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

当前位置:
VR、智能汽车、机器人 下一个独角兽公司会出自哪个风口?
回顾过往,智能硬件市场尚未完全爆发,从前些年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到如今的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一样的投资“风口”。
  机器人:行业火热,但融资还是难难难  除了,国内资本一直虎视眈眈的还有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  从2016年春晚上令人惊艳的机器人舞蹈,到不久前谷歌Alpha GO与李世石的&世纪之战&,&机器人旋风&刮了一遍又一遍。而资本市场自然不会对这股热潮视而不见,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于是我们看到,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脱颖而出。  新松机器人  作为国内首家机器人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产品技术含量可圈可点,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洁净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成功出口到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如今,随着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起步,新松机器人在产品类型上渐渐偏向民用,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  均胜电子  作为一家制造业巨头,均胜电子似乎更喜欢在资本市场上&抛头露面&。从2009年起,这家公司就在&买买买&路上越走越远,先后并购了上海华德、德国普瑞,最近更是一口气收购了汽车零部件巨头KSS和TechniSat Digital Gmbh的汽车业务。目前,均胜自动化及机器人主要技术来自于公司的下属子公司Preh和IMA,而这两家公司都位居全球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细分领域前列。  埃斯顿  成立于2002年,埃斯顿去年如愿以偿登上了新三板,成为国内继新松机器人后又一只&纯正&的国产机器人概念股。值得一提的是,埃斯顿在机器人研发方面除减速器外购之外,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政策补贴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年以来受到资本热捧。不久前,埃斯顿参与设立先进制造产业并购基金,试图借助资本力量进行&大吃小&,发展壮大。  狗尾巴草科技  不同于众多工业机器人企业,成立于2013年的狗尾草科技是一家情感社交机器人研发公司。其团队历时两年设计的&公子小白&卖萌耍宝无一不精,主要面向的用户群是年轻新生代用户,主打&社交、宠物、智能物联& 三大功能。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宠儿&,公子小白机器人不但得到明星胡海泉的投资,去年10月更是完成了千万级别的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1.3亿人民币,同时也刷新了国内众筹史上最快下一轮融资记录。  点评:  当前国内号称做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了4000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措施支持,这种扩张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但颇为尴尬的是,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仍停留在低端领域和价格竞争上。  尽管国内一些机器人公司正享受着资本的&沐浴&,但在这个行业内,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如影随形。机器人产业属于前瞻产业,投资回报期长,需要投资者长期投入。而如今,国内机器人产业已经被资本已经&烧旺&了,如果后面的&干柴&跟不上,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最后留下的恐怕是一地灰烬。
&&&&&&&&&&
责任编辑:Spring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可穿戴猎头职位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江苏省/无锡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下一个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_百度知道
下一个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
亿万突刺刺不中,等下一轮攻击再闪走,个人有2种打法,电锯男扔飞锯的时候我们无法及时闪避)中近距离时用亿万突刺冲过去轮它,不过用剑气攻击时身体会硬直,用剑气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离他太近有时会不摆POSE直接攻击。血量不多时电锯男会霸体,距离较远时,电锯男发动一次攻击后会摆个POSE,这时就从远处用剑气轮它,电锯男死后会自爆,我们用超级剑气斩从远处攻击(也可一直用剑气斩,基本躲掉一次攻击后用突刺冲过去,POSE结束后才会发动攻击,和它站远了会用飞锯进行攻击挺让我挺头疼的一个怪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独角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2B行业的启明星和独角兽--百度百家
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2B行业的启明星和独角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要么减少成本,要么提高效率,要么二者兼顾。
年,企业级服务似乎迎来了春天,资本与各类玩家动作频频。阿里Q4财报上,钉钉的公开成绩是100万企业用户,分享销客拿到一年内的第三轮1亿美元融资。随后企业微信1.0上线,找钢网也拿到11亿元融资。资本寒冬中,企业服务看起来要逆袭。 & &
在认识到2C市场靠补贴战拼转化率的真相后,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开始选择2B方向。数据显示,仅2015年前3季度获得融资的2B企业就超过200家。
对这个尚称得上蓝海的市场,机遇和壁垒成为创业者们关心的问题。风口之下,谁将成为第一批独角兽?在跟数位分析师聊天后,也有些干货与诸位分享。
企业级服务包括办公领域的OA、IM、CRM等通用类服务,医疗、零售、餐饮等垂直行业服务,和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垂直类服务,比如找钢网等大宗交易撮合者,空间家等空间交易服务者。
不创造新价值的都是耍流氓
要么减少成本,要么提高效率,要么二者兼顾。这是企业级服务最核心的价值。
1.产业链条重塑。传统企业软件部署需要大量的配套硬件、软件及服务实施,价格昂贵,技术复杂;对于供应商来说,客户获取成本高,转换成本高。软件产业链条里环节非常多,企业每买一份软件要养活整个链条上的所有公司,SaaS 的应用可以大幅缩减产业链条,减少企业成本费用。
2.价值链条重塑。传统的企业服务软件支出集中在前期的采购成本,而SAAS按需付费的模式,使客户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产品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前期的一次性投入,并逐渐随着产品的使用周期增长加大对产品投入,对客户的价值和对厂商的收益随之增加,最终用户风险和收益匹配也更有助于厂商优化现有产品、提升产品价值。
3.营销渠道重塑。与传统的通过多级渠道接触用户,或一对一服务相比,SAAS使供应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客户需求,或提供标准化产品,或对通用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大大降低了渠道费用和获客成本。在SAAS行业发展的初期,通用型产品占多数的情况下,这一优势尤为明显。
时机比趋势更重要
产品和服务,能否变现为商业上的成功,外部条件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YOUTUBE的创意早10年产生,那么它注定将是失败的。当时下载一段最普通的2分钟视频,要花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ADOBE的FLASH平台也没问世。
那么,当产品内部的技术能力已经基本成形时,如何判断时机?
1.宏观经济增速下行,人力成本上升,企业转型需求。在美国,SAAS的快速发展阶段正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此前,大公司在内部IT管理方面重金投入,而金融危机使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激增,使以租代购的SAAS软件应用模式迎来了发展的良机。而在中国,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和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减低企业内外部成本和人员管理成本日益成为企业的需求。
2.网络和移动终端普及,云计算基础设施成熟,硬件条件成熟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6.20亿,占比提升至90.1%。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在企业端,计算机使用比例、互联网使用比例与固定宽带接入比例,达到95.2%、89.0%和86.3%。
以阿里云为代表的 IAAS 层自 2013 年以来迅速扩大规模,阿里云 2016 年 Q1 收入同比增长 175%至 10.66 亿元,超过上一季同比 126%的增速 49个百分点。相比传统 IDC 机房,SAAS公司使用阿里云可以降低 70%的成本,同时,云服务安全性、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3.消费市场先热,教育市场用户,传导效应明显。年的O2O大潮下,C端产品铺入市场。而C端产品的使用者和B端产品的使用者和决策者是高度重合的,在使用体验、营销方式、产品界面上,B端的企业服务市场正在向C端靠拢。
相较于美国SAAS市场,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技术认可度、付费意愿、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相比于国际上17%的渗透率,中国5%的水平处于低位。
据统计,美国公司上市融资数量2014年达到 16 家,占到了同期软件和互联网公司IPO 数量的一半。美国上市的63家SAAS 公司中,31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上,迄今并没有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出现,也没有基于SAAS的10亿美元公司。美国 To-B 与 To-C 企业市值约 1:1,中国仅为 20:1在挑战者的眼中,差距代表的正是巨大的空间和机会。
寻找破局点
企业服务领域的供应商一般可分为通用型和行业型两种,行业型供应商针对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通用型供应商则涉及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多个层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等。
从Gartner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在全球SAAS领域,CRM(41%),ERP(12%),企业沟通协同(11%),供应链管理(8%)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Saleforce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级SAAS服务提供商,最初正是从CRM产品起步。
企业服务产品的发展路径,一般是从移动化、标准化程度高,企业决策门槛低、规模化扩张更容易的流程切入,这其中,CRM和办公协同领域首当其冲。观察2015年获得投资的企业服务市场的创业公司分布,也体现出这一特点:
2015年8月底,钉钉发布C++战略,宣布将在通讯和工作商务关系基础上,提供企业级服务,并将导入10亿元作为第一期钉钉生态基金,提供给中小企业企业服务的开发者。在钉钉的2.0 版本中,接连推出 C-OA、C-Space、C-Mail 三大功能,将办公OA、邮箱、文件存储搬到云端,也说明钉钉在抢占了入口后迅速将产品线延伸到了与IM产品紧密相关的OA服务上,加强产品对用户的连接与黏性。
2016年4月推出的企业微信除了具有微信聊天功能外,还集成了公费电话和邮件功能。在 OA 功能方面,结合了公告、考勤、请假、报销,用户在手机上即可完成办公需求,接下来将发展 ISV 打造生态圈,并有望实现包括线上缴税纳税、纳税人辅导、企业报销在内的税务服务场景。
除了上述通用类别的入口之选,在企业级服务的垂直维度上还有一个新进崛起的入口,空间选址。
近期,链家成功融资60亿,市场估值达到330亿。链家的核心能力,一在于线上房源大数据,一在于线下服务能力,在二手房的基础上,先后进入新房市场、短租/长租服务市场、以及装修、保洁、搬家服务等领域。
而在企业空间选址领域,无论是创客团队的工位需求,中小企业的办公空间需求,还是行业龙头的资产投资需要,企业对于空间的需求是刚性的,而与空间需求紧密相连的企业服务需求,金融需求以及基于空间位置的企业社交需求,同样有着巨大的空间,同时,行业里尚未出现占据市场份额10%以上的企业。
谁将成为第一批独角兽&
企业级服务市场吸引资本市场和创业者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个市场上,很难出现消费市场上一家独大的格局。仍以Salesforce为例,虽然经历了超过10年的发展,累计覆盖企业用户超过了10万,但在同期美国境内登记的3000万企业中,覆盖率仍然不到5%;同时,这一领域还不断涌现出像Zendesk,Rightnow这样的新兴企业。
企业级服务市场的独角兽的核心基因包括:产品力,渠道力,生态力和资本力四个方面。而这是由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客户需求和盈利模式所决定的。
与消费端用户跟着补贴走的高价格敏感性不同,企业用户更为看重的是产品。这决定了对企业服务的供应者来说,是否具备优秀的产品力,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使用体验和服务体验,是获取用户、留存用户和实现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的根本。
企业级服务市场的独角兽所需具备的第二大基因是渠道力。与传统企业服务企业以大企业客户为主要拓展和服务的对象不同,企业级服务市场将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市场,因此,是否具备强大的广覆盖的线下渠道能力,帮助企业在早期快速打开市场,积累客户成为了又一块试金石。
企业客户的需求往往是从使用标准化产品起步,随着需求的扩展,开始要求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单一产品功能起步,逐渐希望获得集成的产品服务。满足这些日益丰富的资源,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云端的资源和能力,因此,是否能够定位自身优势,布局生态圈,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决定企业级服务领域创业者成败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资本力。企业级服务的价值链条中,客户前期一次性投入少,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后续的增值服务,周期订阅产生的费用。这就决定了大企业在初期获得的现金流入相对有限,持续处于亏损期。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前期是否有资本力量的支撑,帮助创业走过临界点就显得至关重要。是否具备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魅力,也成为独角兽竞技场上胜出的重要因素。
相比于美国几十个独角兽企业,市值2000亿美元的格局,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以下几家在关注度最高的赛道上领跑的创业企业,他们中谁将第一个获得10亿美元估值,谁就是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独角兽俱乐部的第一位会员。
相对10亿美元的估值,独角兽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会改变人们的生活。Amazon改变了看书方式,Uber改变了打车方式,airbnb改变了住宿方式。那么工作方式,将会由谁改变?
本文首发搜狐科技。欢迎关注自媒体“台风口的考拉”,微信公众号搜索“kaolajun-it”,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和考拉君一起玩耍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8156
阅读:4164
阅读:10万
阅读:10万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俗话说树大招风,中国如今的经济发展步入正轨,自然会有眼红之国,...
阳歌财经专栏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当前位置: &
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下一个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1)
12:16:16 & & &
尽管资本“寒风”吹得起劲,但在智能硬件领域,却有着另一番景象:峰会一场接着一场登场,机器人产品一个接着一个发布,智能汽车背后BAT的身影忙碌不停。这派火热之下,自然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以VR为例,仅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融资金额就高达2.1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相比增长近8%。此外,机器人、智能汽车行业投资数据也十分亮眼。那么,在资本的簇拥之下,VR、机器人、智能汽车,谁会率先孕育出下一个独角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找下一个独角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