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da自由潜水水的一些问题,求助各位大神

一个自由潜水大神:潜入水底深处就像是去拜访另一个世界
到达了人类之前从未到过的地方,像是登上月球一样《人物》:意大利自由潜水专家恩贝托·皮里兹曾说:“自由潜水是进入另一个世界,没有重力,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是一次进入灵魂的跳远。”根据你的经历,深海是怎样一种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纪尧姆·内里:潜入水底深处就像是去拜访另一个世界。深海是一个让你觉得充满敌意的地方,黑暗冰冷,孑然一人,还会感到来自水的巨大压力。然而,我感觉良好且根本无需呼吸。这完全是可能的,得益于我长达20年的训练和精神上对环境的适应。关键是保持放松和释然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阻力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反抗、挣扎,想要与之对抗。在水下,我必须改变与之相处的逻辑,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接受它的规则并适应。我让压力挤压我的身体,从不去反抗它,这样可以避免受伤,并感到完全的放松,不会有痛苦。这会让你感受到一种纯粹的愉悦,会感觉到与水的相处、与元素的相处、与整个宇宙的相处都十分融洽,所以身处在阴暗的深蓝海域中,即便我同意恩贝托·皮里兹所说的自由潜水像是“一次进入灵魂的跳远”,我同时会睁开眼睛去捕捉时空的无穷和无尽,这种体验很有魔力。《人物》:自由潜水,是一种不携带空气瓶,只通过自身肺活量调节呼吸,屏气尽量往深里潜的运动,它被《福布斯》杂志称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你如何看待这些危险?在不断向更深的深度突破的过程中,你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或危险的? 纪尧姆·内里:首先让我先纠正这个错误的观点,如果操作得当,自由潜水并不算是一项危险运动。自由潜水的首要规则是永远不要独自进行。与同伴一起,或者加入自由潜水俱乐部,会让自由潜水变得和其他户外运动一样安全。涉及竞技时,在试图突破极限的过程中确实会承担更大风险,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安全因素在1996年第一次比赛举办之时就被考虑在内,在20余年世界各地举办的比赛中人们进行过无数次深潜,只有一次出现了致命的意外,虽然很不幸,但与其他户外运动相比,例如滑雪、登山、帆船、攀岩,甚至包括斯库巴潜水(配带潜水器),这个概率非常之小。当然,独自进行自由潜水和试图在无监管情况下打破纪录的人们中依旧有潜在风险。
泰高官偷女优壁画,1月26日,泰国媒体曝出泰国商业部高官在日本出差时,偷走所在酒店内的3幅壁画,并被高清摄像头全程录下作案过程...
&来源:在路上
据报道,网络上一个团体搞恶作剧,用特殊化妆技术,在一名男子脖子上装了一副“睾丸”,让路人猛然看到先惊后笑。
&来源:互联网
有这样一个国家:唯一一个法律上禁止破坏与中国关系,访问时,巴方欢迎队伍手持的国旗,是六颗星还有一颗星代表巴基斯坦。
&来源:历史攻城狮
【西楚网综合报道】历任美国总统如此“强化”向华人拜年,彰显美国高层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来源:西楚网
医护人员用润滑油涂抹於耳洞周围,紧接著靠绳索将巴特拉出,最终才结束这场惊魂闹剧。 ▲宠物蛇卡在耳洞内!美女吓到奔往医院求救。
&来源:北京时间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上周来了一名奇葩患者,当时就把医生惊呆了。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原标题:特朗普怒挂澳总理电话 原定1小时仅谈25分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六与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通了电话...
&来源:金融界
当地时间日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2017欢乐春节——中国文化之夜活动,美国社会各界喜爱中国文化的5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美国《纪事》网络版杂志1月30日发表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高级研究员伊萨克·斯通·菲什的文章《遭遇特朗普主席》称...
&来源:参考消息
里约4枚金牌得主、美国体操名将拜尔斯【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周洋】3年后的东京奥运会,金银铜牌不再是“标配”,运动员领到的将是“垃圾”。
&来源:环球时报自由潜水(恒重踢蹼下潜)国家纪录保持者——王奥林专访完整版!...
中国自由潜水竞技运动员,界拓自由潜水学院创始人。
作为首位受邀参加巴哈马蓝洞深度挑战赛的中国人,在刚刚结束的挑战赛中,
第四次刷新中国国家纪录:恒重踢蹼下潜92米。为中国人在世界自由潜水的竞技舞台上,留下了属于国人的骄傲。王奥林
赛前采访全记录关于潜水梦想!1您是从2014年开始专注于竞技自由潜水这个运动项目的?缘起?
奥林:2012年在我考取了自由潜水教练资格之后我开始在国内广泛的开课。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这对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于是我决定暂时放下教学,去世界各地拜访一些老师。事实证明一直学习和训练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将个人最好成绩翻了个倍,在这期间还遇到其他优秀的运动员,能够和他们交流,使我对自由潜水的认识一直在发生改变。
2015年的时候第一次萌生了参加比赛的想法,于是我的第一届比赛很幸运的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AIDA个人深度世锦赛,除了顺利拿下所有三个项目的中国纪录之外,在比赛期间我还能够和世界最顶级的运动员们同场竞技,这样的经验于我是非常珍贵的。
当然竞技自由潜水并不意味着只是深度和比赛,训练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我会有很多时间都和小伙伴呆在一起玩水。2您出生在云南,从小是个旱鸭子,从旱鸭子到专业的自由潜潜水员,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到的?包括怎样克服自己心理上的恐惧?
奥林:这个很难三言两语说完呢。在习练自由潜水之前,在泳池里我其实仅仅会简单的蛙泳,但是接触到这项运动之后发现想要在水里飞快前进其实不需要多好的游泳技术,只需要穿上脚蹼踢就行。
但即使这样,我在面对深不可测的大海和漆黑的湖泊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恐惧,即使成为自由潜水员之后我也有相当一段时间甚至惧怕跳进水里。
而心态上头的转变总是出现在一些特殊的时刻,这种时候我人生中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菲律宾上基础课程的时候,教练员带我们去夜潜,第二次是我成为教练之后在新西兰的矿湖里练习。我惊讶的发现,在下潜开始之后,即使空间再黑暗,我都从来没有恐惧和慌张过。我认为这是自由潜水的魔法之一,至今我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再后来看了Will Smith的电影《重返地球》,他对儿子说的那句话现在被我纹到了自己的身上:“Danger is real, fear is a choice”。“危险是真实存在的,但恐惧与否是你自己的选择”3您是国内自由潜水记录的保持者,能闭气6分40秒,可以下潜到水下93米……那是相当于30层楼的深度,你是怎样一步一步突破自己的?
奥林:很多人问我你的秘诀是什么,但是很遗憾的这里头并没有什么秘诀。
训练!很多的训练!如果只想要下到30米,憋气4分钟,其实只需要非常少的训练就可以做得到,我身边很多朋友没怎么训练就能轻松到达这个水平。但是如果想继续提高,需要的知识和训练也会成倍的增加。
竞技自由潜水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我除了需要在健身房训练体能,在泳池训练游泳的技术,每天也都会拉伸全身以及我的呼吸肌和肺,只有保持全身极好的柔韧性,才能在极大的水压下不受伤。其他运动很多是在对抗,比如拳击和篮球,而在自由潜水的时候,由于下潜的越深,压力就越大,我不可能去对抗那个压力,如果对抗的话我很可能会受伤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无法潜水,最好的办法是放松,去接受压力,与大海融为一体。
除去以上这些,最最重要是需要锻炼自己的精神和心智,我不能去回想过去发生过的事,和未来没有发生的事,只有专注到当下,保持冷静和自信,整个下潜的过程才会是快乐的。4自由潜是不是所有潜水种类之中最难的?您现在都持有哪些认证过的潜水证书?考证经历是怎样的?
奥林:我开始学习潜水的时候就是从水肺潜水开始的,但我认为它们两完全是不同的。人还未出生的时候被母亲的羊水包围(羊水的成分和海水是极其接近的),这其实就是自由潜水最原始的形态,自由潜水则允许我们回归到人类最初的形态,所以回归本能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看你是否希望和大海建立更深的链接。
我是国际自由潜水协会AIDA认证的大师级教练。关于自由潜水课程,一定要找口碑好的机构,并且查看机构下的俱乐部是否在当地有展开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个人的教练也许可以教会你自由潜水,但是并不能真正把你带进自由潜水的圈子。对于新人来说,和其他有自由潜水经验的人交流和一起训练是极其重要的。5能分享一下在自由潜水中你的乐趣所在吗?
奥林:自由潜水一直带给我惊喜,来自外界的也有来自自己的,我感觉到自己周围的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由潜水的时候我总是在探寻未知和找寻自由,在训练的时候我的目标是下的越来越深,探究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极限,随着数字的增加,自信和成就感也会增加,这些感觉都来来自于对自我的发现。
而在水里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的自由是我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感受不到的,我可以360度旋转,可以上浮和下潜,也可以前进和后退,左转和右转,这样的感觉只有在自由潜水的时候才能感受得到。
我小的时候总是梦见自己在飞行,而在水下的时候我的梦想总是能够实现。自由潜水最大的乐趣,不是创造了最好的成绩,是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一堆自由潜水的小伙伴在海上飘着,沟通的语言只有动作,你下去,我在上头看着,我下去,你在上头看着。6请回忆一次特别难忘的潜水经历吧,比如洞穴潜、沉船潜(不一定是通过自由潜的方式实现的哈)
奥林:我见过很多大型的海洋生物,例如座头鲸、鲸鲨、虎鲨、海豚和魔鬼鱼等等,我全都是以自由潜水的方式实现的,因为这些生物都比较惧怕背着气瓶的水肺潜水员,如果我以他们的同类的身份去接近他们则要容易的多。
但要说到最难忘的潜水经历,则是2013年我和小伙伴在菲律宾夜潜的时候,我们的任何动作都会带出一束发光的微生物,这个时候自由潜水员的下潜像极了流星划过夜空,而用手轻轻划过眼前,则好似看到宇宙中的繁星。7有没有遇上过危险呢?我们都读过三毛的故事,她的荷西就是一个潜水员,三毛就讲过几次他经历过的危险,你有类似的经历吗?或是说你认为最惊险的一次潜水经历是哪次,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奥林:荷西是水肺潜水员,在水下依赖呼吸装置。所以情况不太一样。
自由潜水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一项极限运动,但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不懂真正的自由潜水是什么。
作为自由潜水员,我从来没有独自潜水过,而这是最主要的安全守则,只要你遵循这个条规则,自由潜水是非常安全的。在比赛的时候,由于潜的特别深,总是会有更高的风险,但比赛的时候通常运动员是处在一群素质极高的安全员团队和医疗团队陪伴下的,也有很多辅助的设施来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后有效补救,这样所有的风险都会降到最低。
我的教练总是告诉我,下潜是否安全其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如果你专注在下潜的感觉上,而不是一股脑只想下的更深,基本上自由潜水是非常安全的。8梦想到哪里去潜水?
奥林:我想去挪威和虎鲸一起自由潜水。目前就这个愿望。关于成立潜水培训机构!1
是什么时候有想法成立自由潜水培训机构的?
奥林:我想我以前在外企供职的经验对我的影响很大,一个运动想更好的发展是离不开商业推广的。
虽然国际自由潜水协会AIDA是非盈利组织,但是传播这项运动还是需要借助很多社会力量的。自由潜水员因为爱这项运动,对海洋会有很深的情感,保护的欲望就会很强,这种感觉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这要比起空谈海洋保育要有效的多。也有一部分优秀的自由潜水员希望把这项运动分享给更多人,那我们鼓励他成为教练,然后我会给他们一个Job Offer。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我和王薪童创立了界拓自由潜水学院。
(王薪童:国际自由潜水协会AIDA International 秘书长)2为什么选择了工作室这个形态?是否有参考模仿的对象?
奥林:我想界拓自由潜水学院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室,我们一直在摸索,找好自己的定位和未来前进的方向。
这个行业目前完全没有模仿的对象,因为我们是国内第一家专业做自由潜水的机构。除了潜水培训,可以拓展开来做的事情有太多,例如赛事,海外行程,公益活动,大师班交流等等,但是出于精力有限,目前我们将大多数时间放在教学方面。3现在的学生都从哪里来?宣传的渠道都有哪些?
奥林:大部分是学生上完课之后很喜欢这项运动,又推荐自己的朋友来学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慕名而来。现在可以宣传的渠道很多,我们很小心的在斟酌和选择,同时我们的官网 www.freefall.cn 也会在近期开通,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便捷的资讯。
自由潜水,带你拥抱那一抹深蓝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不定时更新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主题:开聊水肺潜水(Scuba Diving)和自由潜水(Free Diving),聊天为主图片为辅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鉴于玩潜水的人很少,本帖先从扫盲开始。
一般来说,大家所说的潜水是指水肺潜水(Scuba Diving),就是背后背一个(甚至多个)气瓶 (Tank)下到水底。
而浮潜(Snorkelling)是指带着潜水面镜(Mask)和呼吸管(Snorkel)浮在水面上看鱼。
自由潜水(Free Diving or Skin Diving)是指不带任何气瓶,只靠一口气下到海底再上来,世界纪录是200多米(疯狂吧),憋一口气的纪录是12分钟多,而吸入氧气的话憋一口气的纪录是16分钟多。
平常大家玩的水肺潜水(以下统一简称为潜水)属于休闲潜水(Recreational Diving),有别于技术潜水(Tech Diving)
休闲潜水和技术潜水的区别是:休闲潜水最多只能下到40米,而且休闲潜水是免减压潜水。
依各人体质不同,有人下到30米多点就会产生氮醉现象,所以,虽然极限深度是40米,但我们都尽量控制深度在30米以内。
以下的潜水都指休闲潜水,如果是技术潜水,则会特别说明是技术潜水。
潜水需要考证,类似汽车驾驶执照。你没有潜水证,潜店就不敢带你去玩。能发潜水证的没有垄断机构,有几个国际机构都能发证:PADI,NAUI,CMAS,SDI/TDI。应该都是商业性机构。
其中,PADI这个机构几乎占了垄断性的地位,所以,大家平常所说的那几个证,神马OW,AOW都是PADI发出来的潜水证。
PADI发的潜水证有以下级别(由入门到高级):
OW(Open Water),课程时间为4天。只能下到18米,不能夜潜。所谓Open Water,是指水域是开放不封闭的,反之就是洞穴潜水那种封闭式水域,明白了吧。
AOW(Advanced Open Water),能下到极限深度40米了,而且可以夜潜。基本上有这个证就哪儿都能玩了。
Rescue Diver, 学会一些急救的技巧
DM(Dive Master) ,要学的东西很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有这个证就可以做潜导,带一个小队(一般不允许超过4个人)出去潜水
教练(Instructor),有这个证,你就能教学生,给别人发潜水证。教练也分级别。
再往上还有课程总监,可以帮教练设计课程神马的,这个不在咱们讨论范围。
潜水时背的氧气瓶其实不是纯氧气瓶,只是把普通空气压缩到钢瓶里而已,氧气还是21%的含量
潜水的钢瓶充满气时,气压达到200bar,也就是200个大气压。
潜水员每下潜10米,水的压力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到30米深时,就是4个大气压。在这种高压力情况下,我们吸入的空气里的氮气就会因为高压溶入到毛细血管里并形成极其微小的气泡。
所以,如果你在30米深的地方忽然升上水面,毛细血管里的氮气气泡就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破裂。大脑里的毛细血管破裂的后果就是脑溢血或者死亡,四肢的毛细血管破裂的后果就是瘫痪。
这就是俗称的减压病(Dicompression Sickness),是潜水员的最危险的敌人。
所以,潜水时,需要缓慢的上升以便毛细血管里的氮气排出。也因此,潜水时,我们最怕的不是被沉入海底,而是急速上升到水面。
因此,还有一个证叫NITROX(高氧证)。考了这个证,就能使用最高达到40%(通常是32%或36%)的氧气含量的气瓶。这样吸入的氮气减少,就能在海底呆更长的时间。
不考证能潜水吗?可以,付比较高的价格,就可以由潜导带到最多12米深的地方,叫做体验式潜水。
在12米深的地方,你吸入的氮气不会很多,即使忽然升上水面,危险也小得多。但其实危险还是有的,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我不推荐玩这个。
海南三亚最流行的就是体验式潜水,这钱太好赚了。我第一次潜水(体验式潜水)就是在三亚玩的,98年,连照相花了好像6-7百。留下的记忆却是非常的不好,于是从没有想过再玩潜水。
直到2009年去巴厘岛玩,因为呆的时间长闲得无聊于是找教练考了个OW,立刻中毒。
不过,我98年在三亚玩的时候,至少还教了耳压平衡(Equalization ),这样潜到深处不会因为水压增大导致耳膜疼。
最近几年在潜水论坛看贴,说是现在三亚已经不教耳压平衡了。直接把你往水下拽,然后问你要不要拍照(这个利润更高),如果你不要,那就继续把你往下拽,直到你耳朵疼得受不了示意上去,就把你拉上去,换下一个,你还没法抱怨为啥我只玩了5分钟就被拉上来了。
于是,在潜水论坛有时能看到这样的帖子,什么我在三亚只潜到3米就耳朵疼了是不是我不适合潜水,还有来炫耀的“别人只能到3米我到了10米才疼是不是我比较厉害”,至于三亚潜完耳膜穿孔的案例也看过几起。
国人的道德沦丧我不想再讨论。我只想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这世界上没有耳压平衡这种技术,那那些人下到2-3百米深的该如何抵抗水底压力。
顺便说一下,我以前坐飞机,耳朵几乎全程堵塞,很难受,咀嚼口香糖咽口水都没多大用。后来用了潜水的耳压平衡技术,很快就通了。
做法很简单:用手捏住鼻孔,然后,往头部使劲鼓气。你会感觉到耳膜被体内增加的鼓起来。
发一个潜水视频镇楼。器材为G12加潜水壳,以及一个潜水视频灯。地点为马来西亚诗巴丹(Sipadan)
无忌的相关潜水帖子汇总:
tuwu:& &&&
我的其它帖子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6740&&回帖:245 &&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再然后,到了2016年,春节去斯里兰卡呆了一个月。本来打算在那边好好玩一下水肺潜水。
看地图,位于印度洋的中间,离马尔代夫不远,想必潜水环境不错。
但是,到了之后才知道,海水污染严重,潜水就更不用考虑。
于是,只能游泳,浮潜,偶尔下个5米,居然也开心得不亦乐乎。
是时候去正式学一下自由潜水了。
正好我在的一个音乐群里有两个人学过,跟他们了解了一下相关信息,我更加困惑了。
其中一个人说他下到了40米,不用脚蹼。我当时就蒙了,不用脚蹼居然能从40米深度踢上来。佩服得一塌糊涂。
直到我自己亲自去学了之后,才明白,TNND,不用脚蹼是比较容易的方式。
因为,有绳子啊。
接下来,是去哪里学的问题。
据说,自由潜水这玩意儿,跟水肺潜水不一样,教练非常非常重要。
学完之后,我的感受是,自由潜水需要练习的技术太难,比水肺潜水难太多。
举个例子,我水肺潜水玩到90多潜的时候,中性浮力就已经接近完美。大概有8/10的程度。
和那些5-6百潜甚至上千潜经验的潜导一起one-on-one出去潜,感觉大部分时候跟他们不相上下。
甚至,有个500多潜的潜导,居然在我旁边踢沙,搞得海底尘土飞扬。我不会犯他那样的错误。
按100潜,每潜50分钟计算,大概85个小时的练习时间。
我在学完自由潜水后,又在泰国呆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在水里泡2个小时甚至更多,大概每天有1个半小时的时间练习。
但是,我怀疑自己有没有达到2/10分的水平。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太多。
既然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技术的运动,教练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上网搜了一下,教自由潜水的著名教练不多,以外国教练为主。
这几年,中文教练也开始多起来。
对于我来说,语言没有障碍,所以,我首选外国教练。
著名的地方,有几个,泰国涛岛,兰塔岛,菲律宾的薄荷岛,Moalboal,印尼巴厘岛。
我打算去泰国,所以,选择了涛岛。后来,路过兰塔岛的时候,顺路去考察了一下那个自由潜学校,感觉不如涛岛的那个。
但是,在网上真的非常非常难以确定。
我不看中文论坛的信息,一是信息少得可怜,显得不客观。
但是,即使只看英文论坛的信息,虽然信息量大很多,但是,仍然各有各的说法。
幸好,泰国最好的两个学校都在涛岛上。我决定,干脆到了岛上,具体看过学校之后,再做选择。
等我到了涛岛,只看了两个学校各一眼,就毫无困难的选择了APNEA TOTAL。真的就是一眼就能做出的选择。
但我之前在英文论坛上看了几天,各自有各自的拥趸,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把相关讨论都一一看完,累坏眼睛仍然无法做出结论。
还不如上岛具体瞥一眼。
另一个学校叫Blue Immersion, 它的教练更牛逼,在拿过的国际大赛奖项方面。
基本上,只要你玩自由潜水的,不管你去到哪个国家,跟同行一说起,都会知道Blue Immersion 和 Apnea Total的大名。
今年7月份,我在斯洛文尼亚那个灰常灰常著名的Lake Bled湖边闲逛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有一队自由潜水员正准备下水。
看到他们,居然有一种万里之外碰到老乡的喜悦。
赶紧上前攀谈。
原来是教练在带学员下去练习。教练很帅。他的学生在旁边介绍说他拿过好几个国际比赛冠军。
我说我今年也刚学自由潜水。那个教练问我在哪儿学的,我说Apnea Total, 他立刻就知道,然后说出几个人名。
他在最后下水前半分钟,把他的FB账号给我。也许,能在Lake Bled碰到一个玩自由潜水的中国人,算是一件值得记忆的事情。
自由潜水的圈子就是这么小。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前年在科隆岛呆了20多天,破天荒的,居然只去潜了5天还是6天。如果是往常,我至少会潜20天。
大部分时间,则是自己租个螃蟹船,去科隆对面小岛的那个最著名的Kayangan湖里游泳,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完美的游泳池。
也许,全世界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游泳池了。
游完泳,让螃蟹船出到旁边另一个小岛旁边浮潜。刻意跟其它螃蟹船时间错开,往往我去浮潜的时候,整个海域只有我一个人。
当时我觉得,从来没有想到浮潜会这么棒!
因为自从开始玩水肺潜水后,就开始自觉鄙视玩浮潜的,觉得。。。。
嗯,在水上看到的东西太少了,而且,你是在鱼的上方俯视它们,哪有像水肺潜水那样,潜到下方,呆在鱼儿的旁边。
然后,直到将近150潜的时候,对水肺潜水的鸡血般的热情逐渐消退,我开始体验到浮潜的极大乐趣。
尤其是开始自己瞎折腾自由潜水之后。然后,就是我在前年写的故事:
小鱼背包 发表于
玩自由潜水的普通人多着呢。正式学自由潜水的,初级课程完成就能下到20米。
但普通人下个5-8米也很好玩。
在泰国和菲律宾浮潜的时候,发现那些老外一个个生猛得很,好多都能下个3-5米的(可能你要说5米算啥自由潜水啊)。
反而泰国和菲律宾当地人,旱鸭子居然很多。
碰到过一次中国去的小团队,更加惨不忍睹,简直就是生态灾难。
所以,关键是你去不去做,而不是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不要攀比(嗯,好像这是咱们的最大陋习)。
否则,看到朗朗弹琴,咱们普通人都不要学钢琴了。
这次去菲律宾科隆,有一天是去浮潜,正好该浮潜点也是沉船的潜点。
我们的船一到那儿,导游就说下面有diver,果然,看到水面上有大量的气泡形成。
靠近一看,看到下面深处有一队潜水员。
我一看,乐坏了。赶紧把浮潜装备全部穿上,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
然后,看着我的潜水电脑的深度读数不停的上升,当读数到了9米多点的时候,我已经位于潜水员的头顶上方了。
他们明显没有发现我,我犹豫了一下,没敢伸手去碰一下他们,怕引起事故。
这时候,他们的潜导抬头看见了我,很诧异的看着我。哈哈。那个时候,觉得超有意思。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添加一下关于如何考高氧NITROX证的知识。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大概160潜的经验。
但是证书呢,只有AOW+高氧NITROX而已。
如果你只是为了玩儿,为了享受潜水的乐趣,那有这两个证就足够了。
考高氧证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水下停留更多时间。因为使用了更高氧气含量的气瓶。
我直到前年,100多潜经验后,才去考的高氧。因为当时要去潜菲律宾科隆岛Coron的沉船。
科隆最著名的潜点都跟二战的沉船有关。最好的几个沉船深度都比较深,30多米。
如果用普通空气,那么没法在如此深度呆多久,可能刚下到这个深度就得上来了,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在沉船里探索。
于是,我在科隆岛潜水前,先考了个高氧证。
我的OW和AOW证书都是PADI这个组织颁发的。
但是,科隆岛的那个德国人开的潜店告诉我,如果我考TDI的高氧证书,价格比PADI低不少。
如果我最后不要教材的话,价格还可以更低。最后的价格几乎只有PADI的一半多点。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TDI
在玩过了100多潜之后,见识过形形色色拿着PADI的Master甚至教练证书,却展示着蹩脚的技术的潜水员。现在对于这些所谓证书已经不太迷信。
在当时,已经看到太多关于PADI滥发证书的抱怨。感觉这个组织正在越来越向钱看,终于,在今年被中国首富收购。
如果现在让我重新考证的话,也许我不会选择考PADI的证书,而是TDI或者其它组织的。
泡网分: 3.648
注册: 2007年07月
天蝎胖胖猪 发表于
有混TDI的同队伍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zhangfan261 发表于
哈哈,回来了。今年一月陆地旅行+潜水一起玩,广西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的路线,在芽庄check dive的时候中性感觉早忘完了,水下也没什么好看的,后面去了涛岛升a,然后斯米兰的船宿5d5n顺便升高氧了,潜水就是多潜就行了,中性的感觉越来越好。
& && &4月底和朋友约去巴厘岛玩,打算在图蓝本学ssi或者aida的1星课程,以后就水肺和自由潜水双休了~~~
& && &关于巴厘岛,lz有什么推荐和经验么?不好意思。好久没关注这个帖子。没有及时回答。
巴厘岛玩的怎么样?
我的OW是在巴厘岛学的。因为太喜欢巴厘岛,后来又再去了2次。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巴厘岛潜水并不是非常好。而且,去离岛潜水好贵,记得一潜要将近400.
还有,水肺和自由潜水不能同时玩哈,有时间间隔要求的,否则,危险!
泡网分: 31.352
帖子: 2227
注册: 2002年05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09年06月
去年在马尔代夫潜水,下到12米,没有觉得耳朵有什么不舒服,教练倒是教了耳压平衡技术。
泡网分: 0.185
帖子: 1005
注册: 2016年08月
bigjoey 发表于
有混gue的吗我是psai的
泡网分: 0.13
注册: 2015年12月
刚入门,这么好的帖子,必须顶。
泡网分: 0.154
注册: 2011年09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涛岛水下没什么东西看的,没必要去那儿浪费时间。
另外,自由潜水不能和水肺潜水同时玩儿,必须有时间间隔,否则会出安全问题。& &&&哈哈,回来了。今年一月陆地旅行+潜水一起玩,广西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的路线,在芽庄check dive的时候中性感觉早忘完了,水下也没什么好看的,后面去了涛岛升a,然后斯米兰的船宿5d5n顺便升高氧了,潜水就是多潜就行了,中性的感觉越来越好。
& && &4月底和朋友约去巴厘岛玩,打算在图蓝本学ssi或者aida的1星课程,以后就水肺和自由潜水双休了~~~
& && &关于巴厘岛,lz有什么推荐和经验么?
泡网分: 0.154
注册: 2011年09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涛岛水下没什么东西看的,没必要去那儿浪费时间。
另外,自由潜水不能和水肺潜水同时玩儿,必须有时间间隔,否则会出安全问题。& &&&哈哈,回来了。今年一月陆地旅行+潜水一起玩,广西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的路线,在芽庄check dive的时候中性感觉早忘完了,水下也没什么好看的,后面去了涛岛升a,然后斯米兰的船宿5d5n顺便升高氧了,潜水就是多潜就行了,中性的感觉越来越好。
& && &4月底和朋友约去巴厘岛玩,打算在图蓝本学ssi或者aida的1星课程,以后就水肺和自由潜水双休了~~~
& && &关于巴厘岛,lz有什么推荐和经验么?
泡网分: 0.101
注册: 2010年08月
中国为何能够每行每业都能坏了良心呢,说明是社会整体的趋势就是坏的,根源需要深挖
泡网分: 0.114
注册: 2016年01月
bigjoey 发表于
有混gue的吗有混TDI的
泡网分: 1.746
帖子: 2850
注册: 2013年10月
有混gue的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54
注册: 2011年09月
小鱼背包 发表于
涛岛水下没什么东西看的,没必要去那儿浪费时间。
另外,自由潜水不能和水肺潜水同时玩儿,必须有时间间隔,否则会出安全问题。涛岛主要是打算去那考证,fd打算去丽贝岛
自由潜水也是有减压病之虞的,和水肺得隔一天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zhangfan261 发表于
大家好,ow菜鸟一只,目前只有20log左右,打算16年1月去涛岛学a然后多fd刷瓶子,另外对free diving蛮感兴趣的,不知道涛岛学自由潜怎么样?我不需要太深(能力也有限),只是想在水下玩得自由一些。当然安全第一,拒绝作死,所以求各位大神指点指点涛岛水下没什么东西看的,没必要去那儿浪费时间。
另外,自由潜水不能和水肺潜水同时玩儿,必须有时间间隔,否则会出安全问题。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wayyt 发表于
我是抬头换气更感轻松。还可随时随心所欲地潜深一些,不用担心呼吸管进水
呼吸管进水的话会紧张,排水也需要技巧呼吸管比游泳舒服多了,因为不用换气,你可以一边前进一边看着海里的生物,非常自在。
学会了就觉得轻松了。
不会的时候都是紧张的,跟游泳一样。
泡网分: 23.041
精华: 2帖子: 6740
注册: 2007年12月
JACS 发表于
有人体验过snorkel吗?你玩意感觉好难用,呼吸不习惯,容易进水。用用就习惯了。
就像游泳一样,难免嘴里会吃进水,习惯了就好。
我湿式,半干式呼吸管都有,都是国外大牌子,用习惯了,觉得都差不多。
所以也不打算买干式的。因为听前辈说干式也不见得比湿式的好用。
泡网分: 16.349
帖子: 10539
注册: 2009年05月
其实看了这个贴,我最想玩的是free diving,不过,看起来对憋气要很拿手
本帖由 iPhone8,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6.349
帖子: 10539
注册: 2009年05月
JACS 发表于
有人体验过snorkel吗?你玩意感觉好难用,呼吸不习惯,容易进水。
...snorkelling挺好玩的,就是我机会没学会不穿救生衣的玩
本帖由 iPhone8,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0.815
精华: 1帖子: 3506
注册: 2001年12月
搭车出个潜水衣,女式的,适合1.65米以下,体重56kg以下的,5mm厚,camaro牌子的,全新,因为尺寸搞错了,买回来,lp穿不了。
泡网分: 28.562
帖子: 3450
注册: 2005年01月
JACS 发表于
我用的那个应该是干式的,因为是要伸出水面进气的。但是还是进水,也可能是我使用不当,但是这东西即使不进水,呼吸还是不习惯。干式的在出水后先吹一口气把管中的水排出再正常呼吸。
泡网分: 6.807
帖子: 2152
注册: 2015年08月
呼吸管有干,湿两种,干式不进水。我用的那个应该是干式的,因为是要伸出水面进气的。但是还是进水,也可能是我使用不当,但是这东西即使不进水,呼吸还是不习惯。
泡网分: 0.104
注册: 2010年09月
Apnea freediving 自由潜水飘过。。。。。。。
泡网分: 16.571
精华: 1帖子: 8884
注册: 2002年03月
蹬三轮的 发表于
你要耗费划水的力气去抬头,有了呼吸管就不不用了。
但水中人的生理条件反射会让呼吸觉得紧张,需要克服。
干式的不会进水,但是入水后自动闭气的功能容易让人紧张。习惯了也就好了。我还好,划水换气都不费劲。呼吸管却用得不熟练。所以觉得自由游很放松,很惬意。戴呼吸管却往往把精力集中到呼吸上。
泡网分: 35
帖子: 5247
注册: 2002年06月
zhangfan261 发表于
大家好,ow菜鸟一只,目前只有20log左右,打算16年1月去涛岛学a然后多fd刷瓶子,另外对free diving蛮感兴趣的,不知道涛岛学自由潜怎么样?我不需要太深(能力也有限),只是想在水下玩得自由一些。当然安全第一,拒绝作死,所以求各位大神指点指点去菲律宾PG吧,机票便宜,离马尼拉车+船3小时就到了。水下绝对比涛岛好,而且离岸很近,不用坐很长时间船。另外有兴趣的话花姑娘很多。自由潜不知,顺便学个高氧,不然30米时20分钟就上水了。
泡网分: 13.282
帖子: 2158
注册: 2008年08月
wayyt 发表于
我是抬头换气更感轻松。还可随时随心所欲地潜深一些,不用担心呼吸管进水
呼吸管进水的话会紧张,排水也需要技巧你要耗费划水的力气去抬头,有了呼吸管就不不用了。
但水中人的生理条件反射会让呼吸觉得紧张,需要克服。
干式的不会进水,但是入水后自动闭气的功能容易让人紧张。习惯了也就好了。
泡网分: 16.571
精华: 1帖子: 8884
注册: 2002年03月
蹬三轮的 发表于
戴着可以不用抬头换气,很轻松。我是抬头换气更感轻松。还可随时随心所欲地潜深一些,不用担心呼吸管进水
呼吸管进水的话会紧张,排水也需要技巧
泡网分: 13.282
帖子: 2158
注册: 2008年08月
wayyt 发表于
不舒服。水性好的话,不用它也挺好。先不戴,先玩高兴了。
有时间的话,再试试呼吸管,逐渐适应。戴着可以不用抬头换气,很轻松。 本帖最后由 蹬三轮的 于
22:28 编辑
泡网分: 28.562
帖子: 3450
注册: 2005年01月
JACS 发表于
有人体验过snorkel吗?你玩意感觉好难用,呼吸不习惯,容易进水。呼吸管有干,湿两种,干式不进水。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由潜水呼吸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