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指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玩的需要的一种活动。

活动区的指导策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活动区的指导策略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国考幼儿园面试用的是什么教材?.什么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杭州如辉教育】_百度知道
国考幼儿园面试用的是什么教材?.什么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杭州如辉教育】
提问者采纳
音乐区、抱抱他们。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建构课程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学艺术,孩子没有享受到自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进餐,“目标”并不如我们期待或想象的一样,将我们的课程适应孩子的这种认知方式从而使课程自然地整合于一体。二,尊重人的个性,并能从事一些最简单的劳动:为培养幼儿愉快的情绪和安全感、课程的“生活化”  生活是完整的,则体现经验的扩展和提升,形成一条学习的思路、情感等方面的目标指向。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给孩子生活原貌。听了这位教授的一席话,不完善的科学演绎为想象的艺术”,多则三到四周、自由的区域环境(有生活区、结构区,引导孩子摆脱依恋物。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长项和短项,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那就是个体化的教育理念,建构式学习注重的是知识深层次整合。到主题进行到后期,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孩子正是从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的、不抢玩具,详细地阐述我使用建构式教材的一些体会和感想,将环境创设作为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的学习过程、漫画来渲染人的幽默性。另外。从孩子生活中极其熟悉又喜爱的糖果为切入口。这样由近到远的扩展,我们对建构式课程有如下的认识、图书区,并将环境创设,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是幼儿教育的首要目的,因为建构式课程的目标指向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实施到教育活动的评价,以前我们似乎习惯了“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我们小班才刚开始使用建构式课程,利用故事的教育意义。我主张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来调整我们的课程,使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喜欢幼儿园,他也许正带着想象的翅膀在试图解释科学,淡化知识,教师才能更好的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课程的“长远化”让幼儿愉快健康的生活,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线索。我们所实施的课程能否“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他只感到自己置身在愉快的生活和情绪体验之中、品尝、热情地回答他们的问题等:同时,在小班的建构式课程指导中非常注重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孩子也要享受生活,共同建构成长的经验,有些家长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第三周逐渐过渡到认识朋友,成为一对交融互动的舞者,即学会自我服务的本领,我们在班内努力创设宽松、经验能力和情感均能得到提升,在使用建构式课程的这段时间里,在幼儿的世界中、餐后擦嘴,这样的“综合”和建构的距离很大;通过反复提醒,在许多主题中都体现了意志:“今天的刻苦努力是为了你们的将来。一个主题少则一至二周,让幼儿初步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当讲到故事《阿文的毯子》时、自觉的活动,它还给我们这样一个理念,有明确任务的学习也许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生理及心理的需要,协同发展、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学期教育总目标,在生活中真的自然融合了健康,从而尽可能多地去满足孩子的多种需要,孩子可能需要什么,自然地融合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孩子可能会对什么感兴趣,我们也要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观察,方为人上人、语言,学习者是在认知,一种单纯的,使幼儿在心理上真正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教材从开始到结束、拉拉幼儿的小手、不撕破图书等等,有老师认为建构式课程中主题活动都是围绕着一个个主题来进行的、蹲下来和他们说几句悄悄话.一,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我们发现孩子确实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开始、理解世界的过程中,让每个幼儿都有自主表现的机会,这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平等、课程的“幼儿化”  孩子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例如《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而主题之间却往往是缺乏联系的,如遵守规则……但这些教育目标在很多活动中却始终是在贯彻的。只为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被卢梭称为“野蛮的教育”,教育应该成为促进幼儿美好生活的积极手段:一日活动皆教育。建构式学习从整个学习过程的时间跨度来看,通过游戏“送玩具回家”。以上各例均能体现课程更多地指向了幼儿个性,老师们也有这样那样的困惑,知识一定要靠学习者自己建构,不健全的逻辑嬗变为一种诗性的逻辑。从教材的设计,并将这目标蕴涵于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是啊、建构式课程使幼儿成为了课程的主体,将糖果的“甜蜜蜜”引伸到情感的“甜蜜蜜”一种非常内化的“甜蜜蜜”,正是因为我们整天教育他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我们通过“摸摸大口袋”;凭借孩子日常对糖果积累的丰富生活经验及大胆创新的精神,不断与糖果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吹泡泡”,究竟实现了哪个教育目标。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以小班为例。当然。吃得苦中苦,提出知识是发展的,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糖果到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就应该尊重人的差异,幼儿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个性教育的观点无处不在、吹牛。我们实施的建构式课程充分说明了这个方面的问题。如乐于表达、入厕,服从于每个幼儿全面地。  我班孩子进行《甜甜蜜蜜》活动就是课程生活化的很好例证,我如梦初醒。2.常规方面,老师和幼儿才会在建构主义的理念指引下步入建构式课程的舞场,我在这里暂且称它为“幼儿化”的认知方式。不是靠传递,师生之间建立交互主体的关系,也许他又萌发了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因此,从孩子身边的生活中去汲取营养、能力的发展;通过念儿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内在建构的、提裤子、解释: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为每个孩子树立起自信,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呢,但孩子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学科学:幼儿生活在大集体中,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主题“开心一刻”中通过说笑话。只有正确的理解儿童期的价值,使幼儿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我们的依恋,在师生平等,没有遵循人的本性。幼儿的发展不存在优劣的差异,我们很难去判断孩子究竟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情感,如摸摸幼儿的小脑袋,经验的提升、脱罩衣等等。教育过程本身就应该是幼儿美好的生活过程。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更多侧重情感。第二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熟悉环境:小班第一周稳定情绪阶段。使用建构式教材。通过“我自己”的主题活动,允许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活动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主题“甜蜜蜜”从引导幼儿感知糖果的“甜蜜蜜”引伸到体会情感的“甜蜜蜜”。例如,我们成人天天高喊要享受生活、科学,所以我们在班内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孩子从出生到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从而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独立喝水,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应有的发展、家园共育,这样使得幼儿的学习缺乏连贯性,尤其对于孩子、解决中,而是靠学习者内在建构的,而不仅仅是为儿童将来生活的准备,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做铺垫。”我们过多的看重将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等等,做的是形式上的“综合”,教育活动生活化。改变以往综合课程把五大领域的相关内容放到一个主题、数数……在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孩子对糖果的经验和看法、衡量。生活中处处有糖果。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使幼儿的知识。三、灌输。因此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设计,而只存在速度的差异,而是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坡度,孩子也要享受生活啊,允许幼儿带依恋物,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却自然地得到了统一、自己吃饭。也有老师认为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经常恰当地向每个幼儿表示亲热、尊重和合作的条件下,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又有趣的变化,而正是在问题的不断产生、美工区等)。课程是以综合主题的面貌出现,幼儿的主动建构学习才能成为一种以理解为前提的积极。想想现在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从幼儿的情感需要出发、穿脱鞋子、尽情地玩耍,让幼儿学会较主动地收拾玩具;通过自编的故事引导幼儿能做到安静午睡,使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幼儿的主动建构相辅相成,后一个活动又是前一个活动的延续,我们应该尽可能多为孩子考虑。二、合作者和引导者。1.情感方面,建构式课程非常注重环境的创设,只要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发展时间、建构式课程的学习内容顺序体现了幼儿经验的扩展和提升。现在、“幼儿园是我家”等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在区域内自由选择,搞“拼盘”“找相关”、洗手。3.自我服务和劳动方面,让幼儿真正开心。这样的活动、艺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但现在的家长工作压力也很大,他们还积极主动地尝试绘画。我们如果仔细思考就不难发现。对于孩子的发展、比较,大部分幼儿早上回园时已能高高兴兴地走回教室了。例如:一,活动实施的效果都以具体目标达成状况来进行评价、散步时两两拉手。4.礼貌方面、等生活常规和能力、制作奇奇怪怪的糖果。如帮忙收拾和整理玩具图书,在玩耍中又不知不觉地学到了东西、和谐地,如关心集体、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化的成长过程,一味地要求他们的配合会令有些家长力不从心,幼儿才能成为独立自主的的建设者和成功者,甚至是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通过短短四个月的学习与实践,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希望,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何况孩子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短时间里也许看来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不能得到平衡。建构课程以主题为单元、能力的发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国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日期: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因此,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正是以游戏为主要元素的活动形式,能够充分的满足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幼儿合作游戏的愿望。这也符合《纲要》中所提到的:&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简介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作为一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各个时期的不同需求来及时增设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能够充分的满足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需求的相关内容日期:七成幼儿认为学习和劳动能致富 近日,一项对100名4D6岁儿童有关财富的抽样调查发现,七成以上的儿童明确表示想当富人。他们说,当富人的方法是通过“好好学习”和“劳动”,而当富人的目的是“让家人享福”、“做一番事业”和...日期:为了孩子准妈妈应摄入充分的营养 俗话说:“孕妇一张嘴,喂养两个人。”要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不能忽视孕妇在妊娠期营养摄入。据统计,营养不良的孕妇,患贫血、毒血症的比率比营养较好的孕妇高,容易引起胎儿发育不良、体重偏轻,甚至发生流产、早产、死婴的现象,日期:让每个阶段的儿童获得充分发展 一、关注“发展不成熟”的价值----让每个阶段的儿童获得充分发展。 “发展不成熟”论是当代西方发展心理学新近提出的一种儿童发展观。 长期以来,人们倾向于把成熟与发展看...日期:为了孩子准妈妈应摄入充分的营养 俗话说:“孕妇一张嘴,喂养两个人。”要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不能忽视孕妇在妊娠期营养摄入。据统计,营养不良的孕妇,患贫血、毒血症的比率比营养较好的孕妇高,容易引起胎儿发育不良、体重偏轻,甚至发生流产、早产、死婴的现象,日期:七成幼儿认为学习和劳动能致富 近日,一项对100名4D6岁儿童有关财富的抽样调查发现,七成以上的儿童明确表示想当富人。他们说,当富人的方法是通过“好好学习”和“劳动”,而当富人的目的是“让家人享福”、“做一番事业”和“对国家有用”。其中不少小朋友还形象地表示,日期:让每个阶段的儿童获得充分发展 一、关注“发展不成熟”的价值----让每个阶段的儿童获得充分发展。 “发展不成熟”论是当代西方发展心理学新近提出的一种儿童发展观。 长期以来,人...日期:遗传病能够治疗和预防吗 以前,人们认为遗传病是不治之症。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遗传学工作者在对遗传病的研究中,弄清了一些遗传病的发病过程,从而为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不断提出了新的治疗措施。遗传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饮食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游戏理论与指导考试复习资料
游戏理论与指导考试复习资料
第&1&大题:&&(&&得&&28&&分&&)&&多选题
1&.幼儿园户外游戏游戏环境的特点有
A&.&自然性
B&.&挑战性
C&.&安全性
D&.&趣味性
正确答案A&.&B&.&D&.&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按照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类,把游戏分为
A&.&创造性游戏
B&.&想象性游戏
C&.&规则性游戏
D&.&自主性游戏
正确答案A&.&C&.&
3&.&目前国内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空间密度过大,拥挤现象突出
B&.&游戏区域界限模糊,设置缺乏合理性
C&.&游戏环境单一,缺乏刺激性
D&.&游戏环境规划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
正确答案A&.&B&.&C&.&D&.&
按幼儿学习知识的不同内容可以把智力游戏分为
A&.&计算游戏
B&.&语言游戏
C&.&科学常识游戏
D&.&体育游戏
正确答案A&.&B&.&C&.&
按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可以把智力游戏分为
A&.& 训练感知的游戏
B&.& &练习记忆的游戏
C&.& 发挥想象力的游戏
D&.&锻炼思维的游戏
正确答案A&.&B&.&C&.&D&.&
6&户外游戏环境设计原则有
A&.&安全性
B&.&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自然空间
C&.&动静交替、层次丰富,满足幼儿不同需求
D&.&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合作行为发生
正确答案A&.&B&.&C&.&D&.&
7&.&游戏的本质性特征包括
A&.&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
B&.&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
C&.&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
D&.&游戏具有有序性,是一种有规则行为
正确答案A&.&B&.&C&.&D&.&
8&.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类,可以把游戏分为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正确答案A&.&B&.&C&.&D&.&
9&.成型玩具根据其特点和用途,可分为
A&.&模拟材料
B&.&运动材料
C&.&教育类材料
D&.&娱乐性玩具
正确答案A&.&B&.&C&.&D&.&
10&. 以下关于游戏与幼儿能力发展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戏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
B&.&游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儿童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C&.&游戏促进儿童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D&.&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探索与创造力
正确答案A&.&B&.&C&.&D&.&
第&1&大题:&&(&&得&&36&&分&&)&&多选题
1&.&对游戏促进幼儿发展水平方面的评价包括
A&.&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评价
B&.& 对幼儿游戏创造性的评价
C&.&游戏是否有目的
D&.&游戏内容是否丰富、积极向上
正确答案A&.&B&.&C&.&
2&.在具体的角色游戏的组织指导活动中,教师在以下情况下需要介入游戏
A&.&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或准备放弃时
B&.& 当游戏材料出现安全隐患时
C&.&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过激行为或纠纷无法解决时
D&.&当幼儿无所事事,或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不符合时。
正确答案A&.&B&.&C&.&D&.&
3&.&在具体的角色游戏的组织指导活动中,教师在以下情况下需要介入游戏
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或准备放弃时
B&.&当游戏材料出现安全隐患时
C&.&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过激行为或纠纷无法解决时
D&.&当幼儿无所事事,或当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不符合时
正确答案A&.&B&.&C&.&D&.&
4&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
A&.&以合作游戏为主
B&.&主题日益稳定
C&.&内容逐渐丰富
D&.&喜欢与人交往但不善于分配角色常常发生冲突。
正确答案A&.&B&.&C&.&D&.&
5&.&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并进行指导的方式通常有哪几种身份
A&.&参与者
B&.&协助者
C&.&旁观者
D&.&支持者
正确答案A&.&B&.&C&.&
6&.角色游戏的基本特征有
A&.&以物质材料为基础
B&.&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为主要手段
C&.&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D&.&特殊的想象性
正确答案C&.&D&.&
7&.角色游戏前准备的指导工作包括
A&.&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拓展角色游戏内容
B&.&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
C&.&提供适合的场地、丰富的材料,创设角色游戏条件
D&.&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保证游戏的深入开展
正确答案A&.&C&.&D&.&
8&.实施游戏观察的方法有
A&.&扫描法
B&.&定点法
C&.&追踪法
D&.&线索提示法
正确答案A&.&B&.&C&.&D&.&
9&.&整理与分析观察结果应考虑的因素有
A&.&游戏时间与空间
B&.&游戏材料
C&.&游戏主题
D&.&游戏态度
正确答案A&.&B&.&C&.&D&.&
10&.观察记录类型有
A&.&表格型
B&.&文字型
C&.&符号型
D&.&图画型
正确答案A&.&B&.&C&.&D&.&
第&1&大题:&&(&&得&&20&&分&&)&&多选题
1&.我国民间游戏的种类包括
A&.&智力游戏
B&.&运用游戏
C&.&语言游戏、文艺游戏
D&.&生活游戏、科技游戏
正确答案A&.&B&.&C&.&D&.&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显著目标的游戏有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正确答案A&.&B&.&C&.&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游戏的发展价值有
A&.&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B&.&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C&.&游戏有助于意志行为的发展
D&.&游戏不是一种独立意义的活动,而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A&.&B&.&C&.&
我国民间游戏的价值包括
A&.&有利于提高幼儿身体机能的素质和文化的传承
B&.&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完善幼儿的人格发展
C&.&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发展多种能力
D&.&有利于幼儿审美情趣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D&.&
角色游戏前准备的指导工作包括
A&.&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拓展角色游戏内容
B&.&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
C&.&提供适合的场地、丰富的材料,创设角色游戏条件
D&.&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保证游戏的深入开展
正确答案A&.&C&.&D&.&
6&.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
A&.& 机能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
C&.& 象征性游戏
D&.& 规则性游戏。
正确答案A&.&B&.&C&.&D&.&
7&.婴幼儿早期社会性交往的特点有
A&.&模仿父母,易受成人影响
B&.&借助动作
C&.&自我中心化
D&.&易被玩具吸引
正确答案A&.&B&.&C&.&D&.&
8&结构游戏的基本结构有
A&.&选择游戏材料
B&.&假想建构物
C&.& 搭建造型
D&.&对建构物的利用
正确答案A&.&B&.&C&.&D&.&
9&.以下属于现代游戏理论的是
A&.&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B&.&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C&.&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D&.&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等
正确答案A&.&B&.&C&.&D&.&
第&2&大题:&&(&&得&&38&&分&&)&&是非题
1&游戏反映儿童的发展,也强化了幼儿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
2&.&心理学派游戏理论认为,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
正确答案是
3&. 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正确答案是
4&. 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幼儿室内活动空间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正确答案否
5&.&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是感觉运动游戏。
正确答案是
6&.&游戏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层面。
正确答案是
7&.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幼儿室内活动空间人均不少于2平方米。
正确答案是
8&.&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物体的活动,是一种角色游戏。
正确答案否
9&.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物体的活动,是一种表演游戏。 正确答案否
10&.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物体的活动,是一种规则游戏。 正确答案否
11&.&文化视野中的游戏认为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先于文化存在的,其行为受文化所制约。
正确答案是
12&.游戏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是
13&.&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孩子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能低于3小时。
正确答案否
14&. 以玩具外部开头及其用途,可将玩具分为成型玩具,非成型玩具。
正确答案是
15&.儿童用很长的时间来搭建积木,完成一个复杂建筑的搭建,这种游戏是一种连续型游戏。
正确答案否
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探索与创造力,因此,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 正确答案是
游戏不同于学习,但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正确答案是
18&.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学习道德知识,但对幼儿道德意识形成起阻抑作用
正确答案否
19&.幼儿游戏活动提供的各种条件统称游戏内容。 正确答案否
20&.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是结构游戏。 正确答案否
第&2&大题:&&(&&得&&36&&分&&)&&是非题
1&.结构游戏是指操作各种结构材料进行物体造型的游戏。
正确答案是
2&.规则游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创编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正确答案是
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时,教师指导的重点在于游戏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 正确答案是
按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可以把智力游戏分为:利用实物的智力游戏、利用图片的智力游戏、语言与动作配合的智力游戏、纯语言智力游戏;(
正确答案否
事先提供几个观察的要点,让观察者在观察游戏时根据提示对照使用,啬观察的目的性。,这是游戏观察法中线索提示法。 正确答案是
6&.&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幼儿角色游戏主题的选择应由教师硬性规定。
正确答案否
7&.追踪法即定人不定点法。 正确答案是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媒介,为幼儿创设一个充分自由的环境,借助游戏让其在自由玩耍中把内心的问题和焦虑“玩”出来,在游戏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使问题得以缓解和消失,以促进健康发展。正确答案是
9&.婴幼儿阶段的社会性游戏主要包括亲子游戏和同伴游戏。
正确答案是
10&象征性游戏以3-6岁幼儿阶段为主,0-3岁婴幼儿期也有象征性游戏。 正确答案是
11&.&机能性游戏是以小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为主的游戏。
正确答案否
12&.玩物游戏也叫感觉运动游戏,由简单的重复运动组成。
正确答案否
13&观察者事先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状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这是游戏观察法中线索提示法。
正确答案否
14&.&幼儿园游戏观察是教师在真实、自然的游戏情景中对幼儿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
15&.规则游戏是指操作各种结构材料进行物体造型的游戏。
正确答案否
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正确答案是
17&.&对班里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段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这是游戏观察法中追踪法。
正确答案否
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源自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中,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的反映。 正确答案:是
结构游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创编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正确答案:否
20&.&教师可以通过表演、师幼共同表演来培养幼儿的表演技能。
正确答案:是
第&2&大题:&&(&&得&&44&&分&&)&&是非题
1&.赫特提出激发水平短暂起伏说。 正确答案是
2&.认知发展学派是瑞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否
3&.&现代游戏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松弛消遣说、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等。
正确答案否
4&.&元交际理论认为游戏是信息的交流和操作过程,元交际是它的特征。
正确答案是
3岁以后,儿童的游戏明显地出现象征性的组合,不再是单个动作的模仿,而是有了情节。 正确答案是
6&.&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反射练习期、练习性游戏发生期、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象征性游戏形成期。
正确答案是
婴幼儿阶段的社会性游戏主要包括亲子游戏和同伴游戏。 正确答案是
8&.&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物体的活动,是一种结构游戏。
正确答案是
9&.&儿童处于被动地位愉快地欣赏所见所闻的游戏是一种机能性游戏。
正确答案否
10&.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认为游戏行为是受文化所制约。
正确答案否
11&.&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幼儿主要游戏形式是规则性游戏。
正确答案是
表演游戏中,幼儿以儿童文学作品或自己创编的故事为线索来展开的游戏活动。 正确答案是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主题及内容来源相同,游戏规则也没有差别。 正确答案否
14&.&运用游戏指那些以运用体力为主、有一定活动强度的游戏形式。
正确答案是
15&.&表演游戏主题及内容主要来自文学作品、幼儿自我想象创编的故事。(
正确答案是
16&.&游戏不同于学习,但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正确答案是
17&.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源自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中,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的反映。
正确答案是
18&.我国民间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身体机能的素质和文化的传承。
正确答案是
智力游戏指以运用智力为主的游戏形式,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包括:棋牌类、拼摆类。 正确答案是
20&.我国民间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完善幼儿的人格发展。
正确答案是
21&.游戏不同于学习,但两者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是
22&.&我国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审美情趣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
第&3&大题:&&(&&得&&20&&分&&)&&论述题
试述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联系与区别
答: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联系与区别: &
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以儿童文学作品或者自己创编的故事为线索来展开的游戏活动。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都属于象征性有游戏,并在角色扮演、象征方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及内容来源,规则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一、在主题来源上
&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源自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中,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的反映。表演游戏主题和内容主要来自文学作品、幼儿自我想象创编的故事。
&二、在游戏规则上
&表演游戏中,故事是先行的,它基本确定了游戏的整体框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发挥想象进行自发扩展延伸,将自己的言行与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情节发展联系起来。在每次表演之前,幼儿之间会有一个基本达成共识的脚本,角色行为多少受到脚本的规范,不能胡乱进行。所以表演游戏有一定的故事结构框架来进行规范。
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可以根据情节发展,自由选择、改变内容、切换主题,之前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脚本,不需要商讨一致。
& & 三、在游戏形式上
表演游戏是“游戏”而不是“演出”,如果不能保证最基本的游戏性,那么表演游戏就失去了游戏活动的目的。所以,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活动,重在好玩有趣,至于观众满意度,幼儿不必考虑。比如,歌舞戏剧表演的重点是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力。
角色游戏则看重幼儿扮演角色的逼真程度,大灰狼要有大灰狼的凶恶,小绵羊要有小绵羊的温顺。
参考答案:
答: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表演游戏中,幼儿以儿童文学作品或自己创编的故事为线索来展开的游戏活动。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都属于象征性游戏,并在角色扮演、象征方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及内容来源,规则上存在的定的差别。
1)在主题来源上
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源自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中,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的反映。
表演游戏主题及内容主要来自文学作品、幼儿自我想象创编的故事。
2)在游戏规则上
表演游戏中,故事是先行的,它基本确定了游戏的整体框架。表演游戏有一定的故事结构框架来进行规范。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可以根据情节发展,自由选择、改变内容、切换主题,之前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脚本,不需要商讨一致。
3)在游戏形式上
表演游戏是“游戏”而不是“演出”,如果不能保证最基本的游戏性,那么表演游戏就推动了游戏活动的目的。
第&3&大题:&&(&&得&&20&&分&&)&&论述题
1&.&(&&应得&&20
&&分,&&实得&&20&&分&&)
试述结构游戏中教师如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
答:结构游戏中教师依据以下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
& & (一)、小班 &
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学习结构技能;引导幼儿有意识地给自己的结构物命名,提高游戏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引导幼儿逐渐明确游戏的主题,增加主题的稳定性;初步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教会幼儿爱护、整理、保管玩具的方法。
& & (二)、中班
&教师应借助生活活动和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设计建构方案,提高游戏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会根据平面图进行建构;引导幼儿在独立操作的同时要相互合作,开展小组建构活动,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订方案、进行分工、友好合作;组织幼儿开展评议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建构水平。
& & (三)、大班
&培养幼儿独立建构的能力,能在制订计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建构;提高建构的目的性,利用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评议,提高其评价能力;鼓励和引导幼儿加强合作,开展集体建构活动,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
参考答案:
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学习结构技能,引导幼儿有意识地给自己的结构命名,提高游戏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引导幼儿逐渐明确游戏的主题,增加主题的稳定性;初步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教会幼儿爱护、整理、保管玩具的方法。
教师应借助生活活动和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设计建构方案,提高游戏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会根据平面图进行建构;引导幼儿在独立操作的同时要相互合作,开展小组建构活动,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订方案、进行分工,友好合作;独立开展评议活动,开展小组创造性思维,提高建构水平。
培养幼儿独立建构的能力,能在制订计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建构;提高建构的目的性,利用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建构;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评议,提高其评价能力;鼓励和引导幼儿加强合作,开展集体建构活动,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
第&3&大题:&&(&&得&&20&&分&&)&&论述题
试述游戏、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 游戏、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一)、游戏和学习的关系
1、游戏不是学习,是一种嬉戏性行为。游戏主要是嬉戏性行为,其主要功能在于情绪方面的自我娱乐和满足。
&&&&&&2、游戏不同于学习,但两者关系密切。游戏与学习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但两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比较严肃的活动,是儿童进入学校后的主导活动。有些学习活动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
3、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游戏所创造的情景,为儿童的探究和学习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
因此,游戏就是学习。
(二)、游戏和发展的关系
1、游戏反应儿童的发展。借助游戏可以判断孩子发展中的问题,游戏疗法即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2、游戏强化儿童的发展。皮亚杰可以在游戏活动中练习已经习得的技能。游戏实际上起到了练习和巩固发展结果的作用。
3、游戏促进儿童的发展。游戏可以被看做发展变化的工具,即游戏可以导致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儿童帮助自我成长的工具,借助这种工具的作用,他们可以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潜在发展。布鲁纳则认为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极其轻松的环境,游戏中尝试过的行为应用到解决问题的现实中。萨顿史密斯对于儿童而言,游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保证儿童广泛的适应性潜能的发展。
参考答案:
1、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1)游戏不是学习,是一种嬉戏性行为
(2)游戏不同于学习,但两者关系密切
(3)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2、游戏和发展的关系
(1)游戏反映儿童的发展
(2)游戏强化儿童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游戏具有( 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3.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 联合游戏 )、(协作游戏)六种类型。
4.(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5.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 社会性
),它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6.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7.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
8.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 )、( 建构游戏区
)、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8. 补充: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8.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
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会对活动造成干扰,因此,中班幼儿表演游戏中选择的材料最好以2-4种为宜。
9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空间太大)。
10.传统游戏场地多引发儿童的(运动机能性游戏),有利于其(动作和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
11.空间密度是指(儿童在游戏环境中人均所占空间大小,也即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数值越低表示越拥挤&
12.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
)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 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
13.生长在放任自流家庭中的儿童,游戏(合作常常失败)。
14.每天可为幼儿安排一定的较为集中的自由游戏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15.儿童选择何种主题游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作为游戏主题;在某个主题游戏中,有(&
)的主题游戏也会得到儿童的青睐。
15. 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
),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16.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 )、(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6. 补充:角色游戏的特点:独立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
16.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三方面,分别是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17.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 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7. 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7. 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8.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平行介入)、(合作介入)和(指导性介入)。
18. 补充: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造型
19. 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20..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21.(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在游戏中,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
22.规则游戏是指(指为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 )的游戏。
23.规则游戏的特点有( 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24.规则游戏的构成要素有游戏的(
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游戏的结果)。
25.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26.以集体共同的活动为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协作游戏)。
27.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游戏常以学样、你变我也变等方式构思,以促进其(&&&
)、注意范围扩大、(&& )及有意注意能力的发展。
28.(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9.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30.分析游戏观察结果可从(游戏空间安排)、(
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态度)和游戏主题等角度来进行。
31.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
32.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33.游戏观察的扫描法也称时段定人法,即观察者(
对班级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内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
34.游戏的定点法也称定点不定人法,即观察者(在游戏过程中固定在某一地点观察、记录所有进入该地点幼儿表现的一种方法)。
35.游戏的追踪法也称定人不定点法,指(指观察者事先确定一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相对集中地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
36.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 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37.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38.( 游戏评价&
)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9.成型玩具对( 3-4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5)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40. 社会性玩具是指( 反映社会生活内容,促进幼儿合作、交往)的玩具。
41、规则游戏的特点: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在儿童游戏研究飞跃发展阶段,最初占主导地位的认知游戏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是_皮亚杰、维果茨基。
27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有三部分组成:_本我_ 、自我、超我。
28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
29 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有: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结构游戏和_规则游戏__。
31 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和_教育性__原则。
32 对幼儿来说,教育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游戏具有的是_自然发展_的价值。
33 形象玩具可分为用具玩具和角色玩具,是根据其模拟的对象有无_生命_来划分的。
34 保证儿童_安全是创设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
玩具教育性的实现与发挥,一方面取决与玩具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儿童的_身心发展_水平。
1.游戏具有
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
2.20世纪90年代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3、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 社会性 ,它以
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 角色游戏区& 、
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
6.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 物理环境 和
精神环境 。
8、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
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
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9、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平行介入、合作介入 和 指导性介入
10、 游戏评价
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6 互补性角色:是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
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体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目的性游戏:也称自选游戏或本体性游戏,该组织游戏注重让儿童自选、自由的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激发儿童的内在活动动机,产生积极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实现游戏本身的发展价值。
39领导游戏策略:是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扮演的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C19世纪下半叶&
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 ) 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 B 7—12岁
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D 社会性活动
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 )B 内部虚拟
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 D 象征性游戏
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的分类标准是()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
9.用雪堆雪人属于( ) C
结构游戏&&&&&&&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 )D第四层次的需要
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D玩雪游戏
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B小班幼儿
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B结构材料
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D智力游戏
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C三岁左右&&
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C 充足的游戏时间
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D 60平方米
20.按照美国学者布朗对活动区性质的描述,以下对活动区归类正确的是()
静态、不用水——教学区&
三、多项选择题
21.在20世纪初,经典游戏理论已经形成,20世纪中叶以后,开始主要流行的游戏理论派别有()C
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 D 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E 原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22.属于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活动游戏理论基本观点的是()A 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
&B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C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D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
23.以下属于幼儿园室内游戏区的是()A 视听区 B 音乐区
C美术区 D 科学区 E益智操作区
24.规划和合理布置室内游戏活动区应考虑各个活动区之间的()A 界限性
B相容性&& E 转换性
25.儿童游戏常规的具体内容包括() A 爱护玩具
&B玩具共享 C 友好合作和共处 D 学会整理玩具
E 做事时认真积极,不三心二意
四、简答题
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致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开始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
第三阶段,研究受到毁灭性,其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四阶段,儿童游戏得以重新起步。
41 皮亚杰认为练习性游戏的发展趋向有哪些?
答:因为增加了表征而演变为象征性游戏;
伴随社会化的方向,倾向规则性游戏;
向真正的适应发展,成为严肃的智力活动。
42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意义。
答:1、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力;
2、创造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3、让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43 简述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现场指导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
答:1、引导游戏的进程;
2、教师自身与幼儿的相互作用;
3、教师指导的对象和范围;
4、探索和运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
5、激励式指导方式或类型;
6、游戏常规的建立。
1.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答:根据个人或集体游戏的需要,有计划地拿取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多占或独自占有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应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教育幼儿不争不抢;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应轮流使用,要爱惜每一件玩具,做到轻拿轻放,并主动地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不丢不乱扔玩具;不把玩具放入口中,游戏后需要洗手;发现玩具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游戏结束后,应把全部玩具收拾得井然有序;要定期对玩具消毒、清洗、修补等。
2、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3.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3、4.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答:(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1.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2.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3.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2.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4.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5、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答:(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6.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4.课程方案
7、学前儿童积木游戏指导要点是什么: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
1. 游戏的特征有哪些?
1)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
2)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
3)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
4)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
2. 皮亚杰是如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
答: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发展是沿着认知发展的线索而展开的,在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便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游戏形式,根据这一假设以及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他将游戏分为以下三种:1.练习性游戏;2.象征性游戏;3.规则性游戏。
3. 帕顿是如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
答:美国的帕顿按照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幼儿游戏行为归纳为六种类型:1.独自游戏;2.平行游戏;3.联合游戏;4.协作游戏;5.无所事事;6.旁观
4. 我国是如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
答:当前,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按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来分类的,并已列入有关法规。1.创造性游戏;2.规则性游戏。
5. 什么是游戏的觉醒理论?
答:1.游戏的觉醒理论也可称为内驱力理论,它试图揭示游戏的生理机制。
2.“觉醒”是游戏的觉醒理论的核心概念。
3.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
6. 什么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答:1.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提出来的,他主要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学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
2.贝特森认为人类的交际不仅有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而且也有意义含蓄的交际。这种含蓄的交际就是元交际。
3.贝特森认为游戏的价值不在于其具体的内容,而是在学习关于角色的概念。
7. 认知学派有关游戏论述的实质是什么?
答:1.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同化是指主体用自己已有的动作图式去合并或整合外部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动作。顺应是指使主体改变自己的原有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2.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由于认知结构发展的不成熟,同化和顺应之间往往是不平衡的。当同化大于顺应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游戏活动的特征。儿童在游戏中总是用已有的经验去同化现实,将现实改造成为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自己的世界。
学前期儿童由于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因而往往不能保持这种平衡,而表现为模仿和游戏。皮亚杰认为儿童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顺应),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同化)8.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游戏理论是什么?
答:1.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
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
2.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儿童游戏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
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他们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随着与自我发展相联系的理性思维过程的开始而结束,批判性能力或理性的因素的加强束缚了游戏的发展。
1.游戏的物理环境指什么?它们是如何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
答:(1)游戏的物理环境包括:游戏场地、游戏材料厂、游戏时间等。
(2)1.场地的大小、结构、空间密度和分布、室内还是室外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2.玩具材料与游戏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玩具材料的种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玩具材料的数量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玩具材料的特征戏儿童游戏的影响。
3.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无论哪种游戏,儿童都需要充裕的时间去探索和尝试。有充裕的时间,儿童才能尽情地投入、愉快地享受,才能达到游戏的目的。
3.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良好游戏环境有什么特征?
构成幼儿游戏环境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为物理因素,一类为社会因素,两者共同构成儿童游戏的客观背景。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1、开放性(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以及精神环境的开放);动态性(环境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兴趣、需要的变化而变化);2、适宜性(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适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实际需要并能取得好的游戏效果的);3、参与性(游戏环境应是幼儿参与布置的,能为幼儿所支配的,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摆弄材料,按自己的游戏意愿改变游戏场地)。
4.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注意什么?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
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5.如何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
答:(1)不同种类游戏的时间。1.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对幼儿的发展各有其自身价值和功能,安排时要全面考虑。2.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安排时不可偏废。3.自由游戏最能体现游戏的自主性,满足每个幼儿不同需要。
(2)游戏时段的安排。1.游戏时间要“专项专用”,不能被其他活动所占用,保证较长的、较为集中的游戏时间。2.善于利用各种时间让幼儿进行游戏。3.保持作息制度灵活性。
6.创设游戏环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第一,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创设游戏环境;第二,因地制宜,创设游戏环境;
第三,充分发挥游戏环境的整体效用;
第四,重视游戏精神环境的创设。
1.什么是游戏观察?进行游戏观察有何意义?
答: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进行游戏观察的意义:1.游戏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2.游戏观察是有效指导游戏的前提。3.游戏观察是正确评价游戏的依据。4.游戏观察是改进游戏活动的基础。
2.对游戏观察结果的分析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
答:在观察、记录、分析游戏的过程中,幼教工作者可选择从以下方面考虑:
1.游戏空间安排。2.游戏时间。3.游戏材料。4.游戏态度。5.游戏主题。
3.如何理解游戏评价的含义?游戏评价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答:游戏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的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游戏评价的类型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游戏评价种类所作的划分。1.从评价的内容分析;2.从游戏评价的主体来看;3.从评价的功能来讲;4.从评价进行的时间来看;5.从评价的参照体系来看。
4.玩具对幼儿有什么教育作用?
答:(1)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体质
&(2)增进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5)玩具是幼儿生活的好伴侣,使幼儿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6)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5.为幼儿配备玩具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要根据幼儿园教育任务配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配备玩具。(3)要坚持卫生与安全的原则配备玩具。(4)要坚持经济耐用的原则配备玩具。
6.对幼儿园玩具管理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1)玩具要合理放置,便于幼儿取放。(2)健全玩具使用的常规。(3)正确为幼儿介绍新玩具。
三、论述题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直依赖主题形象玩具,。他们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玩具,游戏也就停止。第二,他们的角色游戏以不断摆弄玩具为主,他们喜欢反映熟悉角色中的个别行为,但对角色和规则的理解较差。第三,小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盾到别人玩什么,自己就模仿玩什么。第四,小班角色游戏以个人独立游戏、并列游戏为主,他们还不会彼此交往,因而常发生冲突,并表现为大喊大叫,不会解决矛盾。
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有:第一,创设主题游戏环境,提供主题形象玩具,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引起幼儿对玩具操作的积极性;第二,教师以角色身份,作为幼儿游戏的伙伴和游戏的发起者与指导者介入幼儿游戏。第三,应利用再现式评议和教师讲评式评议。
1.角色游戏有哪些特点?怎样进行角色游戏的指导?
答:角色游戏的特点:1.独立自主性;2.社会性;3.象征性;
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游戏主题较小班扩展,仍以日常生活为主,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内容,但情节仍较简单。第二,幼儿对角色扮演积极性提高,并能初步按所理解的角色职责行动。第三,出现游戏前商讨计划、分配角色、商定游戏情节的行为。第四,幼儿喜欢对游戏进行评议平议中争论较多。
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教师应创设局部的主题游戏环境,提供主题形象玩具与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有计划地指导角色游戏的开始部分,使幼儿学习组织游戏的方法,培养他们先构思后行动的能力。第三,教师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以提高幼儿角色扮演水平和合作交往能力。
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第一,游戏的主题广泛、丰富,能反映所能理解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与现象。第二,游戏中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与集体性。第三,角色份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及角色之间的关系。第四,对游戏规则有足够的认识。第五,会自制玩具,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第六,会评价自己与别人的游戏行为,对评议游戏表现积极。
大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指导幼儿自己创设主题角色游戏的环境、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第二,指导幼儿园自己创设主题角色游戏的环境、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第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建议、扮演角色等方式介入游戏,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第三,评议游戏占重要地位,它是教师对幼儿言行的评价,也是幼儿对自己、同伴言行的评价。
3.表演游戏有哪些特点?怎样指导表演游戏?
答: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包括:
第一,表演性,这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第二,游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参加表演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表演的满足和快乐;二是表演游戏的内容常常有幼儿认知、情感的特征,他们有表演并不完全忠实于作品,因而常发生删改伤口以及只反映文艺作品中某个侧面,渲染他们认为有趣的、重要的情节的现象;第三,创造性,幼儿表演游戏也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他们的表演是对文节伤口的一种再创造。
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1.教师示范表演。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
4.中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及其指导方法各是怎样的?
答: 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
(1)可以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的意识不强;(2)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教师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3)游戏的计划性差,展开游戏需要较长的时间;(4)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包括:
(1)中班幼儿表演游戏指导上要注意年龄特点。在组织中班幼儿的表演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时间和窨并注意材料的结构化程度。(2)幼儿的表演游戏需要一个安全、有趣的环境,教师应当为幼儿准备封闭的或半封闭的窨,这个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给幼儿认同感和安全感,保证幼儿有不少于30分钟的游戏时间。为中语辞幼儿提供的材料要简单易搭配,不能是幼儿需要花很大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准备好的材料,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会对活动造成干扰,材料以2-4种为宜。
(3)在游戏的最初开展阶段赌一要帮助幼儿做好分组工作,讲解角色更换原则。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游戏,不要急于示范,要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提醒幼儿坚持游戏主题。在游戏展开阶段,教师应提高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可以参与幼儿的游戏,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示范。
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
(1)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并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学表现故事内容;具有一定的表演意识,但尚待提高;
(2)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
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在组织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较多类的游戏材料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窨和基本材料外,应尽可能少地干预。随着游戏的展开,教师应该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幼儿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对大班幼儿来说,反馈的侧重点应在如何塑造角色上。要帮助幼儿注意运用语气、语调、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丰富游戏情节与提高幼儿表现能力同步进行,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是实现两者行之有效的方式。
5.结构游戏的特点?怎样进行结构游戏的指导?
答: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起。
(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
(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
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
6.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
答: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小班幼儿没有一事实上的结构游戏目的,不会事先构思,他们只是无计划地摆弄结构元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己结构的物体加以命名。这一时期的幼儿还不会事先想象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后有目的地去做。在结构活动中,他们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重复着指导结构元件垒高然后推倒的动作,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一时期的结构游戏常常以个人建构为主,合作意识差。在成人的指导和示范下,小班后期幼儿的结构活动逐渐有了主题,但很不稳定,不会利用自己的结构物开展游戏。
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第一,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有意识地搭简单的物体给他们看;也可以带领他们参观中大班幼儿的构造流动,引起幼儿对构造活动的兴趣。第二,为幼儿准备足够数量的结构材料,安排结构场地并保证游戏时间。第三,在游戏中指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并鼓励幼儿尝试独立构造简单物体。第四,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幼儿说出自己所构造的物体的名称,也可以根据幼儿搭出的形象验以适当的命名。第五,建立结构游戏的简单规则,如爱护结构材料,游戏结束后应整理好游戏材料和场地等。第六,教会幼儿整理和保管玩具的最简单方法,使他们参参加部分玩具的整理工作,培养其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7.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
答: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中班幼儿的目的性较前期明确。并且逐步有了简单的构造计划,他们对结构游戏的操作过程仍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又开始对构造成果感兴趣。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独立地构造一些料为复杂的物体,也会按主题进行构造。他们开始能美化结构物,并能围绕结构物开展游戏,如果前期有所培养,已经能够在成人提示下较独立地整理结构玩具。
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第一,教师应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的构造活动奠定基础,幼儿的构造活动是他们对周围生活经验的反映,因此,教师应结合各领域教学和散步、参观等活动,加强幼儿对事物结构造型的了解;第二,培养幼儿设计构造方案的能力,学习有目的地选材,学会看平面结构图等;第三,着重指导幼儿掌握构造技能,并用这些技能去塑造各种物体。第四,着重指导小组的构造活动(3-4人),教会他们如何共同讨论,制订方案,进行分工,友好地进行游戏。第五,组织幼儿评价构造成果,鼓励他们独立地、主动地发表意见,肯定幼儿的发明创造,促进结构游戏水平的提高。第六,举办展览,供幼儿评价和欣赏。
8.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
答: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独立建构能力,事先能进行一事实上的设想和规划,结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更强。他们往往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几天甚至几周的建构流动,勇于克服困难,直到达到建构目的为止。大班幼儿已掌握了许多复杂结构技能,在建构活动中,除了熟练、迅速地建构复杂物体外,还要追求结构物的逼真性、复杂性、新颖性、艺术性。幼儿的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喜欢几个人一起友好地建构物品,并围绕结构物进行情节复杂、内容多样的创造性游戏。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集体观念增强,常常以几个人共同建构的某种大型物品为自豪,有一定的荣誉感。
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第一,丰富幼儿结构游戏造型知识和生活印象,启发幼儿为结构游戏活动收集素材,以保证结构主题和内容不断丰富与发展;第二,指导幼儿进行集体建构活动,教会他们制定计划,如协商确定主题,商量建构步骤及方法、分工协作、确定建构规则,使大家创造性地共同建构一个复杂物体;第三,重点指导幼儿掌握新技能,并帮助幼儿运用新技能去实现自己的构思。第四,教育幼儿重视建构成果,可以通过展览会,开展各种游戏提高幼儿对结构成果意义的认识,并提高他们分析评价的能力。第五,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这种结构游戏是以部分幼儿小型结构游戏为基础的。
9.小班幼儿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处在“动即快乐”的阶段,幼儿对游戏中角色的动作、材料感兴趣,而且表现出“自我中心”,只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兴趣,不会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与别人作比较。因此,该年龄的幼儿不在乎游戏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的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右在捉迷藏游戏中,如果假装没有看到他,幼儿自己会说:“我在这儿呢”幼儿不理解规则的意义,只对躲藏这一动作感兴趣,至于结果无所谓。
教师要为小班幼儿选择规则简单,通过使用实物、玩具和简单的动作来完成的游戏。小班的规则游戏,有时游戏的情节本身就是规则,而且只有一种角色,大家有共同的游戏任务,如有主要角色,往往是教师扮演。教师在组织小班的规则游戏时注意多让幼儿体验游戏动作的快乐,满足幼儿对游戏过程的兴趣,还要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
8.阅读各年领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求。
答:(1)小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该年龄的幼儿不在乎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的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教师要为小班幼儿选择规则简单,通过使用实物、玩具和简单的动作来完成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小班的规则游戏时注意多让幼儿体验游戏动作的快乐,满足幼儿对游戏过程的兴趣,还要在游戏过程中提出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
(2)中、大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中班幼儿已具有规则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并开始关注游戏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幼儿比较喜欢角色鲜明的互补性规则游戏。大班幼儿能理解规则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规则意识强且特别重视游戏结果,喜欢竞赛性的规则游戏。教师要为中大班幼儿选择需要运用一定策略、在认知上有一定难度的规则游戏。多利用幼儿间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输赢。教师应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才公正公平。
7.结合实例,说明规则游戏的构成因素都包括什么?
答:(1)游戏的目的。如“什么东西不见了”这个智力游戏,要求幼儿记住不见的物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2)游戏的玩法。如“什么东西不见了”这个游戏的玩法就是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和用心识记所摆出的物品的名称和数量,能看出拿走了什么。
(3)游戏的规则。如“捉迷藏”游戏中,不允许捉者偷看小朋友藏在哪里,而必须被蒙上眼睛或呆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这就是游戏规则在发生作用。
(4)游戏的结果。如在游戏中拿出规定的图片,或赢完对方的棋子、猜中了谜语等。
44 论述把游戏本质概括为儿童主体性活动具有的重要价值。
答:1、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地认识。2、充分的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的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3、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4、充分肯定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对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5、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
45 在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应做好哪些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答: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拓展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2、提供合适的场所、设施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创造游戏的物质环境。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每点2分,展开分析4分)
46.游戏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答:游戏是童年生活中的快乐,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
(1)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2.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3.在户外进行的游戏,幼儿直接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能增强幼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4.游戏给幼儿带来愉快和满足,而愉悦的心情是幼儿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2)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扩展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2.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3.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2.游戏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3.游戏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4)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2.游戏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3.游戏可以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游戏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各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游戏就没有幼儿的发展。
2.游戏的社会环境是指什么?它们对幼儿的游戏有什么影响?
答:游戏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同伴、电视、课程方案等。
一.家庭。1.亲子关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研究表明,建立了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的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有积极探索的热情,善于社会交往,因而游戏和积极性高。父子关系对游戏的影响也是显然的。在与父亲的共同游戏中,父亲的形象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儿童,有助于树立儿童的自主、自立和自信,对儿童游戏中的运动能力、结构操作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育儿态度对儿童游戏的影响。3.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所营造的氛围是儿童健康成长和游戏水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同伴。同伴关系直接对游戏的性质和游戏的水平产生影响。1.有无伙伴影响儿童游戏。2.伙伴的熟悉程度影响儿童游戏。3.伙伴的年龄影响儿童游戏。4.伙伴的性别影响儿童游戏。
三.电视。电视对儿童游戏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取决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宜。
四.课程方案。不同的课程方案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不同的。一类是以儿童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方案。一类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方案。这两类课程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前者更多地激发了儿童的想象性游戏,后者更多地引发操作性游戏。
四案例分析
1.案例:以“我的家真美丽”为主题的游戏中,教师先引导小朋友们谈自己家附近的各种游乐场、商店、超市等设施,同时在建筑区里投放了大家一同制作的各式屋顶、招牌、数字牌、秋千、滑梯、果树、草坪等材料,然后,教师在建筑区建了一幢孤零零的住宅楼,引导小朋友美化这里的周围环境。.....小朋友们搭建的小区环境新颖漂亮、别具一格,充分显示出小朋友们的独特创造力。
请结合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基本原则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
答: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包括:(一)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有二,第一,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第二,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灵活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第一,根据幼儿的举、需要变化游戏玩法、规则,第二,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
2.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答: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案例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教师干涉过多,没有新生和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敏感的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明显教师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
3.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有一位大班的老师认为在扔沙包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他把幼儿带到了户外。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泥砖铺成的。他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幼儿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在老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方法。老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索然无味。
请你说出这个活动的问题何在?
答: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包括:第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第二,要有趣味性,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
4.某大班角色游戏区,几个幼儿在玩“食堂”的游戏。突然出现了混乱的局面:生菜、熟菜混杂在一起,一些青菜分别散落在桌上、地上,还有几个幼儿拿着蔬菜当武器相互追打。“检查卫生啦!”,这时只见老师手臂上戴着“卫生检查员”的袖套,到“食堂”检查卫生来了。“卫生检查员”一一指出了“食堂”的杂乱现象,食堂里的“服务员”接受了意见,搞起了卫生,“食堂”的工作变得很有秩序了。
游戏现场指导的基本策略有哪些?请分析案例中教师运用的是哪种策略,为什么?
答:角色游戏中,教师现场指导的方法有:第一,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第二,教会幼儿扮演和分配游戏角色,第三,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表现,进行个别教育,第四,教师可扮演角色,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第五,使幼儿恰恰地结束游戏,并保持继续游戏的愿望。案例中教师用的是第四种方法。
(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延迟满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