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初步三齐步走动作要领领 技术方法

武术典型动作技能教学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武术典型动作技能教学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黄淮学院《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专业方向课程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88(讲授20 ,实践268)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和掌握武术的概念和特点;武术的价值,流派与分类,武术理论的基本范畴。掌握武术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沿革历程,尤其是当代武术的现状与走向。熟悉较为广泛、具有代表性的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螳螂拳、少林拳等拳种的基本拳理、技法特点、基本动作和教学要点。了解和掌握武术器械的形制特点、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
2.初步掌握武术徒手搏击的起源与发展,使学生对竞技散打、擒拿格斗运动概述、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做到基本了解和掌握。结合人体基本骨骼特征,使学生对擒拿格斗技法应用、对人体的骨骼及关节、薄弱部位、要害穴位等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3.学生掌握武术竞赛组织工作、武术套路竞赛编排记录、武术套路竞赛裁判实施、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方法、武术段位考评方法等。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进而学习初级拳械内容、传统拳械技术、太极拳技术、散手格斗技术、武术段位技术以及养生功法等技术内涵、提高学生技能实践能力,掌握教学步骤。
2. 掌握武术套路教学原则、教学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及运用,掌握器械技术攻防使用技法特点与对练创编。
3.能熟练进行武术竞赛工作的编排与裁判评分。
(三)素质目标
1.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学习拳械技术基本动作及方法、基础练习和教学要点,攻防技法特点,进一步规范技术动作、提高专项技术素质。
2.通过教学和练习,使学生学习拳械运动风格特点与编排方法、能编排简短动作技术和对练、集体拳械技术。学会制订各种教学训练文件,并具备从事武术运动教学、训练、社区辅导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
3.通过武术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武术运动的理论知识,理解武术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武术运动的发展问题。能进行理论讲解,能写出一定质量的专业论文或应用型文章。
4.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与运用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具有武术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临场裁判工作能力、记录台工作能力,通过武术运动竞赛裁判工作实践,达到二级裁判员水平。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前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材料,完成教案撰写或必要的课件制作。
(2)提前进入训练场,做好上课准备。
2.对学生要求
(1)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制定课程学习计划。
(2)认真查阅教学内容资料,收集问题与疑惑,做好记录。
(3)强化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图书馆、网络特别是本门课程的资源网站等广泛查阅、学习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指定的课程资源,了解本领域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最新研究动态,培养思维能力,为课堂学习、讨论等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按照理论坚实、够用的要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
(2)积极采用案例教学与技术分析等教学方法,要求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讨论、训练操作,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始终要贯彻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练习,严格要求武术套路和攻防技术的规范性。先学习技术进行实践,后结合技术实践讲解应用技巧。
(4)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布置实践练习任务和理论分析作业。
(5)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报刊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开阔学生理论与史料视野。
2.对学生要求
(1)认真学习和练习,积极参与技术分析与讨论。
(2)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小组合作、技术讨论、技术分析等形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大胆进行能力锻炼。
(三)课程教学后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反思授课方式、技术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等,及时修正教案或课件。
(2)认真批阅作业,做好辅导答疑,追踪授课效果。
2.对学生要求
(1)认真复习所学内容,及时总结学习收获。
(2)高质量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和课后作业。
(3)利用课外时间或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做到会讲解、会示范、会教学、会训练、会组织武术比赛。
&&&& 四、教学条件
武术长短器械(刀、枪、剑、棍)、传统器械(如三节棍、九节鞭、朴刀、双钩、双刀等)短兵器械、散打护具、拳套等,武术场和散打场地各一块及其它辅助教学用具(如移动型黑板)。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适应性武术)
1.学习武术基本技术、组合技术
2.掌握初级拳械技术
3.提高身体形态与机能内容的练习
(技能型武术)
1.学习传统拳技术
2.学习传统器械技术
3.武术训练任务与计划制定
4.拳械技术攻防运用技术
(实践应用性武术)
1.擒拿与反擒拿技术
2.散手格斗技术
(养生健身性武术)
1.学习和掌握五种养生功法
2.学习大众太极拳、陈式和杨式太极拳
3.学习太极推手技术
(社会性武术)
1.武术裁判、编排方法
2.武术段位技术
3.裁判规则学习
4.训练计划制定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技术处方设计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课堂讲授。按照教学大纲的线索和内容,以武术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类型系统学习专业技术和武术技法拳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概况,熟悉武术指导训练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二)专题讨论。结合不同技术学习内容,由学生课前学习阅读并思考专题相关资料后,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讨论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发言,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并最后对讨论进行总结。
(三)技术处方设计。给学生指定某一项目,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
七、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式
本课程为五个情景模块课程,前四个模块均为考查,第五个模块学习内容结束为综合技术考试。采用阶段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学习成效。具体要求如下:
其中课程考核中小论文、工作设计的评分细则如下:
专业技术考查和考核评分标准细则:
A:90—100分:动作规范,方法清楚正确、上下肢配合协调,劲力饱满,快慢节奏鲜明,精神状态好。
B:80—90分:动作规范,方法正确、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劲力饱满,节奏较鲜明,精神较好。
C:70—80分:动作基本规范,上下肢配合比较协调,劲力较饱满,节奏较鲜明,精神较差。
D:60—70分:动作基本规范有停顿、,上下肢配合协调一般,劲力不饱满,节奏不鲜明,精神差
E:60以下:动作不熟练、停顿、方法不清楚、动作不协调、节奏不分明、劲力不顺达。
注:每遗漏一个动作扣5分,依次类推,遗漏四个以上不及格。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
(一)推荐教材
《中国武术教程》,邱丕相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
(二)参考书:
1.《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2月。
2.《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史编写委员会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7月。
3.《中国武术概论》,温力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4.《拳、刀、枪、剑、棍》,国际武术联合会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三)学习网站
1.黄淮学院《武术》课程资源http://jpkc./coursefile/wushu_/index.php
2.中国武术协会 .cn
3.中国武术段位制网.cn
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n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制订:体育系 &&&&&&&&&&&&&教研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研室
执笔人:肖亚康&&&&&&&& &&&审订人:胡强中华武术散打教学计划
中华武术散打教学计划
中华武术散打教学计划
中华武术散打教学计划{初级}
教学对象:有一定武术基本功的但未接触过散打的学生。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初步掌握散打的拳法,腿法,摔法,跌法,防法,步法,及基本实战姿势
教学内容:A准备活动部分B教学部分C专项身体素质练习A1头部肩膀手指腰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手臂以及腿部的柔韧练习
2行进间的练习前滚翻后滚翻跳跃旋转步法练习后期可结合拳法和腿法正踢里合外摆B教学部分课次1教学内容直拳(前手直拳,后手直拳)前进步接前手直拳前进步接后手直拳前进步前手+后手直拳目标重难点备注掌握直拳直拳的发技术力,送肩21复习前手后手直拳前进步2贯拳(前手后手)后退步3前进步前手贯拳前进步后手贯拳前进步左右两次贯拳前进步直拳加贯拳后退步直拳直拳后退步直拳贯拳掌握方法贯拳的出和技术拳线路步法与拳法的协调掌握蹬腿蹬腿的发的技术力提腿路线31复习直拳贯拳的技术前进步后退步2学习第一个腿法蹬腿前蹬腿后蹬腿前蹬腿接后直拳后蹬腿接前后手直拳41复习直拳贯拳蹬腿前进步后退步2鞭腿前腿鞭腿后腿鞭腿低位中位高位直拳直拳右鞭腿直拳直拳左鞭腿鞭腿接贯拳掌握鞭腿鞭腿的发的发力力51复习直拳贯拳蹬腿鞭腿前进步后退步2学习贴身摔通过练习抱不住双初步掌握腿。摔不到贴身摔技人。注意下术潜速度和手的配合61复习直拳贯拳C身体素质的练习
每次课时后20分钟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1俯卧称{拳面}扛人深蹲201510
3仰卧起坐{腹部的击打}3030304俯卧背起3030305等
扩展阅读:散打教学大纲
武汉体育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散打(专选)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定义:一门全面系统的教授武术散打基本理论、技术、战术和培养专项教学训练、裁判能力的课程。
2、编写依据:本大纲是依据我院学年修订的《武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生实际和结合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3、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优良品德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精髓,忠诚党的武术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较全面掌握武术散打专项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知识。
(3)较全面掌握武术散打专项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战术,达到武术散打一级运动员水平。(4)掌握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的一般原理、方法、形式和手段,及教学、训练计划的制订和实践能力。(5)具有组织省、市级竞赛的能力和经验,裁判等级达二级以上水平。
(6)较全面了解武术散打科研的信息、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4、课程编号:B04007a。
5、学时与学分:576学时(其中理论课46学时,技术课490学时,实践课40学时),22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1、总学时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项目学时百分比(%)学分2、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教学安排理论课468技术课49085实践课407总计序号123456教学基本内容散打概论散打技术分析散打技能训练散打战术及其训练散打运动员的智能及其训练散打教学与训练学期一4二44三4四4五六6小计合计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与恢复散打竞赛临场指导的原则与方法散打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世界流行技击术简介44462463、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序号合计(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1、理论课教学内容(1)第一章:散打概论第一节:散打的概念第二节:散打的简史第三节:散打的分类第四节:散打的特点第五节:散打的作用
知识点:散打概念;发展简史;散打的分类;特点和作用;学习散打的注意事项。
(2)第一章:散打技术分析第一节:散打技术概念第二节:散打技术原理
第三节:散打技术运用时的动态变化与调节第四节:散打技术运用的战机第五节:散打技术运用的规律第六节:散打技术要求
知识点:技术概念、作用、性质;动作的结构及表现特征;技术原理;动态变化与调节,技术运用规律和战机。
教学基本内容体能训练基本技术靶法训练战术训练技能培养实战比赛教学训练实践技术考查考试学期一二100三498四0六464小计)第三章:散打技能训练第一节:散打技能的概念第二节:散打技能训练的因素第三节:散打技能的训练方法第四节:散打技能训练的要求
知识点:技能的概念;技能训练的因素;训练方法和要求。
(4)第四章:散打战术及其训练第一节:散打战术概论第二节:散打战术意识第三节:散打战术形式第四节:散打战术运用第五节:散打战术训练
知识点:散打战术的作用、意义;战术原则;战术形式与运用:战术训练的方法。
(5)第五章:散打运动员的智能及其训练第一节:散打运动员智能概述第二节:散打运动员智能的表现形式第三节:散打运动员智能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知识点:智能的概念;散打智能的内容和作用;智能的表现形式;智能训练的方法。
(6)第六章:散打教学与训练第一节:散打教学方法第二节:散打训练方法第三节:散打训练计划的制定
知识点:教学与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手段;年度、阶段、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7)第七章: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与恢复第一节: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目的与任务第二节: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特点第三节: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安排第四节:散打运动员体重的控制
知识点:赛前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赛前训练的时间、内容与负荷特点;控制和合理减体重的方法及要求;科学安排赛前训练。
(8)第八章:散打竞赛临场指挥的原则与方法第一节:临场指挥的意义与特点第二节:临场指挥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三节:临场指挥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影响散打竞赛临场指挥效果的因素
知识点:临场指挥作用与特点;临场指挥的原则与要求;临场指挥内容与方法;临场指挥应注意的问题。
(9)第九章:散打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一节:散打科研的内容与发展趋势第二节:散打科研的程序与方法
知识点:散打科研领域与内容;科研的程序与方法。
(10)第十章: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第一节:散打竞赛的组织第二节:散打竞赛的编排第三节:散打竞赛规则第四节:散打竞赛裁判法
知识点:竞赛的组织与编排;体重称量;得分部位与禁击部位;得分方法;胜负评定;裁判员的职责与裁判方法。
(11)第十一章:世界流行技击术简介第一节:拳击第二节:摔跤第三节:跆拳道第四节:空手道第五节:柔道第六节:泰拳第七节:自由搏击
知识点:世界流行技击术的发展概况;基本技、战术及打法特点;比赛规则与裁判法;主要训练方法与手段。
2、技术课教学内容(1)第一章:体能训练A、第一节力量
技术点:卧推、深蹲杠铃,负重半蹲跳,负重平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矮步走,负重打拳、踢腿,打沙包等。B、第二节速度
技术点:60M、100M、200M短冲,各种信号的快速反应练习,技术动作空击练习,打靶练习等。C、第三节耐力
技术点:400M、800M计时跑,3000M变速跑,6KM10KM越野跑,较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和实战比赛等。
D、第四节灵敏
技术点:跑、跳练习,游戏,跳绳,球类比赛,信号反应练习等。E、第五节柔韧
技术点:各种压、踢腿练习,转肩、腰及绕环练习,搬、拉关节韧带练习等。
(2)第二章:基本技术A、第一节基本功
技术点:肩部练习、腰部练习、腿部练习。B、第二节预备法
技术点:基本预备法、战术预备法。C、第三节步法
技术点:进步、退步、上步、击步、盖步、插步、撤步、垫步、跨步、换步、纵步、跃步、闪步、背步。
D、第四节拳法
技术点:冲拳、掼拳、抄拳、鞭拳、勾拳、弹拳。E、第五节腿法
技术点:蹬腿、踹腿、鞭腿、弹腿、摆腿、截腿、勾腿、扫腿、劈腿。F、第六节摔法
技术点:夹颈过背、抱腰过背、插肩过背、穿臂过背、抱腿过背、抱腰过胸、抱腿过胸、抱腰搂腿、抱腿前顶、抱腿手别、抱腿别腿、接腿上托、接腿打腿、接腿前切、接单腿涮、接腿勾踢、接腿搂腿、接腿绊腿、接腿转压、夹颈打腿、抽抱打腿、撞胸前切、顿手前推、拨颈勾踢、穿腿靠摔、穿腿扛摔、侧倒推肩、推膝拨腰、压颈推膝。G、第七节跌法
技术点: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前倒、后倒、侧倒。H、第八节虚引法
技术点:左右虚晃、前后虚晃、上下虚晃、步法移动、指上打下、指下打上、指左打右、指右打左、指那打那。
I、第九节防守法
技术点:拨防、格防、压防、挡防、推防、拍防、抱防、退防。J、第十节连击法
技术点:手法连击、腿法连击、手腿法连击、手摔法连击、腿摔法连击、手腿摔法连击。K、第十一节抗击法
技术点:头部抗击、手臂抗击、躯干抗击、下肢抗击。L、第十二节肘法
技术点:顶肘、撞肘、劈肘、挑肘、砸肘。M、第十三节膝法技术点:顶膝、撞膝、冲膝。N、第十四节擒拿法
技术点:握腕压肩、握腕携臂、击肘携腕、拉背挫肩、握手别肘、拉臂锁喉、抬肘压肩、拧掌砸肘、握腕压肩、击腹反臂、翻腕压肘、反抓扫肘、扣掌压肩、抓掌压臂、并掌顶腕、抓腕腿肘、卷腕牵羊、扣掌顶腕、抓掌别肘、拉腕切颈、肘击抱腿、提肘锁臂、压腕托肘、抓腕推肘。
(3)靶法训练
技术点:持靶、打靶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及注意事项。
(4)基本战术
技术点:直攻战术、佯攻战术、强攻战术、突袭战术、迂回战术、多点战术、重创战术、制长战术、制短战术、反击战术、边角战术、下台战术、心理战术、体力战术。
(5)技能培养A、第一节主动进攻技术点:变点、变线、变面、变距。B、第二节防守反击
技术点:迎击、挡击、抱击、顺击、闪击。C、第三节攻中防攻技术点:防拳、防腿、防摔。D、第四节攻中反攻
技术点:反攻拳、反攻腿、反攻摔。E、第五节实战比赛
技术点:条件实战、模拟实战、教学实战、比赛实战。
(四)考核方法与要求1、考核形式
(1)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形式,在毕业考试时统一进行。(2)技术考试:由教研室选派3-5名教师,集体进行评分。(3)考试内容:A、技评
方法:采用1′30空击进行技评。内容:拳法空击、腿法空击、综合空击。B、技能
以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等级运动员标准进行评分。优秀:达到武英级运动员标准。良好: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及格: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不及格:不能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C、平时成绩
以阶段所学内容,由任课教师随堂和期末进行技评、考查。平时作业、考勤由任课教师记载。
2、成绩计算(1)理论考试:40%
(2)技术考试:40%(技评25%,技能15%)(3)平时成绩:20%
(五)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2、《中国武术散手编写组》.《中国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3、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中华武术散打教学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中华武术散打教学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中华武术散打教学计划的相关范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淮安亿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形意拳术的“三步功夫”-许林广 张化河 毕羽平
心意拳形意拳
形意拳术的“三步功夫”-许林广 张化河 毕羽平
时间: 11:43:55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  查看:  评论:
  1980年1月,哈尔滨市著名老中医、老家李修政老师,在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哈尔滨铁路局武术协会印发的《形意秘鉴》(内部参考)之二资料中,披露了他1931年抄自哈尔滨市老前辈杨永蔚老师()的笔记及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中有李修政老师对形术提出了“三种练法和三步及击法”的阐述,摘录原文如下:&
  关于三种练法和三步功夫&
  明劲练法是初步功夫,“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初步功夫主要是以外形为主的练法,就是要求身法姿势的练法,凡练一式总要合乎以上说的各项要求,循序渐进,把身体各部的姿势固定下来,达到发劲自然,最后就能运用自如,不想而行,不思而动,即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也。至于说练精和练形是一种道理,因为精是人体骨骼肌肉的基础,这步功夫练之日久对人体首先是精足,而后即筋骨肌肉坚而且实。&
  暗劲练法二步功夫,“三练气而能壮”。练暗劲功夫是在明劲的基础上而转向以练气为主的暗劲练法,以丹田为充气之本,而后贯注全身,以意领气,内外充实,练之日久,周身气足,气足全身新陈代谢旺盛,各项功能亢进,更能促进消化和呼吸,因此精气越加充实,所以身体不但结实而且壮矣。&
  化劲练法三步功夫,“练神而能飞”。这步练法是在练精练气的基础上,转向练神的法,是以意递神,意所到之处即气到,气到即神至,练之日久,自然神气充实。神就是精神,人体精神充实,百病不生,内而促进身体百骸的功能,外而表现出精神饱满、行动轻松的姿态。运用时,意到神到,率领精气,所以形如飞状。&
  关于三步功夫击法之概述&
  “击敌有用形用气用神之迟速,被攻者有仆也,怯也,索也之深浅”。原注曰:以形击形,身倒后乃胜;以气击气,手方动而生畏;以神击神,身未动而得入。形受形击,形伤而扑于地也;气受气攻,气伤而怯于心;神受神攻,神伤而索于胆。具体的说是:明劲阶段是外形击外形的一种方法,是用以久经锻炼有功夫的外形,就是已成完整而统一的外形,击未经锻炼的外形或者已经锻炼而未完整统一的外形,所以被击者形伤而倒于地也。以气击气是功夫已到暗劲,击时用气,被击者内脏被击震动,因而立即产生一种内脏如同过电样的难受感觉,所以说气受伤而生畏也。以神击神是说已到化劲功夫,因为用神,所以出入神速,快如疾风,形如闪电,被击者身未动而神受伤,精神受伤故怯于胆也。&
  李修政老师关于“三步功夫”的阐述,概括了形意拳习练者成长和渐进的过程,深化了老“拳谱”,但对于一般习练者而言,文字讲解仍显过于简练和抽象,如“以丹田为充气之本”、“练神而能飞”等叙述,读来仍感到有些困惑。笔者经过反复的学习和研读,并结合多年练习形意拳的切身体会,旨在通过此文,对李老师的文章做一解读,以飨读者。&
  (一)初步功夫&
  此阶段是明劲练法,要求以外形为主,重点是外三合,主要包括拳间架式,以及手法、脚法、步法、身法等与外在形象相关的动作行为要领。目的是走明、走合、走熟。如在五行拳练习、十二形拳练习、对打练习中通过步法、步幅、转身及行走练习,展转腾挪、空中换式、起落钻翻练习以及蛇之折、虎之扑、龙之腾、马之踏、鹰之抓等十二种动物的行之功练习,将形意拳术中的拳架方面要求贯注于身体各部位,并使之固化。按身体从上至下的顺序,达到拳谱中对此方面的相关要求: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含而闭、背平而正,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固胯、提胸以下腰等。通过初步功夫的上身,提高身体的敏捷性、抗打击性、击打能力等。&
  (二)二步功夫&
  此阶段是暗劲练法。是由初步向更深层次功夫迈进阶段。此阶段的步入体现了也是内家拳与外家拳本质上追求的不同要求。常言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二步功夫就是着重练“一口气”的功夫。属尾闾、脊柱、丹田“三位一体”配合动作培养。要求多于以内带外、内动外随,讲究发动尾闾“转斗”之功能,在外三合的基础上追求内三合,目的是打出一个整劲来。形意拳术的“真刚”和“真疾”来自于“真柔”。要坚持“万项以柔为先”的原则,有意识让各个关节灵活无滞,相约肌肉放松,启动身体某一特定部位的运动,如胯、肩、骶关节等,从而寻找并体会在意念的指导下,身体局部运动和涌动力传导过程的感觉,即所谓的“以意领气”。人体周身神经无处不在,练习就是要强化体感的神经传递,建立周身动能调动的反应机制。方法是通过动桩的练习,形成不动则罢,一动则内先动,内动驱外动的整体之动。要试图建立和培养与不同打击方式相对应的内动启动方式,使发力向“浑身无处不拳”的方向努力。古拳谱中,对此方面有相关要求(虽然抽象一些),如提颏以正项、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曲如伏虎、升比腾龙,提肛、逼肾、尾闾上翻等等。&
  可以采取排除法,单独进行相关部位运动的练习来逐步体会和掌握内动驱外动过程。单独运动练习的重点是人体的脊动方式,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能体验到的,必须进行专门的训练。目的是把人体脊柱的摆荡力调动出来并作用于上肢发力。在五行拳、十二形拳及器械练习中要找出各个技法的发力点,寻找相应的脊动方式,实现脊发力涌驱全身而动。如同五行拳相对应的有五行动桩练习,不同的动桩练习又有不同的脊发力方式。在脊发力的练习中,又分为骶椎发力、腰椎发力、颈椎发力等内容。内动驱外动的要求是通过尾闾动来改变脊柱及丹田状态,在足、膝、胯、肩、肘、腕等诸关节及相对应肌肉群的配合下,将腿蓄力、脊摆力、胯坐力、重心动力、颈椎曲张力等汇合于上肢。以劈拳动桩练习为例,首先是通过尾闾上翻使脊柱呈向后弯曲,同时曲膝沉胯,双肘手上钻,颈椎放松略向前弯曲;然后尾间从前下向后下沉张,使脊柱从下至上直到颈椎处节节松开再闭合(俗称24椎节节贯通),持重脚蹬地,全身上拔,双肘手向下拧翻,颈椎向后曲弯使项竖立,所有部位运动能量自脚上传并汇集一处于手放出。在此过程中一股由力传递而产生的暖流从涌泉发出,途经脊椎而强化,传至上肢最后达手指间,手上有了气贯刚挺之感。在五行动桩练习熟练自如的基础上,再将以内带外动的方法,扩展到行走练习上,实现任意状态下尾间启动全身劲力的练习,实现体内的动感暖流依需而动,这可能就是李修政老师所说的“以丹田为充气之本,而后贯注全身”之意吧。
  在练习中一旦摸索到汇力过程顺畅无滞无阻方式,要进行强化、固化,并适时尝试“先松后紧、紧而速松、随松随紧”的练习,掌握发力的速度和强度的控制使周身之力瞬间得以进发,此时则能体会到:全身之气浑然一体,沉潜于丹田,随势左右开合、上下鼓荡,用时贯通于体梢之妙。待二步功夫上身就具备了“透人”的能力,与人交手发力则是“整力”,如果放一个抖绝劲力就可以使对手内脏造成“振裂伤”,因此一定要慎行。经过此阶段的内动锻炼会使人体关节灵活、周身力感敏捷,肌肉集约度提高,内脏隔腱韧性增强,精力充沛,性格开朗,思想境界和自信心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三)三步功夫&
  此阶段是化劲练法。是内家拳功夫的最高境界。化劲是贴身技、对抗技、实战技。化劲的练习的前提是双方肢体的接触,目的是解决如何在顾中打的问题。化劲追求外界的客观反映与自身状态的充分和谐,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所谓的“天地合一”,是人体动能调动最大化及释力方式最佳化的实际应用阶段。就某一个人讲,化劲应是功力运用达到顶峰之极,是人体已建立了对方来力,周身均能有效对应,本能反应范畴扩大;是人体对运动方式及环境高度适应,表现为头脑清晰、反应迅速,控制能力极强。&
  增功方法主要是通过武友间的推手、喂劲及动桩的深化练习等。在对练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尝试把肘尖“挂”在肋下,黏住对方。要克服心理障碍,敢于近身,发挥内家拳的贴衣打人之威力。尝试推手向推肘、推肩的转变,甚至让对方着力到胸、腹等,再进行以受力点局部变位化力。达到不拒拳、不拒力、贴近了化和打。二是步伐有“点”,劲力不空不乱。所谓的“点”,是指不论在蓄力和发力过程中对于持重脚而言都有一个最佳的落点。如果脚没有落在最佳的点上,蓄力过程可能重心不稳,发力过程可能会脚力上传不顺,功力自然不能充分实现。推手时,双方接触点的力感无,或出现相互的分离,也称为断手,听力则失去立足之本。在顾过程中如发生断手,可能遭对方直拳重击;在发力过程中如发生对方的断手可直奔打点而去。前辈常讲“推手黏住不断手,分筋错骨在里头”就是强调的是推手中的劲力粘黏之意。三是将上肢受力向腰胯引导,通过尾闾的状态调整蓄发力。对方施力从我上肢传到腰椎,通过旋沉胯使来力作偏,从而完成化力过程;调整尾闾的上翻和下送,使尾闾启动脊柱和丹田,实现身体在一个旋圆运动的轨迹中,有一个半圆是在“吃住”对方化力的同时在蓄力,另一个半圆则是发力。四是追求大动变小动,有形变无形。为减少体耗和防止露形,在对练中要注意追求化力旋圆渐小、动作幅度渐小,促使蓄发力无隙,随时可以启动,最终达到尾闾旋动幅度小和方向感逐步渐小而趋于消失为更好。五是呼吸顺、细、均而不促,发力刚、透、绝而神秘未测。呼吸是人的体征反应,是人体必要的新陈代谢过程。要确保练功属有氧运动,在选择空气流通、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运动方式与呼吸的相匹配。实践证明,人体吸氧容量同运动方式相关,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都属有氧运动。高强度、大运动量、短时间的运动,一般都是缺氧运动。有氧运动消耗的是人体多余的脂肪、不易疲劳。缺氧运动会使肌肉向血液释放肌苷、次黄嘌呤等不利健康的物质。要注意不要体耗过量,造成身体的“透支”,而影响健康。&
  形意功力主要在初步、二步功夫阶段中获得,练三步功夫时,主要是在保持原有功力的同时,进行松紧变换对练,实现功力快速反应,也符合前辈常说的“顾打就一下”、“后发先至”等含义,用最小动幅、最快捷的方式解决了胜算问题。尝试全身从柔到刚、从柔到强、从缓到快的转换,使全身各个能发力的部位均为发力做贡献。要进行“打近放远”即“透”的意念之培养。受力落点设想深远,自我意念有一个距离飞越,受力者飞跌现象立刻在脑中浮现;全身松活,步履轻盈,钻进去展得开,形如飞状;动感暖流在体内任意飞腾,无间无断,循环往复,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练神而能飞”之意吧。&
  单练可通过任意盘根动桩练法,进行功夫的强化和深入。在对练中体会“缓动似如蟒蛇曲行,飘逸似随风杨絮,抖绝似手雷引爆,坚挺似钢叉戳鱼”之含义。具体要求,双方以形意盘根步为步基,以五行、十二形、剑、刀、棍等技法为形基,以尾间为原动基,以场地、环境、时间等为限定,遵循阴阳平衡之道,进行任意行走推手对练,无前无后,无左无右,可高可低,可快可慢,可长可短,顺势而为;缓畅进行,坚持有氧运动,适时恰当进行试力,增功两相宜,自娱自乐,共享武术运动之快乐。&
  特别提醒,随着三步功夫的增长,出手易伤人,为不伤武友问的和气,不形成孤家寡人,对练要“点”到此为止,以撼动对方、掌控对方为目的,一旦发力要使用“持”力,不要使用“透”力和“绝”力,要“发人”,而不是“透人”,并做好后果与防护。&
  经过此阶段练习,人体运动素质提高,交手时耐力、功力明显增强,身体更加灵活,掌控对方能力提升,运动效率、变势能力大长,使对方发力无着点、化力无根基,无所适从,自然是心惊肉跳,怯于胆也。&
  有了三步功夫的上身,人会变得精神饱满,自信心增强,心态平和乐观,不急不躁,轻盈和沉稳兼备。&
  (四)功夫层次的相互关联&
  形意功夫层次的划分,是前辈对习武经验的总结。从初步功夫至三步功夫是每个武术爱好者从入门到成长的必由之路。&
  初步功夫规范人的“外形”,只有“外形”标准,才能谈到二步功夫的“气路劲节”之运用,即所谓“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劲不畅”。&
  初步功夫练的是明劲,二步功夫练的是暗劲,三步功夫练的是明暗劲之应用。&
  初步功夫有形有样,看着好看;二步功夫无形无样,内动找畅;三步功夫则是有形似无形,无形似有形。&
  初步功夫是人体运动本能中的打击能力的强化,二步功夫是人体内动与外动配合能力的寻觅和再造,三步功夫是人体本能和再造能力的寻机适时地应用。&
  初步功夫练的是明打明防;二步功夫练的是在明打明防的基础上,使明劲附着暗劲走,明暗劲合一,从而加大了打击力度;三步功夫练的是对抗技术,明暗劲合一释放,防和打的一体化。&
  初步功夫、二步功夫可以通过单练获得,但也可以通过对练促进增功;三步功夫则必须通过对练才能获得。&
  功夫层次的划分是老前辈对功夫不同长进阶段的认识,目的便于认知和学习,在形意拳日常的练习中有些内容是相互交叉和相容,有时很难分出层次来,只是掌握的水平和环境不同罢了。如在单练中使用振脚、抖绝、拧裹钻翻、尾闾动之技则属初步和二步功夫范畴,如在对练或搏击中使用则属三步功夫范畴,发人之技则应属三步功夫范畴。&
  顾和打的时机把握必须在对练中培养,才能形成由“有意”向“无意”的转变。但顾和打的最佳方式,需要在单练中强化和固化,方能在用时出手便是也。&
  功夫层次关系是初步功夫为二步功夫的基础,二步功夫又是三步功夫的基础。没有初步功夫、二步功夫基础,是无法达到三步功夫的。从体能消耗分析,初步功夫适合青少年,二、三步功夫适合中老年。特别是三步功夫练习,具有增功之作用,通过武友问的推手练习,在良好的习武氛围中,随着年龄增长而功夫不降反升,这也是内家拳功夫大师大气晚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简介:许林广,1971年7月生人,习练山西车氏形意拳多年,现为中华武术五段;张化河,1963年8月生人,习练山西车氏形意拳多年,现为中华武术六段,现任哈尔滨市形意拳委员会会长;毕羽平,1956年4月生人,习练山西车氏形意拳多年,现为中华武术六段,现任哈尔滨市形意拳委员会秘书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仰泳的动作要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