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三个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体育网页游戏游戏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运动的发展
蒙台梭利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幼儿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她把这一阶段称作敏感期。幼儿动作的敏感期,大肌肉在 1-2 岁,小肌肉在 1.5-3 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成人应充分让孩子运 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也同时进行。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一切服从与大脑的身体运动都应该属于幼儿体育运动的范畴,甚至包括幼儿平时的实际生活训练,更确切的说幼儿体育其实已经嵌入健康教育和融入幼儿生活之中。尽管我们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纯粹体育运动体现了体育的专业性特征,能够集中锻炼幼儿的肌肉和其它生理系统功能以及练习各种动作。但是在教育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我们的体育教育教育对象——幼儿,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站在体育的视角看幼儿体育,把幼儿体育局限于动作训练、体操、体育游戏等内容上,而应从幼儿整个生活的视角理解幼儿体育的各个方面,扩展幼儿体育外延,促进幼儿体育与其它领域活动以及幼儿实际生活相联系,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有机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幼儿生活的重要内容。”
运动是儿童工作的需要。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然而儿童不会由于仅仅靠休息和思辨而发展成一个成人,相反,他在积极地工作。儿童通过练习和运动获得经验:他协调自己的运动,把他在跟外部世界接触时所体验到的情感记录下来,这一切有助于形成他的智慧。
心理和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运动,儿童是通过运动来发展大脑的。在我们的蒙台梭利教育中,运动的发展是贯穿在整个的一日生活中的。
一、解读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的运动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讲到,体育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还能激发勇气和自信。蒙台梭利指出,在这一段时期内,儿童开始时是 喜欢爬,然后是学习行走,到 1.5 岁至 3 岁时,他们又喜欢经常地抓握东西,如打开—关上、放进—拿出、搭好—推倒等,到 4 岁左右时,儿童又喜欢闭着眼睛靠手触摸来辨认物体,并用手和身体作各种较为复杂的动作。
运动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影响力,能提高人的理想和唤起旁观者的巨大热情。这些心理上的影响意义要比纯粹身体方面的影响深远的多。
(一)运动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人体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大脑感觉器官和肌肉。首先,我们有大脑;其次,我们有感官器官,搜集感觉信息,并将其传达给电脑;再次,我们有肌肉。
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中讲到:“运动是精密组织工作的最终外在表现。实际上,人只有通过肢体运动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运动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强身健体,运动要服务于整个大自然。”
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中讲到:“心理和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运动,儿童是通过运动来发展大脑的。”
(二)运动发展的误区
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中讲到:“在学校里,我们更注重智力教育,却忽视了运动的作用。我们仅仅冠之以“练习”“身体教育”或者“游戏”等名称,却忽视了运动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的运动
运动神经的培养非常复杂,因此,他必须与孩子的生理机体所必须要建立的所有协调运动相符。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孩子的运动,引导他们的行为接近想要做的运动。
具体的运动可以从: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园艺劳动、手工劳动、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
三、蒙台梭利教育运动中幼儿动作的发展
(一)日常生活区域
日常生活区有:前置预备工作、人的照顾、环境的照顾、优雅与利益、动作的分析与控制五部分。在前置预备工作中,我们看孩子们铺卷工作毯,孩子们需要双手拿工作毯;需要把工作毯拿到要去的地方;需要把工作毯用双手仔细的卷起来或者打开。在这个工作中,就练习了孩子的大肢体、小肢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像抓豆子、舀豆子等都锻炼了幼儿的动作能力。在人的照顾这一部分里面,我们来看衣饰框的工作,尤其是蝴蝶结衣饰框,孩子们需要打开蝴蝶结、需要打结、穿过小洞,就很的锻炼了小朋友的小肢体和手指精细化动作的发展。
(二)感官区域
我们举例感官区的棕色梯,棕色梯是相差一厘米的高度相同的 10 块长方体。幼儿,拿取的时候,会先拿最细的,后来越来越粗。孩子在拿的时候是力量的一种锻炼,之后,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各种建构的方式,是很好的一种平衡的锻炼。
(三)语言、数学、科学区域
语言区的侦探游戏;数学区的银行游戏;科学区的认识钟表等好多的活动等等,都需要幼儿去取自己要进行的工作材料,而且,会循环更换,在这些工程中,不仅让幼儿懂得了一些科学道理,同时也锻炼到幼儿的大肢体、小肢体、平衡等动作的发展。
(四)身体的协调与控制之走线和静默游戏
走线:蒙台梭利博士设计椭圆形的线是为了让孩子在运动中能随时调整自己的角度,调整自己身体的同时,也是自己不断地调整自身平衡机制,会使孩子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从而真正达到动作控制的目的,走椭圆形的不仅在身体上有好处,在心里层面上也是很有帮助的;在大自然中椭圆形的运动模式是非常普遍的,如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时也是椭圆形。
我们以持物走线、随音乐走线、户外走线来举例。随音乐走线,在教室内准备轻柔舒缓走线音乐,可以以打击乐器来提醒孩子走线开始,在走线的过程中可以持物走线。
轻柔的音乐:《天空之城》 《绿野仙踪》 《雪的梦幻》 《童年》 《tears》等进行曲音乐:《小士兵进行曲》 《卡门》等练习走的不同的方式的音乐:《track 》 《walk》 《野蜂飞舞》 《瑶族舞曲》等到户外的走线:在鹅卵石上走线、在路沿石上走线、在跑道上走线;借助我们的器械走线等。孩子喜欢在这些有挑战的、经常见到的地方走线,在这些走线的过程中,幼儿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是控制身体的极致,当还孩子在进行线上活动时,并不是单独的行动,也不是完全独立,而是一个整体的活动,要配合整体,跟随整体移动,静默活动室个体与整体相连接的活动,是孩子运用自己的掌控的能力,实现整体受益,达到整体和谐。在这些运动当中,孩子们的身体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五)户外活动
在下面的这些运动中与其说是一项体育运动,倒不如说是我们孩子们的户外“工作”。因为在这些活动中,真的看到了孩子的专注、秩序、精细、自信、独立、关爱等精神的体现。
运动是儿童工作的需要,运动是智力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因素,只有通过运动,意志才得以形成和实现。因此,运动思想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教育思想的源泉。蒙台梭利认为运动的敏感期处于出生到 4 岁之间。在这段时间中,儿童喜欢活动而且其动作逐渐完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完全熟练某一动作,不仅对身体、对精神的正常发展有所帮助,甚至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也有影响。”反之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运动就会导致儿童对运动缺乏自信、性格上缺乏协调性和精神上的不满足。
在整个过程中,遵循“成人跟随孩子,孩子跟随自然,大自然创造了儿童”,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创作了他们的玩法,促进了他们能力的发展。
心理和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运动,儿童是通过运动来发展大脑的。在蒙台梭利教育中,运动的发展是贯穿在整个的一日生活中的,所以,我们不要被固定的户外活动 2 小时的规则所束缚。让孩子大胆、自由的运动吧。老师在创造好适宜的环境和合理的观察后,孩子会给我们更的灵感。
我们应全面认识蒙台梭利运动教育思想与训练方法,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在中国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为了使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具有生命力,我们应该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正确解读,认识和吸取其对我国幼教有指导作用的教育精髓。
选自国际学术杂志《中国蒙台梭利》第22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弘扬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给孩子的未来选择一个美好起点!
一篇文章带您详细了解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今日搜狐热点课题负责人:
学校单位:
青苹果幼儿园
课题组成员:
预计最终成果:
户外运动中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
预计完成时间:
户外运动中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
编辑:管理员?青苹果幼儿园
点击:9266
户外运动中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
“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许多教育家都对此作出过精辟论断,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促进幼儿的健康”,是由幼儿健康的特有价值所决定的,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可见,人的自主性在幼儿期已初具萌芽,自主性的培养已是幼儿期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幼儿园中,我们教师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在户外运动中应该让幼儿自主的发展,要让幼儿主动去发现、探索、运动。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运动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其中体锻对促进身体健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通过运动感知世界,而且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
一、注重环境,为幼儿创设自主发展氛围
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1、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
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
球既可用手拍、有可用脚踢、还可用头顶;沙包可向远处投掷,即可练习投掷动作,又可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圈,即可玩套圈、滚圈,又可将圈放在地上跳,如:双脚跳、花样跳、侧跳等,还能用圈玩“开汽车”、“开火车”游戏,轮胎能滚、能走、还能夸,这些玩具都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2、营造和谐平等的心理氛围
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狐狸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他们说话时能蹲下来,尊重他们,慢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并把教育目标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引导他们产生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内部动力定型,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为他们提供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
3、创设自主运动的特色区:一物多玩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身体能力的发展,增强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使幼儿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而培养幼儿运动的兴趣,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但是在晨间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情况:如在晨间活动中,由于对经常更新大量的不同材料的活动器具有一定的困难,以及活动目标的单一,使部分幼儿对晨间活动感到没什么兴趣,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而达不到一定的指标。针对发现的情况,为了晨间体育活动能真正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结合我园的办园理念“创自主文化,育能干主人”,我园在进行运动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从幼儿的兴趣点、自主性出发,开设了自主运动特色区“一物多玩”区,并初步探索研究 “一物多玩”对培养幼儿运动兴趣,提高幼儿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的意义。
(1)“一物多玩”能激发幼儿主体的积极性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喜欢活动,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
但是,正如我们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幼儿园无法在活动器材上做到经常更换,对一些坚持性较差的幼儿而言,重复的活动往往使他们玩到一半就放弃了,强迫这些幼儿继续活动只能使他们对体育活动感到厌倦,何来的“快乐体育”而言呢。那么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上让活动器具来吸引幼儿呢?我们教师在日常观察中发现:那些对单一活动不感兴趣的幼儿中有一些为了打发在他们看来是无聊的时间的时候,自己也会利用手上的器具创新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玩法。于是我们教师及时抓住契机,结合幼儿的创新,师生共创出单一器具的多种玩法。例如:
操作实施要点
幼儿人手一个圈,将圈套入身体腰部,四人一组(人数可自由组合),站成一路纵队,第二名幼儿抓住排头的圈及自己身上的圈,依次类推,然后玩开火车的游戏。
1、幼儿能否上体正直,自然协调地走。
2、四个人是否能较一致地朝一个方向走,不碰撞,不断开
将圈一个一个平放在地上,连成一条路,小朋友扮演小兔子,然后双脚并拢往前跳
1、观察幼儿是否会双脚并拢,用力蹬地往前跳。
2、幼儿起跳后是否会双脚分开,单脚落地。
10名幼儿人手一个圈,排成一排,然后将圈竖着放在地上,搭成一个长长的山洞,其他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蹲下身体钻山洞。
1、幼儿钻山洞时能否做到低头、弯腰紧缩身体。
2、是否会一个跟着一个钻,不争不抢。
幼儿人手一个圈当作方向盘,扮演小司机,老师扮演警察,手拿红绿灯指示牌,出示绿灯时,幼儿四散跑,出示红灯时,小司机停止跑。
1、幼儿是否会听信号四散跑。
2、观察幼儿能否迈开步子平稳地跑,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自抛自接
●对抛对接
●夹包比快
幼儿人手一个沙包,分成若干组,然后分组站在起始线上,听口令用力挥臂往前投,看谁扔的远。
1、观察幼儿是否掌握了单手肩上投远的动作,及时给予指导。
2、观察幼儿投沙包时上下肢动作是否能协调用力,将沙包投得最远。
幼儿手拿沙包用力往上抛,当沙包落下时,用手接住
1、观察幼儿上抛的动作,及时给予指导。
2、幼儿能否准确地接住下落的沙包,提醒幼儿眼睛盯住沙包,及时出手接住。
幼儿两个人一组,面对面站着,然后一个人手拿沙包抛向对面的幼儿,对面的幼儿接住沙包,然后再回扔过来,依次反复游戏。
1、观察幼儿之间的默契程度。
2、提醒幼儿抛沙包时,不能抛向对方的脸,要有安全意识。
幼儿分成若干组,排头的幼儿双腿夹住沙包,当听到口令后,双腿并拢往前夹包跳,至终点后返回,第二名幼儿继续,依次类推,先完成任务的一组为胜。
1、观察幼儿双脚夹物向上跳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观察幼儿是否有团队意识,积极地投入比赛中。
●翻饼烙饼
●两人三足
幼儿人手一根绳子,练习双脚并拢跳绳。
观察幼儿跳绳时手脚的协调性。
幼儿自由地将绳子按一定的间距摆放在地上,然后幼儿双脚并齐向前连续跳,绳子之间的距离可以任意调整。
1、观察幼儿是否已掌握正确跳跃的动作。
2、观察幼儿是否有提高跳跃距离的愿望。
幼儿两人一组,双手分别拿两条绳子,边年儿歌边玩翻饼烙饼游戏。
1、观察幼儿身体的柔韧性。
2、观察幼儿是否有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2)“一物多玩”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户外障碍活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儿童的运动能力。” 及时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材料操作方式,并充分运用这种方式,把要实现的教育目标物化在使用材料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这是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的关键,也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关键。我们都知道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有基本动作练习,基本动作主要有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我们之所以称这些锻炼内容为基本动作,是因为这些动作是人的基本生活中的主要运动内容,同样这些运动内容也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所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对于锻炼他们的动作灵敏、协调、正确姿势非常重要。
而不同的年龄段他们动作的协调性都有所不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喜欢跑、跳和踏小车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逐步学会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但尚无法控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某一动作;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他们的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中班则介于两者之间,而“一物多玩”正好能利用有限的材料实现对幼儿多种动作的发展训练。
例:以大班幼儿为例
案例一:高跷&&&
高跷的活动发展了平衡走的能力,但这一技能在幼儿进入大班后已掌握较好。那么针对大班幼儿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教师就利用幼儿园的大环境鼓励幼儿尝试踩高跷走斜坡、踩高跷跳格子及踩高跷跨越障碍物等,这样即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同时又发展了幼儿向前跳跃和跨越的技能。
案例二:梅花桩
小朋友进入大班后对在单个梅花桩上站立保持平衡已掌握较好,于是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就想出了把梅花桩竖着站立在上面保持平衡以及合作在梅花桩上进行跳跃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幼儿开始不满足在梅花桩上保持平衡和跳跃,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腹部、臀部去接触梅花桩。这样一块小小的梅花桩就发展了幼儿平衡、跳跃、以及一些感统训练。
(3)“一物多玩”实现了对幼儿的分层指导
在幼儿晨间活动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活动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晨间活动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晨间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十分重要的。&&& 《纲要》第三部分提出“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兼顾群体需要又“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那么在晨间活动中内容的单一与标准的统一使得一些能力弱的幼儿生理和心理的负荷都超量。因此在晨间活动中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晨间活动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幼儿所创新的内容实际上正是符合他们个体发展的水平的。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创新活动,并在他们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利用“一物多玩”对幼儿进行了分层次的指导。
案例一:小车&&&&
在小车的活动中,教师以闯关的游戏情景来作为分层指导的载体。第一关的幼儿学习的是基本技能:前进后退。第二关的幼儿学习的是双手放开前进后退,最后还增设了难度――第三关:爬斜坡。同时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不强迫幼儿选择闯关,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觉得自己已有把握时再鼓励他进入下一关,这样减轻了幼儿的心理负荷,使幼儿能在一个愉快的心境中活动。
案例二:抛接球&&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但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利用“一物多玩”实现了分层指导。层次一:自抛自接,向墙面目标投射或向空中抛接;层次二:与同伴对抛对接;层次三:一人接多人抛;我们还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抛球过低,接球率不高设置了层次. 四:过网抛接球。
晨间体育锻炼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物多玩”改变了步调一致的“强压式”、“灌入式”的教学现象,改变了“齐步走”、 “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物多玩”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二、转变观念,让幼儿成为发展的主人
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
1、激发幼儿的自主积极性
兴趣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幼儿时期,是天真好奇、主动探究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的特点,注重激发幼儿活动和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充满好奇,兴趣广泛的幼儿一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悦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当幼儿品尝到成功的美味后,再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
在培养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的实际过程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非常好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采取民主的态度,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鼓励他们进行“五动”:动眼、动脑、动手、动脚和动口,我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玩法给大家看,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积极性。
2、放手让幼儿去玩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的权利也在幼儿,我们要保证幼儿在游戏中有充分的自由度。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玩什么玩具、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在哪儿玩,一种玩具玩多长时间,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例如:户外体育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对飘在空中的蒲公英兴趣盎然,边跑边吹;有的会对一根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感兴趣,独自摆弄着;还有的会对树上飘落的树叶和小花瓣着迷,捡起来数一数,比比谁捡的多。这些都是孩子天性的外露,童真的一面,不要去约束他们,而是放手让他们去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规定今天一定要玩什么,让他们尽情地想一想,玩一玩,对所有幼儿的想象、玩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玩的幸福和快乐。
3、鼓励幼儿玩出新花样
指导开展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以“一物多玩”作为户外活动的重点,充分挖掘活动器械教育价值,并逐步摸索出了“一鼓励探究、二点拨引导、三梳理汇总、四交流展示”的一物多玩四步法。
第一步:鼓励探究,点燃幼儿创造的激情
开展一物多玩活动,首先要引起幼儿对器械的兴趣,让幼儿愿意去玩,这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玩具,它有很多玩法,你们肯定会想出它的玩法,看看哪些聪明的孩子想得快……”然后放手让幼儿探究玩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以参与促兴趣
真正的观察是建立在教师参与基础上的,当教师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观察就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广度和深度,幼儿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有的孩子对手中的圈失去了兴趣,即将放弃,这时,我说:“把你的圈滚给我,好吗?”“真棒,接着。”再把圈滚给他,孩子立刻兴趣升级,即使老师这时走了,孩子也会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继续玩下去,继续探索下去,甚至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其他幼儿,并创造出了用腰臂摇圈、组合跳圈、瞄准圈来投掷等玩法,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深切的体会到“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大”的道理,深切体会到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能完成自己一个人完不成的事,增强了幼儿合作的意识。
2)以模仿促自信
内向的孩子往往喜欢躲在角落里,自己玩自己的,从不与其他孩子交流,自信心不足,这时,教师给予良好的指导,则会提高孩子“一物多玩”的自信心,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模仿”,当我看到孩子玩出不同的玩法时,立刻走到他身边玩同样的方法,然后假装不会的样子问孩子:“你的玩法真有趣,你太棒了,可以教教我吗?”面对老师诚恳的激励,孩子会略带羞涩的教你方法,等看到老师的继续模仿,或者拉来其他孩子一起模仿之后,他的自信心便会增强,创造的兴趣更会高涨,正如蒙台梭利说的:“如果孩子们成长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的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的进入到学习,将会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
3)以激将促成功
在玩滚铁环时,几个孩子尝试将铁环自由滚动起来,可试了几次都没成功,他们想放弃这种新的玩法,这时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可我故意失败了,我遗憾地说:“真的很难,看来我们都不能成功了。“这么一说,几个好强的男孩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在老师失败的刺激下,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他们迎难而上,一次次的协调着手上的铁环和钩子,小心地注视着铁环,以坚强的毅力和恒心终于成功地将这种新玩法变成现实,并进一步创新出了在平衡木上滚圈、绕障碍滚圈、双手滚圈等玩法。在此过程中,幼儿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玩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做事要善始善终、要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第二步:及时肯定,点拨引导,完善幼儿创造的成果
在体育游戏《轮胎游戏》中,教师投放了轮胎作为幼儿主要的活动器械,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让幼儿探索轮胎的玩法。孩子们跃跃欲试,每人一个轮胎玩出了许多花样,有的滚轮胎,有的将轮胎摆在地上跳来跳去,有的将轮胎当作山洞来钻山洞,有的放在地上往圈中投沙包……四个小朋友将轮胎重叠垒起来往下跳,教师发现后,马上走过去:“你们这是玩的什么游戏呀?”“我们在玩《空中飞人》的游戏。”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回答老师,“你们的想法真棒,我也玩一玩。”这时老师饶有兴趣地爬上轮胎跳了下来,然后故意说:“哎呦!我的脚好痛呀!”在教师的引导下,几个孩子认识到了这个玩法的危险性,他们重新动脑思考改进了《空中飞人》的玩法:为便于爬到轮胎顶部往下跳,他们又找来了几个小伙伴,用六个轮胎按3、2、1的数量重叠起来搭出了台阶,又在下面摆了几组高低不同的轮胎,这样由原来的只往下跳变成了上下交替跳。正是这上下交替跳,他们又延伸出了游戏《袋鼠走路》,每人在胸前挂一个小布袋,扮成袋鼠在由轮胎铺成的高低不平、距离不等的小路上跳来跳去,并且吸引了班内绝大多数幼儿来玩这个游戏。他们高兴地爬上爬下,跳来跳去。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快乐与自豪,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的游戏。
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探究出了活动器械的各种玩法。但由于幼儿的是非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创新,并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恰当好处地点拨引导。上例中教师在充分肯定幼儿玩法的同时,及时纠正了玩法中的不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扩展了探究空间,丰富了游戏情节,幼儿从小范围的合作尝试逐步扩展为规模较大的乃至全班幼儿都参与的集体游戏,幼儿在没有任何外界评定和压力下,自由地进行探索、观察和试验。在自主的游戏中发展了跑、爬、平衡、跳跃等能力,并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第三步:梳理汇总,给予幼儿再创造的空间
在鼓励探究、点拨引导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梳理汇总,把幼儿探究的玩法进行汇总,“梳理”出可取的玩法并记录下来。在一物多玩中把孩子的玩法记录下来,不仅有利于实例资料的收集,还能帮助幼儿建立自己探索的结构体系。如在沙包的游戏过程中,我让孩子每发现一种新玩法,就来告诉我,我记录下结果,汇总出在沙包的不同玩法中练习走、跑、跳、平衡等基本动作的玩法都有哪些。我们还让大班的幼儿尝试着以绘画、简单图示等不同方法来记录自己或同伴的玩法,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明显增强,挑战的兴趣也很浓厚,他们不但积极地尝试并记住了自己的好几种玩法,还记住了与同伴的几种玩法,良好的记录为孩子提供了下一次探索的空间。
第四步:交流展示,培养幼儿创造的自豪感
1)分享交流
在一物多玩之后,我们通过记录对孩子的玩法进行交流,让孩子和自己的伙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玩法,以促进他们再次创新,为下一次活动打好基础。在这种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尊重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创新能力,因为孩子在学习中,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他们展露自己的智慧和个性的契机也有所不同,只有领悟到幼儿的这一点,给予孩子充分展示的机会,扩大幼儿相互探讨的空间,才能求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当一个孩子的玩法和另一个孩子的玩法相比较时,孩子们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啊!”这不仅让幼儿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更促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2)展示平台
在幼儿进行户外器械活动探究中,我们从多个视角为幼儿搭建展示自我进步、自我成功的平台,如班级每天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比赛、交流,幼儿园每周一进行各种动作发展技能的集体展示、小组展示、个别展示等等,使幼儿分别从不同角度得到成功的体验。如有的因为基本玩法掌握得熟练而得到肯定;有得因为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而得到肯定;有的因为比前期进步了得到表扬;有的因为发明了新的玩法等等。这些“平台”的搭建使幼儿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与满足,因而他们的兴趣有增无减,基本方法掌握了,便会自发地探究派生出一些难度较大的新的不同玩法,如在竹竿舞的花样探索中,孩子们并不满足于基本的跳法,由一人跳到多人跳、分组跳;由按一种节奏型跳到按多种节奏型跳;由配数字儿歌跳到配自编儿歌跳;肢体动作由单纯的后踢步到各种优美动作的有机组合。再如,高跷的玩法,孩子们在掌握了向前走之后,创造出向后走、横着走、转圈走、转弯走、越过障碍走。还有的幼儿更会独出心裁,他会把几种器械结合起来用,象棉棒与跳袋的巧妙结合、梅花桩与球、与圈的合理搭配等等,玩具在孩子手中玩“活”了,也玩“火”了。孩子们每天都在追求新的刺激、新的挑战中去尽情享受、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与快乐。
3)积极评价
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我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在活动中,我更多地承担“观察者”的角色,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除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发展,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师的肯定、赞赏、鼓励都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信心,另外,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三、继续探索,培养幼儿自主性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处理好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应培养幼儿合作玩的能力。例如:“两人三足”游戏、“老鼠笼”游戏、跷跷板、跳皮筋和一些民间游戏:如丢手绢、抬花轿等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锻炼合作能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中获得全面、主动、生动的发展。在活动中,慢慢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尊重他人,和同伴团结友爱,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还注重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与本班幼儿及其他班级幼儿交往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游戏伙伴,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幼儿大胆说、大胆问给予表扬,注重幼儿社会化技能的培养。
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们成为处理问题的主角,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2、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宗旨,选择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为幼儿提供操作、思考、交流与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实现把活动内容和对象内化为自己的态度、能力和习惯。
(2)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经常指导幼儿选择或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求锻炼的全面性。
(3)启发性原则。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游戏,经过自己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活动中,教师既要注意幼儿的共同点,又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总之,通过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意识,自主行为,使之成为幼儿发展的内驱力,并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切入口是可行的、有意义的。
上海市宝山教育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电话:86(21) 传真:86(21)
户外运动中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实践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网页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