designed.anonthe曲nlctIlral properties of Euclidean geomenXaalgebraic method isproposed to cons仃uct This class ofclass ofQC―LDPCcodes witll circulant pemlutation matrices.QC―LDPCcodes contains smaller nulnber of short cycles in tlle 1’aImergraph锄dcodes. 3.Thehas sinlilarpe响聊ancewith thc eXisting QC Euclideangeome时LDPCQCdistributions of codewords withareminimum weight of the existingaEuclidean geome仃y LDPC codesto havea11alyzed andsu伍cient condition forcanacodewordminimum weigllt is f.0und.A constmction method,whichredllce the numberof IIlinimum weight codewordssatis母ing mis sumcienten.0rcondition,is proposed.The newQC-LDPCcodes haVe much lowerfloor and perfbnn better at low BER.on4.Some weighted bit-flipping decoding algorithms based studied andasoRinf0姗ationaremodifiedbit―flippingdecodingalgorithmwithsignificantlylowcomplexi哆is proposed.The new algorimm hasshort decoding delay.si印ificantly highdecoding speed锄d 5.Based iterativeonthe ability of continuous缸.ans觚ssion for LDPC convolutionalcodes.姐newfeedback belief propagation decodingalgorimmisproposed.Tllealgorithm utilizes the most current v习uriable tlle Variable nodesInoreinf0肌ation of thepaSt code bits t0 activateatemciently by印plyiIlg佗edback infomationeach decodingiteration.The proposed algonmm with smaU nunlber of iterations c龃achieve better perf.0nnance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algorithm,while the decoding complexi哪a11dlatencyareefrectiVeIy reduced.5,a f.ast conVe唱ence Aare6.Inspired by conclusion conVolutional codes isdecoding algorithm for LDPC is achieved,while makesdeVeloped. delaybet研pe墒m锄cee日’ectivelythecomplexi够anddecodingreduced,whichLDPCconVolutionaI codes be mofe suitabIe for practicaI applications. Keywords:lO、’r.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conVolutional codes quasi.cycHc codes iterative decOding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 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 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签名:刘匠竿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 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攥写的文章一律署名单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人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塑f翌:主!隆 日期:丝Z垒:i:!z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本章从Sh锄10n的信道编码定理出发,概述了信道编码的发展历程。然后对LDPC码的提出、发展以及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综述.最后给出了本文的 研究范围以及全文的章节安排.1.1信道编码的发展历程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C.E.Sh锄on在其开创性的权威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The Mathematical Theo巧ofCommunications)【1】中提出了著名的信道编码 定理,即:对于一个给定的有噪信道,存在一个确定的信道容量C,如果信道的信 息传输速率尺小于C,则当码长Ⅳ足够大且采用最大似然译码时,总存在一种编 码方法,使接收端译码错误概率任意小,反之,如果信息传输速率尺大于信道容 量C,则不可能实现无差错通信。这个存在性定理告诉我们可以以接近信道容量的传输速率进行可靠通信,标志着信道编码这一学科的创立。但遗憾的是,该定理虽然指出了可以通过一定的编码方法在传输速率不大于信道容量的前提下实现可靠通信,但并没有给出具体实现逼近Sha妯on限的编码方法。从ShaIlIlon信道编码定理可知,随着分组码的码长或卷积码的约束长度的增 加,系统可以取得更好的性能(即更大的保护能力或编码增益),而译码应该采用最大似然译码。但是,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的复杂性随码长呈指数增加,当码长较大时,最大似然译码几乎不可实现。因此,几十年来,信道编码研究者们一直致 力于寻找纠错能力尽可能接近Shannon极限且编译码复杂度较低的可以实际应用 的信道编码方案。 线性分组码是发展最早的一类纠错码,它以代数中的群、环、域理论和有关的几何理论作为数学基础【21。第一个线性分组码是由汉明(HaIll]【Iling)在1950年发 现的,它能纠单个错误【31。五十年代又陆续发现了Golay码吲以及IUⅥ码【5’6】,Bose和Hocuen曲em在1959年及Ray.Chaudh嘶在1960年分别独立发现能纠正多个错误 的BCH码■Reed和Solomon在1960发现了非二进制RS码【引。卷积码是另一类重要的信道编码,它最早是由Elias等人于1955年提出【引,在相同复杂度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比分组码更高的编码增益,但同时也增加了分析和设 计的复杂性。随后,出现了卷积码的各种译码方法:1963年Massey提出的门限译码【lo】是一种利用码代数结构的代数译码,1961年由wozencraR提出,1963年由Fallo改进的序列译码…'12】是一种实用的概率译码方法,l 967年Viterbi提出的Viterbi译码【13】是一种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当比特差错概率(BER)是10。5时,非编码传输下,最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佳相干PSK系统的比特信噪比(眦)与理论极限情况相差11dB。而二进制卷积编码配合序列译码,可以使历/Ⅳo与理论极限仅差4.6.6.6dB。随着卷积码的各种译码方 法尤其是Viterbi译码算法的出现,卷积码逐渐得以广泛应用。 在传统的信道编码技术中,代数编码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纠错码都 不是实用好码,受到截止速率(cutofrrate)的限制。Fomey在1966年提出了级联码(concatenated codes)【141,通过内码和外码的级联来获得接近信道容量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实现复杂度,向实用好码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将RS码与卷积码级联,当BER为lo_5时,系统的性能达到与理论极限大概相差1.8dB。 1993年,Be盯0u等人提出了Turbo码【15,161,为信道编码理论带来了突破性的革 命,打破了将截止速率作为可靠通信速率门限的概念。BenDu等人很好的应用了 ShaIlIlon信道编码定理中随机编码的条件,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起来,同时采用软输出迭代译码算法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获得了相当接近Sh锄on极限的译码性能。码率为l/2的Turbo码在BER为lO‘5时,可以获得与理论极限仅相差0.7dB的优异性能。然而,n曲。码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译码复杂度高,译码时延长,存在 错误平层现象等。Turbo码的研究引发了人们对图模型和迭代译码的研究热潮,在研究过程中,MacKay,Neal和Wibe略几乎同时发现早在1962年由Gallager提出的低密度奇偶 校验码(Low.Dens时P撕西.Check,LDPC,Codes)【17’博J也是一种实用好码,具有比 Turbo码更低的线性译码复杂度。在BER为10击的情况下,码长为lO‘、速率为l/2的LDPC码的性能与理论极限仅仅相差0.04dB。与Turbo码相比,LDPC码具有 译码复杂度低,更强大的纠错能力和更低的错误平层等优点,同时由于LDPC码 迭代译码算法为并行算法,译码时延远远小于Turbo码。这些都为LDPC码的应 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2LDPC码的发展与现状早在1962年Gallager就提出了规则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也称Gallager码)和 迭代译码的概念【17’1引。Gallager证明了这类码具有很好的距离特性,经过迭代译码可以获得随码字长度呈指数降低的比特错误概率,虽然LDPC码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纠错性能,但由于当时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限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LDPC 码的优越性。在LDPC码被提出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 有少数几篇论文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这期间,最重要的成果可能就是R.M.Tanner提出的LDPc码的双向图表利19】,在Tanner图上可以直观理解LDPc码的译码过程。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MacKay和Neal利用随机构造的Tanner图研究了 第一章绪论3LDPC码的性能【20,2¨,发现采用和积译码算法的规则LDPC码具有和TU曲。码相似的译码性能,长码时甚至超过了Turbo码,这一结果引起了信道编码界的极大关注。1.2.1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在LDPC码的构造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构造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 类,(1)随机构造方法:根据一定的设计准则和围长、度分布、止集等条件用计 算机随机搜索出所需要的校验矩阵;(2)结构化构造方法:利用代数方法或组合 方法构造出所需要的校验矩阵。在MacKay和Neal重新发现LDPC码优异性能的同时,Spielman和Sipser提出了基于二部图的扩展码【22,231。在对扩展码的研究中,他们证明了一个随机构造 的Ta皿er图以很大的概率为好的扩展图,而由好的扩展图构造的线性纠错码是渐进好码,从而证明了采用随机Tallller图构造的LDPC码以很大概率是渐进好码。Luby等人将采用非规则Tanner图构造的扩展图用于删除信道,称之为Tomado码 【24】。由于采用了非规则的Tamer图,Tomado码具有更大的扩展性以及更好的收敛性,纠错能力更强。此后,采用优化度序列设计的非规则TallIler图被用于构造 LDPC码,称为非规则LDPC码,与规则LDPC码相比,非规则LDPC码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MacKav等人提出的随机LDPC码构造方法【2雌1】可以使码所对应的Tanller图中环数目较少,码字具有很好的纠错性能。Xiao.Yu Hu等学者采用 逐步最优思想提出了一种称为PEG(Progressive Edge Growth)的构造方法。该算 法可以在给定度序列条件下构造较大围长的LDPC码【251。PEG算法是一种逐个建立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之间关联的构造有大环TaIlner图的方法。事实上,影响迭代译码性能的因素,不仅有环的长度还有环的连通性,因此Tao Tian等提出了ACE 构造方法【2们,在构造LDPC码时抑制掉连通性差的环,提高了译码性能。Campello 等学者提出的比特填充(Bit-Filling)【27】及Extended Bit-Fillm一28】构造方法可以在给定校验矩阵大小,列重及最大行重时,使得围长尽可能大,或者在给定码长,围长及行列重时使得码率尽可能大。 在结构化构造方法方面,Shu Lin等学者提出了基于有限域构造LDPC码的方 法【29】以及基于有限几何构造LDPC码的方法【30】,这类码均为循环码或准循环(QC)码,具有较好的最小距离,消除了Tanner图中的4环,在高码率时可以获得较好 的性能,并且可以用简单的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线性时间编码。同时,QC.LDPC 码的代数结构也有利于高速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实现。此外,他们还提出 了基于RS码构造LDPC码的方法,这类码也具有良好的最小距离特性【3l】。Tanner 和Fossorier等人提出了基于循环置换矩阵构造的Qc.LDPC码【32,33】,并推导了构 造给定围长的Qc―LDPC码的充分必要条件。这类码容易消除小环,并且同样适宜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用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线性编码。在此基础之上,Ta皿er利用QC.LDPC码的循环 矩阵构造了卷积LDPC码。此外,还有一些基于其他数学工具构造结构化LDPC 码的方法,包括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341、循环差集、二进制序列等。对于随机构造的码,校验矩阵是随机生成的,码长和码率比较灵活,纠错性能好,但是由于校验矩阵的随机性,无法实现简单编码,并且校验矩阵的存储复杂 度较高,而复杂度决定了系统结构和设计。结构化构造的码,可以克服短环的产 生,具有确定的结构,生成的LDPC码是循环码或准循环码,可以实现线性时间 编码,而且可以设计Ginh较大的码。结构化LDPC码在中短码长时性能与随机构造的LDPC码相当,长码时略差于随机构造的码。此外,Davey和Mackay从减少Ta衄er图上小环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基于GF(g), 印>2的多元LDPC码陬361,进一步提高了LDPC码的译码性能,同时也带来了译码复杂度的提高。1.2.2LDPC码的编码 LDPC码是通过其稀疏的校验矩阵来定义的,编码也可以根据校验矩阵的校验方程实现。MacKav首先给出了LDPC码作为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方案,利用高斯消去法通过校验矩阵得到生成矩阵,再对信息序列进行系统编码,然而利用高斯消去法得到的生成矩阵一般不是稀疏的,编码复杂度通常与码长的平方成正比。随后MaCKay又提出了基于校验矩阵下三角形式的线性复杂度编码方法【3171,但这种 方法对校验矩阵行列重及矩阵形式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性能损 失。Neal提出了基于矩阵LU分解的编码方法p引,但是复杂度依然很高。 黜chaurdson等学者提出了基于校验矩阵近似下三角形式的低复杂度编码方法 【”】,通过对校验矩阵进行行列变换获得近似下三角矩阵,保持了校验矩阵的稀疏 性,从而在不损失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编码复杂度。LiPing等提出了一类基于 半随机矩阵的编码方法m】,该方法要求校验矩阵的右半边为双对角方阵,左半边为随机矩阵,可以实现线性时间编码。一类具有良好代数结构的LDPC码一准循环LDPC码具有更低的编码复杂度, 可以通过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线性编码【411,在LDPC码的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2.3LDPC码的译码 Gallager在提出LDPC码的同时,给出了两种迭代译码算法:硬判决Bit―Flipping(BF)算法和软判决算法。硬判决算法操作简单,易于硬件实现,但 是性能较差;软判决算法性能较好,但实现复杂度太高。 第一章绪论在硬判决算法方面,为了改善硬判决译码的性能,Y Ko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信息的加权比特翻转(WBF)算i去【30l,在每轮迭代中,对每个变量节点按某种方法计算其可靠性,将可靠性最小的变量节点进行翻转,WBF算法在性能上优于硬 判决BF译码算法,但引入了可靠性的计算,导致译码复杂度增加。由于WBF算 法在计算变量节点的可靠性时仅考虑了校验节点的信息,J.Zhang等人提出了改进的加权比特反转(MwBF)算法【421,在计算变量节点可靠性时加入了变量节点的 信息,提高了译码性能。F.Guo等人注意到WBF和MWBF算法中只考虑了校验节点的特定信息,其提出的l湛WBF考虑了校验节点的全部信息【43】,进一步提高了性能,而没有增加复杂度。在软判决算法方面,Gallager提出了消息传递算法(MPA,MessagePaussingA190rithm)【17】,也称置信传播算法(BP,BeliefPropagationAlgoritllIll),Kscllischang等对消息传递算法作了推广m1,将它扩展为一种更加通用的算法一和积算法(SPA,Sum―ProductA190rithm),并指出和积算法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实用译码算法(如前向/后向算法、Pearls传播算法、viterbi算法等)。和积算法在迭代过程中需计算 三种中间变量消息,即变量消息,校验消息和软判决消息。如果将软判决消息作为变量消息进行迭代,则和积算法简化为迭代APP(aposterioriprobability)算法,可以在损失一点性能的基础上减少运算复杂度。和积算法在计算校验消息时需要用到双曲正切运算,实现较为复杂,Fossorier研究了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算法【45,46】, 将校验消息的计算简化为简单的求符号运算和求最小值运算,提出了BP.Based算法(也称最小和算法(MnSumAlgorithm))和APP.Based算法。由于校验消息计 算的简化,BP.B雏ed算法的性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修正BP―Based算法一 Nomalized BP.Based算法和O凰et BP.Based算法通过对校验消息计算的进一步修正可以在不太增加复杂度的基础上获得性能的较大提高。综上所述,LDPC码采用迭代译码算法,在复杂度和性能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折 中,既可以选择实现简单、性能稍差的BF算法,也可以选择实现复杂、性能优越 的BP算法,又可以选择趋于中间的各种改进算法。 在译码性能分析方面,Ta加er在文献[19]中详细分析了最小和算法与和积算法 两种信息传递算法,并证明了基于有限无环Ta衄er图的最小和译码算法与和积译 码算法的最优性。但在实际当中,Ta皿er图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小环路现象,小环 路会造成译码信息的重复传递,使译码过程中的消息不满足独立性假设,从而影 响了迭代译码算法的收敛性。Richardson等学者利用密度进化理论来测度LDPC码的译码性能【47.481。Richardson等在对LDPC码的研究中发现,译码信息的迭代传递 过程中存在着译码阈值(threshold)现象,即当信噪比大于译码阈值时,迭代译码 可使误码率趋于零,反之当信噪比小于译码阈值时,无论采用多长的LDPC码,经过多少次迭代译码,总存在一定的错误概率。应用中心极限定理,Richardson等 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证明了有限随机有环图的译码阈值可以逼近无环图的译码阈值。通过建立在无环 图上的密度进化理论,可以精确地计算无环图上LDPC码的译码阈值,分析其译 码收敛条件,从而近似估算有环Taruler图上LDPC码的性能。研究表明,译码阈 值的大小与LDPC码的构造参数密切相关,采用优化度序列设计的非规则LDPC 码可以有效地改善阈值,因此密度进化理论不仅可以分析译码性能,还可以用于 指导LDPC码的优化设计。Chung等人通过对密度进化理论的研究【49巧¨,进一步提出了应用高斯逼近原理来简化译码阈值计算和收敛性分析,从而使测度LDPC码性能的模型由多参数动态系统的密度进化理论模型简化为单一参数动态系统的高斯逼近模型。1.3论文的内容安排及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了分组LDPC码的代数构造,比特翻转译码算法以及卷积LD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等问题,获得了几个关键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共分为七章,其余章节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章给出了LDPC码的定义及其分类,重点介绍了LDPC码的Tanner图模型表示,最后分析了LD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一和积算法及其简化形式一最小和算法。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准循环LDPC码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阵列LDPC码的结构特征,推广并改进了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由短分量码设计长码的准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获得了一类具有更好纠错性能的准循环LDPC码。第四章研究了欧氏几何LDPC码的构造技术,提出了两种准循环LDPC码的 构造方法。第一类准循环LDPC码是基于循环置换矩阵设计的,其相应的Tallller 图中具有较少的短环。第二类准循环LDPC码是基于循环矩阵设计的,该类码具有较低的错误平层性能。 第五章分析了LDPC码各种基于软信息的比特翻转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具有极低计算复杂度的改进比特翻转译码算法,该方法运用两个译码门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译码性能。第六章基于卷积LDPC码连续数据编译码传输的结构特性,给出了两种高效 的迭代译码算法。算法一为迭代反馈译码算法,利用反馈信息有效加快了信息传 递速度,降低了译码复杂度并减小了译码时延;算法二将算法一与已有译码算法 相结合形成一种卷积LDPC码的快速收敛译码算法,译码器具有更低的译码复杂度及译码时延,从而使卷积LDPC码更适于实际应用。 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7第二章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本章首先介绍了LDPC码的定义,并且阐述了LDPC码的分类;然后给出了 LDPC码的图模型表示;最后分析了LD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一和积算法及其简化 形式一最小和算法。2.1LDPC码的定义LDPC码最初由Gallager于l 962年提出,然而之后的三十年里却被人们所遗 忘,仅有少数学者对其进行了少量研究。直至Turbo码的出现,LDPC码才又重新 受到人们的关注。 域GF(g)上的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由其校验矩阵日的稀疏性而得名,即校验矩阵中大部分元素为“0",仅包含很少的非零元素。码长为疗,信息序列长为七的LDPC码C可以由校验矩阵H唯一确定,码C就是日的零空间,日的每一 行对应一个校验方程,每一列对应码字的一个比特,满足如下方程的刀维向量l,:纠7T:0(2-1)即为码C的一个码字。日的每一行中非零元素的个数称为日的行重,每一列中非零元素的个数称为日的列重。根据校验矩阵行列重的不同,LDPC码可分为两类: 规则(regular)LDPC码和非规则(irTegular)LDPC码。若校验矩阵日每行的非零元素个数相同,且每列中非零元素个数也相同,则该LDPC码称为规则LDPC码,否则称为非规则LDPC码。下面给出规则LDPC码的定义。定义2.1:(厂,p).规则LDPC码定义为具有如下结构特性的校验矩阵日的零空间: (1)H的每行行重为常数p; (2)日的每列列重为常数y; (3)与码长和日的行数相比,p和y都很小。上述特性(3)表明校验矩阵日中非零元素的密度很小,即校验矩阵具有稀疏性。例2.1给出了一个码长为15的(4,4).规则LDPC码的校验矩阵。例2.1考虑式(2.2)给出的矩阵何,该矩阵的行重和列重均为4,与码长和Ⅳ 的行数相比,行重和列重都比较小,非零元素“l’’所占的比例为0.267,日是~个稀疏矩阵,其零空间为一个码长为15的(4,4).规则LDPC码。 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0 1 0 O 0 l 0 O 0 1 O O O l 0 1 1 0 0 O 0 O O O 0 l 0 0 0 l O l l O 0 O 0 O 0 0 0 l 0 O 0 l 0 l l 0 0 O O 0 0 0 O l O O O 1 O 1 l 0 0 0 0 O O O 0 1 0 O O 1 O l 1 O O O O O O O 0 1 0 O 0 l 0 l 1 l O O O O O O O 1 0 O 0 l 0 l l 1 O 0 0 O 0 O 0 l 0 0 0 1 0 0 1 l 0 0 0 O O 0 0 l O O 0 l l O l l 0 0 O O O O 0 l 0 O O O l O 1 1 0 O 0 O 0 0 0 l 0 0 O 0 1 O l 1 0 O 0 0 0 0 0 l 0 O O 0 l O l 1 O 0 0 0 0 O O 1 l 0 0 0 1 O 1 l O 0 0 0 0 0 O日=1 l 0 0 O O 0 O(2.2)根据校验矩阵中元素取自的域不同,LDPC码可分为二元LDPC码和g元LDPC 码。口元LDPC码可获得比二元LDPC码更好的纠错性能,但同时具有更高的译码复杂度,本文主要考虑GF(2)上的二元LDPC码。根据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不同,LDPC码还可以分为随机LDPC码和结构化LDPC码。随机LDPC码构造比较灵活,给定任意码长码率,可较容易构造出一类随机LDPC码,结构化LDPC码具有确定的结构,可实现简单编码且存储复杂度较低。2.2LDPC码的图模型表示LDPC码由于其优异的纠错性能及其简单的迭代译码而备受研究学者们的青 睐,其迭代译码是基于图模型【19朋,52,53】进行消息传递及消息更新的,因此,有必要 介绍一下LDPC码的图模型表示。定义2.2:图(graph)G定义为一个三元组(y,E,①),其中y≠a,是图G的节点集合,E是边的集合,①是边集到节点对y×y上的关联函数。如果节点v∈y是边P∈E的端点,则称1,和P是相连的。与节点1,∈y相连的边的个数称为节点’,的度,记为d(1,)。若节点与边的交替序列(vl,Pl,屹,P2….,坛,% 峙1)满足:与“l≤f≤七)相连的节点为¨和vf+l,则称此序列为一条路径,其中 ’,l和%1分别称为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若一条路径的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为同一节点,并且路径中其他节点仅出现一次,则此路径构成一个环(cycle)。环的长度 为环所经过的边的数目,图G中最短环的长度称为图G的围长(百nh)。定义2.3:若图G的节点集合y可以划分为两个子集K和%,且满足 第二章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9K u%=矿,K n圪=a,使得任意边P∈E的一个端点属于集合K, 另一个端点 属于集合砭,则称图G为二部图(bipaItite伊印h)。 若K中所有节点的度都相等,并且圪中所有节点的度也都相等, 则称G为规 则二部图,否则称为非规则二部图。 定义2.4:GF(2)上的LDPC码的Ta咖er图,与其校验矩阵日=(%)…一一对应,可以表示为如下二部图:(1)日的每一行对应于一个校验节点,记为cl,乞,…,c册; (2)H的每一列对应于一个变量节点,记为Vl,V2,…,K; (3)当且仅当%=1(1≤i≤加,1≤,≤,z)时,变量节点吩和校验节点Q之间有一条边相连,该边记为(吩,∞。由定义2.4可以看出,校验节点的度即为H的行重,即参与该行对应校验方 程的变量节点的个数,变量节点的度即为日的列重,即该列对应码字比特参与的校验方程的个数。若变量节点吻与校验节点c,相连,即%=l,我们称变量节点吻 参与了校验节点(校验方程)臼。例2.2考虑式(2.3)给出的矩阵麒其零空间为一个(7,4)线性分组码。它的Tanner图如图2.1所示。其中左边的圆圈代表变量节点,右边的方框代表校验 节点(校验方程)。变量节点1,l的度为l,1,l仅参与了一个校验节点cl,变量节点 如的度为2,怕参与了两个校验节点c2和c3。如图2.1中黑色粗线条所示,节点(c2, v5,c3,V6,c2)构成了一个长度为4的环。巧哆哆吩吩修哆月=lI1 o oo l oo o l10 l o l 111 l 1 o lIIcl’ c2 c3(2-3)II坼 吃 吩 以 略 诈 n巧j巧手吩+屹+哆=Dc2:屹+K+坞+%=0巳:匕+v5+心+v7=0图2.I(7,4)线性分组码对应的Tanner图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对于(,,,p).规则LDPC码,其TaIlller图中所有校验节点的度都相同,等于尸,所有变量节点的度也都相同,等于厂。而对于非规则LDPC码,其Ta衄er图中校 验节点的度不一定相同,变量节点的度也不一定相同,一般用其度分布序列{肛)和{以}或者多项式pO)和五G)来表示‘54’551:尸(x)=∑生l房x“A(x)=∑皂。旯,x,.1(24) (2.5)其中p,表示与度为f的校验节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与总边数之比,名,表示与度为,的变量节点相连的边的个数与总边数之比,以和Z,分别是最大校验节点度数和最大变量节点度数。易知∑生。辟=1并且∑篙A,=1。 ‘J…’’‘J,一’,一个LDPC码C有多个不同的校验矩阵,即不同的校验矩阵的零空间可能给出同一个码,因此码C具有多个TaIlIler图表示,尽管这些Tanner图对应同一个码, 但基于不同Tanner图的迭代译码将会给出不同的译码性能,所以构造LDPC码的校验矩阵时需遵循一定的准则,以获得较好的纠错性能。由于Ta衄er图为二部图, 并且任意两节点之间最多有一条边相连,因此图中的环长度均为偶数且大于等于4,其围长也为偶数且大于等于4。短环尤其是4环会严重影响基于图模型的迭代译码算法的性能,因此在构造LDPC码时需尽量避免短环尤其是4环的出现。2.3LDPC码的译码LD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相对简单,译码复杂度与码长成正比,并且可实现全 并行译码,有利于硬件实现。LDPC码的和积译码算法是一种基于Ta衄er图的迭 代概率译码算法,每轮迭代中,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沿着TaIlIler图上的边进行概率信息传递。已经证明,和积算法是基于有限无环图的最优迭代译码算澍191。2.3.1和积算法 考虑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信道模型如图2.2所示,其中"=(“。,“:,…,‰)为信息序列,编码后的码字序列为l,=(M,屹,…,屹),经过BPSK调制后得到序列x=(jcl,也,…,‘),进入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信道输出序列 J,=(M,耽,…,只)送入译码器进行译码,得到估计序列玎=(玩,五:,...,玩)。图2.2信道模型 第二章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和积译码算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初始化,迭代过程及译码判决。首先进行初始化,每个变量节点根据信道输出值计算其先验消息,然后进入消息迭代过程。 每轮迭代中,每个校验节点根据收到的最新消息进行消息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消息 传递给与其相连的每个变量节点;然后每个变量节点利用初始消息及收到的最新 校验节点消息进行消息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消息传递给与其相连的每个校验节点。每轮迭代后,每个变量节点进行译码判决,若得到的判决序列满足所有的校验方 程则退出译码过程并显示译码成功,否则继续进行新一轮的迭代直至译码成功或 者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并显示译码失败。令M(,)={q:%=1)表示变量节点巧参与的所有校验节点的集合,即校验矩阵 H第j『列中非零元素“l’’所在行的集合,膨(/)\f表示集合M(_,)中除去校验节点白后的子集,Ⅳ(f)={V,:%=1)表示参与校验节点白的所有变量节点的集合,即校验矩阵日第f行中非零元素“l"所在列的集合,Ⅳ(f)\/表示集合Ⅳ(f)中除去变 量节点’,,后的子集。 下面给出概率测度下和积译码算法的具体步骤:?初始化:初始消息∥定义为在接收到乃的条件下■=口(口∈{+l,一l})的概率: 疗=尸(■=口I乃):=?―------二--―--二―??------------―=-----?-一厂(y,Ix,=口)P(xf=口) 尸(少,)均值为零,方差为仃2的AWGN信道的转移概率满足:/(J,lx)=兀:。厂(咒It)其中,他肾加击cxp{一譬},口∈{+1,-1)。因此,疗=等去卅譬,假设巧为等概传输,即P(而=+1)=P(而=一1)=1/2,在给定y,的条件下,有霄七f_14=、因此r可由下式(2―6)计算得到。 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叫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肛蠢赤志eXp{_譬)2P(")√2万盯‘‘ ’―――产=.e)【D{一I=-二―_―一} 2盯2(2-6)令缮为变量节点哆向与其相连的校验节点。传递的变量消息,定义为变量节 点吁根据信道输出值及与其相连的其他校验节点{仅:七∈M(/)\D向白宣称而=口的概率。鳞=P(而=口I”,{“}t。M(,)、f) 令彤是校验节点D向与其相连的变量节点吁传递的校验消息,定义为校验节 点。根据与其相连的其他变量节点愀:七∈Ⅳ(f)\n的当前状态,向而宣称在而=口 的条件下校验关系D满足的概率。 霹=P@I而=口) 由变量消息和校验消息的定义可知,初始化时,应将变量消息荡初始化为片, 将校验消息群初始化为1/2(因为在迭代开始时认为x,-一l和x,_l使得校验关系 成立的概率是相同的)。 ?迭代过程:迭代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为校验节点的消息更新,校验节点与校验矩 阵的行一一对应,因此这一步也称为水平步骤;第二步为变量节点的消息更新,变量节点与校验矩阵的列一一对应,因此这一步也称为垂直步骤。 (1)校验节点消息更新(水平步骤):每一个校验节点Q根据与其相连的变量节点的最新消息计算新的校验消息,并向与其相连的变量节点Ⅵ传递更新后的校验消息嬲,校验消息更新公式的推导过程由式(2.7)给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式(2.7)的第五行是在假设各个比特相互独立(独立性假设)的情况下得到的,如果不满足独立性假设,则式(2.7)计算的校验消息就不是真正的校验消息了,即和积译码算法就不是最优了。TallIler图中的环会使传 递的消息产生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设计校验矩阵时应使其对应的Ta衄er图的围长尽可能大,从而保证消息具有最大可能的独立性。 第二章LDPe马的缠译码原理13巧=P(q I一=口)=∑尸(q,xI乃=口)l:’5口之∑尸(q l而=¨)尸(xl_=口):∑P(q I工)P(xl_=口)x:勺24(2-7’=∑P(q l工)n尸(吒)z:054 I∈Ⅳ(f)、J=∑户(q l x)n黠(2)变量节点消息更新(垂直步骤): 每一个变量节点V,根据信道输出值及与其相连的校验节点的最新消息计算新的变量消息,并向与其相连的校验节点c,传递更新后的变量消息鳞,变量消息更新公式的推导如下:饼=P(■=口l乃,{q:七∈M(,)\叫P(x,=口,y,,{q:后∈M(,)U))尸(y,,{q:七∈M(,)\f})P(■=口,乃)P({q:后∈M(,)\圳■=口,乃)户(夕,,{q:后∈M(,)\f})P(■=口l乃)P({q:七∈膨(,)Ⅵlt=口,乃)户({cI:七∈肘(『)V}Iyf):――――――型型生―T―一 P({q:七∈MU)\f)ly,)P(_=口I乃)兀P(qI_=口)2赢忑切而∥。瓢Ⅳ喵=%F兀弼(2.8)其中,嘞=1/P(奴:七∈M(『)\f)l乃)为归一化因子。注意到式(2―8)的第五行也是在独立性假设的条件下得到的,即假设各个校验关系相互独立。 ?译码判决 码字比特x,(/=l,2,…,,z)的最终变量消息研定义为该码字比特关于信道输出 值和码结构的后验概率尸(x,=口I y,,奴)。“(,))。每轮迭代完成后,对每个码字比特 x;计算其最终变量消息。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1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_I 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g=P【■=口l乃,{q)t“(一 P【{q)I。村f∥一=口I乃) JP【{q)t“(刊乃):!!坠!!竺塑!羔三竺:丝!!!兰三竺!丝2P【{q)删(D I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2.9)~二‘了,2雨去厕P(铲I驯。现,尸(q肾口)=哆疗兀弼其中口,是归一化常数。计算得到后验概率之后,作出如下硬判决:I=鹕峄g=argm≯哆∥兀筋。 。(2-lo)IE肘(,)这样就得到了对发送码字的一个估计移=(E,也,…,吃)。计算伴随式;=婀T,如果伴随式为全零向量,则宣告译码成功,终止迭代过程并输出译码结果痧;否则,继续迭代过程直至译码成功或达到预定的最大迭代次数为止。如果经过最大迭代 次数之后译码仍然没有成功,则宣告译码失败并输出最后一轮迭代的译码结果移。 二元随机变量x的概率测度有两个取值n。=PO=+1)和见。=PO=一1),为 了将这两个概率取值用一个度量值替代,减少和积算法中所需传递的消息数量, 通常使用概率差,似然比(LR)和对数似然比(LLR)这三种度量:概率差:△(石)=nl一正l 似然比:上R(x)=以I/nl对数似然比:儿尺(x)=hl(p+l/p.I)基于概率测度的和积译码算法涉及很多乘法运算,硬件难以实现,而对数似然比度量的和积译码算法可以将乘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并且可省去归一化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比概率度量和似然比度量的和积译码算法更有优势。下面给出 对数似然比度量下的消息更新公式的推导过程。 考虑一个度为三的变量节点石,,根据消息更新规则,当从两个校验节点发出的消息(以。,n。),(g+。,吼。)到达该变量节点时,该变量节点向第三个校验节点传递的消息纪,为已知接收的两个校验节点消息时,z『-口的概率,可表示为:纯(几l,nl,吼l,g_1):(――鱼笪±L,――竺扣p+lg+l十p―lg―l(2.11)nIg+I十J卫lg一1考虑一个度为三的校验节点,根据消息更新规则,当从两个变量节点发出的消息 第二章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以。,n。),(g+。,乳。)到达该校验节点时,该校验节点向第三个变量节点传递的消息 仍为已知接收的两个变量节点消息时,第三个变量节点却=口使该校验关系成立的 概率,可表示为: 织(nI,p-l,吼l,乳1)=(nlg+l+p.19.1,nlg-l+nlg+1)(2-12)消息更新规则很容易推广到度数更高的节点。此时,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的消息更新公式为: 吼(而,x2,…,工。)=仇(■,纯(屯,…,‘)) 织(工l,也,…,x。)=纯(xl,织(屯,…,‘))(2-13) (2-14)如果使用对数似然比度量,大量乘法运算则转变为加法运算,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初始消息,变量消息和校验消息分别定义为£(乃)=lll(∥1/f1),三(g)=lIl(鲂1/绣1)和£(吩)=lIl(巧1/巧1)。 三(乃)=lIl(∥1/疗1)=2乃/盯2纯(‘,乞)=hl(n。g+。/正。乳。)=‘+乞州㈣乩(觥)nlg-l+nl吼1校验消息更新公式稍微复杂一些,推导如下,由ta】血(叫2)=吾吾有:删枞)/2卜笠兰若:丝!丝!±丝l丝!=丝!丝l二丝!纽p+lg+l+p.19―l+p+lq『_I+p―lg+l:!丝!二垦!丛丛!二垡=12酗鼬刚2)=嬲=等等’所%以l/见l+l t以l+nlJ 如下:(p+l+n1)(g+l+g.I)taIlll(敛(fl,乞)/2)=tanh(fl/2)(tallh(乞/2)将更新公式推广到度数更高的节点,则对数似然比度量的和积算法具体实现步骤1)初始化:变量消息上(Q:f『)初始化为由信道输出乃计算得到的变量节点先验 1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消息三(‘),校验消息三(R)初始化为o。 三(g)=三(乃)=2乃/仃2,三(局)=o。2)迭代过程: ?校验节点更新:(2一15)啦)瑚划(。飘u蛐(兰£(级))]\★EⅣ(j)U\‘协㈣//◆变量节点更新:三(9)=£(乃)+∑三(如)3)译码判决: ?计算最终变量消息:(2?17)三(9)=三(办)+∑三(岛)?硬判决:(2―18)睁j1’’以g)<o £(9)≥o(2-19)【o,如果讲T=O,说明已找到一个正确码字,终止迭代,显示译码成功并输出译码结果痧,否则返回第2)步继续迭代过程直至译码成功,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停止迭代显示译码失败并输出最后一轮迭代的译码结果痧。2.3.2最小和算法 对数似然比度量的和积算法具有优越的性能和较低的复杂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降低译码复杂度,文献[45,52]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对数域和积算法,即最小和(Minim蚰.S眦)算法,仅需要进行加法运算就可以完成LDPC码的译码,大大降低了译码的实现复杂度。 在对数似然比度量的和积算法消息更新中,变量消息更新只需要加法运算, 实现比较简单,而校验消息更新需要双曲正切运算,实现较为复杂,最小和算法 运用双曲正切函数的性质,可以简化计算。双曲正切函数具有以下性质: tanh(x)=sgn(工)tanh(1 x I) tanh叫(工)=s印(x)tanll叫(Jxl) 因此,对数似然比度量的和积算法中校验消息更新公式可写为: 第二章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17三(岛)2鼬一(飘,tann(圭£(g)))tanh―l兀s驴(三(级))n tallllI毒I三(级 兀sgn(三(级))tanh―l兀taIlhl专l£(级、l,、l,一、●,●、 、●,●/2=2、,● ,、● ./令痧(力=一109tanh(主)=109吾等,≯(砷具有如下性质:矽(曲=≯.1(力,即矽(矽(x))=x,贝lJ2鼬一(取,蛐(扣级)I)]、 ̄七E^r(f)、J4 n \厶一,/2tarlll一1昭 g/●●_/ “一、札(g―;=2tanh一1昭n -lO V .)厂●●●一/扯(级二、-,、l,《=≯I∑ “ 陋 g、=H\ LtE.v(Ⅲ呵∑一慨 1 n㈣崦厂三…量心¨∥"图2.3给出了函数≯(工)的曲线,可以看出,随着x的增大,函数烈x)的值迅速减小,x越小,矽(x)的值越大,由此可知三(岛)更新公式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绝对值最小的 三(锄),因此,矽(。。磊、,矽(I£(级)I))≈≯(。骢,≯(I三(级)1))=。骢,IL(甄)I图2.3函数矽(x)的示意图 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 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校验消息的更新公式最终简化为:三(岛)_。飘us矗(三(级))(。哿豫,k(甄)1)最小和算法的实现步骤如下:1)初始化:(2-2。)三(岛)=三(g)=2乃/盯2,三(毛)=o?2)迭代过程: ?校验节点更新:……’7 £(岛)=。][:||、.sgIl(三(级))(。珊弧,陋(级)1)IeⅣ(f)、,7(2-21)‘2-22)?变量节点更新:三(9)=£(办)+∑£(如)3)译码判决(2―23)●计算最终变量消息:三(9)=三(办)+∑£(如)IE肘(,)(2-24)?硬判决:蜘J1’ lo,7以g)<o三(Q,)≥o(2-25)如果触T=O,终止迭代,显示译码成功并输出译码结果痧,否则返回第2)步继续迭代过程直至译码成功,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停止迭代显示译码失败并 输出最后一轮迭代的译码结果痧。 与和积算法相比,最小和算法在进行消息更新时,只涉及比较运算和加法运算,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实现了性能与复杂度之间很好的折中。最小和算法由于函数近似降低了译码复杂度,然而却带来了译码性能的降低。鉴于最小和算法性 能损失的缺点,归一化最小和算法利用归一化因子进行修正,提高了译码性能。修正后的校验节点更新公式为: … 三(蜀)=口。职,sgIl(三(级))(。珊陈肛(甄)I)IEⅣIf)、,、 7‘2―26)其中0<口≤l为归一化囚子,口应该随不同的信噪比(SNR)和迭代次数而改变 以得到最优的结果,但为了简单起见口通常保持为一个常量。将最小和算法中校 验消息更新公式(2.22)换成公式(2.26)即为归一化最小和算法。实践表明,归 第二章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19一化最小和算法的性能与和积算法相当接近,在高信噪比下甚至优于和积算法, 更好地实现了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的折中,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4小结本章简要介绍了LDPC码的概念及其Tanner图表示形式,推导了基于图模型 的和积算法在概率及对数似然比度量下的消息更新公式,并给出了复杂度低适于 硬件实现的最小和算法。 LDPC码由其校验矩阵的稀疏性而得名,因其基于图模型的简单迭代译码算法及优异纠错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LDPC码的迭代和积译码算法是基于独立性假设 的最优算法,若独立性条件不满足,会导致性能下降,因此构造LDPC码时需优 化其Tamler图中的环分布,避免短环尤其是4环的出现。下面两章给出的LDPC 码构造方法均可有效地避免4环。 第三章基f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设计2I第三章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设计本章介绍了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准循环(QC)LDPC码,分析了一类QC.LDPC 码一阵列LDPC码的结构特征,对基于中国剩余定理(CRT)的QC.LDPC码构造 方法进行了推广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由短分量码设计长QC―LDPC码的构造方 法,获得了一类具有更好纠错性能的QC.LDPC码。3.1引言LDPC码是一种性能逼近ShaIlIlon限的好码,通过精心设计的LDPC码在迭代 和积译码下可以获得接近ShaIlIlon容量的纠错性能。近几年来已涌现了各种LDPC码的构造方法,根据构造方式的不同,LDPC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随机LDPC码【2l,48】:根据一定的设计准则和围长、度分布、止集等条件用计算机随机搜 索出所需要的校验矩阵;另一类是结构化LDPC码:利用代数方法或组合方法构造出所需要的LDPc码校验矩阵【29。34,5岳711。随机LDPC码的设计比较灵活,任意给定码长和码率,很容易构造出随机LDPC码。通过适当地选取度分布序列,随机LDPC码的最小距离和最小止集随码长线性增加【72’731。一般情况下,在瀑布区域(wate血ll region),随机构造的LDPC长码具有很好的纠错性能,比相同码长的结构化LDPC码更逼近Sh猢on理论限。由文献【56.7l】可以看出,对实用码长(中短码长)的LDPC码来说,好的结构化LDPC码可以获得与随机LDPC码相近的纠错性能。事实上,结构化LDPC码具有 比随机LDPC码更低的错误平层,这在要求误码率很低的数字通信和存储系统中 尤其重要,并且结构化方法比随机方法更容易构造出最小距离较大的LDPC码。另一方面,随机LDPC码需要很大的内存空间来存储其校验矩阵,而结构化LDPC 码的校验矩阵由循环矩阵和零矩阵组成,具有循环或准循环结构,因此可以有效 地降低存储需求,若循环矩阵和零矩阵的维数为三×£,则只需要l亿的存储空间。 另外,结构化LDPC码可以通过简单的移位寄存器实现线性编码,而随机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一般与码长的平方成正比。对中短码长的LDPC码来说,结构化 LDPC码比随机LDPC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Gallager在文献[18】中给出了一种构造准循环LDPC码的方法,近几年来,很多学者对Qc.LDPC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QC.LDPC码的各种构造方法【难71】, 他们利用循环置换矩阵来构造校验矩阵,通过恰当地选择循环置换矩阵可以避免相应Tanner图中的短环。 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 本章的其余内容安排如下,第二节中首先对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的基本原理做简单介绍。第三节研究了阵列LDPC码的结构特征。第四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中国剩余定理(CRT)的由短分量码设计长QC―LDPC码的构造方法,获得了一类具有更好纠错性能的QC―LDPC码,并对该类码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然后,仿真了实际构造出的几个码。仿真结果表明,在迭代和积译码算法下,与原CI汀方法相比,改进方法构造的QC―LDPC码获得了O.5dB的编码增益。3.2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的校验矩阵日由循环置换矩阵和零矩阵组 成,首先给出循环置换矩阵的定义。定义3.1:具有以下特征的方阵尸称为循环置换矩阵:1)方阵P的每行每列有且仅有一个元素为l,其余元素均为O;2)方阵P的每一行是其上一行向右循环移位一位,第一行是最下面一行向右循环移位一位。 由定义可知,每个循环置换矩阵P均可由相同维数的单位阵每行向右(左)循 环移位相同的位数f得到,记为P=,(f)。因此,当矩阵维数刀已知时,每个循环 置换矩阵可由单位矩阵每行的循环移位次数f(O≤f≤,l一1)唯一确定。同时,容易看出,循环置换矩阵P的每一列是其前一列向下循环移位一位,第一列是最右面 一列向下循环移位一位。 例3.1:式(3.1)给出的矩阵是一个5×5的循环置换矩阵。0 0 尸= 0 l O O O 0 0 1 l 0 O 0 O 0 l O 0 0 O 0 l O 0(3.1)该矩阵尸可由5×5的单位阵厶x5每行向右循环移位2位得到,记为P=,(2),该矩阵可由其维数刀=5和循环移位次数待2唯一确定。定义3.2:基于厅×力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为循环置换矩阵和零矩阵组成 的校验矩阵H的零空间。日可写成式(3―2)的形式。 ,(口11)日=,(口12) ,(口22)r』,o』(口21)D(3.2),(口加 ,(qz)似@;∞ 钆锄;%n其中口{『∈{O,l,2,…,力一1,∞),,(%)(1≤f≤y,1≤_,≤尸)表示~个刀×刀的循环置换矩 第三章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设计阵,可由刀×,l的单位阵厶×。每行向右循环移位口。位得到。刀×,l的全零矩阵用,@)来表示。易知,,(O)就是单位阵厶。。。记式(3.2)给出的日维数为膨×Ⅳ,其中肘=刀厂,Ⅳ=刀p,矩阵日的零空间为一个QC.LDPC码,码长为Ⅳ=刀p。每个循环置换矩阵的每行每列有且仅有一个元素为l,因此若日不包含全零矩阵,(∞),则日的列重和行重分别为y和p,日的零空间为一个(厂,户)一规则QC―LDPC码。如无特殊说 明,下面仅考虑不包含全零矩阵的日给出的QC.LDPC码,即(厂,p)一规则QC―LDPC码。此类QC.LDPC码的校验矩阵日中每个循环置换矩阵均可由其维数n和循环移位次数口。唯一确定,因此日所需要的存储空间非常小。定义33:形如式(3.2)(即由循环置换矩阵和零矩阵组成)的矩阵日的母矩 阵M(H)定义为GF(2)上的y×p矩阵,将日中每个循环置换矩阵用1代替,零矩阵用0代替得到的矩阵即为M(日)。 由母矩阵的定义可知,若矩阵日不包含全零矩阵,(oD),则日的母矩阵M(日) 为一个全1矩阵,即矩阵中的元素均为l。’定义3.4:形如式(3.2)(即由循环置换矩阵和零矩阵组成)的矩阵日的移位 矩阵S(日)定义为由日中每个循环置换矩阵的移位次数组成的y×p矩阵。式(3.2)矩阵H的移位矩阵为:qI q2422…口l口 …口2口?. ●S(日)=口2l:●(3?3)哆I口,2…%由定义3.4可知,当循环置换矩阵,(口,,)的维数靠已知时,矩阵H可由其移位矩阵S(日)唯一确定。将S(日)中的每一元素%用甩×甩的循环置换矩阵,(口{『)代替,即可得到日,该操作称为矩阵扩展。记校验矩阵日=(%)肘。Ⅳ,日中长为2尼的环由满足如下条件的2七个J}l{『=1的位 置构成:1)相邻的两个位置在同一行或者同一列;2)除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相 同外,其余位置均互不相同。容易看出,环中两个相邻位置必定处在两个不同的 循环置换矩阵中,并且这两个不同的循环置换矩阵要么在同一块行(blockrow)要么在同一块列(block colunm)。因此,日中长为2七的环可以由循环置换矩阵组 成的序列表示,即 (,(气^),J(吒止),,(气^),...,,(气^),,(气^))其中‘≠f,小Z≠丘l,l≤,≤七一l,t≠‘,五≠^,同样,Ⅳ中长为2尼的环可以简单地由S(日)中的如下序列表示: (口l,口2,口3,…,口2I)=(口^^,口^止,口如止,…,口t^,口‘^)(3-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其中q∈S(日),l≤f≤2J|},q和q+l在同一行或者同一列,口j和q+2在不同行且不同列(注意,这里q和口,+4可以为S(日)中的同一元素,即序列(q,口:,口,,...,口:。)中的元素允许重复出现)。表示日中长为2J|}环的序列(口。,口2,吩,...,%)满足如下定理。定理3.1【33】:对于移位矩阵S(日)中的序列(口。,口2,吩,...,口:I),其中q和q+.在同一行或者同一列,口f和口m在不同行且不同列,若,.是使(口l,哆,口3,...,呸。)满足如 下等式的最小正整数:2七厂.51(一ly口;三omod刀 ●●_’(3.5)f-l则序列(q,心,口3,...,口2I)使日产生长为2扫的环。 由定理3.1易知,.I刀,即,是刀的因子,事实上,当(3.5)式成立时,序列(口。,口:,心,...,口:。)将使日中产生Ⅳ,个长为2b的环。相对于日来说,s(日)是一个很小的矩阵,利用定理3.1对S(H)中的元素进行测试,很容易统计出H中的短环数目。同时,通过选取适当元素来构造S(Ⅳ),可避免甚至消除短环的出现,即可通过构造很小的矩阵S(日)来获得具有良好环性能的大矩阵何,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构造 QC.LDPC码的复杂度。3.3阵列LDPC码及其结构特征Fan在文献[63】中提出了一种阵列(锄.ay)LDPC码,其校验矩阵由循环置换 矩阵组成,是一类QC-LDPC码。对于任意奇素数p,可构造出一个由p×p的循环置换矩阵构成的p×p的阵列,如式(3.6)所示。Ⅳ(p,p)=,(o) ,(o) ,(o)i吣D芍 “““;p一. 、l,,(o) ,(2) ,(4)…… …‘.,(o) ,(p一1) ,(2(p―1))!(3-6)』(o)H(p,p)的移位矩阵为:,(2(p一1)) …,((p一1)(p―1))0 O0 1 2O 2 4… … …Op―lS(H(p,p))=02(p一1)(3―7)0p一12(p―1)…(p―1)(p一1)定理3.2:对于任意奇素数p,(3.6)式所示矩阵H(p,p)不包含4环。证明:由定理3.1可知,若日(p,p)中存在4环,必是由满足等式 第三章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设计口2一口l+口4一口3兰0Inodp的移位序列(口l,吒,口3,口4)构成,其中口l和口2在同一行,q和 毛在同一行,口:和口,在同一列,q和口4在同一列。假设日(p,p)的移位矩阵S(日(p,p))中的第‘,f2行五,五列相交的4个元素产生日(p,p)中的4环,则气办一气^+%^一气办兰0珈10dp 因为%三O一1)(/一1)modp,1≤f,/≤p,所以 (‘一1)(五一1)一(‘一1)(石一1)+(f2―1)(^一1)一(之一1)(五一1)三Omodp 整理后得 (之一‘)(五一石)兰Omodp 因为之≠‘,左≠五,1≤‘,之,五,五≤p并且p为奇素数,所以上述等式不可能成立,因此,矩阵日(p,p)中不存在4环,即证。 对任意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y(厂≤p),可构造出一类阵列LDPC码,记为C(y,p),其校验矩阵胃(厂,p)是由p×p的循环置换矩阵构成的y×p阵列,如式 (3-8)所示。H(7,p)=,(o) ,(o) ,(o),(o) J(1) ,(2),(o) ,(2) 』(4)● ●… … …● ●,(o) 』(p―1) ,(2(p―1))(3―8),(o) ,(y一1) ,(2(7一1))… ,((厂一1)(p一1))日(y,p)的母矩阵为y×p的全1矩阵,日(厂,p)的列重为厂,行重为p,因此 日(y,p)的零空间是一个(厂,p)一规则QC―LDPC码。易知日(y,p)的秩为p厂一厂+l, 所以QC―LDPC码C(厂,p)的维数为p2一py+厂一l。当相对于p来说y较小时, C(厂,p)具有较高码率。日(y,p)是日(p,p)的子阵列,日(p,p)中不存在4环,所以c(y,p)的Ta皿er图中无4环,适于基于图模型的迭代和积译码。对于中短长的高码率码,阵列LDPC码与好的随机LDPC码【74】具有相同的纠错性能【硎。3.4由短分量码设计长码的QC~LDPC码构造方法本节给出了一种利用短分量码设计长码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是 对文献[66】中CRT方法的推广和改进,简称为GCl盯方法。与原CRT方法相比, GCRT方法可获得更多具有更好纠错性能的QC―LDPC码。记s个Qc―LDPC码为C(后=l,2,…,s),其校验矩阵为风,日。是由厶×厶的循环置换矩阵构成的m×n阵列,满足gcd(厶,厶)=l,(1≤后,,≤s,七≠,)且这s个校验矩阵的母矩阵M(H。)相同。令L=厶厶…t,且风(1≤七≤s)的移位矩阵记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 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s(q)=(口≯’),(1≤f≤聊,l≤_,≤咒)。利用这s个Qc-LDPc码C(1≤七≤s)作为分量码,我们可构造出一个具有更长码长的QC.LDPC码C,其校验矩阵大小为础×儿。下面给出由短分量码设计长码的GCRT构造方法:1.首先根据式(3―9)计算矩阵S(H)=(口{,),(1≤f≤聊,1≤/≤刀)。ro%:{荟够’4耳mod£,若够k嗡(K后如)。(3.9)【∞,其他其中乓=叫厶,4与厶互素,即gcd(4,厶)=1。2.通过矩阵扩展将S(日)中的元素%用三×三的循环置换矩阵,(口f,)代替,即 可得到日,日的零空间即为码长为比的QC-LDPC码C。 易知,用上述GCI玎方法构造的QC.LDPC码C,其校验矩阵日的母矩阵满足M(日)=M(巩),(1≤尼≤s),下面给出的定理说明码C对应TaIlIler图的围长大于等于每个分量码C。(1≤七≤J)对应Tanner图的围长。定理3.3:假设移位矩阵S(日)中长为2,的序列(口l,口:,口3,...,口:,)∈S(日),q≠∞,(1≤f≤2,)与s(也)中的移位序列(口:n,口∥,∥’,...,口筹’)∈s(珥),口;‘’≠oo,(1≤f≤2,)对应,其中哆和%。在同一行或者同一列,哆和口f+2在不同行且不同列,彰。’和口搿在同一行或者同一列,彰”和口盘在不同行且不同列。如果咯,(后=1,2,…,s)和,.是满足如下等式的最小正整数:吃?∑(一1)‘∥考omod厶2,(3-10)r?∑(一1)。q三omod三f;I(3-11)则,.=兀::。%。证明:因为£=厶厶…丘,E=叫厶,所以耳兰omod厶,(七≠f)。因此,2, 2,,,J、―,.?∑(一1)‘q暑,.?∑(一1)‘I∑以~■If=l f=l\f=l/三,.?∑(一1)‘口;”4乓兰Omod厶 由于gcd(4,厶)=l并且gcd(厶,E)=l,上式可进一步推导为:,.?∑(一1)j∥三omod厶因为%,(七=l,2,…,s)是满足上式的最小正整数,所以%I厂。由‘I厶且 第三章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设计gcd(厶,厶)=1,(后≠f)可得gcd(气,,;)=l,(七≠f),因此,no卜另一方面,,(3.12),,2,、J,,2,f、n,:?I∑(一1)‘q l=n,;.I∑(一1)‘∑∥4乓If=l\f=l/f=I\扛:l七=l/=∑I兀‘4乓∑(一1)‘砖”IJ厂j,,2,、、//兰∑l兀,;4乓I%∑(一1)‘砖D lJ七=I\f=l,f≠七\f=lI2f厂2,、由于厶l咯?∑(一1)7口∥,并且£=厶乓,所以乓I%?∑(一1)‘∥’I_omod£,则有lf_I\f=I/Ⅱ,;?l∑(一1)‘q|_omod三r5l、、扛l/又因为r是满足上式的最小正整数,所以,,.1n::。咯由式(3―12)和式(3-13)可得,.=兀::。咯,即证。(3-13)由定理3.1可知,满足(3.10)的移位序列(口r’,口≯’,a}’,...,口筹’)∈s(以)使风中存在长为2峨的环,满足(3-11)的移位序列(口l,口:,口3,...,口:,)∈S(日)使日中存在长为2咖的环。定理3.3说明,Ⅳ中的2咖-环长度大于等于风中的2以-环,当且仅 当每个咯(1≤七≤s)均为l时,日中的2肛一环与巩中的2哌一环长度相等。由此可知,码C的围长大于等于每个分量码C(1≤七≤s)的围长。给定厶,共存在缈(厶)个正整数4满足gcd(4,厶)=1,这里伊(工)为欧拉函数。当分量码的校验矩阵给定时,GcRT构造方法可构造出兀::,妒(厶)个码长为儿的QC.LDPC码。本节给出的GCI玎方法可以构造出很多不包含4环的QC―LDPC码,下面利用阵列LDPC码作为分量码为例给出详细说明。例3.2:令见,(七=1,2,…,s)为奇素数,且B≠p,,(f≠/),m≤以,(七=1,2,…,s)为正整数。阵列LDPC码C(朋,九)的校验矩阵日(历,仇)是由仇×仇的循环置换矩 阵构成的所×仇阵列。根据式(3?14)构造出s个由仇×见的循环置换矩阵构成的m×p阵列吼(七=1,2,…,s),其中p=n::。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以=[日(m,鼽),日(聊,以),…,日(,,l,仇)】,七=1,2,…,s丌二.埔A(3-14)以这s个校验矩阵风(七=1,2,…,J)作为分量码的校验矩阵,利用GCI盯方法可构造出由p×p的循环置换矩阵组成的矩阵阵列日,矩阵日维数为唧×p2。定理3.4:以(3.14)的s个校验矩阵风(七=l,2,…,s)作为分量码的校验矩阵,GCI玎方法构造出的矩阵日不包含4环。 证明:由第3.3节可知,阵列LDPC码C(聊,以)不包含4环。皿中第毛,屯列 (毛≠乞)存在4环,当且仅当墨一如兰oInod研。当,I≠乞时,E中的4环存在于其 第,+‘只列与第,+乞只列中,其中o≤‘,乞≤n‰;,乃一l,1≤,≤仍由于只≠p,,O≠j『)且o<I卜乞I<兀乙≠,岛则对于所有的1≤,≤s,,≠f,等式厶一厶三omodp,不可能全部同时成立,因此存在 /使(,+‘只)一(,+如只)=(‘一乞)B≠oInodp,,也就是说存在日,,其第,+‘见列与第,+厶所列不存在4环。由定理3.3可知,当且仅当每个吒(1≤七≤J)均等于1时,即每个日。在相同位置都存在4环时,日中对应的位置才会出现4环。因为式(3.14) 中的J个校验矩阵日。(七=l,2,…,s)不可能在同一位置都存在4环,所以以日。(七=1,2,…,s)作为分量矩阵构造出的矩阵日不包含4环,即证。下面分析矩阵日中6环的分布情况。例3.2中风(七=l,2,…,s)的移位矩阵记为s(以)=(口≯’),(1≤f≤朋,1≤/≤p),日的移位矩阵记为s(日)=(口,,), (1≤f≤肌,1≤/≤p)。由口箩’兰O一1)(/一1)mod见可知,当且仅当下式成立时,(Z一五)(fI一1)+(五一五)(之一1)+(五一五)(f3一1)兰0埘【od以S(峨)中的移位序列(口崭,口发,口发,口器,础,础)使日。中产生6环,就意味着如果下式(3.15)成立,(Z一五)(fl一1)+(以一五)(f2一1)+(五一Z)(f3一1)兰oIl】lodI I::,以(3一15)则所有的H。,(1≤七≤s)在同一位置均存在6环,则矩阵日在该位置也存在6环。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找到如下~种有效地减少H中6环的方法:通过对S(钒)的 行进行重新排列(行置换)来减少H中的6环数。通过下面的方法选择每个S(风)的行置换,从而确定一个行置换的组合使日中包含较少的6环。对每个S(以)进行行置换之前,可以统计所有使吼中存在6环的移位序列的 第三章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设计29位置,即满足∑:。(一1)‘∥兰omod既(3-16)的移位序列(口:n,口≯’,∥’,露’,∥1,口≯’)的位置,然后计算使所有凰在同一位置均存 在6环的移位序列的个数,记为Ⅳ,则进行置换前得到的码C包含肋个6环。然后对每个s(以)进行随机行置换得到s(《),统计所有使珥中存在6环的移位序列的位置,即满足(3-16)的移位序列(口,,a≯’,拶’,群’,《n,露’)的位置,计算使所有日:在同一位置均存在6环的移位序列的个数,记为Ⅳ’。如果Ⅳ’<Ⅳ,则说 明这个行置换的组合对应的码C’包含更少的6环,是一个“好’’组合;反之,如果Ⅳ’>Ⅳ,则说明这个行置换的组合对应的码C’比不进行置换得到的码C包含更多的6环,是一个“坏”组合。通过随机选择置换的组合,可以得到很多“好"组合,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组合,即Ⅳ’最小的组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进行置换得到的码C相比,对S(见)进行行置换可以构造 出很多具有更好纠错性能的QC―LDPC码。每个S(峨)有聊!种行置换,共存在(m!)’个行置换的组合,而存在聊!个行置换的组合将对应同一个码C,因此通过行置换 的方法可以构造出(肌!)”1个不同的码。当分量码的校验矩阵给定时,例3.2给出的 方法可构造出(m!)”1兀::。妒(厶)个码长为p2的QC―LDPC码。 例3.2是以阵列LDPC码作为分量码,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QC.LDPC码 作为分量码的情形,不过分析和搜索好的置换组合的复杂度将会因分量码的结构 特征而变化。 矩阵H的任意两列最多有一个分量“l"在同一位置出现(因为日不包含4 环),且日每列有聊个“l”,若从日中选择一些列的集合使集合中的列之和为0, 则集合中列的个数不可能小于m+1,因此码C的最小距离至少为脚+1。日为由 p×p的循环置换矩阵组成的册×p的矩阵阵列,日每列有,,1个部分,每部分仅包 含一个“1”,因此,若从日中选择奇数个列,其之和不可能为O,所以码C的最小距离必为偶数。因此,若m为奇数,码C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聊+l;若垅为偶数,码C的最小距离至少为肌+2。3.5仿真结果本节对GCRT方法和文献[66】给出的CIH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在AwGN信道和BPSK调制方式下,对两种方法构造出的多个QC.LDPC码用和积算法进行译码,和积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均设为50次。仿真结果表明,与ClH方法构造的码 3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相比,GCI江方法构造的码获得了0.5dB的编码增益。以阵列LDPC码C(3,7)和C(3,11)为分量码,两种方法均可构造出由77×77的 循环置换矩阵组成的3×77的矩阵阵列,选择阵列最左边的3×7的子阵列作为校验 矩阵,则可得到(539,310)QC.LDPC码(其中码长为539,信息位为310位,码率 为0.575),其校验矩阵的行重和列重分别为7和3。选择阵列最左边的3×12的子 阵列作为校验矩阵,则可得到码率为0.752的(924,695)QC.LDPC码,其校验矩阵 的行重和列重分别为12和3。图3.1给出了这两种码在和积算法下的纠错性能。 GCRT方法的构造过程中,所选择的参数为:4=1,4=6;选择的行置换组合为:S(且)不进行置换,S(皿)的第一行和第二行进行置换。利用文献[75】中提出的统计环的方法,我们计算了所构造码对应TaIlller图中6环的个数。CI汀方法构造的(539,3lO)QC.LDPC码有1386个6环,而GCI汀方法构造的(539,310)码仅包含154个6环。对于(924,695)码,GCRT方法构造的码包含的6环比CRT方法构造的码 少了3696个。图3.1 CRT方法和GCRT方法构造的(539,310)和(924,695) QC-LDPC码在和积算法下的纠错性能以阵列LDPC码C(3,11)和C(3,13)为分量码,两种方法均可构造出由143×143 的循环置换矩阵组成的3×143的矩阵阵列,选择阵列最左边的3×11的子阵列作为 第三章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设计3l校验矩阵,其行重和列重分别为ll和3,则可得到码率为O.729的(1573,1146) QC.LDPC码,选择阵列最左边的3×20的子阵列作为校验矩阵,则可得到码率为 O.85的(2860,2433)QC―LDPC码,其校验矩阵的行重和列重分别为20和3。图3.2 给出了这两种码在和积算法下的纠错性能。GCI玎方法的构造过程中,所选择的参数为:4=1,4=8;选择的行置换组合为:S(目)不进行置换,S(风)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互换位置。利用文献【75】中提出的统计环的方法,我们计算了所构造码字 TaIlner图中6环的个数。CRT方法构造的(1573,1146)QC.LDPC码有7150个6环, 而GCI玎方法构造的(1573,1146)码仅包含858个6环。CRT方法构造的(2860,2433) QC-LDPC码有25740个6环,而GCRT方法构造的(2860,2433)码包含的6环比 CRT方法构造的码少了20878个。图3.2 CRT方法和GCRT方法构造的(1573,1146)和(2860,2433) QC-LDPC码在和积算法下的纠错性能从以上两个图中可以看出,与Cl订方法相比,GCRT方法构造的QC―LDPC码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在误比特率(BER)为10“时,GCRT方法构造的码获得 了O.5dB的编码增益。 3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 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3.6小结本章介绍了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对QC―LDPC码的CRT构造 方法进行了推广和改进,提出了一种由短分量码设计长码的GCRT构造方法。当分量码C,(后=1,2,…,s)的校验矩阵风是由厶×厶循环置换矩阵组成的阵列时, GcI盯方法可构造出(m!)”1丌:.烈厶)个Qc―LDPc码(册为所构造校验矩阵的列重),通过对分量码的移位矩阵进行行置换,可以消除大量6环,从而使所构造的 码在基于图模型的迭代和积算法下具有更好纠错性能。在迭代和积译码算法下,与Cl玎方法相比,GCI玎方法构造的码获得了0.5dB的编码增益。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QC―LDPC码具有很好的代数结构特性,可以根据其代 数结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GCRT方法所构造码的性能参数,如最小距离等。 第四章基于欧氏几何的QC―LDPC码设计33第四章基于欧氏几何的QC.LDPC码设计本章基于欧氏几何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两类规则LDPC码的构造方法,这两类 码均为准循环(Qc)码,可以通过线性移位寄存器实现线性时间编码。在迭代译 码算法下,第一类Qc―LDPC码与已有的欧氏几何码具有几乎相同的纠错性能;而 与已有的欧氏几何码相比,第二类QC.LDPC码具有更低的错误平层(e玎。卜noor)性能.4.1引言根据构造方法的不同,LDPC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随机LDPC码和结构化 LDPC码。随机方法构造的LDPC码的校验矩阵不具有结构性,一般情况下编码复 杂度与码长的平方成正比,并且其高维校验矩阵的硬件存储也较为复杂,这已经 成为LDPC码实用化的一个主要瓶颈。为了实用的目的,需要设计性能优良、校验 矩阵具有一定结构特性的LDPC码。作为一种结构化LDPC码,有限几何LDPC码因 其优异的编译码特性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 有限几何码具有很好的最小距离特性,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大数逻辑译码算 法进行译码,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研究和青睐r陲83】。 然而之后的三十年里,有限几何码却被人们所忽略。直到最近几年,有限几何LDPC 码【30】的出现才使其得到研究者们的重新关注。Y Kbu等学者利用有限几何的点与线构造了有限几何LDPC码【3们,该类码具有良好的最小距离特性并且相应的Tanner图中不包含长度为4的环,可以通过迭代和积译码算法获得逼近Sha蚰on限的性能。除了和积译码算法之外,有限几何LDPC码可以通过不同复杂度的多种译码算法进行译码:MLG(majority-logic)译码算法,BF(bit.nipping)译码算法,加权MLG译码算法,加权BF译码算法,APP(aposterioriprobabil时)译码算法等,可以实现译码复杂度,译码速度以及纠错性能之间很好的折衷。同时,Y Kou等构造的有限几何LDPC码均为循环码或者准循环码,因此可以通过线性移位寄存器实现线性时间编码。 有限几何LDPC码的出现验证了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构造逼近Sha胁on限的 LDPC码,代数方法构造的LDPC码具有其固有的结构特性,有利于大规模集成电 路实现编译码器,并且有利于降低硬件存储复杂度,从而引起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各种代数方法来构造具有优异性能的LDPC码。此后,便掀起了对有限几何LDPC 码的构造‘68州】,高效译码方法【弭871及结构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热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 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本章的其余内容安排如下,第二节首先对欧氏几何(Euclide觚geomeny)的 概念及性质做简单介绍。第三节采用欧氏几何的结构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置 换矩阵的QC.LDPC码构造方法,与文献[7l】中的码相比,该方法构造的码具有更 少的短环。仿真结果表明新构造的码具有与文献[7l】中的码相当的性能。第四节采用欧氏几何的结构特性给出了另一类QC.LDPC码构造方法,并对该类码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个最低重码字存在的充分条件,虽然该条件只是一个充分 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但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的参数约束减少了满足该充分条件的最低重码字个数后,新构造的QC.LDPC码具有比文献[30】中的码更低的错误 平层性能。4.2欧氏几何令p为素数,m≥2和s≥1为两个正整数。考虑域GF(p’)上的m维向量 (口。,口l,.一,%一。),其中q∈GF(p5),因为向量中的每个元素基于GF(p’)有∥个取值, 所以总共存在(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dpc和polar cod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