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内购买的东西苹果收费游戏是从银行卡收费吗

6岁女孩iPad玩游戏消费4147元 苹果拒绝退款
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玩游戏,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也可能会爆掉你的信用卡。英国8岁女孩玩游戏花费4万将老爸逼得只能卖车还债,好在最后苹果买单了。现在这样的事情,在国内也发生了,不过可惜的是这次苹果并没有买账,郁闷的父母只能为孩子的消费付账。近日,汪女士因为信用卡上莫名其妙消费掉的4147元而找到银行,经核查后,原来是她6岁的女儿下载游戏《时尚娃娃》后花钱购买虚拟道具所致。“孩子在iPad上玩了2天游戏,收费怎会高达4147元?”说起这个事情,汪女士还是感到非常的郁闷。这样的事情罕见吗?显然不是的。玩过这类游戏的朋友们都知道,在玩的过程当中总会有一些购买道具的提示,一不留心就会误点购买。成年人在面对这些游戏的时候,尚不能清晰的分辨出来,何况是年幼的孩子。游戏可免费下载,但游戏过程要收费有过同样经历的市民孙先生抱怨道,以前他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大厅,下载了几款热门。可一个月后收到手机账单时发现,上面多了100多条增值业务收费,总共几十元钱。翻看手机短信才发现,之前玩游戏时收到的垃圾短信其实就是收费确认短信,内容为“您已定制本公司游戏业务,收费标准4元/次”等。在苹果下载平台的免费游戏排行榜上,许多游戏可以免费下载,但游戏过程中则要收费。记者试玩了一款联机游戏,没玩几局,系统就提示“筹码用完是否需要购买”。如果不花钱购买游戏币,就再也无法玩下去。另一款热门小游戏中,玩了不到10分钟,系统便提示“请购买猫币”。记者测算一下,6元猫币不够玩5分钟。还有许多游戏场景设置得十分吸引人,但解锁新关卡、购买限量道具等都需花钱。一旦扣款成功,用户投诉维权就很不易。汪女士这几天联系苹果方面交涉退款事宜,但对方表示不予退款。还有许多曾经被扣款数十元、数百元的用户,都因为“懒得交涉”而放弃维权。手机预置恶意软件致用户“被上网”“许多手机游戏还占用上网流量,流量陷阱也很坑人。”丁先生反映,一些手机小游戏,看似文件不大,可只要一点开游戏,就会自动联网更新信息,不断“吃掉”上网流量。还有的小游戏虽然是单机版,但游戏界面插有广告,一玩游戏就自动访问广告网页并不断更新。即使不点进广告页,流量也在自动流走。市消保委表示,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全市各级消保委收到的通信服务投诉占投诉总量7%以上,在所有投诉类型中排名第二,其中“被上网”问题最突出。而造成手机上网费流量异常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消费者使用的3G智能手机在浏览网页时速度过快,消耗的流量相对较大;另一种则是手机中预置或消费者购买后安装了恶意软件。孩子使用父母的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玩游戏,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情,而在面对那些收费提示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直接点击购买,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父母们在账号设置上面一定要注意,就算连接到自己的信用卡,也不能随便告诉孩子自己的账号。另外,在孩子玩游戏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知道,告诉他们能点与不能点的东西。再就是,下载游戏的选择方面,尽量不要让孩子到这类容易产生消费的游戏。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gavinb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近万元分4次被盗刷 500元前几天蹊跷“退回”|银行卡|网银_凤凰资讯
近万元分4次被盗刷 500元前几天蹊跷“退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华商报讯(记者 李琳)既没开通网银,也没有用银行卡网上购物,卡却被莫名盗刷4次,近万元丢失,这些钱分别被用于购买游戏币和苹果6手机,这让在西安打工的四川籍男子马先生非常郁闷。而蹊跷的是,前几天,卡里收到了第一笔被刷走的500元。
原标题:近万元分4次被盗刷 500元前几天蹊跷“退回”华商报讯(记者 李琳)既没开通网银,也没有用银行卡网上,卡却被莫名盗刷4次,近万元丢失,这些钱分别被用于购买游戏币和苹果6手机,这让在打工的四川籍男子马先生非常郁闷。而蹊跷的是,前几天,卡里收到了第一笔被刷走的500元。马先生去年7月在西安丈八北路一家银行办了张银行卡,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间,账户被分4批刷走了9248元,其中第一笔500元,第二笔480元,第三笔7788元,第四笔480元。“我压根就没有开通网银、支付宝和电话银行,也不用银行卡在网上购物,银行卡平常随身保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他说,自己的手机号使用了5年,银行卡密码也不是用身份证号码。据马先生介绍,可能因为有一段时间手机出了故障,前三笔消费时他没有收到银行的通知短信,只收到了最后一笔消费短信,这才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出了问题,急忙报警。华商报记者从银行了解到,马先生账户上4笔消费中,都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刷走的,第一笔购买了彩票和游戏币。其他三笔均为在京东商城消费:第二笔仍是游戏币,第三笔是购买了一部苹果6手机,第四笔还是游戏币。在京东的消费显示是新注册用户,购物所留手机号是马先生本人的手机号,但苹果6手机的送货地址并不是西安,而是广东东莞的一个草莓园。“从消费记录上看,有些像自主消费,但储户表示并非自己消费;而如果是诈骗却并未一次盗刷完,而是在半个月里分批次刷,整个过程比较蹊跷,目前银行已尽力配合储户调查,但缺乏技术手段,仍需警方介入调查。”该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储户也已报警,银行将配合警方进行调查。蹊跷的是,前几天这张银行卡上收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退回来的第一笔消费500元,对于这一情况,银行方面表示并不清楚退款缘由。银行工作人员称,现在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有快捷支付,开通快捷支付后就能网购,并不需要开通网上银行。提醒用户要注意对自己资金、信息的保密保管,不要随便开通快捷支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09078
播放数:332097
播放数:346073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成都市民下载陌生APP后&工资卡被盗刷近5万
&&&&来源:&&&&
&&&&&&字号
银行卡盗刷记录单。
  12月24日,王博到成都春熙路派出所报案。他将手里一张银行卡消费记录单递到民警面前,490元、490元、4380元、4380元、4380元……连续5天来,王博妻子的工资卡连续被刷掉14笔金额,卡上约5万元只剩下4000余元。奇怪的是,每次刷掉的金额数目只有439元和4380元。
  一条“积分兑换现金”短信似乎成为这一切的真凶。因为自从王博妻子点击了短信里面的网址,下载了一个APP,在APP里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姓名和手机号码后,不仅没有收到现金,就连手机也再也收不到短信了,工资卡也开始被不断盗刷。警方表示,近两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信诈骗进入了利用高科技、集多套诈骗手段形成一条龙的犯罪手法,面对陌生短信,别信,别点,别输入。银行卡接连遭洗劫
  被盗刷14次 “买”了游戏点卡、苹果5
  “如果不是星期一发绩效奖金,可能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资卡被盗刷了!”12月25日,王博妻子赵群对记者说。事情要从12月19日说起,自己和丈夫到银行存钱,出来以后,丈夫告诉她:“你的银行卡上只有100多元了。”赵群左想右想不对劲,这张银行卡是她的消费卡,卡上一直有1000多元。次日,她到银行查询,卡上原本的确有1000多元,可是12月15日、18日的上午总共有三笔网上消费,刷掉了900多元,购买的物品是游戏点卡。“家里没人玩游戏,怎么会刷卡买点卡?”赵群猜想,多半是卡遭盗刷了。也许是这张卡绑定了网银,开通了网上购物,可能有人通过网络窃取了她的银行卡信息。赵群报了案,心想吃一堑长一智,卡作废便罢,“损失了1000元长个教训,以后再也不随意在网上买东西了”。
  原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没想到奇怪的事还在接连发生。赵群发现手机突然不能接收短信了,她致电运营商询问其中端倪,工作人员回答,她的手机进了短信黑名单,原因是发了很多垃圾短信。
  就在赵群还在纳闷之时,22日,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单位发了1000多元的绩效奖金,赵群却没有收到短信提示,到银行一查询,卡里只有4000多元了。赵群清楚地记得,12月7日,她最近一次查账时,卡上还有将近5万元,而这些钱是她存了一年多的工资。
  “谁动了我的银行卡?”赵群把银行卡的消费记录打出来,发现从12月15日至19日,总共有14笔金额支出,每天基本都有两到三次,而且交易的金额数目十分固定:490元和4380元。从事软件开发的王博将该消费记录调查了一番,发现是有人用工资卡上的钱,从网上商城购买了东西,“490元的是游戏点卡,4380元的是苹果5代。”但究竟是何人所为,王博不得而知。谁动了我的银行卡
  下载陌生APP后 两张银行卡被盗刷
  王博和赵群将银行卡被盗刷前后的事情串联起来,一条短信似乎让原因变得清晰起来。赵群说,14日晚上7点过,她收到了一条看起来像某通信运营商的兑换短信,来自一连串数字号码的发信人称,话费积分可以兑换几百元的现金,进入指定的网址即可领取。由于之前也参加过类似活动,加之临近年末,所以赵群没有过多思考便点击网址,下载了一个“某某营业厅”的App。进入App后,赵群根据提示,输入了姓名、手机号,以及消费卡卡号。但是走完程序后,赵群什么也没有收到,于是她试图删除App,但再也删不掉了,而后一天,自己的两张银行卡便被盗刷。“种种迹象都让我觉得,一定是下了流氓软件,手机中了病毒,信息被泄露了。”
  事实上,那条兑奖的短信并非只有赵群一人收到。在王博的手机上有一条一模一样的兑奖短信,接收的时间几乎和赵群一样。而在王博到派出所报案时,个别民警也声称收到了这条短信。只不过,他们都没有点击网址下载App。在报警后,王博曾向通信运营商求证那条兑换短信的真实性,对方告知那应该是伪基站发出的诈骗短信。目前,春熙路派出所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责编:陈悦、单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图片|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孩子玩iPad游戏透支万元银行卡 如何防娃“误消费”?
  苹果设备APP下面的设置。孩子购买游戏装备的交易记录。资料图片
  昨天,在北京工作的江苏籍市民马先生致电扬子晚报记者,称寒假里因为6岁的儿子表现不错,马先生通过借记卡在苹果IPAD上充值了300元钱,奖励儿子玩游戏。没想到,聪明的儿子记住了Apple ID的密码,竟然在十多天里先后购买了11275元的游戏“钻石”。更令马先生不解的是,他的苹果设备并没有绑定银行卡,怎么会默认他充值的银行卡进而被扣款呢?马先生直指苹果设备存在漏洞。为此,记者联系了苹果公司售后服务部门,一名工作人员称,按说转为信用卡消费,需要改变支付方式,这其中是否由孩子操作过则不得而知。
  大人充值时他记住了支付密码
  六岁娃花万元买游戏“钻石”
  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与妻子都要上班,在寒假期间,6岁的儿子有时一个人呆在家里,因为表现很好,他奖励儿子用他的IPAD玩游戏。没想到,儿子竟然在十几天里花掉了11000多元,用于购买游戏里的装备。
  原来,马先生6岁大的儿子喜爱在苹果IPAD上玩植物大战僵尸游戏,有时升级或者通关,需要购买游戏里的“钻石”。为了奖励儿子,马先生通过IPAD的APP里充值选项,通过Apple ID充值300元钱。帮助儿子购买了一颗“钻石”,花费了128元。不曾想,聪明的儿子看到马先生操作后,一下子就记住了ID密码,开始自己操作购买“钻石”。
  记者从马先生提供的账单上看到,从2月3日至2月15日,先后发生了多达66笔的交易,均是通过Apple提供的数据,每次发生的金额从30元、60元到128元不等,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1275元。
  “我充值时用的是银行的借记卡,没有设置交易手机短信提示,因此每次交易时,我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打开邮箱,由Apple提供的数据发来的账单,这才知道了如此多的消费。”马先生说,当时非常吃惊,怎么会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来自Apple消费的金额呢?而联系了妻子,再回想自己的交易过程,根本就没有这些交易。
  未绑定银行卡仍被扣款
  孩子爸爸怀疑产品有漏洞
  回到家中,打开苹果IPAD,这才发现是儿子消费的,均是用于购买植物大战僵尸“钻石”等装备花费的。而更让马先生气愤的是,这些账单出来后,银行已从自己当初充值的借记卡上扣除了儿子消费的11000余元。
  “当时儿子还问我,怎么充值了300元,还能多次购买‘钻石’呢?我当时也没当回事,如果及时看一下,也许就能制止下面的消费了。”马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询问儿子确定是他消费后,又仔细查看了自己在苹果IPAD上的设置,在APP最下端,确有“充值”和“绑定银联卡支付”两个选项,而自己当初选择的是充值,并未绑定银联卡,上面的设置也确实没有显示自己绑定银行卡。
  马先生称,既然他没有绑定银行卡,只有充值300元钱,那么,儿子购买游戏装备,消费最多不超过300元,怎么会转到银行卡上消费,并扣款了呢?马先生告诉记者,他推测,可能苹果设备在他用银行借记卡充值之时,自动关联并默认了他的这张借记卡,并“帮助”儿子购买设备,顺利扣款。
  “这说明苹果设备存在漏洞,我并没有允许它绑定我的银行借记卡,也是考虑到以后会有类似的消费可以防止。没想到,还是中了苹果的招。”马先生说,此后再次尝试类似的操作,发现虽然没有绑定银行卡,但仍然能够继续购买游戏装备,仍然能实现扣款。为此,马先生向苹果公司进行了多次的交涉,得到的答复是款付过了就退不了。
  苹果公司回复
  理论上充值消费 不会转为银行卡支付
  “我这次被坑了11000多元,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继续操作,或者不知道内情的别人进行类似的操作,消费了几十万上百万元,那得有多少家庭为此倒霉啊?”马先生说,从在苹果设置上的这个消费过程来看,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一个陷阱,迟早会让更多的人上当。
  那么,事实到底又是怎么样的呢?记者拨打了苹果售后服务电话,电话经过三轮转接后,一名自称是苹果公司账户账单部门的高级咨询顾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她告诉记者,他们查不到马先生是不是绑定了银行卡,但一般来说,选择了充值后,应该就是充值的额度是消费的最大额度。但如果马先生要转为借记卡消费的,就要绑定银行卡支付,需要进行更改付款方式的操作,否则是支付不了的。
  在苹果客服的要求下,马先生配合记者提供了用于充值的银行卡号,经过查询,证实马先生确实没有绑定银行卡,也就是说,苹果IPAD在没有马先生的授权下,参与配合开通了银行借记卡的支付功能,导致了马先生的损失。“6岁大的儿子是不知道银行卡号,甚至也不知验证。这也就表明,苹果公司及其设备存在的漏洞,直接导致了我的损失。”马先生气愤地说,他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安全专家
  怎样防熊孩子“误操作”? 手机里设访问限制密码
  在移动支付非常方便的现在,不少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现在的手机俨然变成了一个“钱包”。但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会出现手机被孩子“抢”去玩的情况。一旦孩子在不知情,或者像这个案例中这样,有意识的记下了支付密码,那和手机支付APP关联过的银行卡岂不是统统都会“失守”?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马先生这种情况,有关专家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孩子误触或者有意识地记下银行卡支付密码,购买游戏装备或者网购等等的情况发生过不少次,而一些维权部门也曾接到很多类似的手机通信或者游戏运营商扣款“门槛”过低的投诉。对此360安全专家给出了一个防止小孩在iOS系统的APP里消费的小技巧:可以打开“设置”,在“设置”中找到“通用”,在“通用”列表中找到“访问限制”功能,这里需要设置一个用于“访问限制”的密码,设置一个4位数的密码,并牢记。打开了“访问限制”以后,在栏目下方找到“App 内购买项目”选项,点击关闭开关就可以了。
  360安全专家分析,在移动支付的环境下,只要知道你的账号、密码和验证码,对方就可以盗刷你的银行卡,甚至有时候这些信息在你自己不经意间泄露后,有骗子可能不会马上使用,而是会过一段时间,再去利用你的身份证号和真实姓名等敏感信息,去盗取你的其他一些账号密码,比如游戏、购物网站等,然后以重置密码的方式再进行购买点卡、购物盗刷等破坏,还有一些钓鱼网站或者假的游戏公众号,也很容易利用所谓的“优惠装备”等等骗走玩家的钱,幸亏这位消费者的孩子没有点入这些虚假游戏网站或者公众号,否则后果将更严重。
  律师观点
  6岁孩子的交易算无效消费吗? 显然是,但维权时很难举证
  对于孩子误使用大人手机导致过度消费的现象,有律师也表示,才6岁的孩子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在没有监护人看管的情况下,自己进行了上万元的交易,显然是无效行为,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是孩子私自或者误触进行的交易,还有可能追要退款,但是问题在于这是一种网络消费,不是面对面的,所以维权比较困难。(记者 梅建明 文/摄 记者 徐晓风)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12345678910苹果App Store推广不含应用内购买的游戏
摘要:据外媒报道,苹果又对App Store的软件推荐版块进行了内容更新,这次,它在当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别--"Pay Once & Play",即只需付款一次的游戏,也就是说,它们不存在应用内购买的情况。不过目前该类型只出现在欧洲和美国的App Store,相信很快,其他市场也会上线这一类别。在"Pay Once & Play"下也有多个分类,如最近发布、大制作游戏、App Store原创等。
据悉,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苹果因软件应用内购买问题而受到了一些非议,甚至还引来了数起诉讼案。2011年,这家公司就这一问题跟FTC达成和解,提供了3200万美元的和解金。此后,苹果开始针对这一现象对App Store内的软件政策进行调整。现在,它会表明软件是否存有应用内购买,并会在进行应用内购买时跳出是否授权的窗口。另外,苹果还将那些有应用内购买的软件的“免费(Free)”标签改成了“获取(Get)”,这样用户就会得到很好的提醒。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nk004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收费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