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单机游戏一开始几个与农民工妇女肮脏交易和妇女 造房子 水井磨坊 种麦子 养鸡 有鸡蛋 养牛 妇女能弄牛奶

大学毕业工作算起来也有两年了,8月初,单位放高温假,我回了一趟老家,老家在农村,湖北西北部一个市的一个库区乡村,其实不算库区,离水库至少20多公里,属于边远山区,靠近河南和陕西接壤的一个小村庄,很偏僻、贫穷和落后。 回家后,发现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这段时间,我对村庄这些年的情况做了些调查,并认真的反思着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中国真实农村状况,欢迎大家拍砖。以下数据真实可靠,请勿人肉搜索,也不要对号入座,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农村,思考思考中国农村真实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前途。     下面是我手绘的农村居民居住示意图,水平一般,请见谅,有说明,并按顺序编号,下面我将就该示意图进行详细解说。     图上有公路,河流,山脉,土地和居住区,当然河流的下面是个小型水库,用来下游灌溉农田的70年代的水利设施。如今公路主干道是水泥路,其他两条分支通往学校有少量石子,另外一条通往村庄的有部分石子,这都是两三年前修的,河流除了主要河流有少量水外,另外两条已经断流,说不上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应该是最近10来年的事情,水库里水不多,由于大量泥沙流入库区,河床被不断抬高,原来的水稻种植区已经变成泥沼地。    老家居住环境示意图      老家居住环境示意图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从上图可以看出,水库上游的地方时被泥沙淤积吞没的良田,现在已经彻底荒芜了。有10多年没有种植水稻了。        这个村庄对河两岸是一个小组,沿着公路里面还有几十户人家,应该不超过30户,都是依山脚而建,傍河流而生。10多年前这里是一个独立的村庄,由于人口不多,只有5。6百人,所以被下面大一点的村子合并了。         在这里,我仅仅介绍这一个小组 从图示上可以看出只有14户人家。人口不超过50人的微型社区。        先介绍下该村庄的位置,公路的尽头是大山,沿着大山翻山越岭就到了河南的淅川县,不过不知道要翻越多久,反正一直是大山。        微型水库的大坝在村庄下游约1公里处,这里离最近的省道也就是县与县连接的公路有5公里,离政府所在地10公里,由于是山区,在加上在水库里面,尽管通了公路,但是客运班车依旧不通,前几年还要步行1个多小时去5公里外的省道打车,现在水泥路修好了,依然要到坝下去乘车,一般步行约莫30分钟左右,这里现在通电,有自来水,但是没有有线电视、电话和宽带。5年前才有手机信号。这里客运说是穷乡僻壤,客运说是相当的落后,从99年开始撤点并校,先是撤掉5.6年级,后来没有了三四年级,大约5年前只有2个班级共2名学生,于是改学校被彻底的撤掉了,现在幼儿园的上学都要到5公里外的中小学校住宿。记得15年前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有8名教师,7个班级 130多名学生。如今学校校舍已经成危房,校园里长满了荒草,学校的门窗等值钱的东西已经都没有了       14户人家,我就按顺序818        1号家庭与7号家庭是亲兄弟俩,今年50多岁,7号.家庭男主人是兄长,曾经做过村干部,但在10多年前去世,其妻子及俩小孩(当时已经初中毕业)搬到外地去了,目前情况不详,故在此忽略。1号家庭还有一哥为残疾人,随1号家庭居住,7.8年前去世,无子女。因为农村都是依山建房,是5。60年建设的土坯房,房子狭小,且质量不好,年久失修,因此在大概10年前,1号家庭购买了6号家庭相对好的土坯房,并搬了过去。此前6号家庭主人也于10多年前搬到了城里。        1号家庭,夫妇2人皆农民,现在的房屋有大概500米的土路通向水泥路,不是很好走,特别下雨天。该家庭有4个孩子,三男一女,长女东北某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 前两年嫁到浙江。据说夫家条件不错。次子小学文化,目前外出务工,三子、四子皆中学毕业,在武汉某工地打工。       2号家庭也是兄弟俩人对门而住,其有一长兄在城市某一大公司工作,很早就脱离农村了,目前,其右一80多岁老父独自居住,种植少量土地。农村的2兄弟皆务农偶尔外出务工。其中大一点的5年前在县城买了房,全家搬了过去,其家庭有2女一男,长女初中文化,工作不详,长子小学文化,但聪明,吃苦,目前在县城开设一汽车修理铺。此女目前工作不详,全家在城里居住,偶尔打些零工,生活可以说是过得去  小兄弟夫妇务农,有一子,中学毕业,外出打工      3号有两栋土坯房子组成,与河对面的13号家庭是兄弟三人,目前该居住地另一小一点的兄弟也于10多年前外出经商搬进城里,有俩男孩,目前情况不详,据说一小孩已高中毕业。    其兄弟的母亲目前在镇上离其女儿家不远的地方独立居住。        留在农村的三号家庭已务农为主,家里开有一小磨坊,进行米面及饲料加工。其右一子一女。长女中职毕业再武汉一工厂工作,已经有5.6年了,次子中职毕业再上海学技术,目前已出师,据称月收入3.4千      4号家庭也有2栋房子组成,兄弟俩人,长兄单身,有一子一女,中小学文化,全家均外出务工。次子做建筑生意,目前已在另外一发达乡镇购房,家庭情况不详,但作为一包工头,想必收入不会少。    其右70多岁父母在农村,由于年纪大且身体不好,少量种地      5号家庭也由2栋房子组成,兄弟俩人,长兄有一子二女,长女早已婚有子,次子中学外出打工,次女情况不详,该家庭早已与7.8年前搬到下游靠近省道的那个村庄,依旧务农。剩下一家庭,夫妇二人40多岁,有一子,中学毕业,全家于2年前外出务工,目前已经彻底脱离土地,其家中有意7.80老母随长兄生活。  
  14户人家,我就按顺序818        1号家庭与7号家庭是亲兄弟俩,今年50多岁,7号.家庭男主人是兄长,曾经做过村干部,但在10多年前去世,其妻子及俩小孩(当时已经初中毕业)搬到外地去了,目前情况不详,故在此忽略。1号家庭还有一哥为残疾人,随1号家庭居住,7.8年前去世,无子女。因为农村都是依山建房,是5。60年建设的土坯房,房子狭小,且质量不好,年久失修,因此在大概10年前,1号家庭购买了6号家庭相对好的土坯房,并搬了过去。此前6号家庭主人也于10多年前搬到了城里。        1号家庭,夫妇2人皆农民,现在的房屋有大概500米的土路通向水泥路,不是很好走,特别下雨天。该家庭有4个孩子,三男一女,长女东北某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 前两年嫁到浙江。据说夫家条件不错。次子小学文化,目前外出务工,三子、四子皆中学毕业,在武汉某工地打工。      2号家庭也是兄弟俩人对门而住,其有一长兄在城市某一大公司工作,很早就脱离农村了,目前,其右一80多岁老父独自居住,种植少量土地。农村的2兄弟皆务农偶尔外出务工。其中大一点的5年前在县城买了房,全家搬了过去,其家庭有2女一男,长女初中文化,工作不详,长子小学文化,但聪明,吃苦,目前在县城开设一汽车修理铺。此女目前工作不详,全家在城里居住,偶尔打些零工,生活可以说是过得去      3号有两栋土坯房子组成,与河对面的13号家庭是兄弟三人,目前该居住地另一小一点的兄弟也于10多年前外出经商搬进城里,有俩男孩,目前情况不详,据说一小孩已高中毕业。    其兄弟的母亲目前在镇上离其女儿家不远的地方独立居住。        留在农村的三号家庭已务农为主,家里开有一小磨坊,进行米面及饲料加工。其右一子一女。长女中职毕业再武汉一工厂工作,已经有5.6年了,次子中职毕业再上海学技术,目前已出师,据称月收入3.4千      4号家庭也有2栋房子组成,兄弟俩人,长兄单身,有一子一女,中小学文化,全家均外出务工。次子做建筑生意,目前已在另外一发达乡镇购房,家庭情况不详,但作为一包工头,想必收入不会少。    其右70多岁父母在农村,由于年纪大且身体不好,少量种地       5号家庭也由2栋房子组成,兄弟俩人,长兄有一子二女,长女早已婚有子,次子中学外出打工,次女情况不详,该家庭早已与7.8年前搬到下游靠近省道的那个村庄,依旧务农。剩下一家庭,夫妇二人40多岁,有一子,中学毕业,全家于2年前外出务工,目前已经彻底脱离土地,其家中有意7.80老母随长兄生活。     
  6.7号家庭前面已经详细描述,故不在此详细介绍        8号家庭,家里有意三间平房,15年前左右建成,夫妇务农,5.60岁,有2子一女,长女数年前远嫁,长子中学毕业目前在镇上做生意,次子外出务工,情况不详。        9号家庭有2女一子,均已结婚,儿子在附近发达乡镇做汽修生意,5.60岁父母在家务农,家里有砖瓦2层楼一栋。        10号家庭5.60岁夫妇,务农,俩女一子均已婚。儿子在县城一工厂打工,小孩已上小学。        11号家庭兄弟2人 ,兄长俩女一子,俩女已婚,一子即将结婚,其家庭搬离该小组。        其弟夫妇二人,目前已外出打工,一女一子,女随父母打工,子今年初中毕业就读中职。        13号家庭 与3号家庭兄弟 夫妇务农,丈夫是村干部,有3女儿子,长2女已婚,长女中职毕业再镇医院上班,三女中学外出经商。长子高中在读,次子即将读中职  
  13。号与14号家庭为兄弟,其还有1大哥10多年前进城了,属于工作人员。    13号家庭务农,70多岁,夫妇有一子一女,子中职未毕业,目前在建筑打工,次女今年考上大学        14号家庭,老夫妇80多岁,老父为退休教师,每月享受1千余元退休金。其有1子目前在农村务农,有三子,长子大学毕业2年,在京工作,次子在沿海工作,据说目前很好,三子在沿海工厂学习技术。  上面已经把基本居住情况介绍了,下面重新配图。    除了搬迁走的和结婚了的以及户口虽在但在城里买房 事实上已经脱离农村的全家外出打工的,目前村庄还有10户40人,除去外出打工的和上学的,日常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共22人,全部为50岁以上人口,其中80岁以上3人,70岁以上3人,60岁以上大概5.6人其他均为50岁以上或者左右人员。这就是该村庄目前的人口现状           再分析一下,该村庄所以人口,包含外出和外嫁结婚的人口中,近20年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人(包含刚考上大学)中专以上学历7人(包含刚考上大学)其他均为中学及以下学历人员,目前该小村庄仅有上世纪中期已国家公职人员,其他除一人就近就职一乡镇事业单位,其他均在外地务工或公司上班。        村里无企业,无林果收入,均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家家户户养猪养牛养鸡等,生活水平很一般,目前留守常住人员没有进行经商等经济收入,全部靠农业或者外出务工收入。    
  同为鄂西人,同感叹一下,确实很落后
  同为鄂西人,同感叹一下,确实很落后
  同为鄂西人,同感叹一下,确实很落后
  同为鄂西人,同感叹一下,确实很落后
  这个调查很有意思,但看样子是个长篇。沙发坐等。
  农村居民村落将快速消失          “现有农村居民的宅基地是农民的既得利益,也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应得利益。地方政府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地方土地财政收入,不得不迫使农村居民离开现居住地,集中居住到政府压缩宅基面积后的多层楼房和双层住宅。农民的生活习惯将被迫改变,农民的生活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农民种地养殖更不方便。而且村改居后产生的大量‘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将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稳定。”夏正智说。  
  楼主的图画的真有特色,顶你!
  在那活着干嘛?跑吧
  我在天涯杂谈上看帖子,看中篇小说很不方便,因为中间有很多人乱回帖,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灌水,这样有意思吗?这样只会影响我以及很多和我有相同爱好的人顺利的阅读连载的小说。然后无意中我看到了天涯的只看楼主功能,用了这个功能以后就可以把无聊的回帖屏蔽,看连载的中篇小说就很方便了。但是想使用这个功能需要开通天涯的百宝箱。天涯百宝箱的开通有要收费的,我不愿意花钱去开通,因为我的月收入实在有限,于是我决定开通免费的百宝箱,而天涯百宝箱功能的免费开通要300积分,而我的积分很少很少,不够300分,所以我要努力刷够300分,然后才能去免费开通天涯的百宝箱,然后就能很方便的看连载的小说了。于是我就开始去研究怎样才能更快的得到这300分。听很多人说发精品贴可以得到很多很多分,于是我决定去发贴,希望自己发的帖子能成为精品贴,那样我就有很多很多分,然后就可以免费的使用天涯的百宝箱功能了,我发了很多很多帖子,但是我发现我发的帖子除了我之外有人看没人顶,这样的话各位朋友也知道,它什么时候也成不了精品贴,而且有句话要提,每次发帖都要等半天审核才能发上去,很不方便,极不方便,所以我无奈的放弃了发帖,后来又听说顶一个帖子有3分可以赚,我很高兴,于是我选择了去顶贴,虽然顶一个贴3分,但是很简单,不需要审核什么,还可以顺便帮楼主把帖子顶上去,我粗略的算了算,如果假如我顶够了100个帖子的话,我就有…好像就有300分了,那时候就可以去免费开通百宝箱了,那时候就可以用只看楼主的功能了…最后终于实现了,我有了 300分,我很高兴,很高兴地去开通了百宝箱,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免费的百宝箱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一段时间就又没有免费的百宝箱可以用了,所以我得去想办法赚够300分,所以我要不停的顶贴,于是我把这段话复制下来,不停的粘贴,不停的顶贴,顺便帮楼主把帖子顶上去,虽然尽管即使有的时候由于我刷的太快,系统怀疑我在灌水,要我等45s之后再发,但是这完全没有打消我顶贴刷分的积极性,为了这3分,为了这300分,为了天涯的免费百宝箱功能,为了看连载帖方便,我决定了,等45s就顶一次,这样天涯的系统就不会怀疑我在灌水了,而且最后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灌水…
  楼主是二汽的?应该十堰周边地区农村的吧?
  上面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人口从上世纪90年代的70余人减少到21世纪初的40余人直到今天的20余人,可以说是人口数目直线下降。  在这次调查中,整个暑假,该村庄无如何小孩,除了几个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年轻人的面孔。在这里补充一下,村里孩子上学要到5公里的中小学校上学,即使学前班的孩子也如此,周边几个村庄也都已经没有了学校。而且这些路段是山区路,非常的不好走,也就意味着孩子必须住宿,试想一下,6.7岁的孩子就要求住宿,一周回家一次。其情况可想而知。而那些到达幼儿园年龄的孩子则必须到离村子10多公里集镇上上学,这么远的路程,回家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家里就在学校周边租房,负责小孩的上学接送,这就又势必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回想10多年前,村小还是一所完全学校,村里也是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如今,学校已经长满了荒草,破败不堪,村里没有了小孩子,年轻人,越来越衰落了,由于90年代在村里的读书的孩子如今已经都到了适婚年龄,但都在外打工,一般都在城镇居住,或买房或租房,他们一般一年或者多年回家一次,他们的孩子也不可能回到农村,也没有条件和环境给他们。  这样的恶性循环不知道,何时是终点。
  这个调查很有意思
  楼主是郧西的吧
  作者:2009萧萧
回复日期: 09:11:06       在那活着干嘛?跑吧    ----------------------------------------------------------       ----------------------------------------------------------           为什么要跑,往哪里跑
农民离开了土地长满生活?
这都是问题    所以要大家认真冷静的思考
    作者:seafarer
回复日期: 09:17:05       楼主是二汽的?应该十堰周边地区农村的吧    ----------------------------------------------------------       ----------------------------------------------------------      错了
我的条件是没有能力进二汽的
我在沿海一城市打工
  陕西交界的是郧西吧,没有工业污染,经济落后,反而沉睡的更大的资源,因为污染少,农产品无毒,空气清净,打无污染无公害,搞绿色旅游、养生,未来恐怕比工业的利润高多了。
  帖子想写的具有公信力,就要提供详细地址啊,搞什么鄂西北一山区啊,那儿早就不是军事基地了,没什么秘密可保的。
  我想问问哥们你是湖北十堰市的吧,你老家是在郧县的吗,俺是竹溪县的,回老家还得从你们门口过,我们那的确是很穷,山太多,路太窄,经济发展不起来,没办法啊。
  作者:大愚弃智
回复日期: 09:24:28       楼主是郧西的吧       -------------------------------------------------------      准确的说 不是
勿对号入座
勿人肉搜索
勿跨省追捕
  这样很好啊,山区里的人本来就应该全部迁出来。
  优质劳动力外流,是中国内陆农村衰败的原因,失去了劳动力还奢望什麽发展?但更深的根源,是全社会被荒谬的“先富论”所毒害。
  作者:和弦C
回复日期: 09:28:25       陕西交界的是郧西吧,没有工业污染,经济落后,反而沉睡的更大的资源,因为污染少,农产品无毒,空气清净,打无污染无公害,搞绿色旅游、养生,未来恐怕比工业的利润高多了    -------------------------------------------------------    打无污染无公害,搞绿色旅游、养生
有那么容易吗????????  
      交界 其实很远了
有好几百里
我是说从地理位置上接壤
  啥子都不说,竹山人民帮你顶起来
  很多因素造成的,开山,创富的成本太大,所以政府也视而不见。
  应该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下属的乡村,南水北调中线就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在丹江口市。  南水北调确实给那边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包括库区的其他县市)。鄂西北是山区,本来交通就不方便,成为库区后各个乡镇更是被水隔断。加之移民政策,在本次移民前20年一直未得到发展,不能有大型的基础建设,工业更是被限制。这里和云贵,川渝等山区一样,经济发展很缓慢。  不知什么时候国家的经济政策能想山区倾斜呢?  
  中国农村穷的地方不少。
  楼主丹江口的吧,有高温假,应该是二汽上班的吧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国情,农村出现现在的情况,也属正常,农村人多地少,要想生存,确实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城市迁移,楼主家情况应该还算好的,经济差点,但还有一块地做保障,最可怕的是有些经济相对好点的地方,因为“被城市化”而失地农民的问题,才真的是问题
  回家的这段时间,正赶上CCTV-2晚上8点的
理论面对面--七个怎么看,讲述的当今中西部差异、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合理,教育难,房价高,看病难,腐败严重等问题。  这些话题不仅仅在城市存在,在这个偏僻的几天见不到一辆汽车,路上没有行人的小村庄也真是的能深切感悟到。    如今我们把农村的贫穷、落后归结到农民文化不高,思想保守;自然条件差,当然这是客观的原因。试想如果这里是北京、广州的城中村,是沿海地区的农村,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又该发生多大的变化了。这是简单的农民自身的原因吗    ?    上面有网友提到农民为什么不跑,他们当然很努力,农闲外出做农民工,他们也在很努力的挣钱,省吃俭用,可以说不比很多城里人付出的少,可是,他们的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比例。    访问了许多人,他们也曾想过全家外出打工,可是有许多客观条件限制,比如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抚养
去城里的工作
一旦他们走了出去就永远回不来了,外贸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吗 ?    这些问题
都值得每一个这个人认真思索。
  作者:dcn
回复日期: 09:41:14       优质劳动力外流,是中国内陆农村衰败的原因,失去了劳动力还奢望什麽发展?但更深的根源,是全社会被荒谬的“先富论”所毒害。     -------------------------------------------------------    有道理
  我们村庄以前有100多人,现在只有15个老年人在村庄里。其他人都出去了。  
  大:中国加入WTO  小:万恶的户籍制度还存在着 ?  同一种逻辑,不同的方法居然在中国存在着。真他妈的神奇的土地啊!
  郧县的吗?
  穷富悬殊呀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现行制度下会越发严重吧。    有心想去振兴农村经济的人得不到资源与支持,因为现在的农村干部都是流氓。    乡镇府官员也是从一堆流氓里出来的大流氓,悲哀
  鄂东老区人民一样......不论城市农村没一个像样的
  中西部。大部分农村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西北西南有些农民农村的情况,可能更困难,主要是缺水 +地质灾害。    像甘肃有些农村缺水, 同时山体崩塌,贵州等地有类似的自然灾害
  鄂西北,被政府遗忘的地方,或者说被政府抛弃的地方。
  同为鄂西北的,顶
  跑题、语无伦次
  鄂西北的顶一下~  俺爸妈要搬出去了,那个小村子再也不属于我了,很舍不得,虽然那里的环境已经被破坏的面目全非  曾经清澈的河水,浓郁的青山,冬天漫山遍野的大雪,夏季谷香弥漫全村,傍晚邻居家的烟囱里袅袅的青烟,童年的朋友坐在牛背上唱歌,还有后山上初夏时候若隐若现的兰花香  如今村子里人越来越少,垃圾随处可见,一到冬天水管被冻裂,大家都只能去曾经是一条大河现在却只有一条小水沟里挑水吃。。。。  不知什么时候起,回家成了我和弟弟最头疼得事情,交通不便,总是七转八折才能到家。。。  要离开了,这个贫穷落后却又给了我无尽美好回忆的地方  希望下次回去,你又是一副崭新的面貌。  
  &&三农&问题使头头们很头痛......
      丹江口? 感觉很富裕的啊  
  真正的原因是工业剪刀差剥削了农民,如果数粮价和国外一样,马上致富
  因为现在的农村干部都是流氓。        乡镇府官员也是从一堆流氓里出来的大流氓,悲哀
  作者:中国沦落人10亿
回复日期: 13:48:35       档领导的农村不穷才怪  ======================  一直被压榨。
  Dang吃完农民。现在靠卖土地了,不穷才怪
  后知后觉
  不要着急。       等中国大部分地方,被污染包围,被泥石流冲垮。当绝大部分水体被污染,剩下的人迹罕至地方,才是真天堂。
  保持純淨,回歸自然。
  粮食收购价定得死死的,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年年涨;  户籍制度形成事实上的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的福利不平等,让你即使出来打工也面临着诸多事实存在的歧视与困难;  没有惠及贫民的教育 医疗 养老保障体系。    再加上根本的一条 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农民想不穷都难啊。    所谓的解决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让人8亿农民握有选票(不要举例说印度农民也穷),毕竟这样做,国家才会有真正的有利于农民的政策出台。8亿选票,只有把农民抓在手里的政档才能上台。现在呢?农民只是领导用来做做秀的工具而已。    
  帮顶一下~  农村确实穷啊,主要是地方政策不得力,本来好好的环境要圈水建什么水库,结果吧,也不顺利,10年不动工,当地的农民出行难,生计难,早晚得把民愤弄起来的~~~
  同为鄂西北,不过我们镇和河南接壤。  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石桥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黑龙集。  几十年如一日的,没有太多变化。  即使村里大多数人都盖了新房,村民都还是很苦很累,不是很富裕。  感觉我们村好像是党和政府遗忘的角落……
  为什么不拍些照片呢?  还有一点,你的表述,让我有点云里雾里。比如:  &14号家庭,老夫妇80多岁,老父为退休教师,每月享受1千余元退休金。其有1子目前在农村务农,有三子,长子大学毕业2年,在京工作,次子在沿海工作,据说目前很好,三子在沿海工厂学习技术。&  我搞不明白,80多岁的到底是爷爷辈,还是父亲辈的,这家到底有几口人?
  为什么不拍些照片呢?  还有,你的文字描述,让人有些云里雾里。比如:  &14号家庭,老夫妇80多岁,老父为退休教师,每月享受1千余元退休金。其有1子目前在农村务农,有三子,长子大学毕业2年,在京工作,次子在沿海工作,据说目前很好,三子在沿海工厂学习技术。&  请问这家到底有几口人,几辈人?
  我是老河口的。  农村真的被城市抽死了!
  城市就是抽血机!把老龄化转移到农村!
  中国目前大部分的农村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主要就是合并村,就是把原来3到5个村合并成1个大的社区,这在广大东中部和部分西部农村都是可行的,占到了农村的90%左右,有5亿多人。      这样合并后的农村社区,住的情况大幅度改善,其实与城市社区已经没有本质区别,甚至更好些,因为,这些社区普遍要大,平均每人都有100平米左右,都是低层建筑,前面一般还会有个小院落,其他城市功能比如水电气通讯交通垃圾处理医院购物等等都有。    这些社区的住宅都是免费置换的同等面积,就是你原村房屋面积有多少,可免费置换社区多少,一般都是这样,并且,原耕地都不变,影响的就是原来的村庄的宅基地,大部分农村居民已经都搬入新社区了,也有一小部分不愿搬离原村庄,仍住在里面。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农村都在进行这种新农村建设,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山东诸城市(县级市),全市共有 1249个村,现在已经全部合成208个农村社区      目前已经有80%的农村居民搬进了这些社区,它们变动的无非就是宅基地而已,耕地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还会增加(因为原来的宅基地一部分会转化为耕地,一部分工业用地,一部分还会保持原来村庄)。那种这样农村的耕地会不会因此影响耕种,绝对不会。    为什么?因为,中国目前有6亿农民,18亿亩耕地左右,实际上这18亿亩的耕地只需要1000万人耕种就可以了,其余5.9亿人根本就不需要做这些。而现实也是这样,实际上现在农村里80%的人根本没有耕种土地,而是做其他的事情。那么着解放出来的5.9亿农民它们居住的农村社区土地还是属于集体所有,这一点只要他们还活着,那么这些集体土地房产都是他们的,以及其他各种利益。这样,就充分保证了农村社区居民的基本保障,他们不可能成为象西方社会那样的无容身之所的无家可归者。    5.9亿人应该从事什么工作,实际上,他们现在大部分已经都在从事非农工作了,各种建筑也,服务员,工业等等,未来主要也从事服务员,制造业。    总之,这样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就提高到了现代的生活水平,即和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还有一部分农村由于位于偏僻的山区,而且分散,各种成本较高,这部分要通过就地附近移民和东部中部大中城市接受来解决,这部分农村估计有10%,有6000万人之多,主要是西南山区,西部山区,等。
  会发展起来的
  其实是想写个长篇的,但是有所顾虑
给大家发一张干涸的水库的照片  大家可以看看农村的荒凉
  现在社会农民靠点土地养活家人确实很难。
  湖北人,希望农村生活能好起来
  我好奇的是LZ是什么单位,尽然有高温假呀?????
  作者:欹侧看斜阳娃娃
回复日期: 15:23:01       同为鄂西北,不过我们镇和河南接壤。    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石桥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黑龙集。    几十年如一日的,没有太多变化。    即使村里大多数人都盖了新房,村民都还是很苦很累,不是很富裕。    感觉我们村好像是党和政府遗忘的角落……  ================================  9494  黄渠河的鼎
  作者:babajida
回复日期: 17:11:45       我好奇的是LZ是什么单位,尽然有高温假呀?????  ===============================  2汽
  因为现在的农村干部都是流氓。            乡镇府官员也是从一堆流氓里出来的大流氓,悲哀 这话没错.    ============================================================  完全认同!!!!!
  支持楼上
  宜昌算是西部吗?我是宜昌的。
          乡镇府官员也是从一堆流氓里出来的大流氓,悲哀 这话没错.        ============================================================    完全认同!!!!!  作者:清风未动
回复日期: 18:17:33       支持楼上  ======================  不流氓。能裆官?
  我也鄂西北的
  鄂西北老乡,难得一见,握爪。。。。我竹溪的,呵呵  楼主所说确实实情。关注中
  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留在农村的,99%的都是没能力走出去,或者走出去了,也呆不下去的底层人,才无可奈何的选择留守农村。这是新中国血淋淋的可悲现实!  
  楼主的思考有意义。顶一下
  一年比一年严重,收成一年跟不上一年,在农村靠天吃饭的话,加上没什么经济头脑,没什么创意的话,基本没什么搞头,地区差的村子,连基本口粮都难以保证,所以全部的青壮年劳力,都只能出去打工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妇女地里干活走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