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妄想里才最可悲物质世界里的人可悲吗

《大护法》里的世界观,你看懂了吗?
《大护法》里的世界观,你看懂了吗?
——献给已成年,但永远拥有一颗童心的你。愿你走过半生,依旧是个大孩子。
首先谈下整体感受。每个人、每件事、每本书、每部电影的相遇,都是一种缘分。好像是在冥冥之中,指引你到达这里。这部电影看得我非常的激动,也非常的投入,我只看了一遍,几乎记得所有的细节。里面几乎有我所想的一切,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共鸣。
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给分时要有所保留,或许是期待、观望,或许是执着于完整的故事情节。无论这部电影是否有三部曲,仅这一部来说,我都愿意给5分。我也有疑惑,比如罗丹的恐惧到底是什么,他跟那个美女的关系等等。可是非要追问每个故事情节,反而是我们的执迷。我觉得一部电影,是否能带给我们内心的触动,要比情节是否完整、圆滑,或者技巧是否娴熟,重要的多。
1.这究竟是个怎样的世界?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这部电影有几幕都定格在一个场面,背景是一个像太阳似的圆洞,像个旋涡一样,明亮刺眼,我觉得那个就是接近真实的出口。而且影片中,有很多的洞穴,很多还标了排号,虽然不知道数字代表的意思,但我觉得导演要表现的是否就是身处洞穴中的我们。影片中的台词也很多次提到,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人们活在恐惧的幻相之中。而且也提到了虫洞等词语。
从科学角度来将我们现在的物质世界往下划分,会惊异的发现,我们竟然都是由能量组成,物质其实并不存在,我们身边的一切是由于震动的波形成的相。量子物理学、波粒二象性、平行世界、暗物质等等,一系列的理论让我开始质疑,我们现在所见的世界,是否真的只是外面真实的世界所投射的投影,我们只是将这个影子、将这个幻觉信以为真。
我们太相信这个世界了,但是你有想过吗?这个世界会不会只是高维世界的一个影子。
2.“本源”(“母亲”“上帝”)去哪了
花生人的“母亲”被囚禁在一颗黑花生中,挂在天上,强行将母体分离。而这些失去母亲的孩子们,沦为行尸走肉一般。他们就像僵尸一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去哪。他们唯一的信仰就是,一直骗他们、利用他们的吉安大人,他们把吉安奉为神来崇拜,吉安说的话他们全信。比如将进化的信号称为“黑蘑菇”,并骗他们是传染病,要马上杀死;给他们灌输不能说话的意识,让彼此间不能交流,从而无法团结,以此禁锢他们的思想;赋予“刑法者、行刑者”等特权,让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工具,反而麻木的听从、并引以为傲。
花生人的迷茫和无意识,是因为失去了生命的那个“源头”。无论你将它称作什么,是本源也好,或是高维、造物主、圣灵、上帝、母亲、神、外星人;我们隐约会觉得有那样一个东西是存在的。虽然无法证实,让没有宗教信仰的我们,总是心存疑虑,但对此的好奇心始终是有所保留的。
没有意识的人是可悲的,他们逆来顺受。像个机器人一样做着麻木的“工作”,每天只祈祷自己能跟别人一样,坏事不要降临在自己头上,将命运完全支配在别人手上,却忘了生命是自己的。
3.隐婆的迷茫
隐婆醒了,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她知道这一切都是谎言,可是该如何告诉别人呢?隐婆象征着这个世界上开悟的一些智者,当然这些智者或许有着不同的身份,可能是法师、也可能是科学家、心理学家,甚至一些天才。可是如何唤醒这些还在沉睡的人呢?有些人愿意接受事情的真相,可也有的人沉迷在虚假的世界封闭了自己的内心。该去强行告诉他们真相吗?
电影里有个细节,一些花生群众都相信了隐婆和小姜,摘掉了假眼睛和假嘴巴,并且开口说话了。可是也有一些不肯摘掉面具的花生人,他们面临的是同样的处境——被同类杀死。这是真正的觉醒吗?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那些愿意继续在梦境中的人,我们应强行把他杀掉吗?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即便是觉醒或者沉睡。强行剥夺他人的权利,我想这终究不是“母亲”想要做的事情。
这些人被唤醒了,即使知道了自己是谁、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可是接下来要去哪呢?接下来的路又应该怎么走呢?
4.“文艺青年”太子殿下
太子无疑是这部电影中最可爱的角色,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内心,会对花生人小姜产生真感情,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红冬瓜“大护法”。他不愿意登基、去追求头衔、名利,更愿意及时行乐,哪怕只是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美女、哪怕一辈子在山上隐居。或许他也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也不知道自己的那条路究竟通向哪里,但是他愿意用真诚去拥抱这个世界,全心的去体验。他知道名利、权利、荣华富贵都是虚幻,只有自己的这颗心才是真实的。他知道自己是谁,但是没有执着的去寻找意义,只是敞开内心,接纳这一切。或许对于太子来说,是在山上作画、或是回去登基,哪一种生命的形式都不是重要的,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是谁。无论选择哪一条路,他都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况且这条路,是会越走越清晰的吧。
如果你的内心是富足的,其实无论哪一种人生,无论富贵与贫穷,无论显达或归隐,你都可以把这份生活过成自己的。你的心境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外界因素。
5.万物一体
蚁猴人居然是未进化的花生人的幼虫,而这些麻木的花生人竟然以此为食。一直以来吃的居然是自己的同类,一阵恶心从胃中反上来。吉安大人一直认为花生人是自己饲养的猪,可是这些“猪”也一直在进化,开始会说话,有了人的情感,一步步的向“神”(吉安将人称为神)靠近。世间的生物好像都在相互转化,而人不过是进化更高级的动物。那这些动物真的都是我们的同类吧。
6.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
吉安为了巩固自己“神”的地位,利用宣传画、舞台效果等对人们进行洗脑,让这些人崇拜他、学他,贴上假眼睛假嘴巴,并对他的命令言听计从。真很像居伊德波所提出的景观社会。资本家利用影像、媒体等搞偶像崇拜,从而控制人的思想,最终达到进行剥削的目的。
如果这个世界是幻相,那影像、图片就是幻相中的幻相,你还会选择沉迷在其中吗?
7.标签化的吃瓜群众
在这个社会上,好像只有跟别人一样才会有安全感,才会不被笑话,就像花生人努力学吉安贴假眼睛嘴巴一样。大家都贴,那不贴的人会被笑话。吉安出场讲话时,要配有人工的虚假烟雾,就连白胡子也是假的。小鸣养了一个花生人小孩当做宠物,当他穿上衣服时、画好眼睛和嘴巴,好像就有了一份安全感。就连大护法也是,坦言失去了乌杆棒,就失去了安全感,贴上了假胡子,好像确实增加了力量。
什么时候内心的强大,要从外去寻找了呢?仅仅靠伪装起来的面具,人就真的能变得强大吗?装腔作势,给自己一个包装,就真的没有恐惧了吗?
为了不被人笑话,去伪装自己,那个真实的你是否却变成了笑话呢?
当你独自一人,卸下面具时,是否会钻到桌子底下瑟瑟发抖?
那个伪装起来的“神”,真的是你吗?
8.庖丁卯卯扭曲的梦想
卯卯是吉安的得力工具,吉安懂得利用人们的恐惧、自卑、孤独、内心深处的不安,从中汲取力量,为自己服务。
卯卯虚张声势的背后是一颗极端脆弱、恐惧与自卑的心。他害怕别人看不起他,他害怕无法继承祖业,害怕无法为家族争光,因此他陷入了一种执迷的欲望中。而这种欲望可以焚身,他每次一闪而过的质疑与不安,都会被这个强大的念头压下去。还有那个黑衣人罗丹,他明知道自己心中是有恐惧的,却靠杀人等制造新的恐惧来将旧的恐惧压下去。偶尔漏出一丝的情感时,又要靠“只有黑暗和死亡”这个念头来自我麻醉。这些念头和欲望所带来的“满足感”是稍纵即逝的,过后是更大的恐惧与空虚。他们都深陷在自己制造的深渊中,无法自拔,因此不断在世上轮回。
9.你一定要是个孩子
这部电影中无疑最大的讽刺是太子和小鸣。小鸣是唯一出现的儿童,可是老练成熟、冷静冷酷、麻木到让人可怕。天真无邪的脸庞之下,调皮地一笑“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这个故事中一切的阴谋和巧合,或许都是由小鸣一手策划和安排的。他冷静的跟太子陈述着日后获取权利和地位的方法和计划,看到一脸懵逼的太子,淡然的说着“这些话你只是从一个孩子口中听到,觉得很奇怪”。
小鸣毫无感情的说着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从小出生在这样一个思维定式的家庭中,对于他来说,他做的一切是多么的自然和顺理成章。只是我们这些大人感到惊恐,为他的缜密的思维震惊,同时更为那份失去了童趣的内心感到悲痛和遗憾。
反而动画中长相老练的太子,有一颗纯真的如同长不大的孩子般的内心。不登基、要到山上、要画美女,随性、率真的模样,引得我们一阵喜欢。
这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讽刺了。是啊,你怎么定义成熟呢?仅仅靠年龄和长相来识别吗?又或者,你怎么定义人生赢家呢?有了权力的小鸣就是成功者吗?不做好自己的工作,跑到山上画美女,就是一个失败者吗?
这个时代的悲哀就是那些小孩子变成了所谓的“大人”。温情是那些大人们却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10.献给每个在时代高墙里仍保持清澈的灵魂
吉安在花生村培养的麻木的花生人,正是利用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孤独感培养出那种黑石头。可是小姜死的时候,脑子中的石头却是晶莹剔透的蓝色,一瞬间击中了内心深处。最后响起了“你一定要是个孩子”的音乐,突然眼泪夺眶而出。小姜因为心中没有阴暗的一面,他纯洁的心灵没有受到这个世界的污染。
太子的孩子心是在看过一切之后依然选择保持本真;而小姜真的是个孩子,是涉世未深纯净的孩子。最悲哀的是那些明明没长大,还要装大人,假模假样玩弄手腕、故弄玄虚的“孩子们”呀。
就像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时,也许你看不懂了。有的人看到一半,骂着就离开了,甚至没有耐心继续看完。会不会那些麻木的心封闭太久了,所以已经被这个世界同化了呢。也会有人很多情节看不懂,可还是会为之动容。也许你的心已经开始觉醒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每个人潜意识或者内在都有恐惧或是一点执迷,才导致我们在这个世界轮回。但我只知道,靠伪装和虚张声势或者麻木不仁,是撑不到最后的;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最有力量和能给你带来真正平安的。
在这部电影里,我又看到了梵高的《星空》。我们把那些天才成为“疯子”“神经病”。有没有想过,是我们病了呢。我们一直以来将虚幻的倒影看作真实,反而去笑话那些看到真理的人。这些智者走的太快,已经先一步走出了洞口,看到了真实的世界。我们习惯了影子的世界,而无法直面那刺眼的太阳。但是没关系,慢慢来,如果我们看到了“太阳”下的真实世界,或许离“太阳”本身也越来越近了。
真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要找回我们的心,让我们平安而喜悦的那颗纯净的内心。你是因,世界是果。愿你永远都是个大孩子,笑起来天真灿烂充满阳光。
杜红娟,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景观设计师。喜欢读书、跑步、画画与旅行。微信号:binglinger1990-05。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阿姬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所谓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人类的幻觉
我们现在就从科学讲起。希望用科学来化解你们对宗教理念的种种猜疑。
& 一九八二年,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个研究组织,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有些人相信,他们的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的面貌。
& Aspect和他的小组经过物理实验表明:
& 1,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
& 2,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人类意识的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
& 3,一个事物都沟通贯穿着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于一个事物。
& 4,现实的一切都可视为一种隐喻,因为连最偶然的事件都隐藏着因果的平衡和必然。
& 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反复严慎的状态下进行的。(
为便于大家看的明白,下面我们在作解释时分别把宗教的观点理念同时做个对比。
1.宇宙只是一个幻象。虽然凭我们的感觉,物质世界是眼看得见,手摸得着的存在,我们也是实质的生物,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中,但这一切,包括我们的人生,都是一场大梦,即佛教所说的:是一种无明。(魔幻)
2.宇宙是人类意识的投影。现实世界是这样,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意识创造了人的身体和大脑,(这里的意识区别大脑的意识)以及环绕着我们四周的一切。记得六十年代风行的“赛斯书”中就曾写道:“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总是意识创造实相,而非有了形相方有意识,所以我存在的世界是我与像我一样的“人”所创造出来的,而它正代表着我们内心发展的外在显现。”二千年前的佛教更早地说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唯心造”,以及“华严经”所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3.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包含、密切关连的。每个事物都沟通贯穿着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于一个事物。同理,人的身体是小宇宙,外部世界则是大宇宙,这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被当成理所当然的。正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之下,我们才能完全认识和理解这种把宇宙论与心理论等同起来的观念;这一观念在早期佛教思想中就已经存在。如佛教华严经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中国的道家有“天人合一”之说,揭示的同样是这个理。
实验结论的最后一点揭示的就是宗教宣说的“因缘果报观(律)”。冥冥之中皆有定数,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在佛法中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断言:“所谓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人类的幻觉。”
“‘个人’是我们称之为‘宇宙’的一部分局限于时间与空间里。而每个人所体验到的自我、思想、与感觉,似乎都与外在的一切有所区隔,但这是意识上的视觉幻觉。这种幻觉就像一座监狱,将我们局限在自己物质的欲望中,以及周遭亲人的感情里。我们应该发展同情心阔及至所有的生灵,以及整个美丽的大自然里,才能挣脱自我的牢笼。”凡眼目所见都是幻相,意识所想都是幻想。
&宇宙唯心论的宗教理念终于开始得到了科学的认同。我们在这里特别强调了是开始!可以想象,如果这样的结论一旦得到科学界完全的认同,必将引起整个人类世界可能是颠覆性的变化!届时,人们会发现:几千年来,人类所抱怨的种种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都是人类自找的,我们嘴上都在呼唤和平,而我们的意识却创造了枪炮导弹和热核武器,我们用善良的意识推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同时,又用邪恶的意识制造了人类种种的苦难,等等。我们也终于明白,人类一直企望福佑的老天爷和上帝,佛菩萨和神,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 所有的这一切,其实早在二千年前,我们就应该清醒了。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前后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人类历史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前后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爆炸性地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有老子,孔子,墨子。在印度,有释迦牟尼佛陀,还有同期出现的“五十奥义书”。在波斯,有琐罗亚斯特。在古希腊,有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
 这并不是一份完整的名单,但已经让我们震惊不已。根据目前的资料分析,当时集中出现的宗教家,思想家,哲学家,包括公元30年出现的耶稣,绝非是一次偶然的巧合,有道是冥冥之中来自宇宙的一种力量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救度,她们采用了宗教、教育等各种多样的形式来教导人类,目的就是唤醒人类的集体意识。人类的集体意识无法苏醒,被奴役的悲剧就会继续到地球停止转动那天。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解救全靠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的意识不再邪恶,不再分裂,就能把人类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在二十世纪,印度还出现过一位叫克里希那穆提的伟大灵性导师,这位萧伯纳口中最卓越的宗教人物、亨利·米勒最想结识的人物、赫胥黎心目中的佛陀再现以及纪伯伦心目中的基督化身,他一生的教诲主旨:“要从根本改变社会,必须先改变个人意识才可以”。遗憾的是,这样的导师在现实世界已渐行渐远。历史以来所有导师们的努力并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当然,如果没有了她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糟。
作为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功能的宗教,似乎也越来越缺乏和世俗力量周旋的信心,更多地开始走上以自我解脱为主的羊径小道。
生物学家沃森曾接触一位印度尼西亚女巫士,她借着表演一种仪式舞蹈,能够使一整排树瞬间消失在空气中。沃森和惊讶的旁观者继续观看女巫士,她使树群重新出现,然后又消失,又出现了好几次。类似这样的神通在中国的藏传佛教,印度的瑜伽行者中并不罕见。有人因此提出疑问:既然有那么多可以改变外境的修行人,为什么他们不齐心协力地把这个娑婆世界变成极乐世界呢?
虽然修行人有比常人超强的意识凝聚力,(准确地说是意念力),可以改变世界,但他所改变的,只是在他自己境界中的改变。有些时候修行人所改变的外境别人也可以看得见,就像前面所说的树群消失、重现等等。在这些修行人的境界当中,世界的确是虚幻的,像做梦一样,他们对外境也不会有什么执着,因而可以随意改变。不过,要想这些变景定格,成为所有人眼见的物质世界,必须要唤醒集体意识的认同,按佛教的说法:由众生的想法、需求,透过集体意识而形成一种共业,即因缘和合的过程。当然在这里指的众生并非单纯指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而已,可能会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我们原本就来自一个共同的宇宙,全人类都存在于我们的显意识及深层的无意识里面。每个人都是数千年的演化成果,这些纪录,人类所有的历史、所有的知识及过往的一切,全都深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这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只有一个家,它的名字叫地球”的真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是什么? - 简书
人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是什么?
今天要来聊一个大问题。人是为了什么意义而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个我曾经探索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我看了很多书,我问了很多人,答案有很多,但总觉得没找到答案。
说是为了快乐吧,但不管你怎么努力,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的不快乐。
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吧——那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个问题一直问下去一定又会回到了自身。
也有说是为了不断成长的——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可是禁不住又会发问,那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成长呢?成长的究极意义是什么呢?如果没弄明白这个问题,仿佛像是在一个广阔的戈壁中狂奔,却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要在何处。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让我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牛角尖中。我一度以为读哲学书能帮我想明白这个问题,结果发现越读越绝望——哲学家们也不能给出一个终极答案。
不过,最近我忽然想明白了答案。
我觉得是读了《人类简史》这本书的一些章节,给我的启发。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没有答案。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什么意思呢?
1. 人类的主观定义
意义这个东西,完全是人类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它并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意义这个“东西”,是人类创造了这个词汇,因而就有了它。其实人类所创造的所有词汇,都是人类主观的产物——宇宙中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存在,只是人类“强行”归类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其实是没办法准确定义一只狗的。说正常情况下四条腿,长得像狼,会汪汪汪叫,喜欢啃骨头……这也只能说大概是一只狗。如果哪天,狗狗们因为被人类惯坏了,只喜欢吃狗粮不喜欢啃骨头了,那就不叫狗了么?如果是基因变异成三条腿了,就不叫狗了?世界之大,总有例外,我们其实很难定义,我们只能进行“尽可能精准”的分类。
这个宇宙其实所有的物质在我们人类的认知里都是靠分类分出来的。比如其实就没有“星球”这个东西的存在——想想吧,我们平时认为的星球,其实只是一堆物质堆积在一起,我们甚至不能绝对精确地分清“星球”与宇宙的界限在哪里,是在大气层?还是地表?还是海平面?本质上来说,大气层和地表都是一样的,都是物质被万有引力所吸引,往地心不断聚拢的“汇聚物”,无非是密度不同罢了。因而大气层和大气层外部的空间中,我们很难去划定一条准确的线,这里头就是我们地球的,这外头就是你宇宙的,做不到——所以地球也是人类一个大概的定义、或者叫分类罢了。这个宇宙不是一个为了分得规规矩矩、清清楚楚而存在的“东西”,宇宙只是一堆冰冷的“存在”(我只能挑个“存在”来说明,事实上,我毕竟只是个人类,我所用的词汇是避免不了人类的主观定义的——这大概就是海德格尔的“不能言说的言说”吧),只是因为它太大了,大到各种相互影响的作用力产生了许许多多在人类看起来非常有趣的变化,以至于我们觉得,这背后一定有什么“大道”,它代表了我们生存的终极意义。
这个宇宙的存在,就不是为了什么意义而存在的。这个宇宙就是一堆冷冰冰的“物质”、“结构”。
如果大爆炸理论没错的话,这个宇宙就是在一个爆炸后,产生了各种物质、结构,这些结构因为万有引力(可能还有别的我们不知道的力),形成了原子、分子等结构,然后逐渐聚合在一起产生了星系和星球。在不同的星球上有不同的物质状态,其中一些分子组成了无机物,无机物又可以形成有机物,进而产生了一种被我们叫做“生命”的结构,这些有生命的结构一直演化,产生了更复杂的结构,其中一些被我们称作叫“植物”、“动物”。“动物”当中出现了猿类,猿类当中出现了人类。
其实,从整个宇宙到地球到地球上的各种物质、生物到人类,都遵循一个规则,就是结构的变化,演变演变再演变,因为数量太大了,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粒”的组合,
某一些组合方式,可以让微粒们在更大规模上稳定地组合在一起,所以就有了从我们人类视角看来可以被称为更“复杂”或者更“高级”的存在。其实这些存在,只是无数组合中的其中一种组合,都是随机事件罢了。
所以,生命其实也只是宇宙间的一类随机组合罢了,只不过在演化的过程中,这是变得更加“复杂”、“高级”的结构。本质上,生命与非生命是没差别的。一棵植物和一个石头,其实你可以看成,都是一堆微粒罢了,只是这些微粒的数量和排队的阵式不同而已……
很多人肯定要不同意这个观点:是,生命确实是一种构成没错,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一去就不复返了。你石头可以吗?石头劈开来不还是石头吗?
所以说嘛,这不就是这类排列的特性之一么?
并且,真要较真到底,谁说生命一去不复返了?这类结构这次组成的生物挂了,回头结构里的物质、微粒分化一下,再重新组合一下,又变出新的生物出来。
你要继续较真,说,但是原来的那个生命体就已经不在了!嗯,对,确实不在了——但是不好意思,现代科技已经差不多发展到,可以照着原来的生命体的DNA图谱再复制一个出来了。那是不是说,生命也可以去而复返呢?
你还要继续较真(我都开始敬佩你较真的那股劲儿了),说,但是复制出来的生命,就算复制的样子一模一样,但是构成的微粒并不是原来的微粒,所以也不能算是原来的生命了!——很好!但我想告诉你一个不幸的事实,即使是我们人类,每个人每天身上的微粒都在更换(要不你吃饭干什么呢?),其实每分每秒,我们都在变成另一个人。据说是差不多三个月吧,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按照上面这个标准来说“完全不同的人”。
所以,这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除了结构复杂,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外,生命其实就是跟其他物质一样,是一堆有着一定排列的“结构”。如果不是人类给生命起了个特定的名字的话,我们也可以把生命叫做“某种在大多数时候具有一定特性的结构”。你看,我们甚至没办法给生命进行定义,因为总有例外——就算现在没发现,未来也有可能发现——比如当你发现了外星生物有不在我们对“生命”定义范围内的特性,你会发现那个原来的定义其实是不准确的,而我们永远无法估计未来还能发现什么!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应该可以比较清楚地想明白这一点了,“生命”其实只是一个词汇,一个人类起的名字,而不是一个宇宙中真实存在的东西。说白了,“生命”就是人类基于当下认识的一个归类。
3. 情感和思想
说完了“生命”这个人类很重视的特性,我们再来看另两个人类很重视的特性:情感和思想。
首先对于情感,动物也有情感,这个我们都不否认吧,所以它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
对于思想,现代实验室里已经有了太多实验案例,证明动物其实也是有思想的,只是程度不同,没人类那么发达而已。
所以,情感和思想也没什么特殊的,说白了,只是生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东西。往深一点说,情感和思想,其实就是人脑接收到的信息,刺激了人体中的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产生的复杂生化反应罢了。想想是不是也没什么不可一世的傲娇了?
都到了这一步了,我们离想明白也就越来越近了。
4. 认知革命
我们再来看看“意义”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
在《人类简史》中读到有两点映证了这个想法:一是我们现在的人类(或者准确地说是叫智人“人种”)并不是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唯一人种,甚至也不是这个地球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人种。曾经在亚洲大陆上居住着一个现在被我称作“直立人”的人种,在地球上存在了两百多万年。我们智人只是在地球上存在的许多人类物种中的一支罢了,而且在发生认知革命之前,甚至不是最有竞争力的那一支。
智人的崛起,是因为大约在7万年前的时候,智人忽然发生了认知革命。这个认知革命带来的改变大概有这几方面:相比其它物种更为灵活的语言、学会了八卦并可以通过八卦来作为社会协作的纽带、能够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这其中,第三点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据我们所知,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 *
在此之后,智人的社会中就出现了神话、传说、宗教,后来也出现了国家、企业、组织,以及所有的文化、观念、概念。正是因为可以自己虚构出各种故事、概念,人类才有了大规模协作并可以朝着共同方向应对变化的基础。比如,在所有的人种中,只有智人学会了贸易(因为只有智人的遗址中有发现贸易的证据),就是因为贸易实际上要建立在信任之上,而信任就需要会讲故事、会八卦别人的信用度、会传递守信的价值观。如果没有这种虚构故事的能力,不要说贸易,连货币或者一般等价物都无法存在。
认知革命对智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智人能够后来居上、屌丝逆袭,战胜了比自己更加身强力壮、脑容量更大的同胞兄弟——尼安德特人,以及其他的众多人种。
认知革命也使人类从此不再仅仅像其他动物一样只是在“基因演化”的范围内进化,同时在“文化演化”的跑道上大步前进——不需要基因有太多的变化,只要在共同认知上有一个变化,就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就像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各种社会思潮运动,以及我们今天所见证的互联网时代等等的巨变,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的例子。
所以,回过头来看意义这个东西,意义就是智人在认知革命之后产生的。没有认知革命,根本就不会有“意义”这样一个事情存在。它只是认知革命导致产生的众多虚构概念中的一个。所以,再重复一遍,“意义”是一个虚构的概念,它本身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
5. 不存在就是存在
上面我们说到,“意义”,以及其它一切人类主观虚构塑造出来的词汇,因为是“虚构的”,因而在宇宙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但其实,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宇宙——宇宙就是一大团材质丰富的橡皮泥,任何生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需要,在其中取出一部分来捏出自己想要的形态。捏完之后,你说这个捏出来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名权。
我们也可以这么来理解,宇宙就是一大堆的数据,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来读取这些数据,通过自己的一种特定方式读取之后,这些数据就变成了“信息”,而这种读取方式是什么,没有规定,各自随便。比如你可以用二进制,也可以用十进制,也可以用二十进制;你也可以不采用数字的方式来解读而是直接使用神话故事来解读。同样的东西,在某些动物眼中是红色的,在另一种物种眼中可能看到的就是不同的颜色。同样的速度,在有的动物看来就是飞快,在有些动物眼里就是慢死了。这些都是数据的读取方式不同。
不存在即是存在。既然宇宙缺少了一个“权威性”的准则,规定我们必须把宇宙、世界看成是怎么样子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思来将这个宇宙“揉捏”成我们自己所认识的样子。而且我们也必须这么做,因为只要我们有认知这个能力在,我们就回避不了这事。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已经这么做了。只不过,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信科学,有的人信不可知……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罢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因为不管你选择了哪一种信仰、认知,你实际上就是在主动地选择一种把宇宙“揉捏”成怎么样的方式,哪怕你信奉了一个别人告诉你的“神”,那也是你在主动选择这个宇宙的运行程序,哪怕这个程序未必时时有效,经常宕机,经常发现bug和被黑。
既然你是这个宇宙中最掌握主动的那个人,你是“神”,你怎么做都不是错的。我是很认真在说这个话的。或许你的一个决定会导致你就这么挂了,但是不代表你不是那个选择“程序”的人。
所以,让我们再回到题目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其实没有意义,不过你可以也应该为自己创造或者挑选一个!怎么选择都不是错,只看你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希望在这一点上有过迷茫的人,看完这篇之后能有一点小小的启发。至少可以不用在想到这个问题时依然纠结于此。
Yuval Noah Harari.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第二章。
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中)】
夫莽 哲学与艺术 哲学与艺术 穿越生活迷雾, 每周五晚更新。 关注 注:因篇幅过大,故笔记分为上、中、下、续四个部分,分四期连载。笔记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整理。 第七章 早期基督教哲学 一、基督教的历史(早期):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douban.com/book/subject//目录前言第1章 哲学视域下的意识难题第2章 大脑进化简史:思维的科学第3章 冰山一角:无意识...
春~雨~惊~春 立春 春季来临 大地复苏 雨水 润物无声 草木旺盛 惊蛰 冬眠已醒 蠢蠢欲动 春分 树木渐旺 莺歌燕舞 如今 正当惊春之间 动物植物躁动 震雷不闻 细雨纷纷 云雾缭绕天地间 地阳之气 蒸蒸日上 纸鸟风筝 漫天飞翔 春 万物萌芽之时 早起披发缓行 广步于庭 疏...
“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这座城市在下雨,你带伞了吗?” “给你买了早餐,趁热吃吧。”谁的声音传来,还在睡梦中的我似醒非醒的睁开双眼,视线有点模糊环顾着四周。说了句“谢谢。”叶南城说“不用,就算是替他照顾你。”我微微一愣,心里一紧,像是什么放不下。“他、他在哪儿?”...
Android基础及相关机制 Android Context 上下文 你必须知道的一切 Android中子线程真的不能更新UI吗? Android基础和运行机制 Android任务和返回栈完全解析,细数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细节 【凯子哥带你学Framework】Activity...
不是每天睡到十一点还想谈理想的。没有早晨的人是没有梦想可谈的~所以不要这么晚睡觉,少刷点淘宝,流量多也不是这么被用掉的
吃完饭后,老公很自然的拿出一支烟抽了起来,儿子说:“爸爸,少抽烟吧,吸烟有害健康,今天我们刚刚在课堂上学习的。” 众所周知,烟草危害健康并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烟草中的烟雾中含有7000种化学物质,至少69种是致癌物。最新数据,我国现有吸烟人数高达3.16亿,7.4亿非吸烟人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活一世极为可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