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攻略中的墨者趋势科技杀毒软件之乡在什么地方?

知道影片讲的什么,但是不懂他的含义!
墨攻代表矛盾
墨攻》的故事主线是墨者革离如何在梁城抵抗赵军的侵略。
电影花了很大篇幅讲如何守城,但‘墨攻’这个名字却让人感觉影片主要是讲进攻策略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
‘墨’代表防守;‘攻’是进攻的意思 体现出攻守之间的矛盾
《墨攻》并不只是漫画原著《墨子攻略》的简称,还代表了一种矛盾。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看好多人下了,我还没有想下过。应该看看
 我觉得它是说,战争就是杀人,攻与守只是形式,正义与非正义只是说辞。依据是《墨子》上说,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墨攻" Battle of Wits
就是“墨子攻略”的意思
“墨”应该和“守”相配,但是却和“攻”组成《墨攻》,这两个根本不应该在一起的字,就是今天故事最极端最矛盾的核心。守的代价,和攻的动机,让所有的人在战争的迷失中有更多的思考。从一个远古的故事,《墨攻》能让人思考到今天,无论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战争是怎样的,我们都不想它发生。但是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我们可不可以不让战争发生!这个是《墨攻》故事的灵魂。
赵的大将军被革离打败后拒绝离开,最后被梁王烧死
范冰冰因为哑了,在革离救她的时候不能喊人,最后被洪水淹死
梁王回到了城里继续当他的大王,但是由于实施暴政,最后被...
没有的这个人物的,或者至少说明有这个在历史上起到作用的人物
电影是改编自《墨子攻略》
但是墨家守城的确是有这事的,即墨子破云梯的故事
电影可能也受到这个故事的影...
摆脱,那是拍电影啊,“电影需要,剧本最大”。
终于看完〈墨攻〉了!
一个字---爽!超过这几年所有的所谓大片。这里我就不再列举那些所谓的大片的名字了。
先从电影的名字“墨攻”说起吧。为什么编剧要把电影的名字...
WEB迅雷下载
答: 首先,怀孕早期三个月之内是可以看电影的,但是怀孕三四个月以后,孩子听力已经逐步发育成熟了,最好不要去,对孩子听力发育不好,其次。孕中晚期像k t v,或电影院,...
答: 左岸国际电影院环境还不错,应该是目前合肥最好的。
答: 社会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样。要生存、要赚钱,就得适应新环境。而新环境有新环境的规则、潜规则就是娱乐圈这一环境的规则。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血性中国随笔:中国男人的精神脊梁,墨者(全)
所谓墨家,就是继承提倡平等爱人的兼爱,以及非攻的思想家墨子的一群人,他们几乎是不求报酬的为他人奉献,舍命投入战国城邑防卫战的教团。
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墨子教团就从历史上消失了。中国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民族,不管有什么样的思想进入,他都不会加以排斥,而会消化吸收。有着这样强韧胃口的民族,为什么就是无法消化墨子的思想呢?这一点至今还是个秘。
——酒见贤一《墨子攻略》
看过《墨攻》后内心一直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激荡着,我知道墨者是因为十年前的游戏《轩辕剑》系列,依稀还记着金庸或是古龙也曾在小说中描述过墨者,当时给我的印象是神秘而充满苦修意味的一群人,很象日本的忍者。
以一个民族主义的狭隘观点来看,《墨子攻略》居然是出于日本人之手,令我非常的遗憾,然而我不得不折服日本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从《墨子攻略》来看,他们更加尊重中国精神中的豪情和肝胆,他们似乎比我们还理解我们。
刘德华演绎的墨者革离与酒见贤一创造的人物从外貌上差别很大,不过张之亮导演尊重历史原貌和墨者精神内涵方面确实做得很尽力,唯一的不足是革离的衣服还是稍微华美了一些,不大符合墨家节用思想。虽然我只是一个墨家爱好者,现在也没有真正把握墨子思想的真正内涵,斗胆论墨,只为宣扬墨家精神的高义,所以用尽量简明轻松的文字,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知道中国人的历史中曾有过一群极端利他、赴火蹈刃、勤生薄死、殉身赴义的侠之大者,他们为了止战诛暴而甘愿艰苦卓绝的奔走列国,虽死不悔,写下了中华文明史上的悲壮篇章。
从刘德华的平头说起
《墨攻》中刘德华饰演的墨者革离是墨家巨子田襄子的门徒,所谓“巨子”(或钜子)是墨家组织的领袖,巨子制度是墨家自由结社形成的教团组织,制度严明,据考证墨者以师徒相奉,最高首领就叫做“巨子”。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墨攻》里刘德华的头发与他时代的人格格不入,显得不伦不类,居然理了一个小平头。但就是这个细节,张之亮导演表现出了对历史的高度尊重。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翟主张“节用”和“非乐”,节用到什么地步呢?衣服只要能够蔽体,吃东西只要刚够果腹就行了,反对铺张浪费,坚持勤劳的生产,所以当时的墨者为了方便劳动,当然也为了便于在阻战的时候更好的投入战斗,很多人都将头发剪得很短,甚至是剃光,所以当时有人描述墨者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言,摩顶就有光头和短发的意思。在日本漫画大师森秀树的笔下,革离就是一个大光头,身材矮小,面庞因为长期艰苦的劳作而晒得黝黑,性格坚毅,言出必践,生活简朴,穿得就象一个乞丐,然而这些外部特征却正是墨者的基本形象,因此在看到漫画作品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虽然我骨子里有民族主义的思想,但我总是一次一次被日本人所折服,对日本,我们必须要放下偏见,多多学习。
墨者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很难在这个时代吸引追寻者,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却吸引了很多的底层群众,归附墨者的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能够活下来都不容易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甘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聚集在墨家周围呢?
被现代人误会的《非乐》
首先大家要知道,墨子时代兵燹不断,周天子时所建立的一套礼制正在分崩离析,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礼崩乐坏”,王室贵族开始崇尚奢靡,有的已经达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而平民阶层却饱受苦难,墨子在这个时候代表当时的小手工业者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马上就受到了大批平民的拥护,就好象现在大家特别痛恨公款吃喝,贪污腐败一样,突然间有一个很有影响的大人物提出严禁浪费和奢靡的观点,大家一定会赞同是一个道理。节用、节葬这些观点很多人可以理解,但非乐却很不为大家的理解。那时有一个很厉害的的思想家BOSS,也就是韩非子的老师荀子,就专门写了文章来驳斥“非乐”观点。对了,非乐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就是“不要听音乐”,很多人拿荀子的观点来反对墨子的极端尚俭,认为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荀子说音乐可以使人向善,现代人当然更是会反对墨子这样的观点了,列侬说过“摇滚的孩子永远不回死,只会慢慢的远去”,墨子是不是一个不懂艺术的粗人啊?
其实荀子说得没错,列侬也没有错,而墨子亦没有错。墨子的非乐,其实是针对贵族采用繁琐珍贵的乐器演奏的音乐,他并不反对劳动人民的轻歌曼舞和自娱自乐,他反对的仍然是奢靡浪费。这一点酒见贤一《墨子攻略》里也有很好的说明,革离就亲自创作了表达反战思想的歌谣,用以给梁城的百姓鼓劲。革离说,我们并不反对民间音乐,只是反对奢侈的风气,说得多好啊。
其实非乐思想在现代中国也有其现实的意义,我们现在不是应该反对那种无视民瘼,纸醉金迷的颓废生活方式吗?是的,这一点我也是才理解到的,我以前就做得不好,浪费真的是陋习。
鄙人,这个自称的来历
墨子的生卒年月和当年他的国籍一直是一个聚讼未决的疑案,有的说他活了七十多岁,有的说他活了八十多岁,而他的国籍,有的认为是宋国人,有的认为是鲁国人,这些我觉得与他的思想关系不大,所以也就略过我的判断过程,我倾向于他是宋国人,活了多久我倾向于梁启超的研究(公元前463年——385年)。
不过有一件事是公认的,墨子和孔子不一样,墨子是小生产者的后代,应该是一个平民。墨子是平民思想家,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他就是人民的思想家,墨子自己说自己是贱人,这个贱是阶层属性,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贱”,现在我们有一个自称,说“鄙人我如何如何”,这个鄙人,最早就是墨子说的,他在两千多年前就自称“鄙人”,把自己划归到了平民阶层中,和儒家追求的入仕思想一分为二,大家应该很熟悉儒家思想的一句话“学而优则仕”,意思就是学到很高的境界时就要去做官,一展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了,其实儒家的入仕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有积极意义的,不是现在升官发财的世俗愿望。
墨子却以鄙人阶层自居,推行他的“非攻”政治目标了。
墨攻的意思,就是非攻。不要战争,反对战争,墨子是反战的鼻祖。不过问题又来了,非攻是反战的,但电影《墨攻》却是帮助别人打仗的啊,是的,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高明之处,胸襟之广博,思维之前卫,可以说是空前的,墨子虽然厌恶战争,但他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叫做诛暴,墨子不迂腐。
昏庸无道、穷兵黩武的人就是墨子最大的敌人。《墨子攻略》这篇历史巨著的洞察力之透彻,其实也体现了墨子思想的高度。我前面提到革离是墨家巨子田襄子的门徒,是当年墨家巨子最信任的墨者,现在我告诉大家,历史上田襄子是真有其人的,但革离却是酒见贤一杜撰出来的文学人物。不过革离确实是墨者人物代表的典型,他对梁城的百姓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会死人,但如果不反抗侵略,男人就会成为奴隶,女人就会成为玩物;如果你们投降,的确不用死那么多的人,但事实仍然是,男人成为奴隶,女人成为玩物。因此大家应该明白了,墨家的非攻,不是一味的忍受,而是积极的抗击暴政,诛暴是非攻重要的思想内涵,中国男人的血性在非攻思想中得到了质的升华。
墨者这群墨家思想的推崇和继承者,以赴刃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转战于列国之间,为的就是抗击那些以强凌弱,以诈凌愚,以大欺小的不义之人,他们不求任何报酬,无怨无悔,就是明知道会失去生命,也绝对不会在关键时候掉转前进的脚步(死不旋踵就是这个意思),他们追求的是一个宏大的政治理想——兼爱。
墨子是中国的耶酥吗?
基督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博爱”,墨子最重要的思想有一个相似的词“兼爱”。为了避免生僻,我尽量不用墨子的原文,但说到兼爱,我不得不引一段墨子的原文了“若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兼爱的思想重点在墨子而言有这么几个:爱人若爱其身、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弟子与臣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这些思想就是兼爱,说白了,就是人人平等,爱护他人的一切,就象爱护自己的一切那样,特别是最后一条“视人国若其国”,已经达到了超越国界的关怀程度,很明显,这样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如果说他是空想,也未不可,但是。
耶酥的博爱用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来解释一下,那就是“别人打你左脸,你把右脸也伸过去”,这个爱的程度其实更高,高到了一种超验的境界,因此,基督的爱是宗教意义上的爱,但墨子的爱却有一个前提,诛暴。
墨子与耶酥之爱最大的区别就在此,耶酥是消极的爱,墨子却是积极的爱;耶酥是出世之爱,墨子是入世之爱。墨子兼爱的基础是人人平等,然后才有兼相爱,墨子的诛暴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叫“阻暴”,在阻暴的过程中诛灭无道不义之徒,他主张选择王的标准是看这个人是不是贤人和仁人,他反对世袭,崇尚尧舜的禅让,因此,墨家之爱,是民主之爱、自由之爱,遇见敌人决不手软的正义之爱。
墨子与耶酥一个是人,一个是神,但他们殊途同归。前面我说墨子的兼爱很有些理想、空想主义的色彩,最后说“但是”,但是什么呢?
但是,墨子的兼爱其实并非空想,结合非攻思想中的阻暴、防御、歼灭等实际战术,墨子的兼爱很有可能成为现实,成为一种普世之真理。抗日战争就是非攻,二次大战就是非攻,而这之后,平等博爱思想不是在很多国家很多地区确实建立起来了吗?墨子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看《墨子攻略》感到最震撼的一句话是“战争的胜负,是以死亡人数的多少决定的”,革离主张杀掉赵国穴攻的五百名战士,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墨家践行自己思想时的坚决,墨子其实是不爱敌人的,敌人在他们眼中不是人,这与耶酥宣扬的爱敌人有重大的区别。
墨家最终没有成为宗教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你们不懂得选择所爱的人
电影《墨攻》中革离说了这句话“以亟伤敌为上”,其实这句话存在一个深刻的矛盾:兼爱与非攻的矛盾。守城要对敌,然而敌人中的大部分人也是无辜的啊,墨者思想中“战争的胜负是以死亡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这一条铁血定律无可避免会伤人无数,杀敌无数,而《墨攻》中革离决绝地说“以亟伤敌为上”,这句话出自《墨子.号令》曰:“凡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守者也”。就是提倡在守城战时迅速剿灭敌人,如果拖延时间让敌人的救兵赶到,就是不懂得守城的方法。这个矛盾其实无法避免,但如果真正领会到了兼爱的精神,这个矛盾就迎刃而解了:阻暴,其实是对敌人的爱,劝止敌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两害相比取其轻,长痛不如短痛,杀敌是为了帮助他们反思自己,比如我前面说到抗日战争就是非攻,二战就是非攻,其实又何尝不包涵对敌人方的爱呢,只不过这种爱不会在侵略者和反动战争者身上体现出来,而是在敌方的百姓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最重要的是,使用暴力是不得以而为之。
然而电影有一个获救的黑奴又说了另外一句话“你们不懂得选择所爱的人”。
《墨攻》这部电影一个最大的败笔就是在这个层面上的。其实墨者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诛无道”,墨者最后因为内部分化和统治者的排斥慢慢走出了历史舞台,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们象电影里的革离那样对“以亟伤敌为上”而感到矛盾和迷茫,对无道的梁王也采取近于“傻爱”的救护,革离要救助的,是弱者,是无辜之苍生。真正的墨者绝对不会对此迷茫,他们坚定的相信诛暴是非攻的精要,也是兼爱的前提,因此革离绝对不会对此迷茫,他只会有痛苦,但真正的墨者不会迷茫!
墨家思想有很明确的一点,君王不仁不义也没有拥护他的必要了,就一定要让他下台,选择贤能的人到宝座上去。其实,这一个观点才是真正使墨家消亡的原因,而电影中却极力表现人民之“愚”和对墨家的不理解不信任,这是错误的,要知道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墨家都是当时与儒家并立的两大显学,其拥趸和儒家是旗鼓相当的,根本不会出现对他们思想的不懂和费解这种情况,墨家的群众基础非常的好。
墨家之式微到最后的中绝(中间断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与专制帝权的极端对立,疾恶如仇的墨侠们爱之大,实为利天下民之博爱,而不是对专制极权的臣服和献媚,墨侠又与武侠不同的是,他们的抱负更远大,境界更高远,墨者是中国历史上最懂得选择所爱之人的一群人,理解兼爱,是走进墨家精神的关键。
刘德华没有说完的话
大家看《墨攻》时不知道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那就是梁王公子要刘德华拿出证明身份的信物,刘德华敷衍说忘在了大禹厅,大禹厅是墨者的家乡,也就是墨家组织的总部,当然,这是小说杜撰的,不过刘德华却没有把话说完。
在原著《墨子攻略》中却有比较详细的交代,那是因为巨子天襄子在另外一个墨者的鼓动下准备与秦国联手,所以不允许革离救梁,希望帮助秦国征战六国,实现大一统,田襄子认为,天下统一之后,就不会有战争了,非攻和兼爱理想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有部分墨者背叛了墨家,帮助秦国攻打六国,确实出现了内部分化的问题,但墨家真正衰亡却是汉武帝的年代,就是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的,但墨家在战国时分化的原因我认为有这么几条:
一、生活过于简朴
《墨攻》最后一个镜头是革离领着一些儿童向远方走去,其实墨家的很多成员就来自于战争孤儿,也只有这类人才能忍受艰苦的墨者生活,才能慢慢领会墨家思想,但过于清苦的生活难免没有照顾人性本能的享乐欲望,而墨者绝对不会接受别人的馈赠,以避免让人误会救助他人是为了回报,但大家都看到电影中人们因为感激他们时的热情和箪食壶浆的场面了,因此个别墨者会因为内心的骄傲慢慢腐化。
二、野心家的出现
《墨子攻略》中那个说服田襄子联秦的墨者薛并(标准打不出来,“并”有个单人旁)就出现了这个问题,他妄想先帮助秦国实现统一,先杀田襄子,而后弑秦夺位。战国时代就是野心家的时代,墨家中也不可能完全规避这种情况发生,要知道,任何正义的旗帜下,总有站在阴影中的人,善与邪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三、巨子制度的缺陷
巨子制度是一个以严格遵守统领意志为前提的组织制度,他的前提是巨子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操守,而现代民主观念告诉我们,任何领袖都是靠不住的,这种以绝对道德要求而聚集的方式其实非常危险,他很容易形成个人独裁和专制管理,虽然墨家有“尚贤”的思想,但一旦绝对的权威形成,尚贤传统就是摆设。
以上的设想,是我认为的墨家逐步走向消亡的另外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因为挑战统治阶层的绝对权力。
到现在为止,我都是以一篇虚构幻想的文艺作品来评论墨家,那么墨家是不是真的有电影中这么厉害啊?他们到底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事啊?历史上能够有据可查的事迹有哪些啊?请看我的下一小节《墨翟连接揍翻了鲁班九次》。
墨翟连接揍翻了鲁班九次
墨子的粉丝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就是墨子曾经使用外交手段说服了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史学家的公认,确实是有那么一回事,这个真实的故事叫“止楚攻宋”,我发现老祖宗们在总结典故时常常言简意赅,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成语,非常厉害。
公元前五世纪,位于长江中游一带的一个诸侯国叫楚,地广人多,物产富饶,GDP的增幅一年比一年强,楚国的国王就有些飘飘然了,准备试试自己的拳头硬不硬。试拳当然不能直接和大哥挑战,于是就瞄准了自己北部的一个小诸侯国,宋国。
鲁国当时有一个名气很大的人,虽然只是一个木匠,但聪明绝顶,相当于当年的爱迪生,发明了很多有用的生产器具,他本名公输班,因为是鲁国人,在鲁国发的迹,后人就把他叫做鲁班了。鲁班和当时许多有本事的人一样,都有建功立业的功名思想,总喜欢和强国的君主混在一起,幻想有一天来个名利双收,所以后来孟子都说“春秋无义战”,都是不讲道理的乱打,由此也可以看出墨子的非攻思想在那个时代的超前性。
楚国出钱请鲁班这个只专不红的发明家,想造一些攻城用的器械,当然就和鲁班一拍即合,这个鲁班也确实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很快就造出了国际上最尖端的攻击武器“云梯”,据说当年的核武器“投石机”也是鲁班发明的,他不但发明这些东西,而且还是一个主战派,当然和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没有办法比,鲁班从人格上来讲是一个大坏蛋(说明一下,其实鲁班先见到来楚的墨子,本已经被说服,但后来估计又不大服气,才和墨子打了一场虚拟战争,鲁班在这之后受到了墨子的感化,一生崇敬墨子)。
云梯造出来之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这时楚国的心思就象秃子头上的虱子,完全不懂玩点阴招,不过那时打仗确实如此,大国打小国那是明目张胆,不讲什么名正言顺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当年的儒家和墨家都属于社会的进步力量,只不过区别是,儒家只是长吁短叹的喃喃自语礼崩乐坏,而墨家却是亲力亲为,积极投身到止战的实践当中,墨家另外的特征就是言出必行,讲究实践,干实事,墨者都是实干家。
得到楚将攻宋消息的墨子很快就想出了对付楚国的办法,先对着自己的学生禽滑厘耳语了一番,要他带领三百墨家子弟守在宋国,而自己亲自带着十来个墨者赶往了楚国,这一去,不但成就了外交斡旋止战成功的典范,还与木匠宗师展开了一场高手PK,PK结果是九战九胜,演绎了一场邪不胜正的模拟战争。
墨子步行十天十夜,不顾身乏体累,面见了楚国国君,然后劈头盖脸问了一连串的话。先说一下,当年的这些大师可真是个个牙尖嘴利,因为长期的演讲练就了高超的辩才,孟子就吹嘘自己除了善养浩然正气,就是会侃大山,辩论了。墨子被现代人认为是中国逻辑学的鼻祖,他一开口的话,稍微不注意你就会着了道,被圈进去,楚国国君就被墨子摆了一道。
墨子劈头盖脸地问:“现在有这样一个人,舍弃自己华丽的车子不坐,想去窃取邻人的破车;舍弃自己的锦绣衣服不穿,想去窃取邻人的粗布衣服;舍弃自己的大鱼大肉不吃,想去窃取邻人的糟糠恶食,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可怜的楚王还没仔细玩味着句话就上了勾,傻忽忽地回答“这娃肯定是个惯偷”。嘿嘿,墨子脸色一变,立马抓住这个破绽,直接指出楚王如果阀宋的话其实就和这个惯偷是一路货色了,我都不敢想象当时楚王是个什么样的脸色。
外交谈判有个很重要的规则,那就是筹码,说白了,朝鲜为什么突然声音大了啊,伊朗现在怎么敢和美国叫板了啊,因为他们有筹码了,外交是要讲实力的。楚王再怎么白痴,这个道理是清楚的,凭你墨子一顿抢白,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解决不了的。楚王这时就抬出了鲁班,说你看我工钱都给了,奖金也发了,云梯也造好了,现在总不可能让鲁班退我的工资奖金吧,这事你得给他说。
鲁班一出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墨攻》里巷井淹在城外和革离的那场棋战了,其实电影的这个情节就直接来源于墨鲁PK。墨子见到鲁班,马上解下腰带围成一座城池的样子,用筷子和鲁班比画开了——鲁班用云梯,墨子就用火箭,鲁班用撞门机,墨子就用滚石;鲁班挖地道,墨子就用烟熏,总之是鲁班攻了九次,墨子就九次把鲁班打败,一连揍了鲁班九次。最后鲁班把攻城的方法都用完了,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方法没有使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以守为攻的墨守之术,在当时已经比较系统了,大家不要忘记了,鲁班真的是当年的旷世高手啊!鲁班终于认输了。
此时峰回路转,鲁班将筷子扔到地上,狞笑着说“我想到了打败你的办法,但我现在不说”,墨子也神秘地一笑“我知道你打败我的办法,我现在也不说”,这时只剩下楚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急不可待的问“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啊”。古人的智慧经常会让我们后人为之折服和赞叹,此时墨子从容地说,鲁班无非是想把我杀了,这样就没有谁知道守城的方法了。说实话,我看到这段时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真的好牛!
墨子接着就说鲁班你知道我对我的学生禽滑厘耳语的话是什么吗?你也不先看看为君呻吟这段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我早就准备了三百墨者,个个都精通守城之术,其中一个后来还杀掉了赵国名将巷淹中,他的故事还被改编成电影《墨攻》,主演可是大明星刘德华呢,你也太小看我的智商了!
墨子的智慧在这次成功的外交战中得以千古流传,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而如果墨子没有悲天悯人的赤子情怀,又怎么可以冒着生命的危险,徒步十天十夜,不求任何报酬,没有丝毫的懈怠,奔走他国,救护苍生。大智大勇,墨者也;非攻兼爱,天志也!
墨子的心中有鬼
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说道“古今中外哲人中,同情心之厚,义务观念之强,牺牲精神之富,除基督外,墨子而已”,其实甚至就是墨子的死对头儒家里,被墨子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的都有很多,比如“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这句话就是孟子称赞墨子的话,另外庄子也赞叹墨子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好人“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后学们更是对墨子的精神仰项极目,推崇有加。
回到梁启超的话里,大家可以看出把墨子与基督比较不是我为君呻吟一个人做过,为什么这么比较呢,因为墨子和基督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同为小生产者出身,耶酥是个木匠,墨子也是能工巧匠,曾经和鲁班一样制造出一只会飞的木鸢;一个提倡博爱,一个提倡无差别的兼爱;都是奔走四方救民苦难,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思想,有着强大的人格力量;耶酥心中有一个人格化的神,他是最终的审判裁决力量,所有的善恶将在神那里得到报应,墨子的心中同样有一个神,强调人们做事上要对得起天,中要对得起鬼,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墨子心中的鬼是正义之鬼,墨子心中的天是正义之天,其实墨家学说所提倡的“天志”思想已经具备了宗教意义,中国人曾经与墨教痛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天志和明鬼思想,是墨家精神的归附和根基,要想真正进入墨家的内心世界,一定要理解他们的神鬼观念。上天和人格化的鬼神,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墨者的精神力量出于对天的敬畏,这一点与基督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基督的利他精神更加极端一些,主张爱仇人,墨家的天志思想是一种约束和矫正的裁决标准,而不是很多人误会的什么时代的局限性,迷信落后等,他是宗教意义上的神之敬畏,是一种内心的归属感,是走向理想社会的精神支柱。
我看了不少墨家研究方面的文章,可惜的是对墨家的精神根基“天志”却鲜见深度的研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遗憾。墨家思想的基础是天志,没有对他们心中上帝的追求,其他的思想就没有立足点,墨子的兼爱非攻都是法天的结果,如果墨家将来有一天会重新成为显学,我预测必定是以宗教形式起家,因此墨家思想也是非常危险的,他很难在宗教压制很严厉的国度发展,如果一旦开始发蒙,容易被利用为政治对抗的团体,这将是一个灾难。
因此我主张学习墨子的精神,但不要结社搞墨者组织,我也知道很多墨家推崇者想这么干,但现在这样做非常的危险,这一点要学习儒家的群而不党,不能再搞巨子制度,其实巨子制度是墨家的糟粕。
中国比美国早一千多年就有民主观念
中国人特别喜欢找自己的第一和之最,比如四大发明,我们比谁谁先有什么等,民族自尊心好象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件鼓舞人心的事,那就是我们的民主观念和社会契约思想那比美国和英国早了一千多年呢,墨子就是这种观念的创造者,这不是胡扯。
《墨子.尚同下》“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百姓为人”非常强调百姓的自然权力,这里我不再引述原文了,大家可以去自己看看《尚同》和《经上》,墨子早就说了“君、臣、萌,通约也”,认为人们选举政府的时候是有契约的,“萌”是人民的意思。《尚同》中阐述了这个契约,认为人们选举产生了君王贵族之后,就把部分自然权力让渡给了君王贵族,不过可不是让他们娇奢淫欲,为非作歹,欺压自己的,而是让他们各施其职,管理国家,带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而且墨子还尖锐的指出,民众不愿意和君王一条心,责任在上面,在政府。
尚同思想就是最早的契约论,比卢梭提出得早多了,说实话,我越读墨子就越着迷,我真的是想不通这么好的思想为什么却被中国人自己拒绝了,真的是一个悲哀。关于墨家的消亡众说纷纭,我突然想到一个:因为墨家思想太好了,所以他就灭亡了,唉。
墨子曾经批评统治者们违背了契约,任人唯亲,惟利是图,使得“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重视人民的私有财产权,强烈反对“不以其劳,获其实”的不劳而获行为。墨子还极力为人民的政治权力呐喊呼吁,提出“有能则举之”,认为人民应该享有政治权力,参与政治的权力是人人平等的。
我的这篇文章之所以说墨子是中国男人的精神脊梁,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墨子的民主思想,当然并不是看不起妇女,但男人精神中特有的“大丈夫”气质确实在墨子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墨者在千年之前所具有的塌实、肯干、拼命、硬气和坚定的精神,让我们这些后人遥望慨叹,我们的勇气来源于墨子,真正的中国男人都应该是墨者,我们应该展现出墨者的特质,我为中国曾经有过墨者这样的人群感到由衷的骄傲。
现在我们哈韩哈日,却不知道韩日却在哈墨,日本的池田大作说“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日本企业非常推崇墨子思想,并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是现代人际交往和企业行为的重要原则,是互惠互利,争取双赢的处事原则。我们不能遗忘甚至放弃掉自己最优秀的传统和文化。
墨家,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的脊梁是墨家,认识到这一点,是中国人重建自信心的关键,我们其实只是缺少真正的行动,我们并不缺少精神资源。
墨家所具有的现代性
其实上篇我已经就这个题目做了一些议论,专门搞个这个篇幅,是想说得再详细点而已。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开始关心自己的传统,希望回到儒家传统当中,我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民族自尊心在作怪,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中国人似乎特别喜欢向后看,认为祖先的东西一定会有指导意义,我们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国家与发达地区和国家比较起来,现在已经非常落后了,其实祖先的东西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中国的所有领域,比如儒家吧,他在社会道德方面具有规戒意义,但他能够在制度设计上有多大指导意义吗?
我们以前的确领先于世界,但后来许多国家却超越了我们,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些呢?因为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一个国民的创造力。虽然每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也认同“国情”说,但国情却不是故步自封,食古不化和拒绝进步的借口,说句实在话,我们天天在历史的纸堆里打滚,妄图从祖先那里找到强国的法宝,本身是极其愚蠢的,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应该是总结教训。
如果要强国富民得自由,我认为就应该仔细研究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谁能否认人人生而平等和天赋人权不是刺激每一个国民创造力的深层次原因呢?因此,每当我们看到祖先的思想中所闪现的平等自由民主光辉时,我们都会为之欣喜不已,因为他们的思想与普世真理之间竟然有着如此的接近和相同,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吗?我们曾经因为种种原因与好的制度失之交臂,难道今天仍然还要重复错误并承担后果吗?
墨子思想里有许多现代观念,在他那个时代是非常超前的,墨子是一个很酷的男人,他是一个清教徒式的先知,我现在比较他思想中与现代观念的相似之处,其实不是希望墨子思想指导我们建设国家,而只是想说明现代先进政治制度的优秀和一种历史深处的隐痛,我们本来有过卢梭,我们本来可以建立象美国那样的政治制度,可惜,我们拒绝了墨子。
一、兼爱就是天赋人权
兼爱主张无差别的爱,这种爱甚至是超越国家,是普世之爱,这种爱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生而平等。为了争取人权,墨者可以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可以不计报酬,奋战至死,最重要的是赞诛思想,更是具有了一种为平权牺牲的抗争。非命观点更是说明了墨子的天赋人权思想,人是生而平等的,不是由命运摆布,富贵不由命。墨子思想中的平民色彩其实一直都围绕民权展开,这是墨子思想中最伟大的地方。
二、墨子的法制观念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直接把立法目的阐述为保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墨子有专门论法制的文章《法仪》,墨子反对法是维护暴政的工具,这一点和古代法家划清了泾渭。天之行广而无私,墨子清楚的指明了立法原则就是立法为公,“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的执法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墨子的胆识在他的时代可以说是无人可以比肩的,儒家最多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没敢把君王弄进去,后来更是演变成刑不上大夫,墨子的思想超越千年。“置立天之,以为法仪”,墨子把天志作为最高的标准可谓用心良苦,欲以天之法作为法仪的观点已经非常接近宪政之道了,可惜啊,可惜!墨子的天志观点是最重要的立法基础,已经超越了君王的法仪,中国在重要的时候没有一个强国的君主是墨子的朋友,这也许是历史最大的一个遗憾吧。
三、墨子的言论自由
“上有过则规谏之”,墨子反对钳制言论,主张公开议论朝政,认为言论自由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对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七患》中更是把言论自由提高到了法律保护的高度,认为钳制言论是国家大患之一。
四、强本节用的反腐观点
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非乐和节用节葬都是针对天下贵族而来,他反对官员腐化堕落,要求统治者“兴天下之利”,去除那些不必要的花费,带领国民走富裕之路,而不是让大家做奴隶,墨子情怀比现在所谓的高喊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高明了许多。
五、墨子的科学精神和发展观
墨子被公认为是世界三大逻辑学之一的鼻祖,墨子还是机械制造方面的高手,他应该是具有高度科学理性精神的启蒙大师,墨经里许多篇幅包含了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方面的知识,墨子是中国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辩、类、故等逻辑学概念的学者,他还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他的思想光辉至今还耀眼夺目,以人为本,是墨子的重要发展观。
我们今天所景仰的祖先,在时光那头不断的提醒我们,我们有现成的政治设计可以用来学习和利用,为什么总是难以做到呢?难道我们只是想做快乐的小猪吗?猪能够吃饱喝好,衣食无忧,但永远跑不出那一小块天地,永远活在欺骗和蒙昧当中,而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人连快乐的小猪都不如,我们的国家还并不富有。
墨子,是我们的思想导师。
墨者,是我们的精神脊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者趋势科技杀毒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