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43噪音水雷能提高试管成功率多少成功率

新型非触发水雷——M2004水雷--《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6年04期
新型非触发水雷——M2004水雷
【摘要】:芬兰研制的新型非触发水雷——M2004是一型隐形智能沉底雷。M2004包括战用非触发水雷、扫雷用训练水雷、教练水雷、检测和维修系统、开发和测量系统以及遥控IR编程装置,关键的是该型水雷已满足国外对钝感军火的技术要求。水雷内装的炸药是一种极为钝感的高能塑粘炸药,通过试验证实完全符合联合国对钝感军火的要求。由于该型水雷满足了所有规定的要求,所以芬兰海军对水雷及其装药的安全性极为满意。
【分类号】:TJ610【正文快照】:
为了更换某些老式水雷,芬兰海军起动了一项新型非触发水雷的开发计划一一MZoO4水雷。帕特丽亚系统公司与另一家芬兰国防工业公司承担了水雷开发合同。对新型水雷的要求:容易快速布放、作用时间长、安全、隐形设计、拥有不同的传感器,在布放前具有编程能力。目前计划己经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庆贤,花成;[J];火炸药学报;1997年02期
刘进;[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1997年02期
Andrzej Orzechowski,Andrzej Maranda,Dorota Powata,Jacek B[J];含能材料;2004年06期
王秀春;;[J];国外坦克;2009年06期
张德三;[J];火炸药学报;1998年03期
张英浩;谭迎新;陈天石;;[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9期
孙锦山,曹菊珍,张铁桥,龚静号;[J];爆炸与冲击;1995年01期
谭迎新,王桂吉,张景林,张小春;[J];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谭多望,方青;[J];含能材料;2005年01期
张力永;;[J];机械管理开发;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厚和;诸吕锋;孟庆刚;曹虎;;[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文雯;向永;吕子剑;;[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邹立勇;谭多望;文尚刚;赵继波;方青;;[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祖根;李英雷;王悟;;[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廖龙渝;程碧波;卢欢唱;张丽媛;李海波;张勇;;[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文尚刚;卫玉章;;[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方青;赵峰;陈海坤;张光升;;[A];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第十届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孙锦山;;[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王元书;;[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张朝阳;舒远杰;赵晓东;王新锋;;[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远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尹怀勤;[N];山东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成健;[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姬广富;[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昊;[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陈军;[D];中北大学;2007年
谭江明;[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刁莹;[D];中北大学;2012年
张华燕;[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李建东;[D];中北大学;2011年
戴红升;[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章少方;[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韦祥光;[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日本媒体最近就因为中国投入的新型水雷而上窜下跳,心情可以理解日本媒体最近就因为中国投入的新型水雷而上窜下跳,心情可以理解兵器上的军事儿百家号水雷是一种布设在水中的爆炸性兵器,它能够由舰船的机械磕碰或由其他非触摸式因素(如磁性、噪音、水压等)的效果而起爆,用于毁伤敌方舰船或阻挠其活动。水雷具有价格低价、威力无穷、布放简洁、发现和打扫艰难、效果灵敏的特点。因而,海岛国家对水雷战可谓闻虎色变,即是因为水雷能够容易的掐断其赖以生存的海上生命线。日本媒体最近就因为我国投入的新式水雷而上窜下跳,心境能够理解,但是我们的脚步绝不能停。日本《产经新闻》8日报导,我国水兵不只有大批领先作战舰艇相继执役,并且还在推动新一代水雷的研发。这种造价低价,但兼具物理损坏和心思震慑效果的兵器,可谓“战略级兵器”。该报导还指出,我国水雷能发挥阻挠美军举动的“区域拒止”效果,“令周边各国感到严重”。现在,我水兵驱逐舰和护卫舰均配备有布设水雷的轨道,约200艘扫雷艇等小型舰艇也具备布雷才能。别的,轰-6和歼轰-7等空中战机还能够空投水雷 。再不济还有30万艘渔船,每艘船带两颗漂雷就有六十万颗,顺着洋流流向日本的方向投下去,不必接近日本本乡就能让其完全瘫痪。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兵器上的军事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唯独兵器才是永恒的军事,为你讲解兵器!相关文章TWS-台湾学术期刊在线数据库
117.84.237.98,您好!
大陆民用工程建造与使用中噪音污染的对策研究
中文关键字:
英文关键字:
客服信箱:
著作权咨询信箱:
(C) 中国大陆进口商: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搬运多图巨文预警,流量党慎入,本文简述了长门级的一生&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ieba.baidu.com/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陆奥孤烟直,长门落日圆——IJN长门级战列舰&i class=&icon-external&&&/i&&/a&&br&1.长门级战列舰的诞生&br&旧日本帝国海军自1868年诞生以后,以几何级的速度加速发展。从最初以几百吨的蒸汽铁壳木船为主力发展到装备最新式的英式战列舰用了30年(1898年购买富士级战列舰),而此后只用了10年的时间久完成了主力舰的国产化(1908年,筑波号大型巡洋舰服役)。此后又过了6年,第一级搭载14英寸主炮的超无畏舰——金刚号战列巡洋舰出现在日本海军序列中,而日本自造的第一艘超无畏舰(扶桑号)仅仅5年之后就出现了。&br&日本海军主力舰的发展,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畏舰出现后其他海军强国的反应是一致的。从1905年起主力舰大型化的趋势便一发不可收拾。竞赛的核心是搭载威力更大的主炮,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厚的装甲、更大的船体,以及更高的动力要求,这些更新反过来刺激新一轮的竞赛。1907年,追求“高初速主义”的英国海军部炮术局发现其现役标准主力舰炮——12英寸45/50倍径炮存在炮身寿命短、炮口下垂的问题,于是从1909年起在“猎户座”级战列舰和“狮”级战列巡洋舰上装备更大口径的13.5英寸炮。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英国海军主力制式舰炮从12英寸上升到13.5英寸,进而上升至15英寸。德国海军更为惊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了从11英寸到12英寸、再一举升到15英寸的跃变。当时的日本海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主炮口径大型化的趋势。&br&就日本海军而言,如果不考虑无畏舰以前的老式战列舰的话,以12英寸炮为无畏舰主要装备的时间极短,中间只经历了1级(河内级战列舰,搭载同样孔径主炮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英国为7级,德国为3级,美国为4级)的周期,随即转入以14英寸炮为标准装备,此举无疑与美国海军当时的动向不无关系。1910年,美国海军第一艘全部安装14英寸主炮的超无畏舰“德克萨斯”级入役,随后美国一平均每年2艘的速度批准建造新舰,到1917年为止,美国海军将建造搭载124门14英寸主炮的12艘超无畏舰。这批被称作“标准战列舰”(Standard Type Battleship)的战列舰均以BB-36内华达级为蓝本,采取中线主炮塔布局、4座主炮塔、“All or Nothing”的重点装甲防护,以及13.5英寸的水线装甲。日本海军只有搭载80门14英寸主炮的8艘主力舰与之对抗。由于国力限制,日本不可能在战舰数量上与美国海军一决雌雄。日本海军对此也有所觉悟,认识到这一点后,决定采取以“质的凌驾”来弥补“量的不足”的做法,以单舰的质量优势来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缩小同美国海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br&&br&&br&根据1910年通过的新设建造费预算,扶桑级3、4号舰之后的新造舰代号为“5号铁甲战舰”,预计开工日期为1916年或1917年。大正二年(1913年),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开始讨论增大主炮口径的可能性,并开始论证工作。近代日本海军舰炮设计母型是英制维克斯式12英寸45倍径钢线炮,日本自造的12英寸、14英寸炮都是在其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候补的主炮口径包括15英寸和16英寸两种。经过权衡,最终选定为410毫米(16.1英寸),并要求吴海军工厂在自造14英寸炮的经验上试制新型舰炮。&br&1913年4月,海军军令部向舰政本部下达了正式设计命令。当时舰政本部的设计部门是第四部,其计划主任为浅冈慢俊造船大监【吐槽:差点看成太监Orz】,而真正的实权人物则是当时在日本造船界说一不二的舰型试验所所长近藤基树造船中将。近藤层主持设计过筑波级、鞍马级巡洋舰、萨摩级、河内级战列舰,以及扶桑、伊势级战列舰,并与英国造船专家瑟斯顿爵士一道主持过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是当时日本造船界的元老和泰斗。他最初向舰政本部下达的设计要目为标准排水量32500吨,航速24.5节,装备16英寸主炮8门,侧舷装甲厚12英寸,水平甲板防护1.75英寸,前桅楼采取与伊势级相同的英式三角墙结构,最初的设计番号为A-102。 新战舰的设计工作于大正五年(1916年)2月完成,日,海军军令部向吴海军工厂下达了建造训令,并拨款日元,作为船体与主机的首笔建造费。5月13日,大正天皇在内大臣送来的备选舰名名单中圈定‘长门’为舰名。两个星期后,日德兰大海战爆发。&br&日的日德兰大海战不仅是到那时为止最大规模的海战,而且也是整个一战期间英德两国主力舰队唯一的一次决战。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本土舰队有3艘战列巡洋舰在1.5万码的距离上被击沉,其原因几乎都是甲板与炮塔顶部对大落角炮弹的防御能力薄弱,导致德舰发射的弹丸穿透多层甲板,在弹药库等关键部位爆炸(“玛丽女王”号爆炸时,日本海军特派员下村忠助中佐正在舰上观战,随舰一同沉没【吐槽:叫你没事看热闹】)。此外“狮”号战列巡洋舰如果不是炮塔指挥官临终前下令紧急注水,也难免遭到同样的命运。&br&日德兰大海战的教训传回日本后,海军省、军令部和舰政本部都为之大吃一惊。军令部惊的是英国海军将领指挥的错乱和夜战能力的低下(自夜袭旅顺口时代起,日本海军就对夜战训练十分重视),舰政本部的惊讶则是因为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思想是重视平射方式来袭的炮弹的防御。而随着新式海军舰炮射程的增大,炮弹的落角也必然增大。英舰炮塔顶部和主要甲板的水平装甲恰恰是防护最薄弱的部分。而这一致命弱点也同样是日本战列巡洋舰——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日本超无畏舰——的弱点。&br&浅冈满俊计划主任立即下达命令,长门的建造工作暂时中止,待舰政本部对战训的分析结果出来后进行设计修改。此外他还做出了中途换马的决定:近藤基树男爵的设计风格受英国人的影响太深,而英舰防御薄弱的弱点在这次海战中暴露无遗。英帝国财力雄厚,可以建造一大批军舰,沉了一艘可以换另一艘接替。但作为资源贫乏的日本是无法想英国那样建造和维持一大批战舰的。因此长门级的设计绝对有必要吸取这次海战的教训,克服英国军舰的缺点,换句话说,也就是设计成“纯日本式”的战舰。此外浅冈还有一个考虑,即近藤属于舰政本部外系统的人员。浅冈有意启用、培养第四部自己的人才。他最终在1916年6月指定由山本开藏造船大监接替近藤基树,负责对A-102方案进行修改,并提升海军造船界后期之辈的海军造船中监平贺让为主席部员,成为设计担当工作的主力。&br&&br&&br&长得一脸苦逼相的平贺让博士1901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科造船科,授职海军造船中技士,赴英国格林尼治大学进修造船学,回国后任舰政本部第四部部员,1912年转任横须贺海军工厂。他此前担任过战列巡洋舰“比睿”、战列舰“山城”的设计与建造工作。&br&&br&&br&平贺让根据日德兰海战的战训,对长门级的设计计划进行了改进,番号也改为A-112,日,海军大臣批准了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并与同年10月下达了新的建造训令。与近藤的旧设计方案相比,平贺让的新设计增加了1300吨的排水量,增加的吨位主要用来强化水平防御。A-112方案体现了“集中防御”的思想,出舷侧水线部位装甲带,上部副炮装甲带外,其他部位的舷侧装甲均削减厚度或予以撤销。甲板水平防护厚度提升至2.75英寸(70毫米),前后弹药库、炮塔顶盖等部位的装甲也有所加厚。根据日德兰海战中远距离海战的教训,主炮仰角由15度增加到30度。在速度方面,军令部次长山屋他人中将要求最高航速由24.5节提高到到26.5节,为此又进行了一番修改。最终定型番号为A-114,1918年1月由大臣会议批准,6个月后由军令部下达建造训令,此时距离长门开工已经近一年了。&br&&br&2.“最初の纯日本式战舰”&br&日,长门在吴海军工厂造船船渠(后加以扩大,建造大和号战列舰)开工,正式的建造训令在一年后才下达,比半年后在横须贺工厂开工的陆奥号还要晚一个月。平贺在设计陆奥时,提出将侧舷装甲改为倾斜装甲,以进一步削减厚度,争取利用节省下来的吨位多装两门主炮。但如果实施这样的改动,陆奥的竣工日期将大大延迟。军令部最终决定采用这一提案,在之后的加贺级战列舰上实现。&br&长门级最具“日本特色”的是采取了独具特色的勺型艏。1904年以前的日本海军主力舰全为冲角艏。1897年,扶桑号铁甲舰被松岛号的冲角撞沉。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在著名的‘恶魔星期一’里,巡洋舰吉野被春日号装甲巡洋舰的冲角撞沉。由于这两起事故的影响,从1905年1月开工的筑波级起,日本海军废除了新造战舰的舰艏冲角。期间还有一个插曲:河内号战列舰水线以上部位采用的是传统的直角艏,但是同级的摄津号【不要吐槽发音……】就改用剪型艏,其原因说来可笑:海军省里不少人认为“飞剪艏是巡洋舰以下的中小型舰艇才用的”,“用剪型艏会损及主力战舰的威容”。有人提议用飞剪艏和传统舰艏各造一艘来比较试验看看,才说服了这些反对派。而实验的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恶劣天气下的耐波性还是其他方面,才用飞剪艏的摄津号几乎大获全胜。因此从金刚级到伊势级的日本战舰设计几乎都是改用剪型艏。&br&长门级之所以一改之前的传统,不仅与“摆脱英式战舰影响”有关,而且深受当时日本海军的战术思维的影响。日本海军对未来美日战争的设想是开战后将美国舰队引诱到本土或菲律宾附近,进行对马式的大决战。中途用水雷和潜艇逐步消耗美舰队主力,并为此开发了极机密的‘一号连系机雷’。其结构简单来说就是用一根极细长的链条连接两枚定时解除保险的水雷。当敌舰舰艏钩住链条后,两枚水雷会被带近舰体,然后在靠近舰艉的两舷爆炸。为了配合一号机雷战术,自长门级以下的新造战舰都改用勺型艏,从船底到水线以上约2米的地方都是呈60度倾角,根据舰政本部的实验结果,这样的舰艏可以让战舰舰体压过连系索,不会引爆水雷。&br&&br&&br&长门级舰艏水线再往上的部位向后收缩,犹如被砍掉一块的飞剪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某些嗜痴成癖的海军省上层人士念念不忘“主力舰的威容”,虽然无法将舰艏全部造成垂直艏,但起码要将悬挂舰艏徽的地方造成垂直的,“要让帝国海军的菊花御纹章堂堂正正地供奉在舰艏上”(此前几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菊花纹章是向下倾斜的)。由于这种舰艏的凌波性实在太差,高海况时溅起的飞沫影响舰桥和观测所,在昭和2年(1927年)1月到5月的小改装中,将陆奥的舰艏稍向外张,但改善效果也不明显,长门在1934年时才进行了类似的改造。&br&长门级竣工时装有三组霍尔式主锚,左一右二,左舷另有一枚备用主锚。自舰艏往后依次是御纹章座、牵引用导索器、观锚台、投铅台、锚索导板。在舰政本部第一部(兵器部)金田造兵少将的提议下,平贺让将长门级的前桅楼由英式三角墙变更为更加结实的七柱圆锥结构,单柱直径90厘米,中央为直径1.9米的主柱(内部为升降机),这种结构相当坚固,即使有一半的支柱受损,艏楼也不会倒塌,还可以改善开火时的震颤,提高观测和炮战指挥能力。平贺让的设计遭到了一些人的诟病,认为增加了重量。但根据英国海军主力舰三角墙中弹受损的战训,军令部最后还是裁定采用七柱式桅楼。&br&长门级的前桅楼从满载吃水线至顶端高达134英尺6英寸(40.996米),从最下层龙骨算的话高达64.89米【违章建筑啊…】。最上端为一三式方位射击所,向下依次为主炮指挥所(至满载吃水线37.49米),桅楼指挥所,上部探照灯甲板(安装两具110cm探照灯和两具90cm探照灯,陆奥在此层甲板上设置副炮射击指挥所),中部探照灯甲板(两具探照灯),下部探照灯甲板(四具探照灯),罗盘舰桥,炮战指挥所和司令塔。1922年,在桅楼指挥所下方增设了可回旋的七年式主炮用10米测距仪(至满载吃水线34.595米),在下层探照灯甲板前方两侧增设副炮用4.5米测距仪(至满载吃水线31.952米)。在1934年长门级现代化大改装之前的数次小改装中,还陆续增设了主炮预备指挥所、观测指挥所。&br&&br&长门级的后桅才用三角桅形式,结构与前一级伊势级战列舰的后桅完全相同,两侧有六根横桅,桅楼中部为后侧探照灯平台,搭载两具110cm探照灯。1922年增设副炮用4.5米测距仪,其下方为后部观测所。主柱基部为吊艇用桅杆,通过钢索与桅杆上部的滑车相连。1926年水上飞机和观测用气球上舰时,又在两舰的后桅旁增设了水上飞机起吊设备,为此在后桅右侧增加了加强桅。&br&长门级舰艉形状与伊势级近似,长23米。日本主力舰历来沿袭英式风格,设在舰艉外侧的长官游廊平台此前曾有被风浪破坏的教训,因此长门级将其改设在舰体之内。舰艉还有两组副锚,左右各一。&br&长门级采用长艏楼舰型,其厚重敦实的外形【长门姐和肉奥哭瞎】已经与略显细长的扶桑级、伊势级有了明显的区别【扶桑&山城&伊势&日向:Get!】。竣工时全长215.9米,水线长215.3米,宽28.96米,吃水9.08米,标准排水量32720吨。其中船壳和舾装设备(包括外板、肋材、梁柱、各种基座、支架、锚舵、小艇等设备)为11172吨,装甲板和防御板材为10396吨,一般齐备品(乘员及装具、淡水、粮食、被服、药品、图书、杂用海水)为985吨,武器装备(包括主副炮、弹药、鱼雷)为5912吨,锅炉与主机为4255吨。常备排水量(满员,弹药、燃料、粮食分别为满载的75%、25%、50%的状态)为33800吨。在达到39700吨的满载排水量时,可装载1600吨煤和3400吨重油。&br&日,长门在吴海军工厂造船船渠下水,伏见宫博恭亲王作为大正天皇的代表出席了下水典礼。10点30分,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宣布“本舰を长门と命名す!”吴工厂厂长和造船部部长随即下达了下水命令。工人用钢斧砍断了系留索,船头悬挂的玉药打开,红白两色的纸屑漫天飞舞【红白喜事?】,长门号的舰体下水了。&br&11月27日起,长门舾装工作开始。舾装长为饭田延太郎大佐,他此前曾历任巡洋舰筑摩、吾妻【由乃?】、战列舰敷岛、萨摩的舰长。经过两年零4个月的紧张施工,长门号的舾装工作于日完毕,准备开始海试。日,长门在宿毛湾测速标准柱间进行全速航行测试时,达到了26.443节的最高速度。11月25日,长门宣布竣工,工期合计为3年零3个月,总造价4290万日元,舰籍隶属横须贺镇守府。11月23日至25日,长门进行了最后一次试航以及主炮齐射试验,25日引渡给海军,与战列舰扶桑编成第一舰队第一战队,12月1日成为第一舰队兼第一战队司令官枥内曾次郎大将的旗舰。&br&&br&长门级二号舰的开工日期为日,8月20日命名为陆奥。日下水。当时大正天皇的疯病【原文如此…】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贞明【榛名?】皇后、皇太子裕仁代替他出席了下水典礼。陆奥舰体随后开始舾装工作,舾装委员长为小牧自然大佐。&br&&br&&br&&br&与长门号相比陆奥的舾装工时大卫缩短,但也耗时一年多。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代表提出陆奥为未完工舰,应当废弃。日方代表团反驳说陆奥在10月24日即已竣工,同时向国内发去“工事を急げツ!”的催促电报。要求横须贺工厂紧急加工,造成陆奥已经完工的既成事实。横须贺工厂随机动员全体员工,以“必死的决心”开始了24小时三班倒的连续施工。陆奥舰内总长度近10公里的舰内电线和电话线配线工作、难度极大的10米测距仪吊装工作,都在电报发来的一星期内完工了。而按照正常的建造进度,这些工作至少需要近两个月才能完成【第三炮塔的伏笔?】。&br&日本代表宣布陆奥已经竣工后,驻日本的英美新闻记者要求上舰参观(当时的日本还没有陷入后来的保密狂热,长门在吴工厂舾装时,就曾允许广岛县百姓上舰参观)。&br&为了在华盛顿创造有利的谈判条件,日方无法驳斥英美记者的要求。11月14日,外国记者从东京出发前往横须贺。为了制造陆奥已经竣工的样子,小牧大佐下令从横须贺镇守府大楼里借来了沙发,茶几的家具,布置在陆奥的长官舱室中。从停泊在横须贺港的军舰上借来了炊事用的大锅和餐具。甚至还从横须贺海军医院里拉来了一车病人,安排到了陆奥的医疗卫生室里。这些借来的病人刚刚登上陆奥,欧美记者团乘坐的汽车就到达了横须贺工厂舾装区外。两者只是毫发之差,险些穿帮。&br&日,舾装完毕的陆奥在馆山冲标柱间进行全速试航,11月22日正式竣工,舰籍为佐世保镇守府。12月1日语姐妹舰长门一同编入第一舰队第一战队,首任舰长为黑瀬清一大佐。&br&作为同意日本保留陆奥的交换条件,美国可以保留拟本废弃的两艘马里兰级战列舰科罗拉多号(工程进度75%)和华盛顿号(进度65%,后由西弗吉尼亚号取代),英国可以建造两艘搭载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即纳尔逊和罗德尼。长门、陆奥、马里兰级(科罗拉多级)和纳尔逊级这7艘搭载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在海军假日时代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巨舰大炮象征,被海军人士称作“Big Seven”(七巨头)。&br&&br&&br&&br&3.“史上最大的舰炮”&br&长门级主炮塔采取背负式中线布置布局,前后各二座双联装炮塔。从1917年起,日本海军废除了传统的用英寸命名口径的做法,改用公制厘米数命名。长门级主炮的正式称呼为‘三年式45口径40厘米炮’,意即开发于大正3年(1914年),实际口径为410毫米(16.1英寸),身管长45倍径。&br&三年式45口径40厘米炮内径为410毫米,含击发机构和炮闩在内的炮身全长18.84米,炮身内腔长18.39米,内侧刻有84根膛线,从膛线数量上看属于维克斯式火炮(特点是膛线数大致等于英寸表示的口径乘以5(阿姆斯特朗炮【回旋加速喷气式?】和克虏伯炮的膛线数量比其少很多)。&br&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所限,舰炮炮身的水压自紧技术不是很发达(因为在自紧作业时内膛炮管需要至少约4000个大气压的高水压),因此自紧式层紧法只限于中小口径舰炮上。长门的主炮炮身为钢线式层紧,按照吴工厂战前公布的图示手册,大致的做法是:先将已由镗削机打好孔的内筒在800度的温度下进行烧钝作业(类似于枪管的烤蓝工艺),然后放入油槽,注入大约1500石(一石约合180升)的专用油,进行加热硬化处理,然后用5吨重气锤将内筒打入外层炮管,用卷线机在其外部紧密地缠绕钢线,让内外两层炮管紧密贴合【捆绑Play…】,再将烧热的炮口钢管和炮尾钢管套在刚线圈层外面,使其冷却后与内层炮管紧密贴合,最后在炮膛内削出膛线。&br&&br&&br&长门主炮炮身重100.8吨,使用1020公斤的410毫米五式穿甲弹或936公斤的零式通常弹(高爆弹),配备金属发射药筒,桶内装药219公斤,使用二年式无烟火药(65%硝化棉,30%硝化甘油,5%凡士林),发射时内膛压力为30000kg/cm?,炮口初速790米每秒,单发CD时间为40秒,炮身寿命250发。使用穿甲弹时,在1.5万码距离上穿甲能力为406毫米,2万码为272毫米,2.5万码时为216毫米。&br&&br&年长门级战列舰对炮塔进行了改装之后,由于最大仰角的增加,主炮最大射程打到了37000码。每门炮备弹90发。著名的“三式通常弹”(燃烧榴霰弹)开发成功后,日本海军203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以及驱逐舰的127毫米防空炮都配备了该型号的炮弹。长门级也配备了410毫米的三式弹,内有1200发长90厘米,直径25厘米的燃烧弹【疑似笔误,维基娘告诉我460级别的三式弹也才996枚内藏弹】,用于攻击空中机群或岸上目标。&br&410舰炮试制成功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舰炮。吴工厂舰炮部和日本制钢室兰工厂都接到了舰政本部的生产训令。从1921年到1923年,吴工厂共生产了59门410毫米炮,室兰工厂生产了19门,合计78门。其中三门用于实验,16门安装于两艘长门级战列舰上。另外59门拟配备于战列舰加贺、土佐和战列巡洋舰天城、赤城上,并为后续的天城级三、四号舰和纪伊级战列舰建造60门炮,但由于这些战舰均因华盛顿条约而取消建造,剩余的410毫米炮全部改用做备用炮和要塞炮。比如扼守对马海峡北口的壹崎要塞黑崎炮台,便安装了赤城号战列巡洋舰的炮塔与舰炮。&br&受日德兰海战的影响,长门级加厚了顶部装甲,由扶桑、伊势级的76毫米增加到了127毫米,前部炮塔防盾也由254毫米增加到305毫米。侧面为230毫米。但总的来说,炮塔装甲厚度相比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和美国的马里兰级任然偏低。长门级单座炮塔重量为1020吨,炮塔和弹药库之间设置有防焰隔舱。炮塔的回旋、俯仰、扬弹、复近都已水压为动力,压力为每平方厘米70公斤。最大俯仰角为-5度到+30度(竣工时)。俯仰速度为每分钟5度,炮塔回旋速度为每秒3度。&br&&br&&br&&br&由于预算的缘故,长门开工后,距离2号舰陆奥的开工日期尚有约一年的时间。平贺让对A-114方案进行了再度修改,拟将陆奥改为前后各一座三联装炮塔+一座双联装炮塔的布局方式。共搭载10门主炮,可比长门提升20%的火力输出。同时保持航速不变,增加排水量,进一步加强集中防御,并设置倾斜装甲。【黑科技?】但是当时日本海军唯一制造舰用主炮塔的吴海军工厂没有制造三联装炮塔的经验。新炮塔的设计、开发、制造都需要相当的时日,估计最快也在两年以上。如果按照平贺的提议进行修改,必将大大拖延陆奥的竣工日期,并影响后续造舰预算的拨款进度。舰政本部最后否决了平贺的提议,陆奥依旧按照长门的设计图纸施工。这一决定歪打正着,在一年后的华盛顿会议上救了陆奥一命。&br&在A-120方案中,长门配置与金刚级和扶桑级相同的四一式50倍径152毫米副炮,但军令部根据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教训,考虑到作战时会有人工搬运炮弹的可能,再考虑到日本人体格不如欧美人那样强壮,最终决定长门级采用与伊势级一样的三年式50倍径140毫米副炮。长门之后的加贺、纪伊、天城等各级主力舰也采用了相同的副炮。140副炮的炮弹重约38公斤,相比152毫米炮弹轻7.4公斤。完全可以单人搬运,从而提高战时发射效率。&br&&br&&br&长门级舯部共设置了两层副炮。最上甲板左右各布置3门,上甲板左右各布置7门,合计20门,才用炮廓式安装。这些140毫米炮主要用来打击来袭的雷击舰和驱逐舰。最大射程17000码,射速每分钟10发。&br&长门级竣工时在舯部两侧各布置了2门三年式8厘米炮(实际口径76毫米)。当时各国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侦查,因此这些高炮只是恐吓、驱逐【卖萌】的任务。为了提高防空能力,1924年长门级在后桅两侧及后方又增设了3门76毫米高炮。&br&华盛顿条约之前的各国主力舰大多配置了水上和水下鱼雷发射管。长门级也不例外,在两舷布置了8具鱼雷发射管,4具水上发射管位置在2号烟囱左右,4具水下发射管分别在1号主炮塔前方和4号炮塔后方,水上发射管可以左右回旋,左右舷各备有533毫米鱼雷⑨枚,水下发射管为固定角度发射。&br&&br&&br&4.航空装备&br&日本海军最早的舰载机出现在1917年,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搭载了一架进口的水上侦察机,通过吊车进行起降操作。该水上飞机型号不明,但从若宫号水上飞机母舰搭载机来看,很可能是早期的法曼式水侦。在1919年的日本海军大演习中,金刚号搭载了一架140马力的横厂式水侦。&br&作为一战的战利品,日本海军于1920从德国接收了15架“汉萨-勃兰登堡”W-33水侦,1922年将其列为海军次期水上侦察机。1925年日本又从德国亨舍尔公司引进了3架HD-25水侦以及滑轨起飞技术,并与该年6月在长门号上进行了上舰实验。在2号主炮塔顶盖上铺设滑轨,HD-25沿滑轨滑跑起飞。实验完成后,这种起飞装置即从长门号上撤除,进行改良后安装在了加古号和古鹰号重巡洋舰上。&br&&br&&br&&br&1926年秋,一直在研究英美海军舰载机发展的舰政本部在吴工厂内设置了“射出机研究开发委员会”,同年底,长门正式搭载舰载机(日本海军称航母载机为‘舰上机’,战列舰、巡洋舰、潜艇等搭载的飞机为‘舰载机’),在后桅后部甲板上安装飞机搭载与回收装置,并装备2架横须贺工厂生产的一四式三座水侦。&br&1928年5月,吴工厂试制的一号火药动力弹射机制造成功,而技术更加成熟的“吴式二号型弹射器”直到1930年5月才研制成功。在此之前,长门和陆奥一直采用将飞机吊到海面上起飞的方式。&br&&br&&br&&br&5.防护与动力&br&决定战列舰主装甲带厚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能防御与本舰主炮同口径的舰炮在2.5到3万码距离上发射的弹丸。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长门宫安装了11000多吨的装甲板和防御板。12英寸厚的主装甲带从47号肋材延伸到271号肋材,覆盖了从一号炮塔基座前端到4号炮塔基座末端的整段舰体侧面。主装甲板材料为维克斯渗碳(VC)刚。主防御区划的两端为厚2.875英寸(73毫米)的横隔壁装甲,防御区划外的舷侧舰体使用4英寸防御板。&br&&br&&br&平贺让拟将陆奥的主装甲带改为下端内倾12度,以此获得更佳的防御效果。但由于建造进度的原因而取消。平贺流的防御思想——集中式防御和舷侧倾斜装甲板——在长门之后的A-127(加贺级)和B-64(天城、纪伊级)设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中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在攻击力、防护力和机动力三方面取得了完美的平衡,此为后话。就长门级本身来说,作为标准的后日德兰型战列舰,她忠实的反应了那场海战给各国主力舰设计带来的影响:忠实对大落角炮弹的防御能力,以及强化弹药库防护。在防护区划外,司令塔、舵机室、操舵所、机舱舱壁和舱顶、通风烟路等关键部位也布置了装甲,一般为2到5英寸。司令塔装甲厚达13.25英寸(336.5毫米)。艏艉水线部位和上层侧舷装甲则全部取消了。&br&长门的水平防护为51-70毫米,水下防护方面,在防御甲板下设置了865个水密区划(扶桑级为574个,日后【日后啊】的大和级为1065个),防御甲板上为224个,合计达1089个水密区。舰底为三重底,舱壁只见布置油槽和水柜。&br&作为对鱼雷的防护措施,长门级在舰体水下部分的外板内侧增设三道各1英寸厚的高张力钢板【超高张力钢?】。舰政本部制造了等比例的模型进行水下鱼雷攻击实验,发现可以抵御战斗部装药200公斤以下的鱼雷攻击。此外长门还在舰外安装了防雷网吊杆,左右各21根,悬挂哈恩式防雷网。这种防雷网是从英国海军引进的,实用性不高,每次收网都是要动员全舰乘员的大作业。到1921年陆奥竣工时,防雷网与吊杆已经从舰上消失了。&br&长门级的舰用机轮是舰政本部第五部部长、机关总监宫原二郎(宫原式锅炉发明者)在1905年引入日本海军的。当时日方分别考察了英国的蒸汽机轮和美国的燃气机轮。综合了价格、重量、体积几方面的因素后,从美国的Fore River公司引进了两台燃气机轮,安装在了安艺号战列舰和伊吹号巡洋舰上。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安装的是帕森斯式齿轮减速蒸汽机轮,其中榛名号的主机是由川崎神户船厂仿制的。该厂随后又为扶桑、山城、伊势等舰建造了主机,日向的主机则有三菱长气造船厂制造。1918年,日本从美国威斯丁豪斯引进了8组三流式蒸汽机轮和四套齿轮减速机构,舰政本部以此为蓝本,仿造了舰本式伊号、吕号蒸汽机轮。&br&&br&长门的机舱由两道纵向涨价隔壁分为右外舷机舱、内舷机舱、左外舷机舱三部分,在防御方面相比传统的按中心线分为两部分的方式更为安全。机舱前方为锅炉舱,安装21台舰本式锅炉,15台重油专烧,6台油煤混烧。舰内四组蒸汽机可提供80000马力的功率,在1921年的高速海试中层达到了83901马力的最高功率。此外还配备了6组西门子发电机,总重473.3吨,总功率1076千瓦,输出电压225伏,用于照明、通风、制冷等用途。&br&&br&&br&&br&6.“国民熟知的战舰”&br&从长门级战列舰竣工时起,对两舰的小改装就接连不断。1921年,长门撤去了舷侧的防雷网吊杆,并和陆奥一同在舰艉搭载了弹着点观测气球。1922年4月,在桅楼指挥所下方设置了上部测距仪,安装七年式10米测距仪,并在其周围和探照灯甲板上增设了帆布围挡。在罗盘舰桥上安装了2座4,5米副炮射击指挥仪。&br&长门级的前桅楼虽然比传统的三角墙结实,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在三层探照灯甲板上建筑稀少,7根支柱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隔,就如高楼间的风口效应一样,从这里穿过的气流速度加快,将上部的空气也吸了下来。而探照灯甲板之上的主炮测距仪、主炮指挥所的庞然大物挡住了从前面吹来的气流。再加上后部原有的空气被吸向下方,因此空气稀薄,形成近似真空的状态。这样一号烟囱排出的烟尘和热气就都被吸到了测距仪和指挥所里,对人体和仪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作为临时的对应措施,1922年初,仿照英国海军的经验,日本海军在长门、伊势、扶桑、金刚级战舰的1号烟囱顶端加装了一个排烟罩,试图解决烟气逆排的问题,但效果不理想。&br&1923年秋,平贺让设计的夕张号轻巡洋舰竣工服役。该舰属于实验性质,使用了很多新技术,其中就包括屈曲式排烟道。经过对比,发现这种排烟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烟气逆流的问题。因此在1924年8月到1925年3月间,长门级的1号烟囱改为屈曲式。扶桑、金刚等舰则由于舯部布置了炮塔或烟囱排列过密,无法进行类似改装,只得将烟囱和排烟罩加高。&br&&br&&br&&br&屈曲式排烟道从此成为长门级特有的特征【夕张哭瞎】而为日本国民所熟知,连小学生画军舰时都必定画上弯曲的烟道。&br&&br&受长门级的影响,瑞典海军的瑞典级岸防战列舰也在20年代进行了类似的改造。从美国南达科塔级战列舰(因华盛顿条约而取消)的设计图来看,美国海军当时也有类似的构想。&br&1920年至1934年间长门级其他的小规模改造还包括更换舰艏,安装测距仪等等。1932年,长门拆除了1号烟囱两侧的4门单装76毫米高炮,在前桅楼和后桅楼各安装了一座双联127毫米高炮。1933年夏,在后桅楼后部安装了弹射器和水侦。&br&从昭和2年(1927年)起,日本海军的10艘主力舰开始了旨在增强战斗力的现代化大改装。具体改造项目大致包括舷侧安装巨大的防雷突出部;针对空中打击能力的进步,加强水平装甲和防空武器;换装测距仪和射击指挥仪并更换舰桥【换成违章建筑】;更换锅炉和主机;延长舰体以改进水线部分线型,提高航速。改装工事首先从最老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开始,年完工(年间进行了第二次大改装)。扶桑级的改装工期为年,伊势级为年。&br&1934年4月,长门在吴海军工厂开始现代化大改装,陆奥于同年9月在其建造地横须贺工厂开始改造作业。两舰改装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桅楼改装;2.更换锅炉;3.更换炮塔;4.舰身延长及防雷隔舱工事。&br&长门的前桅楼以1927年进行大改装的榛名号为蓝本。除扶桑级由于3号炮塔位置所限,不得不改为颤巍巍的宝【wei】塔【zhang】式舰桥外,金刚级和伊势级前桅楼都采用了相对敦实的外形。改造后的长门级前桅楼从龙骨到顶端高62.5米,相当于18层楼的高度。从顶端向下依次是主炮射击指挥所,包括94式射击指挥仪和防震台;装有94式10米测距仪的作战舰桥和防空指挥所;上部观测所和副炮射击指挥所。原先为上层探照灯甲板的地方设置了主炮前预备指挥所,平时用帆布覆盖,其两侧为4.5副炮测距仪。再下一层为90厘米信号灯、110厘米信号灯、观察所和下观察所。观察指挥所下面为封闭式大型罗盘舰桥,备有两套日制磐式和两套英制布朗式电罗经。舰桥底部为副炮预备指挥所、司令塔和下部舰桥。&br&&br&&br&&br&&br&&br&改造后的长门级舰桥侧面积为371平方米,正面面积162平方米,迎风阻比较小,长期困扰的空气逆流问题也彻底解决了。到太平洋战争后期,为增强防空能力,在长门的94式设计指挥仪后方安装一座21号对空电探,测距仪两侧安装两座22号对海电探,并在司令塔两侧安装了4座25mm双联机炮。&br&金刚级大改装后主机功率由64000马力一跃增至136000马力,伊势级也由45000马力升至80000马力。而长门级在改造时并未更换主机,功率没有任何提升。在改装时,拆除了原有的21台锅炉。其中六台油煤混烧锅炉进过大修改后变成了小型重油专烧锅炉,又安回舰上,另外15台尺寸较小的重油锅炉被四台大型的舰本吕式重油锅炉取代。&br&由于锅炉数目的减少,锅炉舱的长度也向后缩短了10.6米,得以将长期困扰的1号烟囱撤销【Ctrl+Z?】。在新造的直立式烟囱前部布置了两层探照灯平台,安装六具110厘米探照灯。探照灯平台的下方为蔬菜冷藏库【紧邻烟囱没问题么?烟熏蔬菜?】。烟囱后部安装了两层机炮平台,布置四座25mm双联机炮。为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烟囱外侧安装了石棉隔热板。&br&&br&&br&长门级竣工时主炮塔的最大仰角是30度。1934年,日本海军将废弃的加贺、土佐号战列舰遗留下的主炮塔加以改装,最大仰角增至43度,主炮射程也从原来的30200米增至37900米。为了提高防御能力,炮塔各部位装甲都加厚。前炮盾装甲增至500毫米,侧甲由230毫米增至270毫米,顶甲也增至250毫米。炮塔内炮身俯仰、回旋、扬弹等系统由原来的水压驱动改为气压驱动。由于日本海军新列装的九一式彻甲弹弹体较长,弹药库和扬弹机也进行了修改。2、3号炮塔顶部的8米测距仪也更换为10米测距仪,原有的四脚天线支柱予以拆除。炮塔改装工事完毕后,于年换装到长门级战列舰上。&br&&br&在改装工事中,长门级原有的水上和水下鱼雷发射管全部废除,下层副炮甲板按照此前金刚级和伊势级的方案改为波形平面,以清除射击死角,并撤除了两舷最前方的两门副炮。&br&除主炮塔外,长门级的机舱、锅炉仓、弹药库和水平防护甲板也在舰体延长工事中加厚。主装甲带由305毫米增至360毫米,水平防御装甲由76毫米增至105毫米。全舰装甲总吨位由改造前的10296吨增至13023吨。&br&为了改善线型,减少推进阻力,长门级在改装时将原来的舰尾段切除,换装的新舰艉比原来的版本长31.5米,重148(?)吨【这里看不清,猜测为1485吨】。内部布置了长官室、长官办公室、餐具储藏室、飞行科仓库和士官寝室。并将原有的蒸汽舵机改为油压式。&br&现代化大改装后的日本战舰仿造30年代的英国海军在舰体中部设置了防雷突出部。各级舰的防雷隔舱尺寸不同,但结构基本类似。长门级的防雷隔舱外板厚12毫米,材料为软钢。横向分为四层,最上层【横向哪来的最上层?应该是最外层吧?】为9英寸镀锌钢管。在舰艉部分,左右舷防雷隔舱的线型并不对称,左舷稍微向外突出一些,布置4吨舰用倒式起重机。&br&&br&1923年,长门在后桅之后安装了吴式2号3型弹射器,以及飞机搬运用的滑轨和转台。舰载机由以前的14式水侦改为三架90式2号2型水侦。1937年追加工事中,陆奥号对航空设备进行了改装,拆除了原有的弹射器与舰载机甲板,将下层甲板改装成了新的舰载机甲板,安装吴式2号5型火药弹射器,并拆除了后桅吊车,改用3号炮塔左侧的4吨起重机进行回收作业。&br&完成现代化大改装后,,长门级标准排水量增至39130吨。由于主机功率未变,航速降低至25节。&br&1940年,吴厂和横须贺厂制作了两套长门级精密模型,奉纳给靖【河蟹】国【河蟹】神社“游就馆”和东乡神社“海军馆”,战后被美军没收&br&&br&7.柱岛舰队&br&长门自服役时就被编入第一舰队第一战队,舾装长饭田延太郎被指定为第一任舰长。当时第一战队的编成为长门、扶桑两舰,陆奥服役后将扶桑替换。两舰作为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之一,成为日本海军的顶梁柱,以及炫耀其“海军威容”的代表物、“联合舰队的象征”。&br&日,裕仁皇太子首度登临长门号。12月1日,桦山可也大佐成为第二任舰长,饭田提升为少将,进入军令部第一班(后改称第一部,即作战部)。日,长门在江田岛停泊期间,由贞明皇后与东乡平八郎元帅共同视察。同年4月,英国皇太子(后来的爱德华八世)访问日本时,长门奉命接待。&br&11月,高桥节雄大佐成为第三任舰长。&br&桦山可也在就任长门舰长前曾任周防、生驹舰长;高桥也曾就任生驹、山城的舰长。在大舰巨炮主义时代,日本海军战列舰舰长都从有操舰经验【艹舰……】的舰长中甄选,以免发生座礁、碰撞等事故。否则的话不仅舰长自己要辞职,而且还会应为“损坏天皇陛下的战舰”影响军中声誉。想长门级这样的国宝级战列舰,更要从现任战列舰舰长中筛选。&br&出任战列舰舰长一职在旧日本海军中被称为“登龙门”,是佐级军官晋升为将官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长门从服役到退役一共经历了32任舰长,除最后一任杉野修一外,其他31位舰长全部升为将官。陆奥的26任舰长里出了3个大将,其中米内光政、吉田善吾甚至官居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大臣。与金刚级、扶桑级和伊势级的舰长相比,长门级舰长提升为将官的比例出奇的高,无疑与两舰在日本海军中的地位有关。&br&1923年夏末,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合编为联合舰队,开往辽东半岛训练。长门成为联合舰队司令竹下勇的旗舰,与陆奥、伊势、日向编为第一战队。9月1日晚,停泊在长山群岛泊地的各舰收到海军省急电,称“京滨一带发生大地震”、“横滨被夷为平地”、“横须贺全灭”。9月2日下午5时,长门拔锚起航,全速驶往东京湾救灾。归国途中,长门曾被一艘1万吨级的英国巡洋舰尾随。当时长门正以26节的最高航速全速航行,这一数据被英舰测得。而在日本海军省对外公布的数据中,长门最高航速只有23节,因此构成泄密事件。但海军省以“救护国民为当要任务”为由,并为对此进行责问。&br&在救灾期间,长门与陆奥向路上派遣了警备人员,并多次往返东京湾与外地港口之间运送救灾物资。当时陆奥舰长为寺冈平吾,此人在“西门子事件”调查中为海军人事局工作,以刚正不阿著称,1977年以100岁高龄去世。&br&日本海军训练从头年12月1日起,次年11月30日结束。在大正13年(1924)年,长门与陆奥访问了中国的青岛和厦门【怎么看都像别有用心= =】。归航途中在冲绳和奄美大岛海域进行了拖曳训练,联合舰队司令长官铃木贯太郎在长门上观看。陆奥则为拖曳舰。长门在舰长左近司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向陆奥靠近,并在200米的距离上停船,装备发射缆绳。但此时两舰突然像磁石一样开始靠拢【百合气场?】。陆奥舰长原敢二郎在震惊之余立即下达前进指令,改倒车为全速前进。但由于惯性原因,近4万吨的庞大舰体仍与长门越来越近。两舰呈八字型相对,长门舰艏正撞向陆奥右舷舰艉。一时间两舰气氛极为紧张,陆奥上的一些水兵甚至手持竹竿站在舰艉,准备将长门的舰艏撑开。最后两舰以毫发只差擦过。&br&&br&原敢二郎于日调离陆奥,就任联合舰队兼第一舰队参谋长。毕业于海军兵学校29期,曾任春日、磐手、扶桑等舰舰长的米内光政大佐接替成为陆奥舰长。12月1日,米内的同期同学,原比睿舰长中岛晋接任长门舰长。&br&长门、陆奥每年年中、年末进行两次年度训练,每年两次人员、装备补充,平时则长期停泊在母港中,作为联合舰队司令乘舰,长门舰籍为横须贺镇守府,与东京的海军省和军令部之间联络十分便利。而隶属佐世保镇守府的陆奥则不免有偏出外隅之感。但米内接任接任舰长后长门刚好开始烟囱改造工事,转为预备舰。因此陆奥将舰籍改为横须贺,成为临时的联合舰队旗舰。&br&&br&&br&&br&长门的第七任舰长长谷川清大佐于1926年12月上任。此人曾任第2舰队参谋、海军大臣秘书,后长期担任驻美海军副武官,曾出席华盛顿会议,被海军同僚称为“外交官型的好绅士”,日后成为海军次官、侵华的第3舰队司令。&br&&br&1926 - 1927年度,长门、陆奥、伊势、日向再度编成第1战队,于1927年3月支持陆军出兵山东半岛。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为加藤宽治中将,此人曾在华盛顿条约字时狂喊:“对美开战始于今日!一定要复仇!”后成为海军军令部部长,猛抓人员训练,旧日本海军歌曲“月月火水木金金”(意为没有周末休息日)就是说的此事【为啥会有两个金?土曜日哪里去了?】。在1927年7月的联合舰队战技训练中,加藤下令各舰将舷窗、天窗全部关闭。联合舰队当时正停泊在奄美大岛海域,本来气温就高,一时间各舰成了密闭的蒸笼,加藤为此向全舰队训话:“帝国海军的使命是与敌人作战,暑热这点小困难,就克服一下吧!”&br&&br&&br&战技训练结束后,联合舰队向佐世保方向集合,沿途中在五岛列岛进行鱼雷发射训练。8月中旬,舰队进入岛根县美保关港休整,准备经舞鹤、敦贺、函馆、横须贺绕本州岛航行一周,途中进行运动战训练,然后结束年度训练。&br&&br&8月24日晚10时,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率全舰队各舰起锚出港,在港外分为甲军、乙军,展开夜袭对抗训练。乙军包括第2水雷战队的第26. 27驱逐队,以及神通、2411两艘轻巡洋舰。当时天气很差,又没有打开探照灯,以28节高速航行的神通号突然插入第27驱逐队的菱、堇、苇、蕨号4艘驱逐舰队列当中,拦腰撞上了以27节速度航行的蕨号右舷船腹油柜位置,当即引起冲天火灾,蕨号船体断裂为两节,瞬间即沉人海中,包括舰长在内92人遇难。神通后面的2411目睹此场面,为避免二度撞及前方事故舰艏而紧急向右转舵,未料在刹那间撞上恰巧经过的苇号左舷后部,将其从3号炮塔位置切断,27人随舰尾沉没,伤亡惨重。此即战前日本海军中著名的“美保关事件”。神通舰长水城圭次大佐在留下证词后剖腹谢罪,加藤宽治则表示“此次事件后绝不可为之意气消沉,绝对必要尽全力将训练完成”,联合舰队继续按原定计划航行。&br&&br&1928年4月上旬,长门、陆奥、扶桑组成的第1战队对英国远东舰队基地香港进行礼节性访问。在通过既窄又浅的鲤鱼门航道时,各舰舰上气氛格外紧张,生怕出现搁浅事故,最终3艘战列舰平安通过鲤鱼门,陆奥号舰长堀悌吉事后开玩笑说“过龙门的难度想必也不过如此吧”。&br&&br&1928年秋天的“御大礼特别观舰式”后,长门成为炮术学校练习舰,联合舰队旗舰由陆奥接替,长门的第九任舰长井上继松和第十任舰长滨田吉治郎都比较清闲。1931年“9.18事变”后,中日关系骤然紧张,海军大学汉语专业毕业、曾担任过驻华公使馆海军武官的杉坂悌二郎接任长门舰长,率舰前往中国海面示威。杉坂的继任者是被称为“堂堂贵公子式人物”的园田实男爵,他是东乡平八郎元帅的女婿,卸任后出任海军大学校长。陆奥的下一任舰长则是与山本五十六同期的吉田善吾,堀悌吉出任第2舰队参谋长,日后升至军务局长、第3战队司令、第1战队司令,被视为未来的大将和海军大臣人选,但后来因“干犯统帅权”问题被迫退役。&br&&br&1930年时的第1战队包括陆奥、山城、伊势、榛名(长门时为练习舰)。同年12月,陆奥改为预备舰,开始2、3号主炮塔测距仪换装工作,并换装127mm高炮和飞机弹射器。1933年,联合舰队旗舰转为金刚,陆奥和榛名开始进行穿越关门海峡的试航。由于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的关门海峡水浅狭窄,此前日本战列舰队由濑户内海前往日本海时都要绕行九州岛南端。在潜艇先导下,陆奥于6月13日成功穿过水深不到10米的关门海峡。&br&&br&1934年起,“长门”和“陆奥”号相继开始现代化大改装,其间两舰的几任舰长也很清闲,其中“陆奥”号第十五任舰长糟谷宗一此前曾任大改装期间的“山城”号舰长。&br&&br&1936年,被同僚评价为“缺乏阳刚之气”、“喜欢杯中之物”的斋藤二朗大佐成为“长门”号第十八任舰长,不到一年就转任第1水雷战队司令,因脑溢血死于任上。有趣的是,1936年上任的陆奥第十九任舰长后藤英次也是一个被称为“大酒缸”的人物,经常在陆上喝得大醉,回到舰上后就站在舰桥里,把窗户全都打开,吹冷风醒酒。后藤后来出任第8战队司令,曾因喝醉酒耽误了战队出港时间,但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器重他的作战能力,没有加以惩戒。&br&&br&长门第十九任舰长鲛岛具重大佐以前是东伏见官和高松官亲王的副官,与日本海军最后一位大将井上成美、联合舰队最后一任司令官小泽治三郎是同期同学。后藤英次的继任者高木武雄则是潜艇军官出身,此前曾指挥过高雄号巡洋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回到潜艇部队,战死在塞班岛。&br&&br&1937年6月,联合舰队在九州岛、四国近海实施年度训练,预计于7月前往辽东半岛和渤海水域。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正在伊势湾航行的长门奉命前往四国小松岛,搭载2000多名陆军第11师团士兵前往吴淞。陆奥则前往佐世保,护送从这里出发的运输船队前往华北。完成护航后又前往爱媛县三津滨港,搭载第11师团约2000人前往上海。&br&&br&1937年12月起,长门再度成为炮术学校练习舰;1938年12月再度出任第1舰队兼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吉田善吾的旗舰,舰长由原山城的舰长角田觉治兼任,直至第二十二任舰长福留繁上任。与以往的做法不同,福留繁此前为中国方面舰队副参谋长,并无担任战列舰舰长的履历,其原因是此时操舰已由航海长负责,舰长的责任得以减轻。“陆奥”号则于1938年12月成为“第二预备舰”,撤销了20%的舰员,在浮标上系留了将近一年。&br&&br&日,长门成为新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座舰。10月,联合舰队解散,各舰回归母港,福留繁调任联合舰队参谋长,德永荣大佐成为长门第二十三任舰长。1940年下半年,在第1战队与第1航空战队之间的对抗演练中,赤城派出36架97式鱼雷机,在黎明时对第1战队的4艘战列舰进行攻击,共有32枚鱼雷被判定命中,其中长门被判定命中8枚鱼雷,将全舰官兵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这是实战的话,再坚固的战舰也要粉身碎骨。对抗演练完毕后,长门于10月11日参加了在横滨港举行的“皇纪2600年特别观舰式”;10月15日,德永调任海军教育局长,原利根号舰长、海军炮术专家大西新藏接任。&br&&br&&br&&br&日,鸟海号舰长保科善四郎就任陆奥舰长,山本五十六在其上任当天就把他叫去谈话,称“海军省已指定陆奥为‘战舰不沉对策实验舰’,为了达成这一任务,可以从别舰选取必要的干部职员,务必要完成这一任务。”1940年1月,陆奥开始“不沉化”改进工作。所谓“不沉化”,实际就是强化防空措施,具体包括增设高炮和对空机炮、主炮配备三式对空弹【第三炮塔的元凶?】、改进损管措施等。11月5日,山本视察改造完毕的陆奥,对改造成果表示赞赏。保科善四郎提为少将,调任海军兵备局长,战后成为众议院议员,为海上自卫队的成立出了很大的力。&br&&br&由于日美关系日趋紧张,日本海军在1941年初新成立了第4、第6舰队,并于9月1日进入战时编制。其时长门舰长为矢野英雄,陆奥舰长为小暮军治。10月9日,联合舰队司令部在长门上举行了对美开战前最后一次图上演习。&br&&br&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包括长门、陆奥在内的第1舰队主力停泊在广岛湾西南的柱岛海域,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坐镇长门。当天晚上,山本下令战列舰队出动,前去接应返航的机动舰队。在航母“凤翔”号和第47水雷战队的驱逐舰群护卫下,长门、陆奥、伊势、日向、扶桑、山城6艘战列舰浩浩荡荡地开往小笠原群岛,耗费了大量宝贵的燃料,凤翔和3艘驱逐舰还在中途走散了,结果也没能与南云舰队会合.这支庞大的舰队在12月13日又浩浩荡荡地返回了柱岛泊地。&br&&br&日,联合舰队司令部转到新服役的大和号上,长门解除了将近12年的联合舰队旗舰生涯。3月15日,长门在吴工厂入坞检修,换装91式风信仪,陆奥则在大和的射击训练中拖曳实弹射击用标靶。&br&&br&日,南云忠一率领4艘大型航母、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离开柱岛。两天后,第2舰队司令近藤信竹率高速战列舰金刚、比睿及4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瑞凤号轻型航母和8艘驱逐舰从柱岛出发,与从塞班岛出发的运兵船队会合,执行占领中途岛的任务。山本直接率领战列舰大和、长门、陆奥,轻巡洋舰川内号和8艘驱逐舰于同一天出港,前往中途岛执行支持任务,同时出发的还有第1战队的战列舰伊势、日向、扶桑、山城,2艘轻巡洋舰、13艘驱逐舰和凤翔号。再加上北方阿留申方向的作战部队,联合舰队几乎是倾巢出动。&br&&br&6月6日,南云部队4艘主力航母在中途岛海战中全军覆没,此时山本的大舰队距其尚有500海里。得知失利消息后,心灰意冷的山本下令返航。在返航途中,长门与驱逐舰“野分会合,将赤城的幸存人员接运上舰。&br&&br&在中途岛战后的一段时间里,太平洋战局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长门与联合舰队主力一道停泊在柱岛,被人称作“柱岛舰队”。但在美军夺占瓜达尔卡纳尔岛后,联合舰队司令部感觉到形势发展即将对日本不利,决定将第2、第3舰队和第11航空战队司令部转移至靠近战场的拉包尔,联合舰队司令部与大和也要移驻到土鲁克岛。&br&&br&日,陆奥号离开柱岛前往瓜岛海域,于17日抵达土鲁克。17日下午,大和在驱逐舰护卫下离开柱岛泊地,经丰后水道前往南洋群岛,山本这次远去,就再也没返回日本。&br&&br&长门于1942年7月转入第1舰队第2战队,成为第1舰队兼第2战队司令清水光美的旗舰,其时舰长为久宗米次郎大佐。陆奥在南太平洋参加了第2次所罗门群岛海战的支持作战,直至1943年1月才返回日本。在横须贺工厂稍作整修后,于2月23日抵达柱岛锚地,舰长山澄贞次郎出任第8舰队参谋长,由妙高号舰长三好辉彦大佐接替职务。&br&&br&5月27日,陆奥奉命前往吴港搭载弹药和粮食,准备赴伊予滩进行射击训练。6月1日,舰上水兵分两批放假3天。6月6日,主炮弹药库装载完毕,准备两天后出港。当时柱岛泊地内计有战列舰长门、陆奥、扶桑,重巡洋舰最上,轻巡洋舰大淀、龙田,以及驱逐舰若干。&br&&br&日上午,土浦航空队235名少年预科生登上陆奥,开始为期3周的舰务实习。当天早晨下过一场雨,广岛湾天气湿润,被薄雾笼罩。上午10时,三好舰长回访扶桑(前一日扶桑舰长曾访问陆奥),向舰长鹤冈信道通报“陆奥”号在下午1时更换锚地一事,l1时许离舰返回“陆奥”号。&br&&br&中午l2时15分,陆奥号泊位突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一团黑烟穿过薄雾喷薄而出,之后是黄褐色的烟云,随即升起巨大的火柱,将陆奥的舰桥映衬在黑烟的背景中。陆奥3号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发生大爆炸,舰体被炸成两段。别舰上的目击者看到其舰艏段向右倾倒,翻覆后露出红色的舰底,然后停了一下,似乎是舰桥顶端碰到了海底,接着又向下沉没,距离爆炸不到2分钟,陆奥即已从水面上消失,只留下1米厚的一层重油。港内各战舰立即发出“注意敌潜艇”的警告,驱逐舰在泊地周围展开了搜索,其他军舰则派出小艇前去救助幸存人员。陆奥的舰尾大部分没入水中,只有后锚孔之后的一小段舰体露出水面,漂浮了一段时间,直到晚上才沉入海底。&br&&br&陆奥爆炸时舰上有1471人,只有350名幸存者。三好舰长的遗体于6月17日从舰尾的舰长室内捞出,尸体表情痛苦,后脑有4厘米长的伤口。数日后第2战队司令清水光美、长门舰长久宗米次郎、扶桑舰长鹤冈信道出席了三好舰长的遗体火化仪式。其他死者遗体也于此后数日秘密火化。为了保密,吴市邮局扣留了向外发出的一切邮件,发往陆奥的邮件则盖上“投递地址不详”的邮戳退回。&br&&br&陆奥爆炸当天下午,海军军令部立即组成了调查委员会来调查事故原因。最初怀疑为三式对空弹制造工艺不良,内部的小型燃烧弹摩擦之后自然爆炸,因此大型军舰的“三式”弹均被运上陆地。但在将目击爆炸前所喷硝烟的人员集合并进行发火实验后,断定爆炸原因为发射药爆炸。然而将所有的条件综合研究后,最终得出“决不可能为火炮装药自然爆炸”的结论。如果是自然爆炸的话,由于发射药是在密闭的药筒中,只会引爆单个药筒,也不会导致火药库的全面爆炸。因此只有爆炸时发射药筒的盖子出于某种理由全部处于开启状态,才能诱发连锁爆炸。&br&&br&调查委员会最终怀疑爆炸是人为原因,当时陆奥上曾连续发生财物盗窃事件,怀疑是3号主炮塔的某二等兵曹所为,但没有确凿证据,而其人也在爆炸时失踪。虽然大体上断定其为纵火事件,但由于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只是提出“没有非人为的证据、就可以说是人为的”这一匪夷所思的结论,便于两个月后解散。日,陆奥从海军现役舰船中除籍。&br&&br&1947年9月,西日本海事会社发现了陆奥的残骸,并于1948年从山口县知事处取得了打捞舰上遗物的许可。12月1日,美国远东司令部允许对陆奥实施打捞,但打捞工作于1953年终止,只捞出了菊花舰艏徽。1971年,陆奥舰艏、舰尾部位和3、4号炮塔被打捞出水。&br&&br&&br&&br&&br&&br&陆奥沉没后,为“避免影响国民士气”,海军并未公布这一消息,幸存者多被发派到南洋的塞班、土鲁克诸岛,大多死于战事。长门、大和等舰则增强了弹药库防护措施,加装温湿度测试计、强制通风、喷淋、注水、烟感装置,同时针对“人为放火”的传言,加强了对进出弹药库人员的防卫工作。&br&&br&8月2日,久宗米次郎调任山城舰长,长门新舰长早川干夫原为瓜岛海战中第8舰队旗舰鸟海号舰长。8月8日,长门运载第一批陆奥幸存者前往土鲁克,随后停留在那里进行作战支持训练,成为第1舰队司令南云忠一的旗舰。“长门”号在土鲁克锚地一直逗留到1944年初。&br&&br&由于美军在太平洋节节进逼,土鲁克进入美机空袭范围中。2月1日,长门奉命转驻帛琉群岛,后又于2月16日转往苏门答腊岛东北的林加岛。1944年初,大和、武藏回国加装防空火炮,从2月至5月,长门再度成为联合舰队兼第1舰队旗舰,直至5月4日由大和接任。5月11日,日军推测美军可能向塞班岛方向发动进攻,长门奉命向菲律宾西南部的塔威塔威转移。&br&&br&6月14日,长门在菲律宾完成燃料补给,于次日出港,与隼鹰、飞鹰、龙凤编成乙部队,随甲部队(大凤、翔鹤,瑞鹤),内部队(千代田、千岁、瑞凤)一道参加了马里亚纳大海战。在海战中,长门曾对空发射三式弹,以阻拦前来空袭隼鹰的美机,自身只被机枪命中些许,并无损伤。是役以日方完败告终,大凤、翔鹤、飞鹰悉数被美方击沉。6月24日,长门经冲绳和濑户内海返回柱岛。&br&&br&7月20日,长门再度入驻林加岛泊地,在那里一直停留到10月初,期间进行了多次作战演练。10月18日凌晨2时,长门随第2舰队其他各舰离开林加岛,抵达婆罗洲的文莱,在那里补充了5167吨1号重油。几天之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就要上演了。&br&&br&10月20日,长门编入栗田健男指 挥的第1游击部队第1部队,同队包括大和、“武藏、6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金刚、榛名、4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则组成第1游击部队第2部队。根据“捷一号作战计划”,两队的任务是在24日深夜趁美军被诱敌舰队吸引开的空档,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于25日黎明杀人莱特湾(Leyte Gulf,亦称雷伊泰湾)的美军登陆舰队泊地,用舰炮消灭登陆之敌。整个计划根本未提及摧毁美登陆舰队后如何从赶回的美国航母攻击下逃脱,实际上与自杀式攻击无异。第2舰队参谋长小柳寓次少将当时曾指出“美军以后很可能从菲律宾北上,要争取把宝贵的战舰保存下来”,联合舰队参谋神重德大佐低声答道:“战争的最后阶段已经来临了……”&br&&br&栗田的中央部队在航行中采取轮状队型,分别以大和、金刚为中心,外圈为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再外圈为担任防空反潜警戒的驱逐舰。23日清晨,重巡洋舰爱宕(栗田旗舰)、摩耶被美潜艇击沉,高雄受重创,经历了这次灾难的栗田舰队急急北驶,一路上继续受到美潜艇的骚扰。每当警报一发出,舰队中的驱逐舰就是一阵漫无目的地猛投深水炸弹,整个舰队人心惶惶,栗田本人更是一夜未眠。10月24日07: 46,美TG38.2舰队派出的侦察机在民都洛岛南端约15公里处发现日舰队航迹,随即发现两群轮型阵前进的舰队,并辨认出2艘“大和”级战列舰和1艘“长门”级战列舰。08: 10,大和的观察员发现美机,舰队开始以“之”字形航线航行。&br&&br&10: 15,长门左舷观测员发现1架B-24轰炸机,全舰随即进入战斗状态。10: 23,美机的攻击终于在期待中出现:TG38.2的勇猛(CV-11,Intrepid)、独立(CVL-22,Indendence)和卡伯特(CVL-28,Cabot)号航母【论护航航母的战斗力】派出了12架SB2C(Helldiver)、19架TBF (Avenger)、13架SBD(Dauntless),发动了第一波进攻。10: 27,长门、大和对空发射三式烧霰弹,炮弹在15000米高空炸裂,先喷出上千道白色曳光弹,接着是紫色的、白色的、银色的弹幕。尽管场面漂亮壮观,但毫无效果。10: 29,4架SB2C向长门投下了1000磅穿甲弹、1枚半穿甲弹和2枚高爆炸弹,2枚命中,右舷舰艄随后又被2枚近失弹炸到。栗田舰队各战舰在不久前加装了对空机炮,但仍只击落了2架TBF“复仇者”。10: 32,勇猛派出的6架TBF发射的鱼雷命中了武藏和重巡洋舰妙高。10:47,美机离去。武藏右舷中雷1枚,1号炮塔顶盖被1枚高爆炸弹命中。妙高右舷被1枚鱼雷命中,航速只剩15节【大破!颜艺!】,栗田命其单独返航。&br&&br&11: 54,TG38.2机群再度来袭。这次美机集中攻击武藏,护航的F6F (Hellcat)战斗机则集中扫射重巡洋舰舰桥。长门于12: 08被1枚1000磅穿甲炸弹击中,10分钟后美机群离开。&br&&br&13:21,第三波美机来袭,这次是由TG38.3的埃塞克斯(CV-9,Essex)号和列克星敦(CV-16,Lexington)号航母派出的【这才是真家伙】,包括16架F6F、15架SB2C. 27架TBF;13: 31,又有41架美机向激战中的栗田编队飞来。两批美机共投下16枚鱼雷、21枚1000磅炸弹、32枚500磅炸弹,将大和、金刚、榛名和轻巡洋舰矢矧炸伤,只有1架TBF被击落。大和前甲板中弹2枚,由于不久前才进行过装甲强化工程,损伤不太严重,武藏就没这么幸运了,中弹4枚,其中1枚1000磅炸弹穿入机舱后爆炸,再加上中雷3枚,舰艏已贴近水面,航速仅余16节,迅速脱队,于当天下午15:14被第6波机群攻击。当天武藏共被20枚鱼雷和17枚炸弹击中,由于抢救失败,舰长猪口敏平【这名字好……】在18:30下令弃船;19:37,武藏沉入海底。&br&&br&另一方面,随栗田舰队继续前航的长门先后在13:45、14: 22被第4、第5波美机攻击,舰首被4枚500磅炸弹击中。在15时的第6波攻击中,再次被4枚500磅炸弹和2枚1000磅近失弹炸到,中部小艇甲板、第1锅炉舱送风机、2号主炮和4号主炮塔外廓受到破坏,兵员厨房、通信室和前部电信室被完全摧毁,舰内电线多处被炸断,裸露的线头搭在金属舰体上,造成漏电事故。由于送风机损坏、1号锅炉舱被迫熄火,只能以3轴运转,航速降至19节。24日当天,长门共有52人被炸死,20人重伤,86人轻伤。&br&&br&25日凌晨00: 30,栗田舰队平安通过无人防守的圣贝纳迪诺海峡,杀向莱特湾。06:45,萨马岛以东的美TG77.4.3舰队发现西北方向有炮口闪光(栗田舰队正对美侦察机开火)。06:51,长门停止对空射击,主炮开始作发射准备。07:01,长门与大和向美舰群开火,第1、2轮齐射为对空弹,第3至第5轮齐射开始对舰攻击。在炮战中,大和与长门编队前进,金刚和榛名则单舰进击。&br&&br&在接下来的3个半小时里,长门主炮共发射炮弹45发,副炮92发。其他战舰开炮数量为:大和主炮104发、副炮127发;金刚为211、177发;榛名为95、255发。利根主副炮合计420发;羽黑601发;矢矧334发;驱逐舰浦风347发。日方推测战果为“击沉航母4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重创航母2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各3艘”,实际战果却只是击沉护航航母1艘、驱逐舰4艘【这牛皮吹的……也算是本子的另一大特色了= =】。&br&&br&09: 11,栗田突然下达撤退命令,放弃了对美护航航母的追击,前往莱特湾。11: 20,他又突然放弃了突入莱特湾的企图。栗田麾下各舰在前一日的战斗中已负伤累累,由于此前美舰的激烈抵抗,他相信自己遇到的是哈尔西的战列舰队,再加上部下夸张的报告让他以为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因此最终于12: 45下令重整队形,返回文莱。栗田的决定不仅让“捷一号作战”功败垂成,也令小矶国昭内阁“在菲律宾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与美国议和”念头化为泡影。&br&&br&&br&10月28日,伤痕累累的长门返回文莱,于11月15日与金刚、榛名一道编成第3战队,11月17日向日本返航,途中金刚在台湾基隆以北海域被美潜艇击沉。11月25日,长门抵达横须贺,随即进入船坞修理,将140毫米副炮全部撤去,转移到岸上。4月27日,原长门通信长、预备役大佐大冢干接替原舰长涉谷清见,成为长门倒数第二任舰长。&br&&br&由于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日本国内已没有重油,长门此后一直滞留在本土,于日成为横须贺镇守府警备舰。随着战局进一步的恶化,最终在日彻底断了出海的念头,成为保卫横须贺港的防卫预备舰,即“浮动炮台”。烟囱和后桅杆上部被拆除,在烟囱根部和后桅原副炮指挥所的位置增设25毫米机炮平台,露天甲板用种着松树、杉树的木箱伪装,舰员也由1400人减为400多人。&br&&br&7月18日,美机空袭横须贺,停靠在小海岸壁的长门遭到300多架美机轰炸,3号炮塔和舰桥各命中1枚250公斤炸弹,舰桥内的大冢舰长和渡边副舰长当场被炸死。7月24日,旅顺口“肉弹勇士”杉野孙七兵曹长的长子杉野修一大佐被任命为长门末代舰长,但直到8月20日才到任,此时日本已经投降5天了。杉野上任前的长门代舰长为从预备役中征召的池内正方少将。8月15日中午,池内代舰长将全舰残存官兵召集到后甲板上,传达了天皇的停战诏书。9月15日,长门从日本海军舰艇名册中除籍。&br&&br&由于主机和2、3号锅炉舱均未受损,长门是日本投降时唯一有航行能力的战列舰舰。美海军官员在横须贺港登上满身创痍的长门,进行测绘和拍照存档工作。该年10月,长门作为赔偿舰引渡给美国。&br&&br&日,长门”与同样赔偿给美国的轻巡洋舰酒匂一道离开横须贺港,前往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Bikini Atoll),于5月13日抵达。那里已经集结起一支特殊的舰队,美国海军要在这里进行3次特殊的原子弹爆炸试验,测试这一威力巨大的新武器对舰船的破坏力,以及军舰在原子时代的生存能力。在比基尼环礁里,平日只能停泊2艘军舰的海域里密密麻麻地停泊了73艘靶舰,既有战列舰内华达、纽约,航母萨拉托加、独立,重巡洋舰欧根亲王、盐湖城这样的二战名舰,也有大量驱逐舰、潜艇、运输舰和登陆舰艇。&br&&br&日05:40,一架B-29从从夸贾林岛起飞,08: 59向预定靶心--涂成橘红色的战列舰内华达投下了原子弹。45秒后,原子弹在内华达上空偏西600米处爆炸。2艘驱逐舰和2艘运输舰当天沉没,酒匂则于次日沉没,长门在这次试验中损伤不大。&br&&br&7月5日,美国海军技术人员对全部幸存舰船进行检查,着手准备第2次试验。&br&&br&7月25日08: 35,1枚当量23000吨TNT的原子弹在比基尼环礁海面爆炸,整个锚地似乎都腾空而起。战列舰阿肯色、航母萨拉托加全因巨大的冲击波而遭到灭顶之灾。&br&&br&&br&长门的舰底在爆炸中受损严重,到当天晚上已经向右倾斜8度,但此后长门还在海上漂浮了4天,直到第5天早上才突然消失。就像传说中巨象不让人看到它临终的身影一样,这艘巨舰也是深夜悄悄地迎来了自己的死亡。&br&&br&长门的残骸至今仍长眠在比基尼环礁碧绿清澈的海水之下。一度是倾举国之力建造、曾称霸西太平洋海上的无敌艨艟,如今却为了潜水爱好者的海底乐园。
搬运多图巨文预警,流量党慎入,本文简述了长门级的一生 1.长门级战列舰的诞生 旧日本帝国海军自1868年诞生以后,以几何级的速度加速发展。从最初以几百吨的蒸汽铁壳木船为主力发展到装备最新式的英式战列舰用了3…
谢邀,这是一个看第一眼就让我热血沸腾的话题。&br&&br&我想了很多种原因,却不知道文章该如何开头。&br&&br&想起钱钟书的《围城》:&u&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u&&br&&br&=============================================================&br&&br&个人篇&br&&br&知乎上的大神太多,老工程师也很多,他们对电子(或嵌入式)这个行业有更深的体会。&br&&br&比如&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icecut& class=&internal&&yichun jiang&/a&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在中国电子工程师的发展明显不如软件工程师方向?&/a&》(以下简称《为》)问题的最后回答:「一个好的&b&硬件工程师&/b&,要烧掉公司至少10w 元,这十万不是你的工资,而是给公司实验,损坏的成本。你的一句话为了理想,看起来很委屈,实际上企业也陪你烧钱,最悲催的是互联网行业做硬件公司,没有一个按互联网行业发工资,多么可笑,只能傻笑。」&br&&br&另外他还写道,&u&08年是一个分水岭&/u&。08年前,缺书;08年后,书贵;而现在,资料洒满互联网。&br&&br&11年以前嵌入式还没有那么火,做单片机/嵌入式开发更多的都是硬件出身的。我相信不少&b&11年以前&/b&大学毕业的&b&电子工程师&/b&非常想去做软件,比如这个2011年8月提出来的问题:&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电子工程师想转行互联网行业,能转么?具体从哪里开始?&/a&此问题题主是在家电行业做了4年开发的工程师,会做小家电类的硬件和单片机编程,想去互联网行业。&br&&br&&br&&br&职业篇&br&&br&在《为》这个问题里,最高票的&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shi-guang-xing-zhe-35& class=&internal&&时光行者&/a&也写了很多,我稍微提炼一下:&br&&br&&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shi-guang-xing-zhe-35& class=&internal&&时光行者&/a&提到了三个领域:&b&消费电子&/b&领域和&b&工控&/b&、高端&b&医疗&/b&器械领域。其中消费电子领域IC厂家会给出各种芯片解决方案,下游企业的工程师只要根据解决方案设计好电路即可,几乎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动,发挥余地小。于是做出来的产品差别就要体现在软件上,软件舞台大,工程师发挥余地大,自然被企业更加重视了。另外一点,作者还发现大家用手机玩一两年就扔了,根本不需要设计那么精细,以至于硬件工程师技术再高也没用。&br&&br&由此可知,消费电子领域里硬件工程师发挥余地小,待遇不如软件工程师。而后者(工控、医疗领域)&u&硬件的处境就好很多,但也对技术要求很高&/u&。&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shi-guang-xing-zhe-35& class=&internal&&时光行者&/a&写道:「在这种复杂度下(硬件可靠性系统),硬件工程师的受重视程度和待遇跟软件相当,我也跟德国人求证过,在德国软硬件待遇也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说,在德国,某些领域软硬件工程师待遇一样的。&br&&br&当然答主我本身就从没接触过工控等大型设备领域,国内外的真实情况我是不知道的,不多写,有兴趣可以看原答案。&br&&br&&br&公司篇&br&&br&引用《为》里的&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james-zhu-29& class=&internal&&James Zhu&/a&的一句话:「软件公司的主要成本就是人,而硬件公司还要采购很多昂贵的设备,所以在相同利润率的情况下,成本固定,软件公司把钱都给了员工,而硬件公司还要买设备。」&br&&br&互联网公司只要一台服务器、几台电脑、几个程序员就可以工作了。而做硬件的,没有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各种测试设备怎么留住硬件工程师?&br&&br&&br&&br&行业篇&br&&br&&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paradisor& class=&internal&&paradisor&/a&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各行各业的情况就不一样,为什么曾经辉煌过的制造业要对8000块钱的offer反应那么大?&/a&》问题下回答:「IT行业有以下两个特点注定会让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收入丰厚:&u&一是IT行业产品的主要成本是&b&人力成本&/b&;二是IT行业产品的&b&边际成本&/b&极低。&/u&」&br&&br&是的,当年我把我的毕业设计之安卓手机蓝牙控制LED灯给我妈看,我妈第一句就问:「这是属于&b&制造业&/b&吧?」所以只要是做嵌入式的,就绝对和制造业生产商分不开。而这产品开发出来后还要经过性能测试,安全认证,小批量生产和测试,大批量生产,运输,找仓库存储,宣传营销,找代理商等等。&br&&br&而互联网行业,只要有一台服务器、几台电脑、几个程序员就可以开工赚钱,一份代码就可以给全世界使用,最后甚至改变世界,例如当年Google的创立和最近的Uber。软件根本不存在量产,运输,分销等传统行业才有的环节。&br&&br&哦,对了,前面有人说智能硬件,VR,无人驾驶汽车什么的,那些新闻我出这么几个名词,资本,创新,&b&变革&/b&,时代发展。&u&没有读出「转行」这个词。&/u&&br&&br&&br&&br&小结&br&&br&对个人来说,做硬件学习资源少,学习付出成本和工资收获不成比例,做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有资格出师;软件学习成本低,回报高。而且在消费电子领域,硬件没有软件的吃香。&br&&br&从公司角度来看,对硬件公司来说,需要购买各种测试设备,工具,元器件等,一部分钱都花到这上面了;互联网公司则不需要,初期购买好服务器,电脑,招几个程序员后就可以开工,赚来的钱都发工资留住人才好了。&br&&br&从行业角度来看,做硬件的还需要上下游企业的支撑:IC厂家--&模块生产商/解决方案商--&工厂生成--&分销商,等等,形成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而互联网公司做出来的软件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br&&br&以上,大概就是为什么做硬件的人想转互联网了。&br&&br&=============================================================&br&&br&那么,题主问:「为什么搞互联网的想转嵌入式?」&br&&br&我想问问题主,是说搞互联网的人想转嵌入式,还是说某些互联网公司搞硬件?后者我就举小米这个例子。&br&&br&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小米是一家出售手机的公司。小米创始人雷军却解释,小米其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小米一开始出售手机的时候没有通过线下店铺代理,而是采用了线上预约抢购的方式,然后再通过快递,直接从手机厂家给抢到手机的消费者发货,省去了中间仓库存储、运输到手机店铺等多个线下环节。这过程我可能描述有点不准确,但这却体现了小米本质上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非传统手机设计商。&br&&br&我觉得题主的疑惑是前者,这里有多方面原因。有些程序员不但想转嵌入式,有的还不想写代码了呢。例如我依稀还记得有程序员辞职后去卖水果的新闻:&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pc.me/ci-zhi-mai-shui-gu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做 IT 果然青春焕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还有些是实在做不下去的,比如这位答主:&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国内从事 C/C++ 编译器的开发有发展前景吗? - Zenzen 的回答&/a&。不过这位答主从事的是&b&编译器开发&/b&,虽然也是软件,但和互联网沾不上边。&u&从事软件的不一定都是做互联网的。&/u&这位答主最后的结局是,「转行去制造加工业了」。&br&&br&在我的大学时代(11~15年)有这么一个观点:「毕业后做软件起薪比做硬件的高,但是&u&做软件不能做一辈子&/u&,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而&u&硬件却是越老越吃香的职业&/u&。」&br&&br&做软件的可能到了30岁就干不动了,而做硬件的到了30岁可能才刚刚出师。&br&&br&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30 岁才开始学习编程靠谱吗?&/a&》这个问题中,&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anstinus& class=&internal&&Anstinus&/a&的回答就比较切合我上面的意思:「IT行业一开始做的都是「体力活」,这些事1、2年经验的程序员跟10、20年经验的程序员都能做。拼的不是技术而是速度。过了30岁精力下降,当然拼不过天天加班还能活蹦乱跳的年轻人了。所以大都选择往管理职业上转。」&br&&br&另外在问题《&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程序员干到三十就干不动了」的说法是从哪来的?&/a&》下,最高票答主&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s.invalid& class=&internal&&invalid s&/a&提到了一个原因:&b&分工&/b&,并由此引出来的公司&b&管理问题&/b&。这里只引用结论,如有更多兴趣可以查看原文。还有一点大家不要忽略了,&u&中国是1994年才接入互联网的&/u&,现在是2016年,也就是说,互联网在中国存在了大约22年。当年的「三十岁就干不动了」的观点,到如今说四十岁就干不动,五十岁就干不动……&br&&br&对了,搞互联网的可不止只有程序员,&b&自媒体&/b&,&b&段子手&/b&,网络推手(&b&水军&/b&),&b&网络直播&/b&等这些都是在互联网上生存的,他们不可能从事技术,更不可能转嵌入式。&br&&br&当然我知道题主指的还是程序员。&br&&br&&br&&br&技术篇&br&&br&那是不是有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程序员想转入嵌入式行业呢?&u&我觉得不太可能有&/u&。很多程序员并不是想转,而是利用业余时间玩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就是对嵌入式/单片机开发有一种&b&兴趣&/b&。&br&&br&也有的,因为现在大趋势是物联网的趋势,希望自己多&b&学习&/b&点知识,不是有人说,一般工作不是做软件就是做硬件,软硬件都会的人那可是大神级别了啊。所以有的人就努力学习,努力成为软硬件都精通的大神。&br&&br&对于嵌入式这个领域,我真不知道应该把它归为计算机领域还是电子领域,嵌入式开发就好像中间的河流,左岸是电子硬件领域,右岸是计算机编程。最典型的就是&b&ARM+Linux&/b&开发。从计算机领域角度看,不就是在Linux系统上面写代码嘛?Linux本来就是搭建服务器用的,只要是Linux玩得溜的人,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6qwxwdHw5W-iVZ-MoxtJ19Rf4QjNuiJKrUrtZy835oFKlNfDcfC-6YO4ksoO6E2v9pdaqNar-y3pabPgnQlFCBRU_PU4zRGUvotD8vDE3T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树莓派&i class=&icon-external&&&/i&&/a&上搭建服务器简直是分分钟的事。&br&&br&这里可能有人会说ARM+Linux嵌入式开发不等于树莓派,是的,ARM+Linux这个组合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分为四层,硬件层、驱动层、系统层、应用层。如果仅仅是在系统层和应用层这两块里写代码,和在其他环境下写代码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底层都已经&b&封装&/b&好了。而硬件层和驱动层一般是由厂家的硬件/驱动工程师负责。&br&&br&而且,有一种神奇的概念叫&b&接口&/b&(API),有一种方便的东西叫&b&库&/b&,互联网的程序员每天都有一份工作就是查看技术文档,调用各种接口,然后编写自己的业务代码。那么在嵌入式环境下也一样了,查看技术文档,调用底层库提供的接口,然后就可以控制芯片引脚的高低了。&br&&br&我还忘了提一样伟大的技术——&b&模块化&/b&。程序可以有模块化开发,硬件也有模块,各种电源模块啊温度传感器模块啊红外模块啊,只要用杜邦线连到开发板上,再下载厂家提供的例程,功能实现简直是一瞬间的事情。&br&&br&软硬件模块,函数库,程序接口,这三样做好了,纯软件程序员玩硬件几乎不是什么难事,这里举个例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2P6RJ9UPUYCNbGbc8oRiBX4DNq9yKGQe6p6pEmiZND6kxGF1oipiulXFlCOpXh_vPNSrsQHup3wdli4wvgghE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duino&i class=&icon-external&&&/i&&/a&。当然了,想要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是需要一定的电子基础的。&br&&br&另外,从技术的角度看,除了用C控制硬件,用Java、Python、Lua甚至js控制硬件也是可以的。比如安卓手机开发中调用摄像头拍照。&br&&br&所以,对于纯软件的程序员来说,玩硬件更多的是兴趣和学习,真正想转去制造业的应该不会太多,要转,也会选择去物联网公司。&br&&br&================================================================&br&&br&以上内容一己之见,仅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大神在评论区拍砖。&br&&br&第一更:&br&醉了,一开头就写错《围城》的作者,看来以后要装文艺必须先查查资料啊!&br&&br&第二更:&br&稍微修改了一下「职业篇」里「在德国软硬件工程师待遇一样的(某领域)」观点的表述方式。
谢邀,这是一个看第一眼就让我热血沸腾的话题。 我想了很多种原因,却不知道文章该如何开头。 想起钱钟书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 个人篇 知乎上的大神太多,老工程师…
小炒多好!非要一锅烩。&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qq.com/a/89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拉姆斯菲尔德:奥巴马是我遇到的最软弱总统&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拉姆斯菲尔德是自冷战以来最像麦克阿瑟的蠢货,是下任总统(文官政府)最为棘手的政治敌人。&br&&br&1、均势政治&br&&br&&p&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英国虽然陨落,但还没有着地。美国虽然冉冉上升,但还在第二集团,还不是霸权。美国最大的敌人不是苏联、中国,而是西方集团内部势力犹存的英联邦、德意志、法兰西、西班牙、意大利,所以美国不愿意和中国打仗,所以从开始到结束都希望和中国尽快终止战争。&br&&br&那个时候美国正处于上升时期。假如15年朝鲜战争开打,美国不论战术上的成功还是胜利,都是加速美国衰落的战略失败。美国唯一的优势就是十一个航母战斗群形成的绝对制海权,对于制海权,最关键的就是石油,石油才是战争真正的核心,即使是爆发核战争,只要有石油,最后都能翻盘。&br&&br&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教父,他也承认亚欧大陆的联合可以颠覆美国的第三罗马帝国。朝鲜战争一开始,中国立刻出兵中东、印度和东南亚,因为以上三地才有战略价值。而美国没有和中国一个数量级的陆军。俄罗斯将会迅速出兵欧洲,在欧洲建立欧洲自治联盟,让你们想不到的是最欢迎的是长期被美国打压的英国。&br&&br&假如中俄不翻脸,不爆发二战时期那样的苏德战争,其实美国就已经输了。中国将会修建高铁一直修到白令海峡,俄罗斯会从非洲出兵,攻击美洲大陆柔软的腹部,阿根廷、巴西,然后沿海岸迅速向北推进。中国和俄罗斯为了延续自己的意识形态,会毫不留情的彻底剿灭美国最后的有生力量。所以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基辛格于日秘密访华。&br&&br&对于美国而言,割裂亚欧大陆,遏制印度发展(印度制造),拉拢中国(中国制造),打压欧盟(大西洋湖),恐吓俄罗斯(北约东扩),驻军中东(军事基地以色列等),就是美国亚欧地缘政治边缘化战略的全部。&br&&br&对于美国而言,最最后悔的就是苏联的垮塌,现在的美国因为亚欧地缘政治边缘化战略的成功,导致没有热点,所以自己只能闭门造车,打造恐怖分子、邪恶轴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拉登、ISIS等所谓的敌人。&br&&br&奥巴马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和战术制定者,是一位非常犀利的进攻大师,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奔放流选手,换言之他正在破坏地球村的世界秩序。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居然还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假如失平衡,世界大战将会重启,即使是核武器也挡不住政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提高试管成功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