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的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捡不起来啊,怎么摘,求大神解答。

马铃薯饥荒灾难对爱尔兰的影响
马铃薯饥荒灾难对爱尔兰的影响
  摘要:马铃薯作为现代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过去和现在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是毫无争辩的事实。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哥伦布大交换”时空下生物物种的扩散与交流对近代人类发展进程影响深远。美洲新大陆农作物马铃薯在旧大陆的引入与传播,带来生态农业革命,对欧亚大陆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意义重大。马铃薯改变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是其在爱尔兰的传入与扎根,而马铃薯病害引发的饥荒灾难,对爱尔兰民族历史和国家命运影响最为深刻。无论是从生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层面还是基于现代粮食安全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方面,都使得我们不得不去重新思考传统上被我们所忽视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命与安全的重大影响。
  [15] [美]约翰·R·麦克尼尔, 威廉·H·麦克尼尔. 人类之网: 鸟瞰世界历史[M]. 岳秀坤, 王晋新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6] [美]威廉·恩道尔. 粮食危机[M]. 赵刚, 刘淳等译.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17] [美]威廉·H·麦克尼尔, 瘟疫与人[M]. 余新忠, 毕会成译.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8] [美]劳拉·李, 天气改变了历史[M]. 杜文鹏, 蔡和兵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How potato’s famine disasted Ireland Nation
  ——A historical case of crop change
  CAO Ruichen
  (History Schoo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It is self—evident that the potato has been changing
the world history in the pa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diffusion
and exchange of living species by the Columbian Exchange due to
Geographical great discover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uman
beings, the introduction and spread of the potato caused a great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in Europe from new world
America, and it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Eurasia’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The portraiture of the
potato’s changing the world was the introduction and taking-root of
potato in Ireland, while the potato disease and famine disaster
greatly affected Ireland and Irish fate. Whether ecological effect
on human beings’ behavior or the safety of grain crop on Nation,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rethink ever negligible effect from nature
environment on the life and safety of human kind.
  Key Words: potato; Ireland famine; environmental history;
crops; life; safety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曹瑞臣(1976?),男,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史,英国史和环境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北方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30版:钩沉
&&标题导航
&&按期查询: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马铃薯与爱尔兰大饥荒
首都都柏林街头纪念饥荒的雕塑
  1845年,一种当时不为人知的病害使得爱尔兰岛的马铃薯受灾。这场灾害悄然而至,且来势凶猛,仿佛一夜之间,那些郁郁葱葱的田野就变成“草木皆烂,荒芜一片”。1846年9月,估计有四分之三的马铃薯收成被摧毁,对于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人民而言,灾难已经降临了。  这场被称为“爱尔兰大饥荒”的灾难带来了可怕的后果。根据当时的人口普查,爱尔兰的人口在1851年已经减少到660万。如果考虑到自然增长,总的人口&“赤字”达到240多万。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饥荒中死亡的爱尔兰人约有110万。毫无疑问,人口的锐减给爱尔兰社会带来沉痛的创伤。大饥荒的另一个可见的影响就是移民数量的增加。在离开旧大陆赶往大西洋彼岸碰运气的人中,有五分之四是爱尔兰人。约有100多万人在饥荒期间离开了爱尔兰。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人口流动之一,也是使爱尔兰问题成为国际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在大饥荒时期,爱尔兰国家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非常分明的起讫点。大饥荒对现代爱尔兰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多重要的社会变革都是在1845年后发生的。更为重要的是,大饥荒所留下的深刻精神创伤如同幽灵一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爱尔兰人,饥荒后的爱尔兰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导致爱尔兰出现这场灾难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根基建立在一种植物之上,更为确切地说,是建立在一种植物与一个民族的关系之上。也可以说,爱尔兰人民对马铃薯的严重依赖埋下了这场灾难的种子。  当马铃薯于16世纪末首次到达欧洲时,它要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是不太容易的。绝大部分欧洲文化对马铃薯持一种不友好的态度。但是爱尔兰却偏偏是个例外,马铃薯非常合乎爱尔兰人的口味。如同后来的历史所证明的那样,爱尔兰的文化、政治和生物环境对于这种新植物都是再适宜不过的了。谷类植物在这个岛上长得不好,而小麦几乎不能生长。资料表明,爱尔兰北部六郡在当时共有土地350万英亩,英国新教徒就占去了其中的300万英亩,余下部分才归天主教徒所有。到1703年,爱尔兰天主教徒占有土地的比率下降到整个爱尔兰的13%。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尔兰农民必须依靠余下的贫瘠土地维持生计,正是马铃薯的引进解决了这个难题。  爱尔兰人很快就发现马铃薯的优点,几英亩贫瘠的土地就能产生出足够的马铃薯来养活一大家人和这一家的牲畜。爱尔兰人还发现,他们可以用最少的劳力和工具在人们所称的“懒床”里来种植这些马铃薯。既不要耕地,也不要田垄,这在英国人眼中是一种可诅咒的缺点。  总之,马铃薯的引进为爱尔兰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使他们可以在英国人所控制的经济圈子之外来养活他们自己了。到19世纪初期,马铃薯几乎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食物。  关于爱尔兰人和马铃薯的关系,英国人主要有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马铃薯让爱尔兰人可以自给自足,减轻了帝国的负担;而另外一些人看到的则是爱尔兰人对马铃薯的依赖。英国当时的著名记者卡比特认为马铃薯的确是养活了爱尔兰人,但它也使他们贫困,因为它使得这个国家的人口迅速上升。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工资也就随之降低了。  马尔萨斯从更高的理论层面阐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马铃薯体系”的危险就在于它解开了使人口得到控制的经济约束。“只要马铃薯体系还能够使他们的人口这般增长,远远超过了对于劳动力的正常需求,下等爱尔兰人的这种懒惰、喧闹的习性就永远不会改正。”马尔萨斯的逻辑是从这样一个前提开始的:人们被食色的欲望所驱使,只有饥饿的威胁才能使得人口不至于爆炸。  历史将证明这些政治经济学家们是正确的。  导致马铃薯腐烂的霜霉病来源于一种被称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真菌,这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育,靠风或水携带自己的孢子来繁殖。1845年夏天,爱尔兰多雨阴霾的气候特别有利于这种真菌的发育。在几周的时间内,这种凶猛的真菌靠着风的传播,席卷了爱尔兰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马铃薯的枯萎病蔓延到了欧洲各地,但只是在爱尔兰岛才导致了一场大灾难。因为在其他地方,当一种庄稼歉收后,人们还可以依靠其他食物维持生存。  19世纪的爱尔兰主要种植马铃薯,这毫无疑问是人们有史以来尝试过的最大规模单一栽培;其灾难性的后果也有力地证明了单一栽培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据《文摘周报》)
请您选择其他数字报纸 内蒙古日报(汉文) 内蒙古日报(蒙文) 北方新报 北方经济报 北方周末报
&版权所有 内蒙古日报社 北方新闻网 合作伙伴:
All Rights Reserved芋&&&&&&&&&&
发布者:&|&
浏览(4919) 评论
&|&发布时间: 21:52:28&最后更新时间: 21:52:28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 洋& 芋 
&&&&&&&&&&&&&&&&&&&&&&&&&&&&& 李智红/文
&&& 最早喜欢上洋芋,是在那个常常闹腾饥荒的非常年代。
那年月,每到洋芋收获的季节,便有许多居住在山下的“坝子人”,用笨拙的羊皮口袋盛着他们在生产队里辛勤劳作整整一年的收获——洋芋,一茬接一茬地来到我们的寨子,偷偷地用洋芋来兑换苦荞、苞谷等一些能够聊以糊口充饥的杂粮。
&&& 虽然那时我年纪尚幼,还不知道洋芋就是我们今天所叫的土豆或者马铃薯,但却已经朦胧地意识到:住在山下的“坝子人”也和我们这些贫寒的山里人一样,正在挨饿和受穷。
     
&&& 此后不久,我们的寨子也开始一年接一年地闹开了饥荒,洋芋这种十分容易栽种,且能够了了草草地填饱肚皮的山地作物,便开始在我们的寨子大量地推广栽培。我们的食谱,也就变着花样地围绕着洋芋在转,烧洋芋、烤洋芋、炸洋芋、烀洋芋、老奶洋芋、醋溜洋芋、干焙洋芋丝、洋芋焖饭等等,不一而足。
&&& 现在,我们已经完全用不着再依赖洋芋来维持基本的温饱。它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非常普通的时新蔬菜,偶尔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之上。随着粮食的充足和“菜篮子”的富余,已经很少有人还会在意像洋芋这样的小农经济作物的丰产或者欠收。在我们日益丰饶日益肥润的物质生活里,它已经完全被当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像我这种刻骨铭心地蒙受过洋芋的养育和恩泽的人,才会时不时怀想起它来。才会永远地把它当作一种非常实在,非常优秀的口粮,由衷的敬仰和深深地感激。
     
&&& 我时常在想,其实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惊异地发现,这普通的洋芋,却具有着泥土般朴素谦逊,不事喧哗的本分和平实。它们从来不会像其它的经济作物一样,把果实高高地悬挂在枝头,以炫耀自己的丰硕和富丽。他们也从不会像那些珍奇的作物,斤斤计较于土地的肥瘦和气候的寒热。它们总是把饱满的果实,深深地掩埋在泥土之中。并且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泥土般的散淡与平实。不显山,不露水,像随手可及的石头一样朴实无华。
&&& 它们所具有的那种隐忍的品性,内敛的气质,谦虚厚道的品德,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地养育生命奉献众生的,所有被我们随意地统称为粮食的一切农业作物。联想到脚下的土地那默默无闻的积蓄与消耗,以及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耕耘者。联想到他们深深地俯垂向大地的,汗落如雨的头颅。甚至还使我联想到了开垦的镢头,喘息着的耕牛,以及饥荒、战争、死亡等诸多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因而,当我面对一颗平凡的洋芋时,我一样会产生一种由衷的,感恩的心情。感恩土地这种绵绵不绝的,深厚无私的赐予。感恩这种一直被我们亲切地称之为洋芋的,朴素而又诚恳的作物,所给予我们的奉献和牺牲。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并且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泥土般的散淡与平实。不显山,不露水,像随手可及的石头一样朴实无华。
朴实无华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问好李老师!
湖北潜江 罗翔
:匿名:襄河流水&( 12:19:39)&
我喜欢李老师的散文,也喜欢李老师的诗歌!
:&( 01:38:34)&
最爱吃的一道菜:洋芋炒土豆,哈哈!
好文章!感恩是我们最基本的为人心态,无论事大事小、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富贵贫贱,都应该被感恩。
:郭晓琛&( 15:12:46)&
智红兄好,原来你也在这里啊,链上你了,呵
:&( 10:23:23)&
洒尕老师,我非常佩服您的执着与奋斗精神.我常去您的"李智红的文学网",没想到您在这里也有博客.祝您幸福\健康!
谢谢你的关注,你在这里也有博客吗?
:洮水清清&( 10:01:51)&
隐忍的品性,内敛的气质,谦虚厚道的品德,描述到位,文笔很美,欣赏!
:&( 08:12:36)&
朴实中的大气
:&( 07:06:25)&
经常读到你的文章.今天有幸来这里学习.
:程勤华&( 06:28:12)&
:&( 00:45:55)&
我来回访李先生.问好!
您说的洋竽,我们称为"土豆",感觉很亲切.在北方,它是易保存,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当家菜.您的文章以小见大,平凡之中境界高远,一定要赞一个!
:&( 23:20:30)&
在作家的笔下:"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惊异地发现,这普通的洋芋,却具有着泥土般朴素谦逊,不事喧哗的本分和平实。它们从来不会像其它的经济作物一样,把果实高高地悬挂在枝头,以炫耀自己的丰硕和富丽。他们也从不会像那些珍奇的作物,斤斤计较于土地的肥瘦和气候的寒热。它们总是把饱满的果实,深深地掩埋在泥土之中。并且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泥土般的散淡与平实。不显山,不露水,像随手可及的石头一样朴实无华"欣赏了!
:&( 23:16:50)&
洋芋朴实无华,但是却滋养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命,它那隐忍、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让人动容。感恩心情,崇高情怀。拜读李老师好文。学习
:&( 22:35:35)&
它们所具有的那种隐忍的品性,内敛的气质,谦虚厚道的品德,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地养育生命奉献众生的,所有被我们随意地统称为粮食的一切农业作物,以及父老乡亲啊!
淳朴厚道的美文!学习!
:窦万儒&( 22:16:32)&
13 篇, 1 页 1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解读】中国新主粮为何是马铃薯?|界面新闻o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马铃薯被引种到中国将近五个世纪后,这种多年生草本作物开始正式被确定为中国人的主粮之一。
农业部日前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提出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至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其实,早在去年年初,中国就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希望马铃薯这种不起眼的作物品种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中国的第四大主粮作物。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早已是继小麦、稻谷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马铃薯至今已有一万多年历史,16世纪经西班牙人带到欧洲后得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种植。
在中国粮食产量近年来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中国这一粮食战略颇受全球关注。一些外媒评价,中国将便宜的马铃薯视为解决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的方案。
中国为何要寻找新主粮?
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顺利实现&十二连增&,全国粮食年产量再次刷新,达62143.5万吨。
在此背景下,中国最近几年却一直在寻找新的主粮作物,且显得有些急迫,这多少令外界不解。
对此,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去年曾解释称,尽管中国粮食总产量持续连增,但压力仍旧极大。
数据显示,在中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起始年2003年,当年中国粮食产量4.3亿吨,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34公斤。中国生产的粮食勉强够吃。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
另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生产粮食4.84亿吨,中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增产,可是,当年中国粮食消费却高达4.97亿吨,中国自产的粮食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消费了。
近些年的另外一些数据还说明,中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粮食进口量和粮食需求也在齐增。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中国的玉米进口在2012年达到520.7万吨,小麦进口达368.9万吨,大米则达到231.6万吨。此前的两年,中国玉米的进口分别只有157万吨和175万吨。
更新的数据是,2014年,中国进口粮食(包括大豆)总量达1.04亿吨。截至2015年10月,当年粮食进口量已达1.03亿。
而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预测,目前中国的粮食总需求为6亿吨,2020年会达到6.7亿吨,2030年达到7亿吨,粮食需求呈增长态势。
所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放在了2014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首。
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显示,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及夯实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三大任务核心的目的仍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2015年年底,国务院专门出台文件,把确保粮食安全列入省长责任制考核范围。根据文件要求,今后各位地方大员必须在保护种粮积极性、增强地方粮食储备能力等方面尽职尽责。
所以,在上述大背景之下,除了确保既有的粮食成产能力,在传统主粮之外,寻找到一种更适合中国保障长远粮食安全的新主粮是一条必然的道路。
为何是马铃薯?
早在2013年,农业部就提出了在中国实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发展战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农业经济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徐振宇分析,此时恰逢国际粮价大幅上扬,国内居民有可能面临&买不起粮食&的难题,马铃薯主粮化有现实意义。
但粮食市场逆转来得也很快,目前情况是国际粮食库存积压巨大,价格暴跌不断,国内国际粮食价格严重倒挂。对此,徐振宇也指出,从长期看,由于马铃薯有易种植、耐存储等特点,在国际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的时期,可作为后备粮食维系国内粮食供给。
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在三大主粮玉米、水稻、小麦的平均产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背景下,粮食产量进一步增长受限。
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粮食产量增幅已连续3年下滑。在其余主粮作物增产空间小、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消费者营养不均衡等问题的背景下,马铃薯升级为&主粮&就有其必然性了。
从种植面积来看,马铃薯也有成为主粮的基本条件。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马铃薯生产消费第一大国。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570千公顷(8355万亩),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去年7月于北京延庆召开的世界马铃薯大会上表示,目前中国马铃薯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约四分之一。
另外,马铃薯这种作物的特性也使其具备成为主粮、保障未来中国粮食安全的条件。
从环境资源角度而言, 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副主任、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对界面新闻分析称,马铃薯薯类作物的发展对环境的需求,要比谷物对环境的需求低,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同时,&薯类的抗逆性比谷物更强,比如耐旱、耐高温、耐低温,对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比其他谷物更节水一些。&卢肖平说。
上述《意见》明确,中国力争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这一目标令外界担心马铃薯是否会与其他传统主粮争夺耕地。
对此,《意见》也明确,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包含&不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抢水争地&。
外界也注意到,2015年,农业部多次提出马铃薯种植面积在未来10年由目前的8000多万亩扩至1.5亿亩。
显然,最终政策下调了种植面积。
目前,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
&首先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有八千万多亩了,花五年时间增加一千多万亩,是并不费劲的事情。&卢肖平说。
同时,他还进一步解释称,所谓一亿亩种植面积并不等同于一亿亩地。&因为涉及重复耕作的问题,比如一块地一年可以种几季、几茬。有的地春天种其他作物,冬天种马铃薯。&卢肖平说。
《意见》还提到,马铃薯是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理想的替代作物之一。&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以及西南石漠化区,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3左右。
在国内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农业部去年11月2日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稳定在1亿亩。
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为扩种马铃薯提供了土地可能。
晚疫病风险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的比例为89%,低于95%的红色安全线。中国高层曾警告说,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
但大范围种植马铃薯是否也存在着风险呢?在世界历史上,毕竟有因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而导致大饥荒的案例,这一案例就发生在19世纪的爱尔兰。
根据历史记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将土豆带回本国和葡萄牙种植,这种新大陆的不起眼的作物随后传入意大利和欧洲各地。
但在欧洲各地,除了爱尔兰人,其他欧洲人一开始看不起马铃薯这种普通的作物。爱尔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农业落后。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由于气候等因素,到18世纪末,马铃薯已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促进了这个英属国家的人口迅猛增加, 据统计,从1660年到1841年,爱尔兰的人口增加了17倍。
但单一化的种植结构以及过度依赖马铃薯随后也令爱尔兰遭遇了一场苦痛的历史。
由于马铃薯种类等因素,经过长期种植,爱尔兰的马铃薯种大大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845年,一种引发土豆枯萎病的真菌首次侵袭爱尔兰,使马铃薯变黑,在地底下枯死。由于爱尔兰的马铃薯品种不多,全部都没有抵抗真菌的基因,真菌很快肆虐全国,导致爱尔兰全国范围内的马铃薯绝收。
这种被称为&晚疫病&的马铃薯枯死病随即导致了爱尔兰历史上一场最大的饥荒。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只几年工夫,饥荒造成的爱尔兰非正常死亡人口达100多万,另有150万人为逃避饥荒移民海外。
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直接造成了两个意想不到的历史结果,一是大量移民最终成为美利坚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历史;二是刺激了爱尔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其最终与英格兰决裂,走向了独立国家。
&晚疫病现在还是世界上没有完全攻克的马铃薯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就和人类癌症在医学上还没有突破一样。&卢肖平说。
根据公开的报道, 2012年,一场罕见的马铃薯&晚疫病&就在甘肃定西、内蒙古等主产区集中暴发过。数据显示,当年,甘肃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1100余万亩,而发生晚疫病的面积高达587万亩,是自1997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
但与19世纪相比,&现在晚疫病可控可预测。& 卢肖平说,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爱尔兰当年之所以爆发大饥荒,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爱尔兰主粮太单一化。
&中国当然不一样,水稻、小麦、玉米作物很多样。一个作物受害,还有其他主粮作物,不至于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卢肖平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为千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38116.6千公顷,稻谷为30213.2千公顷,小麦为24141.3千公顷,豆类为8851.6千公顷。而马铃薯在内的薯类作物为8840千公顷,在粮食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并不大。
此外,《意见》中2020年马铃薯主食消费占总量比重也由此前的&50%&目标下调至30%。《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的分析称,这是高层对马铃薯主粮化和粮食安全有更理性认识的体现。李国祥称,一方面农业部门对未来的粮食消费量存在一定高估;而另一方面,适当降低目标也考虑到了目前政策落地过程中,技术、居民消费习惯跟不上等实际问题。
种植技术和深加工困境
在中国的马铃薯生产消费已达世界第一的背景下,中国的马铃薯单产和人均消费量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平均水平为1.9吨,而中国目前马铃薯亩产量还低于1.3吨;同时,中国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仅为41.2公斤,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
2015年,农业部多次提出马铃薯种植面积在未来10年亩产量提高到2吨以上。此次新的政策确定了一个亩产达到1.3吨左右的五年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马铃薯的种植区域都在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研发水平较为落后。卢肖平介绍,中国马铃薯生产地与贫困地区分布高度重合,全国592个贫困县中有549个以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这些地区多采用传统粗放的自留薯种种植方式,因病毒积累传播使得品质呈退化趋势,影响了潜在产能的发挥。
&从耕作方面,要提高优良品种的使用率,优良品种和优质品种是两个概念。控制好生产中的病虫害,特别是晚疫病,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卢肖平说。
另外,从产业化角度,马铃薯在中国种植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但大多是鲜食菜用。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在去年年初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表示,马铃薯迄今未能自然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主粮,有传统饮食消费习惯的因素,也因为大众对马铃薯营养价值认识不够。
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对适合加工的马铃薯专用品种选育不够,相应的加工成主食的配方、工艺和设备研发不够,产业化开发滞后。
卢肖平说:&世界有2/3的人口将马铃薯作为主粮,西方食用马铃薯主要以炸薯条、烤土豆、土豆泥方式,马铃薯主食化到中国要因地制宜,比如面、馒头,用加工技术的改进来适应百姓的传统食用方式。&
从去年开始,中国开始提升食物链上这个不起眼的物种。&
2015年6月,马铃薯全粉占比30%的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在北京上市,在京津冀地区,销售马铃薯馒头的超市达600家超市。
2015年8月,中国农业部就已在北京、河北、内蒙古在内的9个省(市)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试点工作。
而根据农业部的信息,中国的农产品研发机构已经开始于企业展开合作,推进马铃薯主食加工工艺的技术研发。
目前,第二代马铃薯主食产品现已成功开发,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的马铃薯全粉占比分别提升至70%、45%、55%。
但目前,除了饮食习惯等因素,成本是制约马铃薯成为中国人新主粮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五斤马铃薯才能出一斤粉,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技术问题解决以后,接下来就要解决经济问题了。&卢肖平说。
更多精彩新闻,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大App应用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界面记者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饥荒摘斧头有什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