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和斯维尔的区别游戏与埃尔游戏区别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 良心推荐埃尔南德斯 10U卡被低估的好前锋
良心推荐埃尔南德斯 10U卡被低估的好前锋
发布时间:16-06-20 10:19 来源:未知 作者:
[复制链接]
新版本中感觉好多球员手感差别并不大 之后出了bug般存在的传奇球员 那手感和能力都比赛季卡强不少 然后现在又出了赛季卡之上的变态卡系列10U 里面能力值超高的球员不少 又是好多球员的巅峰卡 刚出的几天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赶脚。然后进入今天主题 就是强烈推荐的ST 10U夏维尔&埃尔南德斯!
颠峰的小豌豆 大家可以看一下数据 这是+3 15级和强化套的数据 速度很快 初始双速88 85 加速起来很像11罗本 但是毕竟他是ST 所以身体还要强于罗本的
形容这家伙可以在禁区前就像旧版本里的W穆勒 拿球接球那一下很舒服 摆脱对面的后卫也很厉害 直面守门员得分能力很强
更多推荐:
【责任编辑:夜】TAG: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及描述。
Copyright © 2002- 版权所有 52PK网&img src=&/50/61dbb834e4ce9c5962f5c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50/61dbb834e4ce9c5962f5c_r.jpg&&&p&  在厂商与媒体的联合炒作中,VR设备俨然成为了成为了游戏界下一场革命的导火索。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有幸多次亲身体验过几种不同的VR设备,可尽管这项新技术的结晶让人目眩神迷,我心里保守主义的那部分思维还总是让我犹豫不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皇牌空战7》的宣传片,发现了画面左下角的一行小字“In Development For PLAYSTATION VR”。我随后一拍大腿,意识到了自己这笔钱迟早还是省不下来。&/p&&p&  这与VR的魅力无关,甚至都不完全是因为是我自认是《皇牌空战》系列的铁杆粉丝,归根究底,这就是空战游戏、或者说飞行模拟类游戏的魅力在幕后推波助澜。原则上讲,在飞行这事儿上找情怀,恐怕要往莱特兄弟的坟头上扒,不过考虑到点燃大多数玩家飞行梦的终究是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游戏,我们决定还是在这里入切入我们的主题,本文就将带领诸君回到飞行模拟游戏的蒙昧时代,一起巡礼一番数字世界中的朗朗晴空。&/p&&h2&&ul&&li&&b&——首先要有爱,前电子时代的尴尬萌芽&/b&&br&&/li&&/ul&&br&&/h2&&p&  从严格的技术定义上讲,70年代还没有当代意义上的“空战模拟”电子游戏,但在那个街机的黄金时代,各路厂商的创意仿佛哆啦A梦的口袋,总能找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方法来让我们大开眼界。粗糙的微电子技术根本压抑不住游戏开发者们的飞行梦,就算微电子技术不行,咱还可以“拉洋片”嘛。&/p&&p&  世嘉在在1970年发售的一款名为《喷气式火箭(Jet Rocket)》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整部作品其实就是一台现代的“洋片机”,在“屏幕”后面是一块滚动着的绿色布景,布景上绘制着的内容就是俯瞰视角下的陆地(上面还装有许多的小灯泡),当游戏开始以后,布景会逐渐向前滚动,代表着飞机在向前飞行。供玩家操作部分的摇杆倒是做得相当逼真,虽然和真正的飞机驾驶舱相差甚远,但也比同时期的大多数街机看起来高端多了。&/p&&p&&img src=&/29ede5cad3bb1b45caa3b4_b.jpg& data-rawwidth=&695& data-rawheight=&7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5& data-original=&/29ede5cad3bb1b45caa3b4_r.jpg&&&u&这东西已经很罕见了&/u&&/p&&p&&img src=&/b6e0b81ef2b280a8b23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b6e0b81ef2b280a8b235_r.jpg&&&u&世嘉的这款游戏其实和上面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u&&/p&&p&  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游戏,我们甚至都很难在中文里给它找到一个对应名字。这类游戏的英文名字是electro-mechanical games,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大概是“电子机械游戏”。把它当做飞行模拟游戏的鼻祖在血统上有点儿瑕疵,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类作品给玩家们带来的体验却与当代的飞行模拟游戏非常的类似。在5年以后,Taito(《泡泡龙》的主人)推出了一款名为《歼击机(Interceptor)》的作品,这东西本质上就是一个八向摇杆配上屏幕中央的一个瞄准镜。通过这种方式对飞机驾驶舱实现的模拟简单至极,不过简陋归简陋,这已经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行模拟游戏了。&/p&&p&&img src=&/af1fb7ab8b174b147c121_b.jpg& data-rawwidth=&618& data-rawheight=&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8& data-original=&/af1fb7ab8b174b147c121_r.jpg&&&u&Interceptor,留存于世的真机已经不多了&/u&&/p&&h2&&ul&&li&&b&——第一次革命&/b&&br&&/li&&/ul&&br&&/h2&&p&  1980年,雅达利推出的《红男爵》为飞行模拟游戏在八十年代开了个好头。这部作品的的画面虽然依然还是简单的线条,但整个场景与机体动作在视觉上的3D感却已经非常强烈。《红男爵》的市场反响并不很好,不过它所带来的游戏体验却在许许多多的玩家心中埋下了一颗空战王牌的种子。席德o梅尔在1982年的时候第一次玩到了《红男爵》之后,开发了一款类似的作品《地狱猫皇牌(Hellcat Ace)》,他后来还把自己玩过的那台《红男爵》街机作为纪念品买了下来。&/p&&p&&img src=&/a83cb6a663add54313bd1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a83cb6a663add54313bd19_r.jpg&&&u&雅达利的《红男爵》,画面简单得很,但空间感已经很强了&/u&&/p&&p&&img src=&/e3d410ab669b03befe2f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e3d410ab669b03befe2f_r.jpg&&&u&《红男爵》实机&/u&&/p&&p&  1982年,第一代的《微软模拟飞行1.0》降临市场,立刻让市面上其他的竞争者的作品都看起来像是笑话。《微软模拟飞行》实现这一成绩的基础是当时PC相对较强的硬件机能,这让开发者们可以打造出在当时看来相当惊人的画面与物理效果。这部作品也成为了第一部面向游戏玩家的、专注于飞行本身而不是空战的游戏作品,进而为整个作品类型注入了不少急需的严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微软模拟飞行》系列已经成为了微软公司寿命最长的一款产品,至今仍在不断的开发新作,最早上市的时间则比Windows系统都早了三年。而且最初的游戏甚至都不需要操作系统,因为它本身就自带着可以兼容IBM-PC系列电脑的操作系统,这在后来的游戏界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p&&p&&img src=&/c57ee28ebef2a09d319b9353c0acc76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57ee28ebef2a09d319b9353c0acc764_r.jpg&&&u&初代的微软模拟飞行&/u&&/p&&p&&img src=&/408b25f83ff4b6b4387f35a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08b25f83ff4b6b4387f35aa_r.jpg&&&u&支持更加低端的黑白显示器&/u&&/p&&p&  1985年,另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空战模拟游戏横空出世,那就是《F15突击鹰(F-15 Strike Eagle)》,开发者赫然是迷上了《红男爵》的席德o梅尔。1985年的游戏市场上也正在上演主机大战,而且还是群雄争霸的那种格局。在当时,CPC、苹果、雅达利8位机、C64、GAME BOY、世嘉GG、MSX、NES、ZX Spectrum和PC拼命的抢夺着高速发展的游戏市场,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各自版本的《F15突击鹰》。&/p&&p&  《F15突击鹰》的最终销量是一百二十万套,这在1985年算得上是令人咋舌的销售成绩。横向比较之下,《F15突击鹰》在模拟体验的真实性与技术方面的严谨性上恐怕赶不上《微软模拟飞行》,但它却在设计上非常强调体验上的刺激与战斗过程的戏剧性,并因此让更多的玩家喜欢上了这个游戏类型。换句话说,在与能贴上“空战模拟”的游戏横向比较时,它的游戏性在当时可算是一时无两。这部作品也在当时摘得了许多奖项,至今仍有许多老玩家对它念念不忘。&/p&&p&&img src=&/c265a83a1f19b205d9c142_b.jpg&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2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u&《F15突击鹰》&/u&&/p&&p&  1986年,席德o梅尔的工作室MicroProse再次发力,推出了第一款直升机模拟游戏《炮艇(Gunship)》。这部作品使用了和《F15突击鹰》相同的开发工具(在当时还不叫引擎呢),因此两部作品在体验上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我们不妨把它的出现理解成席德o梅尔对紧随《F15突击鹰》的一次趁热打铁。《炮艇》依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不过这部作品对于整个类型的发展影响却并不很大。相比之下,同一年发生的另一件事情则极大的刺激的空战模拟类游戏的发展,那就是阿汤哥的电影《壮志凌云(Top Gun)》的上映。&/p&&p&&img src=&/99b2ee7979e0caa60e3bf3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9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99b2ee7979e0caa60e3bf3_r.jpg&&&u&当时的阿汤哥还相当粉嫩,名声也还没被科学教污染&/u&&/p&&p&  《壮志凌云》在当年的影响力非常巨大,说它影响了一代人可能有些过头,但这部作品本身却无疑点燃了空战模拟类游戏的第一个爆发期。在1987年,KONAMI发行了与电影同名的游戏作品,对于许多国内玩家来说,这款红白机上的《壮志凌云》也成了我们在空战模拟类游戏方面的启蒙教材,情怀深邃得仿佛马里亚纳海沟。&/p&&p&&img src=&/73d8aa715_b.jp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u&不少玩家还记得这个画面吧&/u&&/p&&p&  FC(或者说NES)上的《壮志凌云》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其全球销量达到了200万份,不过理性点儿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了阿汤哥那迷人微笑的东风,作品本身的素质其实并不很高。当时媒体对它的评价要算是毁誉参半,不过财字当头,KONAMI还是很快推出了它的续作《壮志凌云:第二次任务(Top Gun:Second Mission)》。这款作品在国内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但也不是找不到),尽管在画面与游戏机制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这部在1989年推出的作品在销量上却比前作少了不少。&br&&/p&&p&  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由于《壮志凌云》的上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半段空战模拟类游戏开始扎堆出现。许多后来知名的大厂都在这时推出了自己的空战模拟游戏,比如动视的《阿帕奇突击(Apache Strike)》以及卢卡斯工作室的《他们的光荣时刻(Their Finest Hour)》。席德o梅尔还携一众基友乘机推出了《F15突击鹰2》,世嘉则在此时推出了他们名声大噪的《After Buner》,这是第一款舱体式体感射击游戏,在当时的街机厅火爆得如日中天。在《终结者2》中,少年时代的约翰o康纳在游戏厅里玩的就是这个东西。&/p&&p&&img src=&/bbd3a8761e1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bbd3a8761e1b_r.jpg&&&u&《终结者2》电影截图,After Burner非常抢镜&/u&&/p&&p&  总而言之,80年代末的空战模拟游戏界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这一类型就这样在引擎的轰鸣声中红红火火的冲入了九十年代。&/p&&h2&&ul&&li&&b&——现代战机的崛起&/b&&/li&&/ul&&/h2&&p&  得益于越来越强大的硬件机能,从九十年代开始,“空战模拟游戏”的模拟二字逐渐开始有了更沉重的分量,简而言之,就是游戏作品中的物理特效开始变得愈发精致,画面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漂亮。&/p&&p&  在1990年,由雪乐山发行的另一部《红男爵》与席德o梅尔所在公司MicroProse出品的《空中骑士(Knights of the Sky)》无疑是这种技术进步的集中代表。两部作品在当年成为了正面对抗的死敌,事实上,《红男爵》这个名字都成了双方争夺的对象,最后还是雪乐山一方的开发者率先对作品进行公布才赢下了版权官司。&/p&&p&&img src=&/45d3ea8d6db4d8358fcab7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45d3ea8d6db4d8358fcab7_r.jpg&&&u&1990年的《红男爵》&/u&&/p&&p&  两相比较之下,《红男爵》与《空中骑士》在当时都算是相当优秀的作品,其中《红男爵》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玩法和更加爽快的游戏体验,《空中骑士》则在操作的真实感方面更占优势,并凭借着几个后续补丁给飞机加入了一套非常强大的战损系统(在那个互联网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获取游戏补丁的方法是给工作室邮寄一张磁盘……)。&/p&&p&&u&&img src=&/db49572a0dbb8ddf878ffb079a5d75a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b49572a0dbb8ddf878ffb079a5d75a0_r.jpg&&《空中骑士》截图,此时的游戏画面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了&/u&&/p&&p&  这两部作品也标志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空战模拟游戏的历史高峰,在这之后,二战与现代题材的空战作品就开始逐渐成为了主流。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在一战时期的飞机种类相对较少,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类别。对于开发者来说,这可以让他们在投入较少资源的情况下即可向玩家提供较为完备的机库,相比之下,二战题材那好几百架飞机就难搞得多了。另外一个原因则更加有趣,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为空战模拟类游戏再次交上了好运,因为萨达姆脑袋一热,入侵了科威特。&/p&&p&&img src=&/b73695bec71acf19cf3cd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b73695bec71acf19cf3cd0_r.jpg&&&u&许多重要的国际事件都会给文化产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深远影响&/u&&/p&&p&  如果说之前的《壮志林云》是在空战模拟类游戏的世界引爆了一颗炸弹,那么海湾战争无疑是引爆了一颗核弹。在这出战争大戏中,空军成为了毫无疑问的主角,F-15、F-14、F-16、F-117、F/A-18等战机在伊拉克上空高调演出,许多此前只在演习场上斩获过战果的战机终于有了实战的机会。无论我们如何评价这场战争,风烟滚滚的海湾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领了世界各国媒体的黄金时间,成为了现代题材空战模拟游戏的真人版广告。&/p&&p&  从日后的统计数据我们能够看出,从1990年到2000年之间发售的现代题材的空战游戏足有一战和二战题材的三倍多,其中的许多作品在今天依然能让老粉丝们心跳加速。这一时期的作品还特别喜欢用某种特定的战机来为游戏命名,比如《长弓阿帕奇》《幻影2000》《卡曼奇》以及在国内知名度极高的《F22》系列和《SU-27侧卫》。&/p&&p&&img src=&/047e05bb20dae7dc98f0eb7da09d176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047e05bb20dae7dc98f0eb7da09d1763_r.jpg&&&u&《F22:猛禽》的游戏截图,不过貌似是DOS系统上的《F22:雷霆2》知名度更高&/u&&/p&&p&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日后的大厂开始在这个领域里进行试水,比如EA在这一时期发行《简氏》系列,从《简氏AH-64D长弓(Jane's AH-64D Longbow)》到《简氏F/A-18(Jane's F/A-18)》足有5部之多。席德o梅尔曾经就职的MicroProse则更加疯狂,在整个九十年代,它们一共推出了8部空战模拟游戏。《微软模拟飞行》在整个九十年代也前后推出了五部作品,这些作品在纯粹的“模拟”方面做得最为出色,在技术细节上要比大多数上述作品都更加优秀,不过却基本不存在“空战”的元素,让人感到有些遗憾。&/p&&p&&img src=&/b3e99b4e0eb32c10a51f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3e99b4e0eb32c10a51f3_r.jpg&&&u&《简氏:简氏AH-64D长弓》,直升机模拟游戏在那时也非常火&/u&&/p&&p&  空战模拟游戏的开发存在一个天生的难题,那就是真实性与游戏行之间的平衡。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发售的大多数空战模拟类作品都更加倾向于真实性方面的探索,其中有许多游戏都附带着一本厚厚的操作说明书,没有了这个东西,就连起飞都成为了难题。当然,在这一时期,纯粹街机向的游戏也不是没有,只是此类作品往往把握不好分寸,和其他真实向的作品比起来显得太幼稚。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开始有厂商尝试着在保留现代空战技术特点的前提下追求某种更加超现实的游戏体验,真正辉煌的成功或许要到2000年以后才会实现,但一个名字还是一点一点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就是南梦宫。&/p&&p&  南梦宫是游戏界的老牌劲旅。在90年代,南梦宫属于国际游戏厂商中的技术先锋,其技术团队甚至参与了初代PS的硬件开发,其在3D显示技术方面的优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可谓“冠绝武林”。在1992年,南梦宫在街机上发售了他们的第一部空战作品,就取名为《空战(Air Combat)》,霸气得仿佛当年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历史》。不过这样霸气的南梦宫和这样一部霸气的作品却并没有取得特别了不起的成功,在当年数量惊人的竞争者之间并没有显得如何鹤立鸡群。&/p&&p&&img src=&/e83fb2f286a2f49c7fcfdcf4baf6e994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9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e83fb2f286a2f49c7fcfdcf4baf6e994_r.jpg&&&u&《皇牌空战》的老祖宗,后来移至到了PS上&/u&&/p&&p&  然而,虽然现在没有多少玩家还记得《空战》,这款游戏的日版名字在今天却如雷贯耳,那就是《皇牌空战》。在《空战》的废墟上,南梦宫在1997年和2000年又推出了两部作品,正是《皇牌空战2》和《皇牌空战3》。从这里开始,南梦宫的空战传奇即将冉冉升起。&/p&&p&&img src=&/d3a3ffac16d38cd4bc6f3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d3a3ffac16d38cd4bc6f3b_r.jpg&&&u&《皇牌空战2》在情节上还很克制&/u&&/p&&p&&img src=&/90fafd1ddeb9f5cbae9adc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90fafd1ddeb9f5cbae9adc5_r.jpg&&&u&《皇牌空战3》在情节上可能有些过分狂野了&/u&&/p&&h2&&ul&&li&&b&2000年至2010年——南梦宫的“制空权”&/b&&br&&/li&&/ul&&br&&/h2&&p&  进入新千年以后,电子游戏产业进入了爆炸式的发展期。空战模拟游戏所占据的总体市场份额开始逐步下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这一时期的空战模拟游戏数量远远没有九十年代多,而且现代空战题材也有降温的趋势。相比之下,二战题材的作品则开始了逐渐增加,其中一些在某一特定类型上至今依然被视为最为优秀的作品也出现在这一时期。&/p&&p&  空战模拟游戏至此也发展出了两个个性鲜明的子类型,其一是依然专注于真实感、在技术细节上穷究极致的拟真向作品,这类作品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游戏中的物理特效往往变得与真实的飞行无比接近,飞机的建模也不肯放过哪怕最微末的细节。与之配套的各类模拟飞行专用的外设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使得整个类型逐渐变成了高端玩家间的特供产品。&/p&&p&&img src=&/e6ca794a3fdc30f2aebdf5b2b8c9f9ae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e6ca794a3fdc30f2aebdf5b2b8c9f9ae_r.jpg&&&u&在“家庭飞行模拟器”的领域,这算是相当简朴的了&/u&&/p&&p&  另一类作品则走得是更加亲民的、至少是略带街机属性的亲民路线。这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空战的基本特点,但在空战操作体验上最为困难的那些部分内容做出了相当程度的简化,在载具的设计上也更强调风格感,虽然大多保留着真实载具的外观与特征,可在技术细节上却并不一定总是严格按照真实载具的情况。这类作品的优点是爽快感十足,缺点则是真实感较差。&/p&&p&  在面对来自其他游戏的强烈竞争时,显然是后一类作品更容易守住商业上的成功。真实向空战模拟类游戏的发展则陷入了相对的低谷。唯一的例外就是在2001年诞生的《伊尔2》系列,这部作品也标记着二战空战题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的重新崛起。这款最早由IC开发、育碧发行的作品最夺人眼球的就是那超时代的精致画面。与此同时,它那对真实操作近乎无止境的追求也让许多硬核粉丝们津津乐道,当然,这也让整个系列成为了空战模拟类型作品中最难上手也最难掌握的作品之一。&/p&&p&&img src=&/9b8db3a712ecdb36c0ee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9b8db3a712ecdb36c0ee_r.jpg&&&u&《伊尔2》系列至今还在许多玩家的硬盘里占有一席之地&/u&&/p&&p&  真实性无疑是《伊尔2》系列的最大魅力,此外,其所支持的超大规模多人对战至今也让许多玩家津津乐道。第一部《伊尔2》在媒体圈获得了数量众多的9+分,开发者也因此获得了十足的信心。从2001年至2010年,他们为作品推出了一连串的续作和资料片:其中包括《伊尔2:被遗忘的战斗》《太平洋战机》《伊尔2:1946》等共9部作品。这9部作品并非都由1C开发,其中一些作品外包给了其他的厂商进行制作,在这些承包商中就包括在当时还籍籍无名的“蜗牛”Gaijin,而《伊尔2:猛禽(IL-2 Sturmovik: Birds of Prey')》也是他们的第一部空战模拟作品。&/p&&p&&img src=&/8c097a64892ced70e1bf6fd173722fbc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8c097a64892ced70e1bf6fd173722fbc_r.jpg&&&u&Gaijin的第一部空战模拟类游戏&/u&&/p&&p&  另一个把住了时代命门的就是南梦宫和他们的《皇牌空战》。&/p&&p&2001年的《皇牌空战4:破碎的天空(Ace Combat 04: Shattered Skies)》让南梦宫收获了他们在空战模拟市场上的第一次大成功。作为第一部登陆在“次世代主机”PS2上的新作,其在画面上的进步自然让许多玩家眼前一亮,不过更加重要的是,南梦宫不仅把这部作品打造成了一部“空战模拟游戏”,还跨时代的将它变成了一部空战题材的战争电影。依凭着前三部作品留下来的遗产,南梦宫在《皇牌空战4:破碎的天空》中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架空世界(战机型号都来自真实世界),并以这个世界为舞台讲述了一个既令人热血沸腾、又令人黯然神伤的故事。更加美妙的是,开发者巧妙的将叙事元素与空中战斗结合在了一起,讲故事的手法高妙得让人啧啧称奇,不仅完全超越了当时游戏界的一般水准,还极大的增加了传统空战模拟游戏体验上的厚度。这一特点在随后的几乎所有续作中得到了保留,让剧情故事成为了系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在空战模拟类游戏中绝无仅有,当时的许多冒险游戏与RPG游戏都无法与之相比。&/p&&p&&img src=&/5a73ee364dcfc99be427adc7a2213af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5a73ee364dcfc99be427adc7a2213afb_r.jpg&&&u&通过夸张的特效与巧妙的故事情节,南梦宫的《皇牌空战4》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超现实的空战体验,与其他许多同类作品相比,就像是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差异&/u&&/p&&p&  南梦宫的新尝试让他们尝尽了甜头,不过这份成功来得是如此的出人意料,以至于南梦宫自己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游戏发售前完全没有考虑潜在的后续企划。这使得游戏的续作在《皇牌空战5:未被歌颂的战争》在2004年才姗姗来迟。尽管实质性的进步不多,《皇牌空战5》还是取得了比《皇牌空战4》更好的商业成功,确信自己找到了点金石的开发者再随后的几年里接连不断的推出了几乎按照每年一部的速度开始开发续作。2005年在GBA上发售了《皇牌空战Advance》,2006年在PS2上发售了《皇牌空战0:贝尔肯战争》,同年还发售了PSP版的《皇牌空战X:魅影苍穹》,2007年,Xbox 360独占的《皇牌空战6:解放的战火》成为了这一世代为绿营主机贡献硬件销量的一大功臣。然而好景不长,在年,南梦宫还在iOS平台推出了两款《皇牌空战》手游,但这两部作品的市场反响就非常一般,在2010年发售的《皇牌空战:联合突袭》第一次采用了真实世界作为游戏的故事背景,可这部作品也令人遗憾的标记了《皇牌空战》黄金时代的终结。&/p&&p&&img src=&/e8e9bafb883a5fd37b1cb3ed3aaf4e03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e8e9bafb883a5fd37b1cb3ed3aaf4e03_r.jpg&&&u&历代王牌,Razgriz,Launch!&/u&&/p&&h2&&ul&&li&&b&2011年至今——网络时代的新王者(此段略有软文性质)&/b&&br&&/li&&/ul&&br&&/h2&&p&  统治着新千年头十个年头的两个王者在这一时期同时陨落。首先是《伊尔2》。在2011年,由1C亲自操刀开发的《伊尔2:多佛海峡》遭遇了滑铁卢,来自玩家与媒体的评价都跌至谷底。南梦宫这边也没闲着,2013年发售的《皇牌空战:突击地平线》学起了《使命召唤》,系列此前在“真实”与“街机”之间勉力维持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作品也因此让许多系列的老粉丝感到失望透顶。&/p&&p&  更加令粉丝们感到伤心的是,此时的南梦宫已经以从属的姿态与万代合并,曾经游戏界锐意进取的代表现在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商人。《皇牌空战:突击地平线》在商业上的不温不火让NBGI(合并后的名字)对这个系列的信心直线下降,再加上随后《皇牌空战:无限》的网游化尝试又很不成功,这个曾经辉煌的系列在游戏界倏忽间就完全没了动静。&/p&&p&&img src=&/8bdec70a13c9f2cd2574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8bdec70a13c9f2cd2574_r.jpg&&&u&《皇牌空战:突击地平线》选择了一条更加轻度化的道路&/u&&/p&&p&  当代被越推越高的游戏开发成本让空战模拟类游戏很不好过,严峻的生存环境仿佛一座残酷的达尔文试验场,唯有那些最优秀的作品才能够生存下来。而在这大浪淘沙般的洗涤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厂商几乎是在突然间带着他们那极富野心的作品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个厂商就是Gaijin,这部作品就是《战争雷霆》。&/p&&p&  《战争雷霆》算不上是生逢其时,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最近几年并不是空战模拟类游戏最好的年景。可正是因为如此,《战争雷霆》所取得的成功才如此的令人瞩目。它的优秀是全面性的,首先,游戏在画面上比此前的几乎所有同类作品都提高了一个世代的水准,并随着一次次的更新与时俱进。其收录战机的数量上也远非此前的任何一部作品能及,总共包含英、美、德、日、苏五国从一战末期到朝鲜战争前期的战机一百余架。在较后期的版本中,游戏甚至加入了战车部分的内容,收录的战车数量也不比战机少。&/p&&p&  这样的体量让《战争雷霆》成为了当代空战模拟游戏中唯一的巨兽,它虽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但《战争雷霆》所实现的另一项成就则让这些竞争者都显得偏颇而单薄——那就是一直分家过日子的真实向与街机向游戏体验在《战争雷霆》中胜利会师了。这得益于开发者在最基础的设计层面就考虑加入到的一些可控性,它赋予了《战争雷霆》三种不同等级的游戏方式。首先就是街机,在这一模式下,玩家只需一只手柄、或键盘上的WASD外加鼠标就能完美的对飞机实现操纵。在这一模式下,飞机的载弹量、油料储备以及机动性等性能方面的模拟也更加街机化,即便是第一次接触空战模拟类作品的玩家也能很轻易的上手。&img src=&/808e53ff4c11c902da01b3d96d64f72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808e53ff4c11c902da01b3d96d64f72b_r.jpg&&&/p&&h2&&b&总结&/b&&/h2&&p&  空战模拟类作品在游戏界的蒙昧时期就早早登场,在随后的发展中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也和许多“非主流”的作品一样,在当代的游戏界遭遇了疆域上的缩水。但或许正是因为养料的缺失,玩家们翱翔蓝天的梦想也从未像现在这样饥渴。正是这份饥渴促成了《战争雷霆》的成功,而在地平线上,感知到了这份饥渴的南梦宫终于公布了新一代的《皇牌空战》。我们无法确知新时代的这些作品在后世的眼光中能够占据怎样的地位,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只要人类翱翔蓝天的梦想没有彻底熄灭,空战模拟类游戏就永远不会消失。&/p&&p&&b&PS:此文原确实是应《战争雷霆》的配合需求所写,不过内容实在也很有趣,做了大量的收集考据工作,绝大部分内容并无广告成分,有趣的硬货很多,故而不忍舍弃,也收录于知乎专栏中。&/b&&/p&&p&&b&PPS:此文创作过程认真且真诚,作者本身也是多年的飞行游戏爱好者,读到最后有植入成分就出言侮辱者,请好自为之。&/b&&/p&&p&&b&游民星空专栏作者:暗哨&/b&&/p&
在厂商与媒体的联合炒作中,VR设备俨然成为了成为了游戏界下一场革命的导火索。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有幸多次亲身体验过几种不同的VR设备,可尽管这项新技术的结晶让人目眩神迷,我心里保守主义的那部分思维还总是让我犹豫不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皇…
支持气球的答案~~~~~~~~~~&br&反正我按他的思路10分钟就成功了,晚上更图给你看看设计,1.05版另外还用了两个mod。&br&&br&~~~~~~~~~~~~~~~~~~~~~~~~~~~~~~~~~~~~~~~~~~~~~~~~~~~~~~~~~~~~~~~~~~~~~~~~~~~~~~~~~~~~~~~~~~~~~~~~~~~~~~~~~~~~~~~~~~~~~~~~~~~~~~~~&br&更图&br&超多图预警!&br&超多图预警!&br&超多图预警!&br&&br&第一级火箭思路很清晰&br&【无助推】【橙罐】【主帆引擎】【强力的rcs】【带上mj盒子】其实助推可以有,我只是我嫌弃往径向分离器上装助推的过程(╯ ̄Д ̄)╯╘═╛ (ノ=Д=)ノ┻━┻&br&&img src=&/e4d9cab1fd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4d9cab1fd_r.jpg&&这个支架是个mod里的,估计是用来在其它星球再发射大型火箭用的,我以前一直把它放在小岛机库接灰,这次终于翻了它的牌子!mod中文名叫史派西重量级企业部分包,这mod的引擎转接器谁用谁知道,多菊花核推神教全靠它&br&&br&第二级火箭&br&设计上没什么跟我的目标直接相关的部分,主要是配合操作特点对质量进行控制和选取引擎,随便堆了一下,然后例行往分离环的犄角旮旯里藏点rcs燃料,改改步骤就可以了&br&&img src=&/6d6a2e68cc3725aae7f8d86d926efe5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6d6a2e68cc3725aae7f8d86d926efe5a_r.jpg&&&br&&br&~~~~~~~~~~~~~~~~~~~~~~~~~~~~~~~~~~~~~~~~~~~~~~~~~~~~~~~~~~~~~~~~~~~~~~~~~~~~~~~~~~~~~~~~~~~~~~~~~~~~~~~~~~~~~~~~~~~~~~~~~~~~~~~~~~~~~~~~~~~~~~~~~~~~~~&br&然后进入发射阶段&br&&img src=&/aa90d959ad8c07b8c5bd564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aa90d959ad8c07b8c5bd564_r.jpg&&&br&当时没多想准备先来一发,切大地图看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件事!基地的最优发射路径下是一片海啊!我的着陆架又要回小岛机库吃肥吗(っ °Д °;)っ还是说我要跟Space X一样造个海上平台(;° ロ°)&br&&br&就是这儿&br&&img src=&/9b3adede357b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9b3adede357ba_r.jpg&&&br&不过后来我还是想到个办法(来不及解释了!先来一发!一边射一边说!)&br&&br&&br&&img src=&/d497fc242fca5b4d32db3d95d7930c42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d497fc242fca5b4d32db3d95d7930c42_r.jpg&&依次按下 Z R T 键 &br&空格&br&&img src=&/95fe1ae40db673b5aee22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95fe1ae40db673b5aee22_r.jpg&&然后比较重要的一点来了,往海的反方向,也就是地面建筑的方向维持五度以内的偏航,并保持到一级燃料余量接近400,关闭发动机&br&&img src=&/b9c0e75d07da384c5ab0dd5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b9c0e75d07da384c5ab0dd5_r.jpg&&&br&分离&br&&img src=&/b54c76d7b368bbccd821439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b54c76d7b368bbccd821439_r.jpg&&这时一级和二级的轨道是一样的&br&&img src=&/78659d4dbeebd861b4db412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78659d4dbeebd861b4db412_r.jpg&&&br&这时开始往一开始偏航的反方向开始圆轨(这种无脑的事交给mj就好)&br&&img src=&/5a891d1c188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5a891d1c188_r.jpg&&&br&&br&&br&轨道就会按下图变化(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们要消耗dv把轨道变成顺向的我觉得我逆向圆轨要的dv也不比这个法子多)&br&&img src=&/29db53baacd57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29db53baacd57_r.jpg&&&img src=&/a2e8ffc0e3ad8ff8f8e7f1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a2e8ffc0e3ad8ff8f8e7f1_r.jpg&&&img src=&/fd81c6f2befa950fa4140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fd81c6f2befa950fa4140_r.jpg&&&br&圆轨完成&br&&br&&img src=&/65eb692ef0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65eb692ef0_r.jpg&&&br&然后切回一级&br&&br&&img src=&/a00f32f22e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a00f32f22e_r.jpg&&&br&因为一级自己的轨道够高,所以以上所有的步骤都有足够的时间操作&br&&br&&br&第一次再入的时候我及其担心新版气动会让我直接boom掉一级╯_╰&br&&img src=&/9c77acbae7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9c77acbae7_r.jpg&&&img src=&/fddd426f3a9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fddd426f3a9_r.jpg&&&img src=&/e3661a3efb5d65d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3661a3efb5d65d_r.jpg&&&img src=&/d2de6d9d8b3e97b9724b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d2de6d9d8b3e97b9724b_r.jpg&&&br&╮( ̄▽ ̄)╭然而虽说烧的很吓人然而连红条都没读!!!&br&&br&&br&着陆控制的话我觉得如果跟我一样是准手残的话一定要mj!!!因为我留的dv并没有很多富裕,而且像我这样一直控制不好横向速度的翻[车]是一定的!反正手残就老老实实用mj╮(﹀_﹀)╭&br&&img src=&/847f30c34430bfc211fcb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847f30c34430bfc211fcb_r.jpg&&&img src=&/0ae03cc4f4b235b803a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0ae03cc4f4b235b803aa_r.jpg&&&img src=&/cfdc3a0a32a5ff8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cfdc3a0a32a5ff8_r.jpg&&&img src=&/c4b7dd374d2e0976392df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c4b7dd374d2e0976392df_r.jpg&&&br&&br&是不是很简单啊&( ̄︶ ̄)&
支持气球的答案~~~~~~~~~~ 反正我按他的思路10分钟就成功了,晚上更图给你看看设计,1.05版另外还用了两个mod。 ~~~~~~~~~~~~~~~~~~~~~~~~~~~~~~~~~~~~~~~~~~~~~~~~~~~~~~~~~~~~~~~~~~~~~~~~~~~~~~~~~~~~~~~~~~~~~~~~~~~~~~~~~~~~~~~~~~~~~~~~~…
既然是要推荐游戏,那第一要求估计是要好玩,合胃口。我不知道LZ指的兵棋推演游戏是指电子游戏还是桌面兵棋。电子兵棋我不是很熟,如果一定要推荐的话,
我能想到的只有Paraxdox公司出过的钢铁雄心系列(二战背景的战略级游戏,当然也有小剧本),以及战争艺术系列(同样是二战背景,但是游戏本身比钢
铁雄心更加硬派,更接近严格式兵棋)。这两款游戏网上都不难找,LZ可以自己去搜一下,试玩一下看看是否合口味。不过我还是先提醒一下,这两款游戏还是有
一定的门槛的,上手并不容易,LZ真敢兴趣的话建议到相关的论坛上多看看新手入门的帖子,从头开始慢慢熟悉游戏。&br&这里我还是重点推荐几款桌面兵棋,既然今年正好是抗日战争结束70周年,那我就重点推荐一下抗日有关的桌面兵棋吧。&br&&br&下文中,我会按照战术、战役、战略、以及海空战的顺序来介绍各类抗战背景战棋。&br&其中,战术类,通常模拟的是一次战斗,比如苏德在斯大林格勒中一片特定区域内的小股部队战斗,参战单位的规模一般为数个班到数个连不等&br&战役级,模拟的是一场战役,比如豫湘桂战役、库尔斯克战役、诺曼底登陆等,因为不同战役的规模差别很大,因此战役级模拟的尺度跨度比较大,参战单位的规模一般从营到军不等。&br&战略级,模拟的是一场完整的战争,或者世界大战中某一区域的战争(比如二战的欧洲战场),参战单位的规模一般从师到集团军不等。&br&海空战:指的自然就是以海空军战斗为主要模拟对象的兵棋了,因为这类兵棋比较特殊,所以单独归为一类。&br&需
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战棋分类并不绝对,海空战兵棋也可以按照模拟的尺度,归到战术战役战略类兵棋中去,而战术和战役,战役和战略也会有交叉。另外,模拟尺
度与战棋本身的复杂程度和规模并没有绝对的相关关系。尽管通常战略类战棋最容易出现算子量庞大、规则复杂的巨兽战棋,但这并不等于战略级战棋就一定最复
杂,各级别战棋中都有不等难度和规模的战棋存在。&br&介绍之前,先安利一下&br&&b&&a href=&///?target=http%3A///f%3Fkw%3D%25E5%%25E6%25A3%258B%25E7%25A0%%25A9%25B6%25E6%ie%3Dutf-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研究所吧_百度贴吧&i class=&icon-external&&&/i&&/a&&br&桌面战棋/兵棋研究所QQ群 &/b&&br&如果看了本答案有兴趣进入兵棋这个大坑的,欢迎到这两个地方来寻找同好。&br&&br&&b&一、战术级&/b&&br&战术类战棋是三个级别中我涉及最少的。据我所知,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以抗战为背景的战术级桌面战棋,而涉及到抗战的战术级战棋,我只想到了以下这款游戏。&br&&b&1.1 高级步兵班长(Advanced Squad Leaders)&/b&&br&高
级步兵班长(Advanced Squad
Leaders,简称ASL),一款自1985年至今已出版30年的作品,出版了只有上帝才知道有多少数量的扩展剧本和游戏模组,二战主题战术级兵棋中绝
对的王者,兵棋公司MMP的头号摇钱树,在全世界有着大批(就兵棋圈的总体规模来说)铁杆粉丝。每次MMP只要往自己出版的杂志里塞点ASL的内容,就会
有无数既有钱而购买弹性又极低的ASL粉丝一边大骂MMP你个奸商一个掏钱买买买。&br&下图为ASL上手的两大必备神器——ASL规则书和基础模组Beyond Valor(你可以理解为基础游戏包,游戏内容主要涉及苏德战场上的战斗)。&br&ASL规则书初版封面&br&&img src=&/df6e99a1d54ace861ed530ec4cada92d_b.jpg& data-rawwidth=&428&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 data-original=&/df6e99a1d54ace861ed530ec4cada92d_r.jpg&&ASL规则书最新版封面封面&br&&img src=&/e6ca2bd909c074cb6cf6c74_b.jpg& data-rawwidth=&252& data-rawheight=&2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2&&Beyond Valor核心模组封面&br&&img src=&/8ada250aef5d65bde694b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在浩如烟海的ASL扩展中,自然也少不了抗日战场的身影。目前ASL涉及到抗日战争的模组或扩展包共有以下三个:&br&Rising Sun,日军的核心模组,其中也包括了中国军队的算子,以及与中国军队战斗的剧本&br&&img src=&/ac87de1fc6bfbafadad739ec1a958793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ASL ACTION PACK#6:A Decades of War,ASL的扩展包,可以看到盒子上有国军的标志,其中包含了三场涉及中国战场的战役&br&&ul&&li&AP54 800 Heroes - 51/2 turns, 29 October 1937, Shanghai, China(淞沪会战)&/li&&li&AP55 The Generalissimo'S Own- 6 1/2 turns, 26 May 1938, Lanfeng, China(兰封会战)&/li&&li&AP56 Quagmire - 10 turns, 22 September 1939, Shangfu, China(第一次长沙战役中的上富战役)&/li&&/ul&&img src=&/89dc1a49e7d8c3ecc1b4361f1bebe3df_b.jpg& data-rawwidth=&387&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7&&ASL ACTION PACK#10,ASL的扩展包,盒子上同样有国军的标志,其中包括一场涉及中国军队的战役:&br&&ul&&li&Bare Foot Beating (Chinese vs Japanese, November 1944, Momauk, Burma)(缅甸战役,不过我真没查出来Momauk是哪儿,有人知道的话欢迎评论或者私信告知)&/li&&/ul&&img src=&/d65bfee049b0802464abbc169bb4943f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以上就是我知道的ASL中涉及中国军队的模组和扩展包。需要注意的是要玩ASL,首先必须要买ASL规则书和基础模组Beyond Valor,而要玩以上两个扩展包,Rising Sun模组也是必须的,因为扩展包里只有剧本书和地图,没有算子。&br&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ASL年刊、杂志和各类第三方模组中,还可能隐藏着无数与抗日战场相关的剧本。经过三十年发展,ASL的剧本实在是多如繁星,别说我这样的坑外人,哪怕是ASL老手,只怕也根本弄不清到底还有多少抗日相关的ASL剧本。&br&就拟真度和游戏性来说,ASL在战术类兵棋里毫无疑问是出类拔萃的,但是ASL存在两个问题:&br&一是价格相对昂贵,上文提到的ASL入门两大必备神器,ASL规则书和基础模组Beyond Valor,加起来差不多就需要1000元人民币,各类核心模组也价格不菲,而扩展包虽然便宜,但需要相应的核心模组,而扩展包里只有地图和剧本,其实性价比也不高。&br&二
是规则复杂,入门门槛很高。和这个问题比起来,第一个问题简直不算啥。ASL素来以入门难度大,对新手极不友好著称。其规则书就超过200页,足有厚厚的
一本(这就是为啥ASL规则书敢单卖而且价格要卖近500的原因),阅读量很大,且理解难度不低。即使是在没有语言障碍的美国,ASL也普遍被认为是无法
自学入门的游戏,需要有人带着玩,更别说还有语言障碍的国人了。&br&当然,如果你读到这儿还没被ASL的难度吓倒,仍然拥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先从下面这个游戏,ASL Start Kit1开始。&br&&img src=&/cc405edc8c5dc63ac094e5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7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ASLSK1相当于ASL的简化版,游戏仅涉及了ASL中的部分步兵规则,相对ASL来说要好上手的多。国内的ASL大神就认为ASL新手从ASLSK1入手是个好选择。当然,如果可以的话,你最好能在当地或者网络上找一个ASL老手带你玩,这样的话学起来绝对事半功倍。&br&下面是几篇ASL和ASLSK1的战报,即使不会玩,看看战报过过瘾还是可以的:&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世纪大战——最血腥的鼠窟战争&i class=&icon-external&&&/i&&/a& ASKSK1 剧本2战报&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asl sk1 s2斯大林格勒&i class=&icon-external&&&/i&&/a& ASKSK1剧本2战报&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Red Barricades Campaign Game II (不完整版)_兵棋研究所吧&i class=&icon-external&&&/i&&/a& ASL历史模组Red Barricades战报&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ASL Scenario 66 &The Bushmasters&_兵棋研究所吧&i class=&icon-external&&&/i&&/a& ASL Rising Sum模组某剧本日军战报&br&&b&【购买渠道】:以上的提到的几个游戏,都可以在香港战棋会网站买到,或者可以走淘宝一刻馆的不定期团购,具体事项可以进群询问。&/b&&br&&br&&b&二、战役级&br&&/b&在
介绍战役级战棋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在战棋中,有两种常见的售卖形式。一是盒装战棋,就是把一个战棋的相关配件,地图啊规则啊剧本啊算子啊等
等都装在一个盒子里出售,这个很好理解,也符合人们通常的想象;二是袋装棋,或者说是杂志棋,这类棋的包装方式与盒装棋不同,没有盒子,而是以杂志的形式
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杂志会包装在自封袋中。杂志内容包括所带战棋的规则和剧本,其余的战棋配件——地图算子玩家帮助卡等则夹在杂志里,而杂志的其他内容一
般也会围绕这期附送的战棋展开。其实就相当于买杂志附送一个战棋(当然实际上更像是反过来,买战棋送杂志,说实话我是没听说过有谁为了杂志去买杂志棋的,
都是为了战棋才去买)。&br&除了包装上的不同,多一本杂志,少送几个骰子(一般杂志棋不送骰子),杂志棋和盒装棋其实没啥区别。所以不要抱怨战棋杂志
为啥那么贵,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买一本杂志,而是买一副战棋。当然,限于包装形式,一般杂志棋的规模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复杂,价格也比盒装棋便宜一些,一张
A1地图+一版200多个算子,是最常见的杂志棋规格。对于很多新手来说,杂志棋是一个很好的入门途径。下文提到的台湾《战棋》杂志、日本国际通讯社出的
Command Magazine Japan(CMJ)杂志、Clash of Arms公司出的Against the
Odds(ATO)杂志,DecisionGames出Strategy&Tactics(S&T)杂志,都属于杂志棋的范畴。&br&&b&2.1 围城虎啸(1943年常德会战)&/b&&br&围
城虎啸,和下文中要介绍的衡阳风暴、铁卫禁军都是随台湾《战棋》杂志附送的杂志棋。《战棋》杂志是由台湾的福尔摩沙战棋出版社出版的,迄今为止共出版了
11期,其中有4期附送的战棋与抗日战场有关,除第一期附送的小明信片战棋《八百壮士守四行》外,其他三个棋都是地图A1大小、算子从100左右到300
左右的中型战棋。由于《战棋》杂志价格便宜,没有语言障碍,附送的战棋规则较为简单,且题材多与中国战场相关,因此对于国内玩家来说,是入门的一个好选
择。&br&围城虎啸,是《战棋杂志》第2期附送的战棋,背景是1943年的常德会战。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是日军为牵制国军对云南
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
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br&围城虎啸,则将目光集中到了日到12月3日这15天时间在常德城内外展开的战斗上。由于该战中防御常德城的主力是74军57师,有虎贲部队称号,因此得名。&br&在历史上,57师坚守常德城18天,虽浴血奋战,但由于苦等援军不至,最终常德城还是在12月3日失陷,师长余程万仅率数十人突围成功。攻下常德城后的日
军也已是强弩之末,主力11军疲惫不堪,减员严重,无力守住常德城,故在攻下常德城后旋即撤军。前来救援的国军最终也在12月7日未经战斗便收复了常德
城。之后国军的反击被日军打退,双方沿澧水对峙,战线基本回到了战役开始前的状态。&br&&b&战棋杂志第2期封面&/b&&br&&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371& src=&/cca78b2b15d35c0e71cc95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b&地图&/b&&br&&img data-rawheight=&366& data-rawwidth=&500& src=&/d7aeb93db81eef5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7aeb93db81eef58_r.jpg&&&b&算子&/b&&br&&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366& src=&/b268a474c6b4b5ccac2ae65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6&&在
游戏中,日军如果能在游戏结束前攻下常德城,肃清城内的国军单位,则获得胜利;反之,国军获胜则要守住常德,或有援军开进常德城内。围城虎啸虽然规则简
单、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含的要素十分丰富,控制区、补给、比例战斗、援军进场、补充、地形影响等基本要素在本棋内均有涉及,游戏中甚
至还有非常简单的空战要素,可玩性和趣味性都相当不错。对于新手来说,从常德会战入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身边就有靠一套常德把人拉下水的成功案例。&br&由于常德会战这套棋在国内兵棋圈普及度很高,因此相关的战报也有不少,以下是答主挑选的较为详细的两篇:&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战役级入门兵棋——围城虎啸:常德保卫战1943_长沙桌游吧&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推演】《战棋》围城虎啸&i class=&icon-external&&&/i&&/a&&br&&b&【购买渠道】:淘宝有售。&/b&&br&&br&&b&2.2 衡阳风暴年衡阳会战)&/b&&br&《战
棋》杂志第6期附送的战棋。背景是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的衡阳保卫战。关于豫湘桂战役,相信只要对抗日战争稍有了解的人都有所耳闻。在1944年这个轴
心国已经全面收缩、同盟国在欧洲和太平洋都处于高歌猛进状态的年份,日军困兽犹斗,制定了从中国战场寻求突破,打通大陆交通线,企图固守大陆以坚持长期战
争的计划,是日军自抗战初期以后,最大规模的攻势作战。而战斗的结果是国军惨败,在8个月时间内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
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豫湘桂惨败,给KMT政府带来的国际声望损失是无法弥补
的。美国至此对KMT彻底失望,转而向苏联求助。而苏联也以出兵为筹码,换来了蒙古独立和东北的特殊苏利益。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名符其实的耻辱之战。&br&但
在惨败之中,还是有少数亮点存在,衡阳保卫战就是其中一例。在该场战役中,国军第10军以寡敌众,面对近6倍与敌的日军,从6月24日战役爆发到8月8日
衡阳陷落,共守城47天,给敌以重大杀伤。双方最终的伤亡比为中方1.7万人对日方3.9万人,是抗日战争中极其少见的日军伤亡大于国军的战斗。而47
天,也是抗日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守城战。虽然第10军军长方先觉最后有条件投降,未能自杀殉国,在当时受到了颇多人的指责,但考虑到之前第10军的浴血
奋战,今人看来,也实在不好过分苛责。有意思的是,衡阳保卫战中日军的进攻主力11军和其指挥官横山勇,恰是一年前常德保卫战中日军攻城的主力,而方先觉
的第10军,也是当时救援常德城的主力部队之一。最终常德城因援军进展缓慢、迟迟不至而最终陷落,不知道一年之后,面对类似情况,方军长是否也感受到了一
年前余程万师长孤军守城时的绝望和无奈呢。&br&背景说了那么多,还是按老规矩,来看看衡阳风暴的封面、地图和算子&br&&b&封面,同一本杂志,自然风格与常德也是一脉相承,&/b&&br&&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369& src=&/ef11da621db03d3ab5c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9&&&b&地图,可以看到衡阳的地图与常德不同,覆盖地图的不是六角格,而是划分为了一个个区域。这其实是战棋中一种常见的地图类型——区域式地图。这类地图在描述城市战、攻坚战的兵棋中较为常见。&/b&&br&&img data-rawheight=&1024& data-rawwidth=&712& src=&/9ff841d8e44a3bd0878591eab27609e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9ff841d8e44a3bd0878591eab27609e2_r.jpg&&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本期战棋得名为衡阳风暴,是因为这个棋采用的是战棋“斯大林格勒风暴”的规则系统。下图即为斯大林格勒风暴的地图。&br&&img data-rawheight=&188& data-rawwidth=&500& src=&/341f110dc079d821f454083cfbbd9ba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41f110dc079d821f454083cfbbd9bac_r.jpg&&&b&衡阳风暴的算子,比常德多了差不多一倍&/b&&br&&img src=&/6c76ac1af63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c76ac1af63_r.png&&&br&衡阳风暴这个棋,总体来说,采用了成熟的风暴系统规则,流程简单,玩起来感觉十分顺畅,推演速度非常快,不过因为骰运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偶然性不小。也因为
这个原因,游戏的欢乐程度相当高。笔者曾经与人推演过一次,双方推演过程中就因为屡屡出现各种神奇的掷骰结果而导致战局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最后笔者用国
军险胜,整个过程中颇有坐过山车的感觉。相比围城虎啸,衡阳风暴不那么典型,但规则更简单,推演更流畅,欢乐程度更高,对于新手来说,也是个很不错的选
择。&br&下面是笔者找的两篇关于衡阳风暴1944的介绍帖和战报贴&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来稍微介绍《衡阳风暴1944》&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衡阳风暴1944游戏感受&i class=&icon-external&&&/i&&/a&&br&&b&【购买渠道】:淘宝有售。&/b&&br&&br&&b&2.3 &/b&&b&铁卫禁军-淞沪会战&br&&/b&铁卫禁军-淞沪会战是最新出版的《战棋》杂志第11期附带的战棋。战棋的背景是从8月13日淞沪国军向日海军陆战队开战,一直到12月13日南京沦陷间的战斗。对于这段历史,我想大部分人都有所了解,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br&游戏为两人战棋,双方分别扮演国军和日军的指挥官,地图根据1937年上海和南京周边地形地物所绘制,其中每个六角格宽度代表实际距离的10-12公里,每个回合为真实时间的1周,每个国军单位为1个旅或师,每个日军单位为1个联队或旅团。&br&游戏共有三个剧本,淞沪会战城区作战小剧本、南京保卫战剧本和完整的大剧本。&br&&b&游戏封面,一如既往的风格&/b&&br&&img data-rawheight=&787& data-rawwidth=&580& src=&/d6cc425a96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d6cc425a964_r.jpg&&&b&游戏地图。&/b&由
于淞沪战役前期都在上海城区和宝山进行,直到日军金山卫登陆战局才崩盘。然后日军势如破竹,国军一路溃败。直到首都沦陷,惨剧发生。为了体现这一点,游戏
的地图也由大地图和上海城区小地图组成。前三回合战斗被限制在小地图中,三回合后国军方能逐步撤退到大地图上。此外游戏还另配有一张战略级的区域式地图,
用来表现海空战和对应的空优海优。&br&&img data-rawheight=&712& data-rawwidth=&1024& src=&/de9130d5eff6f06f895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e9130d5eff6f06f8956_r.jpg&&&b&三版算子,数量上多与之前任何一期战棋杂志&/b&&br&&img data-rawheight=&750& data-rawwidth=&1000& src=&/2756930aceab7e8b63d9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2756930aceab7e8b63d97_r.jpg&&除了铁卫禁军之外,本期战棋杂志还附带了一个小型的明信片战棋——南京!南京!光华门保卫战,反映了南京保卫战中战斗最激烈的光华门战斗。下图为游戏测试时地图。&br&&img data-rawheight=&455& data-rawwidth=&639& src=&/f638d112d3ddf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f638d112d3ddf_r.png&&&br&相
比过往的《战棋》杂志,本期的杂志在装订质量和内容量上都有所提升,而附带的淞沪战棋算子也多达3版300余个,这是过往的《战棋》杂志从未达到过的。就
规则难度来说,本期的战棋可能比围城虎啸略为复杂一些,但仍称得上简单易懂。而且其中涉及到的元素也十分丰富,考虑到价格不贵,如果对题材有兴趣的话,个
人认为是新手入门一个非常好的选择。&br&以下是两篇本战棋在最终测试阶段的战报:&b&&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中日决战&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战报】 战棋杂志11期,抗战之淞沪会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b&【购买渠道】:淘宝有售。&br&&/b&另
外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福尔摩沙战棋社的说法,《铁卫禁军:抗战之淞沪会战》是【抗战系列】的第一套游戏。【抗战系列】是一套以日到
日为止发生在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战棋系统,系列游戏中将包含抗日战争中的各大知名会战,主要是希望以一种简单的兵棋推演规则
来让玩家模拟历史上的知名战役。所以不妨就让我们期待福尔摩沙战棋社后续的抗日相关战棋作品吧。&br&&br&&b&2.4 常德歼灭作战&大陆&/b&&b&打通作战&芷江作战&/b&&br&这三个棋笔者统一称之为日本人的脑洞抗日战棋系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三个战棋都由国际通讯社的CMJ杂志出版,属于同一个系列,而三个棋都有个共同的
特点,那就是日军战斗力非常强大,能揍得国军满地找牙(芷江作战的后期除外,这时候是国军反揍日军,毕竟芷江会战发生时已是45年),虽然这种战斗力对比
不能说不符合历史,但是为了平衡游戏,游戏往往又不得不把日军的胜利条件设的非常苛刻。导致推演时经常出现日军一路奏凯,结果最后还是输了,国军转进如
风,最后反而赢了的情况。而且作者的考证据说也较为一般,基本上依据的都是日军的战史资料,众所周知日军的战史资料向来以谎报军情、夸大战果、缩小伤亡著
称,所以游戏中各番号部队的战斗力和历史表现往往很不相符。不过,虽然三个棋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因为规则简单,有中文规则(兵棋的文字阅读量全在规则
上,因此只有要中规,哪怕完全不懂日文也能推演日文兵棋,而且中国题材的日文兵棋相比英文战棋有个明显优势,那就是地图上会出现大量熟悉的中文地名。),
娱乐性不错,而且抗日题材的战棋数量确实有限,因此笔者仍然打算介绍一下。&br&&br&&b&2.4.1 常德歼灭作战&br&&/b&CMJ111期附送的战棋,背景和战棋杂志第2期围城虎啸一样,是1943年11月日军意图攻占常德的军事行动。&br&&b&封面&/b&&br&&img data-rawheight=&679& data-rawwidth=&480& src=&/b33aa97afda7261ecdc6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b33aa97afda7261ecdc6c_r.jpg&&&b&地图,&/b&从地图可以看出,虽然题材相同,“常德歼灭作战”涉及的范围比战棋杂志第2期围城虎啸要大得多。围城虎啸专注于攻城战,常德歼灭作战则涉及到常德会战前一系列的战斗。&br&&im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565& src=&/cef8aad9af23c8b171181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cef8aad9af23c8b171181d_r.jpg&&算子没找到图就不贴了&br&因为笔者并未推演过常德歼灭作战,因此就不过多评论这款战棋了,只是听说日军获胜非常困难。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购买来自己推演试试。毕竟这个棋有中规,推演起来还是很容易的。&br&&b&中规下载:&/b&&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学院】CMJ#111《常德歼灭作战》中文规则&i class=&icon-external&&&/i&&/a&&br&&b&【购买渠道】:淘宝神秘岛桌游店有售,没有的话可以问问店长谢老板。&br&&br&2.4.2 大陆打通作战&br&&/b&CMJ118
期附送的战棋,题材为44年豫湘桂战役中的豫中战役。豫湘桂作战的结果对于国军来说堪称雪崩,所以本棋中日军的战斗力相比国军也堪称爆表,基本能撵着国军
到处跑。但由于胜利条件苛刻,所以日军想要获胜却并非易事。事实上,实际推演情况证明,国军的胜率反而更高。&br&&b&封面&/b&&br&&img data-rawheight=&680& data-rawwidth=&480& src=&/4ba36e02aa59d8ce2f3be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4ba36e02aa59d8ce2f3be5_r.jpg&&&b&地图,简单朴素的美工,不过胜在各种地形标记很清晰&/b&&br&&img src=&/60495eefb9feaff52d0e29d5f97728f0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0495eefb9feaff52d0e29d5f97728f0_r.png&&算子图同样没找到所以也不贴了。&br&值得一提的是,本棋有一个很有趣的设定,国军的算子有两面,一面只有移动力数值,另一面才有战斗力和移动力数值。在发生战斗前,国军算子始终是移动力面朝
上,无论是国军玩家还是日军玩家都不知道某个国军算子的战斗力如何。而国军的战斗力从7到0不等(是的,最低可以到0),因此在开始战斗,翻到另一面之
后,往往会因为战斗力的差别而出现各种嘀笑皆非的情况。这也是这个棋娱乐性相当高的一个地方。所以虽然本棋脑洞大开,严谨性有所欠缺,但人气倒是相当不
错。&br&&b&中规下载:&/b&&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学院】CMJ#118《帝国战车师团:大陆打通作战》中文规则&i class=&icon-external&&&/i&&/a&&br&&b&战报:&/b&&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大陆打通作战&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帝国战车师团——大陆打通作战(河南作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b&【购买渠道】:淘宝神秘岛桌游店有售,没有的话可以问问店长谢老板&br&&br&&/b&2.4.3 芷江作战&br&&/b&CMJ124
期附送的战棋。背景是1945年的芷江战役(即湘西会战),是抗日战场上的中日两国军队间发生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此役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
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此时由于滇缅公路已重新打通,国
军在被陆上封锁2年多后重新获得了大量军事援助,因此部队战斗力相比44年已大有提高,而日军的战斗力则明显下滑。战役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湘西会战最
终歼灭日军3万余人,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告终。&br&&b&封面&/b&&b&地图,感觉从常德到大陆打通再到芷江,地图似乎越来越素了……&/b&&br&&img data-rawheight=&453& data-rawwidth=&640& src=&/837acb76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37acb76f_r.jpg&&&b&算子。可以看到这期的算子数量不多,双方加起来战斗单位连100个也没有,虽然能反复补充,不过限于规模,估计只能算是个中小型战棋,当然规模小也意味着推演起来速度更快。&/b&&br&&img data-rawheight=&326& data-rawwidth=&580& src=&/3c605a0e5ef5fadddbf2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3c605a0e5ef5fadddbf22_r.jpg&&这期因为刚出,所以战报和中文规则都还没有,就放个开箱贴链接吧&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开箱】CMJ#124シ江作戦/Zhijiang Campaign, 1945_兵棋研究所吧&i class=&icon-external&&&/i&&/a&&br&&b&【购买渠道】:淘宝神秘岛桌游店有售,没有的话可以问问店长谢老板&br&&br&&/b&&b&2. 5血战台儿庄(Storm Over Taierzhuang)&/b&&br&Clash
of Arms公司出的Against the
Odds(ATO)杂志第25期附带的战棋。关于台儿庄战役,因为历史教科书的关系,国人应当是耳熟能详的,所以笔者就不多介绍了。本棋采用的是和衡阳风
暴1944相同的风暴系统(事实上风暴系统可以说是描述二战前后守城战专用的一套体系)。&br&&b&封面&br&&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386& src=&/0e631db71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地图&/b&&br&&b&&img src=&/9e87cbbec3d3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e87cbbec3d3_r.png&&&br&算子&br&&im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500& src=&/a4cab8f42b0fcc1938626bba5be03f7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4cab8f42b0fcc1938626bba5be03f74_r.jpg&&&/b&中文规则下载:&b&&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规则】台儿庄风暴《storm over taierzhuang》&i class=&icon-external&&&/i&&/a&&br&&/b&风暴系统前面已经介绍过了,难度不高,推演容易,而且欢乐性不错。台儿庄战役作为抗日中中方少有的胜利,还上过历史教科书,大家耳熟能详,题材可以说很讨巧,还有中规。有爱的人可以考虑入。&br&&b&【购买渠道】:香港战棋会有售。&/b&&br&&br&&b&2.6 Burma(1944年缅甸战役)&br&&/b&缅
甸战场是近代中国军队第一次出国作战。由于缅甸战场的胜败事关滇缅公路这条援华生死线的交通安全,因此国军在两次缅甸战争中均派出了国内最精锐的部队组成
远征军参战。缅甸战场有大量英军参战,因此在国际上关注度不错,出过不少相关兵棋。Burma就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一款。&br&Burma由兵棋公司MMP(Multi-&i&Man&/i&&i&Publishing&/i&)出版,属于OCS系列。简单来说OCS是MMP公司出版的二战战役级兵棋系列,其系统的特点在于对补给的作用和运转流程体现的非常准确和细致,在兵棋圈中评价很高。&br&&b&封面&br&&img data-rawheight=&786& data-rawwidth=&580& src=&/ec3abe96d9c3f77bd592bfa9c6b3386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c3abe96d9c3f77bd592bfa9c6b33869_r.jpg&&地图,由两张22*34英寸大小的地图拼成(加起来大约A0大小),从地图上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缅甸地区的地形复杂程度。&br&&img data-rawheight=&1024& data-rawwidth=&804& src=&/ecdc18a9cd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4& data-original=&/ecdc18a9cd7_r.jpg&&算子(借用LEOZHU的开箱贴照片&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a47cfexr.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反攻北缅:OCS之Burma开箱简介_leozhu战棋研究室&i class=&icon-external&&&/i&&/a&)&/b&&br&&img src=&/92ac462ce4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2ac462ce43_r.png&&&br&关于本款游戏和OCS系列的更进一步详细介绍,可看以下开箱贴&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兵棋开箱】BURM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另一篇非常优秀、读后让人热血沸腾的Burma介绍帖:&/b&&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bgfans.net/thread-.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寸山河一寸血,滇缅战役战棋《BURMA》通览评述&i class=&icon-external&&&/i&&/a&&br&&b&战报:&/b&&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 OCS:Burma——剧本U-Go_兵棋研究所吧&i class=&icon-external&&&/i&&/a&&br&总体来说,OCS系列的战棋在战棋中算是较为复杂的,不太适合新手入门。如果新手对抗日题材兵棋感兴趣的话,还是更建议从之前介绍的几款战役级战棋入手。但
如果你对自己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毅力有信心,而又对缅甸战场足够感兴趣的话,那么也可以尝试从Burma入手。毕竟,兴趣始终是推演兵棋的第一生产
力。&br&&b&【购买渠道】:已绝版,淘宝有售二手,但价格昂贵,可以尝试去收别人的二手,或者去EBAY等网站上碰碰运气。&/b&&br&&br&&b&三、战略级&/b&&br&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包括了二战全景或者东亚&太平洋战争全景的战略级战棋,这些战棋里一般也都包含了中国战场,但抗日战场通常并非游戏的重点,因此以下还是以介绍完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战略级战棋为主。&b&&br&&br&1.1天无二日(War of the Suns)&/b&&br&提到战略级抗日兵棋,第一个推荐的当然要来个重量级镇楼。&br&&b&游戏封面和封底图&/b&&br&&b&天无二日&/b&可能是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抗日题材的战略级兵棋。游戏背景设定为年的抗日战争,战场地图包括中国(长城以南)、印度支那、缅甸。游戏参与方包括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日本、西方盟军(英联邦、美国)。&br&作者Leonard To是香港人,设计该游戏超过20年。&br&先来看看全地图(包括了37年后抗战的主战场,因此没有台湾、东北以及大西部):&br&&img src=&/31518cbcb9be540bdafea88_b.jp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31518cbcb9be540bdafea88_r.jpg&&是不是挺震撼的,全地图由三张A1大小的地图拼成,也就是相当于24张A4地图大小,可以心里想象下。&br&既然是巨兽战棋,算子量自然不会太少,总共10版算子(算子在游戏里一般用于代表某个级别的作战单位,如一个班,一个师,一个集团军等,取决于兵棋游戏本身
模拟的尺度,或者也可能是标记算子,用来放在单位算子上表示该单位处于某种状态,如断补,混乱等,或者用来标记当前回合数、天气等),天无二日里一个单位
算子,中国军队为军或师,日军为师团或旅团,盟军(英联邦)为师或团。(借用下某位吧友的开箱贴照片)&br&&img src=&/997c1270abc17ba30cbdd1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97c1270abc17ba30cbdd1c_r.jpg&&游戏总共有一个全剧本和5个小剧本:&br&全剧本为37年8月至45年8月。&br&剧本1:37年9月至38年11月&br&日本:进攻主轴指向哪里?从北到南还是沿长江西进?或者在共产党部队成为威胁之前先解决掉?&br&国民党:如何避免不同派系叛逃到敌方阵营?选择早期进行抵抗还是保留实力等待外援?&br&共产党:在哪里建立游击根据地?与国民党部队共同作战还是选择独立发展路线?&br&剧本2:38年12月至42年2月&br&日本和国民党:双方投入较少资源继续战斗。战争变成中国对外联系和通道的战斗。日军只有切断外部世界联系才能击败中国。和谈手段必须小心使用,以便休养部队且不降低士气。&br&共产党:必须面对日军发动的三大扫荡战役。既然前线陷入僵局,日军更关注后方的问题。&br&剧本3:41年12月至44年2月&br&日本:日军需权衡其目标,征服印度还是首先解决中国?&br&国民党:国民党部队束手束脚。最后的对外交通线——中缅公路被切断,恶性通货膨胀开始。&br&共产党:是否发动百团大战?或者保留实力等待最终摊牌。&br&盟军(英联邦):英国必须克服同盟国之间的协调困难,建立联合指挥系统。选择防守缅甸的不毛之地还是仅仅守住印度?&br&剧本4:44年3月至45年8月&br&日本:唯一获胜的机会在前4回合。“樱之行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或豫湘桂战役)是日本的“突出部战役”。&br&国民党:首次享受飞虎队带来的空中优势。但是经济(和部队)持续恶化。&br&共产党:成为在最后一战中可以打破平衡的重要力量。&br&盟军:不得不考虑在45年雨季如何以最小代价夺回缅甸。&br&剧本5:42年3月至45年8月 缅甸战役&br&日本:在初期有丛林作战优势,并有缅甸自卫军的帮助。印度是更大的目标(只要控制任意印度城市,立即获胜)。但维持供给线相当困难,特别是在雨季。&br&盟军:必须权衡守住印度(相对容易)还是进行代价高昂的反击。投入资源训练印度部队么?如何最大化空中优势?&br&国民党:所有要求是中国的供给线,保住美式训练的精锐部队。但与英国的协同困难,因为双方各有各自目的。&br&当然,因为剧本大小不同,游戏时间也不同,从5-34小时不等。是的,你没有看错,最短的剧本也要5小时,巨兽战棋就是这么任性。&br&天
无二日对于国人来说题材很吸引人,游戏本身制作精良,但是由于规模庞大,规则较难(网上有中文规则下载,但是即使有中规,要读完并消化规则也不容易),因
此推演不易,价格不菲,所以即使在兵棋圈内部,天无二日也基本是信仰一般的存在,买的人不少,但是能实际推演起来的人不多。当然,能推演的大神还是有的,
下面就贴一篇兵棋大神的天无二日系列战报:&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天无二日——欲取卢沟牟田口兵出丰台&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天无二日——扩散战场蒋介石重兵调华东&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天无二日第三回——华北降大雪日军兵发福建&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天无二日第四回——战徐州攻山西日军多路出击&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天无二日第五回——陷山西占徐州日军兵锋日盛&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推演战报】天无二日第六回——陷广州日军战略进攻终结束&i class=&icon-external&&&/i&&/a&&br&看
完了战报,有没有点热血沸腾的感觉呢,是不是想马上动手买买买,来自己实地推演一把,感受一下7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作为一个兵棋新手,我还是先
提醒一下,天无二日毫无疑问是个好棋,但是买来积灰可能性很大,而且价格不低,因此买之前还是要三思。当然,如果你确实想买的话,可以搜索香港战棋会,去
战棋会买。记得别买淘宝上桌游驿站的所谓DIY天无,因为那玩意儿缺表格,买了也推演不了,就是浪费钱而已。&br&&b&【购买渠道】:未绝版,可以在香港战棋会网站买到,或者可以走淘宝一刻馆的不定期团购,具体事项可以进群询问。&/b&&br&&br&&b&1.2 英烈千秋(The Everlasting Glory: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b&&b&)&/b&&br&《英烈千秋 The Everlasting Glory》由之前提到过的台湾福尔摩莎战棋社(就是《战棋》杂志的出版商)和日本的国际通讯社(CMJ出版商)共同出版,设计师为天无二日的作者杜骏聪,可以认为是天无二日的机制改造和简化版。&br&《英
烈千秋 The Everlasting
Glory》作为第一款由华人制作设计来模拟八年抗战的大型图板战棋,历史背景是模拟西元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发生在中国地区的抗日战争,游戏
中两人分别率领国军和日军,每个回合为一季(3个月)的时间,每个单位有不同的堆叠点,每个堆叠点代表5000人的兵力,玩家们利用战略、指挥、后勤3种
牌组来启动地图上的单位进行移动和战斗,不但要消灭敌军单位还要确保后勤补给,每个回合占领的区域会产生不等的资源点来获得新的单位和重整部队,游戏包含
「八年抗战」、「以空间换取时间」、「一号作战」等6个剧本,视剧本不同而使得游戏时间不同。&br&游戏人数:2人&br&游戏时间:60-480分&br&游戏配件:一张全彩A1地图、540个1.5公分大小厚板单位棋、60张牌、1本规则书和1本剧本书。&br&&b&游戏封面&/b&&br&&img src=&/a4da593c006a903f1d96f9e0fdd01bba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a4da593c006a903f1d96f9e0fdd01bba_r.jpg&&&b&规则书和剧本书&/b&&br&&img src=&/aff93abb8e54ecdf6673938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7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aff93abb8e54ecdf6673938_r.jpg&&&b&卡牌(中英各一叠)&/b&&br&&img src=&/8f9bb6eb28ade934d5d0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8f9bb6eb28ade934d5d0_r.jpg&&&b&地图&/b&&br&&img src=&/b25409aba41c19dad832b6f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b25409aba41c19dad832b6f_r.jpg&&更具体的开箱可以参见国内著名战棋玩家Leozhu的博客开箱文&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a47cfe7901013pcj.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抗战题材首款国产战棋:英烈千秋_leozhu战棋研究室&i class=&icon-external&&&/i&&/a&&br&相比于其他战略级抗日战棋,英烈千秋的最大优势无疑是语言,中文版为国内玩家扫清了语言障碍,也让这个棋在上市之初激起了国内兵棋圈的巨大热情。卡牌驱动的
机制,以及相对简单的规则,让英烈千秋推起来也不算困难。但据实际推演过的玩家评述,英烈千秋在战斗系统上做的不太好,导致推演时需要反复拆分和计算单位
战斗力,缺乏流畅性,玩起来像一个数学游戏。这可能也是这款游戏现在不再火爆的原因。目前网络上我只找到了一篇英烈千秋的战报:&br&&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21ec3c00100vfq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烈千秋》的试玩报告&i class=&icon-external&&&/i&&/a&&br&战报不长,有兴趣的玩家可以看一看&br&&b&【购买渠道】:&/b&已绝版,可以在去EBAY、日雅等二手拍卖网站上尝试买到,或者直接尝试收国内玩家的二手棋。&br&&b&&br&1.3 两虎相争(When Tigers Fight&/b&&b&)&/b&&br&最早由日本的国际通讯社于1994年出版,之后又在1995年和2011两度重制的作品。以1944年的中国和缅甸战场为背景的战略级游戏。&br&&b&第一版封面(1994)&/b&&br&&img src=&/cb315a685bc3efa65ba7c4_b.jpg& data-rawwidth=&308&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8&&&b&第二版封面(1995)&/b&&br&&img src=&/52acbf5940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2acbf59409_r.jpg&&&b&第三版封面(2011)&/b&&br&&img src=&/29efceb6a722eaed283f3b_b.jpg&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b&游戏地图&/b&&br&&img src=&/2c04ec3a575f53e9060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c04ec3a575f53e90603_r.jpg&&说实话,这个游戏我没有玩过,也没有实地见过,之所以放在这里,一是因为抗日的战棋本来就不多,能凑一个是一个,二是因为这个棋在网上有一篇非常优秀且有趣的战报:&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战报向】两虎相争:打通大陆交通线&i class=&icon-external&&&/i&&/a&&br&顺便贴一下推演者天神对本棋的评价:&br&&b&【个人感觉糟糕透了&br&ZOC几乎没有意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希维尔差不多的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