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一款传奇上线送装备脚本游戏App大概要多少钱

《我们的传奇》暂时停运 游戏已从App Store下架_搞趣网硅谷新传奇:关于WhatsApp的一切_网易手机
硅谷新传奇:关于WhatsApp的一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Facebook日前宣布将以现金和股票方式,斥资190亿美元收购移动即时通讯服务WhatsApp,这是Facebook成立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也是史上针对有风投支持的公司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网易手机讯 2月21日消息,Facebook日前宣布将以现金和股票方式,斥资190亿美元收购移动即时通讯服务WhatsApp,这是Facebook成立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也是史上针对有风投支持的公司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而只有50名员工的WhatsApp在被收购之后,每个员工的平均价值高达3.8亿美元,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成为硅谷的“新传奇”。《连线》(Wired)杂志的知名编辑大卫·罗万(David Rowan)曾在去年12月对WhatsApp的创始人进行过长达三天的专访,期间对这家全球移动即时通讯服务领域的霸主进行了比较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以下是罗万随后撰写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传奇诞生WhatsApp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山景城,距离公司总部几个街区的地方,有一栋名为“北郡社会服务办公室”的建筑,WhatsApp的联合创始人简·库姆(Jan Koum)就曾在这里排队领取政府的食物救济券。现年37岁的库姆出生在乌克兰基辅外的一个小村子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鉴于乌克兰复杂的政治环境,库姆在16岁的时候和母亲移民到了美国山景市,但由于其父亲一直没有移民,势单力薄的母子二人生活没有着落,他和母亲甚至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即使偶尔打个电话回家,也很有可能遭到监听。所以,当31岁的库姆拿着足够的钱离开雅虎在手机通讯领域创业时,自然而然就将民主思想融入到了产品之中。他创业之初就定下了三条规矩:不放广告、不侵犯隐私、全力以赴提供可靠的用户体验。而他在创办WhatsApp时就为其设定了三个准则:(1)不含广告,创造干净的用户环境;(2)不存储消息,避免危及用户隐私;(3)致力于为用户营造单纯、可靠、无缝的使用体验。这也为WhatsApp日后获得海量用户的认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WhatsApp上线5年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热门和最赚钱的手机应用。今年1月,WhatsApp每天的信息发送量达到180亿条,较去年12月的160亿条增加了20亿条,较195亿条的全球短信日发送量仅有一步之遥。由于部分信息会同时发送给了多个人,所以每天的信息接收量达到了360亿条。目前WhatsApp的每月活跃用户量为4.5亿,去年12月为4亿,7月为3亿,1月为2亿。主动公布“活跃用户数”是WhatsApp与竞争对手的主要区别,库姆曾在去年5月表示:“拿注册用户与活跃用户相对比,就像拿法拉利250 GTO与滑板相对比。”值得一提的是,在WhatsApp的活跃用户中,其中大部分人都会每年支付给WhatsApp 1英镑、1欧元或1美元的年使用费。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WhatsApp的用户有望在明年初突破10亿大关。众所周知,移动即时服务是个竞争相当激烈的市场,该领域中充斥了苹果iMessage、腾讯微信、Facebook的Messenger、Snapchat、LINE、Kik Messenger和Kakao-Talk等一票类似的服务,那么非技术出身的库姆是如何凭借仅仅50人的团队让他的WhatsApp获得数亿人的认可呢?“三不要”理念库姆的办公室采用开放式设计,在库姆的办公桌上,一直钉着一张联合创始人兼早期投资者布莱恩·艾克顿(Brian Acton)的手写便签,上面写着“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不要广告!不要游戏!不要噱头!)”,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再提示自己专注于营造纯粹的Messaging体验。“WhatsApp是一家最不像硅谷公司的硅谷公司,”现年42岁的艾克顿说道,“库姆和我在创办这家公司时都是30多岁,所以我们最为看重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营收状况,而不是一味追求高速发展,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很低调,哪怕我们的用户已经飙升至全球第一。”至于他和库姆的区别,艾克顿表示:“我们两个刚好互补,我属于比较天真的乐观主义者,而他则多少有些偏执。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而他则更关注公司的产品。他是公司的CEO,我则要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艾克顿是雅虎的“第44名员工”,先后负责展示广告、购物、旅游和关键词广告等业务。1997年,当库姆来雅虎应聘一份系统安全的工作时,艾克顿正是他的面试官,而在库姆加入雅虎之后,两人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日,库姆和艾克顿一起离开雅虎,但他们并没有马上创业,而是在认真考虑下一步的计划。在这段时间里,两人始终始终保持联系,并经常一起玩极限飞盘。日(库姆的生日),当两人在玩完飞盘之后库姆对艾克顿说,他注册了一家专门开发手机“状态”应用的公司——WhatsApp,但是还有一个备选名是Zap,其目的是开发一款能够显示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的应用。改版重生2009年5月,WhatsApp的首个版本没有引发任何反响,不过在1个月后,苹果在iOS 3.0中加入了通知推送功能。这也让库姆开始重新思考WhatsApp的功能,并希望将它重新设计成一款功能齐全的跨平台聊天应用,不仅可以直接调用手机通讯录作为“预先搭建的社交网络”,还能直接用手机号登录。库姆曾经使用过3个Skype账号,原因就是自己经常忘记用户名和密码,所以他将“简单易用”作为新版WhatsApp的核心理念。同年9月,在新版应用上线之后,艾克顿决定与库姆联手创业,还领导了一轮投资。两人希望共同探索出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既能为公司带来足够的收益,又可以确保业务在可控范围内实现增长。“免费阶段的WhatsApp实现超高速增长,每天的下载量达到惊人的1万次,”艾克顿回忆说,“而当我们要求用户付费时,增速就会明显回落,每天下载量只有1000次左右。”到了2009年的年底,在他们为WhatsApp加入了图片信息功能之后,放弃了一次性的下载收费模式,改为年使用费。库姆和艾克顿从一开始就拒绝在WhatsApp中刊登广告,其中库姆在日发Twitter称广告“让我们追逐豪车和名牌衣服,让我们干着自己讨厌的工作,而为的就是买一些根本用不着的东西”。“当你在与朋友和家人进行交流时,会聊到一些比较私密的内容,这时如果出现广告,肯定会让使用体验大大折扣,”库姆说道,“对于那些广告公司来说,为了发布精准的广告,他们需要知道用户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等等,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而我们不必知道太多关于用户的信息,所以我们不会在应用中加入广告。此外,在我青少年时生长的前苏联,那里从来就没有广告。”犹太人库姆现年38岁的库姆是一个在基辅农村长大的犹太人,恶劣的生存环境培养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记得当时的学校里连个厕所都没有,”他回忆道,“乌克兰冬天的气温低至零下20度,而一帮小孩子必须穿过一个停车场之后才能上个厕所。那里的社会极度封闭,就像是《1984》中所描述的那种环境一样。而我直到19岁才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电脑,不过之前我曾有一个算盘。”库姆很少见到他的父亲,后者经营着一家国营建筑公司,极度推崇“今日事今日毕”,所以几乎每天都会加班到晚上十点才回家。“在我的印象中,他好像每天都在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天天晚上做恶梦,但醒来之后还得去继续工作。”1992年,库姆与母亲和祖母移民到加州,并住进了政府提供的援助房中,而他父亲仍然留在乌克兰,“要是当时能给父亲发几条即时通讯消息就好了,”库姆悻悻说道。库姆在上学时家里并没有汽车,所以每天他早晨6点就要起床去赶公车,他的英语不太好,同时尽管身高1米88,也经常遭到同学的欺负。乌克兰的艰难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历练了库姆的身心。后来他尽管考上了大学,但最终选择了退学,“我学过计算机和数学,但成绩都不好,同时对这些东西也烦透了,”库姆说道。随后他开始在杂货店做包装工,再后来又换过好几份工作,有电器卖场,有互联网服务商,甚至还在安永做过计算机安全审计员。后来,他在Apache安全会议上遇到了雅虎的联合创始人大卫·费罗(David Filo),并应邀参加了雅虎的工作面试。网络效应时任贝尔电话公司总裁的西奥多·维尔(Theodore Vail)曾在1908年的年度报告中表示,希望能在美国电话线的运营中采用垄断经营模式。当时全美有数千家独立的电话公司,但维尔最终却说服美国政府相信,一个统一的大型通讯网络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从那个时候起,业内就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一旦能够实现“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通讯平台就可以获得非常明显的市场优势,让用户没有理由去更换其他供应商的服务。由于支持Android、iPhone、黑莓、诺基亚S40、塞班、Windows Phone六大移动平台,WhatsApp的用户量开始飙升,同时每个新用户都有可能邀请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也使用该应用。“由于消息领域拥有强大的网络效应,所以其实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红杉资本的吉姆·吉茨(Jim Goetz)说道,该公司曾经在早期投资过谷歌、雅虎、LinkedIn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并在2011年拿出800万美元入股WhatsApp。“库姆和艾克顿的活跃图谱正在逼近Facebook,我们相信它能在两年内在移动领域超过Facebook,”吉茨说道,“社交网络市场也开始呈现碎片化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其实我们都在探索让用户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各种新渠道。我相信WhatsApp的活跃用户量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过10亿。”此外吉茨还补充说,当库姆和艾克顿让他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自己都感觉“很震惊”,“我们更倾向于保持低调干实事,”库姆说道,“一般情况下我都会以身体不适拒绝媒体的采访。”而对于为何有意避开媒体的做法,库姆解释道:“如果有人从朋友那里了解到我们的产品,那是一个巨大的肯定。但如果你是从媒体或广告那里听说我们的,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追求可靠性和简约性库姆和艾克顿希望媒体能够宣传WhatsApp的可靠性和简约性。不过,偶尔出现的服务器宕机状况还是会让他们睡不着觉,比如发生在上周六的宕机事件就引发了很多用户的不满,“Twitter上到处都是我们的用户在大发牢骚,”库姆说道:“我们希望用户们永远不要与家人和朋友失去联系。”在库姆办公室的一块白板上,记录着2013年的正常运行时间达到了99.92456%,600台服务器能够保证每秒25万条的信息和每天10亿张图片的发收。“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不要妨碍用户,”艾克顿介绍说,“我曾在雅虎的购物部门工作过,他们总是为在某个页面上投放更多广告和Logo而争论不休,请问这与用户有什么关系呢?总之我认为广告并不能解决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商业化问题,相对来说,我更推崇纯粹的商业模式,毕竟客户就是用户。”“在WhatsApp,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库姆介绍说,“当我们在给应用增加功能时,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避免把产品变得复杂。”艾克顿则补充道:“用户希望我们推出桌面版,希望我们提供用户名,但我们始终坚持WhatsApp的实用性、简约性和服务品质,广告、游戏和噱头都会对用户的交流形成障碍。另外我们也不希望把WhatsApp变成一款“约炮”应用,这绝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更希望人们能够通过WhatsApp拉近与亲人和朋友的关系。”当WhatsApp的团队在为应用增加新功能时,都会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多种尝试,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会让服务尽量简化,而不会因此变得更加复杂。例如最近加入的语音信息功能只需单击录音并发送即可,而在播放语音信息时,如果距离传感器探测到手机接近用户的耳朵,就会自动从扬声器模式切换到听筒模式。WhatsApp的未来移动即时通讯应用是个瞬息万变的市场,所以谨慎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战略。目前已经有不少人指责WhatsApp创新速度缓慢,忽视了“阅后即焚”的信息趋势,眼睁睁看着Snapchat凭借这一创意吸引来自谷歌的40亿美元收购要约。那么,WhatsApp的这种天生的保守主义是否会威胁到它的未来呢?“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认同Snapchat的价值所在,”艾克顿说道,“诚然,Snapchat让许多青少年爱不释手,但我对此并不在乎,我已经42岁了,有老婆有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去找一夜情,当我发消息告诉妻子‘我爱你’,她则会给把我们孩子的照片发给我看,这些都是美好的记忆。我不清楚在Snapchat上胡作非为是否为人们能创造亲密的关系,只是感觉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Snapchat联合创始人)不过是找到某个群体的某些需求罢了。但WhatsApp却拥有无数的故事,从人们远隔天涯到彼此相识,然后再到最终迈入婚姻的殿堂,我们将整个过程都记录了下来,这也是Snapchat永远做不到的。人们喜欢聊聊过去的事情,这也是双方关系的永久见证。”当然,政府安全机构对这些聊天记录也很感兴趣,而这也正是美国政府要求WhatsApp提供服务器访问权限的主要原因。“我们真的给不了他们所谓的‘钥匙’,”库姆说道,他非常肯定地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并没有获取WhatsApp用户收发的消息,“人们不能把我们与雅虎和Facebook等公司混为一谈,我们并没有主动搜集用户的数据,然后存储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我们希望尽可能少地了解用户,我们不知道你的名字和性别,而我们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也尽可能保持了匿名性。由于我们不靠广告赚钱,所以根本不需要个人数据库。”
对于身为乌克兰人的库姆而言,保证用户隐私的安全性不仅是一种商业立场。“在我成长的社会里,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政府监视和记录下来,”他说道,“我童年的一些朋友就因为说了几句玩笑而惹上麻烦。要知道谁都没有窃听别人的权利,否则就会变成一个极权国家,我曾经从这样的一个国家逃离出来,来到了一个崇尚民主和言论自由的国家。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要保护这种弥足针对的民主。我们对客户端与服务器都进行了加密,同时我们也不会在服务器上保留任何用户信息,WhatsApp不会存储用户聊天记录,所有的记录都存在你的手机上。”(Henrish)
本文来源:网易手机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养活一款APP要“烧”多少钱?_网易财经
养活一款APP要“烧”多少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Duang!又APP刷爆朋友圈。大片范儿的电影截图、意味深长的经典对白均出自一款名为“足记”的APP。足记团队刚于去年8月完成天使期融资,投资方是光速创投和紫辉创投,目前正准备A轮融资。且近一周的用户数暴增后,总用户数已突破百万大关。似乎,打造一款成功的APP并不太难。3月16日,投中集团发布的《2014年移动应用资本地图》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APP领域融资十分活跃,社交通讯、本地生活服务、游戏、汽车交通等垂直应用全部获得数百万、千万以上美元融资。随着资本和巨头加速入场,O2O模式烧钱加剧、推广成本提高,使得APP进入了大浪淘沙时代。在当下,一款APP要烧掉?“昙花一现”是否意味着失败?何时能触及盈利点?融资多在中早期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APP领域,天使期和A轮的累计融资比例达到三分之二。去年至今,不断有现象级APP涌现。红极一时的包括魔漫相机、脸萌、围住神经猫和足记等,不仅口碑极佳,还惹得投资人挤破门槛。它们大都来自草根团队,因此更加激发了APP的创业热情。数据显示,App&Store在2008年7月上线之初,APP数量只有500多个,同年10月上线Android&Market(现为Google&Play)仅有40多个;截至2015年1月,前者的APP数量达到121万,后者则已突破143万。重磅融资消息不绝于耳。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挂号网、豌豆荚、今日头条、丁香园、挖财网等APP均在2014年获得了红杉、软银、、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且融资规模在千万美元之上,排名居前。投中研究院统计显示,在2014年,社交通讯类APP获得融资的案例最多,为95例;本地生活服务类紧随其后,达到53例;但从平均融资金额来看,这两个领域的投资热度虽然高,体量却较小(融资金额分别为7.5亿美元、2.21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汽车交通领域,快的、滴滴在2014年的烧钱依然得到了资本市场鼎力支持。滴滴获得淡马锡、数字天空技术、等投资7亿美元,快的获得软银中国、、老虎基金等投资6亿美元,促使汽车交通领域融资总额达到17.74亿美元之多。不过热钱涌入后,APP距离长成参天大树还很远。投中集团针对VC/PE融资轮次分布进行分析后发现,2014年中国APP领域的融资绝大多数案例集中在中早期,天使期和A轮的累计融资比例达到三分之二。“昙花一现”在APP大爆发的环境中,并不是问题。“如果一款APP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火起来,并找到赚快钱的盈利模式,即便它活不长久,对市场化的投资者而言有时也并非坏事。”投中研究院分析师王子威称。王子威表示,许多项目的投资都处于天使或早期阶段,对于VC和战略投资者而言,更多时候会将其作为一种战略储备,少数优质项目可能会实现,其他更多通过并购退出,比如出售给布局意愿强烈的T等巨头。竞争寡头化“移动端IM基本被巨头控制,其他比较活跃的入口,如音乐、视频等等,也基本变成寡头之间的争夺。”中国APP行业的发展大约始于2010年,随后经历了一轮爆发式增长。投中研究院认为,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PC互联网出身的企业把其PC端业务平行地移植到了移动端;第二个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长,多数传统行业也都开发了APP以顺应潮流;第三个阶段,较低的进入门槛使APP创业陷入疯狂,同时O2O模式的兴起使APP的移动属性被发挥到极致。而目前,APP创业正处于第四阶段:资本和巨头加速入场,APP推广成本提高,O2O模式烧钱现象严重,商业模式需要资本的支持,进入大浪淘沙时代。2014年APP行业出现投资并购大潮,即BAT在全面深入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圈地活动。据统计,在2014年中国APP领域VC/PE融资案例金额Top&20中,腾讯、阿里巴巴投资的标的企业分别为四家。以垂直细分领域布局举例,BAT在汽车交通上投资的公司分别为Uber、快的、滴滴;在教育上、腾讯分别投资了沪江网、跨考教育等。“有数据显示,主流APP的市场格局早在2012年就初步形成。”王子威对新京报记者称。他表示,传统的互联网企业最早进入,并利用其多年积累的入口和用户优势相对比较容易占领市场。新进入者的门槛越来越高。移动端IM基本被巨头控制。其他比较活跃的入口,如音乐、视频、地图、新闻、支付等等,也基本变成寡头之间的争夺。“刚起步公司很难找到好的切入点,大都在卖创意,抓住的痛点也都是长尾的。有一段时间有需求,过一段时间没有了。用几天就卸掉了。”王子威称。“泡沫”下的输家在O2O领域APP的竞争中,率先找到行业痛点的那个,往往不是最后的赢家。进入公众视野的是被资本和巨头相中的幸运儿,背后则有更多APP创业团队倒在黎明前。“O2O的概念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热。前面大家根本不清楚怎么玩,价值在什么地方,只知道机会多。”家政O2O平台云家政薛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里面泡沫水分太大,有些根本不是用户刚需,甚至是伪需求。“你听过吗?还有上门搓澡的APP!”薛帅告诉记者,这家公司现在已经有资本进入,但他本人对此并不看好。“很多根本没有需求,都在炒概念,已经陆续被洗掉一批。”薛帅举例称,一家专注于做早餐配送的APP在不久前倒下,创始人发出长文总结教训,物流体系、供应链有一大堆问题,“只做早餐太窄了,这一块完全可以被美团、饿了么等提供早午晚三餐配送的平台整合掉。”在O2O领域APP的竞争中,率先找到行业痛点的那个,往往不是最后的赢家。2013年,打车软件开山者摇摇招车在滴滴、快的双方强大的补贴攻势下悄然退出,被迫转型;2014年,国内订餐服务鼻祖饭统网陷入倒闭风波,这家公司曾是大众点评的有力竞争对手;去年年底,美发O2O的代表公司时尚猫倒闭。上门美发O2O企业时尚猫于2013年7月创办于北京,当年10月APP上线,据媒体报道,时尚猫在倒下之前已经迅速获得了两轮融资。运营数字一度高速增长。一位美业行业人士解释称,时尚猫做不下去的原因在于“烧钱”。“马太效应在美业O2O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规模和品牌不够大的话,得不到足够的融资和资源,也很难获得资本青睐。”“美业O2O市场存量、美发师资源有限,除非具有绝对先发优势,才能以较低的成本横向拓展、获取客户和运营推广。”该人士称。“烧钱”游戏何时了?薛帅认为,O2O的竞争刚刚开始,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玩家。被认为“活得很好”的美业O2O河狸家其实一直在烧钱中,一年融资了三次。经过最近一次C轮融资,公司获得5000万美元,估值3亿美元。河狸家创始人雕爷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一个月烧过一千五百万左右”,一个城市的启动非常耗钱,发过一百块的美甲券,“这都是干赔”。有风投的积极支持,河狸家尚无盈利的规划,先考虑把市场做大。许多O2O创业者却不像河狸家这般幸运。王子威告诉记者,2014年APP投资案例虽然还不少,热度相比年时明显降温,风投的态度趋向谨慎,“APP创业黄金增长期已经过去。”“细分领域都已经被分得很细,纯粹开发APP想火起来不会有很多好的模式。加上APP没有壁垒,容易被抄袭,BAT做了很多入口侵蚀。能够抓住人们心理需求的产品是有,像脸萌、魔漫,不过生命周期都不是很长。”王子威说。不过薛帅认为,O2O的竞争刚刚开始,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玩家。他表示说,在O2O领域创业一定需要烧钱。他介绍称,纯线上的APP创业比较简单,搞一个软件、游戏,或电商项目,把钱用在线上寻找用户拉流量就可以了;O2O创业则改变了成本规律——钱的大头都用在线下。“O2O本地服务,意味着没有办法全国标配,需要逐个覆盖。融资1000万,超过50%花在线下。除了扩展用户、布点、投广告这些,还要摸索物流体系、建工厂等等。”薛帅称。
何时能触及盈利点?薛帅表示,一个细分行业线下资源形成了比较大的垄断,就开始出现曙光。在此之前,一般会发生惨烈的“价格战”,家政O2O也不例外。“当线下该抢的资源都被抢完了,要么盈利,要么具备了被收购的价值。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盈利,继续扩大规模耗死对手直到一家独大,像美团今天做的一样。”实际上,在滴滴、快的两家打车APP爆发补贴大战后,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河狸家等均在各自领域开战,已经洗掉了一批竞争者。“O2O就是如此残酷。”薛帅说。B10-B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刘夏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Access denied | www.1200sf.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1200sf.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e815d4fc1bb6c16-ua9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款app从开发到上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