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后传2水栅门在哪

天师道“二十四治”在哪里?
天师道“二十四治”在哪里?
&& “治”,是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醮等祝祷祈禳仪式的据点,各个“治”都有固定的建筑物,因此,它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的意思。《易经·系词下传》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因此,“治”是天师道在各个辖区的管理中心,在“治”中设立“祭酒”管理人员职位,也称“都功”,总理辖区的所有事务。在当时,“二十四治”中的“阳平治”为首治,称为 “中央教区”,所以,这里的“都功”地位最高,威信也最高(见天师道六十五代后裔张继禹所著《天师道史略》)。
&&& “天师道”的“治”,在汉代和三国时期称“治”,两晋时期或称“庐”,或称“治”,或称“靖”,又作“静”。南北朝时期,南朝称“馆”,北朝称“观”,个别称寺,唐朝皆以“观”名之。唐、宋以后,规模较大的道教活动点称“宫”或“观”,后来,主祀民俗之神和相关历史人物的建筑称之为“庙”或者“祠”,一直延续至今。
&&& 根据天师道的“二十四治”的大小和影响,分为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对应的是二十四节令,合的是天上二十八宿。
&&& 据北周武帝宇文邕所著《无上秘要·正一炁治品》、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北宋张君房所著道书《云笈七籛·二十四治》和四川省道家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兼道教方志研究部主任王纯五所著《天师道二十四治考》记载,天师道“二十四治”和历史与现状的基本情况如下:
&上治八品有:
&&& 1、阳平治:在蜀郡彭州九陇县界四十里,去成都一百八十里,即今四川省彭州市西北新兴鎭光辉村,地处该鎭阳平山上,主峰太子城(古名曼山)海拔高4812米,山上有阳平洞,亦名麻姑洞,建有老君殿、玉皇殿、审魂殿、天师宫、三师宝殿等重要的宫、观景点。当年,张道陵之妻雍氏曾在此炼丹,永寿二年(156年)九月九日与张道陵一起在此羽化升天。灵帝刘宏光和二年(179年)正月十五日,“五斗米”道第二代传人张道陵之子张衡也在这里羽化升天。由于这个因山而名的道观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曾占据显赫的地位,加之张道陵常住于“阳平治”,所以,“阳平治”位居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具有“总本山”、“中央教区”的地位,因此,被道众称之为“祖庭”,誉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现在的阳平治,是四川省开放的重要道教宫、观之一。
&&& 2、鹿堂山治:是道教“二十四治”中重要的三治之一,在蜀郡繁县界北乡,去成都三百里,即今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县东八公里的遵道镇的鹿堂山,又名绵竹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据《绵竹县志》记载:这里有“二十六奇观,七十余溶洞”。“鹿堂治”上有仙台,据说,仙人老子曾经携带张道陵游览此山,给张道陵传教度世,并且邀约了“四镇太岁大将军、川庙百鬼”,在此“折石为约,皆从正一盟威之道”,这就是张道陵创立和发展 “五斗米”道的动力。
&&& 3、鹤鸣山治:在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鹤鸣乡的三丰村,这里的山脉海拔1000余米,它北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公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此山上有石似鹤,据说上古时期,仙人广成子(是《封神演义》中“十二金仙”之一,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曾经游历此山时,“石鹤”就突然鸣叫,余音盘旋于山野之中,经久不息,因此,《诗经》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于是,人们就将此山命名为“鹤鸣山”。从此后,鹤鸣山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
据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在《神仙传·张道陵》中记载:张“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闻蜀民朴实可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依法修炼”,同时,还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水和咒法为人治病,创立了“天师道”,鹤鸣山便成了中国道教早期的圣地,称之为“鹤鸣神山太上治”。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天师道的后裔、“道教武当派的开山鼻祖”张三丰(年)曾经在此隐居传教,并且赋诗二首传世,使鹤鸣山更加有历史影响,因此,它是道教“二十四治”中重要的三治之一。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中国道教文化节”也在“鹤鸣山”设立了会场。
&&& 4、漓沅山治:在彭州九陇县界,与鹿堂山治相连,其间八十里,去成都二百五十里,与什邡县交界,即今四川省彭州市白鹿乡塘坝村(又名余家山村)的漓沅山上,这里有五龙洞,神溪水常年流,故又名五龙山、龙游山。据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长、四川省道教协会顾问王家佑的《彭县三道治考》而知,“漓沅”本名“丽元”,是蜀人专用名词,指的是蜀人坟包上所立的石镜,漓沅山是石镜的意思(见《成都文物》1994年第1期)。
据有关史志资料记载: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曾经游历此山,成为后来天师道在此设“治”传教的主治神仙。可惜的是,“漓沅山治”后来遭到毁坏,在此旧址上建起了佛教的“毗卢寺”,但是,后来也被一名疯僧烧毁,仅余旧址和瓦砾,供人凭吊感叹。
&&& 5、葛贵山治:在彭州九陇县界,与漓沅山治相连,去“阳平治”四十八里,即今天四川省彭州市万年乡境内的葛仙山,又名葛家山、白石山,史称“葛贵山”,据彭州市区23公里,主峰海拔1108米,山区面积14平方公里,群峰叠嶂,山形奇特,多有石灰岩溶洞,素有“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之说。据王纯五考证:“葛贵”本是当地早期羌人老祖先羌王葛贵的名字,羌人自古有神秘的白石崇拜,因此,葛贵山又称“白石山”。
&&& 6、庚除治:亦名“更除治”,在广汉郡阳泉县西,去成都二百八十里,即今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县城东十三公里处。《绵竹县志》载:“庚除山,城北四十里,仙洞在庚除山,有石洞三,偶入洞中,见楼台金碧。”“庚除治”又称“无极院”,这里有古刹、炼丹亭、养性台、鸳鸯池、夜月桥等古迹,“庚除治”因山而名。
&&& 7、秦中治:在广汉郡绵竹县东,即今天的四川省德阳市市中区北10公里的孟家乡仙桥村的仙人桥山上,山上有仙洞。据晋人王嘉《拾遗记》等相关史料记载:秦始皇时期,曾经派遣徐福、韩终、卢生、侯公、石生等各路方士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真人韩终,化名秦中,曾经在此山采药、修炼,此山因此而得名。后来,韩终又来到了今天的韩国,建立了“马韩国”,成为国王,其子韩雅,于汉惠帝刘盈二年(公元前193年)回国谒见汉惠帝时,自称是东海神仙的使者,他显示了谋些异术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为此,汉惠帝在长安城之北,为其造仙台,建祠堂,命名“司韩馆”。天师道在创建时期,到处寻访仙迹,所以在此建立了“秦中治”,并且“以韩终为主治神仙”,列为“上八治”的第七品。现在,古“秦中治”古迹已经不复存在,仅存古树名木,供人怀旧凭吊。
&&& 8、眞多治:在广汉郡新都县,今天的成都市金堂县县城赵镇以北10公里火盆山,又名“真多山”。真多山因先秦时期蜀人李脱,又名李八伯,修炼活了八百岁,故被称为李八百,他的妹妹李真多在此山修炼得道,此山因名“真多山”,此治也故名“真多治”。
据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曹学佺(年)所著《蜀中广记·二十四治图》记载说:“真多治,山在怀安军金堂县,去成都一百五十里。山有灵芝草、神药,得服令人寿千岁。山高二百八十丈,前有池水,水中神鱼五头。”代远年湮,沧桑多变,“真多治”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中治八品有:
&&& 1、昌利山治:在广汉郡雒县,今天成都市金堂县县城赵镇以东六公里的昌利山,为龙泉山脉支脉,海拔702米,“治”因山名。昌利山,又名“三学山”,传说先秦时期蜀人李八百三次在这里炼丹、修炼而名。“昌利山,亦名栖贤山、圣灯山、开照山”,是成都市的东北门户。昌利山是道教炼丹术的传承地之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延祥观”古迹就有48座,信徒众多,香火旺盛。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昌利山道教古迹遭到彻底破坏,几乎不复存在。现在,金堂县人民政府依照有关宗教政策,已经逐步恢复昌利山道教古迹。
&&& 2、隶上治:在广汉郡阳泉县,遗址在今天的四川省德阳市市中区东七公里的寿丰乡小河村,该地有升盘山、香盘山,山上旧有老君殿和神井等古迹,这里是天师道“二十四治”中中八品治所的第二治。该治以汉代初期道教易学集大成的西汉司马季主(见《史记·日者列传》第六十七)为主治神仙,司马季主死后就地安葬。可惜的是,“隶上治”的古迹文物毁于“文化大革命”,现在仅存遗址。
&&& 3、涌泉山治:在广汉郡绵竹县,今天的四川省德阳市市中区西北25公里的柏隆镇的涌泉山,据唐代道士陆海羽所著《三洞珠囊·二十四治品》说:此山“有灵泉,治万民病,无不差愈,传世为祝水”,山因此“而名涌泉山,治遂以山名”。“涌泉山治”北和绵竹县的什地乡接壤,与“庚除治”比邻。
据《德阳县志》记载说:东汉中期,山东“临淄人马明生(一作马鸣生)在此炼丹修炼二十余年,汉灵帝光和三年(180年)在此羽化升天,因此,此治是以马明生为主治神仙”。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将“涌泉山治”赐名为“玉京观”,现在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道教宫、观之一。
&&& 4、稠稉治:在蜀州的键为郡南安县,即今天的成都市南二十八公里之新津县南十里稠稉山上,“稠稉治”一名“具山治”,因山而名。稠稉山海拔617米,群山环抱,乔木参天,古柏森森,环境优雅,是新津县的“八景”之一。唐代,在这里建起了老子庙,遂又名“老君山”。明朝洪武年间,又重建了道观,可惜毁于战火。于是,清代和民国年间又陆续重建,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极左思潮的彻底破坏,现在仅存三殿、一楼、一亭、一舍,占地150亩。1985年起,成都市人民政府先后公布这里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重点道观”,对外开放。
&&& 5、北平治:在蜀州的键为郡武阳县,即今天四川省乐山市西北的彭山县公义镇五马村及保胜乡天柱村之间的北平山,距县城约二十里。北平山,又名天柱山,主峰海拔711米,上面有“香山仙洞”,洞长2500米,高、宽各5——15米,洞中钟乳奇石层叠,清泉溪水长流,别有洞天。据说,汉武帝时期,会稽人史通平曾在此洞炼成“龙虎金丹”。
&&& “北平治”是中国古代传统导引行气健身法代表人物彭祖活动多年的地方,历史上有彭祖的祠和墓。彭祖,是今江苏徐州人,先秦时期传说中的仙人,养生家,中国长寿文化的鼻祖,《史记·楚世家》有记载。因此,张道陵的天师道十分崇拜和敬仰彭祖,继承了彭祖的养生思想,所以,“天师道”奉彭祖为“仙真”,特设此治。现在,“北平治”地面的古迹全无,仅存遗址。
&&& 6、本竹治:遗址在蜀州的键为郡南安县,即今天成都市新津县的邓双乡与彭山县交界的文峰山一带,这里有“香林”,多为木竹林,唐代修有“本竹观”,亦名“竹缘寺”,今天是佛家的“乌尤寺”。据说,当年张道陵曾经在这里传教,其祖父张纲曾经为南安郡太守,死后葬于武阳县,故而设治。
&&& 7、蒙秦治:在越巂郡的邛都县城西二十里,即今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城南4·5公里的泸山,因泸水而名。这里前有小山,后有大山,主峰海拔2317米。据说,商朝初期的辅佐大臣伊尹(约公元前1630~前1550年)曾经在这里修道。但是,前汉时期,汉中郡的赵升也在这里修道成仙,故而设治。“蒙秦治”的“蒙秦”因何而名,不得而知。
据相关史料记载,“蒙秦治”曾经在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迁移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泸沽镇,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又迁移到四川省雅安县城东二里的“川主岗”的渊池畔,后来都废弃,唯独西昌市城南4·5公里的“泸山老治”安然无恙,香火旺盛。至今,这里的玉皇观、文昌宫、五祖殿、青羊宫四大宫、观对外开放,有管理道士二十余人。
&&& 8、平盖治:在蜀州的新津县北三十里,即今天的成都市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的永商镇之宝桥村“九莲山麓”,距成都市约47公里。此山面临邛水,堪称“八津朝圣,九峰拱卫”,山上有“观音寺”,重建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旧有108重殿宇,毁于元代。明代的宣德、弘治年间先后重建,但是,明末清初时期,大部分道教宫、观等建筑又被烧毁。现在的“平盖治”,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之后,“观音寺”还保留有观音殿、毗卢殿和天王殿,这里的壁画、彩绘、大型雕塑等古迹文物十分珍贵,所以,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这里的道教活动中心。
&下治八品有:
&&& 1、云台山治:在四川省苍溪县五马乡与阆中市云台乡交界处的云台山上。云台山,又称天柱山,“治”因山名。据相关资料记载而知,当年,张道陵将弟子三百七十人住在此治,在此集中教化他们二年。永寿二年(156年)九月九日,张道陵在“云台山治”的云台峰上,以经、籙、印、剑交付与其子张衡,然后与他的夫人雍氏在此得道升天。后来的三十年中,张道陵的弟子赵升、王长复也先后在此得道升天。除此之外,齐国人施存以及葛洪,都曾经在此治炼丹,宋代的陈抟老祖还在此修炼。
“云台山治”由东观、中观和钟楼三部分组成,1953年调整县界时,将东观、中观以及观外用地划归苍溪县,其余的划归阆中县,
&&& 2、浕口治:在汉中郡的沔阳县,即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西四公里的武侯镇之阳平关。阳平关为西汉初年萧何所筑,与定军山、天荡山成为掎角之势,扼川、陕、甘三省交通要冲,是汉中盆地的西部门户,秦、蜀间的必由之路,古“金牛道”从城中穿过,沔水(汉水)在南城墙下东流,西城门口就是汇入沔水的“浕口水”,亦称“咸河”或者“黑龙江”。西岸的“白马山”上就是张鲁城旧址。因此,“阳平关”是在沔水之阳面的汉中盆地西部平地设置的关隘,故名“阳平关”,历史上也称“浕口城”。当年,张衡、张修、张鲁就是以此为基地,传播“五斗米”教。在阳平关对面走马岭的“白马山”,原来筑有“张鲁城”,据考古调查,城址依稀可见,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800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说:张鲁“横山筑城十余里”,当指此处。当时,他们在山上的城内居住,在山下的“阳平关”传教,设险固守,以此雄踞巴、汉二十五年。
&&& 据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年)的《寰宇记》的“浕口城”条注引《张衡家传》说:“衡于浕口升仙乘白马,后人遥望山上往往有白马,因以为山名,亦神仙十化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浕口水”西岸的山叫“白马山,”唐代的勉县叫“西县”,县城就在阳平关,所以,阳平关曾经称“西县白马城。”当年,“浕口治”就以“浕口水”和“浕口城”而名。
&&& 又据唐杜光庭(850—933年)著《洞天福地记》说:“张鲁之前,天师道已经在汉中一带传教活动。张衡时期,这里就是‘浕口治,’张鲁据汉中时期,此治为中央教区的‘阳平治’。”由此可知,张道陵在汉顺帝刘保的汉安二年(143年)正月七日立“二十四治”时,“阳平关”称为“浕口治,”汉桓帝刘志的永寿二年(156年)张衡袭教后,到汉献帝刘协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灭了张鲁的这六十年期间,“阳平关”称为“阳平治,”是五斗米教的“中央教区”。当时,每年阴历十月初一,各治都要汇聚这里,缴纳信米,以备救灾。所有奉道之人,每年必须在这里聚会三次,进行录籍、迁赏、庆生、建功、闻科戒等活动,可见当时的“阳平治”——“浕口治”是何等的重要。
&&& 由于阳平关是秦、蜀之间行旅通商的咽喉要隘,自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以来,阳平关就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先后有驻军,同时在这里多次发生征战,属于军事禁区。后来,这里又多是县治所在地,因此,阳平关内没有道教活动。但是,当地的道教活动从清代以来,就在古阳平关城内的关帝庙聚居,至今,这里是勉县的道教协会的活动中心,道士云集,经常举办道教的相关活动。同时,募捐集资整修了关帝庙古建筑,使其焕然一新,吸引着不少善男信女,活动秩序井然。
&&& 现在,阳平关的古城安然无恙,成为游览参观的古迹文物。1983年12月,2000年10月,2008年7月,阳平关先后被县、市和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张鲁的“五斗米”道思想影响下,“汉中之民,好祀鬼神,野祭,尤有张鲁遗风矣”(见《隋书·地理志》),而且这种遗风一直传承到今天。
&&& 3、后城治:早期在汉中郡的南郑县,即今天的南郑县南约140里的廻军坝乡和小坝乡之间的天池梁,这里称“梁山,大山四围,其中三十里许,甚平旷,古梁州治也”(见《资治通鉴》),早期的“后城治”即在其上,山下的“米仓道”直通四川省南江县,是汉代时期汉中通益州的又一条古道路。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大军来汉中征讨五斗米道张鲁而取汉中之时,当时的张鲁不愿意和曹操正面交锋,于是,他封府库,和他的弟弟张卫携带家眷连夜逃跑到今天南郑县的天池梁“后城治”,静观事变,后来被曹操召回封侯,迁移到了邺城。次年(216年),张鲁在邺城病死,“五斗米”道活动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天池梁的“后城治”逐渐被废弃荒凉。
&&& 但是,不少史志资料表明,晋代以后,“后城治”出现在今四川省的什邡县洛水镇。这是因为,汉中一直是蜀汉辖地,这里的老百姓一直拥护蜀汉政权,怀念先主、后主和诸葛亮。蜀汉灭亡后,汉中的老百姓很不习惯,加之当时关中的雍、凉二州氐、羌人起义造反,时局不稳,造成流民十万余口纷纷往汉中迁移,汉中容纳不了,便又往成都地区迁移。为此,西晋朝廷不得不在什邡县境侨置“南阳郡”,以安置汉中来的流民(见《晋书·李特载记》),而“南阳郡”郡治就在今天德阳市代管的什邡市民主乡金羊村与彭州市红岩乡一带(见《什邡县志》)。当时的“后城治”,也随汉中流民迁移到了什邡县。
今天的什邡县“后城治”早已是“大安王庙”,又名“大王庙”,这里古建错落有致,文物比比皆是,香火旺盛,是四川省批准开放的道教宫、观,接待着四方善男信女和观光游客。
&&& 4、公慕治:早期的遗址在汉中郡的南郑县,即今天的南郑县喜神坝乡南部的“台上”,这里海拔高1877米,与四川省南江县的桃源乡接壤,山下,经通川、陕的二南公路从此经过。据相关史料和地方志记载:西晋年间,汉中流民大量迁移成都地区,“公慕治”也和“后城治”一样,被迁移到了益州什邡县,即今天德阳市代管的什邡市西北二十公里的洛水镇两河村李家山。
&&& 然而,什邡市洛水镇两河村的李家山,又是先秦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的陵园所在地,由于李冰在开凿都江堰治理水患、发展农业生产方面有卓越的贡献,“创科学治水之先例”,所以,被后来的道教尊为“清源妙道真君”,供奉在“公慕治”,后来,又在此建立了“李冰陵园”,使这里成为道教文化的圣地,世世代代供海内外游人观瞻。
&&& 5、平刚治:据相关史料和地方史志记载:“平刚治”,在唐代以前,最早设立在今天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灵山之灵泉,故又名“灵泉治”。之后迁移在今天的眉山市洪雅县,至今这里有旧址道观“五斗观”。晚唐之后又迁移到键为郡的南安县,即今天的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依凤岗”。这里有“紫府洞”道教古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平刚治”又迁移到了今天四川省内江市的资中县,这里“山畔有洞,凿石七十二级,有白玉台”。最后,“平刚治”又迁移到四川省新津县的平岗村,这里至今有“平岗寺”古迹(见《蜀中名胜记》和《新津县志》)。据晋人葛洪《神仙传》记载:蜀人李阿和羌人瞿君曾经在“平刚治”修道成仙,李阿是古蜀王杜宇的苗裔,因此他是“平刚治”的主治神仙。
&&& 6、主薄山治:在键为郡界,即今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东10公里的天华乡六和村长秋山,主峰海拔898米,为蒲江县与眉山县的晋凤乡界山。据梁武帝时期的参军张辩所著《天师治仪》记载:“主薄山治”是因为汉代仙人——蜀郡的主簿王兴,曾在此修道而名。“主薄山治”亦名“长秋山”,这里有“太清观”、“灵官堂”、“三圣宫”、“三清殿”、“斗母宫”等建筑群和47尊宋代雕塑的道教仙人群像等古迹文物,是道教的活动圣地,也是蒲江县的“八景”之一。除此之外,在“太清观”的附近山上,还有28龛104尊唐、宋以来的摩崖造像,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是道教文化的精品文物。
&&& 7、玉局治:在蜀郡成都南门左二里,今天成都市城南的杨柳提。该治是因为“永寿元年(156年)正月初七日,太上老君乘白鹿、张天师乘白鹤来此治,坐局脚玉床”而名“玉局治”,亦名“玉女化”。“局”,是汉代人席地而坐置放的几案,此处是指白玉镶嵌的几案,用来讲经而设。“二十四治”中,其他治都在山中,唯独此治在平原都会之地。据《成都县志·寺观》记载:南宋末年,“玉局治”的殿宇毁于战乱,明代新建“玉局观”在城北二十里。
&&& 在“玉局治”的西边,即成都市南郊百花潭的北岸,有著名的道教宫观——青羊宫。这里,在两汉时期叫“青羊肆”,是夷、汉各民族交易的市场。唐代,开始在这里新建道观,名“玄中观”。中和二年(882年),唐僖宗李环下诏改“玄中观”为“青羊宫”,并且拨付皇家府库的金钱二百万,创造灵宫。中和四年(884年)九月,大功告成,翰林学士、兵部侍郎乐朋龟撰写了《西川青羊宫碑铭》。从此,青羊宫经历了宋、元、明、清和近、现代的多次维修和扩建,使其成为西蜀著名的道观和旅游观光胜地,四川省道教协会和成都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 8、北邙治:最早创建于京兆府长安县郡的北邙山,即今天陕西省兴平市的北邙山,现名“北原”,后来的西安“八仙宫”、周至县的“楼观台”、户县的“重阳万寿宫”都在北邙山的仙山之间发展,成为陕西的道教活动中心。
&&& 据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相关史料记载:大约在晚唐时期,“北邙治”又东迁到今天的洛阳市城北约四公里的“北邙山”,经过历代维修扩建,现在有上清宫、下清宫、吕祖庵、老子殿、真武殿、王母殿、玉皇殿等诸多道教古建筑群体,成为洛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当地道教的活动中心。
&&& 从上述介绍的情况不难看出,张道陵的“二十四治”主要分布在当时的益州管辖区,汉中郡的沔阳、南郑就有“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三个“治,”足见汉中这个地方是当时“五斗米”道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浕口治”—即后来的“阳平治,”自156—215年间,属于天师道管理各“治”的“中央教区”,共有60年,因此,勉县阳平关——“五斗米”道的“阳平治”在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上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 随着“五斗米”道的不断壮大发展,他们在各治所设有“祭酒”官吏,以统治管理辖区的道民,如此则逐渐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张道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号,发展“五斗米”道,传承教规教义,在当时深得民心,因此,历代帝君皆对其加有封号。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之。张衡死后,其子张鲁又继之。
&&注:本文已经在2013年7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郭清华《三国风云定军山》专著中刊载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封神演义2》流程攻略(PS2)|电视游戏|PSP|PS|PS2|PS3|XBOX|X360
《封神演义2》流程攻略(PS2)|PS游戏|PS2游戏|PS3游戏|PSP游戏|XBOX游戏|X360游戏
《封神演义2》流程攻略(PS2)
商朝末年,纣王为妖魔妲己所惑,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经由太公望和同伴们努力下,乱世结束,中国史上最长的王朝-周朝诞生了。然而野心者依然众多...... 三年后,住在一个平凡的小山庄中,少年-子牙开始了他这壮大的冒险物语-封神演义2。 一日,子牙和好友白唱一同往东北方的白点-羽山洞窟探险,越过洞窟后,发现有一位全身被光芒包围的少女-丽兰(她是&道[タオ]&一族的族人),突然有蛮兽袭来,在战斗后回到子牙的村子-营丘去。 进入村子,选择长老之家,剧情后蛮兽闯进村内,丽兰参战,打赢后太公望加入并参加下场战斗,原来他是追著怪物过来的,而他建议众人去首都-镐京寻求武王的庇护,而在去镐京前,众人先去羽山寻找蛮兽出现的原因,途中遇到昆仑派道士-重黎,而第二场战则要集满合体计量表1格。 到了羽山,撞见正在作法的春雷和灵牙仙,子牙冒失地攻击灵牙仙却失手,白唱为了救他而失去性命,打赢头目埋葬白唱后,道之力暴走,太公望被吹到异界,子牙和丽兰则到了歧山.山道,打倒蛮兽后往森林西边走和丽兰谈话,她归队后,别忘了到这边的森林找&苦栗茸&,然后才打倒挡路的蛮兽通过洞窟,来到西域。 往绝龙岭途中遇到妖魔族少女-花铃,进入一场要保护她的战斗,然后往前遇到黄土铠,又要打蛮兽了。往前走一小段路,花铃追上加入并应她要求调查&洞府&,这里能强化和设置宝贝,后期还能用洞府移动移动到各处。然后到了绝龙岭遇到春雷等人正在施法复活闻仲,打完强制战后,&好&闻仲为了找春雷加入队伍。别忘了洞府附近有劈地珠此宝贝。 众人来到中原西关门前,周军遇到闻仲面色大变,马上请来副司令-黄天化,在看到子牙手上有太公望的宝贝-打神鞭和一番解释后,误会解开,众人到镐京向武王报告。出了关门往右遇到李小乙,回答镐京,可得开天珠。延道路到了镐京,因有&北海眼&保护,闻仲与花铃不得其门而入,到王宫报告后,武王指示众人去朝歌(商朝首都)调查,出城后可得中原之水晶。镐京仕事建议先完成(1.蛮兽退治2.运物品到南阳可得照天印),其余在能用洞府移动时再接就好。至于城中所卖宝贝能买就买(建议想收藏全宝贝的人一定要全买)。 往东到了界牌关,守兵报告黄天化说司令-邓禅玉跑去朝歌调查数天未归,再往东到临潼关,却发现没钥匙,往南找到一个仆街的人后发现没钥匙,再到中原东南方-迷之森打倒蛮兽取得临潼关之键,回关门士兵会给你东海的水晶。往东到了孟津,和村人对话后打倒周围的蛮兽后进城往北走,东海西北方有李小二,答太公望得四象塔;也可用临潼关之键和旅商人换混元伞。之后再去朝歌。 进入朝歌遗迹后踩地下一楼东、西、西北(顺序我忘了,不能去就是要踩别的),西边通路遇到和蛮兽交战的邓禅玉,战后加入。东北方得白银之骏马像,西方得黄金的猛牛像分别放到中央通路左和右方小路的墙上,中央通路往地下二楼的门开启。地下二楼东北有天升鱼之像、中央有地潜鱼之像、西南有人话鱼之像、南有制御室之键,收集其后到东南制御室放三像,然后水会消去,去北方开六宝箱(四个是真的,包含金砖、红玉的指轮、琥珀的指轮三宝贝),再到中央开完两个宝箱后进门打灵牙仙(个人用等级四合体技一招干掉,花了0.8秒)。 从朝歌遗迹出来后,可到孟津北门东方河边找钓鱼小僧,他会给你&幻之鱼&的情报,然后穿过朝歌东北方洞窟到另一边,海滩上有渔师,和他对话后去抓森林边的麻雀给他吃,会给你渔师之网,再去找钓鱼小僧,他会要你去水栅门那找饵,拿到饵后与其对话再延河岸往西走,到一个被树包围处开始钓鱼,幻之鱼上网后会发生战斗,入手后选不给钓鱼小僧幻之鱼.接著去营丘,离开后再进去选择是开始抓野猪,建议在此之前在洞府设有&时间操纵&能力的宝贝,然后先打上方再攻下方,破白唱纪录后方才渔师所在海滩有宝贝-离地焰光旗.因为听说羽山有异象,众人穿越羽山之门到达海底,发现无法通过结界时调查南方湖水就能通过,此地北方有吴钩剑和神殿石版,务必取得,然后打蚯首仙(请装备提升术防的宝贝),之后杨戬会帮忙打蛮兽王.而朝歌遗迹西北方森林有唐伞茸别忘记. 然后往孟津东南方延海岸找到岩壁神殿,答春&东&青龙得银之音叉.再用制御室之键和旅商人换四海瓶.接著到西北方找谜之村人,在他面前第5颗树附近有木之实,给他后穿越洞窟到中原的岩壁神殿答四&海&龙王得戳目珠.方才因丽兰受伤现在要搜集药材.孟津南方森林有&独活&,朝歌南方草原有&山瓠子&,界牌关南方枯木打倒蛮兽后有&桔梗&,穿云遗迹有&艾草&,而队中有邓禅玉时和界牌关前士兵交谈后,主角选是单挑蛮兽打赢后得昏迷剑.到了镐京后黄天化会买&辛夷&,之后丽兰病好后士兵报告武王说三危和崇山有大批蛮兽,众人便出发往南调查,中原南关门前士兵说有伪黄天化封印关门,到关门北方森林打坏三结界装置后到达南河. 到了南河青龙关,有位吟游诗人-海棠为了找光之魂经过几个事件后加入队伍.从两条河中央穿过往南绕有梅花的首饰,再往北到神殿答世界平和&行&力得降魔杵.而青龙关往南长沙西方有李小四答青龙关得不惑的护符.接著到长沙东南发现灵牙仙假扮的小女孩,跟著打倒延路蛮兽到达崇山绝界阵打赢蛮兽王.回途可到青龙关北方竹林靠近岩壁石头处摘S刀茸. 回中原南关门,士兵说钥匙被夺,到西南打蛮兽再去博士南方那打一场回去和士兵对话,去东北方森林找锻治屋修理钥匙,过关门后钥匙能和旅商人换金蛟剪.抵达镐京后,管叔和蔡叔叛国偷走北海眼,妖魔横行镐京,武王被&坏&闻仲所弑,镐京沦陷,杨戬加入队伍后有场保护周公旦的战争. 周公旦和众人迁都到界牌关,于司令室众人得知黄飞虎将被处死决心营救,到镐京击败乌云仙(因为限时5分 请先集满等级四合体技再挑战).获胜后黄飞虎加入.回司令室太乙真人说那吒在迷之森的壶中,雷阵子在青龙关东北的森林,可找其增加我方战力.而黄飞虎加入后,带著他和杨戬,首先是和界牌关旁钓鱼者谈两次话,再和关前士兵谈话给周公幻之鱼得钻心钉和慈爱的首饰(加宝珠50%).然后回绝龙岭用黄飞虎打破大石,中原镐京东北打破大石得七宝妙树,中原迷之森有封印宝箱杨戬能开.东海孟津东方有封印宝箱得乾坤弓,陈附近也有封印宝箱,孟津附近有大石能击碎.南河青龙关南方有一三角洲有河流能穿过(之前去南河神殿也有个类似能穿过的河请耐心找)那边有大石也有封印宝箱得神鱼. 为了要找那吒,众人来到中原西南迷之森,发现了壶却打不开,于是去森林西北找到谜之老人,他说要去迷之森中找三个符印(分别有蛮兽),都解开后回那吒壶又有战斗,然后个性单纯的那吒就加入我方了.接著到南河北方竹林找雷阵子,选那吒叫他有两场战斗,选邓禅玉叫他有一场,温柔的丽兰就可无战斗雷阵子就加入.然后顺路到南河东北有大石挡住通往东海之路,回陈北方找挖井户工人,再去南河该大石附近找风水师,他会要你去青龙关南方附近积水处找沼之水,却发现没有容器装,回去风水师那和一旁见习者谈话再跟风水师谈话得水瓶,就能装沼之水,装好后对挡路大时使用得万刃车,且以后此处能通东海. 接著要去西域找绝界阵,来到中原南关门和士兵问路,到南阳东北方有村人说南阳西方有道士出没,打倒该道士后得入口地图,回头问村人得之西方森林有路可走,来到尽头却发现有符咒阻挡,再找南关门士兵后去关门西北打倒九龙派道士后终于能去西域了.到了西域天水附近,村人求救说有道士对水源动手脚,然后打倒附近6蛮兽后,村人感激以黑宝珠和西域水晶作谢礼.北上途中有不少大石挡路击败附近蛮兽即可.而西域西方有岩壁神殿答&风姓&木&德可得照妖鉴.敦煌北方有李小三答砂漠得火龙镖.入口地图也能和旅商人换蜈蜂袋.一路到敦煌东北有三危绝界阵,击败阵内蛮兽王.西域在天水东南草地有樱茸能摘.天水北方也有封印宝箱有乾坤圈. 击败乌云仙后,重黎告知九龙派的阴谋和最后的绝界阵-幽陵.回中原由冒烟的潼关北上后发现中原北关门被破,谜之老人出现告知有他路可行.于是去东海北方的洞窟找挖洞名人,打倒蛮兽后可由此洞到北峰.到北峰与倒地士兵谈话后为救士兵一些队员离队.一路往西至佳梦关发现关门被锁,回北峰入口与队员会合后得佳梦关之键,过佳梦关(一旁有日记)之前路旁有李小五答长沙得黑宝珠,而北峰入口一往前有洞窟可到神殿答东&北&玄武得荒风帜.此时回中原岩壁神殿调查候选是,再去东西的岩壁神殿开启大脉(日后可得花篮,个人不建议选南北拿通天神火柱,因为比他强的术宝贝还有),而过佳梦关后就能用佳梦关之键和旅商人换万里起云烟.往北走遇上坏闻仲和多宝道人并和太公望会合,当坏闻仲攻击我方闻仲时九龙派的春雷竟替我方闻仲挡下致命一击?干掉闻仲后(请装抗混乱的法宝) 往北经九原到幽陵绝界阵打超蛮兽王(请先集等级四合体技把受王先解决).北峰刚过佳梦关南方可到中原北关门北方,关门前枯树处有月夜茸,附近还有封印宝箱得头痛凿. 想不到子牙们四处奔波却反替受王解开&道&的封印,受王变得强到不行,为求击败他之法而询问太上老君,老君说要拿&刻印&才能镇住&道&.于是由崇山绝界阵来到凤帝界.遇到不死士兵后,要打倒挡路蛮兽中两只会发光的他们才会消失(打错要重来),于凤帝界取得青莲宝色旗后干掉为求长生杀人无数的凤帝(请派飞行角色). 此后能用洞府移动,因此以下列出仕事,有得宝贝者才写出奖赏名(镐京不列,因之前已完成) 南阳:1.打蛮兽2.蛮兽动物园1(镐京正门北方,潼关北门北东,中原西关门旁,南阳北方,西方,西南方可找到6蛮兽)3.蛮兽动物园2(中原西方,中原北北西山岳,中原北方瀑布,中原东洞门,临潼关西南,中原岩壁神殿往南西和南东可找到7蛮兽)得复活的灵玉4.蛮兽动物园终(中原西北方山上,中原岩壁神殿那的北方和东南方可找到3蛮兽)得太阳针 孟津:1.打蛮兽2.击碎大岩(和西南方大岩前村人谈话再去西北方打蛮兽后回巨岩再打一场)3.10天内把货物送到天水得紫绶仙衣 陈:1.打蛮兽2.送情书(到孟津选&关系&再回陈)得蓝玉的指轮3.秘密严守的用心棒募集(到孟津西北方找男子打倒蛮兽)得救济的灵玉4.子牙先生(到孟津干掉延路蛮兽)得盘古幡5.传言与护卫(不要选はけなす-けなす-ダメだ此组合)得三宝玉如意 青龙关:1.打蛮兽2.青龙关警备(不要让青蛙进城)3.搜集食材(先到青龙打蛮兽,回青龙关给小女孩,再去南河北方竹林采集东西又回去见小女孩,再打青龙关西南蛮兽后回青龙关)得一心之书4.募集小柄战士(南河东北竹林与男子对话后两人打一场战) 长沙:1.打蛮兽2.找挖温泉助手(跟著人一直按圈钮)得苏生的灵玉3.打温泉蛮兽得定风珠 界牌关:1.找人(去镐京东北山上打蛮兽不开箱子,回界牌关带他父母去接他可多得绿宝珠30)得素色云界旗2.打蛮兽3.改变气象(用两种能改变气象的宝贝于洞府交替,交替前要回界牌关报告) 天水:1.打蛮兽2.找药草(到中原迷之森的洞府往南直走有晒菜芝麻)得琉璃瓶3.送货到敦煌 敦煌:1.打蛮兽2.找旅商人想要的东西(和旅商人对话后若要石头去长沙走出城,若要药草就去摘晒菜芝麻,和他换东西后回敦煌)得长虹索3.想吃アワビ(去东海南方海边找补アワビ名人要即可)得落魂钟 晋阳:1.打蛮兽2.想要南河的名产(长沙北方出城捡到石头)得红莲华 九原:1.打蛮兽2.送货到界牌关(限2天用洞府移动就好)得乾坤尺3.宝贝强化(把定海珠强化3段 也可A起来竟不用在第2回采香菇时搜集大头巾头茸) 以上建议全部完成 嫌麻烦的人最后一项可不完成 打完凤帝后取得刻印.带黄飞虎去界牌关和士兵对话子牙单挑两场后得九龙神火罩.然后到中原南关门前找职人后去南河打五只鱼收集鳞片,交给职人后3天可得四象琵琶(子牙会提醒).再到渑池城迹打九龙怨念,多场战斗后得阴阳镜.接下来去羽山洞窟前发现有结界,此时出现一只狼,抓两次失败后听花铃说去东边大森林采胡桃,采到后强制战斗2场再追那条狼,几次后就能进羽山了.由此地绝界阵来到龙帝界,和水母讲话被送到起点,追他两次后(不要碰到其他蛮兽否则会被送到起点)所有蛮兽消失.往前走发现大红莲华,再走发现村人的灵魂,再走遇到龙帝打死他后和白唱灵魂告别. 又取得一刻印后带海棠去女娲宫迹,穿云遗迹,中原岩壁神殿右方山丘(此时之前若有开启东西大脉调查岩壁神殿可得花篮),北峰的中原北关门北方附近会发生海棠讲古的事件能提高好感度.然后去西域的绝界阵传送,这儿像是人间仙境,众人往前走遇到结界,和起点村人交谈后调查桃树5次得5颗仙桃(强制战斗3次),然后回地面拿一颗给旅商人换杏黄旗,他会退休改行当吟游诗人.回灵帝界拿了风袋往前走角色性格和彼此爱慕的人调换(这段很恶搞XD,也可听到配音员高强的功力),打赢灵帝后(建议之前集满等级四合体技)一切恢复正常. 快要最后了,有闲不怕麻烦的人可以去第二回采香菇,之前搜集5个香菇后去南河西南找博士,之后可在那五处地点随机采菇,建议找到可采集地点用罗得大神比较好,若您一路跟随苏子脚步只需再采大茶碗茸换修罗的手甲,珊瑚针茸换真珠的碗轮,骨茸换通天神火柱(只是后两者苏子我采了100多次都采不到,所以其实不用强求,第二轮把幻之鱼给钓鱼小僧,而另外钓新鲜小鱼三天内给周公就有真珠的碗轮,而开启南北大脉就有通天神火柱),此外定海珠除了用A的之外也可采大头巾头茸来换. 众人从北峰幽陵绝界阵到圣帝界,这里请把同伴换成飞行系,战斗不要踩到光点会被传走.一路看到的小女孩和影像叙述著春雷双亲皆亡被闻仲所抚养而爱慕闻仲,闻仲为了天下不要再有像春雷般的小孩而西征绝龙岭却战死沙场,春雷一心想要闻仲复活而误入歧途.同伴和龙帝界一样有些暂时离队.这里有山河社稷图,每个传送点请调查2次有些有碎片,集满8片可得太极图(暴强),接著要打春雷(用等级四合体技),打赢后春雷心满意足死在闻仲怀中,闻仲悔恨未能提早察觉春雷心意.收拾哀伤后打赢圣帝(主角请带回复宝贝)拿齐所有刻印. 众人准备和受王一决死战,来到泰山遇到李大郎答邓禅玉得翻天印.上山后连打恶心的管叔蔡叔合体妖(请带攻击力高的同伴),受王(一直追击他),之后重黎和灵宝天尊背叛抢走道之源妄想将人界和仙界合一起统治并抓走丽兰,丽兰祈求上苍,上帝被他感动杀死灵宝天尊,同是&能力者&的子牙发挥潜力和同伴杀死重黎.然而丽兰却深陷异界. 再度上泰山突破回廊(冲到终点用等级四合体技),和真受王决战,打赢后他又抢走道之源,变身为最终魔王タオロン,当你被四颗珠子包围立刻放大范围术,战斗时集合体技,当他红血时会放一招让画面全白的大绝,唯有趁他念咒时放合体技中断并杀死他,世界恢复和平,道终于被子牙封神,众人准备逃离泰山时丽兰却道歉说她无法回到人间...... 各界即将分离,队伍中有些同伴要回他们的界而永不能见面,闻仲消失但我想他能在黄泉和春雷见面,子牙与黄天化约定要再见面. 一日,子牙正在白唱墓前扫墓,背后一阵落英随风飘动,甚为美丽,此时一熟悉的倩影映在子牙背后地上(丽兰)......?? 完全破后能继承宝贝列表,好感度,宝珠,宝贝改造并多了一模式能鉴赏影片和音乐. 苏子的参考纪录:全破时主角56级 约30小时 12人中9人宝贝改造完毕 3人好感度到金黄色60个术宝贝拿到59个 49个装饰宝贝拿到48个 黑宝珠列表(未完全 待补遗) 除了打魔王和剧情有时能拿到黑宝珠之外(这不说 因为你一定会拿到) 地图上的: 在绝龙岭有1颗 中原的东南方有2颗(一颗在封印宝箱) 东海有两颗(都在孟津以南的东方 一颗是用黄飞虎击碎大石 一颗是封印宝箱) 朝歌遗迹的水排掉后北方六宝箱有1颗 羽山海底有1颗 南河有2颗(青龙关东方有1颗 但要从下方绕 一颗在西南方有河能穿过用黄飞虎 击碎大石) 西域天水东北方有1颗 北峰神殿附近有1颗(一进入北峰就往上找洞窟才能到神殿) 凤帝界有1颗 龙帝界有1颗 圣帝界有1颗(一开始往北走到较下面的传送点传送到西北方在经由那边唯一一个 传送点能到一个地方有1颗) 仕事各有1颗: 青龙关[警备](打青蛙失败能重来) [小柄战士募集](到东北方竹林找南子对话后打1场) 界牌关[改变气象](到洞府设置不同能改变气象宝贝) 九原[宝贝强化](把定海珠强化3段还回去) 第2回搜集香菇: 如果你已经有括弧后的宝贝就能拿到1颗黑宝珠(没有的话就是拿到宝贝) 地点是第一回采集到香菇的五处地点随机 可以找到一个能采到的地方前存档 在用罗德大神重试到满意为止(1次只能采到1个) 大茶碗茸(修罗的手甲) 足细升龙茸(钻心钉) 大头巾头茸(定海珠) 珊瑚针茸(珍珠的腕轮) 缘取杖茸(慈爱的首饰) 骨茸(花篮或通天神火柱) 但黑宝珠的数目有限采香菇采到最后是不能换黑宝珠的 玩第一轮应该没有办法将武器全部改满用采香菇来换黑宝珠真的很麻烦所以不用强求 我全破时12人也只有9人武器宝贝改满 但一场战顶多派5人 若真的打不过也能抄角色等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神演义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