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总是魔方教程一步一步图解将人推入罪恶的深渊

为自己的欲望划定边界——解读《颜氏家训·止足篇》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道理极其明白简单,但就是有很多聪明人偏偏想不通想不透,而且古今中外皆然,看来永远都改变不了。关于人心的贪婪就是其中之一,有句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用蛇吞象用来比喻人心之贪婪,实在是最生动不过了,蛇那么小,象那么大,蛇怎么吞得了象呢?又有什么必要去吞象呢?可就是想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台湾的前任总统陈水扁做了八年总统,光薪水就有上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二千多万,再怎么挥霍,这辈子也够花了,为什么还要冒着坐牢的风险去贪污那么多国务机要费呢?陈水扁的老婆吴淑贞年近花甲,整天坐在轮椅上,能花多少钱呢?她的贪心比陈水扁还大,陈水扁的“成功”主要就是因为背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女人”。庄子早就说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鹪鹩是一种很小的鸟,偃鼠是一种很小的老鼠,小鸟做巢,树林再大,也只能做在一条树枝上,老鼠饮水,河水再多,顶多也只能喝满一肚子,要贪那么多干什么呢?
可古往今来像陈水扁夫妇这样的人史不绝书,这些人并不蠢,为什么就想不透呢?清朝乾隆时期的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和珅的故事这些年来广为流传,演和珅的王刚也家喻户晓。乾隆死后和珅被嘉靖赐死,据说被没入官府的财物相当于大清帝国十来年国库收入的总和,所以当时有句民谣说:“和珅跌倒,嘉靖吃饱。”和珅人一点都不蠢,相反极其聪明机巧,为什么料不到后来的下场呢?贪这么多干什么呢?用得完吗?吃得完吗?用被赐死的代价去贪这么多对自己并无用处的钱财,除了说明他实在是晕了头,还能说明什么呢?所以成语说“利令智昏”,看来真的不夸张。
和珅是古人,陈水扁是今人,和珅的例子并没有对陈水扁造成震慑,陈水扁绝对知道和珅的故事,却并没有从和珅的身上吸取任何教训,千千万万的和珅、陈水扁走在前面,后面的人看到他们杀了头,坐了牢,但还是有许多人踏着他们的足迹“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我们现在每天翻开报纸,总会看到几个小和珅、小陈水扁被揭发出来,被双规起来,当他们被揭发、被双规的时候,也许会想起和珅和陈水扁,也许会后悔不及,但为什么在被揭发被双规之前就想不到呢?
有个成语说“欲壑难填”,欲望人人都有,没有欲望就没有生命,欲望是推动人前进的重要动力。但欲望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把你推向成功的峰巅,也可以把你推向罪恶的深渊,一个人在“欲壑”面前,真的要戒慎恐惧,真的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尤其是已经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千万千万要深思。《红楼梦》里有副对联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了一定的名和利,已经富到一定的程度,贵到一定的程度,千万想想缩手的问题,不要等到无路可走的那一天,那时候恐怕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见惯兴亡的颜之推在《家训》当中特别写了〈止足〉一篇,谆谆告诫子孙在贪欲面前一定要止足。“止足”二字,可解为“知止、知足”,一个人在欲望面前要控制自己,要懂得满足,要懂得止住自己的脚步,才不至于掉到欲望的深壑里去。“止足”也不妨解释为“止于足”,就是说够了便该停止,不要过分贪求。
在〈止足〉篇一开头,颜之推就引用《礼记》的话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欲望不可以放纵,心意不可以完全满足,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东西都有一个边界,唯独一个人的欲望和心意是没有边的,如果自己不控制的话。一个穷光蛋当他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他只想能够餐餐吃饱就好了,但是一旦吃饱了饭,他就想要吃鱼吃肉,有了鱼和肉,他又想山珍海味,有了山珍海味,他又想豪宅名车,有了豪宅名车,他又想变成百万富翁,成了百万富翁,他又想成为千万富翁,成了千万富翁,他又想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不自己给自己划一个界限,这个欲望实在是没边的。
有一个民间故事很生动地显示一个人欲望膨胀的过程,说是有个穷光蛋,捡了一个鸡蛋,就津津有味地向老婆描述他未来的梦想,他说,我先把这个蛋寄到邻居家里的鸡窝里去孵养,孵出一只母鸡来,长大了就可以下蛋,一个月生十五个蛋,下了蛋我再拿去孵,不到两年我就会有三百只鸡,然后拿着这些鸡去卖,可得黄金十两,换回五头小母牛,养大后母牛生小牛,三年后可得一百五十头牛,卖了牛可得黄金三百两,拿去放高利贷,三年后便变成五千两,拿这些钱去买田地,种豆、种稻、种高粱,我就会得到一万担粮食,拿着这一万担粮食我就可以买更多的田地,盖漂亮的房子,讨小老婆……这就是欲望,如此膨胀下去,边在哪里?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老婆听说他要讨小老婆,突然酸从心里起,醋向胆边生,一巴掌打过去,这一个鸡蛋的家当就此完蛋。事实上所有不懂得控制欲望无限膨胀的人,最后的结果都是这样。
曹操做了宰相以后,曾发过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间有一段话说他自己少年时代并没有什么很了不起的志向,只是不甘心被别人看作凡夫愚子,在被举为“孝廉”以后,希望将来能够做一个郡守,把地方治理好,得到一个清廉的名声就可以了。后来碰到黄巾起义,天下大乱,他就有了更大的野心,想“为国家讨贼立功”,成功之后能够封侯,做镇西将军,死的时候墓碑上能够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样就很满足了。不料后来他的势力越来越强,消灭了各霸一方的袁绍、袁术、刘表,最后做了宰相。他很得意地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就有一点想当皇帝的味道了——后来他儿子曹丕当了皇帝,果然追封他为魏武帝。曹操这段话说得很坦白,一个人的欲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膨胀的。曹操当然是有本事的人,运气又好,其实袁绍、袁术、刘表这些人又何尝不想当皇帝呢?所以无论求富,求贵,求名,求利,如果不自己给自己划定一个边界,这欲望是没有满足的一天的。所以颜之推说“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宇宙都有边,情性,也就是欲望和心意,是没有边的,因此也就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如果我们任由这不能满足的欲望和心意牵引自己,我们就有可能走到罪恶和毁灭的深渊。
那么怎么办呢?颜之推说“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欲望,控制欲望,知所满足,并且为自己立定一个“涯限”,也就是界限,到了这个界限,就停步,就收手。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在乡下过了几年替人砍柴放牛的日子,当时父母不在身边,差一点穷得要讨饭,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我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很可怜的愿望,就是希望每年有三十六块人民币(当时是三十六万块,后来人民币改制,一万块变成一块)的收入就好了。为什么是三十六块呢?因为那时候的米是一毛钱一斤,三十六块就可以买三百六十斤米,有了三百六十斤米,每天就有一斤米可吃,我就不会饿死了。你看这是多么卑微的愿望!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境况改善,就想上学,上了初中上高中,上了高中上大学,上了大学想读研究所,读了研究所想出国留学……小时候只想每年赚三十六块,后来想一个月赚一百块就好,以后又想一千块,现在每个月赚一万块也觉得不够花了。到底要赚多少才够呢?所以我就常常在心里告诫自己,现在这样就很好了,该满足了。我在六十岁的时候就给自己写过三条箴言: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只做自己能做的事;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它一概顺其自然。
当然,一个人到底要立多高的涯限则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认为一个月赚一万块就好了,有的人可能觉得要赚个五万、十万才满足,但总得有个涯限才好。颜之推的家族是当时著名的门阀士族之一,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高,他的涯限自然比一般人高很多,他引用九世祖靖侯颜含的告诫:“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这就是说,做官不要超过二千石,二千石就是二千石谷子,是汉朝太守的年薪,所以二千石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嫁女娶媳,取清白的家庭(“素对”),门当户对就好了,不要贪求对方是权势之家,也就是不要攀高结贵,趋炎附势。对于九世祖颜含的告诫,颜之推说自己“终身服膺,以为名言”。这个涯限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已嫌太高了,但我们要知道,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一个门阀士族轮流当权的时代,皇帝只是若干著名士族的盟主而已,地位并不那么牢靠,其他豪族也未尝不觉得自己就不可以当皇帝,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有晋一代除了司马氏之外,王敦、桓温,甚至陶侃,都曾经做过当皇帝的梦。南北朝事实上就已经是皇帝轮流做的局面了,所以像颜氏家族这样愿意克制自己,只做到二千石就罢手,已经算是很知足的了。
颜之推说,以一家二十个人算(当时祖孙同堂,兄弟不分家,所以一家二十口是普通的士族家庭),奴婢不超过二十人,良田十顷(一千亩),有房子能够遮挡风雨,有车马可以代步,另外有数万存款,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就够了。如果超过了这个“涯限”,就应当“以义散之”,就是遵循道义的原则(例如周济贫困的亲友之类)把多余的钱散掉。如果还没有到这个“涯限”,也不可“非道求之”,就是不可不择手段地求取财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君子好财,取之有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颜之推说“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就是说无论万事万物,都是不喜欢太满的,古人说“物极必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事情走到极端,就会向它们的反面转化。是不是这样呢?太阳走到天中,就一定向西方偏落,月亮到了满月,就一定慢慢缺损,花开到最盛,就一定逐渐凋落,江河水满,就会成灾,哪一样不是如此呢?有什么例外吗?前人有句话,“物无美恶,过则成灾”,没有什么东西比饭更好吧?但饭吃多了也会撑死。没有什么东西比酒更美吧?但酒喝多了也会醉死。如何把握分寸,不要让事情走到最满最盛最极端,这是一种智慧。颜之推说“谦虚冲损,可以免害”,谦虚冲损就是让它不要满,满了就自己虚一点,损一点,所以说酒到微醺就最好,不要过醉。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这个时候就最好看。花,如果一定要看到全开,接下来你就要准备看它凋零的样子了。月亮如果一定要看到全圆,接下去你就要准备看它缺损的样子了。曾国藩晚年把他的书房叫“求缺斋”,别人求圆,他却求缺,这就是最有智慧的人。曾国藩从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书生做到湘军统帅,做到一品大员,做到当朝宰相,做到门生故旧遍天下,他却一生力戒骄满,到晚年更加兢兢业业,更加谨慎小心,而且在一封又一封的家书中,不断地告诫子弟亲属,绝对不可奢侈骄横,所以曾国藩能够至死不败,笑到最后。不仅如此,曾家后代也都很争气,出了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外交家,一直到当代,一百多年了,子孙仍然发达,在近代名人之中,子孙如此发达的大概找不出第二家。
可惜古往今来能够像颜之推、曾国藩这样自觉到盛满的危害而力求谦损的人不多,贪欲对于不少人来说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在这个黑洞的强力吸引面前,他们止不住自己的脚步。在颜之推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来讲一个吧。西晋时有两个人,一个人叫石崇,一个人叫王恺,石崇是贵族,王恺是外戚,两个人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富,看谁更多。王恺用贵重的麦糖来清洗锅子,石崇则用更为珍贵的石蜡当作柴火来烧。王恺不甘示弱,又用紫纱作步障(设在路边遮泥巴的屏障)四十里,石崇则用更贵重的织锦作步障五十里。石崇用一种香料当石灰涂饰房屋,王恺则用更贵的红石脂。有一次,王恺拿出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非常漂亮,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王恺说是晋武帝赐给他的,以此向石崇炫耀。没想到石崇看了两眼,竟拿出一柄铁如意,一下就把珊瑚树击成了碎片。王恺勃然大怒,石崇却轻轻松松地说:“别大惊小怪,我赔给你就是啦。”便命令仆从抬出一堆珊瑚树,三、四尺高的都有六、七株之多,像王恺那样二尺多高的就更多了。弄得王恺目瞪口呆,惊羡万分。石崇还有一个豪华的别墅金谷园,占地千亩,流水萦回,奇花异木,珍禽怪兽,布满园中,更有美女数十,天天在里面唱歌跳舞。后来在“八王之乱”中,赵王伦的部下将军孙秀指名要石崇的爱妾绿珠,石崇不给,孙秀便派兵包围金谷园,绿珠跳楼而死,石崇也被抓去处死。刑前石崇叹气说:“这些家伙还不就是看中了我的财富吗?”抓他的人说:“你既然知道是你的财富害了你,那你为什么不早早散掉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是啊,石崇如果能像颜之推这样给自己设立一个财富的“涯限”,超过这个“涯限”就散掉,那么他哪里会落到杀头的下场呢?
做官到底要做多大?颜之推说:“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就是说官做到“中品”就可以了,就可以“称泰”了,也就算官运亨通了,“泰”就是亨通的意思。官高过中品,就要主动辞掉,回家养老。什么是中品呢?就是“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比方说朝官一百名左右,中品就是五十几名,比你高的还有五十个,比你低的也还有五十个,这样一方面“免耻辱”,就是说地位不算低,不算无能,朝廷出了什么事,也不至于拿你出气,因为还有比你更软的柿子;另一方面“无倾危”,就是说没有危险,没有风险,因为你不是出头鸟,不是出头的椽子,一片林子中,你不是最高的几棵树,所以风吹过来的时候不会首先把你吹折,也就是俗话说的“天塌下来,还有长子撑着”,这其实也就是做官的中庸之道。听起来有点胆小怕事的味道,但的确是一个久历官场见过风波的老人的经验之谈。我们特别应当记住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政治动乱很多的时代,颜之推本人就经历了无数的兴亡动乱,他说“予一生而三化”(见他的《观我生赋》),就是说他一生三次做亡国之人,第一次是梁亡,他变成北齐的臣子;第二次是北齐亡,他又变成北周的臣子;第三次是北周亡,他又变成隋的臣子。“化”就是变。但他居然安然地渡过这三次大变动,还能一直保持优越的社会地位,一直在朝廷为官。如果他官做得大,那么在变乱中就免不了首任其责,不杀头也会革职,如果他官做得小,新的政权就不会觉得有再使用他的价值。在乱世中没有什么真理可言,没有什么正统可言,无谓地做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政权的牺牲品,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这不像抵抗外族的侵略,不会产生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戚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所以我们不必苛责颜之推,这也是不得已的自保之法。他很沉痛地说:“自丧乱已来,见因托风云,徼幸富贵,旦执机权,夜填坑谷,朔欢卓、郑,晦泣颜、原者,非十人五人也。慎之哉!慎之哉!(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我看见乘机得势,侥幸获取富贵,早上还大权在握,晚上就填尸山谷;月初快乐如卓氏、程郑,月底悲苦如颜回、原宪的人,不止十个五个。要谨慎啊!要谨慎啊!)”在一次次的政权更替和政治动乱中,有的人不守中庸之道,只知进不知退,早上还掌握着机要大权,晚上就被人杀了头,埋到坑谷里去了。月初还像卓王孙、程郑那么有钱,而到月底就穷得像颜回、原宪那样了。卓王孙和程郑都是汉朝时著名有有钱人,所谓“富埒王侯”,而颜回和原宪都是孔子的弟子,两个穷光蛋。这里讲的是实情,一点都不夸张,我们只要翻翻魏晋南北朝的史书就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颜氏家族中从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刘宋时诗人颜延之的儿子颜竣做到丹阳尹,相当于首都市长,还加金紫光禄大夫,权倾一朝,但是贪进不已,不懂得谦退,不懂得守中庸之道,气焰嚣张,连他父亲颜延之都讽刺他是“要人”,要他好自为之,结果还是因罪赐死,没有得到好下场。
求名求利本是人生常态,想富想贵也都很自然。但是,第一是要取之有道,不可不择手段;第二是要止足,要守中庸之道,要给自己立定涯限,不要贪进不已,自取其祸。远观历史,近看时事,因贪而致败者如恒河之沙,不可胜数,上至诸侯,下至小吏,老虎苍蝇,打不胜打,令人感慨万分,因作此篇。虽是老生常谈,但也有无限新意,正如管辂(他是曹魏时著名的预言家、星象家和清谈家)所说的:“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也。”(见《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和《世说新语·规箴篇》第六条注引《管辂别传》)请读者诸君幸勿等闲视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做医生不得不看的善恶交锋——天使被欲望拉下罪恶的深渊_南京卫生学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494贴子:
做医生不得不看的善恶交锋——天使被欲望拉下罪恶的深渊收藏
杜杜补习班开学啦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淫乱:人类最大的罪恶,快醒醒吧!
  有时,晚上回家,路过一条小巷,偶尔向路边一瞅,次第排列的都是一些闪着霓虹灯的门面,写着“休闲、足浴”一类字眼,里面人影晃荡,多为年轻女子,穿的青春、亮丽、时尚,也描眉抹粉,或浓妆、或淡妆。在沙发上,也偶尔能看见有男子或斜靠、或勾腰而坐,和她们说笑。每当看到这些情景,我都感到心头的痛,说不出一种难过的滋味。其实,谁都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想寻求什么?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这样的店铺遍及各个城市、乡镇的大街小巷,参与的人不知有多少,也毁掉了多少的家庭,酿造了多少的悲剧。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为了钱、为了寻求感官的刺激等,不管相识还是不相识的出卖自己的肉体,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们中既有高官富商,也有市侩小人,更有靠出卖体力的农民工,各个阶层、各种社会地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掺和其中,败坏着人类的道德,损毁着人类的根基,也在将自己推向罪恶的深渊。  有句话叫“饱暖思淫欲”,成了一些人的经典,为自己干坏事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特别是一些有钱有权的人,利用手中的权钱不仅出入各种娱乐城,还购置多处房产,专门用于包养情人、二奶,发泄兽欲,满足那点低级的欲望。然而更可悲的是,这些人不仅没得到好处,反而让自己命丧黄泉或锒铛入狱。  昨天看到一篇报道,某著名外语大学一博导兼院长,多年来,以指导论文为名,将其多名女学生奸污。在事前,采用卑鄙手段威胁她们,若不从,就不能顺利拿到学位。有些人因想到多年的努力不能白废,委曲求全;当然也有坚决不屈于他的淫威,结果有女博士被开除。本来,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社会道德和伦理得以延续和宏扬的地方,教师自古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为人师表的。可是,在当下的社会,有一部分人批着教育者的外衣,实则是罪大恶极之徒和人中残渣败类。从诸多报道看,禽兽教师频频出现,有大学博导只招女生,宁愿空缺也不让男生入门,畸形的师生恋更是众多,让幼小的心灵蒙受沉重的阴影。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就如父母,本应将慈爱给予受教育者,将高尚的品格传承给学生,然而他们却不分辈分的乱伦,完全失去了为人师者的尊严,将纯洁的师生关系玷污,成了衣冠禽兽,加重自己的罪孽。  人类社会作为大觉者开创的一层特殊空间,在最初造就这层空间的时候,自然定律就给人规定了人必须遵循的规范,人伦规范是作为一个人必须首先应该做到的。没有人伦,则与禽兽无别。君臣、父子、夫妇、师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应各行其责。一旦超越,则违背神的初衷,也一定会受到天谴。在几十年前的社会,未婚同居、非婚生子是一定受到公众和家族谴责的。特别是在古代,出现这类事情,是非常可耻的,很多人选择自尽或被驱逐出家门。然而,历史走到今天,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无神论宣传和进化论的误导,人们不再相信神佛的存在,不相信因果轮回,不相信善恶有报,没有心法的约束,无度的放纵自己的欲望。在性解放的宣扬下,人的魔性大发,整个社会的乱伦、乱性,同性恋也到处都是。刚看到有报道,上海还在举行同性恋文化节,如此丑恶的事居然公开化,几千年来的伦理观念被颠覆。太多的人失去了道德规范的约束,精神空虚到极致,只在感官的刺激中寻找低俗的乐趣。八、九十岁的老翁与妙龄少女组成家庭,花甲老妇找二十来岁小伙,为了什么?更有亲生父亲奸污女儿,叔伯与侄女勾搭等,简直混乱到极点。很多男人没有男人气,女人也不象女人样,阴阳颠倒,如一团混泥。  “万恶淫为首”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很多人也不喜欢在自己家出现淫乱的事。但是很多人却控制不住自己,总要去违背,总想寻求点家庭之外的什么才觉得过瘾。因为人的观念都反过来了,很少有人反省自己的所为到底有什么样的危害。再加之那些淫秽的东西在社会上到处充斥,一抬眼就看见,电影、电视没有点床上镜头,收视率都受影响;文艺作品里没有性爱描写,很多人都不愿买。裸体画到处都是,大马路中间挂着,商店橱窗里也摆在显眼的位置,时刻都在刺激人的欲望,让人难以静心。其实,这都是社会的道德已经下滑到人都不配做人的境地了。平常听到的那些扫黄啊、禁淫啊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罢了,实则那些垃圾的东西都已深入很多人的骨髓了,也被当成了正常。即很多人的是非、善恶、好坏、正邪观念都颠倒了。因此,现在的很多人实际是处在一种很可怕的境地,如不警醒,危险随时都会发生。  据考古发现,古巴比仑国的灭亡、玛雅文明的消失、希腊文明的沉落都与淫乱密切相关。看过《风神榜》的人都知道,商纣王写淫诗亵渎女娲娘娘,就开始遭到天谴,被妲己迷惑,断送六百年的江山。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历朝历代的崩溃、毁灭多因统治者的荒淫所致,诸多家族的衰败也多因淫行引发。历史沉痛的教训难道不值得所有人深思吗?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事情,一切都有其因缘,因果在掌控着人类的一切,毫厘不爽。目前,所有发生的一切天灾人祸既是对人类的警告,也是对人类的惩罚,希望人类从这些灾难中能惊醒,归正变异的观念,找回人应有的道德准则,找回几千来对神佛的敬仰,唤回尘封的佛性。否则,危险就在眼前,后悔晚矣!神佛虽然慈悲,但与威严同在,不可能永远等下去,一切都有始终。  但愿更多的人能早日醒悟,抛却邪念,遏止心头蠢蠢的欲火,不与罪恶为伍,走向美好未来!
作者:&&编辑:中江网编辑
&&&&&&&&&&&&&&&&&&
>>&&传奇?秘史
>>&&文艺争鸣
>>&&艺术图库
>>&&劲爆八卦
>>&&两性?情感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要怎样去满足一个人的欲望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学广场舞一步一步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