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更新一个游戏比下载还慢,都两个爱奇艺每小时更新了,要是下早就下好了

愤怒的小鸟下载5千万:每天游戏时间百万小时 - 开源中国社区
当前访客身份:游客 [
当前位置:
愤怒的小鸟下载5千万:每天游戏时间百万小时
愤怒的小鸟
【编者按】
很难测算《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究竟有多“愤怒”,但很容易看出它有多成功。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也是这款游戏的拥趸,遑论成百上千的美国人在万圣节时将自己装扮成里面的角色。在很多国家,《愤怒的小鸟》都是App Store免费下载和 付费销售的双重冠军:芬兰、英国、美国……当然也包括中国。到2010年12月发布一周年时,这款游戏在各个平台上的下载总计超过5000万次。开发商 Rovio表示,每天人们花在玩《愤怒的小鸟》上的时间总和超过100万小时。真正鲜为人知的是,获得极大成功前的Rovio在干什么。它的第一个外部员 工、现为手机游戏公司Finger2Finger创始人的刘翔讲述的这些艰难时光,肯定超出你的想象。
“Rovio”在芬兰语中是“火”的意思,它的LOGO就是白雪中的一团火。我是Rovio第一个外部员工,2004年底加入,那时这家公司叫Relude。
最初的起源是2003年时,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读书的Niklas Hed和两个同学以一款叫《卷心菜之王》(King of the Cabbage World)的游戏赢得惠普与诺基亚合办的手机游戏大赛。这款游戏后来被出售给另一游戏公司Sumea,改名为《鼹鼠大战》(Mole War),成为全球第一款多人实时对抗手机游戏—玩家控制一只小鼹鼠向对面另一玩家控制的鼹鼠扔垃圾,大家可以挖地洞躲避攻击,如果被砸到就输了。
只有3G网络才能真正让《鼹鼠大战》打起来。但当时即便在芬兰和欧洲,3G网络也没有铺开,能玩游戏的3G手机很少,遑论多个用户同时在线。因此,这款 理念和设计都很超前的游戏在商业上必然失败。不过,Niklas Hed 3人借它进入游戏市场并在业界获得声名,他们将奖金作为起始资金创立了Relude。
因为付费下载的《鼹鼠大战》缺乏用户很难赚到 钱,Relude过得很艰难,3个创始人凭奖金省吃俭用度过一年半。正当他们苦恼无以为继时,Niklas Hed的堂兄弟Mikael Hed加盟,并带来个人资金。此人不像其他3人是IT背景,出身富裕家庭的他是商科背景,任务就是把公司正式运营起来。
成立一年半到两年正是初创企业最难熬的时候—一开始很多创业者都能充满激情不计代价地投入,但到这时,可能激情燃烧殆尽、资金告罄,团队中很多人也就此散了。如非Mikael Hed及时出现,Relude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Mikael Hed加入后,在大学生中招了两个程序员,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两个程序员加入后,解决了《鼹鼠大战》只有手机终端没有服务器端的技术问题,这样这个游戏 在运营商Orange上真正运营起来。更重要的是,Mikael Hed带着Relude接了一个外包项目,为Sumea开发滑雪游戏Ski Jump。2000年前后彩屏手机开始普及,几年的发展和诺基亚的影响力使芬兰诞生大量手机游戏公司。Sumea和Mr.Goodliving都是当时世 界级的领先者,能以品牌商的身份与运营商合作。像Relude这样的小型工作室,则围绕它们做一些外包求生存。
2005年是变化频生的 关键一年。在Sumea于2004年6月被美国同业Digital Chocolate收购后,Mr.Goodliving在2005年5月也被美国公司RealNetworks收购。这两起并购在芬兰IT界和游戏界引起 极大震动,他们不认同自己最顶尖也是世界一流的公司以低价出售给美国人。其中的矛盾不难解释:两家公司都成立于1999年,经过五六年的发展一部分原始股 东希望套现,芬兰资本市场在美国人面前差距明显;而被出售后,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都受到极大冲击,内部也出现重大人员变动和一些公司政 治,Sumea不仅高层被美国资方换掉,连品牌都没能保留。这些对那些怀揣游戏梦想进入这两家公司的人而言不可接受,很多人选择离开。
与此同时,Mikael Hed的父亲开始成为关键人物。Kaj Hed 1990年代创立Trema,一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财富、资产管理软件的公司,后来成为投资家。即便Relude是自己儿子和侄子的心血,这些年轻人 历经坎坷时他也从未出手,直到开始相信这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并发现Sumea出现问题有机可乘。
Kaj Hed在2005年1月为Relude注入资金,将公司改名为现在众所周知的Rovio,并从人心涣散的Sumea挖人。为此两家公司关系变得水火不 容:Sumea老板给所有员工开会,要求他们不能接Rovio的电话;一旦有人提及Rovio,就要被谈话。这种情况下,Rovio做的游戏自然不可能再 被Sumea推广,也不可能再得到外包项目。
即便如此,与Sumea早已熟识的Rovio仍挖来一个负责市场和一个负责技术的中层,他们将各自的团队和一些订单一并带了过来。一度Rovio二三十人的团队中约1/3的员工来自Sumea。
至此,原来只能制作游戏而无法做市场的Rovio各项短板逐渐被补齐。它原来就有一个设计师和3个开发人员,加上从Sumea挖来的人和 2006年初兼并的一家3D手机游戏开发商Pixelgene,共有3组研发团队。同时拥有了做市场和营销的能力。3个团队研发能力大大加强,运转熟练后 平均每个月都有一款游戏上线。这样Kaj Hed的布局就完整了,能直接与Sumea这样的强者竞争。
新生的Rovio由Mikael Hed担任CEO,Sumea过来的两人负责研发和销售,作为投资人和董事长的Kaj Hed另请专人负责财务。最初半年用于开发游戏引擎做技术积累,没有做具体游戏。Rovio的第一个作品叫《以暴制暴》,是通过手机打拳击比赛的休闲游戏 (casual game),我是主要开发者。但这款游戏从未上线,因为蜜月期不到半年就结束了,公司出现分歧。
Mikael Hed认为应该下注更多人喜欢的休闲游戏,来自Sumea的人则认为应该做针对游戏发烧友的硬核游戏(hardcore game),并以冒险战争为主。这不是无关痛痒的细节问题,而是涉及公司战略定位和未来方向的根本问题。他们不会公开争论,但我们都知道在办公室中吵得很 厉害。大战数个回合后,协调无果的董事会决定让Mikael Hed出局。这意味着Kaj Hed赶走了他的儿子。因为虽然不能确定两个方向到底哪个更有前途,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来自Sumea的那两人,Rovio就毫无竞争力。
这是Rovio资方(支持Sumea一方的董事会)与管理层(Mikael Hed代表的旧部)的矛盾首次暴露。之后,Rovio虽然一直没有替补CEO,但在Sumea一方主导下,所有游戏从策划案开始就以设计复杂的硬核游戏为 主,包括2005年9月发布的《黑暗恐惧》(Darkest Fear)和《战争日记:缅甸》(War Diary: Burma)等广受好评的作品。
问题并未就此解决,反而越来越多。首先,年间,各大运营商仍看好3G,引诱更多游戏开发商入局,竞争日趋激烈。运营商眼光变得挑剔, 逐步关闭渠道,转而自己设计游戏控制大部分利润,并挑选少数最有实力的游戏工作室为它们代工。同时,3G短期也不可能普及,大部分用户用的还是低端的2G 手机。需要高性能硬件适配的硬核游戏很难发展,当开发商被迫简化游戏时,终端用户又不愿为低质量游戏埋单。
恶性循环下,Rovio并未及时根据市场动向调整战略。结果游戏叫好不叫座,制作成本居高不下,愿意接受这些游戏的销售渠道却日益减少。病急乱投医时,我还代表公司与上海的掌上灵通谈过,试图进入移动梦网等中国市场。
一年半后,Kaj Hed第一次投入的风险投资烧完了而没有任何成果,当初力主做硬核游戏的两个前Sumea中层也被董事会扫地出门。面对乱局,Kaj Hed决定再赌一把,不仅继续为Rovio注资,还找来了以接外包项目在业界出名的新CEO。于是,Rovio重回外包时代,接的第一个单子就是给电子艺 界(Electronic Arts)做《极品飞车》(Need For Speed)手机版。除了给电子艺界、维旺迪(Vivendi)和RealNetworks等大厂牌做,它为诺基亚开发的手机游戏《蹦蹦球大冒 险》(Bounce Boing Voyage)在2008年发布并大受欢迎。
尝到外包甜头的Rovio开始接更多订单。但3G迟迟未 能如预期的爆发,很多斥巨资购买牌照的运营商一直没能真正展开3G业务,它们只能节流、 裁员,一些小的甚至倒闭。很多外包游戏项目随之完蛋。外包中Rovio这样的接包方得到的首付可能只是商定价格的1/3,当投入很大人力物力开发到50% 或80%时,项目却被运营商等发包方放弃。这样Rovio再次陷入亏损,2006年底前后钱又用完了。
大约支撑半年后,Rovio开始第三次融资。一些外部投资者试图进来,但最终还是Kaj Hed的钱获胜。Kaj Hed前后在Rovio投入几百万欧元,却没有什么实质收益,于是到2007年底,他决定亲自出任CEO。那几年中,CEO简直是这个40人左右的小公司 中更换最频繁的职位。
Kaj Hed上任后也没有什么扭转乾坤的奇招,还是靠一些外包订单勉强生存。从2007年到2009年,Rovio几乎没有发布属于自己的独立游戏,虽然很多诺 基亚的手机游戏都带有它的LOGO,给Gamehouse做的《Collapse Chaos》卖出了几百万套,但这毕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挨到2008年,Rovio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从早年逐步补齐程序员和设计师 等人,到后来承接外包订单需要人手,虽然中途有一些换血,Rovio员工数在年间整体是增长 的。到年之交时,已经没有新订单进来,Rovio过去的利润储备又不足以将40个人养起来作为将来的储备,裁员是唯一的选择。
销售和市场部门的人最先被裁完,因为他们在外包生意中最不重要。接不到新订单,最好的程序员慢慢也被裁掉,就连最初3个创始人中的Kim Dikert也走了,他是核心开发人员。那时士气很低落,2008年最困难时留下不到10人,有些是全职,还有一些兼职,主要为完成诺基亚的《蹦蹦球大冒 险》。公司不赚钱,没有事做光拿钱,消耗得太厉害,大家也不愿意这样。整个团队,从开始到最后从未离开的只有Niklas Hed,另一个创始人Jarno Vkevinen在2004年就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
我本人在2007年底离开,非常伤感和感慨。从 创业早期一路走来,所有人感情都很深。芬兰人特别喜欢喝酒,Rovio就有个房间专门放一箱箱的 啤酒和一种女生更爱喝的甜口味的酒。员工自己开发出很多小插件加在各种游戏开发工具中,比如一到下午5点,小图标就变成啤酒瓶,告诉大家“下班了,可以喝 点酒啦”。当然,通常都是周末才喝,大家还一起打打扑克牌之类的。
2009年,Mikael Hed回来重新出任CEO,Kaj Hed改任董事长。这一年Rovio同样过得很难,但在12月的时候,《愤怒的小鸟》横空出世。此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按Rovio的说法,这款游戏 是他们用做外包剩余时间做的副产品。这款游戏的成功有很多原因,我个人认为其中之一就是借助了苹果面向全球销售的App Store平台。如果苹果将App Store交给大型运营商来做它和《愤怒的小鸟》都很难成功,因为运营商通常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指定10个或多少个游戏,还会挑选跟自己关系紧密的公司来 做,这样其他人就很难有机会。而用户能够得到的始终是那些质量并不出众的游戏,这样渠道和整个产业链就容易被做死而不是做活。
《愤怒的 小鸟》完全是Rovio凭自己的想象力赚钱。有人认为这款游戏很简单,但这种简单是用户玩起来简单,研发层面并不简单。其中有很多非常 精致的地方,比如不同小鸟有不同的动画和功能,排队上弹弓都是自己跳上去,还有小鸟和小猪的声效,这些都不是简单能做出来的。从平台易用性、关卡设计到图 片颜色使用等等,《愤怒的小鸟》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精致游戏。这些都跟Rovio这么多年累积的技术和美术功底有关,触控引擎(touched engine)和做特效的粒子系统,都是早就有了拿来就能用。并不是Mikael Hed自己重新创业、招募90个人,就能做出这样的游戏,国内更没有哪个游戏开发商能做出这个水平的游戏,业余的更不可能。所以大家复制一个成功游戏的想 法很容易,但真正赚大钱的始终是最好的那一个。
现在我回国后自己也在创业,做多点触控和重力感应的手机游戏,以及一些社交网页游戏,希望能将Finger2Finger这个品牌做起来。Rovio的故事对我影响很大,从中至少学到3点。
第一个自然是对市场发展的把握。现在回过头看,当年Mikael Hed主张做休闲游戏是正确的。硬核游戏卖得更贵、竞争更少,但玩的人也少;休闲游戏看上去更简单、竞争激烈,但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大众市场。Rovio早 年的弯路有自己判断错误的原因,也有产业的原因,因为当时的手机和通信网络不支持那么复杂的游戏,但现在就支持了。所有这些对错都是事后分析,当时很难辨 别对错,而且历史永远无法倒流。
其次是如何处理与投资方的关系。2007年Rovio第三次融资时,曾有一些投资者想进来,但Kaj Hed的势力太大,其他人没法进来。因为Rovio本身就是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做出来的,包括后面来的人很多要么是朋友、要么成为朋友,员工持股比例很高。 但Kaj Hed进来几年后,在几次艰难时期通过收回前Sumea中层和其他一些员工股权,他与Mikael和Niklas 3个Hed家族的人股份就占到50%以上,现在他一个人就超过90%,绝对控股。这样其他投资者就没有什么空间,必须花很多钱才能买很少股份,所以 Rovio融资非常难。对Kaj Hed而言,他要么认输,要么一次次接着投直到成功为止。这个老爷子投资风格就是这么狠,在他投资的其他公司也这样,他不是天使投资,从一开始就追求控制 权。虽然他本人看上去朴实和蔼,彬彬有礼,不像美国人那样热情外露。事实上,如果当年能有更多新的资金进来,Rovio的故事可能就是另一个版本,不会像 之前那样过得这么坎坷艰难。它得过很多奖,在业界非常有名,如果资本翻一倍,至少能支撑5年不盈利,这就意味着很多可能性。
最后,创业还是彼此性格要契合。大目标一致和真正坐下来一起做事完全不同,后者涉及语言、交流、方向判断等等各种细致的问题,而大目标可能大家一起喝酒的时候就能一拍桌子说“我们干吧!”
那些已经离开Rovio的老员工们都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有的开办了自己的广告设计公司,有的开设了自己的音乐室,有的去撰写幼儿图书,有的成 为高科技投资人。现在大家仍然保持联系,在芬兰有个游戏社区,都会回去看看,一起喝喝酒追忆一下当年,交流一下对未来的看法。我衷心希望Rovio能做得 更好,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祝福,其中包含了太多故事和感情。
Peter Vesterbacka谈《愤怒的小鸟》
2009年4月《愤怒的小鸟》正式启动,Jaakko Iisalo画了最开始的原型图。我们那时候没有钱做市场,但这个游戏的名字很有意思,让人立刻会想到“为什么这些小鸟会愤怒”。这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讨论,比新闻发布会还管用。
如果没有《愤怒的小鸟》,Rovio可能还是一家做外包的普通公司。如果没法独立生存,外包是一个选择,这也能学到东西,而且有钱拿,但做外包很容易懈怠下来。我认为可以做少量外包,不过要时刻记住目标是做自己的游戏,虽然这很困难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Rovio以前也做过一些比较成功的游戏,但都是给别人做的。外包和自己做游戏是不同的商业模式,做游戏本身也有不同模式。有的人喜欢把精力放 在一款游戏上,有的人喜欢做100款游戏。当然,这个也和公司大小有关系,大公司做的游戏自然多一些。但现在普遍在往精品游戏靠拢,电子艺界也在减少游戏 数量。游戏和电影一样,你说用户是想看100部烂电影还是一部好电影呢?对我们而言,可能5款游戏就太多了。
这款游戏彻底改变了 Rovio。当你有一款如此成功的游戏时,所有东西都不一样了。而且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有无尽的机会。有人会说我们是“一次 性的奇迹”,谁知道呢?如果我们这招能像任天堂的《马里奥兄弟》一样成功,那也不错。很多人说我们应该做点其他的,但我们觉得《愤怒的小鸟》就够做好几年 了。这款游戏才推出一年,还在生命初期。旁观者说什么我们已经无所谓了。我们有那么多粉丝,而且越来越多。
之前做发行的 Chillingo什么都不做就能拿走分成,然后帮别人的游戏做宣传。所以Rovio现在都自己发布游戏。好的市场推广很重要,对 市场营销应该和对游戏设计同等重视。如果你有一个好游戏,但市场营销做得很差,那你干嘛做这款游戏?在游戏设计时很多人完全忽略了市场营销,这埋没了很多 很好很有竞争力的游戏。市场营销是从开始设计游戏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的事。
记住,市场营销并不等于做广告。做广告很简单,但是很花 钱。Rovio做很多市场营销,但很少做广告。我们在主流的社交网站上都很活跃,从游戏 发布的第一天就积极而且持续地和用户交流,现在更是如此,我们每天花很多时间回复粉丝邮件。另一种市场营销是持续更新,《愤怒的小鸟》每4周更新一次,这 样人们会说“啊,游戏更新了!你下载了最新的吗?”这可以引起讨论,也是口碑营销。总之,你必须时刻记住,要让用户谈论你的游戏。
至 于我们怎么做到让用户容易上手又可以一直爱不释手地玩下去,嘿嘿,我们就是做到了。你就是得设计这样的游戏。这是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的 事。你得在不增加游戏难度的基础上让玩家留下来。要保持游戏很简单,但要有很强的参与感让玩家能玩起来不容易。当有很多关卡需要玩家去挑战时,他进入状态 后就会一试再试,等他意识到的时候,已经玩了两个小时了。《愤怒的小鸟》这一点做得很好,但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具体规则可供参考。我们的游戏开始就是一个简 单的单词“Play”,进入游戏后“Play”就被弹弓所替代,一看就明白。其实,我们做PPT时也尽量不用文字。这就是一种简化,没有文字,就必须让人 看到图就知道怎么玩,保持游戏的简单。很多苹果产品也是这样。
我们当初的计划是先做一个iPhone版,然后很成功就移植到其他智能 手机平台。当然,我们当时没有想到会这么成功。移植有难度,但是可行的。 规律是先做简单的,然后往复杂平台上移植。如果本来是有很多功能的PC游戏,然后减少功能移植到手机上,就不好。从手机平台游戏往主机游戏发展比较好,而 且我们对手机游戏也更熟悉。iPhone之后先做WebOS是因为移植很简单,两个小时就做完了。我们后来拖垮了Palm的服务器,我们放到GetJar 上也这样。我们还没有拖垮苹果的服务器,所以还会继续试试。做Android是因为这也有一定的市场,做诺基亚是因为本来就跟他们有联系。
想通过手机客户端(支持 Android、iPhone 和 Windows Phone)访问开源中国:
旧一篇: 6年前
新一篇: 6年前
你也许会喜欢
已通关。。。
2楼:hokim
哥的鸟也很愤怒
3楼:赞山风
汗,哪里都能见到小鸟
4楼:zhangchengtian
三星通过2关,第三关难了。
6楼:夜游神
创业真是个血泪史. 我爸对我说他大部分钱都是意想不到的一两年瞬间赚到的. 也许在第N次勉强挣扎濒临死亡的时候,就看到了春天. 游戏很简单,不多评论,公司的故事确实值得回味. 用心+坚持.
7楼:Cody_Yu
除了要求全三星的蛋都找着了
8楼:Yang Jie
创业艰难 不过好像只有老外才这么疯狂的痴迷一种东西
我咋没觉得好玩啊,
10楼:Halker
引用来自“cuilk”的评论已通关。。。未通关
与内容无关的评论将被删除,严重者禁用帐号
本周热点资讯
本站最新资讯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Y450通用的全面经验问题帖【更新游戏卡顿情况解决办法和显卡驱动问题(待验证)】
72308浏览 / 117回复
18:49:50 “gnome2130”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得到50经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帖子原本是发在550区里的,因为450和550都是Y系列的一员,很多问题是相通的,所以把原帖删减修改了一下,发到450区来,希望能对本友有所帮助。这个帖子中主要是一些共性的问题,可能和450区的置顶贴内容有所重复,450特有的一些问题那位本友也发了,我就不多事了。因为我买的是550,所以帖子中不免会更偏向于550,涉及到450的部分观点是凭借看之前看过帖子的印象得出的,可能并不准确,请450的本友们不吝赐教。但是在选择什么机型的问题上,各人喜好不同,请勿乱喷。原贴地址:【我的小Y 我的本】Y550 最全面经验问题帖【申请置顶】【更新拆机图,小猫慎入】()  索引(鉴于有朋友说太乱看不清特增加此项 -_-,不耐烦看完的请先看这里) 一、购机前注意事项(专门为想买本子的朋友写的,请耐心看完)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入手本子之后遇到问题先看这里)
 三、部分好帖链接(想了解散热、打算超频或准备换CPU和的朋友可以参考)  ☆★一、购机前注意事项:(适用于有购机意向或对笔记本不太了解的朋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侧重点不同,样式外观手感尺寸重量舒适度屏幕颜色音量音质等等都是因人而异的,请有意购机的朋友有条件的话去当地的专卖店自己仔细体会,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评价就放弃自己喜爱的本子。
  1.散热问题。相信经过2月出厂的首批货散热有问题被召回的事情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款本子的散热了。截止到4月中旬,3月及4月出厂的Y550没有再出现过热的问题。至于的警戒温度是多少,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过热保护是105度左右,达到这个温度会自动关机以保护本子。换句话说只要没到自动关机的情况就不会对本子有什么损害。GPU的温度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一些影响,夏天推荐加个散热底座或在空调屋里玩吧。
  2.买机注意问题。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帖子,一搜一大堆。只简单说一下吧:首先看包装和封条是否完好;拆箱后看本子是否干净;顶盖、屏幕、键盘及其缝隙有无污迹或灰尘;接口和笔记本锁孔有没有使用痕迹;配件是否齐全;核对本子底座的SN码是否与包装箱上SN码相同;一切无误的话就该开机了,新机开机会有系统解包的过程,会花上几分钟,然后就是验机软件上场了。群里的魏-成都写的帖子上验机注意事项比较全,买机前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小Y · 我的本】----喜欢就要拥有【内附小5专用验机】更新了温度测试》()   3.验机软件及使用方法。后面帖子中列出的部分软件已有更新,截止至2009-4,最新版本的CPU-z(处理器信息)为1.5.0,GPU-z(显卡信息)为0.3.4,HD Tune Pro(硬盘信息及通电时间)为3.50,EVEREST(整机信息)为5.01.1706。最好自己在网上搜索下载最新版的软件,比如GPU-z的0.3.1版就不能显示130mgt的全部信息。软件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如果不太明白的话可以参考下帖:《◣夕风毒毒◥几款比较常用的验机软件》()
  4.TSI与PSE的选择。TSI的处理器(新)是T6600,主频2.2;PSE是P7450,主频2.13,其它配置完全一样,但PSE比TSI贵了500左右。P7450比T6600好在哪里?
  P7450的二级缓存是3M,功耗25W;T6600为2M,35W。最关键的则是前端总线:P7450前端总线是1066MHz,T6600的前端总线是800MHz,内存性能是跟前端总线挂钩的,T6600不能完全发挥ddr3 1066内存的速度优势,VISTA自带的评分中内存得分会低一点,在5.1~5.2左右;P7450的内存得分则是5.9。但其实实际应用中很难体会到这点儿速度差别的,也不用太在意。
  喜欢实惠的话就选T6600吧,或者买了更便宜的TSI之后自己拆机把CPU升级至T9600之类的也是不错的选择。想一步到位或不打算自己拆机的还是PSE吧。   5.相近显卡简单分析。因为我对ATI显卡不太熟悉,在此不做讨论,只说N卡。前面说过,万元以下笔记本中的最好显卡就是130mgt了。后面附件中会有各个CPU和显卡的具体参数对比。
  性能的简单对比:130mgt(显存ddr3)>9600mgt(ddr3)>9650mgt(ddr2)≥9600mgt(ddr2)。采用了ddr3显存的显卡要比ddr2的性能提高大约20%。
  3Dmark06的大致分数(得自几款不同品牌型号的网上评测,不精确但基本准确,对分数有疑问可自行搜索确认)。
  130mgt ddr3(处理器P7450,显存512M,分辨率)=;
  9600mgt ddr3(PM,)=;
  9650mgt ddr2(P8600,1G,)=;
  9600mgt ddr2(PM,)=;
  另附:ATI HD 4650 ddr3(P8600,1G,)=。
  测试系统均为VISTA,处理器会对得分有一定影响,分辨率对得分影响较大。
  我个人对某笔记本厂商只改个显卡名称、提高显存容量却采用ddr2显存这种做法很不喜欢,对不太了解的朋友很容易以为该品牌的显卡比公版名称的显卡好很多。具体是哪个牌子就不说了,不明白的自己体会、搜索。发发牢骚而已,喜欢该品牌的朋友不要介意。
我的本子测试结果:室温低于20度,分辨率,得分6171,最高72°,EVEREST温度与GPU-Z一样(下同)
分辨率,得分6910,最高70°。
  6.Y550与Y450。相信有很多想买本子的朋友会在这两款本子中犹豫不决。我做一个简要分析:Y450的优势在于更高的性价比,携带轻便,U口的数量和位置;Y550的优势主要在屏幕尺寸,另外多一个低音单元。
  相同配置的450和550价钱差了800元左右,450的性价比无疑更高一些;450整机+电池+电源适配器的总重量为2.823千克,550整机+电池+电源适配器的总重量则为3.216千克,相差了0.393千克,外出携带时更省力气;450的U口比550多一个,而且位置在右边框贴近屏幕一侧,不会在使用鼠标时手碰到线,这个设计更为人性化。
  Y550相对于Y450的最大优势在于屏幕尺寸,550是15.6英寸,450是13.9英寸,屏幕对角线长度多了1.7英寸,相差还是很大的。我个人认为550的屏幕尺寸正好,对我来说450屏幕小了一点。重量上550只多出了不到400克,再加上包、鼠标、相关配件和其它物品重量的影响,我觉得这400克影响非常小。U口的问题前面也说过了,加个USB集线器就行了。至于多的那个低音单元,我倒没感觉音质上有多大提高。不知道Y650的JBL音响音质怎么样。
  对比了一下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没错,我个人更倾向于550,买的也是550,从刚开始看本子的时候就只关注15寸屏幕的。其实选择哪款还是要看自己的喜好,喜好没有对错之分,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不太确定的朋友可以去当地的商家自己体会感受一下再做决定。
  散热,又是散热。450和550的配置相近甚至相同,散热的好坏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从我最近看帖子的印象来说,相对而言450的待机和日常应用的温度较低,GPU温度能低至45~47度,游戏中CPU温度较高;550则是待机和日常应用温度较高,GPU在50~55度,游戏中CPU温度相对较低。待机和日常应用的温度数值基本准确,而游戏中没有完全一样的使用环境,不便妄谈具体温度对比,这只是普遍认识,没找到准确具体的温度对比或测试条件完全相同的各自评测帖。两者的温度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各自不同的散热设计。Y450采取的是CPU和GPU共用两根热管的串联散热系统,CPU在近风扇端,会受到GPU温度的影响,游戏中CPU温度较高;Y550则是CPU和GPU各用一根热管的(并联?)散热系统,CPU、GPU散热系统各自独立,相互不受影响。两种散热系统各有优势各有不足。
  另外我发现一般讨论散热问题时大家都只关注热管的散热设计,对风扇的转速和什么温度时开启关闭则很少提及。其实风扇的设计对散热也有很大影响。在功耗完全相同,环境温度接近,内部空间区别较小的情况下,除了热管设计之外最重要影响因素的就是风扇的设计。Y550的风扇设计是显卡温度55°或CPU 60°时开启,80°以上时风扇开启最高转速。这些数字是凭借看过帖子的印象和我观察自己本子得出的。没有看到过有Y450这方面数据的帖子。个人猜测Y450的待机和日常应用温度较低和风扇的预设开启温度有一定关系,比如说在50°时即开启风扇,45°时关闭,那么待机和日常应用温度肯定不会超过50°(当然这只是凭借450相关评测帖子自己推测的,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持)。我也见到过有两款本子都用过的网友说Y450的风扇转动频率要比Y550频繁一点,希望有450的朋友可以把自己本子的风扇情况详细列出来。另外450的双热管串联设计也对日常应用时的温度降低有所帮助。全负荷游戏的情况下两者温度比较接近,印象中450的CPU温度相对要高一点,应该是串联散热方式的原因。  其实我自己对散热的相关知识也不是很懂,有些地方还没想明白,上面某些观点也可能不够正确,欢迎大家对散热进行技术讨论。注意,只是技术讨论,不要因为自己喜好哪个本子就妄下结论,贬低其它并不能抬高自己。
  我认为只要温度不超过警戒线,就没有必要在温度问题上过多纠缠,只要改动一下风扇设置就能使本子保持在相应的温度下,换来的就是风扇的频繁转动,如果待机时就能让风扇全速转动,那GPU温度有可能降到35°以下,但是谁喜欢这样?对本子的真正考验还是在夏天,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或者谁现在就可以在35°左右的环境温度下全速运行本子并贴出使用情况和准确温度也可以。但是一般也不会有人真在这个温度下长时间游戏吧?所以说,只要不超过警戒线,不影响使用感受,就不需要总想着散热好不好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欢迎大家就散热进行技术讨论,但是因为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不超过10°的差异而忧心忡忡完全不必要。
  测试软件 FurMark_v1.6.0,据说是专门烤显卡的。室温低于20度,分辨率,无抗锯齿,平均20帧,最高78°。
分辨率倍抗锯齿,极度折磨模式(上面这么写的),平均2帧(-_-),最高81°。
  需要说明的是,在做这个测试的时候,FurMark显示的温度是81°,而GPU-Z和EVEREST显示的温度均为78°以下,好像是75°左右。可能软件显示的温度不太准确,大家也不要太相信测试软件了。前两天还有帖子说Z武器和EVEREST的显示温度差了20°。
  ☆★二、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办法(终于到了,前面写了好多Orz...):
  1.开机播放Lenovo标志时的开机声音如何关闭
  开机按F2进入BIOS,把 Boot Logo Volume 选项设置为0(设置为2是大音量,设置为1是小音量)。
  2.屏幕颜色发白&&
  首先按一下一键影音试试看,一般都是这个一键影音的问题。
  如果不行的话就依次点击 开始→控制面板→外观和个性化→NVDIA控制面板→显示→调整桌面颜色设置→数字振动控制 或者是 对比度 ,调节到自己想要的设置上。   另外有人反映说屏幕颗粒感比较重,影响视觉感受。首先说液晶屏幕本身就是由像素点组成的(说法不专业,理解就好),距离很近看的话几乎所有液晶屏都能看到一个个的像素点,会不会影响视觉感受要以自己的感觉为主,可能有人觉得无所谓,也可能有人觉得很不爽。我刚买回本子的时候也发现本子的颗粒感重了些,而且屏幕底部偏左的地方略有些发虚,但是用过几天之后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不知道是自己习惯了还是液晶屏也像耳机似的需要“煲”一下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更新:如果设置好保存后,开机又恢复默认的话,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如果不成功可以尝试更新显卡驱动。方法引用自本友lnjh418,“很多朋友提到550的屏幕效果看着太白,需要在里面调整,但是调整后重启又会还原的问题其实是联想一键影音软件造成的。这个软件设置了的两种状态下的显卡设置和音效设置,开机时候这个软件会自动启动,将电脑设置在这两种状态的其中之一,所以当你重启电脑后,原来在显卡驱动里设置的效果就会被还原到这两种状态的其中之一,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取消一键影音的开机启动,至于音效,可以去声卡的控制面板开启保存。”原贴地址:
  《关于很多朋友提到的显卡效果设置不能保存问题的解决》()  3.屏幕黑屏(背光自动关闭)或本子自动睡眠休眠,默认背光亮度调节  双击桌面右下角任务栏中的联想电源管理图标,在弹出的电源管理界面中双击当前的电源模式,即可选择默认状态的背光亮度、背光自动关闭及关闭硬盘的时间,可以自己任意改动。
  注意:任务栏里有两项电源管理,一个是windows自带的电源管理,一个是联想自身的电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两者功能不完全相同,使用前请看清楚。 更新:多数快捷键与电源管理驱动有关,如果某个快捷键失灵或图标不显示可以重装电源管理驱动试试。
  4.关于按Fn+F2键手动关闭屏幕背光
  相信有本友为了保护屏幕,在暂时不用电脑时手动关闭屏幕背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是关闭背光灯管,屏幕并不会关闭。不相信的话可以拿光源照向关闭背光的屏幕试试看,一定还能看到之前屏幕显示的图像。这样关闭背光之后虽然能保护背光灯管,延长其寿命。但是对液晶屏本身并没有保护作用,因为液晶屏还是开启的。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屏幕的坏点出现。如果较长时间不用推荐还是启用屏幕保护并设定好自动关闭屏幕的时间,或者使用一个名为close lcd.exe的小程序,双击即可关闭屏幕,移动鼠标或按任意键恢复。
  5.触控板手指转圈翻页
  这个功能也是Y*50系列众多噱头之一,但是很多本友都不知道这个功能如何使用。使用方法是先在触控板最右侧按住,轻微上下移动出现灰色图标后再拖至触控板中即可实现转圈上翻下翻了。但其实直接在触控板最右侧上下滑动即可上翻下翻,比转圈翻页要方便得多。囧了吧...
  6.在线看视频全屏时杂音
  首先更新Adobe Flash Player至版本10,在视频屏幕上右键,关闭硬件加速选项。如果更新显卡驱动(有风险,请谨慎)开启显卡硬件加速之后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相关贴子:《关于如何解决Y55O全屏播放视频的杂音问题!要求申精!》(),《详解550在线看视频全屏有杂音的问题》()。
  7.显卡开启硬件加速及显卡驱动相关问题
  Y550系统自带的显卡驱动并不支持硬件加速,想要开启该功能需要使用nv_physx_9.09.0010、NV 182.05或以上版本的驱动,现在可以选择185.81以上版本的NVDIA官方驱动。相关帖子:《GF 130M NV182.05版本驱动无法开启physx加速。》(),《不得不看,,,,,G130M开启physx加速》()   如果升级显卡驱动不慎黑屏,重启进入安全模式下卸载该驱动,再次重启后重装原自带显卡驱动即可。这个办法如果不行的话,那我也不知道别的办法了Orz...   更新:截止到5月底,最新版的显卡驱动是185.85版,链接的是VISTA 32BIT系统的驱动,其它的系统下的驱动请自行搜索。下载地址:http://cn./Windows/185.85/185.85_notebook_winvista_32bit_whql.exe   注意,下载后直接安装就可以,不需要自己卸载旧版驱动。  如果是先自己卸载了旧版的显卡驱动之后直接安装的话可能出现只有音频驱动没有显卡驱动的情况。需要提前修改一个地方:下载好185.85版驱动,打开后先解压,在解压后的相应文件夹C:NVIDIAWinVista185.85ISDisplay(这是默认的路径)中打开nvct.inf,把里面的%NVIDIA_DEV.0652.01% = Section002, PCIVEN_10DE&DEV_0652&SUBSYS_003D14C0改成%NVIDIA_DEV.0652.01% = Section002, PCIVEN_10DE&DEV_0652&SUBSYS_387A17AA
即可。之后就可以正常安装了。这个方法是群里的※橘子☆天津提供的。  参考帖子(这个帖子的方法稍麻烦一点,但是说得比较详细):《Y450安装最新**GeForce 100M/**系列移动显卡最新驱动185.85 WHQL》  8.游戏中F1键失灵或游戏窗口自动最小化问题
  玩魔兽3或是暗黑2的时候F1键无效、游戏中自动最小化、窗口最小化后无法恢复,都是与桌面导航有软件冲突,关闭桌面导航即可。 关闭方法: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Desktop Navigator这一项,关闭即可。如果不想让桌面导航开机启动的话,在360安全卫士的高级-启动项状态中把Desktop Navigator禁用。
  9.桌面导航(程序中文名),Desktop Navigator(程序英文名),Slide Bar(程序驱动)的相关问题。
  这三个名字其实是一套东西,就是屏幕下方那一小条触摸条控制的程序。这个程序还不够完善,上面说过会影响游戏,不常使用的话还是关闭它吧。   添加删除桌面导航中的程序:把任意位置的程序或快捷方式拖进桌面导航那一条里就是添加,从里面拖出就是删除。  vista升级为旗舰版后桌面导航会丧失部分功能,用手在触摸条上滑动不能移动程序上的图标,仅鼠标模式能用。
  10.刷bios
  现在已经有新版的bios发布了,据说刷过后可以改善装XP时复制文件太慢的问题,还可以关闭插拔电源声和低电量提示音。但是刷机请务必小心,如果刷bios失败可能导致无法开机,就只能送客服换了。不建议大家随便升级。   更新:我已经刷好了bios,插拔电源的声音确实没有了。刷好BIOS之后,开机按F2进BIOS
找到 POWER BEEP 这一项,选择成DisEnable,保存退出即可消除插拔电源声和低电量提示音。如果想刷新bios的话,请务必关闭杀毒软件和其它程序,拔掉网线和一切USB设备,只保留电池和电源(以保证刷bios过程中不会断电)。还是那句话,刷bios请谨慎。  因为我刷新的是550的BIOS,这个链接并没有用过,仅供大家参考。
  《Y450 4月30日BIOS升级(不支持VT)》(/thread--1.html)  11.玩魔兽争霸3时蓝屏
  运行游戏,选项→声音,声音模式改为DOLBY surround
  《Y450/Y550玩魔兽争霸蓝屏问题解决方案》()
  12.Vista升U版后如何开启杜比音效
  先运行d:driversaudio中的setup.exe(就是自带的驱动,没有的话从驱动盘中找),程序将卸载当前声卡驱动,重启,开机后windows会自动安装声卡驱动,不要管它,再次运行d:driversaudio中的setup.exe,安装声卡驱动,再重启。杜比音效就可以用了。
  这是引用本友ljx312(UID )的方法。原话“我是这样弄的,升级后,不知道干了点啥,电脑就没声音了。然后安装了硬盘d盘下drivers文件夹里面的audio,不过从安装上过程中看实际上是卸载了。然后重启,无声卡驱动,vista自动安装了声卡驱动,不过无杜比音效。再重装d盘drivers里的audio,这次是安装,重启,杜比音效就回来了。希望对你有用。”
  13.音量最大时的尖啸声
  桌面右下角任务栏中音量图标上右键→录音设备→麦克风-属性(或双击麦克风选项)→级别→麦克风增强 调至最低 即可。这是我在QQ语音之后发现的问题。什么?早就知道了?呃...我不是从火星来的,真的...
  14.电流声解决办法
  引用自本友ayst3_1415926,原话“1.有一次接适配器听歌玩WOW时,喇叭吱吱的响,有很明显的电流声,然我我给联想的工程师咨询了下,对方说是估计主板上的静电积累,用电池就不会出现电流声音。需要清理主板上的静电,具体操作如下:关闭机器,取出电池和段开适配器,然后按开机键(开机键!)连续5下或者一直长按25秒,就可以了。具体原理不明,反正我照做后没出现电流声。
  2. 感应触摸板的操作不显示在屏幕上但触摸还是有效。处理方法是下载联想的一键影音驱动和电源管理驱动,先安装一键影音驱动再安装电源管理驱动,重启就OK了。如果你机子上有这2个驱动就重新安装下。”   15.玩游戏时卡、顿的问题  550遇到这个问题的不多,出现的问题似乎集中在450里。因为没遇到过这个问题,所以帖子中的解决方法我并没有实验过,请遇到这个问题的朋友跟贴说明一下这个方法是否能解决问题,谢谢了。目前问题的起因一般认为是硬盘或显卡驱动的问题。&&&&《解决玩游戏卡顿的问题!适合怕麻烦去客服换硬盘的同学》&&&&&&&&  还有 我是好人 的帖子《儿童节特供:)请确实出现游戏卡的朋友运行此软件!附带下载(证实有效)更新了》  如果这两个个方法无效的话,请更新显卡驱动至185.85版试试,下载地址和注意事项在问题7处。  16.Vista家庭版升级至旗舰版
  升级步骤:《品牌笔记本预装VISTA家庭版升级旗舰版的方法》()  版主  独步西风  有很多与系统相关的技术帖非常值得参考,请大家仔细看看。注意,升级后闪联任意通和一键影音需要重新安装,控制桌面导航的触控条部分功能失效(上面说过了),杜比音效的开启方法上面也说过了。
其实没有特殊需要的话保留原版系统就完全够用了,没有必要升U版或是改XP。玻璃效果可手动开启。
  17.Vista下无损分区
  按照帖子中的步骤做就行,建议分区前先备份必要数据以防不测。注意!改变C盘大小可能导致本子自带的一键拯救失效!也有一种说法是C盘空间在40g以上就可以保留一键拯救的功能,我没有试验过,请知道或验证过的朋友通知我。更新:据群上用过一键拯救的朋友说,恢复出厂状态之后只是C盘完全恢复,其它的盘数据全部保留。他没有分过C盘,保持了出厂时的容量。不过还是推荐一键恢复之前先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不测。
  【原创】vista本本分区教程,分过的和没分过的都要来看看!(/thread--1.html)
  18.Vista下安装XP实现双系统
  我本子现在装的就是双系统,不过主用Vista,XP装好后几乎没怎么用过。许多人都说Vista不好用,其实我觉得只要改动一些设置(比如UAC和远程拆分压缩就一定要关闭)并作适当优化后Vista还是很好用的。小5的硬件配置也完全可以跑Vista。当然有些设置的地方有了变动,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但当初从windows98改用XP的时候不也需要时间适应么,当初也有很多人说XP难用一直用98,后来也改了XP。兼容性现在也基本没问题了,连十年前的最终幻想8电脑版都可以运行,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当然可能有些专业软件不能用,那还是换XP吧。还有一个消息,XP已经停止更新了,有了新漏洞也没人管了......
《在VISTA系统下完美安装XP系统并成功实现双启动【原创推荐】》()
《联想IdeaPad系列笔记本改装XP系统后不能设置AHCI模式的解决办法》()
  另外,在安装联想OEM版的XP时在复制文件过程中会非常慢,总安装时间可能超过2小时,改XP前请做好准备。刷新BIOS后据说可以改善这一情况。我使用的是深度技术windows XP SP3完美精简版v6.2,集成AHCI驱动,不用进BIOS改成IDE模式,30分钟内安装完毕,和我一样懒得等的朋友可以试试看,当然还是推荐OEM版的,毕竟算是原版。
  装XP之前记得先下好所有驱动和软件,安好后按说明书上的顺序依次安装即可。安装好后一键影音无法使用。至于桌面导航有个本友说可以用了,但是从回帖的情况上看,似乎还不太有效。大家可以按他的方法试试看,如果成功请回帖说明。《XP下面完美解决桌面导航不能用的问题--申请加精!》()
  19.按电源键关机
  可能有朋友习惯直接按电源键关机,这样“关机”之后会发现电源灯会间断闪烁,其实本子默认的按关机键的功能是睡眠,数据都储存在内存里,按任意键即可恢复到“关机”前的状态。想要按电源键关机也可以。在windows的电源管理里面选择按电源按钮的作用,把用电池和用外接电源一项的都选成关机即可。
  20.实际硬盘容量不足标称的320g
  其实这是硬盘的普遍问题。系统默认的是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 bit,即1GB= bit;而硬盘厂商制造时是按照1G= bit计算。算下来标称320g的硬盘大约只有298g,再加上隐藏分区(储存一键拯救的备份)大约占了15g,实际可用的硬盘容量大约是283g左右。这是个简单问题,但看到还有朋友不知道就一并写出来。这个问题在说明书上也有解释,个人认为这是整本说明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21.喇叭没有声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设置、软件冲突、驱动或是硬件问题造成的。这里只说在小5上常见的一种情况。在桌面右下角音量图标上右键→播放设备→播放,在这里调节扬声器就可以了。另外如果某个播放器没有声音,也可以在音频选项中的输出设备中调节一下,一般就可以正常出声了,QQ语音也是如此。
  22.全部官方驱动下载地址
  联想官网上的驱动下载位置不很明显,特此放出:.cn/lenovo/wsi/Modules/DriverDownLoad.aspx?Type=6&plid=2&id=5423&parid=5421  下载使用前请先看好驱动对应的系统,不同系统下的多数驱动不通用。
  23. kmpayer播放器高清设置
  其实之前的试验帖里写过了,不过估计被很多人无视了。再把帖子链接发一下吧,该博客中除了基础设置还有进阶篇,大家不要错过。
《高清基础设置(初始部分)》(/sbise/blog/item/5ee7b6ec874a36.html)
  贴出最终幻想7 再临之子 完全版(5g的1080p版,原版30多g的没敢下,硬盘剩余空间不多了)的蓝光高清截图,FF7大赞!需要说明的是我播放时CPU占用比较高是因为使用了CPU软解,如果使用显卡硬解的话CPU占用可以降低到10%以下,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开启硬解,喜欢开硬解的朋友完全可以按照帖子的方法打开硬解。
萨菲罗斯登场
扎克与艾丽丝
话说好几个本友在拿这句话搞笑啊&&-&&-
谢谢各位的支持,大家的回复我都看过了,因为不喜欢自己顶帖,就不一一回复道谢了。在此一并感谢。
好多,慢慢看!学习!
对&楼主&jiludan&说:=========================这个帖子会不会太强了啊!
老长老长的啊!!
强帖就应该顶
顶了,十分强的贴,哈哈
对&楼主&jiludan&说:=========================怎么没写在XP系统下的问题汇总啊。。。
我想问一下我昨天出现验证码图片显示不出,浏览器重新下过也不行,最后只能系统还原了,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忘解答!
仔细地看,耐心地学
耐心看了一会,没看完。
对&楼主&jiludan&说:=========================不错,写得很详细1
呵呵 辛苦了 啊!
太好了,很感谢楼主
论坛就是需要这种帖子!
哥们,辛苦了。
按照你说的,魔兽改成杜比了,正在试验感受
对&第8楼&whf&说:=========================我虽然装了双系统,但是一直在用VISTA,几乎没用过XP,所以XP下的问题没遇到过,也就没有怎么关注
验证码图片不显示的情况一般都是先多刷新验证码图片,不行的话就修复IE或者换个非IE核心的浏览器,别的方法就不清楚了...
好贴!顶!!!!!
强顶你啊 哈哈
这个得收藏!!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奇艺每小时更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