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职业兴趣岛测验测验原始分和百分等级如何算的

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表(答案全)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表(答案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量表及答案对照表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量表及答案对照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77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四章 心理测验
下载积分:840
内容提示:第四章 心理测验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0:49:4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4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四章 心理测验
关注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 >>
常用心理测验简介(2011年修订版)
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教学实习材料常用心理测验简介(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气质测验(江苏教院修订版)/1 ◆ 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2 ◆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11 ◆ 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 EPQ)/15 ◆ 儿童少年 14 种人格因素问卷(CPQ)/18 ◆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23 ◆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26 ◆ 霍兰德职业兴趣自评问卷(SDS)/29 ◆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32 ◆ 抑郁自评量表(SDS)/45 ◆ 焦虑自评量表(SAS)/46 ◆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江苏教院修订版)/48 ◆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51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王明宾(编选) 气质测验(江苏教院修订版)简介气质是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日常生活带有一定的色彩,形成一定的风貌。 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有:感受性、耐受性、不随意反应性、反应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可塑性与 稳定性、内外向性、情绪兴奋性、情绪和行为特征。这些心理特征的不同构成了四种不同的气质类 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一般说来,具有某种典型的气质特征的人是很少的,三种 气质的混合型也很少,多数人是近似其中某一类型或者是两种类型的混合气质。 一、气质测验的计分 《气质测验问卷(江苏教院修订版) 》是编者以陈会昌的气质测验问卷题目为基础,根据便于手 工计分的需要,重新进行了题目排序。 《气质测验答题纸》上第一列题目为胆汁质测题,第二列为多 血质测题,第三列为粘液质测题,第四列为抑郁质测题。计分标准与原测验一样,采用 5 级记分法: 非常符合记 2 分,比较符合记 1 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记 0 分,比较不符记-1 分,完全不符记 -2 分。将各列题目得分加起来,便是各种气质类型的得分。 二、气质类型的确定 如果在某一种气质类型上得分很高,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得分,均高出 4 分以上,可确定为此种 气质类型。如果该气质类型的得分还超过 20 分,则为典型型。如果该类得分在 10-20 分之间,则为 一般性。 如果有两种类型得分比较接近,其差异低于 3 分,而且明显高于其它两种,均高出 4 分以上, 则可确定为这两种气质类型的混合型。 如果三种气质类型的得分均高于第四种,而且分数比较接近,则可确定为三种气质的混合型。 三、各种典型气质类别的特征 胆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好,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 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一落千丈。 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性。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 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但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性。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 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 易墨守成规。 抑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弱型。沉静、深刻、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 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爱挫折,孤僻、寡欲,反应缓慢。 四、气质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 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例如,要求作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具有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比较合适,而具有粘液质和抑郁质 的人则较难胜任。反之,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具有粘液质、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具有多血质、 胆汁质的人又较难适应。显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不同职位和岗位的员工的气质特性就要提出 特定的要求,有些特殊工种还有其特殊要求,否则是难以适应和胜任的。例如,华东师大俞文钊教 授研究发现,多血质、粘液质,或两者混合型是管理人员较为适宜的气质类型。- 1 - 卡特尔 16 种个性因素测验简介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 王明宾编卡特尔 16 种个性因素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 B. Cattell)编制的。他认为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特 性所构成的,由于各种特性在一个身上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 他把人的个性分为“表面特性”和“根源特质”两个层面。所谓表面特性是指一个人经常发生的、 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行为;而根源特质则是制约着表面特性的潜在基础。卡特尔从许多表面的行为 中抽取了 16 种“根源特质”,称为 16 种个性因素。然后他又据此编制了专门的量表来测量这 16 种特 质。这就是卡特尔 16 种个性因素测验。卡特尔 16 种个性因素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因而在 全世界应用范围很广。我国是 80 年代开始引进此种测验的。一、信度和效度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两个月之间的再测信度为 0.43-0.85;另一研究发现,间隔 4-7 天的再测信 度为 0.54-0.89,复本信度约为 0.70。在国内,(1)李绍衣等(1981 年)的测试结果显示,表明重测 信度系数最高的为.92(O 忧虑性) ,最低为.48(B 聪慧性) 。(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的戴忠恒的研究 表明,16 种因素中,再测信度最高的为 0.82,最低为 0.35(见表 1) 。(3)笔者在 1992 年的调查研究 中发现,再测信度最高的为 0.81,最低为 0.32(见表 1) 。 卡特尔在抽取个性因素和编制测验时,是以个性因素之间相互独立为假设前提的。从表 2 可以 看出,大多数个性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都比较低。 表 1:卡特尔 16 种个性因素量表信度系数(两次测验间隔两周)A 乐群性 .72 .81 L 怀疑性 .35 .41 B 聪慧性 .37 .33 M 幻想性 .56 .44 C 稳定性 .68 .65 N 世故性 .58 .59 E 恃强性 .73 .68 O 忧虑性 .58 .57 F 兴奋性 .82 .67 Q1 实验性 .37 .32 G 有恒性 .67 .62 Q2 独立性 .71 .67 H 敢为性 .78 .67 Q3 自律性 .46 .28 I 敏感性 .73 .54 Q4 紧张性 .65 .46注:第一行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卡特尔 16 种人格测验指导手册》 (1988 年) 。 第二行引自王明宾: 《中等师范学生 16 种人格特征调查报告》 (1992 年) 。表 2:卡特尔 16 种个性因素相关矩阵(N=65,中小学教师)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A -.01 .05 -.01 .32 .03 .17 .26 .09 -.02 -.15 -.18 .01 -.40 -.01 -.05 B .18 .03 -.21 .06 .02 -.16 -.09 -.08 .24 -.16 .16 -.14 .09 -.13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19 .11 .29 .43 -.29 -.49 -.03 .05 -.61 .45 .16 .45 -.64.38 .02 .56 -.17 .01 .04 -.04 -.35 .31 -.06 .07 -.29-.14 .55 -.01 .16 -.01 -.18 -.43 .15 -.34 -.09 -.22.15 -.12 -.12 -.01 .11 -.24 .37 .17 .44 -.24-.23 -.07 .23 -.09 -.52 .25 -.14 .17 -.44.18 .05 .06 .16 -.27 -.07 -.18 .30-.05 .01 .26 -.11 -.17 -.30 .35.09 -.05 -.14 -.01 .03 .03.03 -.00 -.01 .02 .05-.43 .00 -.32 .50.27 .31 -.37.34 -.09-.45- 2 - 二、16 种个性因素测验得分解释16 种个性因素的量表分为正态化的标准 10 等级分。每种因素分数高低的意义及重要性,有赖 于其他各因素分数的高低,全体因素的组合方式。例如,因素 C 情绪不稳定,在个人整个人格中所 产生的作用,可能受因素 A(乐群性)、E(谦虚或好强)、F(严肃或轻松)、Q3(矛盾或自律)以及 Q4(宁 静或紧张)的影响。所以,在评价各个因素分数高低时,应参考被试其他方面的行为或生活状况,不 应仅仅根据测验结果武断地评价被试的人格。个人的成长过程,学习的机会,动机、目的和生活环 境的变化,会随时随地改变人的人格因素与类型。标准分数 常模群体中的比例 1 2.3% 2 4.4% 3 9.2% 4 15.0% 5 19.1% 6 19.1% 7 15.0% 8 9.2% 9 4.4% 10 2.3%A 乐群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缄默、孤独、冷漠。 通常执拗,对人冷漠、落落寡合、喜欢吹毛求疵。宁愿独自工作 (对事而不对人)。不轻易放弃 自己的主见。为人做事的标准常常很高,谨严而不苟且。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外向、热情、乐群。 高分者通常和蔼可亲,与人相处,合作与适应的能力特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参加或组织 各种社团活动。不斤斤计较,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萍水相逢也可以一见如故。 B 聪慧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弱。通常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 强,“举一反三”能力差。迟钝的原因可能由于情绪不稳定,心理病态或失常所致。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通常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 教育、文化水平高、个人身心状态健康、机警者多有高 B。高 B 者反映心智机能的正常。 C 稳定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情绪激动,易生烦恼。低分者通常不能以 “逆来顺受”的态度应付生活 上所遭遇的阻挠和挫折。情绪容易受环境的支配,而心神动缓不定。不能面对现实,而时时急噪不 安,心神疲乏,甚至于有失眠、噩梦、恐怖等现象。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通常能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各项问 题。行动充满魄力,能振作勇气,维护集体的精神。有时高 C 也可能由于不能彻底解决许多生活难 题,而不得强自宽解。 E 恃强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通常行为温顺,迎合别人的意旨,也可能 因为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即使处在十全十美的境地,也有“事事不如人”之感。许多神经病人都有这 种消极的心情。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好强固执,独立积极。通常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可能非常地武断, 时常驾驭不及他的人、反抗有权势者。 F 兴奋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通常行为拘谨,喜欢内省而不轻易发言,- 3 - 较消极抑郁。有时可能过分熟虑,又近乎骄傲自满,在职责上,他通常是认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员。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轻松兴奋,随遇而安。通常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 有感情。但是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以致行为变幻莫测。 G 有恒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通常缺乏远大目标和理想,对于人 类社会似乎没有绝对的责任感,甚至有时不惜知法犯法、不择手段以达某一目的。因此,他常有效 的解决实际问题,而无须浪费时间和精力。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有恒负责,做事认真尽职。通常细心周到,有始有终。是非善恶是他 的行为指针,所交的朋友多属努力苦干的人。不十分欣赏诙谐有趣的场合。 H 敢为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畏怯退缩缺乏信心。通常在人群中羞怯,有不自然的姿态,有强烈的 自卑感,拙于发言,更不愿意和陌生人交谈。凡事采取观望态度。有时由于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 了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事物与活动。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冒险敢为,少有顾忌。通常不掩饰,不畏缩,有敢作敢为的精神,使 他能经历艰辛而保持有刚强的毅力。有时可能因太粗心大意,忽视细节,而遭受无谓的打击与挫折。 也可能无聊多事,喜欢向异性殷勤卖力。 I 敏感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理智的,着重实际的,自恃其力。通常多以客观、坚强、独立的态度 处理当前的问题。不重视一些主观和感情用事的看法,可能过分骄傲,冷酷无情。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敏感,易感情用事。通常心肠软,易受感动,较女性化,爱好艺术, 耽于幻想。有时过分不重实际,缺乏耐性与恒心。不喜欢接近粗犷的和做笨重的工作。在集体活动 中,不着实际的看法与行为常常减低了集体的工作效率。 L 怀疑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通常无猜忌,不与人角逐竞争。顺应,合作, 善于体贴人。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怀疑、刚愎、固执己见。通常多怀疑,不信任任何人。与人相处常斤 斤计较,不顾及别人的利益。 M 幻想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低分者通常先要斟酌现实条件,而后 作出取舍;不卤莽从事。在紧要关头时,也能保持镇静,有时可能过分重视现实,为人索然寡趣。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幻想的,狂放不羁。高分者通常忽视生活的细节,只以本身的动机、 当时的兴趣等主观因素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可能富有创造力,有时也过分不重现实,近乎冲动。因 而容易被人误解及奚落。 N 世故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坦白、直率、天真。通常思想简单,感情用事。与人无争,与事无作, 自许,心满意足。但有时显得幼稚、粗鲁、笨拙,似乎缺乏教养。- 4 -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精明能干、世故。通常处事老练,行为得体。能冷静地分析一切,近 乎狡猾。对于一切事物的看法是理智的、客观的,甚至与有讥诮恶评的。 O 忧虑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通常有自信心,不轻易动摇,信任自己有应 付问题的努力。有安全感,能适应适应裕如,有时因为缺乏同情,而引发别人的反感与恶意。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忧虑抑郁,烦恼自扰。通常觉得世道艰辛,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甚 至沮丧悲观。时时有患得患失的之感。自觉不容于人,也缺乏和人接近的勇气。各种神经病和精神 病人都有高 O。 Q1 实验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通常无条件低接受社会中许多相 沿已久而有权威性的见解,不愿深度探求新的境界。常常激烈的反对新思潮以及一切新的变动。在 政治与宗教信仰上,墨守成规,可能被称为老顽固或时代的落伍者。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通常喜欢批判、反思或检验一切 现有的理论与现实,予以新的评价,不轻易判断是非,企图了解先进的思想与行为。可能广见多闻, 愿意充实自己的生活体验。 Q2 独立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依赖,愿意符合。通常宁与人共同工作,而不愿意独立孤行。常常会 放弃个人的主见,符合众议,以取得别人的好感。需要集体的支持以维持其自信心,却不是真正的 乐群者。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自立自强、当机立断。通常能够自作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 不依赖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同样也无意控制或支配别人。不嫌恶人,但是也不需要别人的 好感。 Q3 自律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通常既不能克制自己,又不能尊重礼俗,更不 考虑他人的需要。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生活适应有问题者多有低 Q3。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知己知彼,自律谨严。通常言行一致,能够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感情和 行动。为人处世,总能保持其自尊心,赢得人的尊重,有时却不免于太固执己见。 Q4 紧张性 低分者特征(标准分≤3):心平气和、闲散宁静。通常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衡。也可能过分 疏懒,缺乏进取心。 高分者特征(标准分≥8):紧张困扰,激动挣扎。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时常感 觉疲乏,又无法彻底摆脱以求宁静。三、次级人格因素分数的计算与解释X1 适应与焦虑型 X1=[(38+2*L+3*O+4*Q4)-(2*C+2*H+2*Q2)]/10 低分者(适应型)特征(分数≤3) :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够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 5 - 为重要的事情。如果分数极低,则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会有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 向。 高分者(焦虑型)特征(分数≥8) :焦虑性高。但不一定有神经症,因为它有可能是情境性的,但 也可能有一些调节不良的情况,即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都感到不满意。高度的 焦虑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X2 内向与外向型 X2=[(2*A+3*E+4*F+5*H)-(2*Q2+11)]/10 低分者(内向型)特征(分数≤3) :内倾,趋于胆小、自足和在与别人交往中采取克制态度。这种 类型无所谓利弊,主要取决于他在哪种情况下采取这种态度。内向性对从事精细工作是有利的。 高分者(外向型)特征(分数≥8) :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约束。在需要这种人格类型的情 况下,这是很有利的。例如,在贸易上。但在学术研究上,不一定是有利的。 X3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 X3=[(77+2*C+2*E+2*F+2*N)-(4*A+6*I+2*M)]/10 低分者(感情用事型)特征(分数≤3) :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他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 型,但对生活中细节较为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之前再三思考和顾虑太多。 高分者(安详机警型)特征(分数≥8) :这种人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 但常会忽视生活上的细微关系,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行动迅速,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冒 然行事。 X4 怯懦与果断型 X4=[(4*E+3*M+4*Q1+4*Q2)-(3*A+2*G)]/10 低分者(怯懦顺从型)特征(分数≤3) :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对支 持他的人在行动上常适应其需求,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 高分者(果断独立型)特征(分数≥8) :倾向于独立、果断、露锋芒;有气魄,有攻击性的倾向, 通常会主动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得利益。 Y1 心理健康因素 Y1=C+F+(11-O)+(11-Q4) 心理健康状况几乎是一切职业及事业成功的基础。心理不健康者,其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因此 而降低。心理健康因素得分介于 4-40 之间,均值为 22 分。低于 12 分者仅占常模分布的 10%,情绪 不稳定的程度颇为为显著。 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人格因素主要是:C 情绪稳定性、F 兴奋性、O 忧虑性、Q4 紧张性。 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心平气和。 Y2 专业成就人格因素 Y2=Q3*2+G*2+C*2+E+N+Q2+Q1 影响专业成就水平的人格因素主要有:Q3 自律性、G 有恒性、C 情绪稳定性、E 恃强性、N 世 故性、Q1 实验性、Q2 独立性。 专业成就水平较高者的主要人格特征:自律严谨、有恒负责、争强好胜、精明世故、独立性较 强、自由批评激进。- 6 - 专业而有成就者人格因素的综合得分在 10-100 分之间, 平均分为 55 分。 60 分约等于标准分7, 63 分以上者约等于标准分 8、9、10。67 分以上者应有其成就。 Y3 创造能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Y3=(11-A)*2+B*2+E+(11-F)*2+H+I*2+M+(11-N)+Q1+Q2*2 影响人的创造性的人格因素主要有:B 聪慧性、E 恃强性、H 敢为性、I 敏感性、M 幻想性、 Q1 实验性、Q2 独立性(前面这几种因素得分高,可能创造潜力强),A 乐群性、F 兴奋性和 N 世故性 (这三种人格因素得分较低,会有利于创造性思维)。 常模创造力人格因素综合得分在 15-150 分之间。总分与标准分的转换可参照下表。总分在 88 以上,标准分为 7 分以上者,属创造力强者范围,应有其成就。总分 标准分 15-62 1 63-67 2 68-72 3 73-77 4 78-82 5 83-87 6 88-92 7 93-97 8 98-102 9 103-150 10Y4 在新的环境中成长能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Y4=B+G+Q3+(11-F) 有关的人格因素有:B 聪慧性、G 有恒性、Q3 自律性、和 F 兴奋性。 总分介于 4-40 分之间,均值为 22 分。不足 17 分者仅占 10%左右,人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 性很小。27 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三、16PF 测验计分方法受试者答完题后, 测评人员可用计算机 Excel“16PF 答卷与计分模板”, 先将答卷登录到模板的“答 卷”工作表中,然后点击“因素得分”工作表,查看 16 个因素的原始分,将其登记到“16PF 测验结果 报告单”中,再根据常模(附表 1、2、3、4、5、6)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 7 - 四、中国各群体 16PF 常模及标准分转换表附表 1:中国成人(男)16 种个性因素常模(N=567,戴忠恒、祝蓓里 1988 年编制)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1 0-2 0-3 0-6 0-5 0-3 0-5 0-1 0-3 0-4 0-3 0-3 0-1 0-4 0-5 0-4 0-2 2 3 4 7-8 6 4-5 6 2-3 4-5 5 4 42 5-6 6-7 5-6 3-4 3 4-5 5-6 9-10 7-8 6-7 7-8 4-6 6 6-7 5-6 5-6 3-4 7 8-9 7-8 5-6 4 6-7 7 11-12 9-10 8-9 9-10 7-8 7 8-9 7-8 7 5-6 8-9 10 9-10 7-8 5 8-10 8 13-15 11-12 10-12 11-12 9-10 8-9 10-11 9-10 8-9 7-8 10-11 11-12 11-12 9-10 6 11-12 9 16-17 13-14 13-14 13-14 11-13 10-11 12 11-13 10-11 9-10 12-13 13-15 13-14 11-13 7 13 10 18-19 15-16 15-17 15-16 14-15 12 13-14 14 12 11-12 14 16 15-16 14-15 8 14-15 11 20-21 17-18 18-19 17 16-18 13-14 15 15-16 13-14 13-14 15-16 17-18 17 16-17 9 16-17 12 22-23 19-20 20-21 18-19 19-20 15 16-17 17-18 15 15-16 17 19 18-19 18-19 10 18-20 13 24-26 21-26 22-26 20 21-16 16-20 18-20 19-26 16-20 17-26 18-20 20 20 20-26 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M 10.02 8.65 15.00 12.77 12.39 12.63 11.07 9.65 10.95 10.89 9.66 8.53 11.50 12.95 12.16 10.78 SD 3.27 2.61 3.95 3.60 4.40 3.31 4.43 2.95 3.06 3.51 2.75 3.64 2.91 3.34 3.58 4.01附表 2:中国成人(女)16 种个性因素常模(N=469,戴忠恒、祝蓓里 1988 年编制)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1 0-3 0-3 0-5 0-3 0-2 0-5 0-1 0-4 0-3 0-5 0-3 0-1 0-4 0-3 0-3 0-2 2 4-5 4-5 6-7 4-5 3-5 6-7 2-3 5 4 6 4-5 2-3 5 4-5 4-5 3-4 3 6-7 6 8-9 6-7 6-7 8 4-5 6-7 5-6 7-8 6 4-5 6-7 6-7 6-7 5-6 4 8 7 10-11 8-9 8-9 9-10 6-7 8 7-8 9-10 7 6-8 8-9 8-9 8-9 7-8 5 9-10 8 12-13 10-11 10-12 11-12 8-10 9-10 9-10 11-12 8-9 9 10-11 10-11 10-12 9-11 6 11-12 9 14-16 12-13 13-15 13-14 11-13 11-12 11-12 13-14 10-11 10-12 12-13 12-13 13-14 12-14 7 13-14 10 17-18 14-15 16-17 15-16 14-15 13 13 15-16 12-13 13-14 14 14-15 15-16 15-16 8 15-16 11 19-20 16-17 18-19 17 16-17 14-15 14-15 17 14 15-16 15 16-17 17-18 17-18 9 17 12 21-22 18-19 20-22 18-19 18-20 16-17 16-17 18-19 15-16 17-18 16-17 18 19 19-20 10 18-20 13 23-26 20-26 23-26 20 21-26 18-20 18-20 20-26 17-18 19-20 18-20 19-20 20 21-26 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M 10.90 8.90 13.75 11.70 12.84 12.46 10.47 10.68 10.23 12.23 9.94 9.99 11.19 11.65 12.24 11.75 SD 3.23 2.14 3.96 3.58 4.79 3.14 4.64 2.91 3.24 3.36 2.95 3.84 2.90 3.21 3.76 4.21- 8 - 附表 3:中国大学生(男)16 种个性因素常模(N=256,戴忠恒、祝蓓里 1988 年编制)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1 0-2 0-4 0-6 0-5 0-3 0-4 0-1 0-3 0-2 0-5 0-3 0-1 0-5 0-5 0-4 0-2 2 3-4 5 7-8 6-7 4-6 5-6 2-3 4 3 6-7 4 2 6-7 6 5 3-4 3 5-6 6 9-10 8-9 7-8 7-8 4-6 5-6 4-5 8 5 3 8-9 7-8 6-7 5-6 4 7-8 7 11-12 10-11 9-1 9-10 7-8 7-8 6-7 9-10 6-7 4-5 10 9-10 8-9 7-8 5 9-10 8 13-14 12-13 12-13 11-12 9-11 9-10 8-9 11-12 8-9 6-7 11-12 11-12 10-11 9-10 6 11-12 9 15-17 14-16 14-16 13-14 12-14 11-12 10-12 13-14 10-11 8-10 13-14 13-15 12-13 11-13 7 13-14 10 18-19 17-18 17-19 15-16 15-17 13-14 13 15 12 11-12 15 16 14-15 14-15 8 15 11 20 19-20 20-21 17 18-19 15 14-15 16-17 13 13-14 16 17-18 16-17 16-17 9 16-17 12 21-22 21-22 22-23 18-19 20-21 16-17 16-17 18 14 15-16 17-18 19 18 18-19 10 18-20 13 23-26 23-26 24-26 20 22-26 18-20 18-20 19-26 15-20 17-26 19-20 20 19-20 20-26 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x10.15 8.96 15.04 14.09 14.03 12.41 11.94 10.68 10.08 12.25 9.48 7.96 12.44 12.96 11.76 11.36SD 3.56 2.12 3.70 3.98 4.70 3.28 4.80 3.08 3.35 3.06 2.46 3.91 2.61 3.32 3.29 4.00附表 4:中国大学生(女)16 种个性因素常模(N=266,戴忠恒、祝蓓里 1988 年编制)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1 0-2 0-4 0-5 0-5 0-4 0-4 0-1 0-4 0-3 0-6 0-3 0-1 0-6 0-4 0-4 0-3 2 3-4 5 6-7 6-7 5-6 5 2-3 5 4 7-8 4-5 2 7 5-6 5-6 4-5 3 5-6 6 8-9 8-9 7-9 6-7 4-6 6-7 5-6 9 6 3-4 8-9 7-8 7-8 6-7 4 7-8 7 10-11 10-11 10-11 8-9 7-8 8-9 7-8 10-11 7-8 5-6 10 9-10 9 8-9 5 9-10 8 12-13 12-13 12-14 10-11 9-11 10-11 9-10 12-13 9-10 7-9 11-12 11-12 10-12 10-11 6 11-12 9 14-16 14-15 15-17 12-13 12-14 12-13 11-12 14-15 11 10-11 13-14 13-14 13-14 12-14 7 13-14 10 17-18 16-17 18-19 14-15 15-16 14 13 16-17 12 12-14 15 15-16 15 15-16 8 15-16 11 19 18-19 20-21 16 17-18 15-16 14-15 18 13-14 15-16 16 17 16-17 17-18 9 17 12 20-21 20-21 22-24 17 19-20 17 16 19 15 17-18 17-18 18-19 18 19-20 10 18-20 13 22-26 22-26 25-26 18-20 21-26 18-20 17-20 20-26 16-20 19-26 19-20 20 19-20 21-26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M 10.58 9.35 13.94 13.52 14.51 11.43 11.47 11.31 10.17 13.51 9.91 9.30 12.49 12.32 12.10 11.83 SD 3.58 1.94 3.84 3.64 4.70 3.40 4.60 3.00 3.08 3.12 2.53 4.31 2.60 3.38 3.23 3.91- 9 - 附表 5:中国中学生(男)16 种个性因素常模(N=246,戴忠恒、祝蓓里 1988 年编制)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1 0-1 0-4 0-6 0-4 0-2 0-3 0-2 0-2 0-3 0-4 0-3 0-1 0-5 0-4 0-3 0-3 2 2 5 7-8 5-6 3-4 4-5 3-4 3 4-5 5-6 4 2 7-8 5-6 4-5 4-5 3 3-4 6 9-10 7-8 5-7 6-7 5-6 4-5 6 7 5-6 3-4 9 7-8 6-7 6-7 4 5-6 7 11-12 9-10 8-9 8-9 7-8 6-7 7-8 8-9 7 5-6 10 9 8-9 8-9 5 7-8 8 13-14 11-12 10-12 10-11 9-10 8-9 9-10 10-11 8-9 7-8 11-12 10-12 10-11 11-12 6 9-11 9 15-16 13-15 13-15 12-14 11-13 10-11 11-12 12-14 10 9-11 13-14 13-14 12-13 13-14 7 12-13 10 17-18 16-17 16-18 15 14-15 12 13-14 15 11-12 12-13 15 15-16 14 15-16 8 14 11 19-20 18-19 19-20 16-17 16-17 13-14 15 16-17 13 14-15 16-17 17-18 15-16 17-18 9 15-16 12 21-22 20-21 21-23 18 18-20 15 16-17 18-19 14 16-17 18 19 17-18 19-20 10 17-20 13 23-26 22-26 24-26 19-20 21-26 16-20 18-20 20-26 15-20 18-26 19-20 20 19-20 21-26 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M 8.98 8.71 14.82 12.83 12.98 11.80 10.94 9.26 10.62 12.09 9.27 9.00 12.69 12.59 11.55 11.88 SD 3.73 1.96 3.55 4.04 4.93 3.65 4.34 3.16 3.17 3.44 2.56 3.93 2.61 3.87 3.36 3.92附表 6:中国中学生(女)16 种个性因素常模(N=233,戴忠恒、祝蓓里 1988 年编制)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1 0-2 0-4 0-5 0-3 0-3 0-4 0-1 0-4 0-3 0-6 0-3 0-1 0-6 0-4 0-4 0-2 2 3 5 6-7 4-5 4-5 5-6 2-4 5 4-5 7-8 4 2 7-8 5 5-6 3-4 3 4-5 6 8-9 6-7 6-8 7-8 5-6 6-7 6 9-10 5 3-4 9 6-7 7-8 5-6 4 6-7 7 10-11 8-9 9-11 9 7-8 8 7-8 11 6-7 5-6 10-11 8-9 9 7-9 5 8-10 8 12-14 10-12 12-14 10-12 9-10 9-10 9-10 12-13 8-9 7-8 12 10-11 10-11 10-11 6 11-12 9 15-16 13-14 15-16 13-14 11-13 11-12 11-12 14-15 10-11 9-11 13-14 12-14 12-13 12-14 7 13-14 10 17-18 15-16 17-19 15-16 14-16 13 13-14 16-17 12 12-13 15-16 15 14-15 15-16 8 15-16 11 19-20 17-18 20-21 17 17-18 14 15 18-19 13 14-15 17 16-17 16-17 17-18 9 17 12 21-22 19-20 22-23 18-19 19-20 15-16 16-17 20 14-15 16-17 18 18 18 19-20 10 18-20 13 23-26 21-26 24-26 20 21-26 17-20 18-20 21-26 16-20 18-26 19-20 19-20 19-20 21-26 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 Q2 Q3 Q4 M 10.44 9.08 14.27 12.43 14.09 12.37 11.26 10.51 10.59 14.03 9.44 9.27 12.99 11.98 11.97 11.75 SD 3.77 1.81 4.11 3.84 4.92 3.34 4.41 2.67 3.21 3.17 2.72 4.10 2.68 3.41 3.15 4.18- 10 -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简介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 王明宾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 (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EPPS) 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 (A. L. Edwards)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默瑞(H. A. Murray)在 1938 年提出的需要理论, 1953 年编制 的自陈式问卷量表。可用于大学生和正常成人,也可扩大应用到中学生。 爱德华从默瑞所列的需要系统(manifest need system)中取出 15 种需要,编写了一套适合这些 需要的测验项目。EPPS 测评的这 15 需要为: (1)成就需要(achievement,Ach) (2)顺从需要(deference,Def) (3)秩序需要(order,Ord) (4)表现需要(exhibition,Exh) (5)自主需要(autonomy,Aut) (6)亲密需要(affiliation,Aff) (7)省察需要(interception,Int) (8)求助需要(succedanea,Suc) (9)支配需要(dominance,Dom) (10)谦虚需要(abasement,Aba) (11)助人需要(nurturance,Nur) (12)变化需要(change,Cha) (13)坚毅需要(endurance,End) (14)性爱需要(heteroerotism,Het) (15)攻击需要(Aggression Agg)一、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特点EPPS 由 15 个需要分量表和 1 个稳定性量表组成,共包括 225 个题目平均分配到 15 个量表中。 其中有 15 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回答的一致性。 每个题目包含一对陈述句。每对陈述句是由 15 个量表中每个量表的项目与其他 14 个量表的项 目配对而成的。在每对描述个体特征的语句中,被试必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反映自己喜好或倾向 的语句。记住这一点很重要,由于这是被迫选择,所以 EPPS 产生的是自比分数,即每个需要的强 度不是以绝对的方式表达,而是相对于该个体其他需要的强度。在自比记分中,参照框架是个体而 不是常模样本。因为所有量表的分数的总和对所有被试都是固定的,所以如果某个体一个量表的分 数移上了一点,则另一个量表的得分必定移下一点。在这种情况下,EPPS 中两个得分相同的个体 可能在他们需要的绝对强度上有显著差异。 EPPS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强迫法来控制社会赞许性。所谓社会赞许性,指的是题目内容受社会 舆论赞许和反对的程度。被试往往倾向于对那些受社会赞许的题目内容做肯定回答。例如,“我喜欢 对我的朋友忠实”一题,大多数被试会做肯定回答,因为这符合社会规范,社会赞许性较高。这种社 会赞许性可能会使被试隐瞒内心的真实想法去迎合社会道德,而不做真实回答。为了控制社会赞许 性的影响以提高测验的有效性,爱德华采用了强迫选择法来编制问卷。强迫选择法即要求被试在两 个(或多个)具有社会赞许性而又测不同特质的题目(陈述、短语或词汇)之间做一个选择,每对 题目可能是同样受称许的,也可能是同样不受称许的,二者不可蒹选,必须将最符合自己的情况陈 述选出来。例如,对于上例,EPPS 做如下处理: A、我喜欢对我的朋友忠实。 B、对所有承担的事,我喜欢尽力做好。 对这两个社会赞许性基本相等的题目,被试必须从中选一个。根据这种思路,EPPS 的 15 个分- 11 - 量表中,每个量表的每个陈述项目都必须轮流与其他分量表的陈述句配对,组成题目,每个句子皆 重复两、三次,构成整个量表。对于特定的人来说,某一题目的两个句子的赞许性不见得完全相同, 但若将所有题目平均起来,则社会赞许性效应便基本抵消了。 EPPS 采用强迫选择法是一种创新,但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局限: (1)得到的分数是自比分数, 即每种需要的强度不是以绝对分数表示,而是与个人的其他许哟啊的强度有关,以相对分数表示, 这给分数的解释带来了困难,也许两个 EPPS 得分相同的人,其需要的绝对强度并不相同; (2)过 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控制在社会赞许性上,必然会影响对测量不同特质的题目的选择,使得许多题目 表面效度很高, 另外有人认为对社会赞许性的看法本来就是个体人格的一部分, 会影响个体的行为, 因此,排除赞许性也许并不恰当; (3)EPPS 并没有完全排除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因为由代表性团 体得到的平均赞许性,在用于其他团体或服务于特殊的测验目的时,本来相同的赞许性也会变得不 同; (4)由于题目编制采取反复轮流配对的方式,因此被试极易厌倦和疲劳。二、测验结果的解释被测者每人得到 15 个分量表的原始分和百分等级,以及答案的一致性(稳定性)得分。 答卷的一致性(稳定性)得分在 12 分以上,说明答卷的 15 个重复题的答案一致性较高,这也 表明答卷的可靠性较高。如果一致性得分在 8 分以下,表明答卷的可靠性较查低。 将被试个体各种需要分量表的原始分根据常模转换成百分等级(PR)后,百分等级是指常模样 本中在他得分低以下的人所占的百分比,也可以指在测验适用的对象总体中比他得分低的人所占的 大概百分比。 若被测者某分量表的百分等级在 80 以上, 则表明他在该种需要上强度和相关的一些个 性特征比较明显, 若百分等级在 95 以上; 则表明他在该种需要上强度和相关的一些个性特征非常明 显。 若被测者某分量表的百分等级在 20 以下, 则表明他在该种需要上强度和相关的一些个性特征十 分微弱。 被测者某些或某种需要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表明他在这些方面的需要越强烈,相关的个性特征 越明显。分量表得分较低,表明被测者在这些方面的需要比较微弱,相关的个性特征不会太明显。 因此,通过比较各种需要分量表的得分高低,可以判断被测者的哪些需要较为强烈,哪些需要比较 微弱,由此可以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概括的了解。 15 种需要的基本含义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 (1)成就需要(Ach) :人在这个因素得分高的人办事的成就感高,因此他们喜欢克服困难, 努力完成任务,达到成功的目的;他们希望成为本行业的权威,乐于做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在有竟 争的情况下,他们总想取得优胜。 (2)顺从需要(Def) :这种需要得分高的人较易受别人暗示,乐于以遵从他人的指示和期望行 事;对别人(特别是领导和尊重的人)的观点较易附和,遵从他们赞扬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领导; 也易遵从世俗的要求。 (3)秩序需要(Ord) :在这个项目上得分高的人办事喜欢具有组织性,在进行工作之前要详 细地计划,使得整个事情井然有序;他们喜欢依据一定的系统或模式做事,定时定量进餐和进行其 他的活动;小心谨慎。 (4)表现需要(Exh):得分高的人办事时,常常想突出自己,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 讲话、做事有时仅仅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成就的重视,想成为注意的中心;他们希望别人迷恋、 崇拜自己。- 12 - (5)自主需要(Aut) :自主得分高的人喜欢随心所欲,不受别人影响;追求独立和自由,自己 的事情自己决定办,避免遵从他人观点;他们不愿隶属于某些人或组织之下,避开责任和任务。 (6)亲和需要(Aff):得分高的人乐于结交朋友,为朋友做事,对朋友忠诚不二,尊重朋友; 遇事乐于与朋友合作,不乐于单独去做,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喜欢与朋友保持密切联系。 (7)省察需要(Int) :这个项目得分高的人平时喜欢分析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是非;较善 于观察别人,了解别人的感受,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经常依据别人的动机来判断、分析和评价 别人;他们的观察力较高,可以预测别人的行动。 (8)求助需要(Suc) :在这一项目得分高的人每当自己陷入困扰之中时,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 的帮助、支持;他们希望别人能够时常地关怀自己,经常从别人那里寻求鼓励;当自己遭遇不幸时 他们希望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同情、安慰。 (9)支配需要(Dom) :得分较高的人想成为所在团体的领导,被人视为领袖;在团体中乐于 指导或领导别人,并且想监督他人行动;力图控制别人,让别人受他的影响,按他的要求去做。 (10)谦卑需要(Aba) :经常为做错事而感到内疚;当别人指责他时,认为个人应忍受痛苦, 而不应伤害他们,认为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遇事不与人争执而常常屈从;在不适应的情况下会沮 丧;在优胜者面前自觉胆怯。 (11)扶助需要(Nur) :这项得分高的人富于同情心,在困难之中帮助不幸的人;易仁慈、同 情待人,宽恕旁人,对别人较为慷慨;对于有伤、病的人,在感情和行动上给予帮助。 (12)变异需要(Chg) :喜欢新的事物,乐于经常从事新而难的工作;喜欢经历新奇与变化, 经常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新的时尚,好赶时髦。 (13)持久需要(End):办事喜欢从头到尾,从不半途而废。能坚持到底;对于既定的任务能 全力以赴,执着地去解决,直到完成全部任务以后才肯罢休,能长时间不分心地工作,不易受周围 的干扰。 (14)异性爱需要(Het) :乐于与异性一同参加各种活动;喜欢与异性接近,并可能想与之恋 爱;阅读有关性方面的书籍,参与有关性问题的讨论。 (15)攻击需要(Agg) :对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好主动出击,公开地批评他人,告诉别人自己的 看法;好开别人的玩笑;当自己与别人不和时,则离去;受辱后处处想要报复;容易因小事而发怒。三、答卷的记分与测验结果剖面图的制作1.测验的各分量表的记分与量表分的转换。 (1)统计每列答案中选 B 的题数,结果分别写在 C01、C02、……C15 后的横线上; (2)统计每行题目(不含实线方框中题目)答案中选 A 的题数,结果写在 R01、R02、……R15 后面的横线上; (3)按照 C01+R01、C02+R02、C03+R03、…、C15+R15 的合计方法,可得各种需要分量 表的原始分; (4)查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EPPS)全国常模表,将各种分量表原始分转换为百分等级。 2.测验答案一致性(稳定性)的记分 比较每列题目中实线方框和虚线方框中的答案,若一致,就在每列题目下方的方框中记“1”分, 若不一致,就记“0”分。然后统计方框中的得分总和,即得答案一致性得分。 将上面的记分结果填入测验结果报告单,根据百分等级绘制剖面图。- 13 - 四、中国 EPPS 测验常模附表:中国 EPPS 测验常模百 分 等 级 原始 原始 成就 顺从 秩序 表现 自主 亲密 省察 求助 支配 谦虚 助人 变化 坚毅 异性 攻击 分数 分数 ach def ord exh aut aff int suc dom aba nur cha end het ag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1 2 2 4 7 13 21 29 39 50 59 69 76 84 90 94 97 98 99 99 1 2 3 5 9 15 23 31 41 51 59 69 77 84 90 94 96 98 99 99 1 2 3 6 9 14 18 27 36 45 55 64 73 79 85 89 94 95 98 99 2 4 7 14 21 28 37 50 62 71 80 87 91 96 98 99 2 3 5 8 13 18 27 39 50 60 70 79 85 91 94 98 99 99 1 2 3 5 9 13 19 29 39 49 60 66 75 82 89 94 95 97 99 1 2 4 8 12 16 23 30 40 51 61 70 80 85 90 93 95 97 98 99 99 1 2 5 7 11 16 23 31 38 47 56 65 74 79 86 89 92 94 97 99 99 1 2 3 5 9 16 23 29 39 47 56 65 71 79 86 91 95 97 99 99 1 2 3 5 10 15 20 25 32 40 48 58 66 73 79 85 90 93 97 99 99 1 1 1 2 4 7 12 17 23 32 41 52 60 68 77 82 89 93 97 98 1 2 3 6 10 15 23 30 38 47 56 63 70 78 83 87 91 94 96 98 1 2 3 5 8 11 16 23 30 38 47 56 63 70 78 83 87 91 94 96 98 99 4 10 18 25 34 40 45 54 61 68 75 80 82 85 90 92 94 95 96 97 98 99 1 3 5 9 13 18 26 34 46 56 65 76 83 89 94 97 9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原始 成就 顺从 秩序 表现 自主 亲密 自省 求助 支配 谦虚 助人 变化 坚毅 性爱 攻击 原始 分数 ach def ord exh aut aff int suc dom aba nur cha end het agg 分数- 14 -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介一、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形成与发展埃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简称 EPQ) ,是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心理系和 精神病研究所的埃森克教授(H. G. Eysenck)编制的。 1952 年,艾森克编制了莫兹利医学问卷,包含 40 个项目,主要调查神经质(N 量表) ;1959 年, 他将问卷发展成莫兹利个性调查表,在 N 量表上加了 E 量表,调查向外倾向性;1964 年,他在 N 量表和 E 量表的基础上又加上了 L 量表(效度量表) ,成为艾森克个性调查表(EPL) 。1975 年,他 又加上了 P 量表,用于调查精神质(精神病症状倾向) ,便成为现在的、由四个分量表组成的艾森 克个性问卷(EPQ) 。 艾森克个性问卷分成人和儿童两种形式,分别调查 16 岁以上成人和 7-15 岁儿童。 1981 年,湖南医学院龚耀先教授组成全国协作组,将其引进作了修订。后来,北京大学的仲庚 教授也对其作了修订。前者修订本有 88 道题目,后者有 85 题。本文介绍的是成年人问卷和常模是 龚耀先教授修订的。二、EPQ 各量表的计分与得分解释EPQ 由四个分量表组成。这些量表是根据他的多维个性理论建立的,每一量表代表一个维度。 受试者答完题后, 测评人员可用计算机 Excel“EPQ 答卷与计分模板”, 先将答卷登录到模板的“答 卷”工作表中,然后点击“因素得分”工作表,查看四个分量表的原始分数,将其手工登记到“EPQ 测 验结果报告单”中,再参照常模的原始分与 T 分转换表(见本简介后面附表 1、2、3、4) ,将各因素 的原始分转换为 T 分。 L 量表(效度量表) ,20 题。L 量表分数高(若大于 50 或 55)表明回答多掩饰,整个答卷不可 靠,测验结果无效。L 量表分数较低表明答卷者回答问题比较真实,测验结果有效。 P 量表(精神病性)23 题 在 P 量表上得分很高(T 分数在 65 分以)的人,个性特点为独身主义倾向较强,性情古怪、孤僻, 不关心人;适应环境不良;可能残忍,不人道,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敌意,即使对亲友 也如此;喜欢一些古怪的不平常的事情,且不顾安危;喜欢寻衅搅扰、恶作剧,富进攻性。如果此 项分特别高的话,有心理变态倾向,应加以注意矫正。 P 分很高的儿童,古怪,孤僻,对同伴和动物缺乏人类感情;缺乏是非感,不考虑安危;无社 会化概念,根本无同情心、罪恶感,不关心人。 P 量表分低(T 分数低于 40)的人心地善良、软弱,富有同情心,遵守社会规范,社会适应性 比较强。 E 量表(内向-外向性) ,21 题。E 分高代表外向,E 分低代表内向。 E 分极高(T 分数在 60 分以上)的人爱交际,朋友多;一般不爱阅读和研究;渴望兴奋的事, 喜冒险;外向,行动容易冲动;喜实际工作;回答问题迅速,但常常是漫不经心;随和,乐观,好 动,喜谈笑,愿动而不愿静,行为比较主动;需要有人同他交流,不愿一个人独立工作。总的来看,- 15 - 情绪失控,不很踏实。 E 分极低(T 分数低于 40 分)的人喜欢安静、内省,离群;喜爱读书而不喜欢接触人,比较保 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挚友);倾向于事前有计划,做事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不喜欢兴奋 的事,生活有规律,严谨;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踏实可靠,以伦理价值观念作标准。 N 量表(情绪稳定性-神经质) ,24 题 N 量表高分代表情绪不稳定,N 分低代表情绪稳定。 N 分特高(T 分数在 60 分以上)的人焦虑、紧张、易激动、易动怒,往往伴随有抑郁,睡眠不好, 可能患有各种心身障碍。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很难短时间内平静下来。由于 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影响个体的正常适应,有时会走上危险道路。在与外向结合时,这种人容易冒火, 激动,进攻。概括地说,是一个紧张的人,好抱偏见,以至因激动而犯错,引起人际关系紧张。 N 分特低(T 分数低于 40 分)的人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弱,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快会平静下 来。通常是平静的,情绪控制力较强,即使生点气也有节制,并且不紧张,显得比较稳重、理智。 P 量表的稳定性不及 E 和 N 量表,艾森克承认这是晚近发展的,所以尚不够成熟。 P、N、E 三个量表分数基本是相互独立的,但也不是说各个性维度(或量表)是孤立的。一个人 在这个维度上可能属于某一位置,例如 E 维度,可能在内向这一端或外向那一端,而同时他可属于 N 维中的情绪过于稳定或极不稳定。对 P 维度来说也如此。人们在各维度上会有各种表现状态,不 同的组合可看作不同的人格类型,因此,用此问卷可划分各种各样的个性类型。 埃森克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可测量的特质构成的。他提出,人格特质可用两个独立的基本维 度描述:E(内向-外向性)和 N(情绪稳定-神经过敏) ,在这两个维度上人们的表现水平都是连续 的。这个两维度结合,至少构成四个象限,将人们的个性划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外向与情绪不稳 结合;外向与情绪稳定结合;内向与情绪稳定结合;内向与情绪不稳结合。这些典型的个性类型是 较少的,大都属于一定类型内的过渡型。心境波动 焦虑的 心境波动 严峻的 冷静庄重 悲观的 保留己见 文静的 内倾 被动的 谨慎的 有思想的 安宁的 克制的 可靠的 温和的 镇静的 粘液质 抑郁质易怒的 不安的 进攻好斗 易激动的 易变的 冲动的 乐观的 胆汁质 外倾 多血质 善交际的 开朗的 健谈的 易受刺激 悠闲的 活泼的 无忧虑的 善领导的 主动的神经过敏情绪稳定艾森克人格结构图(根据艾森克,1967)- 16 - 二、中国成人 EPQ 问卷常模及分数转换表附表 1:P 量表(精神病性)原始分与 T 分转换表T分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23 22-23 21 19-20 18 17 23 22 20-21 男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23 22 20-21 19 18 17 23 22
17 16 女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23 22 21 23 22 20 19 18 17 15-16 14 13 12 11 9-10 8 7 6 5 3-4 2 1 23 22 21 19-20 18 16-17 15 14 12-13 11 9-10 8 6-7 5 3-4 2 1
17 15-16 14 13 12 11 9-10 8 7 6 4-5 3 2 1 T分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19-20 20-21 22-23 18 17 19 18 21 19-2020-21 14-15 19 17-18 15-16 14 12-13 10-11 9 7-8 5-6 4 2-3 1 13 12 11 10 9 7-8 6 5 4 3 2 118-19 15-16 17 15-16 14 1315-16 16-17 17-18 14 15 1621-22 15-16 19-20 1412-13 13-14 14-15 11 10 8-9 7 6 4-5 3 2 1 12 10-11 9 7-8 6 4-5 3 1-2 12-13 11 9-10 7-8 6 4-5 2-3 117-18 12-13 13-14 11-12 14-16 12-13 10-11 8-9 6-7 3-5 1-2 11 10 8-9 7 5-6 4 2-3 1 12 10-11 8-9 7 5-6 3-4 2 1 10 9 8 6-7 5 4 3 1-2附表 2:E 量表(内-外向)原始分与 T 分转换表T分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1 21 21 男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21 19-20 21 21 21 20-21 21 21 60女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T分 85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19-20 20-21 17-18 20-21 19-20 19-20 19-20 18-19 19-20 19-2019-20 18-20 17-18 18-19 15-16 18-19 17-18 17-18 17-18 16-17 17-18 17-18 17-18 16-17 15-16 16-17 13-14 16-17 15-16 14-16 15-16 14-15 15-16 15-16 15-16 14-15 13-14 13-15 11-12 13-15 13-14 12-13 12-14 12-13 12-14 13-14 13-14 12-13 11-12 11-12 11-12 10-11 9-10 7-8 5-6 3-4 1-2 7-9 5-6 3-4 1-2 9-10 7-8 5-6 3-4 1-2 9-10 6-8 4-5 1-3 10 8-9 6-7 4-5 2-3 1 11-12 11-12 10-11 10-11 10-11 10-11 10-12 9-10 6-8 4-5 1-3 9-10 7-8 5-6 3-4 1-2 8-9 5-7 3-4 1-2 8-9 6-7 3-5 1-2 7-9 5-6 3-4 1-2 8-9 6-7 4-5 2-3 1 8-9 6-7 4-5 2-3 1- 17 - 附表 3:N 量表(神经质、情绪性)原始分与 T 分转换表T分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男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23-24 24 -24 23-24 女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T分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23-24 21-22 22-24 22-23 23-24 19-21 23-24 23-24 23-2420-22 19-20 20-21 19-21 20-22 17-18 21-22 21-22 21-22 22-24 20-22 20-22 18-19 17-18 18-19 16-18 18-19 15-16 18-20 19-20 18-20 19-21 18-19 18-19 16-17 15-16 15-17 14-15 15-17 12-14 16-17 16-18 16-17 17-18 15-17 15-17 13-15 13-14 13-14 11-13 12-14 10-11 14-15 14-15 13-15 14-16 12-14 13-14 11-12 11-12 11-12 9-10 6-8 4-5 2-3 1 9-10 7-8 5-6 3-4 1-2 9-10 6-8 4-5 2-3 1 9-10 6-8 4-5 1-3 10-11 7-9 4-6 2-3 1 8-9 6-7 3-5 1-2 11-13 12-13 11-12 11-13 10-11 10-12 9-10 6-8 4-5 2-3 1 10-11 8-9 5-7 3-4 1-2 8-10 6-7 3-5 1-2 8-10 5-7 2-4 1 7-9 5-6 2-4 1 8-9 5-7 3-4 1-2附表 4:L 量表(效度)原始分与 T 分转换表T分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男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20-21 21
女性:各年龄组原始分 16-19 20-29 30-39 40-49 50-59 20 22 60T分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19-20 18-19 19-20 20-21 20-21 17-18 17 17-18 18-19 18-19 1718-19 20-21 16-17 18-19 19-20 19-20 19-20 18 17-18 19-2015-16 15-16 15-16 16-1717-18 14-15 16-17 17-18 16 1513-14 13-14 13-14 14-15 15-16 11-12 11-12 11-12 9-10 7-8 5-6 2-4 1 10 8-9 6-7 4-5 2-3 1 9-10 8 6-7 4-5 2-3 1 13 13-1412-13 14-15 15-16 16-17 15-16 17-18 10-11 12-13 13-14 14-15 13-14 15-16 8-9 6-7 4-5 2-3 1 11 9-10 7-8 5-6 3-4 2 1 11-12 10 8-9 6-7 4-5 2-3 1 13 11-12 10 8-9 6-7 5 3-4 2 1 11-12 13-14 9-10 7-8 5―6 3-4 1-2 11-12 10 8-9 6-7 4-5 2-3 111-12 11-12 13-14 9-10 7-8 6 4-5 2-3 1 9-10 7-8 5-6 4 2-3 1 12 11 9-10 8 7 5-6 4 2-3 1- 18 - 儿童少年 14 种人格因素问卷(CPQ)简介儿童 14 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 CPQ)是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波特(R. Porter)博士同伊利 偌斯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的卡特尔(R. B. Cattel)教授一起编制的。它能在 40 分钟左右的时 间里测量出 14 种主要的人格特征,适用于 8-14 岁中小学生。 CPQ 的编制方法与理论构想、施测程序和方式以及绝大多数人格因素的含义与 16PF 相似。14 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极小。儿童十四种(主要)人格因素 A 乐群性 H 敢为性 B 聪慧性 I 敏感性 C 稳定性 J 充沛性 D 兴奋性 N 世故性 E 恃强性 O 忧虑性 F 轻松性 Q3 自律性 G 有恒性 Q4 紧张性各种因素分数高低的意义及重要性,有赖于其它各因素分数的高低,或全体因素的组合方式。 例如,因素 O 低者情绪不稳定,在其整个人格中所产生的作用,可能受因素 A(孤独或乐群) 、因 素 E(谦虚或好强) 、因素 F(严肃或轻松) 、因素 Q3(矛盾或自律)以及因素 Q4(宁静或紧张) 的影响。 所以,在评价各个因素分数高低时,应参考被试其它方面的行为和生活状况,不应仅仅根据测 验的结果武断地评价被试的人格,要看到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及其组合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做 出全面的评价。 还应看到,儿童的成长过程,学习条件,动机、目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会随时随地改变着 他们的人格特点,不要以一次测验就断定其终生的人格特点。在解释一个人的人格因素时,还要注 意从积极方面去解释,肯定优点,指出不足,鼓励改进,使其人格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解释儿童的人格特征时,主要看标准分在 3 分以下和 8 分以上的因素,标准分在 4-7 之间的 因素可以不作解释。因为各因素得分分布是接近常态分布的,多数得分是落在平均数左右。本量表 的标准分的平均分数为 5.5,标准差为 2,得分落在平均分数± 0.5 标准差之内者,即 4.5―6.5 分(剖 面图中两条竖线之内)者,约 38.2%在此限度之内的人格因素,与一般人比较大体相同,他们并不 表现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人格特征,只有得分在 3 以下和 8 以上的因素,才是其在人格因素上有 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的表现,即该被测者人格特征的表现。因此,根据剖面图中得分为 3 分以下和 8 分以上的因素,参照分数高低特征的描述,就可以对被测者的人格特征作出解释。 A 乐群性 标准分≤3 的特征(以下统称低) :冷漠、孤独、严谨。喜欢自己学习和工作,自我要求的标准 常常较高,响应号召不大积极。 标准分≥8 的特征(以下统称高) :热情、好交往。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响应号召比较积极。 B 聪慧性 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倾向于具体思维,学习能力较差。 高:聪明、思维敏捷、正确、抽象思维能力较强。 C 稳定性 低: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遇到挫折容易失去心理控制。 高:情绪稳定,面对现实,社会意识相对成熟,能沉着地应付现实问题。- 19 - D 兴奋性 低:情绪安定、安静、不好动。偏于墨守成规。 高:易动感情。有点惹人恼火的事情就会引起苦恼。对各种类型刺激都反应强烈。 E 恃强性 低:温和、顺从。易迎合别人。有时有“事事不如人”的感觉。 高:独立、自信、好强、固执、富有攻击性。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还未形成在社会活动中 正确控制自己和支配自己的能力,因而此项得分很高的儿童,常常伴随有时常行为的出现,但如果 对这种潜在的过分自信给予正确引导,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成长为适应能力强的人。 F 轻松性 低:严肃谨慎,冷静寡言,行为拘谨,有时有自卑感。得分过低的儿童,多数出自家庭生活不 圆满,慈爱被剥夺。 高:轻松、活泼,随遇而安。通常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感情。但是有时 也可能过分冲动,以致行为变幻莫测。 O 忧虑性 低:安详、沉着,有信心。有时对人缺乏同情心,易引起他的反感。 高:忧虑不安,烦恼自扰,急燥易怒,抑郁压抑。 Q3 自律性 低:任性,矛盾冲突,不能克制自己,遇事往往不顾大体。不拘礼俗和规章。易一时冲动行事, 而又并非故意。 高:自我控制能力强,在交往中能细心观察别人特点,并按自己的想象。合理支配自己的行为 和情感。 Q4 紧张性 低:镇静安宁,无拘无束,内心平衡。有时缺乏进取心。 高:紧张焦虑,心神不定,经常有未完成职责的“欠债”感,对人对事缺乏信心。 心理健康:Y1=C+F+(11-O)+(11-Q4)=_____。 心理健康因素得分介于 4-40 之间,均值为 22 分。低于 12 分者仅占常模分布的 10%,情绪不稳 定的程度颇为为显著。 成长能力:Y4=B+G+Q3+(11-F)=_____。 总分介于 4-40 分之间,均值为 22 分。不足 17 分者仅占 10%左右,人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 性很小。27 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CPQ 的计分:可采用计算机 Excel“CPQ 答卷与计分模板”,先将答卷登录到模板的“答卷”工作 表中,然后点击“因素得分”工作表,查看各因素的原始分数,将其手工登记到“CPQ 剖面图”中,再 参照常模的原始分与标准分的转换表 (见下面两页) , 将各因素的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 绘制剖面图。- 20 - 中国儿童少年十四种人格因素测验(CPQ)常摸表一:8-11 岁儿童(男)十四种人格因素常摸(N=649)因 素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稳定性 D 兴奋性 E 恃强性 F 轻松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J 充沛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1 0-2 0-1 0-2 0-1 0 0-2 0-1 0-2 0-1 0 0 0-2 2 3 3 0 1 3 2 3 1 1 3-4 3 4 2 4 1 2 2 4 3 4 2 2 5-6 0 4 5 3 5 2 3 3 5 4 5 3 3 2 7 1 5 6 4 6 3 4 4 6 5-6 6 4 4 3 8 2 6 7 5 7-8 4 5 5 7 7 5 5 4 9 3 7 8 6 9 5 6 6 8 8 7 6 6 5 10 4 8 9 7 10 6 7 7 9 9 8 7 7 6 5 9 10 8 7 8 8 10 10 9 8 8 7 6-7 10 9-10 8-10 9-10 9-10 10 9-10 9-10 8-10 8-10 平均分 标准差 6.76 4.73 6.82 3.29 4.91 4.39 7.08 6.01 6.22 4.95 4.28 3.81 8.22 2.43 1.62 1.54 1.94 1.85 1.64 1.56 1.70 1.77 1.49 1.67 1.56 1.69 1.81 1.52表二:8-11 岁儿童(女)十四种人格因素常摸(N=632)因素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稳定性 D 兴奋性 E 恃强性 F 轻松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J 充沛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1 0-2 0-1 0-1 0-1 0-1 0-1 0-2 0-1 0-1 0-1 0-1 2 3 2-3 0 2 2 2-3 3 2 0 2 0 3 4 2 4 1 3 3 4 4 3 2 2 1 3-4 0 4 5 3 5 2 4 4 5 5 4 3 3 2 5-6 1 5 6 4 6 3 5 5 6 6 5 4 4 3 7 2 6 7 5 7 4 6 6 7 7 6 5 5 4 8 3 7 8 6 8 5 7 7 8 8 6 6 5 9 4-5 8 7 9 6-7 8 8 9 7 7 7 6 10 6 9 9 8 10 8 9 9 10 9 8 8 8 7-8 7-8 10 10 9-10 9-10 10 10 10 9-10 9-10 9-10 9-10 9-10 平均分 标准差 6.36 4.83 6.68 3.79 5.46 5.85 6.42 6.15 5.17 4.86 4.54 3.67 7.45 3.05 1.63 1.59 2.00 1.99 1.66 1.57 1.82 1.74 1.51 1.54 1.65 1.74 2.33 1.93- 21 - 表三:12-14 岁少年(男)十四种人格因素常摸(N=520)因 素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稳定性 D 兴奋性 E 恃强性 F 轻松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J 充沛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1 0-2 0-1 0-2 0 0-1 1 0-2 0-1 0-2 0-1 0-1 0-2 2 3 2 3 1 2 3 2 3 2 2 0 3 3 4 3 4 2 3 2 4 3 3 3 1 4-5 0 4 5 4 5 3 4 3 5 4 4 4 4 2 6 1 5 6 5 6 4 5 4 6 5-6 5 5 5 3 7 2 6 7 6 7 5 6 5 7 7 6 6 4 8 3 7 8 7 8 6 7 6 8 8 7 7 6 5 9 4 8 9 8 9 7 8 7 9 9 8 8 7 6-7 10 5-6 9 10 9 8 9 8 10 10 9 9 8 8 7 10 10 10 9-10 10 9-10 10 10 9-10 9-10 8-10 平均分 6.49 5.49 6.84 4.23 5.68 4.84 6.61 6.03 5.99 5.37 5.26 3.80 7.36 2.95 标准差 1.65 1.47 1.96 1.92 1.76 1.81 1.81 1.89 1.41 1.54 1.42 1.90 2.01 1.80表四:12-14 岁少年(女)十四种人格因素常摸(N=501)因 素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稳定性 D 兴奋性 E 恃强性 F 轻松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J 充沛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1 0-2 0-1 0-1 0 0-2 0-2 0-1 0-1 0-1 0-1 0-1 0-1 2 3 2 2-3 1 3 3 2 2 2 2 0 2-3 0 3 4 3 4 2 4 3 3 2 3 3 1 4 1 4 5 4 5 3 4 5 4-5 4 3 4 2 5 2 5 6 5 6 4 5 6 6 5 4 4 5 3 6-7 3 6 7 6 7 6-7 7 6 5 5-6 6 4 8 4 7 8 7 8 5-6 8 7 8 7 6 7 7 5 9 5 8 9 8 9 7 9 8 9 8 7 8 8 6 10 6 9 10 9 10 8 10 9 10 9 8 9 9 7 7-8 10 10 9-10 10 10 9-10 10 10 8-10 9-10 平均分 6.31 5.55 6.90 4.18 6.00 6.18 6.11 5.94 4.70 5.01 5.43 3.59 6.94 3.44 标准差 1.68 1.73 1.99 1.81 1.71 1.63 1.82 1.85 1.48 1.47 1.47 1.69 2.14 1.91- 22 - 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简介F? E? 威廉斯是一位著名的创造力教学研究专家,承袭了吉尔福特的理论,并有所发挥。他认为 在教学的情境中,认知的和情意的行为对启发创造潜能有重大的关系,于是,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 的智力结构模式并加以修饰,设计出认知情意互动教学模式。 该模式采取形态综合法,包括了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课程(教材内容) :包括语文、数学、社 会、自然科学、音乐、艺术;第二维度是教师行为(教学策略) :包括 18 种教学策略;第三维度是 创造行为结果,即创造教学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此目标包括知、情两方面。其中认知行为是流畅 性、变通性、独创性及精致性;情意行为是好奇心、想象力、冒险性和挑战性。 威廉斯为配合其知情互动教学模式的进行,并有效评价学生行为的进步,乃着手设计一套评价 工具,以评价学生的创造力,此工具即威廉斯创造力测验表。 威廉斯创造力测验是一套测验组合,包括发散性思维测验、发散性情意测验及威廉斯量表三个 测验表。其中前两个测验是专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团体测验。 发散性思维测验包括 12 道题,都是未完成的图,要求受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目的是测量 左半脑言语能力和右半脑非言语视知觉能力。其分数代表吉尔福特智慧结构中发散思维的因素,主 要是测量应试者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及精致性四种能力的程度。这四种能力的意义分别为: 1、流畅性思维包括: (1)量的扩充; (2)思路的流利; (3)反应数目的多寡。 2、变通性思维包括: (1)提出各种不同意见; (2)变换类别能力; (3)富有迂回变化的思路。 3、独创性思维包括: (1)非寻常的反应; (2)提出聪明的主意; (3)产生不同凡响的结果。 4、精致性思维包括: (1)能够修饰观念; (2)扩展简单的主意或反应,使其更趋完善; (3)引 申事物或看法。 发散性情意测验,又称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共 50 道题,答案为三选一,由受试者自陈观念 倾向。这种情意测验可得到四种因素的分数和总分,用以说明左半球语文分析与右半球情绪处理的 交互作用。其四种分数主要评价受试者在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等四项行为特质上的程 度。这四种特质的意义是: 1、好奇性包括: (1)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2)主意多; (3)乐于接触暧昧迷离的情境; (4) 肯深入思索事物的奥妙; (5)能把握特殊的现象,观察结果。 2、想象力包括: (1)视觉化和建立心像; (2)幻想尚未发生过的事情; (3)直觉地推测; (4) 能够超越感官及现实的界限。 3、挑战性包括: (1)寻找各种可能性; (2)了解事情的可能及与现实间的差距; (3)能够从杂 乱中理出秩序; (4)愿意探究复杂的问题或主意。 4、 冒险性包括: (1) 勇于面对失败或批评; ( 2) 敢于猜测; (3) 在杂乱的情境下完成任务; (4) 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威廉斯量表为观察受试者在创造行为方面 8 种因素的检核表,8 种因素的每个因素后列有 6 项 特征,供教师和家长依条对儿童进行评定。全量表共 52 道题。其中前 48 题为三选一的问句,另 4 题则为开放式的题目,是供教师或家长对儿童观察后的自我报告。测验结果可代表被观察的儿童在 每一创造力因素中所发展的程度,以及家长或教师对富有创造力儿童的态度。- 23 - 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的评分方法与注意事项本量表为台湾王木荣所修订,共 50 题,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四项;测验后可 得四种分数,加上总分,可得五项分数。 冒险性:1、5、21、24、25、28、29、35、36、43、44 等 11 道题。其中 29、35 为反面题目, 得分顺序分别为:正面题目,完全符合 3 分,部分符合 2 分,完全不合 1 分;反面题目:完全符合 1 分,部分符合 2 分,完全不合 3 分。 好奇性:包括 2、8、11、12、19、27、33、34、37、38、39、47、48、49 等 14 道题。其中 12、 48 为反面题目,其余为正面题目。计分方法如同冒险性部分。 想象力:包含 6、13、14、16、20、22、23、30、31、32、40、45、46 等 13 道题。其中 45 题 为反面题目,其余为正面题目。计分方法如同冒险性部分。 挑战性:包含 3、4、7、9、10、15、17、18、26、41、42、50 等 12 道题,其中 4、9、17 为反 面题目,其余为正面题目。计分方法同前述。 计分方法:可采用计算机 Excel“创造倾向测验计分模板”,先将答卷登录到模板的“答卷”工作表 中,然后点击“因子得分”工作表,查看各因素的原始分数,再参照常模的原始分与量表分的转换表 (见下面两页) 。 儿童在各项上的得分高低则说明被试在各项特质上水平的高低。测验结果可代表被测试的儿童 在每一创造力因素中所发展的程度。 测验的总分可作为考查学生创造性倾向的一般性依据。但在作具体解释时根据慎重。此测验一 般只作为教师进行科研或掌握学生情况之用。一般不得将此测验结果公布或向学生解释。 131 名初中学生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两次测验的信度(王明宾,2001 年)冒险性 初中入学 α 一致性系数 分半信度系数 α 一致性系数 分半信度系数 0.31 0.39 0.45 0.47 好奇性 0.66 0.73 0.65 0.69 想象力 0.56 0.66 0.64 0.70 挑战性 0.44 0.27 0.57 0.56 全量表 0.80 0.84 0.84 0.85初中开学表 1:威廉斯创造倾向测验原始总分与量表分转换表原始总分 150 149 148 147 146 145 144 143 142 141 140 139 138 137 量表分 100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90 89 88 87 原始总分 136 135 134 133 132 131 130 129 127-128 125-126 123-124 121-122 119-120 117-118 量表分 86 85 84 83 82 81 80 79 78 77 76 75 74 73 原始总分 115-116 113-114 111-112 109-110 107-108 105-106 103-104 101-102 99-100 97-98 95-96 92-95 91 90 量表分 72 71 70 69 68 67 66 65 64 63 62 61 60 59 原始总分 89 87-88 86 84 83 82 81 80 79 78 76 75 74 73 量表分 58 57 56 55 54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原始总分 72 71 70 69 68 67 66 65 ≤64 量表分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24 - 表 2:威廉斯创造倾向测验的分测验原始分与量表分转换表原始分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0 98 95 90 86 82 78 75 69 66 63 60 57 54 51 48 45 42 38 35 33 冒险性 好奇性 100 99 99 98 96 94 92 90 87 84 82 79 76 73 70 67 64 61 57 54 51 49 46 43 40 38 36 34 32 30 28 100 98 95 90 84 82 79 76 73 70 67 64 61 57 54 51 49 46 43 40 38 35 32 31 30 28 26 100 99 98 96 92 90 88 86 84 82 80 78 75 69 66 63 60 57 54 51 48 45 42 39 36 想象力 挑战性 原始分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25 -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简介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PHCSS) 是美国心理学家 Piers 及 Harris 于 1969 年编制、1974 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可用于临床问题儿童的 自我评价及科研, 也可作为筛查工具用于调查, 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 信度与效度较好。 2001 年由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苏林雁教授联合国内 20 多家单位, 将此量表进行了标准化并制定了全 国常模,现已被用于儿童青少年行为、情绪的研究。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 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 要保证。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 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异。一、量表结构与计分PHCSS 含 80 项是否选择型测题,适用于 8-16 岁儿童。分为 6 个分量表,即:行为、智力与学 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并计算总分。 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儿童根据问卷自己在答卷上填写。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主试可以将被试的答卷录入 EXCEL 文件“PHCSS 计分模板”, 用 1 作为“是”的代码, 用 2 作为“否” 的代码,EXCEL“自我意识量表计分模板”会自动计算出各分量表及总分的分数。 本量表为正性记分,凡得分高者表明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如:“行为”得分高,表 明该儿童行为较适当,“焦虑”得分高,表明该儿童情绪好,不焦虑,总分得分高则表明该儿童自我 意识水平较高。 各项目标准答案如下,符合下面答案的每题记 1 分: 1.否 2.是 3.否 4.否 5.是 6.否 7.否 8.否 9.是 10.否 11.否 12.是 13.否 14.否 15.是 16.是 17.是 18.否 19.是 20.否 21.是 22.否 23.是 24.是 25.否 26.否 27.是 28.否 29.是 30.是 31.否 32.否 33.是 34.否 35.是 36.是 37.否 38.否 39.是 40.否 41.是 42.是 43.否 44.是 45.否 46.否 47.否 48.否 49.是 50.否 51.是 52.是 53.否 54.是 55.是 56.否 57.是 58.否 59.否 60.是 61.否 62.否 63.是 64.否 65.否 66.否 67.是 68.否 69.是 70.是 71.否 72.是 73.是 74.否 75.否 76.是 77.否 78.否 79.否 80.是各分量表的项目: 行为:12、13、14、21、22、25、34、35、38、45、48、56、59、62、78、80 智力与学校情况:5、7、9、12、16、17、21、26、27、30、31、33、42、49、53、66、70 躯体外貌与属性:5、8、15、29、33、41、49、54、57、60、63、69、73 焦虑:4、6、7、8、10、20、28、37、39、40、43、50、74、79 合群:1、3、6、11、40、46、49、51、58、65、69、77 幸福与满足:2、8、36、39、43、50、52、60、67、80- 26 - 二、划界分的制定按原量表规定,PHCSS 总分在第 30 百分位-第 70 百分位之间为正常范围;得分低于第 30 百分 位(相当于粗分 51)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提示该儿童可能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 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倾向;得分高于第 70 百分位(相当于粗分 63)为自我意识水平过高, 提示该儿童可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求全,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不足(具体尚需结合临床来综合评 价)。 但是,在我国由于用>第 70 百分位数作划界分上界时灵敏度仅有 6%,因此,暂时不推荐用第 70 百分位作为自我意识水平过高的划界分。 各年龄组各分量表第 30 百分位数划界分及满分值,如下面表 1 所示,被试分数低于第 30 百分 位数划界分的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 表 1 PHCSS 各年龄组划界分年龄 行为 智力与学校 躯体外貌 焦虑 合群 幸福与满足 总分 8-12 岁(男) N=503 11-16 9-17 6-13 8-14 7-12 7-10 49-80 13-16 岁(男) N=343 11-16 9-17 7-13 8-14 8-12 7-10 51-80 8-12 岁(女) N=506 12-16 9-17 6-13 8-14 8-12 7-10 52-80 13-16 岁(女) N=346 12-16 9-17 6-13 8-14 9-12 7-10 53-80三、信度1.重测信度:在长沙、辽宁抽取 31 例于间隔半个月、47 例于间隔三个月后进行重测,以评定 量表的稳定性。结果见表 4。 表 4:重测信度(r)行为 间隔半个月 间隔 3 个月 0.930 0.649 智力与学校 躯体外貌 0.809 0.432 0.597 0.649 焦虑 0.885 0.623 合群 0.926 0.478 幸福与满足 0.719 0.456 总分 0.936 0.6952.分半信度:r=0.8176; 3.因子内部一致性:克龙巴赫 α 系数反映因子内部的一致性,经检,α=0.858; 4. 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 77 个项目与总分r=0.078-0.467(P<0.01), 第 18 项r=0.059(P<0.05), 有 3 个项目与总分不相关(r=0.022-0.031,P>0.05)。四、效度1.对问题儿童的鉴别作用:将常模(简称第一组)与行为障碍(儿童多动症、品行障碍)99 例(简称 第二组)及情绪障碍(过度焦虑障碍、学校恐怖、单纯恐怖、强迫症、抑郁症)37 例(简称第三组)的各 分量表及总分作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5。第一组各分量表及总分均高于第二、三组,第二组行为分 量表得分低于第三组,第三组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得分低于第二组。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 貌及总分第二、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27 - 表 5:常模样本与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组的 PHCSS 得分比较(M± SD)行为 智力与学校 躯体外貌 焦虑 合群 幸福与满足 总分 第一组(N=± 2.55 10.89± 3.18 7.98± 2.85 9.31± 2.54 8.79± 1.93 7.60± 1.62 56.44± 9.82 第二组(N=99) 9.01± 3.30 8.37± 3.05 6.66± 2.84 8.06± 3.36 7.35± 2.70 6.64± 2.33 46.10± 11.97 第三组(N=37) 10.40± 3.17 8.81± 3.90 6.22± 3.46 6.35± 3.13 6.46± 2.78 5.62± 1.98 42.67± 15.27 F值 87.477 35.751 16.095 33.063 47.034 39.150 78.721 组间比较 1>3>2 1>2,3 1>2,3 1>2>3 1>2>3 1>2>3 1>2,32.平行效度:取常模和异常儿童 1720 例的 PHCSS 与 PSQ 进行 Person 相关分析,发现 PHCSS 与 PSQ 各分量表及总分成负相关(r=0.051-0.378,P<0.01-0.001),其中“行为”分量表与 PSQ的品 行问题、 学习问题、 焦虑、 多动指数, “总分”与 PSQ 学习问题、 多动指数、 总分的相关系数大于 0.3。 639 例 PHCSS 与 TRS 的相关分析发现 PHCSS 与 TRS 的各分量表及总分成负相关(r=0.090-0.353, P<0.01-0.001),其中“行为”分量表与 TRS 的多动、注意缺陷-被动、多动指数及总分的相关系数大 于 0.3,仅“躯体外貌”与 TRS 无相关关系。 3.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取 187 例长沙市小学期末语文与数学考试总成绩与 PHCSS 作相关 分析,发现学习成绩与行为(r=0.625)、焦虑(r=0.584)及总分(r=0.598)显著相关(P<0.01),与智力 与学校情况相关(r=0.172,P<0.05),而与躯体外貌、合群及总分无相关关系。 4.对异常儿童的区分能力:以 ICD-10 诊断标准作效标,检验 PHCSS 总分第 30 百分位作划界 分时对异常儿童的诊断,灵敏度为 70%,特异度 72%,诊断一致性 0.63。以行为分量表第 30 百分 位作划界分时对行为障碍组的诊断,灵敏度为 77%,特异度 79%,诊断一致性 0.66。以焦虑分量表 第 30 百分位作划界分时对情绪障碍组的诊断,灵敏度为 64%,特异度 76%,诊断一致性 0.61。- 28 - 霍兰德职业兴趣自测(SDS)简介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咨询经验及其职业类型理论编制的测评工具。王明宾SDS(Self-Directed Search)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 Holland)根据他本人大量的职业一、霍兰德的职业类别及其个性特点理论霍兰德认为,个人职业兴趣特性与职业之间应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根据兴趣的不同,人格 可分为研究型(I) 、艺术型(A) 、社会型(S) 、企业型(E) 、传统型(C) 、现实型(R)六个维度,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1956 年,霍兰德对所测六个维度的相关矩阵进行分 析时,发现 I-A-S-E-C-R 之间相邻维度相关最高(如下图所示) ,对角的两个维度相关最低。霍氏职业维度六边型模型1.现实型(实际型,realistic)。 基本的人格倾向是稳重、有毅力、诚实、羞怯、服从,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操作技能 的工作,但缺乏社交能力,较适合做一些需要技术、力量和协调性的工作,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 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等)和技术性职业(如摄影师、机械装 配工等) 。 2.研究型(探索型,investigative)。 具有好奇心强、探究性强、爱思考、独立性强、聪明、理性、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抽 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较适合做一些需要理解、 思考、研究性的工作,如工程师、气象学者、天文学者、动物学者、药剂师、化学家、科学报刊编 辑、地质学者、植物学者、物理学家、数学家、科研人员等。 3.艺术型(artistic)。 具有想象、情绪化、冲动、直觉、理想化、喜欢自由、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不善于 事务工作。较适合于艺术和创造性的工作,包括艺术方面的、文学方面的,如作家、演员、记者、 诗人、作曲家、编剧、画家、音乐家、装饰专家等。 4.社会型(societal)。 具有合作、友善、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 教导别人的能力,较适合做帮助他人的社会性工作。如社会科学学者、导游、社会工作者、咨询人 员、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学校领导、护士、教师等。 5.事业型(进取型、企业型,enterprising)。 具有冒险、有雄心、独断、乐观、自信、支配欲望强、精力充沛等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 企业性质的职业,较适合需要权力或能影响他人的工作,如政府官员、经理、厂长、推销员、公关 人员、企业策划人员、广告人员、零售商、采购员、律师等。- 29 - 6.事务型(传统型,clerical)。 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适合从事常 规的、有序的、操作性的工作。如会计、出纳、秘书、文字处理人员、办公室人员、速记员、计算 机录入员、税务员等。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就是根据他的这种理论编制而成的,主要用于测定受试者在这些方面的相 对较弱,还是相对较强。二、霍兰德职业兴趣自测问卷的结构问卷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你所感兴趣的活动。对分归于六类的 66 种活动,用选择“是”“否”的方式回答“你喜 欢从事下列活动吗?”的问题。 第二部分:你所擅长或胜任的活动。对分归于六类的 66 种活动,选出你能做或大概能做的事, 以在“是”栏里打√表示,否则在“否”栏里打√。 第三部分:你所喜欢的职业。对分归于六类的 84 种职业选出有兴趣的职业。 第四部分:你的能力类型简评。评定自己在 12 个方面的职业能力的大致水平。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的计分方法为便于计分分,答卷最好采用本简介后面的答题卡格式。 第 1-216 题,选“是”记 1 分,选“否”记 0 分。第 217-228 题,选“A”记 1 分;选“B”记 3 分;选“C” 记 5 分;选“D”记 7 分。 第 1-11、67-77、133-146、217、223 题得分总和,为“现实型”(f1)的原始总分。 第 12-22、78-88、147-160、218、224 题得分总和,为“研究型”(f2)的原始总分。 第 23-33、89-99、161-174、219、225 题得分总和,为“艺术型”(f3)的原始总分。 第 34-44、100-110、175-188、220、226 题得分总和,为“社会型”(f4)的原始总分。 第 45-55、111-121、189-202、221、227 题得分总和,为“事业型”(f5)的原始总分。 第 56-66、122-132、203-216、222、228 题得分总和,为“事务型”(f6)的原始总分。 将各分量表的原始分乘以 2,可得各分量表的量表分。 若被试某职业类型的量表分在 80 分以上,可认为被试对该职业类型的兴趣比较明显。 若被试某职业类型的量表分在 30 分以下,可认为被试对该职业类型的兴趣水平较低。 也可以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Excel 文件直接进行测验。- 30 - 霍兰德职业兴趣自测答题卡(手工计分版)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姓名: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 性别:□1.男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 □2.女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 □ □ ( ( 年龄: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是 □ □ □ □ □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217 223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218 224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219 225 量表分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220 226 F4原始分 量表分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21 227 F5原始分 量表分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22 228 F6原始分 量表分F1原始分 量表分F2原始分 量表分F3原始分- 31 -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简介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 MMPI)是 Hathaway 和 Mckinley 等于 40 年代初期编制的。该量表自问世以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心理测验 年鉴(第 9 版)》 (1985 年)列出的最常用的五十种测验中,MMPI 排名第一。MMPI 是根据实证标准 法编制而成,最初的目的是想编制一套对精神病有鉴别作用的辅助调查工具,用于区分心理正常和 不正常的人,适用于 16 岁以上但至少有 6 年以上文化的成年人。1989 年 Butcher 和 Dahlstrom 等人 完成了 MMPI 的修订工作,称 MMPI-2。新版 MMPI 提供了成人和青少年两组常模,可用于 13 岁 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现在两个版本同时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 国内宋维真和张瑶等人 1980 年首次报道了在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用此测验的测查结果,
年宋维真主特修订,并已制订出全国常模(见附表 2) 。 一、MMPI 的主要内容 原版 MMPI 共 566 题, 其中 1~399 题是与临床量表有关的题目, 还包括有 16 对重复题。 400~ 566 题与另外一些研究量表有关。题目内容范围很广,包括身体各方面的情况、精神状态、家庭、 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的态度,只为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一般采用前 399 题。MMPI 包含的问题是把各组精神病的特征反应选集在一起,与不同类型的正常人群对照。 MMPI-2 保留了原 MMPI 的 550 个项目,并对其中 85 条作了改写,也增加了一些新的项目,共 567 题。MMPI 可有多种操作形式,如用卡片、问卷、磁带或人机对话式等,既可个别测量,也可 团体测量,一般均采用个别问卷式。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均是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各 项目下选答“是”或“否” 。 MMPI 常用的有 14 个量表,4 个效度量表和 10 个临床量表。 (一)四个效度量表 1.疑问量表(?或 Q) :表示漏答、无法作答、 “是” “否”均作回答的题目数。一般限制在 10 个以内。如多于 10 个题以上,要求受试者重新审查答案、补答。高分反映受试者有回避问题、不合 作和过分防御的倾向,测验结果不可靠。超过 30 题则答卷无效。 2.掩饰(说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