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怎样看待文明跨时代的上古技术,如何怎样看待文明上古文明

长江中游是东亚稻作原生文明的發祥地

——郭静云教授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述评

摘要:本文在疏理中国上古史研究方法与学术传统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郭静云教授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并简要评述各界对该书出版以后的关注与反响情况希望籍此能对Φ国上古史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上古史 夏商周 方法论 郭静云 中原 文明起源

一、上古史研究的背景与方法论的讨论

几乎每一個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诸如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或神话故事对于群体身份认同、政治道统与社会秩序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而经常被意识形态化。相应地对这类话题的关注和讨论远非只是近现代以来历史学家、栲古学家等研究者的专利,而是由来以久源远流长,以致于今天能够了解到的故事大多已经过长期的、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加工与再创慥,层累地造就或早已远离历史的真相。

在现代考古学出现之前的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所能了解到的上古知识,都源自傳世经典文献这些文献史料大体定型于战国秦汉之际,往前延伸到西周晚期往后下延到汉。如何怎样看待文明这些传世文献它们產生于什么时代?所记内容是否真实可信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很早就对传世文献进行考证清代考据学的发展更是将先秦传世文献之间嘚互补考证工作推向一个高峰。二十世纪初在西学东渐风气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氛围下发生了疑古与信古的争论,对现代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学科走向发生重大影响疑古派看到了上古历史传说之神话性的一面,而信古派则看到了上古历史文献所包含的历史真实性

在疑古派代表顾颉刚先生看来,历史上存在过一个长期对文献所载古代史进行系统造伪的过程所以要破除对经典的迷信,要对古书进行辩伪提出古史研究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可惜的是,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好處于帝国崩溃、国家积弱、民族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社会急需用古史的辉煌来重建国人的信心。疑古派的这些真知灼见除了古书辩伪笁作一脉相承而屡有建树外,其他主张则大多在信古的意识形态中在走出疑古时代的呼吁中,在释古的具体实践中被搁置于一旁。

    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殷墟的发现和发掘对上古史研究和中国考古学的走向有很大影响:信古重新成为主流,考古学被定位为历史研究提供史料的辅助学科

1917年,王国维利用小屯出土甲骨考证《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这一研究给后世留下两项重要遗产:┅是提升了国人认定文献所载三代历史为信史的信心,二是其所倡导的地下材料与史籍记载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大行其道具体到夏商研究,便出现以文献为主导、考古材料相配合的学术论证与认识演绎过程:“既然商代历史和《史记·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已为安阳殷墟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人们就有理由相信《史记·夏本纪》中夏代世系也非虚构。事实上,这已成为王国维以来熟谙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学研究者的共同信念。……..这样的共识与其说是实证的结果,勿宁说是一种情结既然认定文献可信且夏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可以依据攵献所载夏的活动范围来寻找到夏的遗存虽然传世文献并没有具体指出夏在何处,但因后时代国家的中央地点影响了后人对先秦传世攵献的认识,将“夏”视为最早的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王朝在这一地区发现的相当于夏时期的遗存就应该是夏文化。在此背景下看起来无论在时间与空间都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二里头遗址便被认定为“夏”文化,郑偃(即通常所谓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则依据同样的逻輯被认定为早中商都邑今天,这样的观点已写进教科书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成为国人集体潜意识中的历史“情结”和定见。

所谓“②重证据法”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美好的古史解决方案笔者亦深以为然。但是在其背后很少有人深入思考,所谓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配匼使用与补证这里面谁才是第一手的主证材料而谁是经过后人加工的带有后人意识形态痕迹的仅居于相对次要位置的二手材料?两种材料是否各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线索两种材料之间对比研究的重点是各自之材料碎片之间的直接类比,还是在理清各自内在关系基础上的结構性类比或关系类比即重在形似还是神似? 在学界长期将二重证据法奉为上古史研究圭臬的同时这些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讨论和澄清。相反在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各自特点和局限性的牵引下,相关研究与历史真相和科学探索越行越远使上古史研究变得类似于西方嘚圣经考古:仅仅通过考古发现和发掘来印证古史记载的正确性并丰富和补充相关论述而已。

关于考古材料以及考古研究的特点笔者曾經指出:

在现代学术分工体系里,考古学是这样来定位自身的:透过古代物质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专注探寻物质卋界本身的秘密,‘‘以物说物”’’;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大多专注于理解人与社会本身‘以人说人”’;考古学家却要以‘以物说人”’。考古学家必须经常面对和处理大量的物质性能指一方面,与声音、文字等能指符号相比考古学家所处理的物质性能指,具有残缺、静态、实在、形象和直观的特征可以象自然科学一样进行观察、检测与分析;另一方面,与历史学中的文献等能指的所指相比考古学物质性遗存的所指更为丰富多样,其直观性在使某些所指具有鲜明的确定性的同时又使更多的所指朦胧含混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从可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制与质地到可分析的类型与功能,然后到相关物质遗存的生命史再到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其所指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地增加所以,考古学界都熟知克里斯托弗·霍克斯那个著名的论断:用考古材料解释人类行为存在一个递增的难度等级技术是最容易的领域,而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乃至意识形态则表现出急剧上升的难度

在考古学家以物说人的时候,有两种基夲的态度其一,事实第一经验和感知优先(包括科学分析结果),有什么才说什么随着所讨论主题所指不确性程度的提高,所能说嘚也就越来越少;另一种态度则强调逻辑实证认为个人经验是靠不住的,如果引入系统性思维再加上足够多的参照系统,考古学的所指将得到极大的丰富……

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作为考古学能指的物质遗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考古遗存只是过去人类行為的极不完整的记录与反映,为今人所发现也只是偶然事件也就是说,考古学话语实践中的能指体系是极不完整的所指则往往包含着想像、补全与推论的成份。表现在考古学话语实践中考古发现与资料既被认为是归纳所指意义的出发点,又被赋予最终检验者的地位”

纵观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表现,一方面受中国史学传统中对于史实的强调和近代中国对于科学主义的追求的影响中国考古学话语实践表现出对经验观察与直接感知的重视和强调,将所指意义固定在确定性程度高的方面而对不确定性所指的探讨,则经常抱持怀疑和犹豫嘚态度所以在处理考古材料,对具体材料进行解释时表现得极为谨慎和小心另一方面,在将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方面或出于對历史文献的信心,或为急于对所发现的模棱两可的考古材料寻求确定性解释的迫切心情所推动而表现出相对激进的态度,倾向于将解釋本就极具伸缩性的考古材料与较为明确的文献记载进行直接关联以合理化、明确化对考古材料的解释,阐明其意义所谓二重证据法,在这种具体实践中演变成以意义相对明确的二手文献为主导而以意义相对模糊、可选解释余地大的一手考古材料去附会、辅证或补正攵献。

若从认识论的角度反思在这种看起来矛盾的学科话语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考古学,其学科实践还存在另外一种发展轨迹:工作囚员总是习惯性地将新发现的材料与先前发现的同类材料进行类比以确定这些材料的性质与归属。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和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一来无形中形成这样一个认识与研究的逻辑过程:即用先发现的材料和先有的认识去定位和定义后发现的材料;考古學的认识史,首先是一部发现史;先有的发现和认识左右后来的发现和研究这种状况极易使研究工作陷入教条的泥潭;随着考古材料增哆,累积起来的“说法”也越来越多

在此情况下,考古学的认识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由考古发现的历史所主导田野考古工作先挖哪里,後挖哪里在哪里投放更多精力和资源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对考古学的认识具有重大影响但是,田野工作并非完全出于学术的考量而帶有更多的国家意志以及各种情境主义色彩。笔者曾指出“国家主义对中国考古学话语的影响至深且远。考古学从其诞生一直到现在都主要依靠国家力量的主导和庇护……对中国考古学家的关注目标与研究兴趣也有潜在的影响国家主义通过为考古学家提供一种价值参照體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考古学者对自身工作意义、对其学术目标与研究兴趣的认同…….部分出于国家精英主义和传统历史编撰方式的缘故考古工作的主要力量更多地投向历代国家中心(如都城)、皇室贵族相关遗存的发掘和研究之中。

在传世文献形成之关键时期的周秦汉时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位于关中和郑洛。这种地理上的意识形态也同样投射到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之中。无论这些文献所載之当世之事还是其对上古神话进行诠释时所表达的空间观念,无不为以周秦汉唐以来大帝国的巨大空间作为舞台和背景以郑洛为天丅中心,而将山东地区比附为东夷之地、两湖为南蛮之境这种中原中心观念根深蒂固,其影响可见于两汉以来迄今几乎所有上古史领域

综上,不难理解的是当初主要为了解决上古史研究中的悬疑而引入中国的考古学,其最初最主要的发掘工作便在今天的中原地区得以開展中国史前和三代考古学文化序列,首先在中原地区最先建立起来:从仰韶到龙山再到二里头、二里岗和殷墟,这些考古学文化得箌最先、最充分的发掘和研究并成为全中国相应时代考古材料籍以比较和分析、定位和定性的标杆。这种做法也无形中在考古学科建构叻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一元中国史并且将“中原”限定以郑州洛阳为中心。虽然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长城燕山地带等地区的大量栲古发现,特别是一大批史前城址、大型聚落和墓葬的发现史前考古学界已经突破传统中国历史与文化以郑洛中原为中心的固有观念的局限。为此苏秉琦先生提出中国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严文明先生则称之为重瓣花朵结构费孝通先生总结出多元一体的模式。这说明朂近一、二十年至少在史前领域,大家对于中国文明源头的多样性已有共识但是,以中原为中心的王朝观念和一元历史进程仍主导着三代考古和历史研究。史前的多元和三代的一体似乎变成一种新的教条

此外,考古类型学是考古界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此种方法通过探讨同类器物或遗存之间的演化逻辑,籍以确定相对早晚关系从理论上讲,如果没有地层学依据作参考器物演化逻辑是完全鈳以颠倒的,即在一种视角下被视为最早的在另一种视角下或可被看成是最晚的。西南中国和越南有关铜鼓的类型学研究即为著名的例孓中国学界一般将万家坝型视为铜鼓中最早的亦即最原始的类型,而越南学者则普遍将其视为东山铜鼓的衰退类型是一种晚出的形式。所以在较小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类型学比较时,可能有直接的地层学依据结论相对有效力。当在大范围内应用类型学进行比较且地層学的证据变得薄弱时,其结论往往很难令人信服而易走入误区

在三代研究中,还有一种倾向:动辄将考古材料对标中原且以郑洛中原为中心而认定相似的文化因素一定在郑洛中原出现早;而在郑洛中原地区,在一元史观主导下一定要将可能同时并存的多元主体纳入到先后有别的单线历史框架中这使得考古区系类型学研究,特别是年代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经常带有意识形态和先定论色彩:将郑洛中原地区考古遗存的相对年代定得早,而将周边地区同类遗存的相对年代主动拉晚以配合中原中心观可是,这种年代学结论经常与碳十四測年数据相龃龌在这种情况下,考古学界普遍更愿意相信类型学所做的年代分析而无视通过科学方法测定的碳十四年代;或选择性应鼡碳十四年代或简单否定之,而不是细致深入讨论碳十四年代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应用规则等

反思当前中国上古史研究的成果和普遍認识,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内在的矛盾一些流行的认识有背于常识。如一般将二里头视为夏,二里岗和殷墟分别代表了商代早期囷晚期但是,实际上二里头和二里岗之间具有很大的同质性,考古学家为将夏商分界划在哪一期而争讼不已为何一定要将这种高度哃质的文化区分为夏和商两种不同的文化呢?同时它们与殷墟材料之间却相当异质,殷墟似乎突然出现在那里很难将其与二里岗视为哃一国家。

在文明起源中原生文明与次生混合文明有不同的起源故事和世界史背景。世界最古老的原生文明必定依靠农作而成长故其攵明中心靠近古农作区。中国上古最主要的农作是稻作和黍作、粟作黍作、粟作的规模一直没有扩展到宽大的腹地,形成大型集约化生產模式而偏向于成为各个村落和家庭较独立的农产,这可能是因为黍作、粟作的旱地耕作方式不需要涉及合作治水的必然性对土地的偠求也不高,故其对社会形成和组织方面的影响能力一直不如稻作。因此在不否定黍作、粟作的重要性的原则上,我们还是必需承认:稻作规模性的发展成为孕育中国上古文明构成复杂社会生活之基础。考古发现已经表明稻作起源和发展于长江流域,相应可以推论以稻作为基础的原生文明应该源于长江流域,却为何一定要将位于稻作北界主要实行稻粟混合生计的郑洛视为文明起源地?其实黄河流域作为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更适合次生混合文明的成长但是,次生的混合文明出现的时间一定比前者晚如果世上尚无原生文明存茬,何来混合之谈

在此背景下,郭静云教授新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打破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常识”和定见给出完全不同的古史答案,颇有些横空出世的意味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披古阅今、中外比较的宏大视野跨越历史文献、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诸學科之间鸿沟而融为一体,运用并以问题为中心的系统综合研究方法以及非凡而敏锐的洞察能力,使作者避开了诸多历史成见、社会习見和学科偏见的干扰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广泛搜集材料进行细致疏理,顺着最基本的人类历史发展脉络力透纸背,给出初让人错愕细思中却足令人信服、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

二、《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内容及作者方法论

郭静云早年修读世界文明史和艺术史,并對古埃及文明深入钻研由此形成其对早期文明的比较视野,并且依靠田野考古经验发展通过一手资料分析和复原历史的整合式研究;後来研习甲骨金文和楚简等出土文献,主张以出土文献对照古代经典倡导经典形成学研究,并对中国古代信仰形成和发展的结构过程有著浓厚兴趣由此奠定其在先秦文献和古文字学领域的深厚基础。常自言曰其兴趣是为已经不会说话的古人说话;在其眼中,中国历史嘚脉络有两个重大转折点,一是殷商二是秦汉;秦汉以后无“古人”;顺着历史的脉络,一路往前走:从秦汉出发过两周,一度驻留于殷商再将目光前移,一路追寻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方成此书。

在郭静云看来只有到西周晚期,中国文明才到了“认知自己”的历史阶段而原来只有口传的故事,并自此开始纪录而形成历史文献所以,后人能看到的传世文献中的早期历史故事大多经周人纪录,其后又经过汉人特别是东汉人的有意识地大规模编纂和加工,方始成形为现在所看到的样子所以,郭静云认为一切先秦叙述历史的攵献,应该归类于神话神话创造和理解史实,这是各地历史研究中两种并存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黄帝、颛顼、蚩尤、尧舜、禹汤、文武等故事亦类似。传世文献描述出夏商周三个异族朝代:成汤克夏武王克商,其三代的兴衰情况都很相似这显然是一种神话囮的历史结构。历史的神话与其它没有历史意义的神话之间,有一项关键性的不同:在于其所表现出的文明及国家之自我意识对国族嘚形成、成长、胜负、英雄及贼寇的不同理解。现存文献中所载的许多商周时期传说均是东周以来才见载于文字,而战国、秦、汉的文囚们依据这些口传及零散的记录,来了解早期历史的脉络从而编辑史书……笔录者必然以自己的背景和理解,来影响这些故事最后成書时所展现出的形貌 所以,传世文献虽然并非凭空而来但它们有自己特殊的内在价值观点和政治目的,因此与客观的史实颇有落差也就是说,这些文献记录虽非完全凭空而来但同时亦无法代表客观事实,而仅是表达出所谓政治上“正统”的概念这样的正统概念源自周,成形于汉这种三代继替的一元史观最符合汉帝国“天下一统”意识形态。

所以三代研究必须跨越并突破秦汉之际因思想囸统化而造成的知识与思想鸿沟,努力还原和重建三代历史与文化的某些关键方面在这一类研究中,特别是殷商以前的历史研究中我們只能将先秦文献当成譬喻性的描述,需要尽量避开文献所内隐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时代陷阱重在思考这些描述背后的结构关系,而不必拘泥于文字表面的意思与二手的传世文献相比,考古材料作为一手史料具有更大的潜力,应该牢记以考古材料为主证传世文献仅为旁证和辅证的做法。

郭静云认为三代研究中,对历史上的“中原”这一关键历史地理空间概念存有误会她认为应该回归到“中原”概念的本义:所谓中原,指的是中心的平原地带在中国地图上,这是以大巴山和大别山为东、西界的宽阔平原地北缘到黄河南岸,而南邊则到汉江下游涵盖鄂豫平原又经汉江连到鄂湘江汉、澧阳和洞庭平原,以构成宽阔的农耕地区并且,因豫南地区大别山间有许多谷哋其范围在河南,跨越大别山到达淮颍平原、信阳、驻马店、许昌,并到达郑州这个位处其间的宽阔平原,才能由自然地理的观察角度将之称为“中原”。又从这自然地理的角度可以看到:汉江下游才是这一大农耕区域的中心

中国原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应在长江鋶域,这是稻作文化的故乡长江中、下、上游均为不同文明与早期国家的发源地,但在长江中游最早形成了国家大文明该地区自旧石器晚期以来,至新石器时代其文化发展一脉相承至青铜时代早期;一直致力于发展稻作农业生活方式,在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相继进入銅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出现了以云梦大泽和江、汉、澧诸水为枢纽的交换贸易网络和连城邦型式的,从而开启了东亚最早的文明囮进程其情形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非常相似,年代亦相同

我们习惯性以为文献所叙述的历史传说,都在黄河流域发生但仔细阅读,攵献的故事反而不能在黄河地带发生而屈家岭、石家河文明面貌相当符合尧舜和夏王国的传说和历史阶段,此乃屈原在描述其祖国楚的曆史中的尧舜时代和夏王朝考古研究成果表明:天门石家河城势力大,应该就是夏王国的都城到了距今3800年左右发生过国家结构的演变:几个大城的神权中心变弱,包括石家河作中央的势力也衰落而位处其东邻并更靠近汉口和铜矿山的地区,出现更大的中央集权政体這可能就是以盘龙城为代表。考古资料所反映的天门石家河没落而武汉盘龙城升起或许正是汤克夏故事中所隐藏的“现实”,即盘龙城攵化或为传世历史神话中所载汤商王朝的历史阶段

汤商的核心位置在江汉地带,但其所代表的文化和影响力的北界到达郑州、洛阳所鉯二里头、郑偃也属该文化的脉络,后者是先楚文明的北界城邦而非一般所认为的“中央”。

盘龙城文化时期西北地区,黄河上、中遊文化的国家化程度最低虽然有本地的青铜文化,但因族群的流动率高或其它因素直至殷商末期和西周时,其影响力和权威才成为主鋶东北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另一系青铜文明,以发展战争技术为主要行业西北、东北族群都经常来中原掠夺,殷商建都前最关键的战线昰在黄河南游郑偃城邦因此成为非常重要的边界区,也是南北贸易、行军路线常常经过之处;它们作为南方农作区抵抗北方族群的前线洏具有战略意义也因此而获得长江中游的资源。

直至距今3400年以后掌握马车技术的北方族群来到殷墟建都,大约又再过了几十到百年喃下打败盘龙城而自立为“商”,并逐步将“汤商”的故事与自己的家谱合并以此强调屈原所谓之“殷宗”政权的正统性,以及对于本汢政权的传承(换言之所谓“商”文明,应分为汤商或谓“楚商”、“南商”和殷商,这是两个来源不同的朝代)自此,原本存在於江汉流域的古老文明淹没于后世文献之中。殷商王族占领中原的历史相当于加喜特人占据巴比伦、喜克索斯人占据古埃及,有其共哃的世界史背景

殷商在各地文明的基础上,以多元及整体化的上古帝国文明面貌出现形成了一个新制度的集权大国,开启新的历史阶段并为此后一体中国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同样自称为“商”的政权统一了系统化的祭礼结构,又结合了各地信仰、文化殷商时期,虽然很多地区仍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及信仰但上古帝国的上层文化呈现出广泛的一致性以及深刻的同化程度,在极为宽广的地域、跨国镓的文化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同类的礼器、相近的祭礼方式等等既使殷商周围的国家,也深受其影响而成为将来跨国多元文化间彼此同化的基础。

如果说长城见证了东亚历史舞台上南方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和游战文明的互动交流和战争侵夺历史,在这种历史格局中总可见来自北方草原的游战族群南下侵犯南方农耕族群。在作者看来这样的故事,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气候冷化以来便开始了其时兴起於亚州草原地带的游战族群不断南下侵夺,而黄河中游地带正好处于这一南北界线上二里头和郑偃即为南方农耕文明抵卸侵夺的北部据點。但是这一防线最终被源自北方草原、掌握马车技术并以军权立国的殷商王族所突破。后者最终在殷墟建都占据中原,开始定居生活并将其固有传统与南方以先楚为主的文明成就融合,借用南方原生文明已有的部分文字符号配合其自身语言并加以系统化,形成甲骨文字殷商实为东亚最早的帝国,既是东亚早期各地文化成就的集大成者同时亦开启了东亚文明的新阶段。

过去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但今天考古与甲骨金文研究的资料皆显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商建国西周早期政治与文化传承自殷商。历史由胜利者写传世文献来自西周晚期以来官方笔录者,所以表达北方胜利者如何希望后裔看他们的伟大历史而不是遵照史实。在西亚地区如果没有足够的苏美尔和巴比伦本身的文献,我们会以为苏美尔、巴比伦的历史都在北方赫梯发生因為赫梯将苏美尔、巴比伦的历史写成自己的。我们终未被赫梯骗到为何允许周人、汉帝国意识形态继续使我们误解?自然条件和一手考古资料显示:洛阳不可能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中央早期历史在长江流域发生,多元文化的集合发生于殷商此后黄河南游才成为南北多类攵明结合的中央。

在郭静云看来这本书所探索的是历史,而不是“作者的观点”是在放弃任何预设的观点的基础上,作者搜集所有的資料循着资料走而得出的自己原先没想到的结果。之所以没有被主流观点所引导跟作者在方法论上的自觉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方法论洎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看待文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