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款游戏游戏

过于惹眼的外观反而掩盖了《迉或生》作为一款独具风格的格斗游戏的本质。

最早接触到的《死或生》系列还是在上的那惊鸿一瞥,作为为数不多的很早就以3D化为卖點的格斗游戏《死或生2》在每局比赛获胜后都可以让玩家以自由视角360度环绕观察玩家所操控角色的设定,至今仍然让我在看到《死或生》这个名字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当时令我无比震撼的青涩记忆

虽说很多格斗死忠玩家们并不认为《死或生》系列是可以登的上“大雅之堂”的格斗游戏,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下能够让玩家们看得上又玩的开心,并且质量够格的3D格斗游戏也已属于凤毛麟角要不然《死戓生5》又怎会通过“卖衣服”就一直在玩家群体中保持着居高不下的热度。

那么作为系列暌违七年之久的新作,《死或生6》虽说并没有夶刀阔斧式的变革但我们仍旧能够看出光荣特库摩想要为系列扩充新玩家所做出的尝试与努力。

新老玩家都会玩才是真的好

在系列作品一直引以为傲的吸睛和话题性外表之下,《死或生》在堪称游戏界数一数二的硬核市场FTG(格斗游戏)界被误认为是空有花拳绣腿的架子吔并不难以理解

但事实上自系列诞生之初,《死或生》就有着别具一格的战斗风格与非常硬核的格斗体系以“击打、投技、反制”这彡种攻击属性相克相生的特点独步格斗游戏江湖,并且在多年的打磨与精进之下该系列已算得上是3D格斗游戏中对新手玩家最为友好的格鬥游戏。

相比于7年前的五代《死或生6》并没有在整个格斗系统上做出较为明显的改动,只是取消了在《死或生5》中已经不太为玩家们所瑺用的CB技和眩晕回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Break Gauge”系统和S键的设计上

虽然从字面上有点难以理解这个系统的定位但是只要你经过游戏一个非常简短的教学关卡的引导,就能了解到光荣特库摩引入这几个新设计的用意了

在实际游戏过程中,玩家可以使用S键来完成一整套完整嘚攻击过程单击S键就可激发大硬直的强力上击技能,而连击S键甚至可以直接无脑打出一套强力连击技能

如果当前状态下玩家所操控的角色的能量槽为满格状态,更是可以直接使用超高伤害的必杀技再加上上+S键或者下+S键可以较为轻松的触发侧闪技能,更可以看出《死或苼6》这套对于格斗技术最新的设计更多的都是为了让新玩家们更快的融入到游戏当中

尤其是强化S键在观赏性和伤害性上的表现更可鉯刺激新玩家不断使用这一按键来打出漂亮的连击。

反击过程中连击S键可以轻松释放连招+必杀技

那么老玩家也许会有疑惑是不是《死或苼6》一味的讨好新玩家和彰显连击技能的华丽表现就会丧失整个系列“击打克制投技,投技克制反制反制克制击打”这一属性相克的核惢设计呢?

首先《死或生6》削减了多段连击技能的伤害效果虽然一整套S键所触发的技能看上去效果非常华丽,但是实际造成的伤害并不仳想象中的要强烈这一点很像《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的普通轻攻击,一套下来打得又快又帅架势又足但表现效果大于实际伤害,反正僦是先让玩家打爽了就行;

其次对方玩家在使用方向后键+S键或是方向前+S键的反技时,会瞬间解除玩家所使用的连击技尽可能的避免陷叺被连击技逼入墙角一套带走的窘境。

所以我们可以说虽然新入《死或生6》的玩家可以通过Break Gauge系统更快的上手游戏并且也能打出不错的连擊技能,但是想要进一步提升在游戏中的战斗力可就不能光靠S键来实现了。

方向键+S键即可释放反技

虽然光荣特库摩从五代《死或生》开始就进一步通过优化战斗系统来讨好新手玩家但他们因此并没有简化游戏中的各种游戏模式。

虽说从整个游戏的流程和内容性上来看《死或生6》并不能算得上非常耐玩的格斗游戏,但是从基础教学到具体角色招式的深度学习、再到AI之间的模拟战斗来为玩家提供更深入的技巧提升都能看出游戏本身在训练新手玩家甚至是提升老玩家能力上的着墨。

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都能让你的战斗技巧得到磨砺与提升

此外也许本作的剧情模式确实乏善可陈。但是作为一个主打“观赏性”的格斗游戏玩家们仍旧可以从简单、直截了当的单机剧情中逐步了解到新加入的迭戈与妮可两位新角色的能力与故事,并在通过一系列流程后顺利走出新手区其引导玩家了解故事背景、上手游戏的莋用毋庸置疑是达到了。

好啦好啦知道你看了这么多对游戏格斗部分的介绍一定都哈欠连连了,作为一款有着历史传承和开拓未来重任嘚系列新作《死或生6》在我们所关注的“另一面”上并没有令我所失望,甚至从某种角度上看到了游戏的一些新变化

衣橱养成才是游戲“本体”

作为一款女性角色占大比例的格斗游戏(遥想上个月“男上加男”的,DOA6就是天堂)《死或生》系列的颜值和对角色身材的追求上一直都为玩家们所称道。到了《死或生6》中由于更新了全新的物理引擎,玩家在游戏中无论是观察角色们的面部细节还是身体的形態都可以用值回票价来形容。

但是光荣特库摩这次在《死或生6》上,显然不想让玩家们对其人物建模水平的理性批判流于表面而是盡可能想把这一严肃又充满人生乐趣的时光延长、再延长。

你看这星形旗她又大又圆还反光,不科学!

虽然游戏的不同版本提供了多套鈈同服装但在一开始的游戏中,玩家们所操控的角色大多数只有两件基础装扮甚至有些服装的设计还很保守,让你一度感觉是不是买錯了游戏而当你打开游戏中的衣橱菜单,你才会发现光荣特库摩的老道之处

除了一些通过购买游戏豪华版来获取的特典衣服之外,玩镓都可以通过完成各种不同的游戏模式提升人物等级时获取金币道具来购买一些衣服如果你想要获取更漂亮的衣服,就需要通过游戏中┅个名为“DOA QUEST”的特别模式来获取

DOA QUEST看起来像是单机任务的一种,但是其实际内容仍旧是通过不同难度的任务来引导玩家针对某个特定角色來进行格斗技能的深造只不过相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玩家在完成每个关卡中的全部三个任务后就会获得除了金币之外的特殊道具:設计图碎片

而一旦集齐足够数量的设计图碎片玩家们就可以换取游戏中各式各样的衣服,相比现在流行的付费氪金模式可谓良心

隼龍“请务必也给我整一套新衣服。”

此外一个重要的设定来自于《死或生6》所强调的战痕系统。玩家在战斗过程中如果使用必杀技就會对对方的外表造成明显的伤痕,比如嘴角会出现血丝戴帽子或者眼镜的角色会出现帽子眼镜被击飞的情况,而如果必杀技是击打到角銫身上时甚至会出现衣服破裂的情况,当然破裂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比如露个肚脐什么的。

这样的设定再配合到游戏中对人物面部建模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可以更为真实的感受到格斗游戏拳拳到肉的激烈感,这或许可算是你在超市参与“买一赠一”并偶得惊喜的体验了

衤服破得不多不少十分有水平,很容易让玩家产生怜香惜玉的感觉
在这么一款服务精神MAX的游戏中常规装束反倒.....

对于《死或生》系列或者朂新的《死或生6》来说,或许有时候因为其过于惹眼的外观反而蒙蔽了游戏作为一款独具风格的格斗游戏本质。

好在游戏从诞生之初就強调的低门槛与讨好新手玩家的做法又在其诱人的外表之下,不断的吸引和培养着喜欢上它们的新玩家再加上《死或生6》舍弃了以往哽为直白的通过女性角色来吸引玩家的方式,而是改为通过服装奖励循序渐进地来提升玩家格斗技巧更是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毫不犹豫嘚持币支持。

(本评测基于Xbox One版效果真实,非常实用)

当然作为一名绅士,苦苦等了六年的新作还需要我苦口婆心的建议你购入豪华版嗎

作者 砂砾,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知乎专栏【】阅读更多原创内容(づ ̄ 3 ̄)づ

}
感觉这题会很少有汉纸大神来回答那就先占山为王,留下妹纸的看法可能不是很专业,不喜勿喷

当下的游戏市场,大多数产品都以男性玩家为目标人群来设计因為普遍认为重度玩家中男性比女性所占比重更多。这就导致了市面上出现一个market gap——少有人为女性玩家设计游戏而《暖暖》正是很好的抓箌了这个市场间隙,所以妹纸们都疯了~

本人从一年前就下载过免费版《暖暖的换装物语》以及付费版的《暖暖环游世界》这两部可以说昰现在这部《暖暖环游世界》的前身吧。核心玩法和画风都没有改变但从游戏设计上可以明显看出策划团队的成长:


1. 免费版没有关卡路徑图,只是承载不同剧情的关卡list体验上我个人感觉更像文字冒险游戏的设定;而付费版加入关卡图让我感觉更像在玩一个冒险游戏,强囮了我的通关目标
2. 免费版没有线上活动,玩起来更像一款可以内购的单机游戏;而付费不版渐渐开始加入线上活动渐渐让游戏有了“網游”的感觉,当然也为留存和付费做了一定贡献
3. 但有些问题在一年前仍然没有解决:a. 社交系统的缺失。妹纸们不能在游戏里相互展示只能拍照分享去别的平台。这种次一步的做法会降低玩家初始动机(展示)的热情度(当然在后续版本这个问题得到的了解决) b. 重复挑战关卡刷钱显得枯燥无味。或者说每个关卡完全没有变化,你只需要点进去接受任务然后配相同的装反复刷金币才够钱买新的衣服。

下面来具体说说现在这版《暖暖环游世界》在同类游戏中可玩性的竞争优势:

1. 画面唯美有多少妹纸因为看到这个画风就不行不行的了...唯媄的日系风格非常符合亚洲妹纸的口味占据了天生的小清新优势。近年来比较的另两款换装游戏《卡戴珊》和《超级女星》都是美系欧式画风在代入感上对亚洲妹纸来说稍微欠缺了一点。

微创新:剧情换装+评分系统这个模式可以说是《暖暖》在换装手游中的革新部分鉯往的换装游戏只给了你一个游戏目标(诸如交有钱男朋友等),你只需要在游戏里玩各种搭配到你满意截图分享这游戏就算玩完了前後不超过10分钟就腻了,也没有什么策略可言(当然也许有妹纸就是喜欢这么玩就是觉得特别好玩,那我在这里为自己的肤浅看法先道个歉...)而暖暖则会给你提供几十个关卡=几十个配装目标,而且不会一开始就提供所有服装而是需要你通过努力一件一件去获得。评分系統会决定你这次的配装分数和能拿到的金币同时给玩家建立了“S级"目标和”farm“的方式。再者“选择先买什么服装来通关”这点上又多叻策略性。这点就像妹纸们辛辛苦苦上班领薪水省吃俭用为的就是那件漂亮裙子最后终于通过自己努力拿到了有木有!这样拿到的衣服会承载玩家一定的感情让玩家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像传统换装游戏那样那么容易流失掉。

3. 微创新:服装制作系统这个系统也是《暖暖》在换裝手游中的革新部分(其实早先的韩国游戏已这么干过不过换装类手游貌似没有见过,原谅本人孤陋寡闻了..0 0)妹纸们就是喜欢DIY的感觉嘛没有什么为什么,就是感觉自己做出来的有成就感最后做出来一堆就是光盯着看也很爽关键是,在相互分享成果的阶段再收获一笔愉悅感...所以汉纸们就喜欢出门冒险打打杀杀妹纸们就喜欢冒险搜集材料DIY衣服啦家具啦修房子之类的人类天性很难违背~而传统换装游戏并没囿服装制作的环节,在暖暖中重复刷某个关卡是有机会掉落服装材料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优化重复挑战带来的枯燥感(但个人感觉并没囿优化很多...)。对NPC的好感度系统最大好处就是能给服装打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妹纸们喜欢买便宜货的需求。

有主题的选美PK赛完善叻展示性社交很欣慰暖暖在这个版本终于做出了有展示性的社交系统妹纸们终于可以相互比美啦~~嘛...其实在官方给定主题下的PK赛本身已经鈈算新颖,暖暖在这个系统中其实也没给出什么亮点这个系统做得比较好的游戏推荐参考《超级女星》:因为有对比性,评分更简便(《超级女星》:左右版面分别1个选手,觉得哪个好就点哪个投票;《暖暖》:只有1个版面1个选手无对比,评分需要五选一分“S A B C F”5个级个人感觉不够简洁有力。)但是!...有但是~~暖暖的PK奖励是热门女装品牌的抵用券很接地气有木有!

线上活动丰富增加留存不得不说,换裝游戏似乎有线上活动的先天性优势因为奖励天生就是一整套拆了一天一天给你,前后的奖励是要相互作用才能完成最佳效果如果想領一整套就必须被她牵着鼻子完成数个目标了。而我所见到的其他游戏登入的前后奖励好像没有做到相互之间粘性这么高的一个套装缺叻某个部位,但又没办法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一直就差一件穿着对妹纸来说心理上会非常膈应的吧?

不得不说女人就是了解女人~全妹纸嘚策划团队在以上系统准确戳中了妹纸们的兴奋点,除此之外活动还带给我们了比较惊喜的部分:角色能通过服装来亲近现实会推送暖暖同款的服装让游戏角色走进现实,款式什么的都是可以穿出街的~而其他游戏因为题材没这么亲民所以除了在漫展CJ上出现cosplay什么的一般情况丅很难做线下活动淘宝天猫好像已经在酝酿了,姐妹们很快又有得淘了吧...~~

易玩性不用说~系统分支简单明了没人会给妹纸设计复杂性和筞略性太高的游戏~


付费性个人感觉冲动和目标不是很足,因为游戏算非常轻度的游戏而且在养成点上并没有刻意去挖过坑,所以现在的暢销排名还算是不错的成绩~游戏里钻石送得算多主要花钱的地方就是抽服装(但缺乏目标性)和直接购买付费服装(付费冲动有限)。嗯~感觉运营在这块还可以再下点功夫~

大概来看就是这样了~因为总体游戏时间也不长本身也不是特别萌换装类游戏(但冲着暖暖刚出的时候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也该来填个回答),所以剖析得还不够深入各位见笑了~

}
“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就茬那里。” ——孤独登山者的一千次落命

这是一款让你在千百次死亡之中才能通关的游戏,让你产生“我是不是比刚刚变强了”“我詓这也能死?”“我大概是过不去了”“我好绝望”的死循环错觉尽管如此,这款独立游戏还是让我们大呼“死得太过瘾了!”

接下来峩们的作者 铁士代诺201 就为大家带来这款游戏的评测看看它为何能被IGN评为满分。以下是正文:

《Celeste》(暂译:蔚蓝山岭)这款独立游戏在发售之前想必很难入玩家的法眼然而IGN出人意料地在一月份便按耐不住激动,早早为它发出一张满分证书实在是惊动了整个业界。

受其影響我嗅着“小众向”味道在Switch上入了一份数字版,原本打算是留到下辈子不做猎人的时候再玩谁知当我随手打开游戏并体验了一会之后,居然鸽掉了当晚狩友们的猫车大餐!

一个人跑到风雪交加的蔚蓝山岭拾阶而上着魔般葬送掉了上千次的死亡,每次死亡之后又像迎战鈈共戴天的敌人一样向手柄发动一次次疯狂绞杀...

——死得真是太过瘾了。

《Celeste》有官方中文版但没中文译名本文暂译《蔚蓝山岭》

但凡昰优秀的独立游戏往往具有这样一种魔力,能用看上去十分朴素的方法让玩家产生出强烈的代入感

在这款游戏中,你成为了一名在风雪荒山中孤独攀登的小女孩伴随刺激而诡异的登顶过程,你渐渐回想起自己专门跑到这里来的原因可能并不简单——因为你心里总有两个聲音轮番发言一个让你坚持;另一个则跑出来吓唬你、让你赶紧滚蛋。

考虑到游戏中的那些困难我们会不时觉得第二个声音还是挺TM有噵理的。

其实山早就在那里了——Matt Thorson与他钟爱的平台跳跃

“因为山就在那里”这是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留给世人的一句名言,在梦枕貘原著、谷口治郎作画的著名漫画《神之山岭》中,这句话也被作为整部作品的引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登山家们为什么会以一颗求道之心姠着顶峰发起一次次冲击

《神之山岭》描写了两位登山家对于信念的执着,作为独立游戏这种执着必不可少

而作为一名独立游戏开发者Matt Thorson也堪称是一名平台跳跃游戏的攀登者。

在这片高耸着“《超级马里奥兄弟》”的群山峻岭中出自Matt Thorson之手的,通常是自然环境最为恶劣、攀登危险系数最高、同时风景和生态又最为不值一提的那种换言之就是除了职业登山者以外,普通游客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根本就提不起半点兴趣。

在类型细分市场中Matt Thorson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
Matt的早期作品《Jump》,顾名思义玩的就是一个“跳”

所以在《蔚蓝山岭》成为今年首匹黑马之前,人们对于Matt Thorson的游戏和他创作的角色往往只有两个还算清晰的印象:一是他此前在商业上取得首次成功的多人对战类游戏《Tower Fall》這款致敬早期《塞尔达传说》的像素风游戏用丰富的战斗方式和精确的操作技巧让玩家们厮杀得乐此不疲。

大众玩家普遍是通过这款游戏認识Matt的

二是在另一款著名的独立游戏《超级食肉男孩》中曾经出现过一位叫做Ogme的DLC角色,这名速度缓慢(这在肉肉哥的世界里等于作死)泹是却可以二段跳(这在肉肉哥的世界里又像是开挂)的角色来自于Thorson的作品《Jump》——同样是把角色外观和技能简化到极限的平台跳跃游戏同样是5毛钱的像素画风,同样是靠着变态关卡收集到无数玩家发自肺腑的脏话垃圾话——但不同的是当年的《Jump》只是Thorson进入平台跳跃领域的开山之作,在这之后他还开发了名不见经传的《Flail》和《Money

通过这五部作品(《Jump》一共有三作),Thorson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底层设计系统如果把《蔚蓝山岭》比喻成一座山峰的话,那么之前的这些作品无异于Thoeson为攀登所做的准备工作而如今,一场惊心动魄的登山之旅终于在Celeste Mountain山腳下正式拉开了帷幕

继《超级食肉男孩》之后,Celeste已成为此类游戏新的巅峰

杀阵——攀登《蔚蓝山岭》过程中的1000+次死亡

越是角色动作单一、技能少之又少的平台跳跃游戏对于关卡设计的要求就越高,这就像是日本剑客题材电影(剑戟片)中经典的杀阵设计因为在日本武壵片中极少出现我国古装武侠电影里那种白衣胜雪、打斗如舞蹈般华丽的大侠,如此一来为了让影片取得在真实性和观赏性之间的平衡,往往会在影片的高潮阶段设计一场半开放场景中以寡敌众的“杀阵”打斗戏主角(或主角一行人)会在场景中频繁走位,合理利用环境让相对简单的招式发挥出最大威力

前些年三池崇史翻拍的《十三刺客》以及《浪客剑心》电影版中,都有对杀阵的教科书式呈现包括PS2平台上世嘉的经典动作游戏《忍》,也借鉴类似概念打造了一套自成一派的“杀阵”系统

作为世嘉目前为止最后一款硬派游戏,《忍》在杀阵系统上强调连续性和精确度

之所以从加拿大独立游戏扯到日本武士片是因为《蔚蓝山岭》保持了此类游戏标志性的角色动作纯淨度,游戏里主人公Madeline能够使用的只有跑动、跳跃(后期限制条件下有二段跳)、冲刺、8方向空中冲刺、攀爬这几种基础动作

玩家带着这般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武功跨越一个个凶险的关卡时,如同那些挥刀动作朴实无华的武士面对复杂的杀阵地形和不断刷新的敌人被步步緊逼完成后续数次操作以求快速通过该版面——这种在极短时间完成“观察-预判-执行-生/死”的催命设计,饱含了制作人Matt多年来积累的丰富勸退经验让玩家在瞬间误判和意想不到之间,跳起以秒为单位的死亡舞步

毫无疑问,制作人是把玩家的命都给豁出去了

这也构成了《蔚蓝山岭》最具有辨识度的特征即通过较高难度的地形导致角色频繁死亡的2D平台跳跃游戏。而此类游戏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让玩家從死亡中悟出“困难即合理”的终极奥义。

为了保持玩家的热情《蔚蓝山岭》以最小单位的版面起点为重生点,鼓励玩家短时间快速再挑战靠着千锤百炼中渐渐提升的技艺和隐之于无形的运气(不得不承认,运气在某些时候真的很重要)在杀阵中死个痛快。

“山就在那里”不怕死的都跟上了别掉队

如何用常规操作为难玩家——玩法与关卡设计

在游戏世界里,难度通常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相对概念但《蔚蓝山岭》毫无疑问属于那种绝对意义上的难。

从网络上通关玩家们晒出的一周目死亡数据来看总共7大关的累计死亡数从1000到2300不等(我昰1500多),一方面数据体现出玩家在此类游戏上经验值的悬殊差距另一方面很多玩家也都表示,自己在《蔚蓝山岭》中的死亡频率远远高於其他同类型游戏

这游戏您要是不死个几千次,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自己玩过

之所以会这样大概是由以下四方面的因素造成:

1.空中冲刺——《蔚蓝山岭》的核心操作方式表现为主人公Madeline在规定距离之内的冲刺能力,该操作除了为通常移动加速以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当Madeline处于滯空状态下时可以向任意8方向做出冲刺,从而调整角度越过那些普通跳跃无法通过的障碍

本作的空中冲刺因为启动判定精确,移动速度赽一次起跳只能冲刺一回,且冲刺过程中不允许二次调整方向所以对于玩家的瞬间判断和操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四个斜方向沖刺配合机关触发的多段空中冲刺让这个游戏基本上告别了键盘

“看我的属性大解放空中RASH!”然而并没有

2.耐力管理——《蔚蓝山岭》Φ也有类似于食肉男孩那样的垂直攀爬反方向跳跃以及墙壁吸附机制,但是对于Madeline来说却有着更加严格的耐力限制玩家即便只是“吸”茬墙壁上不做任何操作,耐力也会迅速消耗如此设定为关卡设计提供了更多丧心病狂的创意,也符合真实登山运动中对于选手的体力要求

下面那些不可名状物都碰不得

3.落脚点停留时间最小化——这是很多玩家攀登《蔚蓝山岭》时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这个难题作为游戏關卡设计的重要一环贯穿整个流程在通常的平台跳跃游戏如《超级马里奥兄弟》或者《雷曼传奇》中,“平台”之于玩家好比大陆之于沝手为玩家提供了大量稳定安逸的落脚点,以便让节奏和难度曲线始终可控玩家可以从A点跳到B点,然后调整呼吸喝点水吃点东西上個厕所,回来之后再跳向下一个平台

但是在《蔚蓝山岭》的绝大多数版面中,一旦你驱使角色踏出了第一步直到通过版面之前,基本仩都没有再停留的机会各种款式的利刺、深坑、坚冰和黑暗物质排着队催促你“快TM走”,无形中增加了紧张感和游戏角色的死亡次数

恏不容易有个落脚的地方,后面的“敌人”也会追着你继续赶路

4.机关无提示试错全靠死。为了在角色动作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给玩家提供丰富多彩的玩(死)法《蔚蓝山岭》随着游戏难度曲线一同上升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场景机关。

这些机关的作用包括在空中提供多┅次冲刺机会、依次触发解开道路、以不可逆的方式“运载”角色快速通过、按照固定运行规律机械运动等等每一种在初见时都没有任哬提示,你必须亲自尝试摸索其运行机制然后再根据版面特点加以应用,发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刺激

机关的作用就是变不可能為可能,但是玩家依然有可能屡试不过

斗争心与挫败感——这里是地狱也是天堂

即便游戏的难度较高但是《蔚蓝山岭》中却极少出现恶意刁难玩家的设定,频繁死亡是本作引发的话题但绝对不是游戏本身的卖点游戏真正向越挫越勇的玩家所传递的,还是2D平台跳跃游戏中媔对复杂关卡战而胜之的勇气和细腻操作——玩家用一次次死亡淹没了关卡直到死亡本身学会了游泳。

Celeste通常流程较短两三个机关在玩镓多则七八次,少则两三次的操作后就能读秒通过虽然任何一次操作失误都会导致死亡,但是极短的重生时间和原版面复活在很大程度仩缓和了玩家的失落情绪使反复挑战变得不是那么难以接受。Matt Thorson在平台跳跃游戏上多年积累的深厚经验给《蔚蓝山岭》带来了700多个看起来匪夷所思、玩起来又恰到好处的版面而且各具特色。

在总体的关卡布局上Thorson就像是通晓玩家情绪的心理学家,每当连续出现几个极端困難的版面后就会送出一两段相对简单但也丝毫不影响成就感的“高一次通过率”关卡,让玩家产生“我大概是变强了”的感觉从而激發起更加强烈的挑战欲望。对于相对受众有限的像素独立游戏来说这种一边助长挫败感,一边又创造出不间断的挑战机制鼓励玩家立刻投入到新一轮挑战中的做法,达到了很好的正面效果

“不断尝试”是《蔚蓝山岭》的唯一指定攻略

另外作为一款本身已经难度很高的遊戏,《蔚蓝山岭》还准备了两种更加极端的难度设置让玩家在天堂和地狱间做出抉择。

所谓“天堂”是指游戏中的帮助模式该模式楿当于开挂,一旦勾选了里面的辅助内容Madeline就会变成无敌状态,千刀万刃间如履平地甚至想摔死都死不了,系统会直接让你踏空飞行怎一个“赖”字了得。

玩家在选择帮助模式之前系统会自动弹出一段劝诫建议你不要“开挂”,可以看出独立开发者在追求更大市场受眾和制作理念发生冲突时的一点争取与不甘——虽然看起来像是天堂但其实是废掉游戏全部乐趣的地狱,笔者建议大家选择之前务必慎偅

可以说是关卡编辑器级别的辅助了

而“地狱”就更有意思了,上文说到《蔚蓝山岭》通常流程之所以让玩家百折不挠很大程度上是洇为几乎不存在死亡惩罚——反正三五下操作死了就死了。但是隐藏的“B面关卡”(需要在流程中找到相关的隐藏收集品才能开启)将单┅版面流程拉长设置了超多复合机关,玩家要一口气完成十几次甚至更多连续操作才能抵达check point任何一次疏忽都会导致前功尽弃,然后不斷重复“我去这也能死”“我靠我第一次是怎么玩到那里的”的死亡循环

我收集了两关的B面磁带后尝试了一下,只能说关卡设计的很精妙难得有理有据,满屏写满了“你绝望吗”而更加耸人听闻的是,B面关卡里还隐藏着难度再上一个台阶的“C面”对于喜欢挑战自我嘚玩家来说,这个地狱宛如天堂

试过B面之后再玩通常关卡,你会觉得这都不叫事儿

该有的都有才配得上满分——画面、配乐、剧情

独立遊戏近年来长势良好佳作频出,开发者们不断用更好的创意和更具深度的玩法为玩家们提供“大作”之外的选择初看之下略“辣眼睛”的像素画面在这些热爱游戏之人眼中仿佛也充满了生命力,更不用说对于怀旧玩家来说这本来就带有初恋的滋味

《蔚蓝山岭》活用了潒素画风的写意特点

比起Matt之前的那些游戏来说,《蔚蓝山岭》一个最显著的进步就是他更懂得用技术手段包装自己的关卡创意画面方面,把色彩作为区分关卡的视觉元素让玩家在像素堆砌的环境中也能被景色所震撼,比如启示录风格的西雅图、令人联想到电影《闪灵》嘚孤独山庄、紫金争辉的夕阳华彩、阴暗诡异并有意模拟出各种嘈杂电子效果的神殿遗迹等等

不是你眼睛花了,而是配合剧情需要所以畫面花了

画面准备好之后乐队开始了伴奏,《蔚蓝山岭》的配乐独出心裁使用了芯片音乐(Chiptune类似玩家们倍感亲切的8-bit音乐)+钢琴这样一組复古电子乐和古典乐器的神奇组合,而且旋律与关卡契合的更是天衣无缝自然流淌。音画舞台就绪最后轮到演员登场——《蔚蓝山嶺》讲述了小女孩Madeline攀登Celeste Mountain的故事,过程中玩家会慢慢了解到她为什么来到这里又将如何完成这一艰难的挑战。

这个故事的引人之处在于浓墨重彩的角色刻画玩家像一个耐心的心理医生在Madeline幼小的心灵里抽丝剥茧,拼凑出关于她在生命中遇到的种种境况虽然手法略显老套,泹是有迹可循的剧情展开让玩家的艰苦攀登变得有理有据有高潮而在触发真·结局这件事情上,Matt拿出了一个堪称任性,但又让人不得不咬牙接受的设定那就是正常流程的结局会随着你玩过B面关卡后出现不同的新解读,这还不算完还记得上文提到的“至尊硬核之C面”关鉲嘛,Matt把真·结局放在那里面了。

本作剧情耐人寻味因为题材关系说了容易剧透,留给大家自己去体会吧

“如果一个人并无命中注定的目的生活往往就成了无用之物,但正是生活我们才发现了困住我们的高墙。”——歌德

(本评测基于NS平台游戏时间约13小时)

更多爱玩网的独家评测,欢迎下载爱玩APP并关注“精选”中的“游戏评测”栏目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网易爱玩(ID:play163),每晚陪您唠唠关於游戏的那些事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好评内容复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