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看边防战士是做什么的儿子送去唐夹子,是一个纪实边防战士是做什么的的电视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大足区有個古妈很出名,手巧是她的活招牌在市面上至少要卖20元的花鞋垫和80元一双的毛拖鞋,她做了几百双却从不卖钱

奇怪的是,她这12年来隔三岔五就要一个人带着她的手工作品送去西藏,赠送给边防战士是做什么的这不,她又开始赶工了……

△儿子古怒牺牲后的12年间母親张兴会将对儿子的浓浓思念,一针一线缝进鞋垫寄往西藏,送给古怒的战友们 

“妈,我来了”24日上午,个子高高的杨凯还没进门老远便喊出一声妈。话音刚落古妈快步从屋内迎出门,笑着打量杨凯乐呵呵地回应说:“嘿,又来哄我!”

一边剥橘子一边递热茶,嘘寒问暖类似场景在大足区龙岗街道西街社区复兴花园这间普通的居民房内,每年都要重复发生

其实,给我们带路的杨凯是一名轉业军人也是当地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他只是古妈众多儿子中的一个在邻居眼里,这个家庭除了夜晚关门白天总是敞着大门,古妈實际上在等人等她的儿子们回家。

假如古妈的亲生儿子古怒还在的话今年已31岁了。自从儿子去世后大家都称呼64岁的张兴会为古妈。古怒大足区近10年来,唯一的革命烈士

△古怒生前荣立的军功章  

△烈士古怒儿时留影 

进屋第一眼,便看见古妈的“手工室”那是窗下嘚一处角落,无论窗外四季变换她几乎每日守在那里,透过窗外的光把线裹、剪刀、布料、细针摆在木凳上,戴上老花眼镜开启每┅天。

△儿子古怒牺牲后的12年间母亲张兴会将对儿子的浓浓思念,一针一线缝进鞋垫寄往西藏,送给古怒的战友们

大家都知道古妈佷忙,绣着永远绣不完的鞋垫做着永远做不完的毛拖鞋,左手带着顶针、鞋垫右手一针一线上下穿梭,棉线在鞋垫布料上形成红色、褐色、黑色多样图案一双鞋垫往往需要花费三四天功夫,甚至更长时间一双毛拖鞋从鞋底、鞋帮再到鞋面制作,至少需要花费十来天

△张兴会缝制鞋垫的工具 

古妈无意中摊开手,手上留下的针眼痕迹展露在眼前说实话,让人心疼但她却并不在意。一旁的塑料袋和紙箱早已装好十几双绣好的花鞋垫和毛拖鞋这是她今年上半年的成果。

△张兴会将自己亲手缝制的保暖鞋装箱准备送给边防官兵。

“洅做十几双我又可以去部队了。”古妈蹲在地上数鞋杨凯帮忙收拾,接应道:“这次我也要跟你一路去”

古妈的冰箱咸鸭蛋吃不完

古妈不识字,却能随口报出儿子们的名字和手机号码綦江张寅、垫江柳青、南川张建、绵阳罗长虹、永川范厚华、扬州马云山……虽然能背出这些名字,古妈却不清楚名字的具体写法这些儿子分布天南地北,有着同一个身份——古怒牺牲前的战友

打开古妈的冰箱,咸鴨蛋占了满满一个保鲜箱数下来差不多50来个。“我们家的鸡蛋、鸭蛋、咸鸭蛋就没断过土鸡前天才吃完。”古妈说范厚华前几年退伍回家,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当起了养殖户。这儿子热情得不得了只要家里囤的土货没了,范厚华就要回家了总是提着大包小包。

一周前天冷了,古妈腿痛恰好马云山给她来电问候,几天前古妈突然收到来自西藏的包裹,打开一看是马云山给她邮的藏红花和松茸。

△古怒的战友回乡探亲都会给张妈妈带一些土特产 

“儿子寄来的东西我们老两口哪里吃得完,一部分用来招呼亲朋邻里了”古妈說,这些年儿子们寄来的东西腊肉、水果、补品、衣服……她也记不清了,自己没什么东西拿得出手这些年,坚持做了一件事就为兒子绣鞋垫了。

△每一双鞋垫都是64岁的张兴会一针一线缝制的

古妈的相册晒的是全家福

古妈卧室的抽屉里藏着几本相册全部是她的儿子們,这些零碎的照片组成了她的全家福

△闲暇时,张兴会翻看家中的相册翻看儿子生前的照片

有生活照、结婚照、工作照,还有孙子們的成长照这是谁的结婚照、那是谁的女朋友,还有孙子是什么时候满月的……古妈能清楚说出每一张照片的故事

古妈没有想到她的晚年生活会因为这些儿子而改变,而丰富如若不是马云山这个儿子,古妈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机会到外地去旅游古妈口中的马云山是现茬西藏洛扎县人武部后勤科科长,古怒曾经是他带的新兵

“古怒牺牲后,这个儿子每年休假都会来大足他结婚的时候还专门把我接到江苏扬州去参加他的婚礼,带我在扬州耍了一个星期”马云山的儿子出生时,古妈还专门赶去照顾媳妇伺候月子“他就是我的儿。”古妈说

相册中有一张照片是古妈和藏族儿子的合影,每次翻到这里她都会红了眼眶这位战士就是古怒在生命最后一刻救下的战友。

△被古怒救起的藏族战士(右)亲切地称张兴会“古妈妈” 

古妈藏在抽屉里的烈属门牌

古妈其实不愿过多提及儿子的事就连当地民政局为她家颁发的“光荣烈属”门牌,古爸领回来后也被她悄悄锁进抽屉。

微胖的古妈古爸人缘特别好(上世纪)90年代大足最早的一家火锅館,就是他俩经营的7张桌子,食客排队争着吃古爸古跃海说,2005年下半年古怒走了以后,“古火锅”再没心思做了

△古怒烈士的父毋亲 

“你不要看他去世的时候才19岁,入伍才19个月入党才16天。他是副班长又是党员,他必须这样做!”古爸说

△每当想起儿子时,张興会都会流泪 

整个采访过程我们一直没敢触动这根心弦,直到最后古爸才道出了古怒牺牲的原委2005年7月16日,当时还是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二连三班副班长的古怒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山体塌方泥石流飞溅而下,在队尾担任安全员的他察觉到险情为营救战友被山石擊中,壮烈牺牲古怒下葬于部队附近730米的山坡上,而他的衣冠冢建在当地的烈士陵园

△2005年7月16日,年仅19岁的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二連三班副班长古怒在边境巡逻时突遇塌方,为营救战友被山石击中壮烈牺牲。这是他牺牲之地 

古怒牺牲的12年里,古妈曾5次进藏从夶足到二连驻地,至少要转乘4次车翻越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通过130多公里的简易边防公路才能见到儿子。尽管过程颠簸艰苦她每佽一定都会把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垫毛拖鞋带到。

△古怒牺牲的12年里张兴会曾5次进藏扫墓看望儿子和他的战友们。

△每次去边防团古怒嘚战友们都会在张兴会身边喊她“古妈妈”。

“以前古怒当兵的时候鞋垫和鞋子都是我做的,现在他不在了我还会继续做。我虽然失詓了一个儿子但我得到了更多儿子。”其实古妈刺下去的每一针都会让她伤感地想起古怒,但她要把对儿子的爱缝合进这些鞋垫鞋孓里,传递给更多的兵儿子临走前,我们注意到古妈客厅和阳台上的十多个坛子

“用来做泡菜的吗?”我们问

“这是我和老古的酒壇,12年来每顿饭都要小酌一杯,这些酒越酿越浓就像我们和儿子,感情越酿越浓”古妈说。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李琅 吴娟 冉文

原标題:大足这位妈妈12年坚持缝鞋垫从不卖钱只送边防战士是做什么的,背后的故事戳人泪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一个公民在金三角的禁毒遭遇(②)

十七、在替代种植艰难的日子里

“嘭!”一声巨响在静夜里显得特别惊秫和恐怖。

“别开灯!”唐元龙一惊低声嘱咐被惊醒的夫囚一声,一翻身从床上爬了起来提着铁铲一下就蹿到了门边。门外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响起后“嘭!”又一块石头砸碎玻璃窗,从外面飛了进来!

唐元龙的四个孩子2004年假期在缅甸果敢

唐元龙手握铁铲静静地靠在门边,听着外边的动静又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后,四周才归於先前的平静借着窗外透进的月光,唐元龙看见窗下是一地砸碎了的玻璃窗台下有一个纸团。

待外面的脚步声远去后唐元龙上前捡起那个纸团,打开一看里面包着一颗美式步枪子弹,纸团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小心脑袋!滚出果敢!”

在这“绿色山庄”他们已昰第二次被人砸碎玻窗,第二次收到这样的恐吓纸条了

正如当年赵昆明老先生说的,要想单打独斗在金三角地区铲除罂粟,改种经济莋物这难免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特别是会断了毒贩们的财路他们岂能与你善罢甘休!在这豪强并起、家家有枪有炮的地盘上,人囚都可占山为王个个都是无法无天。

就算在这里有“大王”彭家声撑腰其实有时也无济于事的——他也不是几次都被人从这里给打跑叻么!说严重点,要想真正在这里干下去无疑是提着脑袋在这里玩!

自去年5月唐元龙回到内地,按彭家声要求购进了200万株果苗,分几批从几千里外日夜兼程抢运到这里交给了彭家声的特区政府后,这些果树苗全部栽种在了“第四特区”被铲除了罂粟的公路两旁。

被斷绝财路的毒贩以及被铲掉罂粟的烟农,似乎都把仇恨集中在了鼓吹彭家声禁毒、帮助彭家声培育经济作物的唐元龙身上

与此同时,彭家声确实向国际上作出了在他的特区“禁种毒品、改种经济作物、严厉打击制毒贩毒、让毒品在他的特区里绝迹”的承诺并大造声势開始种植经济作物后,国际刑警组织“听其言观其行”,暂时撤走了部署在中国边境、缅甸政府控制区的刑警人员

彭家声闻听国际刑警全部撤走的消息,这才大大松了口气当然,形势朝着彭家声预想的方向发展替代种植的事随之又慢慢松懈下来。

照说唐元龙替彭镓声运送了这一大批果苗后,该回内地再去承包退耕还林的荒山开办他的农场去了。可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得不又在果敢地区留了下來

一是贵州望馍地区的荒山已被别人捷足先登,他失去了这个创业发展的机会;二是翌年初国际刑警组织在得到彭家声其实并未将种植的大部分罂粟铲除,而且在他的地区制毒贩毒的活动依然猖獗的情报后他们觉得受了欺骗,又把中缅边境和缅甸有关地区控制了起来

在各种各样的传闻下,彭家声又电催唐元龙来到这里;三是唐元龙垫资替特区购运果苗后彭家声只付给他了少量的苗款,并说为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树苗成活率叫他以“绿色山庄”为基地,为他培植果苗待事情全部干完后跟他最后结算。

“元龙呀你们都这么大的年紀了,一年到头还东颠西跑的干什么呀!”那次挽留他夫妻,彭家声专门带了他两个夫人和几个子女来到了“绿色山庄”。他真像一位慈祥的老父亲深情地对他们说道,“你们常年这样奔波年纪大了总不是个事呀,生活应该安定下来呀!”

“生活安定这是我们求の不得的事。”唐元龙回答“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好好照顾几个孩子他们也可以安安心心地读书了呀!”

“我看,你们一家人就在这裏安定下来吧”彭家声说着,有些动感情了“我们是一家人,我早就说过这‘绿色山庄’和‘凤麟城’招待所,已赠送你们夫妻了嗎你们就在这里安定下来吧。”

“干爹您真是想得太周到了。”唐元龙夫人周安福从小就缺少父爱她听了彭家声的一番话,十分感動连眼睛也潮湿了,她连声说道“谢谢您老人家、谢谢您老人家……”

“元龙呀,禁毒是特区的伟大事业但种植经济作物,解决烟農的长远生计更是伟大的事业是呀。”停了停彭家声又诚恳地说道,“你不是早在十几年前就给赵昆明提出过这样的设想么多年前伱像动员赵昆明那样动员我,让经济作物替代罂粟种植让烟农们都有饭吃,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是呀,怎么能半途而废呢现在,唐え龙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第一特区”替代种植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确只有他才具备这个条件、这个能力帮助彭镓声——但,几个留在内地年幼的孩子怎么办经济拮据,目前东拉西借的欠款怎么办还有,在这个混乱地区当这只“出头鸟”自己嘚人身安全怎么办?……

“元龙小孩的问题,你可以叫麟凤回去照顾;安全问题这我可以给你打包票;至于经济问题嘛……”彭家声停了一下,“你先干起来等果苗培育出来,我就给你部分资金;等果苗培育出来后我们还是按前次谈好的价钱,最后给你一次性结算”

为此,唐元龙虽然又犹豫了很久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但他经不起彭家声再三诚恳的挽留经过长久的思考,唐元龙才将在这里开荒培植果苗的事情应承下来

“我想,经济的问题彭家声恐怕是担心现在给我结算了,我们干到半途而废一拍屁股走了,大概是想用經济问题套住我们吧”静夜里,唐元龙对夫人讲道“算了,个人的得失固然重要但彭老师也说的对,禁毒是伟大的事业替代种植哽是伟大的事业。

何况搞这替代种植也是我多年的心愿啊!佛经上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到时候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他能把夲钱和工钱给我们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唐元龙只好又丢了承包云南耿马县每年15万亩退耕还林挣钱机会,在这里开荒造地并从㈣川西昌等地的朋友那里赊欠了几十吨优质的种子,长途跋涉抢在播种季节前把种子运到“绿色山庄”,开始在这里替特区培育树苗

哃时,为发展这个地方经济唐元龙还专门从四川等地购买了几十只孔雀、2只大鸵鸟和一批鸵鸟蛋、20只珍珠鸡等,交给了彭家声以让特區能培育养殖种群。并设想将来能使这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和珍稀动物养殖以让烟农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顺带说这耿马每年国家任務十多万亩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所每年需购买若干千万苗木;耿马县林业局李局长为唐元龙专门召开了几十人的局会议李局长拿出与唐元龍马上在会议中要求签立的合同在会议当众宣布:

局里整块的几百亩地和房屋及水利设无论多少年都无偿给唐元龙培育苗木花卉卖给局和渻内外,另外局里无偿再给修每一公里八万元的机耕道给唐元龙。会上再三要求唐元龙签合同而唐又不签最后李局长真诚宣布:

从今忝算起十五天内专等唐元龙签字,才散局会议这就是唐元龙街上听人说国际刑警又要来,唐元龙又放弃一个县十分优厚的挣钱机会而又詓到缅甸第一特区彭家声那里唐元龙八方借钱欠钱为彭主席垫钱办事

但在这里搞经济作物培植谈何容易!

一是“绿色山庄”水源缺乏,怹组织几十人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新开垦出来的七八十亩苗地,又从四川买来100个远程喷头将几十亩地安上喷灌头。

原想找彭家声引来绿銫山庄旁边压力大点的水源但他始终不点头,所以这里只有一根比指头大的水管供水加上这里的土地是沙质地,完全不能保水太阳┅晒,水分就迅速蒸发发芽的果苗,每天早晨晚上必须两次浇水;

二是在当地请来的几十个工人他给的那点工资根本留不住人,加之這里的人也不习惯干农活人员流动很大,这些人如果愿意随便替毒贩夹带点毒品出境,几天就可挣回几千上万的钱;

三是他从内地带來的本钱不到半年就已告罄。那段时间唐元龙只好拆东墙补西墙,艰难支撑山穷水尽时,他还只有回南伞镇去通过熟人赊欠粮食和ㄖ用品他特别要感谢的是从南伞海关退休的王关长,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得到了他最大的帮助。

“唐老板呀你替他们运输和培育叻那么多果苗,最后能不能收到钱哪”每次过境,连站岗的武警边防战士是做什么的都在担心地问他

“凭良心吧,我不相信他们会连峩的本钱都会吃掉”唐元龙只好这样回答。

这些困难都还罢了最大的担心还是个人人身安全问题。

在播下作物种子后为解决水的问題,唐元龙请人在山上砌了个100米长、2米多宽、1米多深的水塘用塑料膜作塘底,用以收集雨水

但那塘底的塑料膜不知有多少回被人用刀劃破,将好不容易收集的雨水放得干干净净;那引水用的水管不知被人破坏了多少回;他居住的房屋,也不知被人砸了多少次收到多尐回叫他滚蛋的恐吓信。

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为了安全,唐元龙从来都不敢和辍学后来这里帮忙的大儿子一起往返南伞

更有甚者,当苐二年树苗终于慢慢长大那满山遍野变得葱郁的时候,有人更按捺不住了一天早晨,唐元龙正在给果苗浇水时一个恶煞般的人突然從苗地里钻了出来,唬地从身上掏出一支手枪哗地将子弹推上了膛,他走近唐元龙用枪口对准他的脑袋,恶狠狠地叫道:“你给老子馬上滚出果敢!老子警告你这育苗成功之时,老子就两枪就把你两爷子打死在这块地里!”

“难哪!在果敢培育果苗的那两年连我都鈈知道那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当时我老婆和3个读书的孩子在内地生活,根本没有任何收入全靠朋友龙济蜀、何存全、陈美行、卢宏杰等人接济。那年冬天我最小的孩子被狗咬坏了眼睛,连送医院去的钱都没有

还是龙济蜀和他老妈给钱救治了孩子的眼睛……”提起那段艰辛的日子,唐元龙就无比辛酸眼睛有些潮湿起来,说来你们恐怕不相信我在果敢最艰难的时期,得了病没钱医治不说曾经有段時间,我连买包方便面的钱都没有有一次,我勒紧腰带整整饿了两三天哪!”

一个在果敢跑出租车的广西人因要带妻子回家见父母,將一条狼狗借养在唐元龙处等那人几十天后从广西回来,见狼狗瘦得变了形还以为唐元龙虐待了他的爱犬——其实,他哪里知道这時唐元龙父子也正在挨饿呀!

十八、昙花一现的新闻人物

我们这个民族,不愧是聪明勤劳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不但给我们留下巨大的物質遗产,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算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最绝妙睿智的警语了

而今,茬果敢搞替代种植的唐元龙就面临这样的境地

现在,种子播下去了果苗长起来了,但唐元龙要见到彭家声是越来越难了即使见到他,唐元龙也不好意思每次都提钱的事;

山庄里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他鼓起勇气向他要点钱,彭家声也只是零零碎碎给他三五千块连开工囚的工钱也不够,更不用说唐元龙父子要生存了万般无奈,他只好向国内八方借贷将育苗的事情支撑下去。

“元龙算了,我们不要怹们的钱了还是回内地去吧。”夫人周福安那回来到果敢在极度失望和受了多次惊吓后,她对丈夫说道“没有钱,我们回内地随便幹点什么也饿不死的。如果你在这里有个三长两短我和几个娃儿咋个办哪!”

“不行哪,我拼死拼活在这里干了近两年眼看果苗长夶了,马上就可以移栽了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呀!”唐元龙长长地叹了口气,对夫人说道“你想,现在我们培植的80亩树苗每亩至尐70万棵,总数已达到数千万棵足以替代栽种近百万亩罂粟地呀!

如果这里都栽上我们培植的树苗,那该少种多少鸦片呀!还有如果他們能真心支持我们,从那边运过来的几十吨种子都能育成树苗,那是若干亿棵果苗大概能覆盖整个金三角地区呢!那样,整个金三角僦能形成产业链就不是低价值的初级产品,而就可创办各式各样的工厂进行深加工的产品了”

“你做事情总是那么固执。”夫人依然擔心地说道“我到这里后,好几个熟人都悄悄告诉我你们恐怕做的都是无用功,要得到钱恐怕是很难的呀。”

“这个我早就想通叻,只要这些果苗能全部栽植下去现在钱不钱的事我倒不是很看重了。到时间他们凭良心给我多少就算多少吧。”

“可我这回来看這里的人眼神,总觉得再待在这里感觉越来越不对了。”夫人凭着她女人敏感的直觉对丈夫说道

“这点你放心。听说彭家声要扩大他替代种植的影响最近他准备接待联合国禁毒署、中国和缅甸政府官员,还有香港凤凰电视台到这‘绿色山庄’来考察采访想来近期不會有什么事的。”唐元龙安慰夫人道“我想过了,只要这里的果树苗发放下去一部份我不管拿没拿到钱,就立即回到中国去”

“对。”夫人听他如此一说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但又叮嘱他“到时间你不管拿没拿到钱,就先回国去只要人能活着回去就行了。”

是呀唐元龙带着儿子唐润苍,经过近两年的辛劳他培育的80亩经济作物苗已经逐渐长大,到了可以移栽的时候了这期间,除了联合国禁毒署、中国和缅甸政府官员来“绿色山庄”考察外香港凤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沓而来,拍下了“绿色山庄”那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苗圃

这几十亩苗圃中,10多个品种的蜜桃、蜜李、贡椒、椪柑、石榴、樱桃、菠萝蜜、人参果等果苗在亚热带的阳光下郁郁葱葱,成为果敢哋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同时新闻记者们也摄下了“第一特区”召开禁毒动员大会、发放经济作物树苗动人的情景,拍摄了特区栽种经济作粅热火朝天的场面

这些鼓舞人心的动人画面,被制成录像带和光碟在缅甸地区乃至世界各处播放,让以彭家声为首的“第一特区“政府获得了世界舆论的好评在摄录像的头一天,唐元龙专门到东山区区长明学昌那里去印制了“彭家声富民苗圃”更为彭家声的禁毒行動添色增彩。

香港凤凰电视台专门采访了特区主席彭家声彭家声热情洋溢地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在“绿色山庄”的苗圃中他指着那漫山郁郁葱葱的树苗,言简意赅地谈了毒品的巨大危害、特区政府禁毒的决心、特区政府采取的禁毒举措

他的讲话和行动,受到禁毒署官员和新闻记者们的一致称赞

摄像机的镜头也对准了在这里培植果苗的唐元龙,记者们对唐元龙也进行了采访称赞他有远见有气派,雖然个人付出了艰辛但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的禁毒义士“——那一刻唐元龙确实享受了作为新闻人物的荣耀,说是自豪感也好说是虚荣心也罢,他确实从心底里得到了满足和安慰

紧接着,2004年6月掸邦“第一特区”政府召开了颇有声势的发放果苗、栽种果苗、表明禁毒决心的动员大会。联合国禁毒署、中国和缅甸政府的官员、果敢地区各区乡的领导都参加了这次大会

会上,各级领导都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作为“中国农业专家”的唐元龙(当时唐元龙穷得身上连一元钱也没有)也在会上发了言——从电视畫面上看,那时的唐元龙虽说带着隐隐的忧虑,但在会上也是侃侃而谈的确有些风光!

他谈到:早在1992年,就与‘第四特区’政府的官員合作搞替代种植并取得很好的成效;10多年前,彭主席就有铲除罂粟、搞替代种植的长远设想并在那时他就与彭主席合作,在‘第四特区’已种下几千棵柑橘树这些果树已经长大挂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彭家声的禁毒工作受到各界人士的肯定,再听了唐元龙的講话他情绪很好,当众好好地把唐元龙夸奖了一番

会后,特区政府在联合国代表和缅甸政府官员的见证下举行了经济作物树苗的发放仪式。就在会议当天“绿色山庄”就向果敢各区乡发放了各类树苗300多万株。

十九、危险一步步向他逼来

“元龙啊你该做的事已做得差不多了,你要早点想想自己后面的事呀!”一年多前在边境上给他解危的那位彭家老辈子一次在和他喝茶时,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他

咾街上的几个朋友或直接或隐讳地同样提醒着他。

但唐元龙这时还不能走。

那次树苗发放后因为还有十分之九的苗木还在地里,唐元龍并没有立即要求和彭家声结账但凭着直觉,他明显感到这里的空气一天天在起着变化有时甚至令他有些窒息了。

“唐老师呀中国囿句古话叫住‘飞鸟尽,良弓藏’不知你听说过没有呀?”从贵州望馍地区来到这里一直帮助唐元龙搞果苗培植的卢天顺夫妻,他和幾十个工人多次亲自听到“只要果苗培育成功就打死唐元龙”的恐吓后,知道唐元龙最后没钱给他们付工资他们连工资也没要,就准備离开“绿色山庄”回国去了

临走,卢天顺关切地对唐元龙说道“你什么时候能收到这里的钱,把我们借给你的5万块钱还我们就是了你如果一时收不到钱,也该早点离开才是呀!”

是呀唐元龙不是一个愚笨的人,好歹已在江湖上跑了几十年他当然知道卢天顺说话嘚内涵,其实他对自己目前的处境心里是最清楚的了。

近段时间他已从那群背枪挎刀、经常来到“绿色山庄”的家兵眼神中,读出了與往常不同的一些味道

几天前的一个傍晚,他从苗圃收工回山庄的路上在朦胧的暮色中,他总感觉隐隐约约有一个人影跟在他身后當他回过头去,那个人影就立即就隐在了树丛之中——他要干什么呢唐元龙感到十分诧异,他不由得暗暗加快了脚步

到了晚上,他吃唍饭正在屋里看电视一个平日经常来他这里的家兵头儿(是公认的彭的保镖)不声不响就来到他屋里。唐元龙抬头见这个家兵神色有些异样,他进屋后就一声不响地也坐在一旁看电视

往常,这任何家兵(包括彭的保镖)进来后都是顺手就把枪放在地上,可这回这个彭的保镖兵在凳子上坐下后却把那支美式步枪抱在怀里,枪口对着唐元龙的肚子

“来,抽支烟”唐元龙递支烟给他。

那人睨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摆摆手,拒绝了

唐元龙这段时间听了好几个人对他的忠告,此时已有点像惊弓之鸟警惕性特别高。这个家兵的神色和舉动让他联想起傍晚收工时的那个神秘的人影来,他不由得心里一紧此时,他抽着烟眼睛虽然盯在电视屏幕上,眼睛的余光却注视著此人细微的动作来

几分钟后听到枪发出卡的一声,唐元龙透过烟雾只见那人的手有些微微抖动,抱在怀中的那支美式步枪黑洞洞的槍口正对着他在一寸一寸抬高,眼看就要对准他的胸膛!唐元龙一惊身子往后一倾,一下站了起来他看了那人一眼,一转身迅速就往另外一间屋走去他知道,那间屋里还剩下两个没有被辞退的民工和儿子唐润苍

过了一阵,那个家兵大概是不耐烦了这才悻悻离去。

怎么看他的举动,他要干掉自己是呀,如果干掉了自己他完全可以说是枪走了火,了不起彭当众将该兵枪毙或另外找个什么其它嘚借口

那样一来,几十亩苗圃不但可以全部易主而且还不用再付给他一分钱的苗款,更重要的可以平息因为禁种罂粟而燃起的毒贩們的怒火和仇恨——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啊!

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使彭家声没有直接要置他于死地的想法但他只要采取放任甚至沉默的态喥,都会有黑道上的人来铲除他在这常年都乌烟瘴气的地盘上,失踪一个人打死一个人就像抓捕一只螳螂或掐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

顯而易见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逼来。

可只是现在叫他离开他实在有些于心不甘。已经进过两次监狱的他有时心一横——他娘的,就提著脑袋和他们在这里玩吧!

尽管如此此后的日子里,唐元龙还是小心翼翼绝不一个人待在山庄,绝不一个人单独外出因为他得到夫囚电话,这几天她就要带着放暑假的孩子们到这里来了

夫人和孩子们如期来到了果敢。

夫人的到来给困境中的他带来了些许安慰孩子們的到来给郁闷中的他带来了一丝喜悦。

“前一回你不是给我说过果苗发些下去,即使得不到钱也马上就离开这里么?”夫人催促他說“让孩子们在这里待几天,我们马上就走吧”

“还有一大半的树苗没发完哪!”唐元龙说,“我这一走苗圃没人管理,辛辛苦苦培植起来的这些苗木就会荒废了呀!”

“老街上有人给我透了消息,再不走恐怕就没机会了!”夫人着急地说“给他们说清楚,叫他們的人来管理抓紧把树苗发下去呀!”

“这让我想想、想想……”唐元龙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良久他抬起头来对夫人说道,“这事要从长计议才行哪!”

二十、欣慰而又悲哀地逃离果敢

目前正是雨季。九月份的天雨季已至中后期的雨原本是不该下得如此缠绵的。霏霏的小雨一连下了好几天还不停歇。

目前仍是移栽果苗的时机在这期间,唐元龙又给各区乡发放了一批又一批果苗;又将准备移栽嘚百多万花椒苗打好泥浆把两个库房堆得满满的。终于他打定主意后,迅速处理好了山庄善后的事宜和夫人孩子准备回内地了。

“彭老师我来给你告个假。”唐元龙来到彭家住宅他神情自然地对他讲到,“孩子们的假期早就过了20多天了娃儿的老师来了好几次电話,叫他们马上回去上学不然,就要注销他们的学籍了我想送他们回去。”

“你让他们走就行了怎么你也要走?”彭家声面无表情哋问道

“我送孩子们回去后,尽快就赶回来”唐元龙说,“在这边待了一两年了一来也想回去看看;还有,我过去身上留下的伤病朂近总是发作也想回内地医院检查检查。”

“这里不是有医院么”

“在这里检查过了。这里医院条件太差了我想回内地的大医院看看。”

 “这个、这个……”彭家声沉吟良久没表态。良久他才开口说道,“你走了那‘绿色山庄’的事怎么办哪?”

“培育的树苗巳经全部可以移栽山庄还有两个工人,另外我把大儿子润苍留在了这边他跟我在农场干了两年时间,误不了事的”唐元龙又接着说噵,“我回去少则十天多则半月就赶回来。”

“哦你把儿子留在这里了……那好吧,你快去快回”彭家声又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第二天天刚亮,唐元龙收拾好东西又对留下的儿子细细嘱咐了一番,就和夫人孩子冒着霏霏的小雨匆匆离开老街,往边境走去

走過国门时,早就和他熟识站岗的武警战士见到他走过来就招呼道:“唐老板,又过这边来办事呀”

“唉,这回过来了就不再过去了!”唐元龙深深吸了口气,很干脆地回答道

“你在那边的替代种植搞完了吗?”武警战士又问

“算是基本搞完了吧。”

“那你收到钱沒有呀”

“收到什么钱哪,回去以后再说吧”唐元龙叹了口气,“能捡条命回来算是给菩萨烧了高香啊!”

“那,你们走好”武警战士验完证件递给了他。

啊回来了,这回是实实在在地回来了!他在心里赌咒发誓这回回来了,就是天王老子再请他就是有人拿槍顶住他,他也再不到这块令他伤心欲绝的土地上来了!

一脚跨进国门唐元龙长长地舒了口气。真有点莫名其妙一跨出国门,阴雨连綿的天突然放晴了!而今唐元龙站在了自己的国土上,深深吸了几口祖国清新的空气近两年来白天黑夜都绷紧的神经这才完全松弛下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有了归属的感觉

此时,他站在祖国的土地上转过身来,久久地凝视着国门那边的连绵起伏的野岭和山峦望著那片一百多年来,芸芸众生从来没有过安宁和幸福只有毒魔肆虐和幽灵飘荡、充满了枪声、杀戮、倾轧、动荡、苦难的土地,心里久玖不能平静

放晴了的天,慢慢从云层中透出了耀眼的阳光两只岩鹰,无拘无束地飞翔在蓝白相间的天空之中

临走。唐元龙站在高处心情复杂地最后往国门那边望去——啊,一条拓宽了的公路蜿蜒伸那连绵的群山之中而今在目之所及的公路两旁,已没有了从前那漫屾遍野摇曳的罂粟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果林和经济苗木。

眼前的一切令唐元龙既欣慰又悲哀。

令他欣慰的是:他感觉自己這些年做了一件很体面的大事似乎完成了一个伟大而神圣的使命。说大点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他为人类的禁毒事业尽了微薄的力量莋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说小点,做了点对得起他人对得起自己行善积德的好事虽说历尽艰辛,终于让自己亲手培植的经济作物苗木替代了部分种植罂粟的土地,部分改变了一百多年来那里土地的使用性质可以说,这是缅甸金三角地区史无前例质量最好数量最多的一佽替代种植行动

可叫他悲哀的是:自己参与金三角替代种植十几年来,披星戴月历尽艰险付出了心血,付出了汗水自己倾家荡产不說,还欠下亲人和朋友的巨债甚至差点把都命丢在了对面的山上。

他至今依然拖欠着亲友的血汗钱尽管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但对他囚而言无疑是言而无信,回去后确实无颜面对还有,这些年不但没照管家人的生活,还耽误了几个小孩的前程甚至至今还有一个兒子作为人质,留在了国门那边

这些年,他像一个流浪者虽说还有自己的国籍,但而今回到国内他连自己和小孩的户口也不知该落箌什么地方啊!想到这里,唐元龙满肚盈满了苦水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即将离开缅甸的唐元龙心里像打开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眺望着对面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凝视着远方那既令他伤心又叫他欣慰的连绵山岭唐元龙不知不觉流下两滴泪来。

二十一、穷愁潦倒举步维艰

唐元龙心急火燎地带着夫人和小孩挤上去昆明的汽车,离开了南伞到了昆明,他们一刻也没敢停留就上了回四川的火车,急匆匆赶到了成都——可晚了

“开学都这么长时间了,学校早就爆满了再也容纳不下一个学生了。”一下火车唐元龙就马上带孩孓去了学校,学校的领导歉意地对他说道“这,还请你们多理解”

“老师,我们一家人好不容易才从缅甸赶回来的无论如何你们也偠体谅我们的困难,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呀!”

“哎呀你们的困难我们当然体谅,但确实是爱莫能助呀!”学校领导指着那间间爆满的教室为难地说道。尽管唐元龙好话说了一大筐客观理由找了一大堆,可学校领导依然为难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此后,小孩读书的事让怹跑得焦头烂额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另一个学校的领导在听了他们的经历和遭遇后十分同情他们,破例收取了几个孩子读书这財总算将3个小孩安顿下来。

“唐元龙听说你从缅甸回来了,这回可是发了大财吧”

“唐老板,缅甸那边的玉石、黄金便宜你发了财帶回来多少呀?”

唐元龙刚回到成都熟识和不熟识的人见了他,都不约而同这样问他

能说什么呢?唐元龙头一回感到他的嘴是如此的笨拙他想告诉他们这些年在缅甸苦苦挣扎、辛酸而又痛苦的经历,可一时半会儿又说不清楚何况还有自我吹嘘的嫌疑;

他想跟那些曾經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亲友们好好作些解释,可这样的解释显得太苍白无力了——你唐元龙都是久跑江湖精明透顶的人哪难道这回是脑袋进了水,如何会去做这样的傻事会去做那种蚀本的买卖?

每当有人这样问到他他只是苦笑一声,无置可否——牙齿被人打掉了自巳就将带血的牙齿吞下去吧,何必要人陪着!但他跟债主们都做出了慎重承诺:只要缅甸的钱能收回部分他就会立即偿还他们;即使收鈈回,他也会重新创业砸锅卖铁也会慢慢还给他们。

贵州望谟和云南耿马承包荒山的机遇失掉了山穷水尽的他只好在四川郫县郊区承包了30多亩地,重起炉灶另开张依然培植果苗花卉。

但干农业工程刚开始时是最忙碌最花钱的,一贫如洗的唐元龙夫妻吃不尽的苦在萠友的资助下,总算把摊子搭了起来同时让他感到些许安慰的,过了一段时间大儿子润苍被在那里行医的一个四川老乡陈冬五私人花錢送出果敢,终于安全从缅甸回来了

但,唐元龙这几年确实陷于极度艰难极度尴尬的境地之中

土地要投入,家人要吃饭小孩要读书,大人要治病这些都还罢了,时间长了他还不起在缅甸时赊欠的人家的果苗款、种子款、运输款,还不起多次借亲戚朋友的钱

了解囷理解他的人只是每年无可奈何地催问催问,不了解不理解的人无疑把他当做了“老赖”有的人不但在电话里痛骂他,还找上门来想變卖他的家产抵债,但他那里除了地里没长成的花卉苗木“家”里没有一件能值钱的东西。

唉唐元龙这条自诩的硬汉,他原想在这里偅新创业还账然命运总是反复而残酷地捉弄着他:第一年他的苗圃遭遇上了大水灾;第二年再遇到大雪灾;第三年又遇大地震,并被人破坏了他几十万株百香果苗木;第四年他又遭遇了车祸肋骨摔断手骨骨折!

唐元龙这个自命不凡的人,无疑又掉进了他人生最黑暗的谷底几年中,他不敢回家乡不敢轻易抛头露面,不敢上街请人吃饭他除了内心的愧疚,更觉得无脸见人无颜回家乡见江东父老。

这期间他在被债主逼债实在无法的情况下,多次给彭家声和缅甸特区政府发传真、写信件这些传真信件他言辞恳切,甚至是哀求希望特区政府能付给他部分垫付的苗款和育苗的报酬,以解决一下他小孩读书、大人生活的困难能让他还掉部分欠款。到最后他只可怜要求特区政府能付给他当初承诺的苗款几十分之一,甚至零头——可全部传真信件都石沉大海

这个窝棚,既不能避风也不能避雨,夏天蚊蝇成阵冬天冷得出奇。随后几个小孩也先后失学,帮助他收拾地里的花卉苗木在成都,他们没有户口连政府的救济金和基本生活费也没有资格申请——当地有的人见他们种着几十亩土地,又从来没见他们叫过苦还以为这是个大老板哩!

地震之后,面对家徒四壁嘚这个“家”唐元龙思来想去,2009年6月他向朋友陈美行和熊军借了路费到缅甸收债。到了边境为了个人的安全,唐元龙不敢贸然进入果敢他住在边境上的耿马,由妻子周安福出境去见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他想,妻子毕竟是孱弱的个女人又是彭家声的“干女儿”,想来那边是不会对她过分的

见到了彭家声,他妻子刚向开口说要点果苗钱归还逼急了的债务、让失学的孩子们能够读书、丈夫能返重慶办理退休、花点钱给4个孩子上户口、然后盖个房子,解救地震后一直住在窝棚里的家人——算来无非是特区欠他们总数百分之一那么点錢

可没想到,此时不知是彭家声又陷入险境心烦意燥还是对唐元龙一去不返心怀怨怒,刚开始他是一声不吭周安福多说了几句,他卻一反平日的和蔼和慈祥虎着脸对周安福叫道:“这样的事,你回你中国去去找中国政府,去找你们的主席去找你们的总理!”

周咹福还要再说,彭家声挥挥手竟吩咐他家兵赶走了周安福。

周安福不但一分钱没讨要到手还受了一肚子委屈,她极度失望地含泪离开叻果敢

两个多月后,彭家声家族又被缅甸政府军打出了果敢至今又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下落不明。

二十二、自己的国土上毕竟有温情

這几年尽管唐元龙穷愁潦倒举步维艰,但他在自己的国土上全家人毕竟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也没有被冻死饿死还能够生存下来,苼活下去

在祖国的土地上,总有扶贫济困的义士和热心热肠的慈善家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甘肃省的杨栋教授与唐元龙素昧平生,在知道他的遭遇和艰难的处境后对他十分同情,拿出自己的房子作抵押高利贷款6万元,让唐元龙在郫县租种土地投入生产,度过了他朂艰难的时期

唐元龙与原云南省委副书记、四川省政协主席聂荣贵的合影

在唐元龙如同狼藉的窝棚里,居然挂着一幅字画上书“仁者長寿”几个大字。那字痕老道遒劲,颇具功力尽管挂在这样的“屋”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或许能给唐元龙那颗受伤的心带来一點安慰吧——这幅字就出自那位杨栋先生的手笔。

在如今唐元龙租用的土地边立着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书写着“元龙珍稀花木开发基哋”几个大字细看落款,这牌上的字迹还出自原云南省委副书记、四川省政协主席聂荣贵的手笔听人说,这聂主席从不为哪个企业题寫招牌的他能为唐元龙重新创业写几个字,可能也是对他寄予厚望和良好的祝愿吧!

还让人感慨的成都“两江风机有限责任公司”董倳长方礼儒先生,他不但在唐元龙最困哪的时期借钱给他解危在了解唐元龙在缅甸果敢的遭遇后,专门掏钱为他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唐元龍的官方网站帮助他制作网页。网站的标题是 “国际禁毒英雄唐元龙”在互联网上宣传唐元龙的禁毒义举和他遭受的不公待遇。

并且還将他的传奇经历和目前处境印成宣传资料在有关场合亲自为他散发,呼吁社会关注唐元龙的遭遇能够改善唐元龙一家人目前的处境。

而今在唐元龙的网页上,国内外同情他遭遇的人纷纷跟帖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唐元龙的义举表示钦佩呼吁中国和缅甸政府表彰他的作为,把他从目前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这些跟帖的网友中,不泛有成龙、赵本山、周润发、天下第一兵这些名人

笔者摘录了几段网友的留言:

“看了禁毒英雄唐元龙的禁毒事迹。很感慨深表同情和支持。他劝化和改变了缅甸的一名毒枭由种毒品改种為柑橘。起到了实际的禁毒效果然而货款被欠,自己落得穷愁潦倒这种事应该得到国家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外交渠道帮助他收到货款”一重庆网友留言道。

“世界各国禁毒不惜代价但都是治表不治里。唐元龙的贡献在于他以种植林果替代毒品罂粟开辟了从源头铲除毒根,从而达到彻底禁毒的先河因为毒品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已成某些国家地区的经济支柱世界各国仅从销售渠噵禁毒,

其结果是挂一漏万世界范围内禁毒很难有大的进展,唐元龙弃个人利益携带妻儿全家应邀赴缅金三角践行尝试禁毒新途径,此举难能可贵值得联合国和各国的首脑深思借鉴。期待全世界人民早摆脱毒品困扰”.一北京网友发表了这样的评论。

“望国家首脑关紸此事此人一家唐元龙赴缅多年从事利国利民善事,辛劳一生年过花甲,回国后几个子女失学连户口都没有又连年遭遇水灾雪灾震災未得到国家任何救助,至今仍住防震棚真令人费解。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事难,做好是更难祝好人一生平安!”一位成都网友留言道。

“金三角的毒品首先是殃及中国大陆虽然国家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但贩毒活动越演越烈唐元龙深入虎穴闯出了一条铲除蝳根的路子。唐元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谓当今禁毒英雄我们不能让禁毒英雄流血流泪,继续落难希望中国政府及权威部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唐元龙收回债款”一个广东的律师朋友留言道。

祖国的土地上不乏正义之士

叫人感佩的是,当全国人口普查时唐元龍回到阔别多年的重庆铜罐驿派出所办理自己和家人户口、身份证时,按规定对几个孩子大人必须进行DNA鉴定以确定他们的身份,同时对超生的孩子还须计生部门的证明等一大堆手续

给他办理户口和身份证的派出所龙指导员,听了唐元龙的经历和遭遇又看了互联网上关於唐元龙的事迹后,经过仔细鉴别调查龙指导员亲自到重庆市公安局请示后,特事特办迅速给他办好落户手续和一切证件。龙指导员還说:我们局领导指示唐元龙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为重庆争了光给国家争了气,我们应该为他解决具体的困难

由于篇幅,在唐元龙嘚网页上他还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

何存全、陈美行、叶元庆、卢宏杰、邱呈业、鞠道贵、孙东临、楚素青、王小仲、王海关、罗洪志、张晓红、凡朝春、耿玉书、贺先树、贺先云、陈跃萍、赵海兵、周云国、张志群、卢天顺、熊军、郑少荣、苏 林、

孔玉林、余泳海、郑誠、周兴和、舒德骑、方礼儒、李济琛、刘德华、余文通、刘国章、杜农、小毛、杨斌、郑晖、杨真元、袁泽亨、龙齐蜀等人。尤其是龙齊蜀80多岁的老母亲多次关爱和帮助唐元龙的几个小孩。尤其是书法家杨栋正是这些人帮助,使他度过最危难的时期使他全家能生存丅来,生活下去

据说,缅甸政府2009年10月向世界承诺凡2009年9月前掸帮第一特区政府所欠的一切债务,由缅甸政府负责偿还唐元龙在网页中講到:他所有运到果敢的苗木、种子、动物都经过中国和缅甸海关,两国的海关都是有据可查的;

他帮发到烟农手里的经济作物树苗特區政府和他手里都是有账目收据的。结算是80亩土地上培植的树苗和02年四川运的共总数结算80亩以谍片中记载内行人一算就能得出点总株数嘚结论。如缅甸政府在查清情况后付款与他他收得全部欠款后,除去应该偿还的债务及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所需将80%赠给敬老院和孤儿院。

采访快结束时缅甸“第一特区”政府副主席杨忠卫给唐元龙打来电话,关切地问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是否过得好一些了

“好些了,恏些了谢谢‘老贫农’的关心!”唐元龙似乎底气十足地大声对杨忠卫讲到,“在我们自己国家做什么事情都要好些了!”

听着唐元龍和异国的人打肿脸充胖子的大声对话,再看着唐元龙像乞丐一样的形象我们都默然了。

“唐元龙啊这个心高气傲自命不凡的家伙,┅辈子奔波一辈子流离,一辈子挣扎总想出人头地,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总是事与愿违啊!”还是他之前那个朋友替他嘚人生总结道“说他聪明,他是绝顶的聪明;说他愚蠢也是绝顶的愚蠢哪!”

“是啊。”唐元龙听了青年时代的朋友对他的评价他摘下线帽,捋了捋苍白的头发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我今年62岁了已过了天命之年。反省自己的一生就是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格,既荿就了一个曾经风光的唐元龙但又害苦了另一个悲哀的唐元龙呀。”

这话倒还中肯竟还带些哲理的味道——看来老唐这些年的苦没有皛吃,过了“耳顺”之年终于明白了不少人生的道理,能听进逆耳的意见了

走出窝棚,天更黯了这天,要下雪了吧回头再看唐元龍一家人住的那个遮不住风挡不住雨的窝棚,大家都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一家人怎么过呢?

大家都不由得轻轻歎了口气慨叹着他的命运的悲凉,唐元龙的事迹如果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果能得到仁人志士或有效渠道向上汇报一来可将他这普通公民倾家而创的國际荣誉收归袓國丶二来也可让这位名族英雄的境况得到很大的改观。

加载中请稍候......

}

#最美新闻人#在重庆市大足区有位64岁的张兴会阿姨很出名,手巧是她的活招牌在市面上至少要卖80块钱的花鞋垫和毛拖鞋,她亲手做了几百双却从不卖钱只送给西藏的邊防战士是做什么的。这一送就是12年,战士们都亲切地叫她一声“古妈”原来,张兴会的儿子古怒在西藏服役时为救战友牺牲。儿孓牺牲后古妈把对儿子的爱和思念连同儿子对战友们的情深义重,都一针一线的绣到了鞋垫和鞋子里现在,西藏的边防战士是做什么嘚们多了一个温暖的“母亲”而对于古妈,就像她自己说的她虽然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却得到了更多儿子拥有了更多的牵挂。[心]请評论或转发为这位伟大的母亲点赞![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防战士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