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界四代张辽和张颌谁厉害厉害吗

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金迷史迷有趣有益大穿越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大明国号和明教无关
  明教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不齿,被目为妖魔淫邪,经此一番天翻地覆的大变,竟成为中原群雄之首,克成大汉子孙中兴的大业。其后朱元璋虽起异心,迭施奸谋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是以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明朝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祯十七年甲申,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均从明教而来。
  ――《倚天屠龙记》第40回
  《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主要赞美和讴歌的对象,就是明教(摩尼教),是明教教徒团结武林同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这才成功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明教是金庸小说中唯一造反成功的帮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空前绝后。
  然而,大明国号却并非来自明教,严格地说,朱元璋也并非明教中人。要论证这个问题,需要从摩尼教的渊源谈起。
  摩尼渊源
  摩尼教是一支历史非常悠久的宗教教派,其创始人名为“摩尼”(Mani)。
  按照科普特文献《克弗来亚》记载,摩尼诞生于公元216年4月14日的古巴比伦王国马尔蒂努村(Mardinu),对应中国历史,这一年是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在摩尼出生后不久,曹操进封魏王,离皇帝只有一步之遥。但对摩尼的死亡时间,各种文献表述不一,主要有两种,一是公元274年3月2日(亨宁说),一是公元277年2月26日(塔吉扎德说)。但不论哪种说法,对于摩尼被当时的波斯国王巴拉姆一世(Bahram Ⅰ)先钉死在十字架、后剥皮实草悬挂在贡德沙普尔城头示众,倒是没有异议。
  摩尼的父亲叫跋迪(Fatiq),母亲叫满艳(Mays),两人都是当时的波斯安息王朝的贵族后裔,故而摩尼也是安息王朝的末代贵族子嗣。
  安息王朝宗教信仰繁多,国教是祆教(琐罗亚斯德教,中土称为“拜火教”,“祆”字音xian,阴平),其他的如犹太教、基督教、多神教,都有不同的信众。摩尼父亲跋迪信仰的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厄勒克塞派,摩尼从小就跟随父亲接受该教派的洗礼。
  在摩尼24岁的时候(公元240年),摩尼决心自己开创一个全新的宗教流派,拯救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就以他自己的名字为新教名,即“摩尼教”。
  根据摩尼长达12年的腹稿构思,摩尼教的教义概说(创世神话)是这样的:
  宇宙鸿蒙之初,天地间存在光明和黑暗两种状态,光明之界在上方(东西北三向),主神是明尊;而黑暗之界在下方(南向),大魔头是暗界之王。暗界之王垂涎光明界的美妙,发动了侵略战争。为了抵御敌人,明尊率领明界神o奋起反抗,拉开了轰轰烈烈的三次神魔反击战。
  魔王第一次入侵时,明尊召唤出“善母”,她是一切生命的母亲,善母召唤出她的儿子“先意”,“先意”又召唤出他的五个儿子:气、风、光、水、火,即光明五要素(五明子)。
  先意、五明子和群魔战斗在一起,但不幸寡不敌众,明尊遂发动了第二次反击战。这一次,他召唤出“明友”帮忙,明友召出“大般”,大般又召唤出“净风”,净风也有五个儿子:相、心、念、思、意,即五妙身。
  净风击败了黑暗势力,救回了先意,但群魔并未荡尽,明尊遂发动了对暗界之王的最后一战!
  他召唤出“第三使”(男性)和“电光佛”(女性),这两人以裸体的帅哥美女形象出现,促使黑暗群魔排出体液力尽而亡。群魔的尸体下坠后交互叠加,形成了大地,而群魔的体液落在地上、海里,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其中有一男一女两个人类的始祖,男名亚当,女号夏娃,形貌颇似第三使和电光佛。
  亚当和夏娃结合后,生下的子女就是人类。由于人类是光明和黑暗混合的产物,因此光明部分就成了人的灵魂,而黑暗部分则成了人的种种欲望,故而消灭欲望拯救灵魂成了摩尼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不难看出,摩尼教融合了基督教、诺提斯教、祆教以及佛教等诸多宗教文化因素,提出了自己的“二宗三际论”主张,即光明和黑暗构成摩尼教的“二宗”,两者永远对立。而“三际”者,指的是三个时段:初际、中际、后际,是二宗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期的不同表现。
  摩尼的二宗三际论和创世神话浅显易懂,经过30年的传经布道,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信徒,影响力遍布波斯国及周边小国。波斯当时正处于萨珊王朝,三代君主阿尔达希尔、沙普尔、霍尔米兹德都成为了摩尼的“粉丝”,摩尼教大有取代祆教成为波斯国教的倾向。然而,摩尼的好运气到此为止,第四代国王巴拉姆一世反感摩尼教,处死了摩尼,禁止国民信仰摩尼教,摩尼教迎来了第一次生存危机。
  摩尼死后,广大教徒为了躲避政治迫害,四散向周边国家逃亡,有的向北逃向中亚,有的向西逃向地中海,有的向南逃向了北非,有的向东逃向中国的西域邻国。虽然摩尼教徒们基本不受列国国王的欢迎,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摩尼的忠实信徒们把摩尼教扩散到亚、非、欧三大洲,为摩尼教日后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打下了基础。
  明教东传
  时光飞快,一晃四百年转瞬即逝。大概在唐高宗时期,摩尼教从回纥传入中国。武周代唐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摩尼僧拂多诞持《二宗经》入中土,标志着摩尼教正式进入中国。
  武则天代唐自立,急需一个宗教支持力量来宣传她是“正统”帝王。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佛教徒,迥异于李唐皇帝道教徒的身份,但武则天同时对摩尼教青睐有加,因为摩尼教迎合了武则天的政治需要。
  摩尼教在《大云经》里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下凡,是净光天女,是东方“摩柯支那”(中国)的统治女皇,具有取代李姓皇帝的合法性。出于投桃报李,武则天改名武祝ㄈ赵碌笨眨拇π藿魈煤痛笤乒饷魉乱允径鞒琛A秸吒魅∷瑁δ峤淘谥泄彼俜⒄埂
  武则天死后归政李唐,唐武宗于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毁僧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毁佛”。唐武宗的这次毁佛运动不仅仅针对佛教,其他的宗教包括摩尼教在内,都一视同仁地遭到了封杀。摩尼教好不容易在中土立住脚跟,又不得不转入地下发展。
  从五代十国起,由于中华迭遭战乱,外人将摩尼教徒“食菜事魔”的习俗视为另类,摩尼教也就被讹传为“魔教”了。
  两宋时期,摩尼教都未得到统治者的扶持,但在江南地区,摩尼教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地下大发展。《宋会要辑稿》记载说:“温州等处狂悖之人,自称明教,号为行者&&斋堂如温州共有四十余处,并私建无名佛堂。每年正月内取历中密日,聚集侍者、听者、姑婆、斋姊等人,建设道场,鼓煽愚民,男女夜聚晓散。”可见已经形成较大规模。
  两宋的皇帝都对摩尼教采取了取缔的姿态,“事魔食菜,法禁至严,有犯者,家人虽不知情,亦流于远方,以财产半给告人,余皆没官”,算得上是高压手段下的残酷镇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保留摩尼教的中华火种,方腊、王念经、余五婆、俞一、陈三枪等摩尼教徒纷纷在各地发动了“妖寇”事变,给赵宋王朝沉重打击。具体反映到《射雕英雄传》中,就是黄裳剿灭治下的明教起义,孕育了《九阴真经》这本奇书。
  元代,摩尼教日渐式微,而源于净土宗的白莲教却异军突起,摩尼教最终和弥勒教、明尊教等教派一起,融入到白莲教中,成为白莲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融入白莲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5月,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白莲教主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预先在河道中埋下独眼石人,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韩、刘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红巾军起义,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序幕。
  虽然韩山童随即遭到了元军的残酷镇压,不幸身死殉难,但其子韩林儿却幸运地躲过屠杀,在刘福通的扶持下继位为王,“从者数十万”,并且在1355年登极为帝,国号“大宋”,建都濠州,改元“龙凤”,号“小明王”。
  朱元璋的淮西(濠州)红巾军是尊奉龙凤政权的,故而,朱元璋也是白莲教徒、红巾首领。1366年的冬季,小明王韩林儿、刘福通沉船身死于瓜洲,凶手疑似朱元璋水军大将廖永忠,背后黑手不言而喻。
  身为白莲教主,韩山童却时刻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一方面,安抚白莲教中最大的两个宗教加盟势力――弥勒宗、摩尼教;另一方面,侧面肯定了白莲教对这两个宗教加盟势力的领导权。
  因此,明朝国号和明教(摩尼教)确实没有太大关系,就算有,也应该是源于白莲教。明朝的国号,严格说和元朝一样,都来自于《易经》: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忽必烈看中了“大哉乾元”,朱元璋紧跟着他看中了“大明终始”,遂取国号“大明”,和白莲教的造反口号“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并无多大关系。
  朱元璋建国后,采纳李善长的建议,下旨严禁白莲社、明尊教、弥勒宗等教派,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后,白莲教以各种支派的形式继续变换名目得到发展,在明清两朝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但明教却逐渐式微,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只能在少数几个宗教昌盛的城市(如福建泉州、新疆吐鲁番),还能见到当年盛况一时的摩尼教的遗迹、残碑等物。
  纵观摩尼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被官方承认时少、打击时多,只因摩尼教脱胎于各种宗教的综合因素,处处都有其他宗教的影子,但糅合起来却又截然不同,故而在佛教、道教、儒教三教主流的封建中国,是不受欢迎的。但摩尼教在反元战争中起的宣传作用,确实不可小觑,为明朝建立立下不小的功劳,这一点也是应该给予承认和肯定的。
  小说中的波斯三使、十二宝树王,自然是小说家杜撰。但小说中明教的基本教义、着装风格、饮食禁忌、丧葬习俗等,基本都吻合古摩尼教的描述,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1992年,考古学者晁华山在确认了大量摩尼教洞窟后特地致函金庸,说《倚天屠龙记》中对摩尼教教义的阐述和许多教规、习惯的描写,真是难得的准确。能得到专家如此赞誉,金庸在这方面所下功夫之深自不待言。
  而金庸本人,也是十分欣赏明教的。1959年,金庸和同学沈宝新一起,合资创办了一份全新的报纸,取名《明报》,显然,含有“明教”的影子。今天,《明报》已是香港最有感召力的报纸之一,影响了几代港人。
  西域摩尼教要求信徒苦修、乞讨度日,且视性行为为不洁活动,鼓励信徒单身。从这点看,古摩尼教更像是西域的丐帮,区别在于一个有宗教信仰而另一个没有罢了。
  最后,以白居易的一首歌咏摩尼教的五言律诗作为本节总结,以此来纪念这个神秘宗教延绵千年、跌宕起伏的传奇历史!诗云:
  静览苏邻传,摩尼道可惊。
  二宗陈寂默,五佛继光明。
  日月为资敬,乾坤认所生。
  若论齐洁志,释子好齐名。
  一代仁主大理段誉
  段誉心想:“我若再说谎话,倒似是有甚亏心事一般。”昂然道:“我刚才没跟钟夫人说实话,其实不该隐瞒。我名叫段誉,字和誉,大理人氏。我爹爹的名讳上正下淳。”钟万仇一时还没想到“上正下淳”四字是甚么意思,钟夫人颤声道:“你爹爹是&&是段&&段正淳?”段誉点头道:“正是!”
  ――《天龙八部》第2回
  金庸的十四天书里,所有男主角中,唯一一个历史真实人物,就是段誉。对于这个深受金迷爱戴的可爱人物,值得专门为之开辟专篇,详加点评。
  《天龙八部》的三个男主人公中,段誉最先出场,这是一个亲和、善良、和蔼、乐观、热血、充满正义感的邻家大男孩,完全没有一国储君的作派。小说的最后,段誉已经贵为一国之君,但其性格依然一如以往,令人十分感慨。
  要说历史上的段誉,先得简单说说大理国的历史。
  大理国史
  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国(公元738―902年),南诏面积虽小,却是一个凶悍好战的国度,给大唐帝国带来不少小麻烦。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杀死南诏末代皇族800多人于大理五华楼下,宣告了南诏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郑买嗣窃国成功,改国号“大长和国”。但这个政权不得人心,只存活了25年,即被新的权臣杨干贞推翻。杨干贞扶植清平官(宰相)赵善政为王,改国号“大天兴国”。赵善政当了一年的傀儡就被废黜。公元928年,杨干贞再次改换国号“大义宁国”,自己身登大宝关起门来做皇帝。
  由于杨干贞的穷奢极欲、贪虐无道,公元937年,通海(今玉溪)节度使段思平率领黔东三十七个少数民族部落联合起兵,打出“减尔税粮半、宽尔徭三载”的口号,得到云贵大地上所有不堪压迫和欺凌的奴隶、平民的支持,起义军摧枯拉朽,一鼓作气攻陷羊苴咩城(大理城),将暴君杨干贞赶下皇位,大理国就此闪亮登场!
  纵观这风云变幻的35年,和中原王朝五代十国相类似,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最终的赢家大理段氏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从段思平起的列代帝王,都信奉“轻徭薄赋、慎动刀兵”的原则,在外交方面,东顺大宋、北拒吐蕃;在内政方面,分封臣下、宽厚待民,算得上是有道明君。
  经过段氏皇族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原本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大理国,终于走上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康庄大道,社会安定团结、百姓生活美满,和小说中介绍的情况比较一致。
  然而,大理段氏也有着自身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个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从段氏政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伴随左右,一直到大理国的灭亡为止。
  这就是延续了南诏、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灭亡传统的权臣干政。
  在段思平丁酉得国后,大理国境内出现了国王、诸侯、平民/奴隶三种社会等级,国王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割据诸侯,各诸侯效忠皇室,但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元首,有自己的封地,但财政、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而平民和奴隶是这两大贵族的财产,不仅要缴纳税赋,而且还要义务参军,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万幸的是,由于段氏的仁政,这个阶层的民众生活倒还不算太穷困。
  这么看来,段氏其实已经成了大理各方势力均衡后的产物,如果国王有道,那么各方太平;如果国王昏庸暗弱,那么自然会有野心家虎视眈眈,进而取而代之。
  悲剧,在段廉义执政期间,终于发生了。
  权臣干政
  大理第12位皇帝上德帝段廉义在位期间,大理国的封建割据势力已经很强了,主要有三方:占据大理城西北部的杨义贞,占据善阐府(今昆明)的高智N、高升泰父子,以及占据黔东的三十七部。
  公元1080年,杨义贞弑帝自立,4个月后,高氏父子起兵杀死杨义贞,扶持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帝,即上明帝。段寿辉在位一年,高氏父子又逼迫其出家为僧,改立段寿辉堂弟段正明为帝,他就是小说中的保定帝。
  段正明在位13年,虽然处处小心谨慎,力保社稷平安,但终于不敌高氏父子咄咄逼人的态势,无奈于1094年禅位于高升泰,自己到天龙寺出家为僧。这一年是北宋绍圣元年,即《天龙八部》结束的那一年。
  这一段悲惨的故事,《南诏野史》有记载:“明在位十三年,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善阐侯高升泰为君,正明遂禅位为僧,而段氏中绝矣。”
  在杨、高两大权臣的斗法过程中,高氏笑到了最后,终结了大理国的前半生,改国号“大中”,开始了短命的大中政权。
  由于国内人心思变,叛乱四起,高升泰这个皇帝做得心力交瘁。有鉴于此,焦头烂额的高升泰在两年后病危弥留之际,遗命其子高泰明归政于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文安帝),史称“后理国”(为了便于描述,本节仍以“大理国”相称)。但在后大理国时期,高氏世为相国,称中国公,嫁女给段氏为妻,掌实权,仍占有重要地位,直到大理国灭亡。
  小说中段正淳没当过国王,其妻是摆夷族大酋长之女刀白凤。而在《大理古佚书钞》一书中,段正淳的皇后是高升泰的妹妹高升洁。段正淳曾写过一篇《赞妻文》,特别有意思,全文如下:
  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妻比高低。
  虽然文笔一般,但诗中亲密温柔之风扑面而来,和小说中段正淳哄骗各路情妇的手段如出一辙,就是不知道这些甜言蜜语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1108年段正淳弃位出家,传位其子段正严(亦称段和誉、段誉),故而,段誉是大理国的第16位皇帝,庙号宪宗,谥号宣仁帝。
  有为之君
  段誉出生于公元1082年,即“大理保定二年”,与小说中的“出生金牌”时间吻合。1108年,26岁的青年段誉气宇轩昂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将成为大理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同时,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段誉刚刚登基,接手的是个烫手山芋:黔东三十七部互相攻击,各路反王风起云涌。同时,段誉还要面临高氏擅权的事实。此时的段誉,真可谓是内外交困、焦头烂额。
  平叛手上没兵,夺权心中没底,难道要延续段正明、段正淳两位先皇的被动挨打状态?段誉不是平庸之主,他一反常态,走上了和高氏相国友好合作的道路:开诚布公地袒露心迹,换取高氏的鼎力协助。
  当时的相国是高升泰的儿子高泰明,而皇太后是高泰明的姑姑高升洁,皇宫内外全是高家的势力,段誉所能做的,就是在最大限度范围内,与高氏家族联手打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大理国。在段誉心中,这片热土不是老高家的,也不是小段家的,她属于全体大理人民。
  段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全盘托付给高泰明,希望高泰明即刻带兵平叛。高泰明觉得很意外,在段正明、段正淳执政期间,都是高升泰、高泰明决定好了,才去通知国王颁旨。但段誉竟然能够主动前来商议,可见其主观能动性很强。
  高泰明决定领兵出征,同时段誉下旨,命高泰明的第四子高明清暂摄善阐侯爵位,这也意味着段氏不会在高氏远征过程中,背后捅人一刀――给高泰明吃了一颗定心丸。
  正规军出马,黔东三十七部或降或亡,战乱很快平息。这次的国王与相国主动联手,使君权和相权获得了高度的统一,大理军民无不交口称赞。在今后的数十年里,颇有胆略的段誉虽然不能改变高氏擅权的事实,却能屡屡主动化解矛盾和危机,为大理国民的安居乐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同时也要赞赏一下高泰明,他和其祖高智N、其父高升泰不一样,在他心中,“忠孝”二字比“权欲”为重:高升泰遗命其归政于段氏,恢复大理国,他做到了;段誉请他出兵平叛,稳定大理国,他也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权臣,都有这样高度的政治觉悟。
  对于大理国民来讲,这对君臣无疑是一对最佳拍档:国王有胆识,相国有操守。两人不像汉献帝与曹操,倒更像是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与首相。
  段誉亲政后的第八年获得了宋朝的“金紫光禄大夫、校检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封号,取得了两国的边境贸易权,从此大宋和大理两国的民间贸易日益频繁,大理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史载“七月中元节,各方贡金银、罗绮、珍宝、犀象万计,牛马遍点苍”,又有“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缅等地,及本地州县之云集者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繁荣景象,可见一斑。大理周边的邻邦如越南、缅甸等国,看到段誉治理下的大理国国势昌盛,也不禁“远方慕之,悉来贡献”。
  国家稳定、吏治清明、财政丰饶、皇帝仁慈,此时的大理国出现了另外一个盛世。
  但同年,另有一个坏消息,就是相国高泰明病逝。
  毋庸置疑,高泰明是一个权臣,但不是一个奸臣,他是大理国的无冕之王,人称“高国主”。但他能够和段誉和平相处、精诚合作,可见是一个极好的政治合作伙伴。他的早死,令段誉很苦恼,继任的高氏相国应该选谁,将对自己的执政至关重要。
  由于此时高泰明诸子尚幼,二弟高泰运趁机夺过相印。高泰运上台后,还没等到大展拳脚,就在三年后的1119年去世了。他的侄子,也就是高泰明的儿子高明顺继任相国;高明顺在相国的位置上干了十年,1129年也去世了,传位给儿子高顺贞;高顺贞又干了12年,到了1141年去世,继位的相国叫高量成。
  高量成一直陪伴段誉走完最后的政途:1147年,段誉已经是一个65岁的老者,由于诸子内斗不息,令其倍感疲倦,故而借口“天变不祥”,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子段正兴。
  出家为僧
  段誉共执政39年,淡出大理政坛后,于荡山寺出家,法号“广弘”,从此青灯黄卷于深山古刹中勤进修行,得享高寿而终(公元1174年段誉去世,享年92岁)。
  段誉不仅是大理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君,同时也能问鼎“中国最长寿国君”前三强!排名第一的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活了103岁之久,空前绝后的记录;亚军是先秦时代卫国国君卫武公,他活了95岁。紧随其后的,就是我们的大理段公子!
  历史上的段誉在执政期间,对外不兴刀兵,对内勤政爱民,做到了小说中段正明规劝他的“爱民、纳谏”二事,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好皇帝。纵观段誉的一生,仁慈、宽容、善良、大度是他的标签,但由于他的爱心太重,不够杀伐决断,故而大理国在他执政的晚期,已经出现了早衰的迹象。从这点来说,晚年的段誉未能像青年时代的他一样,能够不畏权势充满斗志,实在是相当可惜的。
  金庸毫不掩饰对段誉的喜爱,将其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历史和小说有机地完美结合起来,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可爱的书生情痴形象。
  《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帝段智兴是段誉的孙子,但其人终老帝位,并未出家,故而“一灯”大师法号也是小说家杜撰无疑。“一灯”二字属佛教常见用语,意喻“破除一切黑暗、愚痴的智慧明灯”,《华严经》有“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大集经》有“譬如百年室,一灯能破”;《楞严经》有“身然一灯,烧一指节”;《诸经要集卷》有“暗室百年一灯便破,故知嗔心甚于猛火”;《佛祖历代通载卷》有“点一灯外安十镜,以十镜喻十法界”,等等。显然,这个法号是贴合段智兴这个人物形象的。
  赵敏的幸福一家
  范遥拍手道:“这汝阳王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叫做库库特穆尔,女儿便是这位姑娘了,她的蒙古名叫作甚么敏敏特穆尔&&两人又爱作汉人打扮,说汉人的话,各自取了一个汉名,男的叫做王保保,女的便叫赵敏,&赵敏&二字,是从她的封号&绍敏郡主&而来。”韦一笑道:“这兄妹二人倒也古怪,一个姓王,一个姓赵,倘若是咱们汉人,那可笑煞人了。”范遥道:“其实他们都姓特穆尔,却把名字放在前面,这是番邦蛮俗。那汝阳王察罕特穆尔也有汉姓的,却是姓李。”
  ――《倚天屠龙记》第26回
  元顺帝妥滋蓝⑷暄敉醪旌碧啬露⑿⊥跻醣1!⑿】ぶ髡悦簦馑娜斯钩闪恕兑刑焱懒恰沸∷抵忻稍⒌拇砣宋铮渲星叭欢际鞘妨嫌性氐恼媸等宋铮悦羲淙皇切楣谷宋铮灿衅湓痛嬖凇
  大元末帝
  元顺帝妥滋蓝窃牡谑晃换实郏彩亲詈笠晃换实邸T窬攀四辏雷婧霰亓以谖35年,元顺帝在位36年,其余的9个皇帝加起来也只不过执政27年,最短的是天顺帝阿速吉八,在位仅仅一个月就被图帖睦尔兵变推翻,从此不知所踪。
  妥滋蓝醯堑畚唬陀龅搅巳ǔ疾盏奶粽剑ù瞬辗橇毂鹚沃眨凇兑刑焱懒恰沸∷抵薪小鞍脱印保俜馓Γ2帐窃渥诤I降木沙迹希幢卜炙悖车刍挂兴簧笆骞薄S捎诓赵诔械秤鹬诙啵畹俟蹋识话焉倌晏熳釉车鄯旁谘劾铮对贰匪邓岸辣ㄈㄗ皂В渎易孀诔上埽昂μ煜拢ビ屑槟薄保歉鲆靶牟囊跄奔摇
  伯颜极其仇汉,在位期间禁止汉人从政、取消科举,甚至还丧心病狂地上书建议杀尽天下“张王李赵刘”五姓汉人,是个十足十的反人类恐怖大亨。
  如果说伯颜的这些倒行逆施举措,还不足以让元顺帝恼怒异常,那么伯颜在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密谋联合元文宗皇后废掉顺帝改立文宗皇子燕贴古思为帝,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妥滋蓝薹ㄔ偃蹋ㄏ铝瞬盏木鲂摹
  妥滋蓝业暮献骰锇槭遣盏闹蹲油淹眩馐且晃徊┭Ф嗖拧⒛苷魃普降那缀汗笞澹俺啤拔奈渌⒅矣驴杉巍薄M淹阉渥杂妆徊崭а慷貌盏牡剐心媸⒁皇终谔欤罡惺绿现兀悸堑揭坏┦疲毡赜猩鄙碇觯约鹤魑祝不崾艿角AM淹阉妓髟偃胶ο嗳ㄈ∑淝幔挥写笠迕鹎渍庖惶趼房勺摺
  元顺帝想的是“为己除敌”,脱脱想的是“为民除害”,两人一拍即合。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二人设计剥夺了伯颜的军政大权,将其流放到岭南,伯颜惊怒交加、气急败坏,在南下途中病死南昌客舍,结束了其飞扬跋扈的一生。
  脱脱是元朝最后一位贤相,铲除权相伯颜后,他接替了伯颜的位置处理政务。和伯颜仇汉不同,脱脱的亲汉举动,让蒙元帝国获得了最后的回光返照:恢复科举、置宣文阁、减免税赋、整顿吏治、平反冤案、组织撰写辽宋金史,史称“旧政更化”。旧政更化共3年零7个月,各种举措大体得当,朝政为之一新,皇帝用功读书,注意节俭,颇有“励精图治之意”,脱脱治国有方,“中外翕然称为贤相”。
  但随着元顺帝的亲政日久、根基渐稳,加上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的去世,妥滋蓝嬲剂司偬煜碌闹凑獭H诵宰苁翘巴枷砝帧⒑靡荻窭偷模笕ㄔ谖盏脑车壑鸾サ∮诔⒊栊偶樨⒊聊缑郎⒆硇姆鸱ǎ呱狭肆硗庖惶跚渍贰
  脱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多次上书皇帝苦口婆心规劝,但毫无功效。失望的脱脱遂于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借口患病辞相归隐,眼不见心不烦。
  脱脱告老还乡后,元朝政治腐败已不可挽救。加之天灾频仍,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此起彼伏,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无计可施的元顺帝只得在5年后,再次邀请脱脱出山收拾残局。
  脱脱复相后,面对的两大烂摊子令其焦头烂额:黄河水患、流民造反。脱脱作为救火队员,深感心力交瘁。治黄、平叛都要钱,而国库空乏,大量金银都聚集在以皇帝为首的蒙古贵族手里,没钱,脱脱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这时候,脱脱试图运用经济调控杠杆来改变困境,他大量发行纸钞,换走民间的真金实银。钱暂时是有了,但随之而来的社会通货膨胀的程度令他始料未及,“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
  变钞使局面更加糟糕,但脱脱在饮鸩止渴的道路上不得不鼓足勇气前行,他一边委任贾鲁专治黄河,一边着手镇压各地起义;而元朝的皇帝陛下,却在大都皇宫中与一众奸佞、番僧、歌姬共同修炼“演揲儿法”――也叫“大喜乐”,由十六名性感妖娆的歌姬跳“十六天魔舞”,演到高潮时,男女群交淫乱,场面十分不堪。
  顺帝的高丽籍奇皇后看不下去,规劝自己的丈夫要专心国事、远离小人,却招来了元顺帝的一顿怒斥。元顺帝自身荒淫也就罢了,他还教唆自己的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加入到大喜乐中来,太子一试之下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自古以来亡国昏君如元顺帝者,绝对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脱脱被权臣哈麻鸩死于云南,年仅42岁。大元帝国最后的顶梁柱,轰然坍塌了。
  察罕崛起
  在脱脱去世之前3年,畏兀儿人察罕帖木儿(也就是小说中的王保保、赵敏的爹)登上了政治舞台。察罕帖木儿字廷瑞,祖籍北庭,曾祖阔阔台随蒙古军入颍州,以探马赤军户留居,祖乃蛮台、父阿鲁温,皆居颍州,因此察罕帖木儿是高度汉化的维吾尔人。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自取汉名“李察罕”。小说中的察罕帖木儿官封“汝阳王”,事实上察罕帖木儿至死都未曾有过这个爵位,倒是他的父亲阿鲁温领过这个头衔,察罕帖木儿死后加封的爵位是“颍川王”。
  1351年,白莲教主韩山童首举义旗,打响了中土反元战争的“第一枪”,拉开了浩浩荡荡的元末农民起义大幕。1352年,察罕帖木儿召集了数百乡勇,建立了自己的地主武装,随即夺回了被红巾军攻占的罗山城,献城于元廷。元朝政府大喜过望,加封察罕帖木儿中顺大夫、达鲁花赤等职位,并且开始扶植各地地主武装与农民军对抗。
  得到朝廷支持的察罕帖木儿很快就招揽了万余人的部队,与刘福通等红巾军多次交战,胜多负少,打响了自己的名头。
  1355年,察罕帖木儿取代了脱脱的元廷重臣之位,成为元廷对抗农民军的领袖大将,他驻军虎牢关,掌控中原,多次打败刘福通、韩林儿、朱元璋所率的红巾军。因为卓越战功,他被元廷一路升职:中书刑部侍郎、兵部尚书、佥河北行枢密院事、陕西行省左丞相、陕西行省右丞相兼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等等,是当之无愧的元朝第一柱石。
  在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察罕帖木儿的外甥、义子王保保也逐渐成长起来,元顺帝特赐其蒙古名“扩阔帖木儿”,即小说中的“库库特穆尔”。
  1361年,察罕帖木儿在征讨山东红巾军过程中,招降了敌营田丰、王士诚二将,这二人朝三暮四,人品十分低劣。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召开一次军事会议中,不慎为这二人杀害。
  察罕帖木儿被害的噩耗传来,元顺帝痛不欲生,而朱元璋则又惊又喜:“天下无人矣!”
  察罕帖木儿死后,元廷对其极尽哀荣:朝廷诏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后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食邑沈丘县。命其子扩廓帖木儿袭总其父兵,拜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
  保保复仇
  王保保接替父位后,先起兵破了益都城,杀死田丰、王士诚二人为父报仇,而后整饬兵马,决意完成亡父的扫平天下遗志。但这个时刻,元廷内部又爆发了皇位争夺战: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在母后、丞相的暗中支持下,预备篡夺元顺帝的皇位,开创全新的大元帝国历史。爱猷识理达腊拉拢的首要对象,就是王保保。而元顺帝得知阴谋后,一边疏远了王保保,一边扶植另外一位元末名将孛罗帖木儿与之对抗。
  这是上天赐予元帝国最后的起死回生良机:红巾军正处于低潮转折期,各路义军自相残杀,如果此时元廷能够团结一致,出重兵弹压起义军,朱元璋能不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但是元廷却让这天赐良机悄然溜走,从1364年开始,王保保就和孛罗帖木儿展开了正面冲突,虽然在1365年王保保借顺帝的刀杀死了对手,但此时的元帝国已经到了苟延残喘之时,新兴的朱元璋势力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送他落幕。
  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秋,明兵北伐,元顺帝闻讯,弃城北逃上都,驻守山西的王保保救援不及,大都光复。随即徐达、常遇春进兵山西,王保保避实就虚,猛攻大都,而明军则直捣太原,逼迫王保保回师自救。兵困马乏的王保保被明兵夜袭大营,率十八骑仓皇北逃,收集残部屯兵甘肃,继续骚扰西北。
  1371年春,徐达西征,与王保保大战沈儿峪,王保保大败,北奔和林。时元顺帝已死,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元昭宗。元昭宗命王保保为中书丞相,洪武四年,败明兵于漠北;洪武五年,王保保南下攻雁门;洪武七年,朱元璋命李思齐到漠北招降王保保,王保保不从;洪武八年,王保保卒于哈剌那海。
  王保保是元朝最后一位杰出的战将,和其义父察罕帖木儿为元朝的显赫武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朱元璋曾盛赞王保保是“天下奇男子”,郑观应也把王保保和英布、王霸、张辽等一代名将相提并论,《剑桥中国明代史》也说“在为元王朝效命的地区性领袖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和在明王朝崛起的历史中肯定是这些领袖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扩阔帖木尔”。王保保获得这些褒奖,当之无愧。
  王保保有个妹妹王氏,兵败被俘后被朱元璋许配给自己的次子秦王朱荆饩褪切∷抵姓悦舻脑汀5飧觥罢悦簟泵芸啵槲涠四昵赝跞ナ溃湍油醯擞呐魑赝醯钠奘遥煌谎吃幔讶嗽缟ィ钊肃堤尽2恢澜鹩估弦邮遣皇峭檎馕豢闪呐裕虐阉氏碌恼悦粜吹媚敲椿俏匏⒐獠识崮俊
(责任编辑:UB003)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辽有多厉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