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生还者2是cross buy吗

巧克力【方舟:适者生存】&&适者生存第二战下-最后生还者-视频在线观看-游戏-爱奇艺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您的白银会员还有3天到期啦,续费继续免广告~
手机注册爱奇艺,享受更多云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30秒后自动关闭
进入泡泡圈子,一起聊剧情~
请选择打赏金额:
请选择打赏金额:
{{ each data as item index}}
{{ each data as item index}}
{{if item.isLast}}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适者生存第二战下-最后生还者
播放量数据:
{{each data}}
抱歉,没有“{{feature}}”的其他视频了.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 each data as item index}}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基督教与世界观:315部电影推荐清单》的第二部分内容
这是《基督教与世界观:315部电影推荐清单》的第二部分内容。建议收藏。
181、《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1995年。
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蕴含救赎与盼望的越狱电影经典。
182、《绿色奇迹》,Green Mile ,1999年。
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以死刑和冤狱的故事,同样蕴含了拯救的议题。真正的拯救是不越狱的越狱。黑人死囚在电椅上对看守他的说,“世人的痛苦我感同身受,不如让我去了”。汤姆&汉克斯主演。
183、《撒旦探戈》,Satantango,1994年。
匈牙利大师贝拉&塔尔长达7小时的黑白作品。被匈牙利国家电影学会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匈牙利电影”。贝拉&塔尔以基督教的世界观,俯瞰匈牙利的社会历史。一个小村,人人相互猜忌,如何走出被捆绑的命运。影射1989年前后的东欧世界。他另有一部《炼狱人间》,也是以国度的观念来为一个时代命名。
184、《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1982年。
伯格曼的名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他的电影多为信仰的质疑与挣扎。但这部片子从一个圣诞节开始,到另一个圣诞节结束,隐含的盼望曲折可见。
185、《穿过黑暗的玻璃》(犹在镜中),Through a Glass Darkly,1961年。
被称为伯格曼的“信仰三部曲”之一,描写一个歇斯底里的故事。使徒保罗在《林前13:12》说,“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路易斯因此在他的《纳尼亚传奇》最后一卷,称今生的世界为一个“影子大地”。但伯格曼却说,“经由死亡,我即化为乌有,穿过黑暗之门。等着我的,全是我无法控制、预料和安排的东西,这对我来说,有如无底的恐惧深渊”。我们不信,因为我们信无能。穿过玻璃,或者看见救赎,或者一无所有。
186、《冬之光》,Winter Light,1963年。
“信仰三部曲”之二。艾利克森牧师在瑞典一个小镇宣扬基督的爱,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围绕着他身边发生的事却弥漫着世界末日的气息。如果上帝不存在,这一切寻求、盼望,包括剧中人与导演的质疑本身,都丧失了意义。
187、《沉默》,The Silence, 1963年。
“信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个系列也因此被称为“沉默三部曲”。如果不与基督的生命相遇,对上帝的信与不信都变成了导演的哲学思辨,换言之就落入一种人文主义的伪信仰。当人的欲念呼啸而来,人在什么地方骄傲,上帝就在什么地方沉默。
188、《处女泉》,The Virgin Spring,1959年。
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三个流浪汉,摧毁了一个虔诚爱主的家庭。上帝的恩典在哪里?如果死亡之后,一如死亡。信与不信都是深渊。当父亲抱起少女卡琳的尸体,从卡琳头下的地上冒出了一股泉水。他们流泪跪下,为这一辈子的生与死感谢上帝。
189、《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 ,1957年。
曾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一位14世纪的骑士从十字军归来,发现自己参与的一切远离了上帝。十字军跌倒了他的信仰,就如二战后整个世界的荒凉与重生。死神找上门来,与他打赌。伯格曼曾说,这部片子“有一点疯狂,有一点愚蠢,同时还有点急就章。但是我认为它一点都不神经质,充满了生命力与意志力”。一位末日审判的上帝,带给人类的或者是盼望,或者是惊慌。没有第三条路。当你自以为有第三条时,撒旦就找上门来。伯格曼创造了一个镜像的世界,用尽毕生的心血来怀疑上帝。为什么呢。
190、《黑色十字架》,Color of the Cross ,2006年。
受解放神学影响的一部好莱坞电影,由黑人出演耶稣和电影中的多数角色。
191、《大鸟与小鸟》,the hawks and the sparrows,1966年。
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质疑基督教的作品。讲述一只小鸟一路上向一对父子讲述马克思主义,使他们摇摆在耶稣基督与卡尔&马克思之间。
192、《万世魔星》(布莱恩的一生),Life of Brian,1979年。
英国“巨蟒剧团”著名的嘲讽基督教的作品。描写一个与基督同时代的酷似者因为参与反罗马的活动,也被当作弥赛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193、《生命的真谛》,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1997年。
“巨蟒剧团”最出名的一部对基督信仰、历史和道德进行嘲讽的电影,分为7个段落,其中也戏仿了很多史诗题材电影的著名片段。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194、《沙漠中的西蒙》(1965年威尼斯评委会大奖)
195、《复仇》(纳萨林,nazarin,1959)
196、《维丽迪安娜》(1961年金棕榈大奖,遭到梵蒂冈抗议)
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的“宗教三部曲”。他是著名的反宗教的导演,站在怀疑者的立场,对教会和信徒的虚伪及人性罪孽的深重有深入的描写,对基督徒反思自己信仰的偶像化也不无益处。《沙漠中的西蒙》,讽刺了住在园柱顶上的沙漠修士。《复仇》描写一位墨西哥传教士在乡村的传教生活,导演试图展现信仰与现实的距离。
197、《银河》(Voie lact&e, La,1969年)
198、《自由的魅影》(Fant&me de la libert&, Le,1974年)
199、《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年)。
被称为布努艾尔的“信仰三部曲”。与伯格曼不同的是,伯格曼的质疑是站在无限痛苦中的,而布努艾尔的质疑是站在怨恨和刚硬中的。此外他的《黄金时代》,也描绘了一对恋人与教会在婚恋与性道德观上的冲突。
200、《圣山》(1973)。
201、《圣血》(1989)。
202、《鼹鼠》(1971)。
墨西哥先锋导演扬德洛维斯基的作品,是著名的亵渎信仰的三部曲,充满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203、《上帝是巴西人》God Is Brazilian ,2002年。
巴西电影。随着西方的世俗化,上帝和基督的名在电影中普遍不被尊重。该片描写上帝要休假,于是在巴西寻找一个圣徒来替他工作。
204、《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2003年。
好莱坞影星金凯瑞主演,和《上帝是巴西人》类似的故事,妄称上帝的名,成了现代西方人的一种寻求廉价安全感的消遣方式。
205、《上帝帮助我们》,Lord Help Us,2007年。
一部爱情喜剧,一位丧偶的浸礼会牧师一面遭遇谣言,一面遇见了爱情。
206、《上帝也被告》,The Man Who Sued God ,2001年。
法律上的“不可抗力”,英文中称为“act of
God”,是一切合同的免责条款。这部澳大利亚电影,讲述一位律师史蒂夫的小船遭遇雷电,保险公司以“act of
God”条款不予赔偿。他联合了800多位遭遇“不可抗力”的客户状告保险公司,企图证明在人间没有“上帝的作为”。这个故事表达了基督教世界观对人力不及的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若没有上帝,人怎么可能对这个世界负责到底。
207、《全能者埃文》(冒牌天神2),Evan Almighty,2007年。
一个现代版的“挪亚方舟”故事。时隔几年,这部《冒牌天神》的续集尽管保持了强烈的喜剧风格却是一部承载了信心主题的福音电影。以至一些香港教会大力推荐信徒观看。从中窥见,美国的福音派信仰与基督教保守主义在最近5、6年间对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影响。
208、《超级礼物》,The Ultimate Gift,2007年。
这是导演在《与王一夜》之后拍摄的又一部福音电影,根据传奇的盲人作家、也是基督徒慈善家史都瓦的同名畅销著作改编。借一个亿万富翁的遗产继承故事,人生的“十二个超级礼物”,以童话般的手法传递了圣经的财富与幸福观。
209、《沉默》,chinmoku,1971年。
根据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小说改编,描写17世纪基督教徒在日本遭受逼迫的故事。著名导演筱田正浩的作品,曾获日本《每日电影》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210、《密阳》,2007年。
随着韩国的基督教化,韩国电影涉及信仰与救赎的作品开始增多。“罪”与“爱”成为近年韩国影视的重要主题。如《红字》引用夏娃的故事开始,描写罪与沉沦,《大长今》中的爱与饶恕,金基德的《撒玛利亚的少女》,则以基督的“好撒玛利亚人”的寓言来描述妓女的生命挣扎。而李沧东这部电影开始直面基督教的救赎主题。钢琴教师申爱的丈夫在车祸中罹难,儿子被绑匪杀死。她绝望、怨恨与挣扎,从嘲笑一个基督徒“你真可怜”到她走入信仰,相信“每一缕阳光中,都有主的心意在”。但当申爱决心走入监狱,原谅杀子的仇人,却发现凶手也已成为基督徒。她的怨恨重被激发,在试探中跌倒。电影质疑“廉价的福音”,引人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悔改、赦免、医治与安息。该片女主角全度妍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
211、《皮埃尔神父》,Hiver 54, l'abb& Pierre 1989年。
被誉为“法国良心”的皮埃尔神父,二战时曾背着戴高乐的弟弟,翻越阿尔卑斯山,逃避纳粹追捕。1954年,他在巴黎创办收容无家可归者的“以马忤斯村“(基督复活后向两个门徒显现的村庄),之后在全球继续扩展了超过50家“以马忤斯村”。这部传记电影公映后,皮埃尔神父连续17年被评为“法国最受欢迎的人”,直到足球明星齐达内取代了这一称呼。2005年他被评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第三位。日,94岁的皮埃尔神父离世。
212、《天堂可以等待》,Heaven Can Wait,1943年,1978年。
早期喜剧大师刘别谦的代表作,他将欧洲人的斯文的幽默带到好莱坞,电影描写一个风流成性的人死后,在地狱门口回顾和忏悔自己一生中对女人们的伤害,他觉得自己该下地狱,结果却被送入天堂。刘别谦的幽默与睿智,弥漫着“普救论”与自由主义的文化氛围下,一种头重脚轻的信心。1978年好莱坞翻拍了此片。
213、《木十字架》,Croix de bois, Les,1932年。
根据法国作家罗朗&多热莱斯1919年的小说《木十字架》改编,描写一次大战中的一群法国军人,走过战争与死亡的幽谷,从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反战者的故事。
214、《伟大的亨德尔》,The Great Mr. Handel,1942年。
描写亨德尔创作不朽歌剧《弥赛亚》的故事。当亨德尔写作《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他双膝跪倒,双手向天,喊着说:“我看到天门开了”。作家茨威格曾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以《亨德尔的复活》描述了这部赞美基督救恩的《弥赛亚》透过亨德尔而被创作的过程,将之列为人类历史的重要时刻之一。
215、《弹簧刀》,sling blade,1996年。
有评论称,这是一部基督教的神话故事,扭转了基督徒是恶棍的主题。信仰上帝,与美好的生活,和困苦中的怜悯连在了一起。
216、《夜瘾》,The Addiction,1995年。
一部另类的电影,一位沉浸在尼采和海德格尔的世界中的哲学女,经历了道德困境和对上帝的再次寻求。
218、《男人爱美神》(一如既往),Keeping the Faith,2000年。
一个犹太拉比,和一个天主教神父,同时爱上了小镇上的女子。电影以讽刺的幽默感,来描写他们的信仰的挣扎和改变过程。
219、《空难遗梦》(无惧的爱),fearless,1993年。
一个空难的生还者,因为搭救他人而生出救主的自义,影片描写这种自负如何破碎,这是对基督教的救赎观的一个正面的隐喻。
220、《暗夜之贼》,A Thief in the Night,1972年。
这是第一部引起轰动的,表达基督教末日论的电影。之后,末日论成为好莱坞的一个重要题材。
221、《末日迷踪》,Left Behind,年。
2001年的版本改编自同名的畅销小说系列,口碑一般。2014年翻拍,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结合了末日论的视角,并映射了马航MH370的事故。
222、《先知》, Knowing,2009年。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另一部科幻版本的末日论电影。影片末尾对新世界的描述,迎合圣经的启示,非常令人心动。
223、《末日浩劫》(魔鬼末日),End of Days,1999年。
另一位好莱坞明星施瓦辛格主要的末日论电影,他曾在剧本杀青时,征询了几位牧师的意见,并修改了结尾,不是以武器打败魔鬼,而表达信心是击败魔鬼的力量。
224、《美梦成真》(飞越来生缘), What Dreams May Come,1998年。
一部从天堂到地狱的冒险旅程,上帝作为审判者和赦免者被淡化了,救赎也淡化为了医治,信仰彷佛一场催眠。不过超自然场景的视觉盛宴,令人想起路易斯的《梦幻巴士》。
225、《超时空接触》(接触未来),Contact,1997年。
对信仰与科学之关系的探求。一位牧师,和一位科学家,共同加入一个太空探索计划。女科学家问,你如何能证明上帝存在。牧师反问,你如何能证明你对父亲的爱。
226、《突击上帝》(诫条理律),Commandments,1997年。
一个约伯故事的新版本,一个年轻人失去了一切,他求问上帝,并打破一切诫命,直到超然的拯救临到。显明上帝在人生中奥秘莫测的掌权。
227、《第三个奇迹》(神迹奇缘),The Third Miracle,1999年。
一位调查神迹的神父,经历信心的危机。
228、《爱到尽头》(激情妒火线),The End of the Affair,1999年。
一个不愿悔改的人,在一桩偷情事件中,对上帝的寻求和怨恨。
229、《日落号列车》,The Sunset Limited,2011年。
小说曾获普利策奖。一个黑人列车员工,与企图自杀的白人教授,展开了一场关于上帝是否存在,及与自杀之关系的辩论。
230、《忧忧愁愁地走了》,崔允信导演,2001年。
香港有很多影片,都会出现牧师和教堂的元素。这是崔允信的第一部独立电影,反映香港市民在回归后几年的情感和生活动荡,其中描述了一位牧师的信仰困境。
231、《三条窄路》,崔允信导演,2008年。
崔允信的第二部电影,更为直接的以一位关怀社会公义的牧师为主角,并以朱耀明牧师为原型。朱牧师在1989年,利用教会的渠道,甚至联络黑社会组织,搭建了“地下铁路”,帮助民运人士从香港逃亡。近年来,更成为“占中”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232、《教皇诞生》,Habemus Papam,2011年。
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的这部电影,取材或说影射的,是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描写他被选举为教宗后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影片充满反讽,显明信仰在当代社会,不但下降为一种心理治疗,并成为世俗心理学的行业竞争者。
233、《天路客》(伪牧师),The Pilgrim,1923年。
卓别林早期的一部短片,描述一位越狱犯,被误当做牧师,在这个过程中被恩典转变的喜剧。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中,那位拯救妓女的伪牧师的转变,与此类似。但在《金陵》中的转变,只是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堂和牧师的外袍,只是一种道德力量的外观设计。
234、《码头风云》(在岸上),On the Waterfront,1954年。
右翼导演卡赞的名片,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和影男主角奖。描写一位黑帮工会的成员,在牧师的感召下,重获良心与自由的故事。该片也被视为导演对自己的辩护。因为卡赞在反共产主义的调查中,曾在国会作证,指控自己在好莱坞的同事。
235、《忏悔记》,I Confess ,1953年。
希区柯克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影片中,充满罪恶,忏悔与审判的主题。这是他少见的一部直接以神父为主题的影片。神父为了保守告解者的秘密,在法庭上被冤枉为凶手,凶手的妻子良心发现,以一番在法庭上的“告解”,为神父洗刷了罪名。
236、《磨坊与十字架》,Młyn i krzyż ,2011年。
影片围绕荷兰画家博鲁盖尔的名作《受难之路》而展开,将画中的基督受难之路,与当时西班牙对荷兰的统治场景,交叉描叙。
237、《女巫大审判》,Salem Witch Trials ,2003年。
描写1692年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猎巫事件。1992年,当地曾举行这一事件30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好莱坞众多女巫题材的电影之一。
238、《好血统》,Wise Blood,1979年。
改编自美国南方女作家奥康纳的长篇小说。奥康纳是20世纪最伟大的基督徒小说家之一,她说,“很多人已经不相信上帝,我知道我就是为他们写作的”。因此,她致力于描写一个没有上帝、或宣称上帝已死的世界中的黑暗、邪恶与绝望。电影描写了一位不相信耶稣的“传道人”,如何开始宣扬他自己的信仰。
239、《木兰花》, Magnolia ,1999年。
一部描写人生的偶然与灾难,与上帝的预定之关系的电影。最后,导演借用了《出埃及记》中的“蛙灾”,来表达在苦难与偶然的背后,审判的存在,其实是一个好消息。恰恰是上帝的存在,使一切无意义的事物有了意义。
240、《恶魔之眼》,the devil's eye,1960年。
伯格曼的电影,以牧师和魔鬼为主角。与其说是牧师的内心在与魔鬼交战,不如说是导演,这位牧师的儿子,以他残存的信仰在与魔鬼交战。之后,他将拍摄著名的信仰三部曲。
240、《狂徒泪》,Angels with Dirty Faces,1938年。
两个童年的小伙伴,一个成了牧师,一个成了被判死刑的黑社会老大。在临刑前,牧师去见他,提出一个惊人的建议,要求他以自己的死,来帮助那些因敬仰他而加入黑社会的青年人。提姆凯乐牧师曾在布道中引用这部电影,认为这个故事表达了福音的内核。
241、《耶稣爱上我》(天神爱光临), Jesus Loves Me,2012年。
在当代福音派的神学中,主耶稣的形象,越来越接近于一个亲善的邻居。于是就有了这一出耶稣来到世间、世俗化的爱情喜剧。
242、《当上帝离开的那一天》,Le jour o& Dieu est parti en voyage,2009年。
这部法国电影,似乎用卢旺达大屠杀来表明,苦难使人失去了信仰。或者说,苦难意味着信仰上帝是不合理的。然而,当上帝离开的那一天,苦难并没有结束,但一切苦难却失去了意义。
243、《神迹疑云》(卢尔德), Lourdes ,2009年。
海报说,这是一部探讨信仰与生命的影片。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妇女,来到一个修道院,经历了神奇的医治。瘸腿的行走,引起思考、震惊和怀疑。
244、《米特奥拉》,Met&ora,2012年。
米特奥拉,在希腊语中是“悬在空中”的意思。这是东正教的一间最著名的修道院。电影描写一位神父和一位修女的淫乱。对一个现代社会而言,描写禁欲生活而导致的宗教丑闻,一直是重要的宗教类型片。
245、《山之外》,După dealuri ,2012年。
另一部宗教丑闻类影片。根据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实作品改编。2005年,BBC报道,一个罗马尼亚女孩前往山区修道院,几个月后,人们发现了她的尸体,被绑在一个十字架上。因为修道院认为她被魔鬼附体,为她举行赶鬼和禁食,从而导致这个女孩的死亡。这部电影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两项大奖。
246、《更高境界》,Higher Ground,2011年。
一个少年时决志信主的女孩,成年后逐渐远离信仰。在一连串的事件中,她开始重新怀疑,也重新寻求,试图再次理解信仰的意义。
247、《掉包婴儿》(换子疑云),Changeling ,2008年。
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取材于洛杉矶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连环儿童杀人案。当时,警方可以随意地决定将公民投入精神病院。一位在城市中呼求公义和怜悯的牧师,帮助一位被掉包了儿子的母亲,面对整个警察制度。
248、《萨拉托夫的方法》,The Saratov Approach,2013年。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件。两个摩门教的传教士,十五年前在乌克兰被绑票的故事。类似当年方志敏所辖红十军团的第十九师,绑架和杀害美国传教士师能达(John
Stam)夫妇的故事。
249、《视线》,시선 ,2013年。
这部韩国电影,取材于2003年,23名韩国宣教士在阿富汗被绑架的故事。在影片中,一位信仰脆弱的向导,最终成为了持守盼望的殉道者。
250、《神父歌来疯》(美丽新世界),Bran Nue Dae,2009年。
改编自澳大利亚的一个音乐剧。一个男孩被母亲送到教会学校,他的青春却似乎与神父所代表的世界格格不入。教会学校,就像修道院一样,成为在电影世界中的、与自由相反的一个中世纪的象征。
251、《宽恕的力量》,The Grace Card ,2010年。
一部进入主流院线的福音电影。描写一个凶手的悔改和一个失去儿子的警察如何重获信仰。
252、《勇气》,Courageous ,2011年。
另一部获得较大商业成功的福音电影。描写四位基督徒警察,如何成为圣经所定义的大丈夫:在悔改和软弱中成长的、担负责任的丈夫、父亲和正直的公民。
253、《教宗的洗手间》,El ba&o del Papa,2007年。
这是一个“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故事。因为教宗来访乌拉圭的一个小镇,给贫困的人们带来了商机和想象。影片描写一个小人物的努力和失望。如果属世的祝福落空了,那么属天的祝福呢。
254、《布鲁克斯先生》, Mr. Brooks ,2007年。
一部“高智商、连环杀人加人格分裂”这么老套的商业片,竟能嵌入美国神学家尼布尔对“原罪论”的立场,以他著名的“宁静之祷”串起全篇。如同《化身博士》的故事一样,是对双重人格的圣经式的阐释。
255、《写给上帝的信》,Letters to God ,2010年。
一部温馨的福音电影。八岁男孩泰勒罹患癌症,他最大的盼望和兴趣就是每天给上帝写信。陷入人生困境中的邮递员布拉迪因此重新寻回自己的信仰。
256、《圣徒秘录》,There Be Dragons ,2011年。
《战火浮生》(传道)的导演罗兰&约菲的作品。描述西班牙内战期间,“天主事工会”(Opus
Dei)的创始人埃斯克里瓦教士的故事。与天主教会内历代的修道运动一样,是一个在天主教会内颇受争议的组织。
257、《雷德胡克的夏天》, Red Hook Summer ,2012年。
美国黑人导演斯派克李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他当年描写纽约布鲁克林黑人社区的名作《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 )的续集。描述一个男孩离开纽约,来到他的祖父、一位主教家里所发生的故事。
258、《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2011年。
本片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以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的故事,以诗意的电影语言,表达了对创造者的敬畏和思考。其中描述宇宙诞生的三十分钟画面,令人惊叹。
259、《暗夜激流》,Le torrent,2012年。
描写1922年的加拿大魁北克农村。一个婚外生子的母亲,怀着悔恨之心,渴望将自己的儿子送入神学院,遭到儿子的强烈反抗。
260、《一个人对神的恐惧》, Takva ,2006年。
一部宗教题材的土耳其电影。描写一个穆斯林在现代都市中的良心挣扎。从中可以看到一种缺乏救赎和中保的律法主义的宗教,如何令人绝望。
261、《冷冻灵魂》, Cold Souls ,2009年。
一部黑色幽默的作品。有人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将灵魂提取出来予以冷冻。一个演员经历了这个怵目惊心的过程。影片探索了灵魂的存在。
262、《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2004年。
美国畅销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小说改编。他的《一日重生》《来一点信仰》等作品,都以一种淡化福音内涵的、新纪元的方式,来描写信仰和超自然的世界观的存在。电影描写一个人在死后,遇见了5个曾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这5段故事,将他的生命串了起来,更像一部完整的、获得了意义的作品。
263、《一代魔僧:拉斯普廷传》,2011年。
关于俄罗斯末代宫廷中的邪恶神父拉斯普廷,有过许多版本的电影。这是法国明星杰拉尔&德帕迪约主演的最新一部。
264、《像土豆一样的信仰》,Faith.Like.Potatoes ,2006年。
这是南非制作的一部福音电影,种植土豆的农夫,在祈祷和盼望中等待收成。
265、《白象:无法之城》,2012年。
阿根廷电影。描写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为“白象”的贫民窟,在那里,有两位与哀哭的人同哀哭的神父。
266、《人世间》,Ici-bas,2011年。
1943年,一位来到医院服务的修女,和一位参加了游击队的神父,如何远离和怀疑信仰的故事。
267、《神鬼愿望》,Bedazzled,2000年。
西方文学和电影史上,都有源远流长的与魔鬼交易的故事。这是一个喜剧的版本。
268、《诺言》,O pagador de promessas,1962年。
一位农夫为了祈祷生病的驴子能得医治,他起誓像耶稣一样,背着十字架从家乡一直走到省城的大教堂。他的故事成为电视台猎奇的新闻。影片似乎为了表现显得愚蠢的信仰,在现代社会面对的冲突和瓦解。此片曾获第15届戛纳影展金棕榈奖。
269、《艾利之书》,The Book of Eli ,2010年。
一部有创意的末日论电影。在地球遭遇毁灭性战争后,整个世界的希望,保存在仅存的一部圣经中。好莱坞黑人影帝丹素&华盛顿,饰演护送圣经的逃亡者。
270、《好消息》,La Buena Nueva ,2008年。
1936年,一位年轻的牧师来到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传教,承担起保护教区和谴责战争的责任。
271、《新十诫》,The Ten,2007年。
这部美国电影以无厘头的方式诠释“十诫”。但其中几个段落,深刻地表达了后现代社会中的偶像崇拜。
272、《苦痛》,El,1953年。
这部电影,是路易斯&布努艾尔一贯的风格,反教会,和怀疑信仰。一个怀疑妻子不忠的丈夫,最后袭击了神父,被关入监狱,多年后在修道院度过余生。
273、《新我父我主》,My Father My Lord ,2007年。
这是一部希伯来语的以色列电影。描写犹太拉比和他儿子关于死亡的对话,借喻了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故事。
274、《我父我主》, Padre padrone ,1977年。
意大利导演塔维亚尼兄弟的作品,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描写一对父子的对抗,隐喻人对上帝的反抗。
275、《弱点》,The Blind Side ,2009年。
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收养故事。一个基督徒白人家庭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黑人男孩。多年后,这个男孩成为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选秀状元。遗憾的是,影片对信仰的描述不多。
276、《北逃》,2007年。
韩国电影,描写北朝鲜的难民,如何在教会的帮助下向北逃亡,辗转去往韩国。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曾有帮助他们逃亡的韩国牧师,在中国被判刑。直到2012年,中国政府宣布,停止向北朝鲜遣送北逃的难民。
277、《哈德维希》(十字迷情),Hadewijch,2009年。
一个见习修女,邂逅一位回教少年。她的信仰和人生遭遇空前的困惑。这是法国文化的特征,尽力表达不同宗教之间的宽容,意图显示,人生和社会的苦难,来自于人类的一部分人对绝对真理的宣告。这部电影也反映了穆斯林成为法国社会第二大族群的变化。
278、《上帝在我家》,Henry Poole is Here,2008年。
一部福音题材的喜剧,一位被宣布只有6周生命的男人,如何重获信仰。
279、《逆境重生》,rust,2009年。
一部小成本福音電影。描寫一位決定放棄信仰的牧師,回到家鄉─基普靈小鎮,因為被捲入一場縱火案,結果經歷了信仰的重生,也使得整個小鎮在信仰上甦醒過來。电影在这个小镇上实景拍摄,导演自己出演牧师,其他角色均由小镇居民担任。
280、《日月精忠》(四季之人,良相佐国),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年。
这部电影描写了英国宗教改革中的亨利八世,他的著名的离婚案,及与大法官托马斯&莫尔的冲突。
281、《救赎大道》,Salvation Boulevard,2011年。
一部关于牧师丑闻的电影。一位极有才华和魅力的牧师,如何在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宗教帝国的过程中堕落为杀人犯。
282、《反基督者》,Antichrist,2009年。
丹麦导演拉斯&冯&特里尔的一部疯狂作品。一面藉着表达对历史上的女巫迫害的反抗,一面赤裸地表现性欲,导演意图回归的“伊甸园”,并不是一个圣洁公义之处,而是伪人文主义和伪浪漫主义的、无禁忌的男欢女爱的场所。这是一部备注的、但不值得推荐观看的“反基督”的影片。
283、《和声》,2010年。
这部韩国电影,描写一群女犯在狱中组建唱诗班,经历恩典转变的过程。平安夜的演出,是一个高峰。她们与亲人,在台下台下重逢,唱起易卜生的歌剧《培尔&金特》中那首著名的《索尔维格之歌》。《培尔&金特》根据福音书中浪子的故事改编。《索尔维格之歌》,表达了培尔&金特之妻索尔维格在信心中等候浪子归家的信心和盼望。歌中的最后一段,“假若你如今还活在人间,愿上帝保佑你。当你跪在上帝的面前,愿上帝祝福你。我要永远忠诚地等待你,等待你回来。你若已升天堂,就在天上相见”,在平安夜演出中没有出现。留下一个伏笔,即影片的第二个高峰,组建唱诗班的老妇人,一位曾杀死背叛自己的丈夫和好友、在狱中等候和悔恨了半生的音乐教授,最终被执行死刑。可惜导演在剪辑中,将一些在狱中教堂中祷告的镜头去掉了。但信仰的表达,仍然很明显。
284、《天堂饼》,Tortilla Heaven,2007年。
一部信仰题材的喜剧。一位墨西哥州的饼店老板,主日没有去教堂礼拜。他诅咒着上帝,却发现面饼上出现了酷似耶稣的画像。不过这个神迹并没有带来悔改和信心,而是产生了轰动效应和无限商机。和《教宗的洗手间》很类似的主题,也是对“吃饼得饱”的一个幽默的描述。
285、《地狱神探》(康斯坦丁), Constantine,2005年。
一部以地狱、天使和魔鬼为主题的主流动作大片,由里维斯扮演主角,一位闯入地狱、破坏堕落天使的自杀者。圣经主题和超自然的世界观,是好莱坞的常见类型片,但却除去了指向十字架和非暴力的恩典和救赎,而把拯救者打扮为动作明星和超能英雄。
286、《天堂可以等待》,Heaven Can Wait,1943年。
美国导演刘别谦的一部天使题材的名作,曾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也开创了好莱坞天使题材影片的范例。
287、《黑夜煞星》(魔鬼与丹尼尔&韦伯斯特),All That Money Can Buy,1941年。
典型的美国清教徒传统的早期电影,反映《浮士德》的主题,即与魔鬼的交易。结尾时,魔鬼直视镜头,冲着观众笑的镜头,令人毛骨悚然。
289、《魔鬼的美》,Beaut& du diable, La,1930年。
早年的法国电影,直接根据《浮士德》改编。1830年的意大利,浮士德教授接待了梅菲斯托。不久,浮士德神秘失踪了。亨利被控杀害了教授,随后与魔鬼签下协议。
290、《下一站,天国》,1993年。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逝者乘坐通往天国的列车,来到位于天国与人间的小站作短暂停留。在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将努力回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然后由天国的工作人员拍成影片,放映留念。
291、《机关枪宣教士》,Machine Gun Preacher。2011年。
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个毒贩悔改信主,来到苏丹建立了孤儿院。他一面布道,一面以武力对抗进攻孤儿院的当地武装力量。
292、《纳瓦拉的亨利四世》,Henri 4 ,2010年。
德国影片,描述了1563年的法国新教徒(加尔文派)与天主教的宗教战争。以及法国改革宗信徒几乎被屠杀殆尽的“圣巴托罗缪之夜”。但叙事和历史深度都平平。
293、《战争弥撒曲》,2006年。
日本在1914年占据了青岛,俘虏了4700名德国军队。一位日本军官违背上司命令,宽待俘虏,战争结束后,德军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向这位军官致敬。与席勒的《欢乐颂》一样,导演意图表达一种泛神论的和人文主义的宗教情感。
294、《赎罪》,Atonement,2007年。
在英文中,“atonement”的意思,是上帝与罪人之间的和解。这部电影不是关于一个二战中的爱情悲剧,而是关于无力自拔的痛苦,和自我赎罪的不可能。
295、《更大的荣耀》(耶稣万岁),For Greater Glory: The True Story of
Cristiada,2012年。
描写20世20年代的墨西哥,政府对教会实施逼迫和屠杀的故事。一位将军在这个过程中倒戈相向,成为反抗军的领袖,并在苦难中重新认识了信仰。
296、《安妮日记》, The Diary of Anne Frank(1959年),Anne Frank: The Whole
Story (2001年)
电影史上,多次将这个拯救犹太人的感人故事搬上银幕。
296、《金陵十三钗》,2011年。
近年来,有几部国产电影,都以南京大屠杀中的教堂和外国基督徒的拯救行动为主题,如陆川的《南京,南京》,合拍片《拉贝日记》等。张艺谋这部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以一位“假神父”为主角,在华人电影中极为罕见。
297、《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年。
喜剧明星金凯瑞的经典作品。一个人的全部生活,都在一个城市般大的摄影棚中发生,被制作成一台数十年之久的节目。导演名叫Chritof,暗含着Chris-off(去掉基督)之义。他扮演着上帝的角色,“预定”了他的主人公的一生,并将他瞒在鼓中。
298、《神啊神!你为何离开我》,2005年。
这部日本电影,以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为题,描写人类的末日景况,但却最终陷入人文主义的滥觞,以音乐为拯救的道路。
299、《悲惨世界》,,年。
雨果的这部名著,仅仅最近20年来,就有几个电影版本。法国的老影星贝尔蒙多,杰拉尔&德帕迪约,美国的影星连姆&尼森,和 休&杰克曼
等,都饰演过冉阿让。但对基督教信仰的表达最深刻的,是2012年的歌剧版。
300、《莫扎特传》,Amadeus,1984年。
一部杰出的传记片,宫廷乐师萨里埃利的嫉妒中,带着律法主义者的深深的痛苦。犹如伟岸英俊的扫罗王,面对上帝拣选的牧羊童大卫,萨里埃利无法想象,一个像他那样虔诚、尊贵、有教养的人,为什么不能得到上帝的垂青。而一个像莫扎特一样粗俗、浮夸的人,却富有惊人的音乐天赋。影片表达这种痛苦和反差。“上帝的宠儿”(片名Amadeus的原义),来自上帝的恩典,并不来自我们的努力和品行。不明白这一点的人,就难免像萨里埃利一样,死于嫉妒和对上帝的咒诅。
301、《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 ,2010年。
302、《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Prince Caspian
,2008年。
C.S.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的第二和第三部。
303、《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2012年。
304、《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2013年。
《霍比特人》写于1937年,是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的前传,目前已公映前两部。
305、《波奇亚》,Los Borgia,2006年。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坏得不能再坏”的教皇,电影史上很少有他们的传记。大概只有 1965
年好莱坞的《痛苦与狂喜》,描写尤利乌斯二世,这个有三个私生子的教皇,邀请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不朽的巨幅穹顶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这部电影描写了罗德里格&博尔吉亚,他是来自西班牙裔的博尔吉亚(波奇亚)家族的第二位教皇。他贿赂每位红衣主教的巨款,使这位罗马城最富有的人也差点破产。历史上,他以“亚历山大大帝”为名,称为教宗亚历山大六世。因为他的家族的荒淫,近年来有不少关于他的电影和美剧。
306、《卡廷森林》,Katyń,2007年。
这是波兰导演瓦伊达82岁拍摄的作品,描写波兰军官在1940年被苏联屠杀在卡廷森林的故事。影片最后的屠杀场面,一个接一个波兰军官,面对万人坑,在被枪杀时诵读主祷文,极为震撼人心。
307、《城市广场》,&Agora,2009年。
这部西班牙影片,以一种惊心动魄的、和不公允的方式、描述了初代教会的信仰与希腊文化在罗马帝国晚期的争战。导演复制了亚历山大城。希帕提婭,这位被誉为人类第一位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如何在一场暴乱中被一群基督徒杀害;神庙和图书馆又如何因此遭受重创。
308、《女教皇》,Die P&pstin,2009年。
这是一部德国电影。在十三世纪的传说中,有过一位女扮男装的教皇若安,据说是在德国南部出生的(离马丁&路德的家乡不远)。若安学会了掩盖每月的经血,也为此舍弃了婚姻和家庭。但她仍无法胜过情欲的试探。在梵蒂冈怀孕,游行中当街产子,难产而死,以一种怵目惊心的方式,暴露了她隐藏一生的性别。启蒙运动后,这个十三世纪的传说被翻出来,不断成为女权主义和反宗教的噱头。
309、《遇见上帝》,The Encounter,2010年。
小制作的福音电影。滞留在某偏僻之处的五个陌生人,被困于路旁的一家荒僻小餐馆。餐馆老板是一位拿撒勒人,他对所有人的秘密了如指掌,并能提供一切问题的答案,前提是这些人信靠他。这是一个与主耶稣面对面的福音的寓言。
310、《消防员》,Fireproof,2008年。
一部关于婚姻与信仰的福音电影,基本上描述了一个40天的婚姻辅导课程。
310、《结婚许可证》,License to Wed,2007年。
另一部关于婚姻与信仰的喜剧,生动了描述了牧师如何帮助未婚男女进入他们的婚姻。
311、《温柔的怜悯》,Tender Mercies,1983年。
主要情节围绕一位名叫麦克&斯莱奇的酗酒乡村音乐歌手展开,麦克皈依基督教是电影情节的转折点。曾获当年奥斯卡五项提名。
312、《上帝之子》,Son of God,2014年。
这是2013年的美剧《圣经故事》新约部分的电影版。
313、《真的有天堂》,Heaven Is for Real,2014年。
根据2010年同名畅销书改编的电影,讲述一个宣称在濒死时经历天堂的孩子的故事。福音派教会,流行和宣扬各种关于天堂、地狱的濒死经验和属灵体验。然而,这并非圣经所喜悦的一种为福音辩护的方式。
314、《挪亚方舟》, Noah,2014年。
对圣经记载的大洪水的审判和拯救,有打动人心的刻画。虽然增添了许多想象的情节,但导演意图表达一个主题,即到底这是一个结束,还是一个开始?影片将挪亚领受启示的过程,变得更加漫长和艰难,并加入了与亚伯拉罕献以撒类似的痛苦试炼。
315、《神父有难》, Calvary,2014年。
片名的意思是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各各他。这是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牧师收到一个他将被杀的威胁。影片描写了他如何度过和接受这一谋杀的过程。和耶稣基督一样,他最终带着怜悯,走向了死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后的生还者p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