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活火山是哪些山

  火山的形成是因为地壳的不断运动造成的挤压而成的,火山爆发的场景也是十分可怕的,而火山喷发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更是无法估量。现在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火山的内部结构,那么火山底下到底有什么东西,会造成这么厉害的火山爆发呢?
  火山的下面有什么?
  2013年,Karin Sigloch曾航行进入印度洋,探寻她于一年前在此地设下的监测器。这次,她寻找的并不是深海动物,而是更深奥更难以捉摸的东西&&地球内部上升的热岩流。
  作为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名地球物理学家,Sigloch致力于研究地幔柱。地幔柱的一些特性被认为&供养&了地球上大多数的活火山,能&点燃&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地幔柱还能解释夏威夷火山和其他火山形成于地壳板块中部的原因。此外,通过释放地壳内部被压抑的热量,地幔柱在地球数十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幔柱研究一直是地球物理学的中流砥柱,有关地幔柱的种种猜测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围绕地球内部的热量和物质会由于某种未知作用被带回地表的自然现象,科学家已争论了40年。这是否是由比正常状态更炙热的岩石组成的地幔柱的上升作用导致的?利用地震波成像地球内部结构,通过地球化学知识揭示地球深处的自然状态,以及用气象学家预测天气变化的方式构造地幔运动的模型,研究人员已经能捕捉到地幔柱的蛛丝马迹。但一些批评者仍继续怀疑地幔柱是否真正存在。
  这就是Sigloch和同事&&法国留尼汪大学的Guilhem Barruol,花费6周在海洋深处开展作业的原因。在遭遇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及偶尔的鲨鱼攻击后,这支由法德专家组成的团队找到了他们于2012年秋季放置在海洋底部的57个地震仪。通过分析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研究人员计划绘制出留尼汪岛地下的岩石分布,以进一步确定地幔柱是否&供养&了该岛上主要的火山。
  Barruol说:&直到现在,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没有直接观察的情况下谈论地幔柱。我们的实地考察将告诉大家,地幔柱是否存在。&
  研究者对夏威夷地幔柱了解越深,便越能感受到其复杂程度。根据经典的地幔柱范式,炎热的黏性岩石从地底涌到岩石圈,在继续向上流动并最终成为火山熔岩的一部分之前会在此处停留一段时间,直到形成一层厚度约为100公里的堆积层。不过,地震图像显示夏威夷的地底结构与众不同,岩石圈下方的地幔柱呈膨胀态势,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
  美国马诺阿夏威夷大学地球物理学家Maxim Ballmer认为,岩石化学可以解释地幔柱膨胀的原因。如果夏威夷地幔柱蕴涵丰富的榴辉岩,它将在涌到地下约400公里处停滞下来,因为榴辉岩的浓度比一般地幔物质大。夏威夷地幔柱将在那里堆积,并水平延展开来。最终,随着越来越多的热量从下方涌来,富含榴辉岩的岩石将会像&缩小版&的地幔柱一样轻快地向上涌去。
<img src="/uploads/allimg/--lp.jpg" alt="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组图揭秘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老皇帝都
<img src="/uploads/allimg/-150R5112943-lp.jpg" alt="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东莞工人一夫多妻你敢信?东莞男人的天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Q-lp.jpg" alt="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中国游客在越南泡美女,揭秘越南的真实
<img src="/uploads/allimg/-150P-lp.jpg" alt="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少女坐出租车遇见色狼司机强摸大腿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8',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09',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8610',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飞机在我们的眼中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然而事实上飞机不过是一个比较便捷...
现在社会中出现一个新的人群,就做大龄剩女,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相貌不俗...
鸡宝是什么东西,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是没有见过的吧,这么奇怪的...世界火山分布_百度百科
世界火山分布
自构造理论建立以来,很多学者根据板块理论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认为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少数火山分布在板内,前者构成了四大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世界火山分布理论依据
板块学说在研究中的意义在于它能把很多看来是彼此孤立的现象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以这个学说建立的活动模式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如环大西洋为什么就没有;板内火山不在板块边界上,用地幔柱解释它的成因似乎依据也不够充分。新近又有学者(李鸿业,1993)提出两极挤压说,揭开了地球发展的奥秘,他认为在两极挤压力作用下,地球赤道轴扩张形成经向张裂和纬向挤压,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经向和纬向构造带内。
世界火山分布主要火山带
世界火山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带
环太平洋,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环太平洋火山带也称环太平洋火环,有活火山512座,其中南美洲笠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南段的30余座活火山,北段有16座活火山,中段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m,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再向北为加勒比海地区,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着著名的火山有奇里基火山、伊拉苏火山、圣阿纳火山和塔胡木耳科火山。北美洲有活火山90余座,著名的有圣海伦斯火山、拉森火山、雷尼尔火山、沙斯塔火山、胡德火山和散福德火山。在阿留申群岛上最著名的是卡特迈火山和伊利亚姆纳火山。在堪察加半岛上有经常活动的克留契夫火山,向击千岛群岛和日本列岛山岛弧,著名火山分布在日本列岛,如浅间山、岩手山、十胜岳、阿苏山和三原山都是多次喷发的活火山。琉球群岛至台湾岛有众多的火山岛屿,如赤尾屿、钓鱼岛、彭佳屿、澎湖岛、七星岩、兰屿和火烧岛等,都是新代以来形成的火山岛。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可算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火山,如喀拉喀托火山、皮纳图博火山、塔匀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培雷火山等,近代曾发生过多次喷发。
环太平洋带,火山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球现代喷发的火山这里占80%,主要发生在北美、堪察加半岛、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南部包括苏门答腊。爪哇诸岛构成的弧-海沟系,火山近400座,其中129座是活火山,这里仅年5年间,就有22座火山喷发,此外海底火山喷发也经常发生,致使一些新的火山岛屿出露海面。
环太平洋的火山岩主要是中性岩浆喷发的产物,形成了钙碱性系列的岩石,最常见的火山岩类型是安山岩,距海沟轴150-300公里的陆地内,安山岩平行于海沟呈弧形分布,即成所谓的“安山岩线”。另一特点是,自海沟向陆地方向岩石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一般随与海沟距离的增大,依次分布为拉斑系列岩石、钙碱性系列岩石和碱性系列的岩石。这里的火山多为中心式喷发,火山爆发强度较大,如果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则往往造成严重的火山灾害。
世界火山分布大洋中脊火山带
大洋中脊也称大洋裂谷,它在全球呈“W”形展布,从北极盆穿过冰岛,到南大西洋,这一段是等分了大西洋壳,并和两岸海岸线平行。向南绕非洲的南端转向NE与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大陆北端与东非裂谷相接。向南绕澳大利亚东去,与太平洋中脊南端相边,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东部,向北延促又进入北极区海域,整个大洋中脊构成了“W”形图案,成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总长8万余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为隆起的海岭,比两侧海原高出2-3公里,故称其为大洋中脊,在海岭中央又多有宽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堑,所以又称其为大洋裂谷。大洋内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带上,人们称其为大洋中脊。根据洋底岩石年龄测定,说明大洋裂谷形成较早,但张裂扩大和激烈活动是在中生代到新生代,尤其第四纪以来更为活跃,突出表现在火山活动上。
大洋中脊火山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多集中于大西洋裂谷,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佛得角群岛,该段长达万余公里,海岭由玄武岩组成,是沿大洋裂谷火山喷发的产物。由于火山多为海底喷发,不易被人们发现,据有关资料记载,大西洋中脊仅有60余座活火山。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冰岛上的火山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岛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余座,人们称其为火山岛。据地质学家S、Thorarinsson(1960)统计,在近1000a内,大约发生了200多次火山喷发,平均5a喷发一次。著名的活火山有海克拉火山,从1104年以来有过20多次大的喷发。拉基火山于1783年的一次喷发为人们所目睹,从25公里长的裂缝里溢出的熔岩达12公里以上,熔岩流覆盖面积约565平方公里,熔岩流长达70多公里,造成了重大灾害。1963年在冰岛南部海域火山喷发,这次喷发一直延续到1967年,产生了一个新的岛屿-苏特塞火山岛,高出海面约150m,面积2.8平方公里。6a之后,在该岛东北32公里处的维斯特曼群岛的海迈岛火山又有一次较大的喷发。这些火山的喷发,反映了在大西洋裂谷火山喷发的特点。
在太平洋中脊,于南纬6°-14°的太平洋东隆的轴部,新生代以来的裂隙喷发,形成了宽40-60公里,长800公里的玄武岩台地,发现的活火山仅有14座,其活动强度与频度都不如大西洋裂谷。
印度洋,据查有三列走向近SN的海底山脉,即海岭,仅有部分火山出露海面而成火山岛屿,如塞舌尔群岛和马尔克林群岛,它们都是现代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
在大洋中脊以外,仅有一些零散火山分布,它们是以火山岛屿的形式出现,如太平洋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有夏威夷群岛,即通常所说的夏威夷一中途岛的火山链,有关岛、塞班岛、提尼安岛、贝劳群岛、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及萨摩亚群岛等。在大西洋,如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也都是一些火山岛,南极洲的罗斯海中的埃里伯斯火山也属该种类型。这些火山岛屿都由玄武岩构成,与大洋裂谷带内的火山岩基本相同。
世界火山分布东非裂谷火山带
东非裂谷是大陆最大裂谷带,分为两支: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中部,至红海北端,长约5800公里,再往北与西亚的约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阿尔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罗河谷,长约1700公里。裂谷带一般深达m,宽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亚高原东侧大裂谷带中的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陆地上的最低点。
自中生代裂谷形成以来,火山活动频繁,尤其晚新生代以来更为盛行,据统计,非洲有活火山30余座,多分布在裂谷的断裂附近,有的也分布在裂谷边缘百公里以外,如肯尼亚山、乞力马扎罗山和埃尔贡山,它们的喷发同裂谷活动也密切相关。东非裂谷火山喷发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主要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裂谷系两侧,形成了玄武岩熔岩高原(台地),占埃塞俄比亚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熔岩厚达4000m,它是30-50万a以来上百次玄武岩浆沿裂隙溢流形成的。在肯尼亚西北部,也形成了厚达1000m 的熔岩台地,其形成时间晚于埃塞俄比亚的熔岩台地,大约形成于14-23万a间,在更晚些时候形成的是响岩,在11-13万a间形成了长达300公里的响岩熔岩台地。第二种是中心式喷发,多分布在裂谷带的边缘,主要的活火山有扎伊尔的尼拉贡戈山、尼亚马拉基拉山、肯尼亚的特列基火山、莫桑比克的兰埃山和埃塞俄比亚的埃特尔火山等。有的火山喷发只生成了爆裂火口,或成火口洼地,或是火口湖,如恩戈罗恩戈罗(坦桑)火口洼地直径达19公里,面积304平方公里。
现代火山活动中心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乌干达-卢旺达-扎伊尔边界的西裂谷系,自年就有过13次火山喷发,尼拉贡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动;二是埃塞俄比亚阿费尔(阿曼)坳陷的埃尔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年曾发生过多次喷发;三是坦桑尼亚纳特龙(坦桑)湖南部的格雷戈里(Grgory)裂谷上的伦盖(坦桑)火山,自年曾有过多次喷发,喷出岩为碳酸盐岩类,有较高含量的碳酸钠,为世界所罕见。位于肯尼图尔卡纳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90年代间也曾多次喷发。现代火山活动区,温泉广泛发育,火山喷气活动明显,多为水蒸气和含硫气体,这是火山现今的活动迹象。
世界火山分布喜马拉雅火山带
该分布于横贯欧亚的纬向构造带内,西起比利牛斯岛,经阿尔卑斯山脉至喜马拉雅山,全长10余万公里。这一纬向构造带是南北挤压形成的纬向褶皱隆起带,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在该带火山分布不均匀,纬向构造带的西段,由于南北挤压力的作用,在形成纬向构造隆起带的同时,形成了经向张裂和裂谷带,如其南侧的纵贯南北的东非裂谷系,顺两构造带过渡段,因断陷而形成了内陆海-地中海、红海和亚丁湾等,这里的火山活动也别具特色,出现了众多世界著名的火山,如意大利的威苏维火山。埃特纳火山、乌尔卡诺火山和斯特朗博利火山等等,爱琴海内的一些岛屿也是火山岛,活动性强,据意大利历史记载的火山喷发就有130多次,爆发强度大,特征典型,世界火山喷发类型就是以上述火山来命名的,岩性属于钙碱性系列,以安山岩和玄武岩为主。中段火山活动表现微弱,在东段喜马拉雅山北麓火山活动又加强,在隆起和地块的边缘分布着若干火山群,如麻克哈错火山群、卡尔达西火山群、涌波错火山群、乌兰拉湖火山群、可可西里火山群和腾冲火山群等等,共有火山100多座,其中中国的卡尔达西火山和可可西里火山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曾有过喷发,岩性为安山岩和碱性玄武岩类。
企业信用信息世界著名火山都有哪些?
富士山(日本):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休眠火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其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更是日本的国宝级美景.五大连池(中国):五大连池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课书”这个神奇的地质公园,不仅在生态科学和地理物理发展史方面对人类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在自然美学和环境医学方面更具有独特的观赏和适用价值.斯特朗博利火山(意大利):长年不断的燃烧,赋予了这座火山惊险神秘的气氛,高大巍峨的山峰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如果你想要更进一步地接近斯特朗博利火山,就必须经历三个小时的艰险攀爬,途经各种地形.靠近火山口,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伴随着地下轰鸣的爆炸声,泛着红光的火山口向外喷涌火山灰和滚烫的岩浆.东爪哇岛婆罗摩火山(印度尼西亚):婆罗摩火山是印尼最为出名的火山之一,它集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为一体,被比喻为裹在襁褓中的婴儿,年轻而充满活力.尼西罗斯岛(希腊):尼西罗斯岛由一座休眠火山构成.根据记载,这座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887年.从天空中俯瞰,你能看到湛蓝海水包围着的灰白色的小岛,岛上遗留着火山喷发后的痕迹:火山灰以及岩浆喷涌形成的沟槽和岩石.基拉韦厄(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是世界最大的活火山体.从上向下俯瞰,能看到泛着红光的熔岩奔流而下,汇入大海,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火山景观.(编辑:李慧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百度贴吧提示信息很抱歉,该吧被合并您所访问的贴子无法显示。系统将在秒后,自动跳转到严正声明:凡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诉请求,百度将依法予以处理,且不收取任何费用。请采取正常投诉途径投诉,切勿相信不法分子收费删贴的欺诈行为。中国四大火山群之一
中国四大火山群之一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腾冲和梁河县境内,是我国4大火山群之一,共有97座新生代火山堆。地质公园以古火山地质遗迹及相伴生的地热泉为特色。4A景区。年月日一行人游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景点布局:整个火山群面积达221.36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其规模和完整性均居全国之首,有较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腾冲火山国家公园,以极具火山代表性的大、小空山、黑空山为中心,范围包括整个火山群及火山熔岩地貌和龙江峡谷的火山柱状节理。公园一期建设完成了对大空山的主体开发,确定了保护范围,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出符合科学的开发利用,建成独具特色的火山公园。
公园简介:公园内有97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锥)的有25座,火山锥类型多样。公园内有数级熔岩台地,主要有环火山口熔岩台地、环火山锥熔岩台地和裂隙溢出的熔岩台地,面积大、坡度平缓。腾冲火山熔岩构造景观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动和原生节理构造;火山碎屑岩可见熔集块岩、熔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火山弹引人注目,主要有火山弹、火山角砾、火山灰、浮石、火山渣。其中火山弹形状各异,主要有纺锤状、面包状、麻花状。各种类型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流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显目,构成壮丽的火山旅游景观。
火山活跃:这些火山形成于距今约340万年到1万间的上新世至全新世,其中距今约1万年左右形成的火山共4座。较早形成的火山熔岩由于遭受长期强烈风化,火山锥体大多破坏,仅保存6座仍能见穹丘地貌或火山山体的火山。部分是休眠火山。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特提斯构造带东段的腾冲变质地体内,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陆—陆碰撞对接带东侧,以发育断裂构造、年青的火山活动和强烈的地热显示为其特征。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沧海桑田巨变,多次岩浆喷发和多次构造旋回,留下了众多的地质遗迹,形成了奇丽的自然景观。
相关景观:腾冲火山附生地质现象非常丰富,典型的有地热带、热海热田、地热显示、热泉(124处)等。其中地热显示特征分为喷气孔、冒气地面、热沸面、喷泉、毒气孔、热水泉华、热水爆炸等6类景观。热水泉华景观又有泉华台地、泉华堤、泉华堆、泉华陡壁、泉华家、泉华扇、泉华蘑菇、泉华豆、泉华葡萄、泉华洞以及洞内华钟乳、泉华鹅管等等。其内容之丰富,色彩之艳丽,为世界之罕见。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以古火山地质遗迹及与之相伴生的地热泉为特色。公园内有数级熔岩台地,主要有环火山口熔岩台地、环火山锥熔岩台地和裂隙溢出的熔岩台地、面积大、坡度平缓。
腾冲火山熔岩构造景观: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动和原生节理构造。火山碎屑岩可见熔集块岩、熔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火山碎屑物引人注目,主要有火山弹、火山角砾、火山灰、浮石、火山渣。其中火山弹形状各异,主要有纺锤状、面包状、麻花状。各种类型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流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显目,构成壮丽的火山旅游景观。
成因:腾冲火山形成于距今约340万年到1万年间的上新世至全新世,其中距今约1万年左右形成的火山共4座。较早形成的火山熔岩由于遭受长期强烈风化,火山锥体大多破坏,仅保存6座仍能见穹丘地貌或火山山体的火山。部分是休眠火山。
腾冲共有97座喷发过的火山,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较完整,这是中国新生代火山保存最多、最密集、最完整的地区。这些火山有穹状火山、截顶圆锥状火山、盾状火山、低平马尔式火山4种类型,腾冲的火山虽然是处于休眠期的火山,但是在它的地底深处最高的温度有时可以达到230度以上,因此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同时,腾冲县境内有80多个地热显露区域,数量之多堪称国内第一,而且其种类之多亦为国内少见。据地质界人士介绍,腾冲地热按温度高低来划分有汽泉、沸泉、热泉、温泉;而按物质成分划分则有碳酸泉、氡泉、硫磺泉、硫化氢泉、放射性氢泉等。各类温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多达30多种,有着非常神奇的医疗治病功效。
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其规模和完整性均居全国之首,有较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腾冲火山群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群之一,其规模和完整性居全国之首,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工作者进行考察研究。97座新生代火山锥雄峙苍穹,多系截顶园锥状火山,火山锥体,火口。
目前火山口保存最完整、有较高科考和观赏价值的是距城20公里的马站火山群,有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楼山、大团山、小团山、长坡山、打鹰山以及距城4公里的马鞍山、老龟坡火山等23座,像一个个精艺盆景,极为壮观。站在大空山顶,北面的黑空山,南面的小空山及周围的火山群,将随游人的视野无限展开,大面积势若奔腾的熔岩流凝成的石山以及巧夺天工的火山熔洞,幽静神秘,千姿百态。如今,借大自然造化之功兴建的腾冲火山群国家公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的必游之所。
云南西南毗邻缅甸的腾冲是热门的旅游之地,腾冲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带来频繁地震,剧烈地震又引发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停止后,岩溶冷却,形成了无头的山——火山。腾冲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的火山达23座。这些火山有穹状火山、截顶圆锥状火山、盾状火山、低平马尔式火山4种类型,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较完整,这使腾冲火山以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较完整而著称于世,腾冲也因此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
历史:公元1609年,徐霞客考察了腾冲火山与地热,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腾冲火山中记述道:“土人宫:30年前(1609年),其上皆大木巨竹,蒙蔽无隙,中有龙谭四,深莫能测,足声至则波涌而起,人莫敢近;后有牧羊者,一雷而震毙羊五六百及牧者数人,连日夜火,大树深笺,燎无于通,潭亦成陆,今山下有出水之穴,俱从山根分逗云。山顶之石,色稿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然其质仍坚,真劫灰之余也”。迄今没有找到年代学等有关方面的证据,所以暂定为未经证实爆发。从李根源《烈遗山记》中描述的“腾冲多火山,志载明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火山爆发多次”,说明几百年前,腾冲火山区有过喷发活动,不过都是未经证实的喷发。唯一可以确定腾冲火山在公元前6000年前有过爆发。&
地质地貌:腾冲有保存完好、形态典型的休眠火山群,最高的海拔2700米,相对高差为60米--1000&米。有全国闻名的热泉、矿泉80&余处,及90&多座火山锥,被誉为“天然地质自然博物馆”。有截顶圆锥状火山、低平状火山、盾状火山和穹状火山等多种类型,火山口保存完好的有23座。在火山熔岩台地上,有玄武岩溶洞及地下暗河。这种大棱柱状和节理状的玄武岩景观,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特殊的科学考察价值。火山群分布在腾冲县城周围。城南的左所营因火山喷发的熔岩沿河谷奔泻而下,蜿蜒起伏形似一条黑色大蟒,称火山蛇,可和英国“区人堤”和美国的“魔鬼岩”媲美。腾冲地热众多,有汽泉、温泉、热泉、沸泉80余处,有硫磺塘大滚锅、黄瓜箐热气沟和澡塘河热泉。该景区还被誉为“天然花园”、“物种的基因库”。森林覆盖率达46.1%,高等植物达2500多种,珍稀保护植物30余种,鸟类300余种,兽类100余种,珍稀保护动物60余种。
腾冲火山:腾冲坝子处于火山群环抱之中,在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4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排列着70多座火山。科学家已探明腾冲火山最近喷发年代从前人认为距今5万年拉近到距今3800年,现在是它的休眠期。腾冲火山以其分布广、规模大而闻名,形成中国最富有魅力的自然景观之一。
腾冲火山群: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群之一,其规模和完整性居全国之首,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工作者进行考察研究。97座新生代火山锥雄峙苍穹,多系截顶园锥状火山,火山锥体最高达214米,火口直径可达400米,深60米。目前火山口保存最完整、有较高科考和观赏价值的是距城20公里的马站火山群,有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楼山、大团山、小团山、长坡山、打鹰山以及距城4公里的马鞍山、老龟坡火山等23座,像一个个精艺盆景,极为壮观。站在大空山顶,北面的黑空山,南面的小空山及周围的火山群,将随游人的视野无限展开,大面积势若奔腾的熔岩流凝成的石山以及巧夺天工的火山熔洞,幽静神秘,千姿百态。如今,借大自然造化之功兴建的腾冲火山群国家公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的必游之所。
旅游:腾冲也是中国3大地热区之一,气泉、温泉共有80余处,以热力强大,形态奇妙著称于世。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离县城西南24公里处的黄瓜脊地热区。这里被称为“热海”,数十处热泉喷薄竞涌,遍地嘶嘶作响。数不清的喷气孔喷射着热水和蒸气,温度均在94—98Y。整个山谷,气浪蒸腾,喧嚣热闹、别是一番天地。
近代云南著名诗人王灿(公元1881年—1949年),在长诗《热海》中,
生山14奇久沿柬尽,进出火冒咕泉琅。温本领扬降真止,篷初路上右丈公。
更备饰拿柬一态,珠免地形成空虐。&&&闲阳相摩锻总是,假此天地升烘妒。
4死吐火火烧水,一t,么铭使机躯。&&&严岛虎吼奶一近,1陈烁面伤肌肤。
如此奇观,见所未见,闻所末闻。
诗人感叹地说:
亿万千卑热柬退,赫姑灸灸耀散公。&&&火井汤谷足种侵,弄牧惊例辽赎恢。
我直沼改薛6内,岛PC奇现天下无。
航空:建有驼峰机场。从昆明乘飞机约45分钟可抵达腾冲。
公共汽车:小小的弹丸之地,也有专线和普通两种公交车可选择乘坐。
专线:A、洞山B、热海C、火山D、云峰山E、来凤山F、打苴G、坝派巨泉
普通:1号车站—牌坊脚,2号城关镇百货大楼—工人文化宫,3号工人文化宫—和顺图书馆,4号东营松园—大宽邑
出租车:城内一律5元,无论去哪里都一样,出城外则要另计。PMll:加以后城内则全是10元一程。
地热用途:腾冲地热用途广泛,其矿泉疗病能收奇效。这里的热泉每干毫升含钙50毫克,还含镁、钾、钠、氮等多种矿物,能有效的治疗运动神经、消化、呼吸、心血管、皮肤、妇科等二三十种疾病,而对风湿性疾病和急、慢性腰腿痛更具特效。
王灿曾赋《浴黄瓜脊温泉》诗云:
山开石安出久禁,到此宜题第一汤。久体间船暴病贵,颠化其可沈愁肠。
柬田吸毒久人喜,风遭滇户革本香。逼近名泉喜浴吐,拟感靳患把肪阳。
诗人还写了一条附注:“余在腾冲所浴温泉有八:
—、大董,二、马羽窝,三、聂宋关,四、九保破山,五、丙采,六、蛹溪,七、热海,八、黄瓜管”。
诗里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打算新编一本志书,把腾冲的温泉一一记述下来。腾冲温泉岂止8个,据勘测,这里南北长约101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面积6000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带上,分布着大量的高温温泉、沸泉、喷气子L、热气泉等。
岩浆活动特征:通过对腾冲火山区的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资料的分析可知监测区由于覆盖面积广,并有多个断层通过监测区,点位形变和重力变化特征比较复杂。总体来看,火山锥体及断层附近的点位仍是活动性比较大的地方,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量较大。火山区可能存在不规则岩浆体或有多个岩浆囊体存在,多源&模型和断层模型的综合应用可较好地解释实际的观测资料,对于相邻测点出现形变变化量相反的情况,认为可能是由断层两盘活动引起的。从火山区点位各时间段形变及重力的变化量值、比值在形变一重力关系解释图中的分布及应用形变量对压力源等效体积的估算等来看,火山区的岩浆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引起地表的垂直形变逐年变化,岩浆虽有活动,但其活动量较低,而且岩浆活动比较分散,火山暂没有喷发的危险。
开发现存问题: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现有的旅游开发活动,是基于腾冲火山地热国家风景名胜区基础上的开发。而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它强调的是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文化、休闲娱乐价值。这与地质公园强调科学、科普教育价值有较大区别。因此,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自然就与风景名胜区不同。以地质公园的科学公园角色定位看现有的旅游开发,可以发现许多问题。
品牌意识淡漠:地质公园在经营意识上本应以科学的态度宣传地质遗迹,借以提高风景旅游地的品位,但在实际开发中却被忽视。腾冲火山地热景区已有一定知名度,但“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的牌子并未得到真正重视,“国家地质公园”的美誉还不为众人所知。作为公园地质遗迹核心区的火山公园和热海旅游区,其经营权现已转让给一企业集团。企业当初热衷于经济效益显著的休闲度假经营而接手热海旅游区,火山公园则是因原来政府的负债经营作为热海景区的附带品转让给企业的。为此,经营者对热海休闲度假的开发有过而无不及,但对如何实现公园地质遗迹的科学、科普教育价值则较少顾及。
形象没有形成:腾冲地质公园所辖的重要景区,在政府招商引资的背景下,被公司分割经营。经营主体多元化,忽视地质公园的品牌,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没有整体包装,没有形成突出地质公园特色的统一的规划思路和经营管理方式。
没有突出特色:科考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仍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导游词、旅游标识中对地质旅游资源的科学信息表达和展示不充分,比如没有深入的地质旅&游景观成因、演变、保护的科学解释,火山机理展现不足,博物馆建设停滞,以科考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少等问题,反映出腾冲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旅游特色不鲜明,科学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公园未能成为科普大课堂。
环境破坏严重:火山景区内由于农民土地问题不能最终解决,如墓地留存、&树木砍伐、采挖火山石等现象频繁,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极为不利。
&腾冲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结合部,是中国火山运动最活跃、最年轻的地区。在腾冲大地,一脚踏着亚欧大陆,另一脚踏着印巴大陆。腾冲是一个有着“三山”、“三海”、“一城”、“一镇”、“一园”的地方。这”三山“指的就是火山、高黎贡山和云雾仙山。
腾冲有个名谣:“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民谣中所说的“无头之山”就是火山。
&腾冲火山有两大特点:一是均为活火山。腾冲是我国最典型的年轻活火山地热区,最近一次喷发与现在相隔7000年。二是排列规则。最为独特的是99座火山雄峙苍穹,多座火山同处于一线形成“串珠”,从空中腑瞰,碧绿的原野上火山一字排开,壮观无比。
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温差极大,早上的地面还残留着白霜,然而一到中午时分,气温一下子就明显升高了许多。
亿万年前,腾冲一带是茫茫大海,由于印度大陆和亚欧大陆漂移碰撞,在腾冲形成了火山地热世界奇观。腾冲火山以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完好著称,被誉为“天然的火山地质博物馆”。可以这样说,只要你一脚踏入腾冲的土地,你就跨入了火山家园的中心。
腾冲小吃:风味独特,各具千秋,然吃的时间地点有讲究,否则很难吃到最高水平。
饵丝:时间最好为早上7点--12点,早点铺都有,人气最旺的当所药王宫三角地明记早点铺。老板用筒子骨熬汤,鲜肉羹作汁,碎酥肉加帽,卤水调味,再洒上葱花、芫荽。不用加佐料,看了闻了保管你流口水,要是放一小点老板面前的腊腌菜(在锅里用油汤熬过的),那就更加正宗。但是最地道最正宗最美味的饵丝不在城上,而是在农村里农民讨亲嫁女、盖大房子、过36、庆60岁时带正客(正餐)的头天晚上。那是农民用自家喂养出来的原生态肥猪宰了用骨头皮子鲜肉作的汤羹帽子,配与胡家湾鲜饵丝制成的。味道非常鲜美,堪称腾冲一绝。当然这碗饵丝对来腾冲旅游的朋友可是千载难逢,可遇而不可求。
擦粉:顾名思义就是用铜刷把荞凉粉擦成细条,该小吃在云南仅腾冲独有,取材自高寒山地的苦荞,而苦荞又以古勇莽原上的为佳。时间为中午1点--下片5点左右,当然天气要热,吃的才有味,地点为新老百货大楼旁。老板擦好荞粉,放上姜沫蒜泥盐巴味精辣椒麻油。再配以特制的香料,自制的梅子醋,那个才叫人间美味。吃了能败火祛湿除热毒,实为到腾旅游不可错过的特色小吃。
稀豆粉粑粑:与腾冲饵丝在早晚点的市场角逐中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早晚都有,但白天很难吃到。最有名的当属叠水河边寸丽萍家的早点,文星楼的晚点。原料为胡家湾鲜风吹粑粑和腾冲境内土种植的碗豆。老板将粑粑烤得脆香放在小盘里,然后舀上热气腾腾的稀豆粉洒上烧花生在另一大碗里递过来,当然吃法有讲究。客人须用手撕了粑粑蘸豆粉吃。一定要手撕粑粑,否则不好吃。最好是原汁原味的吃三分之一然后加辣椒油吃一小部分,吃完那小部分,又加麻油吃一小点,最后所剩不多依口味条理调料。当然有人习惯把所有佐料放进豆粉搅匀,然后再撕了粑粑蘸了吃,这样味道就重。但稀豆粉会愈搅愈清,这样吃反而达不到最高境界。
卷粉:最畅销的为叠水河边寸丽萍家,中心小学附近明记家。时间最好是中午1点--下午五点左右。老板家用上等大米磨好,过滤,然后在家现蒸现卖。卷粉刚出蒸笼,抬将出来,摊上特制酱汁、洒上烧花生、味精、芫荽芝麻、卷起后即食。
米线:以中心小学附近明记的草烧米线为全城一绝,吃的最佳时间为中午大热天。老板在米线上放现砌的脆黄瓜丝、洒上嫩豆芽菜、鲜炸瘦肉丝、酥肉面粒。顾客放上白糖醋、姜蒜汁、西红柿、辣椒、麻油、黄笋、芝麻、芫荽即可。
撒撇:原为德宏州傣族小吃。近几年随着腾冲旅游业的飞跃发展,撒撇亦在腾安家落户,并火了起来。中午12点后到深夜都有,白天可到岔一街的小巷,或是三角地,或是植物园可吃到,晚上夜市里让烧烤老板介绍都有。撒撇材料是细米线、干巴丝、烤牛肝、鲜肉粒、小米辣、韭菜沫、味道有酸苦两种,苦的放牛苦肠,酸的放柠檬汁。最好就是告诉老板两样味道都要(反正不多收钱),看看自己喜欢蘸那种就蘸那种。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大门
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
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龟裂纹火山弹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钢盔状火山弹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拉丝火山弹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纺锤状火山弹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变形空心火山弹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结壳熔岩塑性壳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结壳熔岩包卷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熔岩麻花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熔岩刺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碳化木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结壳熔岩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气孔状玄武岩气泡羹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火山灰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渣状溶岩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葫芦状火山弹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溶岩渣块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渣状溶岩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溶岩麻花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柱状结理
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玄武质岩渣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砖红色岩渣腾冲火山地质博物馆------徐霞客游记远眺火山群大空山小空山小空山简介小空山火山口小空山火山底之一小空山火山底之二小空山森林之一小空山森林之二热气球之一热气球之二热气球之三大空山大空山游道大空山火山口大空山火山底之一大空山火山底之二
大空山森林之一大空山森林之二大空山太极广场之一大空山太极广场之二大空山太极广场之三大门至大空山太极广场大道腾冲火山地热地质公园之一(网照)腾冲火山地热地质公园之二(网照)
腾冲火山地热地质公园之三(网照)腾冲火山地热地质公园之四(网照)腾冲火山地热地质公园之五(网照)大空山火山口(网照)黑空山(网照)火山堆(网照)火山口处植被(网照)大空山脚下的太极广场(网照)大门至大空山太极广场大道(网照)
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大门(网照)
饵丝(网照)擦粉(网照)稀豆粉粑粑(网照)卷粉(网照)米线(网照)撒撇(网照)
发表评论:
馆藏&138611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