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读后感第五章暴风雨

青铜葵花第五章100字读后感_百度知道浅歌的空间为您精心推荐中小学作文,生活百态等精品文章。青铜葵花读后感青铜葵花读后感
花朵只有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变得更加艳丽;毛毛虫只有经历过痛苦的蜕变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凤凰只有接受过烈火的洗礼,才能再次得到生命!苦难亦美,没有了苦难就如同没有了暴风雨的考验,也不可能会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城里的女孩葵花随着父亲来到了大麦地的干校,一次意外使她失去了父亲,来到了大麦地的青铜家。短短五年,大麦地便被暴雨狂吹、蝗虫侵害过。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青铜一家都不离不弃,他们之间的爱令我们感动。
苦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块试金石,你是否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只要一试便知。有的人是温室里娇嫩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便会枯萎;有的人是沙漠里的仙人掌,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开出美丽的仙人掌花。鹰是天空中的霸主,蓝天是他们表演的舞台,但是你知道吗,一只鹰有70年的寿命,但是在它40岁时爪子、喙以及羽毛便开始老化,只有经历过痛苦的蜕变才能长出新的爪子、喙、羽毛,鹰才能重新翱翔于美丽的蓝天。苦难对于鹰来说是重获新生的唯一途径;苦难对于毛毛虫来说,是成为蝴蝶的美丽蜕变;苦难对于人来说是一块试金石,是金子便会闪出属于它的光芒,是破铜烂铁便会不堪一击。
苦难是什么?它是暴风雨,只有经历过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它是蜕变,只有经历过才能变得更美丽;它是试金石,只有经历过,人的一生才能变得耀眼夺目。
青铜葵花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青铜葵花》的长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男孩和女孩的故事。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长大、一起生活。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从此男孩常常遥望芦苇荡,想念女孩葵花。书中的葵花是个不幸而幸运的女孩,不幸的是她的爸爸来到农村为她画葵花田而去世;幸运的是她因祸得福,来到了幸福青铜家,虽然青铜家条件不太好,但他把葵花当做妹妹来照顾,给她温暖,给她幸福。
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利益至上、享乐至上之风盛行,读了《青铜葵花》后,使我觉得人们之间需要和谐相处,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在生活中,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痛苦无时不在就我们、能不能面对痛苦,苦难永恒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话剧,我们应当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战胜痛苦。快乐与痛苦这两者是姊妹都是圣者。他们是力,是生,是神!追求欢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是这种追求所谓享乐的欢乐在真正的灾难来到的时候又有多大用处??
在此告诫人们“我们要追求面对困难时的风度”!!要在克服困难中体会快乐。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
一旦说起《青铜葵花》我便会说的滔滔不绝,我是多么喜欢这本书里的青铜、葵花呀!这本书曾在: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江苏精品读书奖等。这本书的作者可是着名的作家啊!那就是曹文轩。
《青铜葵花》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第九章:《大草垛》这一章,这章主要讲的是:城里的人要将葵花接回城里。起初青铜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葵花都不同意,这天晚上爸爸妈妈都难以入睡,妈妈就下床点着油灯去葵花的小铺跟前,小葵花听见妈妈过来就赶紧把眼睛闭上,为的是让妈妈多看她一眼。早上上学青铜都要陪葵花去上学,为了防止葵花被人领了回去……城里来的人亲自去说服青铜一家三次,最后说服了。走的那一天妈妈亲自为葵花整理衣服,大麦地的人也都是依依不舍的,妈妈哭得眼圈都红了。虽然万般不舍葵花还是被接走了,葵花走后,青铜从此常常坐在大草垛上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在一次大雨之后,青铜终于因思念葵花妹妹而喊出了葵花的名字!青铜会说话啦!看到这儿我的眼泪无声地滑落,这就是青铜葵花的深厚的兄妹之情啊!兄妹之情是非常珍贵的,我们不能让它溜走。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很佩服青铜,尤其佩服他敢于面对一切痛苦的勇气,借用作者曹文轩的一段话: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青铜葵花读后感1000字
《青铜葵花》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位少年青铜和葵花,一次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
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经历风风雨雨,度过了重重难关。但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招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城市。
葵花是一个诚实、善良、纯真、可爱小的女孩。她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苦难使她更加勤奋,更加懂事。
苦难让她学会了克制欲望。对大麦地的孩子们来说,照相是一件让他们既渴望又感到有点奢侈的事情。然而懂事的葵花尽管内心十分渴望照张照片,但是她却在其他同学热热闹闹照相时,悄悄地躲在一旁。为了不让家里为她再花钱。当读到这里时,我的内心震颤了:从出生到现在我的照片有很多很多,我家里的书柜里,抽斗里堆放着一摞摞我的相册,桌子上还摆放着我的放大照片。与葵花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照片,青铜在冰天雪地里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让葵花晚上写作业有灯点,青铜捉来了最大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能让葵花看到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的站立了一个晚上;为了等葵花回来,青铜天天提着灯笼去码头,就为了葵花晚上回来不害怕;为了葵花在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吹着腮帮子,做了一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项链……
《芦花鞋》中,青铜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葵花,他是多么的想去上学呀!读到这里,我的心酸酸的。如果他们的生活条件好一点,他们就可以同时去念书,那该多好啊!而他那稚嫩的心灵上已被划上了一道深深的口子,使他失去了语言。葵花上学了。有一天,二瘸子来照相,葵花没有照,她家里生活节俭,青铜知道了妹妹葵花的心事,所以,他去卖奶奶编织的芦花鞋,不管风吹雨打,青铜总是去卖鞋子。有一天,大雪纷飞,青铜执意去卖鞋子。鞋子卖光了,可是,有一个人还想买,青铜把自己的芦花鞋卖给了那个人,自己赤脚奔波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脚冻得通红……
《三月蝗》中,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扰乱了他们安稳温馨的生活。孩子们从兴奋到害怕到无助,大人们从烧香拜佛到恐惧到无可奈何。灾难之后,一切东西都没了。可是青铜和葵花在遭遇了水灾和蝗灾之后却变得更加坚强、乐观。青铜逮到了一只鸭子,这是,嘎鱼家里正好少了一只鸭子,嘎鱼以为是自己家的鸭子,大闹了一番。后来,青铜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这时,悲剧发生了,奶奶为了给孩子添衣,自己却病倒了,牛也死了。家里急者需要用钱,这时,我们一直认为的坏孩子----嘎鱼却送来了两只鸭子,给奶奶补补身子。令人感动……
懂事的葵花故意把试考砸,为了给奶奶治病,自己独自一人跑到江南捡银杏,葵花回来了,奶奶却永远走了……
苦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大麦地的人苦难,还是青铜一家人的苦难都是大苦难。葵花正是在这些大苦难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地学会生活。为了给家人减轻负担,她故意把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试卷考砸。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这就是苦难的生活锻炼了葵花,磨练了葵花的意志。
书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为书中葵花和青铜的故事感动,更为她所遭遇的苦难而给予同情。我与葵花同龄,生活中缺乏着葵花的坚强,学习中缺少葵花的勤奋,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葵花的精神品质将时时刻刻感染着我,教育着我……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青铜葵花》书评――诗意的苦难---再评
《青铜葵花》书评――诗意的苦难---再评
  忍不住又翻出来看了一回。
在泪眼迷蒙中把作者的后记看了又看,他以&美丽的痛苦&为题谈了对此创作和对当今儿童文学的想法。他这个题目便顺带激发了我这评论的题目&诗意的苦难&。
原来,我也才发现,为什么作者能用如此强烈的&情感&来打动每一个读者,更本质地在于这其中包含着对生活和命运中诸多苦难的积极而乐观的诠释,我想,enjoythetrials恰是其中之意吧?
为着照一张全家福,青铜一家人编织芦花鞋;没有钱点灯,青铜去捉了萤火虫做成南瓜花灯;暴风雨冲垮了家里的房子,青铜和葵花却能在废墟中快乐地追逐着一条鱼,那种穷苦中却渗透着很多幸福的味道啊!让你尚怀有对生活无限的想望!
不禁想起文革的一个故事,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被下放到农场去铡草,文革结束后发现很多自己的朋友已经忍受不住自杀的自杀,跳楼的跳楼,而他仍旧乐观地面对生活,问起他下放的生活苦不苦,他说:&怎么会?我每天铡草都是按3/4节拍来铡的呢!&
在所接触过的所有有关文革的事情中,惟独这个教授的故事记忆最最深刻。
那是在教我如何来enjoythetrials呀!因此,前几天沉溺在一次小打击中而颓丧愤怒时,想起这个教授的故事,所以也才有了翻出这青铜葵花来重温的想法,也才有了这篇评论。
下一篇:没有了
请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打赏&&&&&&支付宝打赏《青铜葵花》第五章——&金茅草1&&&&&作者:曹文轩
&&&&&&&&&&&&&&&&&&&&&&&&&&&&&&&&&&&&&&
第五章 金茅草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她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这个念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想到这一点呢?
她将妈妈给她买头绳的钱省下了,给青铜买了铅笔。她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
正在干活的奶奶、爸爸妈妈也听到了,都停住了手中的活。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
大人们好像于睡梦中忽然听到了一声惊雷,受了一个大的震动,觉得天地为之一亮,但却一时无语。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
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一步地朝他走去。
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
葵花追了出来:“哥哥!”
青铜不停地奔跑。
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
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掉头一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
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
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
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干干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土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
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太阳。她大声地念着:“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那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青铜的记忆力奇好,虽然笔画与字的间架总是把握不好,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记住了这几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顺序。
太阳落下去了。
地上的字也慢慢地熄灭了。
“哥,我们该回家了。”
青铜学得正起劲,摇了摇头,拿着树枝,还在沙土上笨拙地写着。
月亮升上来了。
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
青铜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摇了摇头:“我们今天不学了。”
但青铜固执地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又教他:“月亮——月亮升上来了……”
天晚了,妈妈在呼唤他们回家。
一路上,青铜在心里念着、写着:“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
从此以后,青铜将跟着葵花,将她所认识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他们的学习,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看到牛,写“牛”。看到羊,写“羊”。看到牛吃草,写“牛吃草”,看到羊打架,写“羊打架”。写“天”,写“地”,写“风”,写“雨”,写“鸭子”,写“鸽子”,写“大鸭子”,写“小鸭子”,写“白鸽子”,写“黑鸽子”……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一个的字,而这些字十分神秘,它使青铜觉得太阳、月亮、天、地、风、雨,所有的一切,不完全是它们原来的样子了,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
不管刮风下雨,总在田野上狂奔的青铜,也比从前安静了许多。
绝顶聪明的葵花,用各种奇特而充满智慧的方法,将她所学得的字,一个个地都教给了她的哥哥青铜。这些字,像刀子一般刻在了青铜的记忆里,一辈子也不可能忘记了。他的字,也写得有模有样了,虽然不像葵花的字那么上规矩,但却有另外的味道:呆拙,有劲。
大麦地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一切。
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他们兄妹俩之间进行的。
这是一个安静的下午,一个小学校的老师正用白石灰水在大麦地人家的墙上写标语时,青铜放牛正巧路过这里。他看见人写字,就将牛拴在一棵树上,走过来出神地看着。
老师看到了这双眼睛,抓着不住地往下滴石灰水的刷子,对青铜说:“来,我来教你写一个字吧。”
青铜摇了摇头。
老师说:“你总得会写一两个字吧?”
正有几个人看老师写字,其中一个说:“这个哑巴,不管看见谁写字,都会傻乎乎地看着,好像他也会写似的。”
另一个人对青铜说:“哑巴,就过来吧,写一个字给我们看看。”
青铜摇了摇手,向后退去。
“别看了,放你的牛去吧!一个傻哑巴!”
青铜掉转头,向他的牛走去。他在解牛绳子时,听到了背后那几个人的很放肆的笑声。他弯腰停在那里好一阵,突然起来,掉转头向那几个人走去。
那个老师正在写字,没有注意,被青铜突然从他手中夺去了刷子。
在场的几个人都怔住了。
青铜一手拎着盛白石灰水的铁桶,一手拿着刷子,在那几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在墙上刷刷刷地刷了一行大字:
我是大麦地的青铜!
那惊叹号像一把立着的大锤。
青铜看了看那几个人,放下铁桶,扔掉刷子,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看着那一行歪八斜扭但却个个劲道的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当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大麦地。没有一个人不觉得事情的蹊跷。人们又想起了关于青铜的许多很神秘的传说。一个个地都觉得,这个哑巴绝不是一个寻常的哑巴。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青铜一家人,朝朝暮暮,过得喜气洋洋。
葵花粗茶淡饭,在风里雨里成长着,本来有点儿苍白的脸色,现在透着红润。短短的裤子,紧束着腰的褂子,加上一双布鞋和一对小辫儿,她渐渐成了大麦地人。大麦地人都快忘记了她是怎么来到大麦地、来到青铜家的。仿佛她本来就是青铜家的。青铜家人说到葵花时,都是很自然、很温馨地说道:“我们家葵花……”而且是特别爱在别人面前说葵花。
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的事情值得这一家人格格地乐。晚上熄了灯,他们都要说很长时间的话,不时地发出笑声。走夜路的人,从他家门前走过,听到这笑声,就在心里纳闷:什么事这般高兴?天天晚上,都有这样的笑声飞出这幢低矮茅屋的窗子,飞进大麦地朦胧的夜色中。
说话到了这年的三月。大麦地的春天无与伦比。五颜六色的野花,一朵,一丛,一两株,点缀在田间地头,河畔池边。到处是油汪汪的绿。喜鹊、灰喜鹊以及各种有名的、无名的鸟,整天在田野上、村子里飞来飞去,鸣叫不息。沉寂了一个冬季的大河,行船多了起来,不时地,滑过白色的或棕色的帆。号子声、狗叫声以及采桑女孩的欢笑声,不时地响起,使三月变得十分热闹。大地流淌着浓浓的生机。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三月里会发生什么。
只有青铜家的牛这些天,一直显得有点儿焦躁不安。到处是鲜嫩的青草,它却有一搭无一搭地啃几口,然后就将脑袋冲着天空——白天冲着太阳,夜晚冲着月亮。不时地会哞地长叫一声,震得树叶沙沙作响。
这天晚上,它不肯入栏,从青铜手里将缰绳挣脱出来之后,它也不远跑,却绕着房子没完没了地兜着圈子。爸爸和青铜一起,才将它拦下。
夜风轻轻,月色似水。一切预示着,这是一个温柔的、安静的春夜。
然而深夜,就在大麦地处在沉沉的熟睡之中时,天色突变,不一会儿,有狂风从天边呼啦啦滚动而来。那狂风犹如成千上万匹黑色怪兽,张着大嘴,卷着舌头,一路呼啸着。所到之处,枯枝残叶,沙尘浮土,统统卷到空中,沸沸扬扬地四处乱飘。桥板被掀到了河中,小船被掀到了岸上,芦苇在咔吧咔吧地断折,庄稼立即倾覆,电线被扯断,树上的鸟窝被吹散,枝头的鸟被打落在地上……世界立刻面目全非。
葵花突然被什么惊醒,睁眼一看,好生奇怪:怎么头顶上是一片苍黑的天空呢?似乎还有一些星星在朦胧中闪烁。再转眼一看,四周却又是墙壁。
妈妈扑了过来:“葵花葵花快起来!葵花葵花快起来!”她立即将还在懵懂中的葵花硬从床上抱了起来,着急慌忙地给她穿着衣服。
黑暗里,是爸爸的声音:“青铜,你搀着奶奶快出去!”
奶奶战栗的声音:“葵花呢?葵花呢?”
妈妈大声回答道:“在我这儿呢!”
葵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边让妈妈给她穿衣服,一边仰脸向上看着:天空中飞满了枯枝败叶。
妈妈说:“房顶被风掀掉了!”
房顶被大风掀掉了?葵花先是疑惑,但很快听懂了妈妈的话,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妈妈紧紧地抱着她:“别怕别怕……”
大风嘶鸣着掠过无顶房子的上空,不时地抛撒下许多杂物与尘埃。
牛早挣出栏,此刻,正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待着主人们。
一家人互相扶持着,顶着从门口吹进来的大风,走了出去。
大风中,隐隐约约地可以听到大麦地到处是呼喊声与哭泣声。
风越来越大,并且已经开始下雨。
“往学校走!往学校走!”爸爸大声叫着。因为学校的房子,是青砖青瓦房,是大麦地村最结实的房子,又在高处。
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青铜一家人往回看时,只见,四堵墙已经倒掉了。
青铜一家人赶到学校时,也有一些人家前前后后地来到了学校。
后来,风渐渐减弱,但雨却越来越大。最大时,就如天河穿底,奔泻而下。
人们挤在一间间教室里,无可奈何地、忧心忡忡地望着门外如倾如注的豪雨,谁也不说话。
天亮了。雨有所减弱,但还在不停地下。庄稼地已经被淹,大麦地村虽然看上去还是大
麦地村,但已有不少房屋倒塌。
最早出现在田野上的是嘎鱼一家人。他们家的鸭栏被大风吹跑了,鸭子们不知游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在找鸭子,一路呼唤着。
躲避在教室里的人家,一直发懵,这才想起家里的鸡鸭猪羊以及家中的东西。不少人走进了雨中,朝那个已经毁灭了的家走去。
葵花说:“我的书包没有拿出来。”说着就要往外走。
奶奶说:“找回来又有什么用?里面的书早沤烂了。”
“不,我要去找!”
爸爸妈妈也惦记着屋里的东西,劝奶奶留在教室里看着昨夜随手抢出来的东西,一家人都走出了教室。
路已沉没在水中。
青铜让葵花骑在牛背上,然后牵着牛朝家走去。
眼前几乎是一片汪洋。成片的芦苇,只露出梢头,在水面上甩动着,仿佛水面上长了无数的尾巴。高大的树变得矮小了,如果有条小船,浮在上面,伸伸手,就能够到那些没有被风吹散的鸟窝。水面上漂着锅盖、鞋子、尿盆、席子、水桶、无家可归的鸭子……什么都有。
他们找到了自家的房子。说是房子,其实就是残垣断壁。青铜第一个进入其中,他一心想找到葵花的书包,用脚在水底下试探着。每碰到一样东西,他都会用脚趾头夹住,然后将它们提出水面,或是一只碗,或是一口锅,或是一把铁锨。葵花看到青铜从水里捞出一件一件东西,觉得很有意思,也让爸爸将她从牛背上抱下来,战战兢兢地站到了水里。青铜每从水中捞上一件东西,葵花就一阵惊喜,并叫着:“哥哥给我!哥哥给我!”
爸爸妈妈却站在水中,失望地看着,一动不动。
突然,葵花好像被什么猛地撞了一下,差一点儿跌在水中。她惊叫了一声,随即,就看见水下有什么在急速地游动,搅起一团团水花。
青铜立即扑向门口,并立即关上了还勉强站立在那儿的门。
四面断墙,鱼被关在其中,不时地撞在墙上或撞在青铜与葵花的腿上,每撞一次,就猛地跃出水面。全家人都看到了:这是一条特大的鲤鱼!
葵花不停地惊叫着。
青铜就在水中不停地追捕着那条鱼。
大鱼又一次跃出水面,并激了葵花一脸的水。她用双手捂住脸,仰起脖子,格格地笑着。
青铜看着她,也咧嘴大笑着。
鱼猛地撞在了青铜的腿上。正在仰身大笑的青铜,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子被撞倒了。他向后踉跄了几下,跌在了水中。
“哥!”葵花大叫了一声。
青铜水淋淋地从水中爬了起来。
葵花见到被水淋湿的青铜,样子很滑稽,又禁不住地咯咯咯地笑起来。
青铜便索性将身子浸泡在水中,用手在水中摸了起来……
葵花就闪在墙角上,紧张而又充满期待地看着青铜。
大鱼几次被青铜抓住,又几次逃脱。这使青铜变得很恼火。他不信自己捉不住它。他呼哧呼哧地在水中摸着……大鱼正巧钻在了他怀里,他一下将它紧紧抱住。它在他怀里拼命挣扎着,尾巴将水珠不住地泼洒在他的脸上。
葵花不住地叫着:“哥哥!哥哥!……”
大鱼在青铜怀里渐渐没了力气。青铜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依然紧紧地抱着它,从水中站了起来。
大鱼不住地张嘴,闭嘴,嘴角上的两根红须,不住地颤动着。
青铜示意葵花走过去用手摸摸它。
葵花便走了过去。她伸起手去,轻轻抚摸了它一下:凉丝丝的,滑溜溜的。
接下来,他们高兴得在水中又蹦又跳,激起一团团水花。
望着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望着一无所有的家,妈妈却转过身去哭了。爸爸的一双粗糙的大手,在同样粗糙的脸上,不停地摩擦着……
大水退去之后,青铜家在原来的房基上搭了一个窝棚。
从现在起,他们一家人必须更加省吃俭用——他们要盖房子。说什么也得有幢房子。他们总不能一辈子住在这个小窝棚里。如果就是几个大人,这房子盖不盖,迟一天盖晚一天盖,也就无所谓了,可是现在有两个孩子。他们不能让两个孩子没有房屋住。总让他们住在这窝棚里,会让人瞧不起的。可是家里没有积攒下几个钱——盖房子,可要花一大笔钱!没有
几天的工夫,爸爸的头发就变得灰白,妈妈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许多,而本来就很瘦弱的奶奶,变得更加瘦弱了,站在风中,会让两个孩子担心她要被风刮倒。
葵花说:“我不上学了。”
“尽胡说!”妈妈说道。
奶奶将葵花揽到怀里,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不停地用手在她的头上抚摸着。但葵花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来自奶奶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准说这样的傻话!”
葵花再也不敢说她不想上学了。
她比以往更加用功地学习,所有的功课都是全班第一。学校的老师没有一个不喜欢葵花。他们常感叹:“大麦地小学的学生,如果都是葵花这样的学生,那就了不得了!”
但葵花却没有一丝懈怠。
晚上,她还要做很多很多作业。但又怕费家中的灯油。每天晚上,她都说去翠环家或秋妮家玩,实际上,是去人家里借人家的灯光做作业。无论是到翠环家还是到秋妮家,她都很乖巧,很自觉,从不妨碍翠环或秋妮的学习。她绝不占最明亮的地方,而是挑一个勉强可以看得见字的地方坐下来。做作业就是做作业,从不发一点声,更不乱说话。翠环是一个爱使唤人的女孩,总是支使葵花干这干那的:“给我把橡皮拿过来。”“我的作业本上还没有画格子呢,你帮我画一下吧。”葵花总是非常顺从地满足着翠环,生怕她不高兴。而秋妮又是一个小心眼的女孩。她看不过葵花的作业做得比她又快又好,时不时地就生气。葵花总是小心翼翼的。作业做好了,她一旁坐着,绝不说:“我做好了。”要是有道题,秋妮不会,葵花绝对不会说:“我会。”除非秋妮问她。问她后,她也绝不会显得她多聪明似的,而是显得没有多大把握一般,慢慢地给秋妮讲,用的是疑惑的口气、共同商量的口气。有时,也许会有一道题,秋妮先做出来了。这时秋妮就会很得意,问葵花:“你做出来了吗?”葵花若是做出来了,或是虽然没有做出来但她会,却总是说:“我还没有做出来呢。”秋妮就会过来,洋洋得意地做给葵花看:“你真笨。”葵花听着,绝不显出不屑的神情。
有些时候,葵花在翠环与秋妮面前,甚至显出有点儿巴结的样子。
这天,老师在课堂上狠狠地批评翠环与秋妮的作业,并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撕了她们的作业本。如果到此也就罢了,接下来,老师拿着葵花干干净净的作业本,打开来,从讲台上走下去,递给所有的孩子看:“瞧瞧人家葵花的作业!这才叫作业呢!”
葵花一直低着头。
吃完晚饭,葵花就在想:“我还去不去翠环或秋妮家做作业呢?”
天黑了,家里没有点灯。自从房屋倒塌之后,青铜家晚上就几乎再也没有点过灯。在黑暗里吃饭,在黑暗里上床睡觉。
可是今天晚上还真有不少作业要做呢!
葵花想了想,只是对家里人说:“我到翠环家玩一会儿。”说罢,出了小窝棚。
到了翠环家,翠环家门关着。
葵花敲了敲门。
翠环说:“我们睡觉了。”
可是葵花从门缝里看得清清楚楚,翠环正坐在灯下做作业呢。她没有再敲门,低着头走在村巷里。她不想再去秋妮家了,就往家走。但走了一阵,又回过来往秋妮家走:今晚上的作业要做完哩!
秋妮家的门倒没有关。
葵花在门口站了一阵,走进屋里。她说:“秋妮,我来了。”
秋妮好像没有听见,依然在做她的作业。
葵花看到桌子那边有张空凳子,就准备坐上去。
秋妮说:“过一会儿,我妈妈要坐在上面纳鞋底。”
葵花一时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
“你们家没有灯吗?”秋妮头也不抬地说。
“你们家永远就不点灯了吗?”秋妮依然头也不抬地说。
葵花夹着作业本,赶紧离开了秋妮家。沿着长长的村巷,她向家一个劲地奔跑着,眼泪禁不住奔涌出来,一路的泪珠。
她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坐在村前大槐树下的石碾上。几年前,她就是坐在这个石碾上,骑着牛,跟着青铜哥哥回家的。她抬头看看大槐树,正是夏天,大槐树枝繁叶茂。不知为什么,她特别想抱住大槐树大哭。但她没有。她用泪眼望着槐树上空的青天与月亮,傻傻的。
青铜找她来了。他先去了翠环家,隔着门就听翠环的妈妈在数落翠环:“你为啥不给人家葵花开门?”翠环说:“我就不让她用我们家的灯!”翠环的妈妈好像打了翠环一巴掌,因为翠环哭了:“我就是不让她用我们家的灯!”翠环的妈妈说:“这天底下,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葵花这般懂事的孩子了!你连人家一角都不如!”
青铜心想:“葵花可能去秋妮家了。”便来到秋妮家,远远的,也听见秋妮在哭:“穷就别念书呀!干嘛要到我们家来占我们家的灯光呀?”
秋妮大概也挨大人说了,或挨大人打了。
青铜就在村巷里奔跑起来。他跑了一条村巷,又一条村巷,才在村头的大槐树下找到了葵花。
那时,葵花正趴在石碾上,借着月光,非常吃力地在做着作业。
青铜一声不吭地站在她的身后。
葵花终于看到了哥哥。她一手抓着作业,将另一只手交给了哥哥。
兄妹俩手拉着手,谁也不说话,沿着村前的河边,在乳汁一般的月光下,走向他们的窝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铜葵花第五章金茅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