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售假要怎么打假举报奖励、有没有奖励

当前位置:
禅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政务公开&>&政务动态
字体大小:
发现制假售假 请拨12315申诉举报
发布日期:
访问量: 发布单位:
保护视力色:
禅城区工商局打假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今年办理打假案件226宗,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禅城区工商局建立行政处罚没收物品定期销毁机制,并完成首次集中销毁工作。■禅城区工商局执法人员查获假冒品牌洗发水。
近日,禅城区工商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禅城区内有个别商场销售假冒某品牌洗发水。10月15日,禅城区工商局组织三个监管分局兵分四路,在四家商场查获涉嫌商标侵权洗发水,并对四个商家予以立案调查,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禅城区工商局对非食品的打假工作,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今年以来,禅城区工商局办理的打假案件已达226宗。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市民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请及时拨打工商部门12315投诉举报电话,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善用投诉举报&打假效果明显
今年5月22日,禅城区工商局接到三丽鸥股份有限公司投诉,称位于南庄镇某家具公司生产的家具产品侵犯其HelloKitty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接到举报后禅城区工商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检查、调查取证。
现场检查发现,该厂仓库内存放了印有“HELLO&KITTY”标识图像的衣柜等商品。这些商品的商标与三丽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近似。同时,执法人员查实当事人并未取得该标识图像商标注册证或获得该商标注册所有人的授权。禅城区工商局依法没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全部库存商品。
“市民的举报,是我们打假行动的重要线索”,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禅城区工商局积极利用12315投诉举报热线这一群众熟知的平台,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今年以来,禅城区工商局通过12315平台,累计接到并处理售假申诉373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25万元,接到举报180宗,全部现场调查核实,其中立案查处17宗。
近两年来,禅城区工商局累计办理打假案件671宗,货值逾1000万元。其中,2012年办理打假案件445宗,占全区打假案件总数的46.59%,位列第一,被禅城区“三打”办评价为三打工作“最认真、最勤奋、效果最好”的单位,同时还获得了广东省“三打”专项行动先进集体称号。今年以来,禅城区工商局办理的打假案件已达226宗。
做好商品监测&提升打假专业水平
禅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制假售假手段也层出不同,加上市、县级工商部门目前没有对食品以外的商品组织实施抽样检验工作职能,为打击制假售假工作增加了难度。“面对这种情况,禅城区工商局更加要做好商品监测,”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品质量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商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是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为此,禅城区工商局对省工商局安排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任务,提前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将投诉举报较多、经营规模较小、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不彻底的单位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提高不合格商品的发现率,扩大商品监测的成效。两年来,禅城区工商局按照上级要求累计开展商品(含食品)抽检工作共64次,抽检商品1685批次,涉及食品、皮具、服装玩具、汽车配件、珠宝贵金属等多种商品。其中,非食品类商品168批次,不合格25批次,立案查处案件27宗。此外,禅城区工商局对怀疑不合格的商品,积极开展委托鉴定工作,两年来累计对电线电缆、水泥、开关等商品共56批次进行了委托鉴定,并根据监测结果立案查处14宗。
建立定期销毁机制&防假货二次流入市场
今年8月1日下午3时,在五峰垃圾中转场内,禅城区工商局上半年行政处罚没收物品销毁工作开始。为了销毁工作能达到预期效果,禅城区工商局事先对各办案单位需要销毁的物品进行了全面摸底,经统计共涉及案件167宗,涉及物品包括预包装食品、金属制品、侵权服装等多种物品,有效缓解了办案单位的执法工作压力。
“为规范暂扣、没收物品管理,解决行政处罚没收物品大量积压得不到及时处理的老问题,今年年初我们建立了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销毁工作的机制,及时清理假冒伪劣商品,防止假冒伪劣商品二次流入市场,”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机制落实,半年来,禅城区工商局从抓好强制措施规范、积极清理未办结案件入手,大力推动各类型案件的及时办结及相关涉案物品依法没收工作的实施,协助推进没收物品的销毁程序报批,为每半年集中销毁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目前禅城区工商局已累计开展集中销毁活动2次,销毁物品涉及案件623宗,涵盖预包装食品、金属制品、侵权服装、箱包皮具等多种假冒伪劣商品。
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假冒伪劣商品从生产企业流入市场,经过多次批发、零售,其经销主体会呈几何式的增长,工商部门很难将所有销售渠道堵住,造成了一边打假案件不停办理,另一边假冒伪劣商品依然层出不穷的监管困境。
“以禅城区为例,目前全区注册登记的商品经营户有66000多户,而开展监管执法的工商人员仅150人左右,上述经营户全部巡查一遍,每人就要巡查880户,按每天巡查5户计算,全部巡查一遍需要8个多月,”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时候,群众的参与就非常重要了。”
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工作,将重点关注消费者申诉举报,以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对消费者投诉集中的商品、区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通过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问题、迫切需要,加深消费者对工商工作的认知度、认同感。
“同时,还要从‘打’字入手,”禅城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禅城区工商局接下来将通过一次扎实的专项行动,努力查办一批打假大要案件,迅速扩大禅城区打假工作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打假声势,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来源:珠江时报)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举报制假售假最高奖你30万
  6月20日,青岛市工商局正式出台《制假售假 、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无照经营案件举报奖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记者在通报会上获悉,即日起,市民举报制假售价、食品安全、无照经营三大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旦查证符合奖励条件,将由办案部门给予现金奖励。其中,对制假售假的举报最高奖30万元,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举报人有特别重大贡献的,奖励额度可以不受限制。市工商局称,之所以推出“举报赏金”制度,就是为了鼓励和动员全体市民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借助全民力量来肃清岛城的消费市场环境。
  举报方式
  书面材料和电话都欢迎
  《办法》中所指的举报人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实名举报的具有正常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匿名举报人真实身份可以确定的,也可以获得奖励。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代为举报及获得奖励。以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义举报的,也将给予该法人或者组织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个举报人都能获得奖励。按照《办法》中的规定,举报人获得奖励应当同时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违法案件发生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有明确、具体的被举报方,举报提供的线索事先未被工商机关或其他司法、执法机关掌握,举报的情况经查证属实,举报的案件有处理结果等。
  工商部门鼓励以书面材料、电话等形式向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举报。
  制假售假
  举报七种行为可以获奖
  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表示,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举报以下7种情形可获得奖励,分别是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商标、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和产地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的;销售过期失效、变质产品的;无营业执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
  市民可领取到手的奖励金额,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举报的“有功等级”,二是举报案件的货值金额。“有功等级”是根据举报事实的确凿程度和举报人的配合情况,共分4等。“一级”最有功,“四级”功效最低。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举报,最高奖金为30万元。
  危害食品安全
  此类举报奖励上不封顶
  20日的通报会上,工商部门还首次公开表示,对危害食品安全的举报也可以获得现金奖励。
  有奖举报的范围包括:非法销售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违规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者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销售失效、变质、过期以及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的;销售的食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销售国家或有关部门明令淘汰、禁止或暂停销售的食品的;无营业执照生产、加工、销售食品的;未按法律、法规 、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范围、规定标准销售食品添加剂或非食用原料的;其他涉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奖励金额取决于举报人的“有功等级”和举报案件的罚没款金额。其中,举报人有特别重大贡献的,奖励额度可以不受限制。
  青岛市工商局食安处负责人特别说明,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奖励,对具体案件是否奖励、奖励额度及其他相关事宜均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作出决定。
  领奖时效
  接到通知3个月内截止
  如果市民的举报符合奖励条件,将会接到市工商局、市食安委等部门的领奖通知。接到领奖通知3个月内,市民可凭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法定证件,到案件查处部门按程序申领奖金。
  工商部门表示,如果举报人因故不能现场领取奖金的,也可提供有效银行账户 ,通过银行划转。委托他人代领的,应提供书面委托证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逾期不申领的,视为自动放弃。
  同一案件的奖励举报不重复发放。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对举报事项不属于工商部门监管职责范围内的,工商部门将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并移交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并告知举报人。
  这点请注意
  举报无照不能重复领奖
  在举报中,无照经营者有制假售假、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对举报人的奖励分别参照关于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可重复获得奖励。
  对于其他方面的无照经营举报,可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经当事人同意,通过发感谢信、证明信、证书、证函、评选表彰等方式给予精神层面奖励。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不属于工商管辖的无照经营案件,可以直接举报给其他相关部门,举报到工商部门的,工商将转给有权管辖部门受理,并由有关管辖部门进行奖励。
  红线不能碰
  恶意诬告将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工商部门表示,将严格建立举报保密制度,各级工商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举报人姓名、举报内容及相关信息,违者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青岛市工商局副局长、市消保委主任郭晓芬还特别强调,符合事实的监督举报应该获得奖励,但对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进行不正当竞争、对他人打击报复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工商机关在对举报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被举报人新的违法行为或新的违法主体的违法行为并予以行政处罚的,不再另行给予原举报人奖励。记者 王媛(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大楚网官方微博
武汉肯德基官方微博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发现身边有制假售假窝点请举报
&&明日全省工商开展“五个周边”市场整治&举报电话:12315&&□记者&刘江浩&&&&&本报讯&记者昨日从省工商局获悉,2月22日,全省工商系统将统一行动,开展中原红盾行动,集中整治“五个周边”(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农贸市场、旅游景区和商场超市及其周边)市场。&&据悉,此次活动以县(市、区)为责任单位,集中受理群众举报投诉,集中进行市场巡查,集中捣毁制假售假窝点,集中处理重大案件,集中公开中原红盾行动成果。届时,省、市、县(市、区)三级工商局领导将全体深入县(市、区)监管执法一线,现场受理群众举报投诉。为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拨打当地县(市、区)工商局集中行动热线电话或12315投诉举报电话。省工商局2月22日集中行动咨询电话:16。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四川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打击侵权和制假售假 市民举报不法行为可获奖励
华龙网3月22日16时讯(记者 黄军)记者今日从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市质监局日前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2013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工作。
据了解,2013年“双打”工作首要任务是要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全面排查质量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市质监局将假冒伪劣酒类、化肥、室内装修材料、汽配、儿童玩具的质量监督作为重点任务。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充分利用12365热线,发现违法线索。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拨打举报不法行为,市质监局将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微博报料方式:网友可登录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或华龙微博“@华龙网原创新闻”提供新闻线索)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下载“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最高奖励30万元
11:22:16来源: 新华社作者:责任编辑:王冠静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7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内蒙古日前出台检举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对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有功人员最高奖励30万元。
所谓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有功人员是指以书面材料、电话或其他形式向自治区负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且举报情况经行政执法机关办案查证属实的人员。凡是举报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和过期、失效、变质产品等六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功人员都可以获得奖励。
根据举报事实的确凿程度和举报人的配合情况,内蒙古将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分为4个有功等级;对举报有功人员按照不同情况,根据执法机关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大小,一次性给予奖励,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举报奖励实行1案1奖制,对多个举报人举报同一制假售假案的,只奖励首报者,不重复奖励。
内蒙古明确规定,举报人应对所举报的事实负责。对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欢迎加入"99街"微信报料,微信公众号:nmg_99jee
新闻热线:
今日内蒙古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如因转载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请于作品发布日期后30日内进行。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
电话:、 |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 售假 举报 奖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