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卓越晨星科技有限公司有在手机游戏弹弹岛2官网送验证码的ipad7吗

有啊。那姚博呢?你应该知道呀?
学生姚博:我也不是很知道他,我只是读过他的这一本书《活着》……
很遗憾,在中国,这么有名的作家竟然同学们都不知道哈。
余华可以说和老胡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原来是个牙科大夫。他真正接触到书籍,已经十八九岁了。后来他读到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句话:你宁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那时候他马上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垃圾上,应该去读经典的作品。从那时开始,他就买了大量的19世纪20世纪已经被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写出了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莫言后来赞美余华,说他“是当代文坛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
我也很赞成杰克·伦敦的这句话——你宁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不过,现在却很少有人读过拜伦的“一行诗”了。现在的人基本上就是不读书。我对那些不读书只读杂志的人是鄙视的。比如那个什么有个同学们很喜欢的电影明星周星驰,他在演那个《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的时候对记者说:“我其实到现在也没有读过《鹿鼎记》的原著,但是我有信心把这个角色演好。”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鄙视他了——你扮演金庸先生小说中的人物,你至少要读读原著,这也表明你对作者的一种尊重和诚意……
扯远了,回到这句名言,有什么评价?
学生王婉听:感觉这句名言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名言有点不一样,那个关于直路弯路的意思,好像是说每个人无论怎么做,其结果都一样,似乎有点消极……
老胡:嗯,似乎是在说,不管我们怎么行走,最后都是死路一条!(众笑)
学生孙慧敏:他举的汶川地震的两个例子似乎也不是太贴切……
老胡:我简单点评一下吧——
其实在小说《简爱》里面,简爱对那个罗切斯特也说过的类似的话: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这里面都涉及到一个哲学命题:人为什么而活?
我们以前讲过一些名言,阐述过人活着就是要奋斗,要有意义,要奉献,要实现自我等等,不过,还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像余华说的那样——人活着的本质就是忍受,或者说,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他是通过福贵这个小人物的悲催的命运——正如姚博今天说的:“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而他却活着,与那头同样叫做福贵的老牛‘幸运’地活着。”余华透过这些苦难告诉我们,一个人忍受各种灾难活下去的勇气也值得我们肯定。余华是通过福贵这个人的生活和生命状态表达了他对生命本身的一种尊重和人道主义情怀。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回避生活中的苦难,苦难是客观存在。我个人认为所谓幸福就是一个人吃了很多苦头之后尝到的一点点甜头。生活就是含泪的微笑,苦难本身是有其价值的。生活的基本形态还是“苦”的,正如同学们高中三年在这里学习一样,你能说我们时时刻刻很幸福?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忍受”!(众笑)但是这种“忍受”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至少我们可以说,一个不能够忍受当下痛苦的人那就很难有什么未来和前途。我并不欣赏海子在山海关自杀的行为,哪怕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我也不歌颂老舍先生投湖自尽,哪怕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生命本身的价值不管在什么时候应该比什么都重要。
姚博今天举的两个例子确实是太表面了,和这句名言还不是很搭——虽然勉强也可以证明“坚韧”。如果是我,我可能要举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那个桑迪亚哥如何在绝境当中“忍受”命运对自己的打击……还有那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个“少年派”在绝境中如何忍受孤独让自己活下来……我们可以寻找到更深刻的东西来辅助我们的观点……
不过,坦率地说,我非常欣赏姚博同学,我个人觉得,他是我们班男生中最有语言天赋的,他写的作文都发自他的内心,他很少去抄袭别人的观点和语言——仅此一点就显示了他的强大。我希望姚博同学继续坚持读书,读好书,继续坚持写作,写出好文章……
27、刘汉卿讲名言:人首先应该遵从的是自己的良心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这句话来自俄罗斯总统普京。
在品读这句话之前首先应该还原这句话,这是普京2012年就职演说上的一句话,这是一次全民的胜利,我们的人民没有被一些国家诱惑,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别人的意见有对有错,这无法预计,但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良心,是我们做事的准则,是我们的是非观。而我们需要坚守的,就是良心。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良心的背囊丢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在物欲横流的生活海洋中,良心是一支指南针,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精神荒芜的沙漠地带,良心是甘露,无声无息地滋润饱受烈日煎熬的禾苗。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良心是一个火把,温暖着人们的心房,当今社会,我们为了生存而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在大海中乘风破浪而抛弃良心这一极其重要的指南针。因为,它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
尾山宏: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歪曲事实,他没有埋没良心。作为日本侵华老兵,他勇担罪责,却被污蔑为卖国贼。面对良心的责问,他抛弃错误,把正义留给明天。他承担责任的勇气,正确认识历史的态度,让他获得了受害者的宽恕。他用良心面对历史,用行动补偿错误,摆脱了内心的痛苦。正如卢梭所言“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
坚守良心的人还有很多:有吞毡啮雪、历尽艰辛,在茫茫塞北顽强坚韧19年的苏武;有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良心的季羡林……是什么让他们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也要坚守自己呢?只因那胸中的一抹良心。因有良心,李白怒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有良心,于谦于呐喊“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因有良心,范仲淹疾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然而在这个时代我们也看到许多良心丧失的例子:好心送孕妇回家的花季少女被孕妇丈夫强奸然后杀害;老人跌倒在马路上被好心人扶起后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害我?”;弃婴安全岛一夜之间接受了105个孩子;杀了6个人被捕后却说“真爽”的邵宗其;更不用提每天都会发生的肇事逃逸、暴力伤医、报复社会事件;我们的食品,家具,衣物也许都藏着剧毒……
郭沫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没错,具备良心是人类活在世上的基本条件,良心在一个人的内心中死亡,那么他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只会遭人唾弃;社会的正义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的良心聚合成的,一个社会的明天,是正义举起社会的,有良心汇聚成的,但正义慢慢的衰退直到沦亡,那么,明天将会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只有我们坚守良心,高举正义,我们的明天才会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
最后用诗人马德的诗作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如果,这个世界都近视了,我愿站在高处,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我看到的一切。
如果,这个世界的耳朵都被堵塞了,我愿变成风,掠过你的耳底,亲口说出真相。
如果,这个世界被扭曲了,我愿站直自己,挺起骨骼和灵魂。
我的血脉里奔涌着良心,而良心,是照彻穹宇的闪电,心怀天下,悲悯苍生。
【老胡的点评】
在老胡点评之前,有没有同学有话说?
学生王婉听:我刚开始觉得刘汉卿举的例子——比如苏武李白啥的——不是很贴切,但是当我听到最后的时候又觉得这些例子还不错。
学生姚博:我的观点与王婉听的正好相反。刘汉卿今天的主题是“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要证明这句话,这里面第一是要有“别人的意见”,第二是要有“遵从自己的良心”,尾山宏的例子很准确,因为尾山宏他一直都在和日本右翼势力抗争,不顾及日本右翼势力的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也一直在凭着自己的良心在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是,他后面举的那些例子,苏武啊李白啊于谦啊范仲淹啊……我觉得就不是很恰当了。
老胡:我是赞成姚博同学的意见的。我们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和“自己的观点”贴身紧逼,例子一定要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如果我们今天要证明刘汉卿今天的这句话,正面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德国总理勃朗特在1970年在波兰烈士纪念碑前那深情一跪,那是不是秉持着一个大国总理的良心?勃朗特能够在全世界面前深深为德国人在二战时为世界人民造成的灾难而忏悔,这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还记不记得那个发生在佛山电器城“小悦悦”事件?(学生:记得。)那一年,我的学生尤怀墨在文章写过这样的话:“不必说小悦悦事件中的拾荒老妇陈贤妹;不必说以个人力量坚守正义和良心的壁垒,勇敢揭发蓝田神话的陈姝威;不必说依然揭露二十多种假劣医疗器械及背后种种伤天害理之举的医生陈晓兰;单说尾山宏,一位七十多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用自己大半生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他的身上,是跨越国家跨越民族的正义力量。他们都是普通人,在这样一个良心匮乏的年代,始终坚守着自己平凡的良心,守卫着精神的标杆。”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做事“要凭良心”,我们也常常质问那些无良之人“良心何在”?指责无良之人“丧尽天良”“良心被狗吃了”!当然,我们也常常听到那些金钱至上的无良之人会反问“良心多少钱一斤?”那么,良心是什么?
良心,其实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良心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标准,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尺度,是我们做人的底线。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一个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里面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实就接近于我们所说的良心。孟子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人无良心,与禽兽何异?
据《左传》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到晋国传授其立德思想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活于天地之间,生生死死是自然规律,权势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惟有立德可以彪炳千古,证明人生价值。这就是自古相传的“三不朽”信仰。康德也曾经感叹,世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是哪两样东西?
学生: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老胡:对!那心中的道德律就包含了人的良心。一个社会仅仅靠法律是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的,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更为重要!良心是一个人自律的道德法庭,所以,在今天这个日益冷漠的社会,我们要呼唤良心的回归……
28、谢雨欣讲名言:简单地对待事物
我今天演讲的名言来自尼采: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地——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地——对待事物。
简单地对待事物,顾名思义,就是以最单纯美好的眼光看待世界,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芫的沉积和理性禁忌。这本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最普通的品质,却在今天可悲地成了仅在思想家和孩童身上才能找到的稀有之物。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都生活在天堂,我们都在奔向地狱。”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多少人绞尽脑汁研究着精明的交往窍门,多少人把厚黑学当做职场圣经,多少人的笑容被压缩成嘴角肌肉的痉挛,多少人把自己的真容掩饰在刻意修饰的表情之下。我们在社会这个变幻莫测的大舞台上盛装上场,以精心准备的浓厚妆容示人,以浓重的舞台腔把本来简单的生活扭曲成一部滑稽可笑的戏剧。我们把城府深沉的思虑强加于心灵,湮灭了那微弱挣扎的心音。那原本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在一次次小心翼翼的猜忌与试探中灰飞烟灭,空荡荡的身体被装满了欲望与名利的稻草,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空心人的我们却还在满意的感叹自己终于百毒不侵,刀枪不入。
谁不想简单地活着,谁不想轻松地活着,可我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逼自己用复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有的是害怕在这个居心叵测的世界中受到伤害,有的是贪婪地追逐那虚假的金钱名誉。我们用这些完美的借口将自己禁锢在一方小小世界里,将原本简单的生活过成了一个笑话。
毕淑敏在《心境防割》中曾写下:“我们不能无时无刻都裹在钢丝里面的,那样我们将丧失对人世百态的灵感触碰和对风花雪月赏心悦目的叹息。”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受伤就用怀疑而谨慎的目光对待身边的一切。生活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危险,只是带着防备怀疑的墨镜的我们活生生将生活扭曲成了一个残酷的战场,一辈子在假象的危险中小心翼翼风声鹤唳,何其可笑,何其可悲。其实,简单地活着,活得简单点,这并不需要我们要有多大的勇气,也不需要我们要有多大的技能。只要你想活得简单点,只要你愿意简单地活着,你就能够做到,并且能够享受到简单地活着的快乐。
周国平在《简单的意义》中说道:“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是最容易烦恼的生物,我从没听说过哪只小动物因患了忧郁症而死的,只是人的内心有着太多的欲望,所以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想得无比复杂,于是便有了无数个不能满足和快乐的理由。因为能简单地看待一切的名利诱惑,所以苏格拉底在集市上所看到的不是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而是这么多他不需要的东西,所以爱因斯坦这位科学巨人在面对以色列总统宝座时能轻轻摇动自己的双手,所以他们只是简单地为生活而生活而不是被外物所奴役。人的肉体需要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限的,活得复杂只能让你活得辛苦,并不能为你带来任何额外的满足,与其这样痛苦于享受与物质追求之间,不如给自己松绑,将所有束缚自己的物欲的绳索都解开,彻底解放自己,学会用简单而平和的目光对待生命中的一切,你会发现无论是“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雨夜”还是“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都是如此美好。
三毛说:“最深最和平的快乐,就是静观土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乍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也许我们早已不是孩童,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思想家,但我们仍可以用最简单的目光看待世界,有着自己的痴心和矛盾,或悲或喜都不郁结于心,能哭能歌可将流俗弃置。可以一直简单,却幸福地活着。
【老胡的点评】
谢雨欣今天为我们提供了一句很好的名言:简单地对待事物。她开头说,简单这种品质“本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最普通的品质,却在今天可悲地成了仅在思想家和孩童身上才能找到的稀有之物”,确实是这样。孩子的眼光其实是最单纯最简单的,所以华兹华斯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当我们成年人的眼光变得复杂的时候,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向儿童学习;所以北大教授林庚说我们如果要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须“学会用婴儿的眼光看世界”。
其实,世界复杂不复杂,是由我们看世界的眼光来决定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想做一个简单的人还是一个复杂的人,是由你的思想来决定的。有一个歌手名字叫韩庚,他唱过一首歌,歌名叫作《简单的人》,会不会唱?
(学生沉默)
呵呵,看来不会唱。我记得那第一段的歌词就是“渴了就喝水,困了就去睡。孤单无聊时,音乐是安慰。快乐就会笑,伤心就流泪。很少谈妄想,很少谈后悔……”这首歌的意思就是想让自己保持做一个简单的人。
记得清代有个画家叫盛大士,他说过一句话:“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优雅。”这句话的意思也是说当一个人在俗世变得越来越世故圆滑的时候,当一个人懂得越来越多的“生存智慧”的时候,他就离真正的优雅单纯越来越远了。
谢雨欣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她的例证是苏格拉底和爱因斯坦,非常好!其实,从古到今,有很多名人大哲都是活得很简单的。比如苏轼,我觉得他就是一个不复杂的人。尤其是在苏轼被一贬再贬之后,他就活得越来越单纯了。他是那种能够处富贵也能够安贫贱的人,他看世界的眼光是清澈无杂滓的。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所以他能够活得坦荡,能够“竹杖芒鞋轻胜马”能够“一蓑烟雨任平生”能够“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个人能够简单地看待事物不见得就不能够成功,十几年前曾经有一本风靡全球的小书,名字叫《谁动了我的奶酪?》那里面有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他们正是因为那种靠直觉去生活的态度最后赢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正如电影《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一样,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弱智者,不过,阿甘就是靠那种简单的直觉去对待事物的——他从来不考虑他人的嘲笑和讥讽的眼光,他想要奔跑的时候就不停地奔跑,他他想要打乒乓球的时候就执着地去打球,他想要捕鱼的时候就坚持不懈地去捕鱼,无论做什么,他都是倾情投入心无旁骛……最后阿甘获得了我们大家一直都在不停追求的东西——财富、爱情、荣誉……而那些曾经嘲笑过阿甘的复杂的聪明人却一无所获……
当然,现实生活中,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做人要简单,像白开水,纯净平淡,不掺杂质;做事要成熟,像古铜钱,外圆内方。但是要做到这样其实是很难的。正如谢雨欣今天所说的——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多少人绞尽脑汁研究着精明的交往窍门,多少人把厚黑学当做职场圣经,多少人的笑容被压缩成嘴角肌肉的痉挛,多少人把自己的真容掩饰在刻意修饰的表情之下。我们在社会这个变幻莫测的大舞台上盛装上场,以精心准备的浓厚妆容示人,以浓重的舞台腔把本来简单的生活扭曲成一部滑稽可笑的戏剧。大多数人是越活越复杂的,很难守住童年时的天真和单纯——社会的异化力量实在是太强大。
今天这句名言不错,那就算作这一周的作文材料吧,同学们就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29、王劭轩讲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泰戈尔的一句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夏日的鲜花,在盛开的瞬间便极力的展示自己的美丽,全部植物的生命在花开的一瞬间达到了顶峰,完美而又盛大的绽放自己的希望。意喻人生就要尽兴而为,不要压抑自我的情感,对于所渴望的要极力的争取。
生命的离别,经过了夏花般的肆意绽放,纵情欢乐之后,对待死亡,要保有平常心,安然地通过这样的过程通往生命的永恒,就像落叶一样,安静、却又义无反顾地扑向大地的怀抱。
没有经历过“生如夏花”的绚烂的人何尝体味得到“死若秋叶”的静美呢?“死若秋叶”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一种对生命的感激。感激造物主在千千万万种可能性中选择了我们,赐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智慧。感激造物教会我们生火,烹饪,和我们所掌握的一切。
只有意识到这些的人才会真正体味到“死若秋之静美”的真谛:我们生存在这个时代,得到的已经太多太多,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该抱怨,我们得到的已经太多太多,即使马上死去,也无权抱怨。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和泪水,有欢乐,也有痛苦,而我们为了追求那醇美如酒的欢乐,就必须忍受那酸涩如醋的痛苦。而生命的意义就在无尽的追求之中,在追求中创新,在追求中超越,最终给我们一个最美的诠释。就如一盏点燃的灯,迟早都会熄灭……但死亡不是上帝对我们的惩罚,而是命运之神对我们的钟爱。如同我们需要睡眠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死亡。正是死亡的黑暗背景才衬托出了生命的璀璨光彩。   
真正明白“死若秋叶之静美”的人,一定会把生活打理得如夏花般绚烂——既然活着已经是一种幸运,既然活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种幸运,既然不论活多久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样权利不把生活打扮的靓丽些去享受造物的恩赐?我还有什么权利不把这个世界打扮的靓丽些去迎接造物的检阅?毕竟,能在千千万万的可能性中被选中,就是造物对我们莫大的器重啊。真正明白“死若秋叶之静美”的人怕是在濒死前还报答这份知遇之恩吧?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是一种伟大的自信,它抛却了对名利、地位的崇尚,执著于对人本身的关注,在这种语境下,名利、地位都变得无足轻重,人因而变得高贵,更接近本质,只有在这种语境下,我才突然觉得:生而为人,是一种莫大的骄傲。
【老胡的点评】
泰戈尔的名言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我想问:都有哪一些?
学生刘汉卿: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是我已经飞过。
学生王婉听: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再也飞不远了。
学生孙慧敏:不是锤的打击,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学生韩梦圆: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老胡:很好!今天王劭轩为我们提供的这一句名言也很不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还想问,泰戈尔为什么要说“夏花”而不是“春花”?
学生李晓彤:因为夏花更有生命力,更绚烂!
老胡:嗯,很好!我记得台湾作家罗兰说:“夏天的花和春花不同,夏天的花有浓烈的生命之力。如果说,春花开放是因为风的温慰,那么夏天的花就是由于太阳的激发了。”泰戈尔说“生如夏花”正是因为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夏花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沉默……
老胡:有一个歌手叫朴素,他唱过一首歌,名字就叫做“生如夏花”。有没有会唱的?……没有哈,朴素在歌里唱到:“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这里面说的是夏花的什么特点?
学生:生命短暂!
老胡: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相对于这个宇宙都是渺小而短暂的。人们无法挽留生命而最终会趋向衰落,正如人们无法阻止花儿的凋谢一样。所以我们还应该直面死亡——死如秋叶之静美。
关于死亡,我们以前讨论过。我们以前学习过史铁生的名言:“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史铁生在生前就说过,如果我死了,请在我的墓碑上写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史铁生对待死亡的态度是达观的。他还说:“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地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不管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史铁生做到了“死如秋叶之静美”。
还有那个乔布斯。当他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他说:“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死亡是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乔布斯的最高的成就都是在他知道自己即将死亡的消息之后完成的,乔布斯也可以说做到了“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也认为,我们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死亡,我们才能够更加真切地感悟并珍惜我们生命的每一刻。我甚至认为,如果从今天开始,每一个人都将长生不老,那我们还活得有什么劲?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经常对这些生命的本源问题进行追问,那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怎样活?”
我还认为,“生如夏花之绚烂”属于我们儒家的价值观,“死如秋叶之静美”属于我们道家的生死观——看来,泰戈尔的思想里和我们传统的价值观生死观是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的……
请同学们记住王劭轩今天为我们提供的名言,也记住他最后得出的结论——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是一种伟大的自信,它抛却了对名利、地位的崇尚,执著于对人本身的关注,在这种语境下,名利、地位都变得无足轻重,人因而变得高贵,更接近本质,只有在这种语境下,我才突然觉得:生而为人,是一种莫大的骄傲。
30、王婉听讲名言: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我今天选取的名言是“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作者是村上春树。
单独看这句话,似乎不怎么容易理解,那么,让我先把它放回到原来的语境里去。
这句话,来自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的感言。耶路撒冷的迦萨,在那时正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被封锁的城内有数千人丧生,多数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孩童和老人。当时,许多人建议村上春树不要前往这样一个敏感的地方接受奖项,甚至有人警告他,如果他坚持前往,会联合抵制村上的小说。
可他还是去了,用村上春树的原话来说,他“选择亲身面对而非置身事外;选择亲眼目睹而非蒙蔽双眼;选择开口说话,而非沉默不语”
在颁奖典礼上,他说:“我们都是人类,超越国籍、种族和宗教,我们都只是一枚面对体制高墙的脆弱鸡蛋。无论怎么看,我们都毫无胜算。墙实在是太高、太坚硬,也太过冷酷了。可是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无论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什么是高墙?这里说,它是体制。是照理应该保护我们,却有时迫使我们扼杀正义和自由的冷硬体制。具体一点,它可以是轰炸机、战车、火箭和炸弹,抽象一点,它可以是对个体尊严和自由的无声扼杀、是世俗的价值观与评判标准、是我们都默默痛恨的,却没人勇于大声反抗的一切。
作为鸡蛋,作为装在脆弱外壳下的灵魂,我们自然是想要这高墙倒下的,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选择了置身事外,选择了蒙蔽双眼,选择了沉默不语。因为对手太过强大,甚至有时是整个世界的铁规,与它对抗,即是与弱者站在一边,甚至意味着甘心以个人脆弱的生命去撞击高墙,直至头破血流,灰飞烟灭。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看到了有这样一些人,仍旧坚定地和鸡蛋们站在一起……
我们看到,在种族歧视的铁墙覆压之下,曼德拉坚定地和他的黑人兄弟们站在一起,他一次次被撞击得粉身碎骨。二十七年的囹圄生涯没能磨碎他坚定阵营并不断扩大阵营的决心。他从以卵击石开始,从弱者那边开始,以宽容和爱,以不屈和信念,把种族隔离的高墙击得粉碎;
我们也看到,在黎明到来之前的漫漫浓黑间,鲁迅坚定地和脆弱的新思想之幼儿们站在一起。一个文人的力量有多渺小?不过一支笔的尖锐、一张嘴的犀利而已。在整个社会低糜而封建的高墙之阴影下,这太微弱了。可在这让人窒息的救亡图存之沉默中,鲁迅从未改变自己和呐喊的少数为伍的决心。他不仅仅和鸡蛋们站在一起,更是敢于做那带头撞向铁墙的鸡蛋。于是这少数派的呐喊终于破墙而出,带来了清晨第一抹艳红的朝霞。
与鲁迅相比,我不禁想到了晚年的高尔基。古拉格集中营中,他看着那在集权统治的墙下瑟缩的弱者,留下了辛酸的泪。可他却最终选择了和厚重的墙站在一起,提笔编织虚伪的纱幕掩盖丑相。“谁是谁非,自有他人、时间、历史来定论。但若小说家无论何种原因,写出站在高墙这方的作品,这作品岂有任何价值可言?”这句话同样也是村上在颁奖礼上所说,我想,它一针见血。
我们所熟知的站在鸡蛋一边的人还有很多:“自由主义牛虻”梁漱溟、“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他们无一不是因为在高墙之下,选择和鸡蛋站在一起,而见其伟大的。
这些勇于站在鸡蛋一边的人,在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称之为伟人,称之为勇者,称之为良心……可在当时,在那个鸡蛋与高墙看似徒劳地博弈的惨烈现场,他们往往都被称为不自量力自取灭亡的愚人。请和我一起品读一下这几个成语:以卵击石、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在我们的印象中,它们无一不是贬意,是在讥讽卵、螳臂和蚍蜉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不用说,若在二者之间选择,多数人都将站在石、车、树一边,而不愿意与前者即弱者为伍。用林少华的评论说:“当鸡蛋容易,不当鸡蛋也容易,但当敢撞高墙的鸡蛋不容易,敢声援撞墙的鸡蛋也颇不容易,因为这需要具有颠覆世俗价值观和利害判断标准的良知和勇气。”
我们也许并不是处于压迫中的鸡蛋,但我们又无一不是一枚脆弱的鸡蛋。我们也许不是正在被欺压的弱者,可我们终究要面对那些堵竖在那里的墙。消灭了现实可见的墙,消灭了能够感受到的体制,我们仍有世俗的枷锁等待解开。强与弱的对立会始终等待我们去解决。在象征着强大却冷硬的高墙,和脆弱却蕴藏生命和灵魂的鸡蛋中间,我们如何选择?趋炎附势者、落井下石者、骑墙观望者、明哲保身者……是的,我们大可以选择和那些不可抗力为伍,可我们也可以选择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无形中,就划分了人的境界。
况且,如果这些勇敢的鸡蛋多了,这些勇于站在鸡蛋一边的人多了,我们所期待的明天,也就近了。
【老胡的点评】
王婉听今天演讲得怎么样?
学生:太好啦!
对呀,我和同学们的感受一样。我非常欣赏王婉听同学,我欣赏她,绝对不是因为她是尖子生,而是因为她优异的学习品质。她的每一次演讲几乎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她对名言的选择很上心——今天她选择的名言很有深度。
“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作者是村上春树。村上春树写过什么作品?
学生:《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
嗯,我们以前介绍过。她的演讲里还涉及了一个人,是林少华。林少华是一个很好的翻译家,《挪威的森林》就是由他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我很喜欢读他的文章,希望同学们多关注一下林少华的博客,他的文章非常值得一看。
村上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说我们要站在弱者一边,而不是站在强权、强者和体制那一边。而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往往是站在强者一边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王婉听拿鲁迅作为例子就非常准确,鲁迅的一生,就是站着弱者一边的,他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孺子牛”,就是中国的劳苦大众,是弱者。
王婉听还举了曼德拉的例子,和曼德拉相同经历的还有谁?
学生:马丁·路德金,甘地!
对!这些伟大的人他们总是站在弱者一边的。正因为他们站在弱者一边,才成其为伟大。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相对于集体,相对于体制——比如相对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我们都是弱者,我们本来就应该站在弱者一边的,因为站在弱者一边,实际上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一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的墓志铭写道:“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新教徒;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这个神父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还想说,当小悦悦倒在血泊中的时候,佛山的那18个途人竟然漠然地走过而没有抱起小悦悦这个弱者,如果这个形成风气,我们同学们将来某一天碰到这样的情况也可能会无视地走过类似的“弱者”,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当某一天,你的孩子,或者你的爷爷倒在地下的时候,就有可能没有人顾及你孩子或者你爷爷的生命!到那个时候,你是不是会诅咒这个社会太没有道德?社会本来就是由众多的弱者组成的,但是,只要大家都站在“鸡蛋”这一边,这个“鸡蛋”也许就会很强大。
天下最高的学问是什么?同情弱者,帮助弱者。我们要具有悲悯的情怀。孔子讲仁,老子讲道,墨子讲“博爱”,归根结底,都不是为了让强者更强大,而是为了让贫弱的人得到更多的福利,让不幸的人得到更多的快乐。
我们现在不断学习,是想成为一个强者的,但是,做强者,不等于取得了轻视、欺压弱者的资格,而是赋予了帮助弱者的责任。放弃这一责任,根本没有资格做强者。
今天的演讲很不错,王婉听值得大家学习。
31、刘子郁讲名言: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
我今天的名言来自贝多芬: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
一条路,走了很久,没有尽头;一首诗,作了很久,终难完美;一杯水,一块石,折射出无限可能、无限人生:杯子里装满了石头,你觉得杯子已经满了,但是还可以把沙子放进去,放完沙子还可以把水放进去……有些事情看上去已经达到了极限,但实际上还有挑战的空间。
腊梅绽放于三九严冬,在火热的激情中接受冰雪的洗礼,挑战生命的极限;苍鹰翱翔于暴风雨的海面,在惊涛骇浪中练就出坚毅果敢的翅膀,超越生命的极限。人也应该超越痛苦的极限,挑战命运的极限。
穿越历史的浮云,走进那本厚厚的史册深处,在一个叫北海的冰冷的地方,我看到那位勇敢忠贞的汉家使节苏武。在匈奴囚禁他的这片不毛之地,他挑战痛苦的极限,他将对大汉的忠贞投入到那成堆的羊群,就着冰雪,吃着毛毡,这就是一代“名使”挑战极限的生命。  
古今中外,敢于挑战极限的人不在少数。7岁的肖邦创作了《小调波罗乃兹舞曲》,那是在他苦练钢琴之后;22岁的海伦凯勒出版了她的自传,是在她双目失明勤奋苦读之后;65岁的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是在他克服口吃,奋发向上之后;无疑,挑战极限可以创造奇迹。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看到记分牌上9.95秒的字样后,转身说了一句话。由于当时他的身边没有话筒,人们看到他的嘴动,却无法知道他在说什么。事隔16年后,一位记者在回放奥运会录像时发现了海因斯的这一举动,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找到了海因斯。原来当时他说的是: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对于大多数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来说,10秒这扇门是关闭着的,甚至是紧锁的,于是很少有人敢于触及它,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极限!而吉海因斯却不认为这扇门是紧锁的,而是虚掩的,只要你敢于超越这个极限,用手轻轻一推,你就会发现,奇迹离你并不遥远,这就如同那终点横着的绳子。
  曾经,珠穆朗玛峰是不可征服的;曾经,南极极点是不可穿越的;曾经,马里亚纳海沟是下不去的……而今,珠峰上插遍了各国国旗;极点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海沟里还有我们的残温……这一个个的不可能现在已经变得平常无奇,不经意间我们发现:都是因为“极限”,我们超越了极限,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蝶的飞舞是因为它超越了茧层的极限;花的芬芳,是因为它超越了苞叶的极限;果的诱人,是因为它突破了青涩的极限……挑战极限,不必畏惧,充满自信,勇敢前进,让我们一同挑战极限,创造奇迹!
【老胡的点评】
还是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吧。
学生孙慧敏:我觉得刘子郁今天的演讲还是不错的,很流畅。文章本身也不错。比如她有一段例证,其中的句型就很好,就是那个什么肖邦创作了什么作品在什么之后的那一段——
老胡:对,我念一下,是“7岁的肖邦创作了《小调波罗乃兹舞曲》,那是在他苦练钢琴之后;22岁的海伦凯勒出版了她的自传,是在她双目失明勤奋苦读之后;65岁的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是在他克服口吃,奋发向上之后;无疑,挑战极限可以创造奇迹”。刘子郁今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句型,这个句型大家可以做个仿句训练。(学生仿句训练略)
孙慧敏:不过,我觉得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她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超越极限”,似乎和这句名言有一点游离,本来她今天演讲的材料也可以说和今天的名言有重叠的地方,但是我总觉得有一点走题。
老胡:我很赞成孙慧敏的观点。刘子郁今天的名言是“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而她今天的中心词变成了“极限”,疑似走题——这是不允许的。其实,只需要把她今天的材料往“磨难”这个中心词转移一下,就可以切题了。
关于这个“磨难”与“百折不挠”的主题,前几天邢静怡同学是不是也讲过?
学生李瑞:讲过。邢静怡讲的是泰戈尔的名言:“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老胡:我们还记得哪一些与之相关的名言?
孙佳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赵萌:冰心的名言:“雨后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满奋斗的泪水,洒遍牺牲的细雨。”
老胡:我想说,我们的人生到底需不需要磨难?我觉得是需要的。我甚至觉得美国的那个华人“虎妈”的做法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因为我觉得人是需要挫折和磨难的,挫折和磨难可以让人换个角度看世界,也可以让聪明人更快地接近真理。冯仑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成功是熬出来的》,有没有人知道冯仑?
孙慧敏:我记得他是一个很著名的房地产商。
老胡:对。冯仑甚至觉得,人的一生有四个必修课:坐牢一年无罪释放,千万别埋怨政府,因为这一年可以让你想清楚是非;二是癌症误诊,知生死;三是离异无子女,知爱恨;四是sars误诊,知人心不古,世态炎凉。他认为人必须要有特别的经历,才能明白道理,才会不紧张。我也赞成他说的话,虽然我并不希望以后大家一定要有这些经历。
上一次闫首作讲“责任”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说到一本书《蓝血十杰》,讲的就是十个高管的故事。他们全都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十杰”,除了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还因为他们经历了他们必须经历的磨难教育。据说,西点军校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兽营训练。一年级学生从来都是被摧残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非人的管制。既然是军人,就必须懂得服从压力、忍受委屈。当然,中间要博弈了,如果你没有被淘汰掉,等升到二年级、三年级,你也可以摧残低年级学生了。这就是西点的训练模式,它是挑战生存极限的。这就造成了西点军校很高的淘汰率。一般来讲,能够顺利毕业的学生只占入学人数的一半。不过,经历过西点军校磨练教育后的“战士”他们就不是一般的战士了,他们更容易成功。
当然啦,我也并不反对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在进行爱的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地接受一些磨炼,我们只有“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我们才会成为一个刘子郁所说的“卓越的人”……
32、闫首作讲名言: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我今天的名言来自巴顿将军: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责任就是一个人去做但你不一定愿意去做的事情。每一个来到世间的人,必须正视属于自己的责任,没有责任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苦学知识是对青春的责任;恪尽职守是对工作的责任;不虚度年华是对人生的责任。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而是像岩石般冷峻。当一个人真正地走进社会时,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在我们肩上。它是一个你必须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回赠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何要背负?原因是它最终带会给你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20世纪初一位叫弗兰克的美籍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经过漫长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改变了他的人生。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准备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于是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当他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承担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者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者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是精神使他们不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一生肩负的责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则是西汉大将霍去病将军一生肩负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年的顾炎武希望改变国家命运的责任,更是处于风华正茂的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责任一旦过度,便不再为那种所谓的“责任”,而演化成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个心灵的包袱。
海子,曾经用幸福的笔墨渲染过整个世界。他说从明天起,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他说要给每一条河每一条小溪取一个名字,他说要给陌生人也一样的祝福,他还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就在
3月26日,当人们品味他充满诗情画意的不朽之作时,他却一声不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人们猜不透当时海子的想法,是因为有太多太多个明天,还是因为明天太远太遥不可及,他才让自己的韶华终结在那天的黄昏呢?都说,思想者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思想越是深刻,他就将世界看的越透彻,他就越想改变现实,他也就背起了比常人更沉的包袱,承担了比别人更多的责任。在扛起肩上的责任的同时,不要让它太过沉重,过度的责任,却可能成为让人一蹶不振的罪魁祸首!
还记得初中时的校训:“责任、强者、国家。”责任排在首位自有它的原因。只有履行了责任才能做生活的强者,而这一切责任的重点则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一生自强不息。所以,责任不仅是敢于承担的表现,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更是立足于时代的基础。
【老胡的点评】
这句名言怎么样?(学生孙慧敏:我觉得这句名言太长了,显得话题不够集中。)对,我也觉得太长了。其实只保留最后一句话即可——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这句话就可以概括他今天演讲的话题:责任感。
记得2006年我们辽宁省的高考作文题就是“肩膀”,这个题目与闫首作今天的话题有相通之处。今天闫首作同学提供给我们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是一定要具备责任感的。而这种责任感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严重缺失的。什么是责任感?他今天的演讲中的另一句名言非常好:“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这句名言来自英国王子查尔斯,我们一定要记住。
闫首作今天用了正反事例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正面的是银行家弗朗克偿还债务以及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两个事例。关于偿还债务,我们以前说过史玉柱,1994年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5年还被《福布斯》杂志列为中国大陆富豪第八位。此后因为决策失误,自不量力要投资10亿元建中国第一高楼“巨人大厦”,导致“巨人”最终因资金周转不灵,盛极而衰。
当时,巨人集团一直没有申请破产,虽然从法律角度看,作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只要申请破产,个人就无需承担偿还全部债务的责任。但是史玉柱没有这样做,他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脑白金”的成功,再一次站起来!史玉柱抱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还钱,把债务还清。他说,当时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还钱。自己年纪还不算大,还想再做点事,不愿一直背着这个污点。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当今的财富英雄,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们身上往往都有一种素质,那就是有强烈的责任感!
闫首作同学今天的反面事例用的是海子,我觉得说的不是太清楚。如果是我,我可能要拿李天一、药家鑫这些人来作为反面事例,可能更有现实感。“李天一”,这个名字就起得太没有责任感,“天下第一”?李天一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无论遇到什么事父母都可以为他去摆平,他是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最后,等他锒铛入狱的时候,我估计他是有点懵了:我需要承担责任吗?还有那个药家鑫,你撞了人,就本该承担肇事后的责任,可是他不是“大丈夫”,他是个“小人”,他不仅不想承担责任,他还拿刀刺杀致死那个被他撞伤的无辜女青年张妙……
所以,闫首作说他初中时的校训是“责任、强者、国家”,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学生:责任、他人、成就!)对!一个人,如果他有责任感,他心中有他人,他才可以获得成就的!我记得美国西点军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责任、荣誉、国家”,所以,在美国,从内战以来的主要将领,到历次对外战争中的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大多数都来自西点军校。他们制胜的根源,就来自西点军校“责任、荣誉、国家”的强大信念和价值观,这种信念对战胜现实中的困难非常有效——西点军校教会学生的第一点就是“责任感”。西点军校认为,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让每一个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学员获益匪浅。有一本书叫《蓝血十杰》,讲的就是十个高管的故事。他们全都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西方,很多跨国公司的CEO都毕业于西点军校,这种军人的素质,对于管理一个大公司是非常必要的。
我最后想问一个问题:这个“责任感”是不是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所欠缺的呢?我们为什么很欠缺?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思考……
33、邢静怡讲名言: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
我今天演讲的名言来自泰戈尔: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一枚贝壳要经过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子转化成一颗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攒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雨后的彩虹。
冰心说:“雨后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满奋斗的泪水,洒遍牺牲的细雨。”所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小就多灾多难,天花病使他变成了一个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后来他的父亲因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一边自学一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恩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但这都没有阻止他研究天文学的脚步。终于在59岁时,他研究出了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他把不幸都转化成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成为了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的传奇是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诠释,人生只有做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为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为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时的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呢?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两大难题,要想使我们心中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积聚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老胡的点评】
邢静怡今天演讲话题是“磨炼”,主题是“只有经历挫折和磨炼才能够获得成功”。当然,泰戈尔是一种更加诗意的表达,他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诗人就是与我们一般人不一样,同样一个意思,他说出来我们就感觉不一样——既美好又深刻。
不过,泰戈尔的这句话也有很多人是不赞成的。比如我们有很多家长就说,我们以前受过很多苦啊,现在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生活得幸福,我要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想说的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给孩子快乐,即“及时行乐”,这样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必须在他们人生的路上给他们设置一定的障碍和磨炼,要不然,这样的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犹太人说,“少年负枙”,其意思就是说在孩子年少的时候要给他们一些磨炼。
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个游泳冠军叫菲尔普斯?(学生:记得,他在08年奥运会上拿到八块金牌!)对!菲尔普斯2008年在北京拿的有一块奥运金牌其实是非常难得的。他一跳下去的时候,那个泳镜啊,出现问题了,不知道是破裂了还是什么,反正就是漏水。一旦漏水的时候,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然后,他就“盲泳”,一直游一直游,最后拿到那一块宝贵的金牌。
同学们想一想,一般运动员在那种情况下是不是都会崩溃?但是菲尔普斯不仅没有崩溃,他最后还拿到了那个冠军。他为什么会做到?这里要说到菲尔普斯的教练。他的教练在教菲尔普斯游泳的时候,发现你根本就不用教他游泳,菲尔普斯本身就是个游泳天才。但是,这个教练知道,菲尔普斯仅仅凭借自己的这个能力是拿不到金牌的。
他的那个教练呢,从一开始训练就是给菲尔普斯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不是泳镜出问题啊,就是被旁边的运动员撞击啊,总之,就是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破坏性的训练。他就训练到,第一个,让他对偶然出现的这种变故,产生一种习以为常;然后呢,是麻木;再一个呢,就是说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就是周围充满着各种不靠谱的情况下,他如何靠谱。对他所有的训练都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来展开的。就是给他制造各种麻烦,同时培养他在麻烦当中,在这种突变当中,保持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叫习惯。对挫折习以为常,而且,是在挫折当中,一以贯之,保持一种惯性。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你一定要能够战胜生活中迎面而来的磨难。如果你缺少生活的磨难,往往就难以应对生活中那些意想不到的困境。甚至,有些人,因为没有进行磨难教育,他会在没有困境的时候让自己陷入困境呢。比如那个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蒙斯,记不记得?(学生笑:那个射击运动员……)对对对,这个埃蒙斯每次到了关键的时候,都把他即将到手的金牌送给了我们中国运动员,呵呵。那个埃蒙斯之所以拿不了金牌,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经受过这样一种磨难训练。埃蒙斯在04、08两届奥运会上在只剩下最后一枪的时候都领先对手很多,最后,他都因为紧张而错失金牌,他甚至把最后一枪不可思议地打到别人的靶上——脱靶了,什么叫紧张?其实,就是对各种偶然事件,对各种有害因素的过度的想像,而导致自己的一种神经凝固——埃蒙斯在平时训练的时候缺少磨难训练。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的奶奶都知道。她以前就对我母亲说过:“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接受一点磨难教育的。当然,是不是一定要经历“地狱般的磨难”?这个值得商量。不过,一个人要经历一些磨难是必须的。所以,当我们面临一些磨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我们甚至还要主动为自己设置一些磨难,就像菲尔普斯的教练那样。
有一句歌词怎么唱的?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34、李晓彤讲名言:得饶人处且饶人
我今天的名言是来自关汉卿的“得饶人处且饶人”。
宽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
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宽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它无处不在。它是春日里第一缕和煦的阳光,它是夏日里第一场畅快的甘霖,它是秋日里第一颗压弯枝头的果实,它是冬日里第一颗传递温暖的火种。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友谊最忠实的守护者,是亲情最坚固的纽带,是爱情最稳定的保护伞。记得罗丹说过:“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宽容亦是如此,若将宽容拿走,这世界上不知会有多少破碎的友谊等待重组,不知会有多少破碎的亲情等待记得重温,不知会有多少破碎的爱情等待重圆。
幸运的是,这世界尚未失去宽容。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正为自己的自传销量破百万而欣慰时,CNN主持人卡尔森却陷入了尴尬之中,早前卡尔森曾在自己的节目中扬言,若是希拉里的书卖出一百万本他就把自己的鞋子吃掉,我想,若是换做正常人,身处在希拉里的角度,此时一定会落井下石给自己出口恶气,亦或是隔岸观火等着看这个家伙的笑话。希拉里是不同于常人的,在这场闹剧中,希拉里并没有选择上述的任意一种惩罚卡尔森的方法,她所选择的是宽容。她送给卡尔森一双巧克力鞋,轻松化解了卡尔森的尴尬,结束了这场闹剧。
宽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美德,他无处不在。因为有了海洋的不弃滴水,才有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波澜壮阔;因为有了高山的不弃寸土,才有了
“一览众山小”的高耸入云。因为有了齐桓公的不计前嫌,才有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因为有了彭德怀的度量宽宏,才有了战场上的百战不殆。
所以,当宽容降临时,请你一定要将他抓住,不要让他溜掉。因为,生活有了宽容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宽容才更加迷人。
【老胡的点评】
李晓彤今天的演讲具有挑战性。因为“宽容”这个话题实在是一个老话题,一个老话题要能够讲出新意来,是具有挑战性的。我想问一下,李晓彤今天的演讲是否讲出了新意?
(崔瑾哲:她今天举例子做得很好,点面结合。希拉里那个关于“巧克力鞋”的例子是“点”,齐桓公和彭德怀的例子是“面”,有点有面。)
(孙慧敏:她今天关于希拉里那个例子是有新意的。不过从整体上看,亮点还是不够,比较平淡。她今天演讲的名言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是整个演讲中没有涉及这句中心语。)
嗯,我也赞成你们俩的观点。希拉里这个例子至少很有新意,比那些什么“三尺巷”的老掉牙的例子要好很多。不过,关于齐桓公和彭德怀这两个例子是不是太简单了?似乎没有说清楚。比如关于齐桓公,她说“因为有了齐桓公的不计前嫌,才有了齐国的霸主地位”,不计谁的“前嫌”?成就了什么霸业?不清楚。能不能修改成“齐桓公不计鲍叔牙的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而重用了管仲,才成就了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这样是不是更清楚?
李晓彤的演讲也明引暗引了很多名言,第一条名言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她说是关汉卿的,这个出处我不是很知道,我要上网去查一查。后面有一句“宽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我记得这一句是欧文的。紧接着,她说“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还有,“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是谁的?
(王婉听:雨果。雨果还说过:“最高贵的报复是宽容。”)
很好!这一句名言比雨果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那一句要好!很新颖!你还记得什么关于宽容的名言?
(王婉听:前不久我们讲过的纪伯伦的诗:“我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流血,另一颗心在宽容。”)
嗯,真不错,王婉听很善于积累。
我今天给大家补充一句《菜根谭》里面的句子吧:(板书)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与人尝。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功利的时代里,如果我们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如果我们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孤独地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他会因为缺氧而窒息。
我还想说,宽容这种美德,不是什么人都具有的。一般人都难以具备这种美德。有这样一个案例。据说国外的警察抓到两个嫌疑犯后不敢打这两个人,就用手铐把他们各铐一只胳膊,让他们互相打。刚开始两个人还有一种默契,我不打疼你,你也不打疼我。但是在此过程中,其中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次感觉到,对方打自己的这一下比自己刚才打对方的那一下要重。有了这种意念后,他下手肯定要重了,这一重就反馈到对方身上,对方一定会用更重的拳头来还击。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两个人都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这是一种映射游戏。如果两个人能够形成一种默契、事先沟通好了,说万一打重的话并不是有意的,或者说,当一个人觉得另一个人打重了,他就有意打轻去还击,这个游戏就玩不起来。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对方是敌意的,形成了这种心智模式,最后伤己伤人。
所以,在生活中,当他人无意间冒犯了你,甚至,他有意或者恶意冒犯了你,你真的能够做到宽容吗?这需要非常大的胸怀啊!我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宽容,我们不仅仅是在作文中写一写“要学会宽容”这样的表面文章,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我们的胸怀变成一个“宽大的容积”,当我们“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时候,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35、姜欣彤讲名言: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我今天的名言是“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作者是王羲之。
有句俗话“有志者,事竟成”,人各有志,有的人萎靡不振,因为他们没有雄心壮志,生活缺乏巨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很难有杰出的成就;有的人一奋骥足,因为他们坚信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的北斗星,在这志向的指引下,他们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以无限的热情冲向胜利的彼岸。因此,人贵立志。
志向,让勇敢之花更加鲜艳。
儿时的约翰·戈达德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位探险家。在长大的过程中他没有在自己的雄心壮志前退缩,并且为了更好地实现,他列了一份拥有127项目标的“生命清单”。当他面对野兽袭击,海盗射杀,当他困于流沙,陷入地震······种种生死危机面前他都毫不退缩,始终朝着那儿时的志向努力。他被称为“当代印第安纳·琼斯”。是志向,让约翰·戈达德学会勇敢,实现人生的价值。
志向,让执着的光芒更加璀璨。
舞台上美丽温柔的“喜儿”竟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大男人。他是气场强大的企业老板-——李秋成。因为那志向,他不顾家人的阻拦;因为志向,他看不见人们的嘲笑;因为志向,他听不见好事者的谩骂。因为儿时的志向,他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所有人。不被理解的志向,让李秋成学会了坚持,那平凡舞台被他的执着照耀,泛着璀璨的光芒。
志向,让坚守的青松更加挺拔。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一直以“洗雪国耻,
收复失地”作为他一生最大的梦想。他一直坚守自己的志向,坚守自己的祖国。他倾诉壮志,心系统一;他披甲上阵,挥洒热血。因为身份的特殊,始终无法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但他依然坚守。难以实现的志向,让辛弃疾痛苦了一生,那瘦弱的身影如青松,因为对志向的坚守显得更加挺拔。
的确,有一些志向遥不可及,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不管你如何去抓却怎么也抓不到。那通向成功的路,如坐标系上的正比例函数,每一条轴都从原点出发,无限延长,好像永远达不到目标,可走在路上的人们虽看不见远方,却从没想过放弃,反而勇敢地接近自己的极限,那些身影便是真正的作为人活在这世界上。
如果你是辆汽车,如何忍受没了方向盘的茫然;如果你是飞机,如何忍受折翼的彷徨;如果你是风筝,如何忍受断了线的迷茫。朋友,当你在人生路上挥洒汗水的时候,请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那珍贵的志向!
【老胡的点评】
姜欣彤今天的话题是“志向”,这个话题和“目标”“方向”“理想”“信仰”“梦想”这些话题属于同一个话题范围圈。
印象比较深的是李秋成这个例子。李秋成曾经是著名的战旗歌舞团中的一员。17岁的时候,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顶替女演员出场演出,漂亮的女装打扮让同舞台的男演员连连赞叹,这件事从此就在他心中种下了反串情结。可是为了家庭和事业,他将这份梦想埋藏在心底,直到2007年以后有了条件,他对反串舞蹈的热情重新被激起,一心想重拾年轻的梦想。
而对他的追求,李秋成的女儿并不理解,他说:“在我刚跳舞时,她甚至叫我人妖、变态,她在新加坡工作,至今不肯和我说话。我跟她讲,我追求的是艺术,像梅兰芳先生一样的艺术。在舞台上我比女人还女人,但在生活中我是真正的男子汉。我和伪娘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性别。”
我们再回顾一下我们以前补充过的材料“李安”——“拿到奥斯卡小金人”,是李安从小的梦想。为此,他一意孤行,不惜与家里闹翻,他漂洋过海,寒窗苦读,他四处拜师,苦心钻研。可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导演专业毕业后,他一直没找到工作,在长达6年里,全靠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在他一度动摇时,妻子鼓励他说:“一定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因为梦想在支持着他,他日复一日地在家里读书、看电影,写剧本,卧薪尝胆,以求厚积薄发。就这样,他整整充电加油了6年,终于等来了翻身的日子,才华开始被人赏识,价值开始被人肯定,他也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卧虎藏龙》到《断背山》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一次次让世界惊喜。所以,他的一篇获奖感言的题目就是《有梦想的人才能举起奥斯卡》。
今天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人物——有没有同学知道有一个企业家叫雷军?不知道哈,那么,我们一定都知道“小米”吧?(学生:知道!)对,雷军现任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雷军是我的湖北老乡,是仙桃中学毕业的学生,后来武大毕业后一直在IT行业打拼。
雷军很喜欢马丁·路德·金的那句“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并视为座右铭。雷军认为“人因梦想而伟大”。
很多人都问过雷军,为何能够这么多年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向前冲的激情,雷军说:“让经由我手开发的软件运行在每一台电脑上的想法是在大学时形成的。开始时只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后来逐渐明确为理想。一个人能够消费的财富是有限的,唯有理想才是保持后劲和激情的动力。缺乏方向的生活会让人觉得很郁闷,而理想不但让人充实,也会使人在奋斗过程中不受欲望的干扰,在众多的诱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这种解释看上去似乎很“冠冕堂皇”,但的确是雷军在潜意识里奋斗动力的源泉。
雷军经历过很多的曲折和坎坷,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人生理想,后来他自创了小米,一炮打响。他说:“我四十岁前已经干了不少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也不错,但我迷茫了:18岁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觉得心里不踏实,计划悄悄干他一年半载的,如果输了,这辈子就彻底踏实了。这样创办了小米,十五个月过去了,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出来了,请大家批评吧。”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面对着日益纷繁复杂的选择和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你是否有一个明确的人生方向?你是否能够坚持了你的志向?你是不是把什么都看透的时候,还能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很重要!
以前我们学过一句名言,是“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今天我再补充一句: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你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这句话也很简洁,很不错,当然,我们不仅仅是记住一句名言就算了,我们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要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志向,如此,我们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36、张琦讲名言: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
我今天的名言来自鲁达基,他说: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
取舍是人生的大智慧,这不可否认。在生活中,你常常会发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开车的大叔可能每天都哼着小曲儿,满脸的微笑,但是腰缠才赏的富商却总是心事重重而愁眉苦脸。
懂得取舍的人生更易找到幸福。
马云,这个网络上的传奇人物,正值公司可以收费盈利的时候,他却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他说:“如果看到山脚下散落的金子就忙着捡起,就不会发现山顶的金矿。”正因如此,他才没有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羁绊,马云以“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的大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迅速招揽全球人力,全力开拓大市场,成了职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马云没有放弃那小利的诱惑,那么他可能只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作为,而不是现在这样的真正值得敬佩的商业英雄。
寡情自私的吝啬鬼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马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葛朗台便是这样典型的例子。葛朗台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复尔之后,葛朗台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他已经异化成了只知道吞噬金币的巨蟒。
在这个物欲纵流。是非混淆的时代,人们多数已分不清何时该取何时该舍,追求物质享受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取舍,成就幸福人生。
【老胡的点评】
今天张琦同学讲的这句名言是“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我想先请一位同学点评一下,谁来?
(孙慧敏:张琦今天的演讲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说马云的“舍”,一个是说葛朗台的“取”,但是并没有听出来“多么幸福”或者“才是不幸”,结合名言不够。)
点评得非常好!
首先,我觉得张琦的今天的演讲的内容,不像是一个演讲稿,而是一篇并列段的高考作文。她把今天的这句名言分成两个部分:一段是“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举了一个例子,后一段是“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也举了一个例子。从视觉上看,这样分段是可以的,很对称,但是,我们面对的是听众,她这样分段来处理就显得缺少语言的过渡,听起来我们觉得不自然——演讲稿和书面作文在语言上有不同,这是同学们以后要注意的。
其次,我们在举例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要做到为自己的观点量身定做。而今天的两个例子,似乎与这句名言若即若离,显得并不贴身。她在讲马云的时候,我感觉没有说清楚马云具体是“舍”了什么?他“舍”之后获得的幸福感是什么?讲葛朗台的时候,也是如此:他“取”了什么?“不幸”在哪里?我们在演讲的时候要用非常明示的语言告诉听众,这样才有说服力。
关于舍得,我们已经讲过很多回了,前不久李柯淇演讲的“学会放弃”就包含着“舍”这个话题。汉语中“舍得”这两个字大有深意,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舍得舍得,一个人有舍才会有得,当然,你得到的同时同样就会舍弃。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断地获得而很少关注自己应该舍弃,但是事实是,我们每一天舍弃的东西要比得到的东西多很多。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那些懂得舍弃的人,或者说是那些懂得奉献的人,他们内心得到的幸福感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哪位同学能不能再为我们找个例子?
(赵萌:我们昨天做的现代文阅读的林巧稚!文章里有一句话:“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盛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她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
很好!很贴切!与林巧稚相类的女性还有德蕾莎修女,她的一生也是舍小我而得大爱的。
张琦今天的第二个例子并没有错,葛朗台是非常典型的守财奴,只不过,张琦在引述这个例子的时候缺少和这句名言之间的关联。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写成:“葛朗台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而对自己最亲爱的女儿却寡情少义,最后,他得到的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异化成一个疯狂狡诈的最不幸的人。”这样,就让“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这句话有了凭证。
好了,关于舍得,虽然是个老话题,但是今天我们也有了很多的收获。这句名言也很好,希望大家记住: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
37、刘汉卿讲名言:我们的极限是天空
“我们的极限是天空”这句话的作者是NBA火箭队的教练麦克海尔。
“我们的极限是天空”,我的理解是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没有人能限制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没有人能阻止我们的成功,没有人能打败一颗渴望成功的灵魂,没有人能战胜一颗追求梦想的心。
可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早已习惯了怯懦,只是一点小小的困难,就让我们害怕不已,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要躲到角落里偷偷啜泣。极其胆小怕事,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箴言,不愿冒半点风险,可是这样的人不是我们需要的栋梁,于是我们呼唤挑战极限,勇于拼搏的热血青年。
萧伯纳曾说:“人能爬到至高的顶点,却不能长久居住在那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向着那里爬去。”曾感动于麦克海尔拖着报废的脚坚持着打完每一场比赛,虽然剧痛不已,但仍然要超越极限;曾震撼于拳王阿里对美国对黑人的歧视淡然处之,对穆斯林强烈迫害一笑而过,对反战人士无限谴责而熟视无睹,即使身处险境也要突破极限;曾为科威尔所患的绝症而揪心不已,但它却告诉我们:“是的,如果我将远去,我会用生命去刷新极限。”
人生就是要不断超越极限。林书豪就是一个善于突破极限的人,林书豪2010年参加NBA选秀,但却落选了,对于一个落选的球员来说,进入NBA就是极限。然而他拼命的练球,终于进入了NBA,但是他却过起了流浪汉的生活,总是刚到队不久便被裁掉,他甚至困苦到付不起房租,要借别人的床垫来对付寒冷的冬天,他也曾想过放弃篮球。对于一个边缘球员,也许不被裁掉就是极限,可命运还是垂青于他,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上演了林疯狂。于是终于摆脱了被裁的命运,后来他转到火箭队,饱受质疑,不被重用,但这丝毫没有动摇过他对篮球的热爱,于是他又上演了林稳定。是的,正如林书豪说的“即使没人相信你了,你也不能对自己绝望。”是的,人生的旅途也许布满荆棘,让我鲜血淋漓但我也要一次次飞跃,超越极限。
被人定下极限不代表世界的崩塌。当被判断活不过35岁的,如今年过古稀的霍金还在科学舞台上活跃时;当被囚禁27年的曼德拉依旧为非洲大陆反帝、反殖、反对种族隔离的梦想奔波时;当有期徒刑17年后85岁的褚时健依然在云南凭借褚橙东山再起时;当李安从家庭煮夫华丽蜕变成奥斯卡最佳导演时,支撑他们的信念是:极限从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高尔基说:“人的愿望没有止境,人的力量用之不朽。”人生从来都没有极限,所以下次被否定,要自信要勇于超越极限,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不能被打败,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无所谓对极限的畏惧,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的极限是天空。
【老胡的点评】
前几天刘子维同学刚刚讲过的名言是日本词人阿久悠的“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今天刘汉卿同学选择的这句名言是“我们的极限是天空”,大家发现没有,这句名言似乎和刘子维同学选择的那句名言相冲突,那么,这两句名言是不是水火难容呢?
刘汉卿今天的这句名言强调的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要奋斗要进取要永不止步,刘子维同学的那句名言强调的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要回归要宁静要退让,这听起来似乎水火不容,其实不然。这正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一样,它们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其实,在我们很多人身上其实就混合着这两种价值观,比如李白,比如苏轼,比如稻盛和夫,比如俞敏洪……他们一方面在生活中是积极进取甚至是挑战极限的,同时,他们也不会盲目地跟随时代,他们沉静,他们从容,他们是有定力的。
拿稻盛和夫为例,他的一生都在奋斗,即使到了78岁高龄,稻盛和夫还出任了濒临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上任三个月后他就让日航开始扭亏为盈,一年后日航更是创下三个世界第一的奇迹——这不能不说是稻盛和夫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是同时,稻盛和夫并不是为了金钱和利益而去挑战极限的,他出任日航董事长是“零薪水”,他并不是为了“闹腾”,为了“惹眼”而去“追赶时代”的,他只是想去拯救一家日本企业,他的心很宁静。他的哲学主张是“敬天爱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儒道两家的血液……
当然,人活在这个世界,确实是需要奋斗的,正如台湾作家九把刀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不停地战斗”。我们年轻人更需要有这种奋斗的精神,有时候,我们有时候还会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刘汉卿同学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也不错。不过,他的那个主打的例子“林书豪”我觉得并不是太贴切,当然,刘汉卿说林书豪是他的偶像,他对他有一点偏爱,这很正常,但是,从“极限”这一点上来看,稍有欠缺。我们在选材的时候,能不能选择那些最典型的例子?
比如,在我们学过的例子中,就有海明威以及他的桑迪亚哥,还有西西弗斯以及澳大利亚的残疾人“没有四肢的生命奇迹”力克·胡哲……以前孙贺同学为我们唱过杨培安的《我相信》,那个歌词就不错——“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我希望大家一方面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伸手就能碰到天”的勇气……
38、刘子维讲名言: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名言。这句话来自日本词人阿久悠,是我在柴静的一本书《看见》中找到的,“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柴静说,在川流不息无始无终的人生里,惟有这样的人,才听得到青绿的细流声。
球场上有句话:“谁控制了速度,谁就控制了整场比赛。”在这个被速度掌控的时代里,快,就像是生命的出口,高楼的迅速崛起与事物的日新月异,变成了自然的平衡。在键盘上迅速游移的双手,与短短时间就可快速发出的电子邮件已然不屑于擦去红笺小字辗转旅途的尘埃。
可是看着一生追逐于名利却被疲惫失败的人生弃于青史角落的和绅,看着铁骑野马冲入欧洲的草原霸主成吉思汗两手空空的落寞无奈,看着行走在城市边缘的白领精致妆容下掩盖不住的苍白,我不禁深深疑惑起来,他们错过了一些什么,不是吗?
在这个世界上,人心越来越浮躁,感情越来越粗糙,道德越来越动摇,信仰越来越苍白。城市的繁华与高速发展太吸引人,人人都削减了脑袋往里挤。可是,一堆堆花花绿绿的钞票,真能填补那一颗颗因奋力奔波而变得疲惫空虚的心灵?
这些人生道路上的急行军,不正是像毕淑敏说的那样,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会变成明日的失吗?
因此我们才需要慢下来,静静的凝视人心。恰如王跃文所说。当社会被某种辨识不清的洪流席卷裹胁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貌似向前狂奔的时候,我愿意慢下来、停下来、甚至往回走,看看狂奔的人们丢失了什么,缺少了什么。看看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不是把世俗、功利、圆滑作为唯一的信仰。缪尔曾言: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在如今,文明的琐屑与浮华将我们推至深渊,我们也将自然残存的美好逼入死角。浮夸与欲望充斥着人们的心灵,我们走向支离破碎的外界,确实发现他是我们浮躁内心的外化与映照。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建了一座小屋,他说那是更接近天堂的地方。叶芝说他要走了,去没有人行道喧嚣的地方,海德格尔更是认为人应当诗意的栖居。我们要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不必奢望像陶潜披蓑戴笠,归隐田园,也不必苛求如林逋遁入深山,梅妻鹤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时代的洪流中不因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即使与世俗相悖,内心也甘之如饴。
我行尔动,我静尔休,这本就是形容人生最贴切的一句话。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而张开双手,世界却在你手中。日日追逐着朝阳而去,你永远也无法得见夕阳的那抹艳色。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利,在疲惫的时候,放慢脚步行走,或杯浮绿蚁,或清茗煮茶,将松籁奏成一阕中天曲,谱进我们自己的弦音,让亦步亦趋地跟在我们身后的清幽渲染人生的繁华,在城市飞快前进的速度下,且临风,且船移。这,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老胡的点评】
“阿久悠”,这个作者我真的还不知道呢,据说是日本的一个歌词的词作家哈。不过他的这句名言内涵真的很丰富——“做一个落后时代的人”,能够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很有自信。
是啊,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时代巨轮飞速运转,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催逼你:快一点,再快一点!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和自己较劲!要超负荷运转,要更高、更快、更强!于是,爱情需要速配,婚姻需要“闪婚闪离”,文化是快餐式的,思想是浓缩式的,我们的教学也要追求高效率!我们还看到,前天是博客昨天微薄了而今天又是微信了,一切都像是来不及了,我们都要做这个时代的领跑者弄潮儿,我们每一天都担心被这个时代淘汰出局……可是,阿久悠却说要“做一个落后时代的人”,这真的很不简单。
这句话其实隐藏着一个话题,那就是高考曾经考过的作文“慢”。在这个一切都求快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慢我们的脚步?我觉得是这样。
当然,我所说的慢下来,不是要停止我们的脚步,不是要放弃我们的奋斗,这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是矛盾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在追求外部生活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关注我们的内心。就像阿久悠说的那样,“不惹眼”,“不闹腾”,要“凝视内心”。
比如我现在的教学,我就不再追求某种高效率了。前几天我转载的一篇博客里,就引用了卢梭的一个观点。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我很赞成这个观点。我现在对于一切“惹眼”的“闹腾”的所谓教学方式都心存警惕,我知道,教育需要静静等待。
我以前也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认为一堂课的容量、效率和速度非常重要——45分钟,我恨不得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突飞猛进的变化——于是,我总是在赶进度。现在我才明白,其实,真正的教育是慢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教育者慢慢等待。你们就像是一株株小树苗,我们老师只需要给你们提供土壤啊阳光啊雨露啊就够了,只要我们师生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好的结果。
所以,不要担心自己会落后于时代,我们应该经常问问自己:加速度下的高节奏、高效率,到底使我们更充实、更智慧、更安详?还是使我们更空虚、更愚蠢、更浮躁?狂奔的时代快车,装载了多少徒有虚名的过客!也许,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愚钝的人而言,只有慢一点,再慢一点,或许才能做好一件事,读懂一本书,认清一个人呢……
谢谢刘子维,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一句名言,而且她有一句话的句型是不是我们刚刚模仿过的?——我们要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不必奢望像陶潜披蓑戴笠,归隐田园,也不必苛求如林逋遁入深山,梅妻鹤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时代的洪流中不因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即使与世俗相悖,内心也甘之如饴——刘子维同学真的很善于学习哈。
那么,我们就把刘子维今天提供给我们的这句名言作为本周的作文材料,请大家根据这个名言写一篇作文,下周一交来哈……
39、李鑫讲名言: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名言是陈虻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他引用纪伯伦的名言,我也推荐大家记住纪伯伦的原话“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作文中引用这个比较好。
陈虻这句话用的是劝谏的语气,他把它反反复复的说给很多媒体工作者听。而作为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的人,陈虻从未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他在职业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性命。他活着,就像一片紧紧卷着的叶子要使劲全部气力挣开一样,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也不是要取悦谁,就是为了要完成,完成自己的理想。08年的时候,他因胃癌去世。人们悲叹“一个时代结束”。
无论是陈虻还是纪伯伦,他们想告诉我们的都是要坚持梦想,坚守信仰,坚定信念。而它们无论何时都应该伴随我们,因为它们会如同指南针一样指引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但是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太多人将它们弃之如敝屣,以为就此可以获得轻装简行的机会,却不知丢了梦想和信仰的人如同失去了根基,就只能如风中浮萍一般毫无目标与方向的沉浮,最终随波逐流而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
方文山说:“要对得起当初无悔的自己。”当初的自己,是怎样的呢?是自信满怀的,是昂扬向上的,是敢梦的。那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造就了一个个只会盲目地机械地重复同样工作的个体呢?
是被世俗打败了吗?也许吧,但如果我们愿意就完全可以选择过坚持梦想并富有激情的生活。柴静说:“人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何不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你连自己热爱的事都没有勇气去干好,那你何以相信你会在不热爱的事业上缔造成就?
是被金钱利益所诱惑吗?可能吧,但这更不应该成为你背离初衷的理由。安妮宝贝说:“物质和声名建立起来的宫殿庞大华丽但脆弱不可傍依,某日一但倾斜,就无法再找到自己,因为在此中并没有坚实的自我。”我们为何要为了过分的欲望和虚名把自己弄丢?拥有巨大财富但精神空虚,信仰失落的人难道真的幸福?
对于那些我们曾经珍视的东西,不应该轻易忘记。盲目的追逐只会让我们到头来一无所得。纵观古今中外,太多的人是我们的榜样。遵从父亲遗嘱,励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史书的司马迁,在受到宫刑之辱之后依旧不忘写史书的理想忍辱奋起,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在任何威逼利诱政治打击下都以为人类、为祖国、为追求自由、公正和人道理想而无私奉献的精神笔耕不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忘记自己的初衷,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付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守。
才刚刚十六七岁的我们,处在梦想起步的阶段,处在对世界的认识初步形成的时期,还不会面临太多的抉择与考验。但我想,等我长大了,当我或许会迷失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忘了当初还年少的我笃定的告诉大家“不要把自己弄丢”,那样我应该会重获坚持的勇气。也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名言时时警示自己。
最后,我想把沧溟先生的一首诗与大家分享——我是安安静静地走到远方/人生是忽远忽近的淡淡时光/我在我的心里前行/我还守在原来的地方......
【老胡的点评】
李鑫刚才说了,他今天引用的是陈虻的一句话,这句话来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纪伯伦的原话是“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我记得我们以前还讲过纪伯伦的另一句名言,是什么?
(学生: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流泪,一颗心在宽容)
对!这两句名言都很好。
李鑫,你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陈虻?你对他有没有更具体的了解?
(李鑫:我很久以前就关注过他,他其实毕业于哈工大,最初的专业并不是新闻写作,陈虻大学毕业时,陈虻被分到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了中央电视台,他从小就有“搞文”的念头。陈虻在中央电视台的头三年里,没有具体的工作,他最初的工作就叫“打杂”。从陈虻上班的那天起,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领肥皂、毛巾,拿报纸,干杂务。谁在外面拍片子磁带不够了,一个电话回来,陈虻就扛几箱带子,买张站台票给送过去。陈虻就是这样一步步成为了《东方时空》总制片人的。遗憾的是,08年的时候,他因胃癌去世。)
讲得不错!有些同学讲名言的时候,禁不住老师的追问,看来李鑫同学真的对作者有所了解,这很值得大家学习。据我所知,陈虻担任过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主管过《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栏目,他留给我们一句印象很深的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们是不是还记得?陈虻其实就是一个能够一直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的人。
今天的这句名言很经典,说出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的。比如有很多商人,最初的心愿都是要挣一点钱来获得一种轻松而快乐的生活的,可是等他们真的挣得了很多钱的时候,他们往往比以前更不轻松更不快乐了,他们“财大气粗”了,我的意思是,他们钱很多了但是活得“气喘吁吁”;有些政客,他们最初的理想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济世平天下”的,可是他们在“奋斗”的路上走着走着就走成了一个贪官——比如陈水扁——一个人能够一直坚守自己的初衷而最终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的人并不多。
李鑫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举了两个正面例子,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索尔仁尼琴,还不错。我的意见是,如果把司马迁这个例子去掉,换成一个反面的例子,可能更有说服力。大家是不是觉得黑人的牙齿显得特别白?那是因为对比产生的效果。比如杜甫的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流传至今,也是因为用了对比的手法。谁来帮我们找一个反面的例证?
(王心铭:高尔基。高尔基晚年完全成为政府的驯服工具,说了很多假话,做了斯大林的帮凶。)
非常好!关于高尔基,正好在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这部书里面有所揭露:高尔基在生命最后两年,他顺从于斯大林政权,享受最高的名誉和地位,却付出一个知识分子最高的代价——人格的丧失和良知的扭曲。高尔基年轻的时候,是多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弹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